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外语课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19

外语课程论文

外语课程论文例1

1.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之前,设计者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这种态度和观念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现代教学观和现代学生观。教师应该明确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交流共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教师帮助学生发展。现代学生观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生的态度与观念,学生是独立的、有待于完善的,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在不同阶段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方法都不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2.理论准备。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一门外语类课程,首先要明确语言是什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学习和习得一种语言,哪些语言教学方法最有效等。解决这些问题是设计课程的必要前提,问题的答案即为外语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语言学,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通过对语言进行描写、分析、解释,解释语言的本质、特征、属性和功能。教师对语言的理解不同,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而改变。比如教师把语言理解为交际工具,教学目标就会设定为“学生能在一般社交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采用的教学方法以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为主,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性。“如何学习和习得一种语言,哪些语言教学方法最有效”这些问题涉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相关理论。其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课程设计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通过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因素,了解第二语言的定义及目标、学习者语言的本质、中介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第二语言教学等。

3.技术准备。课程设计除了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做指导,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素养。教育技术是指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比如教师经常用到的黑板、粉笔、幻灯片、投影仪、网络系统等属于教育技术的硬件部分;教育技术的软件部分是指经过对比分析、精心选择、合理组织的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二、外语课程设计的方法

课程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才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课程设计是课程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夏纪梅在《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课程整体设计一般分为八个步骤。制订计划为第一步。如果没有教师的教,那么学生只能盲目的学,就如一盘散沙,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必须要有明确而详细的计划,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纲可循。教学计划是课程的纲领和蓝图,在设计时特别要考虑需求,因此第二步分析需求。准确分析需求才能使计划有的放矢,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法统一起来,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点。需求的来源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职业岗位需求。学生的需求主要指学生的一般特征、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期望、学习习惯和方法、现有语言水平以及目标水平、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或访谈是分析需求的主要方法。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教师、社会等因素并从中找出问题,根据需求分析得出的结论,教师要设定出学生所缺乏的、需要的、必须学会的并且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即第三步设定目标。目标有大有小,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学大目标有三类(Kemp,1998:69):知识类目标、技能类目标、素质类目标。第四步根据目标和需求选择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内容确定之后,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条件进行组织,即第五步组织内容。第六步设计课程,依据计划、需求、目标和内容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是方法或模式的选择、应用或创作的过程。第七步进入到课程评估阶段,对测试的设计。课程测试是检验课程计划、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质量的步骤与手段,是教学评估手段之一。常用的外语测试类型很多,如智力测试、分级考试、诊断考试、期中考试、课堂测验、期末考试、水平考试等。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很多人会不自然地把评价与测试画上等号,然而,测试只是评价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是检测课程设计、课程大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以便做出相应改进,是检测达标的状况。具体而言,评价内容包括对目标的评价,对内容的评价,对计划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有测试、课堂观摩、问卷调查、访谈等。

三、外语课程设计案例

《综合英语Ⅲ》课程设计

(一)课程描述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专业必修课。它以篇章讲解为主,通过传授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全面训练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及技能基础。综合英语Ⅲ所使用的教材为杨立民教授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二版。它的先导课程有综合英语Ⅰ和Ⅱ,并行课程有听力、口语、旅游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后续课程为高级英语。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文章,语音、语调自然;总词汇量再增加800词左右,能够熟练运用其中的400词;能够准确辨别各种,能够分析句子成分。

2.能力目标: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谈话;能在15分钟内听写词速为180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10个单词的录音材料,错误率不超过8%;能在一般社交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andLovers的文学原著,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6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大意;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180个单词的短文,并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

(三)考核方式设计

本课程为考试课,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考核采取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考试。形成性考核占40%,终结考试占60%。

1.形成性考核:出勤占10%:旷课一次扣2分,请假一次扣1分,病假公假除外;能力训练占20%:自学项目占15%,命题演讲占5%;作业占10%:两次写作训练分别占5%。

2.终结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外语课程论文例2

上述五所学校均为泰国名校。易三仓大学创建于1969年,它是泰国最著名的私立商业大学,是泰国商业精英人才的摇篮,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6年。皇太后大学创建于1998年,它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大学,具有较雄厚的语言、社会及文化学术研究力量。近年来致力于汉语学习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在泰国皇太后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地位不断提升,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7年。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3年,它是泰国专门培养教师队伍的大学,以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9年。华侨崇圣大学创建于1942年,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1年,它设有专门的汉语教学推广中心,面向对汉语感兴趣的学习者开放,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汉语人才。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5年,它是泰国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2年。

泰国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起步晚。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时间普遍较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是易三仓大学,设立于2006年。最晚的是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立于2012年。鉴于汉语在泰国的快速传播,以及对汉语教育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对外汉语硕士专业起步虽晚,但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专业。

二是应泰国“汉语热”的发展而生。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2005年7月,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于2006年《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由此标志着汉语开始走向世界(许琳,2007)。与此同时,中国与泰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泰国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随着汉语学习者人数的迅速增加,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师资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亟需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泰国五所大学的对外汉语硕士专业应需而生。

