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茶文化产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4:11

茶文化产业论文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1

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存在着由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一个变化过程。在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办学目标定位,瞄准产业发展走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骨干课程建设为“抓手”,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

建立有效的人才互动机制

校企互动机制是指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通过多元化互动,有效协调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双方功能和优势,进行人才、信息、设施等资源的合理交流和整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双赢”目标的有机工作系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为我们建立有效的人才互动机制指明了方向。我院以省示范专业人才库为平台,以省级精品课程为中心,建立校企人才联动机制,实施双向流动。

搭建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

建立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专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推广,为行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以茶文化专业设置湖北省教育厅“楚天技能名师”岗位为契机,坚持走专兼结合的开放式师资建设道路。在学院宏观政策支持下,以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制定师资建设规划,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从中选聘技术、管理骨干来校任教或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以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和技术推广为纽带,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双向流动,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企业锻炼,常年聘请6位企业技术骨干到专业任教,参与专业建设,承担生产性实践和岗前实训的教学任务以及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学院借助于茶文化专业,创建了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面向社会吸纳行业精英,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同时还带来新思想和当前专业人才需求等各类信息,为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寻找契合点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们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借助校内科研人才优势,为中国传统名茶“鹿苑茶”制定了生产加工标准,与湖北省宜红茶叶有限公司联手开发了富锌工夫红茶系列产品,远销东欧国际市场,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建立“三合一化”互动模式

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因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质量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寻求有利于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模式,形成利益互惠、资源共享的联合体。实施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相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做一体化,构建茶文化专业建设和茶产业发展“三合一化”的互动模式。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专业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员工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茶文化专业文化与茶企业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是相似的。把拼搏创新、精诚服务的企业文化融合到专业建设中,将茶道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企业经营理念及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成为茶文化专业与茶产业的文化核心。

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相融合

中国茶产业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分化而来,形成一个横贯一、二、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第三产业产值以每年100亿元人民币递增,茶文化休闲旅游业、各种形式的茶叶会展业将会成为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设置具有牵引作用,势必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重组和改革,重点突出茶文化学、茶艺、茶席设计和会展服务等课程,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这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2

为引领行业发展,探寻中国茶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深圳茶博会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茶界领袖交锋论坛后,今年推陈出新,举办“茶道・人道・商道”――中国茶界领袖2011年度高峰论坛,以中国茶业如何迎战世界经济潮为议题,从茶道、人道、商道三方面解析中国茶业发展之路。茶道:阐释千年中华茶文化精髓

发展茶产业,文化须先行。因为文化的升值空间和持久魅力暗示着任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这一点对于茶业发展来讲尤为重要。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上古时期就有“神农氏尝百草”之说。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华茶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民族文化中茶文化究竟占据何种地位,有何意义?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角逐的时代,又该如何弘扬悠久的茶文化,如何利用茶文化推动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论坛将拟邀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寇丹、香港著名茶业专家叶荣枝等做客鹏城,与广大茶人分享几千年的中华茶文化精髓。

人道:剖析茶人精神品质

常言道“事在人为”,茶业、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茶人的付出,在茶业迎战世界经济大潮中,茶人担当着主角。回首茶业发展的历程,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浮现,从最初的茶圣陆羽到今天涌现在茶业链各个环节、各个阶层的人士,一直在苦苦追寻茶业的突破之路。在经营茶产业的过程中,全体茶人应以何种精神品质去面对世界经济大潮呢?本届论坛上,拟邀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侯军、商界杂志社社长刘旗辉等资深媒体人畅谈茶业特色文化与立业哲学,传播如何维持和发扬茶道精神。商道:商界名流解析中国茶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学术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产业发展,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内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这是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者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范畴,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都处于行为文化层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见,它既是茶文化内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不但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有关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张琳洁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毕剑、尹郑刚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以上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考虑到旅游者与茶文化旅游内涵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动机。笔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内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当今旅游的整体属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属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没能表现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没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远。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过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闲娱乐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内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休闲娱乐性特征。旅游的属性不仅包括文化性,还包括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愉悦性;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众体验茶所带来的休闲娱乐享受。从以上两点来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闲娱乐性特征是相一致的,这也是茶文化能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发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

(三)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茶文化旅游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所决定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是首要的目标,也是无可非议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今世界是市场经济世界,追寻经济性就能用经济手段更好地保护茶文化艺术,丰富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业偏离茶文化的传统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带进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鉴于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特征,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但要追寻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产业态势

(一)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初露端倪。国内虽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稀少。目前,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区主要是较大的产茶区,这些茶叶产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旅游产业的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这样就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速度。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举世闻名,但是与此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却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龙井很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纵观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十分不足,产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单一,没有形成一条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上几点说明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十分不足,还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开发适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产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轻“旅”。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普遍存在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象。由于我国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加之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没有茶产业收入高,导致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再者,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导向性,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中,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与茶有关的旅游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无非是为了丰富茶产业的内容,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鉴于此,这些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节名称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元素的加入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涵。但是,这些节会旅游还是以“茶”为主,以“旅”为辅,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四、结语

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始阶段。要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其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从理论高度上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4

茶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显性特征的元素,能够促进范围经济效应的实现。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通过将相互关联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便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将茶文化的营造和展示纳入到商业活动中,通过与其它经济资源进行互动和关联,便能达到促进经济资源整体化有效配置的目标。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同样是茶叶消费大国。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不仅可以从茶叶生产文化中来展开,也可以从茶叶消费文化中来实现。基于产业链条下的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也就可以在实践和空间纬度上涵盖茶叶生产范畴和消费范畴的关联要件了。

1经济学视角下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分析

在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

1.1茶叶生产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1.1观赏性。

茶叶生产本身就含有文化元素,其中手工炒茶在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中都有保留,且手工炒茶后茶叶商品的市价不菲。作为一种传统手工工艺,手工炒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能与以乡村游、田园游为特色的商业旅游项目相融合。从范围经济的视角来看,手工炒茶的观赏板块可以置于沿途观光项目之中,并主要展示给区域外的游客。

1.1.2体验性。

体验性的主要内容便是邀请参观者参与到炒茶中来,游客可以“自炒自喝”。这种体验性就使茶叶生产与茶叶消费在旅游项目中得到了融合,并且也提升了旅游项目的新奇性和个体体验感。但从实践来看,这种体验性的商业运作价值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1.2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2.1关联商品销售。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内容更加丰富。首先提炼出关联商品销售运作模式。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发现,许多文化产品在销售中都会引入品茶项目,如书店专门开辟品茶区域,一方面方便读者休息和阅读,另一方面增加书店销售环境的舒适性。再者,如我国西南地区民间存在着品茶、听书等商业活动项目,从中也体现出了茶叶消费文化。

