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国医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57

中国医药论文

篇1

所谓文化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文化营销模式是指跨国企业与东道国的消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时的相应处理模式。根据施耐德和巴尔索克斯的分析,文化差异可分为三类,即:两种文化间互不相关;两种文化相互构成威胁;两种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并成为革新的机会或产生竞争优势。受到文化差异假设的启发,笔者认为文化营销模式可分为三种:文化顺应模式、文化借用模式和文化渗透模式。文化顺应模式是指企业对目标市场文化环境采取主动适应策略,对本身的既有生产标准等进行积极改造,以求获得“准本土企业”的身份,从而避免与目标市场文化传统的冲突;文化借用模式是指企业利用目标市场文化进行文化营销,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文化渗透模式则是指企业以本民族或企业固有价值观为中心,在营销活动中传播自身文化,以求达到文化认同。

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文化营销的策略包括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以及促销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下文以同仁堂集团为案例,从其具体文化营销策略入手,分析其采用的文化营销模式,并从文化营销模式层面提出优化对策,以助于中医药企业更好地实施文化营销,加快国际化步伐。

二、同仁堂集团的文化营销策略诠析

北京同仁堂集团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截至2011年,同仁堂集团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6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年里,同仁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从文化营销角度看,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品策略

同仁堂产品一直秉承“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的质量文化,严格坚持“炮制必依古法,购料不惜重货”的产品差异化原则,成为国内中药行业第一品牌。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营销产品的质量文化,同仁堂还进行了其他的努力:迎合时代需求,树立“制药出京”新理念;积极调整处方工艺,适应目标市场文化;因地制宜,精心调整包装、品名等;及时变通。以不同身份进入各目标市场等。

㈢价格策略

信息经济学认为,产品价格差异不仅来源于产品质量,同时也与产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中医药产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便构成了其高附加值的基础。目前国际药物市场上开始流行绿色天然药物,越来越多的欧美制药巨头公司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他们的研发行为增加了本地居民对中医药信息的了解,奠定了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认知基础。同仁堂集团作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老字号”品牌,产品文化附加价值更不待言。

(三)分销渠道策略

同仁堂集团通过药店和中医诊所的销售终端的形式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把销售终端建成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感受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其措施有:门店选址与装潢统一化;内聘外引储备专业人才,培养高度的企业认同度;保持便民服务,尊崇“患者第一、顾客至上”理念等。

(四)促销策略

同仁堂集团坚持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并举的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一是重视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利用重大节日出版报纸专版,举办义卖义演、送医送药等活动;以孔子学院为平台,通过中医养生讲座,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二是充分利用事件营销。精湛的医术、诚挚的服务为同仁堂在海外留下了许多佳话。同仁堂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销售促销活动,如满额抽奖、VIP增值服务等。

三、中医药企业海外文化营销优化对策思考

纵观同仁堂的文化营销策略可知,同仁堂在处理自身企业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的关系时,并非单纯地顺应、借用或渗透,而往往是多种文化营销模式并用,这对于其他中医药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看来,同仁堂的产品策略倾向于文化顺应模式,对目标市场文化、价值观、药品标准等采取主动适应错误略,从而避免产生冲突;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则倾向于文化渗透模式,以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为中心,在渠道建设与管理、促销的各个层面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力求实现消费者的认同;而文化借用模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文化借用模式较之文化顺应模式与文化渗透模式更易于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妥当结合这三种营销模式,必将进一步促使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结合东道国文化传统,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文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文化内涵注入营销活动当中。在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不仅包括自身的企业文化,也包括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还包括东道国的意识形态。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整合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加强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药经典的研究,凝练其精华;同时大力挖掘中医药地方性知识,丰富完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更有效指导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基础;二是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药企业应进一步挖掘东道国的文化内涵,采取文化借用模式,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近年来西方世界回归自然和重视保健的消费观念业已逐步形成,这与中医药产品的纯天然性十分契合,这样的理念可以融入文化营销的任何一个要素当中,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而在微观层面上,东道国文化理念的具体载体,如诗歌、格言警句等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作为中医药企业的宣传标语;东道国重大的节日活动也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营销的极好时机。

(二)运用文化营销,传播中医药企业行业标准制定及科技创新进展

中医药海外经营虽然有所进展,然而尚未拿到进军全球主流市场的通行证,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药品无法通过FDA认证,国外中医药相关标准似乎是中医药行业国际化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西医的话语体系下,中医甚至被贴上“伪科学”的标签。然而,中医和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疗效也已被反复验证,把中医纳入西医的标准体系下进入评判是否合理本身就值得商榷。因此,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标准规范体系,并采取文化渗透的模式,逐步让东道国接受这样的规范体系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长远之策。

此外,中医药企业现有产品是否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从文化顺应模式出发,一方面,做好市场调研,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改进现有产品或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改变过度依赖祖方进行生产的现状,加大对中医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重视通过文化营销向公众传播中医药企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形象。

篇2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

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药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 基础医学

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基础医学与临床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免疫学杂志 24.中国微循环 25.神经解剖学杂志

