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8 15:49:06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1

跨文化旅游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陈刚,2004)。在各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涉外旅游就是一个典型,不同文化背景的旅行者间交流是通过旅游翻译者的翻译来实现的,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本形式及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旅游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旅游翻译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达到宣传的实际效果。为了传达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在旅游翻译中融入并强化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旅游材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就出现的障碍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障碍形成的原因

1.英汉两种语言间表达存在很大差异

从汉英文本的语言特色及风格角度来看,汉语一般用很多形容词来传达其意义,而英语则习惯用简单的句型来表达。因此,若旅游文本材料按照汉语表达习惯逐字翻译成英语文本,则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英语的旅游文本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一般使用简约、直观的文字。涉外旅游材料在英译过程中,因汉英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障碍。

2.汉英文化传统习俗的差异

汉英文化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都会使两种语言在翻译时出现一些语意不对等的情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文化差异出现的语意不对等现象也会导致原文本与译文间有差异,有时还会出现词义空白或词汇空缺现象,这也给旅游资料的英译带来困难。由于旅游资料的英译蕴涵大量的文化因素,所以旅游资料英译时需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

3.译者未透彻理解原文及文化背景,导致译文不妥

旅游资料的英译,目的是为文本阅读者传达既符合原文意义、又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背景的旅游信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若要把中国文化中语意丰富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就需要译者具备两种文化间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进行旅游文本资料的英译r,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准确地向读者提供信息。

二、英译策略

旅游资料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确保文本信息的有效传递,应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在诸多翻译方法中,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之下。

1.音译法

在旅游资料英译过程中,若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时,可以采用拼音加注释的策略,比如地名。

2.音译加意译法

旅游资料的英译大多是景点的翻译,它是国外游客了解当地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介绍旅游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点的翻译主要是地名的翻译,其特点是有的需要音译,有的需要意译。当音译法因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不能恰当地向游客展示其含义时,译者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解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3.增添及删减法

旅游文字材料承载着许多文化因素及深厚的历史背景,旅游资料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文字资料,这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给译文读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文化因素及历史背景丰富的资料,译者应适当选用英译策略对原文进行解释。有时,旅游文字资料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修辞手段,译者若对此进行逐字翻译,译文显得复杂且不符合英语简练句型的表达习惯,也难让译文读者领略到文本的真实含义。在此情况下,应当采取删减法,减去一些和宣传材料核心不匹配或不相关的内容,使译文直达文章含义。

旅游资料英译的准确度能够对景点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者应该从文化差异方面入手,按照一定的翻译步骤,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将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游客,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与海外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2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既能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双语、双文、双能”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客观需要[1],也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双语教学的开展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变革。通过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要在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开展双语教学,应从学科遴选、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主要环节着手。

一、双语学科的遴选标准

与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印度等双语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还欠缺双语教学的环境支撑。如果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所有学科完全以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学生势必会由于语言能力的欠缺造成理解或思维上的障碍,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从我国学生外语水平的实际出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采用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利用第二语言作为媒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选定几门学科进行双语教学[2]。

21世纪的旅游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还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因此,从旅游人才培养和双语教学的目标出发,首先,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应当是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强的学科。应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弥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中某些学科知识体系的不足。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目前较多着眼于发展战略、开发规划、产业政策及微观管理等方面,对旅游经济分析、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以及会展旅游、生态旅游、分时度假、经济型酒店、主题公园等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研究这些领域的学科应借助双语教学,帮助学生以语言为媒介,更直接、更及时地把握全球旅游发展态势,同时借助这一国际化平台,培养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通过借鉴他国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并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经济发展对策[3]。其次,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应是介绍外国文化及其思维模式的学科,以此作为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和对外交流的窗口。旅游业是涉外性较强的产业,作为旅游接待国家(地区),应当既充分及时地掌握主要客源国家(地区)的需求特点,以更有效地进行旅游规划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又掌握其他旅游接待国家(地区)的发展状况,知己知彼,以取得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和优势地位。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还应是密切结合旅游实践的学科,通过双语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导游业务、旅游服务、前台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既能够增加学生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有机会在社会实践和实习中进行实训演练。

在选定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旅游学科的同时,还要注意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处理好双语教学学科和其他旅游专业学科之间的衔接,以保证整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二、双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证明,双语教师的语言水准、专业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和教学态度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对双语教师而言,在语言水准和专业学术水平方面的要求都较高。双语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通俗易懂的专业外语进行授课,同时还必须兼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达到传授专业知识和拓展专业领域的目标。只是单纯擅长专业知识或单纯外语好的教师,都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客观需要。若双语教师的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会造成师生沟通上的障碍,影响他国文化和思维的正确导入,甚至会产生误解;而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则会将学科教学形同语言教学,背离双语教学的实质。在语言要求方面,双语教师还应该具有很强的母语表达能力,能够地道、准确、流畅地进行两种语言的互译转换。双语教学中不能完全摒弃母语,诸如专业术语解释、课堂案例分析等都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3]。

