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技术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9 23:35:04

农业技术员论文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1

一、评聘范围

按照农业部、人事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l993]农(人)字第52号)和《印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1994]农(人技)字第4号)的精神,凡20*年12月31日前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从事农学、园艺、植保、土肥、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等专业技术推广工作且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务。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担任高级农艺师职务(含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工程师,下同),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5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者:

(1)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推广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或开创性的推广课题。

(2)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关键农业技术问题,并取得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推广成果。

(3)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重大推广项目。

(4)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推广科技人员,具有培养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2、对于不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未达到任职年限破格申报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者,必须在担任高级农艺师之后取得下列成就之一:

(1)获国家发明奖或科技进步二等奖,或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主要贡献者”是指在项目中承担主要工作或关键工作,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人员,不论有无证书)。

(2)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二)专业理论要求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了解相关专业及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

2、在本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是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之一。

3、对本专业理论技术有创造性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4、熟悉有关前沿理论在本专业国内外应用情况。

5、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

(三)业务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须具备下列条件之2项:

1、曾提出过有重要学术和实用意义的推广课题,在推广科学前沿进行开创性的工作。

2、曾编写出具有较大影响的科学论著。

3、负责指导过国家重大推广项目或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

4、主持或为主参与制定本专业技术推广规划。

5、举办过高层次、高水平的科学讲座,能指导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6、解决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疑难问题。

(四)工作业绩要求

1、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编公开出版的全国性或省级农业学术、技术推广教材20万字以上。

(2)在部级学术技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文章5篇以上。

(3)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并提交学术论文3篇以上。

(4)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全文4篇以上。

(5)正式出版过不少于10万字著作的作者。

2、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以上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2)获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上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3)主持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取得显著成果,推广面积和技术水平达到规定要求,并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4)主持的部级推广项目,经部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主持研制开发的实用技术有2项以上重大改进,经部级专家鉴定通过,已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推荐名额

全区推荐总名额为25名。县及县以下岗位职数核定内的申报人员原则上不占用推荐名额。

四、上报材料

(一)各县市在推荐上报人选时,需呈报下列材料:

l、由人事、农业行政部门正式行文的推荐报告2份。报告中应清楚介绍整个推荐过程,并注明推荐人选的排序、是否占用指标等情况。

2、20*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推荐确认表(见附件1)1份。严格按单位类别和专业填写,由人事、农业行政部门共同签章。

3、20*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1份。此表严格按照备注中说明逐项填写。

4、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年在岗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1份。认真按照表中要求逐项填写,由人事、农业行政部门审核并签章后上报。

上述文件、表格需文字性材料和软盘(1张)同时报送。所有表格采用统一格式。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5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关系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发展农业要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除了研究出各种创新型产品外,还要将其充分运用到生活生产的实际中,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 新时期下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

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要有针对性,推广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广泛性,要能够适用到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针对农民的特点,联系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应采用方便且易推广、易学习的方法来促进农业科技普及。

建立优秀示范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推广法。在一定农业区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良种良法直接落实到田地,技术措施要领直接落实到个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指导,设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做好榜样,带领周围农民进行科技学习,争取做到周围辐射户对农业新科技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能够了解基础知识并进行运用的目的。

印发资料、广告宣传手册推广普及法 。将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方法、操作要c、技术原理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成简便易读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较易掌握,并可对照操作应用,而文化基相对较弱的农户在科技人员和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达到一定的农业科技普及传播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非常受农户欢迎。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推广法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培训人员明确重点,掌握所推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要使其掌握主推技术的技术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传授,有利于将技术及时有效地传达,科技人员或者农户有问题也可以在现场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出台政策、实施技术和实物配套捆绑相结合的推广普及法 。实行技物结合,利用农资实物、配方新肥料等,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作物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技物结合连锁服务推广普及法,可以让农户等看科技的效果,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减少群众的盲目种植,形成农业产业。

2 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方法配套应用

在了解推广方法之后,我们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广泛推广、充分运用,以达到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

2.1 按照“专家团、技术员、学习户”的思路建设服务体系

政府或企业提供科技专家开展培训班或讲座,讲述理论知识,技术员亲自到田、地中指导农户学习理论知识并实践。公司为农技人员提供工作津贴与补贴,通过企业、农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的方法,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优秀学习户、先进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生活补助,提高农户学习的积极性。

2.2 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代农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投身到农业、农村锻炼实践中,与农户进行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有利于农户对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也让农户学到更多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化培养 ,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农户文化基础的提高。