R4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5.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6.临床检验杂志

7.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9.中华理疗杂志 10.中国急救医学

11.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3.中国临床医学影响杂志

4.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中国综合临床 16.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护士进修杂志 18.中国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1.中华内科杂志 2.中华血液学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中华消化杂志 7.中国循环杂志

8.中华肾脏病杂志 9.中华传染病杂志 10.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中华肝脏病杂志 13.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5.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高血压杂志 18.中国内镜杂志

19.中国糖尿病杂志 20.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临床荟萃

R6 外科学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中华创伤杂志 10.中华麻醉学杂志 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中华烧伤杂志 1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 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

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 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 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华病理学杂志 4.中国肿瘤临床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 志 6.肿瘤 7.肿瘤防治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华精神科杂志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

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

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 中华眼底病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口腔科学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特种医学

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 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实用放射学杂志 6.预防医学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 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药理学通报

篇3

主办:  河北省医科院情报所;河北省药学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7386

CN:   13-1090/R

邮发代号: 18-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河北医药

篇4

目前,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在中医药专用名词、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中医药商标、中医药广告等方面翻译上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进程。

(一)中医药专用名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专用名词的翻译大多直接借用西医现成的术语翻译法。但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有着许多独特的概念及疗法。如果照搬西医术语去翻译,一方面容易造成误解,如“white patch wind”(白癜风)、“wind fire eye”(风火眼)这两种疾病被译成西医名称中的“vitiligo”和“acute conjunctivitis”,尽管两种疾病中西医的症状是相似的,但如果照此翻译,就不符合中医对发病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如“fearful throbbing (心悸),它的西医名称为“heart 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又被划分为“惊悸、怔忡”,仅用“heart 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里面“心悸”概念的。

(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作为指导使用者合理用药的依据,其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品能否拓宽国际市场,真正走向世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过程中往往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或用其他学科术语直接将药品成份译成英文,如“Processed Radix Ginseng”(红参)被译成“Red Gin seng”; “新雪颗粒”药品说明书中“Gypsum Fibrosum”(石膏)被译成“Calcite”(地质学名词“方解石”);此外,中医药产品要开拓海外市场,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外人士的使用规范。中医药产品说明书应包括Composition (成分)、Action (药理作用)、Indication (适应症)、Administration (用法)、Dosage (用量)、Contraindication (禁忌)、Packaging (包装)、Date of Production (生产日期)、Date of Expiry (失效日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国外使用者所接受认可。

(三)中医药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作为商品推向国际市场过程中,中医药产品商标品牌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中医药商品在翻译成英语商品名称时,应该以通俗易懂为原则,从而拉近产品和国外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他们对这种商标品牌的亲和力。可根据药物功效采用直译法,如“Lung Heat Expelling Powder”(泻白散)、“Pill for Invigorating Kidney Energy”(肾气丸)、“Spleen―warming Decoction”(温脾汤)等,这样翻译使商品简洁易记,符合商标的主要功能。但是有时直译会使外国人产生误解,如“Baihu Decoction”(白虎汤)本是一副清热剂,被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会使动物保护意识强烈的外国人误认为这种药是用白虎的骨头熬制而成的,他们就难以接受这种药品了。因此,在翻译中医药商标名称时应该首先考虑意译,因为意译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中医药商品的内涵和文化气氛。

(四)中医药广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在做广告时常用的广告语是“补”、“利”、“生”等,在翻译时容易发生如下错误:不顾中西医术语所载概念不同,一律生搬硬套,造成误译,如“wasting-thirst”(消渴)错译成“diabetes”;“diabetes”在西医中是“糖尿病”,而中医中的“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从广告效应角度来讲,“消渴”可直译成“wasting-thirst”;以不成熟的中西医理论指导术语翻译,造成中医西化,如“reinforcing male hormone”(壮阳)错译成“increasing male hormone”。其实,专指补阳的时候,最好用“reinforcing,invigorating,strengthening”这样的词。

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翻译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纽带。但由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专门的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奇缺、东西方医学与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导致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问题特别突出,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导致翻译标准化缺失。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语言与哲学用语的融合,一方面固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又导致了中医翻译标准化的缺失。大量带有哲学色彩的名词术语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在译成英语时容易导致歧义。如“wuxing”(五行)在中国哲学中的理解是“木、火、水、金、土”五种物质形态,被译成“five elements”。但在中医学中“五行”不仅代表物质形态,更讲究“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过程。“five elements”无法准确表达中医“五行”的内涵;又如“qi”(气)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词条之一,很多人译成“energy”,但是,“energy”的英文意思是“能量”。中医既有功能之“气”,也有物质之“气”,统一音译为“qi”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专门的中医翻译人才奇缺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中医药翻译工作者主要由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或是懂英语但缺乏翻译技巧的中医医生组成。在实际中医药翻译活动中,他们往往借助诸如汉英中医辞典,再加上自已的理解和习惯去翻译。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医翻译过程中标准化缺失,甚至闹出了一些笑话。如“Gongsun”(公孙)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称,一些人将其译为“爷爷和孙子”;又如“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白虎历节)本指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即痛风,被译为“白色的老虎在奔跑”;如“gynecologist”(带下医)本指妇科医生,被译为“躲在裙带下的医生”。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不仅要精通翻译知识,而且必须掌握一些中医中药的基础知识。

