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二政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7:23

初二政治论文

初二政治论文例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初二政治论文例2

一、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特殊性

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初中政治教师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对其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便是所谓的初中政治教师的角色。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初中政治教师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具体实施者且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

(一)对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总体定位具有特殊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学生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新的时期下重新思考初中政治教师的总体定位。

(二)初中政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特质。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也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良好健康的道德品质。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除了肩负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责任之外,还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二、传统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传统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向来具有权威性和神秘感,因为其往往扮演的是知识和真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传统应试教学环境下,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给出结论―引导学生理解―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除了回答老师预先创设的问题外几乎没有任何参与,探索活动也极贫乏,因此,在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出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弱的现象。

(二)教师是教学管理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不平等关系,在教学管理中政治教师大多采用的是强制性管理,甚至是粗暴的体罚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很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教师是学生成绩的裁判者。

我国一直以来采用的基础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考试成绩和升学为目的。教师评判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与排名,这使得排名靠后的学生始终抬不起头、受到歧视。

三、新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观念上的重新定位。

由于受到观念的束缚,“重理论灌输,轻学习过程”一直是初中思想政治课采用的教学模式。传统观念认为,政治课程中的知识点没有什么好理解的,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而只重视理论知识点的灌输与强加,忽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直接让学生记诵标准答案。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与其他课程一样,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二)教学方法上的重新定位。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传统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活动是课堂之外的事,殊不知“课程开发”完全可以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开发、恰如其分地创设种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每一堂课不应该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的角色犹如一个乐队的指挥,应该是其灵魂所在,但是优美的乐章需要在每个人的配合下才能演奏。

2.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引导无产阶级不断进取、不断前进的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制胜的法宝,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种下这粒种子,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但是这种教授绝不是“填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探究式、自主性的学习,将课本理论与自身的理解规律、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三)自我发展上的重新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并运用的理论,在改革深化的大潮下,我们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信息不断充实和验证已有的理论,初中政治教师更应如此,如果不能及时自觉自主地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行和充实自己的理论与知识,必然会为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不断进取、不断汲取新的养分,使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体系之树常青。

四、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摒弃传统的管理者、裁判者等角色,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海无涯的领路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初二政治论文例3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成果。但是纵观整个初中政治教学,其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下面本文将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分项说明,具体如下。

(一)教学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某些政治教师仍然存在着一些思想上的误区,首先,他们认为政治教学主要以灌输为主,片面地强调初中政治课本的重要性。灌输的思路,即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最终的考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即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教学思想过于封闭,在教学中,某些政治教师认为自己曾经沿用的教学方法始终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初中生,而忽视了不同阶段初中生的思想特点,导致教学思想和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

(二)重视程度上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政治这门课程不用去认真学习,只要在考试前对重点进行死记硬背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这导致了师生普遍对政治教学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只是将政治课教学当做“划重点”,而学生在政治课上也只是复习所谓的重点,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的整体效率低下的情况可想而知。

(三)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初中政治思想教师为了能够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都能够认真地去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例如,有的政治教师盲目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刻意地减少教师讲课的内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无法抓住重点,比较盲目。还有的政治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过量添加了一些题外信息,虽然让课堂变得很活跃,但是没有真正抓住教学重点,导致“丢了西瓜拣芝麻”,课堂教学效率不升反降。

二、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应根据当代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心智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有效阻击中外各种不同层次的负面文化的冲击,使学生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一课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时事和当今社会关注的要点,在课堂上进行举例说明,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一方面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引入法、情景设定法以及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手段来协助教学,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思路

要想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质量,政治教师就要大胆创新课堂教学的思路,首先课堂设计应当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既便于初中生接受,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政治理论的实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保证整体性,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避免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使初中政治教学成为空中楼阁,而应通过将理论、情感、意识以及实际相结合,很好地推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稳定性和学习效果的稳固性。

