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28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1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86-01

本文将通过对2010-2012年妇产科39例已存档的出现护理服务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妇产科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给出一定的措施。在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强化制度管理、抓好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专业护理水平等都起到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2010-2012年妇产科39例已存档的出现护理服务问题的典型案例,并对造成护理缺陷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百分比。

2 结果与分析

39例发生护理缺陷原因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尽管近年来我国医院的总体的护理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小的方面的错误在妇产科还在所难免,究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还是由于妇产科繁忙、嘈杂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受到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提升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护理服务作为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服务操作流程,严格做到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审查,确保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等在护理工作中的准确落实[1]。

通过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护理缺陷中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的误操作占据最高,约占30.76%,它与发错口服液、核对医嘱不认真所占比例之和所占比例高达61.53%,而这些误操作的主要还是由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对于“三查七对”的实施不到位等引起的,所以强化妇产科的制度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护理服务作为一项专业性强、风险性高的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专业素养、临床经验等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加强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2]。

3 全面提高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3.1 强化制度管理

护理缺陷的产生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究其本质,还是由于当前的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制度缺陷引起的,科室部门的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都会造成护理人员的工作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直接引起护理缺陷的产生。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首先要不断的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工作”。在妇产科的日常护理管理中,要在现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增加更多的合理有效的相关制度保障细则,从而使每一项的护理活动都有章可循。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相关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3]。

3.2 抓好环节质量管理

妇产科的护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性高、琐碎性强的工作,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每一个护理环节的质量管理,找出护理服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规范服务流程,做好细节工作。比如护理服务工作中的病人的日常药物分配和身体基本情况检查工作,要准时准点,从备药、配药、分药的每个细节出发,保证准确无误,平时的检查工作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并认真做好病人的日常检查结果的记录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为病人创造一流的服务,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注意点,都会对病人的护理和健康带来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绝不能马虎大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每一个护理环节的质量[4]。

3.3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过硬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护理人员既是护理的主要执行者也是护理的监督者,只有不断的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减少工作的失误,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准。对于一些新参加到妇产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往往工作积极性都特别高,但是经验却很缺乏,他们渴望进步与发展,因此科室应该加强对于他们基本知识培训,坚持“以老促新”的人员培养机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对于新的护理人员的培训,还可以让他们更快的了解和适应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给他们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促使他们共同进步[5]。

4 结语

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对于病人的调养和后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病人更舒心、放心,护理人员就得服务的更专业、更严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避免护理缺陷,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艳,陈红宇,付沫,等.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场会的实践与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7(07).

[2] 李平,田晓丽,高艳红,等.我院规范聘用护士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06(04).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2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092-01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明显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及健康保健的意识也逐渐升高。医疗机构的护理理念逐渐发生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也有过去的机械地、传统地遵照医嘱执行的护理模式逐渐的转变为积极地与患者交流沟通、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身心护理服务的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1]。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6例产科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236例患者,其中初产妇182例,经产妇54例;年龄24~41岁,平均(28.6±1.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1.4)周。产科16例护理人员,年龄22~52岁,平均(33.4±1.4)岁。

1.2 方法

在对本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综合评价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具体干预的方法如下。

1.2.1 制定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要在产科内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队伍,主要成员: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对产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1.2.2 具体护理方法 (1)产妇入院护理为产妇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以及温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当产妇入院时应热情的上前迎接,同时为产妇准备好配套的床单以及相关的生活用品,将其送到病房,例如热水瓶、餐具、住院衣裤以及洗脸盆等。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主管的医生、护士[2]。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了解产妇的情绪心理以及产妇的自理能力,积极地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简单介绍一下医院的周边环境,对于产妇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决,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最大限度的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产妇术前护理。指导产妇进行产前日常生理活动,例如进食、更衣以及大小便等,陪同产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工作。为产妇提前洗漱、更衣、进食以及大小便等生活服务,帮助产妇预约检查时间。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呼吸训练。(3)产妇术后护理。术后要根据医嘱对产妇实施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将各种管道固定好,确保管道畅通,将产妇宫低的高度做好标记,对于有伤口的患者应给与消毒工作,预防伤口出现感染现象。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更换尿布,教产妇按摩的手法及正确的喂奶姿势,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4)产妇饮食护理。密切注意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供应。首先为产妇提供适当的温开水,例如先引用20 ml,可缓慢增加饮水量。之后可逐渐进食流体、半流体食物。(5)产妇卧位护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舒适,指导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对出现压疮患者的巡视工作,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出现压疮的几率。(6)产妇舒适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对会进行处理,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调节好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使产妇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适当调整病房内的光线,保证产妇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进入病房后音量放低,在夜间进入病房时要轻开关门,走路放轻,以免影响产妇的睡眠。

