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2 09:19:28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1

二、流行病学病因假设的提出与哲学思维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研究疾病发生或流行的状况,对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推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病因假设。正确的病因假设应该能合理地解释发生的疾病现象,同时还能够对疾病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并能指导人们有意识地去验证。病因假设的提出主要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觉思维;另一种是采用富有哲学思维的逻辑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求同法、求异法、排除法和类比法。病因假设的提出是病因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与哲学思维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流行病学工作者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准确地寻找病因假设。在实际的研究中,如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研究中就渗透着哲学思维,体现出哲学思维与流行病学的有机融合。

三、假设证明与哲学思维

判断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假设及其推论进行分析,判断其内容是否科学,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完整,这是理论检验;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即实践检验。形成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哲学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地去修正假设,甚至原来的假设,建立并继续验证新的假设,直至其符合客观事实。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病因假设的证明要灵活运用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否定中探求真理,直至对事物形成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一个原因未明的疾病,可从多个角度提出假设,但是真正的病因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则需要验证。所以在提出假设及验证的假设的过程中,要经过提出假设,检验,否定;再提出假设,再检验,再否定……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至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这种哲学思维的充分体现。

四、论证研究结果真实性与哲学思维

在流行病学的抽样研究中,样本的研究结论是否符合目标人群,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是否是真实的,与客观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如何,研究结果是否存在误差,这是流行病学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研究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符,就称为误差。在医学研究中,误差分两类:一类是抽样误差;另一类是偏倚。前者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大小可以精确计算,而且可以采用增大样本含量的方法来降低误差。而偏倚是由固定因素造成的,具有方向性,是在流行病学研究整个过程中包括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数据分析阶段均可能出现的误差,它的存在影响着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采用一些质量控制方法加以控制。所以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是否真实,必须加以检验。在原因不明疾病病因的论证上,流行病学采用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它包括演绎法和Mill准则,主要有以下病因论证标准:(1)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关联强度越大,该因素成为某疾病病因的可能性越大,采用RR或OR值的大小来反映。(2)因素与疾病联系的普遍性。即不管什么人、不管在什么时间、在什么人群做出的研究,结果均应一致。(3)时间顺序。就是前因后果的时向关系。(4)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即因素的地理分布应与疾病的地理分布一致。(5)因子的去除带来了发病率的下降。反证这个因素与疾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6)剂量反映关系。如暴露某因素的剂量越大引起该病的危险性越大。(7)特异性。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是一对一的特异。(8)关联的合理性。主要指符合医学及生物学知识和原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几条标准充分体现出哲学思维,说明哲学思维已融入了原因不明疾病病因推断的整个过程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人们对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判断病因的难度越来越大,这给流行病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就是因果的判定,而因果关系的判断原本就是一门深奥的思维科学,所以有人把流行病学说成是医学中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充分运用哲学思维来解决医学复杂问题。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2

一、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及常见原因

(一)因素

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与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等有关。首先用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情况主要有:(1)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引起过敏反应。(2)对老人、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没有调整剂量,引起药物过量中毒。(3)病人擅自用药。(4)无明确治疗目的用药。(5)不了解病人过往病史和病变器官,使用对重要脏器有损害的药品,造成疾病病情恶化。(6)随意用药,不了解病人原有过敏史。(7)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原因

机体易感因素导致药源性疾病常见的原因有:

1.乙酰化代谢异常药物代谢的乙酰化状态与药物的肝毒性密切相关。中国慢乙酰化病人占20%。对同样药物,快乙酰化代谢者的血浆半袁期显著短于慢型者,较高剂量时,慢乙酰化者的药物代谢能力易饱和,从而引发不良反应。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这类病人应用氧化性药物,极易引起药源性溶血性贫血。3.异常遗传素质如有的病人接受治疗剂量的双香豆素抗凝药,可发生明显的抗凝作用延长。对药源性疾病首先应“以防为主”.减少其发生率。医药人员应确立恰当的用药目的,合理选择用药,制订周密的用药方案,客观评价药效。实行治疗药物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可能为药物引起的不良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哪种药物引起的时,首先停用所有的药物,对症状严重者,采取对症治疗。如致病药物已明确,则直接采用针对性抗剂。若有药源性变态反应,还应将变态反应告诉病人,并作详细记录,以供预防。

