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2:26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1

【关键词】

肾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教学

肾内科是临床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肾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抽象,临床主要症状涉及身体多个系统,且全身性疾病也会累积肾脏,肾内科知识专科性较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存在困难,因此肾内科护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学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至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创造的,最早在哈佛商学院成功运用,随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带世界各国教学领域。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以案例为中心,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课前进行策划与准备,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讨论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护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将临床护理病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总结归纳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目标,是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1]。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病例的选择

根据肾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要求为参考依据,教师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临床病例,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既往史,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2],所选病例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采集的病例为肾内科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患者病历进行收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临床标准化的认识和了解。完成临床病例的收集和选择后,由教师或师生一起进行整理并制作成病历汇报PPT,教师根据所整理的病例精选出相关参考文献提供给学生作为阅读资料。例如选取一例“狼疮性肾炎”病例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讨论和模拟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2.2病例问题的确立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病案专题,并精心设计关于肾内科病例的问题,可以将病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增加病例的创新性,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并通过病例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人文、社会、法律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并通过患者故事的了解培养其护理人文意识。病例的选取与制作要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其难易程度也要合理把控,设计病例问题的过程中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相关知识有效的融会贯通,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思考,参照资料获取肾内科护理的新知识。

2.3病例问题的讨论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肾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为下一步的小组探讨和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讨论小组,5~8人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病例问题,给出学生具体的病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提出病例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水平的高低控制问题和病例的难度[3]。学习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每个学生独立做出完整的护理计划之后,经过小组的共同讨论得出统一的护理计划,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护理方法提出疑问和建议,最终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本节课学习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例如“狼疮性肾炎”案例中的病例问题设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在对患者一般护理、用药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从病理机制、治疗、护理全方位的进行了解,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2.4教学注意问题

首先,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真实案例,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护理理论知识,并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的真实病例,按照病例设置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护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而不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小组案例问题的设置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基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从基础护理问题的探讨开始,在此基础上探讨病例深层次的护理问题。最后,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要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例如将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护理岗位的各项职责。

3结语

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真实案例故事激发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德修养。总之,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枫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10-02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的教学方法[1]。《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课中开展案例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244名为对照组,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185名为实验组。两组均由我院《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如下:①收集病例: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在相应科室收集5~10份典型病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心理社会反应、护理体检、辅助检查、入院后病情及临床处理等。②实施:每个系统疾病讲授中采取理论引导式病例专场讨论书写1份护理病历的形式。a.理论引导式:主要是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病例可以不完整。教师可在课堂讲授前、中、后介绍病例,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要点等。理论引导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b.病例专场讨论:是在某种疾病讲授结束后给学生提供1份病例,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要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c.书写护理病历:是在一个系统疾病讲授结束后,提供1份护理病历,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后书写1份完整的护理病历,教师批阅。书写护理病历的内容包括填写入院患者评估表、护理计划单、护理日志、出院护理小结。如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18h,案例教学中理论讲授16 h,病例专场讨论2 h,最后书写1份护理病历。

1.3 教学评价 ①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包括理论考试(占85%)和书写护理病历考试(占15%),理论考试中基础理论知识占90%,病例分析题占10%。分别对两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病例分析题得分、书写护理病历得分、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②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85份,收回185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TX-*4]±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实验组问卷调查情况 ①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对教学效果满意170名(91.89%),认为学习后收获较大185名(100.00%),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172名(92.97%),认为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165名(89.19%),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58名(85.41%),认为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146名(78.92%),认为提高了合作能力154名(83.24%),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168名(90.81%),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150名(81.08%),认为提高了知识的记忆能力157名(84.86%),认为提高了创新能力134名(72.43%)。②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增加病例教学,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避免满堂灌;增加小组讨论,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

3 讨论

3.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3.1.1 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活动最积极的心理因素。通过教师讲解临床真实的病例,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感到理论课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患者”,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需要。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病例讨论中,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

3.1.2 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护理人才,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3]。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提高。在书写病历时,学生通过分析病例,查阅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今后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3.1.3 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 同心同德、互尊互助、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是处理护理人员相互关系的基本规范。在小组讨论、汇报与总结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与互助的精神,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但在病例讨论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能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使一些同学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3.2 案例教学法中应体现护理特色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贯穿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方式。①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患者主要和次要的护理诊断,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措施。②要求学生要重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与护理。病例中要提供心理、社会资料,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③通过病例讨论和书写护理病历使学生熟悉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掌握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理念。

3.3 教学中应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病例,对病例所涉及的内容要熟悉,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应提前考虑[4]。教学中认真组织课堂,围绕主题,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学生理论成绩与书写病历成绩均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需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不断改进;如还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增加小组讨论课等。

参考文献:

[1] 蔡艳芳.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6-87.

