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计算机控制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3:19

计算机控制论文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1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建立的控制程序,用于保护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保护资产。在信息环境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计算机信息环境下,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比较隐蔽,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可以及时查明各种损失及贪污腐化行为,有效“制止铺张浪费、贪污盗窃、检查财产增减结存、审查账薄、进行盘点,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而保障财产安全完整”。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同样是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由于计算机违法犯罪具有快速、隐蔽的特点,一味的事后审计往往难以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环境下有效的内部审计应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会计资料内部审计

会计资料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我国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新《会计法》明确要求对会计资料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

3.强化实时监控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采取预防性的、检查性的和纠正性的控制。为了防止各种企业内部的各种舞弊行为,应积极提倡采用实时审计技术。这种审计技术可以实时探测信息系统中发生的大额、异常的交易或者在某个重要环节,对系统处理的业务进行实时跟踪,并把跟踪过程和特殊事件记录在审计日志中,系统将收集的数据实时处理并及时反馈,达到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目的,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下进行。

三、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控制

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因自然灾害、工作疏忽以及蓄意破坏和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企业要加强操作权限与操作规程控制、信息安全与数据处理流程控制,明确规定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严格按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加强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变型。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应设置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的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同时还要预防用户利用合法查询查到该用户不应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密级)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目前,企业内联网大都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作,已不再是独立、封闭的系统,因此,为保证企业包括数据在内的资产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企业外部控制,如设置外部访问区域、建立防火墙、远程处理控制、邮件系统控制、网上信息查询控制、电子商务控制等等。

四、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充分利用多种有效方法开展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企业员工防止自身犯罪的能力。二是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计算机信息化环境下,对有关人员的知识、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培训班、进修班来保证员工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使拥有知识的人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知识创造财富,留住了解重要信息资源的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源损失。

综上所述,信息化改变了企业数据存取、保存、传递的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业务运转与管理的效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价值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应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控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等,尤其是电算化部门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当然,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其有他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采取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只有这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卫星李晓仙:内部控制与审计[J].当代财经,2002(10):77~79

[2]苏运发袁小勇王海洪:计算机审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55~56

[3]张金城: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8~91

[4]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4

[5]刘汝焯等: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6~75

[6]陈少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2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

1在设计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设计和配置时,要注意到系统的结构要紧凑,布局要合理,信号传输要简单直接。

在计算机通讯与控制系统的器件安装布局上,要充分注意到分散参数的影响和采用必要的屏蔽措施:对大功率器件散热的处理方法;消除由跳线、跨接线、独立器件平行安装产生的离散电容、离散电感的影响,合理利用辅助电源和去耦电路。

(2)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本身要有很高的稳定性。

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系统本身各级电路工作点的选择和各级间的耦合效果。特别是在小信号电路和功率推动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面,更要重视匹配关系。另一方面取决于系统防止外界影响的能力,除系统本身要具有一定的防止外界电磁影响的能力外,还应采取防止外界电磁影响的措施。

(3)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防止外界电磁影响的措施,应在方案论证与设计时就给予充分考虑。

例如数字信号的采集传输,是采用脉冲调制器还是采用交流调制器,信号在放大时采用几级放大器,推动司服系统工作时采取何种功放,反馈信号的技术处理及接入环节,电路级间隔离的方法,器件安装时连接和接地要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造成影响,机房环境选择和布局避免强电磁场的影响等。

2排除电源电压波动给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

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的核心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往往与强电系统共用一个电源。在强电系统中,大型设备的起、停等都将引起电源负载的急剧变化,也都将会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电源线或其它电子器件引线过长,在输变电过程中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防止电源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供电电源的质量。

供电电源的功率因数低,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保证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

(2)采用独立的电源给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供电。

应对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配备独立的供电电源。要求独立供电电源电压要稳定,无大的波动;系统负载不能过大,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要尽可能的少。

(3)对用电环境恶劣场所采取稳压方法。

对计算机等重要设备采用UPS电源。在稳压过程中要采用在线式调压器,不要使用变压器方式用继电器接头来控制的稳压器。

3防止由于外界因素对供电电源产生的传导影响

由于外界因素对电源产生的传导影响要采取以下措施。

3.1采用磁环方法

(1)用磁环防止传导电流的原理。

磁环是抑制电磁感应电流的元件,其抑制电磁感应电流的原理是:当电源线穿过磁环时,磁环可等效为一个串接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其阻抗是角频率的函数。

