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2 19:11:08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1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英语课堂强调课堂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众所周知课堂练习是检验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它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最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现在的英语课程教法和学法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课堂练习如何有效设计,如何避免以往在设计中的弊端,突出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是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要谈谈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以往英语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练习练习本来是用于检验课堂是否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但传统的课堂练习由于内容设计的不合理,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以往英语课堂练习设计中的弊端主要有:

1.练习内容设计上的弊端

练习的内容设计上没有新意,只一味地追求量大,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习题才能巩固学生所学。很少注意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缺乏设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练习质量设计上的弊端

练习不是高质量的练习,缺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方法、态度和情感,没有形成有效的练习评价机制。

二、有效课堂练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练习要注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脑海中再好的练习,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不仅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巧设练习,诱发兴趣,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来,从而轻松愉快地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如,在本课在学习完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之后,检查学生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及标志词的归纳总结。在学生总结完之后,老师可引导学生编成Chant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活泼易记。

如,一般现在时歌诀:

一般现在时态中,动词一般用原形。表述事实讲真理,习惯动作常发生。动词词尾加-s(es),只表单数三人称。若变一般疑问句,得看句型是哪种。系表结构和there be,be放句首可完成;若遇实义动词句,do或does莫忘用!

2.练习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如果练习的设计只是单一的练习题,我想教师就是变着法把试题变成花,也只能还是习题。我们何不尝试用报告、表演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练习的多样性呢?可以把多媒体,学案等练习形式结合起来,丰富教学资源,激活学生兴趣,多措并举。如,预习展示中“必答题”,可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拼出单词,形象生动。英语语法记忆歌诀以幻灯片出示,可节约时间。Group work中的视频播放,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他练习题,以学案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的笔头落实。

3.练习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在英语教学中,练习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无论哪种练习,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而有效的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在“Free talk”中我们可以结合开学伊始,运用以下句型进行询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term?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 to achieve your dream?”询问同学们在新学期的打算,畅谈未来的理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过渡到一般将来时。当然,这一步只是起到导入作用,不必用时过多,可在课前布置谈论的主题:Topic: My dream in the future,课上用两三分钟展示即可。接着学习一般将来时,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

4.练习要注意效率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加强练习内容的复现性,不断地反复才能加强记忆,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同时,也利于学生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的效果。

如,在最后的达标测评中,可以对前面练习过的重新进行变换练习,加强难度,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单词考查可改为根据首字母填空的形式:

①I hope my r can help me with my housework.

②The air p is the most biggest problem of world today.

短语和时态可改为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①我想将会有更多高楼,更少汽车,更少污染。

I think there .

②也许在100年后人们将活到200岁。

people 200 years old 100 years.

5.练习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性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如此。只有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课堂练习,才能更加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应考虑练习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是否照顾到学生的层次,是否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否有利于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提高。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型练习,将练习融入表演课的形式等等。

6.练习要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英语课堂练习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模拟情景,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效地去理解所学内容,接受所学语言,并从中满足其情感的体验,英语课堂也是情感教育的基地。

教师在进行Group work 中,可先用视频播放一下当前的有关城市存在的问题短片,如:天安门广场上的垃圾、雅安地震中的灾民和坍塌的房屋,“神舟十号”待发射场面等,然后再让学生运用“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And... I will...”去讨论。学生势必会深有感触,言无不尽。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给学生融入情境去练习学习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了解社会,给予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英语课堂学习是学生通过同教师和课本及有效的练习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是逐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英语课堂练习设计要充分考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英语实际使用能力,而非考试能力。教师要明白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是靠“题海战术”取得的。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实际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实际人才。

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以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并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实现对课堂实效的检测、评价与反馈。

参考文献:

[1]王丽珍.初中英语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2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有你们,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的进行。相信各位家长会一如既往,继续配合好工作。下面我谈一下我这几个月下来的一些体会和对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本学期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

