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院艺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0:16

学院艺术

学院艺术例1

中图分类号:J110.99文献标识码:A

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有着交缠复杂的关系,从学院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往往是一种秩序的捍卫者,而当代艺术又是直指当代人本真生活状态、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于是在学院与艺术创造力之间形成张力关系。当下中国的当代艺术活动大多并非产自学院,诸多当代艺术展览甚至没有在部级的美术馆举办,被推移到学院的边缘。由于当代社会是个多元社会,多元中的每一“元”都有不同的价值诉求,故此当代艺术理当具有多维性,但学院并不因此就处于模糊化的立场,或以中立化态度漠视当代艺术,相反学院应该是积极吸纳、参与,并积极孵化当代艺术思潮的地方,其学术价值诉求并不是要覆盖取代其他“元”的价值,而是要主动回应当代艺术,体现学院的真正精神。但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学术活动已经游离在学院之外,思想的产生也与学院无缘,学院越来越量化甚至僵化,越来越变成只对学术进行技术训练的场所,其结果就是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学院越来越被边缘化,学院的学术份量在当代的多元文化中变得越来越轻。这是当下学院与当代艺术脆弱关系链的凸显,值得探究。笔者希冀回溯西方美术学院的历史以及中国古代画院制度,以及上世纪的中国的学院价值发展历程,从学院对艺术的建构中找到学院在艺术发展史中的位置与作用,以思考当下中国的学院在当代艺术中理应有的位置,学院教育将生发怎样的学术去关联当代艺术。

一、西方美术学院与艺术状态

何谓学院,学院在艺术曾经的学术位置,这是开启思考当代艺术与学院的重要基点。西方的美术学院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那是具有行会性质的、师徒相传的技术训练场所。但作为学院的理念却产生更早,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雅典郊区有一个奥林匹亚花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在那里一起对话,一起探讨哲学。从那个地方就产生一个词,也就是学院(academy)。academy有点像沙龙,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自由地交换思想、讨论问题。文艺复兴时期首先使用academy这个词的是达•芬奇。当时的几幅铜版画里面都有一个小小的标题:academy of 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学院。后来的专家考证这所学院并不存在,只是他逐渐把传承技艺的手工业作坊转变成让学生探寻某种宇宙真理和精神的场所,试图把绘画从手工行会里解放出来。在古希腊,最受人尊崇的“七艺”包括语法、逻辑、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但没有绘画的位置,绘画只是宗教的图像纪录,不是独立的艺术。达•芬奇开始致力于提倡绘画的科学,提高绘画的地位,这样势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身份。从此萌生了西方美术学院的雏形。

法国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代,在国王持续大力支持下,1795年成立了法兰西美术学院。在路易十五时期,绘画终于成为一门学科,学院不再由手工行会而是由国王来控制,美术学院的学生能得到国王的很多赦免,比如可以不服兵役,每年举办两次隆重的颁奖典礼等,学生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法兰西美术学院的创建使得绘画成为在古希腊的“七艺”之外的第八种艺术,导致绘画与手工艺分离,促发学院古典主义艺术的盛行。美术学院一跃成为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的专门组织机构,同时担负起培养造型艺术人才的任务,为社会培养从事绘画、雕塑等高雅艺术活动的纯艺术家。美术学院不仅精研绘画技巧体系,而且还展开艺术理论探讨和争鸣,建构艺术理论体系,以指导和规范艺术创作活动,同时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沟通学院与社会、艺术家与赞助人或公众之间的关系。学院通过绘画艺术教育体系的创建,取代行会来实施其与艺术的对话,影响艺术发展形态。如法兰西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把对人体及自然的所有分析和临摹都纳入到技艺体系里,从画石膏像开始,然后是研究人体解剖,画模特,直到最后进行创作,形成一个极其严谨的技术训练过程。当时美术学院的课程是很繁重的,每天几乎10个小时的课程,较之当下艺术教育课程更苛刻。课时遍及周一到周六,而周末因礼拜教堂而停课。课程设置形成一个严格的组织和教学体系,如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几乎全是素描,形成严谨的素描课程体系,涵括基本素描、透视素描、建筑素描、人体素描、图书馆素描等①。十九世纪初巴黎美术学院②成为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中心,包孕出几条艺术戒律:其一,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述,体现为对自然的一种把握和再现,其中包括了对透视的研究,对美的绝对观念的追求;其二,追崇道德上的劝善,古典主义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圣经题材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三,遵循三一律,即作品的主题,必须是同一个事件与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的同一。这些戒律成为规范和引导时代艺术创作的圭臬,处于时代的艺术风尚中心。美术学院催生了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艺术,古典主义的盛行也标志着美术学院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初的巴黎美术学院就是古典主义艺术大师的圣地,如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等均是该学院的教授,尽管后者属于浪漫主义画风,其与古典主义艺术的审美诉求本质上并无区别,都追求美的绝对观念,采取严格写实的技术体系,主题也有道德的劝善,只有一点不同,就是浪漫主义推崇的想象力可以违背三一律。

