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学创作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6:21

文学创作论文

文学创作论文例1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文学创作论文例2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据这一特点可来用下述方法激发其创新欲望:

1、利用报刊上同龄人的有些习作,特别是身边的人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学生在《作文精选》《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文章关键是挣脱了俗套,写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样也可以发表。这样以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机会。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渴望创新、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旧文新作”,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反映独到的个人见解,揭示新颖的思想观点。接着还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争得一次检阅自我的机会,创造一次尝试成功的机遇。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创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创新的能力,它只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使学生有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边

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发散性、灵

活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抓住契机,启发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

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如《渡船》一课,当船上的人们为年轻的妈妈找到陈大夫时,问学生:“年轻的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她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也可在课文的结尾处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言尽意犹的意思进行猜测。

2、及时引导,启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独创思维是指思维新颖,不同寻常。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着意扩展学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语音的形象生动方面设计“一意多写”的训练,让学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中国石》一课中“小姑娘洗干净了拣来的石头。”可以作如下变换:

A小女孩刷净了拾来的石头——换词

B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被动句

C拣来的石头,小姑娘洗干净了。——变序

D小姑娘把拣来的石头洗干净了。——把字句

3、灵活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教《夜莺的歌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莺,遇到危险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敌人。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还不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的深浅。知识面宽,生活阅历深,创新就有坚实的基础。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的基础工程:

A多看,拓宽视野

多看,一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宜他们的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神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看,开卷有益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还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飞翔。二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世间为人处事的道理,领悟宇宙间的奥妙与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大自然,让亲身的感受撞击他们智慧的火花,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

B多实践,长见识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抄小报。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学生在动手抄小报时,既要写文章,又要查资料,设计版面,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这样的活动要经过深入的

思考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甚至还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新,在失败中寻求原因进行

更新。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游戏,进行小竞赛,如吹泡泡、空中吃苹果、扳手腕、猜谜语、用几何图形拼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见识,开启心智。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日常事务,如叠被子、削苹果、钉纽扣等,让学生在做中找窍门。在实践中,学生要动脑动手,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这样丰富的生活内涵,就为他们的创新写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

一题材写出不同的文体。如《假期见闻》可用镜头特写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引导

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学生以《兔子》为题作文,

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说明嘲笑别人没有好下场;有人从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

要说谎;有人抓住兔子长耳朵的特点,反映它机警胆小的特点;还有人联想《龟兔赛跑》的故

事做文章,启发人们有错就改就是好样的等。三是叙述人称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

第二人称,还可以用第三人称。

b)要激发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

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钱》《花朵与洒壶》等,这类题目趣味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如学生在写蒲公英的动态时,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风中舞蹈,而不善于联系周围的事物,写出一个长江场景。我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学生就写道:“一阵微风吹来,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为它们伴奏;树上的喜鹊拍打着翅膀,似乎在为它们指挥;树叶‘哗啦啦’响,仿佛在为它们鼓掌。”这样就使作文生动形象,想象力也得到发展。

c)可指导学生进行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文章,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3、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统得太死,限制题材,体裁,中心,字数等。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吐露一点新思想,发表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文风活泼一点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

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文学创作论文例3

1943年的圣诞节,电器行的少年学徒高昆良对樱树文具店的女掌柜维拉的女儿玛莎的一见钟情。两性意识的懵懂觉醒,使他会多愁善感地阅读《啼笑因缘》时想象自己是樊家树、玛莎是沈凤喜;玛莎给他看手相会引得他心旌神荡,这是性的觉醒带来的迷惑。结识颜素真,这个高雅、朴素又和蔼平易的女子博得高昆良美好崇敬之情,也在他的心理深处引发对自身向更好的境界努力的规划,这是爱情的力量。他孤身在外常遭到别的学徒欺负、不得掌柜待见、站柜台被敲诈、遭到掌柜指责、被辞退的恐慌,还有因为家乡不太平对父母亲人的牵挂,都令他产生各种不安全感。少年高昆良对时事政治有很多现实体悟、却又看不透彻,好在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相互安慰、一起谈欢乐苦恼幻想,年长的张志英从文学和人生观里都带给高昆良一种令他激动奋发的东西。而和老家来的亲戚的闲谈中,他得知“村里走了不少人,多数是到东北了,有的参加了八路,有的当了汉奸。他小时的同伴,也有好几个参加了八路。”这些,让之前听凭长辈安排人生的高昆良意识到:到了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时候了。在眼前的黑暗和营救张志英过程中,他更加了解认可了张志英的选择。遭到裁减之后,尽管维拉向他抛出橄榄枝,他认真思考了自己的处境终于明确:他不愿意一辈子站在柜台后面卖货,他所希望的,是到张志英所说的那种全新的生活。告别了冰封的北国,高昆良也同时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失望的玛莎和朋友们,踏上归途。小说结尾处,1945年10月,高昆良以秘密身份被派往哈尔滨从事地下活动。他会在哈尔滨怎样再次遇到昔日的朋友们?也仍然是开放性的结局。直至小说结束,读者的心也还被作者紧紧抓在手里。除了《啊,少年》,《令子》《我们的司令》《于文翠》《孩子和小猫》都带有明确的成长主题。从萧平笔下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里,在各种内外因的促动之下或主动或被动地“成长”。这成长,有时伴随着欢乐,更多时候则是伴随着无奈、泪水甚至苦涩。其次,萧平的儿童文学作品常常不是正面摹写,侧面进入生活是他最拿手的方式。这反映了萧平生活的旁观者的视角,和冷静理性的写作姿态。在他反映现实的作品,和那些童话、寓言故事中,从来不乏深入严肃的思考和深刻的哲理体悟。萧平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一部分是从儿童的视角反映成人世界,是时代的折射。这里,主导的是第一手的貌似相对轻松单纯的儿童世界。《除夕》如是,《孩子和小猫》《寂静的黄昏》也是如此。《除夕》中,以栓儿希望得到鞭炮花火、几番波折最后几乎落空为线索,反映作为社主任的栓儿爹遇到的各种问题:均分配是否符合按劳分配、无处不在难以根除的精于算计自私狭隘思想、一心为公的干部自家生活问题与夫妻矛盾,都因为孩童的视角和儿童生活底色而更加鲜活和令人信服。《孩子和小猫》中,四五岁的男孩随着被打成黑帮在分校劳动改造的父亲,在沙原孤独的生活。他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观察老鼠洞,甚至熟知了那个老鼠家族每个成员的一切。捉、养小猫这个突兀新鲜的事件,终于给孩子孤独无聊的生活内容带来一点新奇,而最终放掉小猫,是因为小光看到大猫小猫的惨状,联想到自己坐火车离开家和妈妈的切身感受。孩子的这一“成长”杂糅了酸涩。更令人倍感唏嘘的,是小说中以小光的视角貌似轻描淡写的成年人世界:爸爸、伯伯们战战兢兢的生活,年幼的小光当时不会了解,却构成他终生也不会忘记的童年灰色底色。《寂静的黄昏》揭开惨痛的时代创伤,将荒谬时代的悖谬事件横在眼前:父辈有关革命与背叛的较量彻底被颠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显得更加强弱悬殊和触目惊心。十七岁的刘军不堪凶残虐待狂刘世才的折磨,同归于尽的“雷”声:“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雷。

