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产经营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4:46

生产经营论文

生产经营论文例1

[论文关键词]铁路货车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经营精益生产质量成本企业利润

我国铁路货车造修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对宏观经济环境敏感度较高,随宏观环境的波动而起浮。铁路货车企业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系统,其产品深受国家铁路战略发展影响,与国家铁路建设、煤电、石油、化工、矿石等息息相关,在国内有其特殊的市场需求规律。比如,2008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衡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国内铁路货运总量创历史新高,铁路货车采购总量达到了4万多辆,而进入2009年,作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铁路货运总量大幅下滑,全年国内货车采购总量仅为3万多辆,铁路货车企业经营业绩都严重下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如何才能提高铁路货车企业的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结合目前货车系统特殊行业现状我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利润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加里·哈默尔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利润正相关,核心竞争力越高,产品附加值就越多,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占有率就越高,企业利润就越多。如国内货车强势企业——齐车公司,2008年货车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0%,主营业务收入达48亿元,利润总额3亿多元,成本费用利润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齐车公司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与该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齐车公司主导设计的货车产品在国内占比达38%,且主要是占国内需求80%左右的敞车和棚车,如:C70、C70A、C80、C80B等。齐车公司正式因为其产品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具有延展性,获得稳定超额利润。

近几年,铁路装备能力不断提升,装备技术不断创新,2009年载重70t级通用货车、80t级运煤专用货车分别占货车总保有量的15.95%和3.86%,未来技术发展主要体现重载、高速上,集中100t专用货车、80t级通用货车以及30t轴重新型轮轴、各式集装箱车等货车新产品开发及基础研究。我们货车企业要增加企业效益。实现EVA既定目标,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基础、是龙头,我们必须对铁路货车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组织优势资源提高货车产品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利润。

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利润

目前,国内货车造修企业已发展到十几家,改制后货车配件企业已多达几十家,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正如前面所述,铁路货车行业对宏观经济环境敏感系数较大,货车企业受国内宏观环境的波动而波动,且铁路货车作为既有的业务领域,受铁路里程、运输调度等多方面影响,在国内每年需求增长空间有限,一般不可能像城轨、动车等其它轨道装备发展迅速。

从每年铁路货车采购总量比来看,路外企业采购货车总量一般都在5000辆左右,占国内货车采购总量比约15~20%,铁路货车主要用户在国内比较集中。如果铁路货车企业的经营范围只局限于铁路货车行业,那么它的利润也就局限于该行业;如果铁路货车企业能够进入多个行业,所取得的利润就来自多个行业。多元化经营具有分散风险、增加利润等优势,可以丰富企业的产品线,将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组合在一起销售,避免由于单一产品过时或替代品的出现而引起的经营风险。

另外,多元化投资可以产生内部化效应和协同效应,企业能够更广泛地整合自身的研究能力、生产能力、经营能力以及信誉等要素,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因此,我们货车企业有必要在能力许可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当前货车企业在焊接、铸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具备涉入工程机械、钢结构、专用汽车、复合膜等其他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条件。

2009年部分货车企业面对停工、半停工的经营困境多方探索找寻出路减亏的成功经验证明,开展多元化经营是可行的。比如,南方汇通公司2009年通过开展棕床垫、锂电芯、复合反渗透膜等多元化经营收入占比与货车业务收入相当,增加毛利约几千万元,弥补了货车业务部分经营亏损。为减少货车企业经营波动,缩小货车企业与公司发展目标差异,货车企业有必要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拓展相关领域市场,增强经营弹性。实现多元化经营结构。

三、精益生产与企业利润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现代企业以利润为中心,对于在铁路货车造修这个特殊行业中独立的货车企业个体来说价格已经不是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充分的竞争已经使其稳定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价格背后是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成本的控制能力。而国内货车造修企业基本都属于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无论是人员、设备,还是企业文化、管理理念都比较复杂,生产线上常出现产品种类的切换、工序间不平衡、机器设备故障造成的等待等,缺料、生产计划安排不均衡、设备闲置、生产能力浪费、设备的空转等,这与充对当今现代制造业精益生产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货车造修企业必须缩小与现代企业的差距,应刻不容缓全面推行精益生产,制定精益生产实施规划,积极开展精益生产,发现、学习典型案例,总结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存量资产,避免重复投资,认真开展行业内产品物耗成本、实动工时等对标工作,不断寻找差距,完善每个细节,从人、财、物各个环节做好成本过程控制,将成本控制到最优。

案例分析: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精益制造。

2001年4月客车转向架项目开~1J2006年建立物料配送的物流系统,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精益制造历时5年。在实施精益制造过程中,首先树立“零缺陷”理念,然后选择试点,实施“一个流”生产,工序在制品减少,产品质量提高4倍以上,质量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生产周期缩短,生产能力提高50%以上;最后在转向架分厂、总装分厂和在大规模技术改造中全面推广,按照流程布局的转向架焊接流水线、按照流程布局的铝合金车体下料加工成型流水线,按照配送制建立物流系统,实行物流信息化管理,所有工序建立了工序物料明细,采用电子看板,实现物流配送。通过全面推广精益制造,2004年1~3月保质保量完成包括265辆25T客车在内的377辆三种客车和包括398辆220K在内的468辆转向架生产,确保了兄弟企业转向架供货,成为唯一完工交出的企业,产品质量用户评价最好,改变了市场对南车四方生产能力不足的认识;在动车组项目中,交货最多,已全部交出60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交出5N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80%;质量最优,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铁道部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实施精益制造,南车四方股份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2007年分别达N445亿和1.6{L元,并为后续实施ERP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质量成本与企业利润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口做不一致成本。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不一致成本。

近年来,铁路部对货车产品质量管理措施臼渐完善,一方面委托中铁认证中心对货车制动配件、摇枕侧架、车轮及轮坯、车轴及轴坯、轴承及轴承钢、保持架生产单位进行认证和复查,对认证复查发现问题的产品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取消生产资质。2009年根据认证复查结果,取消了238个制动配件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责令50个制动配件生产厂家进行停产整顿。另一方面下发相关管理制度,如《关于印发(铁路货车造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运装货车[2010]2号),对货车新造、检修及配件新造、检修四个系统分别进行质量信用评价,该评价机制直接影响企业货车产品市场占有率,影响企业经营利润;运装管验【2010】3号文件《关于加强货车造修零部件质量索赔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对货车造修零部件质量索赔做了详细规定,货车造修企业由于质量问题将支付相应的赔偿损失。

目前在铁路货车产品招标中,质量评分占比一直都较大,修理招标质量评分比重占45%,新造招标质量评分比重占35%。质量评分排名在招标中直接影响货车产品中标数量,排名靠后的质量调减数量较高。另外,近几年货车企业因外部重大质量问题停产、赔偿、取消资质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影响最大,因为这种问题不仅会产生质量赔偿,而且为客户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负担,影响到客户未来的购买行为,潜在的未来客户同样会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了的损失是巨大的。

生产经营论文例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在国内外的企业经营中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划分标准,即OEM(贴牌生产)、ODM(贴牌生产和自主生产兼备)和OBM(自主创牌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外资利用的提高,中国各地区特别是沿海的发达地区吸收了大量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外包订单,于是出现了大量的OEM企业,而近十几年随着贴牌生产利润的日益下降,很多企业选择了自主创牌生产的模式,其中也有很多品牌已经逐步实现了名牌效应。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小型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生产模式。

一、OEM的博弈分析

1.报酬矩阵设计的依据

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且政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越来越多的跨国服装企业开始到我国沿海进行投资和业务外包,贴牌生产大量兴起,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厚的行业利润;同时我国服装企业由于研发能力较差,自主创牌生产很难取得品牌效应,选择OBM获利较少。

假设服装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组成了垄断竞争行业,A为将要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在报酬矩阵中将企业都选择OEM的报酬设为(5,5),选择OBM的报酬设为(4,4)。当企业A选择OEM而其它企业都选择OBM时,由于在企业研发能力比较弱的时期创牌生产难度较大,企业A会由于品牌效应而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将报酬设为(7,4)。当企业A选择OBM而其它企业选择OEM时,企业A将面临与诸多品牌服装进行竞争,报酬会比较小,故设为(1,5)。

2.报酬矩阵及均衡解

根据报酬矩阵可以得出该博弈的均衡解为(5,5),即所有企业都选择贴牌生产。

二、OBM的博弈分析

1.报酬矩阵设计的依据

有关调查显示,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时,选择创牌生产要比贴牌生产的利润更大。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服装贴牌生产竞争越来越激烈,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和优惠的投资环境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已很难获利,因此很多企业开始自主创牌,将更多的资金用在产品开发,通过挖掘服装的品牌价值来扭转粗放型发展带来的不利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在报酬矩阵中将所有的企业都选择OEM的利润设为(4,4),而选择OBM的利润设为(7,7)。当企业A选择OEM而其它企业选择OBM时,A可以获得相比整个行业都贴牌生产的情况下更多的利润,但同时面对其他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创造的品牌其竞争能力减弱,故将报酬设为(6,7)。而当企业A选择OBM而其他企业选择OEM时,由于企业A跳出了竞争非常激烈的贴牌生产行业,研发新品牌可以带来较高的回报,故报酬设为(8,4)。

2.报酬矩阵及均衡解

根据报酬矩阵可以得出该博弈的均衡解为(7,7),即所有企业的都选择创牌生产。

三、ODM的博弈分析

1.报酬矩阵设计的依据

当行业贴牌利润有一定的下降,且企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但也不是很强的时候,选择贴牌生产和创牌生产利润差不多,很多企业在由OEM到OBM的转变时都经历了这一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将报酬矩阵中所有的企业都选择OEM的利润为(4,4),选择OBM的利润也设为(4,4)。当企业A选择贴牌生产而其它企业选择创牌生产时,A可以获得相比整个行业都贴牌生产的情况下更多的利润,其它企业由于研发能力还不是很强,且创牌生产竞争对手很多因此利润较少,设为(4.5,3.5)。当企业A选择OBM而其它企业选择OEM时,A由于具有了一定的创牌生产能力获得较多利润,而其它企业由于仍处于利润有所下降的贴牌行业并且还要与有一定研发能力的A竞争,利润较少,故在报酬矩阵中将该项设为(4.5,3.5)。

2.报酬矩阵及均衡解

根据以上的报酬矩阵可以得出该博弈无纯策略纳什均衡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混合策略。假设企业A选择OEM的概率为p,则其选择OBM的概率为1-p;假设行业内的其他企业选择OEM的概率为q,选择OBM的概率为1-q。则报酬矩阵如右所示:设企业A的期望利润为V(1),则

生产经营论文例3

0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正确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金融环境和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可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1信用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即银行的客户未能按提前签订的条件履行义务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为主的企业,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最为关注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1%,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和管理能力远低于资产的扩张(2005年商业银行资产较2004年增长18.6%)[21,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有扩大隐患。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现状严重,具体表现为贷款结构失衡,不良资产数量巨大,贷款比重过高且投向集中,出现风险集中趋势;资产结构过于单一,以企业贷款为主,负债结构以存款为主,居民存款占比上升;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存短贷长现象严重等。其次,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误区,这表现在:(1)大量的“桌上放款人”仅仅以贷款审查流程是否合规,资料手续是否完备为审批标准.而忽略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2)过分迷信大客户,大项目,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忽略风险的动态变化,从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引发恶性循环。(3)片面理解发展化解风险的手段,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缓解和延缓风险。忽略贷款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进行过度贷款投放和对客户的竞争,使贷款审查降低了信用标准,也使贷款风险管理人员对贷后实际管理能力下降,增大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近几年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调整力度很大,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增加,在改善了信贷资产结构的同时,也掩盖和延缓了风险暴露。在银行的信贷投入中多是大企业、大项目,这些企业大多是垄断性行业。