(四)加强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当充分重视政治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认真掌握新鲜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日常政治教学中,为学生做好表率,这样才能指引学生提高政治学习水平。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初中政治教师的考核管理,对每位教师都要进行阶段性考评,包括课堂教学评测与学生测评等,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可以实行末尾淘汰制度。而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应给予奖励。

三、结语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给予初中政治教学足够的重视,大胆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初二政治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48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要进行政治学科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政治学习,而目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阶段的政治学习。

一、影响初中学生顺利进行政治学习的因素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明显的感觉到存在一些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政治W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政治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文就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学生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

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政治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更大的学习激情,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势必会没有学习的动力。而就目前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情况来看,为数不少的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政治学科学习的乐趣,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理论教学与实际没有有效结合起来

政治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就目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结合起来方面做的还不够充分。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依然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点方面做的不足

政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点的应用,很好地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政治学科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而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能力方面存在懈怠心理,教师难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政治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方面做的不足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知识点,尤其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政治学习,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点,掌握有效的政治学习方法与技巧。而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也能够积极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但是本人认为还存在力度不够的情况。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教学计划,不仅使学生存在没有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也会加快教学进度,这无疑对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科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解决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政治学习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解决存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无疑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更加顺利的进行政治学科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部分初中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不感兴趣,而导致学生出现政治学科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兴趣引起重视。政治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为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兴趣,就注重通过案例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学习的意义。

(二)将政治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政治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以实际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能够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引起重视。本人在授课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会及时给出学生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达到了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能力的目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有效应用政治知识点的能力,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初二政治论文例5

【关键词】

时事政治;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之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二是政治教学课程枯燥、乏味,其内具有抽象性。然而在新课改后,初中政治教学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时事政治是德育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学生通过正确的认识社会事件、持续的关注时事政治,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另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的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符合市场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极其容易出现思想不正的现象,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并不成熟,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出现拜金主义等思想。因此,就必须给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教师将时事政治事件引入政治课堂并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大部分学校对时事政治教学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学校反对将其引入政治教学中,主要是顾及到学生不能深入的了解时事政治,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因而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引入政治课堂的时事政治,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事情发生的时间及内容,而没对其做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中考,而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政治,而由于老师没有对其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其深层意义;另外,在一些农村中学,由于信息不畅,政治课堂上老师不关心或者无法关心发生的社会事件,从而使得时事政治不能引入初中政治课堂[2]。

三、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政治理论能够促进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而时事政治又能够诠释政治理论。因此,初中的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素质,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解,例如,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类的APP等。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讲述所获取的时事政治信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2.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评论由于初中生知识面较窄、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评论,而且也不了解一些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内容,极其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事件的缘由,分析事件的好坏,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的参与讨论中,尊重学生的观点,扩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对于学生错误、荒诞的评论,教师应该予以引导并指正,从而促使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水平[3]。

3.将时事政治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教师将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事政治事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依据所学的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时事政治信息,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都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事件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引入时事政治到课堂的时候,既要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又要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正确的评论,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阚玉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5,02:20.

初二政治论文例6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能够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王起顺和王欢编著的《学校新八德教育体系》一书中说:“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和践行《弟子规》八个方面,简称新八德。”新八德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规范了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因此,许多学校掀起了新八德的学习热潮。一个学校如果只靠班主任来对学生进行新八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细读《学校新八德教育体系》一书,能感觉到新八德的内容是对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初中政治教学是新八德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让新八德教育走入初中政治课堂,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新八德教育,使新八德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新八德能让人想起德才兼备,也想起德智体美劳,这二者里面的德与这里的其他因素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次关系。指出,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可见德之重要。而新八德又可以说是“德之精髓”。那么初中教材里哪门学科主要涉及到了“德”呢?当然是政治学科,所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担负起宣传新八德的任务。

二、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的探讨

(1)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涉及了新八德的内容。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讲解到新八德的内容时,要详讲、细讲、精讲,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领会教材内容的实质,进而领会新八德的实质,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让新八德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使新八德的学习贯穿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始终。别让新八德的学习成为一时的潮流,应让它成为永恒的潮流。