但小雷和大雷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小雷往往是大雷的前奏,当无数小雷汇集成大雷而雷声滚滚的时候,暴风雨也就要来了”。萧平透过他的这些作品告诉我们:儿童的生活并不像理解中的那么单纯轻松;他们总在不断走向成人世界,但是童心真纯,和成人世界的复杂丑陋是天然的对抗关系。萧平还有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是从成人的视角勘察儿童心灵,比如《三月雪》和《圣水宫》。《三月雪》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浩的回忆,带出十多年前的故事。紧张激烈的胶东反“蚕食”斗争,刘云和农救会长被杀死在三月雪树下的烈士墓前,都是刘云十二三岁的女儿小娟成长的背景。严峻的斗争年代的小娟机智勇敢,残酷的斗争让小娟迅速成长。眼前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李秀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过母亲的日记也是继承母亲的遗志。她坚毅自信的面庞,令周浩想到那飘散着清香的早春的花——三月雪。这篇曾经被批判为宣扬军事题材的“和平主义”的小说,确实是避过惨烈的斗争场面,侧面表现新一代血雨腥风中的成长。但是,这并不妨碍对胶东反“蚕食”惨烈程度的表现与李秀娟形象的真实可信度。正如孙犁也是侧面描写战争时代一样,这是因为时代和人的精神是作家更加关注的,美与善的歌颂也是作家更倾力而为的。《圣水宫》这一取材透露了前现代时代,道教在胶东的深厚影响,也令人信服地表现出新的时代与政党对人的关注。在县委书记李群的帮助下,深山道观里的小妞妞小英子得以受到现代高等教育,从父母的迷信和愚昧教育中摆脱出来,成长为师范学校的陈玉英。

这些角的儿童文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萧平本人是一位教育家,关注儿童的心灵与成长、希望通过真善美的熏陶使得他们健全成长,是他最大的心愿。寓言故事《一株苞米》中塑造了一株为抢占春光,总比别人高出一尺,却没有意识到“把自己的一点本事都用在出风头上了,当然结不出籽粒了”的苞米;《走路》中萧平设想本来两条腿是并齐蹦着向前走路的,后来一条腿顶着对方的反对毅然变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虽然看上去前后“有差别”,但是走得快了;《豌豆的牢骚》里有一棵总是不满的豌豆,因为牢骚耽误生长,结果没来得及长成,被煮了青豆;《动物运动会》里,总是不甘失败的猴子三番改章程,却先后败于狮子、鸵鸟、松树,得出总是从外界找原因永远难免失败的教训;童话《小布谷鸟》展示了一只小布谷鸟从艳羡锦鸡,到“我想变回我自己”的心灵历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侧面进入生活,并不意味着作家的逃避和躲闪。视角和立场并不是一回事。侧面进入一定程度上舒缓了萧平的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没有非常大的“力”度,但是从来不乏“美”感。而萧平对现实的思考和表现,最后总是要以揭示矛盾和得到启示为目的。

1958年的《除夕》因为写社干部家庭感情纠葛,被批判“歪曲”社干部形象;《一天》因为写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大夫,被冠之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的罪名。今天看来,当年对萧平宣扬“人性论”的批评,一定程度上是切近萧平的创作本质的。萧平关注人性的本真,痛心于异化。萧平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招弟》和惨烈的《寂静的黄昏》,都是以人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招弟》以有些类似于萧红《小城三月》的哀怨故事,表达出对招弟这个普通农村女孩的悲悯之情。表面上,好像招弟的命运正如母亲找人算出的“命独”——其实,何尝不是这些迷信思想以及太沉重的生存压力束缚住她的父母,又进一步束缚住了她?父亲常年在外,夫妻两地分居自然少有子嗣;父亲终年辛苦劳累自然性格压抑得厉害,意外的打击自然承受不起于是发疯死去;母亲和她相依为命日久,对她的情感依赖可想而知,先是因为苛求求亲者才使得她老大没有嫁出去,后又请求她等自己死了再出嫁——不幸的是她的母亲一直拖到72岁而她已经50岁时才死去。这就是一个为人女者的一生。为人女,却没有机会做自己。小说里没有强烈的情感,却窥探到了父母基于爱的名义导致子女的人生悲剧,读来深感悲哀。《寂静的黄昏》其实并不寂静,无论不堪折磨的刘军、还是凶虐残暴的刘世才,都承受着极端的恨与痛。刘军用同归于尽的惨烈方式,控诉了刘世才的凶残,也是自身遭受的精神蹂躏超极限导致的必然结果。《三月雪》被批判为“不健康地”以感伤的情感对待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性,实际上,感伤是由悲剧决定的。悲剧中除了有悲壮一种格调之外,还有悲伤、悲愤、悲悯等思想。因此,摈弃任何形式的人性异化,呼吁本真率直的人性真善美,成为萧平小说的第三个重要特质。即使在遭受批判的时期,他依然坚持“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信念:绝不写虚假的东西,做违心之谈”。他是教育者,他的儿童文学却从不说教:“有小猫、大雁、狠虎、布谷鸟;有两代人间的革命情谊,有朦胧飘忽的少男少女间的心心相印,有师生之间久而弥深的情分,有童年朋友长大相逢的喜悦。”②萧平说过童年的学堂和私塾生活,带给他很少愉快的回忆,但是大自然让他快乐。他时常与他笔下的孩子们一起沉溺陶醉于自然界。《海滨的孩子》们挖蛤网鱼的大海,《锁住的星期天》里孩子们沉醉的东山果园,《玉姑山下的故事》《圣水宫》《秋生》中也都不乏美丽的山村景致与善美人性人心,《童声》《阴山风雪夜》的塞外景致与少年的美好性情,《养鸡场长》《于文翠》则是表现农村少女——泼辣能干的十五岁少女小英、无忧无虑的十七岁女孩于文翠如何紧紧跟随甚至走在新时代的前面,率真阳光向上,形成山村别样的景致。《童声》以几乎没有情节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在路遇“我们”时,怎样在老乡不信任我们,甚至用枪威胁之际,专程回转来以真挚无邪的童声,赢得老乡的信任打开门接纳我们,使得我们的“伤病员”得以休息调整。萧平主张在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中,认识的关系追求真、功利的关系追求善、审美的关系追求美。萧平“审美地掌握生活”的结果,就是作品中真的情、美的景与境以及善的人。

