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2:44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1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蓬莱市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蓬莱市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化馆、图书馆,并且建筑面积均不少于3000平方米。而目前蓬莱市“两馆”都是依附于文广新局办公大楼开展业务工作,建筑面积及其他硬件设施均未达标。镇、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南部山区不如沿海地区,农村地区不如城市社区的失衡状态。二是文化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依然是文化事业的主要投入者,在吸纳和动员社会力量方面明显不足,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比较单一。三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村居基层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民间艺术亦后继乏人,已经出现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有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为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已经在文化政策、设施建设、队伍组建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以西部大城市成都为例,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验城区,构建城乡一体文化的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1]。我国人民对文化要求逐渐拔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人员、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等重要构建内容还需不断地完善与进步。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

1.1公民自由

文化权利的基本标准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每个国家的宪法制度与文化权利的文件内容都重点提到,国家公民有追求文化自由的权利,其中包含信仰、思想、艺术创作、表达等多方面内容[2]。我国所颁布的宪法内容中也明确表达了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我国公民需要重视的是,国家表示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公民可以利用文化自由的权利放任自由。

1.2文化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文化参与。现今我国开始鼓励人们创办民办图书馆。“科教图书馆”已经分别在10个省市创立了25家加盟图书馆。现今,民办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采用政府协办、民企民办、民众合作创办等方式创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占比博物馆数量超过三成,已有30家有余。其次,公民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项目。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其建设的“垡头文化中心”以社区内的居住人员自由建设,并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实施政策。促使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

1.3文化公平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方案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平与原则。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群众都应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公平。例如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其城市决定构建超出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公共文化项目,“大剧院”为体现最明显的项目之一。大剧院构建资金较大、票价超出当地实际消费水平、大剧院的文化项目与老百姓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收益不佳等等问题都违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2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地区的政府部门为投入建设的主体,但国家公民的参与、对于社会文化的责任承担能力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国家政府部门与公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公众文化自觉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号召,国家与公民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水平有待提升。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得出结论,从产生国家形态初期,一直由权利者与高阶层人士掌握文化资源,高阶层贵族和权利统治者拥有专享文化的权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也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从未产生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更无法唤醒社会公共的文化意识。社会发展到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体制,我国公众才得以享受平民化消费和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与平台,公众公共文化意识得到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决策层有直接的关系,更是公众文化需求的体现。

2.2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

地区政府对文化共建有重大的责任义务,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地政府要保证社会公共文化的完整构建,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原则目标,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具体规划、设备投入、设施建设、公共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兑现对公众的文化责任。

2.3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拉动积极文化内需

公众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是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文化实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矛盾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或其服务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全面,公众参与文化服务没有积极性,其投入与产出也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对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转变政府热度过高、群众过冷的情况。其中还有一点问题尤为重要,文化设施中体现文化内涵较少、民众参与性不高,导致文化设施的用处没有得到发挥。政府可以将部分文化场所进行免费开放,将收入标准降低为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积极拉动文化内需。

2.4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指导开展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3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图书馆人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在和谐的环境中完成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再塑造。

(3)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应全面反映工作宗旨与行业精神、工作与学习、管理与服务、思想与行为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集中全体人员的思想和智慧,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单位文化体系。

(4)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应发动全体图书馆人共同参与,树立人人是文化建设主人、人人是单位形象代表的观念,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单位文化建设做贡献。

(5)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单位文化建设应与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单位文化的形成必须依靠单位干部职工长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要做到目标明确,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确保单位文化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2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构成

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管理手段的内涵。其构成系统从结构层面而言包括:

(1)物态文化层。即见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表层文化。主要是单位直观形象如单位的环境、标识、单位人员的风貌等。它们虽然以物质形态存在,但能反映单位的观念、精神,表层文化更多从感官视觉上给人以强烈感受。

(2)制度文化层。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规范,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特点。制度文化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廉政制度等。

(3)行为文化层。行为文化是单位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表现在业务工作、事务管理、待人接物、仪表举止、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是单位理念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单位形象的直接展示。