[2] 高国珍.病例分析应用于诊断学教学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7):860.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3

1.本体理论的含义。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本体构建的方法,早就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就奠定了基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发展到宋明理学时期,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融合,达到了成熟阶段,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理念是在生存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哲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1]5,但是在伦理规范建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的理解就产生了本体论,而且本体观念与认识论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互相渗透、相互影响。 

其实,我们在政治课上通过对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学习,就已经对本体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像是我们知道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本体理论的基石。也就是说在哲学的范畴之中,所谓的本体理论就是回答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也就是关于世界本性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本”这个字的概念。本和末是相对的两个字。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事物的根源、根基,所以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追本溯源,反对“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等等。这也就引申出了本的重要含义,像是“本部、本题”这两个词中的“本”就是重要的、中心的意思;像是“本人、本国、本乡、本土”这四个词中“本”就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方面的意思;再像是“本质、本意”这两个词中的“本”就是本来的、原来的意思[2]104。所以说,本体的概念总是追求最根本的东西,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终的根据。 

2.国内关于本体论的研究。为了深入地认识本体理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内关于本体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本体理论的深入发展,这一理论不断成熟,而且运用到很多领域。 

国内在本体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晚的,最多也就是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最近这几年才开始重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方向。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国内的研究都赶不上国外,只是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中的文献检索记录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国内本体论的研究方向。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本体的文献篇数在急剧上升,在2005年以后的这个时间段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多的,而且也比较集中,从图一来看更为直观一些。一方面,国内对于本体的研究和应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理论研究和技术都比较少,这跟国外本体领域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团队,但也只是初具规模,数量还是很少。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档案学领域专业的研究人员很少。虽然国内有众多的关于本体理论的研究,但也只是停留在论文或者是一些小型的本体构建上,那些被广泛使用的本体系统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的国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本体本身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人员只是简单地进行相关的讨论,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本体领域。所以说,我们国家的本体研究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 

二、档案学本体论的研究 

1.档案学的学科性质。作为档案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档案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是什么。在研究档案学的内涵的同时,要知道档案学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基础理论,包括档案学理论的相关利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我们要突出档案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性[3]39。 

2.确定档案学的学科特点。档案学的学科特点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日渐完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等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更加详尽,与档案学本体论中的“完美”相呼应。同时,档案学也在时代的变化之中不断发展其新的学科特点,积极与时代相结合,成为一门独具先进性与创新性的学科。

     3.确定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主要是指某个学科中研究的类型以及互相之间构成的有机的联系。档案学也是如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档案学应用技术的研究、档案学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4]9。这些类型依次相连,缺少其中的一项,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就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促进了档案学系统的高效运作。 

4.确定档案学的研究方法。档案学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同其他学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由于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就不详细地进行介绍了。主要介绍的是档案学特有的研究方法: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国际化与中国化的研究方法、现象与本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由档案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而决定的[5]256。 

三、档案学本体理论的应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理论指导实践这一方法论说明了我们研究一个学说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需要,这一理论在档案学本体论中也有了充分的体现,下面就具体阐述档案学本体论在保护古建筑和口述档案方面的作用。 

1.对于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 

(1)对古建筑的本体领域进行检索。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其实就是将有关古建筑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组与继承发展的过程。而这些知识大多记载在此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所发表的著作、依据工作实践所形成的经验中。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存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的古建筑保护部门在对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模式,检索速度很低,甚至影响了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 

(2)利用案件推理的方法进行古建筑保护。在对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有些古建筑具有相似的特征,這就使得它们的保护方法同样具有相似性。所以,工作人员要利用之前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相关案例所得到的经验与知识来进行类似保护工作[6]175。但是,如果单凭记忆来查找在文档系统中录入的相关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时也不能准确地想起与之相似的古建筑保护的文件及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采取案件推理的研究方法,将古建筑所蕴含的所有的文化和价值通过案件的推理进行充分的显示,尤其是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2.对口述档案保护方面的应用。 

口述档案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特殊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民族感情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而这些价值实现的前提是对口述档案加以重点保护,使其流传下来,为社会公众所利用。 

(1)从档案本体论出发建立口述档案数据库。传统的口述档案传承形式是以“传承人”为传播渠道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使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受损,可能造成部分档案的失传。因此,我们要运用计算机本体技术来建立专门的口述档案数据库[7]427。目前,建立口述档案的数据库迫在眉睫,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要用文字、声像、图表、多媒体等形式对口述档案进行全面记录,建立口述档案数据库,利用此类数据库能确保口述档案的长期保存,使其能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其长久的流传,便于社会公众的利用。 

(2)从本体论的本质出发——保护口述档案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一个方面,口述档案的传承人如今越来越少了,如果这些群体全部消失的话,可想而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成为历史。因此,从档案学的本体论角度出发,我们要从事物的本质中进行研究,如何保护这些口述档案的传承人至关重要。我认为首先国家应将口述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起来,派专人记录老一辈传承人所掌握的一些口述档案,将其集中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新一代的口述档案传承人,国家加强对此项事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让广大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确保这项技艺能代代相传。 

近年以来,本体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档案学本体理论及其相关的应用,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是档案学本体论。同时也从理论层次的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如何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对口述档案进行保护的事例中,阐述了档案学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利用本体所提供的语义查询相关的信息,而且非常准确、快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档案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对本体的研究进行展望我们就会发现,对本体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本体的构建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我们都希望在未来,档案学能与日益先进的、各种在计算机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本体论进行结合,从而促进档案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正聿.本体的反思与表征——追问和理解哲学的一种思路[J].哲学动态,2001(3). 

[2]赵巾帼,徐德智,罗庆云.本体论及其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科版),2007,20(6). 

[3]丁海斌,肖哲.从实体与事物的角度论档案形成规律(下)[J].中国档案,2010(4). 

[4]潘连根.要重视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档案本体的研究[J].浙江档案,2007(4).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4

【关键字】病案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教学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是医院医生、护士的主要来源,也是医生、护士所必须经历的基础学习阶段。通过学校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医学常识、基本技能,还要注意自身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各医学院附属医院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以及医学生生源的不断增加,医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各院校仅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对他们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病案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病案教学法是实例教学法中的一种,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真实、自然、直观的特点,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临床思维、提高应变能力。现就这一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一具体阐述。

1 病案教学法的应用

前文我们已经叙述过,病案教学法是内科护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突发应变的能力。那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灵活应用呢?