浪漫主义艺术之后生发的新绘画流派,例如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绘画,开始悄然改变学院与时代艺术的创作关系,尽管诸多艺术家受过学院的经典教育,但他们的创作和展出活动开始疏离学院,甚至开始违背学院传统,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术学院发生历史性转折。例如库尔贝的作品非常写实,但他关注点已经转向现实的生活存在,不再触及安格尔或者德拉克洛瓦所追崇的那些重大历史题材或者圣经典故。又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表现的是中产阶级家庭非常爽意的周末聚会,隐射出19世纪中叶人们的审美兴趣已开始从宗教训诫转向日常的世俗生活,绘画题材充斥着郊外嬉戏、打闹、游泳等休闲生活场景。莫奈的作品《草垛》更是转向了对自然光影的追求,对自然的真实的再现。到了塞尚,他的作品《浴女》已经把对自然的再现转化为一种个人对世界的理性把握和理解,所有的光影和块面已经超脱了空间透视的束缚,还原为二维的平面表现,让线条和体块的组合成为画面的结构和语言。而在波洛克的《风景》一画中,我们已经看不到真实的风景了,画面越来越抽象,只有块面的组合关系和色彩的搭配关系。到了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不再是真实的人体再现,而是主观的变形和任意组合。这时猛然惊醒,欧洲美术学院的缺场和失语,难以想象这个时候欧洲的美术学院又在做些什么呢?毕竟引领社会潮流的,已不再是学院里领薪水的教授,而是一个个独立的艺术家,活跃的自由职业者。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美术学院真正陷入了沉寂和无奈,或许也有着当下中国的许多学院面对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透露出来的同样尴尬。当时只有一位叫格罗皮乌斯的德国教授作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就是在学院美术教育与行会分离两百多年后,重新又回到艺术与劳作生产相结合的状态。由于科学技术所引导的大机器生产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包豪斯学校的诞生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或许受包豪斯的启发,法国人杜尚1917年在纽约展出了一件作品《泉》,一个小便器,一个现成品,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认为艺术与生活没有任何界限,生活里面就有艺术,或者生活就是艺术。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对美国后来的波普艺术影响非常大,主要是强调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过渡性,这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的,最终必然合为一体,杜尚的作品与杜威思想不谋而合,《泉》也宣告了架上绘画的死亡。如果浪漫主义、印象派等的绘画都还有绘画的概念,到了杜尚这里是彻底的反叛。自从杜尚使用现成品,完全把生活中的直接经验而不是间接经验用在作品的创作上之后,欧美逐渐发展出来的当代艺术证明学院的那套古典技术体系突然失效,古典主义时代所形成学院面对当代艺术只能是一种手足无措,学院同当代艺术陷入一种尴尬的关系之中,后现代艺术兴起,更是宣告学院在艺术状态中的隐身和无奈。

二、中国的古代画院到学院

中国历史上尽管没有类似西方那样的美术学院,但中国有官方主办的画院。画院从唐代开始设立,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还要早,但中国的画院与西方的美术学院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中国传统教育依靠私塾,而不是行会。四书五经、琴棋书画都是私塾里面必须学的东西,而画院只是科举制考试的一个结果,进入画院也即为仕。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美术教育与行会没有多大关系,文人通过私塾的方式读书习艺,然后参加科举考试,进入画院并非习艺,而是做画官。比如张萱的《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他们有的官至右相,或至画院的最高级别,直接成为皇帝服务的士大夫阶层。画院在唐代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翰林院。文人中举后进入翰林院,给皇帝起草各种诏书,画院也是中举文人为皇帝提供各种可观、可视、可享受的图画的待诏之地。到了宋代,画院的地位超过了翰林院,特别是宋徽宗时期。宋徽宗醉心书画,每个月都要下诏书,出一些有诗意的题目,例如“枝头一点红,春意不需多”,或者是“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然后让天下人前来应试。

笔者有一个对中国美术史的统计数据,从艺术家的社会身份来看,中国绘画与科举制密切相关。中国的画家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中举的官吏,另一类是考试不第或拒绝为官者,例如唐朝的在册画家中,官吏占到了60%,宋朝的官吏占到了62%。元代因异族统治废画院,官吏只占31%。到了明代官吏占45%,而清代又是异族统治,官吏数明显下降,只占25%,但考试不第或者拒绝为官者却大大上升到50%。可以说在社会分层上,中国的绘画和官僚政治有明显关联,这一关联是以儒道互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与西方的绘画源自手工行会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民国开始,中国在“西风东渐”的文化自觉下有了自身的美术学院,“西画”教学开始占据学院的主导地位。中国在“五四”以后产生的美术学院和传统的画院没有关系。中国的习画传统与欧洲的学院没有任何可比的地方。中国是一个文官制度的国家,古代的画院也设立了六个等级的职务,等级最高的叫“待诏”,待诏可以向皇帝面呈画稿。延续到今天的结果是我国仍然设置有部级画院、省级画院,等级分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二级美术师等。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讲,中国的艺术家与西方的艺术家身份也有所不同。中国的文人大都怀抱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读书是以中举做官为目的。但当他遇到人生坎坷看破红尘,还有一个道家精神可以逃遁,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采取一种内敛和退隐的方式,在水墨山水画和诗歌里找到身心的平衡。西方不是这样,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都属于工匠系列,工匠的概念是为客户量身打造,哪有订单往哪走,等级高的则为王公贵族画师。订单多了便会产生作坊并培养学徒。达•芬奇正是将绘画视为一种科学研究而提高了自身作坊的地位并称之为学院,而凡科学的东西一定有其语言规则,这个语言规则就是建立系统的技术体系并确立了观看世界的方法,其实今天中国的学院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而非我们自身的传统基础。