萧平是地地道道的胶东人,他了解胶东,所以在表现胶东的时候,这里的乡土与民俗风情画卷他可以信手拈来。乡村、道观、海滨、果园,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味——无论从深度与浓度上,都“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显示出“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以及其最基本的要求。”③周作人也曾对乡土小说有这样的概念阈定:体现地域特点;体现民风民俗中具有“个性的土之力”;体现文学意义上的人。萧平的儿童文学,就是胶东前工业社会里农村民俗风情画卷和儿童生活内容和游戏的大汇集。《海滨的孩子》中,晚饭后渔家有序的平静生活,与二锁大虎私底下兴奋地筹划的潜在危险——“潮来了跑不及就淹死了”的反差,读来令人紧张,也为后面的惊险埋下伏笔。我们看到当小花一步不离地跟在姥姥后面,姥姥生气地说:“我还能做点什么,长尾巴啦”,小花赶紧拉住姥姥的衣襟问“在哪里?在哪里”之时,生活感跃然纸上。《养鸡场长》中,贫农李洪奎夫妻俩以前的“穷吵”,“儿郎女儿”长大后李洪奎性格的改变都写得饶有趣味。昔日瘦弱畏怯的小英如今壮实沉静,在和老雕、鼠狼子、长虫斗争中养大了小鸡,通过“武装斗争”“政治斗争”成功“收服”了保顺,连夜赶来回六十多里的山路取药治好鸡瘟,并合计着到新疆去。一个小英折射出解放后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这是她们自己一点点努力的结果。在缺少玩具的时代里,自制的玩具、自然界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儿童的玩伴。《锁住的星期天》里,美丽的东山上,有诱人的果园,夏天三爷点了山椒子驱蚊,香气弥漫在整个果园;秋天熟透的柿子掉落地上摔成圆饼,还有各种秋虫鸣叫:金钟、纺织娘、蟋蟀——尖头的或者黄翅膀的等等。锁住被妈妈叫醒时,正梦到山上柞树林里追小兔。妈妈翻他的口袋,发现装了三块火石、半截破刀子、一卷破布条、两根钉子、一把火柴、一个破铁盒子,此外竟然还有一个小灰老鼠。锁住用小老鼠把小冬引诱到自家门前玩;后来小冬又用小兔做诱饵将小老鼠哄到手,童真童趣与儿童的狡黠都写得十分生动。打枷、打架,是那个时段男孩子的主要游戏方式。《令子》中,儿时伙伴“彪子”令子课堂上呆笨,不编顺口溜没办法记住课堂背诵的内容,生活中却总能让着我、打枷的游戏中总当司令、大胆到可以去阴森的土地庙给土地爷抹大酱、帮助大人打狼救下小翠。

文学创作论文例4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同时是合宜的和不合宜的,而两者都对。;}i}y的确如此,若从精英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属于粗劣产品,它的存在有失文学的水准,是不合宜的;若从大众的角度看,它适合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他的存在却又是完全合宜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精英文学如此,大众文学也如此。

大众文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创作;二是受众的阅读。前者是它产生的理由,后者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一方面。

很明显,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界都存在着两个群体:精英文学创作群体和大众文学创作群体。这两个创作群体的不同,主要的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大众文学最主要的部分小说来看,它的作者和精英文学的作者一样,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地位也较高的人。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所论及的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后半期美国180余位通俗小说家中,标明是大学毕业的就有120余位,而风许多人都毕业于哈佛等名牌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大学教授。从国内情况看,几位通俗小说大家,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梁羽生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古龙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淡江英专)。赵树理虽未上过大学,但他中师毕业(1925年进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这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旧中国,也算是了不得的文化水平了l2NA。可见,大众文学的创作主体并非都是文化水平低的大众,大众文学的创作并非是对文化知识的拒绝。同时也说明身份、地位并非是决定大众文学品质的重要因素。

再从《美国通俗小说史》中得知,那些通俗小说作家,几乎都从事过多种工作,生活阅历丰富。这和精英文学作家也井没有什么差别。因为,这是进行所有文学创作的重要条件。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创作简单民间歌谣的作者,其生活阅历也是相当丰富的。

那么,大众文学的创作主体和精英文学的创作主体有没有差别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布封说;“风格却就是本人。‑}3}中国古语云;“文如其人。”谈到风格,以往人们只就作家而言,亦谓作家才有风格。其实,作品的类别即品种也是有风格的。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就有各自的总体风格。按布封的说法,大众文学的总体风格,当然也是由大众文学的创作主体所决定的。

决定大众文学总体风格的,是其创作主体独特的创作心理和思维方式。

一、线性想象: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第一个独特之处

虽然金庸曾经明确说过:“我的重点放在人物方面。作为通俗小说,人物突出,读者容易接受。‑}q}y但是,作为大众文学,这只是个案,是少数大众文学作家带有独特性、个人性的行为。实际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早就被学术界认定为将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融合的范例,网上称其“完全打破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学者说它“非同一般。”15位该说,它已经不是纯粹的大众文学了。就大众文学总体而言,无疑,作者们都是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故事情节上,而不是在人物上,它们的人物类型化、模式化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对故事情节的偏爱、倾心与执着,是大众文学创作者的心结,也是他们的思维定势。我们可以看到,大众文学作品,无论小说、电影、电视剧剧本、评书,等等,无一不是以情节取胜的。即使它们有的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庸的某些小说,以及外国的《飘》等,但其情节依然是最重要的部分。无曲折、生动故事情节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绝不是大众文学作品。但是没有独特性格的人物的小说,依然是大众小说。在大众文学作品中,情节主要不是一种手段,而是情节本身。情节主要不是面向人物,而是面向读者。生动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编故事或者说想象、虚构故事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精英文学就不同了。虽然,从传统观念看,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与人物相比,它毕竟是次要的。到了20世纪,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更是被现代派逼到了边缘角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批评家阿多尔诺所说:“叙述者实际上不讲故事了。”卿,这故事情节的退却和边缘化,正好凸现了精英文学的特点。精英文学的作家们,他们的注意力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借助于故事情节这一手段,也可以不借助于这一手段,这也正如阿多尔诺所说:“小说真正的描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社会之间的冲突。”l卿我国文艺界在上20世纪60年代曾有“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故事”的讨论,这次讨论没有明晰的结论。但是无论“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都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是精英文学的视角,并不是大众文学的视角。