即:Z二f/(ω)

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其阻抗值再增大。

假设Zs是电源阻抗,ZL是负载阻抗,ZC是磁环的阻抗,其抑制效果为:

DB=20Lg[(Zs+ZL+ZC/(ZS+ZL)]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磁环抑制高频感生电流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磁环的阻抗;另一个是电源阻抗和负载的大小。

(2)用磁环抑制传导电流的原则。

磁环的选用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用阻抗值较大的磁环:另一个是设法降低电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的阻值。

3.2采用金属外壳电源滤波器消除高频感生电流,特别是在高频段具有良好的滤波作用

电源滤波器的选取原则

对于民用产品,应在100KHZ一30MHZ这一频率范围内考虑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军用电源滤波器的选取依据GJBl51/152CE03,在GJBl51/152CE03中规定了传导高频电流的频率范围为15KHZ-50MHZ。

4抑制直流电源电磁辐射的方法

4.1利用跟随电压抑制器件抑制脉冲电压

跟随电压抑制器中的介质能够吸收高达数千伏安的脉冲功率,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反向应用条件下,当承受一个高能量的大脉冲时,其阻抗立即降至很低,允许大电流通过,同时把电压箝位在预定的电压值上。利用跟随电压抑制器的这一特性,脉冲电压被吸收,使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也减少了脉冲电压带来的负面影响。

4.2使用无感电容器抑制高频感生电流

俗称“隔直通交”是电容器的基本特性,通常在每一个集成电路芯片的电源和地之间连接一个无感电容,将感生电流短路到地,用来消除感生电流带来的影响,使各集成电路芯片之间互不影响。

4.3利用陶瓷滤波器抑制由电磁辐射带来的影响

陶瓷滤波器是由陶瓷电容器和磁珠组成的T型滤波器,在一些比较重要集成电路的电源和地之间连接一个陶瓷滤波器,会很好起到抑制电磁辐射的作用。

5防止信号在传输线上受到电磁幅射的方法

(1)在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中使用磁珠抑制电磁射。

磁珠主要适用于电源阻抗和负载阻抗都比较小的系统,主要用于抑制1MHZ以上的感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幅射。选择磁珠也应注意信号的频率,也就是所选的磁珠不能影响信号的传输,磁珠的大小应与电流相适宜,以避免磁珠饱和。

(2)在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中使用双芯互绞屏蔽电缆做为信号传输线,屏蔽外界的电磁辐射。

(3)在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中采用光电隔离技术,减少前后级之间的互相影响。

(4)在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中要使信号线远离动力线;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走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线分开走线;模拟信号线与数字信号线分开走线。

6防止司服系统中执行机构动作回馈的方法

6.1RC组成熄烬电路的方法

用电容器和电阻器串联起来接入继电器的接点上,电容器C把触点断开的电弧电压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推迟到触点完全断开,用来抑制触点间放电。电阻R用来抑制触点闭合时的短路电流。

对于直流继电器,可选取:

R=Vdc/IL

C=IL*K

式中,Vdc:直流继电器工作电压。

I:感性负载工作电流。

K二0.5-lЧF/A

对于交流继电器,可选取:

