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5:45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1

二、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妖怪文化的影响

(一)妖怪文化形成的原因

原本来说,妖怪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猛兽或者植物的敬畏之心,人们往往把超越自己认知范围的现象当做妖怪。而日本特定的自然环境恰恰为妖怪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岛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得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时有发生。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对日本百姓来说,自然界是恐怖而神秘的。因此,不仅是河流山川、风云雷电,就连树木发芽、庄稼生长都被人们奉为一种超越人力的神奇现象。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诸多现象,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妖怪”一说。这就是妖怪文化产生的最初原因。

(二)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妖怪种类的多样化

日本属于农耕文化圈,自古以来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夏季台风肆虐,冬季大雪纷飞,地震等灾害也屡见不鲜。即便如此,日本人并没有试图去征服自然,而是努力顺应这种自然环境。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论》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生活在如此多变的自然环境中的日本人,并未想过与大自然对立,而是采取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这可以称为日本人对自然的顺应性。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才形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多样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哪怕是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在日本人心中都是神圣的存在。据世界妖怪协会会长、日本妖怪博士水木茂所著的《图说日本妖怪大全》介绍,日本的妖怪种类已达七百种以上。其中,与大自然有关的妖怪占相当大的比例。

(三)稻作文化与生动的妖怪世界

上文提到,日本属于农耕文化圈。具体来讲,日本属于中国东南部的稻作文化圈。稻作栽培带给了日本人细腻的性格特点。因为农业与季节和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为了准确把握季节变化,人们需要仔细地观察自然。寺田寅彦认为,日本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努力观察环境,形成了细致而敏锐的性格。这种细腻的性格,对日本的艺术、文学、宗教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妖怪文化亦是如此。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感知,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日本的妖怪才具有了和人类一样的喜怒哀乐,其形象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三、妖怪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一)妖怪文化对日本民俗的影响

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来看,各种民俗活动都是基于民间信仰展开的,而妖怪文化就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传统节日大多与祖先、神灵、妖怪有关。而且在日本的民间信仰中,神灵与妖怪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神灵也好妖怪也好都积极地影响着日本民众的生活。在新年第一天人们会去神社进行初参拜,祈求神灵保佑全家一年的平安;在节分(立春前一天)的当晚几乎每家都会举行“撒豆子”的活动,嘴里喊着“鬼出去,福进来”,驱鬼迎福;“百物语”也是日本夏季传统的召唤妖怪的活动,参加者以组为单位在房间里讲与妖怪有关的故事,讲完一百个故事后,真正的妖怪就会现身。该活动至今仍然十分流行。

(二)妖怪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日本的妖怪文化自古以来就与文学、戏曲、绘画等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平安时代初期,日本首部妖怪故事集《日本灵异记》诞生,同时期的妖怪文学作品还有《今昔物语集》。之后日本的妖怪文学不断发展,江户时代后期《雨月物语》、《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作品广泛流传。近代,由小泉八云所著的、被誉为日本版《聊斋志异》的《怪谈》问世。即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妖怪文学的发展势头也并未衰退,而是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都市传说。此外,能乐谣曲、净琉璃、歌舞伎等传统戏曲中能看到妖怪元素。《黑冢》、《酒吞童子》、《安珍清姬传说》等曲目都有颇高的知名度。妖怪画在日本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百鬼夜行绘卷》、《今昔百鬼拾遗》等作品中,都将妖怪形象展示得栩栩如生。

(三)妖怪文化对日本宗教的影响

在古代由于对自然认知的局限性,日本人认为河流山川、风云雷电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恐怖而神秘的存在。这一切都成了日本人敬畏和崇拜的对象。在古代,人们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种活动没有特定的教义,但可以从中看到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的雏形。如今日本各处都有规模不一的神社,孩子出生、七五三、升学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要去神社参拜,这已经深深融入了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2

“妖怪”一词,曾出现于距今约1800年前的中国,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中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金、木、水、火、土),通于五事(貌、言、视、听、思),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吉、凶、祸、福)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对妖怪的理解即妖怪乃非生而有之的,其是经历一些现象(如大灾难、修炼、自然变换等)而产生的“超自然”者。然而第一位将“妖怪”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来研究,称其为“妖怪学”的则是日本人井上圆了,他作为一位佛教哲学家和教育家,站在打破迷信的立场上研究妖怪,并著有《妖怪学讲义》,此书于1893―1894年出版,全书共八卷,2058页。井上圆了又被称为妖怪博士。

通常妖怪可以被分为五类,即妖、魔、鬼、怪、精。但放眼世界各国,妖怪的本质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不同国家对其的称呼有所不同。

1.2妖怪存在么?

我想说妖怪是存在的,我们或许看不到妖怪的形体,但很多时候我们却能确确实实感受到妖怪的存在。面对自然界的无形力量,人们有太多不能用科学所解释的东西,于是从古至今,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些无法解释的声音,状态等都是妖怪的存在。

2、中国传统妖怪及有关作品解析

2.1《山海经》中的妖怪

提到中国传统妖怪,那就不得不提到西汉刘歆所著的《山海经》了,童年时被鲁迅《朝花夕拾》中很多描述《山海经》的桥段所打动,让我激起对它的无限热情。《山海经》反映了古代的中国人对“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向往和好奇之心,人们根据在各地收集到的传闻,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光怪陆离的长卷。能描绘中国妖怪的形状恐怕只有《山海经》一本了,在其中,妖怪的形象基本都是由各种动物合体而成的,也包括人和动物组合出的妖怪。在这些妖怪中,随着不同动物的部分组合成拥有不同神通的妖怪。

2.2中国古代其他著作中的妖怪

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妖怪的《搜神记》、之后还有《神异经》、《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水经注》、《楚辞》等都有刻画各种不同妖怪。

上古异兽之四神又称风水四神兽:朱雀、玄武白虎、青龙

上古异兽之四灵:麒麟、凤凰、龟、龙

上古异兽之四凶:杌、穷奇、浑沌、饕餮

2.3中国动画作品中的妖怪

《小精灵灰豆》、《西游记》、《铁扇公主》、《九色鹿》、《大鱼海棠》等中国动画作品,都是以妖怪为原型来进行角色创作的。《九色鹿》这部动画片中的九色鹿形象和故事,其实是中国敦煌壁画中,佛教所描述的壁画故事。其形象生动,在动画作品中赋予九色鹿生机和灵性。《西就记》动画片中的形象都是改编自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其主角五人中,有四人都是妖怪,并且在和唐僧取经的路上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妖怪。成为无数人童年时期的经典动画。《大鱼海棠》中的故事也是取自《山海经》,麒麟等形象,还有《孟子》中“以云为海”的场景。在中国动画和漫画(如漫画作家夏达《长歌行》系列)中,创作者开始越来越注重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形象和故事中寻找中国动画创新发展的独特道路。