(三)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差异

中医与西医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医学科学,有其各自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为思维,西医是以解剖、细胞、组织等进行具体分析为思维,两者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医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只有尊重和保持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进一步得以发扬光大。失去其语言特点,就失去了中医独特的内涵。如“Shixiao Powder”(失笑散),本指“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病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 这里的“失”不是“失去”,而是“得到”的意思。但“失笑散”通常被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这种译文就与原文内涵完全相反。

(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对西方人士而言,传统中医药学是一种异质文化。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引起文化禁忌和误解。因此,在中医药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东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切忌使用有文化禁忌的词语来翻译中医。如“Powder of Two Well-matched Drugs”(二妙散)被错译成“Two Wonderful Drugs Powder”,会使外国人容易理解为“二种奇妙的药物”。其实“二妙散”是由黄柏、苍术两种药组成,这里的“妙”字是指这两种药搭配起来所产生的绝妙效果,并不是指这两种本身有多么奇妙。又如“wujl Baifeng pill”(乌鸡白凤丸)在许多字典里被直译为“black cock and white phoenix pill”,这就触到了西方的文化禁忌。因为在西方国家,对于如“cock,Piss,shit,fuck,tits”等词是严格禁止使用的,这被认为是西方社会遵循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准则。再如“黄帝内经”被译为“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这就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不了解的结果,黄帝是人名不是“皇帝”,也不是黄色,内经不是内科,而是一部书的卷。因此,中医药翻译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对东西方文化背景均有一定的了解。

三、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

长期以来,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问题及障碍使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翻译理论指导体系,缺乏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研究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用以指导中医药翻译实践、理论传播和成果推广,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加深文化趋同,克服文化差异障碍

充分了解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在中医药英语翻译中非常重要。如果忽视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仅从中医本身或仅以教材上给出的翻译作解释,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如果忽视东方的文化背景,又不能弄清中医术语、体系的来龙去脉。因此,从文化传输角度来看,中医药翻译应以东西方文化趋同作为衡量标准。所谓文化趋同即东西方文化特征相互覆盖的部分。中医英译应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从中医理论的起源、特色、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理论规律中,寻求这种文化趋同,力求中医译文的统一规范。译者可以借用西医的某些术语来翻译相同相近的中医概念,如疾病名称和解剖名称。中医的药物剂型有些与西医相同或相近,如丸、散、片等,可译作pill, powder, tablet等。但更多的却属中医特有,在西医上没有对应概念,如汤、饮、丹等,这些中医特有剂型可以统一翻译。如将“汤”译作“decoction”;“丹“译作“boluso”;“饮” 译作“decoction”。

(二)确立中医药翻译的原则,统一翻译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要使中医药更多地被外国人所理解认可,中医药理论基本术语英译的统―非常必要。近年来,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虽然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于对翻译方法问题的研究。其实,翻译方法属于语言文化交流与沟通领域的表层问题,确立正确的翻译指导原则才是实现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根本问题。中医药翻译应采用“简洁明了、保持特色、互通有无”的原则。“简洁明了”就是中医译语也应力求简洁,要用常用词语来翻译以保持本意。“保持特色”就是要求在中医翻译中保持中医特色,译出纯正中医的味道,而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中医的美妙修辞和行文方式。对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术语最好采用音译法。如 “气”、“阴阳”、“气功”、“推拿”等;“互通有无”就是中医英译中可把中医术语转换成相应的西医名词。如“Heart liver Soleen Lung Kidney”(心、肝、脾、肺、肾)、“headache and vertigo”(头晕目眩)、“vexation and palpitation”(心悸心烦)、“insomnia and poor memory”(失眠健忘)等。

(三)建立中医药翻译语料库,形成统一的中医翻译理论

篇5

医药经济文献涉及到医药领域的经济理论、经济技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动态、经济信息、经济生活、医药贸易等方面,其目的是反映医药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新动向、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医药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市场等各方面。

医药经济文献的存在形式

根据医药经济文献本身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是按出版形式划分如下:

连续性出版物:是医药经济文献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广大经济工作者最重要、最及时,因而也是最有用、最重要的情报和文献资源,其中包括医药经济类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以及丛刊等。

图书:其中包括医药经济学术著作(从事医药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的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教科书、通俗读物以及文献检索工具书。

档案资料:在医药领域当中,人们在生产、经济研究、生产实践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文献总称。其中包括经济任务书、协议书、审批文件,经济研究计划、大纲、方案、数据、图表以及需要保存的医药经济活动档案材料。

医药经济会议文献:主要内容包括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报告、会议记录、会议做出的决议或所制订的方案,对会议内容的报道、宣传、评述纪要,会后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等。

政府医药经济出版物:由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医药文献,如政府对医药行业下达的经济公报、经济方针和政策、规章法令、决议、指示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