3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各种条件资源,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科技应用,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经济方式的转变。在未来,我国不仅仅要进行科技发明,更要致力于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3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关系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发展农业要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除了研究出各种创新型产品外,还要将其充分运用到生活生产的实际中,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新时期下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

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要有针对性,推广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广泛性,要能够适用到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针对农民的特点,联系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应采用方便且易推广、易学习的方法来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建立优秀示范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推广法。在一定农业区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良种良法直接落实到田地,技术措施要领直接落实到个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指导,设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做好榜样,带领周围农民进行科技学习,争取做到周围辐射户对农业新科技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能够了解基础知识并进行运用的目的。印发资料、广告宣传手册推广普及法。将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方法、操作要点、技术原理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成简便易读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较易掌握,并可对照操作应用,而文化基相对较弱的农户在科技人员和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达到一定的农业科技普及传播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非常受农户欢迎。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推广法。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培训人员明确重点,掌握所推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要使其掌握主推技术的技术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传授,有利于将技术及时有效地传达,科技人员或者农户有问题也可以在现场得到有效解决。政府出台政策、实施技术和实物配套捆绑相结合的推广普及法。实行技物结合,利用农资实物、配方新肥料等,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作物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技物结合连锁服务推广普及法,可以让农户等看科技的效果,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减少群众的盲目种植,形成农业产业。

2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方法配套应用

在了解推广方法之后,我们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广泛推广、充分运用,以达到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

2.1按照“专家团、技术员、学习户”的思路建设服务体系

政府或企业提供科技专家开展培训班或讲座,讲述理论知识,技术员亲自到田、地中指导农户学习理论知识并实践。公司为农技人员提供工作津贴与补贴,通过企业、农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的方法,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优秀学习户、先进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生活补助,提高农户学习的积极性。

2.2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代农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投身到农业、农村锻炼实践中,与农户进行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有利于农户对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也让农户学到更多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化培养,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农户文化基础的提高。

3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各种条件资源,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科技应用,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经济方式的转变。在未来,我国不仅仅要进行科技发明,更要致力于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忠云.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的实践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05).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41-1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的农民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已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在社会劳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生产和经营方式逐步有了的独立的决策权,不再盲目的听从行政命令。所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情况,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要接受更大的挑战。

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理论素养是推广农业技术行为的前提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有道德素养。推广技术的对象是现代社会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高于长辈,但是又参差不齐。技术人员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新的理论、困难、难题,技术人员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克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耐心也是必须具备的,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和内心,了解农民的需求,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诚恳耐心的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农民一起讨论,不懂得问题,要虚心请教,共同学习。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要有文化素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推广人员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首先要用专业的理论知识,鲜明的实例吸引农民的眼球,说服他们接受新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然后才能使农民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只有这样才会把新技术推而广之,进而让大众接受。

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推广农业技术行为的基础

新型农业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效率要高,反应要迅速,决策要果断。毋庸置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的在推广技术的的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大胆的尝试,敏锐的眼光,正确的评估,就算有再专业的知识,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举个例子,比如去年的小麦市场行情很好,但是我国的产量很低,现在有一种先进的小麦增产技术,那么就要说服农民使用这种技术,指出这种技术的优点所在,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分析市场行情渐长的局势,用这种技术致富很快,这样就很容易被农民接受,比枯燥乏味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技术推广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还要善于分析市场的行情变化,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储备是推广农业技术行为的保障

知识就是力量,我国的农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农业技术人员在学好农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其他的科学技术知识,比如市场经济,法律,金融,国际贸易,这是很必要的。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以后,已经与世界接轨,我们的农副产品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如果技术人员不充实自己,就会和世界脱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不了解世界现在要求的农产品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不了解食品法是什么,不知道农业技术要怎么改进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学好的一门科学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是综合技术的全面运用。

农业技术人员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游刃有余,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很好的推广农业技术做好了保障。

4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创新总结是推广农业技术行为的核心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农业技术人员也不能墨守成规,死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也要学会因地制宜,什么样环境制定什么样的推广方案。一个合格的技术推广人员,应当能够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知识农业时代,创新能力是技术推广人员必备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要求技术推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并将其总结、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这对于提高技术推广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技术推广人员应该明白,技术上要有突破,必须从制度上创新,推广农业技术当中,技术人员高瞻远瞩,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比如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根据新形势下市场发展的趋势,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社等方式对农业实行一体化经营,适度扩大规模经营,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正是这样,农业技术才不断有新的突破,我国农业的发展才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 陈秀兰,何勇,曾维忠.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2009,(12).

