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民主价值的要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4 17:13:17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面阐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质是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民主,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实质是要求我国创建造高度发达的政治条件,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文明,是人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和谐是对社会环境建设方面的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自由”,是在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政治平等权利、首创精神的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外,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创建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公民个人在基于社会贡献的基础上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通过国家建立健全社会法制,公民学习、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这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共同理想等的热爱之情,并能够积极投身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敬业是对公民职业素质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公民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求公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诚信是为人之本、兴国之基,表现为对公民个人、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社会之中的道德层面的规定。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态关系内在统一的价值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不仅具有是统一的发展目标,而且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而提出来的价值导向,首次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目标做了的层层规划,使他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国家发展目标提出的要求。只有实现了国家富强,为人民的生活创造出更高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为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是富强、文明、和谐政治保证。文明是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和谐能为富强、民主、文明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环境保障;反过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又能够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发展。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现实,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要求。自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人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价值。平等是人与人权利对等的一种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准则。公正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所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公民个人权利和利益的重要保证。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层面上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各个方面,是公民个人内在价值的追求。一个人只有具备最纯洁、最神圣、最深厚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对生活、对集体、对国家充满爱并能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成自己工作的动力,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在工作中、生活中诚恳待人,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友善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态关系,才能够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为公民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重要奠基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既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同时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2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故此,我们探讨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任何政治活动和行为都是有其价值依据的,没有脱离价值依据的政治活动和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亦是有其政治价值依据的,这种政治价值依据就是民主和公平,民主和公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第一,民主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实现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紧紧抓住社会劳动这一核心,阐述了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劳动具有二重性,即特殊性和普遍性,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统一。劳动的特殊性可以指人类劳动的具有特殊性意义、或者具有个体性的具体性的劳动活动,它是一种个性;劳动的普遍性则是指任何人类劳动都是蕴涵了人类一般劳动性质,也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动,它是一种共性。劳动二重性矛盾本质上反映就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或者也可以说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矛盾冲突,当这种矛盾无法解决时,那么政治革命就不可避免,从而走向人类解放,趋向于社会主义。这种劳动的二重性的矛盾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消解,而其历史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本质上也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只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忽视了此点,社会主义将走向反面,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真精神。

公平的政治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精髓。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共产党人通过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真正公平的社会。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强调只有社会赋予人与人之间公平的基本权利,结束历史上一切人身依附关系,是人获得尊严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指出:“公平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在,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

第二,民主和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价值取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追求民主与公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目标,无论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上始终书写着“民主”两个大字。在如何解答“历史周期律”问题时,的答案是人民民主。新中国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建立了一系列的体现人民民主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人民民主思想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思想,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出了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公平思想同样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政治上了“三座大山”,在宪法上确立了人人平等,建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条件;经济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人享有公平的物质条件;文化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思想自由,确立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重新获得确立,纠正了时期关于社会公平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一条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新路。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公平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观和核心执政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价值观,制定了保障社会公平的系统政策。

总而言之,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它们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二、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则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价值诉求,是对“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追问,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它也体现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等层面。民主、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其内在要义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的理论抽象,而现实的活动是蕴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等活动。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深刻反映,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相一致的,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活动的一种深刻反映。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以及现实选择的必然结果,追求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和公平的社会,反对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始终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这也是中国人民对现实社会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需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也就必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之一。如果缺乏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那么政治活动就是不健 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健全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偏颇的;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的政治活动,才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政治活动,也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实践的一种本质反映和价值追求,已经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方面,追求民主和公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其实,追求和实现民主和公平的社会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富有理想的民族,把社会和谐始终作为自己民族奋斗的价值追求。而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的全面发展的状态,民主与公平也就必然成为其内在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顺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的本质反映,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本质把握,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恰恰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内在反映,深刻揭示了时代精神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价值诉求。我们现在提倡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概括,也是现时期社会政治活动本质的提升,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则是世界政治历史活动的理论提升,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活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和理论诉求。