2 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236例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中224例产科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94.9%;10例(4.2%)患者基本满意;2例(0.8%)患者对优质护理不太满意。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知识及职业道德等直接关系到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越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越好,同时也明显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相反如果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护理服务不佳,就会降低患者的满意程度,对护理效果也同样产生影响。因而,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产妇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凤.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4):548-549.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3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236例患者,其中初产妇182例,经产妇54例;年龄24~41岁,平均(28.6±1.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1.4)周。产科16例护理人员,年龄22~52岁,平均(33.4±1.4)岁。

1.2 方法

在对本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综合评价产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具体干预的方法如下。

1.2.1 制定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要在产科内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队伍,主要成员: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对产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1.2.2 具体护理方法 (1)产妇入院护理为产妇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以及温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当产妇入院时应热情的上前迎接,同时为产妇准备好配套的床单以及相关的生活用品,将其送到病房,例如热水瓶、餐具、住院衣裤以及洗脸盆等。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主管的医生、护士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工作。为产妇提供产前洗漱、更衣、进食以及大小便等生活服务,帮助产妇预约检查时间。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呼吸训练。(3)产妇术后护理。术后要根据医嘱对产妇实施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将各种管道固定好,确保管道畅通,将产妇宫低的高度做好标记,对于有伤口的患者应给与消毒工作,预防伤口出现感染现象。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更换尿布,教产妇按摩乳房的手法及正确的喂奶姿势,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4)产妇饮食护理。密切注意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供应。首先为产妇提供适当的温开水,例如先引用20 ml,可缓慢增加饮水量。之后可逐渐进食流体、半流体食物。(5)产妇卧位护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舒适体位,指导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对出现压疮患者的巡视工作,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出现压疮的几率。(6)产妇舒适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对会阴部进行处理,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调节好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使产妇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适当调整病房内的光线,保证产妇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进入病房后音量放低,在夜间进入病房时要轻开关门,走路放轻,以免影响产妇的睡眠。

2 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236例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中224例产科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94.9%;10例(4.2%)患者基本满意;2例(0.8%)患者对优质护理不太满意。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知识及职业道德等直接关系到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越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越好,同时也明显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相反如果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护理服务不佳,就会降低患者的满意程度,对护理效果也同样产生影响。因而,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产妇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06-01

目前,不少年轻孕产妇缺乏足够的产科健康护理知识,为其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笔者所在科室在对其加强健康知识培训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理人员由此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护理措施

1.1 服务理念的转变

首先应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转变其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更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对其内涵与意义有深刻理解,进而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向更为明确,使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积极主动性。

1.2 明确岗位职责,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应对各部分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同时制定合理高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组织全员护理人员对《护理告知程序》、《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护理核心制度》以及《文明用语手册》等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对护理岗位的质量考核标准予以明确修订,对各部分的质量控制予以充分关注,同时公示各项服务项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应组建质控小组,随机抽查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并及时反馈抽查结果,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改正。

1.3 强化组织护理工作人员接受专科培训

每周应组织开展2次或多次专科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抽查提问,内容涵盖护理工作流程、核心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告知程序等。应采用各种有利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开展专科知识培训,例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以及互联网等。培训知识涉及母乳喂养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会的有效护理以及新生儿抢救复苏等。

1.4 专科护理服务

导乐陪伴分娩;在母婴床旁实施护理服务,为新生儿实施抚触、沐浴以及预防接种,同时展开健康宣教,并引导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开展便民服务,为孕妇提供热水与可口饭菜、米汤、红糖水以及婴儿奶粉等;组织孕妇学习分娩相关知识,并定期开展门诊培训;对产妇实施出院指导,同时设置电话热线咨询,并定期实施电话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确切了解产妇恢复情况。

