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最新师德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2:46

最新师德论文

最新师德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最新师德论文例2

一、对“学习”含义的释读与思考

1.“学”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学”()字从双手持木构建房屋,从子,为会意字,本意为小孩子在房屋中接受大人的知识教育,因此“学”也称受教传业。“教”有教化之意。因此“学”字有以下特点:其一,认知性。知识来源于学,学是人认知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和过程。其二,指导性。即必须有教师或教材的指导。其三,内容的自然性与道德性。即学习的内容是从大人(教师)处得到的自然知识和伦理道德规则知识等。其四,接受过程的讨论置疑性。即学习中师生或学生之间在传授知识时,存在一个用语言传授知识的问答讨论、置疑讨论的过程,因为教师本身就如韩愈所说,存在“解惑”的职责。

2.“习”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习”()字从羽从白,为会意字。《说文》:“数飞也。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其本意为小鸟重复练习飞行。因此“习”字有以下特点:其一,实践性。这是“学”的直接目的。其二,重复性。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然步骤。其三,创新性。“习”不只是对前人经验的全部接受,也有一个发展,即创新的可能。只有“习”,才有可能创新,这是“学”的最高目的,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真谛。

据上可知:“学”是“习”的前提,“习”是“学”的巩固和实践,没有“学”,就谈不上“习”;没有“习”,就谈不上学到真知识,谈不上学以致用。没有“习”,更谈不上创新。“学”是人类把握知识的第一阶段,“习”是把握知识的第二阶段,“习”的对象是用“学”的知识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实践,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在“习”的过程中,方可检验“学”的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产生新的认识,即达到创新。

二、从“学”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力的提高

“学习力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1]。学习力是教学力的基础。教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改革力,首先要提高学习力。

1.“学”――博览群书,广取知识。

从“学”的含义可知,只有学,才可能更快地掌握最多的知识,更快地认知社会。因此,教师要提高知识水平、教好书,博览群书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检验教师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教政治思想课的老师不仅要多读政治思想类的书,而且要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史哲等多种著作。教师多读书,才会有充足的自信要求学生多读书。惟有如此,方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生动性。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博览群书。

2.“学”――多方讨论,置疑讨论,加深理解。

“学”的含义中,存在一个多方讨论、置疑讨论以加深理解的过程。故在学习中,要学会多方讨论,敢于置疑,敢于否定前人固化的知识,甚至被认为是真理的知识。这是老师学习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必经之路。因此,多方讨论与置疑讨论,不仅是教师提高学习力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教学改革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检验教师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目前中国学校使用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收获,但总体上其功能并未完全开发出来。不少老师总是担心课程讲不完,而总是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与西方国家实行开放讨论性的教学方式相差较远。

三、从“习”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提高

教学改革实践力是检验教学改革学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的最高目的。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高低,直接表现在教学科研成果的水平的高低等方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既是对教育实践的超越,又是对教育理论的超越”[2]。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与实践中,以及创新思维中。

1.“习”――教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

教学是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是检验教师和学生是否达到“习”的重要标准。要让学生用心思考,重视实践,教师就要理解何谓用心实践,学会实践。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读书研讨。如在大学文科生教学中,针对某些问题,可让学生详细论之后拟写成文。为此,可先读书,列出写作提纲,然后进行讨论。经老师指导后,学生修改提纲,再读书,最后写成论文。当然,加强实践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参与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

2.“习”――用心科研研究,形成创新思维。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教学特点。这里的“而”字,表明后面的“习”是与“学”相对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只有“习”,才会感觉到所“学”问题的存在,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发现新的问题,才会创新。老师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首先自己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就是敢于对问题进行多方面解读分析,敢于否定权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敢于大胆改革。

3.“习”――提高研究创造力和教学创造力。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第一要表现在他的著述质量和应用价值上,第二要表现在教学创新效果上。而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现实疑难问题的阐述力度、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四方面。总之,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是由教师的研究实践和教学实践决定的。

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看教师的教学改革道德力的提高

从上述可知,学习的内容之一是道德价值知识。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3]道德力表现为道德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职业道德力。教师职业道德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好坏。

1.教风是教师教学改革道德力的重要体现。

早期社会,人们所学的内容已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客观知识,二是对人类社会关系认知的价值知识。价值知识主要表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则。教师的教风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人格的反映,其本身就是价值观念的体现。教师在授业之时,更兼有“传道”的功能。所谓传道,就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通过语言、情感、态度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他的魅力的高低好坏,也由此决定了他在学生中人格的高低好坏。可见,教师的教风决定于他的道德人格,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之源。

