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25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1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福建省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兼有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初二年进行的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关系到初三升学,所以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实际上就是提前的中考。怎样进行总复习,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初中生物结业会考,这是广大生物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总结几年来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 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安排在初二年进行,但初二年级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年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不强,给科任教师顺利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增加了难度。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在学习上的齐抓共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学生明白“初中生物结业会考的成绩关系初三升学,而且不及格没有重考的机会,甚至可能间接影响今后人生路”的道理;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并在课内外对学生的学习加强督促。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学习上认真,促进各个科目全面协调发展。

2 要制定计划,分段复习

复习时,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r间安排、用何资料,复习前都必须计划好,并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如我们学校的总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目标:查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漏洞,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的网络,初步建立合理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做法:(1)让学生完成我校老师自编的、以考纲为依据的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了解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

(2)授课时,老师先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回顾知识,从中找到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进行重点突破,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知识网络。

(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4)课后适当精选部分习题,让学生巩固。

时间:4月份内完成

在这个阶段中,复习的容量大、复习的时间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果。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目标:训练和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题的能力。

做法:教师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精练适量习题,学会解题技巧。充分重视五月初举行的有一定导向作用的福州市初中生物学业质量检查。

时间:5月上旬完成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及模拟测试

目标:再次查漏补缺,强化运用能力

做法:精心挑选模拟试题,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时间:5月底完成

3 要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会考前约两个月,福建省普教室出台了《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生物)》,福州市教科所出台了《201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适用范围、考试范围、内容和目标要求、考试形式、试题难度、试卷结构、试题示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福建省考试大纲和福州市考试说明,不仅是每年结业会考命题的依据,也是组织、实施复习的依据。福州市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结业会考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稍难题约为8:1:1,也就是说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在80%左右。同时,从近几年的结业会考试题来看,不少题目、内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复习指南》和课本,注重基础考查一直是结业会考的“主旋律”。因此,笔者根据结业会考说明中所列的考试内容,从课本中找到有关的具体内容,编成考试内容提纲。首先引导学生用口去朗读,用脑去思考;然后利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作适当讲解点拨;最后要求学生课后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笔者还布置学生做适当练习,确保人人做好容易题,拿到基本分。

4 要明确方向,抓住重点

福州市初中生物结业会考严格以课标和省纲为依据,试卷注重基础,考查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卷难度适中,几年来均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注意结合热点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

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重视学习研究课标和省纲,找出省纲中与高中生物联系紧密的部分。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等。其次,我们要反复比较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命题中的常考点和多考点。比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在连续几年的结业会考中都以不同的题型在试卷中出现,复习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再次,复习中的练习不在多,而在精,重在有新的收获与体会,重在发现存在问题,重在查漏补缺。只要我们明确复习的方向,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就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2

初中物理是初中所有学科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抱怨自己掌握不好初中物理,由此成绩也不断下降。如何复习好初中物理成了很多学生关注的学习问题。其实学好初中物理有很多方法,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物理复习的方法和学习要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与日常的生活实践联系非常密切,这是物理学科的核心所在,这也是物理学科最基本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其学习动力,引导其钻研这门学科,从而达到较高的认识高度。学生应根据近两年的物理知识学习经历,分析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定能对物理的复习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分析自己的复习之履,了解存在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进步,这样有利于提高自信心,也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

要想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就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更能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间断的,这就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特别是电学中的实验题,没有平时对电学方面实验的经验积累,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这就说明:重视物理实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一步,进行教材同步基础复习。第二步,要进行中考板块综合复习。第三步,进行指导解题提高复习。分步实施自己的复习计划,既能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解决物理问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三、灵活运用,做到不死学物理

掌握理解物理知识,要从物理概念入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突破口。学生要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自己的体会,认真复习物理基础知识。

要重视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归纳零散的知识。大到整个初中物理的知识网络结构,小到具体章节的知识网络结构。要灵活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些方法和特点,不死学物理,把自己对物理知识容易出错的地方,用一个错题本,把它们收集起来,在复习的时候,加以巩固,加深印象,这样能减少过失性失分,提高物理成绩。

四、定期总结

在复习完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后,要定期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然后写下自己的复习心得,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给自己制定一种良好的复习方法,经常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进步。

注意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复习,把同一内容的复习分散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复习,把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对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要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把这些重要的内容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

五、多练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3

1.教学要求上的“台阶”如图表:

从图表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知识掌握层次要求、对知识应用的要求、能力要求各方面,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要迈上一个高高的“台阶”。

2.内容要求上的“台阶”

