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4:31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1

公共选修课指由高校教务处组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管理沟通》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类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其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的普及,教学方法也有别于专业课教学;其次,大部分的公选课学生人数较多,专业差异较大,学生彼此之间不熟悉,传统的分组讨论或游戏互动等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很难得到有效应用;第三,年轻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难以从以文字材料为主的案例描述中真正了解案例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状态,对案例中当事人在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角色困境也理解不够,因此这种案例教学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好;第四,作为管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管理沟通的核心在于沟通,而沟通的核心在于人和人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以影视作品为素材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沟通课程中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素材积累和分析发现:管理沟通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情节设置,通过和学生共同观摩、学习、交流和分享这些影视片断,就可以自然引申出管理沟通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电影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沟通》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我们就以美国优秀电影《十二怒汉》为例,介绍一下电影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我们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制订并打印了《管理沟通》的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实施方法及任务要求,并专门对学生做了课程说明,使学生对电影案例教学的过程有了基本了解。

(二)进行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预习并提前观看电影,并进行相应的思考。其中,《本文由收集整理十二怒汉》所涉及到的管理沟通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到沟通障碍和冲突管理,由于行为人身份、背景、目的、行为习惯不同,导致观点差异将会形成任务型冲突和情绪型冲突,在团体中如何理解不同类型冲突的作用及处理冲突的方式;第二部分涉及到会议沟通,特别是会议成员与角色在会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会议过程管理。

(三)播放电影并组织学生讨论。首先,我们给学生介绍《十二怒汉》的故事情节,然后,我们对电影进行选择性的播放。每播放一个片段便会组织一次讨论,每一次讨论都让学生把讨论中的一些要点或结论记下,这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把一些重要的或对比性强烈的情节再进行重复对比播放。下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十二怒汉》的故事情节,然后具体分析其中的情节片段对于如何理解管理沟通的启示:

1.《十二怒汉》故事情节

一名年仅18岁的男子,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十二个素不相识的人,组成了一个“陪审团”,要来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在经过六天冗长枯燥的听审之后,法官对陪审团裁决指示。法庭上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看到被告举刀杀人;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声音,并发现被告跑下楼梯等。对于这个铁证如山的案件,裁决有罪应该是板上钉钉。根据法律,他们只要一致表决通过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12人按号入座,开始举手表决1:11,11票有罪对1票无罪,这意味着必须讨论下去直至得到统一的表决。布拿斯,这个持反对意见的陪审员,抛出了自己的疑惑。随着辩论深入,控方证据的混乱和矛盾之处不断揭示出来,比如同样的刀子不止一把;楼下老人不可能在列车噪音中听到被告喊叫等。整个过程跌宕起伏,中间经历了六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 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终于被宣判无罪。

2.对于冲突管理的启示

任何冲突都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起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将会产生消极影响。在管理沟通的各个层面都会存在冲突,但是不同类型的冲突对于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不同,任务型冲突的作用通常是正面的,而情绪型冲突的作用通常是负面的,因此在组织中要尽量避免情绪型冲突,适当激发任务型冲突以激发充分的讨论,确保事情能够得到全面和均衡的考虑。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成长经历、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冲突是必须的,在充分理解冲突另一方的前提下,能够基于事实进行沟通而不是基于情绪和偏见进行沟通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

3.对于会议沟通的启示

任何会议沟通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会议目的和会议时间,让与会者都能围绕会议主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第二,会议要有主持人,主持人需要提出明确的流程建议,来推动会议的进程。第三,在会议讨论中,主持人要不断地去澄清并确认与会者的观点和证据,为其他人沟通时最大程度的减少误解;第四,在与会者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主持人要推动各方达成协议;最后,主持人要做出总结,为本次会议得出结论。

(四)组织课堂总结。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我们对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述和总结,重点放在对案例中关键点的分析以及案例中所隐含的管理沟通理论知识点上。

(五)撰写分析报告。在案例教学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作进一步的思考,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借以拓展思维空间,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相关管理沟通理论。

三、实施效果分析

这次在《管理沟通》教学中将电影资料作为案例素材的尝试,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欢迎,从教学环节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以往的案例教学未能达到的,从教学效果来看,因为案例可视可听,直观性强,学生总体来说是对冲突管理和会议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有了直接性的理解,对这些方法的应用效果也有了深切的感悟,突破了以往纸质案例材料“纸上谈兵”的局限。总体看来,这项教学改革应该是成功的。

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几个问题

(一)在将电影资料作为案例材料引入教学的过程中,电影资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主题性强;二是有完整的沟通过程;三是有丰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四是无不适宜情节。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2

案例教学自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创先应用于管理教学以来,被广泛借鉴应用于国内外工商管理学院的mba教学,成为一种培养企业高素质、实用型管理人才的重要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mba学员提升管理技能方面有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mba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教学课堂效果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相关行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及个人经验有关外,还有与学员互动及课堂控制的沟通能力与技巧也紧密相关。具体包括老师有没有能很好引导和调动学员的积极参与技巧,是否能针对案例问题对学员有深入提问引导的沟通技巧等方面。

一、mba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导向

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育非常注重强调对mba学员思维模式、管理认知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本人认为mba案例教学以提升学员管理能力的教学效果导向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能否更进一步地帮助提高和改善学员管理能力的训练是有技术方法可循的。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改善思考方式”和“锻炼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其实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沟通技术能充分引导激发学员的潜能,使其思考分析引导学员达到最佳思考分析状态,创新能力也自然顺导而出。

教师对案例问题的提问引导设计、案例讨论中的沟通互动技术、引导案例深度剖析的科学提问设计技术等方面,对整个案例教学效果、学员参与及学员提供的知识信息都非常重要,而这些沟通技术正是影响教师与学员案例讨论互动关系及引导能力锻炼的关键。

二、企业nlp教练技术

在接触到企业nlp教练技术后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启发,认为企业教练技术在沟通技术上能帮助解决以上问题。企业nlp教练技术是“nlp”即为“身心语言程序学”与教练技术(coaching)两相结合。教练要与受训者良好建立和谐的关系下,帮助其提升成长改变,nlp正好能提供进行这种工作的各种有效手法和技巧。它们都是研究人、尊重人、关注人的,同时有各自的起源又各具优势。

