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03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实施“金农工程”,突出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四个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期间,通过“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全县建成一个系统完备、功能齐全、作用明显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万家”,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年,达到以下目标:

1、配合省委农工部和省电信公司“千村百镇”网站建设工程,南安镇、新城镇、池江镇、青龙镇等4个示范乡镇要建立起一个镇政府链接到**农网或江西农村综合信息网的网站、一个信息服务站,实现网上“政务公开”,当地政府信息、农业特色信息上网。示范乡镇的信息化行政村要达30%以上,电话普及率达15%,宽带普及率达1%。

2、全县信息化行政村达32个以上,其中以下17个示范村要求有一个信息服务点、一所“阳光网”试点学校,实现当地农业特色信息上网。示范村的电话普及率要达到16%,宽带普及率达到0.6%。

17个示范村为:南安镇新民村、新安村、新珠村、新余村;黄龙镇黄龙村、大合村、叶墩村;青龙镇青龙村、赤江村、二塘村;池江镇池江村、新江村、同心村、庄下村;新城镇新城村、水南村、周屋村。

三、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6月15日前)。广泛宣传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6月16日—7月10日)。乡镇、村、县直挂点单位和当地电信所人员要深入17个示范村的农户家中,开展家庭收入、产业发展、通讯、互联网建设和农民对信息需求等情况的调查。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7月11日—12月10日)。按照先报、先批、先实施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在17个示范村中以自然村为单位,有6户以上自愿购电脑入网的即可申报。经批复后,在县委农工部、新村办和电信分公司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待年底核实确认后,享受政府补贴。今年全县补贴购机入网农户的名额为100个。

第四阶段:考核验收(12月11日—12月31日)。由县委农工部、新村办、信息中心等单位组成考核验收组,就有关乡镇(村)的网站、信息服务站建设和电话、宽带普及率等分别考核检查验收。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信息化作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县成立**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委农工部、发改委、信息中心、财政局、广电局、农业局、林业局、粮食局、人口计生委、水务局、扶贫办、供销社、果业局、气象局、农机局、电信分公司等单位有关领导为成员,负责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做好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由梅卓运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电信分公司经理彭庶忠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机构,承担起当地的农业信息化规划、建设、实施和管理工作。

2、坚持政府主导。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政府扶持与推动是关键。各地尤其是示范乡镇、示范村要强化措施,形成整体合力。要做好统筹规划,增加资金投入,抓好示范引导。

3、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给予扶持。**年,从县新农村建设经费中设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化专项经费,由县农工部、新村办具体组织实施,主要用于:①被列为17个信息化示范村100户农民购置电脑、宽带上网和建成的村级信息服务站,每户、每站补助1000元;②被列为信息化示范的4个乡镇,建成网站每个补助2000元,建成信息服务站每个补助1000元。

4、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培育农户的信息需求,使农民认识到信息是增收的“金钥匙”。同时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让他们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发挥政府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5、强化网站建设。全县4个信息化示范乡镇在年内全部建立起乡镇政府网站,通过网站对外展示当地风貌、本地人文特色、政务公开、农产品特色、专业市场、龙头企业等各方面信息。网站建设可由县电信公司、县信息中心按优惠价承建,各乡镇负责提供相关图片和资料。网站建设采取“一站多窗”式的建站办法,将涉及的各项审批服务、农业政务、技术服务等信息在网上统一。

6、注重资源整合。将全县乡镇政府网站、涉农网站信息整合,规划到政府门户网站这个统一网络平台上来,开辟“为农服务”栏目,为农民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病虫情报、产品供销等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该栏目由各乡镇和各涉农部门及时提供最新资料上报至政府门户网站,确保该栏目内容的最新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同时,申请一个可视聊天室,通过该室实现农业技术培训,降低培训成本。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2

一、充分认识农村管理信息化对于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农村管理一直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祁县就创造了“两议五公开”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以来,从榆次区开始整体实施农村财务“双”,到去年底118个乡镇全面实行,2755个行政村的财务全部委托乡镇农经站会计服务中心,成为全省最早开展、整体完成农村财务“双”的地区。这一经验先后在运城、阳泉和长治等市推广。去年12月份,在运城永济召开的全省农廉工作现场会上,省纪委书记提出全省在全面实施农村财务“双”的任务要求。实践证明:农村财务“双”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任村委一任会计、包包帐、断头帐、管理混乱、开支审批程序不到位、财务不公开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提高农村管理水平,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确保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县就是在农村财务“双”的基础上,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使农村各项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具有步骤明确、过程透明、操作公开、易于监督的固定程序,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对于农村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升以财务为中心的村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实行“双”之后,尽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规范的审批程序,但在执行中决策不民主、审批不严格、办事不透明、公开不细致、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如:白条过帐、坐收坐支、体外循环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实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计算机的模式化程序不会接受有问题、或者审批程序不到位的单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白条单据和坐收坐支问题。在村务决策中如果哪个程序不到位,所作的决策结果也不能被计算机所接受,形成了严格的监控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村务管理水平。

2、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和“两委”互动的效能。目前,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矛盾是一个突出问题,新换届选举上任的村委主任,有的缺乏工作经验,作风不民主,与党支部配合意识差,导致“两委”产生矛盾,“两支笔”成了“两派笔”,各办各的事,各批各的条,互不通气,失去监督;有的地方村委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会计也不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没有钱的就随意举债,加深了矛盾,造成了新的不稳定的隐患。农村管理信息化系统严格的审批程序,拒绝任何不符合管理制度的票据,既是对村干部行为的规范,也解决了乡镇农经站会计审批时人情难过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两委”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3、有利于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质量。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全市98%的村在“3.25”和“7.25”两个公开日都能按时公开,对农村的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村,村务公开质量较差、公开内容不细致,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实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电脑自动形成详细的公开内容,不容易被人为地改动或隐瞒,农民群众查看时,既方便,又真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开质量差的问题。

