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3:18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1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也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整合和摸索。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策略。

一、渗透整合――多学科渗透整合

音乐鉴赏教学要采用多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相互结合,完成音乐教学与多种知识体系的完美渗透。首先,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渗透文学教学内容,音乐作品通过观感和情感来塑造音乐形象,因此,音乐表现的内涵往往涉及文科的许多内容,可将其分为文学形象型、历史画卷型、思想教育型等几个类型。如,湘教版的《音乐鉴赏》教材中“音乐的美――悲剧美”“喜剧美”等都是依靠音乐剧的形式来感受的,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互相渗透,教师要考虑到用文学化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增添音乐悲剧美(或喜剧美)的感受。其次,音乐教学可与多学科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如,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段落分析的模式,音乐教学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如,湘教版《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听赏《少女的祈祷》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首乐曲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播放完该音乐后师生共同并分段讲解《少女的祈祷》的“主题及各个变奏”。总之,音乐教学的多方面融合是可行的,这种共通性为学科融合带来了机会,而这正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音乐教学融入社会,从而反映社会、表现生活,显示其学科的独特魅力。

二、延伸整合――扩展音乐外延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对音乐外延的拓展,使音乐教学从课堂出发无限地延伸开来,给音乐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当然,音乐外延的拓展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可以外延到生活、历史和文化中,提升非音乐知识的比例。教师外延拓展过程中要注意:

1.通过延伸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

在教学湘教版的《音乐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蒙古歌曲《辽阔的草原》。

师:我们一起听一曲蒙古民族歌曲吧。

师:听完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吧。《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来自于呼伦贝尔盟的歌曲。歌曲节奏自由,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

师:我们一起联想一下辽阔草原上会出现什么故事呢?

生:(想象故事,小组汇报)

师:请大家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吧。

欣赏后,师提出问题:你们说一说欣赏民族音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生:听音乐―了解背景―谈感受。

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欣赏歌曲《呼伦贝尔》。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音乐教学的外延拓展就是要从一首歌的欣赏到另一首歌的欣赏,从教师提供的学习理论延伸到另外的学习活动中。

2.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音乐风格中进行外延拓展,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

在教学《爵士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爵士乐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的旋律节奏特点,是从通俗音乐发展起来的独特类型。”基本理论知识传递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学生的兴奋点,这为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作了铺垫。总之,音乐外延的拓展要让学生能获得广泛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使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获取音乐学习的广阔空间。

三、补充整合――专项活动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发挥音乐教学的娱乐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首先,课余开展音乐专题讲座,充实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使他们增加对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一唱雄鸡天下白”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音乐发展讲座,结合本课乐曲与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漫谈自己的听赏感受。其次,教学还可以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开展音乐活动课程。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古琴风韵”可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在欣赏完古琴音乐《酒狂》《流水》《阳关三叠》后,可以组织创编相关的歌舞进行表演,以此作为音乐节的表演节目,同时也完成了欣赏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教学理论要重视整合原则,将多学科、多内容和多种活动形式整合,最终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效性拓展。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3

② 韩艳梅:《跨文化解读》,《电影文学》,2013年第1期。

③ 阳欣:《:美国精神、乐观主义之歌舞再现》,《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4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民族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

一、民族音乐赏析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性

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要求欣赏者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其对民族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的特殊的土壤中,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当地的语言、宗教、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等的影响,民族音乐作品来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民族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欣赏着应知晓当地的社会风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同时,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在民族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历史。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了解,在音乐学习中体会民族文化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二)地方性

民族音乐因为产生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我国根据地域的划分,将民族音乐分为音乐文化组:如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中亚绿洲、中南丘陵等等。在民族音乐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有奔放悠长的内蒙古民歌,有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有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也有激昂高亢的信天游。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应体会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

(三)艺术性

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美,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赏析。首先应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的曲调进行赏析,掌握音乐的基本主题,在此基础上,将诗词分析的方法移入音乐的赏析中,创设必要的情境,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民族音乐赏析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赏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以现代音乐为重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也仅涉及对民族音乐形式上的分析,并没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缺乏思想深度。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族音乐因为其自身的地方性,导致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不能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匮乏,对民族音乐进行赏析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民族音乐的地域差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对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必须对地理、历史、风俗学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

三、高校民族音乐赏析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必须对民族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对影响民族音乐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了解音乐作品的象征意义,才能知晓民族音乐中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产生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因此,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要加大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同时,可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学习方法。

(二)加强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学习,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应重点把握,同时应结合现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作品进行技术层面分析。

(三)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分析

民族音乐赏析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必须对作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进行准确的把握。民族音乐为民间音乐,它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色。同时,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赏析中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中,要让他们明白民族音乐的精髓和核心,学会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

四、结束语

民族音乐赏析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存在着赏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能真正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影响着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赏析具有文化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在高校的赏析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欣赏民族音乐中,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5

音乐赏析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就是经过感悟、体验和再造想象,把听到的音响在脑中整合成音乐语言要素,从中感觉到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把握音乐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音乐赏析无论对于赏析者还是对于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都是多方面的。它对于赏析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有益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对于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支柱,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手段;对于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是实现音乐作品社会作用的必要条件,在造就社会所需的时代新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审美理想的形成。限于篇幅,本文重点阐述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音乐赏析的方法。

