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8:14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1

全面推进秸秆机械深耕还田,重点扩大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生物质能源等转化利用能力。组建完善配套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模式9个,建设秸秆青贮场所9处,年青贮玉米秸秆40余万亩,秸秆固化点40余处,秸秆生物反应堆6000个大棚,秸秆养藕4000亩,户用秸秆沼气5000个,大型秸秆沼气工程28处,制造秸秆颗粒年消化20余万亩的玉米秸秆,玉米机械深耕面积每年达到90万亩,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增产10%和12%,每亩为农民增收节支近300元。

1.2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种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

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全覆盖,建立村级测土配方技术示范面积8.47万亩,年累计推广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配方肥2.2万t,使用面积37.87万亩,技术推广面积300余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3万吨,化肥利用率提高3%左右,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减少100kg,节本增效1.7亿元。在临淄区朱台镇建成1万多亩小麦垄作示范推广基地,节肥10%、节水30%以上。在临淄、桓台、高青、沂源等4个项目县建立专业化统一防治示范区4万亩,全市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每年达到158万亩次,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每公顷农药使用强度减少0.5kg;粮食作物农药用药量减少5%以上,经济作物用药量减少15%以上。

1.3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促进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市共建有户用沼气池10.11万个,占农户的3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户达到了“一池三改”标准。建成生态能源示范村86个、“千池镇”15个,年可利用人畜粪便30%以上、作物秸秆10万亩以上,提供优质有机肥40多万吨、沼气4000多万立方米,节约标煤3.1万t,减少CO2排放7.1万t,为农民节支8000多万元。发展“猪沼果”模式6000多个,“猪沼菜”1200多个,沼渣沼液利用户数达67048个,沼渣沼液利用率达到93%,亩节药219元,节肥68元,农产品增值179元。

1.4以乡村清洁工程为载体,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6个,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30个,相继开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梦泉村等5个村通过省级验收,被列为全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通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示范村内100%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施率超过30%;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入沼、还田、沤肥等方式使人畜粪便利用率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田间废弃物收集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粪堆、柴堆、垃圾堆“三大堆”现象,达到治理面源污染和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目的,受益农户达到5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资金支持

目前循环农业项目的覆盖面仍然偏小,循环农业发展中无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人才的培训、技术的开发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生产者多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发展循环农业仅靠农户和农业部门显然力不从心。由于政府对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多元投入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后续服务比较薄弱

目前循环农业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管理和运作不规范,没有对循环农业发展起到应有的服务保障作用。尤其是农村沼气产业,产品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无疑加大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沼气产业发展。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还跟不上沼气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

2.3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

目前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部分循环农业产业链偏短,秸秆机械还田在综合利用中所占的比例偏高,多元化开发利用模式规模偏小,而当前对循环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薄弱,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需要加强。

3对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3.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效机制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2]。具体到各地市,建设生态文明,最基础的就是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着力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加大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的研究力度,以适应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同时建议省有关部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并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核算体系,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推进、市场驱动、企业发挥、全民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3.2强化技术研发,建立促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机制

建议设立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整合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基层技术部门技术力量,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提高技术创新力度,逐步完善支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创新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人才梯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建立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通过开放性的试验示范,将先进的技术和成果直观地呈现在农民眼前,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2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定配套地方法规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最迫切的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国家在投资造林、开展水利建设、投资节水农业和农村能源项目方面力度很大,但通过计算经济的外部性来调整税率的措施还可加强。例如,把一般农药污染危害的外部性通过增税方式内部化,制约其生产,相反,可通过降低税率,鼓励生态无害的生物农药发展。

国家已经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和财政部等八个部委在“九五”期间在全国开展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直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总书记于1997年8月5日为“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作批示,要求长期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列出。目前,全国已经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市、乡、,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达1亿多亩。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生态农业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闻大中,DavidPimental.中国农业水资源和能源利用.中外著名专家论中国农业1949~2030.