医药经济学位论文:它是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的毕业生、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在导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药事管理等方面专业论文。

医药研究成果报告:即医药经济研究工作或经济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它的材料翔实,数据可靠,通常代表着行业的科研水平。

特种经济文献:即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特种文献,如医药广告、医药经济图谱、医药经济剪报以及医药经济稿件等。

检索利用医药经济文献的途径

医药经济文献的查找

书籍的查找:利用《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经济管理专题书目》、《外国辞书目录》进行查找。

报刊的查找:使用《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内部资料索引》。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查找:《期刊索引》、《国外经济文献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会议文献的查找:《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法规、法令、标准的查找:可查寻《经济法律知识界手册》、《法律咨询大全》、《外国民法、经济法资料选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美国国家标准目录》、《国外标准资料报导》。

专利文献的查找:通过《专利文献索引》、《专利目录》、《世界专利索引》(WPI)可获得。

医药经济信息的网上查找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主办,以收集、加工、汇总、分析全国医药信息动态,以雄厚的数据库资料,专业化、技术化、智能化的汇总分析,提供各种有效的咨询服务,是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信息咨询网络与咨询顾问机构。

篇6

“一方水土一方人”,张仲景文化是南阳的“人文根脉”。医圣张仲景是具有世界人文影响力的历史名人,研究、挖掘、传承张仲景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时代价值。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迄今已无间断传承1800年,被称为中医药的“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而南阳医圣祠也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医药类历史名人祠庙,具有多方面价值,是重要的南阳地标文物保护实体,也是张仲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

先贤张仲景不但医术福泽苍生,医德堪为人杰,治学垂范千秋,为官以民为本,而且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承古开新、开放包容、向善思进、文明诚信”的南阳城市精神。

缘于这些因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医药文化节围绕建设“医圣故里、美丽南阳、健康之都”的目标,以“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为主题,按照“政府指导、学术主导、社团主办、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学术研讨、项目招商、普惠群众等为重点,进一步传承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着力提高医药文化节的学术性、大众性和效益性。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系列活动、中医药产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中医药惠民系列活动,成为令人目不暇接的三台“大戏”;同时,在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张仲景基金会募捐、名医名家义诊、健康养生大讲堂等多项惠及民生的活动。

开幕式:《伤寒论浅歌》手稿现身

10月2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程志明主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致欢迎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开幕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南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向医圣祠捐赠其祖父亲自编撰并手书的《伤寒论浅歌》手稿。医圣祠暨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欣喜地说,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陕西中医名家米伯让先生向南阳赠送《伤寒论》刻版之后,张仲景医史文献研究收藏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医著史料。据了解,出生于1931年的杨士莪,如今已是耋耄之年,其祖父杨鹤汀系民国时期南阳首任知府,中年办学兴教,晚年埋头于医学研究,著有《伤寒论浅歌》、《金匮浅歌》等医著。

“愿《伤寒论浅歌》能丰富张仲景医史文献库,更希望能为后人带来健康福祉”。带着“传家宝”回到故乡,杨士莪感触万千。

“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

宣读《南阳宣言》

在仅仅20分钟的、简约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正式开坛。22日上午9时许,王国强庄重地敲响了“医圣仲景南阳论坛”铜锣。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致创坛辞,他说,仲景论坛的宗旨是:依托医圣故里南阳的人文资源优势,汇聚高端学者专家,创造民主、宽松之学术氛围,开展多元、开放式交流,多视角、全方位解析研讨中医药学术、张仲景医学的精髓内涵,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经济,为仲景医学的继承创新和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学术智力支撑。仲景论坛的目标是:立足中医学术,拓展国际视野,将“仲景论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创新、仲景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的孵化地,打造成为中医学子、社会贤达瞻拜先贤、传承国粹的朝圣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开拓型人才的输出地,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医药对外开放、辐射发展的示范地。

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仪式上,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宣读了《南阳宣言》。《宣言》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养生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是有了中医药的佑护,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才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呼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全方位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南阳宣言》倡导传承、创新与发展,注重开放、包容与共享,致力于多元对话、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现代医学菁华,吸收跨学科研究成果,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让中医药在人类健康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期两天: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

在为期两天的“南阳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记者观察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医药文化节体现出了“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的新亮点。

之所以说“更专业”,是指传统中医药的学科特性更突出。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不但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界领军人物,还请来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国际流通专家,更推出唐祖宣、吴林鹏两名“南阳中医大师”和王建、王新昌、刘占国、吴汉卿、宋红旗、张炜、杨磊、郑均山、赵青春、贾太谊此“南阳中医十大名师”;更重要的是,为确保节会的专业性,《南阳宣言》,提出创设“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成立经方论坛国际协作联盟,开展多维深度合作。在首届仲景南阳论坛开坛的同时,专业性更强的中药开发应用论坛和“三部六病”研讨会一并举行。