一 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

1.有益于陶冶情操

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力量,能够带给赏析者艺术造诣的升华,使其道德情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赏析者在审美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产生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剔除思想意识中不健康、不正确的成分,逐渐变得高尚起来,进而形成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完美的人格。

2.有益于提高审美能力

优秀音乐作品是人类的艺术财富、人文精髓,能够使审美活动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引导赏析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消除错误的审美观,从而使其受到教育和启迪。美的观念是同人们的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的,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其影响极为深远。赏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体裁、题材、形式、风格、内容思想性,作曲家创作意图,具体的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逐渐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音乐形象,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音乐艺术的精髓,养成审美鉴赏与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有益于培育创造性思维

由于音乐语言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求异性和不确定性,总是有意无意地留下了许多空白,因而音乐赏析需要艺术想象力,让赏析者去延伸拓展,去捉摸思考,否则便难以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更不能从赏析中得其境界。音乐赏析不仅需要艺术想象力,而且也发展艺术想象力,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感知。音乐赏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其间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感受、体验和创造,要借助储存的知识和经验,也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手段,这就使赏析者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从而培育创造性思维。

二 音乐赏析的一般方法

1.多听佳曲,感受其美

“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方能知音。”要学会赏析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多听,且要选择古今中外生命力强、感人肺腑的佳曲,感受其富有魅力的音调、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确切的表达内容与音乐语言、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等等。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对我们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要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所以更应该多听。多听民族音乐,会深刻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优秀音乐作品本身都是美的,可博闻广听,就是要扩大听的范围,主动接触不同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让脑海里既有中华民族各类音乐,又有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各时期民族乐派的印象。赏析之前可查阅相关的知识性资料作参考,对作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结合音响带来的美感,便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真挚的感情、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主题。

2.启动联想,捕捉形象

音乐作品驰骋着丰富的想象,赏析时必须启动联想,捕捉音乐形象,才能充分体味音乐之美,感悟其情致和韵味。对于音乐形象,音乐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简言之,音乐形象就是因为音响的启发,使人在脑海中产生想象中的事物形态或生活图景。如赏析歌曲《橄榄树》的音乐,从六弦琴奏出的大段缠绵不断的分解和弦,到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其音调多是下行的,和弦也是沉郁而柔软的,音型却热情而带祈求,又因每一乐句的句尾拖着长音,更增加了哀而不伤的问句气氛,使人产生无限的伤感惆怅,同时伴有向往之情。这种音乐效果,使人联想到月夜下游吟歌手身背六弦琴、独自漫步弹唱的画面。如能进一步展开联想,就会想到台湾同胞由于多年来不能回到祖国怀抱,以至于“叶落求归根,梦境叹依稀”。人们听到此曲,便会激起浓重的乡愁,或由草原想到大陆,或由橄榄树想到和平,仿佛看到自己变成和平鸽,翱翔于烈烈长空,飞到和平之神的塑像前发出撕心裂肺的祈求,热盼回到祖国怀抱。可见,以丰富的联想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可谓胜景无限。

3.体验情感,挖掘内涵

音乐作品不仅驰骋着丰富的想象,并且蕴涵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这是音乐最显著的特点。音乐的内在特点就是抒发感情,音乐作品无不是为了抒情而存在的。换句话说,情感是音乐的生命、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所以在赏析音乐作品时,要以深刻的思想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然后循着对音响的感知,用灵动的大脑去体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或题材范围,进而挖掘其情感内涵。

对于有歌词的声乐曲,因语言本身的含义、节律、韵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对赏析者具有启示作用,要体验其感情内涵并非难事。但是对于没有歌词、纯器乐演奏的器乐曲,要挖掘其情感内涵相对困难一些。乐曲的标题有时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帮助我们了解乐曲的大致内容,同时也可从中揣摩其情感内涵。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在传统狂欢节中对各种动物进行描绘,它是由14首独立短小乐曲组成的管弦乐套曲,14个小标题使人们在听乐时,能够按照乐曲标题的提示,在思想内容的引导下受到作品情感的熏染,从而情不自禁地陶醉于作品中,或受到感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深入乐理,知人论世

前文已经提到,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因为多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及创作意图,总离不开作者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要深入乐理,从作者思想感情的实际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探求作品的哲理性。如唐代古琴乐谱《碣石调幽兰》,有如下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终不见用,他在途中看到幽谷中沁人心脾的兰花,于是感慨道:“兰花是香花之王,如今却与野草丛生,正如‘贤德之士,怀才不遇,生不逢辰。’”于是弹奏了《幽兰》这首琴曲,它启发人们自觉抵御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不畏强权,勇敢地伸张正义、维护真理。

对于那些无标题的音乐作品,应该怎样赏析呢?那就要“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作曲家各方面的情况,一是将其作为个体的人来看待,了解其创作才情、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审美志趣,甚至师承和流派;二是将其作为社会的人来看待,了解其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乃至籍贯、家世和交友。“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社会生活面貌、文艺思潮、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等。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深的音乐诗篇,其哲理性是贝多芬所有九部交响曲中较为杰出的一部。它反映出当时全人类共同遭遇的命运和人民要起来、要解放,社会要革新、要前进,急需寻找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想。但因种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恶势力的无情阻挠,在此社会背景下,作者创作了这首作品,认为只有与恶势力做不屈的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结合贝多芬当时的个人遭遇,乐曲中有着抑郁的成分,更有希望、有斗争、有必胜的信念,充分揭示了作者感情深处隐藏很深的心声,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共鸣,激励着我们以顽强的意志去争取斗争的胜利。对于大多数无标题音乐作品的赏析,因其寄寓着很深的哲理,只有善于“知人论世”,才能充分领悟乐曲的情致和韵味,从而不断提高音乐赏析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弗兰德?劳厄.开启音乐之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

