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8 02:28:29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例1

摘要: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

一、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我国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也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展受阻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也导致了农业发展中的经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全面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国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受阻,无法指导农民获得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

3.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我国基层农业中的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政府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1.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业信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3.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培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更好地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三、结语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摘要: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问题;探讨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强,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进步。诸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许多制约。特别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执行力差,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等现象。这些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概念上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全面进步[1]。

2.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人才,而在现代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农业经济管理者水平有限,专业知识不高且缺乏培训,导致他们在观念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农业经济对于国家主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执行能力较差,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经验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2]。

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管理理念日趋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必将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当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将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2管理模式日趋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3]。

4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是国家对于实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真正实现国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农民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期待值较高,但由于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制约经济进步的现象。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就要整合和优化农村农业资源。其次,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的自律机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对于一些普通事务,可以由集体讨论决定,而较重要的事务,由重要决策部门如监事会来决定,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项资源[4]。

4.2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首先,这符合我国对于保证土地归属问题的政策规定,还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再次,这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从而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4.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引进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强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更新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据每个人的自身能力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其成为具备农业经济管理高水平的人才,发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经济产业过程中,重视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加强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等进行指导。不但可以有效实行对于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单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收益[5]。

4.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首先,要寻找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顺民意,尊重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从而更好的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视人才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并且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新时期整体经济引导下,重点关注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丽.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2]李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农业毕业论文例2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 经济背景及对高等 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注重厚基 础与宽 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 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 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 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 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 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 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 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 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 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 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6)实行导师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建立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细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例如农林业政策、农林业资源管理、农林业金融 保险等。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使学生对某一领域有较深入地认知。

总之,农林经济管 理学科优势劣势同样明显,扬长避短更要积极补短。未来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完善教学建设,实现人才向高素质、综合型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大学教学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以改革精神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笔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十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

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学校还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育人工程,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 教育 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特色专业建设 实践的思考

建设方向明确 农林 经济 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 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 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农业毕业论文例3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商与快递系统也相对完善。农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网络信息化发展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改变,并对如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60-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

1电商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改变

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更迅速、更全面的商品销售途径,使交易更加便捷,农业种植技术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授,使农业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

1.1促进农业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产品不只限于国内市场,在国外也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时代到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持。农业市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指导,农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并确定规模。

电子商务具备快捷、准确、全面的特征,能为农户带来精准的市场消息,确保种植的农产品畅销,降低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情况的发生概率。根据平台信息可以分析出哪种农产品销量高,农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减少农产品滞销情况的发生。这样能保证农民利益最大化,促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

1.2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信息化建设推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从集体供粮按需发放,到个体经营批发,再到现在的信息化农业结构,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健康、经济、多样化的健康食品,因此要不断调整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结构。信息化平台能够直观地了解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根据平台统计的数据,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向,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完善。

1.3改变农业营销模式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农产品要想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商、分销商、经销商。经过的环节越多,农产品的价格就越高,而且不能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获得的收入并不高,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很低,而层层中间商才是利益的真正获得者。农产品在各中间商手里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中间商囤积的农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就会降低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甚至发生变质,如果继续销售,就会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电子商务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农产品可以通过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减少了中间商销售环节,中间商不能从中赚取差价,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且从生产者手中直接购买,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使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扩大销售渠道,使销量不断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农业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使现代化技术与农业有效对接,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幅度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1信息化建设促进“三农”发展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只有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更好、农村经济更富、农民生活更美满。信息化技术作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媒介,能促进“三农”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2.2信息化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必要过程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领域都与信息化进行对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生产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农产品发生大面积滞销,稳定农产品价格。同时,农户可以及时与外界沟通,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产品,进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实现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电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培养人才

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人才。目前,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技术人才选择在城市就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非常困难[1]。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从农民中选出对信息化技术感兴趣并愿意学习信息化技术的人,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使其成为信息化技术人才,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建设,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建设农村基础措施