2.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

教师的道德问题,其本质是师德问题。“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4]时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丑陋现象,玷辱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的人格榜样,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还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此等大学校训,都重视人的品德,也即重视了教师人格的重要性问题。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教育的榜样,正如古人所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让学生感念的道德人格,这样才会让学生从道德人格上敬重自己的行为,从而重视自己的课程,并成为学生的德育榜样。只有这样,教师的道德人格才可形成道德力,才可转化为“人师”、“世范”,发挥示范效应。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既是教师教改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的职业人格的体现。

总之,“学习”一词的含义,就中国古代的造字本义而言,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也存在着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着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今天,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就要博览群书,学会讨论,学会置疑,加深理解。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实践力,就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面对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找出新办法,达到创新的目的。要提高自己的教育道德力,就要重视教育者本身的品行修养的自我教育,如孔子、孟子一般,首先都做到自我道德力的强大。惟其如此,方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三力”的提高,也就意味教师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略谈我们的学习力[J].沈阳:辽宁教育,2010,(6).

最新师德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96-01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展背景,中职院校教育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学校教师开展中职德育工作要敢于创新改革,学校教师要合理明确德育目标,根据中职运动员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我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传承,通过创新德育方式,最大程度提高中职运动员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一、创建良好德育教学环境,推动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质,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运动员自身文化品位的提高。德育工作者和教师要创新自身的育人理念,不断研究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方法,加强与运动员的交流及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训练模式,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中职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交流沟通,共同创新O计出更加符合现代运动员学习特点的训练内容和过程。德育教师可以与相关工作者通过组织学校运动员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人文社科以及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帮助运动员全面掌握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动向。德育教师要善于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德育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指导工作,要使运动员认识到不仅要做好技能训练,还要强调注重人文理论教育的学习。

二、利用学校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文化课

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德育活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例如,教师与班级干部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文化课的设计工作,通过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各种关于诚信道德的视频,然后在德育实践课上进行播放,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地提出问题。比如,“当在生活中发生利益与诚信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让学生站在视频中主人公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自身观点和想法,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教师最后给出总结评价,掌控好整个德育活动的发展进度。

网络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之余,学生能够在课后反复练习,通过观看各种网络视频,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最新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QQ群或者微信群,让学生在群里进行讨论,分享对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的看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教师提升德育课的有效性,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中职德育方法,打造中职院校新课堂

最新师德论文例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阐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世纪新阶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教师师德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大学是文化的标志,是集合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韧之初,就与社会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作为戊戌维新的产物,最早兴办的京师大学堂,以及稍后开办的铁路、矿务、海军等专门学堂,就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者。“五四”时期,科学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先后传人中国,其主要渠道是高等院校。其次,高校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说,我们的任务在于保存和阐述文化,我们要将伟大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最后,高校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实践、精神风貌,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尤其是高校为社会输送的各类人才,就像一颗颗传播先进道德思想的种子,植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不断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所说,大学不应满足于培养伟大的人物,尽管大学里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概言之,“爱岗敬业”正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2 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德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许多师德失范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教师应有的师范和带动作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德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此,有的教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有的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教学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有的教师对科学研究急功近利,不愿意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浮躁,根基不牢。

②部分教师存在单纯的专业教学思想,育人意识淡薄。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但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认为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

③部分教师表率作用缺乏,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自身素质离一个大学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有的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举止粗俗;有的接受学生或家长心意,考试任意送感情分;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做了很不好导向。

造成师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经济大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和空间,也唤醒了国人沉睡以久的经济意识,改变了国人固有的价值观念。高校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冲击尤为剧烈,影响更加深刻。高校教师思想敏锐,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的教师耐不住平淡,想方设法在课余时间通过种种方式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参与市场竞争,找回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重市场而轻课堂,出现身在讲台心在外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现在的高校已经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社会上各种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维。这无疑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一些高校的领导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面对成千上万扩招来的各种层次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已经很难顾及到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新形势下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师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③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对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时具体操作中很可能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现象,随之就会带来对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影响,这在客观上很容易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也是产生师德失范现象间接因素之一。

3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师师德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教职员工,使其学会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师德教育的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通过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坚定每位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理论成果成为教师师德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

3.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在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教育全体教师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日常细小的工作,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

