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辩论问题大全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8 10:36:36

辩论问题大全

辩论问题大全例1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47-01

总理指出,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战略要求,而思辨是发明创造的基础。高校外语教育如果只专注于造就掌握外语的人才,忽略培养作为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那么很多大学生就会出现思辨缺席症,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BP辩论是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实战演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英语语语言水平。

一、BP辩论的简介

BP辩论,即英国议会制(British Parliamentary)辩论,是仿照英国议会开会议事模式而设计的一系列辩论赛规则的总称,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辩论规则,世界大学生辩论赛(WUDC)、“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p中国辩论公开赛(CO)等赛事均使用此规则。英语辩论方面赛事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口语赛事。BP辩论考验辩手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等。

BP辩论的基本规则:在辩论正式开始前15-20分钟公布辩题,辩手进行准备。准备期间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查找资料。一场辩论赛由8个辩手角色组成,正反方各4人,即“首相”“副首相”“正方成员”“正方党鞭”“反方领袖”“反方第二领袖”“反方成员”“反方党鞭”,每2人1组,每人发言7分钟。持有同一方观点的两支队伍既要统一立场,同时也要展示自己的独特的论点。

二、BP辩论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影响的研究

BP辩论议题的选择可以覆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在思辨中培养学生的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BP辩论议题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的逻辑思辨。BP辩论中,正方辩手应提供辩题为真的原因,同时反方辩手提供辩题为假或正方辩手提出的辩护无法论证辩题为真的原因。辩手进行辩论时,会对辩题中的关键概念进行定义并对辩题进行解读,以及对辩题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论点提出后,双方都有责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反驳对方辩手提出的论点。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学生可以用英文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去分析和讨论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了解国际形势中的突出问题,有关国家的立场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等。

多层面分析问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所作出的分析,所得出的认识或结论常常是不同的,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反。BP辩论恰恰可以锻炼这种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辩手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考虑问题更全面,学会逆向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不仅如此,通过接触时事政治,辩手知识面得到了扩充,国际视野得到了培养,与英语语言的学习相得益彰

三、BP辩论对大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影响的研究

BP辩论中的质询环节和八个不同辩手角色的转换,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BP辩论中,选手可以在辩论的第一分钟末至第六分钟末期间的任意时间口头提问或起身要求质询,被提问的辩手可以接受或回绝质询。如果接受质询,提问辩手有15秒时间提出异议或提出问题。质询和回答时间记在被提问辩手的发言时间中。在理想的状态下,质询环节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直接互动的机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公共演说能力,在逻辑思辨、语言表达、渊博学识、快速反应等方面更要独占鳌头。大多数初次接触BP辩论的学生发言只有2-3分钟,就言之无物了,但通过反复BP辩论实战演练,辩手最终都能完成7分钟的发言,而且逐渐学会完成不同辩手角色的相应职责。

在BP辩论时,辩手需要手脑口耳并用――耳听考验听力能力;手记考验信息的抓取能力;脑思考验反应能力;口说考验表达能力。通过长期的训练,这一过程能让学生知识面得到充分的扩充,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长期实践发现,积极参与BP辩论,学生能显著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英语语言水平。因为BP辩论议题选择的特殊性以及BP辩论形式的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充,视野得到扩张,思想得到开拓,思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英文BP辩论与英语语言学习更是相得益彰,通过参与BP辩论,学生从听说写思维等多方面提高了自身英语语言水平。

辩论问题大全例2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

      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

      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

      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

辩论问题大全例3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

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

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

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

辩论问题大全例4

地理试题的开放性,侧重于考查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答题者思想的呈现,二是答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地理试题更加趋向于理性化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如产业调整、城市化、雨林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土地流转、西部开发、资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等问题,进入了地理命题的视野。

例1对该省(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第(4)小题)

答案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例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4)小题)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辩论类试题考查的着眼点是:要求答题者拥有发展的眼光与联系实际的思想,附以平实语言的铺陈,体现了其理应具有的人本思想。

二、课堂辩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的意识

地理课堂辩论主要着眼于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理性对话、关爱自然、关注生态、遵循规律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发展的意识、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关注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的意识。

三、地理课堂辩题的选取

课堂辩论的精彩与否,辩题非常关键。地理课堂辩题选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辩题要切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要反映学科知识、社会热点、学生兴趣,有教育价值与意义。辩题忌切口太大、难度太深。例如,是否赞同对怒江的梯级开发,人口迁移对于迁出、迁入地的利弊的辩论,全球变暧对中国西北农业的利弊的辩论等,就能使学生课下有材料准备、课上据理力争,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全面、严谨。

2.辩题要具有可辩性。课堂辩论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必须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要呈现发散性的趋向,各抒己见,提倡探新求异。如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搬迁某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试从政府人员与企业主两种不同身份的角度进行去、留劝导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3.辩题要具有协作性。要提倡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如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是否可行的辩论,可从经济基础、技术可行、发展变化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在辩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辩论,集思广益。

4.辩题要具有公平性。对双方要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否则一方振振有词,另一方有口难辩。如辩论台风、扬沙、火山爆发等利弊,从辩题上已经定位是灾害了,故辩论时其有利影响虽能举出几点,但最终不能美化灾害,导致后来无话可说。

