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2 15:21:33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1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08-02

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的开发,把农产品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目前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总结分析世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发展差距,预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1.1 企业规模超大型化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以超大规模的形式发展,其中很多企业为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达能公司的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这些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特点是:跨国、跨地域生产经营;产品涉足食品各个类别;拥有世界化的品牌。

1.2 投入比例大,技术、装备水平高

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共基础投资,特别是企业纷纷投身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并不断加大投资,成为投资的主体。

以大型国际性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或正在将很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业中:

1.2.1 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如菜籽、棉籽、豆饼等饼粕的脱毒及氨基酸、蛋白质分离提取技术;苹果和柑橘渣、皮提取香精、色素技术等。

1.2.2 功能保健食品加工技术。如蜂乳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技术、蚂蚁体中草体蚁醛提取与纯化技术等正在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重点。

1.2.3 植物性蛋白提取加工技术。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加工上。从其他植物资源如棉籽和菜籽饼中提取植物性蛋白的技术将使人类受益更多。

1.2.4 生化技术。酶技术、微生物技术是目前及未来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

1.2.5 计算机、自控、微电子等高新技术。比如,现代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使水果、蔬菜的挑选、分级依靠计算机来自动完成;利用现代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远程控制。

1.3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发达国家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化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产生了像瑞士雀巢、美国菲利浦―英里斯等跨国公司。如荷兰的马铃薯育种、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有一整套合理的体系,从育种开始就充分考虑产后加工利用的要求,根据用途来选择种植的品种,对生产者和用户都有利。

1.4 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

目前发达国家对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其食品生产已从最终产品检验为主的控制方式,转变为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多采用GMP(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规范及ISO(国际标准组织)9000族系规范。

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2.1 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张。目前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7万家,实现总产值3.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0.9万亿元;在全部工业结构中,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25%,工业增加值占25%,产品销售收入占24%,企业单位数占34%。“十一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8%,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2.2 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平均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改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2007年食品加工企业总数为10,413个,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为4,588万元,与1996年相比,企业数目减少了1/3,但个体规模增加了4倍。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如双汇、伊利、蒙牛等。

2.3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提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很多地方出现了由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组成的特色县、特色乡和特色村。如河北、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和肉类加工,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和大豆加工,湖南、四川等省的水稻和饲料加工等。

2.4 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微波干燥(杀菌)设备、低温超微粉碎设备等数百种新设备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了生产中。

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机械仅占5-10%,整个行业落后发达国家20-25年。

2.5 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其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比重低,处在初加工和粗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加工率仅在20%左右,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还不到一半,与发达国家80%甚至90%的加工率相差甚远。

其二,从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及加工深度来衡量,我国均处于非常落后的位置。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为2.0-3.7:1,发展中国家为1:1,而我国仅为0.4:1;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深度为95%,发展中国家为50%,而我国仅为30%。

3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广泛建立优质专用原料培育、生产基地

建立适宜加工要求的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市场需要及加工品质的要求,引进、筛选、选育适宜的加工品种;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适应不同层次市场和加工要求的“多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加工作物、饲用作物等),建立专门的区域化优质专用原料种植基地,并实现基地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时,还要建立大宗粮食作物加工品质数据库和加工品质评价体系,保障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的有效供给。

3.2 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使农产品增值,并可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豆粕生产量为500万吨、棉籽饼生产量为200万吨,但用于转化为食品的数量不足1%;同时国内每年还有30万吨玉米蛋白粉、近100万吨米糠和麦麸蛋白尚未开发。由此可见,我国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应是今后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重点

3.3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业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并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设备的自主开发。同时,要把能否产业化,以及产生效益的大小作为衡量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

3.4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没有采用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的GMP、HACCP及ISO9000管理规范,致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尽快建立、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全面迎接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3.5 实现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

发展传统方便的工业化食品是人民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有利于人们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真正从“一日三餐”中解放出来。全国居民每年饮食消费额约为1.6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应围绕以传统食品为主的“餐桌经济”大做文章。传统食品工业化发展的重点是传统主食工业化,传统肉食工业化和传统豆制品工业化。■

参考文献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2

[2] 天津统计局.天津年鉴2013-食品工业[M].天津:天津年鉴社,2013.