(4)理念文化层。理念文化是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单位精神、单位共同愿景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3宁波市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宁波市图书馆在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围绕着“公益、平等、开放、创新”的单位精神,充分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各种提升素养、展示自我和拓展创新平台,积极营造积极和谐,健康向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从“学习、和谐、民主、规范”四个方面来打造“馆员之家”,形成宁波市图书馆特有的单位文化。

3.1利用特色资源,打造学习之家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适应时代需求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把职工的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放在首位,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之家。

(1)利用讲座资源。当前,图书馆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领域拓展的一大亮点,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宁波市图书馆,从2006年4月开始,天一讲堂经多年打造已成为宁波市的文化品牌项目,每周都有不同的名家走进讲堂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来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馆领导带头聆听,在馆领导的带领和教导下,职工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聆听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2)利用图书资源。图书馆最大的资源便是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300余万册,还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我馆鼓励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并适时组织职工参与到读者的阅读沙龙活动中。

(3)充分利用中心馆资源。宁波市图书馆是宁波地区的中心馆、龙头馆,每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培训期间我馆均安排相关业务人员参与,形成馆内馆外互相交流,相互探讨,共同发展良好氛围。

(4)充分利用图书馆系统资源。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推进,图书馆系统和馆际之间的交流随之加强。每年,我馆多次派员参加部级、省级等图书馆系统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会,开展馆际互动交流,整体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社会文化服务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专业业务人员更加明确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图书馆工作。

3.2丰富文化生活,打造和谐之家

职工文化活动是促进单位和谐、增强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馆员之家”的打造是我馆单位文化建设的特色。

(1)读者活动共参。每年我馆都面向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在2014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中如“风雅鼓楼,诗琴永丰”端午雅集、“天心月圆诗画甬图”中秋诗会,我馆职工不顾节假日积极参加,与读者互动,增进了解。

(2)单位活动凝力。首先,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建立职工活动室,开展系列健身活动,如乒乓球、台球、棋类等。2014年,结合文卫工会健康年活动,组织职工开展诸如健康歌表演秀、幽默创意比赛等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健身,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健康的体质,为社会公众服务。其次,为引领树立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图书馆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先后组织开展职工拓展训练、中秋职工才艺展示活动,举办“最美甬图人”微演讲等等活动,在职工形成相互理解、包容、协作、欣赏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团队。

(3)共建活动互进。宁波市图书馆馆外流动图书馆170余家,本着“共建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与流动馆开展共建互进活动。先后与局机关联合举行了“六一”职工亲子趣味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走进象山某驻军开展交流联欢,通过活动不仅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从他们身上学到坚守无悔这一朴实的人生观。

3.3发挥员工力量,打造民主之家

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监督作用,让职工参与管理,主动关心单位建设发展,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

(1)强化意识。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坚持每月开展职工教育,不断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自省意识。每年“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文明结对村慈溪胜山镇胜山村,为特殊群众送“微心愿”,到余姚梁弄实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推进民主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民益,确立职工在“馆员之家”中的主人翁精神,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调研、分析、讨论、决策的工作作风;从开放时间的调整、职工食堂的提升,到图书馆新馆建设,新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的出台,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参与讨论,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发挥工会职代会作用,让职工履行民主决策的权利,重大决策如《职工岗位职责和岗位系数方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此外,为保障女职工权益,行政领导还与工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障协议》。为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设立意见箱、网上邮箱,开展网上或书面调研。

(3)加强监督。党支部专门设立了纪检委员,对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等进行监督;部门主任和工程项目负责人与馆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加强廉政建设,杜绝不正之风。