5.辩题要具有可调控性。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可贯穿辩论的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辩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作答,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就辩题的最后点拨,则主要集中在确认各种不同观点成立的原理分析上。如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翻新或保护原址、另建新城市的两种观点辩论,教师的最后点拨如下:一个城市有独特的风貌、充满魅力必须符合的原则是与自然和谐;符合人性的尺度,必须有清晰的文脉,一代一代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个面貌;富有本地文化。城市规划要尊重普通人、尊重自然、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四、围绕某一中心话题,进行课堂辩论的方式与过程

课堂辩论中心话题确定后,可以设置多个角度支持认同或反对的辩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课堂辩论辩题选择好后,要合理分组,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或按座次划分正方反方等,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前,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寻找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作为引导者,一要引导好学生辩论的思路,不能提出与辩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论据、观点;二要及时做好点评,注重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辩论中,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并对优胜学生予以奖励。

五、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地理课堂辩论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激起争论、产生共鸣,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1.辩论内容会偏离主题: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具有片面性,同时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也不够好,在辩论时心理紧张、情绪激动,有时会出现跑题现象。

调控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辩论的内容,适时引导性或引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多向学生“踢皮球”。

2.辩论结果不好处理:在课堂辩论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点,有时学生难以评判,如果这时教师不做总结或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导致辩论教学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对地理教学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调控的策略:辩论的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梳理发现。教师可适当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有些观点无法统一的内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不同的观点,体现教学民主。

辩论问题大全例5

清楚答辩答的是什么问题,并事先做好预习。答辩老师出题一般是有迹可循的,学生应该事先了解答辩老师的出题范围和原则,这样才有利于答辩。面对答辩老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答辩老师出题有严格的界定范围,也就是答辩老师在论文辩论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在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内,一般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无关的问题。因此学生只需要将自己所写作的论文全面了解就不会出现问题。

辩论问题大全例6

在上一讲当中,我们介绍了政策性辩论与传统的价值性、事实性辩论之间的区别,也就辩题的设置、举证责任、证据采信原则进行的分析。在这一讲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如下内容:辩论赛制度、辩论题目的确立、正方辩论方案的建构、反方辩论方案的建构,最后再初步介绍一下适合于政策性辩论的奥瑞冈赛制。

1、辩论赛制度一览

1.新加坡赛制

正方一辩三分钟

反方一辩三分钟

正方二辩三分钟

反方二辩三分钟

正方三辩三分钟

反方三辩三分钟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五分钟

反方四辩四分钟

正方四辩四分钟

2.CCTV赛制

正方一辩三分钟

反方一辩三分钟

反方自由人第一次选择性发言时间

正方自由人第一次选择性发言时间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二、三辩,正方回答时间累计一分三十秒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二、三辩,反方回答时间累计一分三十秒

反方二辩盘问小结一分三十秒

正方二辩盘问小结一分三十秒

自由人对话,双方各累计时两分钟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正方自由人第二次选择性发言时间(两次发言累计时一分三十秒)

反方自由人第二次选择性发言时间(两次发言累计时一分三十秒)

反方四辩三分钟

正方四辩三分钟

(在我看来,这个是传统辩题赛制中最好的一个)

3.上海赛制

正方教练陈词四分钟

反方教练陈词四分钟

正方一辩四分钟

反方一辩四分钟

正方二辩三分钟

反方二辩三分钟

反方三辩盘问正方三辩(反方三辩10秒,其余回答加提问30秒)

正方三辩盘问反方二辩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二辩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

反方一辩盘问正方一辩

正方一辩盘问反方三辩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五分钟

反方三辩四分钟

正方三辩四分钟

(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是上海教育电视台主办的比赛,第一届采用新加坡赛制,增加每队一分钟的自由辩论时间,第二、三、四届采用上海模式,第五、六届在上海模式的基础上取消教练陈词,第七、八届增加小品和评委提问取消盘问)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失败的赛制,本身加入教练陈词的目的是为了让评委和观众队双方的立论和驳论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但是如果辩手本身不能把教练的思想明确表达出来,那么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辩手,而如果辩手完全照本宣科没有一点即兴和创见能力,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辩手,这个环节的设置和取消,显示出传统辩论赛的弊端。另外盘问环节本身是为了增加辩论的对抗性,可是在传统辩论赛当中,由于我在上一讲所说的辩题设置的问题,就使得被盘问的对象一定不针锋相对回答,根本达不到增加对抗的目的,成了有次序的自由辩论,所以也被取消了。至于加入小品更是不伦不类的行为。电视台需要收视率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辩论赛应该考自己的魅力来吸引观众,而不是靠别的,否则加入杂技表演更能吸引观众!另外评委盘问也是一个很愚蠢的设置,评委们本身缺乏辩论训练,他们提出的问题,辩手一定会采用辩论技巧回答,因为辩论赛不同于学术争论,在这样的前提下,评委的提问一定是无效的。)

4.全国大专辩论赛制

正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盘问三分钟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盘问三分钟

正方一辩盘问小结一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盘问小结一分三十秒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观众向反方辩手提问(评委审核)

观众向正方辩手提问(评委审核)

观众向反方辩手第二次提问(评委审核)

观众向正方辩手第二次提问(评委审核)

