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循环小数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7:44

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案例1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3.27676…301415926…40.03666…100.7878

0.06262…3.203203…0.2142857142857…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有限小数

小数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第4、5题。

循环小数教案例2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326-02

C语言作为高级程序设计入门的教程,被广泛的教学。本科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大量的国内外教程,所用的教学案例对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影响颇深。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程序设计的信心。不同教程和教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案例来教学,有的案例偏重语法,有的案例偏重算法。该文对两种教学思路做了分析和比较。

1 两种观点

C语言教学中,常会用到一些有数学基础的例题,比较典型的如冒泡法排序、碾转法求最小公倍数等。有的教师认为,程序设计语言不能脱离这些实际问题而教学,因为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用程序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教师则认为,这些例题需要学生理解其数学基础,在初学程序设计语言时这些例题本身已经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不如使用一些更偏重语法的例子。

2 两种教学思路举例

2.1 while教学案例

在while循环教学中,我们有时使用碾转法求最小公倍数的例子。需要讲解的内容包括: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碾转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算法抽象,程序编制。学生只能在固定的算法框架里学习程序,没有操作的乐趣。如果我们使用另一种偏重语法的案例:使用循环控制程序执行次数。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例,学生可以在测试中获得操作和控制循环程序的乐趣,有兴趣才有信心进行更深入的学习。通过这个实例,我们还可以讨论哪些代码必需要放在循环体中,才能顺利地反复执行代码。

2.2 循环嵌套教学案例

在循环嵌套和数组的教学中,我们有时使用这样的例子:冒泡法排序。需要讲解的内容包括:排序实例,排序算法的抽象,算法到流程图的分解,流程图到程序的编制。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排序实例和算法抽象上,循环嵌套本身的问题却被忽视了。最终算法变成了程序,学生会觉得这个过程很复杂,心里还有很多疑问。这个案例对学生建立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没有一点好处。

如果我们只使用另一种案例:二维矩阵的求和。需要讲解的内容包括:二维矩阵怎样放到二维数组中,如何使用循环嵌套遍历二维数组。

使用这个例子学生能把学习重点放在循环和数组上。我觉得二维数组是讲解循环嵌套的很好的例子。另外还可以把对矩阵的行求和以及列求和的例子作为练习,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练习循环的控制和使用数组。

3 两种教学思路优缺点比较

偏重算法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些例子要求学生理解算法的数学基础,虽然这些算法难度不高,学生应该可以理解,却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C语言教学课时偏少的情况下,偏重语法的例子会更有效率,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法上。初学者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操控程序的乐趣,建立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

4 结束语

该文比较了C语言的两种教学思路,偏废哪一种教学思路都会不利于教学。在实践中,使用偏重语法的实例作为初学和上机实践更有效率,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动手编程序的信心,而偏重算法的实例更适合作为提高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从实际问题抽象算法并最终编制程序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循环小数教案例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斯金纳教学理论

B・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学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模式。斯金纳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塑造行为,通过塑造来促使某种行为反应,并采取“逐步逼近法”,通过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各种反映来塑造某种行为。为此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教学的流程应遵循如下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并提出了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

小步子原则和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教学内容按内在的联系分解成一步一步相关的教学程序,并为此组织一系列相关的材料,将这些材料一步一步、由易到难的呈现,尽可能的减小各步之间的难度,这样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只要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较小,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将比较简单,学习内容也比较容易接受,并建立起自信,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2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的第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程序设计的思想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讲授此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斯金纳的小步子原则和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设计了一些一步一步分解的案例,以下阐述其中的一个与循环相关的例子。

(1) 提出问题

利用级数和的计算公式 ,计算圆周率 。

在讲解循环时,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讲解了循环的基本概念后,将此题展示出来,学生初看此题,一般会觉得有点难度,无从下手。为此按照斯金纳的小步子原则和直线式程序教学的模式,先抛开此问题,转而从另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向这个问题靠拢,直至解决这个问题。

(2) 计算级数的和:1 + 2 + 3 + 4 …… + n

在提出此问题后,提示学生这就是一个单层循环,只要不断的进行累加动作,即可轻松解决,设置1个存储累加和的变量sum,并将其初始值设为0;设置1个控制循环的变量i,其值的变化过程就是级数的各个项的值1、2、…、n,循环的次数就是级数的项数,每循环1次,将循环变量i的当前值累加到和sum 中,循环结束后sum 中存放的就是级数的和。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main(void)

{

int i; /* 定义整型循环变量 */

float sum=0.0; /* 定义并初始化累加和 */

int n;

printf("n=? ");

scanf("%d",&n); /* 输入项数*/

for(i=1;i<=n;i++) /* 循环条件 */

{

sum = sum+i; /* 不断累加 */

}

printf("sum=%f\n ",sum); /* 输出累加和 */

}

(3) 计算级数的和:1 + 1/2 + 1/3 + 1/4 …… + 1/n

在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后,及时地进行总结,以强化学分析此题,无非是将每一项i变为 1/i,即可解决,使用多媒体教学即可当堂修改程序,并运行程序,当学生看到程 序的结果(1)不正确时,及时地强化另一个概念,即类型问题,即1/i为整型,因此从第二项以后的结果为整型0,必须将其中的一个改为浮点型,如果将int i;改为float i;,则不利于循环,可将1/i改为1.0/i,即可解决,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main(void)