1.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自1971年richard bandler与john grinder二位创始者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cruz分校开始着手研究以来,经过几十多年不断的发展,目前在北美与欧洲一些国家,nlp被广泛应用于人际沟通、个人成长、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创新、教育训练等领域,效果理想。在沟通技术方面,nlp可以给出一套技术方式使沟通者能根据每一个人独特的思考模式,实现如何参阅沟通对象外表快速了解内心,怎样能够有效地达到对方配合的沟通效果。nlp能帮助沟通者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怎样的语言、声调和身体语言最能使得对方接受自己的一些方法技巧。

2.企业nlp教练技术。企业教练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管理技术,从其产生就被欧美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广泛运用。如美孚石油、国泰航空、爱立信、ibm公司、宝洁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柯达公司、bpamocp石油公司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

“企业nlp教练技术”中教练的工作是帮助个人和团队最大化地发挥能力的过程。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教练帮助人们释放自我的能量、超越个人的障碍和局限,达到个人的最佳水平,同时促使团队优秀地完成任务。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三、企业nlp教练技术在mba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在mba案例教学中,案例帮助提供了一定的问题或角色背景,那么教师在引导案例的问题解决和带给学员知识信息过程中就可以扮演教练的角色,帮助和引导学员充分发挥其潜能,带领进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1.教学沟通中遵循nlp的基本假设前提。我们在mba教学中会发现,理想的课堂效果是要形成教师与学员间的有效沟通,mba的学员都是有个性与主见的,他们在乎自己的观点对学员的影响力及教师对其意见的尊重,因此nlp的基本假设前提帮助理解沟通的意义是受对方的回应影响。教学沟通中遵循nlp的基本假设前提,可以帮助形成和谐有效的沟通。

2.企业nlp教练技术基本技巧。教练技术需运用四大技巧即为倾听、提问、区分和回应帮助了解和引导学员对象。教练技术运用表达、干预、自我开放等技术帮助学员领悟问题的实质。

倾听——从对方的叙述中了解学员思想状态。

倾听是为了获取资料,了解真相,有针对地给予回应。在nlp技巧中,有感官敏锐度的训练、检定语言模式等都可以帮助提升教练技术倾听能力。教练可以通过身体态度姿势传达对发言者的重视,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开放的态度,身体的前倾以表现鼓励尊重学员。教练技术还可以以心理参与与语言参与的方式,支持性陈诉,反馈性陈述都可以加强与学员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提问——帮助对方挖掘自我盲点,发现其潜力所在。

提问问出好问题就是在帮助解决问题。教练技术的发问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发问,问的是和被教练者的目标有关系的、有帮助的问题。提问问题的方向目的有:为了收集信息、为了帮助对方明确目标、为了引导启发对方、为了激励对方、为了挑战对方。哈佛大学的c.roland christensen教授归纳的十种问题类型对提问设计技术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区分——让对方更加清晰。

区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员的自我洞察力,让学员看到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从而支持学员对认知事物和接受改变观点的基础。帮助学员辨识案例事实信息哪些有用的,哪些属于“添乱”之类。

回应——发挥镜子的反射作用,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

研究认为mba案例教学中有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是教练的角色,从拓宽学员的信念入手,着眼于“激发学员的潜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教练不是帮学员解决具体问题,而是提供一面镜子,以教练技巧反映出学员的心态,使学员洞悉自己——理清自己面临问题的状态,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使学员及时调整策略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人在mba教学中承担《市场营销管理》及《企业经营竞争沙盘模拟》等的课程,实践中加以运用有这样的体会,认为将nlp运用于教育心理学改善沟通技术会有很好的帮助,能根据分析学员所想,调动其配合,通过有效沟通影响其观点。教师能将学员“要我学”的心态轻松地转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傅永刚.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4):286-288.

[2]卢小丽,武丽慧.mba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第2卷第1期,2009,(01):67-69.

[3]邱祝军.浅谈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8):68.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3

一、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大科学工程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集多方智慧共同建造的项目,通常每个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十几项或几十项之多。[1]而大科学工程档案是在大科学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大科学工程档案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重要的科技资源,也是工程科学决策、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维修改造、维权举证和审计监察等的真实依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FAST工程)作为大科学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设周期自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工程总投资11.1589亿元。FAST工程的档案管理是对从工程立项、设计到施工、建成及后期维护的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的管理。[2]具体而言,由于FAST工程预研期14年,立项、开工到建成周期预计需要8年,运行维护30-50年左右。如此长的建设周期,意味着形成文件记录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档案越多,其档案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类型复杂,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与一般的工程档案相比,大科学工程档案的类型更为复杂。按照《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建档规范》(ZKY/B002-8-2006)要求,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分为七个一级类目:综合管理文件、大科学装置研制建造文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监理文件、声像电子文件。综合管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与传统文书档案相近,大科学装置研制建造文件包括传统档案中的科研档案和工艺设备档案两种类型,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竣工图、监理文件对应传统的基建档案,声像电子文件对应声像档案的管理。由于财务档案单独验收,所以在以下档案类型中不包含财务档案。如图1所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科学工程档案不仅类型非常复杂,而且在这些门类中又包含众多的合同类型。例如,研制建造文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中就包含众多外包、外购和外协合同。以FAST工程为例,目前已签订的各种类型合同共470余项,涉及的合作单位共300余家。可以说,复杂的档案类型,众多的合同类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难度。大科学工程中的合同类型如图2所示。

(二)大科学工程科研性和工程性共存的特点,对档案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大科学工程申请最重要的特点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其本身就包含科研性和工程性两大特点。科研性决定了工程进展中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试验,通过研究试验获得优化的技术设计,确定合理的工程基准,满足总体技术方案的需求。[3]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档案,例如技术方案的选择试验、特殊材料、器件的选型试验、加工工艺试验、初样样机试验、批量加工的正样样机试验等,这些档案也是大科学工程档案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性有质量、进度、经费和效益要求,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标。所形成的档案包含大科学工程的分总体、系统、分系统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且相互关联,这些都对档案管理中的档案验收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流程较为烦琐