正方三辩三分钟

反方三辩三分钟

5.林肯—道格拉斯赛制

林肯—道格拉斯辩论,简单说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辩论,它是为了纪念这两位曾用过这种形式的著名辩论家而命名的。在美国的中学、大学以及在政界,人们对这种辩论形式越来越感兴趣,在美国政界人们希望相对立的候选人能够在面向选民的辩论中相遇。著名的肯尼迪—尼克松辩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候选人以传统的林肯—道格拉斯式辩论而进行的。

林肯—道格拉斯式辩论的结构如下:

正方申论六分钟

反方质询三分钟

反方申论七分钟

正方质询三分钟

正方反驳四分钟

反方反驳六分钟

正方反驳三分钟

6.美国标7.准式辩论赛制

标准式辩论是指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大学辩论所采取的辩论形式。在美国许多教授将它当作他们的学生学习辩论的起点,而且许多辩论新手的比赛也采用这种辩论形式。这种形式的结构如下:

正方一辩十分钟

反方一辩十分钟

正方二辩十分钟

反方二辩十分钟

反方一辩反驳五分钟

正方一辩反驳五分钟

反方二辩反驳五分钟

正方一辩反驳五分钟

8.美国辩驳式辩论赛制

美国大学中最广泛采用的辩论形式是辩驳式辩论。这种辩论形式的两种常用结构如下:

CEDANDT

正方一辩申论八分钟九分钟

反方二辩质询三分钟三分钟

反方一辩申论八分钟九分钟

正方一辩质询三分钟三分钟

正方二辩申论八分钟九分钟

反方一辩质询三分钟三分钟

反方二辩申论八分钟九分钟

正方二辩质询三分钟三分钟

反方一辩反驳四分钟六分钟

正方一辩反驳四分钟六分钟

反方二辩反驳四分钟六分钟

正方二辩反驳四分钟六分钟

9.奥瑞冈赛制

奥瑞冈赛制的详细内容我们在后一讲中将作着重介绍,现只列其结构如下:

正方一辩申论四分钟

反方二辩质询四分钟

反方一辩申论四分钟

正方三辩质询四分钟

正方二辩申论四分钟

反方三辩质询四分钟

反方二辩申论四分钟

正方一辩质询四分钟

正方三辩申论四分钟

反方一辩质询四分钟

反方三辩申论四分钟

正方二辩质询四分钟

抽签决定哪一方先终局发言,各四分钟

小结:我们发现,传统辩赛的时间较短,政策性辩论时间较长,传统辩赛辩手每次发言时间较短,发言次数较短,政策性辩论恰恰相反。台湾的游梓翔认为自由辩论不符合发言与思考的顺序,是新加坡赛制的败笔。这个观点我同意,传统辩论赛将就形式,将就机敏,但是没有考虑到这种即兴的发言和反驳都是不深刻的,双方都回避问题或是作出似是而非的回答,这中互攻的程序即不能把双方自己的观点阐明,又没有办法将辩论推向更深层次,对于辩赛而言有害无利。可能有的人认为增加自由可以使得辩论的可看性大大增加,诚如我前面所述,辩论是靠本身的魅力吸引观众的,而不是迎合观众,有些程序本身虽然可以增加可看性,但是却不一定适合于辩论。许多辩手正是误入歧途,不在本身的立论上下文章,该向言辞的修饰,哗众取宠,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错误的。当然这也和辩题的设置有关,这是根本性的问题。辩题的问题造成立论和驳论的问题,而立论和驳论的问题又造成了发言的问题。这就是传统辩赛的最根本的弊病所在。

另外申论时间较短,就使得辩手一方面在辩论复杂的辩题,一方面却又没法把问题说完全,这使得辩论重理论,轻证据,这是传统赛制所带来的另一弊病。如果双方都不负担举证责任的话,实则是不可辩论的,而不可辩的题目又辩起来了,传统辩论的荒谬性就可见一斑。申论时间较少就意味着辩手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讲大量信息传播出来,因此背稿现象日益严重,这则是第三个弊病。

2、辩论题目的确立

A.提供令人满意的定义

在涉及价值辩题的辩论中(政策性),正方坚持认为某个信仰、价值或事实是正当的,它是与评判的那个定义或标准相符合的。而反方则强调那个定义或标准是不恰当的,或者争议中的问题与那个定义或标准是不一致的。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在政策性辩论中,我们必须注意价值是与政策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我们所提供的定义必须在价值上能够被合理接受。另外定义则是和计划的展开是相关的。

在辩题为“美国联邦政府保密制度已证明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辩论中,对于“保密制度”下定义是必要的。保密究竟是指当美国和他过交战时,记者不得进入交战区进行新闻报道,还是指禁止提及任何政府不愿声明的任何政策,并以严厉措施强行禁止?两个定义都可以。但是内容必须给出,必须予以确定。

B.提供令人满意的标准

比如在比较性辩题(利弊比较)中,必须设立评判利弊比较的标准。在重要性的问题上,尤为显得重要。

C.提供实证

当某一方主张其计划,认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利益时,他们必须提出相关的实证。比如在辩题“我国应该废除死刑”中,正方主张,死刑的设置与犯罪率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就需要提出各式各样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一点。

D.提供根属性

根属性是政策性辩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关于根属性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会具体讨论。

