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数的初步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1:06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

教材简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于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首先以商品的价格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对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即分为整数和小数两大类,自然地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这样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小数应用的广泛性。由于学生有一定的购物经历和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小数形式大多能理解其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特征;

(2)结合商品的价格,进一步认识小数;

(3)能正确读小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小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元、角、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商品的价格单,课前测量的身高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昨天老师到超市购物,看到火腿肠、面包、牛奶的价格分别是5.98元、1.20元、2.60元,大家知道这三个数是什么数吗?

师(引入):对,是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会读小数

师:你发现小数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师:你们会读这三个小数吗?谁来读?(指名读小数)

师:他读得对吗?(学生齐读小数)

(若学生回答错误,师可问:“那应该怎么读?”)

师(小结):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数还是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师生一起依次读出小数并完成板书:5.98 五点九八 0.85 零点八五 2.60 二点六零)

三、了解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

1.探究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思

师(出示书中的表格):5.98元是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引导学生明确:5.98元就是5元9角8分)

2.探究表示价格的小数的特点

师:在看价格的时候有什么诀窍吗?(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前面都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几角,再后面一位数表示几分)

3.学生试读表示价格的小数

书包价格58.95元

铅笔价格12.00元

学习桌价格128.09元

四、初步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探究理解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小数都是表示商品价格的,那除了表示商品价格的小数之外,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师:不仅价格可以用小数表示,体重、身高等都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到处有小数的存在。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1米等于几分米?那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呢?

生:每份是1分米。

师:对。那么,这1分米就是多少米呢?

学生反馈交流、理解:1分米为什么等于1/10米或0.1米?

师板书:1厘米=( )/( )米=( )米

2.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学了刚才的知识,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的身高是1米7分米6厘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1.76米表示对不对呢?为什么?

出示题目:王小燕同学的身高是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板书:1米30厘米=1.30米)

五、知识拓展与应用

出示题目: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话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 )米。

小兰买一个面包,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个面包是( )元。(此处注意让学生比较2.05和2.5的区别)

……

教学意图: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明确,即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个主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的意义,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理解数学”。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首先让学生从商品的价格中初步感知小数。应该说,学生在生活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小数,所以对小数并不陌生。再者,因为有了一些亲身的购物经验,所以学生对小数的读法及价格中所表示的含义理解也不会感到困难。因此,我让学生自己试着读小数,尝试写出商品的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效果还不错。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 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个西红柿重250( )

一个鸭蛋约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个大冬瓜重10( )

一头牛重420( )

小明体重28( )

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 克

4.手势判断对错:

2千克<20__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3

收集了部分商品的价格,我们来分分类吧!分类,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分两类:30元 5.98元

82元 0.85元

25元 2.60元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二、自学教材第88-89页例1

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再小组汇报。内容包括:完成任务一:小数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学习写小数;完成任务二: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三、学习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1. 学习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及线段图,提问:1米等于多少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

(2)为什么用0.1米表示,小数点左边为什么写0,(因为不够1米),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什么?(1分米)

(3)1分米、■米、0.1米这三个数量,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它们是相等,所以说1分米=■米=0.1米。

那么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能表示出来吗?请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

观察思考:(1)几分米表示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2)几分米表示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 ) 位小数表示。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再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只是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如果仅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来思考小数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这个环节通过直观的线段图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 学习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略)

四、反馈练习

1.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2. 完成课本练十一第1题。3. 完成练十一第2题。

五、达标检测

1. 连一连

2.填一填

36.25元=( )元( )角( )分

7元8角=( )元

50.32米=( )米( )分米( )厘米

1米6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3. 我来当法官(对的打√,错的打?菖)

15厘米就是1.5米。( )

5.25可以读成五点二十五。( )

0.08可以读成零点八。 ( )

九点四三可以写成9.43。 ( )

小红身高1米10厘米,写成小数是1.01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4

学情分析: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及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初识小数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逛超市吗?现在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老师利用休息日去超市买了好多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看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分类的时候只说序号就可以了。同桌之间可以快速地商量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表示价钱的小数并不陌生,用熟悉的事物能够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师:有结果了吗?说一说你这样分类的理由。