1.1 灵活运用典型病案:临床护理的种类和任务纷繁复杂,在讲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案例要与所讲理论内容相对应,做到不同内容采用不同典型病案,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护理场景。如在介绍“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时,教师要以医院真实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例,与学生详细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如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流变学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护理要与病因相符合,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对于这一类病人的护理不但要从医学角度出发,还要注意患者的生理需求,在护理时要格外小心。教师还可根据案例中所展示的各种症状、状况,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不仅了解这一症状的护理基础,还要学会应对患者的其他需求。

1.2 利用病案讲清重点、难点:护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不同病症,甚至同一病症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重点及难点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学生不仅难以掌握,还有可能混淆。这时,教师可采用病案教学法,结合实际病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带领学生对病案做出准确的诊断、抓住病案重点与难点,进而掌握不同病案的护理方式。

1.3 利用病案进行作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在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选择几个典型病案,要学生依据所学独自进行病案分析并制定护理计划。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将学到的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病案之中。

2 病案教学的基本过程

2.1 选取病案:病案选取时病案教学法的关键所在。首先,为确保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选用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必须选用医院真实的病案,而不是“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其次,为确保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所选取的病案必须与课本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不能理论讲述的是“高血压的护理”,而案例却是“肺炎病人的护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往往使学生混淆理论,以致错误护理。最后,教师要对病案进行透彻的研究,并结合病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促发学生的思考。

2.2 讨论病案:病案的讨论是病案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参与到病案的演习中,切身体会不同病案的护理。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注意:①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急于说出答案,而应引导学生发现病案所描述的症状、并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②把握讨论方向。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常常会就某一无关紧要的细节争论很久,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讨论方向,及时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知识点”上;③掌控讨论时间。适度的讨论是有益于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但过于深入、偏题的讨论却是毫无必要的。

2.3 归纳讲评病案:每个病案讨论完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归纳讲评。首先,教师要及时归纳知识要点。病案的讨论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如果教师放任不管,那么学生将一头雾水,不能切实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无法顺利解决。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归纳病案中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顺诊断思路。其次,对学生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讨论过程中易出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在讨论结束后,对这些问题进行统一的分析,说明其原因及理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学生在听了教师讲解之后,结合自己刚才的讨论,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出,并由教师一一给予解答,加深学生印象,做到切实掌握这一项知识和技术。

2.4 完成病案作业:通过课堂上对病案的讨论分析,学生对这一类型的病案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初步学会了分析病案、设计护理计划。这时,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同一类型的典型病案,要求学生单独分析设计护理计划,并完成一份护理病历。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使学生更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还可增强学生的专业思想以及日后实际工作中问题处理、病历书写的能力,进而达到实用性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优势。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以人为主的信息社会,更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合理运用病案教学法,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临床应变能力,为护理事业不断提供合格实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医学教学。作者期望这一方法能够得到各医学院校的普遍采用,以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彬. 临床课实践教学中病案教学的应用.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5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医学视频导入;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医学教育的整体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生源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近年来对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评价不是很理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由于处在中职卫校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的自身的约束力不足,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学习的领悟性较差,很多知识通过教师机械的讲解不能完全领悟到课堂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医学学科的学习中,内科护理学在护理专业是一大主要课程,所以学生只有在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中胜任工作,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案例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符合医学教育的改革要求的,下面本文进行细致的探究。

一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由于都是紧密的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所以给学生提供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案例,能够极大的增强课程教学与医学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的同时了解了临床内科护理的现状,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能够紧密的结合实际;其次,采用案例情景教学法能够做到知能并重,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不能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到的临床护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1]。教师在列举案例的时候可以分阶段进行引入,让学生对所引入案例进行模拟、谈论、创设,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知行合一,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情景教学法还能对学生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它可以说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发挥循循善诱的教学手段,诱导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二)典型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选择

1.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启发性

由于在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将案例引入情景教学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所以这就要求引入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并且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教学案例,首先案例必须真实的来源于临床医学实践,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对于案例的具体内容必须精心挑选,寻找案例与课堂理论内容有良好的契合点,案例在课堂中出现的时机必须恰当,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中亦或是在课的结尾,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2.案例的选择要包含足够的专业知识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最终目的就是为课堂服务的,帮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所以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包含充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内科护理过程,对于护理的诊断、设定护理目标以及实施护理过程都能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将内科护理的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2]。

3.案例的选择应该易于学生接受

针对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注意设计过程必须要典型并且简明,让学生容易接受,遵循的原则是由浅到深、有简入难的原则。教师首先通过简单明了的案例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恰当的事实将引入的案例分析加大难度,让学生学会一步步的进行分层次学习,对于学生解决临床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逐步加深。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法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

良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管理,所以教师在进行案例引入情景教学法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掌控,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进行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对这个案例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临床内科护理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通过自己初步的分析形成自己的思维网络,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案例教学法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法并入

