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学思想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5 15:47:12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例1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例2: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若干户人家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钱190则不够330,如果9家共出钱270,则多钱330。问家数及牛价各是多少?

将盈不足术翻译成如今方程组求解就是:

设x为家数,y为牛价,由题意得:

x/9×270-y=30

y-x/7×190=330

解得家数为126,牛价3750钱。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以下给出《九章算术》的精彩例子,以飨读者。

例3:今有委粟平地,下周一十二丈,高二丈,问积及粟几何?

今译:有粟若干,堆积在平地上成圆锥形,它的底圆周长是1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及粟各是多少?

答曰:积八千尺,为粟二千九百六十二斛二十七分斛之二十六。

例4:今有委菽依垣,下周三丈,高七尺,问积及为菽各几何?

今译:有菽若干,靠墙堆积,它的底圆半周长3丈,高7尺,问它的体积及菽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百五十尺,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

例5: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今译:有米若干,堆积在墙的内角,它的底圆周长的四分之一是8尺,高是5尺,问它的体积及米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为米二十一斛七百二十九分斛之六百九十一。

关于这种计算堆积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沿用很广,并将这些公式编成歌诀流传下来。其歌诀是:

光堆法用三十六,

倚壁须分十八停,

内角聚时如九一,

外角三九甚分明。

这些流传的歌诀,可能就是后人根据《九章算术》的这个“委粟术”编写而成的。很明显,歌诀前三句的意思,就无异于“委粟术”的术文。至于歌诀的第四句,就是依墙外角堆米,参照术文可表达为:“依垣外角者(居圆锥之四分之三也)二十七而一”。不过,《九章算术》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广,本文所述仅是冰山一角,该文的作用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罢了。

[参考文献]

[1]吴文俊.九章算术与刘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康身.中算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夏树人,孙道杠.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农学思想论文例2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同时,试题比较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即使农村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到市区去参观考察,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能产生多少感性知识?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上海要创建国际大都市,必须缩小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用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以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创新教育。创新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有这

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必须及时充实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的确立和开拓精神的养成,大量的、新鲜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源,是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还沿用着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关部门曾指示,政治教师可以阅读上级下发到学校的文件、学校给予政治教师订阅二份以上政治刊物,这在基层学校,特别在农村初中学校是很难实现的。

每年市区都要组织多次时事形势讲座和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但农村初中的政治教师是很难也很少能参加到的,因为大多数通知在基层学校没有得到落实。还因为由于交通的原因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活动,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想方设法增大现有政治教师的知识面、提供他们的信息量,是改变目前农村思想政治课落后状态的紧急而有效的措施。

第四,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问题。因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在边远的农村初中已经到了严重脱节的程度,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教师。他们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是非常困难的。

农学思想论文例3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同时,试题比较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即使农村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到市区去参观考察,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能产生多少感性知识?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上海要创建国际大都市,必须缩小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用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以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创新教育。创新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必须及时充实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的确立和开拓精神的养成,大量的、新鲜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源,是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还沿用着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关部门曾指示,政治教师可以阅读上级下发到学校的文件、学校给予政治教师订阅二份以上政治刊物,这在基层学校,特别在农村初中学校是很难实现的。

每年市区都要组织多次时事形势讲座和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但农村初中的政治教师是很难也很少能参加到的,因为大多数通知在基层学校没有得到落实。还因为由于交通的原因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活动,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想方设法增大现有政治教师的知识面、提供他们的信息量,是改变目前农村思想政治课落后状态的紧急而有效的措施。

第四,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问题。因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在边远的农村初中已经到了严重脱节的程度,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教师。他们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是非常困难的。