4、有利于农民与政府的互动,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村信息化管理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三位一体”,对党务、村务和财务都能够进行网络化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这一先进的手段,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农村管理情况,便于指导和监督,同时广大农民也可以直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乡镇与村、村与农经站和信用社等单位的网上互动,对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必将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准确把握农村管理的现实要求,努力实现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纪委的直接指导下,全市探索建立了以完善农村制度建设、改善管理为基础,以部门联合协调运作、强化廉政监督力度为重点的农廉工作机制,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实现了加强农村管理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步推进。农廉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强化监督执行,防止和惩治腐败,引导党支 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管理工作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核心,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决策程序、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集体“三资”的安全。两项工作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2、建立了农廉和农村管理工作互相促进、协调运作的机制。我市在农廉工作中制定实施的领导权上挂一级、农廉重点案件处理上挂一级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重点村的指导监督上挂一级,为全市农经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农经管理作为农村管理的核心,以制度完善、规范运行为基础,通过三年一轮的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手段实施监督。从开始,市政府部署的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推进村、重点村以及城郊、工矿区和资源型村的检查审计,就是以农经审计为基础,农廉、农经、纠风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农村“三资”管理规定的行为、面向农村乱收费行为、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和农村干部的违纪和腐败问题进行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共审计了156个行政村,资金总额9亿多元,审计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余万元。今年全市县级农经审计的村数达1653个,占总村数的60%;审计资金总额21.6亿元,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479万元,处理责任人员4人,显示出了纪检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优势。

3、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建设。农村组织建设及其制度建设内容广、涉及部门多,我市建立的农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市农廉办协调有关部门,从规范入手,对农村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普遍的清理和修正,建立健全了36项农村管理和廉政建设制度,使农村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增加了可操作性。

4、进一步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我市的农廉工作从上到下探索建立了制度完善和执行监督机制。在市、县、乡三级根据涉农部门的职能、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了农廉监督目标责任制,逐级下达,定期考查,监督执行,对各相关部门形成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明显改变了农村基层有制度不执行,好制度执行不好的状况。县农村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一个突出的作用就是实现了对农村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同时,也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农村,关心农民,进行指导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平台。目前,我市的灵石县也正在建设农村管理网络化体系,不仅包括了党务、村务和财务管理,而且将农村土地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职能也增加进来;不仅在县级可以直接对村级实施监查,而且可以实现市甚至省级联网运作。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对农村的管理,必将使我市农村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加快实施农村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实现

1、全力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提升农廉工作水平。今年全市农村管理和农廉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学习推广县“实行农村管理信息化,提升农廉工作水平”的经验,灵石县要加快进度,全面开展;其它县(区、市)可以先选择条件具备的2—3个乡镇为试点,成功后再在面上推开,争取到明年年底全部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实行农村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要量力而行,财政要给予支持,不要增加农民和农村的负担。

2.农村管理制度建设要配套。农经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管理信息化的指导,市、县都要成立专门的指导班子,加强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要针对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的意见,一手抓规范化管理,一手抓农廉监督,建立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确实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积极开展“十乡百村三资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带动全市农村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3

一、充分认识农村管理信息化对于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农村管理一直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祁县就创造了“两议五公开”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以来,从榆次区开始整体实施农村财务“双”,到去年底118个乡镇全面实行,2755个行政村的财务全部委托乡镇农经站会计服务中心,成为全省最早开展、整体完成农村财务“双”的地区。这一经验先后在运城、阳泉和长治等市推广。去年12月份,在运城永济召开的全省农廉工作现场会上,省纪委书记提出全省在全面实施农村财务“双”的任务要求。实践证明:农村财务“双”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任村委一任会计、包包帐、断头帐、管理混乱、开支审批程序不到位、财务不公开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提高农村管理水平,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确保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县就是在农村财务“双”的基础上,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使农村各项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具有步骤明确、过程透明、操作公开、易于监督的固定程序,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对于农村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升以财务为中心的村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实行“双”之后,尽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规范的审批程序,但在执行中决策不民主、审批不严格、办事不透明、公开不细致、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如:白条过帐、坐收坐支、体外循环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实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计算机的模式化程序不会接受有问题、或者审批程序不到位的单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白条单据和坐收坐支问题。在村务决策中如果哪个程序不到位,所作的决策结果也不能被计算机所接受,形成了严格的监控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村务管理水平。

2、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和“两委”互动的效能。目前,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矛盾是一个突出问题,新换届选举上任的村委主任,有的缺乏工作经验,作风不民主,与党支部配合意识差,导致“两委”产生矛盾,“两支笔”成了“两派笔”,各办各的事,各批各的条,互不通气,失去监督;有的地方村委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会计也不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没有钱的就随意举债,加深了矛盾,造成了新的不稳定的隐患。农村管理信息化系统严格的审批程序,拒绝任何不符合管理制度的票据,既是对村干部行为的规范,也解决了乡镇农经站会计审批时人情难过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两委”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3、有利于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质量。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全市98%的村在“3.25”和“7.25”两个公开日都能按时公开,对农村的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村,村务公开质量较差、公开内容不细致,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实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电脑自动形成详细的公开内容,不容易被人为地改动或隐瞒,农民群众查看时,既方便,又真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开质量差的问题。

4、有利于农民与政府的互动,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村信息化管理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三位一体”,对党务、村务和财务都能够进行网络化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这一先进的手段,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农村管理情况,便于指导和监督,同时广大农民也可以直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乡镇与村、村与农经站和信用社等单位的网上互动,对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必将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准确把握农村管理的现实要求,努力实现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纪委的直接指导下,全市探索建立了以完善农村制度建设、改善管理为基础,以部门联合协调运作、强化廉政监督力度为重点的农廉工作机制,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实现了加强农村管理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步推进。农廉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强化监督执行,防止和惩治腐败,引导党支 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管理工作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核心,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决策程序、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集体“三资”的安全。两项工作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2、建立了农廉和农村管理工作互相促进、协调运作的机制。我市在农廉工作中制定实施的领导权上挂一级、农廉重点案件处理上挂一级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重点村的指导监督上挂一级,为全市农经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农经管理作为农村管理的核心,以制度完善、规范运行为基础,通过三年一轮的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手段实施监督。从开始,市政府部署的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推进村、重点村以及城郊、工矿区和资源型村的检查审计,就是以农经审计为基础,农廉、农经、纠风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农村“三资”管理规定的行为、面向农村乱收费行为、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和农村干部的违纪和腐败问题进行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共审计了156个行政村,资金总额9亿多元,审计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余万元。今年全市县级农经审计的村数达1653个,占总村数的60%;审计资金总额21.6亿元,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479万元,处理责任人员4人,显示出了纪检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优势。

3、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建设。农村组织建设及其制度建设内容广、涉及部门多,我市建立的农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市农廉办协调有关部门,从规范入手,对农村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普遍的清理和修正,建立健全了36项农村管理和廉政建设制度,使农村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增加了可操作性。