信息化的前提是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政府需要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网络建设,使拥有基础网络设施的农村都可以加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基礎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覆盖等,要确保网络时时畅通,使各村都能获取电子商务信息。

3.3提供技术指导

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相互支持与合作。例如农业类高校的毕业生可以到农业基地进行实践,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信息化农业技术,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电信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网络点的建设力度,确保偏远山区有网络信号。各大网络平台也需要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使农业信息化技术得到不断推广与利用。同时,各大快递和物流公司还需要多建设投放点,使农产品可以及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使消费者食用到新鲜、纯天然绿色产品。

3.4完善管理体系

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了使农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与检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在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的滞后性与准确性。

要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在农民使用电子信息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保障资金的安全。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进行大力宣传,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谨防上当受骗。为了更好地构建管理体系,政府还需要规范制度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

4结束语

中国国土辽阔,网络覆盖面积较大。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低碳和节能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并且渗入到各行业和各领域。在低碳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需要创新和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分析了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找出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57-02中國图书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

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以及国家的发展,在低碳时代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非常重要。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发展方式往往只站在农业主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会阻碍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快速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让其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也让低碳农业经济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1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其主要是以节能减排为主,并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度、工艺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形成一种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形态。这种发展形态除了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还要做到经济环保,改善环境问题,让我国成为低碳环保国家,从而实现全球低碳的目标。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制订更加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更新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能耗,最终形成低碳农业体系。

2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浪费资源

虽然我国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较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浪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不断增长,我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也变得非常紧张,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草地资源也在不断减少,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在农业灌溉方面,水资源使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2。

2.2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来说,粗犷的发展方式很容易导致土壤沙漠化并且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天然树林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功能都有所下降[1]。近年来我国过度放牧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很多草地资源已经被破坏,加大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3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很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受到污染,重金属的含量超标,会直接威胁农产品安全。我国很多农田都被固体废弃物占用,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除此之外,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并且水体也出现富营养化。

3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要想使我国现存的耕地资源能被有效利用,就要改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通过循环经济使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次使用,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方式[2]。将资源回收后再利用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逐渐减少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建绿色生产体系,使用消耗资源量少、投入资金少并且排放量低的低碳模式进行生产。

3.2使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发展

首先,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农村大力宣传和推广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让农民对这些先进技术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播放科普电影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提升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和科技知识的积极性。

其次,加大对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政府需要给予农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援助。

再次,建设农业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可以让相关的技术人员突破空间限制,与农民及时进行沟通,可以加深对农业的调研程度,还可以将权威性的农业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3.3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使用各种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开发农业资源,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可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要想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首先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既可以保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与此同时,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出大量的绿色食品。

3.4重视有机农业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帮助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有机农业还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保证土地肥力,确保农产品健康生长。最主要的是,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3]。我国目前还有部分农村没有使用天然气,而是使用煤炭做饭或取暖,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还会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物。另外,有机农业提倡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把秸秆变成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3.5发展旅游业

要想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调整农业整体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居民开始到农村采摘或者到农家乐游玩。

农业毕业论文例4

很多农学类高等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落实力度不够,并缺乏对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和运行过程的反馈,论文答辩走过场,评委提问时间短,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另外,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专门用于毕业论文的经费很少,这样往往会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就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某些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及材料,还要打印论文,很多毕业论文就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使得论文设计时不敢利用精度高的仪器和质量好的材料,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创新性,造成新颖性的课题无法完全开展[6]。

(二)学生认识不足

学生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消极,草率从事,甚至模仿、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只是到网上搜索、拼凑、剪贴,敷衍了事。许多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养成的习惯,缺少独立的研究能力,对导师存在过多的依赖心理,寄希望于导师的“点拨”和最后阶段的修改,马马虎虎地拼凑学位论文,其质量也可想而知。