R>0.5*UrmS

C二0.002-0.005(Pc/10)ЧF

式中,Urms:为交流继电器额定电压有效值。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3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讨论城市交通灯的开启时间间隔的问题,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之上,把城市交通灯周期时间控制问题进行简化,目的是使得路口的日平均车流量最大。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车辆行驶的一套规则,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得到最优交通灯的间隔时间。论文关键词:交通灯;车流量;计算机模拟 0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而城市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络的关节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建立交通系统运行情况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情况下,制定一些符合实际和遵循假设的规则,以模拟道路网络的车辆运行情况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是交通仿真模拟。交通仿真技术是利用现代系统工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成果发展起来的新的交通研究方法,它对于描述多变的、复杂的随机性过程非常有效。通过运用这种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的环境下得以实现,可以更有效地掌握道路交叉口的各种复杂情况,对交通灯的开启时间进行研究,设计出城市交通灯各灯的开启时间,使得车流量最大,这对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是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即在有限的道路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即为设计各路口各方向的交通灯的红、绿灯亮的时间,使得日平均车流量最大。 1基本假设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作出如下的基本假设:设某城市的道路宽度B都相等,道路上双向行驶车辆,不考虑中途停车,且各方向的车流密度相同,道路网由无数条无限长且互相垂直的等宽(宽为B)的路组成,每个四条道路围成的街区呈正方形,边长为L,所有的车都直线行驶(不转弯、不超车),车长都为S,最大车速为v,行驶时安全车距(车头到前方车尾之距离)为D,停车时安全车距为d,车辆在停车线上从静止到穿过路口车头到达另一停车线(距离为B)所花时间为T=秒。 2问题的简化及其推导 假设1各个路口各个交通灯的周期T是一样的。 这里所说的周期T是指交通灯一次红灯时间T和一次绿灯时间T之和,即T=T+T,并且同时要求各个交通灯的T与T也是一样的。 假设2每条道路具有“状态对称性”。 由于是无限的道路网络,根据基本假设,每条道路的车流密度相同,而且这个网络具有几何对称性,再有周期T相同,可以推出整个道路网络的路况参数(包括车辆数、车距、车流量等)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一条有特殊状态的道路,所以说它具有“状态对称性”,即假设是合理的。 结论1设T为一次红灯时间,T为一次绿灯时间,则T=T+2T,其中T=。 证明:当某个路口的其中一个灯(不妨设为横向交通灯)由绿灯变为红灯时,仍然有一辆车正从停车线沿原方向开出,如果纵向的交通灯立即由红灯转为绿灯,则两个方向的车有可能在十字路口相撞,为了交通安全起见,必须使红灯有一个所谓的“滞后时间”,以确保横向开出的最后一辆车安全通过,而一次安全通过的时间为T=。同样,当纵向灯再由绿灯转为红灯时横向灯的红灯也应该有一个“滞后时间”,以保证纵向开出的最后一辆车安全通过,即得T=T+2T。 显然,T=>0,所以有T>T>0,即红灯时间不为零,也就是说,不可能出现某个方向总是绿灯行驶,这也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 结论1保证了每个路口的横向和纵向交通车流的平衡性,即在横向行驶和纵向行驶中做到了一种公平性,以保证每个方向的车流都能通过路口。再由假设2,道路具有“状态对称性”,即横向道路和纵向道路是对称的,所以可以将问题从考察整个道路网络转化为考察一条道路的情形。 结论2每个“B+L路段”的车流量相同。 证明:我们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4

2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1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如今,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自主研发相关的会计软件,或向其他公司购买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这些软件一般都得到了工商部门的认可,但是这些软件还是良莠不齐的,存在很大的风险,不能完全的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安全性。

2.2适应互联网时展趋势

网络是一个开放兼容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在非正常情况下出现链接中断以外,一般来讲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被人们查找到,所以信息系统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变得很不安全,容易受到非法访问、病毒、黑客的入侵。这种攻击无论是来自系统内部还是外部,都会给被入侵方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管理和建设非常必要。

2.3强化审计工作的需要

现代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并设计相应的方案,制定抽查的范围。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在现在信息量巨大的新形势下,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利用电算化的会计系统能够弥补单纯采取人工核算的风险和影响,让审核工作更严谨。

3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企业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电子计算机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进行数据处理,会计的核算、审核变得更加便捷,核算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可靠了,避免了因为人为疏忽而导致的误差或损失。不过,又由于变化的潮流过快而致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很快的适应这一变化,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了能够提供完整的企业经营决策信息,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好的和电算化相结合,就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以完善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3.1整章建制,实行电算化环境下的制度控制

企业要制定出手工会计信息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理,以充分适应需要。具体来说制度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两方面,制定的时候要将责任、权利和义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人员身上,加强对于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的同时实行效益工资制,既要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也要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计主管派驻制将保证会计主管能独立地行使管理权力,将权利和利益更有利于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监管,降低人为因素的干预,保证电算化会计内部制度的有序开展。