三是名校引领学科建设。设此专业的五所高校均为泰国名校。在这五所大学中,师范类院校有2所———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理工类院校有1所———易三仓大学;综合类文科大学有2所———皇太后大学和华侨崇圣大学。虽然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时间晚,但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办学起点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资金雄厚,学术力量较强,学术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五所高校教学理念新,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与时俱进,管理规范,能够发挥名校效应,引领新型学科的建设。四是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易三仓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开展了合作培养汉语教育类人才的项目。通过这种中泰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了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中国合作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教师,联手推进汉语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工作。这样的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中国优质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资源,加强泰国本土短缺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尝试。

二、泰国对外汉语硕士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来看,五所高校的目标基本上一致,即致力于培养汉语教育类专门人才,某些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以下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德才兼备且擅长汉语教学的教师,以满足社会汉语人才的需求;发掘硕士的潜力,使其在掌握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二)入学条件

虽然同属一个专业,有同样的培养目标,但五所高校的招收条件不一,有的学校门槛高些,有的学校门槛较低。五所学校招生时HSK等级要求不一致,皇太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达到HSK五级以上标准,易三仓大学则要求学生至少通过HSK五级考试。华侨崇圣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只要求学生通过HSK三、四级考试就可申请攻读研究生,入学条件要求较低。入学条件不严格,招收的学生水平差别过大,生源质量不高,培养的难度就会加大。此外,五所高校由于招生时不限本科专业背景,有些入学者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在两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由于以前专业所限,学习者既要加强语言功底,又要学习专业课程,时间十分有限,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此类毕业生在未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招生定位和实际生源存在矛盾。目前泰国教育部门规定,若想担任高校汉语教师,必须持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吸引着越来越多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赴华留学。一些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国人希望进入高校任教,但又达不到教育部门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攻读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五所大学的大部分生源均为这一类中国人。而该专业设立的初衷是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这就说明招生定位与实际生源有矛盾。

(三)课程设置

1.本土化强调不够。从五所高校课程设置来看,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比如汉泰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文化对比、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较少,仅有皇太后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重视此类课程。而恰恰是这一类课程有助于培养中泰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比较的意识,能够帮助未来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人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发展。

2.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泰国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论文。必修课设有6—7门,选修课设有7—10门。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偏低。虽然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较多,但基本上学生只要选择2—4门课程就可修满学分,课程的整体结构欠合理。在学分设置方面,各校学分不一。易三仓大学设有45学分,皇太后大学设有38学分,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34学分,华侨崇圣大学设有3分,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则设有46学分。从必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42.86%,皇太后大学50%,清莱皇家师范大学47.06%,华侨崇圣大学46.15%,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4.78%。从必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汉语语法研究,其他科目不尽相同,皇太后大学开设中国哲学专题,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开设现代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发展,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高级汉语及现代中国文学。从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16.67%,清莱皇家师范大学17.65%,华侨崇圣大学23.08%,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9.13%。从选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科目不尽相同,易三仓大学设有汉语史专题,皇太后大学设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统计学与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设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有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从毕业论文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33.33%,清莱皇家师范大学35.29%,华侨崇圣大学30.77%,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26.09%。五所大学均开设的课程包括:汉语语音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汉字教学法,但在五所高校这三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大学将其设为必修课,有的大学设为选修课。汉语教育类课程,如文化类、教育类、方法类等课程缺失,培养重点不突出。

3.重知识、轻技能。五所高校的课程总体上大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训练。五所大学所开设的知识类课程包括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语音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关于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却少之又少,只有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了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的汉语教师,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应该并重。

4.忽视教学实习。在五所大学中,易三仓大学、皇太后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与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均要求申请者有教学经验,华侨崇圣大学对此无特别要求,该校的课程设置中设有实习的环节,而其他学校均忽略了实习的环节。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实习与实践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渐熟悉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所学理论与知识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转换过程。不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毕业生就不能较快地进入角色,从容应对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的种种挑战。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能培养正是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学实习与实践的环节尤其重要。

三、思考与启示

在泰国“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泰国高校有责任培养出更多汉语教师。目前,泰国开设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一所发展为现在的五所,各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毕业人数也将逐年增加。这些毕业生有望成为未来泰国汉语教学的新生力量,充实本土汉语教师队伍。由于对外汉语专业设立较晚,经验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难免存在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本土化强调不够的问题,导致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而与此专业相对应的中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立于2007年,培养院校已达82所。其目标是培养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和较好的中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准,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完备,课程方案科学合理,并突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实了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海内外汉语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泰国借鉴。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达成共识,通过以下途径积极推动泰国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

(一)制定统一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各行其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规划。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招生水平、课程设置及入学条件有较大差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层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应站在政府的高度,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成立专门的对外汉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下发泰国各高校。各校参照此指导性培养方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可用的教学资源,制定出可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并接受高教委的定期监督和检查。自上而下的统筹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努力相结合,共同推动泰国汉语教育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学分,课程设置科学化

针对当前泰国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培养重点不突出、本土特征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修订学分,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该专业的三个关键词是“汉语”“教育”“本土”,因此应当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的本土化特征。笔者认为,攻读对外汉语专业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践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中应纳入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语言要素教学(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汉泰语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跨文化交际等核心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中应包括方法类、教育类、文化类的课程,方法类应包括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教育类应包括针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泰国教育概况,文化类应包括当代中国国情、中华文化才艺。实践课应包括课堂观摩、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上述三类课程构成有机整体,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能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开展教学。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校际交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鉴于泰国五所高校办学经验不丰富,学科建设可用资源有限,应当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让教师“走出去”,与外校教师互通有无,分享教学信息与教学经验,同时把名师“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外语课程论文例3

