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等职业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8:13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例1

 

1.通识教育的内涵 

 

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中又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随着人们对大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现在对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已经基本取得共识,认为通识教育比普通教育比一般教育更贴近其本意。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 

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即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耶鲁大学在1828年发表了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提出维护古典语文教育,排斥现代语文及职业性实用学科,轻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而古典文雅学科就是达成这种训练和教养的最好科目,因此应该拒绝实用性科目。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在《大学的理想》(《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由教育思想。当然,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自由教育因为忽视专业教育而逐渐受到社会的抛弃,并逐渐为工业社会中的专业教育所取代。 

2.1 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发展。 

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 

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经历了从次要到主要、从理念到实在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艾略特、劳威尔时期——通识教育理念的浮现; 

第二,赫钦斯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各执牛耳的过渡期; 

第三,科南特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平分秋色; 

第四,博克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2.2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在我国,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偏重专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并重之说又窒碍难行,则通重于专之原则尚矣。”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 

清华大学在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以大类招生和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经管学院实行按大类培养之后,从2003年开始,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学院等均纳入大类培养轨道。学生在低年级完成统一大类平台学习后,在高年级再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实行了通识教育改革。 

3.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所以,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对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提出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岗位、技能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相应专业的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大多为培养岗位基本技能的课程,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社会责任感等非专业性教育的课程少之又少。 

 

4.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途径 

 

高职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应该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高职各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4.1 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行通识教育。 

根据我国高职的现状,针对我国高职大学生的特点,现有的思维方式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坚持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大学一不分系,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要加强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能力。 

所以高职大学在一年级人文培养的课程是可以不分系和专业上课的,从二年级开始专攻专业课程。基本上这种成材教育认为是基本功,训练做人的基本条件,然后才是专业,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应该允许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喜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允许该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一块上课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改革现行学习成绩评价办法,在考试内容上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考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课程成绩可以考试与考查、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考勤与作业、讨论与论文等形式取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课外学分实施办法,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2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人。因此,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永恒的目标,只是把专业教育的时间推后到高年级,加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丰厚的土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领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例2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它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是伴随个体终身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浮出水面,登上了历史舞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的开始。

根据向阳生涯的专家指出,推动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指导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市场提供大量的专业的中国职业规划师来共同推进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

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固定的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的人员、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

2.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始终;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知识、能力、期望水平等的提升,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等。

3.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具体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大胆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一些适宜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调查发现,在实践中,职业发展教育还存在几个不足:

1.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系统性。

就业指导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发展(职位-职业-事业)、学生需要的实现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高低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即学生能力越强,事业越成功就越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以及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实施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与方式肯定应有所不同。

2.职业生涯教育缺乏协调性。

将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作为衡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就业指导如何反过来促进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做得还很不够;注重将大学生推向社会,对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服务社会、获得成功缺乏指导,没有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和谐协调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含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绝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事情,光靠一个就业部门决不可能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校教务部门、招生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含学工部、团委、院系学工办)也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他们的工作如何与就业部门协调增效呢?此外,专业院系的领导、老师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因为这关系到院系、专业的发展,说到底学生有出路老师就有活路。

3.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科学性。

现实中的职业发展教育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很多人凭借过去做毕业生分配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业信息收集与工作甚至行政工作的经验开展职业指导。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用“七个一”来概括:挂了一块牌子、建了一个网站、引进了一个系统、办了一份报纸、成立了一个协会、开了一门课、出了一本书。职业心理测验与职业咨询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搞不好不仅不能帮助人甚至还会害人。课程教育这一块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更没有统编教材,当然也几乎不可能统一,课是要开,可怎么开,讲什么?另外,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出台权威的定期更新的职业词典,社会上究竟有哪些职业,这些职业如何分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系统的解决。

三、推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建议

1.要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特点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

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专业化,包括课程和教师的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研究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职业生涯教育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基础教育开始,整体规划实施。教育要与劳动,学校要与社会、企业协调配合,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职业生涯教育的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例3

摘 要:针对中高职衔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推进中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中高职评价模式改革;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等思路。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10-02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3QJG001)

作者简介:许祥鹏(1976-),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绩效评价、教育经济管理等。