3.2业务程序标准化,严把会计核算控制质量关

在进行数据录入的时候要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规定或不准确的数据,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将有问题的业务汇报给上级部门,严格执行复核制度,确保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处理的准确性。经过审核后的数据要由相关的部门或负责人盖章、签字,再由相应的人员进行归档备份。

3.3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重视技术控制

一方面,强化业务发生控制即程序检查。通过电子计算机相关的会计程序来进行财务核算,更便于审核人员进行数据检查和控制,提高业务执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做到对凭证的审核、自制、输入、传递、保管各环节全面控制。相关的数据只有经过部门的审核授权以后,才能够进行输入,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合,凡输入的凭证均应经过复核。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数据,系统会提示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检合和修改。为了确保会计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反复的核对。一旦发现有疏漏或重复的数据,要及时的进行重新审核录入。最后,在进行数据通讯、处理控制的时候,要注意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需要应用多种技术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以降低在数据传输时的失误或外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保证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3.4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首先要减少人为的影响和破坏,避免没有得到授权的人员接触财务系统。没有权限的人员不能使用财务专用电脑,为了保证安全性,财务电脑要有使用权限设置,并设定登陆密码。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数据保密的方法如供销码核对、特征识别、存取权限等。还可以通过硬件加密、软件狗或芯片加密的方式来提高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加强保密处理。对于一些意外情况,如断电、病毒等突发状况,要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因为这些意外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例如:可以在其他硬盘或计算上对数据做一个备份,也可以由相关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自主备份,但是这一过程要严格的进行把控,不允许非权限的人员进行数据的接触、转移、拷贝。

3.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需要不断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要在进行系统运行前开展人员的培训,除了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培训以外,还要进一步的让会计从业人员学会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包括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利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得到更准确的会计信息等。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5

在远程网络通信中,由于信息传输方向的不同,可以将该过程中所采用的通讯技术分为双工通讯、半双工通讯与单工通讯等几种类型。顾名思义,双工通讯就是通过比较复杂的通信结构与线路,确保通讯双方的信息都能够向着两个方向传送;而半双工通信则可以理解为信息虽然能够在两个方向传输,但是这种传输过程不是实时的,因为每次传输都只有单个方向的数据在传输;单工通信则更加简单,就是只有一个固定方向的信息能够被传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远程网络通信中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主要为半双工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线制传输方式,而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中,则主要采用单工通信方式,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各种实际要求的情况下,使得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线路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简化。在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系统中,其硬件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网络主机、各种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网络数据传输线路等。

在这些硬件设备中,计算机终端的作用主要为对各个企业用户的网络数据通讯量和信息规模等进行控制;数据交换设备则可以实现对各种网络传输数据的分类、归档、处理与存储等操作过程;在网络主机中,则又可以具体分为微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其中,我们常用的计算机可以作为微型计算机来使用;网络数据传输线路又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线路,比如常见的电话线路、光纤线路以及微波线路等,在这些线路中,人们最常用的就是光纤线路,这主要是由于光纤的速度非常快。在整个网络通讯链路中,计算机终端、主机等硬件设备,主要通过数据传输线路完成下路连接,而各种终端设备则需要通过数据交换设备来接入网络,接着,远程网络通讯系统各种计算机终端,则能够通过实现制定的网络协议来实现对网络终端的控制过程。对于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系统中所采用的连接方式,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划分为分支式、多路复用、集线式以及点到点等多种方式。在这几种方式中,点到点方式最为常用,因为这种连接方式主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然后再通过各种传输线路和数据交换设备来实现网络数据的交换与传输。

3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方向

3.1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且应用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展,给传统回路控制系统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性造成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在网络技术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趋势,而这也是现代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将网络中的各种接口连接到仪表单元,从而使得网络化条件中的仪表单元具备了直接通讯的能力。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才使得网络能够逐步延伸和发展到各个控制系统的末端,然后在与原有控制系统的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则可实现从控制任务的最基底层,到实现整个调度工作的最高层之间的网络优化与连接过程。对于整个控制系统中的各个仪表单元,其可以作为控制网络中的最小实现环节来使用,而这些仪表单元的网络化则是在对这些仪表单元的数字化的基础上才完成的;在完成原有仪表单元的数字化之后,才能添加必要的网络通讯单元,从而构成完整的总线系统。在现有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整个控制过程的实现与完成已经不再仅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控制系统来执行,而是通过各种仪表单元在对各自工作独立完成的及基础上,进而通过网络来实现不同单元之间信息交互,最终完成程序和应用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控制任务。