1.5 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产科传统护理模式得以改变。产妇自入院接诊时起,到出院时至,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以及措施均应在此全过程中体现出优质护理服务,应为产科患者营造出安静、温馨、和谐的医院与病房环境。(1)入院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评估其实际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宫缩或者其他较为特殊的情况,负责接诊的医护人员应将入院应注意事项、医院环境、主任医师以和责任护士、分娩前应准备事宜等向产妇作详细介绍;(2)分娩之前,助产人员应交待产妇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宫缩时产妇应注意事项,分娩过程中的用力方法等,并就分娩过程向产妇作详细讲解,同时应选择一些轻松话题与产妇进行交流,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利于缓解疼痛。还可辅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对产妇腹部进行轻抚,使腹压增高,从而有利于顺利娩出胎儿,减少疼痛。(3)产妇成功分娩后,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家属配合下对产后生活予以悉心照顾与护理,并向产妇一一告知产后所服用的药物效果、各项检查目的以及在恢复过程中的宜忌等。对待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睡眠时的保持、恶露处理措施等各类问题,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和温和的态度,给出尽可能详尽的解答,若超出护理人员所知的范畴,则应及时向临床医师及其他人员或部门咨询后向产妇及其家属反馈。在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度活动锻炼,并宣讲产后保健知识以及身体恢复等。帮助产妇准备婴儿需用物品,并协助其进行早吸吮,有利于母婴感情的进一步强化,此外还应向产妇宣讲育儿、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帮助其全面、熟练掌握。(4)出院后,应督促责任护士对其实施定期电话随访,对出院后产妇身心健康状况予以切实了解,并为之提供健康咨询,告知其婴儿的预防接种、哺育知识、辅食添加时机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等,由此让产妇每时每刻都能够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浓浓的温情与关怀,从而使产妇和产妇家属不断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

2 产科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

2.1 在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下,患者满意度普遍提高

本院就医患关系展开了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满意度,其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道德素质、专业素养、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文明用语、岗位责任心、微笑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群体为本院所有护理工作人员,调查表明与往年相比,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2.2 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本院产科以及护理部成立了质控小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考核,结果表明与其他科室相比,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产科护理质量显著升高,基本未出现有关于护理问题的投诉,护理工作人员也由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又进一步推动了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3 小结

3.1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从大的层面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而从小的方面来看,则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护理业务知识,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并为诊治临床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通过母婴床旁护理的良好开展,婴儿父母均可在此操作过程中直接受到护理教育和熏陶,从而在住院过程中实现如何照顾婴儿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顺利习得。与此同时,此种护理模式也有效防止了发生护理缺陷以及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并使产妇和家属对错抱婴儿的担心得以消除,从而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无形中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3 通过在产科首次试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得以在其他科室中顺利推广,继而形成良性竞争,各科室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沟通技巧,最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5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2年为贯彻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文件精神,护理部确定产科为我院示范病区,通过产科全体护士的努力,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产妇对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由2012年的88.7%上升为2014年97.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设计

1.1统一思想,转变服务理念 按照我院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护士长反复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核心内容,调动护士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大家的参与下,完成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设计和具体内容。

1.2转变观念,改变排班模式 采用APN排班模式,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将床位分管到人,病房责任护士分管6例产妇,设2名组长。选择临床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应急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好的护士担任。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组成,负责指导小组护士的工作,对小组的工作负责督察;实行7h在班,24h负责制,加强薄弱时间段的护理人力;减少孕产妇安全隐患,真正体现了对孕产妇全程把关、全程服务、全程管理、实现护理无缝隙。

1.3健全制度和岗位职责 健全并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护理部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把握环节质量控制,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护理部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及时反馈,及时改正。

1.4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 每周病区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2次,每周二科周会上进行专科知识提问,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等。日程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内容有会阴护理、床旁洗头、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抢救复苏等。

1.5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并重,体现护理内涵 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双翼[1]。责任护士每天评估产妇的病情、自理能力情况,护理级别为其实施所需的基础护理。如协助产妇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协助大小便等。专科护理要贯穿于基础护理全过程中。如指导产妇做产后体操、指导母乳喂养,如需加奶指导配奶、喂奶方法;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指导、协助正确挤奶方法,保证泌乳通畅;新生儿每日洗澡、抚触各1次,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基础护理要体现在每个时间段、每个班次、每名护士,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2],无缝隙护理的内涵得以体现。

1.6回归本位,简化护理书写 本科制定了产科护理记录单,体现专科护理特色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删除了不必要的记录。减少了护士无效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产妇,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产妇提供直接护理服务,使产妇得到更多的实惠。

1.7加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护士长每月组织1次业务学习,个案查房,责任护士根据产妇情况,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措施。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业务查房,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2运用效果

2.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我院护理部进行了产妇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护士道德素质、微笑服务、技术操作、沟通技巧等方面,对产科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查评价。结果显示,产妇对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由2012年的88.7%上升为2014年97.6%,说明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产妇的满意度有很大提高。

2.2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护理部随机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进行抽查考核,结果显示,产科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理投诉为零,提升较快,在全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3讨论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优质护理开展了母婴护理服务,进行健康宣教、婴儿喂养、产后康复,避免了引发交叉感染和护理缺陷的发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沟通技巧,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护理人员重视产妇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产妇满意度不断提高[3],取得了的良好运用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6