[2] 谢士新.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思考[J].人民之声,2010,(5).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5

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以及推广并不是十分理想,其中包含着较多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来“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在全球背景下的推广工作。

1农业技术推广在全球背景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过于紧张

现如今我国在农业经费上的支出很大的,但是有一些偏远的乡镇干部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将一些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占为已有,从而导致现如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过于紧张,这是导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紧张的原因之一。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庞大的,因为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广、调查范围和人员也比较杂乱,而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需要经费的支撑,而我国有一些地区偏远的乡镇政府得财力十分有限,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基层农业的推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资质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庞大的,因为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十分广,而且调查范围和人员也比较杂乱,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需要大量的推广工作人员来进行配合工作,但是前文提到过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需要经费的支撑,而我国有一些地区偏远的乡镇政府得财力十分有限,所以雇佣一些资质较高的推广人员本身就比较困难,而一些农村中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大多外出打工,谋求生计,留在村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整体文化素养不高,所以正是因为推广人员的资质不够,从而导致了我国基层农业的推广工作始终得不到应有的效果[2]。

1.3农业技术推广对象配合度较低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就是一些农民,而现如今大多数农村中素质较高的知识青年都会外出打工或者上学,现在还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的,都是一些四十岁以上的老农民,因为其一辈子都在和黄土地打交道,所以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了解,所以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配合度不高。而如果不从这些农民处进行调查,又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结果真实化,所以这也为基层农业的推广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4宣传工作不到位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对象的配合度较低,其根本原因还是宣传工作不到位。虽然农村中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大多外出打工,谋求生计,留在村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整体文化素养不高,但是只要宣传工作到位,还是会保证留在村中的农村对农业技术推广积极配合的,而现如今大多数政府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时,也只是做一些表面功夫,导致一些农民根本就不了解、不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和意义。

2农业技术推广在全齐背景下推广工作的具体策略

2.1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我国政府对于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庞大的,因为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广、调查范围和人员也比较杂乱,而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需要经费的支撑,而我国有一些地区偏远的乡镇政府得财力十分有限,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基层农业的推广经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顺利进行。政府不仅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还要提前对基层推广的经费进行合理的预算,将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只有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够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2.2严格选拔推广人员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可以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整体素质较高的推广人员,因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影响着推广工作是否顺利进行,是否能够准确的将我国基层农业现状进行统计和调查。比如可以进行一次推广人员的招聘,将招聘门槛提升,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际应用,一定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水平。

2.3提升推广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

严格选拔推广人员是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要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将新进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将一些综合素质不高或者政治意识不强的人员进行排除,并且还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将考核结果和绩效奖金挂钩,从而激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2.4加强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一步,只有将宣传工作做到位,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对象的配合度和积极度。首先宣传初期可以在农村的黑板报处、村委处进行宣传,使农民对其有一个初步印象,宣传初期就可以在农村设立一个宣传月,通过全方位、多方面的宣传和普及,使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农业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只有加强对我国基层农业的推广,才能够使政府和国家进一步深切的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但是只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因病施药,加强我国农业部门领导对农业推广的认知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格选拔推广人员、提升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加强宣传工作,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6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三、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立会之本

“十五”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3次,编辑、出版论文集2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相互交流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把学术权威性和代表性显示出来不断提高农机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年8月在新源召开了“农机化发展问题研讨会”,同时组织“玉米青贮机械研讨会”有13个企业,30余种玉米青贮机械机型参加现场演示,现场观摩人数达600余人;*3年七月和喀什农机学会在莎车县共同举办了*3年农牧机械展示会暨现代农牧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3篇,经专家评出6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技术推广部门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和成果转换的大平台,丰富了会议内容,开阔了视野,针对性强,专家们的建议通过学会反映到了有关政府部门,供领导决策,已经引起农机界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4年8月在塔城成功举办“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9篇,收入论文集34篇,其中23篇论文获优秀奖,5人在大会上交流。

四、科普工作点面结合是学会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深入博州两县一市八个乡镇发放蒙哈等科普读物,期刊,图书,磁带,VCD,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出示展板,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当地领导高度赞扬。还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机化科技年活动,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需求,为期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机械化》,《畜牧机械产品目录》,《农机用户购机知识问答》,《获推广许可证农机产品目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受理程序及范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科普图书,资料等共19种,计6000余册(份)。

按照自治区科协的要求推荐评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人,成立“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组”,为自治区第七,八、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选,*6年会员杨军、兰秀英获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陈发获二等奖。*6年11月经中国农机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为“*2~*6年中国农机学会先进集体”。