4、进一步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我市的农廉工作从上到下探索建立了制度完善和执行监督机制。在市、县、乡三级根据涉农部门的职能、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了农廉监督目标责任制,逐级下达,定期考查,监督执行,对各相关部门形成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明显改变了农村基层有制度不执行,好制度执行不好的状况。县农村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一个突出的作用就是实现了对农村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同时,也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农村,关心农民,进行指导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平台。目前,我市的灵石县也正在建设农村管理网络化体系,不仅包括了党务、村务和财务管理,而且将农村土地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职能也增加进来;不仅在县级可以直接对村级实施监查,而且可以实现市甚至省级联网运作。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对农村的管理,必将使我市农村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加快实施农村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实现

1、全力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提升农廉工作水平。今年全市农村管理和农廉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学习推广县“实行农村管理信息化,提升农廉工作水平”的经验,灵石县要加快进度,全面开展;其它县(区、市)可以先选择条件具备的2—3个乡镇为试点,成功后再在面上推开,争取到明年年底全部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实行农村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要量力而行,财政要给予支持,不要增加农民和农村的负担。

2.农村管理制度建设要配套。农经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管理信息化的指导,市、县都要成立专门的指导班子,加强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要针对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的意见,一手抓规范化管理,一手抓农廉监督,建立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确实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积极开展“十乡百村三资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带动全市农村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4

一、发展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我省相继启动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金保工程”、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开始在农业和农村广泛应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联合推进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大力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和机构人员的有效利用。主动开放政府信息资源,调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到“*”期末,建成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力争“网络进村,应用入户”。具体目标如下:

——完善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网络应用普及率达到10%。广东省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和条件具备的村卫生站实现网络连接。

——整合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建成一个面向广东省农民和各涉农部门的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广东省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应用平台,50%的乡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信息服务站,培养一批农村信息员,基本建成覆盖广东省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100%;50%的乡镇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联上互联网,各类农村信息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全省50%的乡镇和3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对10万名以上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信息能力培训。

四、推进机制

(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通报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各单位在制订项目建设方案、资金投入计划和实施计划时,要加强沟通,相互通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联合共建农村信息化的强大合力,避免重复投资、分散建设。

(二)整合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利用山区信息化、“金农”工程、“金保”工程、校校通工程、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与网络运营商的整合力度,鼓励利用已建成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并逐步建设统一的农村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积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手机、固定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服务。

(三)构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以县为重点,依托农技站、供销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通信企业的营业场所等,建立布局合理、分层多样、功能完善的县、镇、村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以各部门的基层服务人员以及基层党团干部、协会商会人员为基础,培养一支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制订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和信息服务规范,明确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模式、服务功能、资金来源等内容,通过统一授牌管理等办法,促进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规范运作。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积极推行政务一站式服务。

(四)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制订部门信息交换、共享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各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科技、农业、经贸、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教育、气象等单位的信息资源交换,构建农村生产、商贸流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信息资源库。制订农村信息采集管理办法,确保合理、高效、保质地采集信息,促进信息共享。

(五)加强政企互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产品、应用和服务。通过政府组织带动,各方共同投资,企业化运作,开发面向农村的信息资源和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开展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制订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培育农村信息化市场,建立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格局。

五、主要任务

(一)以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动我省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整合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和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的资源和成果,加快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动植物疫病预警、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信息系统。抓好各类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选择一批乡镇的农技站、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信息服务站,开展镇、村信息化示范;结合“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济模式,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示范。依托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科研活动,力争使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探索无线射频、现场数据智能采集、基于本体的农业知识管理、“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设农村防灾减灾信息化体系和预警服务系统,确保重大灾害性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中。

(二)以信息畅通带动商贸流通。

依托山区信息网和广东农业信息网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开发市场信息,做好商情预测,及时准确提供农情信息咨询服务。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资商贸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商贸信息的流畅传递,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依托,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网站,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搞好现代农产品物流,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包装、运输、加工、贮存、分销等环节的应用。

(三)以信息化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力。

利用山区信息化建设、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以及技术改造项目等资源,大力支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持有条件的专业镇建立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采用专业化、网络化、平台化的开放服务方式,以点带面,为乡镇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技术支持以及教育培训等服务。结合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指导相关市县利用“山区信息网”、“农业网”、“金科网”等省级系统网站,拓宽优质特色乡镇企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涉农项目的培训体系,加强乡镇企业经营者信息化培训,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面向乡镇企业信息化的专题讲座和论坛等培训活动。

(四)以信息能力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加快全省教科网向农村中小学校延伸步伐,实现广东省大中小学网络连接。发挥省教科网作用,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广东省高等院校开设面向农村的远程教育课程。整合各部门、企业和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建设集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现代农业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文化生活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教育服务体系。实施广东省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工程,采用集中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民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在3年内培训不少于10万人,辐射1000万广东农业人口,并为县培训300名培训教师,为乡镇培训1000名远程培训辅导教师,为村培训2万名信息员。

(五)以信息化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开展“金保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将劳动保障信息网延伸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连通省、市、县、乡镇四级劳动力市场,开通远程可视见工系统,运用信息网络在广东省农村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之间建立劳务信息沟通渠道,将企业招工信息与农村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匹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建设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服务和管理系统,促进农村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建设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管理系统,推广农村低保对象管理、农村五保户管理、农村老年优待、在乡优抚安置对象管理等民政管理服务系统。

(六)以信息化辅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全省卫生信息化网络,将卫生信息网延伸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构建起县(市、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加强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为行政区域内的镇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为当地居民提供网上医疗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建立完善农村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卫生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前哨监测作用。抓紧建设各类卫生信息资源库,加大向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卫生信息服务的力度。整合现有的医学科研教育信息系统,建立比较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发展数字医学图书馆,开展面向农村的远程医学教育、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等。

(七)以信息公开加强农村管理与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信息化试点和示范,支持广大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农村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探索农村基层党团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党团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党团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八)以质优价廉的信息产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鼓励信息产品制造商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使用、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软件产品。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各类信息内容提供商和软件企业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内容,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气象等信息服务。支持电信业务经营者制订符合国家政策的农村信息服务优惠资费措施,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普及服务,将山区信息化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把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到广东省农村地区。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省委农办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农业厅、科技厅、教育厅、民政厅、卫生厅、劳动保障厅、旅游局、广电局、气象局、农科院和团省委等单位参加,每年组织1-2次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会议,研究、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等重要事项,加强对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信息化支农、惠农的政策,切实落实已有的优惠政策。要及时总结、推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兴农、助农的良好氛围。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信息化支持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各有关部门在推进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金保工程”、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重点向山区和东西两翼倾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支持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系统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四)抓好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5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教育引导先行,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呈现新风貌