3.4健全管理制度,打造规范之家

“馆员之家”重视营造温馨、规范的工作学习环境,提升单位内外形象。

(1)提升形象。重塑单位环境,注重单位内外整体形象。我馆本着“以读者为本”,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一楼原图书外借室和三楼原图书阅览室的图书排架布局做了调整,打破“借”、“阅”界限实现一体化服务,提升图书馆对外服务功能。对本馆的VI系统进行提升,尤其在图书馆对外形象宣传中常用的如log、色彩、字体进行规范,统一基调、统一规格,规范设计制作摆放。重新设计制作了公告栏、宣传栏、宣传资和各开放部门借阅制度;开设了微信平台,还对本馆外立面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在公共场所安放自动饮水机、在服务台增置常用药、老花镜、雨伞满足读者的需求。

(2)严格制度。为加强单位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先后建立或完善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审批制度、财务管理细则、合同管理制度等等,对外借借阅制度也作了重新的梳理,明确了操作流程和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律可查。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4

文明社会的标志就是公民享有一定的文化权利。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基本的现代文化生活没有充分享有,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建立公共图书馆可以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还存在一些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现象,这和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农村文化缺乏的现象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接收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较少。农忙过后,多数农民的生活比较单调。而且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文化传播类的基础设施较差。除了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之外,多数都沉溺于。虽然一些农民对于从根本上抵制,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的活动设施以及空间,娱乐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诸如图书馆、电影院一些公共场所,在农村几乎见不到,所以,这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入瓶颈期的主要原因。一些领导者和决策者把农村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积极地引入一些经济项目,而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地方进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设施的设置。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对农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人际关系,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可见这些方面的意义是经济类的活动无法实现的。农民的意识要超前,接受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乡风的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另外,现在农村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和新农村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公共的文字图书馆或者在音像图书馆的建设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有些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望较为强烈,但是书籍的市场价较贵,出现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因此,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二、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小康社会的建立。因此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由于农村的人口众多,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增强农民的整体素质,对社会秩序的完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转向农村。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努力处理好农业、农民和农村三者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文化是民族之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固化、整合作用。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另外,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进行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对农民的思维和习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目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该如何开展?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新农村又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化呢?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图书室、文化站等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可采取指派图书馆主要业务部门直接挂钩乡镇图书室负责业务指导或跟班学习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和指导方式,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文化现状,热爱农村文化工作,关心农民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发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二)普及网络知识,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当前,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让农村少年儿童了解网络,学习网络技术;应设立新农村建设网站平台,建设万村书库工程,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导农民及子女掌握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三)构建田间文化乡镇图书室,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一方面,开展图书室、阅览室、文演室、健身室等不同档次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创建各种民间文娱团队,开办田园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采取“托管式”的方法,派专业人员分片管理,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人。其中,可按照“政府推进、社会主办、多方参与、群众自助”的基本方略,从实际出发,坚持国办、民办、多元筹资办馆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采用引导鼓励、资助、扶持等多种办法,兴办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基层图书馆(室),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的需求。

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逐步形成网络

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设立图书馆,因为各级各类图书馆隶属关系不同,其基本特征是条块分割的多元化分散管理。整个区域图书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封闭、各自为政、协调困难的局面。如农村图书馆隶属于乡镇文化站,因文化站工作范围宽泛,加之不少地方经费不足,政策不到位,农村文化队伍待遇低且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图书馆难免沦为其附带的职责,导致了一些农村图书馆难以为继。由于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县级公共图书馆对农村图书馆的扶持与帮助显得非常有限,可以说是有力使不上。因此,体制不顺和合作机制创新的缺乏己影响了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农村图书馆的发展。

1.加强村图书馆(室)的建设

村图书馆(室)是农村图书馆的基础。它是直接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对于它的建设要从本村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有的放矢,创办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图书室。本乡镇、村工农业生产专业户中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用书应当成为当地图书室重点收藏用书,要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真正满足本地区农民的需求。

2.逐步实施图书馆(室)网络建设

农村图书馆(室)网络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规范,要完善基本设施,规范基本制度;其次,县、乡、村三级都要重视农村图书馆(室)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添置设施、设备、购入图书。

(二)建立实施“图书交换流通工程”

