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影像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5:18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例1

二、影视与文学复杂共生的局面

影像艺术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6月在南京举办了“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各自做了主题发言和探讨。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主题的学术会议,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不同门类艺术的共同规律,并以此寻求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原理。当代各种媒体视屏的传播功能,使人们感到图与图像在传播中的“读图时代”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如何理解“读图时代”中“图”的概念和含义,是图还是图像,如何区别,一些学者试图把戏剧戏曲和影视中截取的“图”作为“图像”,并以此探讨“图像与表演”的课题。但问题也就随着学者们的探讨出现了。图与图像,我们究竟作何理解。它们仅是概念不同而内涵一样吗?显然,由于一些学者把图与图像混用,或看成没有区别的视觉文化,因而探讨结果依然是表演艺术范畴之内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图像——造型艺术的问题。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图像与表演”或者说造型艺术(美术学),与表演艺术(戏剧戏曲影视学)的关系,需要依赖艺、术学理论的原理来思考图与图像的概念与内涵等问题,并以此解决好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学理关系。

一、图与图像

“读图时代”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图”与“图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也不同。所谓读图时代的“图”并非都是图像,故此人们才感受到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与平面化。读图时代的“图”多是一种后文化时代的产物,其特征是简单、浮躁、肤浅、无深度、游戏性,最大限度的碎片化。“碎片化”是“图”的总体特征,我们也可以将“图”称为“图片”,但不可称为“图像”。图像,具有独立性、完整性、自足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它不是偶然的符号集合。图像的“孕育性”具有图像学和叙事学的意义,可阐释,可叙事,包含了某种意义(象征、隐喻等),是“图”与“像”的整合,具有独立意义的传播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学方法是“左图右史”。即“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郑樵《通志略·图谱略》)“图”指的是图形,“像”指的是图形中深藏的含义。《说文解字》云:“像,似也”。段玉裁注:“然韩非之前或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日,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日,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嗣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段注提到了“图像”,意在解释“像”的出处与来历,像与爻辞功能大体一致,故圣人以像释之。《易·系辞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系辞下》又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天文”实为观天象(像),与“索图于像”,说明了二者合二为一的“图像”,自有深妙的玄机。《易·系辞上》所指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图”,当为“图像”理解,很有玄机可阐释。当今“图像”与西说融合,基本上属于美术学(造型艺术)意义的范畴,有独立的自足的编码符号系统。即显示了母题、主题、意象、形象、结构以及相关联的系统,这与西方图像志与图像学有关分析和阐释的对象——图像的理论有关。因此,图像一系列的编码符号(图像逻辑)隐藏有深刻的含意,具有阐释学和叙事学的意义。不仅如此,作者(艺术家)赋予给图像的精神与情感是丰富的和完整的。当然,一些折射了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等价值的具有可阐释性、叙事性的摄影作品,也因此可作为图像来分析和阐释。

图不具有上述所说的图像的编码符号与意义。图是时间过程中一瞬间截取的片段,是非独立性、非自足性和非系统性的时间碎片,不孕育整个时间过程,其精神和情感也是散碎的。因而,图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无叙述性。如一些出现在影视、戏剧戏曲或舞蹈表演中一个画面的截取图——剧照,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就是说,无法从图像志的辨析到图像学的阐释,没有叙事的性质。如同连环画中每一页都是图,不完整,没有独立性,不可阐释。概言之,图的碎片特性,缺乏图像逻辑的系统。正因为如此,连环画的图才配以文字,并且由众多的图构成一本可阐释的、可解读的具有完整性的连环画。连环画的每一页仅仅是孤立的图,而不是图像。影视、戏剧戏曲和舞蹈等中截取出来的图——剧照,仅仅是图而已,而不是图像。今日流行的动漫(学科上归属影视戏剧戏曲学)、网络上流传的照片,等等,皆为图,非图像。正是应为这些“图”充满了我们的视觉世界,我们才惊呼读“图”时代的来临。但仅仅是“图”的到来,而非真的“图像”的到来。因为我们的视觉文化大都是图,所以我们感到今天的“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觉着肤浅。而真正的图像却受到图的冲击,使我们难以辨认,或根本没有认识到图像本身到底是什么。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图像与表演无法辨分:图像就是表演,表演就是图像。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主要问题在于把图与图像混同了。

图像包含了最基本的单位或元素——母题、主题、意象、结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符号等。人们通过对母题的分析与辨认,最后进行图像学对主题的阐释与研究,这是对图像的基本研究路径和研究手段。这就涉及到图像的符号以及编码问题。19世纪西方产生的图像学理论主要是对古希腊和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图像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并由此使艺术史研究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学科中。法国艺术学家埃米尔·所著的《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便可使我们了解图像学研究的对象,并由此也了解西方“图像”一词所指的含义了。图像学成为艺术史学家对图像隐藏的某种文化、思想、宗教或历史最完美的解释。阐释和研究的这些图像本身有这样几种特征:其母题或主题隐含或象征了某种意义,显现了它的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宗教性和叙事性的特征。西方最早被认可为图像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些被今天称为宗教的和古典的“艺术”。它们是由“艺术家”依据某种意图而创作的。某个艺术(图像)体现了某个“艺术家”思考和表达的意图,或者表现了他者(教会或赞助者)的意图。“在12和13世纪意大利和法国艺术中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即,艺术家直接和精心地从古典的母题中借用了母题,却把异教的题材改变成基督教题材。”母题、主题、意象等,都是经过艺术家或赞助者的意图来编译符号构成了图像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由此产生了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图像还具有符号学的意义。结构是图像隐含的内容之一,是符号系统的编码程序。如何构图画面,如何取舍母题或意象,并从各种构成关系中产生某种特定的主题,这就是创作者所要思考的结构要素。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图像,是创作者与赞助人(教会组织)共同完成的艺术(图像)形态。当代学者研究与阐释它们,提出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肖像学(圣像学)的概念,“肖像学是艺术史中研究与艺术形式相对的艺术题材或含义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这些中世纪的艺术(图像)具有象征意义、为现代人难以知晓的隐喻,以及它们隐藏的事件和某种可叙事的关联情节,才被研究者称为图像。在西方,图像显然包含了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与雕刻,通过运用图像学方法研究,揭示这些图像在中世纪宗教文化系统中的现象和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图像所暗示出来的宗教思想与其它观念。图像学研究不仅仅是针对宗教艺术图像的研究,也包含对古希腊艺术(图像)的研究,其实际目的还是因为中世纪宗教艺术中,借用了古典艺术的母题,但因某种主题的需要而使母题发生了变异。图像学正是要阐释这种变异而叙事新主题的含义。因此,图像学研究和阐释的是,西方各个时期图像所显示的文化形成和变迁,以及这些图像隐藏的文化、社会、宗教、思想与政治的意义。西方现代图像学转向对所有图像领域的研究与阐释,因为图像中最要的是它包含了思想与观念,显示了图像中某种历史与观念。

不难理解,图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造型艺术,是空间艺术的概念,非时间艺术的概念,是艺术家的独立创作的作品(图像)。艺术家在创作作品(图像)时,都有自己的思路、观念和企图,这就是我们说的一整套艺术构思和技术,也可以说是“编码系统”,故此自成独立的系统。一些摄影作品,由于摄影师有意识地选取某些重大的事件进行抓拍,使其作品本身具有了叙事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将来历史中的某个重要事件,再经过一些艺术化形式的处理,如构图剪裁、光线等暗房技术的处理,使摄影作品成为可阐释和可叙述的图像。还有一些摄影作品,经过摄影者后期制作处理,即后期编码,使其成为图像。当代一些广告摄影作品,之所以也可以称为图像,是因为这些广告被摄影师按照商家和市场(客户)的消费观念的需求,以及时代文化时尚包括审美属性等,即我们通常说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观念”的处理,做了后期编码制作,使其突出商业与市场价值的效应并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消费,故我在”的当代消费文化时代的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当然广告这类图像比起我们前面描述的图像来讲,因为广告图像注重的是商业价值和商业效应,它缺少叙事学的意义,即使阐释也是单向的,隐含的人文思想较少。总之,广告设计经过“编码系统”的处理,较多的是体现了某个阶段的时尚设计观念或创意理念,自身也构成了独立的、可解读的和阐释的价值体系。

质言之,图像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术语来指向它的全部意义:形式、形象、母题、主题、意象与象征(寓言)。