3、日本传统妖怪及有关作品解析

3.1日本妖怪研究主要学者

提到日本妖怪研究,不得不提的人是井上圆了,他所作的《妖怪学讲义》是第一部以妖怪作为学问研究的著作。但细读井上圆了的书,就会发现,他所研究妖怪的主要目的是,以科学的精神让人们破除迷信、看穿妖怪的真面目。他以此为救国救民之途。以不同的角度对妖怪的传说逐一分析和批评。之后与井上圆了观点截然不同的要数日本漫画家水木茂,他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是怪谈系列题材的元祖,最长青的漫画家之一,经典漫画作品《鬼太郎》的原作者。他著有《妖怪事典》、《世界妖怪事典》、《中国妖怪事典》等书,水木茂对妖怪完全抱有喜爱之情,认同并着迷妖怪。“日本民俗学之父”的柳田男在他所著的《妖怪谈义》中认为妖怪是神的变体,是坠落凡间的神。总之,日本文化对妖怪大多报以喜爱,这是和中国文化认为妖怪是罪恶、可怕不同的。所以,这也是日本动漫作品中经常出现妖怪与人和平共处的背影之一。

3.2日本动画作品中的妖怪

首先,最广为人知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所监督制作的《千与千寻》便是一部以妖怪为主要角色进行演绎的动画。妖怪文化也是吉普力工作室的创作源泉。主人公千寻在自己的父母变成猪之后,在汤婆婆的浴场慢慢成长,在这个浴场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其中汤婆婆身边三个跳来跳去的头颅叫做“舞首”这个舞首便是日本传统妖怪中的一个,也在《鬼太郎》中出境。而本片的主要场景浴场,也是日式浴场的一个缩影,也带出日本的“汤文化”。

4、西方妖怪及有关作品解析

4.1西方文化对妖怪的理解

对于西方的妖怪,首先提到的是民族学进化学派奠基人泰勒曾经写过的一本《精灵说》,我们可以得知:灵魂,是栖于人类的一种灵的存在。死灵,是栖于死者的一种灵的存在。精灵,是栖居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水木茂书中总结了这一段。并认为所研究的妖怪,是属于最后的“精灵”吧。

4.2西方动画中的妖怪

对于欧美国家最近一直盛行的吸血鬼传说,便是典型的西方妖怪。龙、狼人、女巫(有超能力的女人”,通常被刻画为一位鼻梁塌陷、头发杂乱、眼袋深陷的老妇形象,着一副破烂不堪的白色披肩,在将死之人的门外大声哭号,她的双眼也因不断啼哭而成为红色。女巫通常只光顾一些历史悠久的家族,每个家族都有各自的女巫),都是欧美国家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且也拍成不少动画和电影《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

5、妖怪与自然环境、文化和宗教的渊源

5.1自然环境对妖怪产生的影响

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都对这个地区人们都周边事物的认识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地貌下人们所想象出的妖怪是不同的,比如河流、海洋多的地区,与水有关的妖怪自然也比较多;森林覆盖广的地区,与树相关的妖怪也会多起来。多雨的地区和干旱的地区所传说的妖怪也有很大区别。人类在远古时期,由于对自然的认识少之又少,所以对自然环境中的一些变化心存畏惧和幻想。这也促使妖怪传说的产生。

5.2文化和宗教对妖怪产生的影响

文化和宗教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它代表人类的思想,东方文化和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印度教等,西方宗教主要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所传说的妖怪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宗教常常为人类解答生死、祸福等人类终极问题。当然有些妖怪文化也是一种宗教的宣传,是迷信的、暴力的、色情的。它使人更加敬畏宗教,信仰宗教。

要想了解到妖怪文化对人们心理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当地所信仰的宗教和文化来研究。

6、小结

在研究动漫中的妖怪中我体会到,一门学科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想要深入研究它,就必须结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妖怪的研究中,传统文化则是重点。虽然动画这门学科兴起在影像技术出现之后,但它所传达给观众的却是深远的。把妖怪的传说具象化和动画化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山海经》刘歆(西汉)

[2] 《搜神记》干宝(晋)

[3]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

[4] 《敦煌壁画精选》画册

[5] 《神异经》东方朔(汉代)

[6] 《妖怪学讲义》井上圆了(日)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3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幽灵妖魅

(一)死后幽灵

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叫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

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不只是文学作品中,在能乐、美术、工艺品中也随处可见人们对于异度空间的想象。当今时代,人们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中,被理性思想武装,但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奇闻异事灵异文化并没有走向衰亡,相反,为了迎合人们压力的释放,很多刺激恐怖的电影层出不穷,日本的恐怖片将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体化、具物化,是想象的鬼魅以实体的形式搬上荧幕,在视觉上和理性上都对人们心灵造成了非常刺激的冲击。

二、画皮女鬼

平安时代就有了很多人鬼故事,江户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传说就是百鬼夜行,当代的鬼文化常用的题材是仇怨报复和尸油通灵。日本妖怪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美感观念的鲜明特色,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四类,每每恐怖镜头的营造都是女主角,他们外表美若天仙、魅影婆娑,对男人能够摄魄,用自己漂亮的脸蛋去吸噬人的身体和灵魂。死去的男人到死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柔若无骨秀色可餐的姑娘是个杀人狂魔。

(一) 雪女

雪女是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隐居在深山老林中,化身为美若天仙的女子到处勾引男人,接吻时便吸走了他们的灵魂,以使自己有能量继续鲜活诱人,吃剩下的牺牲品就会被雪女打入深渊永远封存。

(二)溺水女

溺水女是盘踞在温泉洗浴中的妖魅,雾蒙蒙的宛如仙境中,一位女子若隐若现,两颊微红甚是妩媚,被勾引的男子春心大动向其靠近,走进一看水里面根本不是女人而是累累白骨,可为时已晚,准备沦为溺水女的果腹之物吧。

(三)魔女

魔女那美丽的妖冶外皮,就像是五颜六色的毒蘑菇,每每意志力不强的人就会被其引诱,魔女虽然外面动人,可是却心如蛇蝎、害人不浅,日本的小说《蛇性肆虐》改编于白蛇传,文中这样描写:白蛇来到人间化身为美丽的女子,粉红色的脸颊,就像是樱花盛开,魅影倒影在水中,笑容可掬。这样姣好的面容下,白蛇的内心却非常歹毒,这样的矛盾形象使读者一方面沉迷于她那阳光的笑容,一方面又使人从心底打颤,冰冷刺骨的阴险,这两方面的特性形成了魔女鲜明的特点,她总是出现在阴冷晦暗、迷蒙死寂的背景中,给读者渲染出一种恐怖阴森的画面氛围。

(四)桥姬

人们对含恨而死的女鬼怀着同情之心,她们生前遭遇悲惨,死后阴魂不散。这使得她们欲愤难填,同样是美丽与残忍的双重化身。桥姬的形象就是由一群痴情女集结的怨气,她们藏匿在桥底,夜深人静时,将过桥的男男女女拉下水,在日本漫画家的笔下,桥姬有着长长的头发,眼里含着泪滴,面容愁苦悲伤。

在妖怪文化中女鬼的形象如此不可或缺主要是因为日本文化对于女性的复杂认识,远古时代的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大责任,这使得女性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慑力,日本神话的主神天照大神就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的,日本人民认为他们都是天照大神的后代。日本文化中的女性崇拜也与现实的生存必要性有关,女性负责采野果、编制衣物、繁衍后代,这使得女性的形象高大起来,尊贵典雅、美丽善良成为了女性崇拜的主要缘由。

