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园艺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0:08

园艺毕业论文

园艺毕业论文例1

2.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特点及趋势分析 

3.我国设施园艺概况及发展趋势

4.太阳能园艺拖拉机驱动系统匹配设计与性能分析 

5.基于文献计量的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分析

6.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  

7.园艺疗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8.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 

9.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构建方法

10.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11.我国设施园艺取得的主要成就

12.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分析及清洁生产对策

13.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策略 

14.设施园艺废弃物厌氧消化产沼气特性

15.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 

16.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的表达方式和评价方法

17.园艺疗法 

18.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 

19.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下) 

20.园艺疗法及其园林应用

21.园艺作物果形遗传研究进展

22.中国设施园艺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23.当前中国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24.澳大利亚的园艺疗法 

25.园艺专业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6.强环境规制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环境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27.国外设施园艺的发展与启示 

28.中国设施园艺产业的经济性分析 

29.园艺作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30.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 

31.我国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32.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33.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34.我国设施园艺机械化水平现状与评价研究

3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影响为例

36.浅谈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前景

37.微量元素硒在园艺植物中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38.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39.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0.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1992-2010 

41.园艺作物在私家庭园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42.园艺作物基因组技术研究及展望

43.园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 

44.园艺疗法在社区和学校的实施  

45.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6.荷兰温室园艺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借鉴 

47.园艺植物叶色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48.世界园艺博览会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  

49.园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分析

50.试论园艺疗法在整合医学中的作用  

51.西北地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52.园艺疗法在美国的历史、现状及在老年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53.中国设施园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4.园艺疗法发展历程及研究动态 

55.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56.园艺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57.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进展 

58.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

59.园艺作物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60.园艺疗法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以南京锁石生态旅游观光农庄为例 

61.园艺疗法发展趋势探讨 

62.园艺疗法的特征 

63.中国设施园艺高新技术的发展探讨 

64.园艺作物果实皮色遗传研究进展 

65.新形势下我国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67.园艺疗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类型及原则 

68.我国北方温室园艺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日光温室园艺产业 

69.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70.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区域适应性的研究 

71.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解

72.高职院校园艺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探讨  

73.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74.我国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75.“实用技能型卓越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76.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园艺科技 

77.我国设施园艺现状调查与分析

78.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重大事件意义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79.我国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对我国42所高校园艺本科专业的调查

80.美国园艺疗法的发展

81.园艺疗法探讨

82.景观园艺:“绿色”与“艺术”提升城市品质 

83.我国园艺学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 

84.园艺疗法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85.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86.园艺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7.植物在园艺疗法中的作用探讨 

88.我国南方园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89.海南园艺设施的类型 

90.设施园艺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91.园艺植物MicroRNA研究进展 

92.园艺疗法干预儿童孤独症的生态学、社会学及生理学机制研究

93.园艺心理疗法作用及应用形式 

94.“治愈系”的景观设计——园艺疗法研究应用初探 

95.园艺作物光合性状种质差异及遗传表现研究进展 

96.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模式研究 

97.综合性园林园艺类博览会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98.园艺作物果实人工驯化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99.园艺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00.绿色园艺——21世纪中国园艺业的发展方向 

10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102.当前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103.地方本科院校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04.园艺作物的ISSR分子标记研究及应用 

105.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106.设施园艺技术标准研究  

107.为都市农业培养创业型园艺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108.园艺疗法的现状与展望——以格鲁英花园为例

109.园艺疗法的场所与实践  

110.园艺疗法在康复疗养空间中的应用 

111.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依赖维度探索性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112.论园艺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113.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及其调节

114.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特色专业为例 

115.植物园园艺业发展的新思路 

116.园艺作物乙烯控制研究进展 

117.《园艺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与提高 

118.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

119.园艺疗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研究

120.园艺治疗起源与发展概览 

121.中国设施园艺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22.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园艺毕业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76-03

Abstract:Request of horticultural profession to graduate has been elaboration,an effect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view of existence insufficiency of horticultural horticultural profess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and the contents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measures to ensure it normal oper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Horticultural profession;Practical teaching;System;Establish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也应及时适应新的变化,作出新的调整,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转型――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等教育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层次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又具有从事相应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人才[1]。园艺专业是一个实践应用型的专业,其专业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完整的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知识体系,具有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2],具备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能适应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设施规划与设计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3]。

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均有其特殊之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4]。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性教学环节[5-6]。然而,在偏重理论的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成为了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师范院校能否有效地构建和运行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师范院校园艺毕业生能否满足园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师范院校园艺专业本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园艺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园艺行业对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园艺产业的高速发展,园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更高。新时期园艺产业要求园艺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扎实系统的园艺专业知识,并能够根据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还要了解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7-8]。

2 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缺乏园艺类的专业教师 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普遍拥有较高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他们多数很少参加过园艺植物生产过程,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够丰富,导致优秀的实践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且,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园艺专业的课程教师,他们主要进行基础研究,缺乏过硬的实践技能和师范技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出现相对脱节现象。

2.2 园艺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 由于受试验田规模、环境季节变化、设备老化、经费短缺等条件的限制,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在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时,多在室内进行,以教师讲解演示模拟为主。因此,学生缺少独立操作的机会,进而导致减少了动手锻炼的机会。而且,园艺植物种植和生产受季节变化和天气情况影响较大,在实践教学中很难使各项专业技能训练与园艺植物实际生产周期相一致,这种情况下的实践教学与真正的园艺生产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和脱节。

2.3 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作为应用型很强的农学专业,要求实践教学在园艺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然而,多数师范类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分散零碎,缺乏过程质量控制,实践考核方式随意,大部分仍局限于撰写实验报告、实结和心得体会等方面。针对师范院校的自身不足,必须借鉴农业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实现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园艺产业的要求。

2.4 缺少独立的实习基地 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师范生为主,占用了大量的经费投入,而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投入相对不足,要想在短时期内建立完整的校内实习基地是很不现实的。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偏少,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业实践设备缺乏。此外,除个别园艺专业教师外,学校很多任课教师与园艺企业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进而导致校外专业实习工作难于开展。