(2)强化新八德教育必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许多学校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越来越先进。作为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现新八德,更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例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也可以用动画形式播放二十四孝图的二十四个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八德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孝亲,这样既直观又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用动画的形式播放“程门立雪”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尊师的,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尊师,使政治教学与新八德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学生的灵魂。

(3)新八德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教师,要让学生记住新八德,理解新八德,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新八德的机会。例如,有的学生上课小声说话,不听政治老师讲课。政治老师可以让这个学生站起来背诵新八德,当这个学生背诵到尊师时,政治老师可以让他停一下,然后提醒他,你刚才小声说话的行为是在尊师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明白究竟怎样做才是尊师,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千万别闹出学生上课背着新八德,下课骂老师的事来。又如,有的学生背诵完新八德后,政治老师可以问这个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可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时,老师可引导他理解什么是立志。

(4)在进行初中政治教材编写时,可以把新八德的内容纳入其中。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材也应该不断吐故纳新。有一句古诗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八德便是初中政治教材的源头活水,因为新八德的思想内涵与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正好契合,若能把二者融为一体,新八德思想便能在政治课堂上熠熠生辉,学生在新八德思想的照耀下必将茁壮成长,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更上一层楼。墙里开花墙外香,校园的精神文明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5)创设政治活动课,让学生利用新八德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五彩斑斓的人类社会。初中政治课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政治课也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外去上课。例如,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时,政治老师可以带领自己的学生去旁听。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懂法,看到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还可以让学生自觉守法。

初二政治论文例7

几年来,在教学改革和钻研教学新方法上,我撰写了一系列教学经验论文,在各级会议上交流,取得了一致好评。《如何大面积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初三年政治科教学点滴体会》、《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的实践》、《贯彻“两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分别在1995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的县政治科中考质量分析会上交流并收入汇编。其中《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的实践》一文于1999年5月在省《德育》优秀教学论文专刊发表。《贯彻“两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一文荣获99年县中学优秀政治教学论文一等奖。我曾经在95年、97年和98年三次在竹庄中学举行现场经验介绍,取得好评。

初二政治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33.2

近年来,很多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学习上常常出现下降现象,特别是政治学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学生的原因,也有教材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以提高政治学习成绩,已成为摆在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搞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笔者二十五年从事政治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理论,对搞好初高中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在中考和高考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考试形式和性质使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政治学科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考的是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开卷测试,即达标考试,初中学生认为反正是开卷测试,到时翻翻书就行了,所以不重视;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要求都都大打折扣。到了高中,有些学生早就打定主意学理科,没有必要重视政治学科,会考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而对学文科学生要参加高考,而高中思想政治高考是部级的选拔性考试,学科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备考过程中,一些初中政治教师在考前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强化记忆和强化训练一般可以使大多数学生获取基本满意的分数;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画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要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二)由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广度、教学节奏的变化的不同

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比初中大,理论性较强,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极分化。因而成为高一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

(三)作业与答题层面:

从作业的布置形式上来看,初中政治作业主要是行为作业为主,锻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综合素质。而高中政治课后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高中书本内容深度难度和闭卷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加大学生书面作业的训练量。初中政治答题要求范围广,拓展点多;而高中政治是按点给分,答题要求规范准确答不到点就不给分。初中学生带着初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到了高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很多学生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与考试,比如,特别突出的就是拿到主观题,如同在云里雾里,答案不知所云。

二、解决对策

(一)端正学生思想认识,明确高中政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教师在一开始上课就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端正学生思想认识,明确高中政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无论读理科还是读文科,都要参加会考,会考通过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习政治都是有用的,至少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视野,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只有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才能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二)高一政治教师务必处理好高中学科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容量较小,难度小,因而教学节奏可以比较舒缓,老师慢慢教,学生慢慢学。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高一上《经济生活》新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要讲好一单元,教师在教学的起始只有总体放缓教学节奏扎实地抓好基础。而从第二单元开始,相对而言知识深度、广度小一些,加上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扎实学习,教学节奏可以适当加快。而高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知识容量是初中翻倍,难度加大,知识加深,这要求教师在科学处理教学节奏的同时又要深化知识,对教学节奏把握的要求明显提高。若把握不好容易造成两难局面:讲太快了,不够深入,学生听不懂;讲慢了讲透了,学生太懂了,时间又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节奏和要求去讲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任务基本不能完成这是必然的结果。