{

int i;/* 定义整型循环变量 */

float sum=0.0;/* 定义并初始化累加和 */

int n;

printf("n=? ");

scanf("%d",&n); /* 输入项数*/

for(i=1;i<=n;i++) /* 循环条件 */

{

sum = sum+1.0/i; /* 不断累加 */

}

printf("sum=%f\n ",sum);/* 输出累加和 */

}

(4) 计算级数的和:1 + 1/3 + 1/5 + 1/7 + …… + 1/n

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后,再分析此题,无非是产生跳跃,即隔项累加,这也简单,将循环的步长设为2,即将循环的for(i=1;i<=n;i++)语句改为for(i=1;i<=n; i=i+2),即可解决。

(5) 计算级数的和:1 - 1/3 + 1/5 - 1/7 + …… 1/n

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后,继续分析此题,必须解决正负相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可以为学生提供2个案例,一是电灯的开关,按一次为“开”,则再按一次为“关”,并具有不断反复的功能;二是负负得正的特性,即如果有一个值为-1的数,乘以数值-1后,其值变为1,在此基础上再乘数值-1,值又变为-1。那么学生很快即可推倒出结论,即每一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乘数值-1,即可解决正负相间的问题。在学生的思想有了一些火花后及时地提出实现此思想的技术手段,为此在程序中增加一个变量sign,设其初值为-1,在循环中增加语句sign= -sign,那么在循环的控制下,此变量sign实现了正负相间,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main(void)

{

int i;/* 定义整型循环变量 */

float sum=0.0;/* 定义并初始化累加和 */

float sign=-1;

int n;

printf("n=? ");

scanf("%d",&n); /* 输入项数*/

for(i=1;i<=n;i=i+2) /* 循环条件、步长为2 */

{

sign = -sign;/* 正负相间 */

sum = sum+ sign*(1.0/i);/* 不断累加 */

}

printf("sum=%f\n ",sum);/* 输出和 */

}

(6) 回到原始的问题,计算圆周率

在带领学生逐个解决上述问题后,回到原始的问题,此时学生立刻会得出结论,将上述代码中的语句printf("sum=%f\n ",sum);改为printf("sum=%f\n ",4*sum);,即可解决。

3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案例。同时应尽可能做到:所选案例可以调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兴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并给予学生鼓励,接着将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分解为较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提高到最大限度。教师应尽可能集中精力设计“小步子”,提出适应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并做到及时反馈。“降低坡度”,“及时反馈”等,体现了直线式程度教学思想。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斯金纳的小步子原则和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设计出的一步一步分解的案例。以这种教学模式,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加了学生的信心,从而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2] 李明.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循环小数教案例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52-03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活动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实践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活动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探索PDCA循环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一、PDCA循环内涵

PDCA循环是休哈特博士提出、戴明宣传而在各类管理活动中得到普及应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DCA循环实质是处理事情的一个闭合环,它的内涵主要指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P――做规划,项目可达性目标的确定和制定整套工作流程和计划。D――做事情,为达到前述目的而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做的形式、步骤、内容、要求等。C――查漏补缺,开展相关工作后要知道实际的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对错,明确问题所在,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阶段一定要真实、具体。A――具体处置,对前一阶段找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处置,无法解决的问题,应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作为新时期管理体系内部正常运作的重要方法,PDCA循环的全部环节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而且要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按照其内涵特点,业界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制订方案。即为什么要制订这个措施方案(Why)?中间和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What)?实现目标的部门、环节是在哪里(Where)?什么时候执行(When)?由谁负责执行(Who)?用什么方法完成(How)?以上六个问题普遍称之为“5W1H”问题,也是制定的方案中要体现的内容。第二步,执行。按照前述的行动方案去具体执行,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保证循环的完整性。第三步,检验。对比分析前述目标和第二步骤执行的结果,找出对错或者问题所在。第四步,标准化。总结前述步骤中的成功经验,成为后续同类似工作的执行标准,同时,把不能解决的任务或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重新进行方案制订等相应步骤。

通过对PDCA循环内涵的描述,我们发现其循环工作过程可以有效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使学生能更早地进行岗位工作过程要求的训练,从而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