[3] 作者不详.2012食品工业产值增速45%津城连续两年全国居首[EB/OL]. (2013-03-13). .

[8] 汪明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74-76,79.

[9]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10]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11] 范琦智,王艳辉,李凤梅,等.科右中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 19-20.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3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8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 Dagum 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 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 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 j∈N,∑j∈Npij=1,i 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 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 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 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 0,2013年则上升到0.254 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 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 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 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 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 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 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 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 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 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 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 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 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 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 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 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 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 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 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 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 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 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 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 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 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 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 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 [ZENG Fusheng, GAO Ming. A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 factor, with a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3(1): 24-39.]

[2]辛岭,蒋和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XIN Ling,JIANG Heping. Setting up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6):646-650.]

[3]GIBBONS D S, KONINCK R, HASAN I.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regions of malaysia and indonesia[R]. Westmead, Farnborough: Teakfield LTD,1980.

[4]BAHIIGWA G, RIGBY D, WOODHOUSE P. Right target, wrong mechanis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3): 481-496.

[5]周迪,程慧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5-35. [ZHOU Di, CHENG Huiping. Evolvement of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1): 25-35.]

[6]李丽纯. 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 7-14. [LI Lichun. Th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ostmodern agricultur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3(12): 7-14.]

[7]夏春萍,刘文清.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 [XIA Chunping, LIU Wenqing. A empirical research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based on VAR model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2(5): 79-85.]

[8]周战强,乔志敏.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 [ZHOU Zhanqiang, QIAO Zhim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10): 12-15.]

[9]陈锡文.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 经济研究,2013(2):4-6. [CHEN Xiwen. Build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 [XU Dawei, DUAN Shanshan, LIU Chunyan.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llaboration and mechanism design theory[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2(2):8-13.]

[11]尹成杰. 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 [YIN Chengjie. A few questions about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rural economy an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 中州学刊,2011(3):73-76. [WANG Yongsu. Try to talk about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1(3):73-76.]

[13]吴振明.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 [WU Zhenming.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s an example[J].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2(7): 101-105.]

[14]王贝.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 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 Be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 [J]. Urban problems, 2011(9): 21-25.]

[15]苏静.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 Jing. China’s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D]. Changsha:Hunan University, 2015:107-108.]

[16]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4):515- 531.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4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利用农机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人口农转非的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加快国家农业建设,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尽快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但是因为我国的国情影响,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影响较大,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达国家之间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农机自动化利用水平不高。因此,要想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国家的农业生产现状就应当首先分析我国的农业农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农机自动化技术推广途径,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进入现代化阶段。

1发展现状

1.1农机制造水平低

因为我国的经济等各项发展起步晚,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精良的机械设备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实现,或者是通过仿制生产简单的农业机械。这对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具有不利影响,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也是一种阻碍。因为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科技含量低,很多时候通过仿制等方式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这类机械设备的故障率高,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困难,因此很多时候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国内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缓慢。

1.2精准化技术发展慢

根据目前国际发展的形势分析,未来农业生产必定是精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也是科技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趋势。但是很多高科技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比如结合GPS、GIS技术形成了新的农业科技,带动了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精细化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发展,这些技术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重视。但是,我国对农业精准化作业的认识程度不高,很多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不认同精准化农业发展的意义,不仅科技发展落后,思想意识同样不高,因此我国的精准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已经明显落后于世界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促进国内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3地域差异明显

从国土面积上分析,我国属于世界第三大国,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国土辽阔,国境内具有多种地形。因为我国的地形复杂,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表现出很多差异。同时因为地理环境不同使得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些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思想落后,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作业的比例低。再加上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不适合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因此农机技术和农机使用的推广受阻。但是从农机设备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分析,要想针对不同的地形设计合适的农机设备这显然并不可能,不符合经济利益原则,因此这也造成了我国很多农业生产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受阻。

2发展趋势

2.1精准农业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5

1建立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1坚持六个原则

1.1.1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实现两个结合

1.2.1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2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四个子指体体系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1.1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2.1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2.3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3.1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反映公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4.1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6