(三)培养学生背书的习惯

摆在高中政治老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背书的习惯和传授做题的技巧,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形式。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花很多大气力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来适应高中平常测试、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探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但是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对这门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学生没有养成背书的习惯,学生在做题方面尤其是解答主观题问题较多,就是会背也不知如何答题,这是中考开卷考试与高中闭卷测验存在脱节引发的突出问题,是高中政治科教学的障碍。到了高中,“不背肯定考不好”,闭卷考试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记忆教材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在高中练习课中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答路径与方法。

总之,初高中政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师生都应适应这个变化。高中政治教师更应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并在教学上做适当调整,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使学生能更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初二政治论文例9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校园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实践证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较为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为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和谐校园的构建必将为初中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中。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为增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只有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全面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中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确受外界影响较小,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保证初中生健康成长,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对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甚至是“监管学生”,视角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初中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初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为高中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2.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当今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切实扭转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每况愈下的不良局面,只有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此为切实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第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具体讲: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有条件的中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从而实现把教育功能体现在网络服务之中,把思想导向渗透到虚拟的空间中去。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文化型工作载体。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课外兴趣爱好型社团,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关键要抓住社会实践环节和健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初中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并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全员育人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社会与家庭要保持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为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大力加强以中学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初中生思想治教育队伍建设,逐步增强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做好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二是领导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校长统一领导、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机制。要不断加大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中学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把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初二政治论文例10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建立在传统“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模式弊端之上的新型、现代化的高效教学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实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互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师生互动、师生与环境、师生与教材等之间的互动建立“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使师生之前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师生心理共融,促使课堂教学活动圆满进行。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领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正确把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精髓,有效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重要。

一、初中政治课堂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互动教学能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推动学生质疑、析疑和探疑和解疑能力的发展,对诱导学生思考,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互动教学模式能极大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构建开放、互动、和谐的政治课堂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创造性,迎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三是有利于学生综合政治素养的提升,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淘汰了传统以“讲、划、背”为主导的低层次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丰富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极大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二、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践行互动教学

毋庸置疑,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互动教学模式开展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传统“教师主体论”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很低,教师一直以高高在上的课堂控制者自居,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一种“畏师”心理,学习效率自然低下,而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放下心中芥蒂,轻松愉悦地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开展互动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应做到以下: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和包容学生,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的督导与教育,主动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了解学生基本需求,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二是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刺激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提升学生政治学习的愉悦感。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践行互动教学

在初中政治课堂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政治课堂参与度,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创建“情感式”互动情境。思想政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变为快乐学习的场所,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交流,实现政治教学高质高效化。例如,在《让我们选择坚强》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与“坚强”有关的音乐、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坚强话题”交流,吸引学生有意注意。二是创建“问题式”情境。精心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吸引学生积极互动,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活化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互动参与。三是创建“生活化”互动情境。生活化的互动教学情境在使学生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中实现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中提升政治学习效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可降低政治课堂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教学,提高教师政治教学的效率。

(三)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践行互动教学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方式是繁之又繁的,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高政治课堂互动合作的效率。初中政治课堂常见的互动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问答法。问答法是增强互动教学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设置个性化的问题,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欲望。例如,在《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实现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这样实际性强的问题最能引发学生的讨论激情,继而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二是讨论法。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组织全班同学对某一政治内容进行多样化讨论,最后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三是辩论法。针对不同的问题与观点鼓励学生展开辩论,最好以辩论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激烈的知识对决中实现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推动作用,作为初中政治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互动教学模式践行至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运用互动教学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断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练碧新.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