农学思想论文例4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学思想论文例5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不仅会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而且会有助于更好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诚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但也不能囿于学科建设是从事理论研究,而忽视理论教育所从事的理论普及工作。学科建设固然是着力于理论上的提升,但理论工作本身的特性、特点和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我们,紧密结合理论教育的实际,为理论教育服务,不仅不会影响理论品位的提高,而且是促进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理论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重视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这是理论的本性使然,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使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一紧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受益并获得双赢的过程。在这种紧密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同时,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既不会影响和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也不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水平。恰恰相反,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研究成果和适用的人才,将会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用人渠道,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总之,通过双向对接,二者会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三农”问题的提出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就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的进程。然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远不及第二与第三产业。农民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便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由于城市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大量集聚在城市却无工可做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农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而且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其生活状况成为中国人总体生活状况的最主要反映,农村能否尽快发展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三农”问题也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需要循着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从时代背景着眼认识“三农”问题,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视野和大手笔,“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循着“(1)城镇化—(2)工业化—(3)现代化”的基本行程,其中“城镇化”是这一发展转变的原动力。要将这三个层面与“三农”问题放在一起思考。首先要了解传统农业社会。从内容来看,要认识两点: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大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特点十分突出,乡是农民世代栖息的地方,土(即生产资料)是农民谋生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经济活动的相对固定性决定了农民祖辈落脚于乡村,拓荒耕地。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世代繁衍,终老于土地。传统农村的社区性质和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为此,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区,就需要从传统社会的农业开始。这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史”与“论”结合的切入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三农”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在研究和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扎根、结果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均可涉及“三农”问题。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尽管有人说,作为一本教科书不必须有相关内容,但笔者认为,既然“三农”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还是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两部分的内容中有所反映的。如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系统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权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解决农民问题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道路;斯大林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是苏联模式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等内容完全可以写进教材或教案。这其中,《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长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卓越成果。这部著作,对指导当时农民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政党,对目前社会主义者突然到处都把农民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感到非常惊奇。按理说,我们倒应该对这件事情没有早已发生而感到惊奇。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来说, 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但从他的有关论述、文稿及在他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中,仍大体勾勒出了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毛泽东一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以阐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注意研究和引用、介绍毛泽东当年开辟中国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基本经验,讲明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毛泽东特别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支援农村建设。这些可贵的探索与设想,都可以成为我们在授课时引用的精粹。此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三农”问题的大量讲话、指示和文章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应有内容。如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国情,深刻指出,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首先取决于农村,我们制定政策规划蓝图,必须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江泽民同志则指出要始终明确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都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授“三农“问题的“纲”和“灵魂”,是需要写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可以从中国近现代的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上入手来阐释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有人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教学中很难讲“三农”问题,实际上并不尽然。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立足于国情谈理想就是从现实出发,这个国情和现实便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再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贴近”当然离不开贴近“三农”问题。

总之,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都与“三农”问题有着不解之缘,都需要对“三农”问题从自身的课程特点出发加以阐述。但在讲授中要注意:1要处理好现行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和教材中无“三农”内容的课程间的关系,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 ,是要写进教案展开阐释的,并要注意其它教材中的“三农”问题是从何种角度讲的,要体现本课程的层面;教材中没有涉及“三农”内容的要讲,也可写进教案,但需注意入手与着眼点,切忌重复其它教材的内容。2、要贯彻“论从史出”的原则。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从事实(史)中讲道理(论)。从四门课程的总体来看,“三农”的发展“史”主要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来体现。 3、四门课中关于“三农”的内容要有逻辑递进关系:既可以时间在先为序,也可以逻辑在先为序;各门课程中的“三农”内容要有所侧重。实践表明:万丈高楼需从平地起,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是一定会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0

2、《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萍、李维武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 人民出版社,2002.

农学思想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84

杨献珍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在理论上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杨献珍哲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献珍哲学思想在实践中创新,其哲学思想内涵丰富、见解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能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 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杨献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毕生都在坚持和普及唯物论思想。杨献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寻找“改造世界”的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直是杨献珍宣传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主观符合客观,思想正确反映存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前提,有利于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

1.1 杨献珍唯物论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前提

杨献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唯物主义是其哲学思想最鲜明的特色。他清醒地认识到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谁若离开了唯物主义,在什么时候离开了唯物主义,在什么地方离开了唯物主义,就一定要犯错误。”因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才能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唯物主义才能教我们掌握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学会在认识事物上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样才能做好工作,避免犯错误。”杨献珍大力宣传和坚持唯物主义的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思维与存在相一致,即在实际工作中以唯物主义指导,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主客观相一致。杨献珍唯物论思想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并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1.2 杨献珍唯物论思想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础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且强调根据党的目标、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