引言

妇产科病症种类多,机制较复杂[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分析[2]发现,在其诊治期间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病人满意程度,降低纠纷、投诉事件。因此本文以盲选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间)行诊治的110位病人实施探究,半数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半数施行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服务。对入选研究对象健康知识及护理活动掌握性及信赖认可程度、护理质量评估行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盲选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间)行诊治的110位病人实施探究,应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位。对照组中年龄为21-52岁,平均(36.9±3.3)岁;病症:子宫肌瘤、内膜异位及其他分别为30名、10名,15名。观察组中年龄为23-52岁,平均(37.1±3.5)岁;病症:子宫肌瘤、内膜异位及其他分别为32名、9名,14名。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妇产科常规服务,含括检查指导、知识宣讲、巡视等。观察组:以提升妇产科优质服务为名成立品质管理圈护理小队。由经验丰富、技巧掌握程度高的护理人员为领导者,队内成员均经妇产科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培训,开展心理、仪态、沟通技巧等学习。具体可参照卫生部颁发的相关工作方案及安排文件,以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态度、质量,提升患者信赖认可程度为目标。护理施行前通过网络检索及临床数据分析发现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试行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施行中保障病人均有固定责任护理人员,且每位护理人员负责的病人数量适宜,避免出现由护理人员护理不及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提升护理全面性,细化优化护理措施,科学排班,制定适宜交接班表格,完善记录病人资料并建立回访制度,电话随访期间可参照病人恢复性施行护理指导,促进病人康复。护理方案需依据病人情况制定,以病人为出发点制定针对性护理内容,为其制定科学饮食结构及活动指导,并对其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产房中施行连续或机动性排班,以降低或避免由于人手不够发生的意外事件。加强无痛分娩科普,开展导乐服务陪伴分娩,施行新生儿成长及产妇恢复相关性指导。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依据病人情况或产妇阶段予以教育,告知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合并症情况预防措施。沟通中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对于有较强负性情绪的病人进行专业辅导,可通过单独交流,播放舒缓音乐及有趣视频调节其不良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建立交流会,通过病人间交流,由护理人员在旁纠正不准确认知从而提升病人信赖及恢复心理。

1.3观察指标

①参照妇产科内容编制知识掌握及护理活动问卷。知识掌握:评估病人对相关病症、饮食、合并症等了解程度,分值计10分且与病人知识掌握程度呈正相关。护理活动:评估病人对护理活动了解程度,分值及相关程度与上述一致;②依据妇产科护理资料制定问卷,由择取病人开展信赖认可程度评价,问卷为10分制,其中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8分以上,6-8分,6分以下;③采取基础护理质量准则[3]评估,总计100分,分值大于85证实护理质量较高,低于则较低。

1.4统计学分析

依据本文所研究的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开展数据统计探析,具体采取软件SPSS20.0、Excel数据库,其中计数、计量资料检验分别应用χ2、t,表现为百分率、均数方差,P值在0.05或0.01以下为差异较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健康知识及护理活动掌握性

不同护理模式施行后,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护理活动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值在0.05或0.01以下),具体数据见表1。

2.2比较两组盲选人员信赖认可程度

差异性护理开展下,对照组总信赖认可度为:87.27%,观察组总信赖认可度是:98.18%。将两组盲选人员信赖认可情况开展比对结果具显著性差异(P值在0.05或0.01以下),如表2所示。

2.3比较两组择取人员护理质量评估情况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7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055-03 DOI:10.13398/ki.issn1673-260x.2016.04.021

