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国内经济市场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9:15

国内经济市场

国内经济市场例1

2我国内外贸易市场经济发展障碍及问题探究

2.1投资消费失衡,增长动力结构畸形在我国的内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状态长期存在。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2013年全国社会固定资产增长为19.3%,扣除其他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为10.7%,而这一数据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个百分点。通过对比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三大市场需求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不难发现,投资在市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仍占有绝大多数比例,而市场消费与其相比,则略显乏力。我国市场经济中投资消费比例的失衡使得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发展呈现畸形,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国内需市场的严重不足,而且也反映出了我国房地产投资行业、能源建设行业所制造的大量泡沫,使得物价升高,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因此,为了调整内部市场经济结构,就要科学有效地协调经济增长和潜在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推动内部生产与发展动力消除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关系,进而促进我国内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2资产市场流动性泛滥就近些年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出口贸易的开展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这也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累计到了三万亿美元。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外贸企业及居民必须将其掌握的外汇结售给中央银行,这便使得中央银行在市场中投放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资产市场流动性也日渐泛滥。随着资产市场流动性的不断提升,人民币的预期进一步加剧,这便会直接吸引热钱流入市场。此外,由于金融市场的运营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造成了市场流动性疏导能力的缺乏,大量市场流动性流入到股票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领域中,不仅制造了大量泡沫,也使得经济输入发生剧烈膨胀。与资产市场流动性泛滥相比,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却呈现出了流动性短缺的问题。随着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脱媒现象的普及,银行在资产负债表外与民间所建立的资金链条不断增加,这便使得企业在信贷额度收紧的状况下,面临更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2.3进出口结构失衡,贸易摩擦增多就2012年我国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统计显示,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的状态,其经常项目顺差已达到2138亿美元,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则达到了1270亿美元。由此可见,在多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双顺差状况已逐渐成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常态。巨额的贸易顺差在带来巨大外汇储备的同时,也会直接造成中央银行流动性投放的激增,此外,贸易顺差过大也会造成其他国家向我国制造贸易摩擦,如反补贴、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措施等,从而使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开展中受到不平等待遇。

2.4外贸结构失衡,储备面临风险在国际市场贸易的实际开展中,贸易分工主要表现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两种类型,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开展中,依靠跨国公司掌握了定价权,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过渡,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贸经济的开展中始终处于货物贸易阶段,无法将贸易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就拿今年以来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分析,多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现出了逐年增大的发展趋势。外贸结构的失衡,使得我国贸易条件出现恶化,加之我国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较弱,更是使得恶化程度不断加深。就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分析,截止2013年,3.8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分配中,美元资产占有约64.6%,但由于美国市场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复苏,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货币也面临着减值的风险。

3我国内外贸易市场经济未来发展对策分析

3.1限制投资扩张,积极扩大内需在我国今后的内部市场贸易发展中,为了有效规避发展障碍,就要针对投资扩张进行全面限制,并结合扩大内需工作的开展,以促进市场经济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为了限制投资扩张,就要着重对工业部门投资进行控制,首先要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企业建设项目的开展,防止投资扩张造成内部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工业部门的投资发展方向,通过将投资引向服务领域和高新技术开发领域,拉动内部经济市场需求的提高,从而有效鼓励民间自主投资活动的开展。在对我国国内贸易进行内需扩张的过程中,要先对国民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提高劳动要素报酬率,促进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进一步稳定居民消费的预期,还要对城乡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加之对服务贸易进口门槛的降低,从而为内需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产品,增加内需福利。

3.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就我国当前的贸易市场发展进行分析,我国金融体系仍保持着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传统结构,这一结构的长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也极易导致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扭曲,这都充分表明了银行业主导机制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在未来的内外贸易发展中,为了有效地解决金融产品贬值、市场落后及汇率扭曲等问题,要充分利用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并以发展良好的金融服务业为基础,对金融投资工具进行丰富,从而促进我国建立起更为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建立与完善的基础上,国内金融市场也会出现更大的储备空间,这便会给外汇储备提供更为丰富的储备选择,金融市场的内部投放,也会使外汇储备中的货币错配风险得以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内外贸易的现代化改革与发展,利率市场化工作的转变还要大力推动我国本土经济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中去,从而在“走出去”的同时,更多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中的现金管理技术与理念,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与结构的完善奠定重要的发展基础。

3.3加快外贸转型,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为了切实有效地调整我国外贸结构,就应在今后国际贸易的开展中不断加快外贸转型,在确保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及汇率政策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转型。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我国市场内部产业分工引起的贸易顺差,还要大力落实扩大进口政策,通过更具选择性地对进口贸易内容进行筛选,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的开展中,为了推动外贸转型,还要努力减少设备配件及其中间品进口,从而使国内市场成为进口配件的主要供给方,避免市场加工贸易出现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为了在今后的对外贸易中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应首先建设国内服务贸易的发展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贸易范围内的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改革与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抓住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大好机会,并通过不断扩大贸易规模,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3.4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我国在内外贸易的实际开展中,长期存在着内外失衡的问题,货币错配与“斯蒂格利茨怪圈”所导致的经济困境,也使得我国内外贸易发展障碍不断加剧,所以,为了在今后的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中有效地消除障碍,就要在调整投资储蓄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际收支结构的改革,通过改善我国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单一霸权现状,有效地促进内外贸易的稳健发展。为实现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就要首先对外币计价的外汇规模进行调整,通过适当地降低外汇规模,使更多的人民币得以流入国际市场。同时,我国还要借助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契机,使人民币逐渐掌控区域核心货币的地位,从而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推进人民币流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在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同时,我国的市场效率会随之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会不断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内外贸易开展能够有效地规避发展障碍,从而推动内外贸易的健康、长期发展。

国内经济市场例2

1当前宏观经济环境

历经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各国在此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计划。

1.1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央行的201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城镇新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处于较高水平”。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加速回升,企业景气指数上升到较高水平;内需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强劲回升;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仍高位运行;物价明显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受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影响,国内今年的投资整体上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投资冲动依然持续。

1.2国际经济形势

IMF今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将继续,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相对2010年10月份的预测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二次复苏”今年将得以延续,全年GDP平均增速可能在3%~3.5%,且经济增长结构将明显改善,私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接替政府刺激,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美国的财政政策将是大选将至、两院分制格局下博弈和妥协的结果。由于金融危机期间的大量政府支出,目前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控性十分堪忧,可能成为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未找到制度性的根本解决方法,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由于葡萄牙债务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因此上半年是影响欧洲债务走势的关键时期。下半年的8月~10月,西班牙的大量债务将到期,或将再次令市场情绪有所波动。边缘国家的融资状况是最大的风险,但各国政府防范任何系统性风险的政治意愿很强,从而降低了风险蔓延的可能性。欧洲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点,在于欧债危机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以使各国重归增长之路。

2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

2.1房地产市场需求状况

我国的房地产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城镇,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深入,房地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这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崛起、产业化,并最终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可以看出;同时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改善性需求也在增加,并且带动了部分房地产投资需求。