引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包括广义范畴改革与狭义范畴改革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引导,后者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呈现出单一不完善性。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等,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机构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单一属性。

第二,村镇银行筹资困难性显著。村镇银行大多设立于县城地区,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基本上也属于穷人的银行,受地区开放程度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村镇银行在筹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困境。加之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等相比,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其银行网点较少,不能有效吸引农民存储,导致其发展困境的出现。

第三,农村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其功能趋于弱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与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均呈现出减弱的发展趋势,另外农村金融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经济效益不佳[2],难以有效推动农村 市场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应重视双重四元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强调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与民间金融机构的组成,同时还需要重视证券、银行、保险与信托租赁四种金融业务组织的作用。

第一,按照股份制原则,改革现阶段中国农村信用社,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首先改革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方向,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与分析,在坚持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要充分符合地区发展特点。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来县联社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核算,并进行重新登记,设置股权、法人治理结构与基本管理形式[3]。再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信用社进行规范,国家需要采取有力的支持对策,以有效推动其深入发展。

第二,加强县级以下农业银行的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国家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其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其资金、网点与技术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可以发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农业银行通过占领大部分的农村市场而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强调农业银行的这一农业属性,加强农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农村乡镇实际进行必要的改组与合并,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三农提供更多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内容。

第三,将农村邮政储蓄并入农业银行,以不断规范金融市场。中国的邮政储蓄事业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入改革,邮政储蓄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较高的资金价格、不合理的计价方式、只存不贷的服务内容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秩序的角度分析,应当逐步撤销邮政储蓄银行,将其并入农业银行,同时县级以上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可以并入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充分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开始日益展现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农的发展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同时也需要人寿与医疗保险,因此应充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扩大农村保险内容与服务种类。这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单位,办理农业与养殖业保险,在保险办理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强制保险与资源保险的有效结合。

第五,有效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推动村镇银行合作组织的形成。中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完善对农金融服务的竞争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要给与一定程度的倾斜,帮助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充分强调政策性支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性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即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以及储蓄中介功能的减退等。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与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化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7

[3]史松瑞.内蒙古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1-31.

[4]吕诗文.江苏成立首家家庭农场联盟[J].吉林农业,2015 (2):26.

[5]程春丽.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十县(市)的抽样调查[J].改革与战略,2015,10(31):105-110.

[6]“‘十三五’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家庭农场成长条件与政策支持调查分析――基于河南的典型调查[J].调研世界,2015(1):27-31.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大型化和可持续性方向正逐渐走进当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精细农业”目标的确立,更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不管是CAD技术、液压技术、电子化对还是智能化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都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机械新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机械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简要分析。

1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正如上面内容所述,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之下,农业机械新技术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可谓好坏参半,有快速发展的趋势和基础,但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机械新技术正在逐步实现

创新农业机械新技术正在逐步实现创新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系技术发展的现状体现。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技术更多的是借鉴和模仿,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但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开始重视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农业机械技术人员队伍的建立,为农业机械新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近年来,在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我国农业机械新技术正逐步实现创新。

1.2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

在逐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理环境下,农业发展条件有着千差万别,特别是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业发展,大部分需要依靠人工完成,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新技术在不断发展,一些特定环境下可以应用的农业机械技术也开始出现在当代农业生产中,所以说,今天,在一些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农业机械的应用。有了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开始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的体现。

1.3农业机械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在逐渐增多新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技术突破,而对于目前行业发展而言,能够实现行业内部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有效融合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前农业机械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在不断增多。比如二维交互式绘图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融合是目前农业机械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技术,特别是在农机生产过程中,二维交互绘图的计算机处理为机械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目前三维参数的出现也迅速成为农机技术发展中的宠儿,其优越性在也越来越大。总之,农业机械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在逐渐增多是目前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又一体现。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从当前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来看,未来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好。首先,智能化和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开辟新的方向,智能化的农业机械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的大趋势;其次,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数据处理优势,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效率,是农业机械新技术未来应用的又一方向。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等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服务于农村生态平衡发展,同时农作物秸秆与根茬、畜禽集约化饲养中的畜禽粪便与废水、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渣废液等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也会逐渐增多,这也会是未来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629-05