二、教学活动中的PDCA循环

通过分析PDCA循环的内涵及其工作程序,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活动的过程和PDCA循环过程极为相似: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结合起来,首先要知道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找到解决的途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然后按照既定方案对教学整个过程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的参与对教学每个过程进行评价及检验,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判断原工作方案是否可行。各方综合评估下,正确的方案继续执行,有问题的则进行修正、改进,继续循环,直至最终达到目的。因此,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程序和PDCA循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能在教学工作程序中采用PDCA循环,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质量。因此,在高职教学活动中采用PDCA循环,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也能把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领域中,在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能使PDCA循环得到拓展和发展,PDCA循环使教学质量在一个循环周期中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三、PDCA循环在高职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PDCA循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P(Plan)―― 制订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本专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文件,能够对教学过程、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编排,达到适应工作过程的教学目的。根据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职业的工作过程及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突出的职业能力、必备的职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并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整体设计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项目任务设计组成。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与目的,是与岗位目标相对应的。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能力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能制订合理的室内环境检测方案,开展甲醛、苯、TVOC等项目的测定分析与评价。第二,知识目标,即完成上述检测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三,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认真、细致、严谨、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

2.教学内容。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居家室内检测、办公楼室内检测、公众场所室内检测、汽车室内检测等几大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按照企业生产实践需要又分割为若干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的制定与实施就是一个小PDCA循环。

3.项目任务设计。项目任务设计包括了教学内容中每一个项目检测模块的目标以及项目模块的说明,每一个项目任务都是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小环节、工序。项目任务设计可以利用教学进度表的形式来说明每一个课程教学的目标、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方式及教学手段、资源(计算机、投影仪、仿真实验等)、目标及其成果。

(二)D(Do)――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套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应包括课程进度表、课程教学活动资源(课件、教案、素材等)、工作过程记录(采样记录、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记录、实训报告等)、成果展示(实验结果、参观总结、活动照片等)。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均应认识到教师起引导学习的作用,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设计、指导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管理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步进行探索式教学,并重点提倡引导式与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监督课程教学活动的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的学习方法与手段,通过网络、图书馆、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拓宽知识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教学活动尤其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

(三)C(Check)――检验与评价。此阶段主要是对教学活动及成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通过检验与评价分析,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这种有用的信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检查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能否实现教学整体设计中确定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目标。检验与评价有三种形式:

1.教师、学生自查。教师课后对照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等教学文件,分析课程教学要求是否达到,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讲授清晰,后续课程是否需要改进或补充,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等。学生课后通过课后小测验、作业等来检查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是判断执行的效果,检查是否达到了设定的教学质量目标,可以分为即时评价和短期评价。即时评价是每天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由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或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评价。一般常见的检查内容有学生听课时的表现、课堂提问、实验工作中的表现等。短期评价是一种比较明确和正式的评价方式,如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实习及实训中的操作与考核属于此类,通常以个体为单位来进行。在检测与评价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做到因人而异。

3.岗位需要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导向的评价,它往往是更新教学活动乃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兆。评价包括利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市场调研、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等方式获取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意见回馈,进行综合分析后再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相应要求进行参照。我们通过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的意见反馈,了解到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及时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及实验数量,比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要求动手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增加一周的课程实训,并增加实验设备投入比例,增加毕业综合实训时间,组织教师编写相关实训指导书,按照岗位要求编写调查表等。通过与改革前专业学生的效果对比来看,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能适应室内检测相关岗位,备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欢迎。但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学生对于大型环保设备的操作能力较差,特别是大型监测仪器、精密监测仪器。为此,学院应引进先进实验设备与仪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二是应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实行引企入校或办校入企的工学结合模式。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PDCA”的新循环,现在正在计划之中。

(四)A(Action)――处理评价结果。对检验与评价阶段进行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把发现的问题纳入下一轮的教学改革中,适当改进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引出专业建设中大的PDCA循环,即不断地改进完善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学目标和方案进行调整,并把这种改进和调整具体实施于下一年级,一直循环往复地进行。应当指出,A阶段作为一种教学反思,是对前述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归纳,也是PDCA的核心关键环节。正因为此环节,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得以巩固,出现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四、PDCA循环在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任务示例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也是新时期居家环境的新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其课程内容是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为核心开发出来的,重点培养学生对甲醛、苯、甲苯、TVOC等因子的监测能力。每个模块的内容按照企业生产实践需要又分割为若干个项目任务如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

(一)教师在项目任务中的PDCA循环。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每个项目检测实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自主检测能力和职业技能。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每一分组的每一次项目检测内容实际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以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为例,其包括:P――教师对“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教学活动的计划制订;D――教师对“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教学活动的实施指导阶段;C――教师对“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实验结果或成绩的检查阶段;A――教师对“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的总结。实验指导教师通过几次的项目检测设计实验的PDCA循环,使检测实验设计方案、学生管理、考核要求等越来越规范,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好。图1就是教师在项目检测设计实验中的PDCA循环图。