之所以说“更务实”,是指今年的医药文化节的活动密度。仅从时间上看,往年的医药文化节多为7天,而今年则缩减到了两天,但从效果上看,医药文化节各类要达到的“目标落地率”却显得更高。一是在中医药项目信息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南阳新区管委会、卧龙区、市中医院分别与海王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南阳有限公司及台湾地区两家公司签订了“现代中药产业园区项目”、“白云山和黄南阳大健康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发展协议”等。同时,海王东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正式上线。二是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现场募捐,河南宛西制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单位慷慨捐款700多万元。三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张仲景形象诸多,形态不一。这次节会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和南阳医圣祠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考证、研究、琢磨吸收,终使权威版张仲景像面世。四是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出资300万元修建的仲景经方碑林在医圣祠内奠基。碑文采用张仲景博物馆珍藏的国家文物白云阁木刻藏本《伤寒杂病论》的328个方剂,由全国中医名家手写每一方剂镌刻成碑。

之所以说“更惠民”,是因为在今年的医药文化节期间,共有来自河南全省各地的80名专家参与了义诊,现场提供的中医特色疗法也超过了40种。前来应诊的群众,有病的当场诊查开方;适宜现场治疗的,当场或针灸或推拿或理疗,这让前来寻医问药的3000多名群众,不出古城南阳,即可一睹名医风采,充分享受了一场“中医惠民”的饕餮盛宴!

各界声音:

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

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在22日上午致欢迎辞时指出,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应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穆为民说:近年来,南阳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以节会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中医药都、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把南阳地区的中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来发展,扩大到跨产业门类来整合,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打造一个规范种植、企业引领、学术为先、文化传承的和谐药都,让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在南阳大地焕发生机,永放光芒,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穆为民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上所作的题为《传承医圣仲景文化、成就健康中国梦想》的主题演讲,还围绕“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的主题,提出了优先发展仲景服务业、建立国家健康养生CBD的概念,为南阳市健康产业的打造指明了方向。

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连达在发言中指出:中药临床再评价助力中药的二次开发。他认为:“未来中药产业大致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新药创制,另外就是对现有大品种的二次开发。近年来,随着新药审批数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过去20年里世界上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其中有许多是在上市后,通过系列的、精心设计的上市后临床研究,获得新临床证据,寻找到新临床定位或新适用人群,而获得持续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并最终成为真正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同时李连达还担忧:“目前国内企业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和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很多课题的结果对医生来讲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市场销售也没有任何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认为: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体系。他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张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的辨证施治的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特点;仲景辨证组方的个体化治疗特点是以个体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仲景创立的宏观辨证论治体系,是个体化治疗的最早典范。《伤寒杂病论》辨证组方所揭示的疾病规律和创制的汤方证治不脱离个体情况,至今仍具有令人信服的实践价值。”

王庆国阐述说:“张仲景还确立了与260余首经方相对应的证候,从而使方剂运用指征由个体化到规范化,是令后人瞩目的最大功绩。仲景个体化辨证思维表现在病、脉、证、治的各个方面,组成了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辨证思维,为中医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庆国认为:“现代中医从业者,应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整地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阳中医大师、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则从顶层政策的高度指出:新医改应以普及中医药为基础。他认为:“中医药主张预防为先、治疗有效,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明、疗效不佳的各种疑难杂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甚至艾滋病,都显示了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显著的优势。并且中草药的价格低廉,中医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西医,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最适合成为我国医改的核心力量。由于中医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尤其适宜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建立小诊所,可以方便群众就地治疗,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要想使医改取得成功,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路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收入低投入少,而中医药廉价安全,强调‘治未病’,既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群众基础,只有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医改,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唐祖宣还认为,医改的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以中医药为基础上,尤其在广大农村以及城镇社区,一定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这是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医改成功的唯一可行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在医改中更多地借助中医药的力量了。

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则从中药行业的视角提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他认为:“目前,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药的最大生产国。欧、美、日本、东盟和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与世界6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是非常小。令人尴尬的是,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免费大餐。日本人以张仲景等中国古代医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210多个处方为基础,建立汉方药厂达200多个,所形成的汉方制剂,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口,成药比例不足30%,而且是按食品和保健品种类出口。迄今,鲜有中药能进入西方国家医院处方市场。”

刘延淮担忧:“中药知识产权正在被大肆掠夺。比如,日本人在我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的‘救心丸’,其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注册专利,这上亿美元收入就落进日本人的口袋。而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就在外国,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使我国每年损失两三亿美元。韩国人利用同仁堂牛黄清心丸配方,改变剂型,在世界上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的专利,年销售额7000万美元。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抢先申请了专利。”

篇7

中药产业作为中国医药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传统中医药一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国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过多依赖初级产品,以耗竭中药自然资源为代价。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接轨的问题,探索中医药知识体系结构和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意义深远。

1 古代和近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医药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到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1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教育被我国历代中医药教育家所重视,并提出适合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思想。从封建社会早期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时始,历时两干余年兴衰起落,学校教育和师承授受教育的两种中医药教育形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要求学医者“去故就新,乃得真人”,非常重视医学人才对医疗技术的掌握。《灵枢•病传》谈到“诸方者,不可能尽行诸术,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是最早的医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思想。孙思邈认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医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即所谓“医者意也”。金元医学家朱丹溪和罗知悌十分注重对古典医籍基础理论的学习,告诫“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和难经”。明末清初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医学知识包括医术和医道两部分,医术是实用技术,医道是基础知识。自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向中国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要求中医药人才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结构。