目前盈利性及流动性都非常好。但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这种盈利性是建立在高度垄断基础之上,一旦垄断被打破,盈利性将受到影响;2)这些企业本身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和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的固疾仍然存在,在人世后受到的冲击较大;3)由于这些企业目前效益很好,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贷款条件优惠,基本上无担保,利率全下浮,贷款金额大,而且因为当期效益很好,使商业银行对其风险情况关注较差,存在麻痹心理。将进一步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利于风险的分散。

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和业务扩张模式解决了信用风险在整个银行风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存贷利差f据2006年中期报告反映,某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2%),业务扩张模式主要是存贷款的急速膨胀。在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对陌生的客户群体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有风险管理水平和体制下,信用风险会进一步增大。根据人世承诺,到2006年我国将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取消所有现存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就将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与中资银行竞争。优质客户的流失、存款的减少会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提现风险,陌生的客户群体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在外商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经营状况的恶化也将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最终均表现为信用风险。

1.2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资金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损失。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这种情况往往迫使商业银行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流动性风险可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它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始终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从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看.据央行统计.2005年底存贷差达到创记录的近9.2万亿元.达到2000年的3.7倍。体现为供给大于需求,流动性充足.但在其背后亦隐含着流动性危机。主要体现在:(1)高流动性靠存款的超长增长所支撑,且存款中主动性负债不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非常有限,对客户存款的期限、金额、利率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负债的总量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客户结构无法有效优化并与资产合理匹配。存款的超长增长保证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监管者和经营者都普遍认为当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已没有问题,从而放松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关注,把目光都放在资产业务的拓展上。然而,由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影响非常明显,一旦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存款增长趋势放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将立刻显现,从而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流动性危机。

(2)资产的变现能力不足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对盈利性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信贷资产和债券资产的投资力度,市场总体资金的充裕度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期限搭不当,或者商业银行收益随着利率的下降及贷款增长的停滞而下降,都可能引起流动性问题。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资产形式较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的信贷资产占比大,流动性明显不足.而由于不良贷款比重仍然较高,使得信贷资产缺乏变现的环境和基础,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即使债券资产流动性较强,但目前商业银行受交易场所和交易对象的限制,要立即变现不但困难,而且要遭受较大价格风险。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受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信贷政策的影响由宽松逐步变为紧张。

1.3利率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利率风险管理是被动的、简单的管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利率管制下,管理当局赋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并不要求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因此,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信贷和流动性风险,缺乏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客观上放大了风险。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缺乏,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明显地制约了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量化管理落后。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致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而对于在风险价值、信用计量和持续期等概念还并不能熟练使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构成严峻考验。近期利率的频繁波动充分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存在严重的存短贷长现象,资产负债期限以及负债和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不匹配现象严重。(2)在利率放开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3)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更为频繁,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反转f如在商业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的逆向短期操作,短期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4)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选择权风险.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和再投资风险。因此,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商业银行都会面临客户在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权风险。

1.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外部客观原因和由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损失。随着商业银行机构规模扩大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商业银行业务对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和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外部条件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因此可能造成的外在操作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银行经营以人为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应以加强内部操作风险为基础。

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员工行为失当的原因.有的是主观恶意,有的是主观善意。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对业务流程加以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通过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实施问责制等措施使商业银行的外在操作风险和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主观善意行为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由于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疏于防范,缺乏应有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分析评估和处理机制,使得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远低于对主观恶意行为的认识,而且责任人也因处罚较轻而缺乏应有的警惕,使得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其次,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往往是以主观善意行为为条件。近年来.银行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基层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以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客户为借口,使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上出现漏洞,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履行职务或服务客户为名,行经济犯罪之实提供了方便。最后,主观善意行为造成的损失具有隐形性。例如,为提高短期收益,一些银行的债券投资部门在低利率时期增加债券投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缺乏避险手段情况下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风险防范的根本策略在于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2.1防范信用风险

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1)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这样既可减少信用风险,又可以提高银行利润。(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利益的关系。(3)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实现风险结合管理。

2.2防范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对资金管理

体系进行创新,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3)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品。

生产经营论文例4

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点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由项目经理一个人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做出决策、承担责任。但项目经理又要把参建人员组织起来;把职权分解下去、一层层地交付下去、明确分工、各司所职、奖罚分明。使每一个负责人都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每一个人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作到从实际出发,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禁止用“大炮打蚊子。”所以说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体系,用统一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每一个参建人员的工作,力争在施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2.1合同方面

按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技术规范、图纸要求,详细的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在施工图纸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应及早的提出并要求甲方尽快给予答复,以免出现怠工、窝工的现象。对于图纸以外而增加的工程量要及时的作好施工签证并申报、签字。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减少开支。

2.2技术组织方面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依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工程应在开工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并列入施工组织计划,详细合理的绘制施工现场布置图以达到所用材料最省、施工最方便、减少浪费节约开支的目的,根据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防止“理论上节约、实际上超用”的情况发生。

2.3安全方面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允许有任何细小的疏忽。否则,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必须从现场标准化管理着手,切实做好预防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质量方面

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和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每道工序事先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设置施工队技监点、负责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复监和验收,降低返工、停工损失;根据要求和质量标准,合理使用人工和材料,减少质量过剩支出。

2.5劳动力方面

在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分离的情况下,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工和人工费,由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定劳务承包合同,明确承包范围、承包金额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当实物工程量发生变化时要及时的调整人工和人工费,对在进度、质量、节约、文明施工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要进行罚款。

2.6材料方面

材料采购实行“质量好、价格低、运距近"的原则,进场材料要专人严格计量。采取“量价分离"的方法进行费用计算,密切关注市场指导价,如遇价格大幅上涨,可向甲方争取按实补贴。材料的领取可采用“限额领料单”的办法,定期盘点,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数量。随时掌握工程进度的材料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的比值。对于周转性材料要及时的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出现场,尽量的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2.7机械管理方面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合理的选用机械设备,作到既实用又经济;作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效能;同时,对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防止操作不当影响正常的施工从而增加成本;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保持其完好的整体性。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对其性能和价格进行市场调查、摸底。

2.8财务会计方面

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并对各部门成本招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支出,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数量,把好花钱关。

3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就是根据统计审核、业务考核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工程项目成本分析要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动态的、多形式的开展,而且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成本分析既要注重时效又要为生产经营服务,通过成本分析,及时的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避免造成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从而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1)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分析是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分析的基础。分析的方法是:通过施工图预算确定预算成本。施工预算计划成本和实耗人工、材料确定的实际成本进行“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寻求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节约途径,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月(季)度成本分析:月(季)度的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人工费、机械费和间接费等项目大幅度超支,就应对这些费用的收支配比关系认真研究,并采取对应的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如果是属于预算定额规定的“政策性”亏损,则就雁控制支出人手,把超支额压缩到最低限度。

(3)年度成本分析: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除了要进行月(季)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这不仅为了满足企业汇编年度成本报表的需要更可以总结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从而可以对项目成本更有效的管理。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而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的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施工项目只有一个成本核算单位工程对象,就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竣工成本资料作为成本分析的依据,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资料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4小结

以上论述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搞好成本控制

(1)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

生产经营论文例5

2“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势在必行

2.1适合当前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所谓“土地共管”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公司把单个农户分散的土地组织起来统一耕种,取得规模效益,主要特点是:统分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把能够实行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统一起来,以人工耕作为主的环节依旧由农民各户自己负责。这种“统分结合”的模式既稳定了承包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能发挥机械化的优势,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2.1.1土地租赁、转包、转让、入股有根本区别

土地租赁、土地转包、土地转让,这几种模式的缺点:不能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合同期内农民不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而农民一旦又想要回自己的承包地时就容易发生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安定。这几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付给农民租金,土地规模大了就很难运作。土地入股也不适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旦入股分红还不如农民自己种地时,入股农民就会上访要回自己的土地。

2.1.2土地共管是土地托管的过渡阶段

土地共管是统分结合,土地托管是完全统一。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引导土地集中种植同其他模式相比,农民不失去土地,阻力小,没有风险,推广成本低,社会震荡小,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更容易被农民接受,也更具有推广价值。

2.2可以实现“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和“四个降低”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四个降低”,即:实行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获、收购等“九个统一”;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机械化效率、效益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科技兴农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水电设施利用率提高等“七个提高”;用工成本降低、农资用量降低、机械化成本降低、水电设施投入降低等“四个降低”。

2.3农业生产需要强有力的经济组织来承担

对农民来说,种地是个人的事,农民不考虑滥用农药和化肥会破坏生态平衡,会造成病虫草害的抗药性上升,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他只考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对国家来说,需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尤其是粮食安全尤为突出。国家还需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保护耕地和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

2.4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耕种乃是大势所趋

无组织混乱种植,无法发挥机械化的优势,而且会让农作物的病虫害情更严重。现实情况下,如果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在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单个分散农户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种,那么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恢复农业生态平衡等很难实现。

3开展“土地共管、统分结合”的措施建议

3.1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是成功的第一步

农民的“小农思想”让很多有心进行土地集中工作,为国家分忧解难,为农民办好事的企业或部门,心生畏惧。在政府部门和农民之间,迫切需要一些中间组织来组织协调,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3.2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工作力不从心

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土地集中工作的开路先锋。国家对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很弱,没有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科研院所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新成果。大型的农资公司和农产品购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优质优价农资供应和优质优价农产品购销。政府可以拨出专项经费支持这些单位和公司与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做好土地共管、引导土地集中这项工作。

3.3采取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方法,稳步前进

要利用一些物质奖励吸引农民入社。入社后要经常召开社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土地集中、统一耕种的好处要经常讲,逐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集中,必须让入社农民相信合作社是为他们办好事的。尽快建立统一耕种示范田,及时召开观摩会,扩大影响。只要建立示范田,农民亲身体会到自己种地不如集体种地收益大时,就能迅速推广开来。

生产经营论文例6

2掌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创新点

在新时期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载体,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必须找到两者的创新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适应性。首先,制定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主线,不断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企业活动载体必须具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广大职工高度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进行培养思政理论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政工人才,全面组织一支经营能力较强、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同时,推行岗位轮换制,进行组织思想政治人才与管理人才交流会,为企业人才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作为政工干部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举行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密切联系职工,切实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在企业内部中形成人人参与的“大政工”局面,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贯彻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企业基层,密切关注员工的愿望和真正诉求。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基层员工的大力参与和支持,其工作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为了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整个企业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生产车间和生产班组,真正了解广大员工的根本诉求,关心职工思想动态与工作生活情况。政治思想工作者坚持全局观念,落实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了解员工特点,加强对企业的热点、焦点、敏感问题的关注,从而采取综合方案进行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

生产经营论文例7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许多港口企业合力打造“3S”系统(MIS―理念识别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VIS―视觉识别系统),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共同的愿望,使广大员工切身感受到港口是他们理想寄托的精神家园、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阶梯。

1、提炼企业精神,建立理念识别系统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注重在经营管理中培育和提炼企业核心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统一职工思想,引领企业的经营管理,提炼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精神;为促进港口企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竞争,大中型提出了港口企业经营、市场、竞争、发展、用人、安全、信息、创新、资本、学习等方面的核心理念。

2、规范职工行为,建立行为识别系统

建立知道职工行为的蓝本是构建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基础。

在企业员工行为准则的提炼上注重一种精神的力量,去引导员工的行为,通过简捷的语言反映出企业让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铭记的规范要求。如:人人做自己港口的主人;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学习,是对自己的真爱;言必信,行必果;我是最后的一道防线等等。

3、规范企业标识,建立视觉识别系统

建立视觉识别系统,就要规范企业标识,实现企业标识的一体化。港口企业一方面以港旗、港徽、港歌为依托,系统地应用在各类行为和活动中,自觉维护识别系统的权威和统一;另一方面又积极规范港口的标准色彩、字体应用、办公用品标识,建立识别系统下的标识,展示出系统单位的形象个性。