双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既要密切关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动态,不断获取最新的学科信息,又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双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以确保双语教学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三、双语教材的选用方式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应该采用引进原版教材和开发本土教材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旅游双语教学的迫切需要。

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初期,应以引进原版教材为主,其难易程度既要能为学生理解又略超过其现有的知识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教材的学术权威性及其与国内相关旅游学科知识的相互融通。目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旅游管理英文原版精品教材,开了成系列地直接引进国外原著的先河,其中AdrianBull(英)编著的《TheEconomics of Travel and Tourism》和Les Lomsdon(英)编著的《Tourism Marketlng》在英国旅游教育界和世界上都享有一定 声 誉。

原版教材虽然能够令师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但由于其引进成本较高,且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供应,因此,不能作为双语教材的唯一形式。我国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自身师资和旅游行业人才的优势,以本土化、个性化、实用性为原则[4],努力开发出既能体现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特色,又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双语教材。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汉英双语教材系列为我国高校双语教材的编写做出了典范,其中王起静编著的“旅游产业经济学”就填补了我国自编旅游双语教材的空白。同时,还应编写配套的教辅资料,例如,将双语教学常用的旅游外语专业词汇归纳成集,或将用于案例分析的外文参考文献结集成册等。

四、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为实现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和语言人才的“合二为一”,应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主要环节着手,采用符合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特色和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堂教学

首先,应当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在某些或所有的非语言科目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逐字对译和信息转换,而是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为教学提供服务。双语教学与传统的外语教学不同,外语教学强调“语言教学”,语言本身是教学的内容,而双语教学则强调“教学语言”,外语只是教学媒介,专业知识才是传授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双语教学中的旅游外语词汇和语句应当成为传播旅游专业知识的媒介,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保证旅游专业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外语词汇和语句来讲授,必要时,还可以用母语进一步解释。

其次,根据双语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双语教学是对传统语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充分整合,体现的绝不仅仅是教师用外语单向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双语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间通过语言交流进行充分互动,即双语教学应强调教学的双向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课堂讨论、对练、团队作业、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旅游服务”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前台登记的情景,师生分别扮演接待人员和住店客人,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练。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消除传统“一言堂”式教学法的弊端,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锻炼学生运用外语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两种思维模式的渗透与整合。

为实现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双语教学还应当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或设施。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Powerpoint或Authenare等软件,将有关教学内容或资料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够营造真实的语言场景和实践环境,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还可以将成熟的课件开发成软件包,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通过网络平台,能更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的成效,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旅游管理方面的最新国际学术动态,还可以有效实现远程在线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教师通过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资料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专业外语词汇库、参考资料库、课后辅导站等多个教学板块,甚至能够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学习状况调查。此外,还应当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外文形式的影视、广播、板报、沙龙、讲座、竞赛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实践教学

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仅仅依托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行,尤其对双语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的同时,还应该辅助以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高校可以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开办校办酒店、校办旅行社、旅游培训中心等建立旅游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在酒店从事接待服务、在旅行社担当陪同导游、在旅游景区进行讲解等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高校还应当充分利用“大旅游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摄入和演练的环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对双语教学成果的实战检验。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战演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状况,还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和修正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值得强调的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探索才能看到成效。因此,我们应将双语教学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开展,切实抓紧抓好,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成效。

参考文献:

[1]刘中艳.高校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3

旅游英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概况

高等教育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专业中的重要位置。因此,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都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有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并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蓬勃发展,覆盖面广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培养模式的确定,从教材编写到教学内容的选定,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考试考核内容到考试考核方式等等,均有大量的研究,这无疑对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经过对大量成果的对比分析,结合多年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界定

迄今为止,“实践能力”一词已经广为接受,成为通俗用语。但是,需要弄清楚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包含的内容,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现实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实践能力通常是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实际上,实践能力的范围远不止此。例如,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实践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自理能力、生活能力也是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应该多种多样,并非动手操作能力一种。从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实践能力大致包括动手操作能力、日常生活实践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等。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与人打交道,运用英语语言工具和旅游相关知识在酒店旅游业中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因此,本文提及的旅游英语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职业活动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的实践能力。

由于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看重,我们对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需要多实践、多训练。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讲多练,师生互动;课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也对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鼓励加大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力度。所有这一切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学生练得多了、实践活动参与多了,实践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其实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的、盲目的练习可能会因为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而造成浪费时间、事倍功半的后果。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载体,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对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载体的把握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率。

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

主要载体及其建设与利用

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运用英语语言工具和酒店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有关知识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培养和酒店旅游管理与服务有关知识的积累、运用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彼此分裂,这样才可以解决学生英语技能和专业技能脱节的问题,如有的学生英语基本技能不错,但一涉及专业知识却常常表达不出来;而有的学生专业知识丰富,却在交际过程中因为英语基本技能不过硬而“失语”。要解决这个问题,以下三个主要载体的建设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材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教材内容既要有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要适中,要有职业导向性。旅游英语教材不同于普通的基础英语教材,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教材选用和编写过程中,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注意基础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协调。同时,应当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广泛收集并认真听取学生及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以学生毕业之后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所需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导向,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做到教材内容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