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基础、引领青年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内容上,镇团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并注重了解和把握青年的思想意识,着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给不同群体的青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灌输不同的价值观和具体要求。对于大多数青年,关键引导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青少年,关键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载体上,镇团委盘活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充分利用横幅、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二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和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五四期间,镇团委联合__中学以“迎奥运,树新风”为主题,围绕北京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开展“学习十七大、青春现风采”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青年关心学习政策法规的良好风气;举行“红领巾喜迎奥运”知识问答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认识;开展__镇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和重温入团誓词仪式,进一步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集体观;开展“6.26禁毒宣传”,进一步强化青年远离的意识;采取镇内部门单位团支部与村团支部“1+1”结对的方式,形成长期友好帮扶关系,进一步关爱特困学生的成长。

二、以固本强基为着力点,发展团内民主,团的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

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是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实践。镇团委根据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和青年群体的新特点,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共青团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夯实团的组织基础,健全团的组织体系,规范团的运行机制,积极搜索团建新途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__年,我镇团委被评为“__市实施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

(一)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镇团委根据“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对照检查本镇农村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对各基层团组织的团支部书记进行调( )整、培训,优化配置团组织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提高团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村(居)团支部书记17人,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新上任团支书7人,占41%;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占88%;党员14人,占82%。

镇团委还按照“班子建设好、团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成绩好、青年评价好”的要求,以思想教育、志愿服务、文娱活动为重点,增强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如:根据__中学团委自身特点,注重实施学生团员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加大团员发展力度,确保新发展团员的数量和质量;协助__镇工商所团支部进一步完善青年文明号的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争取申报__市青年文明号;根据新时期团建创新重点,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团组织进行直选试点工作;以“强镇带村”为工作思路,会同镇文化站,结合镇级文化青年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整合资源,探索建立一个镇级农村青年中心指导联系农村信息直通车服务站工作。

(二)加强团的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团干部队伍。对共青团员特别是基层团干部切实巩固“永远跟党走”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团干的素质。镇团委一直重视对团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为他们提供多层次的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组织团的知识竞赛、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班、团干部例会以及农村先进性教育、入党知识培训班、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培训班和农村党员干部远 程教育培训班等,加强对团干部队伍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团干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二是深化推优入团和入党工作。坚持贯彻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在团员中发展,35岁以下的青年入党一般要团组织推荐。并把在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团员的培养和教育上,特别注意推荐那些思想素质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党的发展对象,做好推荐优秀团干部作为基层领导班子骨干,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今年以来我镇新发展团员350人,推优入党20人,进一步改善共青团队伍的分布和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团的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全镇团组织的管理,增强团组织的执行力,进一步促进各基层团组织对工作进行查缺补漏,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镇团委根据本镇团工作实际,制定和实施《关于试行使用〈__镇共青团工作评估量化表〉进行年度测评工作的通知》(新鳌团4号)。具体要求以各基层团组织年度各项工作实绩为依据,由镇团委指定专人对各团组织的日常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打分,并将每次考评结果记录好,年终汇总出该年度的总得分,并将其作为该年度推荐和评选共青团先进工作单位的主要参考依据。考评制度的执行实施,有利于完善团工作的绩效量化考核。

此外,镇团委还加大非公有制组织建团工作力度,以服务为主线,完善了新会中集团委、上岛团支部、殷科电脑制造有限公司团支部和育英幼儿园团支部的活动章程和规章制度,新成立了__镇中心幼儿园团支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青年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团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今年以来,镇团委先后举办了青春暖流慰问活动、“奥运齐参与,温暖送万家”活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等活动,并与镇广播站密切沟通,积极宣传好共青团每个时期的各项工作,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镇团委坚持每一季度出版团刊《鳌风》和团队刊《鳌岛朝阳》。团刊《鳌风》积极紧靠团委中心活动开展宣传工作。镇团委信息直通车项目办编发《信息直通车》情况简报5期,对镇内信息直通车的开展和发送信息进行汇编,供学习参考和交流。镇团委的每期团、队刊和简报都依时免费发至各基层团、党组织,充分发挥团宣传阵地的作用。

三、以“乡村青年文化节”为抓手,服务农村大局,新农村建设彰显新成效

镇团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我镇团委被评为“首届__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优秀组织奖”。

(一)全面落实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鼓励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与镇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联合,以__中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各种农村实用技能和水产养殖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开展农村青工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还与镇内企业积极联系,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订单培训”,促进劳动力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的对接,为用人单位和就业青工之间建立了一条互动的纽带。12月9日,在镇成人学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包括电工班和电脑班),有116名企业职工和农村户籍的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为3个月,共分为等两个班,考试合格者分别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另外,根据我镇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上岗前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将新会中集、辉卓木业、造纸厂、力达化工等企业列为我镇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接收基地,加快农民工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全面启动信息直通车行动,动员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信息直通车”活动是团省委与科技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合举措,4月我镇深滘村被定为省级信息直通车示范点。在镇委、镇府和上级团委、科技局的支持下,目前全镇16个村全面开通信息直通车工程,各服务点已完成信息直通车电脑设备和网络线路的安装调试和信息员岗前培训班等工作,各信息直通车服务点全面启动运作。

紧紧围绕“信息直通千万家,青春奉献新农村”的主题,我镇团委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研,学习经验,积极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一是成立了__镇“信息直通车”工程和“信息化”项目工作领导机构,全面统筹此项工作。二是在充分发挥省“信息直通车”示范点深滘村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充实硬件设施、资源整合和延伸服务网络等措施,大大加快了“建设信息网络、帮助农民奔康致富”这一工作的步伐,形成“有计划、有活动、有服务、有保障”的信息建设格局。四是发挥驻村挂钩单位的作用,支持村信息直通车建设,为部分村提供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并协助村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使农村信息直通车走上轨道,五是整合和壮大信息员队伍。鉴于农村年轻干部身兼多职的情况,联合农技员、科技助理、支部电教员等人员,整合和壮大信息员队伍,并定期举办信息员培训班,对镇内信息员和资料发报员进行信息直通车使用技能培训。同时,镇委、镇政府还制发了《关于成立镇“信息直通车”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的通知》(新鳌党政办40号)作为“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的行动指南。

至今,我镇各信息直通车站点共信息271条 ,其中:解决农民种养技术难题50条,农产品市场信息供需142条,镇村时事消息79条,组织志愿者活动派发传单1200张,进行2次农村信息问卷调研。