1.2.2关联商品促销。

从营销原理中可知,促销的目的在于巩固现实消费者,并着力挖掘潜在消费者。可见,关联商品促销则可看作为,茶叶消费文化助力关联商品的促销,使得消费者在品茶或购买茶叶商品的同时,获得目标商品的服务。

2商业化运作的环境植根性问题探讨

在对茶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其价值的体现还依赖于是否与目标市场的消费环境相适应。若是仅仅从商家自身考虑来进行商业化运作,则无法充分与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相契合,这样则不利于商业化运作价值的显现。为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环境植根性问题。

2.1建立环境植根性的目的

“目的”构成了建立环境植根性的价值取向,也是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切入点。具体而言,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向商业环境,而商业环境又是由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要素整合而成。尽管所需整合的要素诸多,但唯有与环境植根性相契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

2.2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手段与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形成途径相对应,也需要分别从茶叶生产文化和茶叶消费文化两个方面来建立。针对茶叶生产文化而言,需要提炼出该文化中的显性部分,即可以被游客的视觉所感知到,并借助文化载体来参与其中。相对而言,将茶叶消费文化通过商业化来与当地环境相契合,则远比茶叶生产文化部分复杂。从而,这也将成为下文阐述的重点。

2.3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效果一项商业化运作项目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施成本和机会成本。若是项目最终的“经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则意味着该项目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因此,建立茶文化商业运作的环境植根性,则需要对经济利润进行充分论证。

3商业化运作与环境相契合的难点问题

3.1环境要素整合问题

商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在内的要素。是否在茶文化商业化运作时需要与之一一对应呢?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借助经济学在谈及消费者偏好时的排序理论,即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将影响茶文化商业运作价值的要素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整合时增大前三位所占的权重。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结果可知,建立环境植根性应着力整合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旅游产业发达程度这三类要素。

3.2消费文化植根性问题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更具挑战性,且也更具商业价值。茶叶消费内容包括品茶和茶叶成品销售等两大环节,而各大环节又可与关联经济资源进行联合而发挥出范围经济效应。为此,解决消费文化的植根性问题需要与环境要素整合相联系,并突出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要素。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于,茶文化商业运作的主线仍需围绕着当地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展开,若是将茶叶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进行销售,那么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3.3机会成本论证问题

从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许多作者在讨论茶叶项目商业化运作时主要聚焦于会计成本范畴,从而来计算出运作的实施成本。实则不然,经济学视角下更关注经济利润,即“会计利润-机会成本”的部分。因此,论证机会成本则成为了应有之义。然而,机会成本属于隐性成本范畴,无法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测算,所以主要依赖于“期望值”测算来进行转换。

4应对措施构建

4.1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

若要充分实现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则需要与当地的商业环境相融合。建立环境植根性,便需要根据影响力因子大小进行排序来进行整合。无论是茶叶生产文化还是消费文化,都需要与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为此,我们首先就需要建立前置性调研机制,针对茶叶产地的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进行调研。然后,通过消费者偏好引导和适应来进行商业化运作。

4.2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

突出商业化运作的文化特质不仅是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外在需要。这就意味着,在商业化运作手段构建上,针对茶叶生产文化需要突出它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并将其纳入到当地的生态旅游项目之中。通过将绿色生活理念植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之中,来迎合当地和外来游客的休闲需要。针对茶叶消费文化,则应在获取范围经济效应目标下努力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如,与书店、茶社、文化主题场所等相关联,通过提供品茶、茶道、茶具等显性文化元素,来增强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4.3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第一,该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第二,该经济资源的用途具有多样性。根据这两个条件来剖析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发现,我们应对商业化的运作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因为项目运作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这些都将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正因如此,应发挥当地企业在项目论证中的作用,从而降低政府部门运作所带来的价值偏差。笔者建议,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可采取PPP模式,来实现区域茶文化项目的品牌打造。综上所述,如何发扬我国茶文化中的精髓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业界和学界未来的思考重点。在我国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加大对区域性茶文化的解读。

5小结

本文通过在经济学视角下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商业化运作价值的环境植根性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有效措施可围绕着: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试论湖南苗族茶俗的商业化运营[J].江西农业学报,2009(9):184-186.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5

系统化的来说茶教育是关于茶树的栽培,茶叶的采摘、加工,茶叶的冲泡、品尝,质量的检测,品种的鉴别,茶叶营销,综合利用,茶具制作、考究,茶和茶叶的历史,茶文化的发展演变等有关知识的教育。

全国高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或茶文化专业的有10多所。如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武夷学院等。

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规划中致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茶文化是诸多文化的共同体,其“和”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在推广茶文化过程中相应传承、复活了许多文化事物。

2011-2012年度,

中国国内有哪些知名的茶文化培训机构,

在茶文化培训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举行了哪些重要的活动?

福建省天晟茶艺培训学校

天晟茶艺培训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茶艺师首先要了解茶、喜欢茶、珍惜茶,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能泡出泡好每壶好茶”的原则,受到了中外茶界的一致认可,并成为中国茶道国际交流协会唯一指定的茶艺培训机构和茶艺师培养基地。

天晟培养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茶艺师的同时,还以举办“创业型10天短期评茶茶艺培训班”而闻名茶行业,85%的学员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茶店、茶楼、茶馆、茶会所等事业。

天晟人坚信“专注成就专业”,只有专注于茶艺培训,才能做得更好更优秀。天晟坚持既不卖茶,也不卖茶具,让天晟的课堂成为没有利益的天堂。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员满意度达99%,成为茶艺培训行业的最佳品牌,成就了“最具实用型茶艺培训”的良好口碑,得到茶行业“世界茶叶看中国,茶艺培训看天晟”的高度赞誉。

陆羽茶艺中心

陆羽茶艺中心是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茶文化推广中心,与天仁、天福茗茶为关系企业,总部设于台北市,在北京、成都、漳州相继成立陆羽茶道教室。

陆羽茶艺中心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在茶道教学上和茶文化推广上取得很大的推动作用。