①人口城镇化推动房地产需求膨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推行城镇化进程以来,伴随着城乡公共资源的严重不对等,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态势,尽管遇到计划生育等因素的影响,但我国的城镇人口基数还是由1978年的1.7亿快速递至2009年的6.2亿,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基数与增幅需要相应的房地产需求。②改善需求加大房地产市场需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居住条件也需要不断的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改善周期为14年,也就是说每隔14年需要改善一次住房,这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③投资需求引爆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同样带动投资的需求,而房地产市场作为需求快速增长及杠杆利润较大的行业吸引了大批趋利资金的介入,导致了房地产进一步爆发式增长。

2.2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

①高利润诱导趋利资金大量介入。房地产市场不但本身具有相对垄断性的高利润,还具有金融杠杆的收益放大效应。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现绘制以2000年为基数的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指数与利润指数曲线图,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利润指数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趋于相对稳定期,而房地产投资指数却呈现出加速膨胀,特别是2002年后,这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供给指数分析。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需求高收益带动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同样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加速膨胀。

2.3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都处于高速增长期,而目前的供需平衡状况是我们很多人关心的焦点,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人只能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做个梳理,以期找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事供需状况,现绘制供需平衡图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自从2000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并且呈现供需缺口继续加大的趋势,当然这一方面跟我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有关,特别是2000年后,国家放开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但同时对于供需继续拉大后的供需失衡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3宏观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主要上游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因而又带动了钢铁、水泥、玻璃等5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对其他行业辐射而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它能够也应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由于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房地产业的兴衰对宏观经济状况也有深远的影响。反之,宏观经济环境也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3.1国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3.1.1稳健的货币政策下的房地产市场供求.

受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放缓的威胁,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走向发生变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导,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自2010年来,通胀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央行采取二次加息措施,旨在抑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商品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当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变化。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影响供求的因素,引起房地产市场供求曲线的位置移动,进而影响房价。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从以下几方面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①开发企业的投资资金来源。促使房地产企业转变经营策略。尽管最近两个月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但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运营状况并不乐观,高负债率普遍存在。房地产业对信贷依赖度很高,此时的加息将直接提高开发贷款利息成本,增加房地产开发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部分高负债运营的地产商无疑带来更大的资金流转考验。②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消费型需求者的影响。抑制一些购房者的购房行为。加息也会直接提高个人房贷的利息成本,与之前的一系列打击投资性购房需求的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必然会打消部分购房者的购房冲动,市场需求会因此而暂时减少。③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投资型需求者的影响。对于投资型需求者来说,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会提高投资者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还会改变投资型消费者的预期。需求理论表明,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历去年的“国十条”,以及年初的“限购令”出台,是以行政调控方式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但需求被抑制不等于被消除。目前的商品房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这仍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3.1.2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010年春节以后,在整体房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下,投机、投资及自住型购房三管齐下,房产市场出现抢购潮,价格也随之扶摇直上,高烧不退。1~4月份,经过几近天量的交易量以后,政府出台房产新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直接是政治问题了。因此国家决定推出房产新政,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的优惠门槛、提高异地置业的投资门槛。之后,北京首先推出“限购令”,随后各地均出台限购措施,在此轮调控中,各地的“限购令”被认为是体现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同时,“限购令”也起到明显效果,2010年10月上旬,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

3.2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国内经济市场例3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立论前提。市场经济必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矛盾。以上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的否定,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经典社会主义作家达成的少有共识。应对这一观点的双重挑战,必须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邓小平于1979年首次指出,市场经济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1992年的南方讲话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江泽民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的现实,指出“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并进一步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可见,“中性”论与“手段”论,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将它从一般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抽象出来,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这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我们应该继续大胆地采用这种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活特色。在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后,针对计划经济的弊端和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长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而后,我们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更加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任务,旨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但市场又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邓小平曾讲到,“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其深刻含义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此后,江泽民和胡锦涛不断发展了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深入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点,又要通过宏观调控来消除市场运行中的局限。此外,江泽民还提出,要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实施部委机构调整这一重要举措,“大部制”蓝图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开创了新局面,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基石。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已日渐完善。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个全新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摆在了最突出的地位,即只有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对于基本制度的保障,“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江泽民注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注重效率,还要兼顾公平,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具体实际问题。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断发展,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继续探讨。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全面系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它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中性”论与“手段”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基础”论和“灵活”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此外,在制度环境方面,我们党采取了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和“大部制”政府机构调整与完善,以及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方针和措施。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见,这一系列有机论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科学思路,是我国改革开放宏伟战略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将复苏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中期具有较大影响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以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名称虽略不相同,但它们都主张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起来,即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框架中导入市场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应该把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并以一种国际性的理论视角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近之处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既是一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的理论主张,又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讨。双方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冲破思想束缚方面的相同点。这两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出发,都冲破了有关市场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定性思维模式,开辟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全新研究课题。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只能同私有制相容的定论,致力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行性探讨,在“精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框架内打开了缺口。它对被大肆美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并揭示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的谬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生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冲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羁绊,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2.在对市场经济“定性”上的相同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将市场与社会主义“联姻”在一起。为实现此目标,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运用了“中性机制”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等三个理论工具。“中性机制”论把市场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市场机制与所有制可以分离,并从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移植到另外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去。“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的核心是要揭示出市场具有若干个为社会主义所愿意接受的特性,从而证明只有通过市场(而不是计划)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它们指出了市场的两个优势:首先,市场机制既是一种信息体系,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其次,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它可以实现一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自由、民主和社会福利等。在对市场经济的“定性”上,这三个理论工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中性论”与“手段论”存在共同之处。

    3.共同的价值取向。单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这两个稍微不同的名称来看,它们之间应该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因为它们分享一个共同的价值判断: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尽管在协调效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出现的矛盾时,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以不同程度地牺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但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并非只有社会主义者接受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但是,只有社会主义者承认必须为这些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激烈地批判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私有产权关系相联系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种种弊端,主张把私有产权关系与市场经济相剥离而以某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取而代之,主张消除非劳动收入和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分配劳动收入。在他们设计的模式中同样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效率结合在一起的努力。

国内经济市场例4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5.1%、9.2%,同时计算出2004年至2008年的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23.0%左右,可见房地产业对投资拉动作用就不可小觑。今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机肆虐,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面前,出口外需大大缩水,我国只有靠扩大内需,即投资和消费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而房地产业兼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功能,所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确立。

2、房地产业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在温饱问题解决的情况下,追求生活的进一步改善成为老百姓的新的目标。住房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是提高百姓生活的关键方面。同时,住房水平提高和居住环境改善,可促进生活消费的多方面,拉动多方面产品销售和劳务交换。只有拥有了最基本的房子,人们才会有进一步消费的心理,比如,家庭装潢、添置家具、电器、娱乐、健身等,这样在无形当中就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因而,发展房地产业,从住房综合消费方面讲,为人们生活其他方面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促进生活消费水平全面提高。因而,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房地产必然要成为新的增长点。

3、房地产开发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

房地产开发可以带动相关建筑材料和运输行业的发展,我国建筑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由其他部门和行业出售产品配合的。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化工、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和劳务提供相配合,从而“波及”、拉动相关行业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起到带动作用。