总结近年来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它与港口的经营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有机统一体。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港口经营管理融合的思考

企业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更是发展的,不仅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它应当渗透和孕含了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良性互动,就是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进程中提升港口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推进港口经营管理的进程中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文化注入经营管理的竞争力,为经营管理赋予文化的生命力。

1、浓厚学习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

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应当具有“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浓厚学习氛围。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企业领导层的承诺、引领和率先垂范是工作的第一步和起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将员工抓学习的自发性、自觉性、能动性与港口企业抓学习的组织性、导向性、激励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增强港口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应变力。

2、营造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的营造要与创新型企业建设相互依存、步调一致。首先要力求观念创新。其次要建设创意经济,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港口企业的经营策略、营销手段上开拓创新,不断为港口企业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区。再次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在员工中营造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创新氛围和勇气。

3、培育竞争文化,释放企业整体活力

竞争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在企业内部培育竞争文化,能给员工提供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加压的导向,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来。培育竞争文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对港口企业原有用工和分配制度的重新洗牌。一是合理拉开岗位分配差距,按岗定酬。二是通过公开、公平、公证的竞争来分配职位。

生产经营论文例8

一、立论依据:

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媒介竞争进入范围经济时

以xx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当今的传媒市场竞争正在由规模经济时代进入范围经济时代。他们认为当传媒市场处在高速成长阶段时,由于规模开发的成本较为低廉,以“大”制胜并无不可。但到了市场发展相时成熟,竞争参与者越来越多,市场空间越来越狭窄的今天,继续按照这样一种操作逻辑去参与市场竞争,就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首先是数量规模扩增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市场的空白地带越来越少,“零和博弈”效应便逐渐显现,任何一方数量规模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对其他相关方市场份额

的攻城略地式的剥夺的墓础上的。这样一来,竞争自然惨烈,成本也势必大幅度提升。其次,随着市场大盘的迅速做大,单个媒体在数量规模方面做大的相对市场效能呈现大幅度削减的趋势。也就是说,即使你通过高额的成本达到了某种数量扩张,但这种数量扩张对于你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实际效能却常常是微乎其微的。原因很

简单,在你个体做大的同时,市场基数也在不断做大,甚至这种大盘做大的速率往往要高于个体做大的速率。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单一媒介的数量(分子)增加的效能

都会被不断扩容的市场大盘(分母)的增长而稀释掉。譬如,如果你由1做到4,对于你而言,绝对值增长了4倍,但是,如果市场基数从100扩大到1000时,你做大后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增加了,反而是减少了—你的市场占有率由1%降低到了4%。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为传媒产业带来最大利润的价值支点是不同的:最初是内容产品的品质、接下来是市场拓展的规模,到现在则是全方位客户价值的挖掘这便进入了范围经济的范畴。

跨媒介经营已成为媒介做大做强战略选择的必然

上面提到媒介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最大利益的价值指点是不同的,而现在传媒最大的利益的支点已由传媒产品的品质、市场规模的拓展,转向了客户价值的全方位挖掘,而这种最大利益的价值支点的实现,需要传媒构建范围经济上的优势,即通过多元化的经营实现客户价值的全方位挖掘,而这种多元化得经营如果限于媒介这一个行业来说就是跨媒介经营。

跨媒介经营,确实是当今环境下传媒市场化成长的必然战略选择,因为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现状,将会逐步传媒必须以技术或资本为纽带走向融合,以多元化的经营和产业链的完善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技术上的突破使跨媒介经营成为一种成本可控的盈利选择

传媒产业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密集行产业,技术既是传媒产品生产的关键也是传媒产品流通的关键,技术即是传媒,这是传媒技术决定论鼻祖麦克卢汉的最著名观点。每一次传媒时代的交替都是以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支撑。

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媒介融合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传媒跨媒介经营成为了一种成本可控的盈利选择。如SMG技术运营中心协同“第一财经”研发了第一财经业务平台,整合了第一财经旗下媒体的信息资源,实现实时存储、提取、调用,实现了第一财经内部各个媒体平台的信息共享,极大地便利了第一财经信息内容的跨媒介流通,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次利用的同时节约了信息整合流通的成本,产生了典型的范围经济效应。

我国在以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媒介经营行为尤其是具有先驱性的媒介经营行为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欠缺。

就本课题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以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媒介经营行为的研究媒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有,媒介管理方面的文献、著作也有涉及,但都不系统,而且观点理论罕有创新,有些观点、理论还有闭门造车之嫌,很难很好的指导当下的媒介经营管理实践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以范围经济的视角结合案例系统考察、解读传媒跨媒介经营行为,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无论是在媒介管理和经营领域还是在经济学领域,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媒介经营的本质是出自于经济学诉求,而跨媒介经营的本质则是媒介追去范围经济效益的体现。所以以范围经济学的视角研究跨媒介经营行为是一种必经的学术路径和研究趋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范围经济研究综述

(一)范围经济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xx于1975年最早定义了范围经济,指出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强调生产的范围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xx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联合销售的经济”,具体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强调的是生产和销售的范围经济,比生产的范围经济更进一步。

xx在《微观经济学》(第六版)(2006)一书中提出,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成本低于单独企业生产该产品的成本时,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经济。

xx(2005)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企业在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时拥有的成本优势。这一定义说明了范围经济可能来自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等各个过程,拓展了生产、销售意义上的范围经济。

xx(2008)认为范围经济是相对于规模经济而言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的扩张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因为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递减,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而内部范围经济是指某个企业通过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支出低于多个厂家单独生产每种产品的支出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尽管国内外经济学家提出的范围经济的概念有所不同,但在范围经济的内涵上存在相同之处:第一,将范围经济与联合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第二,企业通过范围经济可以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范围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

从本质上来看,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内部共享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些共享资源(如原材料、技术和管理等)原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合理充分利用,而通过实现范围经济,企业提高了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从而避免了企业的范围不

经济。纵观国内外文献,发现范围经济的产生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Panzer和Willing(1981)认为,范围经济产生于分享的投入或者分享的准公共投入,例如,可以用于其他生产过程的暂时闲置的生产能力就是一种外在经济。此外,范围经济利用很多相同的原料和半制成材料,并用同样的中间工序来生产多种产品,在同一工厂同时生产的产品数目的增多,降低了每一产品的单位成本,从而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范围经济产生于对企业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Tease(1980)认为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诀窍的共同和重复使用,它包括技术和管理上的诀窍。Prahalad和Hame(1990)把它称为“核心竞争力”。当技术诀窍的交易成本很高时,企业可以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此外,当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由于通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生产的技术投入成本明显节约,从而创造了范围经济。

(3)

范围经济可能产生于市场的内部化。企业资产的专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易的不稳定性以及时间空间的差异性等方面所导致的企业间交易成本上升,而产品或服务的多元化则可以将企业的外部交易内部化,从而有利于交易成本的减少,产生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与相关多元化投资的关系。

范围经济的存在是以企业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为基础的,企业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是以范围经济为内因的。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才会选择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同时企业也能从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中获得范围经济。

(四)媒介范围经济研究。

就本课题所掌握的文献,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经济学的视角整体上审视媒介的范围经济;如xx《传媒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文对媒介产业中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进行了经济学上的阐释,并对它们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同其它产业一样,媒介产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xx教授《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现阶段传媒竞争战略的新趋势》一文指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为传媒产业带来最大利润的价值支点是不同的:最初是内容产品的品质、接下来是市场拓展的规模,到现在则是全方位客户价值的挖掘,这便进入了范围经济的范畴。范以锦教授《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认为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全媒体战略属于多元化战略的范畴。确定合理的全媒体“范围”,实现范围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全媒体战略一切诉求的归宿。

一类是审视不同具体行业的范围经济效应。xx教授《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广电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目标取向及其对策》当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制作播出新闻、体育、文艺、经济等等各类节目,一个台同时拥有多套节目、多个频道,同时拥有节目制作中心、广播、网站、报纸、杂志甚至是球队的时候,当有线电视网络既传输电视节目又传输数据业务的时候,就可以创造范围经济。但是由于当下我国政治经济环境的方面的特殊情况,导致广电行业乃至整个媒体行业的范围经济效应都没能得到充分实现,文章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优化建议。全冠军《试析出版产业的范围经济特征》一文认为出版产业的范围经济特征在市场数据上主要表现在市场地位与品种规模的正相关关系,而外部环境及技术发展也将进一步强化出版产业的范围经济特征,这些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品种日益增多、日趋分散及多样化的读者需求、数字长尾的出现及信息技术带来的供需变化等方面。并用相关的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说明。

2.2跨媒介经营研究

跨媒介经营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范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往往将其作为媒介融合、媒介集团化或媒介的其它经营管理行为的进行研究。

而就本课题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跨媒介经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没有特定的视角或者说其所涉及的支撑性理论比较隐蔽和庞杂,整个论述只能算是教材意义上的知识传递,罕有创新。如殷俊、代静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媒介经营》一书。该书主要对跨媒介经营的相关概念、特征、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国内外实例对跨媒介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进而对通过跨媒介经营来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此书是作为“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中的一种出版的,可以说对这一个课题专门进行系统的研究的书目,目前来说也只有这一本。

第二,我国跨媒介经营的方法论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的高度上,从具体的案例研究上升到一般性的经验总结,目的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研究,总结出跨媒介经营的有益经验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媒介产业的跨媒介经营实践。当然,在跨媒介经营领域任何一个理论课题的研究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跨媒介经营实践这一方法论意义上的目的。但比起本文列出的其它几个方面的研究,这一方面的方法论关注的是整个媒介产业跨媒介经营的一般性规律,其所运用的理论也是综合性的。如谢新洲的《我国跨媒体经营战略分析》一文,文章结合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和评述,指出了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对我国跨媒体经营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建议。《跨媒体联盟战略定位的思考》文章认为跨媒体联盟是实现媒体跨媒介经营的方法之一,而要实现媒体联盟式的跨媒介经营,明确联盟的动机以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关键。

第三,以某一具体传媒行业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王洁制作于2005年的武汉大学硕士论文《出版社跨媒体经营研究》,论文在考察了国外著名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情况后,对我国出版社跨媒体经营的原则、方向、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出版社的跨媒介经营一定要在充分把握我国的媒介政策环境的前提下,以出版社的品牌产业为核心,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出版媒体的跨媒介经营。华东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范晔的学位论文《中国电视产业跨媒体经营策略研究》以相似的视角和方法考察了我国电视产业的跨媒介经营现状。类似的文章还有《我国报业集团跨媒体经营研究》、北京印刷学院硕士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图书出版业跨媒体经营探析》及《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等。

第四,以媒介产业某一要素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跨媒介经营》一书编著者之一的代静制作于2006年的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跨媒介经营初探——发展内容产业实现跨媒介经营》。论文以媒介产品内容信息属性高流通、易衍生的特点为支撑,综合考察了国外几个著名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情况,认为跨媒介经营可以更好地实现媒介产品的多媒介形态转化,以此实现媒介产品同一信息内容的多次获利。反过来,媒介内容产品的跨媒介形态营销是媒介真正实现跨媒介经营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只有在内容上实现媒介产品的跨媒介营销,才算真正实现了媒体的跨媒介经营。类似的文献还有《整合文化是跨媒体经营的核心要素》及宋晓沛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论中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兼与国外传媒产业比较》等等。

第五,以某一具体案例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考察、研究。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献有《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传媒之品牌构建》、《传媒类上市公司跨媒体经营研究——以xx传播2006-2008年的竞争战略为案例》,其研究意图和研究方法和上述的第三个方面相类似。