交响乐,既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音乐名词,又是一个容易被误读的文化概念。它曾在西方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和成长,现已成为世界共享的音乐文化系统。今天,它所表达的含义是如此的多元化,让我们无从对它做出单纯清晰的界定。对爱乐者来说,交响乐往往意味着高级音响中播放的CD唱片;对作曲家而言,交响乐可能是探索创作技法的又一次尝试;一方面,它可以代表某一区域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或成为衡量音乐创作水准的杠杆,或成为音乐教育结构的量化标准;另一方面,它又与二十世纪以来涌现的诸多新音乐潮流相对峙,成为“学院派”、“音乐标本”的文化象征。

中国的交响乐发展,已走过百余年的坎坷和磨练。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振兴和普及交响乐,再一次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国策。但是,在振兴和普及的前景中,交响乐所面临的现实却尤为严峻,它涉及到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传播等方方面面,无论是创作风格和技法之间的失衡,音乐教育理念和结构的滞后,还是市场规模的萎缩,都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在音乐教育领域,交响乐赏析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音乐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振兴和普及交响乐的关键环节。尽管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学制和教学大纲也有很大差异,但在教学观念及相应的教学形式上却有着许多相同的问题。其中,赏析分离是尤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交响乐是怎样“存在”于教学环境中的?

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情况①,交响乐赏析的教学内容一般侧重对18―19世纪西方艺术音乐作品的介绍,教学形式分理论宣讲和作品欣赏两部分。理论宣讲一般包括作品的文化背景概述、作曲家介绍、作品结构和风格分析等方面,作品欣赏以磁带、CD的聆听方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语言的抽象性特征,理论分析是隐形、静态的;作品欣赏是显要、动态的,交响乐的整体信息倾向于单一的音响――听觉因素。在这里,似乎缺少某种机缘,某种动力,让赏析之间相互碰撞、整合,犹如一栋主人消失的空房子,徒有其表,缺乏生命力。由于赏析之间的疏离和失调,使学生始终无法真正接近交响乐内含的完整信息,感受到的只是音乐静态的理论信息和动态的音响信息之间巨大的隔膜,教学效果往往流于表面,从而造成学生对交响乐理解上的种种误区。

如何解决交响乐赏析中的赏析分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让理论分析和作品欣赏最大程度地还原交响乐的整体意义,找到其合理的存在方式,是笔者关注的问题。本文无意得出某种确定性结论,只想通过对交响乐发展历程的重新审视,对其所蕴含的整体意义――即存在方式做初步的分析和思考,以求对交响乐赏析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二)

交响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术语,它代表着一个立体化的三维动力系统:即文化动力――音乐动力――仪式动力的综合体。文化动力源于交响乐发展的外部文明环境,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作曲家和音乐受众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特定的音乐传播模式等,呈现多元化的历史“视觉”因素;音乐动力则来自音乐本体所蕴含的内部发展规律,包括交响乐在音乐创作思维、技法、风格、表演等诸多音乐形态方面的基本特征,形成与“视觉”因素相适应的“音响――听觉”因素,最终,两者共存于视听结合的仪式动力中。

交响乐的文化动力来自西方文明。早在光荣而伟大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就为交响乐的文化精神埋下了思辨理性的胚芽。伴随着漫长的文明发展历史,西方文化在浓厚的宗教温床中经历了信仰――反思――批判的三大历史时期,即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启蒙时期的近代哲学和科学革命时期。交响乐的文化动力正是在这三大历史时期中生成、发展,走向成熟,构成了鲜明的文化品格。其中,有源于经院哲学的思辨精神,有来自文艺复兴的人文色彩,有充满启蒙理想的理性特征。超越、个性、科学,是交响乐文化精神的三大法宝,也是推动交响乐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

从交响乐的音乐形态上看,广义的理解,交响乐泛指以戏剧性为主要音乐形象的乐队作品。在这个意义上,音乐体裁的范围非常宽泛,包括器乐体裁中的古典奏鸣-交响套曲、交响诗、交响组曲、序曲等;声乐体裁中的清唱剧、康塔塔、大合唱、器乐思维的歌剧,如瓦格纳(R.Wagner, 1813-1883)的乐剧等。

狭义的理解,交响乐特指形成于十八世纪中期的古典奏鸣-交响套曲体裁。以表演形式的不同,又分为交响曲、协奏曲等体裁名称。体裁形成的历史线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以奥尔加农为起点的早期复调音乐形式,文艺复兴时期主调音乐思维的形成和威尼斯乐派早期器乐曲的创作;在巴罗克时期,大量器乐体裁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为古典奏鸣-交响套曲的形成作好了充分的形式储备。十八世纪中叶,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早期古典风格”时期,法国、德国键盘音乐中的“华丽风格”、“动感风格”,曼海姆乐派的乐队创作和实践,先后影响了体裁的形成。最终,奥地利作曲家海顿(F. J.Haydn,1732-1809)为之奠定了基本的创作规范,通过莫扎特(W.A.Mozart, 1756 -1791)的进一步丰富、完善,贝多芬(L. V.Beethevon, 1770-1827)在十九世纪初完成了里程碑式的创作历程。这是交响乐最具代表性的体裁形式,也是目前国内交响乐赏析的相关课程中,被选择的主要音乐文献。