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基础性要求在确定教材内容时注重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里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指在教材中充满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而是指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围绕话题的交流活动,尽快取得用英语做事的能力。饭店旅游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毕业后工作所必需的。

注重教材内容的职业性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与理论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就旅游英语专业而言,教材选用与编写应尽量考虑学生报考英语导游证、饭店服务资格证等证书的需要。例如,其内容应包含丰富的旅游饭店相关的知识信息,语言应朴实简洁,适于朗诵,以增强学生的英语技能,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遗憾的是,这样的教材严重缺乏。目前,专门介绍著名旅游景点的书籍不少,如高照明、赵建峡主编的《河南景区景点现场导游英语》(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韩荣良编写的《西安导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桂林导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何志范主编的《上海英语导游》(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朱岐新编写的《中国名胜》(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等等。但由于体例、详略程度、景点景区覆盖面等因素,这些书籍作为课堂教学用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如果能编写一本以介绍中国主要旅游景点,尤其是以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英语阅读教材,且语言优美、详略恰当、体例合理,一定会受到师生的欢迎。

(二)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英语影视教学作为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一种形式,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形式直接把学生带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的语言文化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领略异国的文化风情,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能力。因此,英语影视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如何根据旅游英语教学的目的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影视作品进行选择,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英语视、听、说课教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难题。例如,在主题与内容上要注意思想性和时代性,注意艺术欣赏与英语语言欣赏的结合,注意与饭店旅游专业相贴近。好的影视作品能使学生通过丰富优美的语言更深刻地理解其内容,从而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在语言方面,所选取的英语影视作品的语言应尽可能规范,语速要适中,应尽量包括教学大纲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CCTV-9频道的“Travelogue”、“Around China”和“Rediscovering China”栏目主要介绍中国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适合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Travelogue”栏目,主要面向全球推介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可将播出的节目进行录制汇总,配以文字资料和适当的口语练习,用作导游英语的补充教程。

影视资源用于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外语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主动性与利用外语资源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有现代教育意识的学校无不设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好的外语学习条件,使学生发挥主动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的能力。在教室里可以收看CCTV-9频道的节目,可以播放光碟,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晚自习和其他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锻炼培养旅游英语的实践能力。

(三)网络资源

互联网在英语学习中的潜在作用一是能直接获取最新的英语学习资料(如电子期刊、出版物、英语学习游戏、MP3文件、课程资料、授课方案、教学论文等);二是可借助多元化的手段学习英语(如收听英语网络广播、观看英语网络电视、欣赏英语歌曲、接受远程教育、浏览各种英语学习网站、查阅网上图书馆等);三是可长期处于自然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四是能获得即时的帮助(如使用网上词典、翻译软件、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直接咨询语言问题、接受EEL教师免费辅导、在BBS上与全世界的英语学习爱好者交流学习心得等);五是可以扩充词汇量,强化语法,学习各种习惯用语等;六是能通过网上聊天及e-mail练习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七是能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丰富知识,提高社交能力,结交国际友人;八是能在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实现学中练、练中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互联网的使用加强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给英语学习带来的便捷。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查找和合理使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目前,网络上可供学生自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直接访问英语学习网页,如国内的“在线课堂”、“网络英语”、“轻松英语”等,国外也有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网站。如果想访问更多的网页,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寻关键词语来实现。此外,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参加网上在线英语学习新闻组,以此同网友交流学习英语的经验,探讨英语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浏览旅游景区的英文网页和央视英文网页中的相应板块绝大部分国际、国内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都有自己的英文网页,这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学英语、积累专业知识两不误提供了好机会,国内的央视英文网页如“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也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过,国内有些旅游景区的英文网页存在不少语言瑕疵,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识别。

网络语料库现代语料库是真实语言电子文本的数据库,使用者可以通过检索程序,从语料库中提取所有包含关键词或结构的语句进行结构对比和词语分析,进而归纳语言现象。语料库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缩小课堂所学的外语与现实中真实语言之间的差距。虽然目前国内语料库的应用仍停留在少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围之内,还没能真正进入英语教学课堂,但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语料库认识的加深,利用网络资源中的语料库发展外语教学,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可能。可直接在线使用的网络语料库主要有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obuild(Colins出版社和伯明翰大学合作共建)和LDC(美国语言数据联盟)等,这些语料库语料丰富、全面,查询方便、快捷。网络语料库是现代外语教学资源的扩展,学生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能够开阔视野。因此,外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指导学生科学地利用网络语料库资源,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