3.2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在各种功能不同的网络结构中,特别是在基于分布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整个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而将计算机通过网路来连接。考虑到在网络中所存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独立性,信息在网络交互过程中,将会受到计算机的影响,这也是信息或者数据在网络交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网络本身所体现的数据结构的封闭性,会给不同厂家产品的交互带来影响。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6

1基于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设计

1.1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总体架构

马歇尔试验主要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试验,目的是进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马歇尔试验模型便是测试某一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方法。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方法中储存、传输和处理的信息免于未经授权的泄露、修改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信息无法使用,维护计算机物联网络正常运行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1]。基于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计算机主机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安全审计与监控。其中计算机主机访问控制主要是限定主体是否有权访问计算机物联网络,确保网络资源在合法用户范围内使用。入侵检测主要是检测计算机物联网络中存在的违犯网络安全控制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安全审计与监控是对计算机物联网络进行实时有效的审计与监控,及时评估计算机物联网络的安全性,提高计算机物联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数据资源的可利用性[2]。

1.2计算机主机访问控制

计算机主机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的第一关卡,是限定主体是否以及能否有权访问计算机物联网络,对计算机物联网络允许执行什么样的操作,进而有效防止破坏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运行的行为,确保计算机物联网络中的信息在合法用户范围内的使用。未授权的访问包括非法用户进行计算机物联网络方法,合法用户对网络方法资源的非法使用以及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泄露、篡改、销毁信息等[3]。计算机主机访问控制规定了访问主体对网络客体访问的权限,而且可以通过身份及身份权限识别,对提出的网络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制。

1.3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主要是从计算机物联网络内部和各种网络资源中主动收集信息,从采集到的信息中分析潜存的网络入侵或者网络安全攻击,是一种主动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防护技术[4]。当入侵检测技术发现入侵后,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切断网络连接、阻断、追踪、反击以及报警等。与此同时,还能够记录网络安全受攻击的过程,为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的恢复和追击入侵来源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入侵检测的具体实现首先是收集包括计算机物联网络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在内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模型匹配、统计分析以及完整性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某种不匹配的模型时,便会发出警告并传输到网络控制台。接着分析过滤掉的信息,从中分析判断出潜存的攻击。最后根据入侵检测的情况随时调整或者终止网络运行,以便实现计算机物联网络的安全隔离[5]。

1.4安全审计与监控

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审计是记录和追踪网络方法状态的变化,例如用户的活动、对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控、记录对网络资源使用以及处理的过程。安全审计能够监控和捕捉各种网络安全事件,实现对安全事件的识别、定位以及做出相应地反应。监控则是对计算机物联网络的运行状态和用户行为进行实时监视,对出现的破坏网络安全的违规行为或者非法行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6]。通过安全审计与监控,计算机物联网络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被监控计算机物联网络可能的网络资源泄露问题,以及一些正在破坏网络安全的特殊行为,自动采取控制措施阻止这些行为的发生。

2实验结果与分析

上述采用提出的基于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有效保证了对计算机物物联网络的安全运行,充分地证明了基于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但是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采用对比实验对提出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

2.1实验数据准备

实验数据的准备主要包括计算机物联网络运行环境,模拟提出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对计算机安全运行的保障。根据模拟不同复杂的实验环境,分析传统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与机遇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模拟计算机物联网络运行环境的指令具体如下:Calc:Interfacevlancliconfgsqlsereverifaccess-groupvlan_aclininterfacevlancompmgmentifaccess-groupvlan_aclininterfacevlanlusrmgr.mscipaccess-groupvlan_aclinExitLogoff