茶道教学上成立茶道教室,开设初、中、高级各种茶学研究,循序渐进地进行茶学教育,每年并举行1~2届的“泡茶师检定考试”。茶文化推广上出版了《茶艺月刊》,《茶艺月刊》纪录着近代茶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有《茶学概论》、《茶道教室》、《茶艺大观教学影带》、《无我茶会180条》、《茶学研讨会论文集》、《中英茶学术语》等茶书出版。

另外,茶文化活动:创办泡茶师检定考试、国际无我茶会,配合举办各种国内外茶文化活动,尤以两年一届的茶艺展、茶学研讨会会与每两年一次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无我茶会最受瞩目。

西安六如茶艺培训中心

“六如”是我国茶文化界的一个著名品牌,品牌的名称源于佛教的《金刚经》。“让好茶者喝到真正的好茶”,在大唐博相府六如茶苑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茶友们津津乐道的现实。

六如茶苑最经典的表演型茶艺:浪漫音乐红茶茶艺—梁祝,在2007年全国茶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在2010年重庆国际茶艺大赛中荣获最佳创新奖;六如的客家擂茶茶艺,在福建安溪全国茶艺大赛中曾荣获最佳表演奖,并被选拔去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六如的东方美人茶艺、大红袍茶艺、绿茶茶艺、花茶茶艺等也都入选到大学本科教材。

在生活待客型茶艺方面,“六如”原创的功夫茶茶艺是考高级茶艺师的必考内容,“六如”原创的黑茶茶艺、凤岗锌硒有机茶茶艺、龙井茶茶艺等,也都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并受到茶人广泛赞誉。

杭州公刘子茶道苑

公刘子茶道苑位于杭州教工路59号内,处于杭州文化教育中心地区,专业从事茶艺、茶道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专业茶艺师培训、公刘子茶道(初、中高、师级)培训、茶艺馆经营管理培训、茶艺表演培训等,特聘茶界专家公刘子先生等为常务顾问。

公刘子茶道研修服务由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中国杭州)及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公刘子茶道聘任的主持人、聘任的各地公刘子茶道教师等组成。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中国杭州)是公刘子茶艺、茶道研修、教授服务的提供和运营机构,负责提供教材、资料、课程设置、证书颁发、授权指定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开展研修工作,并接受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及公刘子茶道教师的注册请求;各地公刘子茶道点是各地开展公刘子茶道研修服务人,提供当地的研修服务。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公刘子茶道点及公刘子茶道教师组成茶艺茶道研修产业联盟,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共同推进中国茶道文化。

2011-2012年度,

为茶文化培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有哪些?

刘勤晋

刘勤晋教授,著名茶学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届茶学学科带头人,首任福建漳州天福茶学院校长,现任福建武夷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勤晋教授长期从事茶学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为茶学奉献五十多载。主要研究方向是特产品加工、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以及茶文化。主要为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本专科生讲授制茶学、制茶技术理论与茶文化等课程。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一级核心刊物30多篇。编写教材与著作主要有《茶文化学》、《茶叶加工技术》、《名、优茶加工》、《茶、旅游、茶文化》、《改造古老的西南茶区》、《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茶经》、《制茶学》、《茶叶加工学》、《茶、咖啡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普洱茶之科学读本》、《竹叶青》、《普洱茶的鉴赏与冲泡》、《茶馆与茶艺》、《古道新风—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杨江帆

杨江帆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重点学科茶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茶叶经济、文化与资源利用研究。

现任武夷学院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一级学术刊物《茶叶科学》编委。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经济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协会高级顾问、中华茶人之家联谊会福建理事会高级顾问、本刊杂志专家顾问。

杨江帆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叶经济学科研究,该学科研究方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茶叶经济研究方面的专著被浙江大学等许多高校列为博硕士生参考书。

杨江帆教授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次在中国外交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7财富年会暨中小企业成长论坛、北京大学、闽台大学交流等论坛作主旨讲演,先后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孙威江

孙威江教授系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长期致力于茶学和类茶植物的教学、科研和开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茶学科带头人,任乌龙茶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有4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福建省绿色食品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农学会理事、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主要承担的课程有本科生的茶叶食品安全、茶叶市场与贸易等;硕士研究生的茶叶优质高产理论、茶树生理生态、类茶植物专题和茶叶经贸与企业经营管理等;博士研究生的茶树栽培学研究进展和茶园生态与茶叶无公害生产等。