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和《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建档规范》(ZKY/B002-8-2006),明确规定了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和验收标准。笔者根据FAST工程实际情况归纳了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大科学工程档案从课题下达、在综合档案室立项登记到档案验收移交,将经历诸多环节和过程,期间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众多、收集和管理难度大、验收任务重,给档案管理的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整个验收过程中,除了单位工程的验收和检查外,还有整个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和国家验收,其档案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二、基于沟通理论的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策略的提出

在以往的目管理中,常用的沟通方式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书面沟通主要包括会议、公函、合同、任务书、工作联系单、设计变更通知单以及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等;口头沟通主要是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这些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沟通效率也不高。为了解决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上述问题,笔者借鉴了沟通理论中的其他沟通方式,以便更灵活、更有效地达到沟通的目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有效沟通,首先要了解沟通理论。沟通理论始于19世纪末,《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沟通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共同的符号系统交换彼此的想法,交流情感。《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沟通的定义是:“使两方能通连”。笔者理解,沟通是一个过程,通过一套双方均可以理解的有效体系,将需要的信息尽可能不失真地从信息发起者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并将反馈反方向传递。在需要的情况下,重复这个过程。对于沟通方式的分类,按沟通的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组织内部正式沟通有五种沟通形态:链型沟通、Y型沟通、轮型沟通、环型沟通和网型沟通;按沟通的方向来看,可以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关系来看,可划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按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可划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按信息沟通时所采用的媒介,可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从大科学工程的现状和问题可以看出,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沟通管理的需要。如何利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来提高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效率,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三、基于沟通理论的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路径

在大科学工程档案中,基建档案和科研档案占总量的六成以上,故本文以这两种档案类型为重点详述沟通策略。

(一)基建档案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对于基建档案来说,传统的沟通方式有电话、短信、E-mail、微信、会议、工作联系单等。结合大科学工程的特点,FAST工程进行了一些创新。笔者根据基建档案管理的流程,梳理工程各个阶段档案沟通的方式、对象和内容,具体如下:

1.工程立项阶段:与依托单位负责人开展上行沟通,明确基建项目负责人,设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越早介入工程管理,基建档案的质量就越有保障。

2.开工准备阶段:(1)与城建档案馆、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消防、环保、人防等部门开展上行沟通,明确档案移交相关标准;(2)与项目管理公司、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开展平行沟通,明确档案移交的标准;(3)召开档案交底会议,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进行下行沟通,明确档案收集、整理、组卷、验收的要求,确定各合作单位资料员。前期的有效沟通,可以避免很多管理过程中的“弯路”,使施工单位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监理单位、业主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才能有的放矢。

3.工程建设阶段:(1)与项目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开展上行沟通,加强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异地建设的项目,更应提前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这对于档案验收而言非常重要;(2)与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平行沟通,协助甲方进行档案管理;(3)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开展下行沟通,检查档案进度、质量和完整性;(4)在项目执行中期,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管理部等单位进行下行沟通,联合商讨该基建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并将协商确定后的归档范围作为档案验收的依据;(5)对于现场的施工单位,进行档案月度考核(包括业主考核和施工单位互评)。通过网型沟通的方式,将考核结果在监理会议上通报;(6)由于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⒉畈黄耄通过间接沟通、网型沟通,制定《FAST工程立卷作业指导书》来达到档案管理上的统一。通过以上沟通方式,明确了FAST工程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要求、归档范围、档案验收工作要求,促进了档案业务指导和评估检查的有效开展,确保了档案质量。

4.工程验收阶段:(1)与城建档案馆、项目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开展上行沟通;(2)与项目管理公司开展平行沟通,协助甲方进行验收;(3)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开展下行沟通,检查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根据档案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按照基建工作的流程,FAST工程基建档案采用了多种沟通方式,极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并且顺利通过多个基建项目的验收,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二)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与基建档案的沟通对象不同,科研档案的沟通对象为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系统负责人、分系统负责人等。

1.对于科研档案,传统的沟通方式有电话、短信、E-mail、微信、会议等。FAST工程根据实际需要,引入了其他沟通方式:首先,结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制定《FAST工程文件管理细则》《FAST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质量内审、质量外审的方式进行直接沟通和双向沟通,查找问题并进行闭环控制,以便进一步规范科研档案工作。[4]

2.建立兼职档案员制度,各系统设置兼职档案员岗位,建立逐级沟通的档案网络。由兼职档案员协助档案主管收集各类科研档案,包括系统内部档案,外协、外购和外包产品的档案等。并通过月度会议进行网型沟通,协助各兼职档案员工作,进而加大档案收集力度,确保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准确有效,提高工程档案的“含金量”。

3.通过开展直接沟通和链型沟通,强化工程档案工作融入工程管理,加强合同管理和过程管理,建立约束机制,提升档案质量。例如,在执行完毕的合同支付尾款前,合同联系人须向档案主管提交合同内的成果,成果齐全后档案主管签字,财务主管才会支付相应的合同尾款。外购产品到货后,科研人员需提交《外购产品检验记录表》,并将产品的随机资料一并交给档案主管签字,财务主管再根据签字支付相应的产品费用等。

4.在科研项目结题前,通过网型沟通,档案主管会同各系统兼职档案员一起讨论该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并按照归档范围收集该项目的所有档案,进而确保科研档案的归档率,提高了沟通效率。综上所述,在科研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沟通方式,明确了各课题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的归档职责,提供了科研档案工作开展的路径,确保了科研档案的同步性,为大科学工程档案验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青年人才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74-03

