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有关学习的名言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2:07

有关学习的名言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1

2、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科学发明。——谚语

3、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吴晗

4、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5、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6、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7、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书摘

9、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10、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12、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13、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14、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金缨

15、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1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7、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

18、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巴尔扎克

1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0、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21、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2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3、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24、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

25、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迅

26、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向警予

27、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28、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2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4、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巴尔扎克

5、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6、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7、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9、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2、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上的巨人。——郭沫若

13、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4、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6、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17、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9、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20、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康因

21、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2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5、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26、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3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1、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3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3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34、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3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3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9、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40、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41、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4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3、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4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45、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46、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47、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48、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

49、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5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清)朱用纯

53、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对联集锦》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5、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高尔基论青年》

56、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57、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58、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萧伯纳

5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0、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6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62、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

6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65、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6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67、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68、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6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7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1、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7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4、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7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7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7、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78、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79、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8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3

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7)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9)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10)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1)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2)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4)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5)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有关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名言精选

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3)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7)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8) 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9)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0)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1)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12)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5)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有关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名言集锦

1)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2)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3)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4)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6)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7)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8)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9)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

10) 就是时间。(高尔基)

11)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12)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3)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14)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1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6)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17)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4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4、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

5、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5

3、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6、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8、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9、、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10、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11、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12、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1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4、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15、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16、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1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18、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19、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20、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21、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2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23、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24、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25、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26、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27、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28、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2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30、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31、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32、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33、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34、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35、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36、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37、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3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39、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的常用语言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新的经济社会形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技术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培养符合全球化时代要求的人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中包含有许多相互对待的范畴,比如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某些范畴可能被强调,而另一些范畴则可能被忽视。比如,某些教师重视对教材中的篇章段落进行思想内容与主题内涵方面的分析而忽视基于这些篇章段落进行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形式知识的讲授以及相关的技能练习指导,而另外一些教师则可能强调语言材料中的语言形式而忽视其思想内容与主题内涵。片面地强调或忽视某些范畴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不利的,而正确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互对待范畴的关系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与借鉴。目前外语教育领域有着多种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各有所长,为在当前形势下科学有据地展开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实际上,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努力不仅仅可以从外语教学理论本身得到指导,也能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传统中获得启示。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无名朴”理念即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有着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互对待范畴的关系。

一、“无名朴”理念概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多重因素和多元理念构成的复杂体系,而这多重因素和多元理念的博弈和互动生发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之源。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老子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最为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提出了道的概念,一种对世界本原与本质的阐释模式。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天地母”[1],是宇宙万物的永恒的本原。道有着什么样的特质呢?《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2]“无名之朴”是道的重要特质。胡适在阐释老子思想时说:“最高的道是那无名朴”,“无名之朴,即是那个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须把善恶美丑贤不肖一切对待的名词都消灭了,复归于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3]。“无名朴”就是要取消相对待名词之间的对立关系,合二为一,化零为整,融通共生。老子的“无名朴”理念中体现的整合、融通的思想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在广泛的范围内消除对立、增进和谐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然而,对“无名朴”思想的解读容易展现出一种极端的复古主义。这种极端的复古主义否定语言与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在整体上的历史进步意义,而把前语言与前文明的原始状态理解为没有罪恶、没有瑕疵的理想状态,这体现了对历史的消极态度,从世界观上否定了发展的可能性。老子在对待关系的阐述中表现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对“无名朴”的阐释中不能否定矛盾存在的必然性,不应受制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要彰显与发扬老子“无名朴”理念的积极意义,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如此,我们在理解“无名朴”理念时便能把握其精华,以传统的力量襄助当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或者说,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4]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野之中,我们需要以唯物的导向和辩证的精神把握“无名朴”理念,通达其精髓,达致一种辩证的“无名朴”。无名固然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融通状态,然而融通不等于混沌,不等于混乱,当然也就不等于无序。无名所达致的融通应当是一种秩序的融通,也是一种融通中的秩序,一种融通之序。如此,无名便不应当是对有名的简单与机械的否定,而应当是对有名的补充与延伸。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有名打破了浑浑噩噩的无序状态,而无名则克服了孤立割裂的狭隘视野。可见,辩证的“无名朴”应是无机械之名,而无机械之名却又不妨碍有融通之名。辩证“无名朴”中的无名不应是有名取消后的无名,而应当是有名发展而来的无名,应当是有名与无名的对立统一,蕴含着有名与无名之间的矛盾张力。如此,便有了两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相对待名词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有名与无名之间的对立统一。相对待的名词的对立与斗争显豁了有名的秩序之美,而相对待的名词的统一与整合则昭示了无名的贯通之美。对待名词的矛盾运动引向了有名与无名的矛盾运动,引向了无名之朴,推动对待名词所指涉的领域发展至越发完善的境地。如此,“无名朴”有了广阔的意义的纵深,辩证的“无名朴”意味着无名中蕴含着有名而又为有名所蕴含,而“朴”的状态则在有名与无名的辩证统一中获得发展的物质动力。“无名朴”的理念可以对很多领域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种相对待的范畴可以在“无名朴”理念的启发下,实现一种对待中的融通,一种对立中的统一。由此,相对待的范畴可以更好地相互补充,更好地相互促进,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中和谐并举,形成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样相对待的范畴有很多,主要有前文所述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

