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41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1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2、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其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们经过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既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5、运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人们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的过程。一方面,要使经济总量翻两番,经济制度更完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实现全面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观因素

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要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趋利避害。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的许多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4、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因此,必须以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全国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于全国各地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也是不平衡的,会有先有后。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东部及沿海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5、运用实践主体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6、运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2

一、强基建制,形成责任、监控、考核三位一体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永恒的主题,离开安全、没有畅通,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将变成空想、妄想。今年职代会,路局提出了强基建制的口号,明确了基层站段规范管理的思路,我们把建立责任、监控、考核三位一体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建立责任、监控、考核三位一体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对《企业标准》细化、量化,不断创新。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将站在维护最广大干部职工利益的角度,深入进行理性思考,寻找“责任、权力、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对每一岗位、每一职务做出相应细化措施,着重突出各岗位的监控,通过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更好地实现自下而上的负责。强调管理责任,避免将考核直接兑现在一线职工个人,从而强化管理者责任心和危机感,达到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实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长治久安。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好安全管理信息

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实现强段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标志。,我段的局域网建设,在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重点攻关。一是实现了线路病害检查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了一个“专业人员采集、分析、输入,各单位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管理模式。二是实现重点施工与日常作业的信息化管理,对重点施工项目的组织方案及安全措施、大班作业日计划在网络上进行通报,更便于各级领导的审查及各职能部门的监控。三是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动态管理,对于重点施工的进度,要实现实时公告;对于关键岗位人员,要通过与人员管理数据库的链接实现资格审查;对于添乘病害与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要实现限期报警,使信息管理“活”起来,不断挖掘局域网的潜力,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三安”环境,塑造铁路企业新形象

发展的主旋律,使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与路局“强局富工”的阶段性战略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两者的涵义都是极其丰富的,结局都是令人憧憬向往的。

,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创造“三安”环境为主攻方向。首先,我们要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不仅要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来提高业务技能,更要通过深入持久地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感人、促人、育人、带人”,要从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入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局为重的集体荣誉感,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队伍;第二,要培养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家把学习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知识同全面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提高岗位竞争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建成学习型站段;第三,要结合本段实际,抓住一线干部职工最紧迫的需要,不断丰富三线建设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生活场所、学习场所、娱乐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创造“政治安定、生产安全、生活安心”的“三安”环境;第四,要通过段刊、段报及各种路内外媒体,弘扬企业精神,展示企业文化,塑造铁路企业新形象。

四、深入发展民主政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铁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越来越迫切。这说明铁路职工的政治素质在不断提升,企业感情逐步浓厚,企业民主管理的进程正在健康发展、稳步推进。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建设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为此,我们必须要继续推进以职代会为主体的企业民主政治,建立崭新的开放型管理模式,为普通职工提供更大的发表个人见解、倾诉自己心声、促进企业发展的空间;要加强引导和指导,更加长期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发明、创造、革新活动和金点子活动,不断鼓励和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捕捉他们智慧的闪光点。

五、加快多元经济发展,为实现强局富工奠定丰厚的经济基础

无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强局富工,都需要丰厚的经济基础做保证。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我们必须要以加快多元经济发展来沉着应对;面临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良好局面,我们也必须要以加快多元经济发展来抓住机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 政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 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 政治文明 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 政治文明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 政治文明 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江泽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 政治文明 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 政治文明 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和以后形成的文明成果,是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文明的延续,是对人类优秀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表现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领导、政治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今年6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全国人民初步实现小康之后,又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了人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按照这一部署去努力,去实践,就能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同时,还应看到,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会碰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本质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于政治制度方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而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些制度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的复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些制度。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扩大基层民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和直接参与,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是党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公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今后,随着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具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促进这一社会的早日实现。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社会的稳定作用表现在:一是靠法制来维护社会稳定。法律制度属于政治文明。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法律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产物,法制越健全,人们依法办事的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法律制度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政党和政府行为,规范商业及其他经济行为,打击犯罪,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有序。二是通过政治民主化、公开化、法治化、科学化,树立党和政府的公正、廉洁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三是通过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升华,具有高政治素质的公民必然会自觉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用诚实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必然会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必然会自觉遵守法律和制度,用它来约束行为,抑制私欲,从而确保社会稳定,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在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政治文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政治文明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一)政府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前提。政治文明要求政府的政治行为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不仅表现为政治行为要受法律、制度和程序的约束,而且表现为政府要恪守本分,不要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情。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过多地插手于微观经济的管理,权力越位现象严重,这固然是时代和认识使然,但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它的不合理性日渐显露。因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主体,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增强服务功能,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减少企业对政府的依赖,这样,才能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真正的“四自”实体。同时,政府还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学会竞争,让政府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各得其所。因此,没有政府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