3.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高校师德教育的重点。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广大教师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创造激情,产生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激情得以抒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改革创新,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破除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活力竞相进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最新师德论文例5

作者简介:兰徐民(1956-),男,山西新绛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系,教授。(江苏 南京 21004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209-02

一、师德问题事关重大

所谓师德,乃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指那些不成文的规定教师(广义的教师,包括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者、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育服务工作者,下文统称为教师)行为是非的社会公认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品质。其内容涵盖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个人品德修养、职业情感、职业精神、职业操守、人格影响力乃至作风仪表、言谈举止、甚至板书笔迹等诸多方面。它是社会对教师业者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业者应具有比其他业者更高的道德品质。一个社会,教师群体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道德品质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学术、学风、校风、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到整个教育行风、教育形象和社会风气与公德的好坏,事关重大。为此,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师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二、师德滑坡令人担忧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广大教师以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地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对传承人类文明、创新知识技术和引领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必须承认,随着改革的深入,进入急速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由于拜金主义盛行,受各种利益的诱惑,不同利益阶层或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伴随着的假劣、坑骗、贪腐、权钱色交易、潜规则等丑恶腐败现象日益严峻。[1]在这种大环境下,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反映到高校,对师德师风造成了严重冲击,致使现阶段高校部分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育人道德、学术道德和管理道德严重滑坡问题。

1.教书育人品德严重下滑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敬道学高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潜心钻研、攀登学术高峰欲不强,在专业上不是务实求真、好学深思、精益求精,而是务虚求荣、投机取巧、简单重复,导致课堂缺乏吸引力,科研缺乏创新力。

(2)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从事第二职业赚钱和“学术走穴”等牟利活动,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

(3)解惑育人观念淡薄。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缺乏认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观念没有真正树立,只管照本授业,不注重解惑,不爱生,也不关心育人,更不善于用观念开导、情感沟通、排忧解难的方法来解决学生中的有关思想认识问题、情感问题和知识疑难问题,而是敷衍塞责。

(4)为人师表作用丧失。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是以身作则、笃行身教,而是自由散漫、行为松懈,甚至以教谋私。比如,擅自缺课减课请人代课、随意调课停课迟到早放、任意评卷打分评奖评优;胡乱向学生推销教材、复习资料和各种商品,甚至权学、钱学直接交易索要钱财,或者利用学生家长的权力或财力谋取个人私利,如此等等,师表尽丢、尊严尽去。

2.学术道德学术风气严重败坏

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

(1)科研异化。在把科研课题、编著教材和论文数量多寡与职称、奖金、经费提成、提拔、荣誉,甚至住房等物质利益直接挂钩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下,一些教师为科研而科研,为论文而论文,低水平重复研究拼凑撰写一些毫无新意、毫无特色、毫无价值的所谓研究报告、论文、著作与教材。撰写的目的仅作为领导向上汇报业绩、参与高校排名和教师个人评职称、扬名气、获奖赏和敛财的资本,对科技增量毫无贡献,对知识传播和文明传承毫无作用,对国计民生也毫无用处。

(2)学术造假不穷。一些教师为了年终考评能过关和晋升职称,每年必须得有“东西”拿出来凑数,否则会因考评不称职而被扣奖金、无资格评优评模、无资格晋升职称,甚至降级聘用或下岗。一些教师迫于完成各项考评指标而常年忙于争课题、跑项目、写文章,导致科研造假、论文抄袭、著作剽窃等学术造假丑闻层出不穷。教师因此而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越来越差。

(3)学术交易成风。有的学者型的领导和活跃型的教授在校际间相互被邀请作高价的所谓“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蔚然成风,年复一年进行学术交易,互换利益。

(4)学术官本位严重。在大学行政化、官场化的体制下,有人认为谁当了校长、院长甚至系主任谁就是当然的学科带头人,享受高人一等的教授级别,不是教授的也会动用一切可掌控的资源尽快获得教授或相等于教授的研究员职称。

(5)学者关系圈子化。一些权力型的学者和靠近权力的学者热衷于拉关系、划圈子、搞团伙和排斥异己。在平时开会、阶段考评、年终总结等活动中常常相互吹捧、互拍马屁、相互交换利益;面对利益荣誉,默契配合、共享好处,互荐自己人拿奖得优,自然形成利益联盟,互惠互利。[2]对于真正站讲台做学问、敢讲真话并坚守自己人格而不善拍马屁的学者不是故意刁难,就是被边缘化。