新课程中数学学科的课程理念除了让学生获得有用和必需的数学外,还强调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因此金桥数学课程拥有它特色的地方。三年级数学教学有着三个组成部分,包括苏教版数学书的教学、思维训练书的教学与数学活动课上思维训练卷的教学。本册数学书的教学,偏向于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如对加减乘除的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认识、认识千克与克、24时记时法、分数的初步认识等。这部分内容一般都在每个学期前、期中考试后的数学课上进行教授。每课练和补充习题是这部分内容辅助练习材料。思维训练书的教学,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拓展,他的难度要高于数学书的思维训练要求。而且,本书内容多含趣味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部分内容是在数学书教完后的数学课上教授。在每周一、二、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活动课,采用讲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题训练,应用题的解题训练一向是思维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二、本学期至今遇到的一些问题

1。对思维的训练是一种有格调的生活。对思维的训练,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还培养学生的毅力,处理问题时的决心和耐心。在学期初,因为是才接手这个班,对班上学生都不了解,所以存在短时间的磨合期。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家长不清楚学生对思维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学期初,我有几次是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的。我这么做是想让大家了解下孩子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情况。但是,问题也存在,三年级的思维训练在难度上比低年级上升了一个台阶,孩子需要一个适应期,在一开始存在一定数量的孩子对这内容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家长经常会花许多许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让孩子对试卷上的习题订正再巩固。再此,我感谢各位的帮助和配合。现在,我对这些孩子已经有所了解,加上学生已经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些在这方面学习需要多花时间的一些孩子们,在课堂里我就给予他们帮助,并尽可能地利用在学校时间给他们讲解,尽可能让他们在学校里把任务完成。学得好的孩子,帮助他走得更高更远。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思维训练内容的学习当作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不要理解成负担。毕竟我从来没有因为这块内容学得好坏去指责过孩子,我一直用的是正面激励的方式。学校也没有对此进行过考试。学校每学期的应用题比赛也从不报分,从不排名。比赛中学生得奖面非常广,而且除一二三等外还设立进步奖,真正是为了提高所有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做的。

2。 老师并不残忍。这主要讲作业量。我平时的作业一般是每课练或补充习题2面,有时增加些口算练习和错题本的整理。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平均时间大约是15分钟。双休日两天作业大约共需要40分钟。

个别家长若发现学生某天数学作业特别多,能和我联系下,一般会出现以下原因:

1。孩子当天在学校学习任务或昨天的回家作业没有完成。孩子很会掩饰自己的错误,估计很少孩子会说:“我昨天没做作业,今天要补了。”所以家长以为是今天作业太多了。

2。孩子记错作业,导致多做。

3。孩子在课堂内不认真听讲,做题不会巧解,在死做。这主要是出现在思维训练书上的练习里。思维训练书的教授,我一般先让孩子在自备本上做做,要求独立思考,不会的是可以空的。第二天在学校听课的效率可以更高些,去吸收更好的解题方法。回家后在1号本上把讲过的题重新做一遍。所以,掌握好方法的和死做题所花的时间差距会非常大。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3

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立足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出重、难点。有人曾戏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有些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和中考的考点联系起来,学习开始就把难度较大或综合型较强的题目作为学生的练习是不合适的,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降低教学效果。所以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既要适合教学内容,也要适合本班学生。

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变化、有发展。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练习设计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我们一般会安排A、B、C三个层次的练习:A层次一般指基本的、单向的模仿性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B层次一般指对基本题有变化的习题即变式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C层次一般指带有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例如:绝对值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两个知识点:(一)、绝对值的定义;(二)、绝对值的性质。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

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2.5、0、-12、45。

2 .在数轴上的点满足两个条件:(1)到原点的距离为4个单位;(2)在原点的左边,则该点表示的数是__。

3 .>0, a= __; α

4.若m=2,n=1,m

5.已知x+3+y-2=0,则x=__ ,y=__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1和2,一般学生就要求他们完成1、2和3,而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求他们完成4和5。

二、课堂练习的时间设置

练习时间的安排应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多少、难易而定。如果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练习的时间太少,学生就不能真正的参与进去,课堂练习将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给的练习时间过多,可能导致学生做题的速度过慢。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看到,不少的老师为了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往往压缩了练习的时间,总是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课堂练习的反馈情况老师也难以做到心中有数,没有机会及时纠正学生练习中的缺点错误。