(二)政治意识文明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政治文明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在政治意识中表现为互相尊重、自由、平等,它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互相尊重必将促进市场交换的发展。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在经济活动中,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整体,在这个利益整体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同时使各方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为此,各方都必须尊重彼此的利益,使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否则,商品不能成交,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自己的利益。

其次,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换的经济,买卖双方都必须在没有外在压力下自由进行。同时,交易的管理者也必须严格执行交易规则,切实保护交易各方的自由,这样,交易才能正常,有效进行。

最后,市场经济也是平等的经济,一方面,它要求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交易各方进入市场后,已经没有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之分;同时,在市场中,竞争的条件也是平等的,不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之大忌,谁破坏了这种平等,谁就破坏了市场经济法则。

转贴于  (三)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竞争必须有规则,这些规则就是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制定的法律、法规。严密而系统的规则构成了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证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目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完备,不仅造成了竞争上的不平等,而且使违法犯罪分子有法律的漏洞可钻。如食品药品方面规定导致“后果严重”的才查处,制假分子用食用色素造冰红茶,对人体不造成严重后果,就无法移送司法机关。因此,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诚实经营,依法守信。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前些年由于诚信缺失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日益严重,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比较普遍,建筑领域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而且造成投资环境恶化,败坏了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因此,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守信者因守信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惩罚。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导着精神文明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一)党的领导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精神文明建设表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支柱。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一是为文化建设规定了总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党把自己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三是把党的崇高理想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即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四是把党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五是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方针,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凡此种种,均表明党把自己的意志贯穿于精神文明之中,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体现。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而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笔者认为,作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的政治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是十分正确的。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就能以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推动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使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三)社会主义法主导着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这一社会的建成,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需要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又包括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我国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对此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此外,社会主义法还对属于社会主义道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一些重要原则也予以确认,并在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具体的法律中予以体现,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规定为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强化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有助于倡导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5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成人教育

1.1成人教育能够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定位。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层级结构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多样化的进修培训与成人教育等。国家考试制度、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比较完整,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较高层级的教育欠发达,后续教育体系比较薄弱,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成人院校、培训机构、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农村扫盲及技术培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龄划分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质上它涵盖了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从来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统分类,可分为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管理体制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由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是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总称。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成人教育可以实现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个定量目标。这个目标既把握了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盲率为6.7%。截止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507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4%,这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扫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8507万人的后续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未来的20年中,按教育规划,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50%,则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这是一个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翻两番同步,也是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必然过程。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需要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不但必须保持,而且应该发展。

1.3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为主导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前者最能彰显后者的特征和原则,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传播的类型与通道。成人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主体,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广,获得的知识比重达90%~9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只靠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阶段性的,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只能通过多样性的成人教育来完成。教育将从一种强制的、功利性的灌输,转变成贯穿人们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成为自下而上的状态和准则。必须着手将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状态。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

1.4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时展共进这一客观规律所制定。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从人的知识到能力,从品质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多种要素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拥有实用和赢利知识的人,还应该是目标高远的人,是追求和谐发展、珍爱生命、意志坚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类要追求生命质量与自我完善,还要通过以成人教育为表征的继续教育来承担起这一义务,因为成人可以通过回归教育认识世俗价值观的缺陷,医治思想深层的精神症结。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远距离、“虚拟化”、有针对性的短训、有选择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观念,整合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才能从更大的社会范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物质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离现代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落后,就业难题多,职位岗位相对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界定一个最低的进入门槛,通常是用文凭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凭的获得有一定限制,人们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凭,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工具理性”取向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体水平。

(2)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要想让他们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就要进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工作种类、工作机会随之相对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单凭以前的技术很难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即便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外语、国际法或国际贸易上的知识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竞争力。

3成人教育的创新

3.1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都发源于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扩大自由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范围小,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比如说,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老龄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时间增多,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经费,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6