一、中高职衔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两个不同层级,两者之间如果能够顺畅地实现互融互通,对于推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中高职衔接存在问题颇多,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想状况差距甚远。比如专业实践技能的契合度较低,中高职衔接缺乏基础支撑;教学手段和方法薄弱,中高职衔接缺乏技术支撑;评价模式单一,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招生考试存在缺陷,中高职衔接缺乏制度支撑等等。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就成了研究的热点。

二、积极探索系统培养,促进中高职全面衔接

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充分依托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把握方向,与友好对口支援中职学校联系,力争牵头建立起中高职系统培养研究会,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为指导思想。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推进中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在学校已经形成的“校企互动”的办学特色基础上,围绕行业核心技能为出发点,结合任务驱动课程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产学合作中心”的纽带作用,根据专业领域建设要求和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在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加强与职业中学的联系,建立专业同盟,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加强中高职专业系统培养研究会对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分步制定和实施中高职实训大纲和实训操作手册,明确中高职不同阶段的实训重点和内容,做好中高职阶段实践技能的衔接。

2.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鼓励教师更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企业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充分依托数字化校园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推动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针对适合中高职专业岗位群,进行典型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群的典型职业能力特征,从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系统分析,汇总成典型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摄制一批展现职业核心技能培养过程的视频资料,逐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实习实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3.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中高职评价模式改革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作企业为载体,根据专业内涵建设需求,尝试建立中高职教师职业标准,明确中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合理区分并制定中高职阶段专业的双证书范围,逐步推进以证代考、以证代学,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逐步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1)建立“五位一”体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质量反馈控制。由学校、系部、学生、同行和企业五方组成五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绩效挂钩,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实习实践考评制度,实现实践环节控制。一是建立学生实践工作经历证书,对其在校期间和假期中进行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过程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记录;二是建立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的各种经历。促进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取得好成绩。

(3)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倒逼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毕业生毕业连续五年的就业跟踪服务,了解和记录学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满意度、薪资增长水平等,评价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方向,并确定是否允许招生,和招生规模挂钩,从招生源头控制教学质量。

(4)通过“六率”指标考核,实现教学质量控制。对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顶岗实习稳定率、生产性实训开出率、理实一体化实现率、毕业生满意率等提出目标,进行考核,促使达到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和相近专业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畅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的自考资源优势,搭建学生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

三、结论

中高职衔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实践技能的契合度较低,中高职衔接缺乏基础支撑;教学手段和方法薄弱,中高职衔接缺乏技术支撑;评价模式单一,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招生考试存在缺陷,中高职衔接缺乏制度支撑。为此,提出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推进中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中高职评价模式改革;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等思路。

参考文献:

[1] 徐永清.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对策——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118-120.

[2] 范国权.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2014,12:26-27.

高等职业教育例4

(一)社会认可度不高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柱,受到家长及学生的热烈追捧。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却有点儿尴尬,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社会认可度却并不高。初中毕业生在面对继续接受教育选择时,如果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普通高中,只有极少数家长和学生才会选择把职业教育作为继续学习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相比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存在升学途径狭窄、就业岗位工资低、晋升机会少等劣势。以上多种因素共同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偏低。

(二)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学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但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却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多数企业表示急缺应用技术型人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协调。从企业方面来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然而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以学校已具备的相关实验室、设备和在岗教师的专业特征为依据,教学以理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院校虽然能够完成所开设课程的教学,但这种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及完成情况能否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能否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一切只能靠社会检验。当今社会需要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较高的人才,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转向“高等院校能否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院校发展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教育经费、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各类中等职业院校、成人院校转制或者升格而成,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办学模式和明确的办学特色,尤其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盲目地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例如,在培养目标方面,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与日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特别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从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仅有专科层次的,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将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适应性和服务性等特征,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充分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直接,它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327所,每年招生人数达300余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500万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500万人次。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着人才培养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相适应的问题。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数量级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重新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探索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同时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指出: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开放合作,广泛吸纳外部各种有效经验和做法,实现从粗放规模型向有特色、有质量的内涵型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办学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使职业教育目标由工具性向人本性方向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种低层次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去当工人,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则是管理层人才;再加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偏向选择高学历的应聘者,长此以往,造成人们对学历和文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甚至过分崇拜,高学历、文凭被人们认为是好就业的必要条件,更加恶化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排斥,阻碍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型的劳动者,对具有创新性和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除了对学历的基本要求以外,对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要引导社会逐步形成“大人才观”,改变过去“唯学历论”的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地位。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协调社会中的各种有效资源,在社会中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消除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劳动环境、社会保障与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2.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想改变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状况,就需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到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形成专业体系和教学改革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面向市场,办好优势专业,调整改造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产业技术颈部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安排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从业兴趣,发挥企业办学的作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例5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