对于案例引入教学情景法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并举,包括案例的引入、案例例子、案例的辨析、案例模拟等,在进行内科护理案例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法,讲课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谈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抛出问题,对教学案例进行简单的阐述,让学生首先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自主的发言,然后再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有目的性的讨论,讨论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就案例本身发表见解,而是从案例的事实中总结出自己的独有观点,从自己讨论获取的结论中学到知识[3],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四)关于案例教学法的讨论过程,采用“双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将案例引入课堂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机械的讲,学生机械的听,学生到底有没有听,听课的效果到底有多好,教师很难获得真实的反馈,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师忽略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所以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的阅读案例,通过资料查阅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待学生对教学案例基本掌握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与学生交换角色,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这样能够从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来,那么他们在阅读案例的时候会更加用心,进行资料查询的时候会更加深入了解,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课,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认可,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点评。

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对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常用辅助教学模式,采用此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内科护理本身就是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合适的医学视频有助于学生对实际的临床进行了解掌握,有利于课堂内容的讲解。

(一)教学过程实施前的准备

1.根据需要,建立医学视频教学资料库

要实现医学视频导入教学过程,要准备充足且恰当的医学视频及储存是重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内科护理的相关教学时能够对相关的医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建立内科护理医学视频资料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去搜索相关的医学视频,对相关的医学视频教师还应该对所下载的医学视频进行详细的观看,并且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对相关的视频进行剪辑处理,并且还应该对随时更新的医学视频进行关注,定期将医学视频储备库进行更新,以便了解医学的进展。

2.根据教学要求和视频内容,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对于视频内容的选择,必须贴合内容需要,选择与课堂知识点匹配程度高的和相关性强的视频,可以适当的对搜集的视频进行剪辑或者是分层次、分段处理,将视频中出现的与本节课无关的内容可以剪切掉,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防止学生分心[4]。另外,由于视频内容很多都是从网络获得的,所以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并且积极的进行指正,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二)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内科护理教学课进行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注意学生组建平衡性和学生的优势互补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擅长的方面对学生在小组内充当的角色让他们自主决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进展地组内和组间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2.进行医学视频导入,分析课堂任务

分组工作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将本节课的医学视频进行导入,这些形象、直观的教学视频能够从一开始就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能够有效的激发。

3.学生进行课堂分组学习

在教师完成“视频导入”和“提出和分析任务”后,学生针对视频资料和教师提出的任务通过检索资料、个人陈述和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探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对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利的,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其次这些教学方式适合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经验,将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的进行结合,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冠楠 单位:衡水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更新.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校本多媒体素材库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许子华.多媒体课件在卫校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内科护理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R47-4;G642

临床护理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本科护生的学习情况关系到护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内多所医学院校采取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其中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为常见[1]。PBL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国内护理学教学中共涉及50余门护理学课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3]。由于学时、授课教师数量和能力等原因限制,PBL教学法多在单门课程的少部分理论授课过程中应用,导致PBL的优点被淡化,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并缺乏可测量指标来评价PBL教学效果[4]。我校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四门专业课程理论授课结束后,以PBL教学法为教学基础开设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通过课程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学习评价量表评价PBL教学法的学习效果和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我院240名11级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217名(90.42%),男生23名(9.58%),平均年龄为22.68±0.76岁,均完成临床护理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本科护生的性别、年龄和临床护理课程的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PBL教学前的准备

1.2.1.1 教材编写 依据临床真实案例编写护理综合能力训练(教师版)和护理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版)两本自编教材。①相同点:教师版和学生版教材均包括PBL学习方法和三幕式案例8个(内科和外科护理学各3个案例,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各1个案例)。②不同点:教师版教材包括教师的职责、案例设计、每一幕案例下设有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对策等指导教师引导本科护生的讨论方向;学生版包括PBL学习技巧和学习指引指导学生讨论案例,每一幕下有半页空白可供小组成员记录该幕次的关键词和共识议题。

1.2.1.2临床护理综合课程理论测试问卷形成 根据8个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按照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共计8个方面编制理论测试问卷。该问卷100个单项选择题,分为A1、A2、A3、A4四种题型,共计100分。其中,内科和外科护理学各占30分,妇科和儿科护理学各占20分。课程前后均用此问卷进行考核。

1.2.1.3 学生分组 根据学号随机将240名本科护生分成15个教学组,每组15~18人。

1.2.1.4 学时安排 本次PBL教学分为6次,每次3学时,总计18学时,包括PBL首次教学(3学时)、PBL教学(12学时)和PBL教学后评价(3学时)。

1.2.2 PBL教学中的实施

1.2.2.1 PBL首次教学 该次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1学时进行问卷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0.5学时介绍PBL教学和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②0.5学时宣布教学组名单,采用自荐方式确定主席1名,秘书1名和干事1名,确定组导师1名(3组为一个班,确定班主任1名);③1学时发放第一个案例的第一幕,组导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1.2.2.2 PBL教学 该次教学内容主要是每组利用12学时完成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4个三幕式案例的学习和讨论。组成员在3学时内需要完成汇报、解决案例上一个幕次的相关问题,发放案例下一个幕次进行讨论并提出新问题,组导师最后进行点评,以此循环。

1.2.3 PBL教学后的评价 该次教学内容包括3部分:①1学时发放该组最后一个案例的最后一个幕次,讨论并总结;②1学时进行问卷考核PBL教学后的教学效果;③1学时运用学习评价量表评价本科护生动脑、动手、动口和协作能力。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录入和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问卷和学习评价量表均回收240份,其有效问卷分别为226份、235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7%、97.92%。

2. 结果

2.1 理论知识掌握效果评价 PBL教学前,总分均分为58.76±10.46分;PBL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总分均分为61.23±11.10分。对PBL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内科和儿科护理学及总分在教学后有显著提高(P 0.05)。结果详情见表1。