中国在“五四”以后产生的美术学院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结果,然而当时,欧洲基于古典主义的学院艺术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历史性转折,这个转折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实也在塑造中国自身学院的雏形。本着教育救国的思想,留学欧洲归来的中国艺术家却带回不同的西方艺术模式,如同为留学法国,徐悲鸿带来的是法兰西美术学院那样的古典绘画体系,并主持当时的北平艺专,即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而林风眠与徐悲鸿不太一样,更感兴趣的是西方古典主义终结以后的现代艺术,特别是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作品,回国后去了杭州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与之相似的,还有庞薰l,在上个世纪50年代筹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欧洲包豪斯学校类似,强调艺术与劳作生产相结合,成为偏离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在中国的一块试验田。可见,这个时期的学院,尽管它们是多元的、实验的态势,不是固定的单一学院学术模式,但学院作为建构艺术创作的中心的位置却毋庸置疑。

新中国成立后,由苏联继承和发展的西方学院体系继续主宰着中国的学院美术教学。从1957年马克西莫夫来中国举办油画培训班,从全国各大美术学院遴选教师作为学员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今天中国的老一代的油画家大部分都从这个培训班出来,形成了新中国一个强大的艺术创作系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学院派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影响甚大,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沿用古典技术体系来表达或反思宏大叙事仍然盛行,比如从学院产生的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等画风,许多作品如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组画》等仍然将主题性作为绘画的基本任务。学院在这段时间中,无疑是具有类似法兰西美术学院那个时期的艺术地位,学院成为艺术发轫的中心。

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学院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首都机场壁画开始,才出现具有现代艺术意味,与当时的主流绘画大相径庭的非主题性绘画。这些作品具有平面化意味的用线用色处理,超越了写实绘画的光影、体量和透视,这些艺术家大部分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欧洲印象派后期作品的影响较大,如袁运生的壁画《泼水节》,张仃的《哪吒闹海》,祝大年的《玉兰花开》等。正如吴冠中所说:“艺术家不讲形式是不务正业”。而形式是什么?形式已经不是内容的表现,它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即艺术本体语言,它是现代主义艺术追求的目标,因此机场壁画实际上标示着中国现代艺术的转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为当时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中心之一,并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八五”美术新潮,可以说这也是学院以自己的姿态积极契入到时代艺术的创作中,成为当时艺术思潮的引领者和实践者。随后风起云涌的各种现代艺术式样和活动成为了艺术的主流。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来自浙江美院油画系的学生肖鲁和唐宋在展出了自己的装置作品《电话亭》之后,然后又枪击电话亭,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来宣告了他们与过去的决裂。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学院不管以什么姿态,它还在与当代艺术发生着积极的关系,甚至引领当代艺术,但随着《电话亭》中“最后一声枪响”结束了8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院在当代艺术格局中面临被疏远的趋势。90年代的中国进入国民建设的加速时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涌起,70年代出生的艺术学子这时离开了学院,他们不再关心宏大叙事,不再关心观念,而是关心实实在在的生活,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过得更好一点?20世纪90年代初在圆明园聚集了一批艺术家。他们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前途感到渺茫,还不知道今后日子怎么办。1994年画家村被取消,部分艺术家迁到宋庄。这种现象与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的印象派的画家为什么要到农村去生活作画有很多类似之处。那时的资本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城市里面工厂林立,社会动荡不断,印象派画家选择了自身的生活方式,他们大都远离政治,远离学院或沙龙,远离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全方位建立起来的理性规则,他们要和空气对话,和自然对话,寻找绘画自身的语言。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情景和这批新生代艺术家的价值观与当时的欧洲极为相似,年轻人要“近距离”地观察事物,享受普照的阳光,拒绝那种站在某个制高点上俯瞰全人类的宏大叙事。例如刘庆和的水墨人物画《流星雨》就恰当地表现了当时年轻人的惆怅状态。他们在等待什么?等待爱情?等待社会的繁荣?

中国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美国在上个世纪4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欧洲在二战后的6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我们国家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社会,物质的丰盛在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很现实,人们不再去追求宏大叙事,人们的幸福感得由物质来衡量。艺术也开始从精英式的严谨技术体系中走了出来,进入到大众层面。美国的消费社会孕育了波普艺术,中国的艺术家也在做这种尝试,例如响叮当的《非常卡通》,黄一瀚的《麦当劳叔叔进村了》等。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艺术最大的不同是艺术家开始关注和表现他们的生存环境,例如都市的膨胀、家园的迁徙等。社会在变,学院也在变,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开始摆脱学院规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表现自我。人们不再从东方和西方、传统和前卫等二元对立的立场去观察思考,而是很实在的个体体验,促使艺术的多元格局形成。这个时期我们也看到一些极端的案例,例如有人用医院解剖室的人脑切碎搅拌以后装成罐头,放到艺术超市上销售,作品隐喻承载人类知识的大脑与其它物质是一样的,具有生理属性。此类作品挑战的不只是传统的艺术观念,还试图触及社会的道德底线,公众的承受能力,这是个别的极端现象。还有人把牛的肚子剖开以后,赤身钻进去,似体验所谓初生婴儿的温暖。这些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行为艺术,当然还有另外一类艺术家,他们安然自得,想重温中国文人的悠闲潇洒或风流倜傥,例如当时举办了一个“新文人”画展,表达了各当代艺术家群体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