图或图片,无上述我们说的这些基本元素。之所以说“读图时代”是肤浅的、无深度的,甚至是游戏性的,就在于“读图时代”的图没有独立性,没有编码的符号系统,缺乏隐含的历史性独特含义,没有叙事的结构。这就是造成我们今天焦虑读“图”时代肤浅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今日的各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基本上是贴“图”视觉现象。因此,才被认为当今是“读图时代”。也有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家认为媒体与语言发生的词与物的关系,使当代的视觉文化现象具有“图像转向”的意义。但是,“不管图像转向什么,应该清楚的是,它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也不是更新的图像‘在场’的形而上学,它反倒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将其看作是视觉、机器、制度、语言、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它认识到观看(看、凝视、观察实践、监督以及视觉)可能是与各种阅读形式(破译、解码、阐释等)同样深刻的一个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不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这里我们看到了,即使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阐释图像并使图像转向成为后现代文化阐释,图像依然脱离不了上述的“术语”。不是任何“图”都是可以作为“图像”来认识的。

二、表演艺术中的碎片影像

表演是时空艺术,它包含了造型元素,又必须需要时间完成叙事。它包括了早期传统的舞蹈、戏剧戏曲和后来工业社会的电影电视。这些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表演艺术形式和现象,虽有差异,但其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时间艺术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展现其叙事的结果,它不暗示某种未完结的内容或含义。因此,“时间”就是表演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然而作为空间艺术的那些图像,它们的叙事是在阐释者的阐释中完成的,故此阐释(破译、解码等)是空间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表演艺术的“时空”也是它的存在的方式;作为造型艺术的图像的“空间”是它存在的方式。艺术分类学依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分类,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表演一类的同时具有时间与空间性质,故为时空艺术。也正应为如此,表演某些性质又复杂一些。在一般人的心理上,读图看似比较简捷和容易,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紧张,时间越来越“少”,人们沟通的方式依赖电脑等多媒体视屏技术,视觉文化便在各种媒体上呈现。“读图时代”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现状中产生的。“读图时代”的中的“图”的概念是混杂的,事实上是包含了“图”与“图像”。但是,表演艺术中截取下来的图(剧照或还不如剧照的图),以及动漫作品中截取下来的图,只能是图,或称为影像碎片,不能作为图像。这种影像碎片的图,貌似成为了空间艺术,其实不然。原因就在于它不可阐释,不可叙事。它阐释的符号是乱码,叙事的主要方式——时间没有了。也不是空间的艺术,因为它是从时间艺术中抽离出来的瞬间碎片的影像,没有经过编码系统的过程,不具有自足性的独立特征。

在南京举行的“图像与表演”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方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原艺术学)学科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也是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授予权单位和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其举办“图像与表演”会议的宗旨与目的不言而喻,就在于探讨造型艺术(图像)与表演艺术(影视戏剧戏曲)之间的某些关系。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实践层面研究课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一些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了表演艺术中的图与表演本身的研究视野中。他们几乎都把图与图像混淆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当今的图像与表演无法分清。造成这种误读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打通最关键的三个门类艺术——美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缺乏研究和架构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能力,错把“图”当作“图像”了。因而,所研究的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学理问题,实际上依然是表演艺术自身的问题。即用戏剧戏曲影视中截取下来的图片,探讨戏剧戏曲和电影自身的问题,与造型艺术的图像没有关联。甚至一些与会者,还把一些采用社会学方法收集的一手资料图片,作为图像来理解。这些一手资料的图片对于帮助和了解研究者考察某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具有资料性的考证意义和价值。但仅是图片资料,非图像资料。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创始人张道一先生,很早就对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提出了要求,他指出研究者必须将美术、音乐与舞蹈这三门打通,这是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学术能力。张道一先生在“艺术三要素”中,始终反复强调了研究者要打通艺术的“三大块”:美术、音乐与舞蹈,掌握它们、了解它们共同规律和基本原理。不仅如此,张道一先生还强调要抓住艺术的“三要素”:思维、载体、技巧,才能抓住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思维、载体、技巧是创作艺术的三条腿,三足鼎立不但站得稳而且走得远。”张道一先生的“艺术三要素”分别从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三大块”与“三要素”的关系问题。目的就是阐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建立在打通美术、音乐与舞蹈三门学科基础上,建立在艺术实践中对艺术的思维、载体和技术的掌握的基础上。一个从没有从事过造型艺术创作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者,对图与图像的理解自然难度很大。他无法理解“图像”为什么是独立的系统,为什么“图”就不是独立的系统。艺术离不开思维,这是最基本的。造型艺术的图像首先是需要艺术家的思维,他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和态度,使作品具有某种意义。载体是艺术呈现的物质形式,没有物质这个载体,艺术永远不能够实现物质化,艺术品无法产生,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看法和态度等,都只能装在他的头脑中,表达不出来。选择什么物质作为承载艺术的载体,是艺术的本体问题,物质关系到艺术的语言、表达和技术等艺术的本体问题。但是,有了思维和载体,不等于就有了艺术作品。艺术家如何表现他的思想和观念等,还必须依赖于艺术的技巧。如果一个造型艺术家(画家、雕塑家),没有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再好的思想或想法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或者创作不出来好的艺术品。艺术技巧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艺术家思想观念的表达,也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这三者是相互叠加与印证作品(图像)的自足系统的,使艺术作品(图像)产生了独立的、完整的图像学与叙事学的意义,具有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影像艺术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6月在南京举办了“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各自做了主题发言和探讨。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主题的学术会议,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不同门类艺术的共同规律,并以此寻求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原理。当代各种媒体视屏的传播功能,使人们感到图与图像在传播中的“读图时代”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如何理解“读图时代”中“图”的概念和含义,是图还是图像,如何区别,一些学者试图把戏剧戏曲和影视中截取的“图”作为“图像”,并以此探讨“图像与表演”的课题。但问题也就随着学者们的探讨出现了。图与图像,我们究竟作何理解。它们仅是概念不同而内涵一样吗?显然,由于一些学者把图与图像混用,或看成没有区别的视觉文化,因而探讨结果依然是表演艺术范畴之内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图像——造型艺术的问题。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图像与表演”或者说造型艺术(美术学),与表演艺术(戏剧戏曲影视学)的关系,需要依赖艺、术学理论的原理来思考图与图像的概念与内涵等问题,并以此解决好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学理关系。

一、图与图像

“读图时代”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图”与“图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也不同。所谓读图时代的“图”并非都是图像,故此人们才感受到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与平面化。读图时代的“图”多是一种后文化时代的产物,其特征是简单、浮躁、肤浅、无深度、游戏性,最大限度的碎片化。“碎片化”是“图”的总体特征,我们也可以将“图”称为“图片”,但不可称为“图像”。图像,具有独立性、完整性、自足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它不是偶然的符号集合。图像的“孕育性”具有图像学和叙事学的意义,可阐释,可叙事,包含了某种意义(象征、隐喻等),是“图”与“像”的整合,具有独立意义的传播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学方法是“左图右史”。即“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郑樵《通志略·图谱略》)“图”指的是图形,“像”指的是图形中深藏的含义。《说文解字》云:“像,似也”。段玉裁注:“然韩非之前或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日,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日,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嗣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段注提到了“图像”,意在解释“像”的出处与来历,像与爻辞功能大体一致,故圣人以像释之。《易·系辞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系辞下》又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天文”实为观天象(像),与“索图于像”,说明了二者合二为一的“图像”,自有深妙的玄机。《易·系辞上》所指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图”,当为“图像”理解,很有玄机可阐释。当今“图像”与西说融合,基本上属于美术学(造型艺术)意义的范畴,有独立的自足的编码符号系统。即显示了母题、主题、意象、形象、结构以及相关联的系统,这与西方图像志与图像学有关分析和阐释的对象——图像的理论有关。因此,图像一系列的编码符号(图像逻辑)隐藏有深刻的含意,具有阐释学和叙事学的意义。不仅如此,作者(艺术家)赋予给图像的精神与情感是丰富的和完整的。当然,一些折射了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等价值的具有可阐释性、叙事性的摄影作品,也因此可作为图像来分析和