E.提供重要性

辩手必须证明其计划的基本点是重要的。如果正方声明有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证明这种需求是重要的。正方计划必须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改变以及具有重要意义的优势。如果在正方进攻中只有一、两条优势残存,这两条优势必须具有足够的重要意义来证明采纳正方计划是有道理的。如果正方提出各自独立的优势并声称其中任何一条优势都足以证明接受正方计划是正确的,那么每一优势事实上必须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反方经常争论说,不具备重要意义的优势小于正方计划中根属的严重劣势。所以,重要性通常是以比较和对比的形式进行衡量的,即,利大于弊。

重要性的核心内容就是比较。比如在我国应该成立色情特区的辩题中,反方可能举出色情特区会产生道德沦丧,影响社会风化,但是正方在提供重要性后总结道,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从而捍卫了本方的主张。

重要性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比如在“全国人大应通过保证就业机会法案”的辩题中,正方列举出因为受不到就业保障而失业的工人的数量达到了一千万(假设),这就是重要性量的方面。为了防止反方的反击,正方继续补充道,一千万人的失业会引起社会安定问题、治安问题、贫困问题、健康问题、下一代教育问题等等,这就是重要性质的方面。

如果辩手能够提供量和质的双方面要求,一般说来,正方的立场就可以变得比较稳固。但做到这一点不总是可能的。所以辩手特别要注意。

3、正方辩论方案的建构

1.政策性辩题与假政策性辩题

假政策性辩题即是指在政策性辩论中,只需要证明应该被通过,这一改变现状的要求,而没有提出具体方案的辩题。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此类命题的论证方式。在政策性辩论当中,无论是否采用假政策性辩题,他的基本原则都是辩论双方通过出示证据来建构或然性辩题,而不可能仅仅主张“应不应该”。政策性辩题会和价值性辩题纠缠在一起,但是两者之间是有基本区别的。政策性辩论中的计划是普通争论点;价值辩论中的计划经常是含糊不清的;假政策辩论中的计划是明显不清楚。正方有必要证明某一不清楚的计划将提供解决的办法。

2.辩论方案的建立

1证明a.问题是否是现状中固有的?(根属性)b.问题是否重要?(重要性)2计划a.计划是否可行?(可行性)b.计划是否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解决力)3优势a.计划是否产生优势?b.优势是否大于劣势?(利弊权衡)

下面我们对这些术语作一下分析和解释。

1.根属性:一种评估未来损害继续可能性的议题。正方要证明他们提出的重大损害是深植于(或根属于)现行政策的法令结构或社会态度中的,这使得除了改变现行政策,损害将不能消除。由于这等于是在讨论损害的产生原因是否与现行政策有关,因此也可以翻译成“根源性”(内在性)。

根属性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叫做存在根属性(Existentialinherency)指相信既然问题存在,就必定根属于现状——就是说,必定是由现状的部分导致,而且除改变现状外无法解决。当辩手找不到阻止现状解决问题的结构或缺陷存在等原因时,他们就主张这是一种存在根属性。比如一九美国总统里根进行了左手无名指长期萎缩的外科手术。这种病症在总统体内是固有的,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引起这种病状的原因。这就是存在根属性的一个例证。再比如,在“我国应该废除死刑”的辩题之中,如果假定事实上犯罪率上升了,同时没有任何其它证据证明犯罪率上升的原因,那么正方就可以主张,死刑与犯罪率上升有一种存在根属性的关系,因此废除死刑可以降低犯罪率。

另外一种根属性叫做态度根属性(Attitudinalinherency),在政策辩论中,辩手关于是否因为某种信念或态度的存在或某种信念或态度的欠缺,而导致正方所指出的需要无法在现状下获得解决的讨论。比如在“我国政府机构应建立严格考试录取制度”的辩论中,反方认为,我们之所以公务员素质低下是因为我国人际交往的“差序格局”所导致的,人们习惯倾向于任用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就算采用考试制度也不能够解决此一问题,因为公务员素质低和现状有一种态度根属性存在。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结构性根属性。指现状的结构或系统导致了弊端的产生,只有采纳正方的计划才能够消除这一结构性的弊端,如果只对现状作出修正并不影响现状结构,因此不能够解决弊端。比如在“我们是否应该采用多党制”的辩论中,正方可能主张政治的不民主不能够通过增大“海选”的范围来得以确立,关键的问题是政治制度,我们只有取消,才可能走向民主社会。

2.可行性

虽然正方有“强制命令”权力,但是如果正方所提出的计划不具有可行性的话,然后会在辩论中败北。比如在“我国应该进行大规模医疗制度改革”的辩题中,正方主张我们应该施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反方立刻举出数据说明我们没有这样的国立来保证此一制度的施行,正方的计划不具有可行性,从而使得正方立论失败。

3.解决力

通过证明计划可用来解决所声称的需求和计划可产生所声称的优势,正方就可以证明解决力的问题。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辩手必须把解决力牢记在心,必须特别细心地选定最好的主事者(Agentofchange)。主事者指在政策辩论中,负责采取或进行正方计划的人或单位。以下是具体步骤:

委任状必须认真起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政策实施要点必须提供使人们按其预期的方式行事的奖励办法或高压手段。

