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6 16:08:31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1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在课程理念中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广大初中教育者及学生的重视。作为良好的传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堂笔记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初中数学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记笔记,大部分学生也都有记笔记的习惯。

课程理念中提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直以来,笔者定期检查学生的数学笔记。通过数学笔记,教师建立了与学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交流、反馈和评价等功能。借此评判、调整并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同时也能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利用笔记对教学情感目标的评价是可行的、可操作的。

一、数学笔记、情感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评价方式的概念

1.数学笔记:属于数学学习的读书笔记的一种。它借助文字、图、表、数学画、数学小报、例题集和错题集等形式记录数学学习或活动中值得记录的知识点、易错点、思路和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理解及争论等。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记数学笔记的习惯对学生很有价值,不仅可以发挥和实现教师的智慧、学生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而且可以促进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初中生智力和感情的升华。

2.情感目标: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抽象的数学变成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是紧密结合的。初中数学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学习兴趣、数学审美观和数学学习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同时以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最后以数学特有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情感目标的评价:使用数学笔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评价者,也就是教师,是最主要的评价工具,从评价对象也就是学生的角度解释评价其及其行为的内部意义,最终所关注的是被评价对象自己的观点,尊重被评价对象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目标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二、数学笔记作为评价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的可操作性

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工具是可行的,它实现了评价情感目标的目的。从文字中,教师可以捕捉到学生知识学习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的变化等信息,实现监控学生情感变化的目的,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专心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一个学生天天坚持做数学笔记,体现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意志力;一个学生的数学笔记干净整洁、一丝不苟,体现了他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态度。

三、数学笔记对初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的促进作用

1.数学笔记促进师生的交流,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数学笔记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初中阶段数学学习内容较多,课堂知识容量较大,为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师生、生生多向、多时的沟通模式,数学笔记极大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对数学的恐惧感,使得师生、生生间零距离地沟通、交流,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无声的心灵沟通。

教师通过数学笔记走进学生中间。曾经一个初一年级男生数学成绩一开始不是很好,可是笔者发现他每次课堂笔记都记得清楚认真。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笔者当堂表扬了他,相信他这次考试肯定出色,果然他在单元测验中得了满分。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此后笔者继续鼓励,他的数学成绩慢慢进步到班级前三。还有一次,一个平时数学成绩挺好的学生,我发现他这几天的笔记记得特别潦草,而且也不详细,偷工减料,于是就问他什么原因。原来连续两次单元测验他都考得不理想,有点泄气。笔者鼓励了他几句,他回去重新补写了笔记。之后的考试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

通过数学笔记,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总结,更能了解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情感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评价和指导。

2.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工具,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以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所有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互动,极大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主体观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观。它多角度、多层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业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注重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较科学、合理的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评价模式。

上课前的预习笔记,让学生质疑问难,带着问题听课,帮助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不开小差,通过积极思考,培养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成绩。

上课时,让学生记提纲。提纲反映了本节课的要点、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及课后复习很有帮助。其次是记方法。老师在讲解例题或者习题时,让学生记下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接着记问题。学生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或疑点记下来,课后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及新旧知识的联系。然后要记新增内容。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会补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也是考试常考的内容,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最后还要有典型例题。有些好的例题,尤其是考试的核心内容,把它们记下来。还有些题目可以把它们变式,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刚学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将该知识点的条件和结论搞清后作好笔记,旁边附注一条例题,说明该知识点如何使用,最后应注明该知识点通常解决什么问题及使用该知识点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用不同的色笔进行标注,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数学,强化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把数学课上出真正的数学味来。

课后让学生整理笔记,把一天内容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整理下来,尤其是课前预习时的问题和难点,如果在课上得到解决,就把它整理下来;如果是自己在听课后解决的,更要详细总结。通过整理数学笔记,对于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从而搞清楚数学知识结构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通过整理易错题目,定期复习巩固,不会学了就忘,错了又错,提高了自信心、学习兴趣和效率。

3.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评价与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不同,它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作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数学笔记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行为,改善自己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有思想的新一代学生。