二、“无名朴”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

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语言教学的两个方面。首先,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表现出明显的形式性。另外,形式离不开内容,语言形式必然需要在思想内容的表达、理解和传播中实现自己的存在,彰显自己的特质,由一种抽象的概念或者概念的体系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认知客体和学习对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当各自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语言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应当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这些语言材料应当涉及宽广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当涉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各个领域。这些语言材料应当体现出历史的维度和人文的关怀。在体现广度的同时,这些语言材料应当合理地拓深其主题内涵,为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提供便利。当然,合适的语言材料要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出作用,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引领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合理预期与评估。如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想内容才可以得到保障。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教师应当从理性与感性的不同层面上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掌握和内化。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当分别得到重视与强调,它们的不同特点与不同规律应当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得到科学的认识与区分。然而,这两者不应当被割裂开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该被置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它们既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联结贯通。语言本身就是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这两个维度上实现自我建构的,这两个维度的复合使得语言本身的存在、发展和意义生产成为了可能。因而,不论是在语言的本体论认知上,还是在语言教学的具体探索中,内容与形式都不可以,也不可能被割裂开来。思想内容需要寄托于形式实现自身、表现自身并传达自身,而语言形式也需要凭附着思想内容确立自身、展示自身并演绎出自身具体的外在形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是能使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越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外研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中的《〈读写教程〉编写及使用说明》指出,该教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选材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和时代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方面”[5]。该教程对“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兼顾”以及其对“题材”和“体裁”的均衡的重视,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外语教学中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既区别又衔接,既独立又贯通的关系模式,实现一种“无名之朴”的状态。在这种教学与学习的模式下,内容与形式的互补与互促能够推动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理性与感性