为了有效缓解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急缺的矛盾,国家教委于1980年批准成立了南京金陵职业大学、江汉大学、无锡职业大学等13所短期职业大学。这批职业大学的诞生,开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例,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始。

在1985年到1993年这一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1985年和1991年,先后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强调“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时期。

199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1996年9月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我国教育结构中第一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印发实施,为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健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1999年至今,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这些年中,不论是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二、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注重教育规模的扩张,质量提升远远不足。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政策,然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迅速扩张,大家都想做大做强,已经形成了一种强扩张态势。这种速度型增长将高职院校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了规模上,明显地暴露出重速度、重数量,忽视条件、忽视质量的倾向,造成了规模扩张过快、质量提升不足的后果,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配套设施不足,教学质量堪忧。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实训基地等办学条件均达不到标准要求。现有的实践实训条件陈旧,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跟不上,学生的实践技能跟不上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极力扩张规模,通过各种渠道借贷融资,圈地建房,已经耗尽了财力,缺乏经费购置实验实训设备,而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一些工科类专业,对实验实训设备的要求很高,更新换代周期很短,因而投资巨大,大部份院校财力所不及,导致很多院校是校园宏伟、校舍漂亮而实验实训设备简单、设施落后、数量不足,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得不到高标准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或由于设备设施的落后、老化,滞后于生产一线的发展与更新换代,接受了过时的技能训练,学生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不能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

(三)办学缺少特色,升格取向普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办学缺乏自己鲜明的特色,或者是重复中专办学的传统,或者是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没有挣脱学科体系的束缚。由于学院之间竞争激烈,办学经费短缺,加之社会上各类思潮的影响,大多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高职院校都期望升格为本科,所以就没有在如何办出自己特色上下工夫,在办学的模式上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没有把握好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办学方向,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与高职的培养目标脱节,使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丧失了自身应有的优势和特色,削弱了竞争力。

(四)师资队伍尚未达到相应的水平和要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转型而来或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拥有的只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少专业实践和操作技能,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五)学校分布不合理,布局有待优化。

高等职业学校分布不均,一是集中在沿海地区或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是集中在中心城市。例如,湖北省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武汉,全省现有53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位于武汉市的就有30所,占57%;如果加上武汉城市圈其它8个地市的8所,武汉城市圈的高职院校总数为38所,占总数的71%。高等职业学校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我们应优化高等职业学校布局,以适应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均衡。

三、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历来重仕轻商、重仕轻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老话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受儒、释、道三教影响颇深,这三者长期的融合积淀也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治术而轻自然,表现在教育实践上就体现为崇尚教育的伦理价值、贬低教育的实用价值。而这种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在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时首先就存在着偏差,仅把高职教育当成一种“末位教育”,也使高职院校成了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成为学生、家长最无奈的选择。

(二)高职教育定位的偏差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把“高职”与“高专”混合使用,统称为“高职高专”,这在一定程度上招致了对高职教育的误读,混淆了“层次”和“类型”,使大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完全是一回事,都是一个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只能办专科层次。而实际上,“职业教育”的概念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的是“高等普通教育”,它们同属于“高等教育”,二者只有类型的不同,没有层次的高低。

(三)对高职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关于高等教育成本补贴我国实行的是高学历高补贴,高等职业教育享受的国家补贴最低,这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需要更高的教育成本,是一个高投入的领域,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经费支持。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对高职教育定位的偏差,高等职业教育被置于高等普通教育之下,从招生到经费的投入都享受最少的国家优惠政策,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资源紧张,教学手段落后,升格取向普遍。

四、如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所谓“高等教育”,是指“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可描述为“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一样,都属于“高等教育”,它们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如果我们将“高等职业教育”置于“高等普通教育”之下,必将在许多方面对高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多元化。

随着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生产技术体系必须进入理论技术体系的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将进一步发展并逐层升级,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即形成与高等普通教育层次相匹配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合理完善的层次结构,以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级高技术人才。