左天觉,段志煌,MiklosFaust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263~274

[2]周克元,李书才,冯建民,韦吉星主编.实用环境保护数据大全(第三分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蔡亚娜.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刘江,何康等主编.中国农业年鉴1997.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5]刘江,何康等主编.中国农业年鉴1994.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3

所谓生态高效农业即“万元田”指一茬或多茬进行种植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滩涂、围垦地及其他农用地,其年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达60%以上的田块。“万元田”的实质是效益、生态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即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国内2个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以可持续高效为目标。“万元田”建设与传统农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有:①对科技的需求;②对资金投入的依赖;③对市场信息的需求;④对交通物流的依赖;⑤对资源整合的要求。椒江发展“万元田”的优势条件很多:椒江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数喜温果木和各种农作物生长;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椒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椒江经济发达,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当前椒江“万元田”发展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区“万元田”进行了1次摸底调查,我区的“万元田”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树类,包括杨梅、柑桔,品种有东魁杨梅、少核本地早、满头红等,经过多年改造或拥有核心技术,品质优,产量高,市场销路一般不成问题,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均能稳定达到万元田的标准。其余的是设施蔬菜、瓜果类,主要特征是设施+优质品种+套种+外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度高,对销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与不好的收入差异很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差异也很大,如茭白、红茄虽然也能达到“万元田”标准,但不稳定。椒江“万元田”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依靠技术和管理建成“万元田”

如三甲光辉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为滩涂,土壤条件并不好,因为极易抽生“六月梢”导致大量落果,产量一直提不高,后来种植户通过反复实践,采用环剥技术保果获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产量可达52.5~60.0t/hm2,产值达15.0~16.5万元/hm2,净收入可达10.5~13.5万元/hm2。

1.2利用设施提高复种指数

此类型有大棚蔬菜、大棚双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葭芷水门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复种模式为茄子—丝瓜,成本达7.5万元/hm2,产值18.75万元/hm2,净收入11.25万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陈宅、李宅、山横村利用山坡地种植杨梅历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气侯条件适宜杨梅生长,当地政府重视基地的培育,给予种植户贴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积得以逐年扩大,现总面积已达280hm2,最高收入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纯收入达到18万元/hm2。

2椒江发展“万元田”的制约因素

(1)技术与管理。同其他高效益农业相比,“万元田”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无疑更高,虽然农户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易传授给同行,大多数田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大棚、喷滴灌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每公顷需要几万元,这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3)产后环节。产后环节包括贮存、销售、保鲜和加工等,这些环节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严重后果。如章安的杨梅基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鲜和加工必须跟上。

(4)自然灾害。椒江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多发的台风、暴雨、海潮、旱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如台风就经常给菜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不少菜农不敢种菜。如何有效地抵御台风等多发、严重的灾害是建设“万元田”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5)成本。2008年以来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均快速增长,使每公顷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6)市场。特别是蔬菜类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3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

“万元田”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可细化为:科技支撑体系、资金投入机制、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体系、指导协调机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

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在规模连片和长久性、耐用性设施栽培上给予大力扶持,力争通过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把各种社会力量引导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上来,引导到关心、关注“万元田”问题上来。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大户领包、小户联包的经营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发展设施栽培目的意义、效益对比、技术信息等的宣传、。有计划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等部门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规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术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产前调资料、产中包技术、产后帮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3.3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

“万元田”出现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当地土壤、气候、耕作制度与群众艰苦探索等诸多因素的结晶,也是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要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推动其稳步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搞好“万元田”布局规划,明确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模式。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积极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规划布局,发挥资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

“万元田”建设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为此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我区“万元田”的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万元田”建设。加强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力争破解制约我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府帖息贷款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万元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万元田”建设,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个人对“万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万元田”的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逐年追加投资。我区已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以加强对“万元田”的信用担保。

3.5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万元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4

2.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现状

2.1绿色科技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

从目前来看,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尤其是还没能向农民提供关于绿色科技方面的指导及有效的信息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农民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畜牧业环境污染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

2.2绿色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江西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是很不足的。这首先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老化,以至于农业的抗灾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高效稳产。其次,各级地方政府也因为受财力的制约,因此对绿色科技资金的投入无论在程度还是范围上,都很难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将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因投入的严重不足而难以全面开展。再次,绿色科技资金的缺乏也将抑制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绿色科技的引进和应用。

2.3绿色环保、绿色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有些地方农民大量地围湖造田,导致了湖面缩小,湿地减少,鱼类资源也逐渐地衰退,生物的种类减少、存活率下降。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农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结果导致了水土的严重流失,植被大面积被破坏,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生产者,很难有机会直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加上长期在稳步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已经形成了思想保守、缺乏绿色经营理念等不良局势,因而导致了耕作方式比较落后,这些都很难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3.发展绿色科技以促进鄱阳湖生态农业的发展