初中物理教材描述的多静态,内容直观,文字叙述显而易懂,且以图文配合为主,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各章内容上对独立,内在联系少。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表述严谨精炼,物理现象较为复杂,加之各章知识前后关系紧密,相似相近的概念和规律较多。此外,高中物理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些对高一的学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3.思维方式上的“台阶”

初中研究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建立在物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同学们就能得出物理规律。在介绍物理量时重点讲清定义,引入物理规律时重点讲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对物理要领和规律的物理意义和建立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讲解甚少。高中阶段很多要领和规律是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分析析推理得出的。如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引入理想化模型,建立理想化过程及理想化实验,物理规律公式引入比例系数等,这些抽象的思维方式接踵而至,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认为物理深奥莫测,甚至认为“物理”是“无理”,进而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信心。

4.学习习惯上的“台阶

初中学生课后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OK了”(摘自学生学结),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摘自学生学结),还有学生说“因为没有预习,上物理课,总觉得听不大明白。这道题还没懂,老师又开始讲下道题,因此上课时,我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二、择其法:如期登踏台阶的策略和方法

初、高中物理的台阶是现实存在的,这些台阶不能回避和铲除,只能登上。高一年级是初、高中结合平台,高一的起步开局,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会收到稳步登踏之效。

1.抓住知识纽带,加强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对学生的现状清楚了解,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初、高中物理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知识纽带。抓住知识纽带,顺带牵上,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一大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三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这样处理,既降低了知识“台阶”,又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2.加强习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

高一新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如部分同学用看小说的方法读课本,其结果一无所获。从高中每节课的信息量和文字叙述与特点来看,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要真正登上高中物理的台阶是不可能的。那么,应如何阅读课本呢?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弄清课本所述的物理现象,怎样由这些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其中包括了哪些科学方法。如力的合成这一节,首先弄清几种受力效果相同但受力个数却不同的力学现象,然后用等效的方法引入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最后用实验的方法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记。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课后及时复习与归纳总结。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监督、引导。这样下来,学生便形成了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的良好习惯与科学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3.加强思维训练,掌握解题方法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的解决一个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学生往往是上课听懂,课后一做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加强物理概念与规律以及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注重“讲理”而不凭直觉分析与解决问题。此外,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如为什么要这样做?应怎样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这样,学生在经过由“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由“一知半解”到“知其所以然”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入手按照知识产生的程序和认知结构形成的程序进行考察,展开思维,揭示联系,从而逐步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习题的能力。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4

二、重视实验,强化技能;重视评讲,及时纠错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可知“物理”,自然实验在中考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复习中,尤其是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激发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对比、推理而牢固地掌握,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步提高。评讲是我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较深的烙印。评讲是要注意: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学生带有共性的错答。讲、练和考结合,不断总结,反复提高。复习一部分内容后,通过典型试题测试,反复总结,反复提高。在中考第一轮复习结束进入中考第二轮复习阶段,这是铁到钢的转型期,学生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经过了初步的整合,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归纳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内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成为了中考第二轮复习最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讲、练、考的结合在中考第二轮复习阶段就显的尤为重要。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因材施教

在初中物理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有的放矢,在关注学生整体水平的前提下,要注意从我们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我们初中物理教材的实际出发,从我们物理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了解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因材施教。学生进入复习阶段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与练习,对于所学的知识应该有一个比较宏观和清晰的认识,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查缺补漏。这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有时间致力于消化已经做过的试题当中的错题,总结并吸取曾经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自己整理消化、自己理解加工出来的要点,答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融会贯通。这时学生应根据自己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要注重复习效率。在物理方面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在做模拟训练题时,不用全做,可选择性地做,如适当关注一些信息题、阅读理解等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对于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复习的重点则应该放在背物理公式、概念、规律。在尽可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再来看高一个目标才是他们的理智之选。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5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60

初中物理是学生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不仅初中生常常这样抱怨,就连初中物理教师们也深有同感。同时初中物理也是被认为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关系到高中物理以及以后对物理学科的研究。学生一旦学不好,很容易会在中高考之中被拉开较大的差距。据了解,很多学生怕学物理。除智力因素外,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畏惧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原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学中应运而生。它更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可见,这种方法的本质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通过兴趣的指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达到无师自通的目的。

一、调整学习心态,培养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法”的第一个特点是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而这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成绩,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恰恰是让学生寻找自身的缺点,经过自己的改正与调整,下次更容易地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

另外,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可以通过兴趣的指引,自觉克服重重的困难,努力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兴趣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所以,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兴趣是很必要的。