一、“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

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而开设的。实践性、应用性的鲜明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单纯采用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中,案例教学历来是一种广泛使用且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9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笔者从事《管理学原理》教学多年,从教学实际情况看,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若教学组织不当,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首先,《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作为高职职业基础课,按不同专业方向,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沿袭多年形成的应试型学习方法,且多数未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习惯,加上普遍缺乏职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教学盲目采用企业案例,学生难以进入案例的情境和角色,案例教学很容易停留在“讲故事”阶段,学与用形成“两张皮”,没有起到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其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部分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较难体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具体运用时的艺术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多停留在案例的表面,很少涉及问题的核心,导致学生产生讲不讲案例都是一个样的想法,削弱了研究案例的积极性。一些教师摘自各类教学案例集的冗长案例,由于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第三,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高职学生存在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的现状,案例讨论时就事论事,肯定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案例只有与学生的能力和认知相适应,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鉴于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做了一些改变与创新。一是对于不同专业或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一定要精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要短而精,与时代和生活贴近,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设置的案例思考和讨论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别。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依据职业定位与学生能力活化案例,分析案例时重在将学生置于创设和模拟的管理情境中,使其能参与或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进而引导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构建“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案例精选、情境创设和角色参与方法开展教学,让每位同学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处于最佳有效状态,提升单位时间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创设一些管理情境,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角色或参与其中,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每个同学都会积极准备,踊跃表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学习依赖于文化背景和生活情境,当学生被放在运用知识的社会和职业情境中时,有意义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真正、最完整的,也是最有力和最有用的。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不是为了获得一堆事实性的知识,学习还要求思维与行动,要求学习者参与到真正的情境中。情境模拟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运用真实的或模拟的管理环节,实际操作相关业务,教师进行引导、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铺设了一条教与学、学与练、练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二、“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习管理学,才能够真正理解管理的精髓。从管理案例出发,创设真实的管理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实践中模拟管理的行为,来把握管理的实质。管理情境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获得有效地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能体现管理案例的生活性和问题性,又要能融入真实的人物情感,凸显管理情境的实用性。“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具体步骤如下精心选择教学案例;确定情境模拟主题;情境模拟布置实施教师点评共同总结。

下面以笔者授课过程中创设的三个教学情境为例,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予以阐述,并在每个教学情境之后进行总结。

教学情境一: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内容:沟通障碍的产生以及沟通的原则

教学情境设计:首先通过一段动画片《扁鹊见蔡桓公》的视频,展现这一段著名的历史典故;其次,提出问题:蔡桓公贵为国君,又有名医扁鹊在侧,却因为小病送掉了性命,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扁鹊你会如何沟通?第三,区分案例角色,让同学们来一次历史穿越,由几组同学分别扮演案例中的扁鹊和蔡桓公角色,使学生有机会在模拟的情境中,思考问题,通过亲身的体会,帮助他们认识到沟通中信息传递与理解的重要性,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归纳出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即清晰准确完整、信任、适时、“换位思考”、“文化背景”以及尊重对方,委婉表达等。

总结:该情境之所以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是因为播放的视频生动有趣,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二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案例中人物的真情实感,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三是分析研讨,教师总结点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情境二:下属要请假,你该怎么办?

教学内容:人本管理与情感激励

教学情境设计:首先请同学们用2分钟阅读一则简短的案例《太太奖金》。其次,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在饭店企业中除了工资奖金之外,还有哪些可以运用并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通过小组研讨,每个小组请一名代表谈谈他们的结论。第三,创设情境冷天是平安夜,酒店餐厅熙熙攘攘,员工们忙得不可开交。这时,突然一名女员工急匆匆地走到主管面前,要求请假回家,原因是她还不满一周岁的孩子生病了发高烧。第四,区分案例角色,让几组同学分别扮演情境中的员工和主管角色。在扮演角色过程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下属要请假,你该怎么办?今天这么忙,你同意她回去吗?如果她回去,她的工作由谁来做?最后,其余同学通过观看情境,对主管的处理方式进行评论。

总结:该情境紧密结合饭店实际,适应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思考问题,通过亲身的体会,认识到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分配和协调资源,同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必须注重人本管理。除了薪酬与奖励之外,增加责任、对一些人员实行适当灵活的优惠、情感管理、升职、赞赏、培训和社交活动都是激励的有效方法。对于情感激励来说,有很多方式方法,比如在公司刊物上予以表扬,将杰出员工的像片挂在荣誉墙上,布置成《光荣榜》设计一张特殊奖状,表扬他的成就:员工聚会或部门会议时当众表扬;请更高层主管会见这位员工,肯定他的杰出表现;授予其先进称号或某种荣誉等等。

教学情境三:我爱你

教学内容: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

教学情境设计:首先,观看一段4分钟的《饭店礼仪》视频,共同体会饭店服务中,优雅的手势、友好的微笑、热情而得体的问候给予宾客的美好感受。其次,通过课堂讲授向同学们阐述,在沟通中除了语言文字外,语音、语速、语调、语气、肢体动作等因素都可以增强、减弱或改变同一句话的含义。就像“我爱你”这三个字,在加入各种因素后,会瞬间增加几十种含义。第三,开始游戏:从同学中征集一名志愿者,站到台前,再选择7-8位同学分别向她进行表白,表白的内容只有三个字“我爱你”,要求每个人传达的信息都要不一样。每当一个人表白后,教师都要请志愿者谈谈对方给她的感觉,然后表白者公布自己想表达的含义,教师将含义要点汇总到黑板上。最后,当所有人都表白后,教师和大家一起回顾“我爱你”三个字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随后开始引导性的提问:假如你是表白者,你是如何利用语音、语速、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表达“我爱你”的含义的?当志愿者误解你所表达的含义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认为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里?

