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地域建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6:50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例1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地域建筑论文例2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地域建筑论文例3

营造良好微气候环境的生态剖面设计

地域建筑论文例4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转贴于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升. 建筑文亿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 建筑学报,2005(10).

地域建筑论文例5

建筑对于时代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具有真实的反应作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人类在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创造中,进行建筑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因此,建筑作为人类物质与文化财富的总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气候、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筑设计呈现不同的建筑文化特征,这也是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于地域文化保护发展的越来越重视,作为地域文化特征重要承载的建筑实体,进行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将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1、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形成与特征表现

建筑设计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承载者与真实反映者,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区或者是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影响和限制,那么,同样的在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不同文化发展与特征限制下,就形成了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也就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文化。比如在我国,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设计中,就有由于南北温度和习惯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建筑特征。

随着建筑地域性文化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也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性文化特征融合体现,地域性建筑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征表现。根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特征的融合情况,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也就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1.1 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对于地域性建筑文化来讲,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制约下的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应用材料等。

首先,在不同的地域或者是地区之间,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域以及地区之间的物理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物理学,并且这些不同的建筑物理学,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物理环境特征的限制,最终会应用在地域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中,也就是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层面的建筑物理环境文化差异。比如,在湿热的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建筑具有防潮通风特性,季风气候台风频繁,建筑需要具有一定防雨防风灾害等级特征等。

其次,在不同的地域情况的限制下,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应用情况也会有不同,这也是属于物质层面的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建筑施工应用材料与地域性特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用材料就会不同。岭南地区居民的建筑材料有木、竹、石、砖、瓦等,如木材产地粤北山区和海南岛的居民大都采用木材和泥砖砌筑、梁枋、屋架均用整木。又如,石灰各地普遍采用,潮汕沿海一带用贝壳烧制的贝灰代替石灰,优点是防海风的酸蚀等,都是建筑应用材料的地域性特征重要体现。

1.2 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以地域性为主的建筑文化特征,除了物质性的建筑地域文化外,在不同地域或者地区中,建筑文化还具有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特征表现。比如,受到不同的民族以及文化习惯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建筑的风格以及尺寸也有不同要求。其次,不同地区或者地域之间,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宗教性质的不同,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也有不同体现。建筑地域文化非物质层面的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建筑结构与风格,在政治体制与影响下的不同表现。例如,岭南地区的潮汕建筑由于地理环境与闽南接近以及文化传承的关系,在建筑材料上大量采用石和夯土墙,建筑装饰上喜用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木雕、石雕、嵌瓷等,这些都是由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意识影响的建筑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

2、当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方法途径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成形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建筑的结构风格与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也有不同,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已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推动地域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发展进步。

2.1 充分结合地域物质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建筑施工应用材料对于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风格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都会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并充分结合当地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情况进行建筑的设计应用,在节约建筑设计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建筑。

2.2 尊重地域人文意识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地区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是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想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征,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应用。比如,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地区,建筑设计中就应注意对于文化娱乐项目的设置等。

2.3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西方文化特色

如同社会经济发展应当与时俱进一样,进行不同地域建筑的设计中,也应注意对于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入与设计应用,以推进地方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的形成发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先进文化意识的地域建筑风格。西方的一些优秀以及先进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意识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注意抓住西方文化元素的这一特征,在尊重与保护原有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应用,追求发展进步。

3、岭南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岭南地区北靠五岭(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和都庞岭),南邻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岭南建筑文化风格的形成,与岭南地区的精神、文化、民族以及风俗习惯等有很大的联系。首先,从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岭南地区的建筑结构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因此该地区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多考虑了该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建筑设计对于通风、隔热以及遮阳等的要求及相对较高。其次,从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方面分析,岭南地区人们多以追求轻松、活泼、闲适的生活为主,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岭南建筑中也多以庭院结合的建筑形式为主,并且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对于岭南地区的山、水特征以及自然进行利用设计,增强建筑的美感。最后,与岭南的开放、思维、创新的发展精神相符,岭南地区的建筑设计中也有对于岭南人们兼容并蓄、用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4、结束语

总之,在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影响下,建筑文化以及风格特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建筑中设计应当注意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引进一些积极的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先进建筑文化与风格。

参考文献:

[1]尹然.当代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凉山州西昌市凉山民族文化公园为例[J].科技信息.2011(30).