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了区域农业规划的编制、颁布和实施力度,这些规划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引导、调控、支撑和保护等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高效和持续发展[1]。

区域农业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农业发展所作的总体规划设计[2]。其主要内容是在研究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结构布局,明确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重要对策、重点项目[3],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投资效益、环境影响、资源平衡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以确定所编制的农业规划的可行性[4]。

区域农业规划的范围通常以行政区划为界,如全国农业规划、省域农业规划、县域农业规划、镇域农业规划、村域农业规划等;如果需要,也可以针对某些有共性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如某流域农业规划、某开发区农业规划等[5]。区域农业规划中的资源平衡分析,主要是分析所规划的区域范围内与发展农业相关的资源条件——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饲草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6]是否能够满足规划期内农业发展目标的需求,以保障规划实施中的资源可行性。

1 资源平衡分析方法

区域农业规划中资源平衡分析需要利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镇村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以便切实掌握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的现状和未来变化情况。如果缺乏这些规划成果,应采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权威资料和地方行政部门提供的权威数据以及必要的分析测算,全面掌握规划区域内农业资源的情况。

1.1 土地资源平衡分析

土地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检验规划区是否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来支撑规划期内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土地资源平衡分析,需要了解规划区内各种土地的利用现状,研究规划期末各种土地的变化情况,以便掌握规划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在编制农业规划中,通常将农业用地分成耕地、其他农业用地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土地平衡分析。

1.1.1 耕地资源平衡分析 编制规划期末耕地利用规划表,并根据规划期末的耕地面积计算出耕地复种指数,分析耕地的复种指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规划的耕地复种指数过高表明耕地利用过度,规划难以实施,过低则表明耕地利用不足,土地产出率难以保证。

耕地复种指数不仅与当地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有关,也受到种子肥料、作业方式、耕作制度等种植技术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耕地的复种指数虽然能够提高,但变化不大。因此,规划的耕地复种指数不宜与现状耕地复种指数相差过大。

规划期末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就是规划中确定的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之和。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即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占用者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7]。因此,一般规划期末的耕地总面积变化不会太大。

1.1.2 其他农业用地平衡分析 编制规划期末其他农业用地利用规划表,并根据规划期末的其他农业用地面积增减情况,分析其他农业用地增减面积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他农业用地增加过多,土地开垦难度大,规划实施困难,其他农业用地减少过多,农业增收有可能难以保证。

1.2 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核实规划区是否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支撑规划期内农业用水的需要。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首先要测算出规划期末可供应给农业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同时测算出规划期末农业需要使用的水资源总量,然后对比两者大小就能够判断水资源供需是否平衡。在各种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最大[8],当出现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时,一方面可考虑调整规划中的农业产业结构,减小生产规模,通过减少灌溉面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9];另一方面可考虑强化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措施,通过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溉定额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10]。

实际规划编制工作中,为简化计算并方便表达,水资源平衡分析测算一般都采用列表计算法。

1.3 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

进行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明确规划区内自产的饲草料供应量与规划区内养殖业发展的饲草料需要量之间的差距,并分析这种差距是否合理。虽然饲草料资源可以从规划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得到,但区域农业规划中还是应该注重种养结合,以降低养殖成本,推进高效发展[11]。

2.1.2 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孙家滩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期末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孙家滩耕地开发利用规划见表2。到2015年,孙家滩其他农业用地种植规划利用见表3。

2.2 水资源平衡分析

2.2.1 可供水量现状 孙家滩农业可供水量现状见表4,规划期末孙家滩地区不可能有新增的水资源。当前孙家滩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二是农业用水日趋紧张;三是农业用水效率偏低。孙家滩农业灌溉绝大多数采用的仍然是渠道引水+地面灌溉的传统方式,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不足,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提高孙家滩农业用水效率仍然有潜力可挖。

2.2.2 农业用水量测算结果 依据规划确定的农业产业规模,分别按照现状用水和高效用水两种方式测算规划期末农业灌溉用水量。

现状用水方式是指基本保持现有农田水利和农业灌溉方式不变时的用水量。现状用水方式下,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灌溉用水量测算结果见表5,现状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取0.53。高效用水方式是指强化农田水利并推广普及管灌、微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后的用水量。高效用水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灌溉用水量测算结果见表6,规划期末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取0.68。规划期末孙家滩的农村居民生活和畜牧养殖用水量的测算结果见表7和表8。