资金和人员配备必须很好的平衡。

附带重点必须提供计划得以有效实施所必需的条款。

解决力必须是正方计划所独有的。

关于最后一点,如果解决力不是正方计划所独有的,那么就没有理由通过正方的计划,因此正方可能会输掉比赛。

4.优势

参见重要性。

5.使论证浑然一体

辩论问题大全例7

今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从2月底开始,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等都结合各自特点,在全省开展了声势浩大、行之有效的“两思”教育活动。为把这项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团结带领我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迈向新世纪,省委宣传部、团省委、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等单位决定举办“广东青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型电视辩论赛”。 本次比赛将作为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联合主办的《两思访谈》栏目的特别节目,通过广东卫视和广东卫星广播面向全国播出。

一、目的意义 1、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年对“两思”的理性认识,增强他们开展“两思”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两思”教育的关注,把“两思”教育活动推向高潮。通过辩论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两思”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注入新的思想动力,推动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真理越辩越明”,通过有理有据的辩驳,能明晰残存在人们思想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认识,增强“五破五树”意识,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4、展示当代表广东青年朝气蓬勃、思源思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宣传部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电视台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2、评委会成员 钟康模(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杨兴锋(南方日报常务副总编) 朱仲南(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梁桂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梁庆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大海(中山大学政行系教授) 吴重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应天常(广州大学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张梅(作家)

三、比赛地点 决赛在广东电视台八百平方米演播厅举行。 初赛和半决赛地点另定。

四、拟邀请参赛队伍 1、广东地税代表队 2、广东电信代表队 3、暨南大学代表队 4、广东商学院代表队 5、广州市白云区代表队 6、深圳市龙岗区代表队 7、惠州市TCL代表队 8、顺德科龙代表队

五、组队要求 1、各参赛队由队员四名、教练一名、领队一名组成,上场队员中至少有一名女选手。 2、每场比赛的出场队员辩序可以变动,但必须在比赛前一天告知组委会。 3、各队应统一服装,比赛时队员应穿本队队服上场。 4、比赛期间各领队和教练负责与主办单位的工作联系及本队的一切事务性工作。

六、赛制 比赛采取单淘汰制,共七场,分初赛、半决赛和决赛。八支参赛队伍根据抽签决定辩题和对手,在广州举行四对四团体辩论初赛。四支获胜队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获胜者进入决赛。半决赛将由广东卫视录播,决赛将由广东卫视进行现场直播。

七、比赛时间 初赛:2000年11月下旬 半决赛:2000年12月上旬 决赛:2000年12月中下旬

八、评判 1、每场比赛由七位评委组成评委会。 2、每场比赛结束后由评委会代表作评判发言。 3、每场比赛的胜负由评委会决定,并由公证处公证。

九、奖项设置 个人奖: 1、优秀辩手奖:四名,由入围半决赛的四支队中每队个人累积分最高者获得。 2、最佳辨手奖:一名,由参加决赛的辩手中个人累积分最高者获得。 团体奖: 1、辩论赛亚军奖。 2、辩论赛冠军奖。

辩论问题大全例8

一.希望篇:辩论,仍是校园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没有思考,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希望。而辩论自古以来就是激发这种思考的有效形式。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争辩,往往能促成一种时代的精神的飞跃。于是宁大辩论赛应运而生,成为校团委、学生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传统品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理性的思考,提供展示人文素质的舞台,为创建校园文化形成一种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举行辩论赛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辩论以“人·社会·世界”为主题,涉及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从当今社会保尔、盖茨谁更重要,到西部开发要引资还是引知,从腐败的根源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制度的缺陷,到环保问题的解决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许多辩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辩题,为同学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机会。

辩论是展示汉语言文化的良好手段,要求同学们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在感受汉语的魅力后,激励着大家去学好、用好祖国语言。辩论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

辩论的教育意义很明显。首先,观众的参与热情和水平提高了。赛场内座无虚席,很多同学从预赛一直看到决赛,都说收获不少。提问阶段,场面热烈,许多问题一针见血,如在决赛“现代化是疏远还是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当双方辩友大谈工具现代化时,观众提出:“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算不算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对辩论的认可,更是大家对“人·社会·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其次,有些点评老师分析透彻,从破题立论到总结,从逻辑、技巧到风度,深入浅出,让辩手和观众们恍然大悟,其意义远不止对一场辩论的点评,而成了一堂具体生动的辩论艺术分析课。

辩论有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形成。在比赛中,涌现出了不少老师、同学比较欣赏的辩手,如外语学院的倪治奇、理学院的蒋俊、法学院的刘璇、国交学院的李翀等,他们以良好的风度、广博的知识、幽默机智的语言、敏捷的思维,让人感受到了辩论的艺术,鼓舞着广大同学去扩充知识、训练思维、锻炼口才、培养风度。

采访中,大家都表示非常喜欢辩论这种形式,有的同学甚至提议:“舞会可以每周有,辩论赛为什么不能每周都搞呢?”

二.问题篇:我们懂辩论吗?