1.2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沿革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化层次的需要决定的,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三类。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立时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中医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从依靠师徒传授的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1959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思想觉悟的、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到1966年,全国共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文化革命时期,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度停止了教学,直至1972年才重新恢复招生。1977年以来,中医药教育恢复了招生考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到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47所独立的高等医药,7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 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我国中医药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医药没有出现明显的医药分业,中医药教育更多是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所设置的,中医临床服务和中药产业两者的知识结构应有所不同。

2.1 古代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中医药教育主要依靠师徒传授,由于无系列教材和稳定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承学识和经验的局限。综合古代各主要学派的师承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上是以经典医籍、文、史、哲有关知识和专科科目为主的,这也为后世形成中医药学主要分科和最后确定为官府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自周朝起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据《唐六典》记载,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伤科)和咒禁科;医科分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等;课程规定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内经》和《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分学科学习;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形成了课程结构的雏型。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设九科专业学习,而且规定必修课为:《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补注本草》和《干金要方》,令医学生轮流为各营将士治病,并按其治疗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予以奖励。由上可见,古代中医药教育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使课程结构渐趋完善,是构建现代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

2.2 近现代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

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主要是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西医学教学。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使得中西医得到广泛交流,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一些中医药教育家把西医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教学过程。1929年7月,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会议,规定中医学校教育的课程有:生理、病理、国文、诊断、医经、医学通论、针灸、推拿、外文、卫生及西医课程共29门。特别是1931年后,成立了国医馆,拟定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为中医药课程结构的形成做了必要推备。

建国后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56年至1966年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精神,虽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但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结构所选用的教材没有脱离历史上中医药教育课程。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中医药专业范围,设立了骨伤、护理、中药资源、中医基础理论等十几个专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各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增设了新专业,中医药教育新专业出现了一个高潮。高宝忠和杨天仁[1](1999)提到21世纪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合理、优化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系统和能力结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中药产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认识逐渐深入,探索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

将中医药行业分为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并参照钱学森院士体系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对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1,相应提出中药科技发展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医药基础理论层次,中药技术科学层次和中药技术创新层次,通过“阴阳学说”和“整体论”等辨证思维与哲学层次相连接。(图1)

基于传统哲学思维和民族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医学诊疗体系。但是目前国内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遵循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框架,割裂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基础理论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药管理科学中属于基础科学层次,中药产业发展理论的属于技术科学层次,中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层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集成,对中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1 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冯显威和贺达仁[2](2002)论述了医学科技的体系结构;现代医学科技的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医学人文学)。贺达仁[3](2005)将医学知识的发展分为原始医药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技术医学时代。田中识章(日本)[4]将汉方医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汉方思想和汉方哲学形成汉方医学体系的主干,“即使到现在仍然通过辨证论治对下部产生很强的影响”。因而,将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

国内学术界和行业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统称为中医药行业,即“医药合业”,这源于过去中国技术科学层次缺失的原因。钱学森院士[5](1988)指出“中医理论是祖国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非常珍贵”,“但中医理论现在还放不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它是有用的知识,这种不是科学但是有用知识的宝贝还很多,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把前科学变成科学”。中医药是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两个行业的结合体,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学借助现论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假如将中药产业从中医药学中分离出来,创建以中药产业为主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结构,中医药学就容易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点”。2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药学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各分支学科。(表1)

表1 医药产业中的医学与药学交叉学科

化学制药业 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

医药学的思维基础 还原论的思想 整体观的思想

基础科学层次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基础理论、

技术科学层次 药理学、制剂学、制药工艺等 中药炮制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医学与药学学科的纽带 药理学 方剂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 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 中药炮制、中药栽培、中药制剂、中成药学/方剂学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6】。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使得临床药学成为了临床与药学(医药)联系的纽带。相比较而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衔接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得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另外,方剂学上挂基础,下联临床,也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图2)。基于医学治疗手段的选择,药理学和中药学(方剂学)分别为西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纽带学科。中药产业是以服务中医临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以中药学/方剂学和中药药理学为技术科学层次,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中药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图2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所依据的技术科学理论

4 结束语

过去中国国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源于过去中国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不明晰和技术科学层次缺失。遵循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医药分开”的指导思想,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医药分业制度,借鉴国外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建立与完善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将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为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宝忠,杨天仁.面向21世纪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 北京: 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201-202.

[2] 冯显威, 贺达仁.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220~221.

[3] 贺达仁. 医学科技哲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72~76.

[4] 张明澄. 中国汉方医学体系[M]. 东京: 耀文社, 1973年版.