二、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我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对外宣布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之时,就把1000亿保障性住房投资列在第一位。加大房地产投资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刺激消费有双重促进作用,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的建造一方面要消耗如钢铁、水泥等多个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避免生产过剩,另一方面能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带来居民收入增长,通过居民财富的积累促进居民消费。由此可见,房地产投资拉动众多上下游部门的发展,从而能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样,房地产的兴衰与经济的繁荣萧条休戚相关。

2、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造成的影响

房地产影响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价格的变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房屋所有者产生财富效应,所有者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而出售或再融资,此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实际财富的增加,扩大了当期的消费水平;即使所有者虽没有变现或再融资,但是由于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了的潜在价值上升而使人们感到了财富的增加,从而对未来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增加当期消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又会对需求者产生预算约束效应。对于租房者来说,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引起租金的上升,进而使租房者租房成本提高而会压缩当期其他消费;对于潜在购房者来说,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增加还款压力,从而使欲购房者减少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储蓄和预算决策,结果便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仍然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在干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首先是房价上涨幅度太大,导致了一些投机者看到了炒楼的利益巨大,出现了许多违规操作、投机炒作的行为。这样,导致一些恶性结果:一方面房子还是供不应求,房价还会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一些工薪阶层还是买不到合适的住房,基本的生活还是没有保障。其次,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商机促使一些企业不管自己有否具备建造房产的能力,纷纷建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样导致一批不合格工程的出现,给未来的居住者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土地有限而需求过旺,僧多粥少,会出现一些恶性竞争,引起房地产市场的混乱。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国有土地的管理力度,保持国有土地买卖市场的稳定

众所周知,没有土地,建房也无从谈起,要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和谐稳定,加强国有土地的管理非常重要。现在房价为提升地如此之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价也在不断地攀高。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国有土地的调控。国有土地管理部门要有完善的土地开发利用的衔接制度,完善土地供应的流程,实现土地的有节奏和科学投放。要建立起土地拍卖最高限价,以便控制土地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2、加强供需结构的调整,保证有效供给

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对一些高档住宅和小区的开发,这样使得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力度明显不够,供需失衡的情况日渐突出。社会中普通阶层所占的比例较大,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房要保证一定的比例,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一些高档住宅的管理力度,保证相关费用的征收,避免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偏向开发,忽视中小阶层的需求。

3、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

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就要对房地产市场信息有一个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使各个部门和投资者能够有效的把握全局,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参照依据,避免盲目投资。有关单位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警与监测,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国内经济市场例5

一、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变化及分析

(一)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初期疯涨原因分析

在2014年末,由于券商股的疯狂上涨,证券市场结构变得非常动荡。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证券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剧烈振荡之中。之所以有这种剧烈振荡,是因为券商股的大幅上涨引发了市场狂热,伴随着杠杆资金的运用,券商股股价和指数的波动率急剧扩大,最后加之各类媒体的忽视与鼓吹更催化了这种疯狂。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政府将股票市场抬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再加上近几年传统经济的不景气,银行信贷的收缩,无风险收益率持续的持续下降,央行多次降息,多种对证券市场不利的举措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好像对中国经济实体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对于这种情况只能指望直接融资来进行帮助。为了营造一个能够帮助债务问题缓解和经济转型的大牛市,中国股市迎来了奔放的黄金时期。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完全撒手,金融创新的快速推进又夹杂着浓厚的草莽色彩。证券这个利益链上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形成这次股市疯牛原因之一便是放松了监管力度,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大家都愿意获得更大的利益,哪怕是承担与之相应的巨大风险。不仅是券商的各个业务线的不断推进,各个更是想方设法的绕过限制,以看似合法合规的手段参与到股市之中,民间的资金更是大量积极的涌入股票市场,瞬间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杠杆率急剧上升,推动了疯牛的形成。中国股市疯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杠杆的过度运用,中国股市闪电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杠杆的过度运用。当股灾从天而降,演变到最后就成了所有人为了逃出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在股灾最极端的情况下,市场大部分股票都是无量跌停,并持续了数十日之久。

(二)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夏秋季闪电熊原因分析

疯狂的上涨总有尽头,尽管人们并不知道它何时到来。在狂热情绪中,许多的风险信号被人有意无意的忽视。比如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已经大规模入市,而市场还在憧憬资产配置的大转移。比如机构和投资者净多仓位大规模提升,几乎买完了市场上的流动性,还在指望更多场外资金的入市。直到大部分人尽可能加足杠杆站在山峰上时,才开始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脚下好像已经没有太多人了。

有些投资者对流动性风险置若罔闻,认为以当时指数顶峰时的成交额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问题,且相信有股指期货的做空就不怕现货兑现不了。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波动率的急剧上升。波动率的急剧上升其实意味着,市场参与者为了买入或卖出股票,需要支付更多的溢价,而这些溢价隐含的就是流动性风险。

但总归有一部分市场参与者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并开始偷偷缩减自己在股市中的头寸。其中最为领先的就是银行。在上证综指接近5000点时,已经开始有银行控制向股市投入杠杆资金。随后,监管层似乎意识到了疯牛不符合自己的工作开展计划,可能在一轮牛熊闪电形成后新股发行规模还未顺利持续的提升,于是着手风险控制。

但是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如果做出退却便会引发杠杆,发生疯牛崩溃,将对整个证券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救市措施

股市从六月下旬起,疯牛突然急转直下,三周来股市蒸发市值约21万亿,A股投资者经历了从火焰中掉进冰窟窿的感觉。面对深市沪市的连连跌停,股灾的突然降临,救市措施呼之欲出。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中国政府,在股市调整的三周里,政府积极出台措施,推出了十六项举措旨在救市。6月27日,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定向降准。29日午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罕见盘中答问强制平仓规模小,晚间就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投资股票比例不超30%。7月1日晚间,证监会进一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沪深交易所调降交易结算费用三成。3日早间,四大蓝筹ETF四天遭净申购395亿,汇金出手护盘已获确认。晚间证监会发力证金公司将大幅增资扩股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大部分股民早已被套牢仍损失严重,受股灾影响,因中国股市崩溃引发的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不信任逐渐形成,当资金离开股市时,还有大量资金开始逃离中国,这造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释放。在这一连串的巨变之下,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反思,对于中国股市这种经常性大起大落,非常不稳定的特性,必须制定出好的措施来防范并修正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证券市场的严厉监管;同时需要法杖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定投资,稳定市场的作用;然后需要发挥市场的自主供求调节能力,减少国家自身对其的调整控制,推动注册制改革;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营造健康有序的证券市场环境。

二、2015年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基本面:数据频现积极信号

目前中国国内经济趋势不被看好,不论是疲软的外部需求,还是落后的产能条件,亦或是不断减少的人口红利,都是眼下中国国内经济的压力,但是仅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未免有些片面。

有数据显示,1~5月份,中国国内经济还是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期,居民消费商品的增幅较小,就业形势较为稳定,贸易顺差的规模一直较大。在此规模之上,工业贡献率跟上季度保持基本相同,上涨6.2%。货物贸易顺差为去年同期的3倍,达到13319亿元。1~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其中,投资于高耗能行业的占比下降,而投资于服务业的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的增长、PMI连续4个月的小幅扩张、部分传统行业的盈利回升出现等积极信号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些主要经济衡量指标呈现好转态势的同时,经济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指出,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实际的表现其实要好于年初各界的预期。“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及稳增长政策。”因此从宏观面上看,我国内在经济形势频现积极信号。