从实际出发或是从观念出发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农村社会阶层更多元,农村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存在等新情况和新变化。我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要从当前农村实际出发,善于借鉴和运用杨献珍唯物论思想,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观方法、对策符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2 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矛盾关系

杨献珍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抵制形而上学中形成了他的辩证法思想,着重强调矛盾同一性,并重新阐发“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合二而一”是杨献珍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既有中国语言特色又具民族哲思特点,对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建与发展的矛盾关系。

2.1 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指导

杨献珍将古代哲学家“合有无谓之元”思想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提出“合二而一”,科学表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合二而一”作为“对立统一”思想的中国化表达方式,是一种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杨献珍在《克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中指出:“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是一种会害死人的思想方法。所有一切左右倾错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都是源于这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这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因为只有尊重辩证法,坚持“合二而一”,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去做工作,摒弃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才能避免陷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泥坑。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杨献珍辩证法思想有利于正确处理农村党建与农村发展的矛盾关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抓党建与抓发展的矛盾,“口袋富”与“脑袋富”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抓党建与抓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处理不好这对矛盾,势必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杨献珍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种情况,即矛盾着的东西,本来可以统一起来的,但在他们的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却统一不起来。这些矛盾着的东西看起来都是对立的,但又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这对主要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不是绝对不相容的。

仲祖文在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时强调要“切实解决‘就党建抓党建’、党建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来推进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党建与发展看似两个相互对立方面,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抓党建与抓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彼此割裂的,以党建保发展,则能保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发展促党建,则能使党建充满生机与活力,两者合二而一,统一于农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目标中。杨献珍肯定、突出、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农村党建与农村发展的统一性,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创造性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杨献珍唯物史观的核心。他主张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组织、一切工作必须密切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否则将一事无成。广大干部不树立唯物史观的群众观,就无法解决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3.1 杨献珍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支点

杨献珍一贯重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自觉地用这些原理来考察现实问题。他不仅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而且提出要坚持历史辩证法,走群众路线。“杨献珍坚持历史辩证法,把尊重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向群众学习,当群众的学生,同教育群众,当群众的先生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群众的学生,又当群众的先生”的两点论,又强调“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重点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农民,同时发展又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因此杨献珍的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点。

3.2 杨献珍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走群众路线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全面”都涉及千千万万群众的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民是否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得出的共识,可见群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性。

仲祖文在谈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上特别强调要“强化乡镇抓村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阵地在村的意识,乡镇党委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沉下去、深下去,摸村情、察民意,分片包村,入户走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村,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户,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人。”党的领导干部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群众的学生,又当群众的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群众观。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定方针政策,从群众中来,然后到群众中去宣传、执行,到群众中去;既向群众学习,研究群众的感情,当群众的学生,又领导群众、教育群众,当群众的先生。同时也坚定地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尤其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杨献珍哲学思想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阶段,尤其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杨献珍哲学思想有利于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既富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428-429.

[2]杨洪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9.

[3]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53.

[4]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72.

[5]仲祖文.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N].人民日报,2015-6-21.

农学思想论文例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的过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不能忽视农村,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必要性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理论的巨大力量,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有力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注重大众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也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4]

3、农村社会发展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观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同时,信息传播渠道已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内容也日趋纷繁复杂,而农民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农村天然地成为理论宣传宣讲的薄弱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加强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其它思想就可能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近几年,一些组织在部分农村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地方出现迷信群众与迷信活动均呈增多趋势的状况。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实践,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1、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民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根据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可知,农民群众往往是从他们关注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与关注,要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深刻的了解与准确的把握,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从理论的视角解析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依据,解答农村发展遇到的新困惑,回应农民关注的切身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有兴趣学,有动力学,也更容易接受。