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同时促进理性学习和感性学习这两个并行的学习过程。理性学习指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方法分析与理解语言的结构特点与运作方式,对语言现象知其所以然。然而,语言学习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从感性上对知识的掌握在语言学习中较之在其他类型的学习中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这就需要在理性学习之外鼓励感性学习。感性学习指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以感性的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感知、记忆与运用,对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且要广泛地、基于大信息量地知其然。理性学习在语法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法(Grammar)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6]语法是语言中的组织原则,是语言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自然形成的一整套规则与规律的总和,体现了语言在随意性与约定俗成性中的理性精髓。语法的学习在外语学习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将纷繁芜杂的语言材料条理化和系统化,使得语言材料组成更加易于掌控的体系,集中体现了理性学习和理性思维在外语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理性的原则应该得到体现,以语法教学(当然,这里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指专门的语法课程教学,更是指分散在诸如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等课程中的语法点传授)为典型代表的偏重理性的教学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性原则不单单体现在语法教学中,也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例如,对近义词汇、反义词汇和同类词汇的汇总、辨析,对构词规律的探索,等等。通过理性原则的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使他们认识到英语语言的科学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性原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这一原则的贯彻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尤其便于发挥强调理性思维的理工科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潜在优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感性的作用同样不应该被忽视。在人们直接面对、亲身体味并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也是最多接触的是语言感性的一面。感性的语言材料直接实现了语言的功能,确证了语言的存在,是诠释语言与学习语言的基础与最终依据。可以说,感性语言材料的整体构成了语言这一概念的外延。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忽视感性的语言材料与感性的原则就等于背离语言教与学的本源。语言感性的一面集中体现在语言的音与形等方面,这些方面是语言的肌体,也是语言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感性原则最集中地体现在口语教学中,也明显地体现在阅读练习、听力练习等教学部分。这些教学部分,连同它们所体现的感性原则,无疑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了足质足量的感性学习活动,感性的作用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面对的外语便是具体的和鲜活的,便是活生生的切近生活的交流工具。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增强,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完全摒弃理性原则或者完全摒弃感性原则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然而没有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失之偏颇的情况,以及割裂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使得它们相互孤立的情况则是常见的。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不能偏废,只有使得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在一种平衡互动的关系中共同参与组建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消除相关瓶颈现象的制约。理性学习与感性学习不能相互隔离,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整合到对方的动态过程中来,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相互提供深拓的便利和依托,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才能消除掣肘因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可以说,平衡与贯通理性原则和感性原则,协调理性学习与感性学习并使之相辅相成,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达致一种“无名朴”的状态,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手。

三、结语

以上举了两个方面的例子进行了集中论述,而“无名朴”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对待———融通”式启示并不限于这两个方面,而是存在于诸多方面,比如大学英语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与守护中华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等等,不再一一详述。总之,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对待的范畴置于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融通的关系模式里,使得这些相对待的范畴建构出一种“无名朴”的存在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辩证的“无名朴”不意味着绝对的无名和名的彻底取消,而是意味着有动态的发展的融通之名,而无静止的停滞的割裂之名。这样,在彼此之间的互动中,相对待的双方保有和发展自身的名,在主导自身的意义建构和意义演绎的同时,也参与着对方的意义生产活动。在辩证“无名朴”的状态中,相对待的范畴首先是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坐标和意义建构的。同时,它们又在融通的关系模式中为对方提供着意义的参照并在意义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对方。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对待范畴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对的意义持有方式和意义发展向度。以“无名朴”的理念对它们进行把握,保障它们分别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它们之间建立相互参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形成最大化的合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平衡、高效的发展。

作者:刘磊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参考文献:

[1][2]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胡适.老子[C]//梁启超,章太炎,闻一多等.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3-27.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7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名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好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谈话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再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

3.书写提示

通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拓展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书法家,引入书写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来欣赏赵孟的楷书作品,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

4.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语名言,通过自由朗读、练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语名言的意思。学生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四句话的相通之处,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最后拓展交流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

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

(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

(2)自读交流。

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l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

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l

勤问勤查的习惯

l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l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l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

二、

词句段运用

1.推想词语的意思。

(1)设问引入。

师:同学们,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

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意思的方法。

(2)举例说明。

①出示成语:赴汤蹈火。

②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生字,说说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

③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

④学生试着解释成语。

⑤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完成练习。

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成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l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l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②教师归纳总结。

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

(3)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书法欣赏

1.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课件出示:

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③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由“楷书四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而本环节突出了方法指导。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法欣赏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写字实践。

二、

积累古语名言

1.读一读,了解大意。

(1)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

课件出示:

l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l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l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l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新,发展超越)

2.背一背,畅谈体会。

(1)引导背诵。

(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对于这四句名言,重点是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这四句名言都是文言古语,有些拗口。老师要教读几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读熟了,“其义自见”。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老师只适当点拨指导。最后,力争让绝大部分同学把这四句古语名言背下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注意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巧妙导入。

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语文园地”设计了设问导入、谈话导入、图片导入等,效果不错。