(三)教师精力不足

由于高等学校短时间扩招,导致招生人数激增,在校生人数巨大。高等学校教师除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外,还要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少,教师让研究生完全替代自己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师年轻化步伐加快,一些新建专业大胆启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部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本科生论文指导方法简单,疏于管理。此外,也有一些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放任自流,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这些都不利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四)理论知识不扎实

尽管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对于学生完成的学分数有明确的要求,除完成学分多、课时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必修课外,还要选修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课程作为素质拓展的内容课程,这势必会占用专业课程的部分课时,使得专业课程学时减少,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导致学生对许多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也有高等学校进行课程小型化改革,人为压缩课程学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知识点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加之学生所选课程总数增多,学生疲于上课,课外时间不足,也无法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五)实践教学不完善

农学类专业一般是实践性较强、应用性突出的专业群,大量的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农业院校的实验场所不足,实验条件简陋,实践基地严重短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另外,有些学校的毕业论文从大四的第二学期才开始,一方面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经常奔走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签订就业协议,很难静下心来做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受季节影响较大,实验周期较长,假若实验不成功,没有补救时间,对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质量意识,引起农业院校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各农业类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要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领导制度、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检查监督制度、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组织选题与开题、撰写中期检查、成绩评定程序与评分指标体系、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与总结等各个环节;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得到具体实施[7]。学校应增加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减轻指导教师的经济压力,为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加强积极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课程,从查阅文献、论文选题、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步骤实施、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必要性、实用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一门能力素养必修课,是结束大学生活、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演习;就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来讲,毕业论文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恒心、能力、毅力和合作精神;就服务社会方面来讲,农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能把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

(三)强调责任意识,导师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指导管理

指导教师素质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明确导师职责,对年轻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指导水平。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安排科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小组,使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高级职称带动中级职称教师,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8]。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敷衍了事、放任自流的指导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必要的话应该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同时,加强导师对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任务合同、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学中,既要顾及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前沿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既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农业毕业论文例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性的不断凸显,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表述也发生了变化,从“基础地位”到“首要地位”,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表述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而《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其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研究,发掘其成功的传播策略,以央媒和地方媒体为代表的党媒和各自媒体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传播策略;“三农”;新闻联播

一、非均匀传播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涉农新闻的分布不平均。有时,在一个月中,可能会集中出现涉农新闻占比高的几天,其余时候占比较低甚至为零。放眼全年,涉农新闻在春季和秋季占比较高。由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涉农新闻在农业生产关键期及某些节日前后会高频出现。

(一)与农业生产相关

首先,涉农新闻会在农业生产关键期高频出现。如图表1所示,1~4月和9~12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中均超过6%;除3月和4月,其余六个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超过10%;2月和9月的涉农新闻在当月的占比甚至在15%左右。1~4月是一年中播种的关键时期,9~12月则迎来了全面丰收的时节。在这些月份较高频次地报道与“三农”有关的新闻,可以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民的亲切关怀和对农村、农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让新闻受众感受到田间地头、春耕秋收的魅力。

图表1

图表2

相反地,一年中的5~7月的涉农新闻相对较少。这段时间内大部分作物尚处于孕穗拔节期,直接报道作物长势的新闻不具有太高的新闻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议题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段时间内涉农新闻着重报道了相关路线、方针、政策及引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典型人物,但总的来说,处于“三农”传播的“低谷期”。一系列涉农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台和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奋发有为,是之后成效、成果显现的基础,因而不同时期的新闻其实有着内在的呼应关系。

(二)与相关节日相关

其次,涉农新闻会在某些节日前后高频出现。如2018年清明节前后,《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均以大篇幅报道了“三农”话题。4月5日的头条新闻从追忆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切入,后将视角引向其曾经创办的革命根据地横峰县。当地22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68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大山腹地,帮助村民增收,村级光伏电站、万亩葛根、油茶等现代农业蓬勃发展;4月6日的头条新闻则以四川蒲江县明月村的“新村民”和邛崃市新民村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例,讲述了四川通过推出一系列“人才兴农,人才强农”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再如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更是直接使用了“三农”这一表述。9月22日的头条新闻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紧接着,次日的头条新闻作为前日头条新闻的延续,报道了总书记的讲话在各地引发的热烈反响。