交响乐的仪式动力,是其文化动力和音乐动力的特定表现形式,是两者内涵的动态载体,是音乐特定的存在方式,也是观察交响乐生命动力结构的窗口。在这里,音乐和文明之中的诸多因素构成相互制约的公共环境,形成内含音乐整体信息的视听现场――它由潜在的社会文化心态和特定的音乐传播方式组成,包括音乐创作(符号形式)、音乐表演(音响形式)、音乐欣赏(视听形式)三大环节,其中,音乐的表演和欣赏成为音乐与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唯一媒介。在这个意义上,交响乐的完整结构应该是视听结合的――离开特定的“音乐仪式”,单一的音响组织结构不可能捕捉到音乐的整体信息,音乐也部分失去了与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可能性。

观察不同的“音乐仪式”,是把握音乐历史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在人类文明历史的不同发展时期,音乐的精神和形式构成发生了无数次巨大的变化。但其中恒定不变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其仪式功能,笔者称为“仪式动力”的重要特征。从远古时代的宗教祭神活动,到近现代的各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公共环境里,音乐与人的内在生命欲求总是通过特 定的仪式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交响乐(本文限定为狭义的理解)的“音乐仪式”是西方文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文化风尚的的缩影。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正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政治上,表现为封建体制向资本主义体制的转型,经济上,逐渐由乡村向城市,农业模式向商业模式过渡,社会结构中,教会―贵族―市民三大阶层内部的能量比急剧失衡,在此基础上,以中世纪经院哲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面临颠覆的前夜。经院哲学的思想武器―思辨理性成为思想革命的批判对象,以此为起点,西方文化进入近代哲学和科学革命的启蒙时期。工具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想。其宇宙观怀抱“人是可以得到完善的”美好希望,认为人是世界的最高理想,因此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不过是用来实现这个理想的工具而已。相对十四―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启蒙时期的工具理性显得自负而傲慢,当它拆毁经院哲学信仰神坛的同时,反而又在神坛里竖起了另一尊“上帝”的塑像――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的人。自负的工具理性让西方文化经受了腥风血雨的思想洗礼,交响乐的“音乐仪式”正是这场洗礼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在贝多芬的交响乐文献中,音乐创作的主题核心始终是“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通过黑暗,走向光明”的英雄形象;在创作技法上,不断扩展作品规模,包括主题素材的数量,素材内部和素材之间的对比层次,调性布局的复杂化,乐队配器语言的不断丰富等等;从第三交响曲开始,作曲家也经历了不断挑战自我的创作过程,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的英雄形象透过炉火纯青的音乐结构达到顶峰,完成了用音乐符号体现启蒙理想的使命。

在十九世纪初的欧洲,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已经从教堂、贵族客厅逐步转移到更为公开的公众音乐会形式,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批公开举行公众音乐会的作曲家之一。分析贝多芬交响乐文献的主要接受群体,贵族阶层所占比重是第一位的。在作曲家人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重要的音乐创作时期,贵族阶层无论从生活方式,审美趣味,还是创作风格等各方面,都对贝多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阶层既代表欧洲传统社会的旧秩序,又对启蒙理想充满了热烈的幻想,这种充满戏剧性的社会角色,影响了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形成,也深刻体现了西方文明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贝多芬的交响乐用音乐语言印证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在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倾听贝多芬交响乐的人们,在贵族沙龙、爱乐协会济济一堂,通过其波澜壮阔的音乐语汇,感受人类改变世界、征服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在这里,音乐的规模、主题的发展、现场中音乐家和受众的呼吸汇成立体的音乐世界,这一刻,音乐充满了力量!

(三)

理解“音乐仪式”在交响乐赏析中的重要性,平衡文化动力―――音乐动力―――仪式动力的视听关系,是把握交响乐整体意义的关键。其中,音乐所独有的音响组织结构是显在的听觉因素,而音乐所暗含的文化心理结构是潜在的视觉因素,这是一种心理视觉,是对已成为过去的音乐现场的回忆。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7

【分类号】J60-4

一、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是抒感的一个方法。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上过音乐课,一直在进行着音乐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是西方音乐,赏析的作品大部分也来自于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尽管是传统音乐,人们还是按照鉴赏西方音乐的方法去品味,这就对传统音乐色赏析出现了误解,使那些有力量、有价值的音乐就此埋没。因此,应该呼吁大家完善和提高对音乐赏析课程的重视,学会正确赏析除西方音乐之外的好音乐。现在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技术和审美为主,受西方音乐教育影响颇大,音乐教育比较模式化,固步自封,使得音乐教育模式化、单一化,侧重技能,本文认为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脱离音乐的发展方向。西方式的音乐教育使得民族传统音乐逐渐缺失,音乐教育转换新的教育方式势不可挡。