(三)全面举办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服务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6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和突破口,实施“数字乡村”工程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措施。

(一)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并将其列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策略之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推进农村信息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总理在全国信息化工作小组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和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农村信息化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生产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科技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把宽带网络延伸到农村,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就业信息,向农民推广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用信息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的交易及出口;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服务;通过信息化加快农村行政、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们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引发农业的第三次革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将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关键措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能否抢抓工作主动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依托信息和知识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由此,我们必须看到,要使我州农业产业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依靠广泛的、全方位的信息作为支撑。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及时得到有效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信息,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抓好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我州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农业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州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面对农业、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形式多样的服务需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体系建设上,县级以上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但是也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乡镇以下的信息网络严重滞后,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困难很大;在队伍建设上,乡镇信息服务人员不稳定、素质不够高,村级信息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普通信息多、特色信息少,大路信息多、实用信息少,外地信息多、本地信息少,农民群众采用信息效果不够好等等。这些突出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特别是现在,我州广大农民群众对省、州内外的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需求十分迫切。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把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对于解决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大。通过“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我认为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要通过研究开发适合我州农业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州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促进市场、资源、技术、生产等信息的共享;二是要通过研究开发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系统成果,为政府决策、市场开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三是要通过提供从生产领域向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信息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资源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

(五)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农业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农村最基层的情况和上级的政策措施常常不能及时的上传下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白恩培书记提出建设“数字乡村”的构想,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重要批示;秦光荣省长、李纪恒副书记就组织实施、经费安排等作了指示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数字乡村”工程作为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标志性工程,列入当前的工作重点加以推动实施,省级财政今年还专门安排了专项建设资金,快速推进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我们德宏州的情况也与全省一样,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全力以赴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建立健全“数字乡村”信息网络

(一)指导思想。我州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州农业农村信息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搭建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的广泛应用,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实现乡村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根据省的要求,我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州“四村五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2007年全面完成50个乡镇、336个村委会、2834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形成覆盖州、县市、乡镇、村四级,连接所有乡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学校、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的农业农村信息网络;2008年在巩固提高现有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向村组延伸,形成更为健全完善、上下联动的信息网络体系。

(三)“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重点

1、建立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从上到下都要建立一个能满足农业宏观调控、微观导向和农村社会化服务要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信息网络平台,满足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的需要。一是整合我州现有农业农村信息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农业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主干网,成立州级农业信息网络控制中心,上联省和国家有关网站和相关部门,下联各县市信息中心、乡镇信息站、村信息小组、涉农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整合涉农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使之成为凝聚力和信息集散力最强的农业骨干网。二是州县建立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信息网”基础设施的优势,发挥农经部门点多面广,联系千家万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队伍的优势,达到有一套好设备、有2-3名专职信息员、有一套信息服务制度、有一条对外信息收集系统的“四个一”标准,有效开展信息服务。三是乡镇成立信息服务站。安排2-3名专职信息员,负责辖区范围内所有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四是村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或设信息员。与村委会、活动站、图书室等公共服务场所相结合,确定一名信息员,制定信息服务站建设和管理制度,负责信息的上报和指导农民群众有效使用信息。五是推进广播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络的延伸,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覆盖农户达到95%以上,电话普及到自然村达到80%以上,互联网延伸到各种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

2、加快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我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少、质量差,农业信息网络的辐射范围小,共享性差,影响了网站质量和信息的有效利用。必须大力加强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研发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同时,要加快实现州、县、乡三级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关键性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步伐,让农业信息网络一经建立,就能快速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县乡两级应迅速组织熟悉政策、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工作班子和队伍,深入村组收集农村社会经济、人文地理、政策法规、农业生产、农情气象、农用物资、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实用技术、科技成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疫病防治、扶贫开发、财务管理、专业合作组织、劳动力转移、名特优产品等涉及农业农村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认真进行筛选分析、加工整理后,录入汇集到数据库,及时进行在线查询,上网。

3、积极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有效运用,快捷、高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载体和其他行政手段,方便迅速地把信息传递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经济发达、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信息建设以推行计算机网络化为主,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让群众接受网络信息服务。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覆盖到乡镇,再通过有线电视、广播、小报、黑板报、财务公开栏等渠道把信息传送给农户。特别是要通过信息、信息查询、信息咨询、网络宣传、网上办事、网络教育等功能和形式,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农业生产经营、新农村建设、种养技术、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通过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和在线上网查询等方式,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地决策农业农村工作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4、是以信息化推进产业化发展。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以政府的信誉和强制力为保证,以宽带网络为手段,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绿色、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用网络把家庭小农经济分散生产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实现农业企业运营和农产品的品牌营销,进而带动我州的名特优产品的规模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的教育和普及,尽快提高农民素质,分类指导,提高农产品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信息服务上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信息服务。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要加强宏观政策和市场中长期信息预测分析。对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产业、产品品种、品牌等不同层次,到产前、产中、产后不同环节,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对有潜在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实行信息服务先行、将其潜在优势尽快转变为现实优势。同时要鼓励行业协会、专业农协和各种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专业信息服务,适时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现代化水平。

三、强化措施,努力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数字乡村”工作步骤的要求,我州试点阶段的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级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中心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州级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并实行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责任制度和“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市都要成立“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数字乡村”工程顺利进行。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制定规划,广泛宣传,克服困难,培训骨干,加强指导,开展评比,认真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7

重点对全县农户的信息化产品运用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由移动分公司根据摸底调查情况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的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富民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拓宽农村信息获取渠道,改善农村信息闭塞的现状,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实施步骤

(一)摸底调查阶段

计划于5月24日—9月30日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村信息化程度摸底调查,在年摸底调查基础上,再由各乡(镇)安排村委会主任、村小组长协助移动分公司进行全面调查,把新增及遗漏等用户认真填写在摸底调查表上并反馈移动分公司指定机构。

(二)信息普及阶段

计划于6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信息富民产品普及工作。信息富民产品普及过程中,由移动分公司根据摸底调查情况,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移动惠农网信息富民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此阶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全力协助移动公司开展相应信息化产品提供、培训、普及工作。

(三)授牌奖励阶段

计划于10月份起对全县范围信息化产品普及达到一定程度的相关村委会或乡(镇)进行评选、授牌和奖励。授牌及奖励时举行授牌或奖励仪式,根据时间安排分批、分次举行,奖励费用由移动分公司负责。

三、年“深化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奖励措施

在实施移动信息富民村建设项目中,移动分公司对获得“移动信息富民村”称号和客户维系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适当的奖励。