就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精英文学是人的文学,精英小说就是人物小说。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文学是人学”,就是对精英文学来说的。相反,大众文学则是故事文学,大众小说则是情节小说。为了塑造人物,精英文学的作家们,无一不耗尽精力,呕心沥血,想象、虚构能凸现人物性格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细节,中外的精英文学名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想象能力是“点’,性的,因为人物、场景、事件和细节都是“点”。精英文学成功的标准,主要就在于人物这个“点”上;而大众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机、搜肠刮肚想象事件的发展,以情节吸引、感染读者。他们想象故事的能力是“线”性的,这“线”,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向。

二、扇形心理: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又一独特之处

文学创作论文例5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文学创作论文例6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文学创作论文例7

1.第一单元课题:理论基础教学

创作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这包括理论、技法与感受。创作素描作为艺术专业创作的前期课程,艺术创作理论基础更不仅仅限制于,作画经验与步骤之间的讲解。教学目标为: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技法训练等方式将学生逐渐从,基础训练带入到创作思维训练中。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课中那些单纯的基础训练转变为在艺术思维指导下创作训练,通过观赏、讲授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通过剖析一定成功艺术家创作思路的例证;建立起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以速写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改编等一些创作练习的理论指导依据,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和习惯,为进入以后的专业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取决于当代学生所具有的特性(强烈的时代性、思维敏捷、易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强等)所决定的。而对与学院所开设的文化理论选修课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为从事创作的理论积累又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具有深层的文化修养不一定就能画出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但却能一些其创作的品格。

2.第二单元课题:创作思维训练

创作思维训练它是以区别传统素描对物象的透视、解剖、质感、结构等因素的如实表现,以追求描绘再现和塑造能力而提出的。创作思维训练的出发点是:解放学生的观察力,从自己的兴起点入手,发现并引用物象在画面里的图式结构,用结构的、设计的、意象的造型方式引入想法,并且在这些图式的实验中提炼种种造型因素和可能性,启发学生的思想主动性,在自己对传统写实性素描的基础上“分娩”出自己对物象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观点。在创作思维训练的课程中,每一副作品都是下一副画的实验延续和造型暗示,即每一件作品都是大造型意象框架内的一部分。只是承担的造型因素和分解方式各自不同,这种思维的连续性训练,是学生在过程中随时检验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问题。如蒙德里安对“树”的研究方式,毕加索对“牛”的造型系列分析,都能看出画家如何从自然物象的客观形态中提纯出形式语言和符号内容,他们把对物象的自然观察融入一种形而上的超越客观物象本身规律的一种观念。

3.第三单元课题:表现技法训练

对于创作素描训练课程中的表现技法训练单元,首先本人想引用一句话“功夫在画外”。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在说,“画画的人基础要扎实,功底要厚重。”但对于什么样的基础才叫“扎实”却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因为我们不能将从事写实与抽象表现绘画的人放在一个标准上出评价。本人认为对于审美修养的培养,应更甚于对技巧的偏好,毕竟只有“眼高手低”的前提,才可能在绘画艺术中更具创造与思维能力。吴冠中先生说过“无情时努力画画,有情时奋力画画”,这就是说做画时对“有感觉”和“没感觉”两种状态的处理方式。因此在该个单元的训练中,教师因结合理论单元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人文审美意识培养,以培养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主见,有思考,有兴趣的进行多种尝试。再则并是探索与分析各专业表现技法的特性与同性找与自我表现最融洽的方式。当然,学生的资质不同,在几周课里不可能解决他们的每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更谈不上运用自如,但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方向,提供了一种可能,这对他们树立学术理想也是很重要的。

4.第四单元课题:综合材料运用训练

本单元训练的要求即是,打破学生对素描表现媒介转换的意识。要积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突破素描仅仅是作为基础训练的概念,将其上升到作为“架上绘画”的范畴里。这一阶段,学生将要运用的材料多样,有色粉、丙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麻、沙子、石膏、旧画报等。这些材料在丰富他们的想法和兴趣的同时,提高和增强了他们实验的积极性,但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混乱与不和谐的画面,这恰恰说明学生们对于他们自身在处理想法、造型的手段以及与材料的结合上出现问题。还需要在对于材料的运用和画面的把握还有整体想法贯彻上都要进行认真推敲和思考。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从早就培养关注材料,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与手段去艺术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5.第五单元课题:思维表达陈述训练

从素质教育来讲,培养美术工作者,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理解力、创作力、与表达力。全面提高他不同于常人的艺术修养。在创作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交流、探讨各自在实践过程中甚至在思考过程中的想法与心得,并都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中吸取精华,以培养我们的学生多思考、善于表达、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的好习惯以最终为培养能画、能写、能说的艺术家而做好前期工作。

6.第六单元课题:作品归纳与展示训练

俗话说“三分长像,七分打扮、三分画,七分裱”,对于如何整体、系统的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这也成为创作素描课中要涉及到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通过一定时期的实验尝试不同的题材与表现方式,慢慢的沉淀下来最终发现在一定时间里自己所要的“东西”或者说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由一个“点”不断的发展成为一根“线”最后成为一个“面”的创作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该课程快结束的时间里,引导学生将自己画的作品整理、调整从具有“思维延续性”与“发展性”的系列作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再精彩的作品,它的精神文化承载量是有限的,有时间宽度的系列作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文学创作论文例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时期作家诸如余华、张炜和莫言等在小说创作上有共同的民间立场,同时又各具鲜明的特色,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学表达。所谓“民间立场”,可以理解为“民间”这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写作的各方面,作家把自己融入民间,以讲述老百姓故事的方式为出发点,表达对时代的认识,并从中确认理想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它是对“民间”的价值取向的尊重与认可,特别是民间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产生错位甚至背离时,他们依然能从一些看似陈腐的精神资源中发掘出鲜活的生命与时代价值。可以说,民间立场是以“民间”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写作姿态,在此基础上,作家通过民间叙述,进一步体现自己的民间情怀和民间价值取向,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民间的审美风格。作家的民间立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性的立场,是人道主义的立场。