“堂堂大学生,怎么不懂辩论?”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还不懂辩论。这正是被采访的老师、辩手和观众认为本届辩论赛不是很成功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辩手。从整体来看,辩手水平较低。尤其表现在辩风上。“这哪里是辩论呀,简直就是泼妇骂街”观众如是说。“我们可以输在立论上、逻辑上,但决不能输在风度上。”上届最佳辩手骆梅英语气中肯。辩论毕竟不是吵架,它是一种包含着智慧和风度的高尚的语言游戏。它应该让人有认识上的提高、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让人觉得精神紧张、心跳加速,头脑中却一片空白。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与辩论无关。外语学院三辩倪治奇说得好:“辩手好比剑客,一身杀气、剑出如虹、锋芒毕露固然厉害,但是一根恩挂钩可低于无形之中,以德服人的剑客,才是一个真正的高手。”这种境界,需要文化的渗透,精神的升华,而我们缺的正是这些。在语言上,有些辩手普通话不准,语速太快,让仍按收不到普通话的字正腔圆、落地有声;在知识上,面不够宽,掌握的准确程度不高;在态度上,急功近利,缺少了科学和严谨,为达到目的,不惜编造数据、名言;破题不够深,是很多好的辩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临场反应能力欠缺,只会照本宣科地读稿,碰到关键问题,却总是回避,尤其在盘问阶段。虽说这是一种技巧,但辩论赛毕竟不是提问赛,我们更重视敢争敢辩的胆识,使得“辩”有针对性,“论”有坚韧型,如此,真理才能越辩越明。

其次是观众。大家认为,辩手要讲风度,观众也不能少。有话要好好说,别以为让辩手难堪便是高明。组织者认为宁大学生的心胸欠宽广,对辩论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太注重结果,缺少客观分析,哪两个学院比,就以哪两个学院的学生为主,有时还有瞎起哄。这不能说明你的集体荣誉感有多强,却可看出你的素质不太高。掌声是对辩手智慧的赞赏,笑声是对辩手幽默的肯定。辩论赛不仅仅是结果之争,更是辩手与辩手、学院与学院的文化的较量。

对主席,大家觉得主席的素质有待提高。主席市场上的总指挥,宣布规则、调动气氛、控制场面,责任重大。可我们的主席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观众希望主席对辩题也进行一些思考,能作一些客观的背景介绍。

在活动组织上,老师坦言,考虑欠周全,宣传还不够,把辩论当作品牌活动来搞,却体现不出其精品性。各学院的老师、同学重视程度还不够。各队基本上没有指导老师,虽说这体现了学生的“原创性”,但也造成了破题不深、逻辑不严,削弱了辩论的影响。辩手认为赛制安排上有些不妥,如轮空制,降低了公平度。辩题新颖度不够,很多都是别人辩过的,倘若能以宁大自身的发展来出题,可能会更具现实意义。

以上问题不论对谁,都是中肯的。尽管有些苛刻,尽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就回避它们,这不仅仅是为了辩论。

辩论问题大全例9

(一)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二)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学校规定: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那样,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

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七)要讲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毕业论文(作业)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一般来讲,专科毕业论文不参加答辩,其论文成绩就是毕业设计的成绩;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

所以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文章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鉴别评定。

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至五名、有关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

一般说,、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而不是对整个学科的全面知识的考试和考查。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治学的“起点”。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

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1.准备工作要充分,PPT一定要简洁明了.

2.首先要讲清课题的研究背景,说明你的研究的目的、价值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3.对于文献综述,言简意赅,挑重点地讲就可以了.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和研究的结果。

4.报告时精神状态要好,对自己的研究要有信心。

5.回答问题反应要敏捷,要理解提问老师的要点,针对性要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6.对于答辩老师提出的建议要虚心接受,即使老师的建议不好,也要回答地比较婉转。

7.整过过程中面部表情很重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我还有点体会再发表一下。我在看别人的论文及答辩幻灯时,发现一个小细节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幻灯中出现的英文和数字,正规场合下应该用Times New Roma,看起来比较舒服些。很多人只注意中文字体的统一,却忽视了英文字体,整个论文或幻灯片里的英文用什么字体的都有,乱七八糟,看起来非常怪异。最常见的就是中文、英文都用宋体,而不知道把英文改成新罗马字体,呵呵。还有一些特殊字符的插入等,也很不正规。可能你认为这些小处不影响全局,但据我所知有些教授还是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我硕士时的老板就对此很专业,他一眼能看出你论文里的哪个字母不符合要求。嘿嘿,当时搞得我直冒汗!

所以劝大家特别是在答辩幻灯里,一定要注意这些英文字体的编辑!

另外如果是女士答辩,个人认为一定要把外表收拾好,就算不能光彩照人,也至少要爽心

悦目呀。如果对化妆和服饰搭配没有经验,不妨在事前请教高人,实在不行去形象设计店化个合适的淡妆,做个发型吧,一生也许就这一次,花几十元钱还是值得的!反正我看到有些师姐们穿得象家庭主妇似的、清汤挂面的来答辩,我就在想评委们会不会也在想:她连自己都收拾不好了,课题还能做得好吗?