目前,在不少地方,图书馆把藏书视为各自私有财产,只藏不用,不注重发挥其效益,不仅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建设,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转变观念,要在定位服务农村上下一番工夫。应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图书馆为分中心,村图书馆(室)(文化站)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走下去,了解农民朋友想看什么书,并根据其需求,把书送到各乡镇甚至各个村,让村级图书室与全县各级图书馆进行图书流通,让各级图书馆馆藏图书与农民朋友实现“零距离”,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既节省了资金,也拓宽了服务面。

(三)普及网络知识,缩小数字鸿沟

目前,在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方面,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非常大。农民由于所受教育程度有限,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技能较低,难以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这会造成新的贫穷。农民作为最需要得到信息保障的信息弱者,缺少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这一社会群体的信息保障仍然必须由公共图书馆这一机构来实现。

五、总结

公共图书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建设中,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由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重大,所以必须要在农村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这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键,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5

“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集合概念。在我国,《易经》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为“文化”一词的最早出现。简言之,文化就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积淀的总和。“文字”则是人类记录语言、文化的符号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字”同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系列,因而包括文字在内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区域的全社会所共享。作为“社会之公器”的文化,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并为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努力。

但是,教育部关于“汉字微调”方案论,则从多方面彰显了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的偏失。浅议如下:

一、文字的功能作用

1.社会交际的功能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功能首先就是应用于民族区域人群的生产、生活的交际需要。由于环境、时空的变化,纷繁复杂事物的出现,人们仅靠语言进行人际交往已不相适应,“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为其繁。”(许慎《说文解字序》)因而文字自然成为继语言之后担负“交际”的重要工具。

2.传递信息的功能

人类社会活动交往的日益频繁,人类大脑思维的日益发展,社会信息量的剧增,传递信息的特殊使命因而为“文字”所肩负。它的基础在于语言的社会性,在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约定俗成,因而具有对象的可指性意义。“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荀子《正名篇》)。

3.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作用

人类社会文字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交际活动、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由于“文字”的特殊“符号”形式,承载着人类漫长生存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血与泪凝结的智慧经验,从而实现了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并最终主宰世界。

二、汉字的美感特征

1.结构的严谨合理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且最古老的方块字。它的结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成字等,但是都具有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的特点。

2.笔画的错落有致

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主要笔法组成的一种线条符号。这种符号以线条的运动,通过点、横、竖、撇、捺的不同布置安排,形成疏密有度、错落协调的格局而具有独特的和谐美。

3.部件的丰富多样

汉字是音、形、义结合一体的表意的方块文字。人们根据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创造文字并使用它。古人造字的一项基原则就是“义寄于形”——词的本义和它的书写形式有着一定的关系。其中的每个文字,又可依据一定的规律形式分为不同的结构部件,如“-草-”“—伸”“—安”等的偏旁和部首。通过对它们的内在联系的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符号形式——汉字。

4.视觉的端庄凝重

如上所言,汉字由于结构的严谨、布局的合理、部件的丰富多样性,给人们在视觉上的感受就是端庄而凝重。这也是汉族方块文字的特有优势。不同的文字形式,反映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文化内涵。“端庄凝重”既是人们视觉认知的客观反映,更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品行端正严肃,处事沉着坚毅的民族心理性格的哲学体现。

三、“汉字微调”方案论的偏失

1.违背社会性原则

汉字的悠久历史溯源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社会约定俗成,为民族全社会所认可、遵守、使用。《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意为我想观看古人之象,必须遵守古代的记载,不应穿凿附会。——周秉钧《说文解字序译注》)“汉字微调”方案中的44个字,在传统的诗文、历代字、词典籍如先秦的《诗经》,西汉的《尔雅》,东汉的《说文》,隋唐的《切韵》、《唐韵》,宋代的《广韵》,明代的《字汇》以至清代的《康熙字典》等,都保持着统一的文字结构形式和基本义项内涵。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也同样保持着它们形体上的一致。例证如《诗经·国风·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说文》新附字琴部“琵琶”。因此,“汉字微调”方案客观上违背了传统的社会性原则,从而影响这些汉字在港澳台乃至海外华人华侨的广泛地区的普遍使用。