由学会协办的《*农机化》汉文版,《*农村机械化》维文版技术期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农机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传授农机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村机械化》*5年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96-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村农业机械不断增加,搞好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是保证农机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学员年龄大小不一,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农机技术基础不同,学员所处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培训时间较短,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如何让学员在培训结业时,不仅懂理论,而且还要具备会操作、会保养、能排除农业机械和农机具故障等实际技能。培养出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的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在培训实践中应该做到七个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培训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忌理论与实践脱节,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实物及录像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弄懂所学农业机械和农机具的构造、原理、调整、维护和维修等基本知识,专设相应的实际操作课程,在学员学习一部分理论知识后,就到相关的机具上去动手操作、拆装与调整,这样既巩固了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员实际动手能力,这是农机成人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 主机与配套机具相结合

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培训,要克服重主机轻配套农机具的毛病,主机技术状态固然重要,但配套农机具没有良好的技术状态,机组的生产率仍然不会提高,作业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会达到理想的程度。在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授主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维修等知识外,对于主机配套的有关农机具也应该进行讲解和实践。对新推广的高效低耗的新机具,一定要作为教学重点,和主机一起进行教学、考试、考核,这样才能有利于拓宽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知识面,提高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农机具的综合利用,一机多用创造条件。

3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现代化的大农业是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是配套技术成功结合的综合体现,可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中,除要向学员讲授农机驾驶和农机具操作的基本知识外,还要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环境和农艺要求,先进的作物栽培模式和高产技术配套措施等,介绍农业机械和农机具的配套使用操作方法,使学员能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恰当的农业机械作业方法,以满足高产的农艺生产要求。如间套作地块的农业机械运用、机械化化学除草、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深松和植物保护技术的恰当配合,作业质量和机组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农业机械作业成本与农机具运行路线的关系等。

4 使用与维修保养相结合

在农业机械和农机具使用过程中,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往往有重使用轻保养的不良倾向,平时不注意主机和农机具的保养,直到主机和农机具磨损到不能使用时再更换新机件。这样做的结果无行中增加了维修费用和作业成本,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还大大缩短了主机和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在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中,要在讲授主机和农机具使用的同时,介绍主机和农机具的技术保养和主要零部件的修复知识,提高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自我诊断能力、自修能力和保养的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和配套农机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书本知识和农机新技术相结合

现在新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许多农机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在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教学中,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要对发展了的先进农机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注意收集整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扩大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知识面。使他们不断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6 业务技术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中,在讲授和实践农机驾驶和农机具操作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结合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使农机驾驶员和农机具操作人员,成为知法、懂法的、遵守农机具操作规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的农机技术人才。

7 初训和复训相结合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8

农村职业教育要引进当前农技部门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特别是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甘肃省68%的人口在农村,有关农村劳动力的资料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的仅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现代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应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目前农村职业高中各专业的文字教材品种基本上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反映新技术、新知识的教材缺乏,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在整体上没有大的改观,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农业生产,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教育效果一般。如教材中关于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由于本地没有甘蔗栽培,学生仅仅是知道了,不会去深入了解;但是目前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双垄三沟蔬菜种植技术、设施农业育苗、嫁接等先进适用技术,学生则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由要学变成爱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提高现代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农村科技人才,农村职业中学要改变过去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学生需要的状况,农村职业教育要引进当前农技部门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作为教材的辅助内容。

2学校实训基地与试验示范基地相结合

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有一个稳固的平台,而农村职业中学具备推广“平台”的条件,有大量的实训基地,有懂技术的管理人才。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经常下乡,紧跟农民的生产,但由于农民的理论知识有限,认识不足,相互观望,积极性不高,给农技推广带来很大的困难,推广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农技推广部门和职业中学相结合,将部分试验示范基地与学校实训基地结合,把职业中学作为一个推广的“阵地”,通过专业教育和基地实践,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完全符合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成为合格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当地农村,连着千家万户,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推广的农业技术,学生就像“触角”一样伸向四面八方,推广起来效果会更好。实际上,职业中学就是农技推广的一个分支,拓宽了技术推广渠道,加大了推广的动力。同时,职业中学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实用技术,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家长、社会消除了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看法,提高了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社会影响,解决了农村职业中学招生难的问题,相得益彰。

3学校教育与推广人员培训相结合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96-1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况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其中县及县以下属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这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力,是我国实施与实现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 我国农业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职能不清

职能的混乱,会造成很多问题的产生。经营、公益性的技术推广及执法监督管理3个功能混淆。造成技术推广部门重经营轻推广、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严重发生,有些地区的农技推广部门甚至只有经营性活动,没有履行服务性推广的义务。因此,出现了农民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农技人员也不满意的局面。