2课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外贸各环节函电磋商中常用词汇和外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文体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目标: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又必须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沟通的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正确地使用英语和对外进行各项业务联系及通讯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3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能力本位教育

加拿大的CBE理论认为“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是包括完成某一特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是以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4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4.1设计理念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课程设置紧贴贸易流程,教学内容紧贴岗位能力,教学情景紧贴工作环境”的课程开发原则,采用“仿真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创设虚拟的外贸工作环境,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外贸函电的撰写能力和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下进行外贸业务流程的操作和商务谈判能力。

4.2设计思路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从具体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和职业分析入手,按照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归纳核心能力研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的流程来进行课程开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有机结合起来。

4.2.1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内容的遴选紧密围绕典型的外贸业务活动来选取和组织,从职业工作出发,通过解构职业工作能力、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来重构课程学习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共设计了六个能力项目和相应的子项目,具体项目内容如下,项目一:开发客户;项目二:磋商交易;项目三:达成交易;项目四:支付贷款;项目五:履行合同。

4.2.2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设计学习情景

《外贸英语函电》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坚持“工作过程、校企共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仿真式项目———实务、实训、实战”教学体系,创设虚拟外贸工作环境场景,采用“任务导向”和“情景体验”教学方法。实务: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贸易理论、专业术语和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实训:课堂仿真模拟、外贸实训平台及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实战: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实地观摩外贸平台;利用外贸实训平台,设计仿真的贸易交易过程,将平时所学到的理论转化为技能,而且通过综合实训和赴湖南HEG观摩并操作外贸平台,更加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惯例和操作规则,培养学生的外贸操作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4.2.3以教学任务来选取教学方法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英语技能训练课,每一堂课均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任务导向、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集成于学生的“能力实训过程”。

4.2.3.1任务导向教学法

任务导向教学法(Task-oriented)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个具体任务,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现场,再现任务情景。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活动都以教学任务为中心。

4.2.3.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去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去感受教学内容,并在最真实的模仿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

4.2.3.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关于申诉和索赔的内容时,教师先提供以下案例供学生讨论。

4.2.4以实践性为原则开拓教学资源

学院的多功能语音室配备了交互式英语平台和外贸实训平台等特色软件,有效地辅助了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创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开发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包与大学城空间共享案例、视频、练习文件、学习资源链接等,进行师生互动交流,保证互通信息和高效交流。

4.2.5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从根本上摒弃传统考试的弊端,以考核学生处理外贸业务环节的动手能力为主,综合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和过程考核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分为知识考核(占40%)、素质技能评价(40%)和学习过程综合评价(20%)三个方面,其中根据给定的情境撰写相应函电、填写相关单证、撰写合同,采用口头和笔头上的虚拟实训来进行综合评定。

5课程设计突出的优势

5.1对准岗位设置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项目化

根据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提取岗位能力、分解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以重构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以工作项目为引导,每个项目均设若干个子任务,分步骤地呈现在单元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各项目的学习和训练目的更加明确,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5.2以“实务、实训、实战”为教学体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企业协助建设的真实职业环境,开展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外贸业务全程实践模块的“实务、实训、实战”的教学体系,即熟悉国际贸易中所包含的每个流程、依据国际贸易流程所设计的实训项目、赴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实地观摩外贸平台和我院电子商务协会注册的外贸公司的运作,在教学过程当中贯穿了TAPS教学理念。

5.3以实践性、开放性、先进性为原则,创建科学的学习资源平台

我院是国家信息化大学试点校园,这给《外贸函电》课程的多方位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课程充分利用了本校数字化校园的优势,运用了多媒体、电子书包、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相关教学计划、课件、教案、校本教材、实训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都已上网,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此外,还建立了商务英语院级精品课程网站,语音室配有交互式英语平台等特色软件。

外语课程论文例4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外语课程论文例5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外语课程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外语课程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67-03

一、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客观性

在讨论这一模式的客观性之前,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双语?首先,我们来分析双语的概念,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型。狭义双语,指居民较为熟练地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广义双语,指国民熟练地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也可指他们熟练使用标准语言或某种地方语言。在我国,双语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共同使用。后来“双语”的概念逐渐引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双语的概念得到延伸。例如在我国教授英语课程,可谓是双语教学,即教授的内容为外语,教授过程中使用的是汉语,目标是对语言的学习,故为双语教学。其次,在我国双语教学是这样界定的:“指使用双语或多语种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目前,我校开设的泰语课程,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目标语是泰国语,使用的语言为汉语。另外,双语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指教学活动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后者指教学活动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即教学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讲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法律等专业课程内容。可见,双语教学是在专业教学中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旨在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它对目标语的学习不同于纯语言学习,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我校开设的泰语课程为例,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发现,如果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语言,那么属于广义的双语教学;如果课程的目的是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内容,并通过这一内容提高泰语的水平,这就属于狭义的双语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一课程中用泰语或英语来教授旅游泰语,讲的是有关泰国旅游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旅游理论知识的同时泰语和英语得到提高。我们把旅游泰语课程界定为狭义概念的双语教学后,才能来分析泰英双语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可行性。因为这一前提为使用泰英两种语言教授旅游泰语课程找到了合理依据。