评选组织:首先以移动分公司为单位,对所辖行政村、乡(镇)进行初评,汇总符合达标条件的行政村、乡(镇)上报州(市)分公司,州(市)分公司经综合评定后确定“移动信息富民村”相关奖项和“移动信息化乡(镇)”相关奖项。

评选内容如下:

(一)行政村级评选内容

1.移动信息富民村

2.移动信息富民示范村

3.移动信息富民村创建进步奖

(二)乡(镇)级评选内容

1.移动信息化乡(镇)

2.移动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

(三)个人评选内容

1.移动信息富民村创建先进工作者

2.移动信息化乡(镇)创建先进工作者

评选标准

行政村评选办法

评选前提。行政村必须完成90%的行政村人员明细摸底资料完整度、60%的行政村通信客户摸底资料完整度、80%的移动惠农网渗透率、90%的在网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方可参与“移动信息富民村”、“移动信息富民示范村”、“移动信息富民村创建进步奖”三个项目的评选。

奖励标准

行政村奖励标准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8

一、村干部亲自学上网,掌握信息服务的主动权

2005年3月份,在全镇召开农业信息化建设会议以后,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成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为成员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同时,经常请镇信息服务站的专业人员到村里指导工作,村党支部书记马春和与村主任崔忠政亲自带领村委会成员参加区、镇组织的信息员培训班,很快班子成员就掌握了上网技术,在开展信息服务上打头阵。村主要领导要求全体村委会成员必须摘掉“网盲”的帽子,人人都要学会上网,学会采集信息,学会上网发信息,争做懂电脑、会上网的合格村干部。在村党支部书记马春和与村主任崔忠政的带领下,村委会成员人人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努力掌握新的服务技能。马春和多次亲自参加由区、镇组织的信息员培训班,并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学习微机上网操作的工作热情,使村委会5名成员很快学会了上网,人人都会用网。 二、积极筹措资金,强化信息服务手段

为了确保村信息点的硬件建设,**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以强化信息服务手段。2006年,村里在资金很紧的条件下,一下子拿出4.5万元用于信息网络建设,先后高标准配置了7台微机和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根据本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5名村委会成员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在此基础上还为村卫生所、村警务室也配齐了电脑。据了解,2008年,**村在市区城乡共建单位特别是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建成了高标准社区文化活动室,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内设有综合性文化活动

室,健身路径和便民超市等,还有读书室和电脑室。现有藏书7千多册,并重新配备了7台电脑,一个属于农民兄弟自己的小网巴己成为现实,从而大大提高和方便了村民对知识的渴望和所求,现在的**村人有了自己的学习娱乐天地,农闲时节活动室是他(她)们最想去的地方,没事看看书,上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即增长的知识又帮助寻找致富的门路拓宽了渠道。通过互联网使村干部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信息网络不仅能给村民带来致富信息也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和素材。现在**村的小剧团也能自己编写剧本和小节目了,包括新农村建设题材的歌舞、快板、小品和反映本村变化的节目,得到了副市长黄力强的称赞。现在的** 三、促进信息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农机具是农民种地的好帮手,村民苗智深要买农机具手扶拖拉机,他打算到沈阳去买,马春和听说后,让他等一等,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并与凤城市的一家农机具销售公司联系,并经过实地考查得知,买与在沈阳同样的农机具还不到3800元呢,经过一再比较,村民苗智深最终在凤城买到了手扶拖拉机。网络信息使农户得到了实惠。8组村民刘士良有一天到村里与马春和闲聊,说成品松塔有人买,无籽的松塔(籽特别小)没人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春和马上在网上了这条信息,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买主与他电话联系,以每个1元的价格被辽阳姓李的一位客商买走,共卖了三千个获利3000元。

四、存在的问题

1、在农村中部分村干部信息工作观念还不够高。现在全区农民上网户数还不多。**全村有10多家农民上网,还有待于提出高,使更多的农民实现信息入户。

2、有的农民由于居住偏远,无法上网,如马家村、施家村等部分地区,存在因信号不强上不了网的问题,影响了村干部上网的热情。

3、据了解,郭家办的金坑村、解放村、赵家村等村一些村干部会上网,但尚有不少村村干部还不能很好的用电脑。现在村干部网率还有待于提出高。

4、不少村的电脑数量还很少,制约了村干部学上网。

五、几点建议

1、乡镇应把村干部是否会上网发信息列入重要的考核内容,并与工资奖金挂钩。以此来强化村干部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有关方面应有意识的为村干部配备工作用电脑。以此来提高工作水平。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9

积极探索推行村级财务收支“村廉通”机制,建立“3211”工作机制,即建立涉农惠农信息公开平台、“三资”监管平台和农村信息公开“3个平台”,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廉政教育“2项机制”,开通电话自助结算终端,探索建立“平罗模式”。通过把村级财务收支信息与村“两委”班子和村监会成员及财务人员手机信息绑定,使每笔收支都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给每个村干部、村监会成员及相关人员,村财务开户银行定期将财务支付明细汇总,在村政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接受群众广泛监督。以此实现“村级账目乡级管、村级资金银行管、村级花销村民管”的“三管”新模式,让涉农惠农项目资金和村集体“三资”阳光操作运行,确保权力行使有痕迹,接受监督无盲区,有效减少和杜绝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此次“村廉通”建设工作将按照“统筹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将庙庙湖村定为“村廉通”试点村,在7月底完成试点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于20xx年10月底实现全镇“村廉通”全覆盖。

二、建设内容

(一)搭建涉农惠农信息公开平台

成立XX镇“村廉通”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农经站,配齐配全办公设备,配合县直部门建立“平罗县村廉通及涉农扶贫资金信息公开”平台,将“惠农补贴”“惠民政策”“公开指南”“社会保障”“项目建设”“贷款贴息”“技术政策”等信息及时录入平台,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各村要充分调动信息员和村级记账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在积极主动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公开栏等随时向村民强农惠农政策、村务公开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就业创业信息。

(二)搭建“三资”监管平台

1.专户管理。各村每笔财务收支都经过对公账户黄河农商行完成,支出以转账支票转入相关支付人账户。村级日常使用资金采取备用金形式予以保障,备用金数额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为1000-20xx元以内。村级财务除少量的小额支付使用现金外,其他全部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减少现金支付。收入包括: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各种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筹资,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支出包括:集体经营支出、管理费支出、生产性建设支出、公益事业支出及其他支出等。