二、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对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还不尽一致,根据1995年4月中国首届全国药物流行病学术会议上部分专家的讨论,建议将药物流行病学定义为:运用流行病学的原期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反其效应的科学.药物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人群中药物的利用情况和药物效应的分布以及主要人群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由于过敏性或免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这种反应不涉及到药物剂量,无法预见而且后果也比较严重),从而提供有关药物利用及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信息,为合理用药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药品的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及使用更趋合理。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任务和作用

1.通过方法学研究,快速准确地发现用药人群中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2.选择、推荐经过科学评价的药品,保障合理用药。3.通过计算机应用和用药人群数据库的建立,使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3.改善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4.对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合理用药。药物流行病学不同于其他医药专业的独特作用是能够确定药物对特定人群或普通人群的效应与价值,为临床医疗与药品管理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流行病学主要对上市后的药物进行监测、对用药人群进行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是和断面调查,它研究某一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布状态,通过比较分析,提示某种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它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如美国全国门诊医疗调查,要求报告1周内处理门诊病人的处方,这就属于横断面研究,通常有普查和抽查两种方式;

2.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药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用药后与所发生的效应是含有差异而得出客观结论,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用很小的样本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结果。例如仅108例孕妇及32例对照就揭示母亲怀孕早期服用己烯雌酚和以后所生女孩发生阴道腺痛有密切关系。(2)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或群组研究,在末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中将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两者的发病率或检验两者的危险程度,队列研究不同于临床试验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个是随机的,不同于病例州究在于前者是不时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的研究结果,而后者是从不同结果中研究其暴露因素。队列研究所需的对象数量较大,观察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少见病。队列研究有两种类型:前瞻性和回顾性。前瞧性队列研究是研究对象分组后,通过直接观察或其它方法确定发生的病例,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和结局都确定。

(三)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时间、临床类型及治病药物

据报道,药源性疾病多发生于药后的第1-11天,尤其最初数日。肝肾功能状态及对发病时间有明显影响。主要致病药物国内统计已达216种,涉及抗感染药物及呼吸、循环等各系统用药。中草药及中成药致病的报道日趋增多,是近年药物流行病学的另一特征。国内统计2048个不良反应中,抗生素类及其他抗感染制剂近年已退居次要,而神经精神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则跃居首位,分为为59.1%和58.8%。其中氨卡青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甲硝唑、胃复安、胃得乐冲剂、藻酸双酯钠等16种药物所致者达982例,有1066个不良反应,分别占总数的53.6%和52.1%。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3

自1981年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人,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200万人;目前全球每天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7400人[1], 2007卫生部公布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为70万人,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人,因AIDS死亡2万人。调查显示,1个HIV/AIDS造成的社会总的损失达12万元[2],以我国现有HIV/AIDS人群70万人计算,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这表明,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是一个人类所需要面对重要的问题。

虽然抗病毒治疗的进展让艾滋病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但艾滋病仍无法治愈。除了疗效、副作用、治疗标准等问题外,抗病毒治疗还存在患者依从性、治疗可及性、健康公平性等行为和社会问题。疫苗也许是解决艾滋病危机的惟一方法,但疫苗研究的不断失败,让人们在近期内看不到太阳的曝光。

艾滋病不仅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也是“行为病和”“社会病”[3]。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有针对性的行为改变项目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策略。无歧视倡导、宣传教育、政策改变、部门合作、资源分配等社会干预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了支持条件。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加上歧视、不公平等社会问题,给艾滋病的防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涉及艾滋病研究的学科很多,虽然都为艾滋病的防控作了贡献,但又各有局限。要有效应对艾滋病,需要深入理解“行为”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探究艾滋病、HIV、行为、社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可以借鉴社会流行病学的视角。

1 社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 是基于病原-宿主-环境理论,运用生态流行病学、多水平流行病学、系统分析等理论框架的特殊视角,探究疾病的社会因素。

2 社会流行病学是研究健康状况的社会分布和社会决定因素。是用生态、多水平、系统的视角研究健康问题,使多学科交叉与合作成为必然。社会流行病学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统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学等。同时社会流行病学也为其它学科的争论或全作提供了平台。多学科或跨学科合作为解决艾滋病控制的难题提供了机会。

实践证明,改变社会条件和行为能控制HIV传播。要有效控制艾滋病,不仅要认识HIV的生物学特征,也要理解其社会特征。社会因素(如歧视、社会规范、法律道德体系、支持社会等)不仅影响自我认知(如身份认同)和个体行为(如无保护的、共用针具吸毒等),还影响人际互动(如接触人数、频率、结构等),进而影响HIV传播。