2.忽视群众广泛性

广大群众是社会构成的基础。文字是由广大劳动群众创造的,它的功能作用离不开社会而存在,因而也就不能脱离广大基层群众。在汉字发展、演变长河中,历代都存在尊重、使用民间俗体字、异体字的事实。现行汉字的“礼”、“孕”等就是。群众的广泛性,势必使传统文字的综合信息如字形结构、字义变迁、读音等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存在环境与传承系统。在音、形、义结合体的汉字中,有些字的笔画哪怕是多一点,或是少一点,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会让人产生困惑,甚至引起社会的混乱。因此说,对待文字的态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轻率而为。

3.“矫枉过正”的单一化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258.2

一、文化共享工程概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推动文化建设的惠民工程,也是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缩小城乡差别、培养新型农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于1994年9月设立地级市,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市。云浮市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1月建成,并向广大读者免费开放。同年,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成立,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

二、 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受到制约

文化共享工程自实施以来,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被党和国家领导喻为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后我国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①2007年,广东省财政拨款40万元,云浮市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用于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建设。2009年1月,云浮市图书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之际,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也顺利建成,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面积200平方米,配套电脑31台,阅览座位30个,年均接待读者12000人次。次年,建立了“云浮数字文化网”,读者通过登录该网站,即可阅读10多万册电子图书。由于市图书馆每年的业务经费只有30万元,其中购书经费、读书活动经费、设备维护经费占28万元,用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方面的经费只有2万元。由于资金缺少,导致有些设备不到位或者设备数量太少,文化共享工程业务发展缓慢。

(二)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共享工程业务工作难以开展

文化共享工程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传输信息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这就需要一支精悍的队伍能够随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②云浮市图书馆人员编制少,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市图书馆现有编制16个,在职职工14人。在职工作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人,占总数的1%;本科学历的只有5人,占总数的36%;中级职称的也只有5人,占总数的36%;副高职称的人员,一个也没有。在文化共享工程方面,由于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导致数据库建设、基层培训辅导、电子资源服务等工作难以开展,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三) 宣传力度不足,读者对文化共享工程知之甚少

云浮市图书馆位于市区府前路天马行政中心区内,离市中心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约2公里,广大读者前来图书馆读书学习很不方便。2013年12月,市图书馆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群众认知度问卷调查,从没听说过文化共享工程的被调查者约占25%,而这些被调查者绝大部分是到文化活动中心或图书馆参加活动的人,如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查,不知道文化共享工程的人员比例还要大得多。更有甚者,对文化共享工程也仅仅是听说而已的人占37.8%,从未使用过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人占到59.2%,使用率偏低导致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云浮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感到满意的被调查者占58.1%,1/3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共享工程需要加大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受经费和人员的制约,现在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还很不够,仅停留在图书馆网站和工作人员的介绍等层面,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过于简单。

三、 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促进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说共享的主体是全社会,那么,共建的主体则首推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因此,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共享工程的成败、进度与质量。③各级党政领导、相关责任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惠民”的重要手段,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投入方面,既要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和收集特色文化资源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促进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补助经费,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升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使文化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真正发挥出来。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上,根据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建设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百姓的传统文化、科技知识、农村生产生活等资源,建设一批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讲座、戏曲、图书、电影等专题资源库。增强信息的大众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共享工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建立一支机制和体制都适应共享工程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④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立足现有人员的实际,积极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引进人才的办法,吸收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一步充实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人才队伍。与此同时,需要改革现有“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确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一是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以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切实解决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鼓励职工不断进步。二是实行竞争上岗,让人才脱颖而出。图书馆各个岗位,无论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勤岗位,在职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招聘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考试,择优录用。三是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图书馆应该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学习图书馆业务新知识,给职工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 加大宣传与推广,让文化共享工程深入千家万户