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远不止上文所分析的这些载体。之所以选择以上载体进行分析讨论,主要是有感于现代科学技术、网络影视媒体和中国社会的对外开放为外语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推动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这些载体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职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4,(9):43-44.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4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软件。好的教材是一个课程甚至一个学科的有力支撑,也是教学的有效依托。教材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何编写符合新疆本地需求的旅游英语教材呢?1.教材结构要科学合理从教材的编写体系上来看,目前国内比较认同的两种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方法有 :分模块分区域和按情景分岗位。对于新疆,目前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划分方法为“五区三线”,旅游接待流程也与内地基本相似,所以按区域或情景设置单元都是可行的。但从实用角度来看,按情景分岗位更具操作性。即教材的整体框架以新疆英语旅游工作者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情景中的典型任务为训练模块,使学生熟稔工作过程中的典型情境的交流与表达,达到职业技能与语言技能并驾齐驱的目的。旅游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展开的。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工作情景设置单元架构。如导游的典型工作情景即“迎、导、送”“。迎”的典型工作情景之一即在机场迎接客人,由此延展的工作情景还有接客人前在旅行社的准备工作,以及接到客人后在途中致欢迎词等等。把这些通用的场景本土化就要研究本土旅游文化特点,如在整合新疆旅游文化中的典型情境时,就要结合新疆英语导游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拟定。比如六要素中“Shopping”(导购)这一项目可以设为“Shoppingin Bazaar(”巴扎购物),这样则更具有新疆特色并符合新疆导游的工作情境。除此之外,教材结构中的训练模块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外语教材应该多借鉴国外优秀旅游英语口语教材,在任务设计上体现多样性。本教材中设计的各种任务可以通过单人、多人、小组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对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实现。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设计要符合语言训练规律,由输入到输出,由简到难,学习重点与难点均匀分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了解、熟悉、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多设计编排体现区域特征的实用有趣的任务。注意利用典型案例输入导游业务知识点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发本土教材要多结合区域特征来选取案例,使学生可以“现学现卖”。如在导游业务中常见突发事件中,游客游吐鲁番中暑的案例就应该作为典型案例放入其中。单元模块中的知识点衔接要合理,语言点应该有重复和巩固。模块后应有鼓励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检核的项目,如目前一些旅游英语教材在章节中列出学习资源网站和自我检核以及小组评价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2.教材内容要难度适宜,方便实用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要适应学生需求,易于操作展开活动,内容有趣味性 ;适应教师需求,灵活、方便、实用。从教材使用对象来看,据笔者调查,目前新疆没有本科院校专门开设旅游英语专业,一般只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旅游英语专业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的外国语学院。高职学生的培养原则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为导向。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培养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旅游管理学生以及培训疆内旅行社英语导游。因此开发本土旅游英语教材应该以实用为原则。强调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整合,形成英语应用能力对职业能力的支撑。从教材的语言来看。实用型的语言类教材应该以岗位职业语言为素材。旅游行业英语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职业性、实用性、适时性原则。如处于旅游行业核心岗位的导游,他们使用的语言必须通俗生活化并易于表达和沟通。因此,旅游英语教材的语言应该使复杂句子简单化,多运用解释或对比的方法简化讲解内容,简化术语,尽量少用过于专业化的词语。单词句型应该以日常口语为主,旅游知识的面应该广,但不强求深度。知识性要与实践性紧密结合。教材的编写还应该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在语言技能培养上要以“听说为先”。如看图(图略)、听音适合放在每章节前,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则应置后。

从教材的语料选材来看。与新疆多元文化和特定环境结合的英语语料必须真实准确。旅游行业英语的特点是词汇量大,知识面宽。要使教材与本土多元文化紧密结合必须认真研究特定文化英语的使用规范,包括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域特征、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等。新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为新疆的旅游增添了艳丽的姿彩,但同时也给外语诠释新疆文化带来了难度。典型的例子如新疆地名的英译,新疆许多地名都是由维语或蒙古语直译过来的,如“乌鲁木齐”是蒙古语“优美的牧场”的意思,英译是“Urumqi”,英汉发音尚且相似。还有众多地名在汉语里使用历史上的旧称,英语则是从当地民族语言中直译而来。如吐鲁番的鄯善县,英文与维语相同为“Piqan”;哈密的伊吾县,英文与维文相同,为“Araturuk”, 等等。在编写教材时切勿以拼音直译,以偏概全。3.体现跨多文化交际意识旅游业处于国际交往的前沿,从事涉外旅游的工作者不仅要过好语言关,掌握导游规范,还必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编写应该涉及客源国简要概况、文化背景、人文习俗及需求特点。如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紧密联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都具有类似的饮食和风俗,比如来自北美的游客和对土耳其的游客都是外国人,但对于导游服务人员来说给他们解说的饮食内容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一般的语言专业学习者来说,跨文化交际体现在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解码转换上,是双向的。而对于身处多民族地区的外语导游而言,是跨英语、汉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过程,是多向的。也就是说新疆的涉外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到英汉跨文化交际还应该懂得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新疆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因此许多民族风俗习惯都与宗教有关,如日常起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等。而且新疆区域辽阔,同一民族不同地区,民俗文化也有差异,如同是维吾尔文化,南北疆就差异巨大。在教材编写中要重视这些特点,尤其是与中原汉文化的不同之处,处理好学生在训练过程出现的跨文化障碍。如到吐鲁番葡萄沟旅游,其特色之一即维吾尔族民居家访Home visiting,这是近距离接触维吾尔族文化生活的典型方式,教材编写时应设置相应场景并兼顾维吾尔族家庭待客礼俗及禁忌。#p#分页标题#e#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5