3.1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要重视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自觉地开发和利用绿色科技。要积极地搜集绿色信息,进行国内外绿色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绿色市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绿色大米的生产和有机蔬菜的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养殖等绿色技术。在生产模式上要更加注重“生态”,重点推广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

3.2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

政府要逐步加大对鄱阳湖区绿色科技和绿色农业产业的投入,积极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相关的科技研究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不失时机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培养和创造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绿色科技领军人才,促进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3.3提高绿色科技文化素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是绿色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绿色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建立公共绿色教育宣传网络,普及绿色科技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区人民对发展绿色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生态农业变成大家自主自觉的行为。要建立相关的绿色科技信息系统和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该区人民有关绿色科技的知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推广,并将有关绿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时宣传到位,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科技培训等。以绿色科技理念为先导,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城镇。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5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6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强,近几年由于旱涝、风沙、冷浸以及盐碱等原因导致农田现有肥力下降,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中低产田。同时,由于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3350万公顷的土地已经沙漠化,且以年均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5;草原退化面积达8700万公顷,并且平均每年大约以120万公顷速度增加。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趋严重,每年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吨,废水排放量为368亿吨,受污染耕地面积约670万公顷。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有利于防治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态农业要求无污染,所以生态农业技术无论是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施肥技术还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反,还会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进而保证农业生产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同时,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监控和运用也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目的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趋同。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1/3;科技普及率为30%--40%,这个指标说明现有科技还有2/3的地域没有普及;过去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化肥投入量持续大幅上升,但粮食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农业科技界认为,化肥单位面积的用量适当才能发挥增产作用,除此之外,施肥时间和方法都会影响其作用发挥,化肥当季有效利用率不足40%,这引起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农业是农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开发潜力大。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的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并努力提高其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这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能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城乡差别的存在和扩大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又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加之农村发展滞后,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社会隐患,给农村的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和清洁生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农业还一直在小规模、低技术、低效益、低循环的农业生产层面上徘徊,与产业化、规模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一)理论基础不完备,思想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林学、农学、生态学、畜牧学、资源科学、水产养殖、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当前,许多农民群众,甚至基层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虽然国家已把生态农业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以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且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破坏生产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风险防御能力薄弱

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因此,生态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自然风险的存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些传统农业大区,本级财政的反哺能力有限,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缺口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适应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科学成果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要求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现阶段我国的农科推广人员接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普遍学历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不够,无法将高新技术准确的传达给农户。部分基层农科站所还出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和设备不完善。生态农业远期效益显著,注重综合效益,需要长期实施,这一点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短期效益性,这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程度。有数据显示,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世界平均为1%,一般发达国家5%左右,而我国目前仅占0.2%,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还出现挪用、挤占生态农业推广资金的现象,这更加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生态农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政府最重要的支持。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食物安全保障;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可能是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服务与技术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同等重要。在一些地方,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所以无法向农民提供优质幼苗、品种、技术支撑、肥料、信贷与信息服务。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信息服务,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三、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对策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进一步优化农业、林业、牧业结构,把保护森林、土地资源与发展休闲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等环境有害物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一)建立健全适应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推动整体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及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技术人员包点包基地的技术服务体系。3.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区域生态农业的绿色发展

1.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强化农田水利和耕地地力建设。将路、渠、水、电、林“五网”进行配套完善,示范区“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比重要达到70%以上。建立以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施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组织开展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档次

1.建立健全政策扶持、绩效考核、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竞争能力、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原则,立足优势农产品资源,搭建企业发展平台,采取以农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打造强势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示范区生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打造绿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示范区秸秆资源丰富,附近一般有正常使用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可建大型沼气工程,因此可提供丰富的沼液沼渣资源,保证生态循环农业的良性循环,较高的肥力为设施蔬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技术和以“三沼”、秸秆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可以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在农业内部形成“秸秆养殖沼气沼肥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链条。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7

一、概述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是指那些降雨量小、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及大气水分极不平衡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西北地区就属于这种情况。该地区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属常温气候,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干燥度大于3.50;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国境线,连绵400多公理,横跨50个经度,总面积相当于英国国土的12倍。这些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直接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相关,解决了该区的农牧业发展问题,也就等于局部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虽属"非灌不植"地区,但它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遍布其间的山脉和大多数季节性河流使得该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及生物气候特征,物产也独具特色。由于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而且充足,所以其植物光合产物量大,夜间物质消耗少,农产品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口感好,瓜甜果香。只要有灌溉,该区就是一个物产丰美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河套地区因有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生产盛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除少数灌区外,几乎年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水资源成为该区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灌溉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滞后,使得该区农牧业得不到大规模的发展。要想发展该区的农牧业,必须实施干旱半干旱集水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二、集水农业技术的概念