2.2.3 平衡分析 根据当地水利专项规划,规划期末孙家滩地区农业供水不可能新增水量,只能基本保持现状供水量,因此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可供水总量就是表4中的现状总供水量。据此,农业用水的平衡分析见表9(表中其他用水量取灌溉、畜牧和生活三者用水之和的10%),可见,继续沿用现状农业用水方式,规划期末农业用水将严重短缺。要实现规划期末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必须强化农田水利并大力推广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才有可能保证孙家滩地区农业用水的供需平衡,确保规划实施中水资源的可行性。

2.3 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

2.3.1 饲草料自产量 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种植业发展规模,参照相关农作物的谷草比,估算出规划期末孙家滩各种饲草料的年自产量为:精饲料1 260 万kg、青干草6 000 万kg、青贮饲料21 000万kg、秸秆1 500万kg。

2.3.2 饲草料需求量 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参考相关畜禽的饲喂定额,估算出规划期末孙家滩发展畜牧养殖饲草料的年需求量为:精饲料29 900万kg、青干草16 000 万kg、青贮饲料43 000万kg、秸秆17 400万kg。

3 小结

当前,加强区域农业规划编制中的资源平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但国内对区域农业规划中农业资源的平衡分析方法缺乏针对性研究。为此,从规划角度分别探讨了区域农业规划中土地资源、水资源、饲草料资源等3种重要农业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以《宁夏吴忠市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15年)》为例给出了3种农业资源平衡分析的实例。文中所提出的农业资源平衡分析方法依据充分、简明实用、精度能够满足规划层面的要求。希望今后更多的同行关注和创新区域农业规划中的资源平衡分析方法,使我国区域农业规划更科学、更实际、更可行。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杨 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1-6.

[2]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01-304.

[3] 周灿芳,曹 阳,余华荣,等.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36-139.

[4] 罗其友.区域农业基础理论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 27(5):11-15.

[5] 陆耀邦.县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60-62.

[6] 乔家君,许 萍,王宜晓.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71-74.

[7] 吴次芳. 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8] 刘增进,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人民长江,2009,40(11):51-53

[9] 郭元裕. 农田水利学[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10] 何芳军,张建华,索 赟.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8-7550.

[11] 曲福田,刘书楷.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6):16-19.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例1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世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的高效、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等优势使我国在农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避免入世后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农业造成不利影响,要求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农业的整体进步。

1 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现状

1.1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稳定。农产品总量成倍的增加,从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321亿公斤到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农产品贸易现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粮、棉、油、肉、水产品、水果等已跃居世界首位, 肉、蛋、水产品已超过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业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见图1)。

图1 2002-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及增长速度

但是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人口、资源等原因,我国的农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1)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中国。中国农民一年收人均在6000-7000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4000-5000元。而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一年人均收入为12000美元左右,因此中国虽然农民占全国总数的70%,但人均收入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2)资源快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方面,由于水资源的过渡开采和被污染,导致农业用水严重失调,由于城市建设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方面,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达0.87亿公顷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仍以每年133万多公顷的退化速率在及扩展;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左右,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6%;(3)政策对农业倾斜的扶持不够,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相对不足;(4)生产方式不适宜生产力的提高。目前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以后对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难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5)随着农村外出务农人数的增多,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中对农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2农产品贸易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8年来,广大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入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农产品出口与入世前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可喜局面,出口的增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进口更是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现阶段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是:(1)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即饲料、粮食、棉花,丝类等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较少;传统产品多农产品贸易现状,创新产品少;(2)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大部分主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而南美、拉美、非洲等发展国家及欠发展国家地区出口量较少,但从贸易保护上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主义。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每年的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但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见下表1)。

表1 2002-200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亿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贸易总额

306

403.6

514.2

562.9

634.8

781

991.6

816.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2-2009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也给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由顺差变逆差(2002-200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是顺差),并呈现一直延续的趋势(见下表2)。