2.2 学习能力评价 学习评价量表按Linket-5等级进行评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评价本科护生动脑、动手、动口以及协作能力。其中,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协作能力均分分别为4.13±0.63分、4.19±0.72分、4.31±0.65分,认为有较好效果,动手能力均分为3.94±0.73分,认为有良好效果。结果详见表2。

3.讨论

3.1 PBL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P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6-8]。本研究中,学生教学前后总成绩均在60分左右,提示本科护生对临床护理综合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偏低;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后,平均成绩降低,可能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疾病最新进展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而忽略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相关;儿科护理学教学前后均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提示相关教师应加强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2 PBL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学习能力 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自学和个性化护理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8, 9]。本研究中,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及协作能力均有较好的效果。翻阅学生体会报告,学生们认为“PBL教学使我们提前体验临床护理工作的思维特点,提高信息获取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激发我们求知欲望,更让我们从中体验到PBL学习的魅力与快乐”、“PBL教学使我们的文献检索能力、信息Y选和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大幅度地提升。虽然课程已结束,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难以忘记,同时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抛弃单纯听老师授课的学习思路,学会主动查找案例相关资料,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研究认为在护理综合能力训练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临床综合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动脑、动手、动口和协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小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边专.PBL教学病案教师用书[M].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39.

[2] Barrows H S.The essential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J Dent Educ,1998,62(9): 630-633.

[3]孙柳,王艳玲,肖倩等.1991-2013年我国护理专业PBL教学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0):1055-1057.

[4]黄金月,刘均娥.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生命末期照顾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06).525-527.

[5]高擎擎,黄海超,田昕玉等.基于PBL教学法的护理综合能力训练对本科护生《内科护理学》学习影响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6]王秀琴.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5): 102-103.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7

【关键词】内科;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法;护理操作;实践能力

内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患者较多,且病情复杂,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进护士刚参加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易增加护理差错发生率,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临床必需重视对新进护士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为提高新进护士的专业素质,我院将案例分析法用于新进护士培训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1~12月的新进护士23名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0~22岁,平均(21.05±0.53)岁;受教育程度:19例大专,4例本科。2013年1~12月的新近护士23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23岁,平均(21.35±0.46)岁;受教育程度:20例大专,3例本科。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培训法。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确定带教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主要围绕护理安全、常见内科疾病及护理方案、仪器使用方法等培训。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法培训:

(1)典型案例教学。带教老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个,提交带教小组,由组员负责归纳整理,案例中设置突发事件或典型护理缺陷,并发放给新进护士;组织新进护士学习案例,分小组讨论,提出案例中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并进行适当点评:

(2)床边教学。每学习完一个案例,导师负责带领新进护士入病房内查看典型案例,询问患者的疾病、特征等,引导其观察、思考,了解从哪方面评估患者病情,要求新近护士针对典型病例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具体护理措施。

(3)情景模拟。进行情景模拟,一名护士模拟患者,其余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护理,进行小组评估,提出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带教老师综合评价,肯定新进护士正确的护理措施,并指出不足之处。两组均持续培训1个月,培训后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分析能力、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总分均为0~100分;

(2)培训后对两组护士行调查问卷,评估培训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培训方式、培训模式时效性、教学技巧3个方面,总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评分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观察组培训后分析能力、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分别为(85.26±3.28)分、(89.26±5.69)分、(90.77±4.2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对培训方式、培训模式时效性、教学技巧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13±5.14)分、(90.11±4.24)分、(91.56±5.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内科临床护理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内科新进护士刚参加工作,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且实践经验少,需加强临床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2]。以往培训方法主要由带教老师指导新进护士按照操作流程学习,综合学习效果差,很难满足新进护士的学习需求,易降低其学习积极性。近年来,案例分析法逐渐应用于护生带教和新进护士培训中,取得满意效果。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选取经典案例,引导新进护士学习,增加对内科护理的认识;再选择经典病例行床边教习,指导新进护士评估患者病情,进行讨论,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案,让新进护士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提高其分析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3]。情景模拟也是案例教学法重要一个环节,该教学方式较为新颖,可提高新进护士学习兴趣;模拟护理操作期间,能够促使新进护士将理论联合实际,将护理操作落在实处,便于带教老师全面了解新进护士存在的护理缺陷,并行针对性指导,有利于提高新进护士的专业素质,有效规避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培训后分析能力、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培训方式、培训模式时效性、教学技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看出,案例分析法能够提高新进护士的实践能力。宋杏花等[5]分析案例分析法在新进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情况,发现新进护士的仪器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求知欲等均高于传统培训护士,侧面证实了本研究结果。有研究表明,利用案例分析法行新进护士培训,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素质,明确自身职责,短时间内进入临床角色[6]。综上所述,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内科新进护士培训中,可提高其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激发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内科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刘红,刘书香,戴莉,等.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67-69.

[2]卢燕.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04-105.

[3]彭春芬,彭昕.应用案例分析法提高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87-88.