3 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明确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现代农业最具活力的一支,园艺产业凭借着其品种的多样性,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和作物生产的观赏性而成为最能体现农业现代化特色的一个产业。园艺专业本科毕业生获得的学位是农学学士,其培养是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责任感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人才,要掌握较完整的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知识体系,具有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能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与养护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现代园艺科技推广、产品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9]。因此,园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解决园艺植物生产的实际问题,进而很快适应工作需要。

3.2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3.2.1 确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思想 根园艺专业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程设计、教学实训、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按照专业要求运行,摆正各个环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理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把培养服务园艺产业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0]。因此,园艺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2.2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3.2.2.1 认知实习系列 认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果园、菜地、公园、绿化苗圃中去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在果园中讲授果树修剪,在菜地里学习蔬菜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让学生眼看、口问、手动、思考,身临其境,亲自体验,增加专业认同感,稳固专业情绪。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安排在每个暑假中,可以将对园艺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作为调查主题进行调查,以加深他们对园艺产业发展趋势的了解。

3.2.2.2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训练阶段。师范院校教师有很强的基础学科理论水平,能很好地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图表的制作、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验能力。学生通过独立的实验,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3.2.2.3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园艺专业能力的基本环节,包括园艺学野外实习、毕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通过与园艺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的实际操作、技术参数和要点、现代化设备和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等方面,为其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2.2.4 科研能力训练 科研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实践训练方法,也是高层次创新能力培养活动[11]。师范院校有很多高水平的教师,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条件,通过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限制和课余时间的不确定性,科研活动可以采用诸如协助教师搞科研、参加科技竞赛、毕业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等形式来完成。

3.3 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保证

3.3.1 发挥坚实的基础课平台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性专业发展的基石[12]。师范院校一般在生物、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具有很好的师资力量和较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在基础课平台方面具有办农科的优势。因此,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基础实验课的教学,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同时,要完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3]。而且,学校要充分利用后起优势,购买先进的专业实验仪器和设备,创建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以初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3.3.2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基地是专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基地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14]。通常情况下,学校在增设园艺专业初期,学校会主动与园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保证了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然而,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园艺专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社会影响力不高。因此,只有一些中小企业才与师范院校进行合作,这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对学生专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上都比较弱。

3.3.3 聘任校外技术人员指导实践教学 为了缓解专业实践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可以聘任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教人员做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指导园艺专业实践,也可以聘任园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兼职导师进行专业实践指导。另外,学校派遣学生到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师应该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也能加强校企合作关系。

4 结语

加强园艺专业实践技能,是当今园艺科学技术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园艺专业不仅要利用其传统优势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本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满足园艺产业的需要,进而促进师范院校园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伟.博雅经典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6(2):121-125.

[2]黄丹枫.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48-49.

[3]徐昌杰,邓秀新,黄三文,等.园艺学多学科交叉研究主要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16(4):298-305.

[4]张菊平,陈双臣,李秀珍,等.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88-89.

[5]陶秋燕.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1-42.

[6]徐强.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63.

[7]邓明净,张义奇,卢伟红,等.从园艺专业就业情况谈园艺专业建设[J].时代教育,2013(5):33.

[8]唐丽.林业院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2):24-26.

[9]李天来,张凯斌.园艺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21.

[10]徐森富.构建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32-33.

[11]刘建民,秦惠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4-8.

[12]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132-133.

园艺毕业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9-02

园艺专业是由原花卉、果树、蔬菜专业整合后形成的宽口径专业[1]。这个专业与城市美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大。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然而园艺专业学生不看好本专业已经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数不多,两年后仍留在本行业工作的更少。为此,我们应该思考在园艺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加强专业意识培养,让学生能在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对本学科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表现出特殊敏感、自觉意识以及独到的认识和思维。

一、园艺专业各年级学生专业意识现状调查

1.大一学生盲目选择专业。自愿报考园艺专业的学生很少,园艺专业大多数学生是调剂录取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学生在入校前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大兴趣,无从谈及专业意识的初步养成[2]。当然也有部分是自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对本专业的最初认识停留在可以种花种草,陶冶情操的基础之上,认为学习本专业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对学习本专业未来的前景存在误解,并没有考虑到未来要以什么身份进入该行业,因此自愿报考园艺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十分肤浅。

2.大二学生被动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二阶段学习的课程较多,内容较宽、较深,课程内容理论性很强而经验性、实践性较弱。学生学习处于疲惫状态,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大多数是被动地参与课程学习。此外,由于大学的考试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不端正,基础课的实验也流于形式,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期末时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没有学习自主性,考后即忘,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整体呈现出对本专业的认识仍旧比较模糊的现状。

3.大三学生专业课学习不扎实。此阶段课程充分体现园艺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和实习部分,学生们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动手实践起来又感觉都是一些粗活,是农民们做的事情,不能端正态度,缺乏吃苦精神。同时课程实习时间较短,而且大多以参观为主,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很难学到过硬的本领,更谈不上对园艺专业知识进行融汇贯通。

4.大四学生仓促完成任务。进入大学四年级,学生大都忙于完成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毕业论文是在校期间园艺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一部分学生通常是将参与老师的一些课题改成毕业论文,还有一部分学生临时选定毕业课题,在大四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匆忙赶出论文,论文完成质量自然大打折扣。就业是大四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园艺专业的同学对就业很迷茫。一方面,大家不明确自己可以去什么样的单位,做什么样的工作,缺乏就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如园艺公司招聘的园艺专业学生都是从基层做起,由于工作很累,公司认为女生吃不了苦,不愿意接受女生;又由于刚开始的工作对技术要求不高,工资福利待遇比较低,大多数男生不太愿意从事。喜爱园艺的女生选择这一专业却不被行业接受,男生又不愿意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基层工作,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专业人才很少,进而严重影响到高校园艺专业的招生。

由此可见,园艺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不够,未养成专业意识,难以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不愿选择到公司或农村去就业,与基层工作岗位渴求专业人才的现状形成突出矛盾。专业意识不强既不利于园艺专业学生个人发展,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专业意识的培养势必将成为园艺专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园艺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培养的方法