生:我们分成了两类,分类的标准是把整数分一类,把小数分一类。

师:左边的这些数是我们从入学之后就一直在学习的整数,右边这样的数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点,以分类的形式可以清晰地发现小数和整数在书写上的不同之处,同时又回顾了以前学习的旧知识。)

师:以前我们也曾经学习过分数,知道在分数中有一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你知道在小数中间的这个黑黑的,实心的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吗?对,就叫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在这里引出分数并不是单纯地在复习,更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让学生能够建立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小数

(一)自主读,写小数

师: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你会读吗?谁愿意来读一读?同学们现在知道小数该怎么读了吗? 12.12元,小数点前面的读法和小数点后面的读法一样吗?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小数点后面的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位一位地读,每一位是几就读几。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怎样读小数。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生1:在自动铅的铅芯包装上有小数。

生2:发高烧时用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有小数。

生3:喝的饮料包装,还有一些食物的包装袋上标有小数。

…………

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素材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那小数怎么写呢?我们以5.05元这个小数为例,注意观察我是怎么写的。先写小数前面的部分,再写小数点,小数点写在右下角,要写成一个圆圆的点,最后写小数后面的部分。你也来试着写一写可以吗?(展示学生的练习。)

1.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一间会议室的面积是(68.68)平方米。

3.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4.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赛程是(42.195)千米。

5.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是非常壮观的江潮,潮头高度达(3.5)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设计的,不仅注重了学生个体的检验,更加注重整体的测查。在此采用学生填写活动单的方式也是希望能达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

(二)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师:5.05元这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那这些你也能说一说吗?

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这些小数中,小数点前面的部分都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表示的是角,第二位表示的是分。(板书。)

(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就已经接触了表示价钱的小数,这里再次拿出来并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有其他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小数的意义,虽然不能直接讲出十分位,百分位,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

(三)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师:你们喜欢看刘谦变魔术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不光刘谦会变魔术,老师变魔术的技术也是一流的。现在我就给你变一个魔术,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子,将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你知道是几分米吗?原因是什么?(1米=10分米)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吗?(10分之1)。

师:现在老师能让0换换位置,我还能让它们相等。你们信不信?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这个魔术到底是怎么变的。(看动画)同学们看到结论了吗?(0.1米=1分米)。对,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1分米。老师还可以继续变魔术,我能让10分之1米也变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还想再看吗?1分米既可以用十分之一米来表示,又可以用0.1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学习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了一个变魔术的环节。教师注重挖掘教材,发现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课件演示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思考,到底是如何变化的?这也就达到了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师:那米尺中的2分米,我可以怎样用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吗?那下面的魔术你会变了吗?

生:我想2分米可以用小数0.2米来表示。

师:看过了几个魔术,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的跳远比赛,请大家完成下面的练习。哪只小青蛙能获得冠军?

(设计意图:在这里添加的这个小练习就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后要能够举一反三,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就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这个魔术有意思吗?还想再变一次吗?还是这把1米长的尺子,这回我们将它平均分成100份,那其中的1份是几厘米呢?因为1米=100厘米,还可以用分数表示吗?你能预测出魔术的结果了吗?

生:根据刚才的魔术经验,我推测0.01米=1厘米。

师:观看魔术,和同学们的预测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厘米既可以用100分之1米表示,也可以用0.01米来表示。请大家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这个环节希望出现学生自己要来变魔术的情况。学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情趣,好奇心驱使他们想要预测魔术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准确地讲出两位小数的变化过程,既是对刚刚学习的巩固,又是对今后学习的拓展,证明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1厘米,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把它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出来吗?(板书)那你能在前面的尺子上找到1.61米吗?(生: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生:老师的身高应该比1米高,所以我找不到。)你认为应该比1米长,老师再给你一条1米长的线段,现在你能找到了吗?