三、课堂练习的评讲、批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弊端。比如对练习的评讲,一般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是听众,打消了很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我在近几年来的课堂练习评讲中尝试学生主讲、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讲解练习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表达罗嗦不清等现象,只要不影响同学们的理解,教师尽量不干扰,只有当讲解学生出现巨大思维跳跃时,教师和其他的学生才去作适当的补充。课堂练习的批改是常常被忽略的,老师们想当然地认为对照师生的讲解、点评,学生会自觉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自己的解题过程。可是由于缺少了检查督促,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不规范,马马虎虎、草草了事,他们认为经过老师、学生的评讲,自己心里面知道就行了,不需要再去思考,重新书写,日复一日养成了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导致了考场上“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结果。为此我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及时检查督促。在学生讲解、学生批改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不仅是学会知识,学会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交流、如何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与情感。我以为,这比单纯掌握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更有意义。

四.做好课堂练习的反馈和反思

数学课堂上只有练习是不够的,还应给学生提供及时反馈,通过反馈使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发现学生在去分母时,常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就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就提议增加一步,写上最简公分母去乘方程两边的步骤,领会解法后,出几道有代表性学生易出错的几个题目做小测试,马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从学生所做的练习中,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检查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解决问题,减少了错误的反复发生。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4

实践中,以探究新英语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二、教学过程

现以(新标准)《英语》(初中起点)第三册第五模块为例,进一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示例演练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掌握并能够使用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对过去的情况进行描述。

第一步,新课引入(5分钟左右)

1、Greeting;2、Duty report;3、T:Where were you yesterday?S:I was at…T: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必要时,教师把这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来,教师直接把问题(或矛盾)摆在学生前面,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他们可能想这样回答:I play…\I watch TV Yesterday…

T:OK.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1,Module 5.Feifei’s grandma、Zhang Hai’s Dad and Chen Hua’s aunt Mei were in America yesterday.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did in America? You shoul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ell your partner the answers.Then tell your partner what you did yesterday.

第二步,示例演练(学生)、巡回辅导(老师)(25分钟左右)

同学们为了能够告诉同伴正确答案,他们一定会认真听对话并模仿句子,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通过告诉同伴正确答案,提高他们说的能力;教师在巡回辅导时,让被告知答案的同学写下他们所听到的答案,从而提高他们写的能力。经过一系列演练活动,同学们可能就会发现played、walked、watched、visited、worked、climbed等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规律:动词原形+ed。此时,教师不妨提醒学生参看课本第208页有关规则动词过去式变化的其它规律。学生掌握了规则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律后,教师就可提议他们使用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对过去的情况进行描述。同学们在使用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对过去的情况进行描述时,可能会运用到否定句、一般疑问句或一些不规则动词,这就要求老师给予指导,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教师在巡回辅导时,要多给予帮助和鼓励。

第三步,归纳总结(10分种)

1、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2、规则动词一般过去时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之间的变换规律;

3、对话中的重点词汇。

第四步,课堂测试(5分种)

1、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1)help______;(2)clean______;(3)live______;(4)carry______;(5)stop______.

2、单项选择:

(1)I_______TV yesterday evening.

A、watchB、watchedC、am watchingD、will watch

(2)He_______visit his uncle last week.

A、Won’tB、doesn’tC、didn’tD、isn’t

3、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She_______(help) her mother do housework yesterday.

(2) Lily______(not go) to the zoo last Sunday.

一般说来,同学们在几分钟内是可以完成这些练习的,在同学们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就要展示答案供同学们核对。如果自己的答案与展示答案相同,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如果答案不同,学生就会重新反思自己原来的想法,并根据展示的答案修正原有的想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分析讨论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5

“四导一评”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四导一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为主体,课本内容为活动素材,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认知、运用逐步延伸发展到学透、活用,从而促进所有学生学科能力的提高。

“四导一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由“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五个环节构成,其基本结构图示如下:

“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中的每个环节的“导”指的是教师主导,后面的“读、练、议、疑”指的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学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常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或规格、相对稳定的形态、判断完成目标明确的标准,即称之为教学结构或教学模式。但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因此,只有把科学的教学结构与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模式的效率。

课堂教学艺术的内容包括教师教态、心态调整艺术、语言艺术、节奏艺术、启发艺术、幽默艺术、导入艺术、提问艺术、讲授艺术、应变艺术、举例艺术、板书艺术以及练习设计艺术等内容。本文以英语非真实条件句为例,谈谈“四导一评”教学模式的练习设计艺术。