阐释。

图不具有上述所说的图像的编码符号与意义。图是时间过程中一瞬间截取的片段,是非独立性、非自足性和非系统性的时间碎片,不孕育整个时间过程,其精神和情感也是散碎的。因而,图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无叙述性。如一些出现在影视、戏剧戏曲或舞蹈表演中一个画面的截取图——剧照,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就是说,无法从图像志的辨析到图像学的阐释,没有叙事的性质。如同连环画中每一页都是图,不完整,没有独立性,不可阐释。概言之,图的碎片特性,缺乏图像逻辑的系统。正因为如此,连环画的图才配以文字,并且由众多的图构成一本可阐释的、可解读的具有完整性的连环画。连环画的每一页仅仅是孤立的图,而不是图像。影视、戏剧戏曲和舞蹈等中截取出来的图——剧照,仅仅是图而已,而不是图像。今日流行的动漫(学科上归属影视戏剧戏曲学)、网络上流传的照片,等等,皆为图,非图像。正是应为这些“图”充满了我们的视觉世界,我们才惊呼读“图”时代的来临。但仅仅是“图”的到来,而非真的“图像”的到来。因为我们的视觉文化大都是图,所以我们感到今天的“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觉着肤浅。而真正的图像却受到图的冲击,使我们难以辨认,或根本没有认识到图像本身到底是什么。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图像与表演无法辨分:图像就是表演,表演就是图像。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主要问题在于把图与图像混同了。

图像包含了最基本的单位或元素——母题、主题、意象、结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符号等。人们通过对母题的分析与辨认,最后进行图像学对主题的阐释与研究,这是对图像的基本研究路径和研究手段。这就涉及到图像的符号以及编码问题。19世纪西方产生的图像学理论主要是对古希腊和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图像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并由此使艺术史研究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学科中。法国艺术学家埃米尔·所著的《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便可使我们了解图像学研究的对象,并由此也了解西方“图像”一词所指的含义了。图像学成为艺术史学家对图像隐藏的某种文化、思想、宗教或历史最完美的解释。阐释和研究的这些图像本身有这样几种特征:其母题或主题隐含或象征了某种意义,显现了它的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宗教性和叙事性的特征。西方最早被认可为图像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些被今天称为宗教的和古典的“艺术”。它们是由“艺术家”依据某种意图而创作的。某个艺术(图像)体现了某个“艺术家”思考和表达的意图,或者表现了他者(教会或赞助者)的意图。“在12和13世纪意大利和法国艺术中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即,艺术家直接和精心地从古典的母题中借用了母题,却把异教的题材改变成基督教题材。”母题、主题、意象等,都是经过艺术家或赞助者的意图来编译符号构成了图像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由此产生了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图像还具有符号学的意义。结构是图像隐含的内容之一,是符号系统的编码程序。如何构图画面,如何取舍母题或意象,并从各种构成关系中产生某种特定的主题,这就是创作者所要思考的结构要素。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图像,是创作者与赞助人(教会组织)共同完成的艺术(图像)形态。当代学者研究与阐释它们,提出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肖像学(圣像学)的概念,“肖像学是艺术史中研究与艺术形式相对的艺术题材或含义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这些中世纪的艺术(图像)具有象征意义、为现代人难以知晓的隐喻,以及它们隐藏的事件和某种可叙事的关联情节,才被研究者称为图像。在西方,图像显然包含了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与雕刻,通过运用图像学方法研究,揭示这些图像在中世纪宗教文化系统中的现象和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图像所暗示出来的宗教思想与其它观念。图像学研究不仅仅是针对宗教艺术图像的研究,也包含对古希腊艺术(图像)的研究,其实际目的还是因为中世纪宗教艺术中,借用了古典艺术的母题,但因某种主题的需要而使母题发生了变异。图像学正是要阐释这种变异而叙事新主题的含义。因此,图像学研究和阐释的是,西方各个时期图像所显示的文化形成和变迁,以及这些图像隐藏的文化、社会、宗教、思想与政治的意义。西方现代图像学转向对所有图像领域的研究与阐释,因为图像中最要的是它包含了思想与观念,显示了图像中某种历史与观念。

不难理解,图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造

艺术,是空间艺术的概念,非时间艺术的概念,是艺术家的独立创作的作品(图像)。艺术家在创作作品(图像)时,都有自己的思路、观念和企图,这就是我们说的一整套艺术构思和技术,也可以说是“编码系统”,故此自成独立的系统。一些摄影作品,由于摄影师有意识地选取某些重大的事件进行抓拍,使其作品本身具有了叙事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将来历史中的某个重要事件,再经过一些艺术化形式的处理,如构图剪裁、光线等暗房技术的处理,使摄影作品成为可阐释和可叙述的图像。还有一些摄影作品,经过摄影者后期制作处理,即后期编码,使其成为图像。当代一些广告摄影作品,之所以也可以称为图像,是因为这些广告被摄影师按照商家和市场(客户)的消费观念的需求,以及时代文化时尚包括审美属性等,即我们通常说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观念”的处理,做了后期编码制作,使其突出商业与市场价值的效应并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消费,故我在”的当代消费文化时代的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当然广告这类图像比起我们前面描述的图像来讲,因为广告图像注重的是商业价值和商业效应,它缺少叙事学的意义,即使阐释也是单向的,隐含的人文思想较少。总之,广告设计经过“编码系统”的处理,较多的是体现了某个阶段的时尚设计观念或创意理念,自身也构成了独立的、可解读的和阐释的价值体系。

质言之,图像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术语来指向它的全部意义:形式、形象、母题、主题、意象与象征(寓言)。

图或图片,无上述我们说的这些基本元素。之所以说“读图时代”是肤浅的、无深度的,甚至是游戏性的,就在于“读图时代”的图没有独立性,没有编码的符号系统,缺乏隐含的历史性独特含义,没有叙事的结构。这就是造成我们今天焦虑读“图”时代肤浅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今日的各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基本上是贴“图”视觉现象。因此,才被认为当今是“读图时代”。也有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家认为媒体与语言发生的词与物的关系,使当代的视觉文化现象具有“图像转向”的意义。但是,“不管图像转向什么,应该清楚的是,它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也不是更新的图像‘在场’的形而上学,它反倒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将其看作是视觉、机器、制度、语言、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它认识到观看(看、凝视、观察实践、监督以及视觉)可能是与各种阅读形式(破译、解码、阐释等)同样深刻的一个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不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这里我们看到了,即使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阐释图像并使图像转向成为后现代文化阐释,图像依然脱离不了上述的“术语”。不是任何“图”都是可以作为“图像”来认识的。

二、表演艺术中的碎片影像

表演是时空艺术,它包含了造型元素,又必须需要时间完成叙事。它包括了早期传统的舞蹈、戏剧戏曲和后来工业社会的电影电视。这些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表演艺术形式和现象,虽有差异,但其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时间艺术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展现其叙事的结果,它不暗示某种未完结的内容或含义。因此,“时间”就是表演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然而作为空间艺术的那些图像,它们的叙事是在阐释者的阐释中完成的,故此阐释(破译、解码等)是空间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表演艺术的“时空”也是它的存在的方式;作为造型艺术的图像的“空间”是它存在的方式。艺术分类学依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分类,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表演一类的同时具有时间与空间性质,故为时空艺术。也正应为如此,表演某些性质又复杂一些。在一般人的心理上,读图看似比较简捷和容易,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紧张,时间越来越“少”,人们沟通的方式依赖电脑等多媒体视屏技术,视觉文化便在各种媒体上呈现。“读图时代”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现状中产生的。“读图时代”的中的“图”的概念是混杂的,事实上是包含了“图”与“图像”。但是,表演艺术中截取下来的图(剧照或还不如剧照的图),以及动漫作品中截取下来的图,只能是图,或称为影像碎片,不能作为图像。这种影像碎片的图,貌似成为了空间艺术,其实不然。原因就在于它不可阐释,不可叙事。它阐释的符号是乱码,叙事的主要方式——时间没有了。也不是空间的艺术,因为它是