在节庆期间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全社会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话题,加大爱农、助农、兴农的力度,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提供更强大的合力。

涉农新闻的分布不平均一方面受到客观条件(如作物生长情况、节假日分布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媒体的传播策略密切相关。媒体的传播策略应该适应客观条件的发展,并根据舆论需求、自身立场加以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取得更优的传播效果。

二、多角度传播

在《新闻联播》中,立足于央视部级的媒体传播平台,对“三农”问题,这个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策略。利用多角度的传播策略,央视《新闻联播》通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在一个长时间里勾勒出一个相当完整的我国三农事业奋斗历程。大体可分为“人物”、“事件”、“物质”三个大角度。

(一)“人物”角度

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有一类新闻以农民生产生活为中心,专门聚焦“人物”,出现的人物,根据身份划分,大致可划分为国家领导人、农民和基层干部。

“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国家领导人与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与外国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与农民、国家领导人与干部,这一部分以“上层建筑”为抓手,聚焦大方向、总任务;“农民”主要按身份划分,主要分为解放前革命烈士、果农、渔农、农牧民、和农民工,在“农民”角度当中,新闻联播以农业生产、农民的民生发展、农业现代化等为主要切入点,聚焦具体事件,报道产业发展;“基层干部”的新闻以一线干部事迹和干部培训为主,以新闻故事展开,体现出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人以感动和信心。

(二)“事件”角度

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有一类新闻以农业发展为中心,聚焦“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在这一部分的新闻中,一类聚焦了农产品的进步,出现的往往是优秀的技术人才,比如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云南师范大学的“超级土豆”团队等;还有一类聚焦了农业与其他国家战略的配合,如“雄安新区”的农业发展、与“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对接、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合、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交叉和与非盟、东盟、欧盟、印度、巴西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农业贸易往来等;再有一类是聚焦农业生产的新闻,在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报道,如春耕、防疫、休渔期、秋收、牲畜出栏、假期等等,保证传播的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三)“物质”角度

《新闻联播》中的涉农新闻在涉农“物质”建设、改造上着了较多笔墨,报道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安排和成果。如2018年4月13日的头条新闻,报道了總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讲话。在讲话中,提到了“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等部署安排,从较高层次谈及对农业方面的建设要求。又如在2018年5月6日的《新闻联播》中,“新时代新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这条新闻报道了宁夏吴忠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整治被农村垃圾包围的河流,让臭水沟变成村民受益的生态廊道。

由此可见,《新闻联播》从多角度报道了对涉农物质资料的建设、改造成效,既包括党和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又涵盖了农村环境及每户人家的生活条件改善。这就从全方位阐述了涉农物质资料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性。

三、多体裁传播

在《新闻联播》中对于“三农”所报道的形式非常多样,利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多样的叙事,达到传播的目的。在所统计的数据当中,占有很大篇幅的便是专题报道与新闻特写,这两种体裁以其充分的叙事,约占所有体裁的一半。

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

(一)专题报道

“最美基层干部”就是《新闻联播》的一个典型系列的专题报道,其中有很多篇幅都给到了乡村干部,因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一环便在于无数的乡村基层干部。

例如2018年5月5日的新闻,“最美基层干部——吴协恩:矢志乡村振兴谋求共同富裕”,讲述了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带领村民勇于创新、奋力创优的同时,还努力带动全国各地更多的农村富起来的故事。我们通过例文中的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看到了我们基层干部是如何带动帮扶农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又如何授人以渔帮助农民们传递脱贫的办法。体现出了身为共产党员心怀百姓,身体力行的优秀品质,是党的好干部,是人民的好公仆。