二、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可行性

1.师资队伍方面的可行性:授课老师的学历背景都是泰语专业硕士,不仅有扎实的泰语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且有较好的英文水平。另外还有泰国学者对旅游泰语做专题讲座。

2.学生方面的可行性:即授课对象,他们是学制为四年的泰语本科专业,英语课程四年不间断,且三年级的学生将到泰国留学一年,这一期间在泰国继续学习高级英语课程。学生方面也具备了较好的英语能力。

3.教材方面的可行性,双语教学中教材的编译是个难点,但是目前已拥有泰语版本的旅游、旅游业相关理论、导游知识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英语方面的相关材料已有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书籍,尤其是找出与泰语相对应的旅游方面的专业词汇最为重要。在可以开设旅游泰语双语课程的基础上,我们难免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呢?

三、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必要性

国际上,于20世纪20年代末,设立了世界双语教学研究中心。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泰语受英语的影响很深,许多现代的词汇都借自英语,尤其是旅游方面的用语直接借助英语来表达,所以这就要求这门课程的设计须符合时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

1.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我们现在对学生的培养,是朝着综合型方向发展,就是让学生既懂外语又掌握专业知识。那么泰英双语教学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实践,就是让学生既掌握了旅游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其外语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英文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的旅游泰语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能够了解到同行业的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和提高决策力;便于学生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技术的交流和切磋;能够使学生具备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泰国的旅游理论知识大部分内容都是参照西方的理论来进行论述的,如能阅读英文旅游理论的原文文献,对旅游泰语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2.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强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目前,云南省省内,某院校的旅游专业方向的学科专门开设了泰语课程,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学生既要有良好的泰语功底,扎实的旅游理论知识,同时又能以国际接轨,也就是要比旅游专业的学生多懂一门外语,以立足于不败之地。例如,在旅游景点的构成要素中,交通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些常用的交通工具我们要求学生既懂泰语的词汇,也懂英语的词汇,这样,无论是和泰国人或说英语的外国人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在多元文化和国际文化中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在相互交流、引进、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双语教学在传播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外用英语教授的同时,在选择用什么样的英文词汇对应相关的泰语旅游词汇,这就需要了解一定的英国文化,才能准确的在这两种语言中进行互换;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具备了泰英两种语言习得的旅游业务方面的知识后,在今后的实践中也可把中国文化带入给泰国人或说英文的外国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在了解了旅游泰语双语课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必须探讨这一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即对它自身的科学性应进行深入探讨。

四、旅游泰语课程的双语教学理论依据

关于双语教学的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平衡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思想库模式、中介语理论等。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平衡理论,并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说明在旅游泰语课程中所选择的这一理论依据。平衡理论包含两点:第一,一种语言的学习必然削弱另一种语言的掌握,学习第二语言是以牺牲第一语言为前提和代价的。第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大脑中分别占据相应的空间,它们各自为政、互不干扰,并能相得益彰。另外,有研究表面双语学习者在认知方面不但未受到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他们获益匪浅;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同样未受到消极影响;双语教学可使学生的两种语言达到同等熟练程度。这种观点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国学者认为,可以将某种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通过渐进的方式处理两种语言的关系,甚至实现语言的主次地位的转换。我们认为,平衡理论所包含的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双语教学的一个过程,在学习初期,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的情况下,再用另一种语言或外语,势必影响起初那个语言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在讲解旅游泰语过程中,我们讲到旅游景点的种类这一概念,泰语是 学生已经熟悉了,但是我们用英语来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那么学生在开始阶段会受泰语的影响,难以说出关于“旅游景点的种类(The categori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这个词的英文。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良好的引导方式,逐步的向学生介绍,并慢慢的培养学生的泰英双语思维,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会对所学的两种语言在大脑中进行自我平衡。所以,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的泰英双语模式所采用的理论就是平衡理论,这一理论既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泰国旅游业务知识的同时,提高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也符合我校泰语专业的定位。

五、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双语教学类型

目前,在国外,双语教学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淹没式双语教学、过度式双语教学、沉浸式双语教学、和保留式双语教学。其实这些教学类型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双语教学而言。在中国,双语教学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半外语型双语教学、混合型双语教学和全外语型双语教学。我们在这里只是借用某种双语教学类型的概念作为本课程的指导精神,将这种概念抽象出来移植到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中,以说明我们是在以何种双语教学类型来实施教学的,或者说是以何种授课方式来实现这种双语教学的?我们所引用的类型是混合型双语教学的概念。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混合型双语教学?混合型双语教学指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与汉语交错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接受专业知识的难度降低了,它对初开始或开新课的双语教师较为适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里要求。我校所开设的旅游泰语课程正好适用这种教学类型,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主要以泰英两种语言作为外语,泰语为主,英语为辅,所选用的教材均为泰文原版教材,在需要时,会让学生辅地阅读一些相关内容的英文原版教材。在遇到难以说明的知识点的时候,会使用中文对学生进行解释,这种外语和汉语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初开始接触这种双语教学的老师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在知识点方面的理解也提供了一种更直截了当的方式,减少学生的预习负担。由于在授课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泰英两种语言并偶尔配合汉语的这种授课方式,会使得课堂进度比一般教学的速度要慢,因为,既要讲授泰语原文的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对其理论要点用相对应的英文再做阐释或说明或扩充,甚至有的地方还需用汉语当作画龙点睛之效,那么一堂课所能涉及的知识点会比平时的课堂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行之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另外,外语和汉语的交替使用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客观性,说明我们使用这一模式授课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合情合理;其可行性说明,目前我校在泰语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整体素质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条件;其必要性说明,泰语专业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开拓;其理论依据说明,我们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找到了科学的指导方针;其教学类型说明,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实践方式。简言之,旅游泰语课程是一门以平衡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混合型双语教学类型为教学手段的,使用泰语和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双语教学课程。这在我们目前开设的所有泰语课程中,它既是创新,也是实践,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理论是教学的指导方针,类型是教学的实践方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双语教学的探索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外语课程论文例8