当代艺术的发展的确伴随着学院中心主义的衰落。学院在过去的历史中建立了一套非常严密的规则体系,包括评价标准,无论是西方的学院还是中国后来建立起来的学院,都经历了自身的辉煌。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学院的大量扩招和扩建异常繁荣,但从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这并不能改变学院被边缘化的事实。试想,如果不能产生思想和流派,学院的位置在哪里?如果学院教育对当前发生的现象视而不见,天天画石膏像、画人体,天天都在遵守并重复那种从17、18世纪就建立起来的技术规则,没有创新的劳动意义何在?毕竟学院不仅是技艺传承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可以思考、可以实验的地方。

当代艺术的格局是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形成的,学院虽不再承担艺术发展的重任,但学院仍然在批量生产毕业生,而毕业生的蜕变来自于社会的转型,而不是学院的行政指令。如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艺术和艺术教育更多地与政治有关联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艺术生力军则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本对当代艺术的推动要远大于其它任何力量,这是在学院高墙里的教授们很难去想象的。在北京城四环路以北和以东的地区,远到通州宋庄,往西北方向到昌平,以燕山山脉为界形成一个扇面,在这个扇面区域里几乎每个村都有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在那里安营扎寨。这个区域吸引的不仅仅很多国内外投资者和收藏家的目光,还有乐享其成的政府文化产业决策者。这在片土地上,中国的艺术家走上了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新中国以来,艺术家被称为艺术工作者,一般具有国家干部的身份,独立的艺术家身份并不存在。即便各个历史朝代的艺术家,大都也是依靠俸禄的士大夫官员阶层。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更准确地说是从圆明园画家村开始,这片广袤的土地终于有了自由艺术家的存在。在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里,各种艺术家个体的价值诉求都会得到合理的实现,这种格局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学院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学院逐渐远离社会精英人才集中地的位置。例如非常市场化的798工厂俨然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窗口;宋庄这片当年的荒芜之地现在也成为自由艺术家的聚居区,带动了地方农民的致富,形成了文化产业链。这些发展都是学院本身始料不及的。

四、当代艺术多元格局下学院的教育与应对

当代艺术的多元格局下,学院教育如何应对,这是学院自身迫切思考并需付诸实践的问题。学院如何焕发自己的学术生机,最后还是落实在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上,在当下多元格局的当代艺术中,学院与学生都必须正视,无可回避的。

学院不能只有规则而没有活力,它应该是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地方,也应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策源地。陈寅恪先生倡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的思想意味着大学不仅是传播思想之地,而且是生产思想之地,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的地方。学院和大学虽然学科设置与规模有所不同,但道理不隔。提倡关注当代艺术,学院首先要有兼容并蓄的自由精神,形成独立人格得以成型的环境。学院在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判断力、关注生活的精神和“两支笔”的艺术实践。

其一是艺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于当代艺术家极为重要,如果仅仅只有古典主义的写实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下的判断标准多元化了,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更广泛了,如何去选择,用什么立场去介入,这些都是你的艺术立场和艺术视野的反映,影响到你的艺术取向。如吴冠中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因为他的艺术理想与当时的主流艺术格格不入,但他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靠的不是领导的恩准,而是用文笔来表达他对艺术的执着。他在那些年写了大量的文章,累计100多万字,那时的北京晚报每周好像都有他的文章,他在反复阐述他的观点,可以说许多人对吴先生绘画艺术的理解是通过他的文笔达到的。

其二是关注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生活,思考我们的这个社会,要介入生活而不是逃避,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实质就是当下的现实主义态度。

真正的现实主义并非刻意要到某个地方去体验生活,搜集那里的典型形象、典型题材,你的生活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关注它,表现它,让你的存在发言,这是你对生命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这也是最终获得自己艺术创造力的基点。

其三是两支笔的训练。

当下的社会是媒体的社会,也是充斥网络信息的社会,这就需要主动举手发言而非消极等待。在用画笔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体验的同时,还得在画笔的旁边加一支钢笔。其实中国传统文人也是有两支笔的:一支画笔、一支毛笔,他们的成就从未以技巧取胜,但却构建了独特的中国美术史。

如果今天的学院还有一点作用的话,那么它就应该鼓励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在这样一个具有强大复制能力的时代,教育仅仅是训练学生人工复制那些古典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艺术最终还是要向人提供一种思想。吴冠中提出绘画不如诗歌,不如就是指在艺术表达的深刻性上,在表达人的心灵自由方面。

当代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作坊中的单一画匠,在学院如果仅仅是学习技术,那么学院在当代艺术中必然是被动的,鼓励独立思想的思考,学院在当代艺术中才会获得新的生机。(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图书馆素描即以图书馆中前人的画作为范本进行素描临习训练。

②巴黎美术学院即今天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ENSBA),其实是法兰西美术学院的下属美术学校。

The Academy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DevelopmentBAO Lin