(二)新闻特写

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报道类型——新闻特写。它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例如:2019年2月2日的新闻“李克强在内蒙古考察”:

“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考察……。

……

在卧龙山棚户区,居民们向总理表达了出棚入楼的强烈愿望。李克强说,居住是民生刚需,要急群众所急,政府、居民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新居。他叮嘱当地负责人要全面排查棚户区居民医保、低保情况,保障他们基本生活。

李克强来到热电公司,强调冬季供热是北方地区基本民生。他感谢工作人员春节坚守岗位、辛勤付出,为千家万户送去寒冬里的温暖。

……

这则新闻特写就把李克强总理下乡考察,关心农民生活福祉的细节展现了出来,从农业收成,择业就业到生活保障,住房条件,子女上学,出行便利,李克强总理无微不至的体察到了农民生活所面临的的诸多难题,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注,还体现出了李克强总理对农民生活能否有所保障的关心。

结束语

专题报道与新闻特写,具有角度细腻、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等共性特点,《新闻联播》以这两种体裁为主要传播手段,辅以消息、通讯、社论、跟踪报道、评论员文章等,充分利用各种体裁的传播优势,全面而真实的进行“三农”问题的传播、记录,能让人民真切地把握我国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现状,感受国家进步与发展,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完成传播任务,达到传播目的。

三农问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问题解决对策论文

摘要:该文从城乡振兴战略角度,提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为农村改革发展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农村改革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历年来工作的重点环节。新时代赋予了“三农”领域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证。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到“四化同步”发展,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这个短板,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想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就必让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优先配置干部,优先配置要素、优先资金投入,优先公共服务四个优先,提升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做到优先安排、优先满足,通过用高效实在的办法去解决“三农”问题。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想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大力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开发村镇内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保证人才的留任。同时也要加强乡村镇的人才培养,一要重视人才素质,二要重视品德建设。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包括新型农业耕种技能、农业发展经营技能、乡村规划管理技能、乡村治理技能等,都是目前农村建设紧缺的能力。国内各大农业高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为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建设乡村自主品牌,提升乡村整体价值,推进农村新型智库的发展,建设农业人才高地。

(二)夯实农业基础

要加快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效率,提高农业科技的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就是最好的粮倉,技术是最好的粮食,只要有技术有土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不断加深农产品品质改革,推动农业建设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对农业支持的高效率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目标的实现。以东平县为例,近些年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推广,通过提升农业质量,振兴农业发展。以建设具有绿色、优质、品牌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实现“三农”问题的良性改善。

(三)改善乡村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能够做到普惠农民,保障基本,均衡收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方向,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全面保障农民的生活条件。要加强在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建设,只有农村人民素质和安全的提升,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发展。要加强道路的修建与维护,要想富先修路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一)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其次是对于生态安全的保护。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流动屏障,保障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正常流通[1]。要建立城乡要素之间的互换机制,保障公平性,保证公共资源的均匀分配。比如成立相关的指标调剂交易机制等。

(二)贯彻落实城乡结合扶持政策体制

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利用城市高速发展对于基本生活要素的需求,对乡村进行带动。乡村的生产要素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改变,实现短渠道供应链,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之间也要根据彼此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发展转变,突出特点,利用彼此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互相结合帮助扶持。比如城市以旅游业为主,乡村就可以发展特色水果、粮食种植业,减少常规种植物的种植面积。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业毕业论文例6

1、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2、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4、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1、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

2、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三、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四、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农业毕业论文例7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农业毕业论文例8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农业毕业论文例9

一、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1.毕业论文研究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训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锤炼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具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缺乏解决问题的胆略和经验,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

大学生毕业实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平台和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指点、自己调研与思索,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毕业实习包括多个环节,有开题报告、任务计划书、试验的设计与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这些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验和训练,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作用。

2.毕业论文试验与论文写作可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与作风

科研试验需要系统严谨的设计,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偏差,这都需要学生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不得有半点马虎,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做事风格有重要作用。