2.方法指导。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8

引言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是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人们试图从儿童语言习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寻找人类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为了进一步的研究人类语言习得机制,一些语言学家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角度研究儿童语言。儿童词汇习得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在儿童词汇习得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各个词类领域的习得情况。从现有的有关儿童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实词的习得研究相对较多,虚词研究的比较少。相比于其他实词如形容词、代词的习得研究,名词和动词的习得是儿童早期词汇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在儿童名词与动词的习得顺序方面,学术界存在分歧。有研究者们认为儿童早期词汇获得存在词类差异,很多语言中名词比例都要高于其他词类,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名词优势”理论。但是,一些对汉语和韩语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获得的动词比例与名词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高于名词,出现了质疑“名词优势论”的观点。

一、儿童优先习得名词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早期词汇获得存在“名词优势”,即名词较动词更早且更多出现在早期词汇中。针对这一现象,他们提出知觉-认知假设,即认为儿童天生具有某些倾向促进客体学习。Gentner(1982)提出一个自然分割(natural partitions)假设,认为动、名词获得的差异基于一种先天倾向,即可以在知觉和概念上区分具体概念(如人物、客体)与谓语概念(如行为、状态改变或因果关系)的能力。名词获得之所以早于动词,是因为名词对应的参照物或概念范畴要比动词简单。另外,儿童天生具有一些认知原则(如分类组织和互斥原则)有利于客体名词获得。Gentner(1982)最早对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词类差异进行了跨语言研究,她比较了英语、汉语、德语、日语、土耳其语、卡鲁利语六种语言儿童早期词汇中名词性、谓语性、表达性(直接表达感情,如 hi)和不确定性(词形模糊)4种词类的比例,结果发现,6种语言中名词比例都是最高的。

此外,另有一些对英语和韩语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名词优势现象。Nelson(1993)对45名平均20个月的英语儿童通过自然观察和利用早期语言量表(Early Language Inventory ,ELI)测量,发现早期词汇中名词比例最高。Au(1994)等人和Bates(1994)等人通过量表测量也发现了英语儿童和韩语儿童存在的名词优势现象。但由于Au的研究仅包含4名被试,且采用一种未标准化的问卷,因此结果较难信服。Bornstein(2004)等人避免了测量方法的不同并且克服了被试量等问题再次对儿童早期词汇组成进行多语言比较,利用ELI测量269名西班牙语、荷兰语、法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韩语和英语7种语言儿童早期词汇中的词类比例。评估时将量表上645个单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其他封闭词类,被试按照词汇量大小分为0-50、51-100、101-200、201-500四组,分别计算他们自发说出某种词类的相对比例。结果发现,语言与词类、词汇量与词类分别存在交互作用。虽然7种语言中各个词类所占比例都存在显著差异,名词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此外,对不同词汇量被试的分析发现,除0-50词汇量组外,其余3个词汇量组的被试名词比例都显著高于其他词类;而在儿童语言发展的最早(0-50个单词),动词和名词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虽然此研究可以支持名词优势现象的普遍存在,但最小词汇量被试的结果也反映了这种名词优势可能是后天因素(如:言语本身特征和成人的言语输入)造成的。我国学者也有部分支持儿童早期名词习得优先论的观点。吴天敏、许政援(1979),认为儿童最先掌握的词类是名词,而且是具体名词,其次是动词,这在一岁半以前就开始了。许政援(1996)认为在儿童词汇发展中,名词先于动词,动词晚于名词。

二、儿童优先习得动词论

一些对汉语和韩语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获得的动词比例与名词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高于名词,同时汉语和韩语动词比例也远大于英语动词比例(Tardif、Shatz和Naigles,1997;Tardif,1996;Choi和Gopniek,1995)。