江泽民同志指出:“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关系到县域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大局。贡嘎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自身积累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实现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贡嘎县经济发展现状 贡嘎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农牧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4%,属于半农半牧县区域经济类型。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数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贡嘎县委、县政府抓住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机遇,依托紧靠国际航空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较大、具有传统的农牧业基础、各种资源丰富等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和巩固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促拼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县城经济的主要指标不断增长。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同比增长17%;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人1118万元,同比增长4.68%;农牧民人均纯收人2038.05元,比上年增加348.43元。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呈增长趋势。 (二)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通过寻找区内外企业为合作伙伴、银行信贷部门贷款等方式,加大了对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达29家,从业人员达538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70.3万元,增加值99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44%,113.56%。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27家,从业人员达441人,实现利润4998.10万元。 (三)农枚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农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2:28:1。二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已从数量型逐步转向质量和效益型。昌果优质红皮土豆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特色产品。三是农牧业产业化趋势逐步增强。全县已初步建成了红皮土豆、优质油菜、绿色蔬菜和黄牛改良、异地育肥等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农牧区家庭养殖业和庭院经济不断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异军突起,农牧民收人稳步增加。 (四)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切人点,适时出台了《贡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推出了以县茵开发建设、甲竹林镇花岗石加工厂、甲日矿泉水开发、昌果嘎玛加工厂、杰德秀休闲鱼庄开发、杰德秀湿地旅游开发、杰德秀传统民族手工业开发、甲竹林镇休闲城建设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加快了全县招商引资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国家投资和援藏资金的注人,完成了县城、甲竹林镇及机场周边的整体规划。2003年投资880万元,完成了县城下水道改造、德吉路路面硬化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几年的乡镇道路改造,全县通车里程达到440公里,乡镇通车率达100%。正在实施建设的国家投资项目江雄水库和雅江防洪堤等农牧区水利、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制约贡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其地理特色和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纵观贡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枚民群众竞争力差。农牧民群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牧民竞争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由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滋生了随遇而安、知足长乐、得过且过的观念和行为,广大农牧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文化素质低下,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县巧至50周岁人口文盲率达6.4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9.43%。目前,除101省道周边部分农牧民群众 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有所增强外,贡嘎县因区位原因,县域经济竞争的主体文化、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造成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的充分供给为前提条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规模的形成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研究指出:“基础设施能力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0”近几年,贡嘎县域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县还有46.3%的乡村未通电,70%的农牧区不通电话。 (三)农枚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单一,种植业内部“粮、经、饲”种植比例不协凋,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高达69%,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比例只有31%;畜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良种畜比例严重偏低,牧畜出栏率低,饲养周期长、周转慢,导致富产品供不应求。 (四)县乡财政实力薄弱。贡嘎县县级财政收人虽然于2002年在全区率先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但仍然是一个典型的“靠吃饭财政”,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弱,乡镇一级几乎没有财政收人来源。县委、县政府用于搞建设、求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县乡财政不堪重负,导致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薄弱。 (五)农牧民增收问题较为突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增收的总体效果不明显,种植业比重、农牧区人口比重、传统农牧业比重仍然偏大;技术水平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增收手段不多,增收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矛盾突出,人才资源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贡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观念的大更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观念落后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以全区深人开展“谋跨越、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勤奋进取、积极投人、积累财富的思想意识,克服“等、靠、要”的观念,引导广大农牧民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向工业要财富,向产业要效益,向特色要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进而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过渡,逐步实现农牧区经济的现代化。同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要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开拓意识和群众观念,深人群众寻找工作思路,克服官本位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二)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枚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县域资源和农牧区经济的实际出发,以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牧区产业结构。一是要加大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把科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实用技术的推广上来,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农牧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不断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应用率。通过引进、选育、推广优质品种,继续在沿江乡镇推广山油2号、藏油5号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积极发展良种专业户、专业村,切实加快全县良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岗堆镇小尾寒羊饲养的经验和面积,加大以绵羊改良、黄牛改良为主的畜种改良力度。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种养殖结构。种植业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形成;畜牧业调整本着稳定高山畜牧业,大力发展河谷畜牧业的原则,狠抓以黄牛改良、异地育肥为主的农牧业项目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发展一批拳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结合贡嘎县实际和目前资源,要以建立优质青裸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红皮土豆生产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绿色藏鸡生产基地等12大农畜产品基地为主,发展和培育一批种养殖专业户和龙头企业,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拓宽思路,进一步搞好国 家投资项目的衔接和安排,精心编制项目规划,突出项目特色,增强项目的吸引力。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搞好“十一五”项目库建设,挖掘一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吸引力的项目。围绕航空港做文章,积极构思、布局一批有潜力、有影响、能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型项目。要将援藏项目引向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继续抓好人畜饮水、雅江防洪堤、江雄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和“电气化”试点县工作。 (四)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坚持依靠人口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促进农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把推广常规技术、优良品种作为农牧区科技工作的重点,加大科普力度。要巩固2002年扫盲验收成果,千方百计保证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人,狠抓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确保今年“普九”验收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县域科技人才前来创业,发展“能人经济”。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县域经济杜会的发展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科技、通讯的中心,对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聚、带动、辐射的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要深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聚集生产力要素的平台。要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就必须下大功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带领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纳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和部署。二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要立足位于西藏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一系列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路子,要把重点放在“101”省道沿线,形成由甲竹林镇及机场向东西扩张,县城“两桥一洞”向甲竹林镇及机场积极靠拢,并不断向周边辐射的小城镇格局。三是要加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的瓶颈制约,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县各小城镇功能和支撑产业要科学规划,避免小城镇之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要建立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小城镇。同时,鼓励和吸引个体经营业主、内地和各类企业来小城镇兴办龙头企业,以此来带动农牧民发展基地生产,并积极发展加工业,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六)全面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贡嘎县招商引资奖励措施》基础上,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以此大招商、招大商。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论证工作,积极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分类分析、筹划和论证,对于重大的关键性项目,邀请专家、设计部门进行分析和规划,达到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便可开工的程度。紧抓援藏机遇,扩大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与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支援的工作面,邀请长沙市企业界来贡嘎县考察投资环境,共商经济发展大计,找准市场定位,努力开创互惠互利的招商引资新局面。 (七)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中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二是创新县域经济环境。要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形象。三是要切实更新人才观念。通过改革,提高贡献与报酬的联系程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靠待遇激励人,靠事业吸引人,靠感情挽留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那些嫉贤妒能的庸才、溜须拍马的歪才和排挤压制人才的官僚没有市场,为调动全县各族人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一个理想公平的人文环境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7