2.严格收支管理。各村各项收支均纳入专户管理;各村报账员要及时登记银行存款账和现金日记账,农经站及时结算出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做到日清月结;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手续必须完备,要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支出款项必须以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一律按取得对方的原始发票、领款花名册办理付款;农经站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证、账款、账账、账物相符。

3.绑定手机信息。镇农经站与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对接,利用信息发送平台,将银行自动生成的财务收支信息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到各包村领导、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会主任、报账员及会计的手机上,使村干部及时掌握本村财务收支情况。各村要召开民主议事会,将绑定人员名册及联系方式于7月10前报送至镇农经站。

4.开通服务平台。结合已搭建好的村级财务及涉农惠农项目资金信息平台,导入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监会成员、村报账员、村民代表、乡镇分管领导等手机号码。乡农经站负责将各村村级财务各项收入款项数额及收入来源,村级财务支出数额、支出用途及账目余额,村干部工资、村监会工作补贴、村民小组长务工补贴和涉农惠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通过短信发送至以上人员手机,每季度末由农经站整理将各村银行对账单及财务收支明细在村级财务公开栏进行“二次”公开,达到村级财务及时公开,共同监督的目的。

(三)搭建农村信息公开平台

1.健全人员队伍。配强农村信息员,确保在积极主动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公示栏等随时向村民强农惠农政策、村务公开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就业创业信息。

2.分层建立微信群。由村“两委”建立第一类微信群,名称为“某某村村廉通建设工作一级微信群”,人员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部分村民代表不少于30人和各村民小组组长。由各村民小组组长建立第二类微信群,人员为本组村民(每户1人)。各村信息员负责将强农惠农政策、村务公开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就业创业信息等发送至第一类微信群中,村民小组长再将信息转发到第二类微信群。

3.开展业务培训。镇农经站要加大对各村信息员和信息公开平台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实操练习,强化操作能力,确保所有环节信息和微信正常运行。

(四)开通电话自助结算终端

镇农经站负责与各村开户银行对接,由开户行向各村免费安装终端POS机,并负责操作人员的培训及服务平台维护,POS机与各村开设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对公银行结算账户挂接,一村一账户,一村一POS机,村集体各项资金收入的收缴结算可通过银行卡刷卡缴费直接计入对公银行账户。同时,方便持社会保障卡的农村居民查询农村低保、农业补贴等各类惠农补助资金。

三、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6月10日-6月15日)。

根据县纪委村廉通建设工作动员会及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我镇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动员会,部署和启动村级财务“村廉通”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平台建设阶段(20xx年6月16日-9月30日)。

试点村庙庙湖村于7月10前对接建立涉农信息公开平台、“三资”监管平台、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完善两类微信群,落实村廉通办公室并挂牌,配齐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硬件设备,选配信息员人员到位。导入本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监会成员、村民代表、包村领导等手机号码,村级财务一旦发生收支情况,都要纳入信息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将各村财务收支情况编写短信,利用村级信息公开平台发送手机信息。其余各村于7月20日前建立两类微信群,惠农政策、村务公开等信息。根据庙庙湖村试点情况,及时调整各村建设筹备工作,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涉农信息公开平台、“三资”监管平台、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并投入运行。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10月1日-10月31日)。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农经、财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分管领导和纪委书记为副组长,镇党政办、纪委办、农经站、财经所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廉通工作督导组,具体负责“村廉通”建设的推行、指导和实施。“村廉通”建成后,由纪委牵头的督导组不定时对平台运行使用情况进行督导通报并验收,实现查漏补缺,完善措施,整体推进。

四、工作措施

村委会信息化建设例10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教育引导先行,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呈现新风采

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上风,是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基础、引领青年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内容上,镇团委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并注重了解和把握青年的思想意识,着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给不同群体的青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灌输不同的价值观和具体要求。对于大多数青年,关键引导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青少年,关键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载体上,镇团委盘活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充分利用横幅、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二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和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五四期间,镇团委联合**中学以“迎奥运,树新风”为主题,围绕北京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开展“学习十七大、青春现风采”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青年关心学习政策法规的良好风气;举行“红围巾喜迎奥运”知识问答竞赛,进一步进步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熟悉;开展**镇青少年轻春期心理知识讲座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举行新团员进团宣誓仪式和重温进团誓词仪式,进一步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集体观;开展“6.26禁毒宣传”,进一步强化青年阔别的意识;采取镇内部分单位团支部与村团支部“1+1”结对的方式,形成长期友好帮扶关系,进一步关爱特困学生的成长。

二、以固本强基为着力点,发展团内***,团的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

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是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实践。镇团委根据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和青年群体的新特点,深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共青团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夯实团的组织基础,健全团的组织体系,规范团的运行机制,积极搜索团建新途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年,我镇团委被评为“**市实施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

(一)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镇团委根据“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对照检查本镇农村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题目,捉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对各基层团组织的团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培训,优化配置团组织的领导班子,进一步进步团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村(居)团支部书记17人,均匀年龄为29岁。其中新上任团支书7人,占41%;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占88%;党员14人,占82%。

镇团委还按照“班子建设好、团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成绩好、青年评价好”的要求,以思想教育、志愿服务、文娱活动为重点,增强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如:根据**中学团委自身特点,注重实施学生团员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加大团员发展力度,确保新发展团员的数目和质量;协助**镇工商所团支部进一步完善青年文明号的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争取申报**市青年文明号;根据新时期团建创新重点,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团组织进行直选试点工作;以“强镇带村”为工作思路,会同镇文化站,结合镇级文化青年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整合资源,探索建立一个镇级农村青年中心指导联系农村信息直通车服务站工作。

(二)加强团的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团干部队伍。对共青团员特别是基层团干部切实巩固“永远跟党走”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不断进步基层团干的素质。镇团委一直重视对团干部的教育和治理,为他们提供 多层次的学习、锻炼、进步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组织团的知识竞赛、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班、团干部例会以及农村先进性教育、进党知识培训班、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培训班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班等,加强对团干部队伍的系统培训,进一步进步团干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足的团干

部队伍。

二是深化推优进团和进党工作。坚持贯彻28周岁以下青年进党一般应在团员中发展,35岁以下的青年进党一般要团组织推荐。并把在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团员的培养和教育上,特别留意推荐那些思想素质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做出明显成绩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党的发展对象,做好推荐优秀团干部作为基层领导班子骨干,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今年以来我镇新发展团员350人,推优进党20人,进一步改善共青团队伍的分布和结构,进步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团的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全镇团组织的治理,增强团组织的执行力,进一步促进各基层团组织对工作进行查缺补漏,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镇团委根据本镇团工作实际,制定和实施《关于试行使用〈**镇共青团工作评估量化表〉进行年度测评工作的通知》(新鳌团4号)。具体要求以各基层团组织年度各项工作实绩为依据,由镇团委指定专人对各团组织的日常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打分,并将每次考评结果记录好,年终汇总出该年度的总得分,并将其作为该年度推荐和评选共青团先进工作单位的主要参考依据。考评制度的执行实施,有利于完善团工作的绩效量化考核。