“民间”首先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客观存在,是相对于政治空间和主流意识形态空间而存在的。在这里,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人性等都处于相对自由和真实的状态;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大都出自自然本真的需求,相对来说没有更多的顾忌和矫饰,这表现为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表现为人们朴实本真的性格。艺术创作的特性和特殊规律正需要这样一个自在的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首先,从创作题材上看,民间立场的作家都有着“走向民间”的共同眷恋:故土。如张炜和莫言都在乡土的民间世界中出生长大,都对哺育自己成长的故土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怀有深深的依恋。投入创作后,两位作家源源不断地将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诉诸笔端。他们自觉地将故土设置为创作的背景,一次次地将人们带入那片翠绿的葡萄园和火红的高粱地。各自在家乡的土地上,发掘着民间传统文明在历史、现实、时空中的生命力。

其次,从创作主题上看,此类作品都持有鲜明的民间立场。作家们都自觉从民间出发,从民间自由自在的人身上寻找发掘人的本性;或者把人放到民间话语中去考察,从而发现被遮掩的人性。作家还以民间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驱除了意识形态的蒙蔽,发现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历史。

一、民间立场的文学创作对“人”的发现

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再复在《我国文学史上对人的三次发现》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学向来忽视“人”,人的价值被蔑视、被践踏,以人为本的观念始终没有形成。“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文学直到当代文学不断有新的思潮出现,这时,第一次人的发现出现了,这股思潮的变迁史大体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更具体地说,是人在文学中的地位的变迁史。

新时期文学伊始,出现了又一次“人的发现”,有历史的反思、人的重新发现、文学形式的新探索三个特征,而中心思潮是对人的重新发现。这次人的发现本质上是人的发现的重复,但具有更深层次的发现。“五四”时期对人的肯定是求助社会,要求社会改变吃人的历史,要求社会肯定人的价值,包括小人物的价值;而民间立场对人的发现,他们并不是求助社会,而是求助于己,求助自我。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真正的作家决不把他的人物当做工具,当做傀儡,而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和他自己一样有着一定思想感情、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的。他一定是充分尊重这个人的个性的,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描写这个人物;他可以在他的描写中表示他对这个人物的赞扬或是贬责,肯定或是否定;正像在生活中,他可以通过自己对一个人的评价来介绍这个人一样。但他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的人物身上去,迫使他的人物来屈从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是如此,在作品中也是如此。

二、民间立场对历史的重新认识

在中国当代,“革命历史题材”一直是文学的重心所在。黄子平说:“‘革命历史小说’是我对中国大陆1950至1970年生产的一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可以说,这段叙述较为客观地概括了革命意识形态对文学浸染和侵占的起因和过程。文学在一个特殊时代承担了对它来说过于沉重的政治使命,而通过文学,主流意识形态也极为巧妙地完成了对大众、对民间的侵占和改造。这种影响往往比想象的要深刻和深远得多,它是渗透进人的血液和灵魂里的。然而人的意识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当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传统的时候,即使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主流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迁,传统的习惯意识还往往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心理高地。

历史自有它的真相,只有有思想、有勇气、目光锐利的作家才可能冲破意识形态的牢笼,也只有有见识的读者才会跟随作者去探寻发掘一个被遮蔽已久的历史。而锐利的目光来自全新的视角,思想和勇气来自民间的情怀。余华、张炜和莫言等就是具备这种目光和勇气的作家。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要重新认识历史,探寻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重新探寻人的内心,探问人的本性,才是重新解读历史的最好途径。而要探究人的本性,最好的途径就是回到自由自在的民间。民间立场的小说创作正是由此着手,开始对历史进行解读和重构的。

小说是写人的,一部小说就是一部人的历史,它总是通过写人来传达作者对现实或历史的认知,或者说,小说中的人物承载着作者心目中的现实和历史。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呈现现实或历史,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余华、莫言等作家站在民间立场,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个个人性化的人物群像。与此同时,旧历史的城墙土崩瓦解,一座全新的人的历史在民间巍然耸立起来。

当然,颠覆、解构历史并非艺术目的之所在,它只是手段而已,颠覆的目的在于重建。民间立场的小说对官方历史的质疑,其实际上是从真实复杂的人性角度来还原立体化的历史真貌,变历史一元的话语权为包括民间在内的多元话语权,站在一个平民百姓的立场上书写着自己眼中的历史。

三、民间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史上,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这样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1)启蒙与被启蒙者。在世纪之初陈独秀、胡适等人发动的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是启蒙者,大众是启蒙对象。(2)失衡状态。政治意识形态砝码的加入,打破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大众文艺”的论争,知识分子与民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转移,知识分子的启蒙内容增添了政治的比重。(3)颠倒状态。20世纪4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彻底颠倒过来,知识分子的启蒙者身份丧失殆尽,逐渐沦为嘲讽和攻击的对象,知识分子与民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这种关系模式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4)对话关系。20世纪90年代,韩少功、李锐等作家的“民间”不再是某种理论的强制性摊派,不再是某种冰冷的意识形态虚构,他们的民间就在身边,他们走进民间、亲历民间;他们惊奇地意识到民间是文学不尽的资源,文学必须与民间保持不懈的对话。

审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发生转变,就必定有新的发现和建树。民间立场的写作正是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挟制,自觉从民间的视角来审视人和历史,他们才发现真正的人和历史。张炜《家族》中的人物个个是鲜活的,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不同于一般革命历史小说中呆板毫无灵性的人物。莫言《丰乳肥臀》的人物塑造也许时而带有某些荒诞色彩,但它凸显了真实的人性,所以这也是一种真实,甚至是更高层次的真实。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种张力,是一种希望,是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这是一部阐释“活着”的寓言,是一部描写人生存镜像的寓言。作家们都把笔下的人物回归到人性和历史的真实状态,回归到他们各自应有的“人”的位置上,从而使他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家族》中用细腻深刻的笔触痛苦地反思历史,《丰乳肥臀》用挥洒超脱的笔触毫无顾忌地嘲笑着历史,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重读和重构。还有张炜的《九月寓言》《外省书》,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些代表作品都体现出一致的写作立场和风格,不同程度地达到了相同的表现效果。