日本诸岛四面环海,一览无余,这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岛民们开朗直率的性格,同样,在面对女色的问题上他们也毫无顾忌,这样必然与伦理道德有悖,肆无忌惮地沉迷于女性之美是不能被社会道德所允许的,因此,统治阶级会宣扬沉迷于美色的严重后果,这与中国的红颜祸水有些相似,日本的一部分文化也将女性妖魔化,将人们沉迷于美色所造成的惨痛后果直接归咎于美色本身,这样,美丽的少女高雅的女性都成了妖孽、女鬼、恶魔的代名词。

三、日本幽灵娃娃

(一)可爱娃娃与恐怖通灵

在妖怪文化中一部分是作为孤儿或是身份不明的少年出现的,他们或者是少年夭折,死后化为鬼怪,或者是女鬼所生的后代。雪女的儿子就是日本娃娃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带来冬季第一场雪的使者;在水里面拖人落水的河童,这些都是日本娃娃故事中知名度很高的民族文化。当代社会也不乏娃娃的形象,他们大多有着硕大的脑袋壳儿,一双大眼睛里面都是黑色的眼仁儿,没有一点眼白的空间,相对于脑袋来说身体真是出奇地小,是脑袋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脸蛋儿常常偏向一侧,嘴巴嘟嘟地向外撅,整个形象都是在突出那双没有眼白的眼睛,透出了孤寂无助、冷漠无情最终走向绝望。这些娃娃形象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看着他们有种说不出的诡异,给人带来强烈的畏惧和不安。

(二)童男童女祭祀

日本最早的祭祀形式是将纸人娃娃浸入水中,以求避除灾祸保人平安,后来便用小孩子做到祭坛上来祭祀,之后小娃娃们就成了祭祀的通灵媒介,人们认为娃娃能够通晓鬼神,是阴阳两界相互交流的使者,自此,这个媒介就带有了灵异的色彩,娃娃这种本来很熟悉的社会角色就被陌生化了,有些文化就将祭祀娃娃视为鬼神本身,这种熟悉的娃娃开始变得陌生,成为了异类。我们所恐惧的那些神秘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使人陌生的物件,而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或者是我们早就知晓这些东西,而当人们不能判定这些物品是否存在生命,或者是说这些没有生命的形象变得特别像有生命的形象时,人们就会将之视为神秘的东西,可怕的东西,甚至是邪恶的东西。生活中很熟悉的玩偶娃娃,当人们把他们视为有生命的物体时,就会感到莫名的神秘与恐惧。

(三)鬼娃娃人性化

娃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他也可以折射人类的早期生活,在人类最初来到世界的时期,对外界感到了不安和恐惧,因此折射到娃娃身上就是人性的凶恶、杀戮与暴力。日本的鬼片制作也多与娃娃有关,前些年创作的《咒怨》就是一一个娃娃作为故事情节的开端,并贯穿着故事的始终,他的眼睛里是无穷无尽的黑色望不到边,就像是个无底深渊使人恐惧不安,还有一些故事也是有娃娃作为主线的。这些娃娃都是报复的化身,有着冤屈未被昭雪。

用娃娃这个社会角色去描绘阴森恐怖的黑暗阴灵,这正是日本民众的矛盾心理,日本娃娃一方面是可爱熟悉的小娃娃形象,一方面又是通灵邪恶的的妖怪形象,这两个相反效果的形象时日本矛盾悖谬心理上的一个典型。现代越来越多的鬼娃娃不再以凶狠报复的形象出现,而是相对可爱的多,他们被广泛运用与儿童故事、动画片、漫画、电影、话剧中,这些鬼娃娃越来越人性化,收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四、万物皆有灵

(一)动植物精灵

妖怪和幽灵不同,他们本来就是另一个世界的物体,自始至终就充斥着腐朽颓废的气息,与正义勇敢毫无关系,浑身散发着阴森恐怖的使人厌恶的气息,它们没有人类的祭祀,变得堕落不堪,区别于人们敬仰供奉的神,是在浊气冲天的深渊中永世狰狞的鬼怪;有些妖怪堕落不可救赎,有些妖怪则是怨气所成,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复仇;很多妖怪都可以附在物品上,有些物品年久不用被废弃,有了灵性之后成了妖怪,四处招摇作怪,例如琵琶精、木鱼怪、伞灵等等,它们大多白天按兵不动,晚上出来活动祸患人间;还有一种妖怪是自然界中的想象物,它们本身并没有邪恶的破坏性,常在宗教故事中涉及到这些妖怪的形象,宗教中明确区分出了给人带来光明的神仙和将人打入地狱的恶魔,中间部分有些并没有危害人类但是却被分到了恶魔的界限中,比如说在山中代表者丰收和孕育生命的山姥,她由女神转变而来,在宗教故事中将其定义为妖怪,山姥本为慈祥的老婆婆,后来人们在故事中扩大了其贪吃的个性,使其变成了吃人的妖怪形象。日本的祭坛上有时还会出现这些鬼怪,人们一方面害怕鬼怪的威慑力,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又祈求得到这种力量的庇佑,使自己在这种震慑力中得到平安存活。

(二)特异功能崇拜

根据万物皆有灵性的观点,民间很多的妖怪形象都是由动物的形象演变而来的,并且人们做坏事最终都会变成动物,很多下界作乱的动物本为某个神仙的坐骑,例如白象、黑鹰、狮子、黑狐等,宗教认为树木小草、飞鸟鱼虫都是有灵性的,当人们膜拜这些有灵性的动物时,事实上是崇拜这些动物的某些特殊能力,如日本民众对蛇的信仰,其实是对蛇的生殖崇拜,蛇作为繁衍生息的代表,又充满了吞人嗜血的凶猛,当人们进行灵蛇崇拜时对妖怪的那种既欣赏其某种特点又害怕其本性的矛盾心情不言而喻。很多山神也都是动物的形象,野猪山神,猴子山神,狐狸山神等等,它们都可以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掌控着自然地瞬息万变,使人们一方面对其祭祀一方面又十分害怕。

五、结 语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与日本的死亡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想象中的异类是人们幻想与生之相对的世界中的妖魔鬼怪,充斥着阴森恐怖、颓废死亡的气息,可这些陌生的形象无不是熟悉的生活中各类诡谲狡诈的写照,表面上是狰狞的牛马鬼面,实际上是人们扭曲的心理反应,美色的、仇恨的怨怼、欲望的贪婪,这些鬼影婆娑无疑在讲述着人类社会的种种恶行。当代的小说动画,妖怪文化是流行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故事、小说、电影到话剧等,美丽女子的红袖添香天外飞仙,日本娃娃的可爱与孤独冷漠,动物妖怪植物妖怪夜间四处游走,这些时而奇异、魔幻,时而又阴森、恐怖,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背景氛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日本妖怪文化展现给世界的这种变态美,与他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仅仅相连,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讲述着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韵味。

参考文献:

[1]村上健司.日本妖怪大事典[M].东京:角川书店,2005.

[2]李婷.浅析日本妖怪文化.知识经济[J].2009(2).