从时间艺术中抽离出来的瞬间碎片的影像,没有经过编码系统的过程,不具有自足性的独立特征。

在南京举行的“图像与表演”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方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原艺术学)学科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也是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授予权单位和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其举办“图像与表演”会议的宗旨与目的不言而喻,就在于探讨造型艺术(图像)与表演艺术(影视戏剧戏曲)之间的某些关系。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实践层面研究课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一些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了表演艺术中的图与表演本身的研究视野中。他们几乎都把图与图像混淆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当今的图像与表演无法分清。造成这种误读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打通最关键的三个门类艺术——美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缺乏研究和架构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能力,错把“图”当作“图像”了。因而,所研究的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学理问题,实际上依然是表演艺术自身的问题。即用戏剧戏曲影视中截取下来的图片,探讨戏剧戏曲和电影自身的问题,与造型艺术的图像没有关联。甚至一些与会者,还把一些采用社会学方法收集的一手资料图片,作为图像来理解。这些一手资料的图片对于帮助和了解研究者考察某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具有资料性的考证意义和价值。但仅是图片资料,非图像资料。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创始人张道一先生,很早就对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提出了要求,他指出研究者必须将美术、音乐与舞蹈这三门打通,这是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学术能力。张道一先生在“艺术三要素”中,始终反复强调了研究者要打通艺术的“三大块”:美术、音乐与舞蹈,掌握它们、了解它们共同规律和基本原理。不仅如此,张道一先生还强调要抓住艺术的“三要素”:思维、载体、技巧,才能抓住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思维、载体、技巧是创作艺术的三条腿,三足鼎立不但站得稳而且走得远。”张道一先生的“艺术三要素”分别从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三大块”与“三要素”的关系问题。目的就是阐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建立在打通美术、音乐与舞蹈三门学科基础上,建立在艺术实践中对艺术的思维、载体和技术的掌握的基础上。一个从没有从事过造型艺术创作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者,对图与图像的理解自然难度很大。他无法理解“图像”为什么是独立的系统,为什么“图”就不是独立的系统。艺术离不开思维,这是最基本的。造型艺术的图像首先是需要艺术家的思维,他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和态度,使作品具有某种意义。载体是艺术呈现的物质形式,没有物质这个载体,艺术永远不能够实现物质化,艺术品无法产生,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看法和态度等,都只能装在他的头脑中,表达不出来。选择什么物质作为承载艺术的载体,是艺术的本体问题,物质关系到艺术的语言、表达和技术等艺术的本体问题。但是,有了思维和载体,不等于就有了艺术作品。艺术家如何表现他的思想和观念等,还必须依赖于艺术的技巧。如果一个造型艺术家(画家、雕塑家),没有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再好的思想或想法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或者创作不出来好的艺术品。艺术技巧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艺术家思想观念的表达,也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这三者是相互叠加与印证作品(图像)的自足系统的,使艺术作品(图像)产生了独立的、完整的图像学与叙事学的意义,具有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表演艺术中截取某个瞬间的图,仅仅是整个时空艺术中的一个“碎片影像”。对这样的碎片影像作完整的描述,只能将无数碎片影像叠加起来还原到时间的方式逻辑系统中才能做到。这样做实际上依然还原为表演艺术的形态,或者就是连环画的形态。把电影转换为“连环画”的这种形态,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很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用碎片影像组成一组一组的画面,图片的下面配上一段文字说明,这就是“电影连环画”。我把这种阅读形式称为看“静态电影”。这就说明了“图”不是“图像”。我们不能把影视戏剧戏曲中截取的影像——图,这些乱码碎片,当作图像并试图进行阐释。企图对碎片影像这样的图作图像学的阐释和叙事学的文本诠释,其结果都是无法进行的。即便试图对这些影像图进行阐释与诠释,阐释或诠释者也是依据已知的表演

影像艺术论文例4

当代艺术未来展望――年轻画廊与年轻博览会的共同成长

“艺术北京”选择在奥运期间举办,是希望这项大型的当代艺术盛会能够加入到这个中国的百年盛事当中。当代艺术关注当代精神、反映当下社会,对现实问题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是时代文化探索的先锋。并且当代艺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上的提出与探讨都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与体育一样都是世界共通的语言,2008奥运会也将成为一个契机,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全世界的契机。

艺术北京2008汇集了来自全世界20多国家和地方的100多家代表性画廊参展,继续深化「完整亚洲的理念,除的代表性画廊外,今年会更整齐地邀请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重要画廊来北京参展,从画廊名单中可以看出,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一部分是新面孔,年轻的博览会与年轻的画廊之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的关系。通过这些画廊给学术委员会递交的展览记录以及参展计划当中,可以窥见这些新兴画廊所蕴含的强大潜力,他们对展览的认真,对当代艺术未来力量的发掘与推动都让人为之兴奋。我们认为这些新兴画廊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会逐渐成长起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毕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一家最终能够成为中国的萨奇画廊。

亚洲首创影像艺术博览会――影像北京(Photo Beijing)

这是一个专门为影像艺术设立的单元,也是一个具有崭新形制的单元,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20家影像艺术的画廊、美术馆来参加。Artist Cinema 是影像北京2008的特别展单元,将会邀请邀请亚洲范围内10位当代影像艺术家参展,展示当下亚洲影像艺术家的思想空间和艺术追求。参展艺术家都来自亚洲,这个地球上最活跃的大洲,艺术家或者面对或者温暖、或者冷漠的都市文化,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以及艺术实现;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特的方式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我们能够跟随着他们的镜头,感受艺术家的艺术生命,感受影像艺术的温度。

影像北京的首度亮相既是对当代影像市场的一种回应,同时又能推动影像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画廊、更多的收藏家在影像艺术中找到新的激情。

主题展览――继续" 艺术突破"

当代艺术发展史是艺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用当下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的历史,所以"艺术突破"这个主题应该是当代艺术永远的母题。同时,艺术北京执行委员会组委会希望整个展览会不仅能从学术上展望艺术未来,而且还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下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引导收藏、投资的新方向。

今年的主题展将由赵力策划,以"公共艺术"为主题。本展览邀请隋建国、瞿光慈、向京、曹晖、陈文令、李晖、陈克、王晋、王大力参加,艺术家将会在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代表作品或最新作品,该展览特别重视艺术品与艺术品之间、艺术品与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找到一种艺术进入生活的方式。

论坛――新的焦点,新的模式

艺术北京2008论坛的宗旨仍然坚持以推动中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也着眼于促进社会各阶层从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艺术产业,为收藏家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空间。此外,主办单位也希望通过论坛的方式,创新展会模式,探讨艺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论坛的演讲嘉宾除了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艺术赞助人,还包括画廊负责人、收藏家、批评家、理论家和权威艺术新闻记者等,并邀请了东城区政府官员就艺术产业与城市形象、文化产业建设,艺术北京赞助商就商业赞助与当代艺术发展等当代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展开讨论。

为了配合首届影像北京,本次“艺术教育项目”将围绕"影像艺术"展开,以“当代影像艺术发展历史――影像艺术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影像作品的收藏”为线索,邀请美国著名美术馆影像部负责人、影像画廊负责人、影像艺术市场专家以及影像艺术收藏家,通过演讲使我们对影像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

举办时间:2008年9月6日至9日

影像艺术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00-00

当下在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过程中,视觉影像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丹尼尔・贝尔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①。这也意味着人类文化艺术形态在以语言文字和传统印刷技术为媒介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获取各种视觉影像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方便。同时,越来越多的影像中的舞蹈肢体语言紧张刺激而又令人震惊的瞬间视觉冲击力包围着我们,它在激起人们好奇、欲望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与道德情感接受层次。某些低级庸俗的视觉影像信息正在蚕食着年轻学生的大脑。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特征

所谓视觉文化,就是以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为文化内容并被大众所认同的文化。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之一,影像艺术媒介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互动性

影像艺术的互动性,又可以称为参与性与介入感。随着高科技手段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性进一步增强,从“传播”逐渐走向“交流”。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影视媒介的互动性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影视节目点播、网络红人自我宣传、网络影像视频录像短片上传、各种影视剧目在线播放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来选择影像产品,这使得观者得到了更强的共鸣感,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审美状态,从而更好地领悟影像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

(二)个性化

影像媒介是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媒介,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传递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比较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影像也因此具有了自我传播的特性。而人们在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了解,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影像表达的突出特征就是“执着于‘独异个性’的创作激情” ②,专注于对与创作者个体紧密相联的东西的个人表达与阐释,也即个性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影像创作者在影像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影像所呈现的无一不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与生活体验,与己相关性的表达内容与形式使得影像显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

(三)大众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像技术的升级、设备价格逐渐降低,影像传媒直接进入大众的视野,影像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开始朝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这样一种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媒把触角伸向传统媒介所无法涉及的许多领域,影像媒介有效地促进和参与了当前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众化的本意首先是指满足民众的追求;其次是指通过大众传播为民众所消费的形式。

二、影像艺术与舞蹈教学中的关系

(一)影像艺术中舞蹈语言符号解读

视觉时代使我处于一个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影像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视觉污染”。而这些影像信息大多是通过如影视、交友娱乐网站、视频聊天、游戏、网红广告宣传等某些庸俗低级的舞蹈语言符号形式进行传播的。它所具有的刺激、另类、所谓“时尚”的特点不仅传播着各种庸俗流行信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舞蹈肢体语言感官接受,造成对于舞蹈艺术语言的某种误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和解读舞蹈艺术语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影像艺术中各种要素需要正确阐释与解读,而这种解读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的。具体地讲,是需要通过教师将影像艺术各元素放置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解释与引导。