[2]李倩.“从场地到场所”——城市语境下建筑现象学的运用策略——以成都地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2(7).

[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4).

地域建筑论文例6

1.1布局形式

巴渝传统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坏自然地貌,其哲学思想不讲究礼制的约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寻求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建筑群鳞次栉比,逐级而上,顺应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原始自然地貌和谐统一。单体建筑处理灵活多变,以长短不一的脚柱为支撑,减少建筑主体与地面的接触,提高建筑对坡地的适应性。此外,巴渝传统建筑还可附贴于崖壁,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的承载能力支撑部分建筑荷载,节约材料,增强建筑稳定性。

1.2外观形态

巴渝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体感强,赋予巴渝传统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巴渝传统建筑屋面举折,屋顶反翘,呈现出飞升飘逸之势,减轻了因吊脚楼底层架空带来的头重脚轻之感;而出檐深远的檐下通过设置柱廊,形成了一条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的过道,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建筑色彩以当地原材料本色为主,青瓦白墙,屋架构件通常为栗色。在绿茵植被的环抱之下,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1.3结构体系

巴渝传统建筑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墙搁檩式和捆绑连接式3种。木框架穿斗式是继承干栏式梁柱木架承重结构体系的产物,构架组合灵活多变,受力传递明确,各结构构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山地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土石墙搁檩式直接用柱承接檩椽,梁使用较少,檩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脚之间用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绑连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绑作为房屋构架的一种临时性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沿河一带吊脚楼。捆绑连接方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河岸陡坡悬台适应性较强,也可用于修建多层房屋。此外,吊脚楼底层架空的结构体系能有效缓解巴渝地区潮热气候条件下建筑的通风、防潮、隔热、遮阳问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建筑舒适度。

2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巴渝传统建筑所涵盖的尊重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与我国倡导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绿色建筑的理念一脉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鉴和运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巴渝传统建筑,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相通之处,将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义。

2.1体现环境特征的适应性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众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发生改变,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几乎恒定不变。因此,建筑创作可通过对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对于环境气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区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与场地地形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有直接关联,因此,应对地形高差采取的设计手法和构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对场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为提高大型综合体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可将大体量建筑化整为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如重庆融汇丽笙酒店,坐落于歌乐山脚下融汇国际温泉城内,场地北靠山,南临河,地形高差达数十米。为保持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减少大挖大填,通过对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综合朝向、景观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定位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采用层层退台的处理方式沿等高线逐一展开。引用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顺应山体走势,与山体浑然一体,形成山体—建筑—水体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观。

2.2构建独特的城市建筑空间

近10年来,巴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在不断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城市快速发展引起的城市风貌趋同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完善和延续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1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即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坡地条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借鉴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构筑水平基面,提高单位用地面积使用率。如重庆三峡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商业步行街,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商业建筑面积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三峡广场还利用自然水体,结合地形高差,借鉴三峡大坝外在形态,建成半下沉式喷泉广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2.2.2建筑内部空间的公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室外化,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同时也给商业建筑内部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如重庆杨家坪龙湖西城天街,将建筑内部各楼层步行通道与室外不同标高的广场相连,同时将内部步行外廊作为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室外化、公共化。这样,不仅缓解了城市快速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为商业建筑带来了更多消费人流和商业价值。

2.2.3建筑剖面设计的灵活化

巴渝传统建筑受地形条件约束,建筑规模通常较小。为尽可能地提高狭窄用地的使用价值,在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较紧凑,各功能体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楼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叠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业或者办公的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复杂地段,建筑用地时常处在两条高差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过楼梯或坡道将两块不同标高的地块联系起来,提高山地城市的可达性,同时方便市民出行。

地域建筑论文例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全球文化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也就变得越来越小。而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而且凝聚了这一时期当中,人类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财富。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建筑与文化’这一课题成为了上个世纪当中最为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

1.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3.1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3.2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材料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地域性建筑来源于各个地区的人们长时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而营造的建筑。建筑材料取材于建造的当地,经过发展也成为了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被地域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荷兰的砖、北欧的木、中国的竹无不给人以各异的文化精神感受。很好地运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即使没有运用本土建筑元素也能很好地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长城脚下的竹屋就是这种建筑的杰出代表。