二、音乐教育和音乐赏析价值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进展,具有工具色彩,在现在时代转型背景下,要想跟上时代变化,现代音乐教育规范化教育必须创新和改进。音乐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育人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西方式音乐教育以哲学理论为根本,比较模式化、死板,现在音乐比较追求个体化,注重生态文明,回归创建音乐的作家本身,有利于更好的产生共鸣。音乐赏析的目的是了解创作的初衷,可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个人节操的升华,建造个人的精神世界。音乐赏析不仅懂了别人,也让别人懂了自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授科目、大纲、内容、课时、教学形式等项目,是如何实施音乐教育的标本。还包括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等等。课程设计一定要重点突出,注重实践和以学生为本。

1.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

老师是音乐之路的启蒙者,是音乐这趟旅行的领路者,在学习音乐旅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音乐教育需要资深的,有多年学习音乐经历的人,重要的还需要有能力启发和带动学生们的情感。赏析音乐的第一步是能产生共鸣,读懂它内在的情感,把死的东西变为活的事物。老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音乐也需要有天赋的人,如果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那何谈领略音符的力量。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能继承发扬音乐的人,生源水平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有天赋的、潜力的学生,也可以减少音乐教育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培养更多音乐赏析“巨人”。可以通过最常见的考试为标准来衡量,如饱含情感地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模仿等等方法。

2.课程结构

根据往年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常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赏析专业知识、专业课外拓展及实践教学五个部分。从形式上来说,与其他高校框架一样,主要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顾名思义,是每个学生应该熟知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选修,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来选择的,体现了音乐的个体化。但是,选修和必修课程比例一定要适当,专业课程不能太少。专业课程才是是音乐赏析学习的主要知识,是音乐赏析的基础。除此之外,应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抛弃原有的守旧的模式,实行培养人才的弹性化模式。

3.课业内容

高校的音乐赏析教育也是普通的转科大学教育,也需要完成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例如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理论等。除此常规的课程项目外,重要的就是专业的音乐教育。音乐赏析的学习范围非常广,因为首先音乐的范就很广,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剧、舞台剧,各种戏曲及钢琴曲、吉他曲等各种乐器奏出的曲子,其次还有东西方的差别,即使都是摇滚,东西方的摇滚又有不同的味道。一定要注意避免课业内容太窄,使学生认识面窄,难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4.教育方法

古往今来,针对音乐赏析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的音乐赏析教育方法逐渐适应了大众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人这个个体。其实,音乐的享受本来就是注重个人感受,音乐赏析要体现个人价值。其次要选用适合东方特色方法,从东方音乐角度出发学习。要学会赏析,就要先学会领悟音乐,领悟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现实践的重要意义,学习音乐的产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在你能懂一首音乐的时候,你也就在慢慢学会赏析了。

5.课业评估

就像学生的考试一样,考试必不可少,定期评估也至关重要。定期评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见评估的重要性。课业评估可以分成多种形式,课堂积极性、书面形式和自我创作等。专业的理论基础需要书面的形式,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卷子。学习的不同内容的音乐进行创作及自我点评。最终通过专业的老师们综合各方面表现给出成绩。

四、总结

随着音乐越来越多,能理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对音乐方面,这是极大的埋没,对我们是极大的损失。懂音乐赏析的人能帮人们去了解它,不管它对你意义如何。一首歌,可能能让没有勇气的人鼓足勇气,可能能让寒心的人再次感受到温暖,可能能让丧失信心的人重拾信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音乐赏析的力量。弹性化、科学化、创新化地进行音乐赏析教育是大众追求的目标。按照如此教育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音乐赏析界将呈现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8

一、基本状况与初步分析

在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素质课程①是名称为艺术(音乐部分)与艺术(书法部分)结合一起的一门课程,始开于1993年9月,在2009年分开,分别更名为音乐、书法,授课对象为各师范类专业大一学生,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时6―7周,每周1次,每次2学时,共计12―14学时,1学分。教师分别由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教师兼任。音乐课程与艺术(音乐部分)一脉相承,目的在于加强师范类各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

自1993年始,音乐课教学先后共由6位教师担任,现今还有3位教师同时担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架构、兴趣爱好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之本课程一直缺乏统一的教材,各教师所授内容都不相同(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6位教师的学术背景不同,教课之内容也有一定的区别。可以看到,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其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即知识架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1.因为受过系统的钢琴训练,所以较倾向于自己比较熟悉的西方古典音乐及大量中外钢琴曲目,在A、B、C3位教师的授课中有明显的体现。其中,教师A由于喜爱中国传统音乐,在2004年编著出版《中国民族器乐曲赏析》,所以此后,将教学内容改为中国民族器乐曲目欣赏。

2.教师D知识架构为民族器乐演奏并作曲理论,由于学习过作曲理论,其视域较广,故其在教材内容与专业背景――民族器乐相重合的情况下,更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其他一些音乐种类。

3.教师E知识架构为键盘表演和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深受学生欢迎。该教师在兼顾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爱好做适当的延伸,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4.教师F为专业音乐史论硕士研究生(西方音乐史方向),故其在教材之外引进西方音乐史论。

每位教师因其知识结构不同而授课内容有所差异,择其善者而教之,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看,是对于教材或者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从教师授课的角度来讲,何尝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变通”之法?