图1 教师在“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实验教学活动中的

PDCA循环图

(二)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PDCA循环。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运行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学生在学习实践教学过程的PDCA循环P阶段通过预习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的实验目标、计划;D阶段通过课堂教师的解读、分析、笔记等解决“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实验中必备的理论知识问题,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教学、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解决实践操作问题;C阶段通过实验工作确认是否掌握所学的内容,检验本次实验成果;A阶段通过实验成果与标准对比,及时发现新问题。学生的“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的实验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成功的经验要总结出来,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如果实验失败,不符合标准,找出问题所在,可以解决的问题提出措施,重新准备试剂,为二次实验做准备,即开始新的PDCA循环。如果学生找不出问题的原因,为防止问题重复出现,应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并将问题纳入新的PDCA循环。图2就是学生在项目监测设计实验中PDCA循环的运用图。

PDCA循环法是一种系统、完整、严密和创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证明,在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PDCA循环,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管理水平,并且可以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图2 学生在“汽车内部甲醛的测定”教学活动中的PDCA循环图

五、结语

PDCA循环具体运用时没有固定模式,执行中按照PDCA的核心内涵具体分解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教学活动。循环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尤其要结合教学内容、执行环境、学生的能力个体差异多因素综合考虑,大循环套着小循环,环环相扣,PDCA循环的目标是质量的螺旋上升。PDCA循环不论时间长短、范围大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对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提高,而且小的PDCA循环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小循环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之后,才有利于大的PDCA循环的顺利实施。从室内环境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PDCA循环实际中,我们看到,PDCA循环涉及的四个程序中,每个程序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各有联系又有交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PDCA循环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时刻检查、创新、总结、改进,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新发.借鉴PDCA质量管理循环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2]姜磊.教学活动中的PDCA循环[J].黑龙江教育(高教教育研究与评估),2006(10)

[3]段芸.基于PDCA循环的电子电气类基础理论课程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2(31)

[4]马喜珍.PDCA循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1 (4)

[5]唐立敏,楼利琴,白忠喜.PDCA循环法在纺织工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

循环小数教案例5

在不同的场合,不少课改专家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状况发表了一些倾向性的言论。比如说:过分追求科学性和系统性,内容繁琐臃肿,过分的追求“形式化”,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课程中充斥着繁琐的计算和推导,但是学生不理解问题的本质,看不见数学的用处,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更不会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致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再比如说,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内容为核心,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段时间好像不正确了。我们经常看到,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常常是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是可有可无。实际上,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这类言论还有很多,简单梳理后,可以发现其中的核心指向两点:

一是偏离“数学本质”;二是“去数学化”倾向。

这样一来,问题好像还比较严重,但是偏离数学本质的教学现象的的确确普遍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数学本质”的内涵。数学本质指什么?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数学本质”,一般其内涵包括: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等方面。什么是“去数学化”?通俗的认为就是“数学不像数学,数学没有了数学的味道”。也就是去掉数学本质的东西,成了变味的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强调数学的个性,抓住数学的本质,突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不管课程改革怎样变化,数学知识的本质不会变化。而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的核心。“去数学化”倾向就是忽略了数学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

下面以几个教学案例为例,说一说在教学中偏离数学本质,以及“去数学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案例1: 一位老师的循环小数教学导入设计是这样的,

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他们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演示)

①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②白天黑夜的的交替变化;

③课程表的反复使用;

④电子相册的自动播放……

老师:看了这些展示后,你有什么话想说……他的重复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我们找到了图片出现的规律,你还有什么想对这些图片说的?

学生:这些图片有完没完啊?

老师趁机问:你觉得呢?

学生就说:没完没了。

老师问:那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怎样出现的?

学生:不断的出现。

老师说:也就是无限的….像这些现象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我们就称它为循环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

这样,就引出了今天需要探究的数学内容《循环小数》。这样的引入,建立在大量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中,再来理解小数中的循环现象,算是很精彩的导入设计吧!

但是仔细一想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以下的一些问题:

1.这些现象与循环小数到底有什么关联吗?循环到底是从何处来?

2.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现象是从生活中来的吗?

显然,循环小数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有很多的相似,但是,我们该怎样处理好这个“精彩的情景”与循环小数直接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数学课中循环小数,不是研究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而只是让学生去感知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至于循环小数的产生,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大多数倾向于是在各种运算过程中产生。应该不是在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中产生的。

案例2:《偶数、奇数》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教学奇数、偶数分类时,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偶数和奇数,并形成以下板书:

自然数:偶数0.2.4.6.8……

奇数1.3.5.7.9…….然后引导探究偶数、奇数的特点。

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偶数有什么特点?

生: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两个相邻偶数之间相差为2,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的2倍。

老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的2倍?

生:因为自然数是按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又一个偶数一个奇数这样排列的,偶数与奇数的个数一样多,所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既是偶数的2倍,也是奇数的2倍。

师:你的眼力真厉害,看问题很全面,自然数的个数确实是偶数的2倍。

这里就产生了一些问题,果真是他们说的那样吗?我们不妨追问:①学生的推理是否违背规律?②学生的推理结论是否是正确的?

循环小数教案例6

定义: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就开始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1 把(1)0.9•, (2)0.2•35•化成分数.