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直观与多元性

影像艺术诸要素在舞蹈教学中首先体现的是直观性。随着影像信息来源的广泛与便捷,使得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媒体上下载各种影像资料进行学习、欣赏。其次是影像艺术要素的文化属性的多元化。任何影像艺术要素在不同的观者眼中的寓意与影响力是不相同的,这与观看者的审美素养、情趣爱好、场景与心情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准确运用与借鉴,就突显了教育者的视觉文化艺术层次与审美素养水准的不同,从而导致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的文化多元性。

2、自我娱乐与个性情感表达

在以休闲娱乐文化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的当下,影像视频片段下载大多是为满足自我娱乐目的。而影像制作者,比如DV,制作者的非职业性,其视角独特,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心声与自我空间。这些都促使人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剧情而不去考虑各种束缚,零距离地记录自己身边的生活,这种平民式的视角和个人风格,是当前影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影像艺术的真谛是交流的互动性。而舞蹈教学中教与学之间也是需要大量互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以MV,DV网络视频等影像艺术作品为基础的微课、慕课所替代。影像艺术正以形象直观、互动灵活的触角进入到高校舞蹈教学环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丰富的学习平台,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由、快乐、主动地学习和重新认知舞蹈,并且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清醒的认知自我。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

店,1989.

②赵鑫,黄兵.试论 DV 影像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J].今传媒,2011.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2001(02).

[3]陈晓红.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视觉文化转向中的电影艺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6).

[4]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影像艺术论文例6

正文:

录像艺术启示录

中国的录像艺术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末,是受西方录像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但这并不是对西方文化的模仿和挪用。中国的录像艺术有着自己的特色以及生长土壤。在中国的录像艺术出现之前,西方人已在六七十年代经历了录像艺术、实验电影等实验影像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的录像艺术要比西方晚整整二十年。对比西方,录像艺术在中国是在与社会环境无甚关联甚至是脱节的情境中,从一部分个人的偏好,偶然的际遇中零星地、僻静地生长起来的,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影像艺术,它发展有它的大背景,这种背景因素刺激着中国录像艺术的滋生与成长。发展到今日,中国的录像艺术在近期已经给了人们某种程度的繁荣感觉,但录像艺术在中国仍是需要用心力去栽培和呵护的。

利用电视机这种媒介播放录像装置作品,这可能是最早期的录像艺术,像西方的丹·格雷厄姆、布鲁斯·瑙曼、维托·阿孔奇等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值得关注的录像装置作品,比尔·维奥拉和加里·希尔也开始从单频道录像转向录像装置的创作,并在画廊体系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早期的录像艺术虽然已经露出了雏形,但也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还尚未成为一种艺术体系,因为单频道录像作品主要还是在电视机上播放,观众只能站在远处观看。直到1995年左右,一些画商开始将录像作品引入来自摄影和版画的版本限制的概念。由于投影机的展出效果远远胜于电视屏幕,一些画廊开始将作品投射到墙上或者其它介质上。通过将单频道或者多频道录像作品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展出,并制定相应的限制版本,录像艺术开始彻底洗心革面,并重新在各个画廊流行起来,这可以称之为录像艺术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正是从这开始,更多的人认识了录像艺术,也有了更多的人开始朝录像艺术发展。

在市场方面,这种新的录像艺术展现形式——版本限制也解决了录像作品如何销售的问题,他们现在开始像绘画和雕塑一样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购买、收藏以及拍卖。因为这些艺术家不可能像创作单频道录像的那些人可以在更加传统的电影、录像放映场所展示作品,并以限制版本的方式出售自己的作品,这就促使他们之间的作品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在画廊展出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有着严格的美学策略,使用循环播放、慢镜头、大特写、声音效果等特技,以及带有冥想性质和隐喻特征的画面效果,语言明显具有一定的试验色彩和艺术氛围。这样的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观众和收藏家的目光,而且这种以画廊为根据地的录像装置的流行也吸引了很多新的策展人、批评家和观众,他们很大程度上并不熟悉单频道录像艺术丰富的、有时片断化的历史。在对录像放映项目赞助逐渐减少的同时,艺术家们有了新的选择,可以为他们的作品预先确定市场。90年代中期之前在画廊体系之外创作的单频道作品被置于“录像艺术”重新定义之后的次要位置,然而,一些历史上重要的旧作品仍然到处流传,而且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正在创作新的单频道录像作品。

录像艺术从诞生到现在,一直跟电影有着种种的密切关系,以至于很多时候人们很难把它区分。按照格林伯格的理论,如果我们用媒介当作艺术样式的区分方法,那么我们可以说录像艺术和电影在媒介上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个判断可能只是从媒介形式来划分的,这对一种新兴的艺术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录像艺术和电影艺术从叙事语言上来看还是有相应的区别的,电影艺术更倾向于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录像艺术更加倾向于抒发创作者的个人体验,创作目的的不同,给两种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差异化。当录像艺术和电影艺术撞击的时候,我们还是能看到明显区别的。具体说,电影的结构、剪辑、合成方式,都要服务于电影故事和人物生活;录像艺术则不同,经常是以画面的粗颗粒、剪辑的缺乏、反对合成等方式服务于艺术家本人的观点和表达。

录像艺术作为媒体魔术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角色,它在几种明显不同而又经常重叠的传播系统的边缘游刃有余,比如个人表达、艺术世界、独立电影、电视和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从来没有被这些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所吞没,虽说一直给人们掺杂着电影艺术的印象,但录像艺术总是保持着自己边缘的位置。录像艺术这种独特的地位不仅有利于对媒体制作的研究和开发,而且成为测试新观念和不同工作方式的市场; 同时作为先锋派运用的语言,它大胆的表达了对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独特看法,最终作为一种艺术实践鼓励观众参与到这种创意的媒体形式之中。当录像艺术进一步阐释和深化了来自当代文化、艺术和政治运动的思想,它也获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功。无论是艾滋病公益活动、女性主义、反战情绪、种族歧视、全球贸易、或者其它正在出现的问题,都会见到录像这种媒体活跃的身影,它向社会提出问题,煽动和激发群众的情绪,参与政治运动,创造并传播新的思想,有时甚至还起着教育的作用。尽管并没有实现60年代的乌托邦梦想,即建立一个基于民主和平等观念的新社会,但它的确呈现出一种新的替代性模式,对人们提供支持和鼓励,承诺公共的义务,敢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挑战媒体企业和跨国公司快速消费的世界中所呈现的同质性。录像仍然呈现出最初的、小规模的和独立运作的模式,即一种非集权化的媒体参与到挑战主流文化的斗争中,并且至今为止不断的呈现出自身的能量和活力,发挥它无限的替代性潜力。

不论录像艺术和电影艺术的不同,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以电视为起源的电子媒介艺术,从电视显示器上观看,到多屏影像装置沉浸式的体验;从公共环境中的综合媒介,到虚拟空间中的及时交流,无论是哪一种模式,这类艺术都是作为人们交流、沟通、传达信息的手段,在覆盖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让艺术创作更加的丰富。随着传播媒体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给录像艺术和电影找到了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同时具备专业影像教育的大环境中也让新一代年轻录像艺术爱好者找到了自己的土壤。近年来,国内外录像艺术的探讨及交流活动不断在增加,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从事或者接触录像艺术,不仅让更多的人从实践中得到认识,突破了技术壁垒,而且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录像艺术。

录像艺术的真实对话

草场地工作站“五月”纪录片工作坊是草场地工作站与瑞士电影中心(Swiss Films)的一个长期合作交流计划。自2008年10月起,草场地工作站每年的五月都会邀请一位瑞金电影导演担任纪录片工作坊导师。而参与工作坊的学员,有正在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作者,也有来自不同专业、并非只是影像或艺术的在校学生,大部分是刚刚完成处女作的年轻作者。每个学员将刚刚完成的初剪新片,以放映及研讨方式参与工作坊。工作坊方式是“实践探讨而非理论研究”,导师及主持者吴文光共同带领所有学员就每部作品展开有关案头准备、拍摄实现、影像与声音技术、影像构成、后期剪辑等具体问题的交流讨论。为期六天的工作坊,白天为学员作品放映和案例讨论,晚上为工作坊主讲者的“影片专辑”放映,并结合该导演纪录片理念及方式讨论。目前已有超过90位学员参与,约500人旁听。