3 艾滋病研究中的社会流行病学视角:1988年WHO强调艾滋病研究忽略“社会因素”和“行为”,控制艾滋病不仅需要医学手段,还需要社会措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也呼吁关注艾滋病传播风险和脆弱性的社会因素,指出只有解决歧视和不公平等社会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新老问题的同时存在,为艾滋病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改变行为成为艾滋病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3.1 联系变化观: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由不同水平,相互联系,动态变化的因素交织成的关系网。艾滋病研究的挑战在于社会环境总在变化,人的行为虽较稳定,但也变化,何时及如何变化不可预知。社会流行病学不是研究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联系。要充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需要用联系变化的视角探寻各水平因素间互动的本质。探索疾病的决定因素固然重要,但非决定因素与决定因素间的联系可能增加我们找寻决定因素的困难。真正的决定因素也许不只一个,而可能是通过一定机制联系在一起的一组因素。即往的决定因素,现在也许仅是次要因素,甚至不起作用。不同时期的因素可能相互影响,产生复杂效应。因此有必要用联系变化的视角看待同样变化的艾滋病问题。

艾滋病通过人际接触传播,一个人的感染风险取决于与之接触人的感染风险和感染结局。抗病毒治疗和预防干预的效果要一定程度上由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决定。社会流行病学的联系观对弄清“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在艾滋病控制中的作用很有帮助。社会网络分析以人际关系为研究对象,描绘社会网络结构及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探讨“行为网络”和“社会网络”对病原传播、信息交流、资源获取、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艾滋病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已用于描述HIV传播的网络特征,预测HIV传播模式,验证理论假设和提高防治干预效果。

社会流行病学用历史观或生命过程视角了解社会暴露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个人健康的影响。目前,针对动态过程的方法主要限于研究“累积风险”和“潜伏期”。“路径模式”是一种沿历史轨迹探索原因链的方法。社会流行病学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学研究动态变化的规律,如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动态概率系统的计算机建模、社会互动的经济学模式和机器学习等。目前上述动态观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应用于艾滋病研究。

3.2 促进实践观:改变社会条件或因素,促进公众健康是社会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社会学科在保持传统评判精神的同时,也在反思如何提高说服能力,通过影响决策改变社会。这一发展趋势,无形中促进了社会流行病学维持和促进人群健康任务的实现。

预防新感染是逆转艾滋病疫情的关键。在有效疫苗研制成功之前,预防新感染只能靠社会和行为干预措施。因此,艾滋病研究的任务之一是找到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预防新感染的发生。

干预研究主要用于指导公共卫生决策,虽然还存在方法学、伦理学等问题,但在政策倡导、资源分配、行动落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干预研究的发现,很多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如针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被提出,并在艾滋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流行病学的促进实践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干预研究,探索影响干预措施落实和推广的因素,保证和促进干预效果。

3.3 多水平系统观:社会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正视复杂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分层的复杂系统。要进行多水平的系统分析,首先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适宜的分析水平和各水平拟分析的因素。其次针对各水平的因素及其可能的联系和效应提出研究假设。之后围绕研究问题收集、整合不同水平的数据,如个体数据(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等)。最后选择统计方法或数学模型验证研究假设。分层回归模型或多水平分析模型在社会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较多,主要针对聚类数据分析不同水平(通常为两个)因素产生的效应。边际模式纳入不同模式的自变量,研究人群中不同类别的平均效应。效应分解方法通过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中,探索暴露与结局的中间机制。再精密的数学模式,也很难清楚解释复杂系统。要用多水平系统观帮助我们看清问题,整合不同水平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选择。此外,社会流行病学还可通过试验或类试验探索不同水平的关键原因,指导行动干预。多水平系统研究观面临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及结果解释等困难,针对艾滋病的研究甚少,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截止2007年底,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估计达70万人,约50万感染者尚未被发现,已发现感染者中随访管理难度大,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不安全和共用针具吸毒成为我国HIV流行的主要因素,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加上疫情的多样性,歧视的普遍存在,部门的协调困难,防控资源的缺乏,我国防制艾滋病的任务艰巨[4]。

随着看待问题的角度转变,多学科的发展与合作,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实践经验的积累,终有一天我们能彻底战胜艾滋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会流行病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还不成熟,在艾滋病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在我国,社会流行病学还处于引入期,相关研究已经开展,但因缺乏理论指导,深度和广度不够[5]。虽然面临许多挑战,社会流行病学仍有希望。社会流行病学也许并非解决艾滋病问题的最佳视角,但至少为看清问题提供了可能。