总结:该情境极具生活化和趣味性,并包含了许多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在沟通中语言、语调、语速、语音、肢体动作都可以加强或改变同一句话的含义。通过展示沟通中各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比如,谈到沟通,很多人认为语言很重要,其实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很多,大量非语言的信息会影响他人的判断。职场高手在沟通中,会特别注意恰当地运用语音、语调、音量、语速、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传递思想和情感,同时对于他人的非语言信息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在沟通中经常出现误差和误解,这个游戏生动地展示了误解的过程,给每个人以提醒。

三、“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在教学中,“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思考的创造性让笔者感到惊喜,也让笔者看到了这种方法在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的独到之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案例精选+情境创设+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案例选择的针对性和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此教师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活化教学案例,凸显课堂互动中的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教学案例和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案例不仅包含情境,而且内含情感。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与学生交流情感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有情才能动人。现在海量的管理案例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教师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它,结果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二)围绕学生体验,发现管理情境中的生活性

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根据将要学习的管理内容提炼和创设出管理情境,这是创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情境创设中,教师要避免以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在创设职业化情境时,教师首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可以从中找到该管理知识的原型吗?然后再进行提炼、加工,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管理情境。

(三)注重有效运用,挖掘管理案例中的问题性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5

学习掌握现代公文新理念,新思维,树立公文沟通理念和正确的写作思维;

正确认知良好公文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的修炼及修养,掌握公文写作的职场意义;

掌握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特点和行文规范规则,自觉规范公文写作;

专题学习掌握常用公文 (函、通知、通报、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简报、授权书、管理制度、

会议纪要、策划案等)行文规范、写作技巧和方法、模板化;

了解常用公文的行业特点,以及如何将企业文化内涵融入内部公文,提高公文沟通应用效果; 传授讲师的写作应用感悟,启发学员认知正确的写作思维,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注重日后的自觉修炼; 掌握商务公文的文理与法理的融会应用,快速提高内部常用公文写作技能和水平,提高职场业务公文的应

用和沟通效率。

课程大纲

公文,是企业和社会人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和重要手段。公文写作技巧是公文规范、公文质量的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常常的事实是:公文撰写格式不一,公文沟通常常不能令上级满意或效果不佳,更有甚者,词不达意,或冗长混盹,等等,为什么?观念缺失?工具方法缺少?技巧缺乏?!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公文写作的新理念认知,写作的工具方法论、流程和公文应用实务的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公文写作素养和技巧,从而提升公文的应用和沟通效率,打造职场的第三张脸,塑造企业公文素质和公文文化!

开篇:理念与概念

【引子】:小故事《你方我方》

【开篇】:企业内部公文沟通的困惑与问题

第一章:公文沟通理念新知

1.1 公文的沿革

1.2公文沟通新理念新思维

1.3公文写作的职场意义

1.4公文的写作理念:公文写作是一种文理与法理的融合。

【案例分享】:文革时期的公文实例分享

第二章:公文的简要概述及写作基本步骤

2.1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与特点

2.2现代公文的行文基本规范: 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

2.3现代公文的基本修养

2.4现代公文的语言技巧

2.5现代公文的写作步骤与技巧

【案例分享】:语言技巧案例分享

实务篇:常用公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第一章 函的写作

1.1函的特点

1.2函的类型

1.3函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某机构〈告知函〉

【练习与互动】:邀请函

第二章 通知的写作

【案例分享与点评】:<关于xxx通知>实例

【互动练习】:关于树立社会诚信文化的公益活动的通知

2.1通知的文种、特点、格式

2.2通知的类型

2.3通知的写作技巧---

点评: 通知案例或作业

第三章 报告的写作

3.1内部报告的文种、特点、格式规范

3.2内部报告的类型

3.3内部报告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与讨论】:某机构研究部门专题报告案例分享

【互动练习】:

3.3.1如何突出报告的关键点

3.3.2如何让报告生动有效

第四章 请示与批复的写作

4.1请示与批复的特点、文种、格式规范

4.2内部请示与批复的特殊形式----会签

【案例分析】:企业内部会签

4.3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分析研讨】: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4.4请示与批复的写作技巧

4.4.1请示的技巧

4.4.2企业内部会签的技巧

4.4.3如何提升“签报”的功率与水准?

4.4.4批复的技巧

【互动练习、分析研讨】:XX部门<请示>的写作案例;

【互动练习】:内部会签

第五章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

5.1总结的特点、文种、格式规范

5.2总结与计划关系

5.3总结的类型、基本结构

5.4总结的写作技巧:三要诀

【案例分享】XX部门年度总结案例

第六章 通报的写作

6.1内部通报的特点

6.2通报的类型

6.3通报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批评案例

【练习与互动】:表彰通报

第七章 简报的写作

7.1内部简报的特点

7.2简报的类型

7.3简报的写作规范

7.4简报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简报案例

【讨论与互动】:

第八章 授权书的写作

8.1授权书的类型特点与作用

8.2授权书的结构模式

8.3授权书的写作要领

【案例分享】:某集团〈授权书〉

第九章 会议纪要的写作

9.1会议纪要的文种、特点、格式规范

9.2会议纪要的种类

9.3会议纪要的写作要领

【案例分享】:某企业会议纪要

第十章 管理制度的写作

10.1内部管理制度的文种、特点

10.2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与语言技巧

10.3 内部管理制度的逻辑技巧---企业流程文化的宣贯

【案例分享与讨论】:某著名企业案例分享与点评

10.4如何让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

第十一章:策划案写作

11.1策划案的文种属性及特点

11.2策划案的结构模式

11.3策划案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11.4策划案的写作要诀

【案例分享】:某机构专题策划案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互动】:企业X部门策划案

总结篇:常用公文的写作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第十二章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12.1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0种错误

12.2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原因分析

12.3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0种错误解决方法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6

化在跨国企业中汇集,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趋于复杂性和多样的删减。现行管理学教材理论偏多,大部分教材没有涉及跨文

性。高职管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化管理的内容。因此,现行教材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文化背

但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有关跨文化管理的内容太少,学生的跨景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真正差异。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培

文化意识淡薄。这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不符,不利于学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跨文化管理能

生将来适应跨国组织中复杂的文化环境。力的学生。(3)教学课堂设计不合理。在高职管理学的教学中,

一、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大部分教师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强。

1.跨文化管理的内涵。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

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中,管理学课程实训环节虽有所增加,但涉及跨文化管理能力提

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提高管升的项目少之又少,这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培