生:老师的身高是1.61米,应该是1米61厘米。

师:老师也特别想让你们都找到自己的身高,但我来的时候没有办法带那么多的尺子。我就把两把米尺放在一起,缩小后印在了活动单上,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在尺上找出相应的刻度。我们看看这个人的身高,姚明的身高以米为单位怎么写。 那请大家看,这个小数每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前面表示的就是几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以米作单位用小数表示长度。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情境,体会用小数表示以米为单位的情况。整数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在这个环节中着重教学,通过学生观察尺子,在尺子上找身高这样思维的碰撞,体会了1.61米是要比1米多。)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老师把10分之1米变成0.1米和100分之1米变成0.01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生:10分之1米变成了一位小数,100分之1米变成了两位小数。(学生可能说不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数的数位上观察,比较。)

(四)巩固小练

师: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开展专题日记的活动,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日记,谁愿意来读一读?在这篇日记中出现了一些像这样有两个单位名称的数,你能不能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把它们进行改写,改写成以元或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大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们比较一下,改写前后的两种表示方法,哪一种看起来更简便,更清晰。

练习:

丁零零!我要迟到了!我赶紧从2米1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长的牙刷刷完牙,迅速洗把脸。冲出家门,花了14元8角的打车钱到校门口商店买了一个6角的鸡蛋和1元5角的面包后,飞奔到教室。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希望用这样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小数的改写,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小数的优越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学生会认为学习小数有一定的重要性。)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同学们变魔术玩得开心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拓展题:

嗨,变魔术多有趣呀,你们也来试试吧!用2、4、0、9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道有难度的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欲望。)

反思:

这一课是在不断修改,不断挖掘,不断思考中建立起来的。从最初的不知该如何把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区分开,形成梯度,到现在将本课定位在以兴趣培养为主,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建立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经过了多次修改,多次实践后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并得到了以下3条思考。

1.注重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在课前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使每一个知识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所以在课的开始处就出现了超市的购物情境,以商品的价钱为切入点。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都是以这一素材为依托,降低了学习难度。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时,仍然是以商品价钱出现,学生觉得学习新知识很轻松,树立了学习信心,激发了自己探索的兴致。

2.形式活泼,突破教学难点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以什么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快速地建立起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快速地认识小数是我在备课时的一个主要目标。经过多次推敲琢磨,最后我确定了以变魔术的形式这个轻松活泼的手段让学生有高涨的兴趣,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有了兴趣再加上学生的细心观察,引发了之后的思考。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找到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的发现也许并不能达到完善,教师在每次探索后都恰当地加入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教学难点被这样循序渐进地教学过程突破了。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5

实验教材是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进行叙述的。众所周知,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而"问题是数学的生命"。教材通过一幅幅画面将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学生饶有兴趣,有如身临其景的感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员。例如"认识除法",是在大量的"分东西"(分苹果、萝卜、珠子、画片、花朵、糖果、小猫吃鱼、缝扣子等等)活动中充分理解"平均分"、"总数、份数、个数"、"平均分有剩余"等抽象的教学概念。许多活动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容易激活课堂气氛,主动权返还给了学生,于是他们在乐中感染,在趣中观察,在悦中操作,在动中思考。时之长久,数学意识--这一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素质自然得到了培养,"提高公民的数学修养"是为实谈。概言之,教材的这一叙述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非常"实用"。这里的"实用"是指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为实际生活所用;同时也指比较实在,"适用"于教学。

二、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了生活数学,数学大众的素质教育思想。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实验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充实了丰富的思想、方法、能力内容,尤其是突出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科学思维的有序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广阔性,问题解决的求异性等。如"100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剩下几块?"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得出的是千奇百怪的"分法"。于是,教者就必须是不在理性上重视结果,而着重于过程。不否定他们真实获得的"分法"的优劣,只让他们在充分感知,不断升华"分法"的"我要学习"中提高判断、分析、统计、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进而在认识其难度的基础上适进地引入除法概念。这对于学生概念的理解、数量关系的抽象起到了降低了坡度、有效推进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6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小数的含义。