他主持参与的3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全部通过省部级鉴定或验收,居国内领先水平,如主持的国家发改委“闽台茶树优异品种及珍稀种质快繁与配套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在研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达10项。出版专著4本(2本主编,2本参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获奖4篇。2005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持的“茶树栽培育种学”被评为省精品课程,2005年获福建农林大学2001~2004年科研贡献奖。主持的《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优异珍稀茶树种质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分别荣获2008年、201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武夷岩茶有机栽培及标准化加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与“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荣获2009年和200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参与的茶叶中农残降解技术研究与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研究项目分别获1997年和200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研究的成果既有先进性,更有实用性,先后在约70家茶叶企业应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依托,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茶文化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6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当今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是最近几年在佛学界以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香港专门有一个社会组织名字就叫“香港佛教文化产业”,经常来内地进行文化、经济交流活动。2010年台湾与大陆在厦门专门举办过“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产业峰会”。陕西2009年曾专门提出了着力打造法门寺佛文化产业集群的口号,甚至宣传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创意产业。江苏无锡市在2010年佛教文化发展规划中,专门对澄光寺进行了茶禅文化产业的规划。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茶文化、文化产业三者融合的结晶,是佛教与社会接轨的经典案例。禅茶一味、梵我一如等理论为佛教茶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普陀佛茶、九华佛茶、天目佛茶等各种数不清的名优“佛茶”,为佛教茶文化与社会的接轨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佛教茶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隶属第三产业,是佛教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和产物。 一、佛教茶文化产业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个新视野,是佛教文化产业问题的一个分支。佛教文化产业也是近些年来一个新兴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的资格,是因为佛教有着系统完备的教义、理论,神秘的。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禅茶文化,佛教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产业的结合,就是佛教茶文化产业。佛教茶文化依托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则为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潜能。佛教茶文化产业一词来源于佛教文化产业,而佛教文化产业一词则是来源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各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境界,不再是一般的服务业。而是经济的主体。[1]”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化的标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的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核心层、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其中核心层和层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相关文化层是补充。文化产业主体部分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其他文化服务业。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茶文化产业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规模。 二、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业包括新闻服务业和出版发行业。这个行业的最高主管部门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要求迅速及时。新闻服务业方面,关于佛教茶文化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例如近些年每年举办的普陀佛茶文化节、各种级别的禅茶大会新闻会等。出版发行业,也可以称其为纸质传媒业,主要是报纸、图书、杂志。佛教茶文化没有专门的报纸,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报纸是各种综合性报纸。一般情况下,许多综合性报纸里面会有茶的栏目,谈到茶,经常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图书出版领域,涉及到佛教与茶的著作颇多,几乎所有关于茶文化的著作大多会讲到佛教与茶的关系。专门探讨佛教与茶的著作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力作,例如:天中衲子2002年编著的《茶与禅》(民族出版社),舒曼、李瑞科2005年主编的《禅茶一味》(中国和平出版社),关剑平先生2011年主编的《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业领域,佛教期刊众多,如《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等,此类佛教杂志多为佛教理论方面的杂志,佛教茶文化的内容较少。然而,在茶文化类型的期刊里面,经常会有佛教与茶的论文,不胜枚举。 三、广播影视产业 广播、电影、电视领域,佛教茶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佛茶广播剧、佛茶电影、佛茶电视剧问世。然而,有关佛茶的广播倒是比比皆是。广播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具有伴随性强、动态收听、立即性传播的优势,不容易受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影响,渗透力强,服务性强,听众可以参与互动。部分广播剧也会涉及到佛教与茶的内容,如湖州市电视台的广播剧《千古茶圣》,陆羽本身在寺庙长大,又是中国“茶圣”,有关他的广播剧自然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广播业也有自身劣势,受电视、网络的冲击,听众逐渐减少;相对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显得可观性、趣味性不足。因此,在发展佛教茶文化广播行业的时候,要同时把握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电影制作成本相当高,一部优秀的电影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高昂的成本制约着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佛教与茶这两个领域都是特定受众,观众面较窄,导演拍摄一部大片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然而有关佛茶的内部影像资料则是数不胜数。以陆羽为主题的茶电影《茶恋》,有许多剧情涉及到佛教茶文化。2011年3月正在拍摄的世界首部中国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摄制组在蒙顶山永兴寺拍摄禅茶文化,展现了从采摘前大殿祭拜仪式、茶园采摘仪式、禅茶制作、禅茶供奉完整过程。电视剧与电影相似,成本都比较高,但是经常会有镜头涉及到佛教与茶,如电视剧《茶马古道》,以及正在拍摄的《大茶金典》,都会在某些镜头涉及到佛教茶文化。佛教茶文化影视业的起步与可持续发展,要以内容为主,不能像许多影视剧一样,靠帅哥、美女、明星大腕刺激眼球来吸引观众。不能为了搞创意而做拼盘,那种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斥资8500万美元拍摄的《赤壁》上映之后非常火爆,里面会聚了梁朝伟、赵薇、金城武、张丰毅、胡军、林志玲等大批明星,林志玲在其中扮演小乔,亲自为曹操泡功夫茶,还讲解了一段跟陆羽《茶经》差不多的文字。试想,三国时代与功夫茶、陆羽《茶经》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弄在了一起,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这对影视作品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伤害。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火爆,这与影视产业的通俗性有关。纵观当今主流的影视作品多为通俗作品,“四大名著”等作品反复被重拍。单纯的佛教茶文化影视作品可能观众受限,然而在众多火爆的影视作品中插入佛教茶文化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在自我发展强大的同时,要与其他影视作品联合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文化艺术服务业 文化艺术服务业,其实就是艺术表演业。关于佛茶、禅茶的茶艺表演发展相当迅速。如火如荼的茶艺表演中,经常会有佛家茶礼、佛教茶道等表演。表演的形式既有凸现佛教静、寂特色的绿茶表演,更有虎虎生风的长嘴壶表演。佛教茶舞表演比茶艺更具有震撼力,能够启发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佛茶茶艺的表演,往往会上升到佛教“礼仪”的高度,也就是佛教茶礼,这是因为佛教与茶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寺院内部,饮茶逐渐制度化。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2]”“佛教认为茶其功若神,茶与佛的修身观念已深深契合,佛门乃脱俗之圣地,茶乃神圣的洁物,通过茶事可洁净身心,而这种洁净身心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庄严肃穆的仪式来达到的。[3]”目前,佛茶茶艺的表演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真价实的僧侣进行的茶艺表演,另外一种是佛教弟子以外的茶艺人士。两种风格迥异的茶艺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满足了不同观众视觉和文化的需求。佛茶茶艺表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在表面上做文章,穿一件僧侣服装,摆上几件佛家道具就成了佛家茶艺。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有文化内涵的佛家茶艺很难被看懂。佛家茶艺需要的解决的问题的是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这种佛法、茶文化内涵能够让观众容易理解。 五、文化休闲娱乐业 文化休闲娱乐业,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相对于佛教茶文化产业来说,佛教茶文化旅游业是主体产业,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业载体较少,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佛教茶文化旅游业的一部分。以佛茶命名或主题的茶馆、山庄、茶楼,是主要的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数不胜数,如浙江新昌大佛寺旅游,陕西倾力打造的法门寺佛文化产业群,普陀山佛茶文化旅游等。佛教茶文化旅游是一个非常复杂、综合性强的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可以覆盖许多产业。佛教茶文化旅游业门槛低,投资可高可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富裕导致精神需求的增加,人们需要向佛祖祈求平安。佛的神秘性、灵验性往,往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关键。在寺庙,如果能够得到主持开光之后的佛茶,那么其价值将远远超出了其自身价值。由于佛教文化讲究出世,反对暴利,许多时候佛茶开光是免费的,但是对信徒的心理影响巨大,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恩之心,通过各种捐赠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与当今流行的通过吉祥物调运势看风水的公司,可谓有着很大的区别。名山名寺出名茶,佛教、茶、名山往往是多种元素交织在一起,佛教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大多佛教名山本身就是茶山,非常适合茶园生态游的开发,好山好水出好茶,可以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和观茶艺、学茶艺、看表演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茶文化旅游,如名优佛茶采尝游、茶商品购买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还可以带动与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艺表演业。佛教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可根据佛教景点自身的自然、人文条件,选择、组合合适的佛教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六、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 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包括广告业、会展业等。广告业领域,各种有关佛茶的广告宣传,例如大佛龙井、普陀佛茶等数不胜数。会展业方面,各种与佛茶或者禅茶相关的活动,如普陀佛茶文化节等,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网络文化产业领域,关于佛教茶文化的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应有尽有。佛教茶文化产业在教育培训业方面,均有文章可做,佛教文化艺术、茶疗养生等项目都有相当的市场。佛教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它所凝聚的产业群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继续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佛教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第一个是少林寺。少林寺气魄宏大,佛教文化产业做的风声水起。少林寺自古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少林功夫名扬全球。少林寺在其住持释永信带领下,积极融入社会,其佛教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少林武僧团在海内外公演少林功夫,开网站,设少林药局,创立少林公司,注册少林商标,少林功夫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等。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少林寺传奇之乱世英雄》、《少林寺传奇之十三棍僧》、《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等电视剧、电影。少林寺的文化产业,给当地旅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与少林寺佛教文化产业相媲美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它的茶文化气氛更浓郁一些。陕西投资50亿兴建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让其佛教茶文化产业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 七、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是传承悠久、内容丰富的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无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最早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的。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佛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教文化既具有宗教的神秘性,又具有参与社会的世俗性。佛教文化具有作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同时又具有作为宗教文化的神秘性。神圣性与神秘性就是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根据。对广大群众来说,佛教的魅力不在于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在于其神秘的信仰。总之,合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开发,既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佛教自身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值得探索和系统研究的文化课题。 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需要下列必要条件。第一,资金的支持。佛教茶文化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政府的重视。佛教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营造投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规划导向、搭建企业及项目合作平台、咨询服务及人才培育等方面。[4]”政府对佛教发展是比较重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离开政府的扶持寸步难行。第三,人才的培养。佛教茶文化产业目前来说,专业的佛教文化产业人才非常少,甚至没有。佛教茶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涉及到佛学、茶学、茶文化、艺术、传播、经济等众多学科,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比一般文化产业有过之而无不及。懂茶文化的,不懂佛学;懂佛学的,对茶文化又不够专业;即使对茶文化、佛学都比较了解,然而文化产业本身的复杂性、学科的综合性,在某些时候仍是超乎想象的。第四,对佛教茶文化产业的规划者、项目负责人等要求极高,他所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包括极强的组织能力以及独到的见解与眼光。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寺庙、高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第五,佛教茶文化产品要注重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能够帮助顾客缩短选购商品的过程。[5]”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神,有档次和品位的消费者非常注重品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p#分页标题#e#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86-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of Introduction to Tea,using questionnaires for different professions,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to change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each part of the order,make different groups and teaching content with each other,and realiz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 production cycle with each other. Using several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it interspersed with timely practical aspects of teaching,real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educational reform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Tea;teaching reform;practice;problems