2.2实验数据分析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7

锅炉微机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由锅炉本体、一次仪表、微机、手自动切换操作、执行机构及阀、滑差电机等部分组成,一次仪表将锅炉的温度、压力、流量、氧量、转速等量转换成电压、电流等送入微机,手自动切换操作部分,手动时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用操作器控制滑差电机及阀等,自动时对微机发出控制信号经执行部分进行自动操作。微机对整个锅炉的运行进行监测、报警、控制以保证锅炉正常、可靠地运行,除此以外为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在进行微机系统设计时,对锅炉水位、锅炉汽包压力等重要参数应设置常规仪表及报警装置,以保证水位和汽包压力有双重甚至三重报警装置,这是必不可少的,以免锅炉发生重大事故。

控制系统:

锅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调节对象,它不仅调节量多,而且各种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锅炉内部的能量转换机理比较复杂,所以要对锅炉建立一个较为理想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为此,把锅炉系统作了简化处理,化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调节系统。当然在某些系统中还可以细分出其它系统如一次风量控制回路,但是其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

炉膛负压为主调量的特殊燃烧自动调节系统

锅炉燃烧过程有三个任务:给煤控制,给风控制,炉膛负压控制。保持煤气与空气比例使空气过剩系数在1.08左右、燃烧过程的经济性、维持炉膛负压,所以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3×6.5t/h锅炉来说燃烧放散高炉煤气,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放散的高炉煤气,故可按锅炉的最大出力运行,对蒸汽压力不做严格要求;燃烧的经济性也不做较高的要求。这样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简化为炉膛负压为主参数的定煤气流量调节。

炉膛负压Pf的大小受引风量、鼓风量与煤气量(压力)三者的影响。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向外喷火和外泄漏高炉煤气,危及设备与运行人员的安全。负压太大,炉膛漏风量增加,排烟损失增加,引风机电耗增加。根据多年的人工手动调节摸索,6.5t/h锅炉的Pf=100Pa来进行设计。调节方法是初始状态先由人工调节空气与煤气比例,达到理想的燃烧状态,在引风机全开时达到炉膛负压100Pa,投入自动后,只调节煤气蝶阀,使压力波动下的高炉煤气流量趋于初始状态的煤气流量,来保持燃烧中高炉煤气与空气比例达到最佳状态。

锅炉水位调节单元

汽包水位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水位过高,会破坏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蒸汽带水增多,增加在管壁上的结垢和影响蒸汽质量。水位过低,则会破坏水循环,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损坏汽包。所以其值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它的被调量是汽包水位,而调节量则是给水流量,通过对给水流量的调节,使汽包内部的物料达到动态平衡,变化在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锅炉汽包水位对蒸气流量和给水流量变化的响应呈积极特性。但是在负荷(蒸气流量)急剧增加时,表现却为"逆响应特性",即所谓的"虚假水位",造成这一原因是由于负荷增加时,导致汽包压力下降,使汽包内水的沸点温度下降,水的沸腾突然加剧,形成大量汽泡,而使水位抬高。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实质上是维持锅炉进出水量平衡的系统。它是以水位作为水量平衡与否的控制指标,通过调整进水量的多少来达到进出平衡,将汽包水位维持在汽水分离界面最大的汽包中位线附近,以提高锅炉的蒸发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由于锅炉水位系统是一个设有自平衡能力的被控对象,运行中存在虚假水位现象,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采用水位单冲量、水位蒸汽量双重量和水位、蒸汽量、给水量三冲量的控制系统。

除氧器压力和水位调节:除氧器部分均采用单冲量控制方案,单回路的PID调节。

监控管理系统:

以上控制系统一般由PLC或其它硬件系统完成控制,而在上位计算机中要完成以下功能:

实时准确检测锅炉的运行参数:为全面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工况,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测并采集锅炉有关的工艺参数、电气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系统具有丰富的图形库,通过组态可将锅炉的设备图形连同相关的运行参数显示在画面上;除此之外,还能将参数以列表或分组等形式显示出来。

综合分析及时发出控制指令:监控系统根据监测到的锅炉运行数据,按照设定好的控制策略,发出控制指令,调节锅炉系统设备的运行,从而保证锅炉高效、可靠运行。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8