集水农业技术是中国古老旱地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水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它既是对古老传统的继承,又是一种新概念新构思。因此,它不是一项单一技术就能实现的,而是复杂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天然降水富集工程技术、集水背景下的农艺工程技术、现代农村社会和农业的管理工程技术。

集水农业技术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协同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应当说相对复杂。它们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一环脱扣,全盘皆输。因此,要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让这个系统各要素都发挥其最大效益。用通俗简单的话将集水农业技术概括如下三步:第一步拿到水;第二步把水高效地变成农产品;第三步,把农产品变成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图)

图示体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工程综合技术体系,我们除了应按此图示安排各系统外,更应重视这些技术及社会系统各要素间的组合。不同的组合应适应农村牧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如可以组合成温饱型体系,再而进入小康型,最后进入致富型的技术体系。无论现在处于那个阶段,切记要注意立足长远,研究使用或引入最先进技术,尽可能地避免重复投资。

三、集水工程建设技术

(一)集水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集水主要是指收集、蓄集雨水。雨水利用是一门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实用技术,它不但在许多干旱地区和国家如以色列、土尔其以及亚、非、澳、美等地广泛使用,经久不衰,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国家如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滨和欧洲一些地区迅速发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推动下,在水资源日益缺乏、水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集水技术及集水设施应当迅速产业化、工业化。

集水农业的第一步是集水,集水的第一步是集水面的构筑。

我们知道,农牧业尤其是农业是一个耗水极大的产业,据一些资料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年用水的90%。用水量大,集水量也应相应增大,也就是说要将那些非用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收蓄集起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人工修筑集水面,包括收蓄集径流、洪水、季节性河流的流水等。这是集水工程技术体系中最难处理、投资最大的工程,它涉及的硬化材料及工艺、集水面的低投高效还是一个没有优选技术方案的难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个人要面对这一现实,注意这方面的研发。

(二)发展集水技术的原则

农业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想使这一措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让其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益,我们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应统筹考虑,优先帮扶那些尚未解决温饱及已经解决温饱但仍不稳定的农户,实施集雨节灌工程。

2、要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建设同控制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两高一优"农业开发相结合。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设点,先搞好试验示范,以示范点为依托,依靠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作力量,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类型地区的一整套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规范,然后逐步向周围地区辐射推广。要严防一哄而上,一上而散的急躁做法。

4、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建设并重的原则,强调质量第一,严格质量标准,切实搞好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力求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把广大农民群众办水力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

5、在推进策略上,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从降雨量较多、集水条件较好的半湿润易旱地区开始,逐步向降雨量较少、集雨条件较差的半干旱地区以及干旱地区推进。

6、要坚持先利用公路路面发展集雨节灌,后安排其他集流方式;先安排群众积极性较高、梯田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后安排梯田不配套的地方。

(三)集水设施建设

经济富集、稳定蓄存、高效利用是集水农业的技术核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来势猛又流量大,所以储水设施要有大的容量,而且一定要作好防漏工作。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处于北温带,夏季日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各种露天储水设施一定要作好顶盖。防止蒸发也是个亟待研发的项目。目前在生产上多用的储水设施主要有:

1、水窖,它适用于黄土地区,可储水30-50m3;

2、水窑,适合于石质山地和古黄土复蓄地区,可储水100-500m3;

3、涝池,洪水在低地富集,可建成较小的型水库;

4、微型水库,利用季节性河流或洪水来量大、来势猛的特点修筑的较大储水池,一般几千到上万立米的储水量;

5、土壤水库,它是在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原理是利用黄土丘陵缓坡,修造邻体集水面和受水面,集水面的径流叠加在受水面上,存蓄于土壤水库中,造成局部土壤水分优势,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特殊环境下的集水方式

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多属退化草原土壤或荒漠土壤地区,所以来水一般都含沙量大,该区的若想利用集水,需经过分流、沉沙、再蓄存的过程。这些过程一般使用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自然落差;二是利用虹吸原理;三是用潜水泵将蓄水提高水位,再利用第一、第二种方法。