3.3 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3.4 如今的建筑理念要与当今的时代要求相匹配,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当今的地方特色,这是一个好的现代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4.结束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如今,我国的建筑与文化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地域建筑论文例8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地域建筑论文例9

导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中国正在加速自己步入现代化的脚步。但是伴随着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而来能源短缺、环境破坏、住房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中国的许多特殊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建筑师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靠学习西方现代建筑的经验并不能帮助我们所有的实际问题。逐渐趋同和缺乏特色的中国城市也让建筑师们认识到发掘中国当代建筑的“中国性”或者说是“地域性”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对批判地域主义进行认识和研究对中国建筑地域性的实践和探索也许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相关概念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原创性的运动,它是回应全球化发展所造成的问题而出现的,对全球化发展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自二十世纪50-60年代开始,到A・楚尼斯和弗兰姆普顿在1980年代对其的总结,以及至今的蓬勃发展都说明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一种有价值、有潜力、严肃、特定、现代而且是地方的建筑思想和实践。

A・楚尼斯(Alexander Tzonis)和L・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认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术语出现以来的过去十年中,它已经成为替代明显衰老的现代主义,以及替代后现代主义未老先衰的兄弟――“解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并在他的近著《批判的地域主义》一书的引文中说, 他们提该理论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关注当时欧洲的一些建筑师所选择的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另一条实践道路”。他认为, 后现代主义虽试图超越现代主义, 却并没有能够使建筑真正走出现代建筑的技术至上以及的教条所带来的停滞和萧条。而且绝大多数后现代建筑除表面文章外,本质上同现代建筑并没有多大差别,仍然是将自上而下的普适准则加之于建筑上。[]《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序言中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用来描述当代地域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以便将其与传统的地域主义相区别。1981年当他首先使用这个名称时,其目的是希望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反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吸引开来,将注意力关注于当时欧洲的一些建筑师所采取的一种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设计实践和策略上。

批判的地域主义从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由芒福德提出的地域主义,采取了一种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姿态,以希望能在这两种倾向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点。

然而对于如何找到平衡的具体做法的论述还是比较模糊,理论家们对于“批判地域主义”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而更多的是描述其性质和逻辑上的合理性。正如美国年轻学者K.L.埃格纳在《抵抗批判的地域主义,一个后殖民的视角》一文中提出的质疑:“它(批判的地域主义)更多的被定义为‘不是什么’ 而不是‘是什么’它不是一种风格或设计理论, 但可能是‘过程’,不是根植于怀旧或乡土,但却以某种不确定的方式服务于当地的居民。”

由此可以看到批判的地域主义并没有提供给建筑师具体的直接指导实践的设计方法,而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认识这类问题的方式,在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具体实践上还需要建筑师的积累和探索。而在实践上取得的成果也能反过来给理论注入新的活力。而对于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建筑发展现状,将批判地域主义理论引入中国建筑实践更有深远的意义。

2.中国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实践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当代中国建筑的“地域性”也开始受到本土建筑师的关注。一味的引用西方经验是否能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符合中国的地域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成为有理想的中国建筑师所关注的话题,也做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在大多数需要表现“中国特色”的项目设计中,设计师们使用的表现方法却显得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采取从中国的传统中寻找元素符号的方法来表现建筑师对所谓“地域性”的理解:层层的白墙黑瓦,马头墙,冰棱窗图案等建筑语言已经在“中国式”的住宅中屡见不鲜。而新开发的许多带着内院的四合院式所谓“中国式居住”却恰恰和当今中国住房的实际国情背道而驰。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只能供极少数中国人群享受的居住形式是否能代表“中国式居住”?而“中国式居住”应该是什么样的?[](图1)

中国结,如意,竹子,书法等各种传统元素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在历届的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中,从传统中寻找“中国元素”的手法似乎已成惯例。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直接通过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来表现建筑的“中国特色”引起了建筑界很大的争议(图2)。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高高的大红色装饰板上, 雕刻着同样为大红色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主厅内, 全部以暗绿的古青铜器色为基调,印满了被放大或被缩小了的各色各样的出土文物图案,整个展馆无不由最典型的“中国元素”组合而成(图3)。而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中标方案则采用斗拱和中国红等元素的意向(图4)。