1 讲究导入艺术,激发学生求知心理

导入的艺术不仅在于娱乐性,而是以一种娱乐的形式将学生从无意注意中引入有意的学习,其内容必须与新课内容相关,而且还要具有悬念性,让学生在导入后有一种“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之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其中包括复习性导入、视听导入、悬念导入、问题导入、自绘画导入、背景知识导入、时事导入、实物导入、表演导入、故事导入和歌曲导入等。在进行非真实条件句教学时可以采取英语歌曲导入法。在上课开始时,放“If I were a boy,…”这首英语歌。它的开头如下:“If I were a boy even just for a day,I'd roll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and throw on what I wanted and go,Drink beer with the guys,and chase after girls,I'd kick it with who I wanted,and I'd never get confronted for it,cause they stick up for me。”这首歌开头的几句歌词都是与现在事实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听完这首歌后,请学生回答“Can we change‘If I were a boy’into‘If I am/was a boy’?Why?”这个问题。只要学过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学生就知道I与am或was搭配,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而这首歌里的歌词却出现了I were的搭配,这对没有学过非真实条件句的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这一用法与原有知识主谓搭配完全相悖,因而,教师的这一问题就像一石击水激起层层波浪,使得这些还沉浸在欣赏英语歌曲愉悦中的学生无意中就“投入到一种(思维)活动中而不受其他干扰的影响”(Mihalyi),给学生留下了悬念。这种导入的艺术其实就是通过反常规原则刺激学生,给学生留下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2 讲究导读艺术,构建学生认知结构

一切陌生的问题中常蕴含着我们熟悉的因素,让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点展开联想就会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陌生的新问题,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真实条件句与非真实条件句的动词形式完全不同,教师的艺术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动词形式中找到切合点,并总结出它们内在的变化规律。非真实条件句包括与现在、将来和过去事实相反等内容。由于与将来事实可能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与真实条件句联系更加紧密,应作为首攻目标。如首先要求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揭示由真实条件句变为非真实条件句时动词变化的规律。①If I have time tomorrow,I will help you。②If I had time tomorrow,I would certainly help you。But recently I have been busy with my essays。

这两句的动词都是发生在将来,第一个句子为真实条件句,其动词形式是“主将从现”,第二个句子是一个非真实条件句,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分析,学生们发现非真实条件句的动词形式是在真实条件句“主将从现”的基础上往前推一个动词形式,即一般现在式推到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式推到过去将来式,这揭示了表示将来行为的真实条件句与非真实条件句内在变化的规律。这样就有机地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了,为学习新知非真实条件句奠定了基础。然后要求学生阅读《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6第40页,内容涉及与将来、现在和过去等事实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阅读后,要求学生按照前面用过的方法去找出非真实条件句中表示与将来、现在和过去事实相反时,其动词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表说明。阅读内容如下:①If I got married in the USA, I would expect a present。如果我在美国结婚,我就期待得到一份礼物。②I could reach the book if I were a bit taller。如果我再高一点,我就能拿到那本书。③If I had the chance,I might want to be a translator。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也许想当一名翻译。④If you had joined the chat room ten minutes ago,you would have known what we were talking about。如果你在10分钟前到了聊天室的话,你就知道了我们刚才在谈些什么。⑤If the man had poited with his first finger while he was in Brunei,everyone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he was very rude。当一个人在文莱时,假如他用食指指人,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很粗鲁。⑥If the sun rose in the west tomorrow,I would attend the meeting。假如明天太阳从西方升起的话,我就去参加这次会。

这些例句包含了与现在事实、过去事实相反和与将来事实可能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通过讨论分析,并将上面提到的“主将从现”规律与非真实条件句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弄清“真实条件句与非真实条件句在表示同一时间时,非真实条件句主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在真实条件句谓语动词形式的基础上往过去推一时间”的道理。现以take为例图示如下:

从图可以看出,从现(从句用现在式)这一竖行是从从句(一般现在式)往一般过去式再往过去完成式过去方向推的,不含表示将来意义的will/would,而主将(主句用一般将来式)这一竖行是从主句(一般将来式)往过去将来式再往过去将来完成式方向推的,必含一个will或would等。这种导读艺术包含了“以旧引新,先击破一点,再以点盖全”内容,它能促进学生“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并从解决一点入手,最后解决其余。