[4]胡霞,顾晓菊,潘红宁,等.启发式临床教学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709-711.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8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1.2“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把“全院护士”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为“职称结构”,删除标题行,全选工作表,点击“排序”,以“任职资格”为主要关键字,“取得职称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表格可直观地反映各职称人数、取得职称时间先后顺序。为动态反映职称结构,在表格的右侧空白处通过图形向导插入全院护士各职称人数的统计图表,注明每次统计的时间,一般每年职称晋升后统计一次。“学历结构”表格也以相同的方法建立。

1.3“人事变动”工作表设计

“人事变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事变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2.1工作表的建立

新建Excel工作表作为“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打开表格,新建Sheet1~7共7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基本情况、科室轮转、奖惩考评、业务考核、中医培训、学术活动及进修、论文及技术成果。每个护士一个工作表并以名字命名,根据项目输入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工作表放于以所在科室命名的文件夹里。

2.2工作表内容设计

打开表格,“基本情况”工作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照片,学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晋升,职务变动等项目。“科室轮转”工作表内容包括轮转科室、起始时间、工作时间、担任职务。“管理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核年度,出勤情况、病事假、绩效考核、奖励登记、过失处罚登记等。“业务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试时间、理论内容及成绩、操作项目及成绩、年度一、二类学分、年度中医学时等。“中医培训”工作表内容包括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的时间、内容、组织部门、获得学时,每年进行一次学时汇总。“学术活动及进修”内容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二类学分和一类学分项目,个人进修起始时间及专科等。“论文及技术成果”内容包括个人发表的论文资料、开展的科研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及成果。

2.3“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输入方法

为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首次建档时需输入原个人纸质档案中的全部资料,并按要求进行完善。在首次输入时,由各科护士长共同协助,以科室为单位输入科内护士的技术档案,对个人一般资料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再汇总至护理部。

3功能应用

3.1“超链接”功能应用

“全院护士档案总表”与“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建立以后,打开“全院护士档案总表”,选中个人姓名,点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至个人技术档案,使总表中的每一个护士姓名与相应的个人技术档案链接。使用时,只需直接打开总表点击姓名,即可跳转到超链接所指向的个人技术档案中去,用完后若要返回,只需单击“Web”工具栏上的“返回”按钮即可。

3.2其他功能

“函数”功能:可应用于如中医学时的统计、学分统计等各类数据的统计;“排序”“筛选”功能应用:把总表复制后,可根据要求设置主要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或根据条件进行筛选,建立所需的工作表如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表格;“编辑”功能:利用其中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功能,可方便信息的输入和查阅,可使用键盘的快捷功能键“Ctrl+X、Ctrl+C、Ctrl+V”等进行快速编辑;“标记”、“批注”功能:在护士一览表中,护理部可以对病假、产假、非在编等护士,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填充单元格或标记字体进行区分。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说明备注的,可使用“插入”批注或右键插入批注。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9

摘要:如何充分认识护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护理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发展护理学科的客观需要。关键词:护理档案建设体会医院档案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我院在1999年度被评为档案管理国家I级单位,我护理部一贯注重档案工作,作为护理部干事并兼职档案员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负责护理档案的立卷归档同时力求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积极发挥档案存在的提供利用价值。事实证明,加强护理挡案建设对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发展护理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工作实践中的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立卷归档内容:护理管理可分为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业务管理三个方面,护理档案立卷可根据这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类:行政管理是有关护理的组织形式,如人员、物质、和设备的合理分配与作用,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与本单位任务的贯彻等。见表1.教育管理类:护理教育管理是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其中包括对护生的教学安排、新护士的熟悉环境,以及在职护士的培训提高。见表2.业务管理类:业务管理是在护理业务技术方面如何保持提高质量,如各项护理技术的改进操作常规的制定,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标准的控制,新业务、新技术的改进和推广,护理科研的组织领导。见表3.2.立卷归档方法:2.1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必须掌握档案学理论。{1}为了提高专业水平,阅读《文书学》《实用立卷方法指南》等四、五种专业书籍。积极主动地与档案室同志取得联系,请她们教授文书立卷知识,常用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并不断提高文书处理、分类、立卷等基本技能。因为公文的形成是否规范,各类档案的收集是否完整,分类是否科学,案卷质量能否达标反映了本部门档案管理水平。2.2注重基础环节,及时收集文件材料。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是管理或处理事务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具有原始性、记录性、知识性、信息性的物质材料。我护理部平时重视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把护理部主要职能活动和各时期发展面貌的各方面文件材料完整地保存。我院共有护理人员782名,分布东西两院28个病区,7个辅助科室、5个监护室及门急症,过去经常有因归档范围不清楚而随意毁坏文件材料的现象。为了完整地收集文件材料,就必须掌握各科护理信息,积极主动参与各部门的重大活动,如论文交流会、经验研讨会等,一方面可以现场拍照,一方面可以收集在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兼职档案员在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处处留心收集,包括条例、会议文件、会议纪要、图表、计划总结、汇报材料、规章制度、登记本、名册、调查报告、访问记录、各类证书等。如上报材料发现应归档的就留一份,要是仅一份手稿,就重新抄一份或复印一份存档。只有明确归档范围,加强大家归档意识,才能切实地把不易收集和控制集中起来并加以整理。[2]2.3严格把关,确保案卷质量。定时检查卷内文件,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如有些会议文件上没有完整的写明年、月、日的重要文件,没有作者或文头、文尾没有落款,有些先进材料用园珠笔书写,还有些打印件没有加盖印章等,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当即进行解决。2.4合理组卷,系统排列。由于分类不科学是难以提高案卷质量的根本要素,案卷组织原则和方法要有利于档案的提供利用,以利于护理管理为立卷目的,立卷标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利于平时经常翻阅查找。3.立卷归档体会与成效:3.1加强归档力度,为护理管理服务。建立护士人才库,有利于管理者培养人才梯队。设立护士长档案,包括任职年月、奖励情况、论文撰写及发表情况,主要经历等,使护理部全面掌握护理管理层的动态变化进行合理调控科学管理。3.2加强护理科技档案收集,发展护理学科。我护理部凡完成的课题,按课题建立技术档案。研究周期长的可分阶段归档,待课题结束后再综合整理归档,不论研究工作成功或失败,以及因故停止,材料均全部保存,技术档案必须做到完整、准确、系统、有签署、密级、保管期限等。99年度,我院开展“围术期系列心理护理”的课题研究,研究期间有七篇系列论文数次获得奖励表彰,因通过阶段性归档及时收集资料,使课题的研究资料全面完整,课题得到及时申报,该课题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4.展望4.1档案工作方式与工作手段计算机化。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建立护士人才库,三基理论题库、规章制度库建立健全的系统护理档案信息,加强档案利用工作,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护理管理服务。{3}4.2管理对象信息化。传统的档案管理对象以纸质载体形式为主,随着办公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对象将转向以机读档案—存储于计算机中,可将档案信息的存储以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的立体化多媒体形式存储和利用。如护理技术规范操作可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并进行每步动作的分解。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例10