[3]柳田国男.传说论[M].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

[4]罗宏,杜小安.有关河童故事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5]水木茂绘.图解日本妖怪大全[M].薛倩,刘微,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小松和彦.日本妖怪学大全[M].东京:株式会社小学馆,2003.

[7]叶春生.日本的“妖怪学”.民俗研究[J].2004(1).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4

说到“妖怪”,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妖”的说法。《左传·宣公十五年》里说:“地反物为妖。”《说文》解说“妖”为地反物也,从示,和神同类。《庄子》解释:“人物妖孽曰怪。”《搜神记》中有记载:“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由此可见在古文中妖与怪是相通的。在中国的动漫作品中,常有妖怪类型的角色出现,但多半被定义为反派角色。(1)蛇身人面——人与动物结合的异形妖怪。《葫芦兄弟》里的蛇精,虽有着人的面孔,却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和《山海经》中的“蛇身人面神”的形象不谋而合。从文化源流上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通常是灵异魔力的象征。蛇,平素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诡异的眼睛加上频频吐信的舌头,给人留下可怕的印象,动漫作品中的蛇精也往往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葫芦兄弟》中的蛇精是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有着三角形的脸、向上斜的眼,给人一种恶毒的感觉。《西游记》里可谓是千奇百怪的妖怪大集合,其中的很多妖怪的形象都是人与动物的结合体。(2)狐妖——物久成精。中国古时有物久成精的说法,动物或是植物经过多年的修炼,幻化成妖,如《天书奇谈》《封神榜传奇》中得狐狸精就是狐狸变化而成的妖怪,只是这类妖怪不同于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异形妖怪,其外表已完全是人形。妖狐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汉代,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中说:“狐,妖兽也,换所乘之。”传奇及小说中的妖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美色魅惑异性。因而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称为狐狸精,古代则谓之“狐媚子”。当然,在这两部动漫中,狐狸精也是作为反派角色登场,白皙的皮肤,三角形的脸和眼睛,狡邪的表情,毫无疑问的反派角色。

2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妖怪

关于日本妖怪的起源,常见的说法是:70%的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而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这种说法并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妖怪学大师水木茂曾经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不过,这并不代表井上圆了的看法。此外,还有各种咒语、迷信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几乎会让人觉得中国的确是日本的兄弟之邦。我们小时候经常被长辈告诫,夜晚不可吹口哨,否则可能会引来妖怪,乍听之下,这很像地道的中国秘术。所谓的‘啸’似乎是一种奇妙的口哨(学者似乎也不甚了解),一直流传至清朝,据说是一种‘呼唤妖怪的声音’。”水木茂先生的这段话清楚的向人们表明了日本的妖怪文化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日本动漫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妖怪,在这里我们将列举几个较为典型的妖怪。(1)座敷童子——守护的使者。在《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中有一集出现了一个娃娃头的乖巧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座敷童子。据记载,座敷童子通常会以几岁的女孩儿模样出现,有时则会是男孩的样子。传说中,有座敷童子寄居的家庭,一定会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富足平安,如果是不幸的家庭,座敷童子的到来也能扫除一切噩运;然而座敷童子的离开却会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家道中落。座敷童子出现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如《守护猫粮绯鞠》中的守护猫娘;《爱的魔怪》中的座敷童子是在女生宿舍中呆了100多年的小瞳;《河童之夏》中的座敷童子住在远野的旅店里;《鬼太郎》中的座敷童子和人类的小孩生活在一起;《绝望先生小森雾》中的座敷童子是个闭门不出的少女。(2)河童——异形妖怪。传说中的河童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妖怪,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它们皮肤黏滑,喜欢住在靠近河边的洞穴中,河童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但大部分时间它们是保持绿色的,尖尖的嘴巴,背上有个硬壳,手和脚趾间有蹼。河童的发型则是日本传统的“童花头”,头顶有个盛水的盘子,如果水

失掉,河童就会失去神通。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黄瓜,在日本的一些地方,至今还保持着祭拜河童的传统,祭品就是河童最爱吃的小黄瓜。“河童卷”的得名则是因为这种寿司使用寿司饭卷着小黄瓜做成的。《荒川爆笑团》《滑头鬼之孙》《夏目友人帐》等动画中都出现过河童的形象。(3)狐妖——动物类妖怪。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狐狸是最常见的妖怪之一,因为狐狸可以捕食田鼠、保护庄稼,人们将狐狸当作农耕神的使者来祭拜。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狐狸的形象也变得复杂起来,在动漫作品中也是亦正亦邪。《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中的天狐空幻以守护神的身份出现,空幻大人可男可女,可帅可萌,受到众多动漫迷的喜爱。《狐妖x仆ss》中凛凛蝶的ss,对凛凛蝶有着像忠犬一样的忠诚,通常文质彬彬,有着不同颜色的眼睛,会长出九条尾巴,武器是日本刀。《犬夜叉》中的七宝,是一只外表十分可爱的小狐狸。《元气少女缘结神》中的巴卫,则是一只相貌俊美的狐妖。(4)付丧神——物久成精。付丧神是日本传统妖家族中的一个大的种群。指器物放置不理一百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概念类似中国的物久成精。基于江户时代日本画师鸟山石燕等的妖怪画,付丧神的形象大致确立。付丧神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户时代,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人们开始不懂得珍惜东西,被人们丢弃的物品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这就是日本非常有名的“百鬼夜行”。虽然不是什么法力高强的妖怪,但付丧神也丰富了妖怪家族,很多浮世绘画家都以百鬼夜行为题材作画,同时这些妖怪也被运用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鬼太郎》第四集中出现在鬼太郎身边的妖怪——“一反木棉”,是日本传说中的付丧神,据说是一个会袭击人类的妖怪,但是在《鬼太郎》中,心地却很善良,和其怪物原型有着极大的差别。《守护猫娘绯鞠》中的莉兹利特·l·查尔斯是一个古典英国茶杯的付丧神,从英国漂流岛日本,杯灵还顺势在咖啡厅里当起了外场服务生。

3总结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5

关键词:夏目友人帐;“言灵信仰”;日本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85-02

日本是一个信仰神道教的国家,认为万物皆有灵。正如在《夏目友人帐》中被“夏目玲子”夺走名字的妖怪们会千方百计的去寻找拥有记载妖怪名字的友人帐,寻找玲子的孙子――“夏目贵志”要回名字一样。妖怪们认为语言是有魔力的存在,只要掌握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控制那个人,让其臣服并能夺走那个人的记忆。只要名字属于自己,那便是完整的自己,便不会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控制。其实人类也是如此,总是对未知的领域带着敬畏与猜想,而这种对未知的世界和现象的敬畏往往也成就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往往也是一个国家的种种习惯产生的重要诱因。

一、“言灵信仰”的内容

“自我们生命诞生之日,自我们意识之光乍一闪亮时,语言便与我们形影不离,它陪伴着我们智慧前行的每一步履,人不可能离却这一媒体而生存,因为,语言宛如一种精神的气氛,弥散于人的思维与情感,知觉与概念之中”[2]语言是与神灵沟通的钥匙,语言具有魔力,就像夏目友人帐中会有“名曲周一”这样的人物,平时是外貌俊美的著名演员,实际上他和“贵志”一样可以看见妖怪,有着除妖世家的职业背景,做着除妖工作。除了在屋内设除妖阵以外,他还会口念咒语,在没念咒语前踏入阵中的妖怪是不会被收服的,因此可以推测咒语才是真正发挥将妖怪灵魂送到收妖容器中的真正作用的,也证实了语言独特的灵力。