3 讲究导练艺术,激励学生体念知识

学生在掌握非真实条件句知识整体结构后,一堂课的时间过半了,此时,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进入学习的低谷期。因此,课堂教学的艺术不但要让学生弄懂一个概念、一个定义、或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且要让学生体会运用这个概念、定义或结构的成功感,这样的话,学生才能饱尝成功体验,再次焕发学习兴趣,避免学习的低谷期产生,才能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为此,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全面性,让学生通过做练习达到全面体验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还要具有激励性,让学生在运用新学知识时有成功感。练习题如下:

根据提供的情景,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①If it _____(be)fine tomorrow,we ______(go)climbing。②If I _________(go)to space in the future,I __________(bring)the moon to you。③It is raining now。If it _______ (be)fine,I ________(go) climbing。④He was busy yesterday,so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jng…If he _________(be)free,he ________(attend) the meeting。

答案:①was;would/should go②went/were to go/should go;should/would bring③was;should/would go④had been;would have attended。

导练的练习与导读中设计的阅读材料相仿,不同的是阅读是为了找出规律,练习则是利用规律做题。规律掌握了,通过运用才能转化成能力,再加上这些题都带有时间状语,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学生做起来不是很难,容易产生成功感。

4 讲究导疑艺术,引导学生追根溯源

上面的练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得来的,但由于每节新课都是整个学科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学生在学完所有教材之前很难站在学科的高度上去认识一堂课在整个学科中的作用,此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情况,以新课标为本,设计导疑练习,让学生通过导疑练习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上面的练习基本上停留在非真实条件句的基本概念上,还有些变式要求学生掌握。如主从句发生的时间不一致的混合条件句和缺条件句的含蓄条件句等。这个环节的练习不是知识的延伸,而是知识的变通,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要学生识记,因此,导疑的艺术在于开发学生思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并让学生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形成的。无论从命题形式和内容的新颖度,还是到考察学生的目的性都有别于前面几个环节的练习。如含蓄条件句可以这样命题:

4.1 首先选择正确的答案,然后找回失去的if从句:

I___________ you yesterday,but I was busy then。

A.helped B.had helped C. would help

D. would have helped

此题是一个没有带条件从句的主句,根据“主将从现”的规律,主句中必须是个含有would/should动词形式的答案,而且带有过去的时间状语,故选择D。找回失去的if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拆分句子,讨论分析得以解决,失去的if从句是“if I hadn't been busy then。”从句中不会出现would表示将来意义的动词形式。前者是训练学生如何做题,后者则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He helped me to paint the wall,otherwise I _________ it now。

A. would be painting B. would have painted

C. am painting D. painted

4.2 选择正确答案,并将这个句子改成含有so的结果状语从句:If it had not rained yesterday, the ground_______ muddy now。

A.is not B.will not be C.would not be

D.would not have been

答案为C和“It rained yesterday evening,so the ground is muddy now”。

这一节设计的艺术性体现了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性,如通过理清“找回失去的if”等练习,让学生搞清楚含蓄条件句和混合条件句的由来,即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话,就把一个普遍看作识记的问题变成了理解性问题,这不仅强化了学生思维理解训练,使问题变得一通百通,而且还避免学生记了又忘,忘了又记的简单重复劳动。

5 讲究评价艺术,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6

复习课是巩固和发展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的重要课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无论其在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都能巧妙地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形成了科学的、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然而由于英语知识点的枯燥及内容的繁杂,加之教师固守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盲目拓展或加深复习目标和复习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致使复习课时学生多显得烦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的方式,强调学生要 用英语来完成任务。因此,为真正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交际性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体,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形成英语能力,在复习课上就要认真围绕“PRACTIE”这个中心,通过复习话题――巩固记忆――针对训练,以达到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使复习课成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从而赋予PRACTIE新的内涵,使复习课焕发出新的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氛围的和谐,实际就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与交融,它是学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新型的英语复习课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将复习的主动权、自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旧知识。

同时,教师要积极探索,巧妙设计,针对复习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操练形式,使知识的复习、强化、巩固与能力的培养协同共进,使复习课上得紧凑、活泼,使课堂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教学姿态。使学生通过操练活动,展现自己,感受复习课带给他们的知识、快乐、自信、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的潜能。