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抗病毒药只能延缓寿命,不能根治,加强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促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犹如接种威力巨大,成效显著的社会疫苗,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而且能够提高公民健康素养,这是让大众走上健康的必由之路,但这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桂英,李杰等 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2010,9(196):10-12

[2]杨红梅,吴尊友.艾滋病流行对中国社会及经济的影响[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8(6):254-255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4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科研设计

健康网讯:

俞蕙 朱启 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医疗的实践中,将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从患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性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它是一门科学的方法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及其患病的群体,这与实验医学的动物实验或生化、病理、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不同,也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有所区别。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各种危险因素,以认清疾病的发病本质和得到明确诊断,并为防治提供依据;探索新的诊断性试验和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开展试验治疗研究,以发现和评价有益或无益的治疗措施或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水平;研究疾病的自然病史和某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临床资料的来源是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检查的结果。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和诊治的质量。由于受资料质量的限制,制约了临床医学的研究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临床科研产生质的飞跃,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临床医学研究中所选择的课题进行科学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一)设计:(1)首先要正确选择研究课题。(2)根据课题性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例如病因学、治疗学及预防性试验研究,最佳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次为队列对照研究,回顾性因果研究则宜用病例-对照研究。诊断性试验研究必须应用金标准作比较研究设计,无对照组的研究以及叙述性的研究一般是不可取的,其科学论证强度差。(3)研究对象的正确诊断,制订具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4)样本含量的大小要合适,防止样本太小,试验结果不说明问题,样本太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5)防止或识别各种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例如采取随机分组、盲法治疗和分析以及分层分析等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6)正确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 (二)测量:(1)疾病的发生频数可用发病率、患病率,疾病的后果可用病死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2)诊断试验方法要有敏感度、特异度的指标。(3)治疗或干预措施可呈现有效或无效反应,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类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变化值可以采用各种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进行衡量。 (三)评价:(1)临床各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应用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预检值、似然比。(3)治疗性试验结果的利弊评价。(4)疾病病因、因果关系以及某些患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5)疾病的预后的评价。(6)卫生经济学的评价: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率分析。例如,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有对照、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是防治效果考核中极其重要的原则。目前发表的许多医学杂志的论著中没有设立对照组。如某研究用中药方法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的疗效报道,其中治愈53%、基本治愈28%、好转14%,总有效率 95%。这样的结果不能使人感到可信,因为急性肝炎有90%是可以自愈的,仅少数演变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也会自行缓解或复发,不设对照组,就很难判断此缓解是由于药物作用还是本身自然病程的发展规律。同时该文章疗效评定选用的临床标准,无一例使用病理改变标准,而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缓解与病理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要使结果可信,必须设立对照组,选用较为可靠的客观指标评定疗效。随机化原则是另一主要的原则。真正的随机化是使观察组和对照组除观察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基本上做到均衡一致,即存在可比性。下述的方法并非真正的随机化。一种是丢钱币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并不均等,主要是不能书面写下来,不能复制,不能进行检查。另一种是根据日历,单日进来的患者进A组,双日进来的患者进B组。医生和患者都易发现规律,从而人为地推测分组情况,从而改变次序。真正的随机化应符合:(1)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应该进入哪一组。(2)医生和患者不能从上一个患者已经进入的组别来推测下一个患者会进入哪一组。(3)患者进入试验的顺序是通过数学方法求出来的,并在试验开始前已用文字写好,在执行过程中可进行核对,并可被他人复制。 药物临床研究规范化是临床科研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方面。对于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进入临床验证应按要求分为3个阶段。第1期是小规模临床试验。一般采用志愿者作有关药物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给药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找出安全有效的剂量及给药途径、疗程及副作用。第2期为正式临床验证阶段。初期用随机对照观察,评价防治药物的真实效果,同时进一步了解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后期要求在3个以上的验证单位同时扩大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第3期即为推广应用,特别注意其安全性的考察。临床流行病学要求在分析评价药物是否有效时参照以下几点原则:(1)患者是否为真正随机分配接受药物措施的试验,而不是书面上的随机,更不能将随意分配误当随机分配。(2)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包括有效的和无效的,有益的和无益的作用。在判断这些结果时盲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排除衡量性偏倚,确保结果判断的重复性和真实性。(3)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描述纳入和排除标准,临床的各种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等。(4)是否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临床意义主要是看药物的效果,效果愈大临床意义愈大。统计学的意义是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是否为来自药物治疗的真正效应。如统计学表示的P<0.05,即临床上发现的这种效果差异有5%的机会是来自偶然的机遇,而由药物治疗引起的真正效应为95%。统计学分析的差异