3.管理道德意识严重缺乏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管理失德。在教学和学科建设管理活动中,相当部分院校有教研室从不开展教研活动、有学科组从不开展学科讨论,院系领导早已忘记平等地开展教研活动、学科讨论和相互切磋学术观点是何种品德,习惯独霸学科建设的话语权与决策权,由此导致在专业设置、新课开设、学时分配、教学计划制订、精品课程筛选、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硕博点的申报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学评奖评优等方面作出一些明显不科学、不公平、不道德的决定。比如,按领导个人的臆想开设新课和特色专业等。

(2)科研管理失德。在科研项目立项、成果鉴定、教师职称评定、研究生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机构设立与经费划拨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科研评奖评优等学术管理活动中,少数顶着各种耀人头衔的教授或领导把持着学术、学位和职称评定的话语权与决策权,评审不坚持三公原则,不是客观科学、实事求是而是凭熟人、看关系、金钱交易,甚至公开索贿,把职称能否晋升、项目能否立项、论文能否发表、答辩能否通过、学位能否授予、优秀能否评上、奖励能否获得等同关系软硬、送钱多少或“潜规则”直接挂钩。

(3)学生管理失德。几乎每个院校都有类似的规定:如果学生考试作弊,一旦被抓证据确凿,取消学位。表面看来这是严格治校,其实背后涉嫌找人拿钱换证。轰动全国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李姓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而自杀就是典型案例。[3]

二、师德重建刻不容缓

师德滑坡的病症是腐败,病因在体制。重建师德必须对因治疗,针对大学的体制性弊端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多措并举、综合整治。具体来说,除了通常一般的做法,如加强对教师的选聘准入、职业道德培训、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和日常跟踪评价管理以及发挥师德模范的典型引领作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等措施外,最重要的是狠抓六大建设工程。

1.狠抓反腐体系建设工程

高尚的师德是同一切腐败现象完全对立的。师德缺失往往只是作风问题,属于道德层面,而腐败则是违法乱纪,属于法律层面。连最起码的遵纪守法都做不到,谈何师德?所以,强烈呼吁把反腐败引入高校,坚决惩治高校的各种腐败现象是保持教师队伍师德高尚的前提条件。若腐败不反,缺德不穷。而反腐败则必须推崇思想。的“群众路线”思想同西方民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根治腐败最有力的武器,没有理由舍己求洋或弃之不用。

2.狠抓管理道德建设工程

欲提高师德,首先必须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简称官德),即提高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行政文明程度和管理决策的公平程度。若高校各级各类管理者的管理道德缺失,所作出的各项管理决策明显欠公平,总是小部分特权者、亲近者收益,大多数人吃亏,年轻教师等弱势群体总是不能从出台的各项政策或决定中获得好处,则师德难以提高。所以,师德建设必须与官德建设结合起来。为官者必须牢固树立管理道德意识,深刻认识手中的决策权与道德有关,务必做到慎重用权、公平用权和文明用权,应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推动我国社会的管理文明、行政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步伐。

3.狠抓制度建设工程

制度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维护良好的师德师风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尽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靠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来养成良好师德。但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制度约束。只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确保师德品质。鉴于目前尚缺乏一套科学、可行而又效果良好的师德保障制度体系,为此建议,现阶段师德制度建设应先从修订完善《教师手册》入手。册中明确规定各类教师岗位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必备品质、权利义务、禁忌以及违反后的惩戒和申诉等约束性内容,人手一册,并通过培训、讨论、考试、当众承诺等教育形式以端正师德师风。

4.狠抓以人为本建设工程

在狠抓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狠抓温暖工程,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服务性产业,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服务。高校的全部工作就是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4]人本建设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事事以教师学生为本,把教师学生看做是学校的主人,处处尊重和关怀教师学生,依靠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一切工作都是为教师学生服务,切实维护教师学生的利益,及时解决教师学生的困难和后顾之忧,为教师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5.狠抓教师评价建设工程

教师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引导、规制着教师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对师德有着促进和制约的双重功能。[5]科学完善、先进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提高师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看科研课题、论文、论著的数量和级别,级别等于质量,课题发包单位和刊物与出版社的衙门级别越高,科研质量就越高。这种数量化、行政化评价的负面导向直接导致了学术道德、学术风气的败坏,滋生出各种形式的学术造假、舞弊和交易等学术腐败行为,其结果不仅使科研变味异化,而且又因教师忙于伪科研严重影响了教学。这种评价制度必须改变。以笔者之见,科研评价主要应看是否有创新或有新意(即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体系、新结构或者新表述等),应改变简单的数量评价为有创新或有新意的代表作评价,改变阶段准成果评价为最终成果评价,改变结题即刻组织专家评价为延期滞后由市场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应看教学效果和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应改变学生评、同行评、领导评的所谓综合评价,实行学生评价一票肯定;对于一般教学型院校应改突出科研评价为突出教学评价。