大田集水主要是蓄水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土壤水库和微生环境逐步提高大田的灌溉率,但这一方法也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这种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集水农业的背景下,用水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这种蓄水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大多集中在三个月左右,集中降水前后的气温和土温都有相当一段时间很适合植物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我们就应充分利用集水来灌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四、集水农业中的园艺工程技术

园艺工程技术体系所要完成的是把集水工程得到的水资源迅速增值,高效地变成农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一)节水型种植业

对于我国长期缺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其他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解决口粮问题之后才可能实现。因此,在集水条件下的大田栽培也应提倡,而且目前也有较成熟的技术,如燕山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方式既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又有较高的农业产值。

(二)构造园艺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生产的主要制约因子是水分因子,大量的光热资源得不到利用。当有一定的集水后,就可以发展园艺农业,而通过一定的园艺设施和措施,就可以开展园艺型产业,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加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配合,其产量和品质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高产值和高附加值。

(三)畜牧养殖业

由于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量不大,可以普遍发展,其中的养鸡业技术成熟,收效快,效益高。但是,大中型家畜的养殖业则要慎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十分摧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草场退化,加重沙化和荒谟化,这样反而有害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四)水产养殖业

一般认为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耗水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是天方夜谭,但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道唪士坟村实现了这一"夜谭"。这个村位于太行山西北的浅山区,石质山地,他们在开展集水农业后,用燕山滴灌法灌概农田,用剩余的蓄水发展水产养殖业,养鱼、养虾、养甲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增收产业。

五、集雨节灌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在联合国"国际饮水与卫生十年"计划中,提出关于雨水富集及其设施将迅速产业化、工业化。在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有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村、节水型企业的规定,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循环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原则性规定。同时,参考《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修改《水法》,增加"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在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时,增加有关发展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容。国务院应该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节水型农村条例》、《供水工程管理条例》、《灌区管理条例》、《节水技术促进条例》等行政法规,促进和保障集雨节灌的实施。

六、结语

发展集雨节灌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效益,这既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集雨节灌也是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重要途径。集雨节灌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因素,采取适合本国特点的农业高效灌溉措施。我国发展集雨节灌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利用适当的法律、经济政策将集雨节灌带给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利益及相应的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技术将流域、灌区和田间的管理、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国的集雨节灌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夏军: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级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8

所谓生态高效农业即“万元田”指一茬或多茬进行种植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滩涂、围垦地及其他农用地,其年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达60%以上的田块。“万元田”的实质是效益、生态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即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国内2个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以可持续高效为目标。“万元田”建设与传统农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有:①对科技的需求;②对资金投入的依赖;③对市场信息的需求;④对交通物流的依赖;⑤对资源整合的要求。椒江发展“万元田”的优势条件很多:椒江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数喜温果木和各种农作物生长;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椒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椒江经济发达,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当前椒江“万元田”发展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区“万元田”进行了1次摸底调查,我区的“万元田”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树类,包括杨梅、柑桔,品种有东魁杨梅、少核本地早、满头红等,经过多年改造或拥有核心技术,品质优,产量高,市场销路一般不成问题,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均能稳定达到万元田的标准。其余的是设施蔬菜、瓜果类,主要特征是设施+优质品种+套种+外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度高,对销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与不好的收入差异很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差异也很大,如茭白、红茄虽然也能达到“万元田”标准,但不稳定。椒江“万元田”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依靠技术和管理建成“万元田”

如三甲光辉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为滩涂,土壤条件并不好,因为极易抽生“六月梢”导致大量落果,产量一直提不高,后来种植户通过反复实践,采用环剥技术保果获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产量可达52.5~60.0t/hm2,产值达15.0~16.5万元/hm2,净收入可达10.5~13.5万元/hm2。

1.2利用设施提高复种指数

此类型有大棚蔬菜、大棚双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葭芷水门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复种模式为茄子—丝瓜,成本达7.5万元/hm2,产值18.75万元/hm2,净收入11.25万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陈宅、李宅、山横村利用山坡地种植杨梅历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气侯条件适宜杨梅生长,当地政府重视基地的培育,给予种植户贴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积得以逐年扩大,现总面积已达280hm2,最高收入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纯收入达到18万元/hm2。