显著性意义并不涉及疗效差异的大小程度。(5)药物治疗措施是否确实可行。如有关药物治疗除应有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外,还应详述具体的措施等。(6)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要求未完成规定治疗而中途丢失的病例不应超过总观察数的10%。一旦病例失访或退出超过20%,则全部结果将有很大可能失去真实性,临床意义及价值必将遭到严重影响,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临床医生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对制定临床科研设计和具体实施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上海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在国际临床流行病工作网(INCLEN)支持下,建立起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并编写供临床医生和研究生阅读的临床流行病学教材。某些省市医学会及卫生局已把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住院医生晋升主治医生的必修课程。 中华儿科杂志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5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202

传染病主要指的是由于病毒、寄生虫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 传染病具备着传染性与流行性, 对人类正常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具备着非常严重的威胁[1]。所以, 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流行传染病进行控制与预防一直是相关传染病专家所重点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中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以探讨分析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途径与预防措施对于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具有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对照组)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50例, 女52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6.9±5.9)岁;对照组男48例, 女54例, 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7.8±5.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预方法

1. 2. 1 完善相关的传染病控制机制 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期间, 应对传染病进行严密监测, 其主要包含致病原、发病及死亡监测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机制(救治机制、卫生监督、疾病预防、信息情报及疾病控制体系等), 从而有效的完善卫生检疫体系[2]。

1. 2. 2 重视全民参与情况 结合流行传染病的具体发病特点, 使全民参与宣传力度逐步的加大, 开展实施三级保健网, 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同时, 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 有效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3]。此外, 还应该对易感人群免疫预防进行重视, 通过疫苗接种使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同时改善食品监督管理与居民卫生条件, 从而有效的降低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定期对常见传染病进行监测, 其主要包含居民免疫水平、病原体特征、居民死亡、发病情况以及宿主分布与种类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有效的对流行传染病的传播与发生进行预防与控制。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结核与乙肝等常见的流行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流行传染病发病情况对比研究组发病率为7.84%, 对照组发病率为14.71%, 研究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近几年, 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原因主要为抗菌药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以及病原体变异等[4]。随着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 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病原体, 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流行传染病进行控制以及预防, 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有效的使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5]。

本研究中选择焦作地区102例正常成年人以及给予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的102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研究组发病率为7.84%, 对照组发病率为14.71%, 研究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积极有效的开展结核与乙肝等常见流行传染病控制与预防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的使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哲夫, 万康林, 张金声, 等.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25(1):8-11.

[2] 李庆虹, 常彬霞, 赵军, 等.新发传染病可查询数据库的建立. 传染病信息, 2008, 21(3):164-166.

[3] 廖敏芳, 杜丽明, 光韵诗, 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分析与控制措施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2(3):405-406.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S85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65-02

2009年11月,第十六届世界禽病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1],有超过60个国家1 000名代表参加,在此次大会中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等课题备受关注,关于病毒性疾病的论文高达139篇,约占总数的46%。时隔两年,第十七届世界禽病大会于2011年8月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2],此次大会参与国家近百个,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受到日益严重的禽病的困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禽病的研究。

禽肉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补充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全球肉品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研究显示,在今后几年,人类对肉品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增幅达14%,总量增长超过4 000万t,其中约60%是禽肉产品,预计到2020年,禽肉将超过猪肉成为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居于主导地位。

1 国内外关于禽病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美国是养禽业大国,也一直走在禽病研究的最前沿,在第十七届世界禽病大会中,7个主题报告中就有6位发言人是美国人。可见美国在禽病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关于禽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火鸡疫病:该主题报告主要对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流感和组织滴虫病进行了概述,指出药物使用、疫病控制和疫苗等应是全球合作和贸易的重点领域。