二、注意实验过程,加强推理总结

“探究式学习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学生通过了解自然的事物和现象,通过探究此过程而获得新知。

(一)善用演示实验来探究自然过程

要让学生明白,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实验是探求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有效途径。对于实验的现象和实验中的数据变化,要努力去分析,认真去思考,要透过实验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来总结出抽象出概念或规则,并推广到一般物理情景。因此探究实验的过程,就是就是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

例如,初中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时,初中生会感到很抽象的。如果我们利用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即体积不同的多个对象,通过实验可以求出其密度大小,计算出他们密度是相同的,从而得出物质的属性,不受体积的影响的结论。因此,结合实验,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密度概念的。

又比如在串、并联电路教学中,进行总压和分压的关系分析时,如果能够用实验来演示,让学生切身看到通过仪器的数据电压的变化,然后来分析,就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

(二)加强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来探究物理学的自然过程

物理学中,很多的规则、公式都是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对已学过的旧知识,利用严密的数学推导而得出新的结论。这恰恰是物理学中最神奇,也最难的一个方面。一般通过这些复杂的推导,能够获得很多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逻辑推理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会公式的变化,总结推理方法;其二为思维的方式,即懂得推理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比如,在物理概念和一些常用的公式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生熟记其表达式,更应令学生能准确地推导其过程。这样才能对物理知识记得牢固,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三、认真教好概念,提高理论能力

“探究式学习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根据研究,能够形成科学的概念。概念是同类事物本质的属性的特性,而这里明确地点明了学习概念的重要意义。所有的学科,都要从概念开始学起,他是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认真教好概念。对概念的学习,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正确地形成和修正概念,并且要灵活地理解概念在科学中不同的情境下的变化

通过抽取特征和总结具体例子来对概念进行修正,在学习概念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形成概念,如此反复,可以有效地推理出更加准确的概念。

(二)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物理学中所接触的概念往往都具有的内涵就是概念的本质和属性特征。但是一般概念都有一个应用范围,也就是概念的外延,这是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中,要明确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

(三)注意概念的同化,了解概念中的隶属关系

概念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在教学中注意某些概念的上、下位和并列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概念,更可以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深入对概念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从事物理研究的能力

“探究学习”的目标是“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该学科的主要学习方法就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般的自然科,都是从感性开始,逐渐向理性过度,从形象到抽象来进行认识的过程。认识论是从坚持实践到认识,再经过实践最终再认识的过程。简单讲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方法要有序可寻,循序渐进。对于物理教学来讲,具体就(1)观察和发现(2)实验设计(3)实验条件控制(4)实验数据测量和现象(5)数据记录(6)数据处理和解释(7)分类解释(8)推理和演算(9)规律性和规则(10)实验模型化(11)提出假说(12)假说验证等诸多环节组成。这就是真正物理学习的过程,所以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渗透这种物理研究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如此不仅可以令学生更容易地学习物理知识,并且深刻了解到物理的强大的实际运用,明白物理学科的魅力,从而达到了为祖国培养未来物理研究人才的目标。

以上是便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培养心态、提高兴趣为基础,通过实验和推理,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并且培养出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经验。这种贯彻与落实是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的,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希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6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促使学生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学习之后,实现自身知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逐渐成为众多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形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进而促进初中学生物理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教师普遍认为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越有可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也唯有如此,也才能充分履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这种观念致使他们在日常教学时更加偏向于“填鸭式”“灌输式”等类似的教育模式,将既定的知识体系囫囵强加于学生身上,却往往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作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抹杀他们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甚至直接代替他们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知识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这对于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2.2汽化和液化”这部分知识时,我摒弃了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向学生列举了两组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向他们指明第一组为汽化现象,第二组为液化现象。

第一组:夏天温度非常高,在地面上洒上水之后,一会儿就干了;水烧开之后,如果继续放在火上加热,壶里的水会减少;把衣服晾在室外,一段时间之后,衣服就干了。

第二组:温度较高时,打开冰箱门,经常会看到白雾;夏天自来水管上经常密布着很多小水珠;温度较低时,浴室的玻璃上会凝聚一层水雾。

之后,便鼓励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两组现象对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进行大致的推测。以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学生甲:对比一、二两组例子最大的特点,第一组都是液态的水逐渐蒸发,变成了气体挥发到空气中;第二组则是水蒸气变成了液体,依附在物体上。

学生乙:刚才老师提到,第一组是汽化现象,第二组是液化现象,由此,我们小组推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就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就是液化现象。