(三)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内涵。

“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衡量学院地位的标准,不在办学规模大小,而在办学质量高低;不在外延的扩张,而在内涵的提升。因此,在连续几年的扩大规模之后,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办学质量,苦练“内功”,提升内涵。

(四)培育高职院校精神。

高职院校精神,是一所院校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理想和动力。它是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无形的“精神财富”,对高职人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激励力,对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向作用。如何培育高职院校精神呢?首先,高职院校应当确立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发展目标,因为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是培育高职院校精神的大环境。其次,通过多种途径,着力营造培育高职院校精神的校内环境。校风是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的结合,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培育高职院校精神的小环境。院长的治院理念是院校精神形成的关键。院长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扮演着总设计师的角色,是学院发展的灵魂。高职院校精神的培育与学院领导者的教育造诣密切相关。

(五)扩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高等职业教育要千方百计为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社会公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使“学者有其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与学分制职业教育、国内办学与国外办学并存的发展之路,形成完全开放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六)增强发展动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我们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教师拥有的只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和操作技能,所以我们必须把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高等职业教育例6

Abstract:ThecontentofTangZhi-xiang''''sArticleClumpofEducationisprofound.Itmainlydiscussesthegovernment''''sfunctionsanddutiesinth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undertheconditionofmarketeconomy.Itholdsthatthegovernmentshouldlead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roughkeepingtotheorientationofschool-runningandsettingupgoodinstitutions,andplayanimportantroleinmacro-control.

Keywords:TangZhi-xiang;governmen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function;enlightenment

唐之享于1993年1月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协助省长分管教育等方面的工作;2003年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后,也主要是联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他是先作为一位组织上安排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而与教育结缘。除了他为湖南教育事业所做的实际贡献外,一部集多年教育实践与思考之结晶的《唐之享教育文丛(撷英集)》(以下简称《撷英集》)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位教育管理者的情怀和教育研究者的睿智。

《撷英集》共10个部分,145篇文章,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展现了近二十年来湖南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演绎了作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哲学等视角对教育问题的思索。本人作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对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尤为关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一个国家或地方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可以折射出它的经济与社会的发达程度。唐之享认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建设经济强省必须抓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首要责任在政府,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当时分管教育工作的政府领导,他的这些观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心。细读《撷英集》对于职业教育的探究,本人受到不少启迪和鼓舞。

一、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作用

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充分完善的条件下,政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举办者,它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正如唐之享所指出的,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的地位来看,只有政府才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具有法律的规定性,也是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所不能替代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教育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撷英集》始终贯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灵魂和核心,详尽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办学的指导思想、根本的政治保证和最终的培养目标,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观点系统化、理论化。唐之享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它规定着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学方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作为政府,在体现国家意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并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等方向性问题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有益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是法规与政策、制度的制定者。1996年,我国颁布和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仍需大力完善和健全。唐之享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P1084)他还从多个方面指出政府应如何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如:省级政府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使各项法规得到更好的落实;我国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需要政府牵头,逐步科学的、权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劳动稽查,通过劳动准入制度,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政府要建立教育教学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督机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宏观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标准,来规范和评价学校的办学行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行业、企业和市州政府举办,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办学责任、办学行为以及劳动制度等等,省级政府必须建立督导制度,通过督导来引导、规范各方面的行为[1](P856)。

二、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超常扩展,“从招生看,2005年全国高职招生人数达268.1万人,是1998年的5.6倍,高职(专科)学生招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0%提高到2005年的53.10%,年递增1.9个百分点。从在校学生规模看,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在校人数为713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5.70%,比1998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从院校数量看,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是1998年的2.5倍,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90%”[2]。但是,就整体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时间还不长,办学类型还尚未完全定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不强,办学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宏观调控是极为必要的。

1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引导,主要是通过对示范院校的建设来实现的,政府应通过示范院校的建设,来引导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正如唐之享在2002年时所指出的“要办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一批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学校来引导。一方面骨干示范性学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起着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骨干和示范性学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龙头,起着带头和引导作用。办好骨干示范学校是政府的职责”[1](P857)。