在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几点共同之处:

1.授课内容以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赏析为主,没有声乐曲目欣赏教学以及其他与音乐相关的教学;

2.只根据所要讲授的欣赏内容进行理论讲授,而没有讲授一些与音乐学相关的交叉学科;

3.授课内容为纯粹的课堂讲授、欣赏,而无相关学生参加的音乐实践活动;

4.在思想认同中,各教师只将这门课程教学作为任务性课时来完成,或者说并未将音乐课教学作为一门真正的课程

教学。

二、问题之探究

上述现象在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音乐素质教学的教师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以教授音乐专业学生的方式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讲授欣赏曲目的乐器及其相关知识,讲授乐曲的背景、曲式结构及相关音乐理论,然后教学生欣赏乐曲,忽视了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会的视听、音乐活动的参与、音乐演奏、演唱的学习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类的理论知识并不抱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反之较为淡漠,在此理论讲授之后的乐曲欣赏环节中,注意力很难集中,尤其对于一些演奏时间较长的曲目更甚。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普遍要求,对于音乐学科来讲,二者的结合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在时间的流动中显示其声音特性”③,这样时间的流动所依靠的就是实践操作。理论教学提供了音乐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而实践教学则实现了音乐在实践中的流动。即使从单纯的欣赏角度出发,理论教学提供的是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及其意蕴的方法,而实践教学则确保欣赏者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并从操作意义上――尤其是中国古代作品和近现代作品,理解并接受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美学含义。正如赵宋光所言:“受教育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主动参与艺术生产这一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努力提高生产的效率,才可能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类本质力量自身生产。”④

一些教师对此没有辩证地认识,但是,这并不是教师的错误,因为他们――在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时候,理论就没有和实践真正的联系起来。现实的高校音乐院系中的理论课,如和声课,曲式课,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西音乐史等课程得不到学生重视的原因即是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就在所难免,而且在学习者与教授者的意识中似乎也“理当所然”,因为“求学经历亦是如此”。

另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带有实践性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更能调动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感到学以致用的同时,学习效果将大大提高。同时,实践的“有声音乐”更加符合音乐在非音乐专业学生心目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水到渠成之感。

(二)授课内容的视野狭窄

在授课中,内容多为中国民族器乐曲目赏析,表现得较为单一。事实上,就单纯的音乐欣赏而言,其不仅应包括中国民族器乐曲目赏析,还应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中国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等,更应包括隶属于音乐文化的西方古典音乐、近现代音乐、现代流行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这样的音乐文化才是较为全面的音乐文化。现行“偏科”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眼界的开阔,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音乐素质课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在于兴趣,整个教学过程都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应当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教育学所指出的:“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颇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⑤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的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尽量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并使其发展、壮大,变为一种求知欲,切勿削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创新教学模式

(一)注重培养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师资

音乐素质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多数都与师资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知识架构、文化观点、教育实践等,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多数音乐院系的教师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声乐、或钢琴、或理论等。这些教师在音乐素质课程教学中,必然以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文化观点进行教学,所授课内容之偏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培养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师资,应成为改革音乐素养课的重中之重。

合格的音乐素质课师资应该具有全面的音乐素养,这样的素养包含两个方面,即音乐素养与音乐文化素养。

在音乐素养方面,应包含音乐实践层面(如声乐演唱、钢琴、器乐演奏等)、音乐理论层面(如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学理论等)方面,对此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涉猎,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从音乐实践层面演示、从音乐理论层面分析。唯有此,方能展示给学生全面的音乐、立体的音乐,呈现出实践与理论联系的紧密。

在音乐文化素养方面,必须树立大的音乐文化的概念。音乐首先是文化,不仅仅包括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歌、舞、曲等,更重要的是音乐所生存的文化土壤。不同民族的文化土壤是欣赏、理解不同民族音乐最好的钥匙,礼乐文化、中庸思想之于中国古代音乐、社会化大生产之于西方管弦音乐、热带丛林的生存环境之于非洲鼓乐等,皆是如此。这样的音乐文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了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音乐在民族构成中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世界民族音乐,更能使其真正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推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改革音乐素质课教学方法,建立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制

音乐素质课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统一体。

方案之一:在大学校园中,有很多社团组织,音乐素质课应当充分发挥与音乐相关的社团组织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感受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社团活动的指导,提高了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利于校园社团组织建设。

方案之二: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组,采用每组学生集体音乐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外,加强指导学生对于集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排练;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音乐活动进行理论的分析,并以其为原点,进行四周放射式的知识的讲授,充分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开放思维,思考音乐文化,感受音乐的魅力。应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要求教师知识的全面和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并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的进度与节奏。

结语

笔者用教育部在1989年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愿与音乐素质教育的同行们共勉。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注释:

①音乐素质课程属于艺术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书法课。二者学时基本相等,共一个学期。以下皆简称为《音乐》课。

②2004年,教师A编著《中国民族器乐曲赏析》一书,并作为教材使用。

③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39-02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欣赏、分析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科目。在对古今中外数目众多的、具有一定思想性和美学价值的音乐名著的审美实践的同时,既使学生获得艺术的美感享受,又促使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使他们对音乐作品和内容形式的积极自觉地感受,培养他们分析音乐语言及其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的能力,以帮助形成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开阔艺术视野,为达此目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启发学生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中去。促进他们在音乐上的发展,培养他们具有“音乐的耳朵”,这就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和任务。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弦歌绕梁而置若罔闻”,美景“在目而熟视无睹”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了。”

经过近二十多年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终于摸索出了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真正成为学生积极自觉地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如何让学生自己积极调动“感觉”和“记忆”这两种能力,用感觉觉察正在产生的音响;用记忆把握已产生的音响,跟踪音乐,寻找运动中的音乐形象,我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诱导性的教学和讨论式的教学相结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启发式的教学