(二)政策面:求新谋变屡出实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这些有关经济的政策性文件当中,很多转型的词句频繁出现,这是6月中旬以来国务院谋求新政策以优化中国经济的具体表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评价国务院推动“互联网+”的新政时认为,把诸如创新创业,协同制造,智能交通医疗等和人民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无疑给我们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立足于新经济的政策,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对新技术、新生态的发展方向做出长期规划,从而挖掘出经济运行潜力、释放出更深层活力。

(三)信心面:高质增长广受好评

国务院总理曾在之前指出,未来的人口迁移、集聚和安居将是大规模的,这代表着将要有大规模的消费情况以及大规模的家庭设备更换,这同时也代表着有着巨大的城镇设施建设的进行,在这段时间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将要出现,各型各类的消费将会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潜力,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7月2日,总理在法国图卢兹出席中法工商峰会致辞: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美好愿景,让不少海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中国经济普遍充满着信心。“从短期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和为解决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从中期来说,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只要中国走过这一轮的经济调整,将会走出最困难的时刻,迎来一个较好的内部增长期,预计将是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

三、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反思

(一)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从2015年6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就进入一个去泡沫化和不断探底的过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指数下降了4成。而股市价值的大幅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股民的财产,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与信心,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影响。但是对比往年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对国内实体经济并没有造成过什么大的影响。2000~2004年中国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而此时的股票交易市场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而2007―2008年中国股市的暴跌70%更是没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或许2015年的股市大跳水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但是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不能独善其身,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现如今,我们应该对比2008年欧美金融海啸对其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做出警惕。

6月份如此剧烈快速的下跌,主要原因就在于去杠杆和做空股指期货。加上了高杠杆运作的场外配资不断被强制平仓,A股陷入了恶性循环。如果企业因为缺乏实体经济投资机会而把资金投入股市遭受到巨大亏损,都可能使金融机构趋于谨慎而缩紧信用。不过2015年下半年股市有所回暖,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的影响应该也会小一些。

(二)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现状的反思警醒

8月份中国股市又遭遇了一次余震,这次余震对中国的警示意义其实高于股灾,因为它直接触动了中国最敏感的神经──资金逃离。此时中国政府和央行正式出面,在全球进行安抚工作,传达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风险。中国央行为了改变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借助金融机构之手入市承接人民币,算是修正了之前一次性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和央行的努力短期看来行之有效,人民币汇率不但被稳定住,甚至出现了明显反弹,还有全球各色重要人物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之后金融当局加强了中国资金非法出入的查处和监管,地下钱庄也受到大规模冲击。

中国政府依然需要中国股市为经济提供融资功能,之前高杠杆的疯牛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牛还是牛市,但模式被引导到了慢牛,至少现在看起来如此。在一系列升级的各种手段管控后,股灾时不得已推出的管制措施如今正慢慢退出。

2015年年末的IPO重启标志着中国股市的重置。2016年中国股市将继续肩负重任,在政府和监管当局的引航下,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的前行。2015年令人窒息的疯狂和恐惧或许短期内不会重现,但必会是让每一个证券市场参与者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经历。

参考文献:

[1]罗曼丽.影响我国股指波动性主要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2]祁永忠.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4.

[3]肖珑.政策性因素对中国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

国内经济市场例6

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经济向新型循环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进化,才能推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还存在诸多与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的制度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设置了障碍。

一、体制障碍

1.税收制度上存在的障碍。我国现行税制不仅缺少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而且还存在某些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

(1)增值税。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的比例。虽然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对利用三废产品生产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也实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但是我国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过少,征收范围也过小,很多企业均享受不到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

(2)资源税。现行资源税是针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我国资源税规定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生产盐的7种矿藏品征税,并按资源自身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税率。就目前而言:一是资源税征收范围过小,仅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大量非征税资源价格偏低;二是已开征的资源税税率太低,导致资源的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这些不但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加大了初次资源和经过循环生产的再生利用资源之间的价格差,使得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3)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流转税。目前,我国消费税包括的11个税目所涉产品的消费大多直接影响环境状况,消费税的征收起到了限制污染的作用。其中,对汽油、柴油和小汽车、摩托车征收的消费税对环境污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总的来说,消费税对环境保护的程度非常有限,许多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尚未被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一次性用品、煤炭、化肥、农药等。我国的消费税还没有起到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的作用,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对消费环节的绿色要求。

(4)排污费。排污收费制度建立十多年来,为污染控制筹集了大量资金,对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收费标准偏低,使得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积极治理污染;二是收费方法不合理,总体上实行的是单项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只对超过浓度标准的排污者征收,且当排放的污染物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时按最高一种计算排污费,导致排污者仅注重被收费的污染物的治理;三是排污费的使用不合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用排污费补偿治污资金的不足,因此排污费的80%要返还排污者治理污染,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返还的资金只有少数被用于污染治理。可见,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不利于企业自觉采纳循环生产模式,不利于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核算制度上存在的障碍。以往的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经济法律制度在进行国民经济资本与成本评估时都未将环境的价值因素纳入社会成本中,这就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人们以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去谋求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

(1)会计制度。我国传统会计只反映了企业主体与企业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未将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计入成本,仅计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而没有计算宏观的社会成本,变相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短期利益的做法。

(2)审计制度。传统审计制度重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轻企业的经济绩效审计,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更是一片空白。根据环境审计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类分项目标:①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政策与制度;②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③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④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设计上,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独立审计或者内部审计,这一方面都很欠缺。

(3)GDP核算。传统GDP核算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社会成本和效益并不清晰,既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及社会公众的福利状况,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对策

1.税收制度上。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生态税收,这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起到环保作用。

以德国为例,为了更好地贯彻循环经济法,德国于1998年制定了“绿色规划”,在国内工业经济界和进入投资中将生态税引进产品税制改革中。德国生产排除或减少环境危害产品的企业只需缴纳所得税即可。此外,企业还可享受折旧优惠,环保设施可在购置或建造的财政年度内折1360%,以后每年按成本的10%折旧。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制定了各种资金投入和税金制度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税收上,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②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剔除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③对公害防治设施可减免固定资产税,根据设施的差异,减免税率分别为原税金的40%~70%。④对各类环保设施,加大设备折旧率,在其原有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增N14%~20%的特别折旧率。

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减税(销售税)10%。美国康奈狄克州对前来落户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可提供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美国对公共事业建设和公共投资项目,包括城市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市政污水处理厂等,给予免税的优惠待遇;而企业单一的污染控制设施难以享受这一优惠待遇。

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①增值税。扩大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让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也可以参照日本采取退税政策。②消费税。树立绿色消费税的立法理念,将有关措施进一步改进和细化。特别是在实行差别税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差别税率的差距。③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对某些虽可再生但速度缓慢及对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的资源也征收资源税;完善计税依据,只要自然资源被开采,无论资源是否销售或自用,开采企业都要纳税。④排污费。可以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开征污染税。污染税的课征对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