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预见,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通过这批示范性院校的探索,必将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加强,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要职能由计划调节变为宏观调控。唐之享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调剂、引导和促进作用,但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仍然在政府,即使行业、企业办学,也要靠政府去发动和组织”[1](P857)。1999年4月,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建议书”(草案)中也有与此一致的观点:“政府不应从构建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责任中撤退。没有政府制定、协调、经费支出和标准设置方面的领导作用,终身的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无法达到。”

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控手段主要有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制度手段、经济手段。在政策手段上,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来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例如: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湖南省颁发的《湖南省职业院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等等。在法律手段上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法规进行规范。制度手段则是通过建立投入体制与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唐之享认为,各级政府“应帮助学校进行资本经营,盘活资源,多方面吸纳教育资金,如吸收银行贷款、国外教育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其他资金等,并在征地、基建等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1](P824)。经济手段则是政府通过设立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的专项经费直接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投资,或者通过贷款贴息、配套投入等方式拉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唐之享着力强调应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参与、政府主导与学校自主、政府投入与院校自我发展等四个关系。他的这些论述,不仅仅在于强调了政府的责任,也明确了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

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如何在实践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自主创新,打造一流的示范院校,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唐之享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还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并正在指导着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崇尚与认同感。

高等职业教育例7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的4年年底?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以7所l][?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60%?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撑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教育质量也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因而?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及质量体系做出深人的思考和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质盆

现代管理科学把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所需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涵盖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符合“规定性”两方面的内容。2]1产品的“适应性”是指满足用户需要的适应性;符合“规定性”即是指一种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西方国家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便引人了这种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概念?借鉴了其内涵。国内有学者分析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见解?归纳出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质量常见的三种看法:()1内适质量:即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知识准备的充分程度和为以后的“新发现”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在知识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生产一部分知识对生产另一部分知识的意义?即学术价值。(2)外适质量:指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满足国家、社会以及用人部门需要的程度。其特点是注重外部需要?并以外部需要满足的程度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3)人文质量:指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程度。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立性、完整性、自我指导性?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与在学校和教师帮助下?完成一定阶段的自我实现。在进一步综合高等教育的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的含义后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平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经济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维护、营销、服务的具有高等教育层次理论水平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可以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概括为:高职教育的固有特性满足其顾客(用人单位)要求的程度。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的产品(高职学校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程度上?就其核心内容而言?高职教育的质量是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它具体体现为以课程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学校管理、教学过程、学生能力等多方面的教育水平高低的效果和优劣程度。

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1.适应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必须从社会的实用性要求中找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社会生产的发展变革中?提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切合社会所用的人才。

2.能力性。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的质量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特征?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当然?这里的能力不是狭义的技能?是指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3.整体性。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高职教育在现阶段?虽然仍以培养人才为主?但其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正在得到扩展?即要从多方面来衡量质量?而不能以单方面、单项指标来衡量质量。质量既表现在教育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素质?又表现在完整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师资、投人、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只有这些因素各自具有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

4.发展性。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不是既定的、永恒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当今高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国际意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5.国际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又加人了wto?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已面临国际性的竞争。国际化的质量观?即高职教育质量国际化。主要是对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借鉴和引进。通过借鉴、引进、推论和结合本国(本校)实际的探索?建立起本国(本校)的质量标准?并使该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得到多数国家用人单位的认可。

.6特色性。所谓特色就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方面彻底摆脱落后于时展和不符合这类教育规律的陈旧观念及习惯的束缚?探索创造出符合这类教育发展的新路?才能使其具有特色。有特色?才有质量?才有水平?才有生命力。

三、构建高职教育质.体系

据统计?2(x科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超过巧%?按国际通行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可以满足更多人上大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无论是师资、教学管理都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使得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改革中?必须把抓好教育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1.商职教育质t体系的概念

高职教育质量体系是指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教育质量功能的运行规则?以保证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2.学校内部的教育质t体系

学校内部的教育质量体系包括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课程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教学质量考核、师资队伍建设等等。