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千锤百炼,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修改培养学生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修改论文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一些个过渡时期,是学生的角色转变、心理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

毕业论文(设计)是老师指导下的系统工作与锻炼,是大学生上岗前一次综合训练,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及综合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刻影响。有时候学生刚走上工作,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实践太少,对生产和科研都感到很神秘,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毕业实习正是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心理逐步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慢慢消除,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胆略和经验。

4.毕业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实习的试验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独立进行,一般是几个同学共同协作,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试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和论文撰写,在此过程需要很多的沟通与协作,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作用。

二、近年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

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

(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

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三、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

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要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重要的做好毕业论文试验研究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切实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好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外,增加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心得体会(经验与问题分析),并成立毕业实习督导小组,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过去的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所做所学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24).

[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蔺万煌,王华,魏宝阳,苏益.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2).

农业毕业论文例10

 

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动力

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一个典型案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方面,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压抑了多年的劳动热情得以迸发,这是形成在以后的数年中农村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或者说,新的经济体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而最主要的方面自然是劳动力这一要素的解放,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尚未完全理顺产权关系的前提下的制度变迁,这一制度至少将部分产权由集体回归个人,农民也因此获得了一定时期内在经营权和收益权上的某种程度上的个人产权形式。然后通过家庭这种基本组织形式是这种经营方式的成本和收益内在化,所以才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这种制度变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营模式的回归满足了小家庭经济模式这一中国历史传统,因此才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明显的经济绩效,使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承包责任制实施初期,不少地区(如作者所了解的豫北多数地方)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网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农民对农业科技相当重视毕业论文模板,优良品种的推广、化肥的广泛使用等等,都是促成1980年代初农业大丰收的重要因素。虽然当时农产品的价格较低,但与社会整体物价水平相比较,农业的丰收以及国家对农产品的适度提价,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相当大的实惠,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1978年全国农业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到1986年为423.8元,年均增长27.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7倍,下降到1980年代中期2倍左右[2]。

二、制度创新的滞后:农民收入在徘徊中增长

从制度变迁角度看,真正对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依然是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这一转变从本质上乃是由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尽管1990年代初中央确定了在我国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农民来说,这种变化就是1970年代末制度创新的延续。或者说,1990年代初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对城市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农村。尽管不少人认为1990年代的前半期农民收入处于“反弹回升”时期,仍然有理由认为,在1985年以后的时间中,我国农民收入总体上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尤其是受1996年下半年以后的一个时期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更为缓慢。

林毅夫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民的实践引发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劳动者不仅在适应体制,而且也在推动着体制变革。他认为,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农民能自主经营,从而激励了农民创业[3]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彭军涛等人的研究表明,“制度变迁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4]。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显然和上述结论相吻合。可以说,1980年代中期以后,除了农业产业化这一未完成的且对相当多的农民并未产生影响的新制度,在农业经济中没有形成根本性的、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创新,这就导致了农业领域的变革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其他行业的变革,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处于极为缓慢的提高过程之中。

三、现阶段农村制度创新的供求及其特点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变迁可以区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导性制度变迁。其实,无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后来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直到200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很难严格区分这两种看来性质不同的制度变迁。可以说,诱导性制度变迁要成为现实,通常需要政府部门的默许;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自然也需要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否则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制度,甚至有可能导致政权的更迭。因此,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毕业论文模板,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是歧视上述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的交错和结合。只不过目前的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带有更多“强制性”特征罢了。如若追根求源,这种“强制性”其实仍然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广大农民的意愿的体现。

所以,在制度需求的诱导下,实行主动的、“强制的”、供给主导式的制度供给,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四、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起为实现既定目标的高效、公平的制度体系,既是问题的关键,也是难题所在。