2.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1/10米之间的关系。

3.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环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1/10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糖果  0.1元   铅笔   0.45元  

书包 21.5元   火腿肠  10.08元

饼干68.90元  娃娃   88.88元

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我们学过的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的家就安在整数的右下角。(板书小数  .小数点)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表示糖果价格和铅笔价格的这两个小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0.1小数部分有一位数,0.45小数部分有两位数。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把0.1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位数字的数叫做一位小数,0.45这样的小数部分有两位数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同学们明白了吗?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读写小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是小数。老师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试读第一个小数。

生:指生读刚才的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小数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生总结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按照我们学过的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的依次读出。就像我们读电话号码一样。

师: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我说你写”的小游戏,准备好了吗?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师:5.3   2.60  0.07

师:他们写的小数对吗?小数点的位置准确吗?它们是几位小数呢?怎么读呢?

生:5.3是一位小数,读作五点三 。2.60是两位小数,读作二点六零。 0.07是两位小数,读作零点零七。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会读小数,也会写小数了,看到这些价格你们知道怎么用元、角、分来表示吗?

生:指生报价格。

师:小数点左边的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

生作答,教师相机板书:元  角  分。

师:再次巩固小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2.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适时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用小数可以表示价格。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呢?

生:生1  生2  生3···(生想用小数来表述什么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回应)

师:同学们,它虽然叫小数,可是它的功能可一点也不小啊!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吧。

师: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 分米 米···

师: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出示课件1米)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你总结的真准确。也就是说1/10=0.1。

师:根据上面的规律,你能把相应的小数填在括号里吗?

师: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1厘米=1/100米=0.01米。

    3厘米=3/100米=0.03米。

   18厘米=18/100米=0.18米

师:同学们,参照1分米=1/10米=0.1米,我们知道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那么分母是100的我们可以写成几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

师:1/100=0.01

(3)表示长度的时候,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的是?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第二位表示的是?

(4)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小数可以表示长度,那么我们怎样用小数来表示我们的身高呢?

师:1米30厘米超过一米不足两米,整数部分是一,30厘米等于0.30米,所以1米30厘米等于1.30米。

(三)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是否会熟练使用小数。

(1)完成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  汇报  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  汇报  集体订正)

(3)把日记里的数改写成小数。

三、拓展练习,我创意我做主。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

 

元 角分

0. 4 5元读作:零点四五  

         

整 小 小                       1分米=1/10米=0.1米

数 数 数                      1厘米=1/100米=0.01米

部 点 部

分    分

                               .      米

 

                                     米 分米 厘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7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们的读法、写法,理解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所表示的含义;为学生以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熟练认识、读写小数;

2.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个体探索、小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目标]

1.能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日常生活问题,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小数并读写小数;2.理解以“元”和“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引出课题

1.出示一组商场商品标签上所写的数字图片,观察这些图片,总结数的特点;(图片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元为单位,一种以元角分为单位。)

师:商品价格标签上都用这样的数进行标价。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呢?

生(代表性总结):但这些商品标签上所写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数字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板书: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1.试读读商品标签上写的小数。(出示一组商品商标标签上的标价)先自己读一遍,再读给同学听一听,读完后,说一说它的含义。

2.教师介绍正确地读法,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写一写。

3.举例说说在我们身边还见过哪些小数?(打破小数只能表示价格的思维定势)。

(三)不断深化,突现重难点

教学例1:①展示标有分米点的的尺(1米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几分米?

生:10分米=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段,那么每一段长1分米。

师:那么以米作单位呢?是几分之几米?(让学生充分交流。)

生:在刚才的问题中,每段长1分米,现在要把单位换成米为单位,只需要把分米单位化成米单位就可以了:1?0=0.1(米)。

生:用除法的意义来计算,用1除以10,因为是将1米平均分成10段:。1?0=0.1(米)。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板书1分米是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每段长几厘米?

生:1米等于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那每段就是1厘米。100?00=1(厘米);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每段长几米?