[5]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注:

篇8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 “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课题:“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医药产业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条,包含中药种植、加工、制造、新品研发、人才培养教育、医疗和养生保健、医用器械、商品流通、文化产业等环节。中医药产业各个链条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培养教育既是中医药产业链条中的一项,又是整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产业的盛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视角去探析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

1、中医药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药材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但中医药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如:中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国内市场的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国外教育机构抢占国际中医药人才市场等等。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发展潮流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中药需求旺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等,使中医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2011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这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为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增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没有中医药教育,就没有中医药人才,没有中医药人才,就谈不上中医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才能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是师带徒教育。此模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起源于1951年国家相继建立的17所中医进修学校,这成为新中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雏形。1956年,国家建立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4所中医学院,这标志着中医教育正式步入国家高等国民教育轨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6所,其中中医药大学11所,中医药学院14所,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460939人。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中,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57364人,全国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35174人,这些在校生包括统招博士、硕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生。这些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他们拥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科研力量,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3、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教育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也对新时期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也对中医药教育体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中医教育模式西医化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西医化的特点表现在:①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的西医学课程。以往中医药学生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而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最先是8∶2,渐而达到7∶3和6∶4,西医占的比例渐高,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传统文化的课程越来越少,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未能很好体现,中医药特色很难得到传承;②科研方面:对中医药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成为主流,中药药性的丰富内涵被“据效而用”的线性思维所代替,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源头被截断;③实践方面:照搬前苏联的基础、临床和实习三段式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分割为几个阶段。传统中医药教学都是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但在现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学校更重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严重脱节。④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术特点。本科生阶段重理论,研究生阶段重实验、重论文。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缺乏学术流派特点。

3.2、专业设置偏离市场需求

篇9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 》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 )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转贴于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篇10

一、引言

中医药膳指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在“药食同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中华民族中医传统中“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不同食物组合配伍,利用食品烹饪技术或其他食品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美味佳肴,使膳食品具有食、养、医兼具的饮食养生保健效果[1](1)。中医药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丽的宝石,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融合了中医药学、营养学、烹饪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可谓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蹊径。

二、中医药膳文化的特点

中医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后汉书·列女传》即有“药膳”一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药膳组方方法的详细论述,为中医药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都对中医药膳不吝笔墨,归整各类“亦药亦食”的中药,记载多种药膳方剂,为中医药膳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巨大贡献。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可谓药食兼具,寓医于食,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药食同源。

《黄帝内经·太素》有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国传统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药食同源”认为,许多食物不仅是美食,而且可作为药用;许多天然药物同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界限并非楚河汉界,而是同一来源,如山楂消食健胃,生姜疏解外邪,人参补养气血等。中医药膳基于这一思想,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同置,通过烹饪或其他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成色、香、味、形、效俱全的膳食,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亦可实现食养或食疗的功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一举多得。

(二)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为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及味道。“四性”又称之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杏林自古便有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于食物的传统。根据这一理论,果蔬肉类等食物亦有四性五味。如猪肝、红枣等为温性食物,具有补气祛寒之功效;冬瓜、西瓜属寒性食物,具有清热降燥之功效;葱、桃属辛味食物,可活血行气、发散风寒;山楂、芝麻属酸味食物,可生津开胃、帮助消化。亦药亦食的食物,根据其四性五味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满足不同体质或需求的人们品尝美食、强身健体、养生美容、防病治病的膳食。

(三)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季节、地理环境及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三因制宜既是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又是中医药膳选药择食的原则。中医药膳中的因人制宜指根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选择药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类型[2](73-75)。依据中医三因制宜原则,需根据个人体质辩证施膳。如气虚质宜食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药膳,如山药、大枣、莲子等组合搭配的膳食。同理,因地、因时制宜是指施膳还需考虑地理地域、气候水土、生活习惯、时令气节等差异。如北方地势较高且空气干燥,宜食用温热性补阳药膳,如含当归、生姜等羹汤类;夏季气候炎热,阳气生发,宜食用绿豆、赤豆、乌梅等健脾开胃、清热化湿的药膳。

(四)呈现多样。

中医药膳有别于普通膳食。中医药膳在烹饪或其他方式的食品加工过程中,需兼顾“药”与“食”两大方面,不仅要注重中药的组方配伍,遵循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中医诊治原则,对药物、食物进行合理性效组合,关注中药及食物的四性五味,还要讲究药膳作为膳食应具备的特点,注重药膳的色、香、味、形,真正将药隐于食,保证食用者感觉是在“用膳”而不是在“用药”。为真正实现“隐药于食”,中医药膳从古至今发展出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根据性状可分为菜肴、糕点、面点、粥品、汤羹、饮品、糖果、蜜饯、罐头等。如当归鸡、十全大补汤、酸枣仁粥、茯苓夹饼等。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烩、氽、煮、熬、卤、熘、炒、烧、炸等。根据功效可分为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祛邪治病、疾病康复类。根据滋补方式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

三、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因素

中医药膳历史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智慧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且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膳的推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现今社会可谓独具优势且正当时。

(一)中医药膳恰好满足现代人饮食养生的强烈需求。

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美食。中医药膳是中药与食物、调料等组合配伍,通过烹饪等食品加工手段制成的膳食。具有美食的基本特征,色香味形俱全,美味诱人。同时,又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养生保健需求日渐强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尤其关注饮食健康。中医药膳可谓饮食养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