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专门用途英语。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它包括旅游学英语,饭店英语和导游英语。它通常采用以饭店英语和导游英语为主、旅游学英语为辅的教学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旅游业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开始了对旅游英语的教学和研究。

一、旅游英语及其教学的特征和目标分析

1、特征分析

(1)应用性、实践性较强。从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看,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两个阶段,并把应用提高阶段分为专业英语阶段和高级英语阶段。旅游英语的教学是属于应用提高的专业英语教学阶段,强调应用性是其本质要求。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量本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熟悉本专业的文体形式的基础之上,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英语的市场化倾向很明显。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增长,外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与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知识之外,更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知识覆盖面广,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英语的专业知识面覆盖极广,主要有三个知识覆盖面:一是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历史、宗教、地理、民族、风土人情、风物特产、文化艺术、古建园林、旅游景点、历史典故等。二是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三是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客源市场的地理概况、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民情、风土民俗、思维方式等。国外与国内有着巨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旅游英语的学习者必须具有丰厚、广阔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才能在语言的实践中有良好的运用。

(3)具有唯美的语言特征。旅游英语作为一种宣传中国的语言载体,必然带有强烈的地方美学色彩。赏析旅游英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一种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种智能的训练和美学的修养的过程。旅游英语传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加上旅游文字材料内容新颖优美,它就更能为人们接受。同时,旅游英语也是经过润色的优美语言。美的旅游文化内容需要用美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美的语言形式往往能使人们对所了解的文化或事物产生良好反应与记忆,语言愈生动,愈形象,愈能上口,人们就愈易感知,愈易掌握。现代人的审美感情往往敏感而丰富,要求有气氛、有情调,这正是旅游英语所要营造的。所以,旅游英语追求语言美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英语语音素质,还要求人们注意宣传文化所必需的语言风格美。

(4)要求有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口语训练,这是由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要求所决定的。英语导游服务的特点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英语词汇之后,将我国的名胜古迹以及涉及到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和问题用英语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相互交流和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强,要能用外语和外国旅游者交流文化,沟通思想,表达自如。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突出口语表达是教学的特殊要求。

2、目标分析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旅游业,了解中国的著名旅游风景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事物和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学上以导游英语为主,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组织材料,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讲台上用英语进行组织讲演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综合英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毕业以后从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照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还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繁杂、陈旧

目前已经出版的旅游英语的教材版本很多,内容也不尽相同,加上学校的培养计划和专业侧重点不同,所以旅游英语教材的选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学内容也较为繁杂;但教学内容的陈旧、老化,知识面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反映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

2、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欠合理

旅游英语专业执行的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旅游局多次组织各校、系及教务处领导讨论并制定的。但从多年的执行情况来看,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基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的教学计划中,没有设置语音课,某些学校英语听力和英语会话的教学也是分开上的;其次,课程设置上也未能充分重视语言课程与专业的结合。没有足够重视旅游应用文的写作和“泛读”课的综合设置。课程设置上讲授类课程多,而研讨类课程少。另外也没有充分考虑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

3、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单一化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育的影响,旅游英语的教育长期以来教学方式和手段较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重点放在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学生缺少课程锻炼机会,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教师复合能力欠缺

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同时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5、考试导向不合理、评估方式单一

考试导向偏重于书面和语法知识,而不很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多强调笔试。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对理论性的内容传授十分丰富,但对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很多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大部分学生习惯于题海战,而忽视了听力、口语课等其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英语教学革新的路径探析

1、对旅游英语教材进行改革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良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针对教材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的水平,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二是教材应该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内容较为新颖,借鉴采用一些发达国家在本专业领域内使用的教材,包括外文原版教材,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外文期刊、网络文摘等资料来阅读;三是加大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让学生在接受有关旅游方面的词、语句训练时,深入了解中国及外国的文化知识,而不仅仅是重视和强调语言知识的运用,毕竟英语仅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应加大教材的知识含量。

2、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抓好课程建设工作

国外的课程设置工作作为一项课题由专业老师承担。专业老师在接受任务后,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并写出论文来论证三个关系,即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核心课程与专业特色的关系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对象的关系。另外,要努力抓好课程建设工作。因为课堂教学是整体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而课程建设工作是教务管理工作的灵魂。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重在提高学生旅游英语交际能力

大力运用交际教学法于旅游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中比较典型的是扮演角色、模拟活动和小组讨论。课堂教学结束后,紧接着要进行教学实习,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们到相关的旅游企业,特别是一些星级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机构进行实习。他们通过在前台、餐饮、客房、旅行社、景点等部门的实习,可大大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应用能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要根据他们的反馈给予指导。

4、加强教师复合教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旅游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组织英语教师进修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等。英语教师在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再来传授旅游英语,必定会更准确、更生动、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旅游系里英语基础不错的年轻教师,可以采取跟班听课的方式进修英语。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胜任《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5、正确对待考试,改革评估方式