1.抓好大一入学教育。园艺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在专业意识比较淡薄甚至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可以让学生系统了解自已的专业到底学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就业方向有哪些等问题;并解读当前国家的“三农”政策,让他们关心、关注农村、农民和农业中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农村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专业入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基础课理论结合实际。大学二年级在大学四年中非常关键,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从非专业向专业水平过渡的阶段,也是专业意识培养的黄金时间。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强化专业意识,授课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多举一些实际例子进行讲解,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将不同于普通农民。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平台。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学生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

3.专业课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首先,教师也要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不能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上课,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不论哪个环节流于形式,都必将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授课本知识,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可以经常到现场边看边讲解,也可以在课上辅以适当的教具,多讲一些实际当中的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那样收效会比在课堂上枯燥的讲解好。

4.校企联合培养。完全依靠课堂传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同时开办第二课堂,举办一些知识覆盖面广或就某一方面知识做深入讨论的专业知识讲座,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的情况和知识。特别是针对本专业领域新的成果、新的理论,以及课本上没有涉及的相关内容,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教授不定期地给学生讲课。同时也可以请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本专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做报告,介绍本专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让学生体会一下本专业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样学生既不会对本专业谈虎色变,又不会盲目自大,能够现实地面对毕业以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应积极开展和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和实训平台,向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经费扶持,让他们快速地形成专业意识,进入专业角色,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结论

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学校可以从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课堂授课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教学加大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和校企联合培养四个方面加强园艺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只有学生的专业意识早日形成并有效增强,园艺专业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和储备本专业的各种知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园艺专业毕业生,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庆榆,张远兵,杨维来,等.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66-68.

园艺毕业论文例4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一、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二、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四、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具备设立园林专业做出严格审查和认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审查。

第一,园林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由园林、土建、美学、文学、环保五部分构成。园林部分占比较大比例,主要让学生掌握园林的历史、理论、设计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质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中外园林史、园林工程学、假山、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水景、园林理论发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识,如:材料力学、地质与地貌学、基本建筑学、给排水等等;美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素描、水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雕塑、国画等等;文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如:园林文学、散文诗词欣赏、中外名著欣赏、游记欣赏等等;环保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生态的素质,如:气候分区特征、园林生态学、土壤与肥料学、病虫害学等等。

第二,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与所教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话,我们培养的园林师就会成为“环境杀手”。

园艺毕业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S6―3

目前,园艺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在各地园艺事业单位就业迅速向园艺生产企业单位转变,大批园艺专业毕业生进入现代园艺企业参与园艺生产或管理,优质、高效是园艺企业生产单位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现代园艺专业学生不但要懂技术、还要善经营。随着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隐藏的不少问题也就浮现出来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目前院校园艺专业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存在着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如教学场地、实践仪器设备欠缺或先进的设备来不及更新,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导致实践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脱离和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2.实践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实践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大部分仍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由指导老师先讲解实践的目的、原理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再进行操作示范,最后由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盲目的模仿指导老师的操作过程,被动的完成实践任务。

3.教师队伍素质不能达到实践教学标准

大部分“双师型”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虽然学历高,但缺乏实际生产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一部分从生产一线聘请的人才,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较弱,这些教师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构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结合当地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条件,对专业课程实践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经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专业认知实践教学

专业认知实践教学需要贯穿学生的3年学习生涯。在第一学期由专业老师带领新生参观,使学生了解园艺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和专业学习环境。在二至四学期结合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参观本地的植物园、花木市场及园林、花卉等生产部门,展开调查了解专业背景及相关行业信息,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程实验实习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主要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关理论的验证,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在专业实训基地进行单项技能操作训练教学,为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通过在田间、温室、大棚等处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课程之间整合和协调后,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包括园艺植物的种类识别、不同种类的繁殖、生产、养护技术等主要环节。

3.专业综合实习实践教学

专业综合实习实践主要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温室大棚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训练场地,使学生完成综合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四、五学期,结合专业特点,将实习内容按不同类型分为果树、蔬菜、花卉三个方向,成立三个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利用专业综合实习课和业余时间完成一周年的园艺植物的温室繁殖、栽培、田间管理等实训。

4.毕业生顶岗实习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借助校外实习基地,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将学生安排到相关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及管理环节,进行3个月的顶岗实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运用能力,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为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提供平台,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如讲解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茎、枝、芽特点等,可采用幻灯、图片、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媒介进行展示;还可以带学生到生产现场去参观,了解园艺植物生产的工厂化流程及技术环节。采用直观法教学,直观生动、信息量大、学生容易接受,还能适当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2.采用责任制承包管理,实现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训练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单项技能训练,如园艺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都是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导致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差。针对这种现象,需将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组织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如以5~6人一组为单位,实行承包责任制,负责管理某类园艺植物的育苗、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等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边做边学,遇到问题时会自觉查资料互相讨论或向教师请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建立实践考核体系

建立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各门课程的实验成绩、教学实习成绩、专业综合实习成绩、毕业生顶岗实习成绩。成绩评定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指导老师评分,让学生参与评分,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观察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实验实习结束学生都要递交实验或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实习表现和撰写的实习报告客观地进行评分,再综合学生自评和互评成绩给予考核成绩。

四、结语

园艺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结合园艺生产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园艺毕业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156-03

1 实践教学教改的出发点

实践教育是园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现今社会,面临企业对知理论、懂操作的技术型人才极度需求的现状,加大教学实践,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计划及方法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1]。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2]。园艺专业是专业知识和应用型齐头并进的专业领域,园艺生产加工对于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加强对园艺专业同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现代园艺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3]。

2 园艺专业面临的问题

2.1 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程度比例失衡 “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只有理论而不懂实践无异于只有将军而没有士兵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迟早会全军覆没。相当一部分学生过于专注理论课的学习,无视科研实验的重要性,只懂得“纸上谈兵”。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掌控程度比例的严重失衡。甚至一些学生由于心高气傲,盲目自信,课堂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够完全掌握,在实践中更是眼高手低,导致成绩的下滑,能力的缺失。以至于部分毕业生无法达到相关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不高。

2.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所学理论课程的繁复多样等原因,使得实践教学的课时数明显被压缩,有限课时的实践课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完全领悟及理解,更无法谈对某一门园艺技术的掌握及精通。实践课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起到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与探索的目的。致使学生τ诮窈蟊弦邓择企业的适应性较差,就业现象不容乐观。