可见,“民间”的存在无疑给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作家如果自觉主动地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在民间寻找文学的根,那么他的创作就会给文学带来新鲜的东西,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和所承担的,往往更是文学本身应该表现和承担的东西,他的作品往往更接近文学本身。这是因为,民间的创作立场契合了文学的本质,契合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可以说,民间的立场和方法不仅是一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对它的取舍更体现了作家对文学本质和艺术创作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的艺术气质以及不同的艺术创作理念,决定了作家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有的作家主动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在民间寻找文学的根,在创作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取一种民间的立场。文学史和文学创作的事实证明,站在民间立场创作的作家,往往会给文学带来新鲜的东西;他们的作品往往更接近文学本身,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和所承担的,往往更是文学本身应该表现和承担的东西。选择民间立场的作家,他们似乎跟真正的文学更接近,他们的作品往往更具备文学艺术应有的魅力。

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被称作“新民间写作”的网络文学却如火如荼,而备受批评界关注的“底层写作”的内在精神与“民间写作”也是相通的。

文学不会消亡,它就像原野上的野草,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社,2003.

[2]李建军.必要的反对[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林建法,徐连源.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陈思和.鸡鸣风雨[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12.

文学创作论文例9

在众星闪烁的唐初诗坛,声震朝野的著名诗人沈佺期、宋之问,被世人合称“沈宋”。《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云: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曰“沈宋”。

他们在志骄意满时,曾写有深受皇家喜爱的应制诗,但就其现存的作品来看,他们还能直面险恶的仕途和惨淡的人生,抒发郁积胸中的块垒和悲愤,铺写出字字锦绣的诗句,使初唐诗歌由狭隘的宫廷生活开始转向广阔的社会领域,其体裁也由歌行杂体完成向诗歌格律化的转变,并最终形成“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格律诗,为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对沈佺期、宋之问其人、其诗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以还其历史本位。

沈佺期(6567~714年),字云卿,相州内黄(河南内黄县)人。关于其生卒年,两《唐书》本传仅云“开元初年”,均无具体记载,于是众说迭起。闻一多《唐诗大系》判为“6567—714年”:刘开扬《唐诗通论》定其卒年为“开元元年”(713);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从两《唐书》卒于“开元初年”之说;谭优学《沈佺期行年考》云:“闻一多《唐诗大系》疑沈卒于开元四年(714)。”今检“闻氏大系”只以公历标明,全无“开元四年”字样,将公元714年换算成“开元四年”,实为换算者之误造成的后果,应排除此说。那么,沈佺期卒年尚有三说:开元初卒;开元元年;开元二年。

据《唐会要》卷二十二《龙池坛》云:“开元二年闰二月诏,令祠龙池。六月四日,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集王公卿士以下一百三十篇。太常侍考其词含音律者为《龙池篇乐章》,共录十首。”《册府元龟》卷五六九《掌礼部•作乐五》所载与此略有异同:“玄宗开元二年六月左拾遗蔡孚献龙池,集公卿士已下凡三百篇,请付太常寺,其间词合音律者为《龙池乐章》,以歌圣德,从之。”上述所谓“龙池乐章”,适见于《旧唐书》卷三十《音乐志三》,共录存《享龙池乐章》十首,其三即为“太府少卿沈佺期”之作。由此推知开元二年闰二月至六月之间,沈佺期尚在“太府少卿”任上,故谓卒于“开元元年”之说,未安。

又据苏翅《授沈佺期太子少詹事制》:“正议大夫太府少卿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吴兴开国男沈佺期……可太子少詹事”(见《全唐文》卷二五二)。两《唐书》以传谓“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旧唐书》无“少”字),开元初卒”。这说明沈佺期继中书舍人、太府少卿之后,又任太子少詹事,其具体时间应在开元二年六月之后,故其卒年在其后至开元三年之间的一段时期,故闻一多先生判定其卒年为开元二年(714),大体可信。

沈佺期,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进士,曾授协律郎、通事舍人。武周圣历年间,参予修撰《三教珠英》,“大足元年(701) 十一月十二日撰成一千三百卷,上之” (参见《唐会要》卷三六)。崔融又集三教珠英学士诗为《珠英学士集》五卷(《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志》),已佚。敦煌遗书斯二七一七存《珠英集》残卷,内载沈佺期诗十首(又见《全唐诗》)。后转为考功员外郎,不惜背离李唐,攀附武氏,成为趋炎附势的御用文人,除写下“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之类奉诏应制诗外。还为武氏诸王用事于朝,歌功颂德,当其行亲迎礼时,赋《花烛行》以美之(见《旧唐书》卷一八三《武崇训传》);产男满月之际,亦赋诗美之(《旧唐书》卷一八三《武延秀传》),故被人以为不耻。长安四年(704)以“考功受赇下狱”,因依武后宠臣张易之兄弟,不久获释。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张伏诛,坐赃贿流配?州(广西、越南之间)。稍迁台州(浙江临海县)录事参军。

景龙二年(708)后,授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累迁中书禽人、太府少卿、太子少詹事等职。有集十卷,惜已佚,现清影抄宋蜀刻本《沈云卿文集》五卷,明正德王廷相刻本《沈佺期诗集》七卷,以及四卷、三卷、二卷、一卷等刊本。

在诗歌创作上,沈佺期虽善于写作形式华丽、对仗工巧的应制诗,但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几无可取之处。长期以来为人称道的主要是描摹征戍贬谪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首先,由于诗人对唐初连年不断的边塞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怀有不满的情绪,一些以征戍闺怨为题材的诗作往往写得真挚感人。如云: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裹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杂诗三首》之三)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粱。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上述两首诗虽然同样以征戍闺怨为主旨,但前者意在期盼良将出现一举夺取龙城,结束令人困扰的战争,明显地具有反战情绪,言短意长,含蕴无尽。后者更着重于抒发闺中少妇的怨思怅望,在寒砧声声、落叶飘零的秋夜,怀念十年不归的戍客,委婉缠绵,幽思无限。