[分类号]G25

文献保护与修复(或使用其他名称)是我国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重要专业课程。随着学科发展、技术更新和实际工作变化,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进行相应调整。除考察国内实际情况和需要外,对国外相关课程的调查和借鉴也是课程进行科学调整的必要前提。美国图情学教育在国际上处于较先进地位,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作为其传统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安排上均具有相当的特色和优势。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图情学研究生院2009年最新排名数据,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位居“档案与保存”专业排名榜首位,其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文献保护与修复教学任务主要由该学院的卡尔嘉琳文化记录保护中心(William and Margaret KilgarlinCenter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Record)承担。该学院提供博士、硕士、双硕士以及副修等级别的学位教育。其硕士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支持学生获得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全面训练,也为学生提供在特色学科研究领域深入学习的机会。其中,文化记录的保护便是该学院三大特色研究领域之一。这一方向的硕士培养计划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技能的培训,涉及档案与记录管理、纸张与书籍修复、博物馆研究与保护管理等。此外,该学院的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还为有工作经验的信息从业人员提供了获得“Conservation”和“PreservationAdministration”两种专业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机会。

与上述硕士培养和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相配合,德州大学信息学院设置了一系列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以完整的课程体系、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经验、理想的实践设施致力于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材的培养。论文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加以分析。

1 课程内容概况

据分析统计,不计其他课程中的相关专题讨论及实习课程,德州大学共有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17门,如表1所示:

“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面向硕士生讲授有关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和保护管理。教学目标包括:①回溯以美国为主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以及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历史,包括记录的生成和保留、记录依附的载体以及为了对记录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并延长其生命周期而发展和积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②考量记录、档案及其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对于档案事业的影响;③加强明确叙述和研究历史问题并展现调查研究结果的能力。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内容也包括方法层面的历史研究相关知识,如历史研究概况、特性和操作方法等以及专业层面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相关知识,如档案基金会、档案职业、国家档案和联邦记录、记录管理、载体与技术、处于危险状态的档案和记录、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20世纪的档案事业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涉及档案和记录这一类文献的保护,但同时包括档案学专业的其他基础知识,并非文献保护与修复的通论性质课程。正如课程负责人David B.Gracy II在其2006年春季的教学大纲中所言“这是一门历史课程”,“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侧重于文献保护事业发展史的介绍,因此,笔者认为,或可用“历史”作为该门课程的内容关键词。

“保护概论”是面向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介绍与图书馆和档案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文献退变的类型和原因、处理方式、保护项目的组织等。教学内容包括:状况调查与保护需求评估;纸质文献的结构与退变;照片的结构与退变;多媒体材料的结构与退变;馆藏保管;环境监控设备;保护意识的普遍形成;可选择的修复处理;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灾难预案;保护项目的建立等。从其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门“通论”性质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

“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目标是使参与本课程的硕士生理解“外部防护(extrinsic care)”这一保护图书馆馆藏的举措的技术现状及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外部”,义指区别于直接作用在文献资料本身的修复处理。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状况监控和记录维护;控制环境的方法;馆舍设计和改造中对于记录资料保存的考量;主要类型的记录资料的保藏优先原则和实践操作细节;记录资料在使用、运输、复制和展览过程中的保管;非书资料(如缩微胶卷、照片、手稿、地图、磁性记录载体、图画等)的存储和处理;生物侵害及其控制;灾难恢复;空间设计与使用等。虽然限于“外部防护”,但考察其教学内容,涉及文献保护的各个方面,也应视为一门“通论”性质的课程。

“保护项目管理”向将要在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从事保护管理的学生讲授如何管理从需求评估到物理处理或载体转换的选择等全方位的文献保护活动。通过课程学习要实现以下目标:①熟悉保护项目的组织模式及其与大型图书馆或档案馆的组织和使命的关系;②理解需求评估在保护项目中的地位并掌握评估保护需求的工具;③理解一个成熟的保护项目的主要运作组成部分;④练习对于成功管理保护项目至关重要的多种方式的沟通技巧;⑤运用其他保护课程所学的保护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课程内容包括调查文献保护在图书馆或档案馆中的地位和组织情况;设计和综合保护项目;需求评估和保护方式选择;管理保护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员工和用户教育;筹慕款项和撰写赞助计划申请书;人员配置;成本分析和预算等。从上述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保护项目管理”是德州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的高阶课程,需综合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方可完成,而“管理”则可视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介绍创建永久性数字资源收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从馆长的视角理解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载体以及数字化过程中与技术或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元数据的生成以及长期存取的数字化保护策略等。“数字”可作为其内容关键词。