分析 把纯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可以采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在解答时,要把握的关键是: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常数m,并且m=10n,其中,n是循环节数.

解 (1)设x=0.9•=0.9999…①

因为,在这里循环节数n=1,所以, m=10n=101 =1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得:

10x=9.9999…②

用(2)-(1),得:9x=9,

解得:x=1,

同学们,你不觉得的惊奇吗?原来循环小数0.9•的结果确是整数1.

(2)设y=0.2•35•=0.235235235…①

因为,在这里循环节数n=3,所以, m=10n=103 =10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0,得:1000y=235.235235… ②

用②-①,得:999y=235,

解得:y=235999,即0.2•35•=235999 .

规律探寻:

把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法.

但是,在应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回答是:有.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规律:

把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时,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构成的数;分母中是a个数字9;其中a等于循环节的位数.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请同学们用最简便的方法,把下列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连一连:参考答案

0.3•79

0.7•7•737

0.1•89•13

你连对了吗?对照一下答案吧.

2 把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定义 如果小数点后面的开头几位不循环,从后面的某一位才开始循环,这样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2 把(1)0.239•, (2)0.91•8•,(3)0.351•35•化成分数.

分析 把纯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可以采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在解答时,要把握的关键是:先把不循环的小数,转移到等号的左边,其次,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常数m,并且m=10n,其中,n是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最后转化成纯循环小数问题求解.

解 (1) 设x=0.239•=0.23+0.009•,所以,x-0.23=0.009•,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2,

所以,n=2,所以, m=10n=102=1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得:100x-23=0.9•,所以, 100x-23=1,得:100x=24,

解得:x=625;

(2)设x=0.918•=0.9+0.01•8•,所以,x-0.9=0.01•8•,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1,

所以,n=1,所以, m=10n=101=1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

得:10x-9=0.1•8• ,

所以, 10x-9=1899=211,

得:10x=211+9=10111,解得:x=101110;

(3)设x=0.351•35•=0.35+0.001•3•5•,所以,x-0.35=0.001•35•,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2,

所以,n=2,所以, m=10n=102=1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得:100x-35=0.1•35• ,所以100x-35=135999,

得:100x=135999+35=35100999,

解得:x=351999=1337;

规律探寻:

把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法.

但是,在应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回答是:有.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规律:

把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时,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构成的数加上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与(10n-1)的积,其中,n是循环节数;

分母中是(10n-1)×10m,其中,n是循环节数,m为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例3 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3.57•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3.57•错写作3.57,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4.则正确的乘积结果是.

解 设这个正数为x,依题意,得

(3.57•-3.57)x=1.4,

因为:3.57•=3+7+5×9(10-1)×10=35290,

所以上述方程可化为(35290-357100)x=1.4,

解得:x=180,

所以正确的乘积结果应为:

3.57•×180=32290×180=664.

试一试:

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3.7•29•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3.7•29•错写作3.729•,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0.01.求正确的乘积结果.

参考答案:

解 设这个正数为x,依题意,得

(3.7•29•-3.729•)x=0.01,

因为:3.7•29•=3+729999=3729999,

3.729•=3+9+72×9(10-1)×100=3657900,

所以上述方程可化为(3657900-3729999)x=0.01,

循环小数教案例7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3018403

0 引言

设计程序就好比写文章和盖房子,写文章要有文章结构,盖房子要事先设计房子的建筑结构,设计程序则要有程序结构。早在1966年,Bohm和Jacopini提出了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并且已经证明所有程序都可以由这3种基本结构组合而成。其中,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最重要和最难掌握的一种结构,几乎每一个实用的程序都少不了循环结构。因此,循环结构程序的教学内容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非常重要,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提供了3种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和for循环语句。其中,for循环语句是最难掌握和最难使用的一种语句,是整个C语言程序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是最常使用的“计数”型循环结构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如果题目中明确给出循环次数,应该首选for循环语句设计程序,因为for循环语句看起来结构最清晰、最紧凑,在语句结构中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四要素一目了然,而且执行效率高,使用灵活,可以完全取代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当然,对于一些循环次数不明确的问题,同样也可以使用for语句来解决。

1 教学问题分析

for循环语句是3种循环语句之一,一般情况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知识、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习了while循环语句和do~while循环语句后,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进一步学习。for循环语句对于那些没有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的确有点难度。但是,学好for循环语句对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相当重要,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生学好for循环语句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能够灵活地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for循环语句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循环结构来处理;②对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不易掌握和理解;③不能灵活地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④编写的程序经常出现死循环。2 教学问题解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教”和怎样引导学生“学”是教师所要探讨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都特别重要。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的for循环语句来说,根据知识点的特点,主要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并通过迁移式指导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够正确地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流程和功能,对于学生学习和使用for循环语句来编写程序相当重要。所以,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for循环语句的结构”。学生掌握for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程序变得更加简洁、高效。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循环语句的应用”。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很好地掌握for循环语句,根据知识点的特点,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厚基础、抓重点、破难点。根据知识点难易程度的不同,把教学新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划分为3个层次进行讲解。