例如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在笔记上记下这三种角的判别方法,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态度;让学生从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并画下来的过程中,感悟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再如通过展示“三线八角”基本图形并让学生画在笔记里,让学生体验几何图形的规则美。

4.及时了解学生状态,调整教学。通过数学笔记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一个学生的课堂数学笔记字迹潦草,可能是这个学生的个别现象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单独交流。如果很多学生都这样,说明上课教师的速度太快,学生来不及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反思并且调整。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记载的解题步骤简单,可能是该生成绩比较好也或者是偷懒。如果大家都这样,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加深上课内容。

总之,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数学笔记,了解评判学生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掌握、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强.数学笔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9):32.

[2]张素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4(17):4.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2

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完成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数学这一重要任务。因此,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课堂有针对性、 有步骤、 有计划地教会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及对策, 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等习惯、能力,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完善课堂学习对策

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合理处理听、 思和记之间存在的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知识讲解的层次分明性, 促使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对策。其一, 听是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数学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 学生应当将焦点集中在五个方面: 听清楚每一节数学课的学习要求; 听教师是如何引入知识并帮助自己形成知识的; 仔细听教师对于重点及难点知识的剖析, 尤其要针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问题; 听教师解答教材例题的数学思路及数学方法、 思想;听明白一堂课的小结内容。 其二, 尊重并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以思维作为依据, 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四个方面: 在课堂上要勤思, 做到随听随思; 针对重点问题要进行追根溯源的思考, 并善于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 猜想、 归纳; 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思是听的深化,而听是思的基础。 其三,教会学生正确的课堂笔记对策。一般地, 初中的学生不会合理记课堂笔记, 他们大多数都是“抄” 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 而忽略了听和思。因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记笔记的对策:课堂的重点是听、 思, 记笔记的重点是疑问、 解题的方法及思路; 记录小结内容以及课后的思考题。 于是学生应当明白记仅仅是服务于听和思。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 就能使数学课堂学习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二、教给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数学概念、 定理以及公式, 且概念是定理及公式的基础。 笔者依据自身数十年的从教经验归纳出以下五种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 仔细阅读概念的概论, 并记住其中的名称、 符号等; 背诵概念,合理把握概念的特性; 举出正反实例,教会学生去体验概念所反映出的范围;针对概念开展练习, 并准确做出判断; 与其他的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学习, 弄明白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教材中 “正、负数” 这一节内容时,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正、 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概念, 促使学生明白负数的来源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它要为实际生活服务。 因而在课堂教学里面,教师应当督促学生自学,通过课前阅读记住概念的正数、负数等名称, 并背诵正、 负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再与本节数学知识结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思考练习: 在生活中, 如果我们把零上5℃记为+5℃, 那么如果温度是零下5℃我们应该怎样记录呢?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促使学生良好理解正、 负数的概念, 并区别实际中出现的具体相反意义的量,轻松引进负数。

三、传授给学生探究性学习对策

探究性学习具体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明确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景, 以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独立分析问题为基础,开展一系列诸如实验、 调查、 操作、 搜集信息等活动, 促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 技能, 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具备更强的参与性、问题性、 开放性以及实践性, 目的在于让学生切身体验探究的过程, 从而获取理智以及情感的体验,建构数学知识, 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思维。在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的今天, 探究性学习已经发展成为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初中数学的 《走进圆形世界》 的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这样: “为什么车轮不是方形、 椭圆, 而是圆形呢?”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来设计问题能充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由于都是熟悉的事物, 自然会有一种探究到底的兴趣。通过对车轮的研究, 可以初步了解圆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从而为进一步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培养初中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 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大胆听、 读。 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阅读数学教材这一方法: 教师只有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数学教材才能够促使他们掌握好数学的语言、思想,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而教师的重点任务是有效改变学生不看书不做题的习惯, 防止学生将数学教材当作查阅定理及公式的辞典。 并且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指导,教会学生在阅读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抑或是某一个单元的某一章节内容时要有明确的目标, 做到通盘考虑。例如, 在学习 《反比例函数》 时, 从教材的知识点来讲, 学生应当通过阅读弄明白几个问题: 形如函数y=k/x (k为常数且k≠0) 叫做反比例函数,为什么会限定常数k≠0这一条件呢?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能不能反过来说呢?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几种?四种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拥有什么特征呢?……初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间接的、抽象的,是依靠前人的实践、 探索提炼出来的, 仅仅是一个结果, 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展示探索及思考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督促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与, 这样才能够实现最高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3