2、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思想建设居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之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平台,把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农民群众中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浓厚氛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形成倒逼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虚化的状况,督促其只有切实做实、做好,才能彰显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二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使每个农村党员都成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够承担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员的任务,推动普通群众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现在,各地农村普遍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寻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结合点。比如,借助农村现有的文艺团体与文艺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融入到文艺团体的表演曲目中,或者与农民群众日常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做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把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纳入农村“几好”家庭评比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作为评比的内容之一,通过激励引导,在农村中树立一些“学理论、用理论”的典范,培养起农民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阐述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的,也就是将理论由严肃抽象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后转变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化是离不开通俗化的,只有通俗的才是属于大众的。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前提下,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做好理论的通俗阐释工作,少一些从抽象到抽象的推理,少用严肃的深奥的逻辑语言,多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多用家常话、明白话、管用话,让经典的论述以通俗阐释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通俗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

2、积极创新形式方法手段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增强实效性。比如,理论宣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传统形式。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具备的感染力,应当继续坚持。同时,也需要根据农民的欣赏口味与生活习惯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宣传过程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调动农民的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喜好与欣赏口味、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地方把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编进一些小故事中,以地方戏的形式在农闲季节在农村进行巡演,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努力改进话风文风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大力提倡新鲜活泼的话风文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一是实现理论的朴素化,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的朴素感情和朴素生活之本来面目,切忌把鲜活的理论搞成群众无法接受的玄妙、生硬、西方式的理论说教。二是实现语言的乡土化、口语化。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努力掌握不同地区农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做到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三是实现理论的具体化与简练化。把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理论同具体的事实相结合,使理论与群众生活相关联,贴近大众的需要,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简洁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短明快、层次清晰的理论梳理,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书本的理论成为生活的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列宁全集(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农学思想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Oos8-02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实阵地,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频繁的各国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的交融性发展,对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凝聚效力和整合功能,淡化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因此,积极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注重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传播方法的科学性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避免多元文化冲击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逐渐被“边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多元文化、多元观念汇集碰撞,形成了人们复杂多变的价值取向,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农村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稳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应对多元文化对农村的强烈冲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建设。

(一)稳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是指引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奋力实现全人类解放、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向广大农民进行革命宣传和动员,领导工农联盟,开展武装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建国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逐渐确立。但是受到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意识相对落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尚浅,总体理论水平较低。容易受到其他非主流思想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流行封建迷信思想,宗教势力也一度发展壮大,严重弱化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腐蚀着马克思主义的农村中的固有阵地。因此,稳固马克总主义在农村的根本指导地位。避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农村中被逐渐“边缘化”是当前推动农村发展和帮助农民进步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掌握农村的主导话语权,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应对多元文化对农村的强烈冲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传入我国,强烈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效率、竞争原则促使农民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入我国,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乘隙而人,甚至在部分地区大肆泛滥,严重腐蚀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社会格局致使农民形成了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取向,弱化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引导作用。“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这就要求加快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村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理论和原则也必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受益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固化、农村教育状况落后等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乡风、民风等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的宣传与普及,提升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最。”要对广大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教育,让他们将这一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有成功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而且有现实的传播资源可以利用。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丰富宣传载体,改变抽象理论的晦涩形象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要从整体上进行准确把握,不能断章取义。但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农民来说极为抽象,要让农民完整准确地掌握它,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法。农民不可能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但这种“灌输”决不是灌输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坚持准确与通俗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运用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等宣传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宣传载体。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些宣传载体,并结合社会发展不断丰富这些宣传载体,以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奥难懂的形象,消除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感。激发农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艾思奇所说“我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

来说明这些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把日常思想中正确有益的思想抓紧,而把错误有毒的思想清除,以便较系统、明确地掌握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在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浅显易懂的大众语言,选择符合农民意愿的宣传载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风气派,使广大农民充分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新传播方式,适应时代进步的发展要求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向传统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大大提升了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地位与作用,互联网和手机等传播媒介在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充分运用现代化传播工具,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继续开发传统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如加强广播媒体的管理和内容上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手段尤其是网络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要发挥农村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借助乡村远程教育设备,及时更新农村的信息资源,向农民有效地传递、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开发手机短信平台,通过红色短信传递、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要义;要针对农村的特点,精心设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节目,用鲜活的具体事例去感化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农民的思想形态中去。总之,要让马克思主义主动占领互联网、手机、电视等重要传播领域,牢牢掌握在现代传播媒介中的话语权,从而有效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民为本”,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实际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个“人本身”即人的根本需要。要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关注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将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寓于农民生活的主题之中。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仅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简单的说服教育已经难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形势的需要,理论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状况成为制约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宣传中重视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忽视了引导农民如何运用这些原理,重视弘扬社会主义事业的宏图远景而忽视了解决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要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照他们的现实需求。“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农民增收主题,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要认真选取符合农村社会实际、满足农民现实需求的理论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系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作为宣传的重点。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公信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6)