2.3“第一财经”研究

“第一财经”作为我国传媒产业界一个闪亮的符号,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的研究是很多的,就本课题掌握的资料来看,主要集中在跨媒介经营和产业价值链的打造上:

xx硕士论文《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媒体之品牌构建》将“第一财经”和国外相类媒体的比较研究,认为“第一财经”跨媒介立体式的整合铸就了“第一财经”的强势品牌。

国家广电中心发展研究中心的《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研究报告》从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构建的背景与意义、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的现状、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的重构、第一财经产业链构建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强势中国财经媒体的支撑,需要一个能向世界传递财经权威信息的话语平台,而第一财经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xx《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从专业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三大战略角度,探讨第一财经运作的策略,指出跨媒介经营是实现媒体经营专业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此类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有分量的不多,希望对于这一跨媒介经营的经典案例能有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和研究,以为我国传媒的跨媒介发展做理论支撑。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研究目标

本课题尝试以范围经济的视角分析传媒跨媒介经营的经济学机理,并以“第一财经”为例总结传媒跨媒介经营实现范围经济诉求的具体要素和环节,及为避免范围不经济应的出现,媒体应在哪些方面进行经济学的考量,并在分析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现状和所存在的障碍的基础上,结合“第一财经”这一我国经典的传媒跨媒介经营案例和传媒产业价值链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追求范围经济效益的传媒跨媒介经营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1.2

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划分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方法,综述国内外范围经济研究的概况及跨媒介经营概念的界定。这部分的核心文献主要有:党曼《范围经济研究》、田苗苗《范围经济研究述评》、崔晓月《传媒集团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xx、张小争编著,《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等。

第二部分分三个内容板块,第一个板块通过对传媒产品的自身特性和生产、经营的特征分析解读,指出传媒产业存在着典型的范围经济效应。第二个内容板块,通过对传媒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前景的展望和竞争形势的分析综合xx等学者的观点得出传媒竞争的趋势是由规模经济走向范围经济。第三个板块,通过对跨媒介经营和范围经济的相关性的论证、分析和解读,指出跨媒介经营是实现传媒范围经济效益诉求的有效途径。这部分的核心文献主要有:xx《传媒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xx《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范以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xx《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广电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目标取向及其对策》等。

第三部分首先从产业价值链的构筑和运作出发,介绍当下的“第一财经”经营和运作情况,展现其经营范围的全面和运作流程的精致。其次,以因生产要素共享和产品种类的多元而导致企业长期生产平均成本下降的范围经济原理解读“第一财经”的跨媒介经营模式,指出“第一财经”的传媒跨媒介经营实现了传播要素、信息内容和品牌资源的共享,构筑了一个范围全面、运作高效的产业价值链,从而保证了其整个企业的巨大的范围经济效益的实现。核心文献:张增《“第一财经”模式的媒介经济学分析》、刘晓鹏《“第一财经”的难关与的创刊——跨媒体信息平台的新闻单元设计》、xx硕士论文《由第一财经看我国的传媒品牌构建》等。

第四部分介绍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的现状和历史沿革,结合现状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性或消极因素导致传媒产业在跨媒介经营范围经济诉求的实现环节上存在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解决建议。核心文献:靳秋华《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滞缓的问题研究》、艾军;

李春雷《我国传媒集团化进程中行政“范式”探讨》、李兆丰《新闻改革:超越边缘突破》、文远竹《对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反思》等。

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收尾性的总结,及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抱有的期望。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拟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

什么是跨媒介经营,它与传媒产业价值链、媒介集团化、传媒跨行业经营、媒介融合这些概念的异同。

(2)

以“第一财经”为例,分析跨媒介经营在那些环节或集结了那些积极的因素促成了范围经济效益的实现?

(3)

我国传媒追求范围经济效益的跨媒介经营存在哪些障碍,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及优化的策略?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文献分析法。

通过大量、广泛的文献搜集,以核心文献为纲,以高水准文献的核心观点为骨,为本课题分析解读、归纳总结、逻辑演绎等具体的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系统的理论支撑。

二是实证分析与逻辑分析结合。

以范围经济的视角解读分析传媒跨媒介经营,需要运用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方法。在现有收集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是本课题运用的比较普遍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是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或研究现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这也是本课题核心的研究方法之一,本课题的第三部分对“第一财经”跨媒介经营的范围经济学解读就是这种方法的集中体现。

3.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1

研究方法与思路上的创新

创新之处: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有二:

一是理论拓展。

通过对以范围经济、跨媒介经营、产业价值链、媒介集团化等为关键词的文献的梳理、整合和提炼,系统(前人也所有归纳但不够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跨媒介经营的范围经济学机理,体现了本课题在理论拓展方面的尝试。

二是研究视角有所创新。

以范围经济的视角结合案例系统考察、解读传媒跨媒介经营行为,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无论是在媒介管理和经营领域还是在经济学领域,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媒介经营的本质是出自于经济学诉求,而跨媒介经营的本质则是媒介追去范围经济效益的体现。所以以范围经济学的视角研究跨媒介经营行为是一种必经的学术路径和研究趋势。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目前已有成果《“第一财经模式”的媒介经济学分析》被《新闻知识》采用拟发,已有《论媒介管理需要柔性的管理机制》在《青年记者》2010年10月份刊上刊发,后期的相关资料收集和论文结构细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5.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就本文所掌握的文献来看,虽然跨媒介经营这一和本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但与本课题间接相关的文献如媒介经济学、媒介管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还是比较多的,加之国外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活跃,决定了本课题前期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5月—2011年7月前期资料收集和整理

2011年7月—2011年9月前期的调查方法的实施和数据的整理

2011年9月—2011年12月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1月—2012年3月初论文基本定稿。

2012年3月底前定稿

三、论文提纲: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范围经济的学术界定及研究综述

1.2.1范围经济的界定

1.2.2研究述评

1.3跨媒介经营的概念界定

1.3.1定义

1.3.2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4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媒跨媒介经营与范围经济

2.1解读传媒产业的范围经济效益

2.2范围经济——传媒竞争新趋势

2.3跨媒介经营——传媒范围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范围经济视角下的“第一财经”跨媒介经营分析

3.1顺畅、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是范围经济效应最大化的硬件保证

(《创新的SMG第一财经新业务平台建设》、《第一财经业务平台》)

3.2品牌资源共享是范围经济效应形成的粘合剂和催化剂

3.3完备的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打造是实现范围经济最大化的战略保证

第四章

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范围经济实现的障碍分析与优化

4.1

我国传媒传跨媒介经营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4.2

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范围经济实现的障碍分析

4.3

生产经营论文例9

传媒经济的实践活动状况取决于三个条件:其一,国家的传媒经济政策;其二,传媒人对传播媒介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度;其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媒经济政策、传媒人对传播媒介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度、我国及其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其相适应,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传媒经济实践活动也不断有所创新,不断有所发展。但是,现在我国传媒经济领域内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我国传媒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实施我国正确的传媒经济政策的结果。

我国传媒经济的实践过程基本上就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过程,所以在研究我国的传媒经济实践创新必须同研究我国的传媒经济政策结合起来。

一、传媒经济创新发展概述

我国传媒经济元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存在着,但是,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起步的。经过中国传媒人三十多年的努力,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体系的雏形才逐步形成和缓慢的发展起来。其标志是:

(一)传媒经济发展政策日趋完善

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八家在京新闻单位可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报模式,为解决当时我国传媒系统内部的经济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1983年中央37号文件确定的我国传播媒介应“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传媒经济运营的航标。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一方面是传媒理论界根据传媒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相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比如报业经济、广播电视经济以及非新闻性节目的有偿服务、电视剧可率先实行公司化经营、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广播电视节目成本等传媒经济元素概念。传媒经济新元素的形成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实业界除积极开展广告经营外,还积极探索传媒的多种经营和传媒产业化渠道,比如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以及后来许多地方的经济类报纸的组建、经济广播电台和经济电视台的相继开播,充分证明了我国的传媒经济运营已走出了“实验室”,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传媒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是我国都市报(包括晚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创建了许多行业性报纸、专业性报纸以及其他类型的报纸。最为突出的是报业开始了以广告经营为主的报业产业经营活动,报社开始有了自己的经营收入。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电台、经济电视台、经济频道相继开播。由于传媒产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传媒实体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对传媒产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

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曾经明确指出:“人民日报社的同志要在搞好宣传的同时搞好经营。”后来被人们概括为:一要宣传,二要经营。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是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论述传媒二重性理论,也是传媒二重性理论转化为党和政府政策的一个过渡性的重要标志,对于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这种“文化二重性”的思想同“传媒二重性”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前者分析了宏观文化,后者分析了微观的传媒文化。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战略,既顺应了时代对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又推动了传媒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确定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2012年前推广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试点,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2010年10月15——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产业,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媒经济实践已有序展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媒体制的改革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在总体上还是发展的,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标志是:

1.广告产业振兴

1978年12月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天津日报》就于1979年1月4日率先刊登了“文革”以后的首则报纸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继《天津日报》、上海电视台之后,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开始经营广告,恢复了曾对我国传媒经济振兴发挥过作用广告业务。我国广告产业在我国传播媒介面临困难的时候再次复出,清楚地告诉世人这样一个重要信号:中国传媒的单一事业性观念将会被打破;中国传媒行业从此将不会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过日子了,广告经营既能弥补国家财政对传媒拨款的不足,又能向国家财政提供一定的传媒广告收入;中国传媒将会由单一的宣传任务逐步走向以执行宣传任务和执行经营任务并重的道路。

现在,广告产业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的的主体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传媒产业的多种经营打好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传媒集团组建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事业型),1999年江苏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事业型)和黑龙江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产业型,后改为“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继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到2005年(以后未成立过报业集团),全国成立的报业集团有90多家,其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49家,获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40多家。继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事业型)成立到2004年底(以后再没有组建过事业型广电集团),全国已成立的广播电视集团共25家,其中“部级”的1家,现在已经解体;“省市级”的15家,其中1家尚未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准,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组建的;计划单列的3家;“地市级”的6家,其中1家尚未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准,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组建的。

1996年广州报业集团成立和1999年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拉开了我国成立“事业性”传媒集团的“序幕”。传媒集团的成立,说明我国传媒人已承认了我国传播媒介必须走集团化道路,但是并没有认识到传媒集团的本质是产业性集团,也没有弄清楚组建集团的目的是整合传媒资源,人为地以“事业性”机关的模式去组建传媒集团,以行政手段去指导已组建的传媒集团的全部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团只能是产业性集团,根本不存在“事业性”集团。为了纠正这一失误,2005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规定:从现在起,今后不再审批事业性广电集团,同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指出:以后不再组建“事业性”报业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进行产业化改造。

3.产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化、集团化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业发展的一条规律,是不能改变的;事业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机构不需要组建集团,也不能组建集团。传媒产业是一种信息产业,如果组建集团也必须组建传媒产业集团,不应该组建事业性集团。可是,我国组建的传媒集团基本上都是事业型的集团,这就是说,用管理事业机构的办法去管理传媒产业,这样的事业型传媒集团,一方面影响了传媒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事业型传媒集团生命周期的短暂性。经过实践的检验,提高了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产业的认识,坚信了产业化是我国传媒发展必由之路。为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根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传媒产业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发展规划。

传媒产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2006年,我国曾把文化创意产业区分为九类,即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并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