2.3 毕业生质量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由于园艺课程的多样性以及课时数的有限性,使得每门课程所分配的课时数较少,不能使学生系统地学某一方向的课程,只能略知皮毛,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目前大多园艺相关企业的涉及面意味着企业需要的是,对某一方面或是说某一方向的知识掌握全面的毕业生,尤其渴求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或是参加过科研实验的学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达不到,无意造成就业率低的现状。

与此同时,由于应试教育,考试成为了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此,部分学生抱着“及格万岁”去面对学习,对于今后就业方向没有目标与规划,失去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致使四年本科的学习没有收获,毕业生基本的要求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质量不达标,成为了压低就业率的“主力军”。

2.4 教学培养模式单一,科研项目缺乏 目前大多数园艺专业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填鸭式”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性。学生自学时间、技能训练缺失,无法自助确立发展方向,自由选择研究方向;缺乏探讨式学习。同学之间思想与知识点的交流较少,团队合作与探讨能力较差;实践课程与科研项目较少,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机会。同时专业的指导教师及团队的缺乏使得部分科研项目没有足够的可行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园艺专业的毕业生没有良好的岗位转移和适应能力,对于今后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缺乏像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模拟将经济技术承包”的改革与创新[5]。

3 目前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分布

3.1 大一:公共基础课学习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此部分的学习虽与专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现如今社会更加欢迎全面发展的有素质、有能力的高精尖人才。基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现状更加贴近,所以此部分的学习不容忽视。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可以以这部分知识为平台,进行后期学习的探索,最终从这部分知识学习中获益。

3.2 大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部分的学习是对公共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专业课程的一个初期探索与学习。所以这一时期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过度阶段。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数学、化学、生物生理、土壤、气象、计算机等诸个方面。其主要学习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掌握最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大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而坚实的基础。同时相关课程的实验课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心与兴趣,并且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实践出真知”,在亲自动手实验后,学生更能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领悟,从而得出更加让其记忆犹新的感受,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对于计算机方面的学习,则更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现如今社会高度发展,现代园艺也不断向信息化、技术化方面前进,企业更加需要掌握了一定计算机水平的高科技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及现代园艺企业的需求,开展计算机方面的学习就显得恰如其分了。

3.3 大三:专业课 专业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这部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海南大学园艺专业而言,2015级的教学计划中增添了果树学、蔬菜学等课程,相应的减少了园林设计方面的部分内容,这也是与当今社会现代园艺企业需求进行一个对接的具体表现,以期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今后就业岗位的种种需求,同时可拓宽学生就业面,对于部分考研的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当然,专业课的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中之重,对于今后发展的优劣起到不小的决定作用。所以,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理论、实践必备知识了解掌握的同时,也应与现代园艺企业需求相对接。

3.4 大四: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对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进行补充学习,最终获得独立的工作能力的一个过程。毕业实习对于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时机,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演习。当然,毕业实习也是实践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

4 实践教学教改

“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无疑会让学生走入“纸上谈兵”的误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实践中得到一些体会,并进一步扩充知识面,提高操作动手的能力,获得专业技能。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实践课程改革的急迫性。

4.1 第1~3学期 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科目,进行相关的实验实践活动。例如化学、生物学等的基础实验课必不可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具体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探索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对于专业方向的课程,如果树、花卉、蔬菜、草坪等,应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大致了解其实践所需的器材,涉及的知识点,并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4.2 第4~5学期 由于现代园艺企业更加需要有专一知识的高精尖人才,所以在这一学期进行人才选择方向学习和教学,进行专项培训。

4.2.1 专项培训的目的 现代园艺企业需要的是“术业有专攻”的人才。结合社会需求,增加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在重点知识讲解的同时,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6]。教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专项培训,达到学有所长,精益求精的目的。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及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2 具体方案 专项培训的内容分为两方面,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具体采用“大组套小组”的开展形式。

(1)将专业分为果树、蔬菜、花卉、草坪4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的成员组成1个兴趣组,共计4个兴趣组。

(2)每个兴趣组分为4~5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

(3)每个独立的兴趣组成员之间进行探讨学习。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对不同方向的兴趣组进行独立授课,成员进行统一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小组探讨,最后进行组间交流分析。以期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取得良好的教学、学习成果。

(4)兴趣组之间进行定期的交流。因为均属于园艺方向,所以兴趣组之间的学习内容会有许多的重合点。通过兴趣组之间的经验探讨,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对于本方向今后的学习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收到满意的成效。

(5)实践教学。根据海南大学最新出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农场之开心农场”项目,结合现有的土地及设备资源,采用以下方式的实践教学:每一个小组分配120m2的土地(60m2为一个单位),提供每年1 600元的资助费用,用以实践或实践教学所需工具及水电费;提供首次种植所需种子、有机肥料;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现场指导教学;小组之间对土地进行独立管理;定期进行组间探讨以及成果验收。

学生在实践动手管理地块的过程中收获经验,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及生理特性和栽培养护方式。边学习边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实习及工作打下基础。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动手的能力,挖掘学生探索发现、自主学习的潜能。

4.2.3 教学条件 海南大学建有农学基地,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并在进一步完善教学以及基础设施。同时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橡胶所等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4.3 第6学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园艺企业现状,掌握园艺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状况,寻求学习动力,在这一学期建议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以期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进步[7]。可由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方向,带领学生进行相关企业的参观考察。学生通过企业参观,与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方面的学习与探讨,有利于解决原先遇到的栽培难点,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拓宽视野。同时与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交流,了解现代园艺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今后的就业前景,可就一些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进行思想互补,达到共同促进的效果。当然,也可将实习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想运用到小组的实践课程中,可以与组间成员及教师进行进一步探讨交流,更加有利于教学相长。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创造与思考的能力也在不断得以提升。

4.4 第7~8学期 大四由于要完成业论文的设计,所以第7学期主要进行相关实验,主要是学生与课题有关的实验室进行学习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部分实验器材的操作使用,了解实验药品的成分,学习文献资料的查找,提高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并且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8学期,作为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学生外出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或实训。在企业中学生会与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及学习。从基础的植物培养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学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会成为其进入社会并成功从业的一大助力。同时,与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相比较,研究学习的方向更加明确,目的更加专一,学习的内容也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5(2):4-5.