Tardif(1997)调查了10个北京儿童早期词汇的习得情况,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客观,他将儿童词汇中的名词、动词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动词和名词的计算分为保守与自由两种定义方式:前者仅包括普通名词(common nouns)和主要动词(main verbs,对助动词),后者包括所有名词和动词(如专有名词和助动词等)。结果发现,保守定义下儿童说出的动词显著高于名词,自由定义下二者无显著差异。最后研究得出结论:说普通话儿童词汇发展并没有呈现名词倾向,且名词并非总是先于动词习得。我国学者梁卫兰等人对16-30个月的1056名北京儿童进行MCDI测验,结果发现16、17个月的儿童会说的动词和名词基本相同,18个月以后,动词百分比要高于名词。Tardif,et al(1997)根据儿童语言的材料指出回答问题时英语倾向于使用名词而汉语使用动词。程莉维(2009)研究“上、下”等趋向动词的习得,其材料显示“上、下”的自主产生时间都是先动词、后名词。这也与先名后动的传统认识不一致,说明动词型语言在习得方面有动词优先的特点。在产出频率方面,“上”作为动词和作为名词的出现次数之比是455:424,“下”的该项比是224:96,都是动词更常出现。

三、影响儿童名词、动词习得争议的因素

由儿童早期名词、动词习得比例的两派争论可以看出,其焦点主要在汉语儿童名、动习得方面。影响儿童早期名词、动词习得比例研究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语言的结构特征

研究发现(Tardif T,2006),英语名词相对动词更为具体,如,车分为car、truck、bus等,各个单词间没有语法联系,而动词可以通过不同短语表达不同意义,如carry a purse和carry a baby。与此相反,汉语中动词更为具体(带、背等)而名词经常具有同一个词根(轿车、卡车、公共汽车)。Kelly(1992)提出英语动词比名词具有更难加工的语音特征,具体表现在重音模式、停延和音节结构等几个方面。现代汉语的动词和名词有颇为不同的词长特征(刘丹青,1996),动词至今仍以单音节为典型词长,绝对排斥三音节及以上音节,而名词以二到三音节为典型词长,也不绝对排斥更长的音节。这种差异,也妨碍了名作动用。而动作名用方面,虽然比较自由,但也主要限于双音节动词(陈宁萍,1987),单音节动词的名词用法要少见得多。刘丹青在(2010)通过汉语和英语在话语、句子、从句、短语、词法及儿童语言习得多个层面的比较,认为在类型上汉语是一种动词型或者说动词优先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名词型或者说名词优先的语言。

(二)语言输入的特征

第一,单词输入的频率。汉语中主语可以省略,使动词出现的频率要远大于英语动词主语和谓语的形态-句法联系比较松散,主语谓语相互制约较少,动词和宾语之间更少制约,主语、宾语都可以比较自由地摆脱谓语动词制约而删略。名词型语言的主谓之间及动宾之间有较为紧密的句法联系,包括一致关系标注等。第二,单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出现在句尾的单词比出现在句中位置的单词更突显,很多西方语言(如英语)的句法是主语-谓语-宾语(SVO)形式,名词更多出现在句末,汉语虽然也是SVO但宾语常可以省略,因此汉语中,动词出现在句末的比例要高于名词(Tardif T.1996)。第三是词形的复杂性和透明度。汉语的名词和动词在不同的句法中词干都不发生变化,而英语动词伴随人称、数量和时态等变化,比名词变化更为复杂。第四,语用论。即不同语言的抚养者强调、关注客体和行为的程度不同并引发儿童说出不同词类,例如英语母亲更多强调让孩子对客体命名。