学院艺术例2

与2011年的上榜名单相比,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和艺术学院呈现了一片“刷新”之势。虽然上榜率和2011年相比下降了5%,但是14家中有5家是在2012年新成立或正式投入运营的机构,并在成立伊始就受到外界广泛关注。2012年,公共美术馆和艺术学院依然在展览、学术和公共教育方面承担着重任;而龙美术馆的成立则又一次掀起了私立美术馆的热潮,民营美术馆纷纷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国艺术机构的发展注入一股活力;同时,地方美术馆的活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2年,龙美术馆的成立绝对算得上艺术圈的大事件,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也让它当之无愧地占据了权力榜第一把交椅。这次,王薇刘益谦夫妇不再以收藏家的身份登场,取而代之的则是由二人创立的斥资3亿元打造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而龙美术馆既是一个标杆也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多家由收藏家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会接连正式投入运营。除此之外,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依旧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推出不少精彩的展览。同样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也于2012年10月正式开馆,在李磊的统筹下,中华艺术宫举办了凭借“海派”绘画和现当代美术方面丰富的馆藏举办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等开幕大展并和法国奥德赛美术馆等世界知名美术馆合作开展馆藏展。热闹的不仅是上海,西安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和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地区性美术馆在大力支持本土艺术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更多地接触艺术提供了便利。华侨城美术馆群也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10家美术馆整合,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美术馆连锁品牌形成。

公共艺术机构方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如既往地在文化教育和青年艺术家群展方面起着推动作用,同时其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也证明了艺术衍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山艺术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收到热烈反响。还有亚洲文献库和2012年新成立的录像局也在艺术数据收集和整理上为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持。

艺术学院方面,王璜生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除了举办多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展,还自主策划了“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显示出这所最高美术学府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也在南艺成立100周年之际成立,由李小山任馆长,并举办了如“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等展览。

纵观2012年,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各有各的精彩,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机构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一系列高品质的展览和文化教育活动也更深入地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

学院艺术例3

一直以来,造型基础就是雕塑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一直坚持以具像写实作为立系之本的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来说,光有造型基础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脱离实践教学的支持,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创新性的提出了教学基础内容与创作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理念,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雕塑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我系在常规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当代雕塑语言的引入和应用,注重艺术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启迪,开拓专业知识的视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理论知识的研究: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实地考察,对国外雕塑史的全面梳理,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雕塑的新观点、新技术,多角度、客观真实地解读作品。

近年来,当代艺术的井喷式升温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争议。在校学生在初识本专业的时间段上和认知度上,都显得稚嫩和迷茫,好的标准一时间变的不确定起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在我系的教学指导方针下,教师及时加以说明和帮助学生理解争议的现象和个别案例。不对激进的方式盲目崇拜,不以牺牲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代价,强调我们以传统的雕塑教学为本的方向。服务国家、民族、大众的审美标准,坚持长期以来已被证明合理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艺术类大学,我们有着光辉的艺术历史丰碑,我们始终坚特培养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引发创造性思维同步进行,在培养尊重传统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造思维的能力。我系在学生展示成果方面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基础和创作实践的热情,尤其将创作想法转变为最后的实物雕塑,主动、积极地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动手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雕塑系除了举办不定期的专业展览外,在每年年底的固定日期还举办系大展,这已成为雕塑系的一项制度。在本科期间参加展览,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从初识雕塑到独立创作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实践过程中的体悟也加深了对名家名作更深入、更客观和自主的理解,同时对建立自己的雕塑语言体系有了初步的积累。由于奖项的设置,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为以后的创作之路做好铺垫。

此外,雕塑系还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由学校承担的大型雕塑工程项目,并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熟悉和了解创作、放样、制作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的实践中,获取课堂教学之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也是我系教学中所倡导的在项目实践中促进教学发展的理念之一。

学院艺术例4

主管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795

国内刊号:33-1315/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学院艺术例5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实践学分,则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从事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智力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经学校实践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在具体的实践学分管理中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对实践学分的理解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对“实践学分”的命名也有所不同。例如,黑龙江大学将这种学分管理模式称为“三创学分”,大连理工大学则是“奖励学分”这一提法,中山大学等三所院校使用了“科研学分”这一提法,沈阳师范大学等大学则根据自己师范院校的特殊情况将这一管理模式称为“创新学分”,除了以上四种提法之外还有“项目学分”“研究学分”等不同的提法。笔者根据艺术院校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学分制管理中的特点认为“实践学分”这一提法更合适高等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

二、时代背景

高等院校实行艺术实践学分管理是有其自身的时代背景的。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在高等艺术院校中设立实践学分,正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们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多元化人才进程中的探索结果的不断深化与完善,是高校艺术院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有益探索。

三、理论依据

1.“教学做合一”思想

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提出了“教学和一”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要在“做”上来进行的,“死读书”和“填鸭式”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在“做”这个实践过程中。这应是实践学分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管理理论中的最初萌芽。

2.艺术类人才的特殊性

高等艺术院校与其他工科院校与理科院校不同,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学科研与创作是紧密相连的,教学的过程与实践的过程是相互贯穿的。除基础课之外,本科生在本科教学阶段所学都要表现的东西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因素,这种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知识习得模式区别于一般文理科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同样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四、艺术实践的市场价值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文化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相应的各项文化产业也进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阶段,各种艺术形式的文化市场业日益繁荣。因此,对艺术创作者的需求也就不断扩大,市场的发展、消费者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对各种文化产品的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刚刚毕业就要投入到这种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而刚刚毕业的学生显然对这一竞争还是一脸茫然。面对这种情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来帮助学生们完成课堂学习与进入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可以让毕业生更早地了解到自己将要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为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培养更高质量、更有适应能力和更符合21世纪需求的人才。

五、艺术实践的教学价值

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实行实践学分管理还具有一定的管理价值。实践学分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社会检验。艺术是一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当前在课堂所学的知识等到四年毕业之后就已经落伍,而实践学分这一管理模式不但可以随时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见所闻联系起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以及课堂教学的缺陷,通过学生的积极反馈,教师们也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课程计划以及授课内容。学生在实践学分的获得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探索并发现或自己去创造艺术规律。