妇产科护理中所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护理人员工作相对复杂,在实施护理操作中多同时存在很多会引起护患纠纷出现的因素,这会直接对妇产科护理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整个医院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因而,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选择最有效、最科学的护理方式实施相应护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出现,促进医疗的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对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284例妇产科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是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案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诊治的284例妇产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42例产妇中,112例为初产妇,30例为经产妇;年龄在27~36岁之间,平均为(30.2±2.3)岁;观察组的142例产妇中,102例为初产妇,40例为经产妇;年龄在25~40岁之间,平均为(28.3±2.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为:每天常规到病房检查产妇的一般情况,注意产妇的各项测定指标是否正常,综合评估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胎儿的状态,同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护理,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1)产前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的142例产妇中有102例为初产妇,初产妇由于对生产过程不了解,缺少生产经验,心理上的恐惧感比较强烈,大部分产妇产前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紧张焦虑心理,情绪会比较低落,如护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就会导致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妇的正常分娩产生严重的影响[1].护理人员应依据自身掌握的充足经验,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产妇心理上的不良状态,保证产妇的情绪稳定性,可以让产妇安心的进行分娩.②饮食护理干预;产妇在进行分娩前的几天时间里,要特别注意产妇的饮食结果,护理人员应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避免由于不科学的饮食情况对产妇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2)产中优质护理干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接受必须的优质护理措施,但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进行良好的生产护理工作,在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给予积极的鼓励,如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度不良,护理人员需要灵活的运用抚摸、延伸等非语言等方式给予患者进行安慰,保证产妇可以顺利实施分娩.此外,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产妇实施分娩过程中有出现大出血的几率,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产妇整个分娩过程的安全性[2](.3)产后优质护理干预.如产妇结束了分娩,护理人员应实施下述几点护理操作.第一,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指导,正确的坐月子,避免产褥病的出现.产妇应在饮食上加强营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凉、受风吹的情况出现;第二,当产妇可以出院时,应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身体的保养、科学的哺乳等,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之后,可以促进产妇恢复速度(.4)加强安全防范和提升便民服务.产妇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所提出的要求有所不同,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的服务,可为其提供微波炉等加热设备,方便家属为产妇提供营养物品.在病房以及走廊内粘贴触摸、沐浴的注意事项,便于产妇及家属学习,提升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安全隐患,避免意外情况出现[3](.5)更新护理理念.需要将为产妇提供贴心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实施护理操作中的每个细节上都要体现出关爱产妇,多与产妇交流和向其宣传正确的知识,向产妇讲解分娩和待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的优点,在实施护理操作前,应给予产妇准备和鼓励,加强病房巡视,尽最大努力拉近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充分表现出对产妇的关心.

1.3护理效果评定

非常满意:护理操作人员可以遵循护理操作流程,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护理态度温和,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较为满意:护理人员的操作相对规范,达到的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态度和善度尚可;不满意:护理操作不规范,引起护患纠纷,护理人员态度恶劣.1.4统计学方法实施统计学分析时运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92.9%;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在整个医院中,妇产科是相对重要的一个科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升[4].优质护理干预的内涵具体包括:在治疗和生产中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确保患者的安全,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平衡,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方法上具有一定的不足,导致产妇及其家属不满意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而对护理效果产生影响,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实施产生阻碍.因而,为了更好的提升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应发现更加优秀的护理方案,为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护理效果[5].为了提升本院对产妇的护理质量,本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的更新护理理念以及心理继续了解,提升其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注意进行安全措施方案,为患者提供方便等等多种措施.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92.9%;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这就说明,优质护理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具有很大的优势[6].优质护理干预是在实施产妇护理中的核心内容,不仅是对产妇进行身体上的护理操作,同时还要注意产妇的心理、情感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问题.此外在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下述几点:(1)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因不同产妇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产妇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操作时,需要紧密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操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存在的问题[7].(2)在实施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尽快得到家属的信任,同时要求产妇家属积极配合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患者到医院的最终目的就是诊治疾病,护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专业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能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理念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知其必然,甚至应具备护理专家的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对其的信任程度[8].护理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信任程度.对于年轻的护理人员,应虚心接受,认真学习,掌握各种沟通技巧、穿刺技巧,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9].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基础护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责任护理人员对自己的患者应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仍然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对于术后需要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正确的扣背和咳嗽方法,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降低医疗纠纷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玲.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4(03):145-146.

〔2〕张芬.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0(20):179-180.

〔3〕李梅梅.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探究[J].现代养生,2014,23(08):641-642.

〔4〕孙研.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8(11):547-548.

〔5〕曹苏玲.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36(10):617-618.

〔6〕郑凯兰,张江平,于翠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32):302-303.

〔7〕白洁.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48(20):210-212.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8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084-02

优质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贯彻实施护理责任制度,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深化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将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笔者所在医院产房采取了全面有效的护理管理,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将助产士的工作由产房前移至孕妇学校和门诊,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改进了护理质量,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成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及相应助产士设为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28岁,平均(25.6±2.0)岁,平均孕周为(36.5±1.5)周,助产士的平均年龄为(30.5±5.0)岁,学历为本科以上;同时选取2012年1-5月分娩的100例产妇及相应助产士设为对照组,产妇的孕周为(67.0±1.5)周,年龄为(26.5±2.0)岁;助产士的年龄为(31.5±3.0)岁,学历本科以上。两组助产人员、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助产士在原有护理管理模式下进行助产护理工作;观察组的助产士经过整体的护理管理培训,采取了学习培训、产前沟通、产时帮助、产后回访等措施,对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转变观念,营造创优氛围 护理管理者做好科内人员的动员及培训工作,带领助产士外出参观学习,汲取外院优质助产服务经验,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相关文件,共同制定具体措施和活动方案。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就是参阅优质护理相关书目,通过这种手段了解优质护理具体的内容,同时明确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产房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实践经验的学习就是观察实践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在产房护理过程中采用了优质护理模式后各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包括前期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为产妇做护理工作的模式等。通过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方式让本院助产士深入了解“优质护理模式”,然后在实践中将其应用。