第一:讲解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办法是把教材原本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针对语句格式,首先讲解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 循环体语句; }

进一步讲解易于理解的应用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控制条件;修正循环变量 )

{ 循环体语句; }

最后讲解简化为容易掌握的四要素格式:

for( 1 ; 2 ; 4 )

{ 3; }

同时,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将for循环语句与while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进行比较学习,并且强调应用for语句格式应注意的事项。

针对语句的流程,并没有讲解教材中描述的复杂流程图,而是想办法把复杂内容简单化后再讲解。在for循环语句四要素格式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能够将语句的流程在语句格式上体现得清晰、明了的 “语句格式流程图”。见图1。

在讲解了语句格式和流程后,紧接着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程序:运用for语句在屏幕上输出20个“*”。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第二:讲解for循环语句灵活多变的语句格式。

for循环语句灵活多变的格式是学习for循环语句的重点内容。紧抓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迁移式指导的学习方法,教师“举一”,主要以输出20个“*”的问题为例,培养学生“反三”,反复变化for语句的格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结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四要素,对for循环语句的各种形式进行详细地剖析,并且演示程序的运行结果,使学生完全透彻地理解for语句灵活多变的结构。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内容:for语句的结构,并从中拓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第三: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既让学生掌握for循环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判断素数(输入一个正整数m,判断它是否为素数),来突破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学活动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并辅以任务驱动及讨论的方式。从问题的概念出发,教学活动通过如下的一系列问答来开展:

问:什么是素数?

答:除了1和它本身,不能被其它数整除的数叫素数。

问:17是不是素数?

答:是。

问:你们是怎么知道17是素数的?怎么才能让计算机明白?

答:从2开始一个一个去找,看是否能找到一个能被17整除的数,如果找到了,就不是素数,如果找不到,就是素数。

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自主体验的情景和语言描述的情景,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详细讲解算法分析,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算法分析如下:

判断一个数m是否为素数,需要判断该数是否能被除了1和自身以外的其它数整除,即判断m能否能被2~m-1之间的数整除。运用C语言算术运算符中的求余运算来判断整除。

设i取值\[2,m-1\],如果判断m不能被该区间上的任何一个数整除,即对每个i,m%i都不为0,则m是素数;但是只要m能被该区间上的某个数整除,即只要找到一个i,使m%i为0,则m肯定不是素数。显然,这个判断过程是一个循环问题。

从数学的角度考虑,m不可能被大于m/2的数整除,所以上述i的取值区间可以缩小到\[2,m/2\]。

引导学生编写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

{ int i , m ;

printf (“ 请输入m的值:”);

scanf (“%d” , &m);

for ( i=2 ; i

if ( m%i==0 ) break ;

if ( i>m/2)

printf (“%d是一个素数\n” , m);

else printf (“%d不是素数\n” , m);

}

数学上可以充分证明,i的取值区间还可以缩小到\[2,sqrt(m)\]。从减少判断范围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程序的算法,编写出更加简洁、高效的程序,从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

{ int i , m ;

printf (“ 请输入m的值:”);

scanf (“%d” , &m);

for ( i=2 ; i

if ( m%i==0 ) break ;

if ( i>sqrt(m))

printf (“%d是一个素数\n” , m);

else printf (“%d不是素数\n” , m);;

}

为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安排课堂作业:仍然解决判断素数的问题,在以上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排除偶数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程序的算法,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课堂完成作业。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循环程序实现要点

实现循环结构程序必须具备4个组成部分: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循环控制条件;循环体语句;循环变量的修改。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确定以下两点:①归纳出哪些操作需要反复执行?――循环体语句;②这些操作在什么情况下重复执行?――循环控制条件。只要明确地分析出循环体语句和循环控制条件,那么循环结构也就基本确定了,再根据具体问题,加上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和循环变量的修改,最后从《C语言程序设计》提供的3种循环语句中选择一种具体循环语句来实现程序代码。

4 结语

for循环语句在整个《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中相当重要,在程序设计中几乎是无处不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for循环语句,为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雷.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循环小数教案例8

关键词:C++;实例分析;错误分析;课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常以C++语言为模型进行讲解。本人多年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一线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试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效果往往和期望值有差距。为此,必须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2学生现状

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学生一般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没有任何编程语言的学习背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程序设计思想不能理解。部分学生听懂了C++的语法、语句结构和使用规则,但由于课程内容多、环节多、难点多,如果将语句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源程序来让他们分析,他们就不知从何入手,无法理解程序运行结果,更不要说让他们来编写一个类似的程序。

因此,如何根据C++语言的特点,把课程内容介绍得通俗易懂,突出C++语言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程序设计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好C++语言,确需多费心思。