过去4年里,前来草场地工作站担任纪录片导师的有皮特·里克提、恩娜·波里蒂、费尔南多·麦尔加、瓦丁姆·杰德内科等八位瑞士电影导演,同时也会举办该导演的影片代表作专辑放映和讨论会。所邀请的瑞士导演均有20至30年电影创作的深厚经验与理论涵养,且影像风格各异,如以“影像写作”实验方式进行探索的皮特·里克提和安卡·施密德,“镜头观察如解刨刀”的“直接电影”方式的费尔南多·麦尔加和瓦丁姆·杰德内科,还有历时七年完成四部系列纪录片《青春期故事》的贝阿特丽丝·巴赫迪。这些导演影片都曾在世界各电影节参展并获奖,如费尔南多·麦尔加的《堡垒》、瓦丁姆·杰德内科《一个女人和五头大象》在日本山行纪录片电影节获奖,克里斯蒂安·弗雷的《战地摄影师》曾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2013年草场地工作站“五月”纪录片工作坊,是这个工作坊的第五个年头,卢卡·谢德勒是应邀前来担任导师的第九位瑞士纪录片导演,工作坊期间也将放映“卢卡·谢德勒影片专辑”,也是草场地工作站今年“五月”活动“影像论坛”的放映节目之一。放映期间,导演卢卡·谢德勒将和工作坊参与者及观众就影片创作展开交流。

采访收到回复就加下面这段,没按时收到就到此结束。

2013年工作坊主讲者卢卡·谢德勒简介

影像艺术论文例7

《电视摄像》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以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开设了此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活动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就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程通过讲授摄像的践行方式,讲解影视节目的摄制原理和摄像设备的操作规范,以及新条件下影视节目摄像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把握电视摄像艺术的品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摄像技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进而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基础构成与知识映现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具有社会沟通、知识交流、新闻报道等职能;影视作品能够如实地摄录记载现实世界的宏观、微观方面;而在影视艺术的众多要素中,画面作为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是传达信息、审美娱乐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影视画面的促成行为而言,摄像就显得尤为重要。

摄像作为影视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单元,上接编导,下承后期创作人员,既要按照编导的构思进行拍摄,又要为后期编辑人员考虑。摄像者要对创作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要摄录到他们各自想要的素材。因此要求摄像者要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编导、灯光、美工、布景、录音、后期编辑等方面的知识。费雷里赫在《银幕的创作》一书中说:“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通过情节反映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因而,影视艺术中的画面作为第一要义,和其他相关工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电视摄像者而言,对各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要拍摄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不是随意而为的,是按照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蒙太奇的镜头分切方法完成的。摄像作为画面的主要创作形式,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环节,摄像者不但要理解和吃透编导的创作意图,考虑到最终的画面效果和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摄像者决不能做一个单纯摆弄摄像机的人,而应该让冷冰的摄像机变得有生命,让镜头画面成为自己塑造形象、渗透思想、表情达意的有力武器。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摄像者是简单地记录画面,还是根据内容有所创新,是是否积极参与创作的重要标志。摄像者是否积极参与创作,是一部精美影视作品能否成形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像者在拍摄之前应该和其他创作人员一样,研究稿本,吃透稿本,并领会创作意图,对作品的风格、节奏、色调及镜头的调度等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拍摄方案。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根据作品内容在合适的环境、光线、色彩等条件下,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从适时的理解角度去揭示、表现眼中、心中的事物,改变事物的时间顺序,创造影像的空间关系,对画面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拍摄出内涵丰富和深刻的画面,使编导意识在运动变化中形象地表现出来。

电视摄像作为广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仅仅是技术的显现,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从事摄像活动者的艺术考量,因为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学生在拍摄时的反应速度及灵活应用镜头进行时空创作的应变程度的强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促成的。而《电视摄像》实践教学是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标准。广电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在摄像基础理论、电视编导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与其它科目的互动与显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摄像技术。也就是说,在完成培养之后,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就不仅知道摄像机的使用,懂得摄像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以摄像技艺为手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其培养路径应基本遵循理论与实践螺旋循环上升的原则分阶段进行。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现代传媒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是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因而《电视摄像》教学也必须以我国现代传媒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多学科复合教育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传媒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知识渗透,让其学以致用,成为传媒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问题表露与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拍摄的画面,有时明显缺乏视觉中心,画面形象之间没有蒙太奇关系,平淡而无序,仅仅是画面的简单排列,缺少应有的艺术提炼,致使主体形象含混不清,难以引起观者的兴趣。出现这些缺陷的原因,大都是不善于或根本没有提炼和组织画面的意识。同时,在进行创作时,没有或很少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造型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没有充分发挥摄像带来的艺术新感觉。如果画面缺乏富有动感的直观形象,就失去了影视传播的优势,将使影视作品变得枯燥乏味。

1.现实问题显现

第一,以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存在偏差。摄像教学多停留于摄像技能的传授,仅把摄像当成单纯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东西,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摄像的层面上。这种以学习和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使得师生将教学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摄像机本身及其基本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技巧操作过程,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首先必须对摄录设备及编辑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电视画面的表现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二,教学环节单一,评价尺度偏颇。以笔试为手段的评价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摄像能力及渗透在摄像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其一;其二是教学的环节应多样灵活,现代传媒业的媒介平台的多样灵活化也迫使我们在摄像的教学中打破以传统摄像机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摄录各种影像的电子产品都应适量纳入其中,而拍摄练习也可因势利导,其内容除去基础练习外,应以可提升的艺术化创作为导向,结合教师要求并收集学生意见,循序渐近、螺旋衍升。

第三,一些高校的电视摄像教师是从某些电视台聘请的摄像者,而以前电视台的很多摄像者都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教学中就容易出现重技术忽视艺术的情况。而另外一些学校的摄像教师是学习美术出身,更重视画面的表达、构图、色彩的运用等艺术类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易出现忽视电视摄像艺术与技术双重性的情况。

2.主要教学框架

为了培养学生电视摄像的全面知识和良好的动手能力,《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重系统性,主要教学阶段罗列如下:

(1)摄像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与摄像摄影相关的影视基础理论等。

(2)摄像设备的认知和摄像构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熟悉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掌握各功能开关和按键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白平衡的调整;掌握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的拍摄要领;掌握各种景别及构图等。

(3)体验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手法、技巧与手段。实践机位运动、变焦距运动和被摄对象运动等几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拍摄技巧;掌握光圈开度、拍摄距离等。

(4)学生实践阶段,给学生布置拍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悉摄像机的使用,理解消化与电视摄像相关的基础技艺。

(5)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的摄像化学习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在编导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摄像的编导意识,为下一步自己独立创作影视节目作准备。

(6)独立创作时期,拍摄主题、拍摄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教师选题,目的是让学生拍摄出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作品。

(7)总结提高阶段,主要是分析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拍摄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实例对摄像技艺进行分类讲解,如音乐电视的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电视短片的拍摄等。

(8)摄像的社会实践阶段,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到中小学、当地电视台、影视制作单位实习,让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摄像技艺水平。

在这些基本点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原则作为指导准绳,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初级拍摄到综合拍摄,由简单训练到复杂训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拍摄实践。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够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践行力和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

3.教学实验策略

(1)以素质培养为根本。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学生责任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实践练习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影视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真实有效、全面地用镜头捕捉信息。除应有绝对的时间观念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者也同样重要。在画面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失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摄像实践中,都应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

(2)以新闻摄像为基础。新闻摄像所体现的摄像者的特征主要通过富于个性的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表现出来,而这就是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者所必备的条件。以新闻画面的捕捉为基础,可全方位锻炼摄像人员的耐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因为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基础,其画面也要设计、美化和丰富,也要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从而既保证科学性,又增强画面表达的艺术性。

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时,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播出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则会大大降低其时效性,因而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应运而生,它主要体现的是摄像者的蒙太奇思维能力。摄像者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可以帮助他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内涵,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高效率、对于提高报道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无剪辑拍摄意识的本质是摄像者带着编辑的意识,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工作,它要求摄像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以这种意识为基础的摄像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摄像实践的有力引导,更是对《电视摄像》课程的现实要求。