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政策为指南并深受其影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对课程性质的阐述即代表了教育教学对课程性质的实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外延甚广,但所有政策文本的精神最终都是凝聚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这一类核心政策文本之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即代表了同期教育教学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实践。

建国以来至二十世纪末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的界定主要采用通过阐释“英语(外语)”来界定课程性质的隐性的间接表达方式,而自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则采用显性的直接陈述“课程性质”的方式。[1][2]

建国初期至六七十年代,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浓化,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志趣培养+基础奠定”“社会主义教育”“交流工具+斗争工具+工具课”。

1951年《普通中学英语科课程标准草案》规定高中英语课程要“养成阅读和练习英语的志趣,打下进修专科用的英语基础”。1956年《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阐明,“外国语这门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是有助于我们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的,通过外国语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语言,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扩大他们眼界”。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掌握英语对吸取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向友好的国家和人民介绍我们的经验,对加强与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团结各国人民共同对帝国主义作斗争,都会有许多便利”,“英语是一门工具课”。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斗争工具+交流工具+基础奠定”“交流工具+基础奠定”。

1978年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均载明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又红又专并通晓外语的各方面的人材”,又分别指出“在国际阶级斗争、经济贸易联系、文化技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英语教学应“为毕业后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好基础”(1978年),“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应“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1980年)。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二十世纪末,英语课程性质界定偏重彰显教育意义,“工具”一词依然贯穿本阶段全程,其余关键词走向为:“基础奠定”“基础学科”“人文素质”。

1986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96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均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并分别指出英语教学应“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1986年),“外国语这个工具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外国语被列为我国高级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1990年、1993年),“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因此,外国语被列为我国高级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1996年),“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2000年)。

二十一世纪以来,英语课程性质界定开始彰显对“人”的意义,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必修课程+运用能力+个性+人文素养”“主要课程+发展+综合素养+条件”。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阐述“课程性质”,要点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再次明确阐述“课程性质”,要点为“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综合上面的简要勾勒可以看出,在建国以来政策文本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进行阐述(暨教育教学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两大走向非常明显:第一,从“工具”到“素养”。尽管修饰语不同,但“工具”这一主要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核心的话语位置,跟同期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一样“是以对‘工具’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不断修饰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述的”[3],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素养”一词正式进入核心话语位置。第二,从“基础”到“主要”。在对英语课程性质界定过程中,表述从最初的“打下……基础”、“为……打好基础”,发展到“基础学科”、“必修课程”,最后发展为“主要课程”。

二、 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

建国以来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经历了由冷至热、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纵观整个学术探讨历程,以下几个主题显得较为突出。

第一,英语必要性与意识形态色彩。由于英语曾一度成为外语语种的权宜之选,学界最初的探讨主要是为确立英语作为外语语种的必要性。在“一边倒”政策之下,学界的呼吁显得比较乏力,多采用迂回的彰显其意识形态价值的方式来主张英语的必要性,提出英语课程同其它课程(包括其它外语课程)一样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教育的。但是,如刘道义所指出的,这一时期“教学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忽视语言教学的规律”[4]。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高中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得以确立并巩固,英语课程的意识形态色彩则由理所当然逐渐进入学术探讨的中心。经过学界的探讨,淡化英语课程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并最终反映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以降的课程政策文本之中。

第二,“二语论”与“外语论”。对我国包括高中英语在内的英语课程的属性,学界存在“二语教学”(TESL)与“外语教学”(TEFL)两种混淆或等同的认识界定。张正东对此作了系统分析,指出必须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予以区分,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差异[5]:1.教学目的不同,“二语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二语社会的生存工具,而“外语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求取发展的竞争工具;2.教学条件不同,“二语教学”具有语言环境优势,而“外语教学”主要依靠课堂教学;3.学习动力不同,“二语”学习主要靠融合性动力,而“外语”学习主要靠工具性动力;4.学会的过程不同,“二语”学习可以采用全浸式、半全浸式学习过程“直接学会”,而“外语”学习一般都要借助语言知识的帮助或其它“拐杖”;5.教学内容不同,“二语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外语教学”内容则应侧重其语言的规范性和高频率的使用面;6.教学程序不同,“二语教学”可以打破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由理解而表达的逻辑顺序,而“外语教学”必须讲究这些顺序。