由于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它是通过不同因素组成的声音,通过人们的听觉感知,而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获得音乐的感受。而它不可能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视觉形象。人们看不见它所描写的对象,但通过音的高低、长短、快慢、强弱等要素的变化,可启发人们在意识中存在的听觉――视觉间的联想,产生情绪或感情共鸣,引起对抽象事物的想象、从而体会出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比如,在分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呈示部中的引子时,那轻柔的弦乐颤音,那优美动人、活泼跳跃的长笛,华彩的旋律,那双簧管柔和抒情,细腻的音色描绘的是那么逼真、自然。在这里,我首先启发学生,当你置身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有那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桥,在那薄雾缭绕的大自然中,你就会随着这缓缓流动的音响,感受到轻柔的弦乐颤音,像是平静的小河水在荡漾,晨曦拨开小河上的薄雾,生机盎然。长笛吹出的优美动人、活泼跳跃的华彩旋律,像初醒的小鸟在枝头歌唱。双簧管柔和抒情、如诗如画般的音调,使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齐放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感情”体验中去,如同在视觉中见到一样,仿佛身临其境达到了“理智”欣赏的目的。

二、诱导性的教学

由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是一个动的发展过程,作曲家塑造音乐形象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就是说,随着时间不断地流逝,那些高低、长短、强弱、音色不同的音被依次呈现、发展、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音乐它不能像绘画艺术那样,通过静止的画面来表现,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依次呈现、发展、有机地组织起来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不同的音,才能构成不同的音乐形象,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使人们受到感染或感动。同时人们自身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同样需要时间。学生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就必须充分调动“感觉”和“记忆”这两种能力,把握正在产生的每一音响。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诱导学生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中去。这一教学手段,一般用于作品分析之后,欣赏音乐前,即在学生有了理论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和“记忆”这两种能力,诱导学生,动之以情、共鸣以情,触发学生听觉与视觉中的想象与联想,达到进入“感情”和“理智”欣赏的目的。比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暴风雨》之前。我首先启发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暴风雨的情景加以回忆、描述,目的在于诱发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暴风雨中,先于音乐进入情感体验,紧接着进入音乐中的暴风雨,使之更能领会到弦乐下行弱奏的音响,就像是风雨飘摇中的树枝;定音鼓奏出的不同强度的轰响,仿佛听到了暴风雨中的风吼雷鸣。

并且在联想的同时,联系自己经历过的或间接认识到的生活现实,使我们如同在视觉中见到一样。这些能够触发我们视觉联想的多是那些音高、节奏、音色、响度等方面的特性,可用乐器加以模拟的音乐信息。有时,我们听到高低、强弱不同的音响,虽然它们并无音响特征可模仿,但有形状、体积、远近、运动、光和色等直观特征。可类比(类比――人们对性质相近事物的联想,用声音或乐曲形式的某些特征,使其在人们头脑里产生出类似的自然现象的变幻)现实生活中空间的高低、情绪的高昂与低沉;而音色明暗的变化,会使我们类比西安市生活中光的阴暗,情绪的愉悦和忧伤。如我们在欣赏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时,那不同乐器在不同音区奏出的明暗不同的音色,把“黎明到中午”的海上的浓淡、深浅、色彩变幻不同的光照,做了细腻精致的描写。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投入到“感情”和“理智”的欣赏中去。

三、讨论式的教学

这是学生自我分析、欣赏的教学过程,每个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音乐作品各抒己见,达到自觉进入“感情”和“理智”欣赏中去的目的。比如,在分析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时,同学们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自我表现教学,他们以自身的感情体验,深入讨论、分析作品,并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这首作品的感动之处,在于以流行歌曲的形式展现“爱国主义”,这一严肃的主题。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那朴素的歌词展示着炎黄子孙的昭昭爱国志;它虽然没有激越的旋律,但它那诚挚的曲调流淌着中华儿女的汩汩赤子情。因而它像一股清泉,泌人心脾、令人陶醉。又如,分析欣赏歌曲《龙的传人》时,学生能充分展示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音乐素质,创造性的从文学形象去捕捉音乐形象。认为歌词和诗一样,要靠形象来表达感情。一首歌词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形象性上,形象越鲜明,感情表达的越充分。“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有的人说,以“龙”这一形象比喻中国,以“龙的传人”来比喻中华民族,手法新颖独特,寓意深刻。还有人的说,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关于“龙”的神奇、美好的传说。成语中也有不少借用“龙”的,如“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可见,“龙”是威武、朝气、善良、美好理想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它勾起了我们对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辉历史的自豪感,为我们有“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就“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振奋。对“多少年炮声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的局面发出感叹;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人民,发出“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它以其独特的纯朴、深沉美,深深地打动了每一颗中华儿女的心!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字字,一声声,说出了大家早已想说的话,抒发出埋藏在我们心底里的感情;既真挚,又深沉,唱出了台湾人民向往祖国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表现了一代青年在民族意识上的觉醒。学生们的分析准确而又质朴。通过讨论式的教学,学生自觉做到了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中去。