2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

在远程网络通信中,由于信息传输方向的不同,可以将该过程中所采用的通讯技术分为双工通讯、半双工通讯与单工通讯等几种类型。顾名思义,双工通讯就是通过比较复杂的通信结构与线路,确保通讯双方的信息都能够向着两个方向传送;而半双工通信则可以理解为信息虽然能够在两个方向传输,但是这种传输过程不是实时的,因为每次传输都只有单个方向的数据在传输;单工通信则更加简单,就是只有一个固定方向的信息能够被传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远程网络通信中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主要为半双工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线制传输方式,而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中,则主要采用单工通信方式,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各种实际要求的情况下,使得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线路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简化。在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系统中,其硬件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网络主机、各种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网络数据传输线路等。

在这些硬件设备中,计算机终端的作用主要为对各个企业用户的网络数据通讯量和信息规模等进行控制;数据交换设备则可以实现对各种网络传输数据的分类、归档、处理与存储等操作过程;在网络主机中,则又可以具体分为微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其中,我们常用的计算机可以作为微型计算机来使用;网络数据传输线路又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线路,比如常见的电话线路、光纤线路以及微波线路等,在这些线路中,人们最常用的就是光纤线路,这主要是由于光纤的速度非常快。在整个网络通讯链路中,计算机终端、主机等硬件设备,主要通过数据传输线路完成下路连接,而各种终端设备则需要通过数据交换设备来接入网络,接着,远程网络通讯系统各种计算机终端,则能够通过实现制定的网络协议来实现对网络终端的控制过程。对于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系统中所采用的连接方式,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划分为分支式、多路复用、集线式以及点到点等多种方式。在这几种方式中,点到点方式最为常用,因为这种连接方式主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然后再通过各种传输线路和数据交换设备来实现网络数据的交换与传输。

3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方向

3.1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且应用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展,给传统回路控制系统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性造成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在网络技术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趋势,而这也是现代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将网络中的各种接口连接到仪表单元,从而使得网络化条件中的仪表单元具备了直接通讯的能力。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才使得网络能够逐步延伸和发展到各个控制系统的末端,然后在与原有控制系统的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则可实现从控制任务的最基底层,到实现整个调度工作的最高层之间的网络优化与连接过程。对于整个控制系统中的各个仪表单元,其可以作为控制网络中的最小实现环节来使用,而这些仪表单元的网络化则是在对这些仪表单元的数字化的基础上才完成的;在完成原有仪表单元的数字化之后,才能添加必要的网络通讯单元,从而构成完整的总线系统。在现有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整个控制过程的实现与完成已经不再仅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控制系统来执行,而是通过各种仪表单元在对各自工作独立完成的及基础上,进而通过网络来实现不同单元之间信息交互,最终完成程序和应用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控制任务。

3.2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在各种功能不同的网络结构中,特别是在基于分布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整个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而将计算机通过网路来连接。考虑到在网络中所存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独立性,信息在网络交互过程中,将会受到计算机的影响,这也是信息或者数据在网络交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网络本身所体现的数据结构的封闭性,会给不同厂家产品的交互带来影响。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9