2椒江发展“万元田”的制约因素

(1)技术与管理。同其他高效益农业相比,“万元田”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无疑更高,虽然农户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易传授给同行,大多数田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大棚、喷滴灌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每公顷需要几万元,这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3)产后环节。产后环节包括贮存、销售、保鲜和加工等,这些环节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严重后果。如章安的杨梅基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鲜和加工必须跟上。

(4)自然灾害。椒江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多发的台风、暴雨、海潮、旱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如台风就经常给菜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不少菜农不敢种菜。如何有效地抵御台风等多发、严重的灾害是建设“万元田”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5)成本。2008年以来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均快速增长,使每公顷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6)市场。特别是蔬菜类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3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

“万元田”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可细化为:科技支撑体系、资金投入机制、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体系、指导协调机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

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在规模连片和长久性、耐用性设施栽培上给予大力扶持,力争通过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把各种社会力量引导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上来,引导到关心、关注“万元田”问题上来。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大户领包、小户联包的经营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发展设施栽培目的意义、效益对比、技术信息等的宣传、。有计划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等部门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规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术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产前调资料、产中包技术、产后帮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3.3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

“万元田”出现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当地土壤、气候、耕作制度与群众艰苦探索等诸多因素的结晶,也是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要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推动其稳步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搞好“万元田”布局规划,明确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模式。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积极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规划布局,发挥资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

“万元田”建设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为此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我区“万元田”的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万元田”建设。加强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力争破解制约我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府帖息贷款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万元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万元田”建设,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个人对“万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万元田”的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逐年追加投资。我区已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以加强对“万元田”的信用担保。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9

所谓生态高效农业即“万元田”指一茬或多茬进行种植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滩涂、围垦地及其他农用地,其年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达60%以上的田块。“万元田”的实质是效益、生态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即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国内2个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以可持续高效为目标。“万元田”建设与传统农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有:①对科技的需求;②对资金投入的依赖;③对市场信息的需求;④对交通物流的依赖;⑤对资源整合的要求。椒江发展“万元田”的优势条件很多:椒江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数喜温果木和各种农作物生长;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椒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椒江经济发达,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当前椒江“万元田”发展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区“万元田”进行了1次摸底调查,我区的“万元田”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树类,包括杨梅、柑桔,品种有东魁杨梅、少核本地早、满头红等,经过多年改造或拥有核心技术,品质优,产量高,市场销路一般不成问题,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均能稳定达到万元田的标准。其余的是设施蔬菜、瓜果类,主要特征是设施+优质品种+套种+外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度高,对销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与不好的收入差异很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差异也很大,如茭白、红茄虽然也能达到“万元田”标准,但不稳定。椒江“万元田”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依靠技术和管理建成“万元田”

如三甲光辉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为滩涂,土壤条件并不好,因为极易抽生“六月梢”导致大量落果,产量一直提不高,后来种植户通过反复实践,采用环剥技术保果获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产量可达52.5~60.0t/hm2,产值达15.0~16.5万元/hm2,净收入可达10.5~13.5万元/hm2。

1.2利用设施提高复种指数

此类型有大棚蔬菜、大棚双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葭芷水门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复种模式为茄子—丝瓜,成本达7.5万元/hm2,产值18.75万元/hm2,净收入11.25万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陈宅、李宅、山横村利用山坡地种植杨梅历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气侯条件适宜杨梅生长,当地政府重视基地的培育,给予种植户贴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积得以逐年扩大,现总面积已达280hm2,最高收入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纯收入达到18万元/hm2。

2椒江发展“万元田”的制约因素

(1)技术与管理。同其他高效益农业相比,“万元田”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无疑更高,虽然农户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易传授给同行,大多数田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大棚、喷滴灌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每公顷需要几万元,这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3)产后环节。产后环节包括贮存、销售、保鲜和加工等,这些环节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严重后果。如章安的杨梅基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鲜和加工必须跟上。

(4)自然灾害。椒江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多发的台风、暴雨、海潮、旱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如台风就经常给菜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不少菜农不敢种菜。如何有效地抵御台风等多发、严重的灾害是建设“万元田”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5)成本。2008年以来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均快速增长,使每公顷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6)市场。特别是蔬菜类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3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

“万元田”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可细化为:科技支撑体系、资金投入机制、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体系、指导协调机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

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在规模连片和长久性、耐用性设施栽培上给予大力扶持,力争通过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把各种社会力量引导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上来,引导到关心、关注“万元田”问题上来。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大户领包、小户联包的经营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发展设施栽培目的意义、效益对比、技术信息等的宣传、。有计划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等部门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规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术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产前调资料、产中包技术、产后帮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3.3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