[2]佚名.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9):48-52.

[3]别之龙,向佳玲,杨仁海,等.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05-109.

[4]郑小艳.“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及育种”实验项目式教学改革探索[J].新校园:阅读版,2015(10):102-103.

园艺毕业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41-03

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园艺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园艺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适合基层工作的园艺人才的匮乏却严重阻碍着中国园艺产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内园艺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快速融入现代园艺产业的运作。

因此,迫切需要对园艺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性改造,逐步建立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顶岗实习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对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成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推行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

1.一个教学理念。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实践性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全面改革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实践性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进而形成了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岗位实习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

2.两个培养阶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技能培训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把产业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在技能培训阶段,一方面独立设置了多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的学分课程;另一方面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观赏园艺作物栽培等十多门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改造,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引入实作业。在企业实习阶段,我系建立了跨度为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实习制度,在园艺企业(公司)中设立实习基地,通过真实的企业氛围和开发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3.三项保障措施。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实践性教学理念的实施。三项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1)运用满足实践性需要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性实践教学的需求,我系全面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主干课程中大范围采用双模式教学、全国统编教材和现代教学技术。双模式教学是指主干专业课程拆分为理论课与独立实训课两门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等为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交流报告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报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把实践能力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把企业回馈引入教学评价体系。我系把实践性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加大了实践环节在评分中的比重(要求40%以上),形成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体制,并将实结、专题报告、实训产品作为学生的考核指标,在一些课程中引入了团队评分制。我系还将企业反馈和实习生/毕业生调查引入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收集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来指导教学和课程设置,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以素质培养的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我系坚持以素质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室内实验室、露地栽培实训场、设施栽培实训场构成实践性综合实验环境,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近三年来,我系得到了广西区教育厅和区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并投入经费100多万元,先后完善和建立了园艺实验室、园艺标本室、插花实训室、园林工程设计室、园林绘图室、栽培实训场、果树实训场、园林教学花圃、设施实训场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场)。

4.四门实践课程。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四门特色化的实践性实践课程。针对操作性园艺人才应具备的个人独立操作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我系目前开设了四门阶梯状的实践实践学分课程:(1)课内实践教学:培养进行园艺生产所必备的设备熟练操作与应用能力;(2)技能实训课程:培养团队合作性实践项目生产能力;(3)生产实践课程:培养系统性实践项目适应与操作能力;(4)毕业实习实践课程:培养企业实践项目适应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改革了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在三个层次组成的实践教学法体系(详见下表)。

1.操作技能与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形成。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学习,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大量的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教学改革之前相比,减少了大量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针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

2.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形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立了实践比重大,又有一定理论教学的实践课,通过实践课对园艺技术的大量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初步掌握园艺技术的实践内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完成。

3.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形成。综合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训基地生产实习,并到园艺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跟班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通过第三学年最后一个学期的到园艺企业(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达到毕业后胜任园艺专业管理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学生的基本技能形成之后进行的,从而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系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为期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公司)实习。学校在一些知名园艺企业(公司)中设立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作和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直接感受产业界的脉搏,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我系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前需与企业、学校分别签署实习(就业)协议书,明确各方责任,按照协议规定开展实习工作。学校采用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与实践实习单位的企业导师保持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线的情况,针对学生个人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学生也必须定期向学校和指导老师反馈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4.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1)新方案中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设置相同。以综合证估体系取代一次性考试,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取代单一闭卷笔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体系。(2)成立毕业论文指导考核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考核、答辩、评定。(3)对于学生所掌握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进行口试、笔试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技能测试。第三年到公司实训即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实际表现,工作完成情况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测评与考核。

园艺毕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43-03

1 园艺实践教学现状

园艺专业隶属大农学,包括蔬菜、果树、观赏园艺及茶4个方面内容,有育种和栽培2个方向,目前全国有70多所大学(含农业院校和非农业院校)设有与园艺相关的专业[1],加上科研院所共有100多家授权培养单位,其招生人数已占到整个高校农口招生的1/6,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2]。在多数开设园艺专业的院校中,蔬菜学占主体地位。尤其是设施蔬菜产业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6]。在园艺人才需求方面调研表明,蔬菜占42.8%,果树占28.5%,花卉占28.7%[7]。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逾8 000 t,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部分类型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我国设施果菜单产约为荷兰的65%[8]。因此,园艺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有着较大的技术差距与挑战。

园艺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无论学生是走研究型还是技术型道路,均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招进的毕业生是即用型的[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分低能”的人才不应该是本科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品。

很多高等农业院校都将实践操作教学列为必修课[10-12]。即使像浙江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其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也包含2个学分农事操作课;北京农学院于2002年率先出版《农事学实践教程》教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农事操作课课程性质定位为必修课,授课计划是1.5个学分,分3个学期完成,说明农事操作课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应该占有重要一席[13]。在近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大部分学校减少了理论课教学学时,增加了劳动实践课程学时[14]。安徽科技学院已定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2010年园艺专业遴选为校级特色专业,在总学时减少下增加了14 d集中时间的教学实践实训。美国高等院校设施园艺课程教学也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5]。然而,目前我国园艺学实践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园艺实践教学突出的表现为领导不够重视

领导不够重视表现为:就课程设置而言,大部分学校总学时数减少。在高喊重视实践的同时,却把一些重要的园艺课程包括基础学科和园艺劳动教育删减,平时分散性的用于消化理论的实践操作被整合为集中或企业参观性实习,实践学时虽未减少但效果却不如从前。再者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更多的是注重生活、室内硬件的建设,但室外条件、内涵却落下了[3],或一律地以发表SCI等期刊论文的数量来评判教师的业绩。其实全国性的硬件投入也不足,软件却越来越软。究其根源,从校长到教务长、二级学院,鲜有能做主的园艺专业的科班领导。在现行的行政、外行说了算的大背景下,一线人员感觉到的就是“不重视”。 领导认清园艺教育中的实践因素的重要性、还原园艺教育的本质[14],是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的根本保障。

2.2 教师队伍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因为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大多以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追求,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造成了我国出现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紧缺的局面。园艺业特别是设施园艺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而且兼业化日趋严重,缺乏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设施园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达到教育效果,必须加强对优秀师资队伍的培育。