二、计算机在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

在目前的供热企业中,计算机的主要用途还仅限于打字、报表等比较初级工作,供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实现供热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等的要求还不适应,迫切要求在生产的关键环节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而计算机自动控制由于具备如下功能,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数据采集及传输方面,能够实时采集公司所有换热站(包括水一水站、汽一水站)的全部技术数据,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热量、水电消耗及水泵状态等各种基础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各个子站的数据传输到中央调度室,可以在调度室了解到各个换热站的各项运行参数。由此,改变了以往手工操作下调度员很对运行工况“情况不明,心中无数”、致使调节处于盲目状态的情况。例如,我们采用间连热网全网平衡软件,通过OPC方式从组态软件中获得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室外温度,热源的供水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等。此软件动态的通过室外温度的时间序列法进行热网所需负荷预测、热源的供回水温差的需求、热源的供水流量的需求等。二是在冷热控制方面,能够均匀调节流量,消除冷热不均。换热站自动控制各个换热站可以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通过调节一级管网电动阀门的开度来及时控制二级管网的供回水温度,通过调度给定的控制曲线,各个换热站可以独立运行,保证运行参数始终在给定的范围内运行。同时调度在中央调度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干预子站的运行,调度可以遥控子站的电动阀门,调整运行参数。三是在故障预测方面,能够及时诊断故障确保安全运行。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供热系统运行参数的分析,即可对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中发生泄漏、堵塞等故障进行及时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指出故障位置,以便及时检修,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四是在能源考核管理方面,能够实现量化管理。由于计算机自控系统可以建立各种信息数据库,能够对运行过程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对各个换热站的水、电、热进行各种统计、比较及计算,调度及公司领导可以随时了解整个管网能源消耗情况手掌握热同的经济技术状态,计量能力的提高,为量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例如,采用间连热网全网平衡软件,可以对二次网的供回平均温度进行排序,使用户更好的了解热网的运行情况。如果热网存在支线的情况,排序可以应用于每条支线。同时,软件可以排出全网的最高的和最低的二十个热力站。这些都为加强能源考核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计算机在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供热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根据供热情况的区别,使用的有如下几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1)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简称DDC);(2)监督控制系统(简称SCC);(3)分级控制系统;(4)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我们认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即DCS)更为安全经济。DCS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控制技术。通常DCS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三层:现场控制级、集中操作监视级、综合信息管理级。DCS是面向整体面向系统的控制技术,目标是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控制,包括现场实时控制的最优化和综合信息管理的最优化,其优点在于人机界面好,便于操作管理;系统高度安全可靠,能达到最优化管理;利用充分的数据信息,科学节能运行。推广运用集散控制系统,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完善中心DCS软硬件系统以发挥出最大效力。二是完善DCS控制系统上位数据处理,发挥控制室的中央控制功能。三是完善DCS控制系统对各换热站的分布式控制。四是完善人工智能控制,用人工的知识经验与自控系统相互配合共同搞好锅炉控制。

四、计算机在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实证

计算机控制论文例10

2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遥调等功能实现的,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采集、通信传输以及信道编译码等环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2.1远动控制技术中的数据采集技术远动控制技术中的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有A/D技术和变送器技术等,其处理的信号多数为0~5V的TTL电平信号,而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多数采用大功率参数,为了实现采用远动控制技术处理电力系统中的信号,只有通过变送器将大功率参数转变为TTL电平信号,从而达到遥信信息的编码和遥测信息的采集任务。其中在电力系统中,其遥信信息需要经过采集遥信对象的状态,将采集到的描述遥信对象状态的二进制位编进具体的遥信码中这2个途径进行传送,然后再通过数字多路开关将电力系统各路的遥信状态输出到接口电路中,最后通过接口电路将遥信信息送入到CPU系统中进行处理,从而实现遥信信息编码。2.2信道编译码技术分析在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中的信道编译码技术主要有编码、译码以及信息传输协议(规约)等。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想要实现采用远动控制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则必须通过通信信道传输到调控中心才能使用。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传送的信息具有非常好的抗干扰能力,必须要对信息进行信道编译码,其中数字传输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在上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通过采用远动控制进行数字传输中,其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而通过信道编译码能够有效克服通道中的干扰,其中,信道编译码的方法主要采用线性分组码中的循环码进行编译码。2.3循环式数据传送规约远动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电厂以及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应用中,首先需要在信道编译码前,预先设定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也就是通信信息传输协议(规约),以保证电力系统中数据通信的可行性。另外,在电力系统远动控制技术中,其数据传输主要是以帧结构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其中重要的遥测信息主要安排在A帧,次要遥测信息安排在B帧,一般遥测信息安排在C帧。通过采用帧格式进行包装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就能够有效按照规约进行传送,从而实现信道全部编译工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控。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建议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从以下几点出发:(1)兼顾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自动化服务水平,我们追求的自动化技术应向着更优化、更具实效性、更加智能化、区域覆盖更广的方向前进。(2)加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稳定性,有效保障其安全运行,尽量减少大面积停电,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将停电损失降到最低。(3)开拓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数字化之路,使数据更加全面,数字更加精准,力求节省更多时间和人力。(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设备相继出现,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电力企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队伍建设,注重对新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以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武装自身,投入更多精力到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中去,推进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进程。(5)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正是挑战电气自动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整体化逐步转变为分布式、集约化的运营模式,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功耗的最小化、资金节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