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完成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数学这一重要任务。因此,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课堂有针对性、 有步骤、 有计划地教会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及对策, 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等习惯、能力,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完善课堂学习对策

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合理处理听、 思和记之间存在的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知识讲解的层次分明性, 促使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对策。其一, 听是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数学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 学生应当将焦点集中在五个方面: 听清楚每一节数学课的学习要求; 听教师是如何引入知识并帮助自己形成知识的; 仔细听教师对于重点及难点知识的剖析, 尤其要针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问题; 听教师解答教材例题的数学思路及数学方法、 思想;听明白一堂课的小结内容。 其二, 尊重并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以思维作为依据, 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四个方面: 在课堂上要勤思, 做到随听随思; 针对重点问题要进行追根溯源的思考, 并善于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 猜想、 归纳; 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思是听的深化,而听是思的基础。 其三,教会学生正确的课堂笔记对策。一般地, 初中的学生不会合理记课堂笔记, 他们大多数都是“抄” 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 而忽略了听和思。因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记笔记的对策:课堂的重点是听、 思, 记笔记的重点是疑问、 解题的方法及思路; 记录小结内容以及课后的思考题。 于是学生应当明白记仅仅是服务于听和思。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 就能使数学课堂学习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二、教给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数学概念、 定理以及公式, 且概念是定理及公式的基础。 笔者依据自身数十年的从教经验归纳出以下五种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 仔细阅读概念的概论, 并记住其中的名称、 符号等; 背诵概念,合理把握概念的特性; 举出正反实例,教会学生去体验概念所反映出的范围;针对概念开展练习, 并准确做出判断; 与其他的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学习, 弄明白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教材中 “正、负数” 这一节内容时,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正、 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概念, 促使学生明白负数的来源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它要为实际生活服务。 因而在课堂教学里面,教师应当督促学生自学,通过课前阅读记住概念的正数、负数等名称, 并背诵正、 负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再与本节数学知识结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思考练习: 在生活中, 如果我们把零上5℃记为+5℃, 那么如果温度是零下5℃我们应该怎样记录呢?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促使学生良好理解正、 负数的概念, 并区别实际中出现的具体相反意义的量,轻松引进负数。

三、 传授给学生探究性学习对策

探究性学习具体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明确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景, 以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独立分析问题为基础,开展一系列诸如实验、 调查、 操作、 搜集信息等活动, 促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 技能, 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具备更强的参与性、问题性、 开放性以及实践性, 目的在于让学生切身体验探究的过程, 从而获取理智以及情感的体验,建构数学知识, 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思维。在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的今天, 探究性学习已经发展成为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初中数学的 《走进圆形世界》 的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这样: “为什么车轮不是方形、 椭圆, 而是圆形呢?”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来设计问题能充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由于都是熟悉的事物, 自然会有一种探究到底的兴趣。通过对车轮的研究, 可以初步了解圆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从而为进一步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 培养初中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 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大胆听、 读。 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阅读数学教材这一方法: 教师只有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数学教材才能够促使他们掌握好数学的语言、思想,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而教师的重点任务是有效改变学生不看书不做题的习惯, 防止学生将数学教材当作查阅定理及公式的辞典。 并且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指导,教会学生在阅读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抑或是某一个单元的某一章节内容时要有明确的目标, 做到通盘考虑。例如, 在学习 《反比例函数》 时, 从教材的知识点来讲, 学生应当通过阅读弄明白几个问题: 形如函数y=k/x (k为常数且k≠0) 叫做反比例函数,为什么会限定常数k≠0这一条件呢?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能不能反过来说呢?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几种?四种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拥有什么特征呢?……初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间接的、抽象的,是依靠前人的实践、 探索提炼出来的, 仅仅是一个结果, 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展示探索及思考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正确理解教

材内容, 督促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与, 这样才能够实现最高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4

从初中到高中,很多事务都是新鲜的,高中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期待的,每位学生都想学好,都憧憬三年后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学生到了高中成绩一落千丈,特别是数学成绩。高一没打好基础,高二就跟不上,因此学好高一数学很关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

下面就如何培养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习惯,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习惯

从内容和要求来看,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更为抽象、思维灵活多变、容量大、节奏快,如果被动学习就很吃力、听不懂,而有效预习能使目标明确、效率高。如何预习达到目的呢?