根据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应对其考试的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在考试的形式上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以进行笔试附加口试的形式;二是加大平常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单元测试、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角色扮演等都会占有一定的分值,督促学生重视平常的课堂练习和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乡语教学中的科学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苏平:旅游英语[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4).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6

国际上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出现专门用途英语。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 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 。它包括旅游学英语, 饭店英语和导游英语。它通常采用以饭店英语和导游英语为主、旅游学英语为辅的教学模式。

从上世纪80 年代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旅游业的发展, 各高等院校开始了对旅游英语的教学和研究。

一、旅游英语及其教学的特征和目标分析

1、特征分析

( 1) 应用性、实践性较强。从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看,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两个阶段, 并把应用提高阶段分为专业英语阶段和高级英语阶段。

旅游英语的教学是属于应用提高的专业英语教学阶段, 强调应用性是其本质要求。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量本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熟悉本专业的文体形式的基础之上, 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旅游英语的市场化倾向很明显。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增长, 外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与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知识之外, 更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 2) 知识覆盖面广, 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英语的专业知识面覆盖极广, 主要有三个知识覆盖面: 一是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包括历史、宗教、地理、民族、风土人情、风物特产、文化艺术、古建园林、旅游景点、历史典故等。二是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 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三是广泛的专业知识, 包括客源市场的地理概况、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民情、风土民俗、思维方式等。国外与国内有着巨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旅游英语的学习者必须具有丰厚、广阔的基础知识作后盾, 才能在语言的实践中有良好的运用。

( 3) 具有唯美的语言特征。旅游英语作为一种宣传中国的语言载体, 必然带有强烈的地方美学色彩。赏析旅游英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一种语言, 其本身就是一种智能的训练和美学的修养的过程。旅游英语传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 加上旅游文字材料内容新颖优美, 它就更能为人们接受。同时, 旅游英语也是经过润色的优美语言。美的旅游文化内容需要用美的语言形式来体现, 美的语言形式往往能使人们对所了解的文化或事物产生良好反应与记忆, 语言愈生动, 愈形象, 愈能上口, 人们就愈易感知, 愈易掌握。现代人的审美感情往往敏感而丰富, 要求有气氛、有情调, 这正是旅游英语所要营造的。所以, 旅游英语追求语言美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英语语音素质, 还要求人们注意宣传文化所必需的语言风格美。

( 4) 要求有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 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口语训练, 这是由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要求所决定的。英语导游服务的特点是, 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英语词汇之后, 将我国的名胜古迹以及涉及到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和问题用英语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达到相互交流和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强, 要能用外语和外国旅游者交流文化, 沟通思想, 表达自如。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 突出口语表达是教学的特殊要求。

2、目标分析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旅游业, 了解中国的著名旅游风景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事物和文化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学上以导游英语为主,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组织材料,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培养学生在讲台上用英语进行组织讲演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综合英语交际能力, 为学生毕业以后从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对照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 旅游英语教学中还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教材版本多样化, 教学内容繁杂、陈旧目前已经出版的旅游英语的教材版本很多, 内容也不尽相同, 加上学校的培养计划和专业侧重点不同, 所以旅游英语教材的选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也较为繁杂; 但教学内容的陈旧、老化, 知识面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不能反映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

2、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欠合理

旅游英语专业执行的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旅游局多次组织各校、系及教务处领导讨论并制定的。但从多年的执行情况来看, 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基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的教学计划中, 没有设置语音课, 某些学校英语听力和英语会话的教学也是分开上的; 其次, 课程设置上也未能充分重视语言课程与专业的结合。没有足够重视旅游应用文的写作和“泛读”课的综合设置。课程设置上讲授类课程多, 而研讨类课程少。另外也没有充分考虑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

3、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单一化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育的影响, 旅游英语的教育长期以来教学方式和手段较单一, 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 重点放在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讲解, 学生缺少课程锻炼机会, 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教师复合能力欠缺

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 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 同时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 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 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 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 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 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 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5、考试导向不合理、评估方式单一

考试导向偏重于书面和语法知识, 而不很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评估方式单一, 多强调笔试。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对理论性的内容传授十分丰富, 但对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很多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题海战, 而忽视了听力、口语课等其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英语教学革新的路径探析

1、对旅游英语教材进行改革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 良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 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针对教材的改革,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学生的水平, 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 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是教材应该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 内容较为新颖, 借鉴采用一些发达国家在本专业领域内使用的教材, 包括外文原版教材,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外文期刊、网络文摘等资料来阅读; 三是加大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 让学生在接受有关旅游方面的词、语句训练时, 深入了解中国及外国的文化知识, 而不仅仅是重视和强调语言知识的运用, 毕竟英语仅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 应加大教材的知识含量。

2、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抓好课程建设工作

国外的课程设置工作作为一项课题由专业老师承担。专业老师在接受任务后, 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并写出论文来论证三个关系, 即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 核心课程与专业特色的关系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对象的关系。另外, 要努力抓好课程建设工作。因为课堂教学是整体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而课程建设工作是教务管理工作的灵魂。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重在提高学生旅游英语交际能力