我县农村小康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十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村建设为基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乡和村组开展抓建小康村、小康乡镇工作,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程度比较低。二是全县农村人口比重比较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还有42%的人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三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41元。四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农户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很高,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较低。全县还有特困户72户226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五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县这个全局来说举足轻重。在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稳定的解决温饱,不断加快跨进小康“门槛”的基础上,今后的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由小康到宽裕型小康,进而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实现温饱,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的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结构雷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所以,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尽快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把农业增长的基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由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单一,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13341”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要求的全局性调整,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尽快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尤其要以果业、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植和硕农业的名优品牌,增强我县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优质化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全面提升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按照“限制山区、发展农区、以大换小、以草定畜、禁牧轮作”的方针,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发展肉(奶)牛、牦牛、肉驴、骆驼及“两小”养殖,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更广泛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对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上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来。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工业化主导产业之一。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态势良好。特别在果品、粮油、肉类、棉花、鸡蛋、蔬菜、食用菌、奶业等产业中,出现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龙型”经营组织。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情况下,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与农户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的好形式。

因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一是要大力开发支柱产业,建设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产业化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培育集高科技、新技术、科研与生产、良种与良法、推广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能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围绕“龙型”经济,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整个“龙型”经济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四是要抓好产前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种子、饲料、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卫生防疫等各项服务。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民收入之所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分明,城市化严重滞后造成的。如果继续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就根本富裕不起来,农村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民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所以,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发挥小城镇增加农民就业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应取消所有歧视性限制政策,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五、在稳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体制不改,机制不活,是束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走形变样现象,一些地方违背民意,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发展,又要抓改革,要多把功夫用在农业之外,从体制、机制、政策的落实上扫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047-02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到80年代中期,党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小康列入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世纪之初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又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实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探究小康社会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小康是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