理效率和管理效果。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方面是极不合适的。只有通过学生自

化环境下避免文化冲突,寻找出适合企业环境的管理方法和管主学习,教师设置合适的实训项目,才能够真正地对比出两种或

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多种文化的差异,并找出在多文化环境下合适的管理方法和管

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跨国企业理机制。

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

转,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才能实现企业1.跨文化管理中的决策能力培养。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跨文化管理便成为全球管理学界研究的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使企业的决策

焦点,并成为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高职管理学教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习

学中,应以增加提高学生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为培养目标来重新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在决策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在

设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决策程序上,欧洲人倾向于把决策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上,在总结

2.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缺失。(1)教师对管理过去决策得失的基础上重新决策。在决策时效上,智利、乌拉

学教学中跨文化管理的认识不足。跨文化管理虽然并不是一个圭、阿根廷等国的企业领导者偏好于迅速作出决策。在决策理

新的事物,但是由于高职管理学教材中跨文化管理的内容太性化方面,瑞典和美国的企业强调决策的理性化。综合对比东

少,限于课时分布和内容安排,很难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西方文化后,我们可以发现,西方文化认为管理就是授权,具有

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最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明确的分权,权责一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东方文化在价值取

了教材中的知识点,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那是学生向上推行团队价值,在团队价值中又强调等级,压抑个性,不利

工作以后的事。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准确于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但同时又形成了民主集中的集体决策风

地把握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造成学生跨文化管理意识的淡格,能集思广益,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

薄。(2)缺少合适的高职教材。跨文化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决策模式。

是在

20世纪

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2.跨文化管理中的沟通能力培养。随着国内外资企业的增

国内高职管理学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哈罗德·孔茨(harold

多,学生将在就业的企业中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不同文化环

koontz)版和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版的管理学境下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不了解不同文化下的沟通方式,

沟通双方很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跨文化沟通通常是指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它是在一种文化下把信息进

行编码,这些信息包括手势、语言和表情等,在其特定文化下具

有特定的含义,当这种信息传递到另一文化中时,通过解码,转换

成这种文化下能被接受的信息,所以文化是沟通的基础。文化

转贴于 http://

决定了信息发出者如何发出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解码,所以,

沟通中的编码和解码受不同文化下所支持的价值观念、行为方

式、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的沟通能力

时,教师不仅要讲授关于沟通的基本http://知识,沟通的方式,还要介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了解文化差异对有效沟通的影响。

3.跨文化管理中的领导能力培养。领导是高职管理学教学

中的一个核心内容。领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影响力,影响下属

的一种能力。领导行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领导者、被领导者

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不一样的,具有

个人主义文化的领导者更多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集体主义文

化下的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各方面的利益能够给予一种平衡。根

据领导的情境理论,领导方式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文化是影

响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只有适合环境的领导方式才是最有效

的领导方式,因此,要做到有效的领导,必须准确地把握领导的

环境,也就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在领导职能教学中,应加大

权变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权变的领导能力,即能适应多种文化

环境下的领导能力。

4.跨文化管理中的激励能力培养。激励是一个分析员工需

求、确定激励方式、调动员工内在动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核

心的因素是员工的需求,但影响员工的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文化

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准确把握员工之间文化的差

异,才能准确地分析员工的真正需求,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激励

方式,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激励中,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员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中国文化下提倡长期价值取向,人

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等级差距,员工比较注重集体精神;而西方

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则重视短期利益,强调人生而平等,有着强烈

的个人价值取向。因此,在激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励是

有差别、有针对性的。管理者应认清员工个体的差异,个体的差

异也往往是由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教师要通过实训让学生能

够熟练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并让学生具备建立奖励与绩效挂钩

的制度设计能力。

三、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方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应树立“以学

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紧密融

合。这样的转变,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学生跨文化

管理能力培养中,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管理意识和能力,

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

的实际和管理学任课教师的特点,加强管理学教学的师资队伍

建设。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修跨文化管理

专业,积极引导教师在跨文化管理方面进行科研,提高教师在跨

文化管理方面的教学能力。

2.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头脑风暴法。在

教学过程中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学生身边的跨文化管理中的问

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与解决方案。(2)角色扮演。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需要解决的

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

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

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跨

文化管理的技能。(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教学联系

实际的特色形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中,教师要选择典型的

跨文化管理的案例,而且选择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

例。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

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

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

行分析。教师的指导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

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

生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课程教学方式的生命

线,而以应用性、权变性为特征的管理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教学

更是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

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高职院校应根据条件

选择一些具有跨国企业背景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选派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

和企业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请企业管理者

指导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聘请具有跨文化管理经验的企

业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

程中还要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

能。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

教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方面,教学中要加强

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的能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

科,高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寻找

适合的案例,补充和完善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管理思

想和新的管理方法,教师的工作量很难用传统的课时计算方式

计算。因此,如何公平、客观地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成为一个现实

的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研究案例、尝试案例教学

的人员将会越来越少;教师将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理

解案例、分析案例和总结案例。在借鉴西方管理学教学工作量

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在管理学教学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7

[作者简介]黄瑛,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C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200―03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如何教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养适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成为高校的迫切需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该引入案例教学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方法选择的必要性和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简单地说,它就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及其控制调整的过程。从内容上来看,它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工资福利政策等。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实践性很强的特征,把案例教学方法引入人力资源教学过程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主要由阅读案例资料、案例分析讨论、撰写分析报告三个环节组成。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迄今为止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即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引入情景进行案例分析并围绕某一特定目标和内容展开双边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是互动的,首先教师给出一些具体而完整的背景材料,然后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最后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这种互动式的活动能够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第二个特征则体现在它不仅是一个单向沟通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向沟通的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通过小组讨论的沟通形式参与案例分析的各个环节,承担着更多的学的任务;教师也在其中参与教学,但不起主导作用,只是通过简单评论的沟通方式来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协调与引导的作用,主要负责去挑选或撰写教学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老师有责任去挑选案例教学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保证所选的材料是本土化的、有时效性的,因为现有案例库里的材料大多数不是从外国直接引入没有本土化的,就是已经失去其时效性的;如果在现有的资料中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案例分析,教师还必须亲自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撰写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因为这些教学材料有别于一般的教材,具有独特的来源、性质,其内容的编排也要求更具针对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做好预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工作,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的工作和踊跃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讨论中扮演好自己在案例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所面对的实际情境,正确地评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最后得出最佳方案。参与讨论的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每一个想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持续不断的案例教学活动,学生逐步学会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掌握案例分析要领之后,学生就能很容易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因素来解决问题。现实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和案例中所给出的各种情况是一样错综复杂的,如果我们能在案例中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实问题中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够找到。这也是案例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意义所在。