3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语法―实例―错误分析―课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从案例入手,通过案例讲解语法,学生理解语法和语句结构后,在课堂中留出时间给学生编写类似案例的程序,然后再汇总学生编程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深化讲解。课堂教学结束再布置适量的课后上机实验题目,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精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涵盖要讲解知识点的案例程序。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范例来教,正是为了学生主动起来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案例程序讲解之前,最好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开头来说明一下要讲解语法的含义,再通过对案例程序的讲解引出要讲的语法知识。语法清楚后来分析程序中语句的执行顺序,根据程序的执行过程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及实现功能,通过分析程序功能反过来理解编程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了编程思路后,运用这种方法结合原程序结构再来完成类似程序的编写。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和语句结构的使用,学会分析程序的方法,并能够动手来编写完成一定任务的程序。在学生编程过程中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问题,汇总起来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课堂教学结束,还应布置习题,要求学生课后上机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4实例解析教学方法

下面以“while语句”的教学过程为例,结合上面的教学方法来详细阐述一下如何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循环结构,熟练while语句的使用。首先以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循环结构的使用场合以及它的作用。

比如:我们要去关门,门离我们的距离是10步远,那我们可以写这样的11条指令的集合来完成任务。

(1)走一步;(2)走一步;(3)走一步;(4)走一步;(5)走一步;(6)走一步;(7)走一步;(8)走一步;(9)走一步;(10)走一步;(11)关门。这个写法是可以完成任务的,但如果门离我们的距离是1000步远怎么办呢?要写1000个“走一步”指令吗?那么如果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问题是不是更好呢?

步数=0;

当(步数小于10)

{

走一步;

步数=步数+1;

}

关门;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种程序结构用于处理需要指令反复执行很多次的情况,这种程序结构就是循环结构。下面选择案例程序来说明循环结构。

例如:求解1+2+3+4+5+6+7+8+9+10的结果。首先我们分析问题,发现在这个问题中一共做了9次的加法,既然重复做了9次同样的事情,那这个题目里一定应该存在循环结构。下面我们看一下程序的写法: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

int sum=1;

int i=2;

whilie(i

{

sum=sum+i;

i=i+1;

}

cout

}

然后,我们以案例程序引入while语句的语法知识。

(1) 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

while (循环条件)

循环条件为真时处理的一条语句或语句块

Ø 每个循环都包含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Ø 出现在循环开始处的循环条件,确定了循环内部指令的处理次数;

Ø 循环条件可以是包含常量、变量、函数、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表达式;

Ø 循环条件的结果值只能是true、false;

(2) 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

先判断循环条件的值,若循环条件的值为true,再执行循环体语句。若循环条件的值为false,不再执行循环体语句。一般来说,在循环体中,应该包含改变循环条件表达式值的语句,否则,会造成无限循环(死循环)。

通过前面while语句语法的讲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说明程序执行的实际过程,从而得出程序运行结果。在整个程序中存在两种程序结构,顺序和循环结构。我们从main函数的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int sum=1;(sum的初始值为1)。第二条语句int i=2;(i的初始值为2)。接着判断循环控制条件i

再针对案例进行编程思路上的分析,以便于学生可以独立编写程序。

经过上面的例子分析,学生看到语句sum=sum+i;i=i+1;在程序中执行了9次,使用while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表达这种需要重复执行语句的情况,而且可以灵活控制某些需要重复执行语句的执行次数。

当我们编写程序时,如果某些语句需要重复执行,我们可以考虑使用while循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哪些语句是要重复执行的,这些语句组成循环体,到底需要重复多少次,我们通过循环控制条件表达式来控制。所以在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要不要使用循环结构,如果需要,循环体怎么写、循环条件怎么写才可以完成任务。

提出问题让学生加深对while循环结构的理解,并且学会分析、处理其他相似问题。例如:如果做1+2+3+4+5+6+7+8+9+10+……+100这个程序该如何改写?如果做1×2×3×……×10这个程序该如何改写?如果在循环体中缺少了i=i+1;语句程序又会怎样?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编写类似案例的程序,这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如,可以要求学生编写程序1+3+5+7+9+11+13+15+17+19的例子。

在学生自己写循环结构程序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循环控制变量忘记赋初始值,用于累加的变量忘记赋初始值,循环控制条件的写法和数学的写法混淆,循环体语句设置不正确等情况。发现上述问题,以某个学生的程序为例进行说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后,布置课后上机练习题目,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学会自己动手编写类似的程序题目。在下一节课,以某个学生的程序为例讲解他的编程思路,让学生理解编程的思维过程,逐步学会程序设计方法。

5结束语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实例的方法解析了“案例―语法―实例―错误分析―课后实践”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循环小数教案例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只有当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的良好情境中学好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

一﹑导入新课时创设生活情景

鲜活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小学数学中有一些数学概念可以从生活的典型情境中生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可出示学生熟知的日常超市购物情景,然后出示问题:“干脆面每袋5角,李明同学买3袋要付多少钱?”买方便面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愿意列式回答。买完几种物品之后,出示超市里物品上的标签,问这表示什么意思?用数学术语怎样说?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讲授重难点时创设生活情景