二、精选话题任务,避免机械的操练

围绕情景话题展开复习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引入话题,使学生在话题的操练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增强学习趣味性进,可避免英语复习课的空洞和单调,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知识得到拓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要紧扣复习内容的谈话话题,精心组织好Free talk这一环节,Free talk中的操练形式可仿照新授课中形式进行,如师生问答、情景表演、讨论争辩等。

如,在复习外研版新课标必修1 Module 2时,根据单元话题“My New Teacher”为话题,让学生描绘本班或本校熟悉的其他教师及校园生活。因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话题,他们往往热情高涨,而且有话说、喜欢说,其中涉及的单词、句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操练、运用、理解和掌握。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有明确任务的英语复习,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的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避免了英语复习课机械重复操练,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三、强化记忆巩固,训练知识的迁移

强化记忆的痕迹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记忆、强化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单元内容,除主要话题外,还含有语音、词汇知识、句型和课文内容等。因此,教师在加大每节复习课的容量和密度的同时,要不断变换操练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环扣一环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迁移内化作用,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如,英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词的形式等,有训练知识迁移的功能,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就可按照教学的内在规律,开展繁而有序、多而不乱的词汇联系记忆活动,加强词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词汇的联系可以结合词形、词义、词性、用法、构词、类别、属性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记忆操练活动。这样变换复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理解记忆的作用,使机械记忆的东西系统化,使知识更加巩固,技能更加熟练。

同时,要针对学生在新授课易犯错误较集中的知识内容,在复习课上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通过循环的“精选、多练、精讲、合作”的复习策略稳步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强化针对性训练,提高应用的能力

所谓针对性即要求复习内容“有的放矢”, 即针对考点及教材中重难点复习,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既要系统抓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更要注重考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上要根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内容,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整理、归类,分层、分段,精选设计由题型到内容和课堂程序相配套的针对性训练题,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科学性、深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如,语法知识的复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异同法进行复习,让学生理解异同、明白实质、掌握规律。如,比较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与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异同;对比结构 will+动词原形、 be going to、be about to do 及be to do 等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然后设计针对性的专项练习题,进行大量听、说、写的实践训练,语法结构与句、段意义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其结构与用法,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复习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围绕“PRACTIE”这个中心,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发展基本技能。使学生不仅能全面把握所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而且让学生在愉悦的复习中,掌握学习策略,形成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7

一、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例如,我将所学课文中题材相近或相同的排在一起,后来分成两课的完整故事合起来,语法内容在教学过成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我在复习时就将它们聚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例如:

① I do house work every evening.

I’m doing housework now.

I was doing housework when my mother came back from work.

I did housework yesterday evening.

I’m going to do housework this evening.

I have already done housework.

② Kate is the youngest girl in her class

Kate is younger than any other girl in her class

None of her classmates is younger than Kate.

二、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

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如在时态方面,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以及have been与have gone/left 的区别等等,就着重进行讲解,比较和练习。

三、强调精选,变多练习为巧练。

学生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则要跳入题海,在题海中吸取精华,精雕细刻,在巧字口下工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加强:(1)针对性(2)典型性(3)新颖性从练习中提高接受新信息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同时,我注意加强学生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举些例词、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每项语法的例词,例句举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加深印象,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几项语法做过之后,让学生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最后我再给予回顾总结。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2-0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这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为了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到高年级教学中去,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翻转”观念。

一、实现教师角色的翻转――“教练员”

传统意义上,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然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教练员”。比如,我在录制PEP六年级英语Unit 2微课视频时,我会给孩子们简单准确的介绍一下,一般过去时的定义以及动词的过去式基本变化,同时借助绘声绘色的flas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了解什么是一般过去时。课堂教学时,学生们对本课的主要内容已经不陌生了,我让学生自由练习,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去探究新知和发现问题。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有的动词过去式是直接加“ed”,而有的却不是。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教练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了, 带着学生一起归类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用过去时造句子、多举例子、多张开嘴巴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角色翻转,有助于促进学生将新的知识进行内化、消化和吸收,并逐步转化为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实现学生角色的翻转――“运动员”