虽说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教师教育层次有所提高,但是高校培育的博士生、硕士生实践能力较差,田间技能较薄弱,无法满足园艺教育中劳动因素的需要[16],与现代园艺教育中要求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在德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聘用教师要求具有大学毕业后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有效保证应用型高校的培养要求得以实现[17]。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园艺专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一味追求高、精、尖的分子生物学知识,而对劳动技术嗤之以鼻。此外,从事园艺教育年龄偏大的教师,尽管他们富有较强的劳动实践能力,但缺乏专业进取心;而年轻教师则不愿意继承劳动实践传统[16]。由于相当部分教师不适应,劳动实践课程已变成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14]。

2.3 农科大学学生的“大学精神”正在消失

多数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一是没有充分的专业思想基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很低。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教育功利性也逐渐增强,学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提升自我修养及获得更多知识,相反更多地是关注未来的就业状况。相当数量学生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园艺专业不够了解,加上思想浮躁,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不认真[1,18]。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接收的毕业生减少,而公司企业要求应聘学生具备实战经验,加之一部分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尚无工作经验却又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园艺专业毕业生一度出现相对饱和或相对过剩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该局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负面效应,对求职心切的他们来讲,厌学情绪高涨。因此,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牢固树立其学农爱农思想是新时期园艺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二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多是在幸福的摇篮里长大,为了考大学,家长为他们代办了所有能代办的事情[3]。人进了农业大学、心还是进不了农业大学,加上受社会偏见的影响,对农事操作课天生有一种抵触的情绪[13],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上大学正是为了不“修理地球”,摆脱农业,此种思想不易转变,可能贯穿本科4年,在埋怨中毕业。

刘源霞等[19]的调研表明:87%的用人单位认为农科专业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与往年毕业生相比有滑坡倾向。各涉农单位领导及业务骨干普遍认为,近几年来所引进的农科大学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实践经验,好高骛远。

2.4 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由于高校10多年来不断扩招,园艺专业的招生数量也相对多了,但教学实验基地仍然是原来的地盘不变,有些实践基地甚至被毁掉而建楼或是建教职工住宅楼,毫无疑问,这样的实践教学场地是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的,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20]。实践基地缺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工具也较落后[1],教师中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致使教出的农科学生只会在黑板上写出种植理论[19]。

由于基地的开放性,实践过程的管理及其责任的划分很难,因此栽培实践教学很难有始有终。基地常是“除了锄头铁锨,就是荒草一片”的凄惨现象,加之蔬菜产品容易被偷盗,致使教学科研的成果得不到保证,因此教师和学生管理积极性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给实习学生和外界参观人士带来不良影响[21]。管理体制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从事实践教学人员的编制很少,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此方面的人才更难引入实践教学岗位上。高水平人才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的层次也无法得到提高。另外,实验实习工作量较大,但现行工作量计算方法所得的较少,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20]。

2.5 实践操作环节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常规的学期期制不适宜

我国现行绝大多数涉农院校为一年春、秋2学期学习期制,鲜有(试点)3学期制。在蔬菜生长旺盛期,特别是暑期前后,学生或需应付各种考试或放假,使得学生在蔬菜等园艺作物生长盛期的管理训练处于空白。常规的教学计划安排的只能是零散的操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21]。黄 炜等[22]认为园田训练的时间集中有限,常常受到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而不能深入进行,仅进行示范操作,内容不系统,训练强度不够。以课程和教研室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制也导致缺乏交流、封闭运行的问题,一些训练与园艺植物生长周期存在矛盾,学生不能全程参与田间管理,连续性难以保障,致使实践教学只能在低水平徘徊。王华森等[23]也认为实践教学应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因此,有必要建立短学期制,即增加暑假学期。

2.6 实践操作过程受教师教学观念和对师生双方评价方法的影响更大

除了存在的时间不足、资源不足、实习教学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外[24],现在很多实习、实践多是参观,学生只是看热闹、走过场,使得实践课流于形式,根本不能学到专业的精髓[1,25];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应付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不负责[13]。

同时,实训考评体系不科学。由于实践教学时数模糊,导致有些师生认真完成一定学时的任务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肯定,而个别一次都不组织和参加的师生倒有较好的声誉。由于实践教学与实验课都需要在开课前做准备工作,特别是学生人数多时,准备工作量也不小。因此,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提高实践教学计算系数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认可教师付出的努力,避免有意或无意打击教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防止一些教师不愿从事农事操作课教学的事件发生[13]。对学生的考评不能仅仅侧重于考勤、劳动表现、纪律性等表面的内容,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试验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评判不足。此外,园艺作物生长周期长,实践训练效果不能及时、客观地反映与评估出来[22]。

3 建议

实践教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26]。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和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为“3+1”(3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改革中,应该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1],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7],进而提升园艺学科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正视:全国许多农业院校正在踏入一个误区,即重点依托校外实习基地,而忽视校内基地的作用,把“旅游”、“走亲戚”当成每天的生活;依靠校外聘来的专家(实为“徒留其位”),而打击校内教师的积极性,或“宾主不分”。不能完全寄希望于“1”,还应重视“3”,否则将会变为“3+one”即将“3+玩”。最终不能达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园艺专业人才的目的[24]。为此,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重新对园艺实践操作以下几方面进行专门性探索与研究:一是影响实践教学的因素与条件研究;二是实践操作教师的技能与素质研究;三是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筛选、时间安排及具体实施方法研究;四是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系统、过程控制,形成学生自主约束机制,必能提高以蔬菜学为主体的园艺实践教学的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汤青林,张洪,周志钦,等.园艺学本科专业现状及改革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5):231-234.

[2] 周静波,张鑫,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4-46.

[3] 张真和,陈青云.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蔬菜,2010(6):1-3.

[4] 陈广辉,冯建灿,李继东,等.园艺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5):37-39.

[5] 崔长辉,齐心.蔬菜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探讨[J].吉林蔬菜,2012(3):55-56.

[6]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蔬菜,2012(5):1-12.

[7] 赵长富,周巍,王维.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8):51-53.

[8] 刘华锋,狄海霞,杨俊杰.设施园艺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林业,2011(8):35.