第三,“语言论”与“文化论”。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6],但对英语课程的内容与途径,人们持有不同的见解。“语言论”认为英语外语教学的内容应立足于英语语言,强调学习规范英语,尤其是衍生力强的规范语料,在学习英语时主要应掌握运用面广的英语语言形式以理解英语材料和表达已知信息[7]。至于“文化论”,如程晓堂所归纳的,主要存在三种思潮[8]:1.传统的思潮,即外语教学中要渗透外国文化(跨文化交际);2.激进的思潮,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应该通过学习文化来学习语言;3.新兴的思潮,即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学习”这一特定的人类文明活动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又普遍的“学习文化”(culture of learning),学习文化对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影响。

第四,“工具论”与“素质论”。外语是工具还是素质,这是外语认识的一个根本性理念问题。“工具论”在建国以来至上世纪末相当长的时期内属于高中英语课程的主要认识理念,英语被界定为实现其它目的的工具。比如,张正东指出 “外语”学习主要靠工具性动力,把目的语作为图谋发展的工具、国际交流的工具等[5]。但是,学界自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对此给予了强烈的质疑与批评。比如,杨自俭指出“外语教育不是工具性训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9],“教养”、“素养”、“通识”、“人文”等理念也被学界提出,这可以总称为外语教学“素质论”。另外,学界还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理念。不过,有学者指出“外语是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见得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外语素质”[10]。张正东等学者即坚持“工具论”,认为尽管当前的外语教学已强调人文性,但外语作为人生竞争工具的基本特点未变,工具性动力暗示学习外语存在可替换性,外语学习很难产生二语学习那种“背水一战”的心态[5]。

第五,“基础论”与“主要论”。“基础论”认为高中英语课程是基础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典型的观点如“中学外语教学是基础”[11],“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必须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基础”[12]。“主要论”相较“基础论”而言,将高中英语课程的地位进一步抬高,认为高中英语课程是主要课程,是高中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典型的观点如“培养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的人才市场也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其中的外语任务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解决,……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又要使学生为就业做必要的准备”[13]。

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当下反思

1.关于元概念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现已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从学习和运用角度,英语可分为母语、二语、外语等十余类[5]。“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指教学学科及其进程安排,即课业及进程。“性质”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事物的性质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具有唯一性,但可能转化。当英语与课程结合,成为“英语课程”,就具有了特定的时空背景,就进入了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就必须正视特定的时空背景及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英语课程性质”不同于英语性质或课程性质,而是英语作为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更是将英语课程性质限定于普通高中这一具体教育阶段。

2.关于政策文本阐述

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对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由隐性的间接表达转为显性的直接陈述,反映出关于英语课程性质的认识对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政策文本的阐述“客观地表达了一定时期的国家意志,也审慎地吸纳了当时学术界的认识成果”[3]。上文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回顾发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两大明显走向折射出一个深层价值理念的转变:由侧重英语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价值逐渐发展为侧重其对“人”的价值。这种价值理念的转变符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政策文本的阐述尽管在不断发展,还是不尽理想。以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例,笔者依据该政策文本的阐述原文,提炼出其框架为:“语言是工具与条件,对人具有重要意义;外语已成为基本素养之一,学习掌握英语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课程是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有两方面作用,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为‘三个有利于’”。这一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上的问题,该阐述系通过语言与外语的意义、学习与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来陈述“高中英语课程”的意义,而仅有“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这一句话的陈述主语为“高中英语课程”。但是,语言与外语的意义、学习与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是否就完全等同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本身的意义?“主要课程”的界定是否真正揭示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可见,因为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政策文本才开始尝试明确阐述“课程性质”,相应的表述自然不尽完善,未来的政策文本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关于学术研究探讨

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尤其是关于英语必要性与意识形态色彩、“二语论”与“外语论”、“语言论”与“文化论”、“工具论”与“素质论”、“基础论”与“主要论”等主题,推动了人们对高中英语课程内在本质属性认识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反映到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文本阐述之中,对促进高中英语教育发挥了作用。但基于发展的观点,对高中英语课程这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研究因为时空背景不断变化故而是没有止境的。建国以来迄今的学术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学风方面。我国基础外语教育专家张正东先生一生坚持并主张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实践与研究必须立足我国英语教育的国情、教情、学情,这就是应该坚持的脚踏实地的学风。而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研究,不少是比照西方学界的理论成果而进行“仿创”,属于“西方中心”、“英本主义”,脱离了我们的国情、教情、学情。第二,视野方面。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需要在以教育学为主的理论视野之下全面考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同时还要考察英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异同,这样才能发掘其区别性的特质。而学界的不少研究主要基于外国语言学的视野,脱离了特定的时空背景及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第三,观点方面。事物的性质具有唯一性,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学界研究得出的诸如“工具性”、“人文性”等兼有的观点,看似全面,实则没有提出根本性的切中要害的认识观点。

四、 结语

课程政策文本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以及学术研究对此的探讨所呈现出的变化、发展之态,反映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如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仍然存在很多备受诟病的问题。课程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定与课程实施的形态。虽然事物的性质可能转化,但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没有止境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发展到今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形态等都越来越多元,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不断深入进行有关其课程性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屠锦红,徐林祥.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0(6).

[4] 刘道义.再议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之路,当代外语研究,2011(6).

[5] 张正东.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课程·教材·教法,2003(5).