二、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方与引导方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沟通渠道从过去的单方向变为了多方向,教师地位从主要变为了从属,学生地位则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然,在这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当着参与方即主要的角色,而老师则充当着引导方即次要的角色,并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的作用不可替代。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测评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和可能作出怎样的决策,因此学生成为整个教与学的主角,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参与,包括从预习理论知识到审阅案例材料,又从案例分析讨论再到撰写分析报告的整个过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和把握案例数据和细节;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为学生设计好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作为引导之用;控制案例讨论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尽情地表达出来。同时,注意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合理安排案例分析的教学时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亲自参与讨论,但要注意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能够继续。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讲评也是重要的环节,应注意不要把答案说死了,因为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很难说有“标准”答案,答案应该是开放式的,并且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从讨论中获得一种今后在工作中能够用来处理不同情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学生的接受程度

案例教学是摆脱教师传授的过分依赖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想发展的思维训练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劳动都是创造性劳动,表现在知识的灵活应用、答案的多样化、思维的活跃性及沟通的多渠道上。因此,案例教学的重点自然要放在这种思维训练的过程上。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97-01

1 隐性知识与案例教学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人类知识中某些个人“技能”、“感悟”和“经验或诀窍”常常处于“难以言传”、“无法明示”或“缄默”状态,它们就是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植根于行为本身,并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心智模式等。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而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和共享。通过对隐含知识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智商高和学校学业成绩优秀的人并没有在其后的工作中取得相应的成功。成功的管理者大都认为有效的管理来自于正式学业之外的知识,不是靠以直接教授与机械记忆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而是靠非正式的、在工作中通过实践、观察获得的知识,即成功与隐含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

案例一词来源于“Case”,其意为具体事例。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案例通常以现实的财务事例或某种假想的情形为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通过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对案例分析常常包含三个环节即:情景再现、事实分析、理论提炼。案例教学的过程与隐性学知识的特征可以实现良好契合,通过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效果。

2 隐性知识的特征与重要性

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积累与创新的过程,是不同知识主体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主体从外部各类知识主体或知识库中筛选、吸收、积累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激活知识存量,提炼出大量存储于主体脑海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有以下特征:①抽象性。隐性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这是隐性知识本质的特征。②专属性。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很难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这种专属性表现在,除非通过特殊的学习,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同时,某个属体的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需要用较高的成本才能改变。③非理性。人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通过身体感官、直觉或领悟获得,与逻辑推理无直接关系。④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联系,依托特定情境存在,是对特定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⑤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不易受环境的影响,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领域重视书本知识的教授和显性知识的掌握,学生注重文凭、证书的获得,淡漠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所学知识的转化,由此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和“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在考试中无所不能,在实践问题面前却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强调隐性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3 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并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案例教学对隐性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1)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的意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个人能力,类似于技巧、经验或智能,是一种在当前或未来认知的能力,必须以学生个人亲自参与实践为前提。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充分参与每个案例,从最初的材料收集,到资料分析,再到基本结论给出。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这正是隐性知识的基础。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能动参与到财务管理案例的探讨中。

(2)提高学生对案例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在实践中最需要获得的基本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过程,学生可以将财务理论融于经济行为,从而深化对企业财务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观察要贯穿始终,将观察目标分解到案例分析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把握经济行为背后的实质。

(3)培养学生对案例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提供的人际互动,促进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激发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团队或个体的人际互动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启发,有利于经验的汲取和默会知识的再现,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4)完善案例分析环境。隐性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提高隐性知识创造的效率。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环境对于隐性知识的实现效率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有必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讨论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实现隐性知识之间的交流和振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

(5)改善案例分析路径。隐性知识的产生具有主体属性,这源于在其产生过程中对个体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环境的依赖。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下来的带经验性质的知识,是学生在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错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学生对于这种分析路径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财务管理案例的最优分析路径,保证学生不断按照最优路径进行分析。财务管理案例的分析路径包括学生对案例思考的角度、资料收集的程序与范围、案例分析的步骤、结论可靠性的检验、相关案例的扩展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浩威,何建敏,李国良.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54-03

信息时代,沟通在商务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能力是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之一,也是员工选拔晋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此,我国不少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陆续开设了商务沟通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课程建设而言,教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与教学对象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教材市场编写现状

目前,市场在售的《商务沟通》教材有八十余种,其中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或中文翻译版本有二十余种,由国内作者编写的外文教材(主要是英文版)有十余种,中文版教材有四十余种。从使用对象上看,上述教材的使用者大多为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高职高专类教材仅有二十余种,约占教材总数的四分之一。通过阅读教材前言中对使用对象的说明,我们并未发现有专门为五年制高职学生编写的《商务沟通》教材。与三年制高职不同,五年制高职为初中起点,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与三年制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已出版的高职高专类《商务沟通》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识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同一出版社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界定不同,缺乏权威性。例如对“商务沟通”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就存在不同的表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沟通》表述为:“商务沟通就是在商业经济活动中,不同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情感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该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教材《商务沟通原理与技巧》,将商务沟通定义为:“商务沟通是指不同个体或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围绕各种信息所进行的传播、交换、理解和说服工作。”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商务沟通》中,商务沟通“是指商务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的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商务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商务组织内外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求得商务组织内外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如此差异,会令读者在对知识内容感到困惑的同时,对学科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二)实践性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偏低

实践是技能培养和发展的关键。商务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一些教材侧重于系统地阐述沟通理论,轻视沟通技能在实际商务情境中的运用和操练。此外,有些教材编写者本身是直接来自于高校而并没有行业背景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难以在教材中提供充分的实践和实训资料,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变为缺乏技能训练、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这与五年制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知识内容与其他课程交叉、重复