学校内部的教育质量体系中?课程开发与设置是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课程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教材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处理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从学科、专业及课程之间的联系看?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因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而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要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所以课程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学科虽然从本原上讲?要先于专业和课程?是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但学校的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所以学校建设?首先是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然后才能进行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的任务为: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重点是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科学建构不同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传授课与研究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次?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高职教育质.保障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下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由高职院校自我保障、政府监控、社会保障三方面组成。因此?应建立由学校、政府、社会共同组成的多元主体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作为内部保障的主体?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各院校要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面保障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各方面情况?全面建立校内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自我评价的新机制?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课程与学科专业的评价、实习与实训的评价?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师工作的考核等等。政府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高职院校质量体系保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建立作为评价依据的各类教育质量标准?组织并参与高职院校的评价活动?进行质量保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等?并逐步形成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例8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告诫我们: “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仅凭金钱我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今天,迫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和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技术和职业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重视,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我们在着手改革职业教育时,也必须要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特别是“人的回归”问题,即个体发展的终极目标问题,因为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关于教育目的的研究,桑新民教授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 “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追求仅停留在经验层次的具体目的上而不了解哲学层次教育目的的纷争,就难免会跃入陷阱。而一旦发现是陷阱时,对学生来说则青春已逝,对教师来说,则己误人子弟。对于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到底需不需要对其目的作出“应然”的思考呢?如果单从职业教育服务于现实社会(特别是促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角度来看,其“实然”目的之影响远远超过人们对其“应然”目的之关注,以致出现职业教育只能培养“人力”或劳动力,而忽视了“人之为人”的本真追问,这种目的下所培养的“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然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仍然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必然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应然”的思考。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1970年和1971年,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的,属于精英(E1ite)高等教育阶段;15%为大众化(Mass)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Universal)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虽然说,它的实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经济发展状况(教育的外部因素)、中等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的内部因素)等,但是,在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达国家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注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功能)1996年达1471所(公立963所,私立508所),占高校总数的41%;在校生653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0.9%;其新生占全部入学者的50%。再如德国1994年共有专科大学164所,占高校总数51%还多,培养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工程师(不含校企联办的双元制职业学院,1995年为30所)等。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才刚刚起步,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界定,毛入学率达到15%,就意味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据此,有学者认为,我国提出201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吹响了向大众高等教育进军的号角”。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即新时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制约以及“学历至上”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加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又一直追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步伐而缺乏自身特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现实中仍然被广泛地误解,影响其正常发展。

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将对一线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越采越多的入已经认识到:“今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应当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我国的基本国倩出发,既要加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继续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对科学研究领域高层次攻坚骨干人才队伍的迫切要求,又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大力发展周期较短的、实用性和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后者在数量上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重点。”加之“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及认识水平的提高,必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实现其教育的目的,产生积极影响。

二、人的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来应该是一种人的教育。但“我国现实的教育却更多地表现出人力教育的倾向,主要是一种功利性的实用教育”。即教育目标过分功利化。它“使教育的培养人的特殊性淹没”,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

新人学史观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主旋律,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因为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的努力和伟大的创造,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人类全面自由而持续的发展。的确,不关注人的本质的扩展的教育,或者忽视人性存在的教育,其所培养出的只是“并没有受到真正教育”的“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人生来便是可能而且应该受教育的,康德也认为,“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己。”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根据其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曾经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我们从其对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及职教目的之表达来看,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正如他所说的:“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可是,反观我国20世纪初期,甚至整个20世纪的职业教育,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实用定义教育目的观的深刻影响,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造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实践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甚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和创造性(创新)教育的今天,这些仍旧是教育的实然目的之要义而不可回避。普通教育如此,职业教育由于大众的误解在这一点上更显突出。“20世纪以来,教育的功利色彩日趋浓重,并逐渐发展到过分的程度。”这种教育,必然导致人格的残缺。

强调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上的价值,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曾有过权威论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结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因为不提高人性,人的能力的开发就会丧失基础,就会造成把人单纯地当作生产手段之一的结局。所以,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必须坚持以人性和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目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缺任何一方面,否则,都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残缺。这样定位既符合教育本质的规定,克服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目中无人”现象;又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然选择。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人性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

(一)人性及其提升

20世纪末期,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中,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及价值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因如此,有学者提出:“我国教育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而‘革命’的旗帜就是‘人文’”,。其实,通过对人文教育历史的考察,便会发现,以前的人文教育家正是在批判教育史上“非人”历史的现象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中心,是为了人的教育。从亚里士多德强调闲暇教育,珍视文雅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维多里诺把学校看作“快乐之家”等,他们都看到了实利教育压抑儿童的非人性的一面,实利教育没有服务于人,只服务于实利,把人当作劳动的工具。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具有人文精神倾向的思想家们更是以批判现代教育的职业化、非人性为己任,赫钦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认为,现代教育制度以经济增长为目标,重点放在职业上,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把学校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教育的社会目的的存在,也不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普通高校发展之路,只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目中无人”,根据人的终生学习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那么,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是否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之要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那么,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