培养具备茶学基础知识和生产实践能力的人才,既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一种途径,又是我国部分高校所提倡的任务之一。郭桂义等[1-2]针对高职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孙慕芳等[3]就茶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刘晓娜等[4]针对茶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初见成效,为茶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茶学概论既是茶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5],又是一些高校针对非茶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文化等内容于一体。该课程既能为茶学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能提高非茶学专业学生的茶学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生产实践能力。针对如何提高茶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学“茶”兴趣,根据不同情况如何调整教学内容等问题,从茶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

1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1 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及实践内容

1.1.1 根据时代及茶叶生产周期需要,适当增加或删除教学与实践内容。在教材方面,以朱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学概论》(2013年8月第1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为主要教材,《茶树栽培学》《制茶学》等其他教科书、期刊和学报为参考书进行教学。一些高校在以往教学中以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文化为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茶叶功效研究的深入,茶叶综合利用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茶叶功效以及茶叶品鉴、茶具、基础茶艺等内容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改革了部分教学内容,增加了茶与健康、茶叶品鉴、茶具、基础茶艺等内容,丰富了茶的综合利用部分内容,缩减了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茶叶无公害生产等内容。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8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不仅丰富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深厚的精神文化———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融合中国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精髓,形成了独具民族韵味的文化现象。在近代社会中又衍生出以茶产地山水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传说、茶俗、茶诗词歌赋、茶道、茶制品、茶器具等为内容的茶文化旅游,即以游客体验、感悟和品味与茶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以此来获得教益的过程。[1]面对污染日益严峻的生活环境,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深受大众的喜爱。本文从生态美学角度探索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发展,首先从人与自然、人文精神角度,剖析生态美学思想内容;其次,在生态美学思想指导下,从“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链等方面建设我国茶文化旅游,旨在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1生态美学思想内涵

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再到当代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人类文明发展始终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在文化、思想以及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对土地、水以及生态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工业社会中又因工业污染、人口急剧膨胀、汽车过量等问题对能源过度消耗、空气等污染使得人类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近些年来,学者们提出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文化伦理形态。[2]而生态美学则是基于人类面对城市污染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和现实需要,也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时期的理论指导,其内容涵盖面较广。本节抓住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来概述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以此来探讨我国茶文化旅游。

1.1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审视以往的社会发展路径,生态美学基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和谐之美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儒家提出以“仁”为中心,提出中庸、和谐之观点,生态美学以此作为理论立足点提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3]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地位平等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可谓是“节节败退”,人类占据了主导权,但也因此受到自然的惩罚。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还体现在对自然合理开发基础之上,生态美学思想要求人类在面对自然开发中,要避免粗放式的开发方式,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人类科学方式更好地体现出自然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还应该体现在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共荣共生的关系上,城市生活被困于钢筋水泥之中,生活压力、各种污染也使得人们身心疲惫,人们内心渴望“返璞归真”,旅游能给游客带来心灵上的放松,但自己的生活方式无法在旅游中展开,因此,景区整体自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茶文化旅游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的结合,基于自然环境和茶园景观设计更应该以生态美学思想为指导内容,构建回归自然的生态文化旅游。

1.2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

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指导人类行为,其最终是要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将真善美思想重新灌注到人们的思想中,恢复人与人之间健康、友善、和睦共处的生存状态,还原自然、健康的生态系统,从根源上化解生态危机,最终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人文精神的回归有助于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来打造茶文化旅游,使得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体会精神的愉悦,心灵的自由超脱,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2生态美学思想指导下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旅游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存在旅游产品功能单一、未充分发挥自然景观优势、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无法突出各地特色,导致全国茶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基于生态美学思想指导下,本节从“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两方面来探讨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建设。