传统进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主,以教定学,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以教师的讲授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然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输出,如 cleaned my classroom/washed my clothes/stayed at home/watched TV,以及对话What diddo? /Sb +V?鄄ed…。课堂上,我让“运动员”们自己分小组,自己制定操练计划,有的小组用游戏法进行操练,有的用直观表演法操练,有的用接龙法操练,还有的用双手打拍式操练,而“教练员”就在各小组间来回巡视,及时指导。然后,操练完毕,就是“运动员”们汇报“战果”的时候了,在此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对“战果”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稍微逊色点的小组,给予鼓励,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及时纠错,同时,就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最后,对于此次操练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学生参考和改进。长期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而又富有乐趣的氛围下学习,容易提高“运动员”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正确翻转学生的角色。

三、实现教学形式的翻转――“颠倒式”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时进行着知识的内化。而翻转课堂则是学生课前学习知识,课堂上实行对所学知识的探究和消化。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知识学习提前和知识内化优化的转变。我在“颠倒”这种教学形式时,先是课前把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进行学习,即第一阶段“信息传递”, 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一般过去时有所了解,知道动词过去时,一般就是在动词后加“ed”,然后第二个阶段就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课堂上教师给予有效的辅导,提供大量的过去时例句,以及创设相应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去消化和理解一般过去时,同时,还需特别补充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让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往下学习。因此颠倒后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有足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分析,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分析,对已经掌握的和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存在疑惑的内容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内化,加之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国内的相关实践学校还很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我个人只是在实践和探索阶段,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体会最深的就是,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都很高,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它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年龄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我觉得翻转课堂应用到高年级教学中,则比低年级要容易得多,而且推广难度也相对较小,同时教师也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9

一、“四环节教学”的具体做法

所谓“四环节教学”,是指每一堂课一般都按“引导性预习——重点性授课——针对性练习——科学性讲 评”四环节循序进行,始终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训练为主线,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性预习。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时,抓住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反复阅读,独立思考,做到有计 划、有目的地听课。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基本了解,抓住重点和难点,为授课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具 体做到“导”和“预习”两点,这样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就是指导,指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去预习。为了使学生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富有 成效,我给学生编了预习提纲。提纲根据教学大纲、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按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 繁设计,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现实性。如《抗日战争的开始》一节,首先告诉学生本节的重点是:卢 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其次,让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中国的四次事变,了解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两条抗战路线及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名称。再次 ,要求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和表现,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是怎样形成的。(注:下面都以本节教材内容为 例)、:“预习”,指学生根据提纲看书,找答案,理线索,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前后贯通,熟记重点,把难 点和重点带到课堂,以求针对性地解决。

2、重点性授课。就是指教师在认真备课,吃透大纲精神,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授新 课,并为学生解疑,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在“熟”和“短”两个字上下功夫。

“熟”:就是指教师要熟悉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和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做到“三熟悉”才能抓 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到哪些是学生难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这也是为教师“精”、“短”授课 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讲授本节内容教师首先要知道本节的重点是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共 的全面抗战路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难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和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而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四次侵华事变和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只需分析一下学生即可掌握,两条抗战路线产生不同的结果要作分析。

“短”,就是指教师授课要“精讲”、“短讲”,一般一节课授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该节内容只要按下 列线索讲清即可(第一教时板书)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忽视以至抹煞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只看到学生是 教学的对象,而看不到学生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一种片面性。教学中的注入式,就是这种片面性在教学 组织形式上的反映。教师必须克服只顾讲、不顾学生想和练的片面性,既要使教的一方起主导作用,又要使学 的一方发挥主体作用。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精讲、短讲,只要把重点突出、 难点讲清、问题解决即可,尽可能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去想和练。

3、针对性练习。就是围绕重点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定向练习。这是知识的转化 阶段。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这个阶段。教师一般在授完新课后,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想 、去读、去记忆(有时可以与讲授新课交叉进行)。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练习,一般采取归类形式的书 面练习。 练习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口头练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 握双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第一教时授课后,首先要学生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其次让学生回答 以下问题: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四次事变名称;②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名称;③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4、科学性讲评。就是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讲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利用下 课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由于时间有限,讲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突破主要问题。通过讲 评,使学生明确试题方向、打通审题思路、揭示答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讲评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整体性讲评:就是讲评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练习完毕后,如有条件的可进行整体批 阅,或者抽查上、中、下三类同学的练习进行批阅,把好差典型记录下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讲评时 “对症下药”。每次讲评时只重点解决一、二个主要问题。在讲评中,根据重点突破的原则,有时以解决重点 内容为主,有时以解决易错内容为主,有时以解决分析题型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本节课侧重分析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单项突破,能够使学生牢记重点,并了解各类题型的表达方式和答题要求。掌握审 题方法以及答题规律、技巧。在讲评方式上,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评方式。