第四,从社会主义道德视域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政治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规范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反映,它深刻揭示了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言行,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和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价值诉求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本质是民主和公平的,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实践的价值欲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在政治活动实践中的反映。如果离开了民主和公平政治价值指导,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将显得僵硬和死板,缺乏活力;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才可以真正显现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精神和活力以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

三、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推进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建设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政治文明,同时,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文化价值观本质就是一种公民政治文化价值。就如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说,公民文化就是公民政治文化。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动作层面的观念依托。而这种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公民文化价值观,这种“‘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入,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民主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表现,而这种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必然对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公民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社会各族人民凝聚力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大众的内在价值追求。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和要求。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努力实现政治活动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培育具有此种价值观的公民,本质上就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另外一个方面,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了,才可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同样,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可以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也使得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社会存在、社会制度秩序和个体心灵秩序等三个角度来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3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09-02

2015年9月28日,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在讲话中阐发了“共同价值”重要思想,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新论断。但共同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共同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是什么、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等相关理论问题,成为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点,科学阐述“共同价值”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不是凭空脱离于社会历史事实而孤立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共产主义运动、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社会制度,也是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伦理理想的价值追求。过去许多人常常把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概念当作资本主义独特的历史产物,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价值观,甚至加以批判和斗争,其实这在理论上完全是一种错误,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尽管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追求,也存在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要求,共同的利益追求反映到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上,就形成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凡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理想,真正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被吸收、容纳到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科学、效率、全球治理等反映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这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吸纳、借鉴,并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发展和提升这些共同的文明成果。新形势下,更是站在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首先,当今世界格局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实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在批判旧社会、建立新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同样高度重视和追求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最后,民主、自由是人类共同的普遍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民主、自由、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同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人民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那样一个社会,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

深刻地理解“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有助于准确把握提出“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相对西方某些国家主张和宣扬的“普世价值”,中国提出带有中文化色彩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中国追求在国际上获得主动发言权和话语权的具体体现,可以化解西方某些国家利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中国在价值观上的诘难和攻击,澄清国内外在价值观问题上对中国的误解和非议,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观建设的理解和尊重。

二、“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根本区别

自近代至今,“普世价值”经历了从宗教到神学再到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从近代基督教倡导的普世主义到20世纪中叶神学家倡导的全球伦理,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普遍伦理”,直至当前特指西方强势话语、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真正成为理论上研究和交锋的焦点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之后“普世价值”又总是借助各种场合特别是中央重大决策之际不时沉渣泛起,企图混淆视听,制造思想混乱。2015年9月,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重要思想后,有人更加迫不及待地提出,“共同价值”本质就是“普世价值”,只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法而已。不管“普世价值”如何改头换面,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虚伪性、蒙蔽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深刻认清“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扫除“普世价值”的思想障碍。

首先,二者产生的根源不同。“共同价值”源于全人类的共同需求。在新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当今时代各国人民在解决内部发展问题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基本共识,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愿望,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是指超越一切时空而被普天下所有的人共同接受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即普遍绝对适用、绝对永恒存在的价值,实际上,这种脱离社会历史发展而孤立静止的“普世性”的价值带有浓厚的西方政治色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这种所谓的“普世价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二者的特性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从不追求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只是寻求适用于特定时空领域下各个国家和民族具体的价值关系中的共同价值追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随着全人类共同利益需求的条件、范围、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历史的、相对的、发展的全人类的共同需求。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被赋予“终极真理”意义,是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绝对的、静止的、普适的、必然的、超阶级的利益诉求。最后,二者的目的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主张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的满足,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协调发展。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在宣扬价值普适性的基础上,试图把各国的发展道路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建立所谓的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三、“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

“共同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有助于澄清理论上的误解。仅仅从词义上看,“普世价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似乎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普世价值”的目的是,通过“普世价值”这一极其容易混淆的概念演变他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对此,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坚决反对。为此,国内外在理论上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一些误解,似乎拒绝“普世价值”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拒绝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而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各种属于当代政治文明的“共同价值”的提出,避免了价值观上表述的不必要的含糊和矛盾,澄清了国内外舆论界对中国政治文明理念上的误解。“共同价值”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也不可能站在人类现代政治文明之外,相反,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不拒绝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而且,一再强调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权。自“”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努力用西方的知识体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即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和当代的社会实践仍然习惯于用西方的话语系统和知识体系来解释。现在,我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掌握不了话语权,即使GDP高速增长,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共同价值”理念就是用中国文化语言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话语系统、建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表达方式的重要体现。