4.传媒产业制度确立

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传媒产业的特点,未来的传媒产业制度模式是:以改革国有传媒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民营传媒产业体系,面向受众、面向市场进行机制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来说,这种制度模式雏形应该是:(1)报业传媒应实施“三分开”制度,即产事分开、产政分开、管办分开。通过“三分开”制度的实施,一是改变报业的高度垄断状况,二是纠正“千报一面”的现象。根据“三分开”制度的要求,报业必须尽快实行转制,这是更充分地调动报人办报积极性、更好地利用报业资源、改变过去“千报一面”现象的最佳途径。(2)广电传媒应实施“制播分离”制度。(3)根据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好办法就是在经营好国营传媒产业的同时,支持和扶植民营传媒产业公司的发展,以便更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促进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我国传媒人对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除新闻以外的其他传媒产品逐步走上了市场,市场机制开始对传媒产业发挥作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打破了我国传媒只宣传市场不利用市场局面,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传媒产业的运营效益。

(三)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

中国传媒经济理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21世纪初才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以及传媒经济活动实操技巧等。

1978-2002年的20多年间是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拨乱反正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主要解决了科学认知传媒性质和功能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传媒的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即传媒“二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以下重要问题:

第一,传媒具有政治属性,行使宣传功能,可以进行事业化运营;第二,传媒具有经济属性,行使产业功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运营;第三,为传媒经济运营寻找到了理论支点;第四,为广播电视传媒实施制播分离制度、纸传媒实施三分开制度、网络传媒实施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为市场机制进入传媒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六,为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寻找到了理论途径;第七,为传媒产业资源的科学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八,为科学界定传媒经营和管理寻找到了理论标准;第九,为建立科学的传媒机构(产业机构)寻找到了可遵循的规律;第十,为建立科学的传媒行政(事业行政和产业行政)管理、财务(事业财务和产业财务)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十一,为传媒整合、寻找传媒发展的持久性的基础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十二,为传媒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寻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对象等。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

2002年以后,由于发展传媒经济的基本政策已经明确,所以拨乱反正的重点是如何认知传媒经济问题。

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传媒的看法可集中在四点上:其一,传媒是一个纯政治问题,不存在经济问题;其二,传媒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不存在政治问题;其三,传媒是一个多元性质的信息传播工具,只讲政治或只讲经济,很难说清楚传媒的本质。纯政治化、纯经济化已被传媒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也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所谓传媒多元性质的理论,对于传媒经济的发展以及传媒整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四,传媒的本质只具有两种属性,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其他属性都是由传媒的两重性派生出来的,这是由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

在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中,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等理论是构成传媒经济学要素中的核心性经济元素,其他内容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传播业务等学科细胞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的新学科元素,即传媒经济学基础元素。

传媒二重性理论是传媒经济学的灵魂或基础。根据传媒二重性理论的要求和传媒经济学要素构成现状,传媒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经济、政治、文化、区域等诸多方面信息的运营活动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媒经济的运营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进行的,企图把它们的运营活动分开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分开了,也就失去了研究传媒经济学的意义。

总之,传媒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学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是,它的基本架构是不会改变的。

二、传媒经济理论创新成果

传媒经济理论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但是主要包括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创新成果和传媒经济应用理论(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创新成果等。

我国传媒经济理论元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存在着,但是,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体系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三十多年间才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1978年以来,在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又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运营模式体系。这一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和运营模式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传媒经济沿着科学的发展方向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传媒经济走向世界作好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在传媒经济理论体系方面,经过我国传媒理论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一个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其主要内容是:一个核心理论(即传媒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三大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体系(即理论传媒经济学、传媒经营与管理学、传媒市场营销学)、十二个传媒经济理论分支体系,即1.传媒经济“三论说”——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2.传媒经济“政治说”;3.传媒经济社会学;4.传媒生态学;5.传媒经营与管理学——传媒经营学、传媒管理学、传媒财务管理学、传媒产业行政学、传媒经济会计学;6.传媒经济策划学;7.传媒经济制度学;8.传媒经济组织学;9.传媒经济投资学;10.传媒广告学——报刊广告学、广播广告学、电视广告学、网络广告学等;11.传媒经济统计学;12.传媒总经理学等。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凸显,传媒经济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我国传媒人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传媒经济理论假设,有效地促进了传媒经济元素学的形成。现在已形成共识的传媒经济理论假设大约有七十个左右。

在传媒经济运营体系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和初步形成的传媒经济运营模式主要有:传媒经济模式、传媒市场模式、传媒经营模式、传媒管理模式、传媒经营与管理体制模式、传媒财务管理模式、传媒人事管理模式、传媒投资模式、传媒机构模式等。

(一)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创新成果

1.传媒经济边缘说

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又称理论传媒经济学,它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具体来分析,传媒经济学是在与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地带产生的一种应用性新学科。传媒经济理论的产生,不仅拓宽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而且为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2.传媒经济理论定位说

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传媒经济的基础理论,应从传播媒介自身的经济活动及其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两个角度去研究传媒经济的运行规律。所谓传媒自身的经济活动,根据当前人们对传媒经济活动的认知,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即传媒广告活动、传媒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媒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指名称资源和品牌资源)、传媒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为实现盈利的其他传媒活动。所谓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是宽泛的。这是因为传媒传递的信息内容是宽泛的,同其相适应,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也是宽泛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其前提是把握传媒传递信息的内容。就传媒传递的信息内容来分析,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种信息都会给人们带来影响,在环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影响就有可能变成受众的行动。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多重性、多层次性,造成了受众活动的多样性、多重性、多层次性,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文化。再加上这种信息的交融性,决定了受众活动的交融性,许多活动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交融的结果,企图把其中的某一层次独立出来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否则,由于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可能存在。这种客观实际也是把传媒经济学划归于应用传播学的一种实践依据。

现在,传媒经济学虽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它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传媒性质、传媒功能、传媒社会、传媒市场、传媒策划、传媒活动、传媒效益等。

3.传媒经济理论的核心说

传媒性质是研究传媒经济理论的核心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的支点理论。根据杠杆原理的要求,只要科学地把握住传媒的性质,传媒经济运营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便可得到有效地解决。那么,传媒的性质是什么呢?传媒具有二重性,即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具有永恒性;政治属性是个历史范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证。传媒二重性是传媒经济的理论基础,所有传媒经济理论元素都是由此引发出来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传媒二重性理论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同传媒的两重性相适应,传媒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从传媒文化的角度来说,传媒产业功能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传媒文化产业,传媒宣传功能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文化事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从文化产业群中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传媒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引起了文化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4.传媒社会说

传媒社会是指以传播媒介为支柱的社会,是从传媒的角度对信息的解释。可见,传媒社会与信息社会同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传媒社会是从传媒的角度分析信息社会。在传媒社会里,传播媒介是轴心,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传媒这个轴心连接起来;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心的。

既然传媒社会与信息社会同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为何又提出传媒社会这个概念呢?任何一种新概念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内容。作为传媒社会这个概念,其核心是研究传媒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只是作为传媒所传输的内容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传媒的效力,并不是为了说明信息本身。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既突出了传媒社会的特点,又把传媒社会和信息社会区分开来。另外,传媒社会这个概念,不仅突出了传播媒介这个概念,而且把它作为社会活动的支柱或轴心,充分地显示了传媒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进而提高了人们对传媒的认识,更好地发挥传媒功能的作用。

5.传媒市场说

传媒市场是指以传媒为中心的各类传媒产品市场组成的整体市场,它包括硬件传媒市场和软件传媒市场。所谓硬件传媒市场是指各类传媒设备市场。比如印刷传媒设备市场、电子传媒设备市场以及其他传媒设备市场。所谓软件传媒市场是指各类稿件、节目、书籍等产品构成的市场,比如报刊市场、广播电视市场、图书市场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媒市场是一种包含内容相当广泛的信息市场,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管传媒市场的形式如何,凡是传媒市场就必须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充足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传媒消费者必须自觉、自愿地消费这些传媒产品和劳务,而且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传媒产品的价格必须是合理的(这仅仅是指那些能走向市场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一些非交换性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不包括在内);传媒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高水平的服务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高质量的、保证受众所需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及时传输的技术设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传媒市场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否则,有秩序的、有效力的传媒市场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所谓传媒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6.传媒策划说

传媒策划是一个总概念,是传媒经营者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所从事的传媒活动所进行的筹划或谋划。这就是说,传媒策划者要保证未来传播媒介发展的科学性,一是要科学地认知现有的传媒信息,并对其进行认真地分析、归类;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三是培养高水平的实施策划方案的领导者和职工。这三个方面是保证传媒策划科学制定和实施的前提。传媒经济策划只是传媒策划的一种类型。根据传媒经济的特点,传媒经济策划主要包括传媒自身经济活动的策划;对传媒产业相关行业的策划以及传媒产业和传媒事业衍生活动的策划;对传媒产品的策划、对传媒品牌的策划、对传媒受众的策划;对传媒经济活动目标的策划;对传媒经济活动策略的策划等。对于传播媒介来说,传媒经济活动策划只是传媒策划的一项具体内容,除此以外,还有整体传媒体系策划,具体传播媒介策划;某一具体传播媒介又有许多可策划的内容,比如电视传媒策划,又可区分为整体电视传媒策划、电视频道策划、电视栏目策划、电视节目策划等等。可见,传媒策划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因此,对于传媒策划要注意其针对性、目标性和可操作性。

7.传媒活动说

根据传媒二重性原理的要求,传媒活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经营性活动,一类是公益性活动。每一种大类型又可区分为许多具体的传媒活动,比如传媒产品生产活动、传媒产品销售活动、传媒产品传输活动、传媒产品接收活动、广告活动、公关活动、赛事活动、娱乐活动、具体公益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传媒活动,一方面凸显了传媒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实现了传媒运营活动的目的。

8.传媒效益说

传媒效益是专指传媒效果中的那部分预期达到的效果,它包括传媒的地位和功能的实现。可见,传播媒介的效益不仅表现在传播活动中传媒具有载负、传输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劝服力。传媒效益通常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他效益、最终效益。实现传媒效益,必须充分注意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注重其科学配合,这是提高传媒效益的关键。传播媒介的配合可分为综合性配合和个体性配合。

9.小结

在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构成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每一种分支理论体系还包含有许多传媒经济理论元素,目前已被传媒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并被传媒社会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大约有三十多个。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就是有其诸多分支理论体系和理论元素构成的。

从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体系可以清楚地看出:传媒二重性及其两种功能是研究传媒经济的灵魂;传媒社会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传媒市场、传媒策划、传媒活动等都是在特定的传媒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只有在成熟的传媒社会环境中,理想的传媒效果才能实现。根据我国传媒经济的现状,当前传媒经济研究的重点是建立科学的、和谐的传媒社会。

(二)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步的。但是人们对于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需求意识形成的比较晚,直到本世纪初,中国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的雏形才初步被传媒人所认知。

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原因,我国传播媒介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于采编人才来说,是十分缺乏的,即使在一些正在从事传媒经营与管理的人才中,要么是从采编人员中转向经营与管理行业的,要么是从其他行业转入传媒行业的,真正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者还比较少。现在,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很快,经营与管理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宽。面对这种状况,建立与完善中国式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科学地建立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当前应走出两个误区,即走出“理论无用论”的误区和“能赚钱就是高水平的经营与管理者”的误区。在我国,由于传媒机构的特殊地位,有些传媒机构是凭借着权威地位“赚钱”的,无需经营与管理。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未真正地走进传媒;二是我国的传媒经营与管理者还未认知传媒,认为只要有广告投放,就等于会经营、会管理。如果传媒经营与管理者在这样的误区环境中停留得太久,是不利于传媒发展的。

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可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传媒为主体对其资源的经营与管理;二是以传媒为客体对其策划者及其活动的经营与管理;三是为保证传媒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建立的传媒经营与管理制度。1978年以来,为提高我国的传媒经营与管理水平,其创新成果主要有以下主要内容,即传媒经营说、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说、传媒管理说、传媒互动说、策划传媒说、传媒生产说、传媒机构说、传媒制度说等传媒经济应用理论元素以及同应用理论元素相匹配的若干个理论假设,它们共同构成了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