1.2.2 分娩前健康教育 助产人员改变以往工作环境局限在产房,将工作前移至门诊,开设助产士门诊和营养评估咨询,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内容涉及孕期保健常识、分娩配合、科学做月子、新生儿护理等知识。在孕妇学校定期开展呼吸减痛法、球操、自由等操作示范,并进行个体指导,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熟悉助产人员。共同协商制定分娩计划。带领产妇及家属参观产房及住院病房,提前做好环境熟悉。

1.2.3 分娩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介入 (1)推广会阴无保护接生:无创接产技术的开展,减少了分娩中创伤,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切口感染,提高分娩舒适感,减少产后并发症,同时也减少传统接生模式对助产士身体的影响;(2)呼吸训练:根据分娩的每个产程的特点及呼吸方式,针对产妇选择合适的呼吸节律进行指导呼吸训练;(3)音乐疗法:产房内使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轻缓的音乐调节孕妇恐惧等心理情绪,减轻心理焦虑、紧张、疲劳等负面情绪,使孕妇的心情持续处于平和阶段,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分娩;(4)暗示疗法: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助产士不断鼓励产妇,用以往自己接生的良好经验树立产妇安全、顺利分娩的信心,克服整个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5)孕妇进入待产室后由助产士与家属共同陪产,让产妇及家属了解产程进展情况,鼓励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运用自由和使用分娩球、豆袋热敷缓解疼痛,协助孕妇改变保持其舒适性,减少分娩时的不适感,在产程中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使产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配合助产士接产,减少分娩损伤;(6)合理布置环境:产房外设置宣传栏,内容包括助产士分享、科室介绍以及母婴知识宣教板,既美化环境,又使孕产妇通过宣教板对科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LED显示屏分娩信息,让家属及时了解分娩动态。

1.2.4 分娩后的优质护理 孕妇分娩后新生儿通常会在保温箱保护一段时间,而孕妇由于生产过程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所以需要良好的休息,此时医护人员就需要实施优质的孕妇管理,保证孕妇生产后的迅速恢复,防范由于生产出现其他病症,例如产后抑郁、便秘、妇科炎症等。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同时与产妇进行交流,一旦产妇出现任何产后病症的现象需要采取措施。若产妇有产后抑郁倾向则需要心理医生介入治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防止产生严重后果。由于目前许多产妇在生产前会进食大量的营养品,体重增加较多,而其在产后有减重的需求,所以护理人员还可为产妇制定产后恢复营养餐,在保证产妇每天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帮助产妇恢复体重,避免生产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1.2.5 助产士在产后进行院外回访 了解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并为其针对性的制定产后恢复计划,指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新生儿护理和科学避孕方法,使产妇在生产后身心状况能迅速恢复,同时保证新生儿的科学成长,避免由于无知产生的孕妇或者新生儿的相关健康问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经济效益满意度以及助产人员满意度、医护间满意度、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等,采用满意度评分量表,量表分为5个等级,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对照组则为62%;两组的经济效益满意度分别为:97%和53%;助产人员满意度分别为98%和68%;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助产士对助产工作的满意度

助产工作满意度是助产士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现阶段医患间关系紧张,信任感不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健全护理工作流程,加强专科培训,使助产士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助产士的自我价值得到提高,职业自豪感增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助产士与产妇之间的关系,由于将助产士的工作提前了,能让助产士与产妇提前进行深入的交流,在孕妇生产过程中助产士进行的工作也能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升了助产士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了助产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3.2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的护理质量之间相比较的程度,它是评价护理最终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管理中通过多种细节加强助产人员与孕产妇及家属的主动沟通和人文关怀,在无形中减轻孕产妇及家属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有更好地依从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遵从“人性化”思想,避免了产妇护理服务的笼统化,有效降低了护理手法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的可能。同时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了全方面、有效果的沟通,避免了患者由于不知情带来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孕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动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原有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采取主动服务,主动加强自身专科技能的学习,提高了护理质量,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质护理模式的推广使得护理人员在开展针对孕妇的护理工作时能依据优质护理的流程规范开展孕妇护理工作,直接促进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作用。

3.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护之间的满意度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方面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医生与患者之间产生的交流不够深入,所以说想要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在医患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能让助产士与产妇在生产前互相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增强产妇的信心,让其了解到助产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此项工作需要做到的部分有一定的了解,对其更加信任。同时也让助产士对产妇的身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开展工作时能更符合实际,从而起到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产房管理能起到积极的影响,能有效的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房管理人员更好的进行产房护理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减少产妇家庭的经济负担,有效减少孕妇分娩时的不适感,让产妇拥有更好的分娩体验。也就是说优质护理模式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能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此种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毛凤菊.落实基础护理难点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102.