礼仪是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商务人员在运用沟通策略的同时,还要注重商务礼仪。由于商务沟通与商务礼仪关系密切,一些《商务沟通》教材融入了商务礼仪有关知识。在有的教材中,商务礼仪甚至占了总篇幅的一半。据了解,在一些高职院校,商务礼仪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分别将商务沟通和商务礼仪作为五年制高职通用技术平台课,在商务英语、物流、金融等专业开设。与此相似,商务谈判是商务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谈判能力是商务人士必备的沟通能力之一。鉴于其重要性,有些院校将商务谈判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商务谈判通常在《商务沟通》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这样一来,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内容上多有重复,不仅会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不便。

(四)教材中的案例陈旧、匮乏

美国哈佛商学院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大量的工商界精英,其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全部来自于世界各国经济与企业的真实经历。时至今日,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已经普及。出于课程教学的需要,各种版本的《商务沟通》教材均引用了沟通案例,但是受出版时效的限制,部分教材所用的案例多为国外经典案例,以及本土企业的案例。有的教材案例数量较少,给教材使用者带来了不便。一方面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补充案例,以备教学所需;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务活动不多,缺乏可用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在面对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时,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时常表现出消极情绪,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五)教材配套资源不足

目前,大部分《商务沟通》教材仍以传统的纸质教材为主,配以电子课件,呈现形式相对简单。有些电子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版,缺少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也没有可用于知识和能力拓展的资源链接,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使用的需要。

三、教材编写建议

鉴于上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未来在针对五年制高职编写《商务沟通》教材时考虑以下几点:

(一)由学者、企业专家和五年制高职一线教师合作编写教材

学者擅长构建严谨的知识体系。企业专家可以将企业的需求和实践经验引入教材,当学术界对知识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时,企业专家可以用行业规范用语来表述专业词汇,提高教材的准确性。此外,五年制高职一线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在教材的体例、表现形式等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学生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提供具体的指导。学者、企业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合作,优势互补,编写出来的教材会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重视实践,增加技能训练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

作为一门技能性、应用性突出的课程,《商务沟通》教材要强调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每一个章节或者项目都应该设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这些内容既可以穿插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中,也可以安排在课后练习中,通过先学后练、学练结合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技能训练不能脱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经验世界,要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在校学生参与商务活动的机会不多,商务交往的对象范围有限,因此教材编写者可以考虑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沟通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然后举一反三,逐步扩大实践的范围,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参与商务活动时才不会感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三)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

为了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对接,教材可采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结构,同时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剔除重复内容,进行知识板块的重新整合。在学习模块顺序的安排上要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材内容模块设计:

学习模块:(1)沟通概论。此模块学习的目标:理解商务沟通的含义和过程;能分析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心态。(2)口头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拒绝、说服、赞美、批评等口头沟通的技巧,能进行有效的电话沟通、面谈、面试沟通,能根据特定主题实施演讲。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3)非语言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距离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4)自我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理解自我认知、自我沟通的含义及特点;能进行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5)人际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与上司、下属、同事、客户和新闻媒体沟通的策略,能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实现高效沟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6)团队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能分析、解决团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能组织实施小型会议。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7)书面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了解书面沟通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商务信函、商务报告等各种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写作能力。

(四)增加教材中本土企业案例的数量,体现案例的时效性

中国式沟通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教材应该高度重视文化的差异,在选用国外经典案例的同时,适当增加中国企业的典型沟通案例,反映中国企业的沟通特点和规律。同时,教材的编写者要密切关注、跟踪企业发生的沟通问题,将最新的企业动态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去。

(五)教材应版面活泼,以增强视觉吸引力

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插图不仅能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还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材如果在阐释概念术语、说明过程、介绍类别、设计沟通游戏或者设置沟通情境时,适当增加图片的比例,可以使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懂易记;在知识导入环节和练习中设计一些参与性的表格,还能增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如果借鉴一些语言学习类教材双色印刷的做法,对重点内容的文字套色,并强调图片的色彩层次,会使教材看上去更有吸引力。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在喜欢和适用的前提下,学生和教师也是可以接受的。

(六)开发形式多样的配套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如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网络学习平台、多媒体素材库、拓展资源链接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为便于教师组织技能训练,还建议提供与主教材配套的实训教材。针对纸质教材中案例难以及时更新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素材库或者资源链接中提供最新的案例资料,这样就保证了教材的时效性。我们还建议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书,以说明每一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并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提出建议,这对于新授课程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已有教材在编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提高的空间。编写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商务沟通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教材的有益经验,才能编写出与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能满足需要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雷振华.高职教材编写现状与出版趋势――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J].出版科学,2012,(6):38-40.

[2]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8-51.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例10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2月实习护生120人,其中大专生6人,中专生114人,年16~20岁。按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入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

实施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以护理安全管理为导向,采用案例教学法,并把案例教学法贯穿于岗前培训、每个月1次的实习带教联系会中。对照组仍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的最基本条件。②护患沟通的教育培训:目前许多医院正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之一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几年来,实习的护生年龄小,学历低,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是她们的共性,要培养她们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锻炼。培训的目标是让护生牢记沟通的重要性。实验组将近年来因沟通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例。③操作技能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传统的方法是老师示范,护生练习,但大部分护生因年小,不懂事,认为操作简单,马虎练习几篇,敷衍了事,难以达到提高技术的目的。实验组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案例教学法,将医院发生过的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制作成影视资料,先放映给护生看,然后对资料进行讨论,让护生知道错在哪,为何会引发医疗事故,使护生明白过硬的操作技术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前题,学习时应苦练技能,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结果

两组护生发生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比较,见表1。

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综合成绩评价比较,见表2。

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安全管理教育中应用效果好,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案例来源于临床实践,它具有知识性、典型性、真实性,可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化,能充分调动护生的思维,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护生从思想上得到转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统计,发现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护生增多了,学习风气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