2.经济核算制度上。

(1)会计制度设计。应逐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绿色会计把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上,来计算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它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增加,产生“社会利益”,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减少,形成“社会成本”,并将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加以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

绿色会计应克服传统会计的缺陷,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信息帮助。超级秘书网

国内经济市场例7

1 我国境内经济型酒店现状概述。

随着旅游与旅行市场的快速恢复和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的市场增长点的出现,中国酒店产业呈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 目前,自主决策的国内旅游者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与国内旅游市场相匹配的“经济型饭店”开始受到业内人士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经济型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较星级酒店低廉,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经济型连锁酒店始于美国,这类型的酒店也叫有限服务型酒店,其规模和硬件设施要高于汽车旅馆(Motel),属中档水平。经济型酒店规模不大,房价不高但却舒适、干净、实惠、便利。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其便利性,经济性、简单化的服务风格带有明显的美国式生活的烙印。其知名品牌有:圣达特集团(Cendant)的天天(Days Inn)、豪生(HowardJohnson)、华美达(Ramada),法国雅高集团首家“宜必思”,巴斯集团(Bass)的假日(Holiday Inn)等等。

2 经济型酒店成长模式分析。

我国现有的“经济型酒店”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经济型酒店,如目前最具市场影响力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如家快捷”、“锦江之星”和“中江之旅”等。二是低星级饭店,这类饭店与第一类饭店在档次上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前一类饭店的装修和设施配备的自由度更大,而后一类则主要执行的是星级标准;三是大量未经改造的社会饭店;四是旅游景区、景点的乡土气息浓厚但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农家饭店;五是兴起于我国南方的青年旅馆。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型饭店目前仍处于一种良莠不齐的粗放经营状态。

3 我国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在经济型酒店的成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运用SWTO分析法来分析一下我国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环境。

3.1 外部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民众的休闲度假意识已逐步形成并日益增强,国内旅游需求日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商务往来频繁,旅游者中自助旅游者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因而对经济型饭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大众旅游发展需要物有所值的住宿设施,同时日益繁重的商务旅游产生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国内旅游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等等。2005年,国内旅游人次达到12.12亿,产生的住宿市场已经达到3亿/人天,目前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包括社会旅馆和个体旅馆的数量约为8万家左右,客房数量为400万间左右,其中70%以上都是一些设施设备简陋,管理及服务部规范,没有卫生和质量保证的社会旅馆和个体旅馆。另外,25%是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品牌有适合规模效应的低星级酒店。而真正符合“舒适、卫生、方便、安全”的现代经济型酒店非常少,客房总数不足5万间。

商务旅游对经济型酒店所产生的驱动,中国目前的商务旅游年支出在103亿美元左右,商务游客人数超过1亿,商务旅游酝酿着巨大的住宿市场。越来越多的民营私企,中小企业,以及改制后的国企,因为报销制度的改革,所以一些政府机构他们在进行商务和公务活动的时候所需要的住宿层次明显低端化,原先可能在报销制度改革之前,他们可以住四五星级的宾馆,但是在改革之后,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比较低价的又能够保证舒适性的住宿居所。所以,商务旅游的发展对于经济型酒店也具有非常强大的驱动。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企业的内部优势。

(1)网点众多。在公务商务和旅游目的地,一般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经济型酒店,酒店数量上具备相对的优势, 如“锦江之星”,是“锦江集团”的经济型酒店的品牌“,锦江集团”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这样其在推广自己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时便可以利用原有的在国内的网点进行营销。

(2)有的有一定客源背景。和高星级酒店、普通社会旅馆一样,经济型酒店也存在数量巨大的客源,如“锦江之星”“, 如家快捷”在国内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客源市场。

(3)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相对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的运营成本较低。一些经济型酒店的运营费率远远低于高星级酒店的水平,而且民族品牌的经济型酒店本来就是国内企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样经营起来就会更加的顺利,成本也会相对较低。

(4)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民族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土生土长,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和生活习惯最为了解,这样其所提供的服务可能更能适应中国消费者。

3.2.2 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企业的劣势。

(1)服务较不规范。自营或承包是大多数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方式,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服务准则,经营理念也跟不上。

(2)舒适度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备。这是绝大部分经济型酒店的缺点之一,没有真正理解“经济”的涵义。

(3)酒店负担较重。特别是经营时间较长的国营经济型酒店(据调查,北京的国营经济型酒店占经济型酒店数量的70%,平均已营业10.1年),在人员等问题上负担较重。

4 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模式分析。

经济型酒店在市场营销中应采努力改善不利于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劣势条件,回避潜在的威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谋求新的发展。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4.1 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战略。

建立合理精确的市场定位。经济型饭店的市场定位应面向普通的观光旅游者和商务旅行者,即所谓“中产阶级”。他们的特征是年龄在28~45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其次,中小企业商务人士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他们活跃的商业活动形成了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国消费为辅的商务客源群。这两类核心消费群体接近总人口的20%,他们常常对价格较敏感,同时又对公共卫生间和公共浴室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目标市场的这些需求特征将直接决定经济型酒店的功能定位与产品设计。

4.2 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策略。

4.2.1 发展连锁经营、实现品牌营销。

连锁化经营是我国经济型酒店业发展的普遍成长模式,首先酒店管理公司要加快发展速度,中国酒店总体数量已经达到较高值,但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这给中国酒店管理公司的扩展带来历史性的新契机。其次经济型酒店也会考虑加入酒店连锁经营,让专业的高水平的酒店管理公司提供系统的酒店管理技术,利用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客源网络提高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水平。“连锁”和“品牌”是经济型酒店成功的两个要件,前者可以使酒店企业做大规模,通过统一采购、统一订房降低成本,提升出租率;后者可以提高酒店企业知名度,增加客源,提高竞争力。

4.2.2 提供规范化服务。

我国的酒店管理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其服务模式“从情绪化到规范化”的提升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大部分经济型酒店的服务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制度性和标准性,员工中存在较强的自由情绪化服务倾向,服务的非规范性无可厚非会影响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水准和稳定性,酒店的品牌和声誉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企业的服务质量将决定连锁经济型酒店企业到底能走多远。服务规范化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经阶段,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强有力的后备人力资源的支持,以及严格统一的标准是服务规范化的必备条件。

4.2.3 注重情感营销。

首先我国民族品牌的经济型酒店是中国本土的酒店,这样,在营销过程中可以把情感融入其中,激发消费者的民族情感,使消费者在情感上更倾向于民族品牌,为之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酒店更适合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思考模式和潜意识的印象,从情感上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其次,要在平时的服务中真正的为顾客着想,体现出对顾客的关怀和尊重,使顾客来到这里,喜欢这里,并留恋这里,为顾客真正的提供一个“家外之家”。

4.2.4 利用网络资源。

基于客户完善的信息建立酒店企业支持系统是连锁经济型酒店必须做到的,把网络技术的优势整合到服务和销售业务中,完善信息支持系统,将从管理、销售和服务等多个角度大大降低酒店运营成本。