首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于更快进入课堂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复习已学内容,从教材中筛选出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

2.初步弄清学习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疑难的问题。

3.预习新课要提前做好准备,课后练习题要想想、做做。上课时集中注意听讲,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课上“听、记、想”三者有效结合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阵地,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到“听、记、想”三者有机结合特别必要。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学生对自己本课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已经了然于胸。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觉得简单易懂的会忽视,课堂中不愿意认真听课,也有的学生,一旦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则放弃继续耐心参与课堂学习,久而久之,学科重难点依然难以解决。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中侧重讲解的,主要是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典型例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学生自己看书可能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因此,课堂听讲相当关键。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课要求加以明确:

1.紧跟课堂学习节奏,关注思路分析。要求学生必须尽最大努力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不必囿于部分知识点暂时难以理解而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尽可能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些知识的分析过程、典型例题的思路点拨,相关定理的推导。

2.积极开动大脑,敢于适时发表观点。听课绝不只是盲目跟随,更需要对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及的每一个观点加以转化,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和老师的思考一致,若存在偏差原因在哪里,哪一种方法更为合理等。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当堂不便于提出的,可以课后及时找老师交流。

3.科学记笔记,便于以后回顾与反思。很多同学均清楚数学学科中记笔记的重要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也有部分学生仅满足于课堂听讲,笔记较少。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较大的课堂容量、较多的思维训练中,单靠大脑即时记忆显然无法保证学习效果,且课后也难以反思。可以将部分笔记较好的学生加以展示,引导学生科学记好笔记。还可以让部分借助笔记记录和使用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学生,介绍笔记记录和使用方法,带动大家科学记笔记。

在课堂学习中,要求学生用好自己的眼睛,看清教师的板书;专心听,倾听教师对典型例题和关键知识点的分析;主动说,勇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记,便于课后反思和巩固。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课内外练习中培养独立作业习惯。作业要做得整洁、美感、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业要提倡效率,拖拉作业的习惯会使思维松散、注意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无益的。

做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运算能力,若非特别复杂的计算绝不选择计算器。计算能力的提升也是数学学科之必须,总是依赖计算器得出看似准确的结果,势必难以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5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学好数学,方法很重要。只有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才能给学好数学课程。

1. 从四个方面进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1 预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听课方法的指导。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

1.3 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1.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2.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6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另外,随着教辅市场的开放,书店里的各种教辅资料铺天盖地,而大多数学生不能辨别其价值性,往往选择了一些不适合的资料和习题集,从而陷入无尽的题海当中。甚至有些教育主管部门编辑出版的图书也存在一些不适合高一新生的数学习题。 如某省高一年级配发的基础训练在学生刚刚学过和角、差角的三角函数之后配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 , 且 ,求 的值。许多学生能求出 但是却不能得到正确答案。如某省配发给高一学生的寒假作业里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数列 是首项为2,公比是 的等比数列, 是它的前项的和,(1)用 表示 ,(2)是否存在正的自然数使得 成立?。调查发现不仅在657名学生中能够做出第二问的不到10人,就是部分年轻教师也颇感辣手,试想这样的习题配给高一新生又有何意义,它只能使学生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挫折感,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如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而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等。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着写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而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许多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懂,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总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大多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在初三时往往通过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等初放型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短期内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这些方法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是行不通的。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出“门道”。因而大多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笔者曾在二届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4、学生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大错特错了。因为在我国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学生都很容易考得高分。

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两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会后悔莫及的。