文学创作论文例10

明清易代之际,天灾不断,战火连年,最终少数民族政权满清统一了天下。国家的骤亡,异族的入主,极大地冲击着士人。在朝代的更替面前,臣子们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或出仕新朝而为“贰臣”,或为恢复故国而继续抗争,或为遗民,或逃禅……儒家传统思想赋予士子“忠君不贰”的道德要求,以及长期以来“华夷之变”观念的浸透,无疑深深影响着文人的取予进退。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尽战乱、背负沉重心理压力的贰臣作家,无论思想生存状况,还是文学艺术创作,都和与之相对的遗民作家有着很大差异,且具有自己的鲜明印记。又因其成就之高,影响之深,促使我们作深入探讨。

一、贰臣文人的生存际遇

朝代变更的特殊历史际遇,必然促使贰臣的产生。引人注意的是,清初贰臣较之前朝,人数更多,对新朝贡献亦更大,不禁发人深思。这一现象自然直接受清廷用人策略的影响。清人进驻京城,即发告示云:“……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一到玉石不分,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干功名之秋。如有失信,将何服天下乎?”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来实现一统天下的目的,颇具策略性与欺骗性,极尽威逼利诱之所能,也确实起到诱降作用,导致大量前明官员纷纷倒戈降附。如谢隆明末罢归,顺治元年(1644)清廷“颁诏招抚山东”,谢陛相时而动,“偕在籍明御史赵继鼎、卢世?等遣人赍降表赴阙,其词日:‘闯贼李自成肆逆逞暴,神人共愤,臣等空且不共之仇,愧无回天之力。惟皇帝陛下智勇兼锡,威灵遐畅,,笃夙昔之旧好,沛拯救之新纶,浩荡仁恩,有逾再造。……敬附归顺之资私而并及之。

且清廷“施笼络民心之术”,举措之一为:“明官吏降附者,各予升级,仍令视事。朱姓诸王,仍其王爵。”可参之《实录》:“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清世祖实录》卷五)前明、南明官员,包括依附阉党臭名昭著者,以至降附农民军“从贼”“为寇”之人,俱加任用,甚至宠锡有加。如冯铨,明末献媚魏忠贤,为其养子,列“十狗”之一,助纣为虐,与东林、复社等正义人士为敌。后在清廷征召下,即“优予冠服、鞍马、银币,令以大学士原衔人内院佐理机务”,冯氏备受重用。如金之俊,“(李)自成陷京师,(金)之俊不能死,被拷索”。后降清,竟官至吏部尚书。尤其洪承畴,崇德七年(1642),锦州被俘,归降满清后委以重任,屡受封赏,致使其他诸将对此大为不满。对此,太宗解释道:“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引导者,吾安得不乐?”而其重用贰臣之道,甚而遭致非议。如顺治元年(1644)六月,时任顺天巡抚的柳寅东曾言:“近见升除,凡前朝犯赃除名,流寇伪官一概录用,虽云广大无遗、宽大为治,然非慎加选择之道。鼎革以来,政教未敷,奸宄靡所顾忌。亟宜速定律令。”睿亲王多尔衮却自有自己的一番用意,认为:“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归顺官员,既经擢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斩,问刑准依明律”“脚)。鉴于饱经战乱后新政权政局不稳、人才缺乏的现状,故此采取不论人品出身、唯才是用的用人政策,以致大量贰臣出现,且在清初发挥了重大政治作用。

需要指出,清廷招降汉臣,出于各种原因,有的却只是借其声望,助其统一。如钱谦益,明末作为东林党魁首,即以文章气节名满天下;顺治二年(1645)五月降清,至京候用,三年正月,清廷命以礼部尚书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此职仅为虚衔,无实权,钱本人亦大失所望,其问不过做了一些招降工作。六月,钱氏即以病乞假回籍。于是,清廷令巡抚、巡按“视其疾回奏”,其实不无监视之嫌。又如吴伟业,早年即为士林所重,人清后主持文社,声名日隆。吏部侍郎孙承泽荐举时亦言:“伟业学问渊深,器宇凝弘,东南人才,无出其右,堪备顾问之选。”(人京后,伟业被授予秘书、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仅委以修书,且不久即丁母忧回乡家居,在新朝并未有所作为。可见清廷本意在借助二者声名,达到收服人心的政治目的。需要说明乾隆帝组织编撰的《清史列传》,其中《贰臣传》中人物,因其本为大臣列传,而非“儒林…‘文苑”,均列其仕宦经历,尤其凸现政治武功。如龚鼎孳,诗词文兼擅,其文学成就虽逊于钱、吴,却乐交游,喜奖掖后进,凭其政治地位,跻身“江左三大家”之列。而本传却只叙其居官经过,并一再指斥其失节降附,尤其是委身“流贼”李自成一事,对其文学成绩、文坛影响只字未提。又如周亮工,酷好文艺,交游半天下,是明清之际颇有影响的文人学者。而本传却仅载其政绩军功,且略去其明末官山东潍县守城抗清事。以上清廷所谓“贰臣”,出于维护自身统治需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有的大臣虽有“贰臣”身份,却入别传,更多政治考虑。并且清廷编选传记本身,亦有疏漏,邓之诚先生曾言:“孙廷铨、王崇简、姚文然,皆迎降者,又不人贰臣传,则体例之疏也。”(出于政治原因,以达到维护皇权统治的目的,其分类确实显得混乱无章。而我们所作“贰臣”文人分析,是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故而所取研究对象“贰臣”,自然亦异于满清统治者标准。我们以为,其人政治上初仕前明,包括南明政权,后人清为官,且有作品传世,具一定文名、声誉的(主要为文臣),纳入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同时,贰臣文人群体与其他文学团体、流派相比,不会有谁堂而皇之地为贰臣张帜,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贰臣”名号举行诗文聚会、诗酒唱和等活动。只是我们鉴于其贰臣的经历遭遇,对其人格心态产生的影响,结合其创作,借用“贰臣”一词对之进行开掘、分析,并归纳其审美取向、艺术旨趣后的结果。