最后,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价值,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制度与价值方面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目标与价值手段的统一。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实现“共同价值”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⒓大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力量,也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4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61-03

党的十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每个公民应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三个层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体现,是公民和全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群众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人民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民主、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务实、清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须靠人民群众,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也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当然,正如任何科学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自发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出来的。通过积极倡导、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精神追求,成为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追求,而这本身就是践行了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表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浸透着中华民族最朴实的期盼,每一层表达都包含着中华儿女最执着的追求;每一次注释都蕴含着全体人民最绚丽的梦想。它在群众中孕育,在群众中提炼升华,更是在群众中走向成熟。

(二)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党的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内涵和核心。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人人都有幸福感。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带领全国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也为人民群众所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而奋斗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群众路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们从切身体会中达成高度的认同并积极践行,以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首先是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化的参与。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走“群众路线”,被群众所认同,因为只有精神变物质才是最终目的,才是物质变精神的价值体现。共同理想只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才具有力量,崇高追求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离开了生活和实践,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再崇高的价值观也只能是虚无缥缈、海市蜃楼。我们并不缺少理论家,我们缺少的是执行者,因此要通过走“群众路线”,善于做群众的学生,主动到群众中征集不同意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有机统一性,它们统一于广大群众为之奋斗的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具有何种精神状态、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对于能否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践行群众路线,主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唯有如此,广大党员干部才会自觉遵循实践党的群众路线。

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群众路线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缺失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践行核心价值观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参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变得纸上谈兵,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毫无意义,追求的价值就会偏离方向;失去群众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变得没有了明确目标、准则;脱离群众的价值观,就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需要群众推动,需要群众引领并导航。《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找准人们思想的交集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真正做到“接地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遵循它、践行它,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一,践行群众路线,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因此更加注重对主体意识的培养,强化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中,并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才会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纳,并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与提升人们社会参与水平,通过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主体地位不断获得提升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重在实践养成。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及各种载体和平台,要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成为思想的引领、精神的追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先行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开展广大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贯穿于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效果。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广大群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遏制,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第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又是主要实践行者。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在贯彻群众路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要找寻人们思想道德的交汇点,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典型,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在引导中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要充分发挥弘扬真善美、贬斥丑恶假的育人化人功能,使人们自觉、有力地去抵制和反对一切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行为。分别对不同层次的群体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群众、感化群众,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趋势,成为潮流。善于以大胆创新的工作作风,搭建群众便于参与和乐于参与的平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行之久远,持之以恒。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5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6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7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后认识不断深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凝聚共识,从哲学的视角把它高度概括为24个字易记易传的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精神的凝练,体现了我党的理论勇气和智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共鸣,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正确认知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作用,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直面和化解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疑惑和争议,明确其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直面和化解疑惑和争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条件和前提