互联网同时给酒店增加了一个富有竞争力的营销手段。酒店的网站是酒店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实际就是利用传统名片,但同时又比传统的杂志、电视、报纸其他的广告形式更有成本效益的一种广告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传统的酒店集团的网站,比如锦江、如家之类的集团网站,让他们可以在移动网站上看到集团酒店各个区域不同酒店的情况,了解每个单体酒店的客房和价格信息,进行网上预订,这样就为集团提供了一站式服务,集团各酒店可以在网上达到资源共享。但是互联网现在对单体酒店的帮助是更大的,因为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连锁酒店分布在全国各地有销售网络,有订房系统,但单体酒店没有,所以集团酒店在客源上有一定范围的垄断优势,单体酒店缺乏竞争力,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单体酒店可以通过跟各个订房网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同时单体酒店在面对市场变化的时候显得更加灵活,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更快地调整应对策略。

  

图1 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营销模式。

由图1可知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应该在市场定位准确和成本优化的基础上,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标准服务,通过网络和情感因素去影响顾客的消费决策,建立自己的品牌体系,从而形成酒店自身的特色,使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增加。

参考文献。

[1] 舒伯阳。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机遇与成长战略规划[J].财贸经济,2005(08)。

[2] 刘德光主编。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国内经济市场例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24-03

一、从立国到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外交

美国始终奉行积极的对外经济扩张政策。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就非常重视对外贸易,独立战争的重要起因之一就是母国企图管理、限制殖民地的对外贸易[1]。美国在它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美法条约中就有有关贸易的条款:“法国和美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美国货物被允许进入法国市场,障碍将尽可能地减少。”[2]在独立战争胜利仅仅一年后的1784,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就远航到了中国。1812年美英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了英国的限制。“与世界各地开展贸易显然是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在国家独立之后的头150年里,最让美国外交政策知识分子担心的不是丧失领土,而是贸易中断。”[3]华盛顿在1797年著名的告别辞中说:“我们与外国打交道的行为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的同时,尽可能少地与它们保持政治联系。”[3]此后一个时期的美国,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孤立主义”,另一方面大力开拓对外贸易。从内战结束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产值接近英、法、德三国的总和,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而美国西部边疆已经消失,国内市场一时间也无从扩大,于是急需海外市场来满足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要寻找“海外新边疆”。此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后起的美国在中国并无势力范围,如果一旦中国被其他列强瓜分,美国就有被逐出中国市场的危险,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美国国务院报告说,全面瓜分(中国的后果)必会造成“过高的关税”,并且“势必毁灭我们的市场。”[4]此时美国尽管经济实力强大,但它军事力量相对于当时的诸列强来说仍相对弱小,所以美国向各列强发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门户开放”政策是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先后于1899年9月、1900年7月、1900年10月三次向英、德、俄、日、法、意等国发出有关中国问题的照会中提出的。照会说美国“承认各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但要求各列强承认(其他)各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和经商、航运等益。”美国政府的政策是“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5]美国以此来维持甚至扩大其在华贸易的机会,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美国在当时把“门户开放”政策主要运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是由于其综合国力相对落后,无力与当时的主要大国竞争,而且在当时“零和博弈”的旧安全观下,各个大国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封闭本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市场,竭力向外倾销产品。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变化,美国就极力地向其他地区扩张市场,把“门户开放”政策运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说“门户开放”政策不仅是针对中国的政策,而且是美国进行海外扩张的外交总原则和战略总方针,它还是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实行的一种新型殖民主义政策。这种政策的核心是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开放式商业帝国,它的重点不是在所控制的范围内排斥他国的利益,不是搞封闭式的垄断,而且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着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旗号,打破列强的保护主义壁垒,把全世界变成美国操纵的开放市场[6]。有专家认为,“在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外交政策的直接目标一直是经济问题”[3],也就是在海外为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寻找市场。所以,看似只是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一旦时机成熟,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运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阿普尔曼・威廉姆斯所指出的那样“到本(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越来越成为支持美国商业和海外投资的‘门户开放’政策。”[7]很显然,他所指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行范围不仅仅是针对中国。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局部全球化”[8]时期。

二、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美国经济外交

美国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及后来在俄国战败之际调停战争,就是为了防止其中一国在中国东北可能“门户关闭”。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之一就是“维护其中立国的权利”,即美国的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的权利。1918年1月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里就有“海上航行自由、自由贸易”的条款,表达了美国对所谓的“门户开放、自由贸易”的追求。一战后,美国在政治上“孤立主义”,但是经济上采取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也维持中国的“门户开放”的意图。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企图独占中国时,美国又抛出了“不承认主义”。20世纪30年代的“中立法”中就有外国购买美国的产品可以“现购自运”的条款,这强烈地反映了美国对世界市场的强烈渴望。基辛格就“中立法”指出,“国会反对的不是做生意赚钱,而是不愿冒险涉入战争。”[9]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发表的《联合国家宣言》里也有“所有国家都享有自由贸易和海上自由航行的权利”。后来美日矛盾终于因日本在亚太地区大肆侵略扩张,建立排外的“大东亚共荣圈”而急剧恶化,终于使二者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美国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和利益更为重要的欧洲,面对希特勒可能一统欧洲的不祥前景,这样就会使美国失去欧洲的市场。美国更是忧心忡忡,尽管美国名义上实行“中立”政策,但是罗斯福政府实行了除直接参战之外的一切措施对抗希特勒德国。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建立了以其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美国而言,这项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其全球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发展中国家都适用”[10]。美国凭借其经济霸权要建立全球统一的经济、贸易、金融秩序,开放其他国家的市场以利于美国产品和服务的更好地进入。对于自己的盟国、当时拥有最大势力范围的英国“美国人坚持让英国在战后放弃构建帝国关税优惠体制的权利。这是一个带有报复意味的门户开放政策……。”[3]也就是说美国把“门户开放”政策扩展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门户”都要向它开放,这也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正如美国学者史蒂芬・科恩所指出的那样“二次大战后没有一个部门公开主张对实实在在的门户开放政策进行永久性的调整。”[7]

三、全球化时代的美国经济外交

冷战后,“全球化”一词已成为全世界各界人士使用最广泛和最时髦的名词之一。它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对外扩张而发展起来的[11]。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到互相联系、交往日益密切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全球化”使“通讯成本、运输成本的下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人为障碍的减少,已导致世界各经济体的更紧密的一体化。”[1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3]根据上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强调经济问题。