表2 2004-2009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亿美元)逆差

46.4

11.4

6.7

43.7

181.5

113.9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4-2009

分析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口品种数量增加、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仍较弱等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刚性增长和供给增长乏力的共同约束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将保持扩大态势。但对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不必过于敏感中国。要加快实现农产品出口方向的战略转变,努力使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由调剂国内市场余缺转变为面向世界大市场实现供求平衡,农产品出口的重点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

1.2.1中国农产品贸易相对优势

目前, 中国农产品贸易品种的格局是:畜产品、水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初级农产品出口在减少,而加工农产品在增加。从市场结构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已经日趋多元化。进入90年代,由于畜产品、水产品出口出现了强劲,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从 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105.9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17%,上升到2008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91.6亿美元农产品贸易现状,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6.33%。中国畜产品、干豆、水产品、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进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进口中居前十位;茶叶、水果、干豆、坚果、蔬菜、水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农产品出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中居前十位(见下表3)。

表3 2008年

中国分类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出口

进口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比重(%)

茶叶

3

14.43

畜产品

10

3.07

水果

8

3.58

干豆

10

2.70

干豆

3

11.50

水产品

6

4.76

坚果

6

4.67

食用油籽

1

44.60

蔬菜

3

11.19

植物油

1

10.68

水产品

1

11.17

食糖

6

3.62

食用油籽

7

0.91

棉花

1

43.9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既会迎来机遇也会面对挑战,虽然WTO会对中国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2.1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专业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带动中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1)入世可以享受 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 ,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我国回到了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直接享受到100多个成员的最惠国待遇。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减幅在40%左右,同时还要取消有关非关税的歧视性规定。我国农产品出口不再受高关税和非关税的歧视性的限制,同时还扩大了农产品出口份额。这对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促进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2)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国。此外,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1]。

(3)可以促进国内流通体制的改革

加入WTO后,可以促使我们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素质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政府的调控与服务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中国将不再仅是国际贸易的执行者,而且将有资格参与农业多边贸易规则的协商与制定。这样,中国就有资格提出有利于我国的贸易规则,保护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序竞争,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2]。

2.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挑战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入世前中美两国签订农产品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入世后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见下表4)。

表4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关税减让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农产品关税减让百分比

21.30%

19.90%

15.80%

15.50%

15.50%

15.50%

15.20%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2002-2008

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国外农产品将涌进中国市场,将使我国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大市场的冲击,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简陋农产品贸易现状,科技含量较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并且大多数的农产品质量较低,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在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势必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和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导致出口不断减少,进口不断增加。

(2)入世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会逐步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农产品行业将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格挑站,物美价廉的绿色农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而现在中国农产品质量低、品种少、层次低,已严重不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者需要。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

(3)对农业就业的影响

我国在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国外农业产业的冲击农产品贸易现状,农业结构的调整会导致落后产能部门的淘汰,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这就会造成食品制造业等部门劳动力的失业,并且农村信息闭塞,农民转移成本较高,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的承诺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入世前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调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3]中国。关税减让一旦实施, 中国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就会丧失,国内市场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廉价优质商品的冲击, 为国外农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对我国农业形成更大的挑战。

3 入世后中国农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不仅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为迎接WTO 给中国农业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保护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增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农业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和劳动生产率低的情况下农产品贸易现状,根据我国农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对农业投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农业基础实力较低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政府与民间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补贴,确保农业的产业化,优质化增长。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关系到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是否具有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为适应入世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口的整体实力。

(4)积极应对国际上农业保护政策

入世后农产品贸易现状,高关税政策会逐渐被取消,但替代它的是绿色壁垒,各国为保护本国的利益,都采取绿色壁垒,抵制我国农产品进入,我们必须建立相关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检与认证体系,以应对国际上的农业保护措施。

(5)加快农业集团化经营的步伐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经营将是加入WTO 之后,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农业的集团化经营旨在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创建规模化生产基地, 通过合并、合作的方式增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并严格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巩固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体系, 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结 论

受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贸易环境呈现出不稳定性,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日益增高,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依然复杂多变,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中国应加强对国内农业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