学界和民间对“十”明确我国核心价值观导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度高共识,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相互关系存在种种疑惑和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与化解它是多数人真正自觉践行的思想前提。其困惑和争议主要集中表现为四类。一类是关于核心价值观内容方面的疑惑和争议。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区别,如富强、民主、自由、爱国、敬业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吗?如果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特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不应该包括这些?这种观点缺乏历史的、求实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忽视了作为人和人的群体-社会的共性本质,忽视了共性本质所决定的共性价值追求。而共性价值追求正是人类交流共处的文化前提和基础。因此富强、自由、民主、热爱祖国等是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维护个人和个人所依存的祖国的尊严和权利的必然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最普遍而美好的情感表达。同时这也是中国人民实践着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而进行的事业,尽管有过失误和曲折,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追求富强民主等价值追求没动摇过;脱离人类价值追求共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的核心价值就不能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使命。第二类观点认为,既然具有普世价值,价值体系建设都要向目前世界上更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价值体系既“普世价值”看齐。这种观点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个性。这种个性恰恰是中国人民形成价值共识的历史、实践和心理基础。由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内容、侧重点及其理解存在差异性。如资本主义以追求个人自由为侧重点,而我们社会主义以追求平等共富为侧重点。富强民主是我党一贯价值追求。从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哪一个阶段都体现了为祖国富强、人民、平等公正而奋斗的主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已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肉生命、灵魂追求、情感与意志,是属于我们独有的历程和经验,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不能替代的。这是核心价值观被我国大众认同的历史、实践和心理基础。第三类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德顺先生为代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性和内涵就是在分析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明确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从而体现其个性特征;且要将这种个性置于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之下,自觉追求与人类进步方向一致的先进性,才能体现我们价值追求个性的优越性。[1]他认为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价值特征。坚持而不是排斥普世性,但又有社会主义特性的核心价值,才是应对作为西方对付非西方意识形态的普世主义陷阱的最好办法。第四类是关于三个倡导之间关系的争议。施芝鸿认为“三个倡导”表述分别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杜鸿林认为前两个倡导均可对应国家和社会;刘进田认为第一个倡导指明了经济、政治、精神、社会四大领域的外显价值目标。第二个倡导揭示第一个倡导的内在价值,是第三个倡导现代性的保障,是三个倡导的核心所在。[2]这种观点是认同这些价值追求前提下的理论分歧。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研究,化解认识分歧,才能激发人们对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并自觉践行之。

二、用心和制度关注并有规划地解决民生问题

在思想利益多元、贫富差异不断拉大,就业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复杂而多发的背景下,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党的组织及制度,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中要把及时了解民生、关注民生;分期、适时、有规划地解决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加剧、公共资源不均衡、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利益保护、机会均等等关乎我国未来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以着手解决突出的社会公平、教育、医疗、住房、生存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为突破口,真正改革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解决最困难人群生活保障问题,切实开辟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民主参与决策的制度性渠道,真心欢迎民众参与和监督,以更好地均衡利益,维护和实现公民合法利益,保障决策和制度公平正义科学。这样人民才能相信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和决策是为了人民更好生存、发展与幸福,才能对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有信心,并自觉践行之。否则干部党员和民众难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守和落实这样的价值观,民主法治就会形式化和工具化,社会就不会和谐。

三、强化制度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制度建设。可是,一些制度机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被歪曲。究其原因,除去一些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制度漏洞、权钱诱惑和制度落实需要一个过程等因素影响,更关键的是制度建设的标准性、合法性、可行性和制度维护机制的欠缺。因此,要真正落实和发挥我国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思潮和行为的引领作用,第一,必须明确判断一项制度正确与否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那就是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人民自由、平等、友善、有序、全面发展,即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要求。第二,制度制定到实施要合法。如必须有利益相关民众按比例参与制度讨论和听证等制定和修改过程。第三,强化保障核心价值实现的制度建设,确保制度和机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制度机制完整性。如政治上切实建立民主决策保障机制,制度科学性论证和评价机制,落实民主法治等制度的行为评价、激励和过错追究机制以及制度及时修正和完善机制等;如建立社区自治制度,完善社区法律制度,充分实现社区居民合法自决权,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社区村居委会、居民代表大会、物业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居民自我服务机制;建立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社区文化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

四、培养和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我国公民意识中的核心理念。因此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扎实做好公众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和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作为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怎样我们就是怎样,我们怎样国家社会就会怎样,一切社会的光明与黑暗都与自己有关,有自己为光明前景而做得努力与对不良风气所做的抗争;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只是抱怨他人与社会,只做口头巨人和行为的矮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培养公民意识,一是要完善民主制度。实现民主决策,让民众真实感受自己主人翁地位。二是要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单位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平等与自由公正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公民教育,让大家认知什么是公民,公民意识的内涵,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尤其要重视对青年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理想、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其能以独立的主人翁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和自我价值实现拼搏奋斗的,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三是重视提高干部党员、公众人物、教师和家长公民意识,发挥他们对青少年的言行示范和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8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9

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指人不断摆脱旧的不合理分工的限制,摆脱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逐渐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质而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第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民主价值的要求例10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