对于全球化美国更是一马当先,有学者认为,“在整个美国历史中,全球化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世界历史事实。由于美国的地缘形势和美国社会的重商和创业性质,在美国几乎全部历史中,全球化一直是战略思考和政策制定的核心内容。”[3]美国大力推行的全球化中不仅是经济上“全球化”,还包括政治上全球“民主化”,即美国价值观、制度的全球普及化,正如弗朗西斯・福山所说的“历史的终结”。1997年9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一次演说中称,“全球化正在国际上以及国内使大政府时代走向终结。随着知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未来将从多个方向,由许多角色造就。贸易与投资,而不是援助将推动发展。市场是经济增长唯一可行的引擎。独裁者不再能控制信息向公民的传播,恰如一位专栏作家所称,革命不再是来自上面或下面,而是来自远处……今天,我们在每个大陆都有重要的利益……我们的利益是建立一个我们的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开放、军事冲突得到制止,那些残暴对待其他人权利者受到惩罚的全球环境。”[14]克林顿提出要“扩展自由市场和自由政府”;小布什上任后也宣称“美国在全世界拥有前所未有和无可比拟的实力和影响”[15],呼吁建立“世界新秩序”。美国借其超强的国家实力要称霸世界的图谋溢于言表。对于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奥尔布赖特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抓住历史与技术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会(全球化),将世界统一在民主、自由市场、尊重法律、支持和平的基本原则之下。”[3]共和党在2000年的竞选纲领中也强调“美国必须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要利用其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帮助塑造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理想和机制”[16]。2000年7月,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提出报告,列出的美国在21世纪的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全球贸易、金融、能源供应和环保体系的有效性与稳定性”[8]。它是美国借以实现其政治、经济等利益和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美国为达到其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确保美国的经济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将全球化纳入并服务于美国利益的轨道。其次,促进民主国家的联合,推动民主与人权的进程,利用全球化孤立并排斥“抵制民主的国家”,利用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以援助、投资等为诱饵,压发展中国家采取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第三,协调利用外交与军事等手段确保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从上可见,美国自立国始就一直实施积极对外扩张的经济政策,这就相应地要求其他国家向美国开放其市场。

四、美国经济外交对中国的影响

随着美国从仅仅是由大西洋沿岸的十三个殖民地组成的合众国到其扩张到太平洋岸,再到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外交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当然,中国也不例外。美国经济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大体上可以分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

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美国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开辟,冲击了中国国内弱小的民族工业,使得美国的产品大量地占领了中国的市场。尽管美国的经济外交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开辟。例如,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外交的典型“门户开放”政策就在中国面临被瓜分,美国经济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被排挤出中国市场而提出的。美国的目的是为了在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争得平等的经济利益。但是美国在损害了中国的与利益。“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没有与清政府磋商的情况下,擅自与其他列强交换照会,是对中国的侵犯。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翰・理查德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具体的利益。因此,“门户开放”政策损害了中国的独立和,这必然会遭到中国人民反对,随着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胜利,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也只有失败一条路了。

其次,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美国经济外交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美国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经济,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给世界各国提供着庞大的市场,并给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美元,提供发行的可能,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美元储备,美国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美国是全球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又是中国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的持续高速经济发展,对外出口起了绝对重要作用,中国的贸易顺差几乎都是从中美贸易中获得的。这也是美国国会要求制裁中国的原因,美国经济的发展将给中国的出口带来商机,也能带动全球的发展。美国现在是借钱消费,中国的外汇不少是投资到美国的,现在两国贸易关系错综复杂,美国的发展会给中国带来机遇在美国的商品、投资和服务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也相应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中国所急需的资本,这对促进中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在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所以美国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中国顺应时展的潮流,采用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去,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国家的产业和部门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不无益处的。

但是,美国的经济走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负面影响。如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本身会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净出口。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净出口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对美国的净出口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对外净出口的主要部分;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受美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极大,对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度敏感。如果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陷入严重衰退,中国的出口和净出口增长速度会急剧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对外出口的停滞和下降本身会减少中国的就业,增加失业,尤其可能从经济上严重地打击高度依赖对美国出口的广东等中国沿海地区。中国的大批企业依靠出口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而生存。出口市场的萎缩可能使这些依靠出口的企业陷入财务上的困境甚至倒闭。它们的倒闭会增大中国内地的失业问题,它们的财务困境会对中国的金融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不排除由此造成中国的银行业出现巨额坏账、证券市场面临崩溃的可能性。

总之,从美国自立国开始使全球市场都向其开放的“门户开放”到其大力支持、极力推行的全球化战略,只是美国的经济外交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实质都是维护与扩大美国的利益,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正如美国著名的外交史学家威廉・阿普尔曼・威廉姆斯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是为了满足美国不断增加的对海外市场的贸易与投资的需要而使世界向美国敞开大门”。但是,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相互促进,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此外,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闭关自守只会造成落后,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所以,我们正确对待美国经济外交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敢于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以求得中国在与美国经济交往中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Thomas A. Bailey.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M].Prantice -Hall.Inc. Englewood Cliffs,1980:156.

[2]沃尔特・拉赛尔・米德.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M].曹化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34.

[3]麦克科米克.中国市场[M](T・Mccormidk,China Market).芝加哥,1970:24-136.

[4]李长久,施鲁佳.中美关系二百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95.

[5]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55-58.

[6]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周启明,傅耀祖,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35-139.

[7]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J].美国研究,2003,(2):236-418.

[8]基辛格.大外交[M].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9]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M].王振西,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34.

[10]D. Held.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Polity Press Limited.1999.见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

――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7.

[11]戴维・赫尔德.驯服全球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74.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31.

[13]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 EnduringPrinciples In An Era of Constant Change[M].September 30,1997:Statement Before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Cit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October 1997:7-8;张敏谦.全球化与美国的战

略[J].现代国际关系,2000,(6):45.

国内经济市场例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席卷全球,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打击巨大,中国经济也受到重创。此后,奥巴马政府投入7,000亿美元救市,并且采取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及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中国政府也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并行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采取的积极措施,整个世界经济开始逐步走向复苏,可以说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各项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复苏轨迹,全年GDP增长达到了8.7%。我们可以作出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

此次中国经济能较快从危机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最大得益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干预和刺激。但是,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作为“守夜人”其作用定位于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机制才是能使整个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真正主体。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讨论又被推向风口浪尖。中国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之间就开始了分歧与争论。1776年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提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会自发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而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就此构建了西方国家市场自由竞争的神话。直到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经济学家开始怀疑市场的万能,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干预经济的理论,这一理论受到了当时西方各国的追捧并付诸实践,指导西方各国从危机中解脱,并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经济大繁荣。此时,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竞争退出主流经济学的位置。到20世纪70年代自由主义思想在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时纷纷兴起,芝加哥学派主张全面恢复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传统理论和自由放任的思想,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自由竞争更是盛极一时。最著名的要数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他从“个人主义”的微观经济结构入手,在“永久收入”的理论基础之上恢复了货币在宏观经济结构中的关键地位,以此提出了与凯恩斯干预主义相抗衡的自由主义论点,认为,在国家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行情动荡远远低于干预时的程度;国家的真正作用不在于短期内影响市场,而首先应保证货币总量能定期和有规律地增加。供给学派主张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恢复萨伊定律,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国家干预主义,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供给管理”,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而不是影响需求,以促进私人中国整理储蓄和投资[1]。

在政府和市场的分歧和争论中,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各自扮]各自的角色,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既坚持市场机制的自由竞争的自发调节作用,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保持经济有秩、有序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的措施及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在2008年第三季度加速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第三季度的增幅首次回落到10%之下的9.9%,而9月份更是下降到9.0%,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小增幅。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主要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很快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快速步入复苏的行列。

1.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1)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反应,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的十项措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的投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投入等,计划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这4万亿元的投资将民生工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标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措施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二者兼顾。同时,国家运用税收的政策工具调节经济,实行了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采取减税、退税和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危机之前,为抑制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一直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危机袭来后,经济出现下滑迹象,2008年9月份国务院改变策略,推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适度放松信贷供给。具体包括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等。2009年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2.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