小康是一种社会模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于《诗・大雅・民劳》篇中首次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词后,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始阐释“小康”思想。孔子把上古时代的黄帝、尧、舜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大道既隐”,出现了私有和“家天下”,战争也由此而起。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因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很重视礼,以礼为标准决定是非,成就信用,惩罚过失,倡导仁受,讲究谦让,其社会也能达到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逸。可见,孔子把“六君子”所治理的社会状态称之为“小康”。在孔子眼里,小康社会虽比不上“大同”,但要比孔子所处的混乱时代要好多了。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描绘的一个农户小康生活是:“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可以理解为虽不言富,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到了宋代,洪迈还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渴望“然久困于穷,翼以小康”,强烈地表达了对脱贫奔小康的企盼。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用狐鬼故事讲述“小康之家”:“妻言:‘自汝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给一婢,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云”。此语成为后人“小康之家”的俗谓。清末儒家学者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书中提出了人类历史必然按照拨乱、小康、大同三个阶段的顺序而进化。

古往今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述语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且逐步地向人们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谓经济比较宽裕”、“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等等。小康社会既是祖国历代仁人志士持久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构成了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

二、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小康思想,开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衍承中国“小康”之词,开始设计中国现代“小康”社会。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发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小康思想的新论,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邓小平此时的现代小康概念,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天下为家”的农耕社会,不是以儒家文化中的礼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当然也非“大工”、“大商”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纵观全局,看准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的历史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国外形势与国内建设的实际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在科学的战略指导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978~200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5%的快速增长,实现甚至超越了发展的总量目标和人均目标,人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小康。然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总量虽大,但人均水平仍处于世界的后列;虽有沿海地区的繁荣,但仍有内陆地区的萧疏;虽有少部分人的“琼楼玉宇”,但仍有一些人的“茅屋草毡”,新世纪之初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鉴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全面”是相对于“不全面”、“不均衡”和“低水平”而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全面性体现在:

(一)发展目标全面

它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二)覆盖范围广而无遗(不包括中国的港澳台地区)

从地域范围来看,包括中国内地的东、中、西部各省区;从人群范围来看,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包括城市和农村中的各社会阶层。

(三)全面参与

十六大报告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之一,是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和普遍受益。

(四)水平更高

相对于整体上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而言,将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生活质量、居民享受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更高的水平。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孕育成长,马克思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固有矛盾的爆发,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开拓了自由而全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绝不是脱离客观世界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思想发展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又价值的东西。”豍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检验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志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确立和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中国发展的新世纪新阶段,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实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刻的把握了人类的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通过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具体实际当中去,纵览全局,统筹兼顾,逐步实现中国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这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涵义。

小康社会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小康”词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辞海》对小康的解释,主要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状况。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主要内涵应是: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基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社会保障初步达到全民覆盖,持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进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丰富与发展。从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定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品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目标科学的、合理的反映了十 “五位一体”总要求,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总体布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全面的、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解决社会前进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世纪新时期,根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探索,依据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2、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成果。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由点及面,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十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共同夺取。这就要求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眼光在看问题、处理问题。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十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在新时期,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变化深刻表明了中国在逐步的发展变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新的变化。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质变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量的积累,目前中国小康社会现状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只有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十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备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际和国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中国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新时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观与微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3)01-0026-04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告"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兴国富民,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做出符合中国国情、人民心愿 的战略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而来,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 要而来,融合了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智慧、筹谋和全党的意志,为未来中国设计出一个实现民 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新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它必将使中国更加繁荣和富强,为 人民生活谋取更大的幸福。

一、小康社会:邓小平理论中的新概念

(一)"小康社会"新概念背景

"小康社会"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社会理想模式的一个经典概念。这样一 个概念在23 年前作为新概念提出来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人民一定要从贫穷的社会主义中走出来。

邓小平在1982年9月的一次谈话中曾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 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 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基于这种沉重反思作出了发展战略大转移的果断抉择,开创了中国 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小康"、"小康生活"、" 小康社会"等新概念。