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感染性疫病可改变动物的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等功能。病原可以损伤组织,造成组织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如堆型艾美耳球虫对肠道的损伤造成食物摄取障碍、急性感染期新陈代谢紊乱、饲料转化率降低等。从营养的角度分析致病机理有助于降低由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用于诊断病毒性疾病的新技术:采用微阵列和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用最准确的方法检查出家禽的感染情况,这是美国东南禽病研究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新技术。而采用PCR等各种利用核酸进行检测的方法都已被广泛使用。许多病毒诊断试剂业已实现商品化,其中79%的试剂产于美国和欧洲。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诊断与控制: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反应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环境因素、感染性病原都是其中之一。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的Silke Rautenschleinj博士采用多重PCR、多重DNA微阵列、检测淋巴细胞核淋巴因子水平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免疫抑制。

大肠杆菌的研究:爱荷华州立大学的Lisa Nolan博士通过分析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发现造成大肠杆菌致病性的质粒,有些质粒还带有耐药基因,由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致病机理很相像,人们也开始探索是否是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家禽致病。

肉种鸡疾病:种鸡、肉鸡、蛋鸡患病会相同,但多数种鸡疾病的表现却异于后二者。造成种鸡高死亡率和低产能的祸首是非感染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uillermo Zavala 博士重点对肠球菌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了研究,探索它们对种鸡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国外关于禽病研究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疾病的基础研究、疫苗的研制,还包括科学饲养、动物营养、新陈代谢、动物福利、兽医教学等各方面,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的最高水平。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时隔15年,第二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于2011年11月在广州举行,该届盛会汇聚了全国从事禽病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大会评选出一大批优秀的论文,就禽病研究各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促进了我国禽病研究的发展。当前我国在许多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刘秀梵院士对家鸭的新城疫病毒(NDV)的遗传分析表明鸭是NDV的主要宿主之一,而且在我国普遍流行的NDV虽各不相同,但具有同源性,I系疫苗已经不能满足我国NDV的防控,通过临床试验,基因VII型致弱毒株疫苗对免疫鸡群非典型性病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012年10月26~28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的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3],各界人士超过600人参加。病毒病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以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为主,研究内容包括病原特性、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技术与疫苗等。

2 对于我国禽病研究的思考

我国饲养家禽的历史很悠久,但是真正就禽病进行研究却比较晚,与国外差距较大。在由传统散户饲养转变为规模化养禽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禽生产和消费国。

2.1 确立研究目标

兽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禽病的研究应当是为生产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应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科研人员应围绕生产,就其应用性和市场前景进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且在科学上也可能产生重大突破[4]。

2.2 保证研究方向的稳定性

有很多兽医科研人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是研究不够执着,容易跟风,看到当前什么课题热门就去研究什么,这样做虽然暂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者经济效益,但是长远来看,你在每个领域都不精通,不可能成为该领域人人认可的专家,也不可能研究出来很多很深刻的东西,对个人和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发展都是不利的。

2.3 密切关注国际上最新研究动态

国内研究人员和机构应时刻关注了解国际上禽病研究状况、流行病学发展、综合控制策略等,对对于我们正确选择研究方向不无裨益,这样既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能打入国际市场。

2.4 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联系

学术是无国界的,世界范围内的经验交流也是毫无保留的,通过与各国专家学者的交流可以学习他们严谨的作风、先进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加大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在研发水平、诊断技术等与国际接轨,把握最新的研究技术。

参考文献:

[1] 磨美兰.世界禽病研究新动态-第16届世界禽病大会概况[J].中国家禽,2010,32(9):1-6.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7

职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确切起源尚无记载,系统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职业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是近半世纪才兴起的;国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

2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即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职业人群内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掌握职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病因线索[2]。Www.133229.cOM在职业医学历史中,用横断面调查进行过大规模研究,能做出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而且也对职业病的防治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病因线索,做出病因推断,但不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是否患病入手,研究引起疾病的可能暴露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是职业流行病学评价和筛选职业性病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局限于一种疾病或状态的研究,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因素危害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队列研究从人群的暴露有无入手,研究该人群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别,从而评价暴露引起疾病的情况;队列研究更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的目的要求,适用于对某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队列研究中,较多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尽管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致病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①明确调查目的,根据调查目的决定研究内容;

②对照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存在健康工人效应,即职业人群本身是经过体检筛选,不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要好于一般人群,因此在对照的选择上也应注意这一点;

③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接触暴露的剂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标准,对疾病也应有明确的疾病定义;

④表格的设计,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职业流行病学方法相对其他一般流行病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一般为有组织的人群,有统一的管理,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较为一致;

②管理规范的工作场所一般都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容易取得,调查人群容易集中,节省人力物力,前瞻性研究的随访相对一般人群容易;

③职业流行病调查可以与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工作结合起来,节省时间;