六、艺术实践学分的类型

艺术实践学分主要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

1.科研学分

科研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著作或论文、研究成果获奖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2.技能学分

技能学分是指参加相应学科的各种级别的专业竞赛获所获得的相应学分以及跟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获得的学分。

3.实践学分

实践学分是指参加各类社会文化科技实践活动(包括公益艺术创作、公益艺术表演、文艺下乡),取得优秀成绩、受到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七、艺术实践学分的功能

1.艺术实践学分的实施有利于在校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参与到实践学分的获得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学生们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的社会实践当中,并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2.艺术实践学分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而创新的最大源头就是不断地参与到具体的实践竞争当中。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的,开展艺术实践学分活动,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目的就是要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实践的育人功能。

八、艺术实践学分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实践学分在具体的管理中应通过成立相应的实践学分管理机构、完善监控管理等手段来提高管理质量,为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学分活动的开展及实践学分的获得提供保障,使得在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学校应确立实践学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制定实践学分管理的相关办法、措施以及实践学分的获得办法,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组织、督促和监管,并制定实践学分合理的认定、评价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杨宁,于立蕾.设立本科生研究学分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现代化,2002,(1):59-63.

学院艺术例6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5047

国内刊号:53-1132/J

邮发代号:64-6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学院艺术例7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艺术专门人才和艺术师资。

二、招生条件和对象

1.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院专业体检要求的普通高中及中等艺术学校的毕业生,或经批准的具有同等学力的青年;经大军区级政治部批准的现役军人;经所在单位批准的国家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2. 文理科要求:我院除招收高考报考科类为艺术(文、理)的考生外,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非艺术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招收普通文科类和理科类学生。

3. 性别要求:我院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音乐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表演(时装模特表演)专业有男女比例要求;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化妆美容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科专业只招收女生;其他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4.表演(时装模特表演)专业:要求女生170CM以上,男生180CM以上。

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被开除学籍、勒令退学不到一年的学生;

4.上一年因高考舞弊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和入学资格的学生;

5.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报名

1.山东省内考生不得在外省考点参加考试。

2.专业报考条件:

报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中澳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考生必须达到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线以上方可报考。

报考绘画、中国画、雕塑、美术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的考生必须达到2015年山东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210分以上(含210分)方可报考。

报考其它专业的考生只需持《山东省2015年艺术类专业测试报考证》即可报考。

3.报名须知:我院2015年招生专业考试报名全面实行网络报名,请登录山东艺术学院网站sdca.edu.cn 网报系统,填写报考信息,网上缴费后打印《2015年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类专业测试准考证》,无需现场确认。

4、报名时间:春节前 1月29日—2月10日。春节后2月24日—3月5日陆续结束相关专业的报名。各专业具体报名结束时间详见系统内时间安排。

四、考试

1. 专业考试: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山东省2015年艺术类专业测试报考证》、《2015年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类专业测试准考证》参加考试,三证不全或姓名不符者不准参加考试。

2.考试时间及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专业隶属学院

考试地点

2月27日

艺术管理学院

长清校区

2月27日

戏剧影视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长清校区

2月27日

传媒学院(动画专业)

长清校区

2月28日

美术学院

长清校区

3月1、2日

传媒学院

长清校区

3月1、2日

设计学院

长清校区

3月3日

戏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化传播)专业]

长清校区

3月4、5日

国际艺术交流学院

长清校区

2月27-3月1日

戏曲学院

文东校区

3月1日

职业学院[表演(时装模特表演)专业]

文东校区

2月28-3月7日

舞蹈学院

省文化艺术学校

3月1-10日

戏剧影视学院

文东校区

3月2-6日

音乐学院

文东校区

3月7-11日

音乐教育学院

文东校区

3. 文化考试:专业合格考生按规定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文化考试。文化考试外语语种不限,但我院只提供英语教学【广播电视编导(视频媒体中韩班)及国际艺术交流学院中俄、中韩相关项目的专业除外】,请考生斟酌。

五、专业合格证发放

2015年4月中旬,学校将根据专业成绩划定专业合格线,专业成绩合格者,将寄发《山东艺术学院专业招生考试合格证》。专业成绩不合格者,不另行通知。

六、录取办法

本科录取办法:

按照教育部及省招生委员会文件规定,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自行划定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者不另行通知。

(一)按结构分录取的相关专业

音乐学(音乐传播)、艺术史论、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化传播)本科专业录取时按专业成绩占30%,文化成绩占70%的比例结构后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美术学本科专业录取时按专业成绩占20%,文化成绩占80%的比例结构后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本科专业录取时在达到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占60%,文化成绩占40%的比例结构后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化妆美容设计)(中外合作项目)、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项目)本科专业录取时按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的比例结构后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二)按文化成绩录取的相关专业: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中澳班)本科专业录取时在达到艺术类校考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文化成绩排序录取。

(三)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划线的相关专业

1、下列各专业在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按1:1.5划定学校文化最低控制线,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

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广播电视编导(视频媒体中澳班)、广播电视编导(视频媒体中韩班)、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下列各专业在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按1:2划定学校文化最低控制线,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学专业。

3、下列各专业达到山东省美术类统考210分(含210分)以上,在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按1:1.2划定学校文化最低控制线,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绘画、中国画、书法学、雕塑、美术学(师范类)专业。