学生丙:我们也同意这种说法,根据物质体态的变化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出汽化以及液化现象。

……

学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对于汽化以及液化这两种现象定义的认识,并不断辅以生活中的例子向我证明他们的观点,我则在一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并不过多干涉他们的讨论活动。不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更重要的是因为充分尊重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我更好地展开其余知识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道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带给学习者极大的动力与力量,有利于他们主动克服各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努力争取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来讲,要想更好地展开物理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初中学生独特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力求通过这一点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物理知识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此,既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对于新课标的这一精神,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1.3令人厌烦的声音”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向学生讲明了噪声的定义: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然后便鼓励他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噪声现象以及自身的应对策略。噪声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因此,不用我多加赘述,学生就迅速融入了列举噪声现象的活动当中。如此一来,一方面充分调动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另一方面还促使他们在列举噪声现象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明确了初中物理知识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改变其以往“物理知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等错误观点提供了充足保障。

2.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中的定义、规律等大都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则从另一个意义上阐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总是以好奇、疑惑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万事万物。物理实验一来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实验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先进观念”。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多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力求通过这一手段大大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如,学习“串联与并联”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如此,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有利于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在分析初中学生心理行为的基础之上,积极组织各种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进而大大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井迎迎.初中物理有效教和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章,2009(05).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7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探究的主要形态包括发问、研究、计划、实践、分析、总结等步骤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模式。

在物理的探究学习中,一是要强调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二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三是强调实践和实验。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多多地观察、反复地观察,多多地实验、反复的实验,自己探究的问题结果是否正确,正确的理由是什么,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在亲自的验证下再给出结论。这是与物理学科的科学严谨性相一致的。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会并掌握知识,还能在探究的实验中熟悉物理探究的方法和途径,在充满趣味的物理探究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物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精神、严谨的态度,在物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都得到了建立或进一步的强化

二、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流程

在组织学生开展对物理的探究式学习中,通常的流程或步骤是发问、研究、计划、实践、分析、总结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遵循这些环节,根据探究的内容,完全可以放开学生的思路和手脚,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能量。

以“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的教学内容为例,开展探究式学习

研究。

1.发问

这是开展探究学习的起点,没有提出问题,探究就没有方向,也没有探究的动力。问题的提出既要适合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还要考虑可操作性。在“电路串联与并联”的探究教学时,问题的设置我一般不鼓励“教室的照明灯拿下一个其他的灯还能亮是什么电路”这样的问题,因为对电压较高的交流电来说,学生的安全性是个问题,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难免有些学生会“自主”一下。所以,我的问题是:一组由电池供电的节日彩灯,怎样保证其中灯泡坏掉而其他灯泡不灭?

2.探究过程

这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可完全放开,在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让学生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充分调动思维,学生协同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步骤和环节等等。在探究实践中,有的小组先串联,有的小组先并联,有的小组串联加并联,这都没关系,教师不需要过多干预。通常情况下,学生都能最终殊途同归找到正确的答案。

3.分析和总结

探究学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点,二是训练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三是培养其探究思维。经过上面的步骤,学生已经亲身验证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下一组彩灯所出现的各种情况与结果,但这只是表象的认知,还没有在学生心中形成有条理的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刚才的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仍然是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找出自己实验的规律性特征。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8

物理是初中开设的学科,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再加上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知识点较难掌握,因此老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学好物理的前提是热爱做实验,因为物理学科一般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结论的。本文结合新课改的标准,对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物理,从中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一、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创新

要学好物理,掌握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学习物理的氛围中;还要拓展更多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运用得当,学习意识就会增强,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都会对其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机会,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新奇的材料,使同学产生浓郁的新鲜感,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提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起来才更轻松、更容易,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更深刻。在课堂上,教师要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做实验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因为通过做实验,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问题,理解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磁场》这节课时,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大家准备实验器材,从中得出结论。实验准备的器材有学生电源、电流表、匝线圈、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第一步,保证线圈100匝,保证电流是0.5A;第二步,将100匝线圈接入电路,调整变阻器;第三步,吸起大头针,查大头针吸起的个数。照这样做3次,记录3次平均吸起大头针的个数。与上面一样保证电流是1A,得出结论。最后对实验进行总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线圈的数量、电流的大小有关。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容易理解知识点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意识

物理知识虽然抽象,但是很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力学、惯性。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有时会紧急刹车,这时乘客们都会呈现出同一个姿势,身体会向前倾;车辆启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后仰,这些都是惯性造成的现象。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比较抽象的知识转换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脑海中联想生活图景,再穿插到知识上,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提高。