(二)"小康社会"的中国文化特色

小康社会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它在现代化理论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小康的提法 ,很自然 地促成人们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寻求联系,从而使中国社会求 富求强的发展,从经典文化传承之中走向现实。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篇中,即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 句,意谓人民已经很劳累了,应该得到康居安乐;要以此使国家强盛,安抚四方;康者,安 乐也,《诗经・唐风・蟋蟀》中还有"大康"之说。"大同"与"小康"并举,则始见于《 礼记・礼运》。《礼运》篇借助孔子的话阐述了 两种理想社会模式,一种是高级形态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等等,这是一种孔子也感到不可企及的理想;另一种是孔子从现实出发提出的"小 康"说,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禹、汤、文、武、成王、 周公,由此其选也。……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按照孔子的说 法,小康是用"礼"来调节社会的种种冲突,形成一种良好的政治局面,否则,统治者便会 ,百姓会遭殃。"大同"和"小康"的区别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小康到大同, 反映出社会发展不同层面的历史与文化上的逻辑关联。

孟子曾经设计过一个小康的标准:"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 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 无 饥矣。"这是一个温饱型的小康模式,还不算富裕。事实上,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很少 时期有能达到孟子说的"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标准。中国的 文化传 承中,小康社会,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后世儒家认为,从小康到大同,更有许多环节和 历史递进的不同层面的发展过程。

小康理想在中国文化积淀中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它所昭示的富民理想,藏富于民,有恒产者 有恒心,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贩者有其摊,食有鱼,行有车等等,以历史继承的方式 存在于人的行为价值观中,促成人们努力工作,努力进取,勤劳致富。

历史上的小康代表的是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理想,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有广泛的平民意 识。实现小康,有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基础。虽然时展了,社会进步了,但中国人 民求富求强的理想从来没有中断过 。既然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理想社会;既然社会主义在它的初级阶 段重在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注入 小康社会理想的因子,赋予小康社会一种全新的理念,比单纯诉诸实现现代化更能攫住中国 人的心魂。这是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文化链接,两者所具有共同的文化张 力与鲜明、互通的中国文化特色之必然。

(三)"小康社会"新概念的提出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 家"来描 述中国的发展前景。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的谈话中进而明确提出" 小康社会",并称它为"新概念"。邓小平解释小康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发展的阶段性 目标构想时预言:"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 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 ,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新概念引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 五大报告中都写入了"小康"、"小康社会"的概念。以小康社会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 式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成为全党共识。至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 略发展任务和目标。这一探索历程应该认真总结。

邓小平1984年6月30日在会见第二次中日 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谈话时,再次讲道:"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 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他解释到20世纪末实现第二个目标时说:"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 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 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小康社会新概 念从提出到实践的过程,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必然。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想社会目标,它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 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理论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社会形式,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贡献。〖JP〗

(四)"小康社会"新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

其一,小康理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大多属于价值性的描述,而小康社会则 不仅含有 价值理想,更具有以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的体系和目标,小康社会属于"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要范畴。从全局看分步走达到的小康标准,是指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 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由此带动不同阶段的整体性改革目标的深化和确立。从微观来说, 小康社会更具有现实性,它直接带来人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二,传统的小康盛世,存在于经典文化之中,是农业社会理想的产物,但并没有得到广大 农民的积极参与,由于农民同自然经济的天然联系,历史上他们更向往超越历史阶段的"均 贫富,等贵贱";传统的文人学者,受儒学"泛爱观"影响也常有用"大同"淹 没"小康"的空谈,小康盛世只能成为一种"经典文化"。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求富求强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小康社会由此成为工业化时代中国社会 主义发展的现实选择,体现了工业化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和追求。

其三,传统小康的文化内涵,历史上属于儒家贤人政治和圣王之道,即属于民本主义的思想 体系;而小康社会新理论,则属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存在于社会主 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之中。小康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确立,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同 中国的历史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融合起来,一以贯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决胜性 战略选择,它使中国社会主义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四,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革新与发展的助力,提出"小康社会"新概念,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注入新鲜涵义,是邓小平的伟大创新;把"小康社会"注入"全面建设"的新内涵,形成一 个完整的社会科学体系和长远阶段性发展的宏伟目标,更是"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的又一 新层面的伟大创新。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的战略任务。[HJ1*2]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目标。事实上,我们已经实现的前两步走目标所达到的小康,仍 然是 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的内部困难仍很多;国际环境同上世 纪80年代相比,不安定的因素增多了,国际经济发展总体上,经过一个高速增长期后,处于 一个需要相对调整的阶段;但是,有理由说,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前两个目标一样一定会 实现。这里有理论上的原因:我们有了"三个代表"思想做强国富民的指导;也有实践方面 的原因:前两个目标的实现使我们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还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国 已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可以趋利避害,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 民,一旦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认准了自己求强求富的发展方向,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 得了的。