(3)将理论与实践相融。电视摄像的技术特点是文理渗透、技艺结合,要学好这门课程需多看、多练。多看就是根据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及一些影视理论知识等,多看国内外优秀电影电视节目,从中学习它们成功的编导经验和制作技艺。多练就是多编写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多拍摄影视作品。摄像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穿行的原则,这样可使学生把刚学的知识通过实训来加深论证,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深化和接受。如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上,先讲完理论再上实验,由于时间的间隔可能会使理论与实验脱节,实践时学生可能出现“回头学”,出现在理论课讲过的内容在实践时又要重复讲,理论指导实践得不到及时发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如:对于应做的常规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实验计划、步骤、流程;对于设计性的实验,实验老师提出实验目的、要求,以及有关设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每次学生拍摄的素材都要求其本人认真观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老师在学生观看时进行集中点评,让其从中找出原因。

(4)以艺术作品为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理论知识毕竟过于抽象,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理解问题。如果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接触某些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变抽象的理论讲授为形象直观的艺术作品鉴赏,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摄像技术,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获得某些创作感悟。而在实际的拍摄中,通过已认知的影视作品又带给学生许多创作灵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素材。

电视摄像技术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应当把艺术作品的引导有计划地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这样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再经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和自我的长期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摄像技艺。

(5)以评价体系为保障。摄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业评定中应加大实践部分的得分比重。笔者认为将实验成绩的比重提高到50%―60%也不为过,特别是对于创作出优秀影像作品,并在大赛中取得较好名次或在影像杂志上发表的学生,应予适当加分。笔试成绩所占比例应低于40%,甚至可用完成小型影视作品代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倾注自己的感情来理解和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就有利于营造一种既有学术探讨又有一定人文关怀相渗透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主体。

三、技术关照与艺术渗透

摄像创作的目的是要使画面具有风格和美感,有视觉重点;其关键在于把摄像的技术融会于摄像的艺术之中,让摄像的艺术创作承载其技术因素。没有精湛的摄像技术处理,就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画面;而没有唯美的视觉效果,也不会表达和反映出深刻的技术内涵。因此,摄像人员必须是熟谙摄像技术的专门人员,要对摄像机运用自如,对取景构图、运动摄像等多个环节应对无误,要艺术地运用影视摄像装备和影视摄像技术,更好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摄像者必须置身于技术与艺术的汇合地,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

对于影视制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还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要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必须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电视摄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技术环节的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摄出优秀的电视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清楚自己手中的工具,对电视摄像师而言,摄像机就是记录这个世界、书写华丽篇章的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不断更新换代,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摄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基本的技术没有改变,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加重视基本的艺术表达。

在学生对基本的按键、内部的菜单、持机的姿势及推、拉、摇、移等基本功练习娴熟之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摄像艺术的强化。电视摄像是一门造型艺术,它通过构图处理、光线处理、色彩处理、运动处理等手段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运动地表现被摄对象,通过构图、光线、色彩、运动构筑起独特的屏幕时空,并在这特定的屏幕时空里完成故事的讲述、意义表达和情绪渲染。所以应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并通过这些艺术手段达到叙事与表意的目的。此外,学生应该知道凭借熟练的技术,也许可以拍到完美的电视影像,但却不一定能保证我们拍摄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影像,当拍摄的素材不是电视节目的真正所需的,即使凑合用上也是词不达意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工作,电视摄像者的基本功和电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图像质量的好坏,最终会对整个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视摄像不是单纯地记录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素材有选择、有概括、有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这就对电视摄像者提出双重要求,既要有繁重的技术操作,又要有复杂的艺术创作。摄像者要想拍好各种条件下的事物,在操作时除了掌握摄像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注意自身的美学素养。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一种从技术到艺术的学习过程,但也应该在艺术的讲解中贯穿技术知识。让学生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只要在教学中做到了从技术到艺术、在艺术中贯穿技术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电视摄像技艺的双重性。

摄像如何反映主题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根本点在于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在于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因为随着摄像机自动化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摄像机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化,技术的掌握变得越发容易,摄像者自身的能动性就变得越发重要。因而加强对摄像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关注课程运行中的人文因素,是有效进行摄像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这就要求建立起编导化的摄像思维,当摄像人员具有编导意识后,在拍摄中就不会盲目;他可以以自身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合理的艺术想象,摄制出符合某片要求的电视画面。因此,在技术操作日渐简化的背景下,摄像教学除了技术层面的把控外,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才是重点,人文关怀的凸显才是本质。因此,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琪.对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2.

[2]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欣.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今传媒,2009.7.

影像艺术论文例8

[作者简介]陶安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讲师,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电影艺术的“基因性缺陷”

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国产大片,标志着以“大投资、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为特征的中国电影工业的“大片模式”在运作机制上正逐渐与好莱坞接轨,但上述大片在叫座的同时却并没有赢得相应的叫好声,反而在影片的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十面埋伏》被认为“只是一幅又一幅内容空洞的风景名信片”,《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以致有人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那么,我们的影视文化是否真的存在“基因性缺陷”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不能不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我们认为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可以挖掘到一些本源性的元素,从中寻绎到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电影作为诞生在西方的机械复制艺术,虽正式诞生于1895年,但完美复制现实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可以说是西方两千多年来视觉艺术中一以贯之的影像精神的自然归宿。影像似乎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再现物象的意愿”(will-to-represent)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古典绘画在色彩、透视、明暗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十三世纪到巴罗克时期,追求形似的技艺稳定发展。电影学者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 “拜镜子为师”的观念则集中体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写实主义思想。到17世纪、18世纪,荷兰、意大利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这一时期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作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绘画史从未出现过高度写实的时期。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几千年来一直被作为中国画之审美标准,其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一方面成就了中国画独特的风格但同时也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写实观念及写实技能的缺陷与追求真实的影像艺术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而本文篇首列举的种种诟病即是这一矛盾的充分体现。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以下一些基本元素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焦点透视

西方人精于在平面上以焦点透视的方式创造三维空间。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采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便发生了冲突。清人邹一桂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画师大感殊异。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西画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同现实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中国影像在空间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

(二)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直接导致了影像的生产。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新的影视风格。

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因素,回答就是光。”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艺术风格。与西画相比,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笔墨。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 “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人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为避免过高的反差,拍摄多应用散射光,照片类似国画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籍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

(三)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称赞“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 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四)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因为他是用图画来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绘画的宗旨不是叙述而是写意,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辩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画面情节的刻画,时空的转换与连接不再是画家所观注并致力要解决的问题。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原苏联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书籍、插图与戏剧都是电影形象的先驱。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视觉历史回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文化遗产的先天不足,成为影响中国影像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使我们的影像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种影响既在技术层面,同时也涉及到民族的影像审美心理,其间的种种要素我们将之概括为民族的影像素养。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影的种种问题,说到底还有赖于国人影像素养的提高。

目前,在媒介素养、视觉素养、影像素养日益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而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能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的深入领悟,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看过首映 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 2005年12月16日

[2]表江.从叙事方式看张艺谋爱情观的分裂.载《新京报》2004年7月19日

[3]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年1月16日.

[4 ]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月3日.

[5](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前引书,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2页.

[6](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前引书,第104-105页.

[7]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8]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 ―― 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年6月号第59期.

[9](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第41页.

[10]宗白华.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载《文艺论丛》1979年第6期,上海文艺出版社.

[11]邹一桂.小山画谱.

[1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第四章第201页.

[1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前引书,第234页.