6.狠抓大学改革再造工程

师德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上述五大建设工程的成效,而五大建设工程的成效如何有赖于大学改革的推进步伐和力度。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农业的大包干责任制改革成功了,城市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成功了,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成功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有计划地进行,但大学改革至今没有真正起步。师德问题是伴随社会改革发展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强烈呼吁,以目前正在开展的师德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大学改革。对现在大学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教师考评、学生管理、招生、考试等各环节进行全流程再造,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和制度设计重新构建一个有助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教师发展、师德提升的现代大学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川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05-30(3).

最新师德论文例6

在初中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与安定,这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意义重大。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推广,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甚,提高学生的素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激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作橐幻盼目瓶颇浚其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点众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往往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强记,然而,这种单调枯燥的背诵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记忆不牢固,并且无法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初中生现在已经对社会事件有所关注,作为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当下的热点新闻,通过分析热点事件延伸出思想品德课堂的主题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对于思想品德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与其沟通,了解其兴趣所在,在课堂中可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切入,并且多加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重拾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对于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度不够,教师往往扮演着课堂中的“主宰者”,整个教学方案的设定都由教师的主观思想和教材大纲决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导致教学效率一直不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多加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佳。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深记忆

初中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时期的思想品德学习对于青少年今后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与结合实际,加强理论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利用实例为学生讲解思想品德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将思想品德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验证所学的思想品德理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互联网优势,用最新社会动态实例教学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它与社会时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所教内容也应不断改变,确保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社会各行各业的最新信息都能在网络中找到。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变得相当丰富,社会中每天的全新动态,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具象。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最新师德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7-01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中职学校的老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分析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德育课堂教学,老师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但要让学生乐于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为以后走上社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准备。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基于教学观念的更新,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施教。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大多是由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养成欠缺的学生组成。他们往往存在冲动性比较大、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学习动力等方面的情况,造成教育的不对称和不协调。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成人还要成材,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中职学校的老师每天面对这些不够上进的学生也感觉希望渺茫,尤其是德育课上的更没劲。学生在家里已经听够了家长的“政治课”,面对老师的说教感觉是“老生常谈”。不由自主就会产生腻烦情绪,感觉老师比妈妈还“唠叨”,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统一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没有效果,德育教育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中职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层次,不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要逐步渗透,而不能板起面孔来说教。中职生的素质是有些差,但是差的可能只是成绩,其他方面的能力应该不差,甚至比普高生的能力还要强,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中职生是可以改造过来的。老师不但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还要摘掉“有色眼镜”,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德育教育才能落实到位。另外,老师应该致力于教学研究,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品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

1.重视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对德育课不够重视,所以在德育课上的表现就不尽人意。德育课老师面对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提不起讲课的兴趣,只是对着课本圈点勾画知识点,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德育课上的就没有价值。老师不妨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在开课之初先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课不必上来就看课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来讨论,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辩论,只要有理有据,完全可以陈述质疑。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双方的矛盾点,找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支撑点,最后殊路同归,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导语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而设置,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学习中就是成功的导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中职生本来就好动,课堂教学也应该投其所好,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那只能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感。课堂问题是串起课堂所有知识点的主线,只有把问题设计好,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紧凑,也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环环相扣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课堂内容。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就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果。当然,这个过程要有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不能是“散放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形式更自由,学生更喜欢;而且结论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得出的,学生更有成就感。德育课本来就应该发散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在交流探讨中,学生更可以接受孰对孰错,更能够认识到自身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中职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过关,德育教育更重要。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进入社会,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方可胜任岗位工作。

3.加强实训,增强效果

德育教育不能只是学习课本理论知识,还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从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找到学习的素材。老师可以提供合适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让学生来做“法官”,看看该怎么处理所给的案例。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判断出正误。这样,学生对德育的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还可以从自己的道德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德育实践学习。