1.传媒经营说

在传媒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传媒人常常用“经营管理”这个概念去表达其效益的获取或损失,但是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多是指管理,很少讲经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在理论上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管理,不自觉地用“经营管理”的概念去代替经营与管理这一科学的概念。这种理论的偏差是造成我国许多传媒实体经营与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提高经营与管理的效益,需要真正弄清楚经营管理的含义和经营与管理的含义。

传媒经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体经营、传媒内容经营、传媒实体经营。所谓媒体经营就是指对各类载有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媒质(介质)进行科学的运用、筹划、管理等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指报纸媒体经营、杂志媒体经营、广播媒体经营、电视媒体经营、电影媒体经营、网络媒体经营以及其他媒体经营。所谓传媒内容经营是从传媒的角度对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经营,即传媒信息经营。传媒信息是传媒产业各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产品,但是,传媒信息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传媒信息商品所付出的劳动量是不成比例的。传媒内容经营效益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传媒信息价值的实现度,而这种实现度既取决于传媒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传媒信息使用者的素质。

所谓传媒实体经营就是对作为传媒实体的人、事物、组织的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对传媒机构的经营。作为传媒实体的人必须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强烈的传媒意识;(2)具有高水平的加工信息的能力;(3)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4)具有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5)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用好和盘活各类传媒资源;(6)具有强烈的传媒责任感。作为传媒实体的事物,既是传媒实体的物质表现,又表明传媒实体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作为传媒实体的组织是传媒运营的机构或主体,是传媒运营活动的发动者。传媒实体事物的经营者,不仅要关注传媒实体的某一事物的独立性,而且要关注传媒实体的各类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传媒实体的事物的独立性可以表明传媒实体某一事物的发达程度,传媒实体各类事物的关联性可以表明传媒实体的事物的社会化程度。根据传媒实体要素的这种特点,传媒实体经营者的任务是促进传媒实体的人与事物的最佳结合,既要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又要克服物资设备过剩的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类传媒资源。人是社会人,人们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社会化活动。同样,传媒经营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化经营活动,这是实现传媒经营的宏观环境条件,也是一种关键性条件。根据我国当前传媒的现状,进行传媒经营必须关注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的程度;关注传媒产业制度模式;关注我国传媒经营的基本原则。

2.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说

传媒产业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合理的、尽可能高的利润,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对于物质产品经营者来说,经营者的利润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对于传媒产品(信息产品或是知识产品)经营者来说,其价值量是同使用这种传媒产品的人的素质成正比的,同生产传媒产品的劳动者的劳动量是不成比例的。这种状况的存在决定了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是传媒产业经营获取盈利的关键。

对于传媒经营者来说,其盈利的获取一定要注意提高“一量三率”指标。所谓一量是指报刊传媒的有效发行量;所谓三率是指广播电视传媒的有效覆盖率(网络传媒的点击率)、阅读率和收听收视率、有效阅读率和有效收听收视率。那么,如何提高“一量三率”指标呢?根据我国传媒的现状,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搞好传媒产品的生产,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质量;第二,认真研究受众心理,并采取措施,真正实现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第三,确定传媒产品质量的生产标准和市场标准。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构成传媒产品的核心要素——信息是否准确、可靠、有意义;对信息的处理功能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信息的本质;信息传播时间选择是否得当;传媒产品的定位是否准确;传媒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是否有序。传媒产品的市场标准也就是受众对传媒产品的认同标准,主要包括:受众市场占有率;受众市场定位;受众的满意度;受众对传媒产品的使用状况以及产生的效益;受众市场服务的实现度。在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与市场标准方面,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是前提、是基础,传媒产品的市场标准是保证传媒产品增值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传媒产业领域内,传媒产品的价值往往不是在生产领域生产出来的,而常常是通过受众市场重新创造出来或实现的。可见,受众在传媒产业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受众资源,应该科学地把握受众心理状况,这对于传媒产业经营者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如何把握受众心理状况呢?作为传媒产业经营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三个问题:其一,在理论上弄清楚受众使用传媒产品的动机、感觉、经验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二,弄清楚受众对已接受的产品的认知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需求。受众与传媒产品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其三,受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这样又决定了受众心理变化的多样性。

受众是传媒经营者的服务对象,也是传媒经济活动的重要市场。要保证传媒经济活动在复杂的受众市场上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策划对于传媒产业经营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传媒经营者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传媒活动的策划、传媒行为策划、传媒产业链策划以及对传媒经济活动评析和对传媒经济测评方法的把握。

3.传媒管理说

传媒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所谓传媒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传媒的这两种功能作用的实现。作为媒介产业,是根据产业经营的原则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传媒经济活动过程;作为传媒事业,是根据事业运营的原则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传媒政治活动过程。平常人们所说的传媒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传媒管理,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传媒整体发展目标(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活动过程。

传媒产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其管理的盈利原则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传媒产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协作劳动完成的。因此,传媒产业管理应注意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实现管理要素的最佳结合;注意充分发挥传媒产业管理链上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注意把传媒产业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和集中科学地结合起来。

传媒事业是从事传媒宣传、不从事盈利性经营的、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传播媒介,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管理机构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工具。

我国的传媒管理机构区分为传媒产业机构和传媒事业机构。传媒管理机构模式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宏观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性质和功能。传媒产业管理机构就是规范化的传媒产业集团。传媒事业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存在,但是也要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事业型传媒管理机构改革过程中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事业型传媒的宏观管理机构改革,变多层管理机构为单层管理机构,变指令性管理为导向性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管理机构的作用;二是深化事业型传媒管理机构内部改革,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传媒管理机构是为了实现传媒组织目标而设立的,因此,它必须有明确的任务和科学的人员编制,把机构的责任、权利、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纠正因人设岗、因事设立机构的现象。

4.传媒互动说

传媒互动理论涵盖的范围很宽,这里重点所说的传媒互动是指传媒经营与传媒管理的互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在理论上人们很重视“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上人们又往往只注意“管理”,很少关注“经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说明经营与管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从理论意义上分析,“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合理的,它是指对经营要素的管理;从实际操作上分析,“经营管理”这个概念又容易使人们倾向于一般管理,忽视了对经营要素的管理。为了提高传媒经营与管理的水平,传媒经营管理者应科学地把握经营管理就是对传媒经营要素的管理。当前在我国,要实施传媒经营管理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传媒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传媒产品的经营管理;三是传媒产品生产与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要解决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科学结合。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条件,它包括资金及其来源、技术条件、人力条件;传媒产品生产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科学结合是有条件的,即传媒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对传媒本质的认知度以及执行者的整体素质。

管理经营是对管理规模、人员结构、方法、效益、设备等进行科学的运筹和策划。对于管理经营这个概念很少有人使用,但是它是科学的,是人们开展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这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比如传媒管理,就需要人员成本、创意成本、决策成本等,为保证其科学性,就需要经营。那么,传媒管理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科学确定传媒管理规模;合理地安排工作人员及其结构;控制管理成本;选择科学的管理办法;科学地测评管理效益;科学地使用各类管理设备……

传媒经营管理和传媒管理经营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之本,也是任何人类活动之本。传媒经营与管理者必须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培养职工的自觉服务意识,使他们具有全局观念、具有很强的自我协调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精神。

5.策划传媒说

策划传媒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实践上早已是人们的行为。比如领袖对传媒的策划、政府对传媒的策划、传媒机构实体对传媒活动的策划等都是策划传媒的行为。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在才提出“策划传媒”这个概念呢?这是个观念问题或思想认识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把传媒当做“工具”,只具有“喉舌”功能,而这种功能是神圣的,如果策划传媒,就是对传媒“功能”的颠覆,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这样一来,人们也就远离了对策划传媒现象的研究。就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意策划传媒的提法,仍然认为这种提法有碍于传媒宣传功能的实现。这种担心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在传媒运营中是不会存在的。因为策划传媒只是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传媒资源的行为,它根本不会触及到传媒的功能,更不会改变传媒的性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策划传媒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传媒策划活动中,传媒是被策划的对象,传媒策划者通过对传播内容的科学分析,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使传播内容能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有效地传递给适当的受众。传媒策划这个概念是从广告策划活动中借鉴过来的。同广告策划相比较,传媒策划所涵盖的范围更广,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传媒资源,帮助受众实现价值和创造新价值。可见,策划传媒就是策划者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传媒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便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策划传媒是将传媒作为策划的客体,与之相关的组织为策划的主体。当前,所谓策划媒介的主体主要是领袖人物、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军队、企业以及学校等。随着新传媒的发展,也出现了个人对媒介的策划。而策划对象或者客体自然就是传媒,被策划的传媒可以是单一传播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也可以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等,也可以是一个传播媒介群。为了提高策划传媒活动的质量,从传媒经营与管理的角度应加强对策划传媒的主体和客题的管理,这也是传媒运营规律的基本要求。

6.传媒生产说

生产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财富的过程。生产区分为物质产品生产和非物质产品生产。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分支产业。传媒生产是非物质产品生产,基本上属于信息产品生产范畴。完整的传媒产品可区分为两类:传媒产品的物质外壳或载体、传媒产品内容。

传媒生产是一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生产活动,它的生产周期较短,生产活动具有很强思想性。传媒生产的程序性比较灵活,是一种服务性生产活动。

传媒生产经营的实质就是指在传媒生产领域内如何实现经营要素的最佳结合,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传媒产业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对传媒生产经营活动认知程度较低,对于其活动范围正处于开发阶段,根据现在的认知水平,我国的传媒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传媒生产者市场经营;传媒生产者经营;传媒生产要素经营;传媒生产目标经营;传媒生产服务经营等。

为保证传媒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当前应采取以下策略,即传媒产业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集团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的网络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资本化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品牌化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多种经营策略等。

7.传媒机构说

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实现联合。当前传媒联合的最佳机构就是传媒产业集团。可见,传媒产业机构必须是:生产单位的联合体,各生产单位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法人;产业群体中各单位能联结在一起的核心是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或同类的社会经济组织;产业部门内部由于利益的驱动,其竞争是残酷的;产业的群体性是实现集团化的基础。传媒产业集团是信息产业集团,它是传媒产业各部门在相互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采用持股、控股的方式所组成的联合体。其特点是:经营的核心产品是以传媒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产品;传媒产业集团的成员单位都是独立的法人;在传媒产业集团中除核心层以外,其他成员具有不稳定性或动态性特征;传媒产业集团多属于服务性集团;传媒产业集团经营的产品都是知识产品;传媒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从传媒产业整体来分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一家传媒产业集团。根据传媒产业的界定法来界定传媒产业,可区分为两种传媒产业群:报业、期刊、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传媒等狭义传媒产业群和传统传媒、网络传媒、新传媒、邮电通讯以及利用其他传递信息工具传递信息部门的广义传媒产业群。这些不同的传媒产业群可以联合组成专业性传媒集团,也可以联合组成跨传媒的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

组建传媒产业集团是有条件的,如果从传媒产业内部分析,要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各个传媒实体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必须明确传媒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2)参加传媒产业集团的各成员必须充分认识组建传媒产业集团的意义和目的;(3)建立明确的资产责任制和相应的损益分配方法;(4)应有一个或两个能起主导、骨干作用的核心实体。如果从传媒产业外部来分析,要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应确立传媒产业集团的标准,明确传媒产业集团的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的成员必须是国家认可的、有合法权利的法人实体;明确联系的纽带是资金;明确传媒产业集团是一个具有生产和传输信息、开展科研、融资、开拓市场等多功能的、开展多种经营的经营实体;(2)各级政府对于组建传媒产业集团态度积极,能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但是从不包办代替和利用政府行为进行捏合;(3)参加传媒产业集团的各成员完全可以自主地选择参加集团或不参加集团,核心层成员可以自主地选择其合作伙伴和确定本集团的规模;(4)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和完善传媒产业集团的有关法规。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传媒产业集团的特点,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应坚持以下原则:即自愿的原则、互利的原则、公平的原则、规范化原则、综合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竞争的原则等。