(三)其他因素

除了不同语言的言语特征或输入信息的差异,还有其他因素可能造成不同研究结果的分歧。第一,动、名词比例差异随着儿童词汇量的增加而显著变化。由于儿童词汇发展后期会受到语用线索、成人言语输入等的影响,同时一些语言儿童具有的名词优势到底是天生的认知偏向还是后天的策略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儿童最早期的词汇获得更为重要。第二,名词与动词的定义也会影响动、名词比例的研究结果。名词性单词的范畴很广,既包括具体的普通名词,也包括一些抽象名词和专有名词(这些抽象和专有名词并没有清楚的参照物)。如果对名词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那么动、名词的比例会有很大的差异。由于Gentner等人提出的认知偏向基于一个假设:即名词与动词的区分对应于具体客体和行为活动的区分,那么对儿童早期词汇中的名词和动词进行计算就只能包括那些普通名词和主动词,否则很难对结果进行解释。Tardif(1996)对Gentner的数据重新分析,发现虽然这些国家的被试名词比例占据优势,但是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专有名词。当除去这些名词以后,名词优势明显变小,甚至在卡鲁利语中出现动词优势。第三,测量方法和观察情境也是词类比例差异的影响因素,量表测量的名词比例高于自然观测;阅读场景的名词比例高于游戏场景。2006年,Tardif对以上因素严格限定,再次比较英语和汉语儿童获得的动、名词比例。发现在儿童词汇发展最早阶段的词类差异现象。同时,对词汇进行详细分类,包括普通名词、人称名词、声音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结果发现,美国儿童说出的普通名词多于动词,而北京儿童说出的动词多于名词,香港儿童两类词汇没有差异(由于香港儿童处于多语言背景,这种语言和文化因素会造成两地儿童词类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再次支持语言特征和输入线索对于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中两个主要词类:名词和动词习得的先后顺序和习得的比例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发现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儿童先习得名词,而且名词习得量较多,形成了“名词优势”论;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儿童先习得动词,动词习得比例与名词习得比例没有差异,甚至高于名词习得比例,形成了“质疑名词优势”论。本文通过仔细分析两种观点的研究方法,发现存在许多内部、外部因素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主要是儿童习得语言的结构特征和习得过程中的输入特征不同,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着研究。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能够较深入而清晰的认识儿童早期名词、动词习得规律,也有助于指导儿童早期名词、动词的习得。

参考文献:

[1]Choi Soonja and Alison GoPnik.Early Acquisition of Verbs in Korean:A Cross linguistic Study[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95.22:497-529.

[2]Gentner,D.Why Nouns are Learned Before Verbs: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Natural Partitioning, In S.A[M].Kuczaj(eds),Language Development:Vol.2.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Hillsdale, NJ:Erlbaum,1982:302.

[3]Nelson K,Hampson J,Shaw L K.Nouns in Early Lexicons:Evidence,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93.

[4]Tardif,T.Nouns are Not Always Learned Before Verbs:Evidence From Mandarin Speake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03):492.3.

[5]Tardif,T.Caregiver Speech and Children’s Use of Nouns Versus Verbs:A Comparison of English, Italian,and Mandarin[J]Child Language,1997,(24):535-565.

[6]Tardif T,Flether P,Liang W L,et al.Early Vocabulary in Cantonese and Putonghua:Using the MacArthe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 to Compare Development across Languages [J].Child Language,2006.

[7]Tomasello,M.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陈萍,许政援.儿童最初词汇的获得及其过程[J].心理学报,1993,(2):195-202.

[9]梁卫兰,郝波,王爽等.幼儿中文语言词汇发展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11):650-65.

[10]程莉维.汉语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刘丹青.词类和词长的相关性――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二[J].1996,(2).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136-02

一、引言

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是Keenan&Comrie提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类型学共性,它揭示了跨语言关系从句构成的蕴涵模式,由可及性最高到可及性最低排列的可及性顺序。

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揭示了人类语言中关系从句构成的限制规律:关系从句可关系化的论元(即关系从句中被关系化的语法成分,如主语和直接宾语)遵从从左到右的优先顺序,一种语言如果能把以上等级中右边的某个论元(如补语论元)关系化,则能对其左边所有论元(主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关系化。

二、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差异

相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二语学习者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个成熟完整的语义、语用以及句法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母语语法体系中的某一部分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语法体系建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儿童可能经历不同的成熟阶段,但是二语学习者(至少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不需要经历语言习得中的不同的成熟阶段。Bley-Vroman认为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受特殊的内在的语言习得体系调控,后者则受母语知识和抽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

三、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在母语关系从句习得中的应用

(一)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与母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