④开展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厂矿、机关团体,也可在社区一般人群中把职业作为一项独立变量来分析研究。

5职业流行病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应答者偏倚,工人在得知调查目的后,会放大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②无论是取得职业环境检测资质的环境评估公司和职业病防治所,目前对职业场所的检测都是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取一定费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出台检测报告的时候会照顾到被检测企业的利益。

6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②新化学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③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对机体的影响。

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达到分子水平的仍然较少。

⑤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职业人群也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厂矿工人。

总之,在2003年非典之后卫生系统重新改组后,职业病防治所并入到疾控中心改名为职业病防治科之后,职防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被打破,不再承担监督的职能,只承担出台职业环境检测和评估报告的任务。这样检测机构和监督机构就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将要求用人单位自己举证质证,这就促使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检测,主动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改进职业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产生。这些都为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引进,职业卫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量出现。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增长越快速,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就越来越广;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这些对于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8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把流行病学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流行病学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疾病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尤其是现场调查研究和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等。说明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流行病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尤其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传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有统一的实验课教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回答教材上所提出的问题。如疾病频率测量资料分析实验课,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所给出的案例计算出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等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则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定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统计学联系以及是何种关系等。该方法对巩固理论课教学内容,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资料、发现并控制偏倚以及处理现场调查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帮助甚小,更达不到启发思维、发挥其创造力的目的。

二、流行病学实验课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

鉴于传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国内许多高校都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如项目综合教学法、PBL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和开展设计性实验等。其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仍然是一种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流行病学的思维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两种教学方式仍然缺乏学生实际的动手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实施调查设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应对现场调查各种问题的能力并无帮助。项目综合教学法是老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项目综合教学法如果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这种学生和老师团队合作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变成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而失去或减弱应有的作用。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主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项目综合教学法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的选题进行实施,能锻炼学生的调查设计、现场调查等能力。而“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能力”是疾病控制中心职工最看重的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设计性实验的作用很有必要。

三、高校社区作为流行病学现场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学的实验教学中实施设计性实验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适的现场和调查人群。流行病学现场依据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可以选择普通社区,也可以选择医院、工厂和学校等。但用于教学的现场不仅要满足调查研究本身的要求,还要求便于实施,更重要的是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实验课期间的安全。安全问题也是许多学校不愿意变课堂讨论的实验课教学方式为现场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为流行病学实验课的调查现场能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高校社区里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组织的团体,活动范围相对比较集中,通过宣传发动,调查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便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高校学生和教师分别有不同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贴近学生自身情况,往往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能基本满足选题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区是比较理想的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现场。

四、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

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可以选择现况调查、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甚至也可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尝试。其中现况调查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比较容易实施。

设计性实验的选题除了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之外,还要考虑可行性,必须符合高校社区人群的特征。可以选择网络成瘾、吸烟及控烟知识、心理卫生状况、近视情况、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对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如以教师为调查对象,还可以进行慢性病发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选择进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般建议选择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评价。还可以选择高校教师人群进行慢性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五、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的正常进行,在安排教学进度的时候将实验课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实验课有一定的学时数,但实验的设计、实施等不受课时安排限制,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完成。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分组、选题、开题和结果报告等步骤。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实验分组

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科研的基本步骤、文献检索方法以及设计性实验课的基本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愿组合,5~6人一组,指导教师可在不同组之间进行人员的微调,使每组都有1~2位能力较强的学生,保证整个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每2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的指导。

2.选题及设计实验方案

由实验小组根据兴趣自行选择一个研究内容,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几个研究方向,再由学生挑选。要求学生按所选题目自行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表的设计、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难点等内容。要求选题不要太大,能够在1个月之内完成,尽可能不使用二手资料。

3.开题报告

实验在实施前需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全班同学和全部指导教师参加,根据实际选题情况邀请实验室老师参加。每个实验小组由1名学生报告,全部成员答辩。老师和同学向该组的成员提问、讨论,最后根据开题结果进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4.课题实施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调查。学生需要独立解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对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指导。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5.资料分析与总结

资料收集结束,实验小组共同讨论资料分析方法,并进入学校信息处理室进行资料分析,然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并在全班报告。

设计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能力,以高校社区为现场,又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实施,以高校社区为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是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声.常备不懈,磨砺以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4):221-222.

[2]王声.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3]郭小娟,余清,钟崇洲等.项目综合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1):70-72.

[4]苏虹,方雪晖,陈娟等.P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疾病控制杂志,2007,11(2):238-240.