生:把一件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1?00=0.01(米)。

生:既然每段长1厘米,要求的是几米,只需要把单位转化过来就可以了。1?00=0.01(米)。

师:学生们答得很好。(板书1厘米是0.01米)

师:②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反馈。

师:③出示“小青身高1米4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反馈。

教学例2:师;1元是几角?1元是多少分?

生:1元里面含有10个1角。(板书1元有10角)

生:1元里面含有10个1角,1角里面含有10个1分,那1元里含有100个1分。

师:(板书1元有100分)那1角=( )元,1分=( )元呢?

生: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1角=0.1元,1分=0.01元

师:④出示练习;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1)1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2)2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3)5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

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小数来表示。

师;⑤出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为单位,可以写成( )元。改成“小强有1元3分钱,可以写成( )元。”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由此得出结论: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小明家上个月的电费是43.56元,就是( )元( )角( )分。

2.小丽家这个月的水费为10元6角5分,化成以元为单位可以写成( )元。

3.非洲象的高度达3米8分米,就是( )米;重达5吨300千克,就是( )吨。

4.非洲鸵鸟高度达2米8分米5厘米,就是( )米。

5.长颈鹿,最高的长颈鹿高度可达6米6厘米,就是( )米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充分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661(2011)10-0035-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分数的认识是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掌握分数的意义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把“生活教育”和“分数的初步认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更好的理解分数,更好的理解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生活教育的概念

生活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进行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与人的生存发展直接联系的。早在18世纪,卢梭的“消极教育论”中就隐含着生活教育思想。卢梭认为,自然并不是一堆物的机械组合,而是充满灵性和活力的事物本性和人的本性,自然界有助于人的生存感觉培养。人的感官敏锐,只有对大自然进行仔细观察才能达到,教育应该走向儿童的自然生活。生活教育观也存在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杜威针对当时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了生活教育观的教育信条。这使教育与生活关系问题,凸显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闪烁着生活教育观的火花。他于长期教育实践中,不仅通过生活开启学生思维,而且把生活看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什么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从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即教育”是一种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即是一种终身教育。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应用

(一)分数概念的引入

在讲授“认识几分之一”时,特级教师吴正宪从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吴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同学们面面相觑。突然,有个学生用右手指尖在左手掌心点了一下,表示“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但并不合上,表示“半个”,吴老师继续说:“对,半个,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黑板上表示出半个?”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画图、写汉字,也有同学写2/1、1/2。接着,吴老师请这些同学一一介绍自己的方法;逐步引出二分之一,后面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水到渠成。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吴正宪老师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了数学的作用意识。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成功的课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吴正宪老师的做法与于永正老师的说法不谋而合,吴老师从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入手,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知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2、1/3和1/4。然后再比较各部分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92中的例2和例3。

这部分以1/2为突破口,采用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学生折纸创造分数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培养了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新知。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了直接经验,印象更加深刻,更好的理解“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一规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

学习完后,可以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问题还需要用到分数。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开教师“呵护备至”的双手,让学生在数学的殿堂中找到连接生活的通道,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通过这样的练习,加强了学生的生活意思,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必须和新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这个泉源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生活予我们广阔的生活教育的环境。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们要永远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只要我们心中有想法,并付之于行动,进行生活的教育,学生的素质就会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9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师: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复习不仅快乐,而且还能让我们的知识得以巩固提升,让知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吗?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

(1)师:小数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2)请大家打开书看88~98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3)自主整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4)交流矫正: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5)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

(1)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

(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读、写小数?

(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一)复习读、写小数

1.读出下面的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展示课件)

(1)0.2读作: (2)0.07读作:

(3)1.87读作: (4)35.6读作:

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教师引导完成。)

师:读写小数,应注意什么?

生1:读小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读出。

生2:写小数时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2.教材第115页第9题: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0.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自己创造一个0.3吗?那么0.03又表示什么意思?0.75呢?