“电子记录永久保存若干问题”关注与各种来源的电子记录相关的问题,包括为了长久保存而对记录所作的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课程涉及载体更新,转换为中性格式vs.尽量保持原始格式,迁移,按需迁移;

数字文献的显著特征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格式与元数据;电子记录长期保存中的数字签名、消息摘要、真实性和鉴定;电子记录存储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本课程旨在使面临为长期保护记录或其他数字文献而需构建有效的电子记录存储库问题的档案馆或数字图书馆从业人员了解其中的主要困难所在、需要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寻求帮助。该课程侧重于“电子”文献的保护。

“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侧重于音频资料保护和载录格式转换中的经济学问题,噪音降低和稳定性问题,用于存储声音的现代载体的稳定性问题等。“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是其后续高阶课程,侧重于载录格式转换的相关问题,包括:不同格式信息的变换;优先进行载录格式转换的资料的选择标准;侵入性修复或最低限度修复的考量;非常用格式研究;音频资料最大量信息恢复的方法等。这两门课程侧重于“音频”文献的保护。

“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向硕士生讲授文献保藏机构进行修复处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涉及材料科学、保藏处理、预防性处理和治疗性处理等。是侧重于文献修复的一门“通论”性质课程。

“图书实验室I-Ⅲ”是在图书实验室进行的三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包括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料保护的修复性处理基础介绍,通过设计和制作保护性函套和使用适当的维护程序对馆藏进行成体系的保管等;II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图书修复材料及实施技术的详细练习和学习,介绍纸张修补、修复和图书馆书籍装帧;III涉及书籍修复的检查、存档和处理程序,高级修复装帧,制订维护流通馆藏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并为学生开始个人修复研究计划做准备。均为“实验”课程。

“高级修复处理”允许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在图书实验室和纸张实验室进行个人修复研究计划。该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个图书处理计划,包括:决策和存档,探究图书处理和保护专门问题或特殊领域的个人计划和工作组;实验室案例;灾难响应和恢复等。属于“实验”课程。

“纸张实验室I-II”是在纸张实验室进行的两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旨在为学生介绍修复古代纸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鼓励学生培养恰当运用这些技术的判断力;II旨在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修复处理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针对特定收藏做出修复处理决策。均为“实验”课程。

“修复科学I-II”向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上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介绍图书、照片、手稿等的构成、鉴别和修补所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包括粘合剂,分析技巧,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颜色、光线和化学,酶,功能团,现代纸张制作与材料,容模,聚合体,氧化还原反应,皮革与羊皮纸,溶剂等。偏重于修复“材料”的讲解。

2 课程体系分析

结合上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开课次序等加以分析,德州大学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从上述课程内容分析及关键词选取可以发现,既有通论性质的综合课程,又有专论性质的历史、管理、数字、电子、音频、材料等专题课程,基本上全面涵盖了文献保护与修复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保护概论”的授课对象是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介绍文献保护基础知识;“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关注文献的“外部防护”;“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献修复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三门课程虽同属通论性质的课程,然各有侧重,并不重复。各门专论性质的课程或从事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如“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或从文献载体的不同类型(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或从实际工作的不同环节(如“保护项目管理”)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加以深入探讨,与通论性质的课程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合理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结构的机会。

2.2 层次分明,承接有序

从表1不难发现,德州大学整个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又有一些自成系统的课程模块。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图书实验室I-III”、“纸张实验室I-II”以及“修复科学I-II”。这些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由浅至深,在开课顺序上由基础到综合,并且通常由同一位教师负责教学,体现了层次分明、承接有序的特点。

2.3 理论与实践并重

17门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中,有6门实践课程,而在部分理论课程当中,亦包涵了实践教学环节。从几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实践课程实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文献保护与修复是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的实际工作环节,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是应用型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方能真正掌握。除实践课程外,德州大学还提供了6门实习课程,充分体现了其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实践教学的注重。

2.4 保护与修复分明――兼论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的中文译法

从表1的“关键词2”一列可以看出,德州大学在设置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时,对于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这两个相关而又相异的内容进行了区分。综合考察8门Pre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Preservation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保存状况调查、文献保护需求评估、不同载体文献的结构、不同载体文献的退变及原因分析、文献保存环境监控、文献载录格式转换、文献保护意识的培养、文献保护项目的建立与管理、灾难预案与恢复等。综合考察9门Con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Conservation侧重于纸张修补、书籍装帧等文献修复处理方法的原理、考量、选择和操作。不同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异之处。而Preservation的两门通论性质课程“保护概论”和“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除前述主要内容外,均涉及Conservation课程的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关性。这一相关性表现为Preservation这一术语在概念外延上较Conservation宽泛,有些时候,Preservation可以包括Conservation。

我国在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两个术语连用时,通常将其择作“保存与保护”或合译为“保护”。从上述德州大学两类课程的内容分析来看,这两种译法并不合适。文献保护通常可分为预防性和补救性两种类型,结合上述两类课程的内容,或可将Preservation视作文献的预防性保护,而将Conservation视作文献的修复性保护。而由于Preservation又可涵盖Conserva-tion,因此,笔者认为,可将Preservation译作“保护”,将Conservation译作“修复”,则两个术语之间的相异性和相关性均得以体现。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