[2]徐健.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9,2(8):639.

[3]王华英,凌敏兰.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97.

[4]姜岚.提高年轻护士服务意识促进医院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11,24(2):192.

[5]邓爱珍.优质护理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61-62.

[6]白建峰.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J].全科护理,2012,10(25):2373-2375.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9

马文萃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614例住院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587例住院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医患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将PDCA循环应用于产科优质护理后,产妇满意度由84.16%上升至95.43%,医师满意度由85.44%上升至97.08%,基础护理合格率则由69.23%上升至9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于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效果良好,提高了医患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PDCA循环;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22

Application of PDCA i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f obstetrics department

MA Wen-cui(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opting PDCA circling management in high quality care of clinical care. Methods:614 partur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uly 2011 to October 2012 were enroll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587 parturients hospitalized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y 2011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rimary care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used the PDCA circling to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bstetrics department,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rose from 84.16% to 95.43%,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octors rose from 85.44% to 97.08%, 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rimary care rose from 69.23% to 96.1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Using the PDCA circling to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an benefit for promotion of clinical car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and should be extend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PDCA circling;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是质量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有力保障工具[1]。为响应卫生部号召,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我院产科作为国家卫生部定点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从2011年7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并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其中,提高了产妇及医师的满意程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住院产妇1201例,产妇平均年龄(27.3±2.4)岁。孕周(40.1±1.2)周。分娩方式:462例阴道分娩,739例剖官产。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587例住院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614例住院产妇设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将PDCA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具体如下:

1.2.1计划(P)(1)分析现状。2011年6月我院进行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医患满意度调查度调查显示,对照组住院产妇满意度84.16%,医师满意度85.00%,基础护理合格率69.23%。护理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服务态度。护士表情冷淡、口气生硬甚至轻蔑,缺乏耐心和责任心。②护理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很多操作由实习生在没有带教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护理工作由家属代做,如术后协助孕产妇翻身等;部分护士专业素质较低、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病情观察不细心、呼叫不及时到等。③产妇隐私保护方面。(2)设立目标。住院产妇满意度95%,医师满意度98%,基础护理合格率95%。(3)分析原因。由于各种原因,护士编制不足,医院护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容易厌烦、身心疲惫等。护士素质参差不齐,科室护士技术骨干有的外出培训,有的因工作压力大调离产科,而年轻护士护理经验有限,加上对护理技术认识不足,对产程、新生儿病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对病情未能及时判断处理。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护士无竞争意识,不求上进,对现有岗位不珍惜。(4)采取措施。①加强护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新护士入科后加强三基培训,对年资高的护师则强化专科培训,科内组织丰富经验的产科护理人员授课及小组讨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护士每月写读书笔记2~4篇,讲课1次。②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出换位思考,开展“如果我是患者”的换位体验活动,要求在对患者护理前进行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困处,转变护士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注意护理服务中礼貌用语,制定行为规范,严禁与患者发生争吵,强调服务热情周到。尊重患者隐私,对其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充分理解部分患者的隐情,不嘲讽、轻蔑。建立家庭病房,创造温馨环境,实施家属陪待产制度,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恐惧感。③护理病历书写合理简化,减轻护士书写病历的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上来,把时间还给患者,各项临床护理措施确保做得准确到位。④护理排班合理化。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按照工作量大小及产科工作性质,将能力强、高年资的护士与能力弱、年轻护士合理搭配,充分调配技术骨干,确保夜间、节假日工作质量。

1.2.2组织实施(D)(1)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均为主管护师职称,小组每周进行2次活动,每月初对上月进行阶段总结,讨论产科护理中存在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2)及时反馈质量检查的结果及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等并督促改进。(3)积极采纳群众提出的合理修改建议,及时完善修改计划中的不合理条款,以确保计划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1.2.3检查阶段(C)(1)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及具体方法。基础护理合格率有QC小组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评价标准进行测评。设计医患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护士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2)实施上下级相互监督、同级人员相互监督、自我监督及外部监督等,有利于从不同侧面、多视角来监督评价科室护理工作,包括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监督、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等。

1.2.4处理阶段(A)PDCA循环管理在我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根据检查结果,寻找PDCA循环中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接着转入新的循环,在不断循环反复中逐步修正完善管理措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两组产妇均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均发放15份医师满意调查表,两组均共发放240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表2)