(3)你还能例举生活中的小数吗?(要求能说明小数的具体含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并适时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二)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1.比较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课件展示。)

(1) 0.070.17 (2) 4.21.04

(3) 0.50.6 (4) 0.45 0.79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

生1:从左边第一位数开始比较,第一位数大这个数就大,第一位数相等就比较第二位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生2: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2.看线段图比较小数的大小。

(1)你能从上面的小数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小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2)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的。

(3)按一定的顺序给这些小数排排队。

教师小结: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三)复习小数加减法及应用题

1.计算。

(1)你能从上面的数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数编出哪些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反馈时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算式的意义。)

(2)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3)独立完成,板演,交流指正。

(学生做题,指名板演。)

生1:在列竖式计算时,注意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来补充?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在列竖式计算时,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退一。

2.解决问题。

包60.5元 橡皮1.5元 日记本3.7元

铅笔0.2元 文具盒19.4元 彩笔3.5元

(1)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要用多少钱?

(2)一个书包比一个文具盒贵多少钱?

(3)李明带25元钱要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彩笔,够吗?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再减,得数要点上小数点。

四、游戏活动

猜价格:

拿出一盒巧克力,学生先随意进行猜测,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大于或小于等条件限制缩小猜测范围,最后教师再给出具体条件(如:比学生猜测的价格少或多0.25元等),使学生通过计算获取正确价格。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评析:

本节课是学生对小数知识初步学习后的复习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提取梳理相关知识点,在思考与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知识点,并建构起知识链的目的。综观整节课,有以下两点值得借鉴:

1.放手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0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填。

(共10题;共25分)

1.

(1分)一个数由4个1,3个0.1,5个0.01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

2.

(5分)填空

1.7、6.29、0、0.01、0.8、0.10

在上面的六个数中:

(1)_______、_______是一位小数.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两位小数.

(按题中数的顺序填写)

3.

(1分)1-0.4=_______

4.

(6分)下面是四位同学跳远和50米短跑的成绩。

按下面的要求把姓名写出来。

跳远:

50米短跑:

第一名_______    第一名_______

第二名_______   第二名_______

第三名_______   第三名_______

5.

(2分)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0.4=0.6

2.8-_______=1.3

6.

(2分)12.12读作十二点十二。

7.

(2分)判断对错.

因为3.10=3.1,所以3.10和3.1表示的意义相同.

8.

(2分)33.33读作三十三点三十三。

9.

(2分)判断对错.

1.6+4.5=5.1

10.

(2分)整数都比小数大。(

二、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7题;共23分)

11.

(2分)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数的计数单位就(

A

.

扩大10倍

B

.

不变

C

.

缩小10倍

D

.

不一定

12.

(2分)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的小数写作(

A

.

500.05

B

.

500.005

C

.

500.5

13.

(2分)大于0.2而小于0.5的小数有(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无数个

14.

(2分)0.7+0.3=(

A

.

10

B

.

5

C

.

1

D

.

0.2

15.

(2分)0.9比10少(

A

.

0.1

B

.

9.1

C

.

9

16.

(8分)比比谁算得快.

0.7+0.5=_______

4.3+0.7=_______

0.5+0.4=_______

1.5+1=_______

0.4+0.8=_______

7.2+1.2=_______

1.3+0.5=_______

2.8+1.1=_______

17.

(5分)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3+6=

12.5-7.5=

8.7-1.2=

36.1-2.2=

14.8+6=

8.5-6.5=

三、我会比。

(共2题;共15分)

18.

(10分)(变式题)用1、0、7、9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没有重复数字的数。

(1)从小到大写出大于9的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大于700的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19.

(5分)写写看。

写出4个比4.3大的数

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15分)

20.

(5分)看图,提出问题再解答.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21.

(5分)小红带了2.0元钱,买了一支铅笔花了0.8元,还剩多少钱?

22.

(5分)丽丽同学买了两本书,分别是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海底世界》。一本《童话故事》12.36元,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海底世界》多4.25元,丽丽共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我会填。

(共10题;共25分)

1-1、

2-1、

2-2、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7题;共23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三、我会比。

(共2题;共15分)

18-1、

18-2、

19-1、

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