语言学家们通过检测儿童对关系从句的理解能力来了解他们对这一语法现象的习得情况,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是,就关系从句中的可及性等级而言,母语学习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出的反应都不够一致。比如Harada et al.对六岁大的日本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儿童能够正确理解主语关系从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宾语关系从句。而Hakuta在他的实验中,参与实验的儿童年龄在五岁三个月到六岁两个月之间,在左分支结构的限定性从句中,直接宾语关系从句的理解能力要优于主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实验的结论不一致,Clancy et al.对这些实验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在理解带有关系从句的句子时,在不同的母语中,儿童会受“反插入原则”、“典型句式原则”、“平行功能原则”甚至“音调原则”等一个或多个原则的影响。比如在日语中,对日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就受“反插入原则”的影响,一个句子中相互关联的成分之间距离越大,儿童正确理解该句子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日语的母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总是错误理解存在中心插入成分的关系从句了。

(二)实证研究结论

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怎样影响儿童对关系从句的习得呢?Bowerman认为儿童在初期对一些语法范畴的认知就是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的,这种等级的形成是这样的:在儿童接触的语言输入中,不同语法成分的关系从句频率不同,基于这些观察,在儿童的认知里就建立起了可及性等级的意识,也就是说一种语法形式或语法结构在世界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它们就越容易被理解或使用。此外,可及性等级本身就是一种蕴含关系,比如说,在一种语言中,如果间接宾语可以被关系化,那么这种语言中的直接宾语和主语也能够被关系化。Bowerman认为,在母语习得中,母语中不同的句法子系统可能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语义一致的模式,儿童在习得概念域X内的知识后也能对概念域Y中重要的语义区分作出预测,从这一点看来,语言类型学在母语习得中的应用是很有意义的,但其可靠性还有待检验。

四、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在二语关系从句习得中的应用

(一)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与二语习得

Comrie认为可以在研究二语习得时运用类型学共性,并且能在探究二语习得过程验证这些共性是否成立,Hawkins认为,蕴涵共性可以从语言产出、理解和替代等方面以量化方式预测习得顺序,这些语言共性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证伪,还有可能阐释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本质,此外,Greenberg也认为,“现代语言类型学已能够以典型的蕴涵式概括形式研究出具体成果,这些成果迄今已在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研究假设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就是类型学共性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代表,因其理论的产生“促使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受关注程度远大于母语习得研究。

(二)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与母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

Gass首先探究了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他测试了学习者对英语限制性关系从句的理解和产出性能力,发现学习者在正确理解关系从句的比例与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上的论元排序(只有属格例外)相一致。在Keenan&Comrie的跨语言调查中,在可及性等级上,位置越靠右的论元成分所在的关系从句越需要使用复制代词(resumotive pro-nouns),也就是说,随着可及性等级的右移,理解关系从句的难度增大,使用复制代词的频率也就上升了。

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是一系列的蕴含共性,因为在这个等级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位于最左端的主语论元除外)的论元成分被关系化都蕴含着在这一成分左侧的所有成分都能组成关系从句,也就是这些蕴含关系促使语言学家探究可及性等级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因此Gass做出猜想:在二语教学中,可不可以只告诉学习者在可及性等级上最右边能被关系化的成分,然后学习者们自己会应用该成分左侧的论元组成关系从句,并且不会对其右边的论元关系化。Gass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记录了两组英语学习者(作为外语)的学习情况: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两组测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和语言输出测试――这是为了检测一下他们目前为止对英语关系从句的了解。测试表明,两组受试掌握情况差距不大,并且都了解不多。在该测试结束后的第三天只接受了旁格关系从句的指导,而对照组则按照教科书上的指导方式,逐渐认识主语从句、直接宾语从句、间接宾语从句的语法结构,而属格关系从句却很少接触。两天之后,两组受试人员再次接受检测,测试他们对可及性等级上所有成员的关系从句的认识情况。在接受指导后两组测试情况非常明显:首先,实验组在指导前后两个测试中所得的分数相差很大,而对照组的两组成绩对比并不明显;其次,在语言产出方面,实验组的成员能够从属格沿着可及性等级逐渐往左移动,概括出其他合乎语法的关系从句,而对照组成员则只会产出被教授的关系从句。