必须广泛宣传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的作用与意义的重要性,并让各级领导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⑤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增加文化共享工程的知名度,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利用率。一要用鲜明突出的方式,利用标语、标牌、网络、媒体等多途径告知所有的读者,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供广大读者免费使用的。二是要主动出击,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依靠学校和社区组织,发动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文化共享工程。山区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本地的中小学校合作办讲座,这样既能扩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影响力,又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对学校教学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容易得到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三要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让上级领导更好地了解文化共享工程是做什么的,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图书馆事业的价值所在,也对图书馆争取办馆经费大有裨益。四要联系新闻媒体,加强与地方媒体之间的合作,争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宣传。

(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扩大文化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要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搞好服务工作是关键。各级基层中心、服务点工作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采取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扩大服务范围;要用大规模集中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扩大受众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提高农民群众的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在基层广大群众中普及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知识,让群众了解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内容,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与知识。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将优秀的文化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基层群众中,解决部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农村生产生活、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知识,可为农民致富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许多地方依托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释】 (1) 许新龙:《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甘肃科技》,2009年第21期。

(2)梁照月、何淼、陈伟:《陕西省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实施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思考》,《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4期。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7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2]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3]。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研计划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战略”(Y2010178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8

1.决策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考虑更多的是供给主体的利益,较少顾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供给总量、结构和程序是由上级部门以政策形式向下传达的“单边行动”,带有浓厚的指令性,导致服务结果被过度聚集、服务过程被过度简化,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体现在农民急需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如农村消防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管理决策应适应环境及时变化,并且鼓励农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利益诉求,从而真正改善农村公共管理的决策机制。

2.缺乏利益驱动,服务效率低下。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包揽了绝大多数的公共事务,以“垄断者”的角色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垄断必然意味着排他,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政府供给机制难以适应农民的公共需求变化。因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因此具有显著的非市场化特征,即政府不能通过明确的供给价格从农民那里直接收取相应的费用,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较难计算成本及其收益,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其次,由于政府的“垄断性”供给,在缺乏竞争者的前提下,较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的追求,并且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是由众多机构或部门共同参与的,众多的参与者使得职权划分交叉、部门利益纷争、协调配合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运转效率。

3.财政投入严重短缺。虽然国家提出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财政资金在解决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农村教师工资,更遑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据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仅为29.5%,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4和25个百分点。政府服务的供应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较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支付本应由政府支出的开支,并从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活跃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他们主要分布在乡、村两级中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在众多类型的农村人才中,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而农村人才资源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人才资源处于贫乏状态。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在社会成员中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在选择工作和就业地点时,绝大多数人才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黄敬宝的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首选在北京就业的占71.6%,首选广东和上海的分别占5.6%、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在工资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发达地区就业,而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只占26.4%,7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农村工作。

二、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

构建农村公共管理新秩序,必须从公共管理理论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找出阻碍农村公共管理效率提升的障碍性因素,通过改革的手段来破除农村公共管理的旧秩序,形成高效的公共管理新秩序。

1.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努力完善符合农村现状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构建以政府占主导地位、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从而共同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坚持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输送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应不断地向农村地区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进步的联动效应,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机制,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规律。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出台了十余项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该省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些文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农村劳动力、社会治安、暂住人口管理、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救助、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方面面,体现了政府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被称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强肋工程”。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应该集中在农村道路、水电和通信等方面,从而在硬件方面切切实实地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公布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特点,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重点改造,乡镇一级要重点建设道路、通讯、医院、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而村一级除了要搞好公路交通和通讯建设之外,要提高对人畜饮水工程、卫生所、学校、电视接受设施、文化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资金除了财政投入之外,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力,大力推动大中型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逐渐打造出多元化投资格局。当然,对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也可以积极引导,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使农民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回报,使得这些闲置资金能够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淮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

淮南市座落在安徽省的中北部,辖五区一县、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240万人;这里诞生了千古历史名篇《淮南子》;不仅有驰名中外的八公山豆腐;而且还是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产生的富集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在这里世代相传。