个别性讲评:就是指面批、面评。授课和讲评都不能放弃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 利用讲评来提高整体效益。对后进生可在练习结束后进行当面批阅,找出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并指导学 生及时纠正,直至完整准确地掌握答案。

二、“四环节教学”的作用

四环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有以下几点优越性:

1、有利于紧扣课本。实行四环节教学,紧紧扣住了课本,克服了过去那种脱离课本,讲条条、背条条的教 学方法,从而体现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原则。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了教和学两方面的 积极性。在四环节教学中,学生的预习、听课、练习、受评全部置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影响下。这就使教师有 可能深刻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生的掌握状况,具体地进行指导,订正错误,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 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发挥主体作用的方法,改变了长期以来老师唱独脚戏,搞满堂灌的状况 。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例10

九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好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有的是读不正确,有的是不会读,很难过单词关。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扫清障碍,应该抽出时间复习音标、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强化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复习构词法,如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如write, cook, teach,work,ran等动词加后缀r或er就变成了名词,许多名词health,wind,luckcloud等名词后加上后缀y就变成了形容词。说到形容词,不妨给学生区别一下interesting\interested;exciting\excited;boring\bored等以ing结尾的形容词和ed结尾的形容词用法的不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增加信息量,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的信心。

二、 方法多样,夯实基础

学生学习单词和短语总是“记得快也忘得快”,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单词及短语,减少遗忘,在复习单词和短语时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复习方法。

(一) 词形转换法。例如复习success这个单词时,我们就要了解它的形容词形式是successful,它的副词形式是successfully;复习动词run时,就要复习现在分词形式running,及名词形式runner。

(二) 联想记忆法。可让学生由一个中心词扩展到更多的词。例如,由China想到America,Japan,England等;由by train联想到by car,by bus,by bike,by sea,by air等。

(三) 同时还可以采取英语释义法复习单词和短语。例如复习reach一词时,就让学生用英语解释这个词,get to或arrive in/arriveat;复习单词certainly时,学生可用英语sure或of course来解释这个词,并区别它们之间用法上的差异。这样复习词汇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掌握构词法更是记忆单词的好办法,教师不妨收集初中阶段的相关单词进行罗列,让学生掌握构词规律,学习单词。

三、 学习时态,比较用法

在学习多种时态后,学生很容易出现错用、混淆时态的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将一些时态加以比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如: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

一般过去时只表示过去的时间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和现在是不产生联系的,它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词连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发生在过去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及结果,侧重强调的是现在的情况,所以它不能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词连用。如last night,yesterday,in 1980,three weeks ago等:“I have read the book.”强调已了解书的内容;“I read the book yesterday.”强调昨天读书这一事实。有些时间状语。如this morning,tonight等,既可用于一般过去时,也可用于现在完成时,但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用于现在完成时表示“现在”在内,而用于一般过去时则与“现在”无关。例如:I have read the book this June。(讲话时仍是六月);I readthe book this June.(讲话时六月已过)。

四、 突出要点、攻破难点

英语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说读写活动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材料,也是复习的主要依据。在复习课文时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复习课文时老师要着眼于基础及基本功训练,要注意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的结合,有些课文可以进行改写、扩写或缩写,复习中要反复强调英语的习惯表达法。课文里面的重点段落一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要督促检查完成,以增强他们的语感。应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贯穿于对话中的日常生活交际用语,这对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完形对话”、“完形填空”等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五、 创设情景,以情激趣

对于一些基础差,又不敢开口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选择疑问句或一般疑问句的方式让其简短回答,如:

Is Chinese culture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culture?

Is Mike used to Chinese food or American food?

给他们以暗示,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质疑,表示这个回答不充分或不正确,如:Isthat true? Really? 等。另外在引出回答过程中,可用口头提议,如:speak up! Don’t be shy. Have a try, please.Any volunteers?给学生以表明请求回答或鼓励参与的机会,激发思维,效果更佳。

六、 操练句型,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