[6] 张连仲.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1997(5).

[7] 张正东.英语外语教学的回归,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5).

[8] 程晓堂.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主义思潮,山东外语教学,2001(4).

[9] 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中国外语,2004(1).

[10] 包天仁.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十大误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2).

外语课程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43075-0006

自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课程要求》)(2007年修订后正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学者们(夏纪梅,2005;陈坚林、谷志忠,2008等)对两版《课程要求》进行解读,并以不同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适时回顾《课程要求》颁布以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描绘相关领域研究全貌。根据Cooper(2010)对研究综述的分类,笔者认为近年来涌现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综述”,对涉及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和分析,如姜秋霞等(2011)通过对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赵庆红等(2011)统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文献后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的成效和弊端;另一类是“小综述”,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诸要素的研究进行微观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学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听力(如:程京艳,2009)、口语(如:蒋超等,2009)、阅读(如:方英,2008)、写作(如:秦朝霞,2009)、词汇(如:徐密娥等,2007)和文化(如:苗丽霞,2007)等;针对其他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较少,张森等(2012)综述了有关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等(2010)针对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唐进(2012)的综述有关自主学习研究,曹超(2009)的综述是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此外还有黄建滨等(2009)和蒋显菊(2007)分别针对教材和测试研究进行了综述。阅读、分析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一般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为视角探讨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但缺乏对各类主题研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要详尽描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整体把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1 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依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语言学外语类期刊的论文数据。首先,查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收录来源期刊目录》确定语言学外语类期刊共计11种(见表1)。其次,分别以“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等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词进行单独检索和交叉检索,检索到2004年一2012年在11种期刊上发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相关论文844篇(不含有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剔除会议讲话、会议述评、著作介绍等文章,通过分析论文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性,选定其中78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等不同维度对这些内容文章进行分类和梳理,并运用EXCEL工具进行详细数据统计,总结研究历史,分析研究现状,以图把握研究趋势。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数量

相关论文数量、所发表刊物和年份如表1和图1所示。总体来看,论文数量趋势变化不大,其中,《课程要求》于2004年试行的当年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井喷之势,之后两年数量略有下降;2007年《课程要求》修订后正式,该年此领域论文数量最低,之后几年相关数量平稳上升;2012年该领域论文数量上升明显,说明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继续升温。

2.2研究类型

本文将786篇相关论文按照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进行分类。

表2和图2显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489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62.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297篇,所占比例为37.8%。两种方法皆涉及的,按照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归类别。尽管从总体上看,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研究论文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但观察近两年论文研究类型的变化可以看出,两种研究方法使用数量的差距在缩小,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即从以质性研究为主转向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趋向平衡。以质性研究剖析和论述外语课程宏观发展规律,以量化研究验证外语教学微观层面的效果或比较不同微观教学层面的优劣。

2.3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内语言课程设计研究领域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其中,Graves(2008)提出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被广泛认可,他认为外语课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非线性、相互调整和适应是常态”,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Graves的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由三个核心环节组成,分别是planning(规划),enacting(实施,即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eval-uating(评估),三个环节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而不是线性发展状态。在动态课程设计观看来,enacting是整个教育的核心,planning和evaluating都是以enacting为指向并与之紧密联系。同时,课程设计的这三个环节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情景之中(socioeducational contexts),是由处于这些情景中的相关人员来完成的。

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是当前语言课程设计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的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由三个外环和一个内环组成(如图4所示),内环以教学目标(goals)为核心,关注教学内容(content and sequencing)、教学方式(format and presen—tation)与教学评估(monitoring and assessing),外环关注原则(principles)、需求(needs)和环境(environ—ment),内环加外环构成了课程,并以评估(evaluation)贯穿整个系统,调整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最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整个课程设计系统更具灵活性,这也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动态观。

笔者认为,Graves(2008)的语言课程设计动态系统模型与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有相通之处,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所组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都是“以课程规划为起点、以课程实施为核心、以课程评估为保障”的循环而完整的系统(如图5所示)。

本调查以Graves(2008)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为基本框架,结合Nation & Macali—ster(2010)语言课程设计内外环模型,对所统计论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概括归纳,将其研究主题划分如下(见表3)。

文章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表4和图6所示。2004—2012年间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外语课程实施要素的研究,569篇,占论文总数的72%;关于外语课程规划和评估要素的研究很少,各有118篇和99篇,占论文总数的15%和13%。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外语课程规划研究愈加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围绕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课程设置、语言教学“纲”与“目”之定位等角度展开;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如何构建立体式外语课程/教学综合评估体系等已成为外语课程评估领域研究的重点。而传统的有关语言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减少。

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以课程论为视角审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其研究,可以使我们在课程本体论研究的指导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更加有效地为体现外语课程的性质、实现外语课程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评估,从而对外语课程本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教学为主线”走向“以课程为主线”,更多关注外语课程规划和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意义、有质量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在外语课程整体观、动态观视阈下进行。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之间存有连贯关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非线性整体;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各环节并非任意地组合,是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理解和认识,是个人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作为以师生双方以及师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为基础生成的动态系统,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化存在形式和动态化发展过程体现了语言课程独有的过程性。因此,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大学英语教师要以课程为研究主体,重视对“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估”的研究,为在规划和评估的影响机制下不断调整“课程实施”以顺应学习者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并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以质性研究为主体”走向“以量化研究为主体,质性、量化研究有机结合”,更多关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质性研究(62%)与量化研究(38%)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重理论、轻实证”,质性研究占主导地位。但从2011年起,二者逐渐均衡,这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外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数据使研究更具说服力的结果。以实证的方式获得数据,再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与准确,更能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问题从而有力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变化趋势一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正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范式的合理选择是实现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关键。