2.1“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

生态美学思想与茶文化内涵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儒道佛哲学思想出发,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我国是茶叶大国,种茶、制茶以及饮茶历史悠久,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文人墨客常用诗词歌赋来表达品茶时的感悟与情趣,形成了茶艺、茶道、茶诗、茶歌舞等文化形式;平民百姓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事等表达特定的行为和态度,构成各个地方的不同风俗习惯,如藏族喝酥油茶、傣族喝竹筒茶、吃凉拌茶,这些不同茶俗也体现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从整体上而言,我国茶文化内涵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茶来协调各种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思想,以茶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的伦理道德观。[1]茶文化旅游为游客带来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到了茶文化,欣赏到了各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感悟其丰富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茶园,茶叶也成为了种茶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当前各个地区的茶园都在积极开展茶文化旅游,依托自然景观、茶园生态景观和茶文化内涵,发挥茶产业的附加值,组合茶文化旅游产品。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杭州西湖茶墅均是依据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开发的丰富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武夷山和西湖是全国著名的景点,本身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红袍和西湖龙井茶叶品牌也是全国闻名,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武夷山大红袍是当地着力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张艺谋将大红袍的茶文化工艺、茶道精神、茶歌舞、自然景观特色等融于现代舞台艺术中,用艺术形式展现自然、艺术和人文景观的和谐共融。无论是自然景观、茶文化还是其它的人文景观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唯有坚持“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融。

2.2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生态美学思想要求立足于人与自然平等之上,运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茶产业、茶旅游以及茶文化“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区域茶文化旅游品牌。一方面通过产业链管理模式,严把茶叶质量安全关,另一方面通过茶文化旅游作为推广茶叶品牌和传播茶文化的窗口。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较快,但各地茶文化旅游产品基本是以观光、购物为主,并没有完全发挥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因此至今未形成茶文化旅游品牌。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实地调研分析游客的喜好和心理需求,以体验为主开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比如结合当前养生观念,茶文化旅游可以打造特色的休闲养生游,在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在欣赏茶艺表演、感悟茶道、品尝茶饮等过程中让游客感受茶文化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精神的满足。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旅游项目,如针对青少年求知、好奇的心理特征,可以借助夏令营活动的形式打造纯文化旅游线路,将茶的历史发展、人物传说、茶器、茶俗、茶诗歌、茶书法、茶对联、茶制作生产等等串联成整体,并突出游客的体验,如让其参与茶树的采摘修剪、施肥抑或茶工艺制作过程。茶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有助于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茶产业的发展又能帮助宣传茶旅游和茶文化,茶文化内涵赋予茶产业与茶旅游深厚的人文精神,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正是生态美学思想和谐发展的内容。

3结论

生态美学是基于人类生存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指导,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地位和关系为核心,倡导人类转变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旨在帮助人类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形成“以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为科学的价值观,以此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茶文化旅游以此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整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有效控制自然生态资源开发的规模和数量,以防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机制,用法律、地方法规规范市场发展,使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茶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2):137-140.

[2]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45.

[3]张骏、方法林、卢凤萍.基于生态美学视角的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技.2011(13):7967-7969.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9

关键词:

茶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策略;法律问题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内容。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阶段人们对养生、文化等消费需求更加突出,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的可开发度就进一步提出。因此在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就逐渐兴起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茶文化开发过程中,过多追求价值导向,因此在茶文化内涵挖掘,品牌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和不足。从根本上看,想要解决茶文化市场的盲目开发现象,必须注重法律机制建设,提升开发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茶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开发。

1茶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目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消费产品,但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中,有关茶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比重还很低,尚且处于快速发展期,茶文化产业所开发的产品大多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此加快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庞大消费需求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体系最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茶文化历史、茶文化、茶产业的庞大体系。所以我国具备茶文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而提升文化品质,壮大文化产业链,也是我国推行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要求。因此,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也是整个国家文化开发理念不断成熟的客观要求。再者,之所以要发展茶文化产业,也是人们对自身消费品质和内容日益提升的要求表现。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可观改善,加上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不断转化,传统单一的物质消费就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与文化相关的茶文化产业就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内容。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才能有效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同时正是这一消费需求的存在,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后,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所以,需要我们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产业。通过该产业开发不断完善,从而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障。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无论是资源利用,还是盈利模式,都需要我们探索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而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正是将产业内容优化,多种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的具体表现。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经济发展最大的要求就是走产业融合协同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融合,尤其是产业链条建设,将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茶文化产业相关资源,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开发的目的和价值。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产业,不仅包括茶叶产品开发,还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因此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将对诸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推动。

2茶文化发展与保护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目前整个茶文化机制在庞大的消费需求影响下,已经实现了体系化开发,因此一些茶文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还是主打茶文化牌的茶产业体系建设,如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细研究茶文化开发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2.1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企业。进行茶文化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因此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开发状况。其次,缺乏完善全面的开发思路,所谓完善的思路指的是从企业发展融资、企业产品体系建设、企业发展战略等等,但目前多数茶叶企业都是在传统作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现代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后,茶文化产业开发缺乏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不仅仅是从某一点切入,而应该是以茶叶开发为基础,融入消费者体验,完善产品内容,但目前茶文化开发更多只是停留在某一点,因此无论其开发程度,还是与市场的融入度都较为缺乏。此外,在茶文化开发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知识产权意识,不能很好完善自身权益保护,而在部分茶文化历史的保护工作中,也存在重要缺失。

2.2茶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权益,因此其存在过渡开发茶文化体系的现象,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茶文化保护意识。整个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茶文化保护难度大。经过几千年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在不同茶类型地区就形成相应的茶文化体系,比如在普洱市,具有普洱文化的茶叶企业超过百家,因此这就使得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实施难度大,很难取得理想保护效果。其次,是缺乏综合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如今多数茶叶企业在资本融资方面较为匮乏,其资金实力并不充足,因此其在进行产业开发过程时,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收益,而非开发保护,这就使得很多茶文化资源只在于开发,而没有形成有效保护。最后,在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缺乏相应法律规范,以至于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多流于形式,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明显力度不够。当出现茶叶企业破坏茶文化时,并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同时政府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从法律视角分析完善茶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思路

如果从法律视角看茶文化发展与保护,那么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法律制度的存在,其价值在于既有效开发茶文化资源体系,同时也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了有效维护。从法律角度出发,实际上就是对茶文化最大价值的保护,其具体实施思路为:

3.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保护茶文化品牌与内涵

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想要保障开发者的权益,就必须从品牌维护角度出发,切实有效提升对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品牌维护,最大程度保护其利益。只有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才能为其品牌价值维护提供基础,同时只有茶文化企业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茶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从目前多数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企业自身所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也未能予以妥善保护。随着茶文化开发体系的不断成熟,应完善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维护。

3.2明确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使用范围

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各相关企业都应该具备充足的法律意识和思维,不仅要让茶文化实现最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挖掘,同时也要充分保护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法律权责。首先,无论是茶文化的权属所有者,还是开发者都必须对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认知,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必须对相关环节因素进行界定,通过权责义务的准确界定,从而实现有效追责,一旦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相关责任问题,就有据可循。

3.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

在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相关机构和组织要加强对具体开发活动的有效监督,针对整个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而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坚持追根溯源,注重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确保责任有人担当。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让其认识到依规章开展茶文化开发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有效提升茶文化开发者对茶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过程。

3.4完善相关法规,提升茶文化保护范围

想要做好对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及相关机构要完善法规建设。以法规完善、监督完善、履责完善来为茶文化有效保护提供保障;二是茶文化企业自身要树立茶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意识,其作为茶文化开发主体,只要其重视保护,才能从根本做好茶文化保护工作;三是,整个茶文化行业要构建全面完善的保护范围,茶文化企业要丰富法律意识,增加维权思维,一旦出现问题,也要据理力争,维护权益。

4结语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消费习惯更趋向多元,而消费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茶的价值,以及茶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以前,可以说,当前茶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不仅能有效延展茶产业链条,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具体要求,此外,这也是当前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正常表现。但是在具体开发茶文化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体系化开发思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不能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开展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看,都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表现。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化文化内容,作为非物质化的文化产物,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现阶段茶文化开发进一步成熟,如何才能在有效挖掘其内涵特点的同时,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实现茶文化开发就成为当前我们对其实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楼慧心.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中国文化,2013(5):68-73.

[2]徐艺乙.我国转型期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J].传承,2013(18):179-182.

[3]杨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民族学刊,2014(6):53-58.