此外,镇团委还加大非公有制组织建团工作力度,以服务为主线,完善了新会中团体委、上岛团支部、殷科电脑制造有限公司团支部和育英幼儿园团支部的活动章程和规章制度,新成立了**镇中心幼儿园团支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青年职工的凝聚力,进步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团的宣传***阵地建设。

今年以来,镇团委先后举办了青春热流慰问活动、“奥运齐参与,热和送万家”活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等活动,并与镇广播站密切沟通,积极宣传好共青团每个时期的各项工作,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镇团委坚持每一季度出版团刊《鳌风》和团队刊《鳌岛朝阳》。团刊《鳌风》积极紧靠团委中心活动开展宣传工作。镇团委信息直通车项目办编发《信息直通车》情况简报5期,对镇内信息直通车的开展和发送信息进行汇编,供学习参考和交流。镇团委的每期团、队刊和简报都依时免费发至各基层团、党组织,充分发挥团宣传阵地的作用。

三、以“乡村青年文化节”为抓手,服务农村大局,新农村建设彰显新成效

镇团委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获才为主要任务,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气力,努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我镇团委被评为“首届**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优秀组织奖”。

(一)全面落实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鼓励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与镇劳动保障部分、农业部分联合,以**中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各种农村实用技能和水产养殖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开展农村青工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还与镇内企业积极联系,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订单培训”,促进劳动力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的对接,为用人单位和就业青工之间建立了一条互动的纽带。12月9日,在镇成人学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包括电工班和电脑班),有116名企业职工和农村户籍的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为3个月,共分为等两个班,考试合格者分别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电工特种作业操纵证书。

另外,根据我镇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上岗前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将新会中集、辉卓木业、造纸厂、力达化工等企业列为我镇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接收基地,加快农民工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全面启动信息直通车行动,动员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信息直通车”活动是团省委与科技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合举措,4月我镇深滘村被定为省级信息直通车示范点。在镇委、镇府和上级团委、科技局的支持下,目前全镇16个村全面开通讯息直通车工程,各服务点已完成信息直通车电脑设备和网络线路的安装调试和信息员岗前培训班等工作,各信息直通车服务点全面启动运作。

牢牢围绕“信息直通千万家,青春奉献新农村”的主题,我镇团委结合本地实际,深进调研,学习经验,积极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一是成立了**镇“信息直通车”工程和“信息化”项目工作领导机构,全面统筹此项工作。二是在充分发挥省“信息直通车”示范点深滘村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投进,充实硬件设施、资源整合和延伸服务网络等措施,大大加快了“建设信息网络、帮助农民奔康致富”这一工作的步伐,形成“有计划、有活动、有服务、有保障”的信息建设格式。四是发挥驻村挂钩单位的作用,支持村信息直通车建设,为部分村提供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并协助村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使农村信息直通车走上轨道,五是整合和壮大信息员队伍。鉴于农村年轻干部身兼多职的情况,联合农技员、科技助理、支部电教员等职员,整合和壮大信息员队伍,并定期举办信息员培训班,对镇内信息员和资料发报员进行信息直通车使用技能培训。同时,镇委、镇政府还制发了《关于成立镇“信息直通车”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的通知》(新鳌党政办40号)作为“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的行动指南。

至今,我镇各信息直通车站点共信息271条,其中:解决农民种养技术困难50条,农产品市场信息供需142条,镇村时势消息79条,组织志愿者活动派发传单1200张,进行2次农村信息问卷调研。

(三)全面举办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服务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重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上风,关注青少年的成材成长,不断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注重在纪念日和节假日举办团员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新年期间开展“青春热流”慰问活动和“迎春杯”诗字画比赛,学雷锋活动月期间组织“3.5服务一条街”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了八十九周年纪念大会。同时结合上级团组织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第十届农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班、第二届**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活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特殊团费”缴交活动(上缴特殊团费5000多元)等。另外,镇团委还联合镇妇联、小教团总支组织镇团委委员、妇委和部分少先队员上街设点和落村进行募捐活动,共捐得善款3万多元。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我镇青年团员在锻炼中成长,在学习中成才,为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镇外来打工青年大多在中集公司打工,为了活跃外来青工的文体活动,镇团委与新会中团体委通过活动加强与外来青工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使青工们对中集公司、**镇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回属感。还在重要的节日里举办晚会活动,使不能回家与家人同聚的外来青工们都能感受到热和。例如春节晚会、五四青年晚会、中集与中学联欢晚会等活动,每次活动能够得到青工们的参与,受到中集公司和员工们的好评。

乡镇团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共青团**镇委员会在团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镇委、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紧扣上级团委和镇委镇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农村、服务青年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亮点带动、塑造形象”为主线,紧密围绕共青团建设“五个有”,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层团组织创新和团内***建设、青年组织发展

、少先队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团结带领全镇团员青年创造性地开展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新气力和突击队作用,着力推进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教育引导先行,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呈现新风采

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上风,是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基础、引领青年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内容上,镇团委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并注重了解和把握青年的思想意识,着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给不同群体的青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灌输不同的价值观和具体要求。对于大多数青年,关键引导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青少年,关键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载体上,镇团委盘活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充分利用横幅、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二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和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五四期间,镇团委联合**中学以“迎奥运,树新风”为主题,围绕北京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开展“学习十七大、青春现风采”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青年关心学习政策法规的良好风气;举行“红围巾喜迎奥运”知识问答竞赛,进一步进步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熟悉;开展**镇青少年轻春期心理知识讲座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举行新团员进团宣誓仪式和重温进团誓词仪式,进一步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集体观;开展“6.26禁毒宣传”,进一步强化青年阔别的意识;采取镇内部分单位团支部与村团支部“1+1”结对的方式,形成长期友好帮扶关系,进一步关爱特困学生的成长。

二、以固本强基为着力点,发展团内***,团的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

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是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实践。镇团委根据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和青年群体的新特点,深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共青团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夯实团的组织基础,健全团的组织体系,规范团的运行机制,积极搜索团建新途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年,我镇团委被评为“**市实施共青团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