[9] 潘凯,吴凤芝.园艺专业本科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模式[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257-259.

[10] 张林青.《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7-168.

[11] 吴强盛,邹英宁,刘乐承,等.园艺专业优秀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101-103.

[12] 冯志红,张慎好,李晓丽,等.新就业形势下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94-97.

[13] 胡又厘.试论农事操作课程的教与学[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9-60.

[14] 刘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6):32-37.

[15] 胡小建,陈海生,雷竹锦.美国高等院校设施园艺课程教学特点及其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211-212.

[16] 胡建斌,李建吾.初探农业高校园艺教育与教师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131-132.

[17] 张爱慧,朱士农,崔群香.适应设施园艺业发展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86-187.

[18] 张志忠,佘文琴,关夏玉,等.南方设施园艺栽培类课程教学的调查和思考[J].南方农业,2012,6(3):65-68.

[19] 刘源霞,兰进好.农科类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与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5):75-78.

[20] 李峰,潘介春,何新华,等.加强果树栽培学的实践教学 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思[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3(S1):174-175.

[21] 轩正英.强化蔬菜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1):101-102.

[22] 黄炜,逯明辉,李大伟,等.园艺专业《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89-190.

[23] 王华森,符庆功.基于创新教育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57-258.

[24] 刘乐承.我国高校园艺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2011(1):217-218.

园艺毕业论文例9

作者简介:魏巍(1981-),男,安徽淮南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夏海兰(1981-),女,江苏盐城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74-02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驶上了快车道。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业难的潮流已经席卷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面临新情况:不少硕士生逐渐放低姿态来切分原本属于本科生的市场份额,本科生遭遇“论技术能力比不过高职生,论理论深度又强不过研究生”的尴尬局面。

一、毕业生的就业趋向

总体而言,近几年我国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可归纳为:一是考研,二是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三是创业。其中,考研包括跨专业考研和在本专业领域内考研;就业又可分为专业对口和非专业对口。就业趋向:无论是在就业的区域选择,还是在单位选择方面,均表现出市场经济导向下的人才流动特点。在区域上,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聚集;在行业分类上,主要向高产值、高收入行业聚集;在单位性质上,主要向企业单位聚集;就业方式上也逐渐呈现出灵活性趋向,这是市场自主调节的必然结果。[1]

自实施双向就业选择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式上逐渐呈现灵活性的趋向,淡化了“专业对口”的传统观念,这在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上有所体现。以淮阴工学院近5年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专业对口(从事园艺及相关工作)的约占三分之一;非专业对口(企事业就职、自主创业、研究生学习、学生村官、服务苏北计划、西北计划等)约占三分之二。

二、江苏省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江苏省地处沿海地区,属经济发达省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相对较多,就业环境相对较好。但各行各业的就业竞争依然相当激烈,究其原因主要是需就业的生源过多,大致情况为:省内生源的学生基本选择省内就业,省外就读的江苏籍学生回省就业居多,省外生源选择在江苏择业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再加上往届遗留下来的未就业生等。仍以淮阴工学院近5年园艺专业毕业生为例,从省内就业的毕业生来看: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就业人数比例约为57.6%,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就业人数约为23.2%,苏北(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5市)就业人数约为19.2%,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就业。省外就业生主要集中在上海、安徽、山东、广东、福建、湖南等。上述调查表明,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多数园艺专业毕业生会首选江苏省,其次是以江苏省为中心辐射到临近的省份和城市。这也与徐向东提出的“毕业生向往经济发达、生活质量好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预期收入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流向的重要原因”的研究结论相吻合。[1]

三、园艺专业学生培养状况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2]其教学体系又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两课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等多种形式。以淮阴工学院为例,学校设立园艺本科专业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期间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学士学位授予评估等工作,并不断吸收、借鉴了其他高校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做法,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实践学分的比重,然而,理论学分所占的比重还是远远超出了实践学分,教学的重点依然是向理论倾斜,这可能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在本科专业培养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方面,理论教学易被监督、考核、量化,通过一定学时的授课,可以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效,而实践教学却没有这样的优势;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如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指导与考察,经费的投入,交通等等,涉及问题较多,需全面统筹,才能保障实践的顺利开展;再则,即使实践学时跟上了,对实践的实际效果也难以客观评价,所以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的弱链环节。

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

1.加强观念引导

在就业政策上,我国早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一设置专业、包分配工作,转变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实现就业。政策的调整,促使学生对自主择业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解决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观念引导,学习观、就业观念的引导应贯穿专业培养过程的始终,从入学教育时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专业特点进行有意识的前期规划。对那些在就业观上认识片面(例如非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进等)的学生,要及时关注,既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也要引导其开阔视野。

此外,在学习观、就业观的导向下,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努力为就业赚取资本。看似就业时手里证书很全,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通过的这些应试资格考试,仍可能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短期获取的知识、技能储备也如同空中楼阁。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鼓励学生下企业、进一线,以获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指挥棒,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体现当代性、前瞻性,决定了高校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这五个方面构成。[3]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围绕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特别是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完善,竭力做到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和个体性的统一,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这一培养目标。

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蔡元培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通常高校配置的实验室基本上能满足实验教学所需,但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场地、经费、管理等因素制约,往往发展滞后,使学生无法完成对园艺产品产前(规划)、产中(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管理)、产后(保鲜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等多个环节的实训。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往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实习基地每年接受学生到基地实习,帮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由于区域间隔,往往学校和教师与基地联系较少,缺乏与基地间的信息反馈;另外,校外实习基地与学校属于合作关系,实习基地的单位属性也与学校存在差异,致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有机衔接也难以掌控;还有一部分是靠个人关系联系接洽,其随意性较强,表现为监管、监控不到位,其安全问题也往往被忽视。

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注重:科学制定实训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选配专职人员担任专门实训指导老师,构建理论与实践衔接、校内与校外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学生实践的刚性需求。

4.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模块设置

当下众多高校都在努力凝练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然而,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企业接轨,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需回炉重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这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环节的通病,其根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生素质与岗位能力的脱节。

就学校教育而言,应努力整合资源,培育出相关领域内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重点实验室等,依托这些平台的发展,不断促进理论和实践各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融合,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模块设置,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平台提早介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效,使学生在科研探究中消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进入“平台+模块”的良性轨道。