Eckman et al.对上面实验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对Gass的假设进行了验证。他们把36名英语学习者分成了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组只讲授一个论元的关系化,以便能更为精确地测试出对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不同位置的概括程度。测试结果显示,教授属格论元关系从句的一组得分最高,教授直接宾语关系从句的一组次之,教授主语从句的一组随后,对照组成绩最差。这说明通过学习所做概括通常是沿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向上延伸,研究结果支持了Gass的假设:学习中的最大程度的概括源自习得那些标记性相对更强的结构”。对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而言,论元关系化的位置越低,其标记性就越强,掌握后越有可能将其概括到高位论元的关系化中去。

五、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在关系从句习得中应用的总结和展望

在二语习得中,国内外语言学家大量运用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进行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大部分对英语二语习得的研究证明,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可以对英语关系从句的二语习得做出有效的预测与解释。此外,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对其他欧洲语言的二语习得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例如,对瑞典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等语言的二语习得的研究结果也都充分支持了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的预测效度。由此可以看出,将类型学上的语言共性应用于语言习得能够为关系从句的跨语言研究以及语言习得的理论构建等发挥重大作用。

有关学习的名言例10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04-01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它也成为英语阅读理解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在阅读理解当中,学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词汇障碍问题,有些是简单的生词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和其他的因素相关,比如:词形的转换、句子的复杂性、修辞的插入使用、语法位置的置换、短语的插入、某些部分的省略、含义的延伸、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的习惯表达模式,等等。这些障碍不一定是清晰明了地存在于阅读材料当中,但是它们对于阅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名词是词汇学习的基础,这里我们就专门探究有关阅读理解中的名词障碍的问题,本文将会展示一些名词障碍以及相关因素的探究。

在阅读中,我们从下面五个方面来探究名词及名词短语:

一、专有名词

Twenty years earlier another husband and wife team,Richard and Cathy Hayes,had tried,with an almost total lack of success,to teach,a young chimp, Vikki,to talk..

句中的Vikki是专有名词,作为a young chimp的同位语,而多数学生会把它误认为是一个地名。

二、名词派生

一些名词实际是来自其他词类,但派生后的搭配对多数学习者来说,并不熟悉。

比如说:reliance来源于动词rely,我们都知道rely on的搭配,但是换成了派生的名词reliance,一样搭配介词on,学习者就有点陌生了。

三、计量单位

Though Britain and Australia are oceans apart physically, their relationship remains strong.

本句中,距离的单位表达没有使用mile、meter、kilometer 这类的字眼,而是用了ocean这个名词,ocean apart这里就指远隔重洋。

四、短语长度

如果一个名词短语过长的话,它就使得学习者从句子的主体结构中脱离出来。

Running the cursor over a picture of a tennis racket let the user feel the tautness of the strings.

这个句子的主语由动名词短语来担当,它的过长阻碍了学生阅读整个的句子以及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五、习惯表达

很多时候,学习者去判断一个词汇的含义,仅仅是依靠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而不是通过仔细阅读获得的。那么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

In the elderly, suicide is sometimes chosen as an alternative to future suffering.

此句中,-ive通常被学习者记忆成是一个形容词的后缀,因此他们误将alternative认定为一个形容词,而无法找到介词as的宾语。

在此,我们简单列举了名词及名词短语的阅读障碍探究,名词及名词短语是语言组成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理解障碍的部分。为了提高我们在阅读方面的教学工作,我们应该多加关注以下的三个方面:

1.英语名词的构成,比如前缀、后缀和词根,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2.前置和后置,比如定语从句,使得学习者能够适应英语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

3.培养学生熟悉特定的语言结构和使用规则,比如用英语进行思考,而不是以汉语的逻辑进行思维。

【参考文献】

[1]Ellis,Ro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0.

[2]He Mingzhu.“Writing English the English Way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Chinglish”.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0,Vo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