二、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许多学校都在极力开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促进学习是教学改革中、一项新的学习方法。老师也可以更好地与同学们沟通,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习物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同学们可以分组做实验,对每组安排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做的实验与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相符。比如有的同学组装实验器材,有的同学对实验进行记录,最后一起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分工,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不会出现个别同学上课无事做的现象发生。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适当地把握合作时机。在同学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详细讲解知识点,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如果一味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没有一个自我思考理解的过程。教师可以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以便于同学们加强合作学习。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策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学生学习效率才会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教师对小组实验学习与小组合作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正确完成实验的小组给予奖励,对稍微差一点的小组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更好地认知自我。

三、结束语

要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方法,就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策略,要改变以往古板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脚踏实,不断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趣,是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的内容。加强小组合作,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正确引导,记录学生日常表现情况,定期总结,合理做出评价,都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掌握更多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陈备战.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力学教学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3).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9

1.初高中教材的难度差异较大

从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来看,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如从标量到矢量、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等,在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能力要求方面,难度均有大幅提高,这使得很多同学难以适应。

2.初高中能力要求差异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同学们对于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浅显和表面的阶段。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学习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刚上高一的新同学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

3.初高中心理状态变化

首先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对高一新同学来讲,除了环境是全新的,教材、同学、老师也都是全新的。对这些变化,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其次是心理因素的变化。经过紧张的中考考上了高中,一些同学有“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一些同学有畏惧、挫折及自卑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两极分化。

4.初高中学习方法变化

在初中,老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甚至短时间突击也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同学们基本不用下太大功夫,不太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老师不可能把知识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方法,能够独立地或在老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如果继续沿用初中学法,就会致使学习困难较多,感到高中物理难学。

二、如何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

1.准备好学习内容的衔接

建议同学们补充以下三方面的知识:

(1)物理知识方面:要根据初高中教材中的内容差异,适当补充一部分知识,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等。

(2)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理论与方法、仪器等的归纳与总结。

(3)对高中物理涉及的数学知识,要进行必要的复习和补充,强调数理结合的重要性。

2.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1)明确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不论题目难易都要依据题意画图,有的只需画草图,有的则要画精确图,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图。这样便于分析、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并根据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写出运动方程。通过作图,可以降低物理问题分析的思维难度。

(2)重视实验过程。高中阶段涉及的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实验可以帮助同学们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且实验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养成注重从实际出发、认真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

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例10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实验课;具体应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初中课程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初中物理实验课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能够激发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学习兴趣,调动初中学生做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大都与电路相关,生活化很强,比如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电源、导线和小灯泡的连接实验,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初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日常实践经验进行创新,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数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遇到困难时共同解决,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角色,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功能。就初中物理实验课而言,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协作进行,遇到问题共同解决,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和实验课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开展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带着明确的实验目标,严格遵守实验指导中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利用实验室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一些小发明,比如说连接并联和串联电路,学生可以不用局限于实验指导中的电路,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更为新型的电路,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批评指正,得出最优设计方案,这样小组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进而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和实验效果。

2.加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设计的实验题,有些同学可能不能够完全理解,有些同学甚至不能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入手,但是在实验课程进行小组合作实验,不理解实验题的同学可以看着理解的同学去做,然后慢慢体会,轮到自己实验时,积极主动实验,不懂的可以及时向小组其他同学请教,学生的动手操作加上其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指点,很容易使一些物理学困生明白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具体应用

1.有效把握合作时机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有效把握合作时机,使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发挥最佳效果。比如,初二物理教师可以选择试卷中的实验题在实验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原因在于物理试卷中比较难的实验题,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单个学生可能考虑不周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相指正实验过程考虑不全面之处,很容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方面思考不足。此外,每个同学的实验方法不一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集思广益,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实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总结考试经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实验课上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岔,除非学生主动请教。比如学生在进行电路连接实验时,不要总是干涉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代替学生连接电路的现象。学生连接电路时,教师应该允许不完全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可以创新电路连接方法,甚至可以跨知识范围涉及一些新型电路,只要学生敢想,感兴趣,可以大胆放心进行实验,小型电路也不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即使出现短路现象,也不会伤害学生。

3.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程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之前,要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原因在于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以初二的物理重力实验为例,在实验课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物理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实验课程之前要带着“正确理解何为重力”这一学习目标进行,可以利用重力称随意测量实验中任何一种实验工具和材料的重力,让学生亲身体验重力的存在,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要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适当的时间,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方能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我们要看到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合作学习方法,促进初中物理课程合作学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长生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傅坊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