大力运用交际教学法于旅游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中比较典型的是扮演角色、模拟活动和小组讨论。课堂教学结束后, 紧接着要进行教学实习,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让学生们到相关的旅游企业, 特别是一些星级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机构进行实习。他们通过在前台、餐饮、客房、旅行社、景点等部门的实习, 可大大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应用能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老师要根据他们的反馈给予指导。

4、加强教师复合教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旅游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组织英语教师进修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 如《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等。英语教师在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后, 再来传授旅游英语, 必定会更准确、更生动、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旅游系里英语基础不错的年轻教师, 可以采取跟班听课的方式进修英语。用不了多久, 他们就可以胜任《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5、正确对待考试, 改革评估方式

根据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性质, 应对其考试的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在考试的形式上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 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可以进行笔试附加口试的形式;二是加大平常考核的力度和比例, 单元测试、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角色扮演等都会占有一定的分值, 督促学生重视平常的课堂练习和活动,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 乡语教学中的科学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苏平: 旅游英语[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4) .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7

1.以旅游英语为导向

加强藏族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习得可以通过在常规的外语教学中增加旅游英语的权重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达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将是培养藏族学生英语兴趣,增加他们自信心,并响应总体规划的新的切入点。而旅游英语内容涉及多方面英语情景交流,在增强学生日常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开阔国际视野。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加强旅游英语的下列方面的学习与培养。

2.情景旅游英语的训练

增加旅游英语的权重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情景旅游英语,为他们创造接触情景旅游英语的机会,重视口语的训练,例如旅行社英语、导游英语等。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放映相关的旅游情景英语视听资料,在大量的视听输入的基础上达到最后语言输出的目的,让学生进行情景模仿练习,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景改编,设置以旅游为主题的情景旅游英语对话。增加实用英语的词汇量,向学生宣传学习英语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他们语言接触的机会并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藏族文化

拥有丰富绚烂的藏族文化,而要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藏族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藏民族有义务将绚丽多彩的藏族文化向全世界进行推广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使藏文化得以传承。而语言又是宣传与传播的有效媒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文化与风俗部分的介绍。此部分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也可以用作听力训练资料,最后也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最终实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藏族学生本身对藏族文化与风俗非常了解,即使在英语语法与词汇上有一定难度,但是他们对此方面熟悉所以不会对理解上造成太大的困难,并且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他们也会愿意去学习如何用英语将这些藏族传统文化表达出来。

4.客源的文化

除了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以外,的入境游客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以及亚洲临近国家。而目前日本是最大的客源国,其次是欧美国家。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因此了解各国的文化将有利于与外国游客更好地交流与沟通,避免产生文化冲突以及不必要的误会。英语作为世界官方语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游客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辟文化专栏板块,将主要客源国按洲划分。并且在每个洲内选取代表性的国家,对该国的地理、人文、风俗、饮食等各方面进行分类介绍。也可将寂寞星球出版社出版的各国旅游指南以及各国旅游视频作为阅读与视听材料,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场虚拟的环球旅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在加深学生对客源国的了解的基础上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8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的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不同文化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在旅游资料翻译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植根于文化的沃土之上,体现的应该是深刻的文化内涵。外国旅客来中国旅游,其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体验异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文化旅游翻译需要理性的态度,它是为了满足旅客了解中国文化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翻译。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保证译者具有跨文化内核。作为旅游文化,不仅仅满足游客的视觉快乐,还应与文化对接,提升旅游的内在文化品味,传承历史文化。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译者要建立文化翻译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传神达意。

一、文化翻译观

当代翻译界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研究者不再将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将其视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接和交流的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尼巴内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元语与异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对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对接。具体看来,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语篇之上;(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行为;(三)翻译部应该局限于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中,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

文化是人们通过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他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中,更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前来中国的旅客,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审美兴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目的:欣赏中国的方方面面。当他们想对目的地有一个初步认识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旅游资料,因为旅游资料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要想把中文旅游资料里说表达的文化意蕴明明白白地告诉游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有必要找出旅游资料中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处理。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的人文景观往往就是一个凝固的历史,反应着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在一些旅游资料中往往会出现古代的年号、人名及历史典故。而这些,中国人自己尚不能完全掌握,而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无疑如读天书。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独有的建筑、独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独有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尤其是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让人领略到人类文化的色彩斑斓,是现代旅游者审美探奇的重要内容。但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图腾、禁忌、表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容,有的则是一个民族敏感的话题。例如猫头鹰在中古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在译解旅游英语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花很大的工夫介绍的有关民俗,最后却招致客人的不愉快。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民族习俗的差异。再者中原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华夏烹饪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外国人来中国游览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翻译菜谱是如何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红烧狮子头”,曾听说一外国客人看了“braised head of lion”被吓的跑出了餐厅,说是再也不敢吃中餐了。他感叹中国人连狮子的脑袋都敢吃,而在他们的国家,被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觉对不能上餐桌的。但事实上,“红烧狮子头”并不是把真的狮子头红烧了,只是中文名字取得气派。这时,在翻译菜名的时候就应注意外国人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菜的材料和做法来翻译。就拿这红烧“狮子头”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肉团,所以翻译为“meatball”就不会闹笑话了。