5.根据企业所需,调整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近几年应用型院校的普遍做法,一般合作项目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领域。从企业而言,通常需要高校提供能满足企业所需的专门型人才,最好是量体裁衣,压缩不必要的、低值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设置专业,实现独家打造、定向培养。那么,这就需要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入手,勇于舍弃无关紧要的、重复性的课程,把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体现“应用型”特点,摆脱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如此,高校为企业输送了专门人才,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率;企业也获得了所需的人才,降低了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训成本;毕业生也能够在就业后迅速上手,独当一面,这样既提高了就业满意度,也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赢局面。

五、结语

前人调查结果显示[4]:大学生所就读的专业越能满足市场需要,自身实践动手能力越强,他们对就业待遇、发展前景、保障性等方面的期望值也就越高。然而从现实来看,实践的缺乏或不够深入,使得大学生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不突显,大多数毕业生预定的期望值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人才培养应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实践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办学成本,也要考虑校内外培养路径的建构与完善,更要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积极引导、平台搭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零距离接触到大型的现代园艺公司,了解其运营及所需人才的状况,真正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做到提前规划、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徐向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特点及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9-82

[2]李欣.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大学学报,

园艺毕业论文例10

音乐学在艺术类专业中属于一个综合性专业。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艺术类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本专业学生既懂得吹、拉、弹、唱,又学过有关专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故而就业领域比较宽泛,如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影视部门和学校等。

【主要课程】: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中小学校从事音乐方面的教学工作和电台、电视台担任节目的音乐编导,同时还可以从事音乐演唱或创作工作,属于自由职业者。

【开设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

学前教育(音乐方向)

学前教育(音乐方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艺术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资。该专业通过对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声乐、钢琴、舞蹈与编排、美术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读写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作品欣赏、和声曲式与幼儿歌曲创编、幼儿歌曲弹唱、儿童合唱指挥、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与技法、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儿童文学、形体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美术、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奥尔夫教学法、幼儿园游戏论。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幼儿园、幼儿师范院校、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相关出版部门等部门从事幼儿教育、儿童艺术辅导、社区文化管理及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

【开设院校】:湖北师范学院、常州工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等。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和演出团体,如音乐演出团体、戏剧团体、广播影视部门等单位从事音乐创作的专业性音乐人才。

【主要课程】: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音乐史、戏曲史、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现代音乐分析等。

【就业方向】:可以到唱片公司、剧组、电视台等部门从事音乐创作和一些音乐演出团体或公司担任音乐制片人,同时还可以到中小学、艺校等教育机构任音乐教师。

【开设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指  挥

指挥专业考试时十分注重对视唱练耳、和弦听辨的考查,同时对考生的演唱和钢琴弹奏水平有一定要求。该专业学制多为五年。我国目前音乐界的指挥人才屈指可数,有时一些高级别的音乐会还不得不邀请国外著名指挥家参与演出。所以高学历、高素质的指挥专业人才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且被赋予了代表中国形象的寓意。随着我国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建设及艺术团体的发展,指挥人才将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本科毕业后,到一个文艺团体谋一份乐团指挥或合唱指挥的差事应当不是件难事。

【主要课程】:指挥、乐队学、合唱学、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钢琴、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艺术概论、合唱、声乐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中等学校专业教师、青少年宫合唱团专业教师、社区文化馆站文化干部与从事社会艺术教育的师资以及专业团体的合唱指挥等工作。

【开设院校】: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声乐表演、教学工作的专门性人才和从事相关音乐活动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养,该专业学生将掌握声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完整的艺术表演能力与技巧,且具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并在声乐教学与音乐艺术活动组织中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与集体创造合力。该专业的艺术实践包括大型声乐作品音乐会的排练与演出。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发声技巧训练、歌曲演唱(美声、民族、流行)、合唱、钢琴、形体、舞蹈基本功、歌舞排练(流行歌舞排练、音乐剧剧目排练、组合演唱排练)、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民族与民间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制作、流行音乐概论、艺术概论、表演、形象设计、录音演唱实践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流行音乐演唱

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培养具备流行音乐演唱及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演艺公司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培养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流行音乐演唱和表演的基本理论,接受相关技能的系统训练,娴熟运用演唱及表演的专业技巧,并具有较高的流行音乐综合表现能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会安排系列音乐会、社会活动比赛、学期专业汇报等作为其艺术实践。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乐理、钢琴、和声、声乐、台词、形体、舞台演唱实践、节奏训练、歌曲写作、录音棚实践、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西方流行音乐史、世界音乐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中国乐器演奏

中国器乐演奏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国乐器演奏表演、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相关音乐活动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乐器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完整的艺术表现能力与技巧,且具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与表现力,并在中国乐器教学与音乐艺术活动组织中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与集体创造合力。

【主要课程】:主修乐器、副修乐器、重奏、合奏、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

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相关音乐活动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弦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完整的艺术表现能力,且具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与表现力,并在管弦乐教学与音乐艺术活动组织中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与集体创造合力。该专业艺术实践包括大型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的排练与演出。

【主要课程】: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主课、管弦乐合奏、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基本乐理、和声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

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

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键盘乐器演奏、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相关音乐活动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键盘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完整的艺术表现能力与技巧,且具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与表现力,并在键盘乐器教学与音乐艺术活动组织中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与集体创造合力。

【主要课程】:钢琴课和键盘教学法、合奏、随行、服务打、剧目、键盘和踏板技巧、演奏会和个人风格的发展。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南京晓庄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同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

流行音乐演奏

流行音乐演奏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独奏能力及乐队合作能力,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演艺公司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流行音乐演奏乐器的基本理论,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独奏及乐队演奏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和声、乐队合奏、作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音像技术(音响工程)

音像技术(音响工程)专业为游戏、影视、动漫行业培养掌握先进传播技术和熟悉音乐产业运作规则的应用型音乐创编人才和具有经营谋略和音响现代管理知识的,并专门从事配音、配乐、声效设计、编辑、合成等工作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传媒人才。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电视音乐音响、电视录音、音响技术、录音艺术、彩铃制作、广播录音、摄录编技术、舞台音响调控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