5、其他原因。就笔者所带班级来说,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对于那些远距离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他们与留守子女见面的机会较少,与留守子女的沟通频率较低,往往不能为留守子女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受到负面影响。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以及同学与同学、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也十分重大。温馨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友善的同学关系、和睦的师生关系都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转贴于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专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5、高一新生应尽快地进行角色转变.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在学习上往往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严密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不懂就问,能学会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学习。对于刚进的高一的新生教师要加强引导他们进行角色的转变,改变观念和在老师的指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尽快的适应高一数学教学。

6、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因为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很大,学生课前预习显的十分必要。要求学生对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应记个记号那些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应及时的补上。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坚持下去还可以提高自己思维水平和自学能力。这对他们以的进一步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7、及时完成复习和小结工作.a、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当天的复习工作。数学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在不看书和笔记的前提下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要动手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b、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单元复习工作。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采取回忆式复习,并对一些典型例题进行回忆。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查漏补缺,使其内容完善。c、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单元小结工作。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最后要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的最好的老师。只有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的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7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 、“思” 、“ 记” 的关系。

“听” 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 )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 )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 )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 注入式” 、“满堂灌” ,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 思” 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 )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 )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 )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 )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 听” 是“思” 的基储关键,“思”是“ 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 记” 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 记” 代替“ 听” 和“ 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 记” 是为“ 听” 和“ 思” 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 写法” 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 )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 )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 )正确地由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一)讲授式

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 、“ 如何学习概念” 、 “解题思维训练” 等。

(二)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8

初中数学是学好数理化的基础,抓好学生数学学科的学法指导意义重大。但不少初一新生反映数学学科太难学,每天上完课似懂非懂,概念好像也理解了,但一做题就感到模棱两可。究其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围绕初中学生数学学法指导的方法与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预习指导,落实“六字经”

会预习的学生往往会带着问题听课,他们有一种想听、想问、想练的积极心理。而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往往不知道预习有什么用,也不会预习,有时课前看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和疑点。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我以为课前预习指导要落实好“六字经”:

1.读、想

给学生指导一种思想:数学也要阅读,而且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勾画出重点、标出难点,以便听课时有针对性。对于难理解的地方,不能只标出来就完事,而应自己先思考,积极去解决。这样边读边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写、说

预习要适当做些学习笔记,对模糊不懂之处,也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说说,在交流与探讨中,或许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3.做、练

比如,对于一些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就动手做一做,通过画图剪拼,就会弄清楚图形中的许多规律。对于教材中的例题,最好都做一遍,如果做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必须要反思对照一下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当然,如果自己弄不明白,在听课时就要带着问题仔细听。

二、课内听讲指导,培养思维能力

1.黄金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新生面对增多的课程、扩大的课容量,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应付,造成听课效率低下。所以要给学生强调:课堂是学习的黄金时间,那么黄金时间就要出产“黄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紧跟老师的思路走,并预想下一步会推导什么,并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讲的有哪些不同。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实时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要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时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做好听课笔记

上课时,老师总有一些对教材内容的补充部分,所以,笔记不仅要记老师讲解的重点,对于老师的补充部分也绝不能放过。千万不要以为当时看了就过了,其实看三遍也不如写一遍。

学生做课堂笔记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笔记本不要写得太满,应适当留出一些空白,以补充本题的多种解法,或将相似的习题补充到此处,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对于老师的课堂小结部分,要认真梳理,及时捕捉、笔记,因为它们都是本章节的精华部分。

(3)听课活动是学生听、思、记的综合活动,要以听课、思考为主,不要为做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课要点。

三、课后独立作业,不留疑难点

数学课后,在做相关习题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对于自己思路不清,一时难解的习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冷静下来,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再熟悉一下本章节中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通过回忆,一方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理清了思路,刚才不会做的练习题,此时或许已豁然开朗。

四、从其他角度进行必要的指导

1.对于概念要理解“透彻”

概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和基石,理解概念,包括定理、性质时,教师要抓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和前提条件,给学生做详细深入的解析,学生方能领悟其本质。另外,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它是怎么推导得出的,又会在何处用到,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们解决数学问题。