(二)中医药膳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

中医药膳在公元五世纪便经由《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等中医典籍传入日本,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3](1357-1358)。至今仍流行于欧美的不少保健食品据考证是意大利马可·波罗于七百多年前从中国传播出去的[4](60-62)。中医药膳也随着下南洋的华侨、华裔而在东南亚广为流传,使药膳养生成为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

(三)中医药膳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困难颇多,包括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语言转换障碍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容易获得文化认同并广受欢迎的,自然是中国美食。中餐已然成为辨识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膳隐药于食,取“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食品搭配,制成各种样式的美食。基于“药食同源”思想的中医药膳可谓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四、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膳同样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食配膳。中医药膳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方面面临着与中医药对外传播相似的困境。

(一)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养生方面也有明显体现。中国五千年文化崇尚修身养性,讲求自身的修行,可谓内修养生;西方文化注重“外练”,更倾向于通过信仰寻求内心的良善与宁静。中国文化推崇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依存制衡,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养生亦应遵循整体观进行整体调养以恢复阴阳平衡。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局部观,强调有针对性地局部调整与锻炼。中国文化喜静。养生文化倡导养气,即以气养生。西方文化则好动,强调运动的强身健体作用[5](180)。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中医药膳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面临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入等方面的困境。

(二)对中医及中药认可度不高。

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偏重于经验,属传统医学,西医的特点是靶向定位及切割化验,偏重于实验,属现代医学。在西医主导的现代医学大环境下,中医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度不高。相应的,中药的作用及疗效因缺乏现代医学认可的标准化、规范化,导致西方对其心存疑虑甚至排斥,质疑其科学性。中医药标准化的推进可增强中医话语权,促进中医走向世界。虽然我国中医药领域现已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事业,但由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经验性、地域性特点,以及科研人才、科研经费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三)中医药膳推广力度不大。

在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的今日,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讲究饮食健康,强调饮食养生。可谓中医药膳再度兴起的一大契机。国内各地政府或企业也在尝试通过将中医药膳学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饮食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扩宽中医药膳市场,活跃地方经济,传播中医药文化。但中医药膳的海外市场依然有待开发。如今的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与推广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华侨华裔。中医药膳国际贸易及服务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人才缺乏、品牌力量薄弱等问题,发展困难重重。语言转换障碍也是中医药膳在海外推广的一大困局。此外,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体系急需系统化、信息化,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需求随之提高,对养生保健的追求日渐强烈。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今天,中医药膳对外传播应采取多渠道、多元化、信息化的策略推进。

(一)以“中医药膳+”形式,拓宽渠道加快文化认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若想提高中医药膳在西方的接受度,实现中医药膳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中医药膳+”的形式,与多产业相结合,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为当地民众健康事业做贡献。如“中医药膳+养生旅游”的形式,通过跨国养生游,向国外游客介绍中医药膳,将“药食同源”“隐药于食”“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传统中医的经典原则、理论、思想传播出去。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膳+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推介、文化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宣传等活动,以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多方合力,丰富中医药膳的传播与推广活动。“中医药膳+媒体”的形式也是一个推广的强有力加持。可以通过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宣传。在国外进行中医药膳的传播,还需扎根华人华侨这一现成的肥沃土壤,通过华人华侨的力量,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顶层设计,提高传播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加快中医药膳在当地的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

(二)教育与科研合力,多管齐下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自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借此改革契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在我国已发布的中医药标准中,国内标准数量649项(包括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613项);国际标准20项[6](221-222)。虽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初有成效,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多途径多手段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教育上加大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既懂中医药,又了解标准,熟练英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标准在中医药产业中的导向作用。此外,中医药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同样需要官方及民间携手,通过中医药产业合作、教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贸易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贸易体系,打破西方政策及技术壁垒,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加速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创新中医药膳传播体系。

随着全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的蒸蒸日上,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中医药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创新大数据应用,推进……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7]。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整合现有资源,以“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到新媒体等信息化渠道,普及与传播中医药膳学。同时,利用影视节目等渠道传播中医药膳。如古装剧《女医明妃传》《大中医》等,就是中医题材的电视剧,将中医药及药膳等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可谓寓教于乐。爱奇艺播出的《药膳宝典》《药膳新食》等系列短片,每片时长约两到五分钟,短小精炼,实时操作展示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也是实用又有趣的一种推广方式。丰富及创新传播体系,可以让中医药膳以更亲民更迅速更广泛的方式传播。

六、结语

复兴之路,文化先行。中医药走出国门,需要加速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学及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乘如今饮食养生文化的东风,融入西方各国当地饮食文化,以膳食之形,隐药于食,借色、香、味、形兼具的美食传递中国中医传统文化之精髓。我们应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中医药膳+”的形式,多形式、多渠道加速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以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医药膳学这一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继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

[3]徐睿瑶,梁子钰,李俊德.中医药膳食疗在日本的发展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

[4]翁维健.中国“药膳”在国外[J].北京中医杂志,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