4、下列各专业在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下降20分,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曲与制作)、音乐表演(演唱)、音乐表演(管弦乐器演奏)、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音乐表演(钢琴演奏)、音乐表演(现代音乐)、音乐学、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音乐剧)、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

5、表演专业在山东省艺术类文化投档线的基础上下降20分,按1:2划定学校文化最低控制线,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

6、下列各专业文化成绩达到210分以上(含210分),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戏曲表演)、音乐表演(戏曲音乐伴奏)、表演(时装模特表演)专业。

(四)按专业成绩录取的前三名专业优秀考生的录取办法

1、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前三名优秀考生可在该专业文化最低控制线基础上,再享受20分的优录政策;

2、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音乐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曲与制作)、音乐表演(演唱)、音乐表演(管弦乐器演奏)、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音乐表演(钢琴演奏)、音乐表演(现代音乐)、音乐学、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戏曲表演)、音乐表演(戏曲音乐伴奏)专业前三名优秀考生可在该专业文化最低控制线基础上,分别再享受第一名30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0分的优录政策。

说明:

1. 按艺术文理兼收的专业,录取时不单列文理计划数,线上考生统一排序录取。

2. 按鲁招考〔2012〕134号、鲁招考〔2013〕115号文件规定,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三个专业招生要求须按教育部教高函〔2009〕25号、教育部教学司〔2013〕13号文件规定执行。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向全省招收普通文、理科学生,不组织专业考试。录取批次在本科二批。

3.美术学本科专业考生语文成绩不得低于90分,外语成绩不得低于80分。戏剧学本科专业考生语文成绩不得低于110分。视觉传达设计(中澳班)、广播电视编导(视频媒体中澳班)本科专业考生外语成绩不得低于70分。

4. 绘画(鉴定与修复)本科专业文化成绩达到山东省艺术类本科文化最低控制线的线上考生,按山东省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5.如果前三名考生未填报志愿,优录政策不顺延使用。

6.按男、女比例分别排序录取的专业,专业优录政策按男女混合排序确定。

专科录取办法:我校所有专科专业不组织专业考试。按省招生委员会的规定,装潢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中外合作)、人物形象设计(中外合作)专科专业与山东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专业相对应,录取时依据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关联投档的办法,按山东省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其它专科专业,录取时按文化成绩排序录取。

以上本、专科录取过程中,如最后一名出现并列现象将按照以下录取原则执行:

1、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的专业出现并列现象时取文化成绩高者。

2、按结构分成绩排序录取的专业出现并列现象时取文化成绩高者。

七、其他几项规定

1.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执行。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有徇私舞弊等行为者,无论何时发现,一律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回原户口所在地或原单位。

2.专业考试期间,部分专业必须参加我校的专业体检。不参加体检者、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我院专业考试合格证(届时公布需查体专业)。

学院艺术例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人数在持续攀升,和以前的天之骄子相比,现在的大学教育更接近于普及教育,面对学习、就业等许多问题,他们缺少了以往的骄傲之态,而需要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而即使是那些共有的特征,在其自身的具体表现方式上也往往带有其艺术氛围所形成的鲜明特点。

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是艺术院校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我认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成才进取意识趋于牢固,长期积累意识趋于虚化

在改革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与过去的青年相比,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加注重和理解成功的含义和机遇的价值。因而在社会不断变迁的大潮面前,他们的思维极其敏感地追随着社会发展的脉动。立志成才、积极进取、渴望成功的意识已经牢牢地融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之中。社会上的“超级女生”、“星光大道”等选秀节目陆续推出,通过这些节目使一些人“一夜成名”,对于艺术院校这些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终日被名师、名家指点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是不平衡的。面对这种大众文化,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艺术专业特长,他们的“积极进取”逐渐演化为“急功近利”,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积极关注这类选秀节目,不少学生投身到了这些选秀节目。

艺术类学生的成才与进取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光环,还是在实际的晕轮下的种种利益。所以探索创新、搏击进取、敢于超越、立志成功,已内化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驱动力。然而,画饼不能充饥,在渴望成功与获得成功之间,还客观地存在着如何实现的障碍。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现在则可谓莫衷一是了。既然一位“歌星”可以在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获取一个普通公民劳作终生也得不到的财富,那么如何找到成功途径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心中转化为如何去寻找捷径的问题。在努力与机遇之间,他们更看重机遇,在必然与偶然之间,他们更希冀偶然。“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这种长期积累精神逐渐淡化,不少人都在期望着“一夜成名”,缺少艺术修养的平时积累。

二、自我个性意识趋于突出,团队合作意识趋于弱化

艺术类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但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相对淡漠。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相对狭窄但又新人辈出的艺术世界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更能体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也更加理解竞争将对艺术生命的延长,乃至不朽带来的重要影响。因此,从总体而论,艺术院校的学生更早地知道竞争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在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的同时,原本在艺术院校氛围中就缺乏的团队意识观念就更趋于弱化,艺术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创造性很强,要求学校宿舍成员、家庭成员以“他”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艺术类学生讲求个性表现,所以他们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团队意识相对淡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不服别人管也不善于管理别人,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社会公德行为趋于增多,个体道德约束趋于软化