(3)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从“单一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研究”,更多关注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问题。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过多地注意了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因此许多研究的重点也往往放在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上。我们应充分考虑外语课程的内容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外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语言技能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中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目标。因此,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在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等学科之外加大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融合的力度。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跨学科研究论文的数量在逐步增多,但还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与外语教学结合紧密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更多地被研究者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其他学科较少涉猎。构建以跨学科教育为导向的新型研究范式,能改变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发挥学科之间的并联性,互相渗透,提高教学效率和科研影响力。

外语课程论文例10

一、课程设置的国内外背景

为了不断满足世界上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的需求,从2005年起,国家就开始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工程。基于此,国家汉办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机制、推广模式、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适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实现“六个转变”。为促进“六大转变”的顺利实现,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也应顺应并积极配合这一总体形势,推动汉语更快地走向国际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含南宁、钦州、北海)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东盟国家对汉语人才尤其是既精通汉语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种需求导致了东盟各国近年来出现了“汉语热”。因此,搞好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能够增强地方院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我们有必要针对国内外的客观需求,培养好对外汉语专业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一个保障就是课程建设,它是决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性因素。

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我们了解到的几所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发现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在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特色不明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汉语专业都是近几年开设的,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基本上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也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少量的专业课程,如“对外汉语教学论”、“越南语基础”和“泰语基础”等。

第二,各类课程比例不协调。表现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语言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比例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汉语和外语的比例关系,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协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确定好以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不容易的,因为每类课程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加上总课时和学分又是一定的,往往造成顾此失彼。正是因为各类课程的比例处理不好,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汉语知识比不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语水平比不过外语系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四不像”。

第三,如何协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中有部分作为汉语志愿者赴泰国中小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这个比例大概也只有20%―30%,这就需要扩大其他就业途径。但学生各种就业技能必须通过一定课程的训练才能形成,这也就给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困难。

根据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北部湾经济的特色,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主要由语言类课程、教育教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组成。

(一)语言类课程

语言类课程包括汉语言专业课程和外语类课程。汉语言专业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主要解决的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古汉语基本知识、语言学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以及运用汉语的能力。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训练、汉字学、语用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

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某种外语来教学。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理应成为对外汉语专业的第一外语,其次还应该掌握第二外语,最好是学习者希望将来去任教国家的语言。对于北部湾地区的高校来说,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大多面向的是东南亚国家,所以最好以某个东南亚国家语言作为第二外语,来满足东南亚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第二外语(主要有泰语、越南语、马来西亚语等)。关于外语课程的课时情况,在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重点院校中,外语类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普遍较高,有的达到了全部课时的一半以上。我们认为,适当加大外语课时,使学生的外语水平高于一般中文专业的学生(比如能在汉语零起点班与学生进行课堂对话和教学),即实行双语教育,这应该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个特色,是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但是外语课时所占比重太大,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认为比较适当的课时比例是外语课时为总课时的30%。

(二)教育教学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汉语教学方法技能类课程。教育理论课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课程,部分高校外汉语专业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两门课程,而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主的专业,因而此专业开设这两门课十分必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能掌握有关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关于汉语教学方法技能类课程,它是使对外汉语专业区别于汉语言文学,形成自己特色的一类课程,更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到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方法、技能和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教外国人学汉语。在许多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受到了挤压,大多数课程体系中只有一门“对外汉语教学论”,这样就很难保证学生能获得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教学技能。我们认为,这类课程至少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策略等。

(三)文化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等。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这两门课程。在第二语言国家的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忽视外国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语言教学的干扰,这时就需要将跨文化适应教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从事外汉语教学以及从事各类涉外工作的新颖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其教学对象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所以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中华才艺知识和技能,比如书法、剪纸、太极或武术、京剧等,这些课程对拉近汉语教师和外国学生的距离,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设彰显地域文化的课程,比如广西山歌、粤剧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东南亚文化这门课,让学生充分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汉语教学和涉外工作等打下基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专业的文学课程不应该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多,同时文学课程的开设应该主要以史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文学欣赏类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否则占用太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类课程的课时。

(四)实践类课程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的是汉语教学能力、技能的培养,所以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也比较重要。它是把前面几种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汉语教学实践中,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汉语教学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开办留学生教育,就不能给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甚至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都没有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这样就很难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起来。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在实践教学这一块做得非常好,一方面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有留学生资源,这给我们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教学机会,比如可以把本校的留学生介绍给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行“一对一”语言结对的形式;同时又可以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走上留学生课堂,听取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或者直接走上留学生的讲台。另一方面各个高校基本上都与东南亚国家有合作办学,通过交换学生的形式到国外进行专业实习和语言实践,有些学校利用孔子学院(课堂)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本文为广西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一般立项,项目编号:2010JGA086。)

参考文献:

[1]熊素娟,石诗.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探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2]杨同用,赵金广.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