(一)"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发展中国,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与 时俱进地 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思想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中心,是发展中国,推动中国全面进步 ,并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大的利益。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 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妨碍发 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 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个代表"本质上是一个发展 中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立党、建党、执政 兴国的政治宣言。

中国要发展,必须要走自己的路,这一直是邓小平探索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了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后,对"小康社会"建设 提出了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的更加宏伟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 要目标是经济上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要逐步扭转,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原则从三个综合方面"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系统的、根本的保障。"三个代 表"思想原则,不仅使党为国家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战略实施中落 实全面发展体系和体制改革的根本保障。这是"三个代表"核心思想所代表的党国家与人民 利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二)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必然选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三个代表"思想原则对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具体的、历史的,首要的一点,必须把执政党 放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作认真考察。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社会主义 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两种社会模式和两种发展战略的转换。一个是前苏联的模式,一个是中国 特色的发展模式。摒弃"贫穷的社会主义"必然要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经济的问 题上,战略定位的核心问题,是依据生产力标准,还是固守生产关系、凭借国家权力作超越 时代的变革为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只能选择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为 标准。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 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 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不能超越 时代特征的,发展又是要用实践作检验的。当前,仍有一些理论工作者从生产关系的理念出 发 比量并甚至试图限制强劲的生产力发展势头,仍然把富裕同剥削连在一起,忽略了我们所处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科技知识经济大大解放生产力、为一部分人创造了高额回报和一部 分人通过 其它劳动、非劳动的方法获取合法高收入的时代特征,做出历史上有过的贤士大夫用"大同 "否定"小康"的蠢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这正是"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与根本。

(三)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必然选择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战略

"三个代表"不是简单的三句话,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所提出的"代表先进文 化的发展 方向",抓住了社会意识即文化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的能动作用,由此体现出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统一。在"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的量化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多 少美元和人均收入多少美元的经济计量指标,而是赋予其"全面建设"的新内涵。

早在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就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 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实现小康程度为48%,2000年为96%。2000年,这16项指标中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5克,实现90%,农村初级 卫生保健实现80%这三项指标外,其它13项指标均告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我们可以有根据地 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新世纪,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

但是,1991年的指标体系仍是一个不全面的指标体系。这里只是一个生活水平的指标体系, 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有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范畴尚未能体现出来,再如社会保障体系 方面、公益事业方面、信息化建设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这些指标体系当然都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题中"全面"的应有之意。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其 一是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其二是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其三是思想道 德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要建成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四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总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发展 目标。

社会学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发展的问题,先进的社会,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做代表 。在"三个代表"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少有三个方面新内涵:一是小康社会的属 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范畴,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二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即 不但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三是要有长远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和部署。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要基本实现现 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同民族振兴密切联系起 来

"三个代表"是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也好,发展先进文化也好,最终必然要落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经济实力在世界排名是第六位:美国、日本、 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已经突破250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 假定按20世纪90年代增长态势,保持7%的高速增长,人口按15亿以内计,这就意味着届时人 均GDP将会超过3000美元,人均收入相当于2000年的三倍以上,人民群众将会得到更大的实 惠,社会发展将会更均衡与协调。中国发展的态势和其他国家发展态势取平均发展值作20年 后的比较预测,中国将会排名第三位,经济实力的格局将是美国、日本、中国;中国将会 依次超过法国、英国、德国,赶超战略将付诸实际的、跨越式的实现。

未来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 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根本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极大丰富了"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到政治 文明、精神 文明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强我中华的意志,也是完成十六大确定的 各项战斗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 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河南日报,2002-11-18(1).

[3]周礼・仪礼・礼记[C].长沙:岳麓书社,1991.

[4]新订四书补注备旨・孟子[C].

[5]辛起振,史玉德.试论邓小平全面发展战略,跨世纪战略文献丛书[C].北京 :华龄出版社,1997.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把梦想变为现实[N].人民日报,1999-08-31.

[7]李君如."三个代表"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N].经济日报,2002-11-18.

[8]胡振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N].经 济日报,2002-11-25.

[9]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N].经济日报,2002-11-12.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the Choice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I Yu-de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 ina)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 y in an all-round way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course of exploratio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constantly from a well- off society to building a well-o 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has enriched t he connation of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guarantee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