不管是专业化传媒产业集团,还是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凡是传媒产业集团都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媒产业集团的组建受控于政府行为的比重较大,集团的活动范围也受政府行为的制约;第二,传媒产业集团经营的“龙头”产品是信息产品或知识产品,正因为这样,传媒产业集团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第三,传媒产业集团服务的范围比较广,可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相联系;第四,传媒产业集团是一个多样化的经营实体;第五,传媒产业集团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是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联系的,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

8.传媒制度说

传媒产业制度是传媒产业经营的一种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产业制度以及同这种产业制度相联系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资源状况、传媒受众及其素质等。其中对传媒经营起决定作用的是传媒产业制度。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传媒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建立我国未来的传媒产业制度模式,这种传媒产业制度模式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要求;一定要适应国际传媒市场挑战的要求;一定要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定要适应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传媒产业制度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解放思想的原则。本原则包括三个层次:(1)在思想认识上弄清楚传媒的性质和功能;(2)坚持冲破一切妨碍传媒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传媒产业发展的做法和制度,坚决革除一切影响传媒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弊端;(3)不断增强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市场观念和创新观念。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的原则,即发展的原则。

9.小结

以上分析的理论是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形成的支点理论或称宏观理论体系,它还必须有一整套在这些支点理论的支撑下而构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的微观理论体系。一门完整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是由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相融合而形成的。

(三)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创新成果

传媒市场营销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传媒经济活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从经济社会活动的角度分析,传媒市场营销是研究传媒经济理论和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一种归宿。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的任何一种活动的价值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实现的。从这个角度分析,传媒市场营销是实现传媒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样,传媒市场营销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操作价值的实操理论。

在我国,对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也创立了许多具有传媒特点的新理论,但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完整的中国式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传媒产品逐步走向市场才开始的,它还很不成熟,有待于深化研究。

至于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它是我国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其创新成果主要有:传媒市场架构说、传媒市场营销说、传媒整合营销说、传媒文化营销说、传媒营销创意说、传媒营销生态说、传媒营销决策说、传媒营销管理说等。

1.传媒市场架构说

传媒市场是信息市场的一种形态,它是传媒市场要素之间互相结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要素主要有:供给方、中介、管理方、市场(传媒商品的第一次消费者)、需求方。

传媒市场并不是单指受众群,而是指传媒商品内容的传播机构和受众所组成的整体系统;传媒市场需求方是指广告商和把传媒商品内容作为一种资源开发的受众或者说传媒信息资源的开发者。由于传媒市场和需求方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造成了传媒市场运营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传媒市场的运营过程中,传媒商品的生产者不仅要关注受众的需求,而且还要关注传播机构的需求。关注受众的需求,一是通过向受众提供有用信息实现传媒的社会责任,进而引导受众或影响受众;二是向信息传播者提供传媒商品,进而保证传播机构功能的实现。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媒介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传媒商品(信息),一是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吸引广告商向传播机构投放广告,并把广告信息传送给受众,进而实现传媒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传媒市场的构成来分析,它主要是由传媒产品生产者市场、传媒产品传播机构市场、传媒产品市场、传媒受众市场、传媒产品的政府机构市场、传媒产品投资者市场和传媒广告市场构成。

2.传媒市场营销说

传媒市场营销是指传媒产业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经营销售活动的全过程,它包括传媒产品的研发、分销、促销、定价等营销活动内容。传媒市场营销的类型主要有:传媒组织营销,传媒产品营销,传媒品牌营销,传媒资源营销,传媒资本营销,传媒活动营销等。

我国的传媒市场营销才刚刚起步,许多营销活动还不规范,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探索,以便创造出有中国传媒特色的传媒市场营销模式。

3.传媒整合营销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传媒市场营销的作用,必须综合利用传媒人可以控制的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即传媒整合营销。

传媒整合营销是把产品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进销售等传媒人可以控制的各种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最佳的整合,以便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媒整合营销是客观的,其整合力度是同人们对于传媒整合营销的认知度以及所采取的政策相联系的。传媒整合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整合活动的一种类型,其实质也就是传媒和传媒营销手段在特定市场环境条件下的组合。传媒整合营销的深度和广度受传媒人的素质、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可见,传媒整合营销是检验传媒人水平的一种尺度或标准。传媒整合营销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传媒营销环境整合、传媒目标市场整合、传媒资源整合、传媒人才整合、传媒产品整合、传媒受众整合、传媒品牌整合等。

4.传媒文化营销说

传媒文化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现代的传媒文化可区分为两类:一是传统传媒文化,主要包括报纸文化、期刊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等;二是网络文化(又称新传媒文化),主要包括搜索引擎文化、网络论坛文化、网络游戏文化、即时通信文化、博(播)客文化(又称“客文化”)、手机文化、SNS文化等。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传媒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媒文化营销也就是对传统传媒文化和网络文化营销。根据我国传媒市场的现状,传媒文化营销应把传媒文化营销纳入到文化营销领域;应尽快促进网络文化与传统传媒文化的融合;应制定科学的传媒文化营销战略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应制定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应促进传媒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5.传媒营销创意说

1997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学全书》的封面有一句十分精彩的话,即“一切的成就与财富,都从杰出的创意开始。”回忆我国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十多年间,它每前进一步都是创意的结果,如果没有创意也就不可能有传媒经济学。

传媒营销也离不开创意。对于传媒经营者来说,一种有意义的传媒产品,不在于销售的量,而在于销售的度,在于受众对传媒的感知。

传媒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产品必须是具有创意的产品,这是传媒营销创意的前提和基础。

传媒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它不仅可以区分为许多分支产业,而且它具有十分强大的调节和组合作用。传媒营销创意必须同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相适应,在充分体现传媒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传媒营销创意。

传媒营销创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传媒经营创意和传媒产品营销创意。

6.传媒营销生态说

传媒营销生态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就是传媒市场环境对传媒营销生态的影响。目前直接影响传媒营销生态的传媒市场环境条件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中国特色的传媒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发挥,行政手段对传媒市场干预过多。第二,传媒实体尚未认识到“联合营销”的意义,喜欢“单干”和“独占”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在传媒人的观念上,只看到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相互争夺市场的一面,尚未看到他们之间相互融合的一面,传媒之间内耗较严重。

传媒营销生态是传媒营销与传媒市场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因此,传媒营销活动的首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传媒市场环境,实现传媒营销生态的平衡。

7.传媒营销决策说

决策是任何行业胜败的关键。传媒营销决策不仅关系到传媒营销活动,而且对于传媒实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营销决策必须对传媒市场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具体调查内容有:传媒市场环境调查;受众对各类传媒产品需求量调查;对已进入市场的传媒产品销售状况调查;传媒市场现状和趋势调查;传媒产品销售渠道调查;传媒市场竞争状况调查等。在对传媒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传媒营销走势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预测方案。传媒营销决策就是对预测方案的选择。可见,市场调查对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8.传媒营销管理说

传媒营销管理是传媒产业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更深刻、更全面影响受众需求的一种手段,其本质就是需求管理。传媒市场营销任务通常是由经营部主管、广告部主管、受众服务部主管、传媒产品主管同其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传媒营销管理者应根据本部门的实力和市场状况,确定满足受众需求的指标。无需求、弱需求、过度需求都不利于传媒的发展。

传媒营销活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那么,传媒营销管理者怎样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导向呢?从总体上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竞争观念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具体来讲,应树立适应传媒市场要求的生产观、产品观、推销观、市场营销观、社会效益观,运用这些观念指导传媒市场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营销是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增强传媒产业实体的实力,提高传媒营销管理水平,必须充分重视对传媒营销管理核心点的研究,即加强对受众的需求、欲求、需要的研究,加强对传媒产品的研究,加强对传媒市场的研究,加强对传媒市场营销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传媒营销管理程序,科学分析传媒市场机会,科学的确定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传媒市场营销战略,确定传媒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细则,努力搞好传媒市场营销活动的国家控制,保证传媒营销活动的健康发展。

9.小结

目前在我国,传媒市场营销活动才刚刚起步,传媒人还没有传媒市场营销的经验。所以,在实施传媒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两种倾向:一是要纠正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作用的倾向;二是要纠正传媒市场营销活动是由市场机制调控的,无需国家控制的错误倾向。应牢固确立在传媒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既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要重视国家的调控作用的观念。同时还应该明白:确立这种传媒市场营销观念并不是人为力量要求的,而是由传媒两重性的特质要求的,是不可改变的,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根据传媒市场营销运营规律的要求,传媒市场营销的基本走势是:一是传媒市场营销业务涉及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二是传媒市场营销将会打破区域界限和国界,泛区域化和国际化将成为必然。同传媒市场营销的这种走势相适应,强化传媒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传媒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中国传媒经济走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传媒经济在理论、政策、实践三个领域内分别实现了三个关键性的大突破:

在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传媒二重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思想武器。(2)“传媒产业化”理论的创新突破,为传媒经济的发展设计出了一种可供操作的运营模式。(3)“传媒融合化”理论的创新突破,为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传媒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传媒经济政策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于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科学地确定了传媒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传媒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2010年,国务院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并要求在2012年前推广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试点,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为实施传媒融合提供条件,三网融合的试点和发展为传媒融合积累了经验,为宏观传媒融合做好了准备。

在传媒经济实践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开始着手把现在的传播媒介机构改造成为传媒事业机构和传媒产业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传媒产业化进程加快,并不断总结传媒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3)宏观的传媒融合在传媒理论界已开始了研究,微观的传媒融合,即电子传媒的“三网融合”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

我国传媒经济在理论、政策、实践三个领域内实现的三个关键性的大突破,说明了我国传媒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走向成熟,市场机制已开始对传媒活动起调节作用。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我国传媒经济的走势是怎样的呢?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我国传媒经济的基本走势是:产业化、服务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些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传媒产业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现已在传媒界基本形成共识,但是这种共识还仅仅停留在对传播媒介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层面,这是传媒产业化的初级阶段,我们已在观念上得到了初步解决。传媒产业化作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就不能把传媒产业化停留在初级阶段,应该把传媒产业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所谓传媒产业化高级阶段是指在传媒产业化初级阶段的基础上,传媒产业应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运营,充分发挥传媒产业在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作用和主体作用。

传媒服务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主要是从文化产业或信息产业的角度对传媒产业的走势所作的判断或预测。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产业和主体产业,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群中的重要文化产业,它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传媒产业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保证传媒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实现。传媒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媒产业的服务化走势将会更鲜明的表现出来,而且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传媒融合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一是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二是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对于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现在虽然传媒人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融合的总体上认识还是一致的,并且已有了行动。对于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这还是一个新问题,可能还没有思想准备。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当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面前,迫使人们去认识它、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要求去行动。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历史已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样一种事实。

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样是在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传媒经济现象,而且来势很猛,发展速度很快。比如传媒与城市发展、传媒与企业振兴,就是这种传媒经济现象的表现。那么,如何科学解读这种传媒经济现象呢?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传媒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角度体现着传媒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传媒文化已渗透经济社会发展,使传媒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媒的经济属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根据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要求,传媒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应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Jome, Hiram Leonard (1971). Economics of the Radio Industry. New York: Arno Press and the New York Times.

[2]Roland Snow Vaile(1927). Economics of Advertising.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3]W. B.Reddaway(1963). The Economics of Newspapers. Economic Journal, Vol.73.

[4]Samuelson, Paul A. (1964). Public Goods and Subscription TV: Correction of the Record.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7.Oct. pp.81-83.