2.对于例题要关注“层次”

老师在讲解本章节内容之后,常常会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引导学生看一些复习资料上的例题。那么,学生在看例题时,要注意难易试题的层次搭配,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例题因为有现成的思路可循,所以可以让学生看一些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的例题,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对于练习要保证“数量”

上课“听懂了”不见得课后就“会做了”,加强练习才能积累解题技巧,因此,要保证练习的数量。保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把基本功练熟练透。精讲练当然好,但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练习不可能有成效。通过练习,才能掌握知识重点、总结解题规律、形成应试技巧、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心理素质。保证一定量的练习,当然不是搞“题海战术”,是引导学生在做了一道新题之后去反思本题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是否还有其他解法等。

对于一些典型的习题要反复做,争取一题多解。所以,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及其解法,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基本上都要求做一遍;课外的一些习题,也包含许多基本题型,方法多、针对性强,引导学生能够尽量多地去关注,多做一些就多积累一些做题的经验和技巧。

4.对于思维要总结“定势”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众多思维的技巧,每道习题里面都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积累这些思维方法,每一类题型有它“通用”的解法,这就是我所说的正确的思维定势。掌握了这些“思维定势”,在解题中,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思维定势,很快解决问题,不也很快乐吗?

5.对于错题要勤于“反思”

每次考完数学都有学生问我:“老师,这次又没考好,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其实,数学要取得好成绩,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总结,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有好多学生依赖于所谓的优秀的复习资料。如今的数学资料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资料上的总结和归纳诚然很好,但那是别人的,跟我们学生自己的关系很小。学生在总结新题出错的原因时总会发现:新题的错误在于旧题中的错误没彻底弄明白。针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教会学生建立数学错题本。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9

1.阅读关由于小学、初中的数学比较浅显,学生阅读并不费力,一般能读懂表面意思,就可以套公式进行解答题目,记忆能力几乎决定了数学成绩的高低.而高中数学内容加深,相对抽象化,学生阅读能力还是浅层次,没法深入,导致出现上课一听就懂,看书模仿例题作业也可以独立完成,可是一考试就不会,老师讲解时,刚刚一读就会的现象.因此,高一的新同学一定要学会阅读数学题目,能够读明白,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做什么,养成深层次阅读的好习惯.

2.变化关

小学、初中的数学是“静态”的数学,学生不明白,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就是有的同学所说的只要会套用公式就行了.但高中的数学是“变化”的数学,学生会感到公式、定义、定理、是记住了但不会应用.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真正弄明白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的意义.

3.表达关

小学、初中的数学表达主要是格式要求,外加公式应用,学生几乎不写文字符号语言.到了高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够的.除了初中的要求外,还得表达有逻辑,有条理.

二、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要求

1.要学会预习

有一部分高一新生不会预习,开展预习停留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师要求预习就马虎看一遍,找不到什么问题与疑点.学生在预习方法上要求做到首先粗读,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概浏览,初步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接着要细读,对课本中主要概念、重要公式、重点法则以及定理认真阅读、感悟、思索,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内容作出记号,养成做摘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要随课预习,要针对老师在预习前提出预习要点进行预习.实践证明,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你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要学会听课

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听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听”“思”“记”三方面下工夫.在“听”的方面,学生要认真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一是认真听好知识讲解的过程;二是认真听取教师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摘记下来的难点问题;三是认真听取书本例题讲解思路以及思想方法等;四是听好课堂总结.在“思”的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勤思考,在听讲时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深入思考,要勇于对知识点追本溯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思考,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联想、猜想与归纳;要树立批判意识,开展反思.在“记”的方面,学生要做好课堂笔记.有些高一新生对于记笔记不太熟悉,往往是教师写什么自己就记什么,用“记”来取代“听”与“思”的作用.学生笔记哪怕记得很全面,但实际效果有限.所以要学会科学记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认真听讲,在合适的时间记录;二是要把握重点记笔记,着重记知识要点、记疑难问题、记解题途径等;三是记总结、记课后拓展题等.在学习中,学生要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开展服务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3.要学会复习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例10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