每年的学生论文答辩之前,总有学生对于答辩的内容和技巧一无所知,惴惴不安地询问怎么去准备答辩。这和平时不去参加高年级的答辩、不去积极主动地认真准备论文答辩是直接相关的。

让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的目的绝对不是故意刁难学生,以显示老师水平多高。论文答辩的目的只有一个,检查学生对所写论文题目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会少于三个,但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之内的问题,一般不会、也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是答辩老师拟题的大范围。

在这个大范围内,主答辩老师一般是从检验真伪、探测能力和弥补不足这三个方面提出问题。

(1)检验真伪题,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

(2)探测水平题,这是指与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探测学生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以及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如何等方面来提出问题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

(3)弥补不足题,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论文中论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周全、不确切以及相互矛盾之处拟题提问,请作者在答辩中补充阐述或提出解释。

针对论文答辩的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观点、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和创新点等要了然于胸。尽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陈述出以上问题,这是你陈述论文时的必备技巧。这里也是答辩老师检验真伪最容易

悦目呀。如果对化妆和服饰搭配没有经验,不妨在事前请教高人,实在不行去形象设计店化个合适的淡妆,做个发型吧,一生也许就这一次,花几十元钱还是值得的!反正我看到有些师姐们穿得象家庭主妇似的、清汤挂面的来答辩,我就在想评委们会不会也在想:她连自己都收拾不好了,课题还能做得好吗?

每年的学生论文答辩之前,总有学生对于答辩的内容和技巧一无所知,惴惴不安地询问怎么去准备答辩。这和平时不去参加高年级的答辩、不去积极主动地认真准备论文答辩是直接相关的。

让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的目的绝对不是故意刁难学生,以显示老师水平多高。论文答辩的目的只有一个,检查学生对所写论文题目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会少于三个,但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之内的问题,一般不会、也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是答辩老师拟题的大范围。

在这个大范围内,主答辩老师一般是从检验真伪、探测能力和弥补不足这三个方面提出问题。

(1)检验真伪题,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

(2)探测水平题,这是指与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探测学生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以及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如何等方面来提出问题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

(3)弥补不足题,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论文中论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周全、不确切以及相互矛盾之处拟题提问,请作者在答辩中补充阐述或提出解释。

针对论文答辩的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观点、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和创新点等要了然于胸。尽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陈述出以上问题,这是你陈述论文时的必备技巧。这里也是答辩老师检验真伪最容易

最重要一点:一定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有的时候不是没有创新而是表述的不够突出。仔细考虑自己的课题的新意,不要怕,敢讲~~ 特别是博士,没有创新点基本就是失败的!

答辩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把老师们可能会提的问题列出来,答辩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很重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切记: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千万别瞎说,不仅会贻笑大方,还会使自己下不了台。

我觉得答辩时还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答辩时一定要反应敏捷,不知道的问题甚至可以向提问题的老师请教,但是最好不要出现冷场的局面,那样的话你的老板最尴尬。

2,对于自己提出的”新“的东西一定特别留意,因为很多老师总喜欢问你”新“在什么地方。我们一个师姐前几天答辩时就因为说发现了一个”新“基因而被问的很惨!

3,答辩时一定要谦虚,即使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因为论文上的很多成果都是暂时性的、没有获得认可的、没有定论的东西!

毕业论文答辩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几年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实践和观察,我认为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

一、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论文有横向的把握。这两方面是为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准备。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秘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答辩过程事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辩成绩。

三、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在众多的都是和同学面前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委员会听不清楚,影响了答辩成绩。故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的轰向听众。

四、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开工,都

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你的思路走。

五、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答辩,使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答辩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态语。

六、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时间要求,因此,毕业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的。

七、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化,对你的论文加以首肯。

你的论文加以首肯。

八、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你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幻灯片制作

1.最好用示意图说明自己的研究背景,文字不要太多;

2.研究的技术路线最好也用示意图表示;

3.研究的materials and methods可以非常简要的说明,因为论文中已经非常详细了,教授们都是高手,不要为一个很常规的实验解释很多,除非有你独到之处;

4.实验的结果是重点,要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清楚;

5.讨论中突出你的研究结果的意义,不要引用太多别人的相关文献;

6.幻灯作好了一定要好好检查,千万不要犯把文字打错啊之类的低级错误,这样很不好的。

7. 忌讳大量文字与数字堆砌:幻灯最好采用标题式,讲解时按照标题发挥。将表格转换

为统计图(如直方图)更为直观。每页幻灯文字不宜多于10行,正文字号不宜小于5号。

8. 忌讳铺天盖地不留余地:幻灯片应适当留出边缘,忌讳每页幻灯片内容都塞得满满地,看了头也大了。

9. 忌讳过于单调与过分花哨:一个人穿上一身的朴素衣服显得单调,浑身上下都穿上花衣服也未必好看。幻灯的生动体现在背景与文字的颜色搭配、图片与动画的适当应用等诸多方面,关键是两个字--“和谐”!

10. 忌讳讨论漫无边际:由于课题是自己知识的强项,一个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讨论时毫无收敛,漫无边际,结果非但有“说教”之嫌疑(要知道自己是学生,不是老师作报告!),而且往往是内容复杂化,过多暴露疑点难点,给提问部分留下隐患! 一个聪明的学生应该“就事论事”,仅围绕自己的结果进行简单讨论,尽量简单讨论,这样提问的问题往往更为简单,回答更为顺畅。一句话,把你说知道的留下来回答问题吧!