2.2 体制不顺

农技推广体制的不顺畅直接导致农技整个系统的工作不顺、信息不畅。例如:很多农技人员的一大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乡镇中心工作上及在编不在岗、混编混岗现象普遍发生。

2.3 保障不足

我国乡镇的农技推广系统中,有2/3的机构存在着有钱养人、没钱干事的现象,另外的1/3甚至无力养人。据统计,2007年,我国财政全额拨款的县级以下的农技推广机构中,其中约36.8%的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都有财政保障,而50%的机构只能保障人员经费,相关工作经费(例如:开展试验、示范等)则主要靠经营创收来保证。

2.4 理念不新

目前:以技术为核心,行政推动,自上而下,产中服务。未来:以人为本,市场引导,自下而上,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产加销一条龙。

2.5 机制不活

竞争上岗、职业资格准入、绩效考核等科学管理措施在客观上较难推行。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奖惩并举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推广机构中很少实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无法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某些实行大综合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着由于人员身份不同导致待遇不同的现象,有些人员是全额的,有些是差额的,还存在着自收自支的,这样就很难统一管理,虽然是综合,实质还是各自为战。

3 大力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3.1 加强机构建设,确保职能有效履行

明确公益性职能任务。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服务性定位的管理,细化公益性职能工作任务,明确要求和职责,细化到每位推广机构的工作人员。

科学核定编制。本着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科学测算、合理核定并落实乡镇或区域性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竞聘上岗。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将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吸纳到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强化人员培训。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对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选拔骨干农技人员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建立学习的动力机制是关键)。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实施。推广机构的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或经县级以上相关部门正式考核培训从而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才可以进行竞聘选拔,尤其是公益服务性的推广机构一定要严格把好准入关。

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创新用人机制,引导鼓励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基层推广体系注入新生力量。

3.3 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农技推广活力

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合理确定岗位责任,明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推行由农民群众、县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等挂钩。

创新农技推广的手段。为了全面推开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大力推行农技工作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模式;要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发挥试验示范园、高产示范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提高农技推广公益信息化建设;推广专家、农技人员、农户即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有效形式;采用委托服务、招投标制、政府订购等方式,摸索农业公共服务等多种实现形式。

3.4 加强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乡镇或区域性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加强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重点加强仪器设备、办公条件、交通工具、业务用房的建设,实现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探索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模式。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服务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逐步建设村级服务站点,探索对农民的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 何伟进.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困难及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2] 袁文,张一帆.试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的难点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

农业技术员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9

1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农广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要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结合办学宗旨,进一步明确实训基地基本功能,为理清建设思路指明方向。

1.1建设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

在当前的形势下,为满足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农广校应当积极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的传统观念,将消耗型的实训基地变为生产经营型的实训基地,把相关的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统一安排,使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结合,在发挥实训基地教学功能的同时,完成生产任务,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降低办学成本,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将教学实训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提升教学实训的技术含量,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此外,农广校应充分发挥出自身资源优势,在实训基地中开展多种服务,如农业技术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使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1.2以培养学员职业技能为目标

对于校内教育教学而言,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并使学员可以从中获得与从事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学员在实训基地中除了完成一些专业技能的学习之外,还能接触到本行业最新的技术,这对于学员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借助实训基地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为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提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当学员学业期满后,除了能够拿到毕业证书之外,还可以拿到1~3种职业资格证书。

图1 农广校实训基地的校内实训功能示意图

1.3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农广校多年来秉承的办学宗旨,基于这一前提,农广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讨论、动手实操、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学员当成主体,这有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应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将理论笔试改为专业技能考核,由此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可将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的教材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利用实训基地加大学员的实训力度,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1.4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农广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同于一般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其应当承担起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实训基地要向广大农民学员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与示范,如绿色蔬菜、优质秧苗、软管微灌栽培等产业技术,使农民也享受到实训基地建设带来的好处。实训基地还要为农业加工企业、农民生产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全面提升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增长学员见识

在农广校实训基地中,涵盖了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以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设备,能够让学员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技能。通过带领学员在实训地基进行参观、实践,可让学员接受到专业化的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增长学员的见识,丰富学员的技能。

2.2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培训资源

知识和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高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农广校建设实训地基,可以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先进农技推广等活动,使实训基地由服务于校内学生,拓展到服务于校外农业技术人员,有助于实现农业教学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出较高的社会应用价值。

2.3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

农广校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训模式,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为学员提供实践操作场所,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使学员更加深入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农广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着力建设集专业实践教学、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科技研究、先进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根郭勒.切实加强农广校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