2.2实施PDCA前后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比较共有26名护士参加基础护理合格测评,实施PDCA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69.23%(18/26),实施PDCA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6.15%(25/26),实施PDCA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c2=6.5840,P=0.0103)。

3讨论

PDCA循环法是美国治疗管理专家戴明基于信息反馈原理而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质量管理中[2]。其中P是整个实施过程的行动指南,因此科学、准确的计划对工作实施至关重要。D是循环的中心环节,是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C是督促计划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对计划的实施可直观地反应。A是对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优化措施,保障计划顺利完整实施[3]。

PDCA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各项管理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王丽华等[4]研究发现,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可显著提高病区环境的综合及单项评分,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张瀛等[5]通过将PDCA全程质量改进手段引入患者满意度调查时发现:PDCA循环在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医院的临床医疗及医技部门效果显著。杨俊华等[6]对妇科患者出院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士专科知识内涵得到加强,也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改善了护患关系。

我科在2011年7月起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保障优质护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引入了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及强化。通过PDCA循环、环环相扣,在不断地循环反复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进入新的循环,并赋予新的内容,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PDCA循环模式,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也有明显进步,表明PDCA循环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PDCA是一个循环而非终结,它引领护理工作者找出问题、纠正偏差并及时总结经验,实现了既往的“检查结果”的护理管理模式向“产生结果的过程和原因”的转变,体现了前瞻性原则,突出了护理质控的前移[7]。PDCA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适合在其他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Russell CL. A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led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medication adherence using the plan-do-check-act cycle for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J].Clin Nurse Spec,2010,24(2):69-75.

[2]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3]岳利群,徐蕊,高永芳,等.PDCA循环在护理关键指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64-1065.

[4]王丽华,缪滔,朱玲凤,等.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3-895.

[5]张瀛,张云婷,田丹,等.PDCA在提高医院满意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28-1130.

[6]杨俊华,温贤秀,关晋英,等.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1099-1100.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例10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07-02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basic hospital

ZHANG Jin-xia

Health-Center of Mang Qu Town of Guinan County,Qinghai Province, Guinan 813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basic hospital. Methods 521 patients having no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686 cases implemente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while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Nursing quality,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ursing quality score,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nursing quality,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basic hospital, so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Basic hospital;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Nursing quality

近年来,国家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这是医学模式转变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基层医院病种多样,患者文化程度低,设施、设备落后,技术服务水平有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本院根据基层医院妇产科的特点,引入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1月将优质护理服务引入科室护理工作中,选取2011年1~12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21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15~73岁,平均(45.6±9.6)岁。2012年1~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686例为观察组,年龄15~71岁,平均(46.3±9.8)岁。病种包括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剖宫产、子宫肌瘤、宫颈炎、盆腔炎、生殖内分泌疾病等,研究期间科室病床数、护理人员等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措施[2-3]包括以下几点。①转变服务理念,倡导优质护理:全体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强化法律意识,保障护理安全,倡导在护理工作中彰显爱心、理解和包容。②优化护理流程,拓展服务内涵: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现有护理服务流程和模式,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整体护理转变,制订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分级管理,优化配置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开展走动式查房服务。③夯实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主动调整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患者提供相应无缝隙的基础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④开展健康教育,增进护患交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在此过程中,增进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⑤改善诊疗环境,保障患者权益:完善病区基本设施,创建清新、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1.3评价内容

参照白煌峡等[4]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3项内容,分别为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每项内容满分均为100分,由经过统计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患者自行填写,对于文化程度低者,由护士负责解释,患者自行选择。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3 讨论

护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4-6]。①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基层医院服务人群范围广,病种繁多,且由于经济、交通及时间等多种原因,很多患者的疾病未能早期发现和诊治,就诊时往往病情被不同程度地延误,导致病变复杂化;②患者文化程度低、经济承受能力差;③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医疗设施、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体系更新慢,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有限。因此,在有限的医疗诊疗条件下,优质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疗效,协调医-护-患关系,进而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7-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仅仅是护理行业内部的一场运动,也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患者体验的切入点。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倡导优质护理,优化护理流程,拓展服务内涵,夯实基础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开展健康教育,增进护患交流,改善诊疗环境,保障患者权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个体化的护理需求,这与类似的文献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综合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建立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对基层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转变模式求真务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 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1-1202.

[3] 黄叶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8-1209.

[4] 白煌峡,董菊,葛艳,等.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 (7B):25-27.

[5] 江会,刘薇群,宋黎翼,等.病人评价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结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5B):54-56.

[6] 陈红霞.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9(12):18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