[14]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15]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影像艺术论文例9

④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126页

⑤曾效农,《现代影视美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3-14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 艾伦与道格拉斯•割格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2]时雨.《多媒体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影像艺术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82-02

电视剧是视像叙述的艺术。图像时代电视视像符号表达和创新能力正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电视媒介传播和接受群体的特性,关注电视视像叙述的独特性和可能性,是提升电视剧艺术品格,促动电视剧叙事走向成熟的根本途径。

一、视像本体:在雅俗对峙、融合中形成

长久以来,理论界存在着种种关于电视剧艺术品性、艺术学科的争论,这些论争各执一端、纠缠不清。抛开种种理论观念所作的抽象评介,看待电视剧,尤其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实践,我们会发现,电视剧如同这“一代之文学”,已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仪式化行为当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膨胀的精神娱乐和文化讯息的双重需要。但另一方面,电视剧坛也因大众媒介品性而“自甘沉沦”,生产出过剩的“视觉”垃圾。艰难跻身于艺术苑囿的电视剧,仍被人嘲讽为平面的艺术、低俗的大众文化。

回顾中国文学、电影的发展历程,艺术本体总是在雅俗由对峙到融合的趋势中形成并创新的,《诗经•国风》中曾被孔子嘲弄的“郑风”成为了后代诗歌中的精华,流行于歌楼妓馆的填词成了宋代文人雅士抒写情感的重要形式;“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成为明清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诗经》之雅颂与国风、唐诗与传奇、明清诗文与小说,这些当初有着严格的雅俗之分的文学形式,在当今文学领域皆被视为极具包容性的。电影也是如此,从单纯的大众娱乐到作为糅合艺术创作和精英文化等多元理念的产品,一代代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林格伦、伊芙特•皮洛等进行了积极地理论倡导和实践努力。电视剧视像艺术走向成熟也必将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像电影流行初期一样,今天很多人把电视剧当作娱乐对象,却颇为鄙夷电视这种媒介,更不会考虑把它归入艺术的行列。理论界虽然有学者力倡电视剧艺术本体、艺术学科,但电视剧艺术生产鱼目混杂的现状仍令人堪忧。事实上,我们要看到我国长篇通俗电视剧还是一个新生儿,它的发展历史不过是二十多年的事,仍然处于四处顾盼、摹仿、尝试的时期。而且,电视生产正呈现出由雅俗对立向雅俗融合趋势的转变。电视和电影的艺术标尺不再鲜明对立。电影、电视两种媒介机械性质的差别,在技术的革新和借鉴中正逐步缩小。电视电影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体现了电影和电视拍摄手段、技巧的融合,两种艺术的审美效果也交融在一起。新的艺术实践正在为电影、电视艺术带来了生机,呈现出趋雅的艺术倾向。由俗趋雅、雅俗共赏已成为电视剧艺术未来的发展取向。电视剧艺术叙述主体,只有像电影创作者那样,焕发出“影像大师”式的个体色彩,以审美创造为本,才能实现对叙事与视像的驾驭能力,电视剧本体才能称其为雅俗共赏之视像艺术。正如赫尔参所说,各种艺术是并不挑挑拣拣的。它是极具包容性的。

审度我国电视剧特殊的文化品性,亟需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和创新。一方面要改变电视剧生产良莠不齐的现状,积极发掘传统叙事基因,汲取电影、文学的叙事智慧及审美性。探索以更有力的、丰富的视像形式,努力把电视文化产品提升为审美艺术的创造。另一方面展开积极的电视剧艺术、文化批评,促进其生产的良性循环。坚持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对电视剧进行审美文化的阐释和深度批评,有益于厘清视觉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剧审美文化理念和艺术生存的变化趋势。

二、视像叙述:观者需要是审美性的而非工具性的

大众传播媒介改变了文化的存在形态,以电子视像为媒介的视觉文化,凸显了普遍性的感性审美取向,以新的审美文化重塑着人们的思维范式。尼克•斯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指出人类有四种需要和大众文化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就是审美文化经验的需要:“人类都具有文化高度参与的某些需要,这些需要是审美的而不是工具性的。”[1]从艺术传播的过程来看,审美性是观者获取文化信息时的一种内在的、基本的需要。大众媒介文化,因为有了叙述主体主动的、积极的介入,成为审美艺术创造的符号,指向了美的发现。

电视剧,具有电视文化传播的特性,也兼具虚构艺术的审美本性。直观的视像符号探寻着种种审美实现的可能,并带动文化讯息的传送。艺术的创新和观者的审美需求紧密相关。电视剧长篇叙事,是观者绵延着的、连续的情感载体,这个运动着的视觉世界,以直观形象的感知,激发着人们的期待和想象,也充实着其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影像和现实之间构筑起坚实的“契约”关系。和其它艺术门类相比,电视有着更为亲近、真实的视觉感染力,这种日常亲近性,既满足了大众普遍的审美需求,也成为一股平民主义美学的坚实力量。胡塞尔指出图像符号只有在面向现实世界中得到主体“意向性”充实,才能被理解。视像的本质在于以独特的视角形成的对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深度探寻,是叙述主体对生活现象的“意向”性观照。以现实主义来提升视像艺术品质,是电视剧审美文化传播的根蒂,也是其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

美国学者斯坦利•卡维尔曾经指出:“一种媒介的美学可能性不是有人授予的,而是“取决于经由媒介对其内容表达的可能性”。[2]当前,电视剧叙事艺术在秉承传统叙事策略之外,不再遵循普遍一致的创作原则。艺术生产的多元性,促使电视剧视像符号和文化表达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之中。电视可以是娱乐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打动人的心灵和情感的文化产品,关注电视剧叙事独特的视像“肌质”,考察其画面结构形式对空间造型和表意功能拓展,有助于电视剧叙事突破审美的感知领域,通向美感和艺术之途。

三、视像感知:审美理解皆归于文字阐释的空间

“知道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形象地解说了语言文化经验对视觉乃至图像感知理解的深层支配作用。麦克卢汉也指出视觉的逻辑始于文字的信息结构,归于语言文化的分析和抽象。[3]各种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及对视觉的阐释,仍然离不开语言文化下形成的各种模式。传统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形态,统领着整个文化领域。

“视觉是一种看的思维”(梅洛-庞蒂)。具体而言,电视和文学叙事思维有着根本上的差别。作为不同的符号系统,视像和文字在叙述时形成了各自“特殊的话语方式”。但从审美功能角度来看,视像叙事和文字叙事并非二元对立的范畴。如我国电视剧的本土文化地位决定了它和文学叙事,尤其是古代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智慧(强化戏剧性、“连续性”高潮设置等)存在着较深的渊源关系。电视叙事,不仅以文学叙事为资源,对其进行参照、贯通和提升。同时也把文学的诗性“情境”化入到视像呈现中。就名著改编而言,语言文字和电视媒介进行的叙事转换中,文字所指意义的丰富为影视艺术符号能指一统性(同一性)取代,能指意义的明确指向性制约着影视艺术“韵味”的表现。文学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审美承传因素。它凝结着审美对象的内在质素,这种质素被作为电视审美实现的深层内涵提炼出来,并转移到视觉形象的重建过程当中。文学性的嫁接,正是视觉文化萃取语言文化的深度模式,并将之作为支配感性化视像观赏的内在“肌质”,引导叙事通向审美之途。《大明宫词》等一批“唯美”电视剧的成功原因之一,正是得益于其诗化的精致语言和光影色打造下的诗性氛围,大大延伸了画面的美学空间,平添了艺术的“韵味”。而李少红重拍《红楼梦》,从人物造型、画面感来讲,虽美则美矣,但缺少了原著的艺术韵味,审美价值大大削弱。因而,一定程度上,文学性对视像化审美起着深层支配作用,提升了电视叙事艺术的审美可能。文学性和视觉性超越了符号系统本身的对立,超越了文化形态的不同范式,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中实现着审美的有效转换,在受众审美需求和期待中实现着统一。可见,对于电视叙事来讲,融通文学诗性和视像之美,是其提升审美品格的关键。

电视剧作为传播主体,它拥有所有激活文字、图像和音响产生意义的工具。它把文学叙事中的审美质素化入形象的理解当中,获得了具有深层意义的文化阐释空间。电视剧视像叙事只有汲取文学叙事的审美文化经验中才能获得深度的意义阐释。视像感知和文字阐释在审美理解中是相辅相成的。

四、视像艺术:技术革新探寻着美学可能

影视技术的革新也是艺术渐进的过程。每一次制作技术的进步都与叙事技巧的拓展密切相关,丰富了影视艺术形象手段和审美的形式。彩色电视技术开辟了至今还在探索着的新的可能性;色彩、光线加入了画面图像的形象结构,成为“虚构”艺术形式的审美质素,使电视屏幕发挥出较大的视觉潜能,数字、网络技术也在尝试种种视像审美创造的可能性。

此外,传统媒介、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也推动电视剧视像叙事艺术的长足发展。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两种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或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4]也是电视剧发展的新趋向。随着技术的革新,媒介以充分的“视觉注意性”创造着审美领域的“惊奇”,影视剧保持艺术上成熟的同时,要保留给受众的期待更多震撼、惊奇的和挑战的能力。电影艺术实践已证明,在拍摄、编辑技术的革新中不断焕发出诗性的光彩,电视剧审美艺术,基于自身媒介特性的创造,也才刚刚开始。

今天当技术的进步,使一切艺术表现皆成为可能,电视剧,作为大众人文精神和娱乐意识并存的艺术领域,表现什么,与如何表现的问题同样重要。电视剧视像叙述及其美学特性的研究,既是视觉文化时代下图像转向的必然趋势,也是电视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