二、“言灵”的概念及特点

言灵,也称为言魂。《岩波古汉语词典・补定版》中“言灵”释义为:“言灵是指语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在原始社会,人们坚信,同人类有灵魂一样,语言也有灵魂,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语言和事物的区别非常细微,言即事,语言即是事实。例如,因为人的名字即是其自身,所以告诉异性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对方。另外名字受到损伤,或受到诅咒,其人本身就会受伤。”[3]这个概念在《夏目友人帐》中的核心道具友人帐上就能得到完美的解释。玲子制作的妖怪契约书,里面书写着所有被她打败的妖怪的名字。这些妖怪,不能违反友人帐持有者的召唤,如果纸烧掉或毁坏,被写名字的妖怪便会死亡。因此,被夺去名字的妖怪就如同生命被掌控住一样。而拥有友人帐,便可以率领众多妖怪,所以妖怪们会急于要回自己的名字,或和其他妖怪一样想抢夺友人帐来率领名字在友人帐里的妖怪。

三、“言灵观”的成因

日本是个信仰神道的国家,平安时代之前神道都是没有理论教义的。这种没有教义的神道被称为原始神道。由原始神道支配的日本古代社会巫术信仰在人们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而巫术本质是为了保佑农耕顺利进行。“农耕的顺利进行涉及村落共同体的利益,祭礼用巫术来保佑,是村落共同体的集体仪式。”[4]

后世巫术出现了抚慰个人心灵、救济个人灵魂的新内容。语言和舞蹈成为巫术仪式不可或缺的形式,人们深信,通过一边念咒一边手舞足蹈的形式可以与神灵沟通,古代日本人认为语言是人与神交流的媒介,它神圣不可侵犯,渐渐便成为一种信仰。

四“言灵信仰”现象在《夏目友人帐》中的体现

1.读取记忆,解除封印。名字似乎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读取记忆,解除封印,并能将妖怪收回属于他们的世界。例如夏目友人帐的主人公“夏目贵志”,从小失去父母被藤原夫妇收养,能看见妖怪。意外得到外祖母的遗物友人帐后开始与化身为招财猫的“斑”老师一起归还妖怪名字。归还名字时,只需含着写有妖怪名字的友人帐的纸页,用气息和唾液将名字从纸上解除封印,就能让名字还给妖怪。由于书写友人帐的是“贵志”的外祖母,只有拥有血缘的他才可以解除封印。也因此,归还名字的同时他可以读取妖怪脑中留存的与外祖母在一起时的记忆。

2.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这一点在“贵志”和外祖母玲子身上有较为突出的体现,在《夏目友人帐》中有一个叫小狐狸的妖怪,由于母亲去世,常被其他妖怪欺负,一次小狐狸被“玲子”所救,之后对她很仰慕。玲子曾答应他会再次来看他,但身为人类的玲子年老去世。机缘巧合,偶发的一次事件使“贵志”再次来到小狐狸所住的森林,实现了当年祖母与小狐狸相见的诺言。奇怪的是“贵志”发现小狐狸的名字并不在友人帐上,原来50年前玲子早已将记有小狐狸名字的纸挂在了小树上。玲子曾答应小狐狸让它能看到山上的风景,那时候小狐狸还太小看不到,于是外祖母玲子巧妙的安排了这个约定。虽让小狐狸等了半个世纪,可对身为妖怪的小狐狸来说50年不过是长大的过程罢了。然而对玲子这样的人类来说50年就是半个世纪,人类是没办法抗拒年老和死亡的。50年后,树长高了,小狐狸借着树的高度可以看山上的风景了,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算完成了小狐狸的心愿。因此,“言灵”使“贵志”替外祖母“玲子”完成了与小狐狸的诺言。所以“言灵信仰”现象还体现了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美好品德,是一种民族性的体现。

3.咒术表现,魔法开关。咒术表现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前面提到名字受到诅咒,其人本身或者其亲友会受到伤害。在《夏目友人帐》描写了一位与“贵志”同年级5班的善良女转校生――多轨透,她几乎不与人说话,从不叫别人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多轨透的祖上是阴阳师,她平时看不到妖怪,凭借从过世的祖父“慎一郎”那里学会画阵型图,只要妖怪通过阵型图,就可以看到他们的样子。但是妖怪诅咒了她(被她叫出名字的倒数13个人都会死去),她因此努力抑制自己不去叫别人的名字。却因说出了“贵志”的名字而将“贵志”牵扯了进来,进而与他一起追踪妖怪。

第二点:咒语似乎是触发魔法的开关,这一点在“贵志”、“名曲周一”、“的场静司”等角色身上都有明显的体现。其中,“贵志”还给妖怪名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例子:撕下契约后咬在嘴里,用力合掌并集中精神,瞬间吐气,将“玲子”的唾液和气息通过咒语的方式将魔法的开关触发。另外还有召唤妖怪的方式也充分证明咒语不可或缺:召唤的时候在地上画个阵,披上法袍(用白布代替也可以)站到中间,同时把友人帐(写着妖怪的名字)和镜子也放到阵中间。在镜子上滴血(猫咪老师说原本需要一片指甲),双手合十念咒语“守护吾者,现身吾前,汝名即”(然要知道被召唤妖怪的名字和长相)。这些都能说明咒语是触发魔法的开关。

五、总结

“言灵信仰”是日本特色文化,在日本国民性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言灵信仰”的关系,现在的日本人都相信正能量的语言会对人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正如日剧中的失落的人士或者在职场打拼的白领,可以听到他们嘴边经常挂着“会好的”、“我可以”、“要加油”等积极的语言,他们深信用积极的语言给自己打气可以赶走霉运、提升运气。可见“言灵”信仰一直存在于社会之中并深入人心起着积极的作用。

载有名字的名片也可看出“言灵”信仰。众所周知,日本人十分重视名字。在日本,名片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都有交换名片的习惯。递交名片时,名片一定要正对着对方并双手接过名片。交换名片后要放到座位跟前的桌子上,时刻提醒自己对方的名字,交谈完毕方可将名片收起。名片被折、弄脏或不必要的涂写、涂改都会被视为失礼之举。可见日本人对名字的重视,这也与“言灵信仰”密不可分。

在有关身体的谚语惯用语也可见“言灵信仰”的存在。足下に火がつく(意思是:火烧眉毛),却没有提到眉毛。而且“足下”这个词指的是脚下,脚旁,也并没有提到具体的身体部位;惯用语――目と鼻のg=目と鼻の先(意思是:眼跟前,近在咫尺)从字面就可看出“目”和“鼻”在脸上的距离很近,惯用语的字面意思是“非常小,两者难以分开”。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明是具体哪个部位,而是含糊的说眼睛和鼻子之间(或之前);另外日本人在就医时说头疼的时候不会直接说“^が痛い”(头疼),而会说“ここが痛い或いはこのxりが痛い”(这疼或这附近疼)。以上例子充分说明了“言`信仰”深深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可见,很多惯用语、谚语在指示身体部位的时候模糊不清。也可以说日本人是在故意模糊身体概念,使得自己的身体不会轻易纵。