“万元田”出现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当地土壤、气候、耕作制度与群众艰苦探索等诸多因素的结晶,也是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要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推动其稳步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搞好“万元田”布局规划,明确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模式。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积极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规划布局,发挥资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

“万元田”建设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为此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我区“万元田”的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万元田”建设。加强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力争破解制约我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府帖息贷款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万元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万元田”建设,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个人对“万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万元田”的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逐年追加投资。我区已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以加强对“万元田”的信用担保。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例10

作者:王晓林 鞠明海 门彦阁 王贺 刘丽辉 朱立斌 单位:绥化学院体育系

农村人文素质的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虽然在卫生、医疗、教育等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大的群体处于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更低,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现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全体人口均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质,但目前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市镇人口比较尚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接收教育的途径和渠道比较缺失,导致农村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平,也影响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虽然广大农村人对于体育的认识也有所改变,但是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认识不是很好,对于生态体育的了解更是简单,因此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体育的健康发展[3].城市生态环境的恶意破坏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经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城市文化、社会环境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为生态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生态体育发展所要求的各种要素城市都已具备,这要比农村、城乡结合部优越得多,为生态体育稳步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城市文化流失、人口膨胀、犯罪率攀升、社会矛盾激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不断地影响着生态体育的快速发展[4].近几年来,在反思城市环境的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观点主张,人为因素成为环境恶化的最终力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阻碍了生态体育的健康发展空间.人口生态意识的缺失最近几年,生态体育的概念、功能及发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淡薄.这与人的基本素质、道德意识、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而生态意识则是生态物化的直接反应.作为一种独立意识形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如果没有意识,那么生态体育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生态体育资源的流失生态体育资源是生态体育发展的主要支撑,然而在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大部分生态体育资源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或者由于过多地追求利益使大量的资源流失.黑龙江省拥有大量的生态体育资源,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断被破坏,导致很好的资源用于其他方面,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生态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构建生态指标体系是生态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也是学校生态体育、竞技生态体育、城市生态体育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为学校构建生态体育课堂、发展学校体育文化、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和竞技体育提供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推动少数民族生态体育良性发展黑龙江省拥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5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所拥有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保持其原生态性成为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由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体育发展应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建立生态文明观,建设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构建少数民族生态村落,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加大政府资金、政策、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发展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5-7],探索和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图略),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生态体育农村生态体育的发展一直是生态体育发展的障碍,虽然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发展,但是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健身意识、健康观念、锻炼环境相对比较薄弱,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8],也为进一步发展健康生态体育带来了困难.因此,要想建设农村生态体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生态体育意识,使开发利用农村体育资源与体育人口生态意识相整合,不断改变农村人参加体育段练的思维意识,使广大农村人积极参与到生态体育建设发展中来,为农村生态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其次,使生态村与生态体育建设有机结合.目前,建设生态村已经成为新农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标志,因此,在经济环境、生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健康观也逐渐提升和改变,建设生态村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村人的普遍要求,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体育将是合理选择.最后,发挥政府职能.政府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资金投入、组织管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利用黑龙江省农村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创意的开发、挖掘、整合、更新传统体育人文资源,以生态体育模式,构架新农村民俗性、本土性、技能性生态体育资源,以求达到增强农村生态体育开发的新局面.尽管生态体育在某种意义上缺少现代体育竞争有的魅力,但在现在以及未来,农村体育的发展从现实意义上讲,生态体育发展模式是一种既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又与农民本底性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农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发农村生态体育人文资源,不但在于整合,更在于政府统筹下的体育管理部门在资源优化中的创新行为.(1)黑龙江省生态体育资源比较丰富,为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但开发意识淡薄,同时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2)黑龙江省生态体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各级各地政府机关对体育生态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体育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3)约黑龙江省生态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村人文素质降低、城市环境的恶意破坏、人口生态保护意识的缺失、生态体育资源的流失,必须加以克服才能够推动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4)黑龙江省生态体育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构建生态体育指标体系、营造学校体育生态课堂、推动少数民族生态体育良性发展、发展农村生态体育等几个方面进行.(5)生态体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维护其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1)加大对生态体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避免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过度开发,维护其生态原始性.(2)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净化体育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生态体育可持续发展.(3)提高政府在生态体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在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科学规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4)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体育修养,从而推动农村生态体育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