[5]K.J.Arrow,M.Nerlove(1962). Optimal Advertising Policy under Dynamic Condition. Economica New Series,Vol.29,(May).

[6]Bruce M.Owen, et al(1970).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in the Economics of Mass Media.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7]Roger LeRoy Miller,Arline Alchian Hoel(1982). Media Economics Sourcebook. Saint Paul: West Pub. Co.

[8]Robert G.Picard, et al(1988). Press Concentration and Monopoly: New Perspectives on Newspaper Ownership and Operation.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9]Robert G.Picard(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0]Lee W.McKnight,Joseph P. Bailey(1995).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Economics. presented at MIT Workshop on Internet Economics, 12 Jan. [online]. Available from:press.umich.edu/jep/workd/McKniIntro.html.

[11]Waterman D.(2001). The Economics of Internet TV: New Niches vs. Mass Audiences, Info. The Journal of Policy Regulation and Strategy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and the Media, Vol.3, no.3, pp.215-229.

[12]周鸿铎(1990).广播电视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Zhou Hongduo(1990). Economics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Beijing: China Economy Press.]

[13]周鸿铎,胡传林,邢建毅(1990).传媒经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Zhou Hongduo, Hu Chuanlin, Xin Jianyi(1990). Media Economics. Beijing: 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Press.]

[14]周鸿铎(2000).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Zhou Hongduo(2000).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Beijing: 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Press.]

[15]周鸿铎(2003).传媒经济丛书(1—8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Zhou Hongduo(2003). Media Economics Series (Vol.1-Vol.8).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16]周鸿铎(2005).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1—12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Zhou Hongduo(2005). Media Management Series(Vol.1-Vol.12).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17]周鸿铎(2005).应用传播学丛书(1—6卷).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Zhou Hongduo(2005). Applied Communication Series (Vol.1-Vol.6).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18]周鸿铎(2007).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首都经贸出版社.[Zhou Hongduo(2007). Media Economics.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Business Press.]

[19]邵培仁(1998).媒介经营管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Shao Peiren(1998). Media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邵培仁(2002).媒介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hao Peiren(2002). Media Management.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1]邵培仁(2003).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hao Peiren(2003). Classic Case of Media Management.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2]邵培仁(2003).媒介战略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Shao Peiren(2003). Media Strategic Management.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生产经营论文例10

市场营销学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原理在十九世纪末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和社会性学科。它的成长经过了创设阶段、适用阶段、昌盛阶段、以及创新阶段,目前已是一门综合了多种学科原理,却又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内容的独立应用性科学,启示性和导向性是它的鲜明特点。在市场营销学不断发展成熟的历程里,伴随着人们对营销理论研究的认识、补正、改进与升华,从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到更加宽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营销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高度,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早已不仅涵盖单纯的经济,而是在人文理念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诠释。

一、传统营销观念的现代转型需要

在企业经营中,采取怎样的经营理念,就会产生怎样的经营效益。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是最为典型的三种传统营销观念,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将经营活动的核心定位为生产者,经营者重视的是“我生产何种产品比较擅长”,采取的方法是想方设法提高产量、提高销售额,甚至依靠强制买卖等恶劣的销售策略来争取每一点利润。这种观念在购买力水平比较低的市场中大行其道,被营销学学者命名为旧营销观念。与此相对的是以人文为核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它是指导现代企业开展营销行动的重要理论,是营销学学者根据现代企业处理新世纪市场经济关系时采取的新方式方法而提出的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理论。这种现代营销理念涵盖了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和大市场营销观念,它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使经营者的一切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在这种营销理念的指导下经营者最关心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生产出能够让消费者满足的产品,当然与此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时下的营销理念成功地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者利益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并最终实现了个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这方面来看,现代营销理念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二、人文理念对现代营销模式的影响

虽然市场营销理论由4P‘S发展为6P’S,并且有更多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因素的演变而参与进来,但是归根结底人文理念还是贯穿整个营销程序的主线。因为无论形式怎样变更,我们都可以在每一次营销战略甚至每一种新颖的营销方法中发现人文的痕迹。可以说,经营者的所有营销活动在表面上是经济活动中各种营销策略的使用与搭配,但在本质上却无不体现着人文色彩。

(一)产品整体概念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由于市场营销是通过生产特定产品或者提供一种服务来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要求,所以,产品和服务是经营者开展营销手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现代营销理论的观点,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应当具备三层结构:核心结构、有形结构和附加结构。核心结构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最重要层次,它能够实现消费者所关注和需要的最基本的功能和效益;有形结构是指产品和服务的外观存在形态,它涵盖了产品和服务所具备的外观、特点、样式、性质、包装和品牌等要素;附加结构即指经营者在对产品和服务开展销售行动时所发展出的各种附属产品及服务,主要有减免息信贷、送货上面服务、质量安全保证、使用维修帮助和疑难问题咨询等。通过上述三层结构的巧妙融合,一种具备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出现了,这被营销学学者称之为产品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是对消费者物质和精神上需求的全面满足,特别是它的人文核心理念以及基于消费者立场的服务、设计和包装等特点,成功地引导了社会公众的消费心理,激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开拓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从而成为现代经营者最为重视的营销理念之一。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赋予了现代市场营销活动更加多样的内涵,而在其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也向我们证明了现代经营者提品和服务需要遵循的最关键规则是必须迎合消费者,为产品和服务注入人文理念。正如产品的外观设计必须具备能够吸引消费者消费的审美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商标形态要突出具体、易懂、内涵和吉祥的综合性特点,像王老吉、大娘水饺等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习惯等,都是以文化的作用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二)以商流和物流为基础的分销渠道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完善

市场营销中的分销渠道涵盖了产品和服务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要经历的环节和各环节的负责部门,涉及了其间一切经营者和消费者,例如生产商、进货商、零售商、代售商等中间环节参与者和产品使用者、服务享受者这些最终的环节的消费者。根据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来分析,使产品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织从而自生产领域顺利进入消费领域是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并最终实现产需分离逐步消除的目标。在分销渠道的作用下,生产者将产品和服务陆续不断、及时高效地传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将各种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地反馈至经营者处以减少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承担的风险。可见,分销渠道的建立是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开展销售行动的重要手段方法。不过归根结底,它仍旧是依靠组织人和人的关系而构建起来的工作网络。古语说“生意未做,朋友先交”,这在现代营销理念中表现为:

经营者以分销渠道的方式突破了以往的销售模式,就是把以经营者自身为出发点、局限于已有的中间商的办法,变更为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着力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并充分调动各种职能生产出使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而后才选择由谁来负责将产品传送给消费者,这就解决了曾经因缺少中间商而不能构建销售网络和选择的中间商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

当下的经营者往往更加关注中间商所具备的条件,并以此来做出选择。他们严格要求中间商的商业信誉和工作能力,对资产实力和人员素质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其与目标客户的关系的好坏以及对目标客户渗透能力的强弱则直接影响到经营者的选择与否。

经营者将激励中间商的重点从利润的获取转向了以人为本,他们甚至为中间商培育专业人才,以此深化与中间商的沟通,同时也能够通过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为坚固。另一方面,经营者和中间商新型合作方式的建立将双方的利益和发展系于一体,加深了双方存在的依存度。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现代市场营销分销渠道除了包括商流和物流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价值决定了其定价

依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消费者认知价值、市场环境、分销渠道和国家政策法律等均是影响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者认知价值则是这诸多因素中最能影响经营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价的因素。所谓消费者认知价值即指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主观感知,是消费者经过在经济上、性能上和生活上的综合考虑后对产品或者服务做出的个人判断。很明显,消费者认知价值绝不是单一的经济考量,而是包括了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倾向。这就如同一个欣赏艺术的人愿意为一件艺术品支付高额的金钱;其他人却可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是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四)促销活动中体现的人文理念

促销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经营者通过公司员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推销以及在信息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灌输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从而提升其产品和服务购买量的目的。它最鲜明的特点是能够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一次卓有成效的营销行为必然是一次激发了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并成功引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正如当一个美女在购买化妆品时,她所需要的并不是化妆品自身,而是化妆品所能带来的美的预期。同理,消费者之所以购买相机也不是为了相机本身,而是需要它实现记录生活美好时刻的功能。在这两个例子中,消费者需要的都是一种期望、一种感觉。因此,成功的经营者不在于推销产品和服务本身,而在于突出其产品和服务内含的性能和意义,以此激发社会公众的共鸣,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最终实现产品和服务销量的提升,认可度的加大。当然,从深层次来看,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还具有引领公众消费潮流这样一个文化目的。谁能够主导消费潮流谁就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另外,现代新型营销模式中的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两种方式也是将人文理念作为其运行的核心,经营者采取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方式来打开市场的壁垒,从而赢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合作,保证其生产服务活动成功展开。这种将权力和公共关系作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行为,显而易见也已经突破了单纯意义的经济目的。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新时期,经营者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已经无法回避去适应、融入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可以说,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这两种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的建立为市场营销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三、人文理念融入市场营销行为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大势所趋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人又是组成企业的主体,因此研究企业营销活动也必须立足于人文这一理念。从市场营销理论来看,人不仅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根本构成要素,也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最终对象。在人口、支付能力、购买欲望这市场构成三要素中,主体是人,基础是支付能力,动机是购买欲望,三者相辅相成,水融,不过从本质上讲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归根结底还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等人的集合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组成的系统。

市场营销的立足点在市场,那么构成市场的最根本要素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经营者进行营销活动的根本立足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失去了人,没市场就会立刻崩溃,而所谓的市场营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依据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市场中的人不仅仅是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拥有繁杂、丰富、个性需要的“社会人”。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一定的层次,假设在收入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其消费的结构以及消费的顺序是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的。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除受制于其收入水平和购买需求以外,还会被市场氛围、文化习惯、个人心理等多种要素所影响,而文化则在其中长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文化通过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发挥出能够左右全社会各阶层消费欲望的力量,它的影响力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它涵盖了地理气候、族群特点、生产方法、政治体制以及科学技术等等方面。如果文化传统存在差异,生活于其影响下的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处事交往以及是非判断也会迥然不同,这也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们的市场活动中。正如我国因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的现实情况,仅在对食物味道偏好上就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不同。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将其营销对象的文化背景作为重要考量方面。现实中消费者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动而逐渐演变的,所以经营者的营销策略也要随着这种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公众的消费心理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极为鲜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逐渐从关注物质享受转变为更加重视精神上的享受,他们不仅要求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上有所保证,还关注产品和服务中蕴含的价值因素以及为其带来的心理愉悦享受。在这种变化中,富含文化内涵成为现代消费领域最鲜明的新兴关注点。因此,经营者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将人文理念纳入产品和服务的宣传中。新世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经济考量,当他们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够仅凭一种感觉来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例如由相同企业生产的同一款西装,在做工和材料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却因被不同品牌的销售商贴牌出售而在价格上有天壤之别,可是消费者仍旧乐于在这样的差异中支出财富,而这也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稀松平常的现象。由于现代科技的广泛传播和迅速普及,经营者试图通过技术突破从而甩开竞争对手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另一方面传统的呆板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很难再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要求。所以人文理念的介入已经极为紧迫,当经营者将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时,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成为现代营销方式发展的新方向。如果我们将文化比喻成产品和服务的灵魂,那么营销就在于将这灵魂包装并予以推广。将人文理念融入营销手段是适应新时期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市场竞争的新模式,所有经营者都应该及时认识到这一趋势并开创运用这一方法的新渠道。

四、结束语

总结现代企业营销新兴手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即人文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经营者营销行为的整体环节并且成为影响营销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经营者的市场营销策略越来越着重于对人文理念的摄入,这就迎合了市场营销活动体现人文理念的时代潮流,使之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营者主动将人文理念纳入营销行动并开创立足于消费者的人文营销战略,是顺应市场竞争发展方向的明智决断。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