(一)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淮南市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先进文化的正确指引下,全市上下通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等多项殊荣,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七届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了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文明单位、乡镇、社区。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以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重心,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争取力度,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有2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用,在300余个行政村设立了农家书屋,成功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2131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三)文化惠民有序发展

近五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少儿艺术节、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和三届市农民文化节,圆满承办了省十二运、奥运火炬传递、全国“市长杯”乒乓球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相继组织开展了八公山旅游节、凤台花鼓灯艺术节、桃花草莓节、网民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大地欢歌”文化惠民活动,在2010年岁末市文广新局推出“百姓文化大讲堂”活动。

(四)品牌文化逐步推出

2007年,淮南市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由淮南广电与央视、中国传媒大学联手携作,精心打造52集动漫系列片《淮南子传奇》。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艺术,不仅是淮河儿女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沿淮城市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淮南少儿艺术,被誉为安徽省继黄梅戏、花鼓灯之后的第三大特色文艺。2011年5月28日被文化部、财政部确认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的《淮南子》,是我市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五)产业文化发展迅速

2007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被列入市财政预算,11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861”项目库。2008年,淮南市将文化产业列入九大支柱产业,制订出台了《建设文化强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截至2010年底,全市各类文化产业单位达1300余家,较5年前增长近2倍。

二、淮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具体规划

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纳入了市“文化强市工程”,区县和乡镇政府都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但是由于缺少具体规划,缺乏具体可行的推动措施,形成了已有目标、较难落实的尴尬局面。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削弱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民对公共文化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没有较好地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部分市民情愿把时间用在牌桌上,而不愿参加一些高雅的免费的文艺演出活动。部分行政、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不高,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在数量、品种方面的丰富程度,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如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设施不配套、功能定位不准确、活动开展不正常,导致其并未得到很好地利用,造成了一部分场地闲置、浪费。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民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

(三)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但文化支出与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相比仍显不足,造成市县镇三级普遍存在文化经费紧张的状况。加上传统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导致社会和私人资本很难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能有效弥补政府缺失的角色。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薄弱。

(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增多与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现象并存

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不足,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选择的公共决策程序不够完善,领导拍脑袋替民众决定文化需求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制度设计上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仍然明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城乡、区域、群体之间非均衡问题明显,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市级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加大对市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地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简称“三馆”)建设的机遇,提出“三馆”建设方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惠民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116-03

1关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1859年,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将“人文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提出来。我国春秋时期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而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公共图书馆文化体现着人文精神

2.1公共图书馆精神中的人文精神

2.1.1公共图书馆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人们研究公共图书馆精神时,一般以此作为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文字表述。它强调为社会公众服务,强调服务的无界限性,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文精神。

2.1.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很悠久,而真正公共图书馆的基础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欧美国家给全民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条件,还是我国“开启民智,帮助教化”,都是为使每个人能分享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公共图书馆则是人们通过自由阅读来充实、提高自己的地方,是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的免费“学校”。正是在公共精神的意义上人们都习惯于把公共图书馆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精髓非人文精神莫属。

2.1.3公共图书馆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刘世文先生认为“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卢泰宏先生也认为,强调人文传统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点和延续不断的学术传统。我们从学术研究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从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都要求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体现人文精神。

而且,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组织,其所追求的公共精神,就是承认、尊重和实现每一个社会公众,也就是人的价值。其中所说的人,第一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公共图书馆称之为“我们的读者”,第二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图书馆员。从“读者第一”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到公共图书馆员投身公益事业彰显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2公共图书馆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

2.2.1公共图书馆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终身教育过程中,民主信念的实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制订并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说:“图书馆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平等服务,维护公民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这二者,公共图书馆界普遍认同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权威表述。

2.2.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己任,这种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特别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始终把科学有效准确地组织整理人类知识记录视作职业的基本信条,把保存人类文明记录的完整性视作职业的神圣职责,尊重所有层次和形式的求知欲望,对促进阅读、支持学习的职业工作充满热情,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致力于扩大免费服务的范围,正是人文精神之所在。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2.2.3公共图书馆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使命,就是保障社会公众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从而维护社会的民主和公正。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服务、无差别服务、关心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等多种服务,都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指出,公共图书馆从知识和信息层面维护了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就是对弘扬人文精神的保障。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只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不变,其人文精神就不会消失。