[4]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农学思想论文例9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党80多年来,分别以、邓小平、和同志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其所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先后倡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地方到全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真总结、概括我党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开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为基本着力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威功经验和基本规律。这也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正确行动的实践哲学。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广大农民,并通过多种渠道、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农民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辩证认识,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绍验,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阶级斗争理论教育,来启发其阶级觉悟,强化其阶级意识,进而引导农民阶级形成了摧毁“旧世界”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的出现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中一条教训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割裂了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肢解了思想的科学体系,混淆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从而,毒害了一大批有革命热情、但理论识别能力相对缺乏的农民群众,严重危害了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而全面地纠正了“”及其此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我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要求用共产主义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强调“逐步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人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爱集体的社会主义农民,团结一致,为实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奋发工作”,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农村开展了蓬蓬勃勃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得到加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探索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列主义和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组织农民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调动了农民参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十六大以来,我党针对部分农民群众存在诸如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动摇、精神状态低迷等不良倾向。积极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生动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党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取得巨大成效,达到预期目的。而什么时候忽略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遇到巨大困难或挫折。

二、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基本准则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围绕党在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8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武装斗争,根本任务是领导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这一根本任务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积极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战斗精神,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实现革命转变、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任务上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觉地服从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教育上来,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工农联盟教育,部分地清除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和私有观念。“”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成了各项工作的总指导,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得不服从于“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这一总路线的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被严重扭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它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极作用,在这个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空头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重心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围绕着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培养辛勤劳动、共同致富的思想观念。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注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着力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和市场约束意识,引导农民和农业走向市场,实现农民和农业与市场的充分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六大以

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自觉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展开。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把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立足点,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措施结合起来,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事实证明,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和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时,就会取得重大成就,大有作为。而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和脱离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时,就会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坚持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

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切身利益问题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得到解决,是否得到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根本所在,也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广大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土地。因此,党一成立,就在其《第一个纲领》和《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的主张;第一次革命国内战争时期,党将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确定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经过土地委员会,将此等土地交诸耕种的农民”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1928年12月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并在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基本确立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确立了以“减租减息”为中心内容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在1947年9月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中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建国初期,党在《法》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在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完善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胜利进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广大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体现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随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产权残缺、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性等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阻碍甚至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党开始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制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在农村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农民群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扬我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走八农民的世界,倾听他们的疾苦、体会他们的困惑:要交民友、连民心,深入群众内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排民忧、解民难,要从农民群众的最盼、最需出发,想农民之所想,干农民之所盼,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坚持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基本方向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接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越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

大革命时期,党通过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参加夜校、识字班,通过讲演、新剧和壁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开设了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等各种各样的工农业余文化教育组织,这对于中央苏区扫除文盲,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冬学”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共中央的精神和指示,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边区输送了大批的干部。建国后,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解程度,党组织宣传员向农民宣讲总路线课程,并采取讨论、演讲、广播、板报、墙报、山歌、快板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使群众既学文化知识又关注政治,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逐步理解了总路线的精神实质,保证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党在农村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十四大以后,党通过发展农村教育,设置农业科技咨询点、畜牧咨询服务点、“庄稼医院”,举办培训班,建立科技示范户等方式宣传科学思想、传授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掌握科学、信任科学;同时通过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建立阅览室,文艺汇演、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充分利用“文化、卫生、科技、法律、计生五下乡”、“万村书架”、“村民书柜”等有效载体,建立农村文化室、农村业余文化队等阵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技、法律知识,使农民的政策理解水

平、科学文化水平大大提高。

历史经验表明,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强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法规、科技服务、文化知识和医疗卫生等基本常识的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增强本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为基本要求