11、除了要注意深底浅字的格式,我觉得还可以在一些阐述性的文字段落中,将你要重点突出的关键词keywords用醒目的红色或者菊黄色(有别于普通文字)表示出来,这样非常醒目,让人一下抓住重点。但是建议最好用这种加色,慎用下划线等其他方式突出,这样版面更整洁。

12、图文的适当结合,这个大家虽然都说过了,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因为答辩一般都不止一个人,而是数位研究生一起进行,评委难免会感到倦怠,如果能出现制作漂亮又明了的图,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好效果。

13、致谢的问题:最后肯定要安排致谢的页面,这次我们医院有位女博士答辩,就用了一首散文诗,情真意切,泪流满面,导师和评委都深受感动。的确,导师为研究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答辩这种关键时刻,对导师表示正式而真诚的感谢,体现了对导师的尊重,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建议大家一定要全文念出对导师致谢的段落,其他的致谢段落可以简要提一

下。关于致谢页面的制作,我的建议是:鉴于正文一般都用深色偏冷的底色,应该在致谢页面用偏暖的底色,比如橘红色。这样一下把严谨的论述转换为富有人情味的调子,符合心理学的常理。

成功答辩的几个要素:

1 精心的准备 主要指作一个精美的幻灯片。相信大家答辩时都会用到POWERPOINT,制作一个巨花的幻灯会为你的论文增色不少,尤其对那些论文实质内容比较苍白的论文来说,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PP,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论文本身的不足。

2 演讲时间上的准确的把握 毕设答辩各组时间不同但基本上每人讲10-15分钟,提问5分钟。演讲时时间概念很重要,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否则会被老师强行制止。正式演讲前最好自己预讲一下,自己心里有个数。讲的时候,尽量讲一些 重要的、结论性的东西,中间的一些不重要的最好忽略。

3 灵活的应变 个人讲演完闭后接着就是提问。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是自己课题方面的大牛(实际上也是这样,一般你做的课题别的老师并不十分清楚,你在做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对待老师的提问一般多是有惊无险,只要沉着应战一般均可轻松拿下!如果万一遇上一个棘手问题不能回答,有一个方法可使你涉险过关,那就是以50Hz的频率向你的导师发ogle,直到他为你出头为止,此着十分有效屡试不爽

辩论问题大全例10

一、专题设计思路流程

(1)介绍辩论会的宗旨。正所谓“学术以竞而走,真理因辩而明”,本次辩论会旨在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我们一中学生的风采,促进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交流。

(2)介绍评委。由学科组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七位评委成员。

(3)宣布辩题。正方:转基因技术利大于弊;反方:转基因技术弊大于利。

(4)辩论会流程。①开篇立论阶段。正反方一辩分别发言。 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②攻辩阶段。反方二辩选择正方辩手提问、正方二辩选择反方辩手提问;正方三辩选择反方辩手提问、反方三辩选择正方辩手提问。攻辩阶段,提问、回答都必须简洁明确。③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不可回避交锋;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不能纠缠。④观众自由提问阶段。由双方后援团向对方辩手提问。⑤总结陈词阶段。辩论双方应根据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

二、专题学习的教学策略

(1)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课堂学习的切入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生物,理解生物学。” 在学生通过对“专题1——基因工程”的学习对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还可能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怀有不尽的畅想;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转基因产品。学生从媒体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疑虑和想法。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疑虑有多少是盲目的?有多少是有科学依据的?从这些问题出发,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的关注。

(2)在问题讨论、辩论会准备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展开辩论、提出问题。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在辩论中,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教材提供了学习的蓝本和思维的线索,教师只是发挥指导和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有些不科学的想法予以指正,对学生知识水平达不到的环节予以点拨。

(3)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进来,学生的活动才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比单纯获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利弊问题的讨论,不同于其他生物技术专题,因为其他生物技术专题的原理和技术都具有确定性的特点。本节应注重于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而且能以科学的态度予以思考,即对不同的观点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加以理解和辨析。在态度取向上,正如教材所说“应该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通过“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应该看到,其中还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三、学生学习后记

学生甲:我从未亲身体验真正的辩论,只是一种想象。当我真正站在辩手的位置,才明白心理的压力和恐惧。但当我看到对方从容的谈吐,开始明白,辩论不仅仅是一场智慧的交锋,更是一种心态的比赛。我相信经过这一次的磨炼和洗礼,我会成长,会更好地承担一份责任。

学生乙:生物辩论赛虽然已结束,但给我带来的思索将维持下去。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研究,固然辛苦,却乐此不疲。这次辩论赛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号角,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努力缩短差距,最重要的是现在我喜欢生物学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把学生物的目的奠基在考试和升学上,这是我最大的获益。

学生丙:这次辩论赛让我的视野从课本中延伸出去;此外我们从中学得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将所学知识,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总之,这次辩论是一次挑战自我,锻炼自我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四、教学思考

这样的辩论会我校生物组已举办过三次,形式多样,班与班之间辩论,班内同学互辩。因此我们不是为了公开课而公开课,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更不是作秀。辩论会之前,师生双方都要做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因为辩论赛不能预演。记得那一周学生有四门功课要进行单元测试,但同学们还依然兴奋地准备着,乐此不疲,因为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在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应用后,专题4中有多个关于转基因的辩论话题内容,我们不想让它成为书本的摆设。我们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在辩论会中,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首席,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和指导者。这一次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