不可否认,不少方案通过对“中国元素”的抽象处理和合理利用,确实达到了不错的效

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特色。正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在适合的地点,用了适当的方法,做了适宜的建筑。然而这样的方法正渐渐成为了中国建筑师的救命稻草,只要是需要“中国特色”的或是具有“地域性”的建筑,几乎都在传统里挖掘“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转化和利用,对于中国特色和中国 “地域性”的理解似乎一直关注在一种审美趣味和历史记忆上。 从实践的结果上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比较狭隘的。也慢慢成为了阻碍中国本土建筑向前发展的瓶颈。

总的看来,如今国内的建筑实践者并非不关注本土建筑的地域性,而是整个建筑实践的人群对地域性或是中国性的理解还处在比较模糊的阶段,也正处在探索的过程之中。从理论上指引大的思考方向,从实践上积累经验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中国建筑“地域性”之路。

4.何谓“中国地域”建筑――“继承传统”与“面向国际”之争

国内的评论界在面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大方向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应该越来越面向国际,正如同作家余秋雨评论史上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者:自以为很了解中华文化,却找不到中华文化中的任何一个真正能吸引人的象征图像,盲目高估了中国古文化的现代魅力,以为满壁浮雕、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珠算和出土文物会让各国观众停步仰望,他建议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而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是中国的才越是国际的。中国文化需要创新但应该是立足传统的继承性创新而不是抛弃性创新。他们的立足点是只有传统的才是中国的,现代的都是人家的,要找到“中国”只能在传统里挖掘。

从批判地域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种观点正阐述了“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两个相对立方面。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希望能有一种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的态度,然而在中国“地域性”建筑具体实践过程中,建筑师却不自觉地在思想上走向其中一端。即使是采取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手法,也是停留在一种对于已有传统元素的转化和引用上,给现代建筑贴了上一张“地域”的标签。也许正因为批判地域主义并没有对具体实践给出明确的方法,如何调和“普世文明”和“地方文化”就成了摆在实践者面前需要自己理解和解决的难题。

在历史中有许多例子可以带给我们启发,许多国家在文化和历史的转折时期探索适合自己的“本土化”建筑的实践和成果都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15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许多带有哥特征局部如小尖塔,华盖,壁龛的世俗建筑开始在自治城市里占主导地位。而在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传入法国,这种新的极具生命力新文化于法国中世纪传统的产生了那个时期特有的矛盾。如当时的商堡(Château de Chambord,1526-1544年,设计人Pierre Nepveu),放弃了中世纪法国府邸的自由体形,采取了具有宫廷趣味的对称布局,和意大利柱式装饰墙面,但四角的圆形塔楼,正中的采光井,许多的老虎窗和烟囱等元素的处理却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息。[[]]在这段时期成熟起来的法国建筑师一方面谨慎地学习意大利的先进文化,一方面又不忘情中世纪获得的辉煌。在这样的斗争中,随着王权的不断加强,一种对新艺术形象的迫切需要,结合建筑师们多年来对意大利学习和斗争积累经验终于在十七世纪形成了符合当时法国现状的属于法国的新文化――法国古典主义。

地域建筑论文例10

・制约下的当代建筑师的地域表达

・地域文化营造中建筑师的职责与角色

・中部地区地域性设计的制约与机遇

2、地域、本土、现代

・地域主义设计与本土设计

・地域与地方、地区、传统、乡土

・现代化与地域传统

・地域性的现代表达

3、地域性与城市活力营造

・传统古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洪江、凤凰古城保护模式研究

・洪江、凤凰古城保护对湘西地区城市文化经营的作用

论坛开幕式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主编彭礼孝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前任院长孔宇航教授分别主持上下两场论坛。

齐欣(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地缘基因》

1.地缘基因

2.在没有太多限制的条件下,如何创造限制

3.因地制宜――着手做设计时应该对周边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跟左邻右舍找关系

梁井宇(场域建筑主持建筑师):《建筑与社会实践》

1.建筑师应该关注社会生活与政治

2.建筑作为社会的实践

3.建筑作为个人奢侈的实践

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十年来的建筑探索》

1.地域性与全球化是一体的,地域性没有固定答案

2.学建筑要搞清楚前人做过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怎么做的?

3.当代建筑师的立场:我们要怎么做建筑?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会怎么做?

4.要想把建筑做好,很多功夫在建筑之外

5.建筑应该往前看,不应往后看,我们应该以当代的方式解决城市和建筑的问题

庞伟(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方言景观――呼吁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