1.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以产权制度创新保护农民的利益,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现行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上仍然有改进的空间。从节约交易成本和保护农民的利益角度看,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在弱化,土地不再是这些农民的唯一的生活来源,实行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允许一部分土地实行有偿转让,并不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要能保证集体拥有最终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的长久使用权和使用权的转让权,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允许农民自主的处置自己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也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措施。这也可以避免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对农民土地的强制征用行为。当农民在市场交易准则下自愿转让土地时,农民的利益才得到保障,才能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向非农产业,而继续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才可能通过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提高收入水平。

2.通过对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实现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和农户抗御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的能力

诺斯认为,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5]。比较符合实际办法应该是:第一,鼓励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建立,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和指导,进行行业管理;第二,允许和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和协会,以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程度;第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的一体化经营”,真正实现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的一体化经营。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农户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根本保障,使农民自愿的融入市场经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进一步市场化毕业论文模板,逐渐消除小农意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3.加快我国的城镇化步伐,逐步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是必然趋势。从我国目前实际看,不少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在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其实并不在农村,并没有从事农业劳动,而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中。因此,面临大量农民不断进入城市的局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消除城乡壁垒,给农民进城提供方便,为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改革户籍管理方式,给农民以平等的待遇,从国家政策上制定允许农业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清理不合理的地区性劳动力流动限制政策,才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所以,有序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既是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

4.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现实及理论问题,也是在人口众多、经济比较落后的我国所面临的难题。据2004年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2003年底,我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的农村特困人数为1257万人[6]。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进步。

对于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借鉴城镇社会保障的做法,实现“城乡一体化”;一般地区,先从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农民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在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上,应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资金的筹措应为个人交纳、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相结合毕业论文模板,缴费标准与养老金标准都不宜定得过高。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金的管理与保值增值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核算、审计监督等项制度。

5.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的发展提供数量足够和质量合格的劳动力资源

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农民基本免费接受培训,资金的来源除了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还可以发动社会赞助,可以由用人单位适当提供小部分资金等等。河南省郑州市培训进城“农民工”的经验教训值得关注。据河南电视台报道,“农民工”不是不想参加培训,而是缴纳不起近千元的培训费。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仍然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和进城的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农民收入的提高都是空谈。

6.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资金制约一直是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主要障碍。要盘活农村经济,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创新农业金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经营管理方式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构成。这种以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银行这种商业金融和农业发展银行这种政策金融相配合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已经启动,不论是采取农村商业银行的形式,还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形式,还是在贫困地区施行互助式的信用合作形式,或者是建立农发行的基层网点机构,都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是信用社的根据地,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服务三农。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正确理解和把握服务三农的内涵,充分发挥机构网点的优势,不断研究农村市场,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改进支农服务的手段和方式,如: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在春耕、夏收、秋播、冬藏的不同时期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要做到不误农时、不误民需、不误民力,切实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服好务。

7.农村财税制度创新

在中国,广大农村居民所赖以生存的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毕业论文模板,就特别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和帮助。

在财政支出上,一是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的比例,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国家的预算支出中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支农比例,既要确保了足够的支农财力,又要避免在支出管理上的随意性、多头性;二是优化支农结构,特别是一些专项补助资金的确定要科学、合理,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更大的效用,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做法带来财力的分散和效率的低下;三是借鉴国外经验,用足用好WTO规则范围内的农业补贴政策,增强弱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使其尽快改变贫困面貌;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政权在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不因政府财力减少而使农民负担返弹。五是强化支出管理力度,实行财政资金的绩效预算和使用管理上的责任追究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除了通过上述制度创新及措施,不断完善政府关于农业领域的各项制度外,改革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精简机构等等,也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只要各级政府切实努力,尽可能的避免空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本文是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后税费改革时代制度创新与农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11KYYB19)

参考文献:

[1]张晓山.简述中国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世界,2005(5)

[2]党英国.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税务研究,2005(6)

[3]李金铠.取消农业税后农区乡村财政的危机与改革.财政研究,2005(7)

[4]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