人性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它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新型人性观的教育意义即在于:教育要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旨在全面拓展人性,使人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核心)是表现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这为教育拓展人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人的统一体。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太少,违背了人的可教育性、可接受性和可发展性的自然规律。

从人的社会属性的拓展来看,理解也有偏差。主要是强调学生掌握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关注人的生活能力的发展太少,关注人类生活的社会化、人与物的关系过多等。

从人的精神属性来看,人的精神生活能力的发展更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教育问题。在我国,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指人的人格、审美、理想等方面,这一点在教育目的当中更成了奢侈的东西。

根据马克思所持有的人性观,很显然,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拓展,也即“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人性的全面提升。

然而,人性并不是一个超历史、超时间的先验的本质或规定;现实中也从来没有凝固不变的“人类本性”。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在创造自己的社会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因而人性是人类活动和人类历史的产物,人性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类制度的体系所决定的。就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职业道德与共同生存,自我意识与价值定向以及创造性和主体性等品质的培养与教育,使之成为有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

(二)能力及其培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能力与人性二者之间,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目的中,人性往往并不被人们所重视,相反,能力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力本位”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人性基础的能力发展本身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它本身还隐含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或领域与之相匹配,一个人的一生能否获取成功取决于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与“职业发展理沦”的基本观点是相悖的。所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在人性提升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的认识,我们认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如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等)的同时,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以人性的提升为基础来发展个体能力。在发展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主体性,使能力的发展转变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就业的需要。

2.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有效进行交流的能力和积极工作的态度等,以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

3.突出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多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它至少包括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培养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谋职的技能等。这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 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50—51.4.44.

[2]约翰·怀特著。李永宏 等译.再论教育目的(中译本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

[3]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7).

[4]厦门大学高教所.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规律、发展及对策展望[A].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6.

[6]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96。198.

[7]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8]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J].教育研究,1998,(5).

[9]扈中平,刘朝辉.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50.

高等职业教育例9

师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协调发展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15%,目前政府公办高职院校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2.7%,尚未能达标,民办高职院校的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就更低于政府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聘任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制度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一线教师中存在着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亟待提高的情况。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直接要求。同时,强调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这一政策的落实还不够,课程与教材体系职业化特点还不明晰。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和见效

第一,要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特色之处,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发挥长处。第二,要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目标定位,才能据此高屋建瓴地研究和探索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实现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以销定产”,为市场培育“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据此,笔者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提出了“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办学宗旨,着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比例为1:1,编制理论标准和技能标准、编写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教材、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大大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努力的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需要融理论、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鼓励支持现有的教师参与产学结合、实践培训、校企合作等,提高现有师资的“双师型”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3。从职称结构来讲,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团队中占比越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从年龄层次来讲,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群体越大,教师队伍稳定性越好,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等职业教育例10

近几年高职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至1999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及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已达1345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9.2%,专科层次的在校生占全国高校的55.37%,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8.5%。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还要居安思危,看到它自身的不足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目前高职教育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存在的弊端是“高等性”和“职业性”薄弱。许多职业院校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突破传统办学思路,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社会声誉等方面与本专科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一高职的生源大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者和初中基础差的学生;二学校是由大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不断的改进完善;三专业的设置内容陈旧狭窄,理论不切合实际,加上专业更新慢,课程彼此重复或割裂,教材缺乏有特色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四新增的专业多为就业市场上的新兴热门专业,像信息技术、贸易、金融,机械数控加工等专业,旧的落后的传统专业逐渐减少,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观念适应发展;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低,人们错误的认为对高职教师的要求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只要能站稳三尺讲台就行,在师德师能方面不必有过高要求。在短期难以形成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不利于健康和谐发展。这五点粗浅的反映它在“高等性”和“职业性”方面不足的原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更新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要在教师队伍和教学教材建设,思政人文教育等方面做艰苦实际的工作,解决学校的诸多问题,为和谐社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