农学思想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34-02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根本特征是实用性、适用性、灵活性与动态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理论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基本方略;“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两次飞跃,突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也表达了其历史贡献。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对农业基础地位论的深化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以苏联为鉴,要求国民经济按“农、轻、重”排序,明确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基础论思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挥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把农业摆在“第一位”的思想。因此,中国的改革也是以农业作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构成了它的基本矛盾。20世纪内还没有其他产业能够替代农业的最基础的功能。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产业的弱质性。于是,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独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四个方面,强调农业是战略性产业。而明确提出“农业是战略性产业”的是。进入21世纪,进一步明确发展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消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对三农给予大量补贴。这就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进一步升华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思想。

(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争论焦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释,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直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统一认识。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以“四化”来概括,注重的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缺乏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讨论。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学者开始认识到,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应该适应生产力水平,化运动不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理论界广泛吸收国外农业发展理论,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认为农业现代化应是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发展过程,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才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21世纪以来,农业现代化概念逐渐以中国国情为背景加以阐释。许多学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投入、经营方式、农村组织制度等,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包括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组织形式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农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整体转变,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促成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探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脉络主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既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又坚持了集体农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提出以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三步走逐渐组织农民,1958年建立了“一大二公”的,这种制度安排或组织形式没能使农业快速发展。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是废除了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邓小平的说法,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农民群众的创造。随之发生变化的是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农民获得了支配劳动时间、安排农作物和发展家庭经济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自由权,专业户的出现加深了农村社会分工,推进了农村市场化。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就是探寻适合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集体经济新形式。许多学者便是围绕各种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了既广泛又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从所有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市场体系、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业生态保护、投融资体制和税费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观点。

(四)对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追寻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内外包括理论界,虽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这里的“重要性”只是为加快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把农业发展视为支持工业,其后果是农业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单一化。由于农业发展停滞,改革开放后,有论者指出,“先工后农”并非工业化客观经济规律。中共中央一方面强调工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另一方面,鼓励农业多种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并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体大农业形式,转化为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理论界开始探讨农业经营形式和发展方式的中国道路。中共十六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了一个新思路,即城乡协调发展。它把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一起来,尝试建立城乡统筹机制。这个思想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化。现实对理论的回应,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代中国学者围绕这个主题,从多个视角对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贡献

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做出重要贡献。

(一)农业现代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农业经济;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主义农业运行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微观研究加深;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对社会主义农村经济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多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断改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方法论。

(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丰富了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而前进的。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是当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概念。70―80年代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解答,其思想的直接来源是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并在以后的演进中得到理论化、合理化。这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实践的科学化。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深刻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理论,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所有制理论。第二,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正统”观点,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计划调节,或者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四,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提出了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理论,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和重大比例关系宏观协调的观点。第五,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第六,明确了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新体制,破解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史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的争论,以两者的不断融合为归宿。第七,突破了二元经济结构观点,提出构建统筹城乡长效机制的观点;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缺陷与研究展望

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接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看,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但是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现有成果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供给还无法满足中国农业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仍然与国外理论研究存在差距。第一,理论界在研究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经济的前沿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后,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如农业的功能性、农村人力资本研究、农业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制度变迁理论、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等,无不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第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使中国理论界对农村改革、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较多地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政策解释上,而从理论高度加以归纳、解释并指出其客观规律、内在联系、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得不够。第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尽管在方法论上开始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但仍有较强的偏好和倾向性,方法论体系的综合性、平衡性有待加强,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问题。方法论主要特点是:重演绎,轻归纳;偏实证,狭规范;究局部,失系统;求个性,缺共性。对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事物本质做得不够,而只是根据某一原理做既定推测,证明个别事实。第四,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研究多,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少,也很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例如古巴可持续农业展开的研究。反而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对此做了许多工作。国内的农业区域研究,主要以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研究为主,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农业现代化研究较少。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就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价值有所降低,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变迁存在许多羁绊,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初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雏形。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要在完善上述缺陷的同时,加深对农业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粮食安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农业政策与政府宏观调控、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与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设计、区域农业及其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化与流通体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影响机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施机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要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共同性、特殊性的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杨承训.中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理论跃升[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