[5]马莉,高晓虹,张翠莉等.实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1).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9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主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项目综合教学法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的选题进行实施,能锻炼学生的调查设计、现场调查等能力。而“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能力”是疾病控制中心职工最看重的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设计性实验的作用很有必要。

高校社区作为流行病学现场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学的实验教学中实施设计性实验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适的现场和调查人群。流行病学现场依据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可以选择普通社区,也可以选择医院、工厂和学校等。但用于教学的现场不仅要满足调查研究本身的要求,还要求便于实施,更重要的是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实验课期间的安全。安全问题也是许多学校不愿意变课堂讨论的实验课教学方式为现场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为流行病学实验课的调查现场能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高校社区里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组织的团体,活动范围相对比较集中,通过宣传发动,调查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便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高校学生和教师分别有不同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贴近学生自身情况,往往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能基本满足选题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区是比较理想的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现场。

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

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可以选择现况调查、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甚至也可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尝试。其中现况调查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比较容易实施。

设计性实验的选题除了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之外,还要考虑可行性,必须符合高校社区人群的特征。可以选择网络成瘾、吸烟及控烟知识、心理卫生状况、近视情况、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对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如以教师为调查对象,还可以进行慢性病发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选择进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般建议选择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评价。还可以选择高校教师人群进行慢性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的正常进行,在安排教学进度的时候将实验课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实验课有一定的学时数,但实验的设计、实施等不受课时安排限制,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完成。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分组、选题、开题和结果报告等步骤。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实验分组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科研的基本步骤、文献检索方法以及设计性实验课的基本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愿组合,5~6人一组,指导教师可在不同组之间进行人员的微调,使每组都有1~2位能力较强的学生,保证整个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每2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的指导。

2、选题及设计实验方案由实验小组根据兴趣自行选择一个研究内容,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几个研究方向,再由学生挑选。要求学生按所选题目自行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表的设计、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难点等内容。要求选题不要太大,能够在1个月之内完成,尽可能不使用二手资料。

3、开题报告实验在实施前需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全班同学和全部指导教师参加,根据实际选题情况邀请实验室老师参加。每个实验小组由1名学生报告,全部成员答辩。老师和同学向该组的成员提问,讨论,最后根据开题结果进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2-02

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的科学,它既具有基础研究学科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植物病害流行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起步较晚,它是植物病理学与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的交叉学科[2],主要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和遗传学基础、植物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策略等内容。目前,植物病害流行学是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时间为三年级下半学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促进其对群体病害的直观认识,掌握群体病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完善知识体系。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该文针对以往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教研室近年来开展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植物病理学不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与群体发病规律有关知识的总其大成,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大量的概念、定义和数学模型,较抽象、难理解。此外,要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气象学等方面,对农学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学科发展来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3S(GPS、GIS和RS)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微观和宏观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整个学科向着越来越微观和宏观方向发展的趋势[3],但传统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手段中没有包含分子生物学等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此外,对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来说,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处于较弱地位,师资力量薄弱[4];同时学生考研考试复习压力较大,而植物病害流行学又非笔试考试科目,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2 对策

2.1 与时俱进,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理念和方式

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优化组合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分子生物学和3S技术等新内容),达到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时,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新鲜感,教师应结合目前该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或一些科普性质的名人轶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时,可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WJXV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将逻辑斯谛方程引入到植物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的过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这样学生就会对该部分知识印象深刻。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每次课前简单复习并提问上节课内容,并概括此次课堂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听课,这样可帮助学生将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与锻炼。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根据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正在大力地实施创新创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5]。因此,在拟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主动结合该校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针对多种植病流行学相关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以比较经典的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实例为实验讨论内容,回答相关思考题,从而完成实验的讨论课程环节,这样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植病流行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讨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选择一部分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中,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6-7]。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植物病害流行学相关科研的部分过程,既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2.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并保持其人员学历结构合理,成员组成稳定。另外,教师自身需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研究动态,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并能够应用于日常教学[8]。

3 结语

作为农业院校,安徽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独具特色。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相关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并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这是该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9-10],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杨演.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0(1):1-7.

[2] 曾士迈,杨演.植物病害流行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 曾士迈.关于宏观植物病理学[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3-7.

[4] 王海光.《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5] 李淼,檀根甲,丁克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80-8281.

[6] 王海光,马占鸿.《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7] 巩文峰,岳海梅,旺姆.学生《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