这个环节里,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事件发生的过程,甚至是“跟踪报道”,以印证自己的判断。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明确的判断。通过德育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研究实际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德育实训基地,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三、创新考核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德育课的考核方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能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用“一张试卷”定乾坤。德育课的考核应该更科学,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可以实现多元评价。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深刻剖析自己;通过同学互评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老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表现和考核结果给出全面的评价,这正是德育课的目标。这种多元评价在学生那儿也会更受欢迎,教学效果就是高效的。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应该根据德育课的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进行,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以增强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中职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加入创新教育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最新师德论文例8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在提倡师德、重视素养的今天,面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趋势,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到全面、系统、协调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不断拓展和夯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并使其更丰富、更深刻是时代的要求。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今天的教师应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内涵。

1.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道德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出来的,主要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师品,德高为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师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其他规范的基础和前提。

(2)师知,学高为师。作为老师本人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特殊职业,其人格品质要求较高,为人师表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表现。

2.新时期师德建设出现的部分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老师脱离教学岗位另谋他职或热衷于校外职业等。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因素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师德内涵

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希望教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赋予了教师不一样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人文观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要把人文关怀纳入学生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就是以“生”为本,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应热爱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最后要肯定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观是真正地给予每个个体主动性, 激发其蕴藏的身心力量, 增强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永不干涸的持续后劲。师德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体现师德发展观有以下要求:一是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改造认知结构,乐学乐教,积极钻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充电”,学而不厌,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理性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表现出精神饱满、永不气馁的状态,在安于现状、无孔不入的拜金主义思潮和狭隘功利的现实中,甘于平凡,爱岗敬业,使自己的执着努力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和谐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协调是完善发展的前提,全面是个体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师德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

1.注重自律——自我塑造

师德作为教师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

2.以人为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就是以老师的发展为本,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3.加强他律——管理和教育

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自我,真正做到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

称号。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最新师德论文例9

0引言

教师是一种职业,所以有“师德”。部分教师不称职,是因为没有“师德”。所谓“师德”,就是约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广大教师“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则离不开理论学习。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

1.1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养的前提。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同理,只有政治上的成熟,才有“师德”上的成熟。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如果放松了理论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基本的道德常识。有些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是虚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现在一些犯错误的领导教师大都因不认真学习所致。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

1.2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学习,勤奋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个国家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以新时期模范人物为楷模,见贤思齐,修身养性,讲党性、重品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提高“师德”素质。

1.3加强理论学习是做好新时期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这项伟大的工教育程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去完成。因此,我们的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2提高“师德”水平,主要学习些什么呢

现阶段提高“师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

2.1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同样,社会主义道德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始终一贯、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当前广大教师学习的最主要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掌握基本理论,广大教师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最新师德论文例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入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还可以创编相应的故事、诗歌、小品剧等组织学生去读、去表演,通过学生亲临其境的投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道德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自学课文,探求新知,获得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其间师生双方可以平等、和谐、自由地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而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进行自主活动是自主学习理论要求的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权利。

1.让学生自学课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字面含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材的意识,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新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编排的:低年级教材以图文为主,形象生动;中高年级以故事或典型事例、数据或资料为主要形式,配有相应的插图,行文通俗有趣,所以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且有能力读懂课文。教师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去理解、去感悟,从而获得道德认识。

自读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探究”、“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而把握课文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求得真谛,在亲临其境中悟出哲理,让他们在读、想中开拓思维,教育自我。

2.问题让学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有疑”。李政道也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切有成就者共同的显著特征。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追根溯源的愿望。质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字比解疑更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和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敢疑、善疑、会疑的精神,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样化、新颖独特、有价值而不应该惟书惟师是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自主讨论,感悟道理,深化道德认识,强化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的开端,那么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深化的过程。讨论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对思想、行为是非分辨的能力,加深对课文道德观点的理解。在讨论中尽可能地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较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做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防止出现偏激。要培养学生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体事实,认真分析讨论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和自己的思想来摆事实、讲道理,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达到“真正的教育”。

1.讨论内容可以是结合课文讨论得出的教育观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不能释疑的问题。

2.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意见观点相左引起争议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防止学生走入误区。

3.教师要对讨论的场面、得出的观点给予适时的、真诚的赞赏。因为赞美能激发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营造美好的心境。思品课中教师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同样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4.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蹲下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向学生传递信任、尊重、鼓励、亲近的信息,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在总结时教师还要以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情感,语言要富有激情,简洁形象,以情动情,避免空洞说教。正如思品教学原则所说的:教师要以自身的真情实感,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行为实践,深化道德情感

思品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因此,思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