3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

3.1市场经济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效。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也有了很大变化,更有一些像“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渣复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质疑,我国图书馆事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现象。诸如图书馆学研究被斥为丑陋,图书馆学教育被称为疲软,图书馆职业的严谨性被消弱,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成了无奈守望。更有甚者,甚至出现了“图书馆消亡论”的声音。但是,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依然被公众所珍视,对公共图书馆依然满怀崇敬;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投入更多,对公共图书馆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有更高的期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和上海华东师大信息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发起了一场关于图书馆核心能力和精神的讨论。这场讨论阐述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不是意味着图书馆已经过时,而是说明图书馆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维护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发展。这场讨论与其说是图书馆精神的回归,不如说是图书馆文化的重新构建。

3.2科学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带领人们进入数字时代,也在图书馆领域引起了质的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为了避免成为“数字时代的恐龙”,急于求变,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但是,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忽视甚至牺牲了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中最珍贵的人文精神。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慢慢消失,谈论更多的是网络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真正对人实际需求的关心却在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公共图书馆片面追求技术化、忽视文化建设,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对于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的过分热切,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误区。

2011年1月18日,一则“乞丐进入图书馆”的故事登录微博,温暖了无数网友。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还是给杭州图书馆及馆长禇树青带来了如潮赞誉,后者还获“最感人馆长”等盛赞。这一事件,表现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表现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期待,也让社会群体开始认识公共图书馆推行多年的价值观。

4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按照当前先进的办馆理念,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实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是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精髓,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时,应该以人文精神来指引,让人文精神成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永恒旋律。

4.1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

在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上海图书馆王世伟先生提出的从“读者第一”到“馆员第一”,就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打造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从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关心馆员的学习和成长,闪耀着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光辉。

同时,弘扬人文精神,构筑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也成为不同公共图书馆文化的特色之所在。河南省图书馆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到具体工作的安排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成为独特文化风景。以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例,河南省图书馆不仅仅从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还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考虑到很多老干部为图书馆事业付出了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热爱图书馆事业,有能力继续为图书馆事业做贡献,就采取特邀、特聘、返聘等形式,让离退休老干部们参与到事业发展、理论研究,甚至日常工作之中。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不仅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图书馆家庭般的温暖,更让年轻的图书馆员感受到了单位的关怀,与无声处就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

4.2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提升个性化服务

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更是以读者为本,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丰富服务的内容,延伸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人们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河南省图书馆在全面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使读者充分享遭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012年,河南省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整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开通了家庭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服务项目,读者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一个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尽情享受河南省图书馆提供的续借、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知识导航、语音资源、移动终端等特色服务。同时,河南省图书馆还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主动地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公众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

4.3人文精神引导科学精神

毋容置疑,科学技术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是为了我们的使用;我们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绝不可背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精神,也不可丢掉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德国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对技术和价值观的关系有过这样精辟的阐释,他说:“技术就像一幅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观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怎样到达这个目的地。”显而易见,他所说的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范畴,而技术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也就是说,价值理论和观念的引导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代表着科学精神,管理理念则代表人文精神。过往出现的“重技术、轻人文”、“强调技术改进,忽视人文关怀”等现象,反映出的是长期受到技术约束的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它只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初期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不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以抛弃人文精神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时,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在使用先进技术过程中继承人文传统,提倡人文精神,以人文思想为指导,把人性化与数字化相结合,使人的价值观在技术中获得充分反映。我们更愿意相信,有了人文精神指引的科学技术,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更能显示出技术的先进。

5结语

人文精神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指引者,我们应该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时珍惜这种精神,使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J].图书馆建设,2007(6).

[2]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J].图书馆杂志,1999(2): 5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