综上所述,日本人重视名字,信守承诺,在语言使用上的含糊不清等都是“言灵信仰”的重要体现,这种信仰在日本国民性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媒介。我们更要认真学习、探索语言的魅力与魔力。通过语言,去博古通今,纵观世界,真正去发挥语言的威力。

参考文献: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6

A:之前没有写小说的经验,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做商业出版,也不是要参加新人奖比赛,只是打发时间而写的,所以也没想到要面市出版。只是因为可以在办公室打发时间,一边工作,一边窝在文字处理机前写小说。

Q:为什么对鬼怪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

A:首先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虽然中国跟日本都用“妖怪”这个词,但可能对妖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大概50年前,我刚出生的时候,妖怪这个概念才刚在日本萌芽。其实是把江户时代的妖怪融入民族学当中。

Q:那在日本,妖怪不是一个可怕的,带着灵异体验的东西了?

A:把情绪划分得更细,就是妖怪。比方说,画一个脸庞有被打过的痕迹的妖怪,代表了伤心难过的感觉。把那些情绪用形象表达出来的就是日本的妖怪。还可以再把各种情况细分,小孩死掉的那种伤心,跟情人分手的伤心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又是不同的妖怪。

Q:就是各种负面的东西具像化了以后出来的一个形象?

A:不一定是负面的,就是所有的情绪。但负面情绪的表现比较多。比方说河童,大概中国人也知道,就是头像顶着一个圆盘,是河里面的妖怪。在日本的电视广告或漫画中随处可见。每个人看到它,不会觉得说这是一个很悲伤的形象。但是越往源头去查,查有关河童怎么产生的背景,查出来后是一段非常悲伤的故事,这个形象包装了它的悲伤,但一般看到的人就不觉得伤心。

Q:那您最喜欢的是哪个妖怪?

A:我就很喜欢河童。人活着就会遇到悲伤、难过的事情,历史上也会发生很多事件,对人的心灵产生创伤,不能忘记这些事件,但老是挂在心上烦恼也不行,这时候有妖怪的形象就很方便了。虽然不会忘记,但也不会让你过于伤心。但是中国没有,中国的情况可能比较不一样。

日本妖怪的产生过程比较特殊,有一半以上,最初的形象是从中国来的。中国的妖怪是跟着这些儒释道文化一起传到日本,因为中国的文化技术较为先进,因此不断地输入日本,像是设计也是,也包括形象之类的,刺激了日本才会产生这么多的妖怪出来。也就是说先有了中国的妖怪文化,然后在日本重新形塑,变成了日式的造型,就成了今日的模样。如果重新去中国追溯源头,就会发现许多日本妖怪的原型。

热门人物:蔡卓妍

热门作品:广东大碟《Montage》

7月24日推出全新广东大碟《Montage》的阿Sa,早前于港岛区街头为新碟拍摄唱片封套,换上多款不同造型,但都配合阿Sa日常生活及其性格,例如到了中环闹市、湾仔海边、洗衣店、厨房等地拍摄。阿Sa还出动家中5只玩具贵妇犬来拍摄,令她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既要顾着自己拍摄,又要同时控制5只活泼的狗狗,幸好出来的相片都拍到阿Sa很漂亮,狗狗在相片中也仿似乖巧安静。

Art

买得起的艺术品

推荐人:李净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I313.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9-01

“姑获鸟”与“产女”分别是中国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怪,江户时代,“姑获鸟”的称呼和传说从中国传到日本①,因两者皆被认为是死后的产妇所化,“产女”与“姑获鸟”便逐渐被视为同一种妖怪,两者的传说也相互交融。

关于姑获鸟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玄中记》中: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车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鸟无子,喜取养为子。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子也,以血点其衣为验,故世人名为鬼鸟。

《玄中记》中所记载的姑获鸟与日本“产女”的形象还没有共通之处。直到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才有了姑获鸟是“产死者所化”的说法,姑获鸟的形象也增加了新的要素,如“毛落衣中,当为鸟祟”②,姑获鸟不仅会偷取孩子,还会给人们带来祸患和灾难。明朝《本草纲目》中,关于姑获鸟的记载进一步丰富:昔人言此鸟产妇所化,阴慝为妖,故有诸名。《玄中记》云: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B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时珍曰:此鸟纯雌无雄,七八月夜飞害人尤毒。

至此,姑获鸟的形象基本趋于定型――因生产而死亡的产妇所化成的恶妖,行踪诡异,爱偷取人们的孩子,还会给人招来祸患和疾病,“害人尤毒”。日本传说中的“产女”能与“姑获鸟”混为一谈,应该是缘于两者皆是产妇死后所化,但在日本的志怪小说中,产女并不像姑获鸟那般诡异可怖,她们的形象是凄楚哀怨的,笼罩了一层凄美的色彩,“生产死去之女人,由于怨念,变成此物。其形自腰以下染血,其声欧巴雷、欧巴雷地鸣叫”③。产女也并不像姑获鸟那般作恶,她们只是不断在道路上徘徊,恳求路人帮她抱孩子,只要路人能够坚持抱住怀中变得越来越沉的孩子,产女甚至愿意给予人们帮助和谢礼。相比中国传入的姑获鸟,产女的形象更近人情,这与日本民族“物哀”的审美意识有着极大的联系。“物哀”是日本学者本居宣长提出的关于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概念。“物哀”就是对“世上万事万物,形形,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④,即他认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便在于日本民族能够充分地从人性与人情的角度出发,用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和感情去体察一切自然的事物,并设身处地感受事物,以至与该事物融为一体,并赋之以“包容、理解、同情与共鸣,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寂寞、忧愁、悲伤等使人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⑤。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大多都不是面目可憎的,而是有着凄美的故事,容易牵引起读者细腻的感情。

顾颉刚先生曾说:“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姑获鸟与产女的故事反映的是两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姑获鸟的形象是作恶多端的,其背后所显示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子嗣的疼爱和重视,她的故事更趋向于对父母养育子女方面的警示。而产女的故事,浸透着人们对于不幸的产妇的惋惜与哀怜,是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物哀”的体现。“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每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该民族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意蕴,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

注释:

①[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5。此页提及姑获鸟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并与产女被视为同一种妖怪。另外,《姑获鸟之夏》中的“凭物”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3(1).提及:“当时日本正兴起‘名物学’……学者把中文中‘姑获鸟’一词列到日文的‘产女’条目下,将两者等同。”

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中华书局,1981,12(1):156.

③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4.

④[日]本居宣长著.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0(1):66.

⑤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5).

参考文献:

[1][日]水木茂著.图解日本妖怪大全第五册[M].霍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陆薇薇.《姑获鸟之夏》中的“凭物”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3]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4][日]多田克己著.日本神妖博物志[M].欧凯宁译.(台湾)商周出版社.