二、沉重社会心理压力下贰臣文人的文化心态

贰臣作家群,人员构成众多,文学成就斐然,文坛影响深远。仅以名列《清史列传》中《贰臣列传》、时称“江左三大家”为例,钱谦益曾被誉为“四海宗盟五十年”(顾炎武语),吴伟业(梅村)亦是继牧斋后主持文坛的人物。而龚鼎孳的文学成就虽逊钱、吴,却以其位极人臣的政治地位、名满天下的极高声誉、提携后进长者作风而为人所称,创作颇丰。尤其是词作,在明清之际,堪称领袖。又如“才名稍亚钱吴”(周亮工,文武兼备,文人兼学者,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又如王铎(觉斯),不但以书法高妙名世,且以其诗歌创作被誉为中州“诗伯文宗”,成为中州诗坛代表人物,足以“振起艺苑,楷模后进”(卷五《许傅岩诗序》)。此外,如曹溶(秋岳),诗词文兼擅,尤其是词作,在其时及后世颇具影响,开启浙西词派先河。凡此,显见贰臣作家的成就与影响是仅次于明遗民作家的创作群体,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贰臣作家身仕二朝经历与生存境遇,使其人格心态变得更为丰富复杂。我们知道,自孔子以来,儒家伦理道德即讲求“忠君”,倡导“君臣大义”,且要“严夷夏之大防”,后经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而世代承传沿袭,不断丰富,清初发展到极致,可由其时遗民之众,抗清之持久,知气节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重。此外,亦可通过降清贰臣受到时人的讥讽、谴责,感知当时社会舆论给他们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如钱谦益降附后,“北上赴任时,一日,曾到苏州虎丘一游,身着一件小领大袖外衣,人问其装代表哪朝风格,钱故作戏语道:‘小领示我尊重当朝之制,大袖则是不忘前朝之意。’那人评道:‘大人确为两朝‘领袖’!”(葛万里《钱牧斋先生遗事及年谱》)而此次北上,钱却未予重用,失望之余,旋即告病辞归故里。孰料其常熟乡人送其一幅对联,日:“南北三朝元老,清明两代词臣。”谦益本人不由感慨:“人情恶薄,无甚于吾乡。”与其说是其乡风浇薄,毋宁说当时世风使然。又如金之俊(岂凡),时人讥其失节日:“仕明仕闯仕清,三朝之俊杰;纵子纵孙纵仆,一代岂凡人。”又日:“一二三四五六七亡八,孝弟忠信礼仪廉。”(且言:“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对其挖苦、讽刺,甚是严酷无情。

同时,甲申三月十九日国变,多有后来贰臣欲自杀殉国的记载,亦可见儒家封建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对其影响之深。如吴伟业,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云:“甲申之变,先生里居,攀髯无从,号恸欲自缢,为家人所觉,朱太淑人抱持泣日:儿死,其如老人何]川(附录《吴梅村先生行状》)又如龚鼎孳,“寇陷都城,公(龚鼎孳)阖门投井为居民救苏。寇胁从不屈,夹拷惨毒,胫骨俱折,未遂南归之愿”(严正矩《龚端毅公传》)。又如周亮工,其子在浚载:“逆闯(李白成)破京师,公投缳,为家人救免。时传闻上已南渡,公又念太封公、太淑人年迈,因与张锦衣鹿征(瑶星),避于浣花庵。”((附录《周栎园先生年谱》)而王铎虽未有殉国之举,亦曾有祭告先帝之举:“甲申之春,河北乱,予自苏门山走浚,买舟而南,复入吴越。闻闯贼李白成破北京,先帝经死万岁山树,予被发聚友数十人,为位哭于江滩。”(卷十八《诘甲申事》)

至此,我们可见贰臣文人中,对于自己赧颜仕清,很少毫不知耻、近乎冷血之人。因失节仕敌是其一生永远无法抹掉的污点;同时,其良心未泯,自怨自艾,羞愧忏悔之意,我们亦可从其作品中得以印证。

三、贰臣文人的创作主题与风格嬗变

正是这种贰臣经历,时代舆论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加之自身良知未泯,极大影响了贰臣作家的文学创作。贰臣文人虽选择了新朝,却终难忘前明故国。他们一方面不断追忆先朝,而对于自己的失节更是常常进行深切地忏悔,如钱谦益。顺治五年(1648),钱氏曾向明遗民林古度赋诗以诉说自己的心曲:“残生犹在讶经过,执手只应唤奈何。近日理头梳齿少,频年洗面泪痕多。神争六博其如我?天醉投壶且任他。叹息题诗垂白后,重将老眼向关河。”(卷一《次韵茂之戊子秋重晤有感之作》)谦益本人的愧悔是真诚的,晚年以泪洗面,正是其内心愧悔苦痛的外现。甚至转化为对清廷的不满和声讨,进而转化为抗清行动,暗中支持支援东南郑成功领导的抗清事业。难怪清高宗阅其诗集后竟然恼羞成怒,专门批示进行严厉禁毁。

又如王铎。“既入北廷,颓然自放。粉黛横陈,按旧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歌间作”(卷三十《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沉湎诗酒,耽于女乐,消极处世,但终难排遣内心苦痛。“社稷存时曾恸哭,乾坤劫后已虚无”(卷五《哭觉斯长兄》)。入清后虽居高位,觉斯却始终显得毫无政治抱负与生活激情,时时感觉到贰臣身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顺治八年(1651),王奉命祭告华山、峨眉山,因将离开京城,心里有了一种解脱,感到由衷的轻松与喜悦,“侥得出京甸,飘然寄远纵”(卷二十四《喜出京》),诚如其弟王雏所言:“此行堪惬吾兄意,卧雨餐风入漏天”(卷二十一《闻长兄话蜀事》)。此次远行,何尝不是一种精神解脱。“江关悬万里,蹩蹙笑余生。……从此冠当挂,颠毛果用名”(卷二十四《有事蜀祭别五弦》其二),竟然由此萌发出挂冠归隐之念。卒前不久,向亲人倾吐内心的痛苦:“我自兵抢后火船……衰老余生,遭际坎坷,殊无快意事,无快意时,无相对快意之人物。……夫古今来侏儒何限,不侏儒亦何限,不知造化;何独妒于老我,摧残之,窘辱之,而拂乱之,生死不自为得。其留以告天下后世,天下后世读而怜其志者,只此数卷诗文耳。”(卷二十《诸同人尺牍?长兄觉斯家报》)且“遗命敛以布衣.勿封树””(卷二《王觉斯先生传》。回首一生,最大耻辱莫过于自己的失节,备受时人非议。不愿穿清朝官服入土,试图以此来赎背弃前朝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