然而,音乐艺术有其特殊性,它不像文学、戏剧那样,通过概念的符号――文字,表述故事的详细情节,描写人物的作为,直接表现某种概念。也不像绘画那样,画家通过构图、造型设色等表现手段,在静止的画面上,通过生活一霎那的镜头,创造出可视的形象,逼真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作曲家只能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面对客观现实,产生情绪感情的反映。它是以一种含意隐晦的,缺乏视觉可靠性和概念准确性的语言,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带来了音乐的第一个特殊性――不能表达某种事物本质,更不能直接表达抽象的是非逻辑判断。所表达的是事物引起的情,以及好与恶的情感判断。由于音乐缺乏具体形象和思维的准确概念,又带来了音乐的第二个特殊性――不确定性。它不能指明具体的主人公,很难明确过程的因果关系等。从而决定了学生们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强烈的主观倾向,和因修养、阅历的不同而呈现的因人而异的幻想。比如说,你听过舒伯特的《摇篮曲》吗?你看见那一双父亲似的手,母亲似的手在轻轻地晃动着一只摇篮吗?摇篮里是一个男孩?还是一个女孩?或者竟是一个梦?但,是温情的,是充满着人情味的。我想这是一个恰当的举例。

四、对比试的教学

对比也是音乐表现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像优劣音乐作品的对比;各种音乐流派和音乐作品风格的对比;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对比,同一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演唱演奏形式,也是让学生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中去的很好的办法。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时,可以先播放S.H.E演唱的流行歌曲《不想长大》,让学生作比较,会发现如此时尚、前卫的音乐竟源于两百前的古典音乐,出自音乐神童莫扎特之手。又如:在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将同一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演唱形式的民歌《茉莉花》进行对比聆听,逐步加深学生对《茉莉花》的认识;而后让学生听赏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片段,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历史和国外,进一步从历史和世界两个维度来深化自己的体验及认识,那就是茉莉花是美的,《茉莉花》音乐与中国民歌也是非常美的,它早已深深植根于世界音乐的百花园中;最后欣赏由童声、混声合唱队及乐队构成的千人交响合唱《茉莉花》,以清新优美的旋律变化、丰富多彩的音色对比、缓慢舒展的速度处理,感染了所有学生。由于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方法运用得当,且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许多方法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作用,音乐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地感受音乐的美,获得音乐审美的能力。除此之外,音乐作品速度、力度、节奏及音色的对比等都能从某一方面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例10

一、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新元素分析

什么是民族音乐?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民族音乐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民族音乐由那时起,一直演变和发展至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民族音乐分为这样五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每一类音乐都有其独立的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这就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音乐。

什么是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就是指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技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技巧,这些技法既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更新,同时其发展又受着时展的局限,因此每一个技法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21世纪的今天,民族音乐主要的新元素有:中西作曲法的结合、中国民间曲调新唱、说唱音乐融进流行音乐等。这些技法,让民族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人们在当今时代对民族音乐的新需求。

二、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1.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紧跟时展步伐的需要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旧有的事物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同时,人们也特别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新要求,民族音乐中也注入了新元素。另外,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敢于挑战,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前的新课改,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都说明了一点: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可行的。

2.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要求社会的各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课堂中加入新元素,既是对民族音乐鉴赏课的丰富,更是对学子们音乐知识的一种补充。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从培养学子的民族文化素养做起,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3.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充实当今学子生活和丰富学子们知识的需要

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理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另外,青年学子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对生活、对知识都有其新的要求。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正是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知识,提升其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4.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民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民族音乐鉴赏课堂。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广受推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广大音乐爱好者认识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就必须加大课堂的民族音乐知识量,就必须注入新的元素,激活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歌

近年来民歌的呈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在社会中兴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热潮。多样化的民歌形式,改变了民歌在学子们眼中的固定模式,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子们面前,受到了喜爱。但这种喜爱是停留在民族音乐的表层理解的,大多数学子没有对民族音乐进行专业的解读,当然很多时候是不会解读的。因此,将民歌引入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比如社会中广为流传的阿宝的原生态歌曲,还有黄英的《映山红新唱》等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民歌都是可以引入到民族音乐鉴赏课,供学子们鉴赏和讨论,既能激起学子们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激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探讨,通过这些个体现象的分析,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

2.说唱音乐,也就是曲艺音乐

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类型之一。提起说唱音乐,学子们多数感到茫然和陌生,但是换一个形式,提起东北二人转,学子们就不会陌生了。这就是说在民族音乐鉴赏课堂中不要仅仅依赖课本和理论,要重视素材的分析。通过社会中热点的素材并对其进行由点到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将说唱音乐的具体内容一点一点挖掘出来。这样既能顺其自然地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挖掘出来,又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地、深入地鉴赏这些素材。

3.民族器乐

在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民族器乐。大多学子对民族器乐并不熟知,但这些器乐的表演一定程度上会激起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理,因此民族器乐作为一种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既可以满足学子们的好奇心,拓展学子们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同时也能激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戏曲音乐

近年来人们对戏曲音乐的热情大大减弱,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戏曲音乐里方言重,很多时候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其二生活中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淡化了人们对传统的文化方式的关注程度。因此,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就可以考虑将京剧之类的国粹,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堂这既是培养学子们对京剧的兴趣,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京剧文化。

四、结语

民族音乐就是从古到今,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音乐。将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课,是为了增加学子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因此,作为现代课堂的音乐老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在引入新元素时,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一辅助工具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肖伟华.引领潮流 宣扬文化――关于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得研究[J].现代交际,2010,(12).

[2]丁言涛.试论国乐名家应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J].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