[5][日]本居宣长著.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0.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8

熊罴精是一个典型的道士形象。实际上,按照“成仙”的标准,凡是有九窍者,只要认真修行,坎离得法,都能够成仙成道。九窍是什么?是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绝大部分的动物都能够成仙。因此,这个有理想的熊罴哥哥,也认真修炼,希望成为太乙真仙。

修仙成道要有好的环境。熊罴哥哥的洞府就像一个神仙之家,“崖深岫险,云生岭上;柏苍松翠,风飒林间。”与那些茹毛饮血的妖怪简直是两个世界。难怪观音菩萨一见,非常羡慕,认为他是有“有些道分”的,动起了慈悲之心。

修仙成道要重视经验交流。熊罴哥哥不仅修道,还与“观音禅院”的老贪鬼金池长老互有往来,相互之间交流修仙成佛的心得体会。老贪鬼习到了一些长生不老的秘笈,黑熊怪难道当雷锋没有得到好处?他后来给老贪鬼的请柬中写着:“屡承佳惠,感激渊深。”说明他也习到一些参禅悟道的真谛,毕竟老贪鬼两百多年的参悟,还是很有心得的。

修仙成道还要随时而安。当孙大圣与熊罴哥哥大战时,双方相持不下,一旦到了吃饭时间,妖怪就不玩了。他说,不打了,我肚子饿了,先吃饭再说;或者天色晚了,他也不玩了,说算了明天再打。可见,他多么注重生活节息,没有劳神动气。打架也打得温文尔雅,这在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弄得孙大圣一点脾气也没有。最后只能请观音帮忙了事。可见,这时的孙大圣,无论是道行还是心态,都不是同妖怪一个档次的。

可见,这是一个比较重视生活质量,非常善待自己的妖怪,饿了不干活,晚了要作息,生活多么有规律啊。

敬佛:注重实际因缘

西游记中,几乎没有妖怪与人类友善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这个熊罴哥哥。

他不仅与人类友好,而且与金池长老还是好朋友。他为什么与老贪鬼好呢?我看还是有一定的目的。一方面,金池长老是“观音禅院”的老方丈,敬重金池长老,就是敬重观音禅院,不就是尊敬观音菩萨么?假如你的下级经过你的同意,以你的名号开办了一个商店,那些经常关顾的顾客,你肯定是另眼相看的,毕竟也受过人家的香火啊。否则,观音菩萨怎么会看出他也有些“道分”呢?

另一方面,熊罴哥哥也看到金池长老确实有一些道行,经常跟他切磋,接受老方丈的点化,也可以少走弯路。虽然老和尚很贪心,但是两百多年的参悟,还是有一些独特见解的。因此,妖怪是比较敬重佛教的,也为后来皈依我佛埋下了伏笔。

熊罴哥哥敬佛的重要体现,还在于对“袈裟”的崇拜。如果不是敬佛,要那个袈裟何用。一物合一用,有些东西,给某个人就是宝贝;给另外一个人,就是废品。

当妖怪在夜里看到观音禅院起火时,一种本能的意识说,这些和尚这么不小心,弄起了大火,赶快跑去救火。这个是出自真心的。虽然后来见财眼开,也不能忽视这份好心啊。

当妖怪窃取了袈裟后,兴奋异常。甘冒着“窃贼”的骂名,准备隆重召开“佛衣会”,说明他心中还是有佛、敬佛的,只是他还没有进入佛门,没有完全悟道。所以,比较注重外相,为色相所拖累啊。

尊儒:注重以致用

我认为,这个妖怪身上,有很浓郁的儒家色彩。儒家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忠孝仁义礼智信”。

妖怪之“忠”。虽然不能说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追求,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一心想修道成仙,并为之孜孜以求,这不就具有“忠”的属性吗。

妖怪之“孝”。我看一个细节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你说生日是什么?我们一般说,我生日了,这是很世俗的说法。而熊罴哥哥怎样说?他说在我的“母难之日”召开佛衣会。“母难之日”就是自己的生日,妖怪都知道生日是“母难之日”,何况人乎?

妖怪之“仁”。仁就是爱人。一只黑熊精不吃人,不就是爱人么?他的群众关系不错,遇到火灾主动前去救火,还是具有仁爱之心的。

妖怪之“义”。对朋友很讲义气。有本事,与朋友分享,如传授老贪鬼长生之法。朋友有困难,马上去相助;有好东西,马上与好朋友分享,这不就是讲义气么?

妖怪之“礼”。我认为,这是所有妖怪中,最讲礼、最有文化的。他要召开佛衣会,专门写了个“请柬”,其中,送给老贪鬼的这样开头:“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多么有礼貌的妖怪啊。

妖怪之“智”。他与孙大圣打仗,从来不用蛮力,而是清风随意,自然舒适,把一场激烈的战斗,看似浮云流水,从心态上就战胜了对手。不以力取,可谓有智。

妖怪之“信”。妖怪最后败在观音菩萨手下,甘愿皈依我佛,永不变心,这就是讲诚信啊。

修身:注重取长补短

黑熊怪虽然是个妖精,但是,确实是注重修身的典型。

修身以什么为好,本来就没有YES OR NO 的明确答案。吴承恩老爷也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你说道家好吧,他时不时弄出一个将“三清”丢进化粪池的笑话。你说佛家好吧,他时不时弄出一两个罪恶的和尚,让你寒心。你说儒家好吧,他也时不时弄出一些不忠不孝的典型分子。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只有将“三教合一”才是最好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能做到真正的“三合一”,就连孙大圣最后,也成为佛家的象征。只是在他的身上,具备了佛家、道家、儒家等文化的素质。

人的一生,所拥有的时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关键是,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延长生命中有用的时间,拓宽自己生命的空间?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9

熊罴精是一个典型的道士形象。实际上,按照“成仙”的标准,凡是有九窍者,只要认真修行,坎离得法,都能够成仙成道。九窍是什么?是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绝大部分的动物都能够成仙。因此,这个有理想的熊罴哥哥,也认真修炼,希望成为太乙真仙。

修仙成道要有好的环境。熊罴哥哥的洞府就像一个神仙之家,“崖深岫险,云生岭上;柏苍松翠,风飒林间。”与那些茹毛饮血的妖怪简直是两个世界。难怪观音菩萨一见,非常羡慕,认为他是有“有些道分”的,动起了慈悲之心。

修仙成道要重视经验交流。熊罴哥哥不仅修道,还与“观音禅院”的老贪鬼金池长老互有往来,相互之间交流修仙成佛的心得体会。老贪鬼习到了一些长生不老的秘笈,黑熊怪难道当雷锋没有得到好处?他后来给老贪鬼的请柬中写着:“屡承佳惠,感激渊深。”说明他也习到一些参禅悟道的真谛,毕竟老贪鬼两百多年的参悟,还是很有心得的。

修仙成道还要随时而安。当孙大圣与熊罴哥哥大战时,双方相持不下,一旦到了吃饭时间,妖怪就不玩了。他说,不打了,我肚子饿了,先吃饭再说;或者天色晚了,他也不玩了,说算了明天再打。可见,他多么注重生活节息,没有劳神动气。打架也打得温文尔雅,这在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弄得孙大圣一点脾气也没有。最后只能请观音帮忙了事。可见,这时的孙大圣,无论是道行还是心态,都不是同妖怪一个档次的。

可见,这是一个比较重视生活质量,非常善待自己的妖怪,饿了不干活,晚了要作息,生活多么有规律啊。

敬佛:注重实际因缘

西游记中,几乎没有妖怪与人类友善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这个熊罴哥哥。

他不仅与人类友好,而且与金池长老还是好朋友。他为什么与老贪鬼好呢?我看还是有一定的目的。一方面,金池长老是“观音禅院”的老方丈,敬重金池长老,就是敬重观音禅院,不就是尊敬观音菩萨么?假如你的下级经过你的同意,以你的名号开办了一个商店,那些经常关顾的顾客,你肯定是另眼相看的,毕竟也受过人家的香火啊。否则,观音菩萨怎么会看出他也有些“道分”呢?