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要善于捕捉,尽量提供,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学习“循环小数时”,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教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同学试算:(1)21÷22,(2)1÷3,(3)0.5÷0.9。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练习中创设生活情景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所学的内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例如:旅游中的购票方案的设计。某校组织学生去上海世博园游,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请你设计一种或几种购买门票的方案。条件:该校共有学生350人,教师32人,成人票80元,学生票40元。团体票60元(35人以上为团体)。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1 、3 5 0 + 3 2 = 3 8 2 ( 人) 3 8 2 ×60=22920(元)

2 、3 5 0 + 3 2 = 3 8 2 ( 人) 3 8 2 ×80=30560(元)

3、350-3=347(人) 347×40=13880(元) 32+3=35(人)

35 × 60 = 2100 ( 元)13880+2100=15980(元)

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集体检验几种方案是否都正确,哪一种可行呢?通过设计这样类似的贴近生活的开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循环小数教案例10

C语言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之一,是国内外大学都开设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应用面广,但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

一、目前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C语言通常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语法,然后围绕语法举一些例子。一般大致上是根据教材章节内容,按照“数据类型-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指针-文件”这样一个顺序来组织的。在课程的起始阶段,系统地讲述C语言的各种数据类型和输入输出格式,极为琐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又没有足够多的例子来映证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认知能力不够强。因此许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失去了学习的耐心和兴趣,造成了后续学习的困难。因而,有必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C 语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挖掘学生思维创造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给出精度较高的算法、编写程序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关键点是案例的选择。既要能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和学生本身具有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又要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即要围绕教材的基础理论,又要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低,选取的案例的难度和大小要适中,比较好容易理解。难度和规模太小,难以丰富编程内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难度和规模太大,又会超出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能力,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是指要在案例教学中贯穿编程风格的训练。编程风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编程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编程风格的训练应该从一开始就加以重视,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

一般而言,具有图形界面的问题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能有一个基于C语言、简单易学的图形界面编程框架,是最理想的。但目前在Windows平台上,学习设计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程序,涉及许多操作系统相关的知识,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因此,案例的设计要以字符格式的输入输出形式为主,而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力争建立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编程框架。同时,应建立案例库,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2、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应该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接触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数组、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但不必追求系统化和细节化。这时就应该精心选择提出一两个较大的案例程序,让学生对C语言编程的概貌有所了解,进而通过解释程序中各个语句的作用,使学生掌握程序语言的一些细节知识。在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加以梳理和总结,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

在具体细节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精心选择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又易于理解的案例,合理的把教学内容整合到案例程序中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主动获取新知识,带着目的性去分析算法编写程序。例如运用“案例:学生奖学金评定”来向学生介绍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if 语句及嵌套使用;运用“案例:教师工资所得税计算”和“案例:自动饮料贩卖机”等案例来讲授switch 语句break 语句的使用;运用“案例:银行钱币兑换”和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逻辑游戏来使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while 循环、do while 循环、for 循环、break 语句、continue 语句以及循环的嵌套等知识点;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心理,设置一些能够解决他们曾经在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难题,运用循环语句变成就能快速而方便的解决了。

在学生具备初步的编程经验后,应尽快进入提高阶段。这时可以延续前面的教学模式,用少量的时间对知识要点进行大致的讲述,不过多涉及细节问题,然后提出较大的案例程序进行分析和练习,最后在适当的时候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在案例教学阶段,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要求学生看懂程序,能够修改程序的片断,观察程序的运行行为,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已有的程序去作相似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全陌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采用上面的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许多原来花费大量时间也难以讲清的问题,现在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比如数组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传递问题,由于实际案例本身在实现时就需要涉及这些内容,学生领会和理解这部分知识就相当自然,应用的能力也提高了。

3、案例举例

(1)案例导入:现要统计学生期末总成绩,每个学生的总成绩等于课程设计等级(A,B,C,D) 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占80%),先要将课程设计等级换算成对应的分数 (A-20,B-15,C-10,D-5),然后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请你帮助老师设计一个小程序,计算某个学生的总成绩。

(2)算法分析:

① 输入一个学生的课程设计等级和期末成绩;

② 如果输入的是小写字母a、b、c、d, 将其转换成大写字符;

③ 根据课程设计等级,确定应换算成什么分数;

④ 计算学生总成绩= 课程设计等级的对应分数+ 期末成绩*80%;

⑤ 输出学生总成绩。

对于算法的第二步,可以在开始分析算法的时候并不只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先尝试编程,在调试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输入的字母大小写不同对程序的影响,进而主动思考并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主动分析、解决实际应用中问题的能力,又能够把前期“字符数据”一节中大小写字母ASCII 码不同及转换等问题联系起来,逐步建立一个更加完备的学习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架构得以明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