茶文化产业论文例10

目前学术界中以社会学视角开展的茶文化研究并不多,“茶社会学”的提法与用法也并未出现。但无可否认,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必然催生这一专有学术领域。笔者通过对该领域的尝试研究,得出了些粗浅的认识,由于行文限制,在此只对该学科的学科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相关问题加以简要讨论。 一.以社会学研究茶文化的基础 茶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在于如何把社会学的学科方法与视域与茶产业、茶文化相结合,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构建一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所以其中涉及到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茶与茶文化的社会性以及学科产生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一)茶与茶文化是一种社会事实 自茶被认知和利用以来,中国的茶饮及其文化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出现并初步传播(秦统一之前)、向全国逐渐渗透与传播(秦汉至南北朝)、全国茶饮的高峰出现(隋唐五代)、茶业与茶文化的高峰(宋元时期)、茶业与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曲折进程(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等。可见,中国茶文化发展不是由哪个人来决定的,而是一种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陈文华在《中国茶文化学》中把广义的茶文化定义为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茶文化结构可由如下部分构成:物质文化层(茶生产活动及其实体)、制度文化层(行为规范,如茶政、税收、外贸等)、行为文化层(茶的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模式、茶礼、茶俗等)、心态文化层(在茶饮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艺作品、哲学观念等)。可见茶文化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领域,它超越了个体的层次,并以社会现象的形式凌驾于个体之上,形成了其体系内的强迫性与集体性。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事实(也称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学应把社会看作一个“事物”,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客观性)、集体性、强制性三个特点,根据这一特征,包括语言、宗教、道德、法律、文化、人口、农村、城市、动乱等等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茶及其文化当属社会事实,具备了以社会学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 (二)茶及茶文化具有的社会性 1.茶与茶文化体现了一种社会互动的关系 茶不仅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关系,即通过茶或茶文化体现出的社会互动。首先,茶具有社会仪式的含义。早在南北朝时已有了用茶进行祭祀的文字记载。传统社会中,以茶为祭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天、地、神、佛,甚至亡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这种祭祀看得十分神圣。作为祭祀品的茶也就被赋予了仪式的内涵,它传达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价值,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即“以茶接灵”,把世俗事物上升到神圣事物,茶成为了“集体欢腾”(涂尔干语)的重要媒介。所以,它直指向了传统社会的核心:集体整合。在传统社会中,集体的维系是一种集体的道德范畴,族规、仪式、制裁针对的不单单是内部的个体,更重要的是对集体的意义,以保证集体的有效运行,即保证社会成员互动的有效性、规范性及对集体的遵从性。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时提出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概念。前者指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依情感结合到一起,完成社会整合。后者指社会成员的紧密联系依据的是劳动分工。涂氏认为,后者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但他同时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分工的作用远不能完成现代社会的整合。所以,涂尔干在后期提出了“新型宗教”的概念。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这种“宗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汲取营养,以弥补科学的片断性。所以,他认为社会整体层次的精神与道德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社会中,茶文化自产生以来,贯穿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时期。通过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以茶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大量增加。茶在交际、待客中的普及,特别是中国茶元素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在世界各地的生根发芽,带动了范围更加广泛的文化互动,并有效地参与到了社会精神层次的整合之中。冲突社会学家科林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仪式连接起了微观与宏观,即有效的人际互动无限地延展下去就构成了社会。所以,行动者怎样创生、延续、扩充互动就成为了具有微观与宏观双重意义的命题。茶文化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宗教、文学、歌舞、书画等有了密切联系,茶文化也就随之嵌入到了社会互动的诸多领域。以此而言,茶已不仅仅是实体文化,而成为了一种动态的社会媒介。如茶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代表了“纯洁、坚定、多子(籽)多福”的意涵。所以,民间有“好女不吃两家茶”、“姻缘三茶”之说。在对茶文化的众多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把茶与茶文化视作一种社会关系与互动的纽带,如把茶文化视作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的纽带(卢祺义,1994)、都市文明的积极推动元素(徐永成,1997)、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朱云松、江平,2007)等等。 2.茶文化中的群体性与组织性 社会学把不同的人群聚合称作群体,如家庭、社区、乡村、城市、部落、民族等等。组织是有一定规章制度与纪律性的群体。茶的群体性指茶在社会中反映出的与群体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了初级群体与偶遇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对每个家庭而言,茶几乎都是必备元素,邻里之间的交往,如串门聊天,一般也少不了茶元素的参与。以茶为敬来招待客人和朋友自古以来几乎是中国家庭中不成文的律条。茶对儿童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指在家庭或邻里关系中)耳濡目染父母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茶有了一种熟悉,产生了一种社会化的印痕。偶遇群体指没有固定成员的临时组成的群体,或者说主要是以特定事件或工作为纽带组成的临时群体。此时,茶成为群体内对话的重要媒介。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之风随着社会互动量的几何态增长,也迅速传播开来。而且,以茶待客比起酒席宴请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更显庄重和高雅。所以,无论在商界还是日常交往中,茶被更多的人所推崇。组织具有正式性,所以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交往也具有正式的交际色彩。在单位内部,茶是必备的招待用品。单位具有科层制特点,韦伯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形式上可以应用于一切任务,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程度。#p#分页标题#e# (1)但韦伯也指出,科层制越彻底,越背离人的价值,或者说剥夺了人的工作幸福感与创造力,使人成为机器零件。现代管理学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排解掉压抑与不快,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科层制的负面效用。茶在科层中扮演了剂的作用。有学者这样评价茶:“杯中人性”(KakuzoOkakura,2008“thecupofhumanity”),英国首相格莱斯东也曾这样评价茶:“当你寒冷时,茶会温暖你。当你燥热时,茶会清凉你。当你失意时,茶会鼓舞你。当你得意时,茶会平静你。”所以,任何科层制组织中,备有茶水(或招待用茶)已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更是一种以茶道团结员工,弥补科层缺陷的重要手段。 3.茶在现代社会中应具有的“和谐”之音 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腐朽的现象会趁机大量滋生,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社会的变动性增加了其自身的可塑性。在此举几例说明茶与茶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可奏出的和谐之音。社会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塑造过程,主要依靠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低劣的文化或庸俗的社会风气会使个体走上歪路,社会化失败。而优秀高雅的文化与成长环境则会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人,从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毫无疑问,茶文化中传达的正是一种高雅、清淡、对人生品味与珍惜的思想,这在唐宋时期的茶诗词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余悦、陈玲玲,2010)。因此,茶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成功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象已十分明显,也愈发复杂。学术界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化趋势主要有四种观点:断裂化、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中科院于2001年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阶层间的流动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按理论界的观点,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理想状态。上层与中间阶层包括了除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半失业人员外的所有社会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经济收入以及休闲空间都为茶文化的开展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空间;反之,茶文化对中国阶层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也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优秀的传统、丰富的内涵以及高雅的意境等等。这就注定21世纪必将是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的世纪。现代化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状态与进程。实现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现代化,也包括精神文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要提升人的素质与精神文明,就必须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摒弃糟粕文化,抵制低俗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有益身心素质的提高,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益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备受推崇,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就此而言,物质文明越发达,越应该重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科必然性与产业必然性 郑晓瑛对交叉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985年4月,在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17个学会、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口号。交叉学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⑴科学发展本身自生的动力。研究一类问题的理论方法和体制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强迫性地逐渐形成相关的学科。⑵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⑶“界”间的交叉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2)余悦认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茶研究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子学科:茶学(自然科学类)、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和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他在《中国茶文化学论纲》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还是一门边缘学科、一门当代之学。 (3)建国后,茶文化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发展。1984年茶产业内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茶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局面,相应分出了几个主要学科,而且研究的深入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新的与茶相关的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机遇。由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茶文化研究与其它学科产生的交叉学科是学科发展与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最大生产国之一的中国,尚未产生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品牌。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时中国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售2美元左右,比印度低40%,比斯里兰卡低60%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茶叶产品也仅仅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6%。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杨江帆等认为,中国茶业具有七大竞争优势:茶文化优势、品种最为齐全、内外的市场优势、区域资源优势(产茶区域广)、产业优势(历史的久远与从业者的众多)、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技术人才优势(人才培养的不断强化)。 (4)但这些竞争优势并未在国际竞争中真正显现,在整合利用方面仍显不足。另外也要着重开发产业内策略,加快产品升级步伐,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注重广告策略与营销策略的应用,切实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把握时机研发新的茶产品,增强创新能力。除了这些茶产业内的举措之外,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外在推动力,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业界人士与茶学专家的认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推动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播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把茶所附有的高雅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再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结合,这是对现代中国茶产业纵深发展、良性发展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中国茶文化以茶业经济活动为基础,又与美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一般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茶业产生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狭义茶文化仅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以茶为载体展现出的特定文化模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健康理念,如茶艺、茶道、茶德、茶的医药与保健文化等等。在对茶文化研究时,多数学者更注重其狭义方面,而把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茶具生产、茶叶包装、茶叶营销、茶品牌打造等方面归入茶学(自然科学类)和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之中(余悦)。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与茶相关的自然现象,更不能简单地把其作为茶史或茶考古来研究,而是要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代表了茶文化研究的典型范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前了相关介绍。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也是主流社会学家们所致力开垦的领域。在社会学中,二者作为一种具有外在性、强迫性与集体性的社会事实而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所以,茶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也就在研究对象方面达成了统一。另外,本文所关注的是一种交叉学科的概貌,也必须首先从最直接的、宏观的视角入手,达到浅显入门、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而言,茶社会学概论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与茶相关的文化现象(以狭义茶文化为主)与社会现象,主要通过角色研究、影响研究、关系研究、功能研究、群体研究、互动研究、组织研究、分层研究、社区研究、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p#分页标题#e# 根据茶社会学概论的研究对象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整体主义方法论。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研究方法论被称作整体方法论,其基本原则为:⑴把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⑵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而不能以个体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⑶严格区分因果关系与功能关系。在社会学中,还存在着其它方法论,如以韦伯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吉登斯创立的构造化方法论等等。是不是仍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来研究茶文化呢?本文认为这同样是可行的。因为茶文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与理念。比如,韦伯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重视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研究,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阐述社会现象,这完全可以用来研究茶农、茶商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各种际遇与选择,进而达到对中国茶产业不同层次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理解。不同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关键看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的能力。所以,茶社会学并不排斥以其它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来进行茶文化研究。 三.结语 作为一种正在被广大茶学研究者关注的研究视角,茶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理论与现实基础,本文只是对该学科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于有志于此的学者们不断开拓,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推进中国茶文化的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