另一方面,熊罴哥哥也看到金池长老确实有一些道行,经常跟他切磋,接受老方丈的点化,也可以少走弯路。虽然老和尚很贪心,但是两百多年的参悟,还是有一些独特见解的。因此,妖怪是比较敬重佛教的,也为后来皈依我佛埋下了伏笔。

熊罴哥哥敬佛的重要体现,还在于对“袈裟”的崇拜。如果不是敬佛,要那个袈裟何用。一物合一用,有些东西,给某个人就是宝贝;给另外一个人,就是废品。

当妖怪在夜里看到观音禅院起火时,一种本能的意识说,这些和尚这么不小心,弄起了大火,赶快跑去救火。这个是出自真心的。虽然后来见财眼开,也不能忽视这份好心啊。

当妖怪窃取了袈裟后,兴奋异常。甘冒着“窃贼”的骂名,准备隆重召开“佛衣会”,说明他心中还是有佛、敬佛的,只是他还没有进入佛门,没有完全悟道。所以,比较注重外相,为色相所拖累啊。

尊儒:注重以致用

我认为,这个妖怪身上,有很浓郁的儒家色彩。儒家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忠孝仁义礼智信”。

妖怪之“忠”。虽然不能说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追求,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一心想修道成仙,并为之孜孜以求,这不就具有“忠”的属性吗。

妖怪之“孝”。我看一个细节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你说生日是什么?我们一般说,我生日了,这是很世俗的说法。而熊罴哥哥怎样说?他说在我的“母难之日”召开佛衣会。“母难之日”就是自己的生日,妖怪都知道生日是“母难之日”,何况人乎?

妖怪之“仁”。仁就是爱人。一只黑熊精不吃人,不就是爱人么?他的群众关系不错,遇到火灾主动前去救火,还是具有仁爱之心的。

妖怪之“义”。对朋友很讲义气。有本事,与朋友分享,如传授老贪鬼长生之法。朋友有困难,马上去相助;有好东西,马上与好朋友分享,这不就是讲义气么?

妖怪之“礼”。我认为,这是所有妖怪中,最讲礼、最有文化的。他要召开佛衣会,专门写了个“请柬”,其中,送给老贪鬼的这样开头:“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多么有礼貌的妖怪啊。

妖怪之“智”。他与孙大圣打仗,从来不用蛮力,而是清风随意,自然舒适,把一场激烈的战斗,看似浮云流水,从心态上就战胜了对手。不以力取,可谓有智。

妖怪之“信”。妖怪最后败在观音菩萨手下,甘愿皈依我佛,永不变心,这就是讲诚信啊。

修身:注重取长补短

黑熊怪虽然是个妖精,但是,确实是注重修身的典型。

修身以什么为好,本来就没有YES OR NO 的明确答案。吴承恩老爷也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你说道家好吧,他时不时弄出一个将“三清”丢进化粪池的笑话。你说佛家好吧,他时不时弄出一两个罪恶的和尚,让你寒心。你说儒家好吧,他也时不时弄出一些不忠不孝的典型分子。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只有将“三教合一”才是最好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能做到真正的“三合一”,就连孙大圣最后,也成为佛家的象征。只是在他的身上,具备了佛家、道家、儒家等文化的素质。

人的一生,所拥有的时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关键是,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延长生命中有用的时间,拓宽自己生命的空间?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例10

面对这些回答,我的表情是无奈的——这又有什麽办法呢?从古至今,人们对妖异的恐惧一代传一代,逐渐深入成为每个人的潜意识——妖,是可怕的怪物!

从小,姥爷就会跟不听话的你讲:“宝宝,外面的那些妖怪最喜欢吃不听话的小孩了!”

从小,妈妈在你睡前都会将睡前故事:“从前,有些爱玩爱闹的小孩子都被恐怖的“嗷呜”抓走......”

从小,当你玩得不亦乐乎、不肯回家的时候,其他小伙伴们会和你咬耳朵:“快回家,我听我的爷爷奶奶说,夜晚很多黑色妖怪出来吃小孩的啊!”

曾经年幼无知的我,被大人们的这些妖怪故事吓得一愣一愣的,深怕妖怪不知从哪里跑出来吃掉自己, 也就乖乖地听话——让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而现在,我在这里,要为那些“邪恶”的妖异抱不平!

——————————————

其实,所谓的妖异,也是人。

他们与人毫无差别:也会有组织,也会有欲望,也会有爱。

正确来说,所有的妖异都不过是想象力丰富的人把另外一些人邪恶化罢了。

人,因有七情六欲,所以在人的社会中,有正义,有邪恶。

妖,也如此。并非所有的妖异都是不怀好意的——也可以说,他们并非都是一个派里的。就如《聊斋志异》的各种鬼怪,但正者多于邪人——聂小倩、婴宁、阿宝等等。

他们懂晓人情世故、敬佩正直之人——这些举动不就是一个好人会做的事情吗?

并且,在作者蒲松龄的文章中,这些妖的原形,正是拥有不同思想的人!

——————

传说,在日本平安时代的京都,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的时候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著狰狞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

在这里,百鬼虽都是会有害人的力量,但是,你可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

我个人认为:先不要说科学迷信什么的,无论真有否这些妖怪存在,他们的故事亦是说明了当时社会,甚至是人类的邪恶。

“桥姬,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气,由於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因而在人们过桥的时候——不论男女——把他们拖入水中。”在以前的日本,女子是不能轻易自杀的——只能投河自杀。

“皿数,在平安时代的一位将军喜欢上了一位叫阿菊的女人,想娶她为妾,而她的第一任妻子决定加害阿菊,诬陷她偷了一个名贵的器皿,那就是将军府中的十个盘子的其中一个,于是命人将阿菊推进了井里,从那以后每当晚上人们都会听到井中传来阿菊冤魂的声音——她在数着盘子的个数。”圣经“七宗罪”中的嫉妒。

“座敷童子的个性十分调皮,比如欺负你一个人看家的时候发出怪声吓你,不过她有时会预先警告你什幺时候会发生火灾,让你防范于未然。”座敷童子这种行为不正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童所作所为吗?

......

曾经有人说过:“妖鬼都很邪恶,很恐怖。”

不过,妖异其实大多都是生时被社会中的恶人所欺压,这使得他们的心灵会有一种很纯真的渴望——能被人信任、喜爱。

但是,我认为,人与他们相比较,现代人永不满足的贪婪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心态不是更邪恶、更恐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