近几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增强,作为具有基本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对一向在道德判断和认知上认同的社会公德行为,给予了更多的投入。在面对“雪灾”、“北川特大地震灾害”、“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艺术院校的学生慰问老区、三下乡等活动也展示了自身特有的风采。特别是在投身“志愿者”工作方面,艺术院校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动力。但与日益增多的社会公德行为相矛盾的是在同样的大学生群体中,个体道德约束却趋于软化,甚至是某种程度的退化。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基础文明薄弱问题正成为当今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基本的道德水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艺术院校学生在宿舍里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宿舍卫生状况、学习环境状况一直是让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乃至于连小学生都可辨别的是是非非,在他们眼中却变得“似是而非”。

四、实际利益驱使趋于强烈,艺术修养追求趋于淡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和整个当代大学生群体一样,是在新旧体制的转轨变型期成长起来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目前高校的艺术院校对学生文化课的录取分数比普通学生要低。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重点大学,往往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学习艺术,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类大学生为数不多,很多都是伪艺术。所以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为了能够考大学才不得不学艺术的,这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对学历的追求,只是在父母的劝说下,选择报考了艺术类的学校,他们往往缺乏基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热情。

由于学生目的不明确,缺乏艺术热情,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存在普遍的“茫然”。高中阶段是为了“考大学”努力学习,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质疑:大学是为了什么学习?在这个时候往往寻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方向,所以,艺术院校学生往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重视实际的经济利益,对艺术的学习没有正确的定位。

基于艺术学院学生的上述特点,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全面掌握他们特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邹兴平,艾楚君.高校“艺术类学生个性”的内涵及成因解读.湖南人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7卷第6期,2007年11月.

学院艺术例9

一、引言

本文将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下,来探讨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合理化模式。之所以给出“辩证视角”这一前缀,意在于克服当前在艺术学院管理中所存在的不适现象。由于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许多艺术学院的管理者在面对艺术学院的教师时,都感到管理上的不适感。笔者认为,这种感受的形成不能仅从优化管理手段上来下功夫,还需要从艺术学院教师的人格特点,以及组织生态环境下来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这就要求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认识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破解当前管理困境的重点在于认识“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不但根源于艺术教学本身的规律性使然,还归因于艺术专业训练所给教师带来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二、对辩证视角的内涵解构

结合上文所提出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内涵解构:1.以通常的公共管理模式为主线。针对艺术学院的公共管理,仍然需要遵循目标管理,并在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基础上来实施全院管理。从这一点出发,艺术学院公共管理仍需要以通常的管理模式为主线。2.以具体的公共管理技巧为推动。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艺术学院无论在教师的行为偏好,还是在整个的组织生态环境下,都与其它学院形成了显著的区分。而且,艺术学院所特有的小班课和导师制,更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管理模式。可见,这就需要以具体的管理技巧为推动。3.以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性为整体。辩证法的核心要义便是辩证统一,所以在对艺术学院开展公共管理时,也需要恰当实现管理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这样才能在适应艺术学院内在要求的同时,又能服从所在高校的管理大局。

三、辩证视角下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原则导向

具体而言,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原则导向可归纳如下:1.制度化导向。在公共管理的一般原理中,十分强调制度化管理。但与西方高校所固有的制度化管理存在不同,这里的制度化还应与我国本土文化和艺术学院组织生态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形成严肃但活泼的局面。我国本土文化之一的人际交往文化,极大的影响到艺术学院制度化管理的绩效,所以这是考察管理者管理能力大小的关键之处。2.人文化导向。这里不提“人性化”也不提“人本化”,而是以“人文化”为原则导向而提出,意在于适应艺术学院教师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文化化含有人性化和人本化的内涵,但更加突出对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只有在强调了对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才能在群体意识影响个体意识的作用下,塑造起教师良好的教育心态和职业情趣。3.动态化导向。辩证法内含有矛盾运动的要义,即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时,还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生,而权变的调整管理措施,进而以求管理模式的高效性。

四、原则导向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原则导向下,公共管理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1.抓住艺术学院公共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在辩证视角下来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首先就需要通过广泛调研来寻找导致越艺术学院运转的主要矛盾。笔者通过对所在艺术学院的调研发现,能否为青年教师创造更为良性的职业空间,以及是否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为便利的进修和交流机会,构成了影响使他们岗位忠诚度形成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开展公共管理时便着力从本院制度设计上,破解了这些主要矛盾。2.问题导向下形成管理模式的辩证统一。为了防止特殊化不良趋势的形成,也为了确保服从高校整体管理大局的需要。在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时,应以一般模式为主线,而在细节上突出“特殊”模式。结合笔者所在艺术学院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工作,在推动该项工作开展上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并在经费预算上引入激励机制(一般模式)。面对不少教师的社会兼职问题,则以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并引导他们夯实校内教学工作(特殊模式)。3.有步骤的来提升艺术学院的人文涵养。作为艺术学院的管理者,首先自身应具备相应的艺术专业背景,至少作为行政中层应具有良好的艺术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下来感染教师和引导教师。在全院应塑造鼓励艺术争鸣和艺术形式创新的氛围,进而使教师能够将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体现融入到教学科研中来。最终,形成无为而治的公共管理效果。

五、结语

本文认为,破解当前管理困境的重点在于认识“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不但根源于艺术教学本身的规律性使然,还归因于艺术专业训练所给教师带来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陈琴.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4):150-151.

[2]闫爱华.文化产业视野下的美术史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9):118-120.

学院艺术例10

南京艺术学院属于全国31所艺术类院校,而所有的艺术类院校是不分几本的。

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局主席,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