在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开始复苏。在经济增长表现出拐点时,我们可以用GDP的同比增速来表示(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GDP的同比增长速度从11.3%下降到9.6%,降幅为1.7%,到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最低位——6.2%,和2008年第一季度相比降幅达到5.1%,经济增长已经达到最低,危机的负面影响完全暴露。到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拐点开始出现,同比增长速度开始回升,达到7.1%,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政策效果的增强。此后2009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增强,到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甚至达到了11.9%的高位。可以判断,中国经济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并逐步持续增长,全面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2008年~2010年经济增长出现转变的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为经济复苏做了很大努力,投入了数万亿元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政府的作用力越强,人们对政府的的信任会进一步增强,政府会被赋予一种想当然的角色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而相应的人们对市场所抱有的信念就会被削弱。而这种现象显然会阻碍未来的经济增长,并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埋下一些潜在的风险。

三、中国政府政策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风险

1.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在后危机时代会形成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

纵观政府的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目标是保证经济增长,投资的去向大多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民生关系最直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总额不足1/10,医疗、教育投资只有总额的1/100,这种投资分配方式对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对于增加居民收入的作用微乎其微,居民收入不能大幅增长,靠提升消费扩大内需的愿望就不会得到实现。由于世界经济恢复速度较中国基本是慢半年,故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在短期内不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这样看来,经济增长对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依赖就会加大[2]。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政府投资的扩大具有一定的惯性的话,政府会形成过度扩张。而随着经济走向复苏,政府必然要退出支持措施,但由于政府的过度扩张,一旦政府退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会不可估量,也会导致政府退出支持措施的难度加大。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供给过度增加、信贷规模大幅扩大,在后危机时代会削弱市场的积极能动性

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扩大信贷规模。2009年新增贷款总额高达7亿元,M2增速接近于20%。2009年一年中贷款的环比和同比增速都大大上升,远远高于8.7%的GDP增长所需要的货币和贷款速度。这种巨大的货币注入在短期可以降低利率,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3]。

但是,与此相对比的是,即使在后危机时代微观经济仍然相对低迷,企业自身投资的意愿仍然不强,此时,通过贷款增加来推动居民、企业投资增长有很大的困难。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经济最核心的思想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而使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政府在危机发生的紧急状态下干预经济以避免经济崩溃是合理的,但在后危机时代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而言,企业会过度依赖政府的外部信贷投资,主观投资意愿受到限制,如果外部市场环境得不到改善,企业的市场积极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对增加就业有决定影响的中小企业不良影响更为甚之。

除此之外,在政府宽松的政策的刺激下,随着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即人均GDP的增长,如果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不变,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会导致工资、原材料价格以及租金的增长,这一切也会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产生。也就是说,政府的干预在后危机时代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角度,政府的干预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政府主导市场的风险,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警惕市场重新国有化的可能,要做到这点,必须平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应平衡政府和市场

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平衡政府和市场至关重要,这关系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应坚持市场经济制度,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挽救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生了变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3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也创造了值得骄傲的经济繁荣。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发挥了长足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经历时间短,无经验可循,加之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旦金融危机袭来,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过度干预经济的现象有可能太过明显。但是为避免金融危机的危害所采取的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并不意味着市场力量的弱化,相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平稳发展之后,中国应继续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4],抓住由危机所提供的机会,构建更具竞争力、更有活力的市场机制。因为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和西方国家的事实经验充分证明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市场是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方式。

2.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应择机退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中国政府在危机来临后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下滑,无论是从决策还是实施力度上都表现出很高的效率。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复苏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的信贷和投资干预的结果。如前所述,货币投放、信贷规模和投资总额已经过大,M2的增长速度也已达到高位,已形成货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实体经济的发展继续疲软,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继续脱钩,这种经济高涨的情况还会不断持续。加之,如果结构性通货膨胀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的话,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进一步显现,国际热钱就会涌入国内市场,加大国内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过剩。这些情况会为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回暖阶段,政府还是应该从把握经济稳定的大局、抑制资产泡沫和预防通货膨胀等方面选择政策的调整和政府的积极退市,使经济的发展还位于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充分的作用。

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而言,在后危机时代,政府积极退市后,应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真正做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的增长方式,同时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问题;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镇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四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5]。总而言之,政府应该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应积极寻求市场和政府的最佳平衡点

国内经济市场例10

一、前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降临,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非常的巨大,由于出现生产过剩且需求量不大的情况,导致制造业的产能极度过剩,以致国内经济受到相应程度的冲击及影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二、全球济危机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

1.技术水平落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我国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机电行业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中占有比例非常小,大部分都被国外先进技术垄断,我国每年造成的出口贸易损失不断增多,其中机电行业损失比率约为11%。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但整体收益却未见成效,加之国际出口贸易方面未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因此我国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比例非常低。

2.国际贸易保护,出口数量严重减低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很大,各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目的是防止因为进出口贸易数量过度无法形成正常的比例以致经济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发生。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市场中,进出口的总体比例依旧是国际贸易组织进行规定和限制,更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限制,以致给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营销理念落后,国内市场缺乏定位

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可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却是如同“小树苗”一般,缺少足够的“养料”来茁壮的成长,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复杂性,因而往往采取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导致市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企业发展方向得不到定位,销售比例与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另外,由于我国市场是多边形的态势,存在世界顶尖行业的同时,也同样拥有最落后的行业,因此导致我国机电行业的市场定位出现严重问题。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机电企业国内市场服务营销战略

1.经营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主要注重针对产品进行开展,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大多采取的是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往往看不到市场营销的真正效果,只会让市场的竞争变得逐步激烈化。机电企业目前需要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转变,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营销模式,由产品的价格到服务的模式进行转变,也就是针对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专业化的服务,将传统意义上市场营销的核心由产品转变为客户,从根本解决因市场价格战而导致的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

2.注重建设产品的品牌效应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营销的主体发生错误,导致企业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机电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产品的品牌效应的建设,若只是针对产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只会让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死循环中,无法从根本意义上改变市场,因此,产品品牌效应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客户的满意程度并非是只针对产品,更多的是针对品牌,通过对品牌的不断建设,能够更好的化解市场风险,从而减少因产品成本的增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

3.确定市场定位

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确定企业的自身定位,才能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我国的市场环境是极为复杂的,市场发展态势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世界上最发达与落后的市场都存在,因此机电企业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应当找到自身定位,根据当前市场现状,及时的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变市场营销模式,建设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4.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是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就是CRM,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中,CRM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市场客户的开发与发掘,还能够针对现有客户进行管理,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服务人员更好的进行企业与客户间关系的维护,也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客户资源的再次挖掘,避免因为市场态势发生变化时出现客户资源短缺等情况。另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减少进行市场营销成本,大大提升营销效率,还能对客户提供的售前、售后等服务进行快速有效的跟踪记录,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客户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结束语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带给市场的巨大冲击,机电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要将市场服务营销战略进行相应调整,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转化市场服务营销模式,通过确定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不断的加大机电企业的品牌效应,帮助企业减轻因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