三、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然而恰恰是旅游资料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给旅游英语带很大的困难,因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旅游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给词汇翻译带来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意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而这些词汇往往被称作为“文化负载词”。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像“阴阳”“八卦”“五行”“气功”“太极拳”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像文秘站:“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等也没有相应的词来解释,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如果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 有被传递过去。“元宵”也可以译为“a rice glue ball”or“sweet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Lantern Festival)”如果缺乏一定得背景知识,译文读者也体会不到元宵的象征意义。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些词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这些词汇不需要加注解释也能被理解和接受。另一种现象是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即使在英文中找到意义相同的词,其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也不同。就拿植物的联想意义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德彰教授专门以调查表的形式,分别向中文和英文为母语的人发出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着类似的形象,如狐狸。有的代表完全不同的形象,如龙。有的不同很微妙,如猪。柳树,红豆,梅,兰,竹,菊等植物联想意义也是“表同质异”。此外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确是两大片文化”

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书画,建筑,诗歌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简单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行文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的特点。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特别频繁使用对仗这一修辞,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关系的四字词组如天造地设,天涯海角,四通八达,德高望重等。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迥然不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的注重模仿和再现,体现了“天人各一”的思想。“这种趋势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这些行文和修辞差异,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汉英旅游文体中。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各方面各有讲究,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也大相径庭。

四、克服翻译障碍的方法

在翻译景点时,除了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翻译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旅游资料除了本身的自然景观,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增添或删减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胜的具置等等,有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思维差异的状况,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旅游资料进行改写,比如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为了能让游客们跟好的接受翻译的信息,我们不妨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改写旅游资料。当然译者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来把握翻译分寸,而不是随意的增减。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9

目前,我国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加强了国际旅游之间的交流,因此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开始逐渐扩大。需要从不同角度研究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也是这一时期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

一、高校旅游英语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与旅游专业不相符。在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来培养人才,而忽略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所以目前我国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多专业功底比较扎实,但社会能力相对薄弱,不能独立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满足不了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因缺少社会实践而脱离了市场需求。

2.教师的实践教学手段太过传统。教师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学模式与手段比较单一,忽略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与练习语言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

1.注重英语基础。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牢固的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在设置高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基本功为基础,逐渐地添加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提高教学难度,同时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练习的课时量,把课堂内容与课后练习充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突出专业特点。目前,我国教育部公布,旅游管理专业由原来的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二级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类的一级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还划分出三个二级学科,有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除此之外,在社会中有许多热门专业的人才也都流动到旅游院校,这就需要旅游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中要与各领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在旅游专业与英语学习上都很重要,因此高校在实施旅游管理英语专业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准则,加大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用多元化的专业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符合当前旅游专业的市场形势,并锻炼学生的英语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旅游英语专业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建设

1.教学手段多元化。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为语言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比如音像视听、多媒体等。这些科学技术是语言教学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还能达到学习与实践相互作用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结合多媒体PPT课件,把文字、图片、录音与影像同时展现到学生面前,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还能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大脑,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拓展能力。

2.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但是如果过度地依赖教材,对于学生将来在社会的发展起不到很好的积极效果。尤其是旅游业,近几年发展速度与更新速度特别快,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讲比较落后。再加上旅游英语专业的教材种类比较多,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包括旅游行业中的衣、食、住、行、娱乐等,这些学生都需要掌握。不仅如此,在旅游英语专业教材中,还设计到许多部门,比如说客房英语、厨房英语等。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所有专业教材都讲到,只能选取一种或几种教材进行讲解,所以教学的内容就会出现知识面不全面的现象。因此,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尽量在教材中涉及到旅游业中的各个环节,以此来扩大学生的学习知识面。

3.教学形式多样化。旅游英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要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组织与领导的角色,为学生拟定学习目标,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再由学生进行自学与自我评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下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搜集并查阅与旅游英语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课中根据查找的资料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把课内知识与课外自主学习充分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旅游英语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与世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产业,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进而增加了与国际友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旅游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地用英语和各国旅游者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体现旅游行业的高品质服务。因此,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中,要完善并创新教学方法,在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交流能力,从而推动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慈波,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12

旅行社交流发言材料例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4002

1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的重任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综合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旅游英语口语作为涉外旅游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强调学生在掌握专业旅游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表达和沟通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重要的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国。因此,旅游英语愈来愈受到高职高专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当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中,逐渐难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如何优化旅游英语的教学策略,提高旅游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旅游英语口语能力的优化策略。

2 高职高专院校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缺少对教师专业的口语技能培训。一些高职高专的旅游英语教师对所教的旅游英语专业不够了解,在教学技能上存在欠缺,尚未明确教学目标,忽视了旅游英语口语的应用实践的教学。有些口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语言点,欠缺对旅游口语介绍和应用,没有将旅游英语与当前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结合,因此,一些院校的口语课在学生中不受欢迎,甚至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样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效果。

目前,旅游英语口语教师主要有两种:一是聘请的外籍教师。他们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缺少对学生的关注,多采用自述的教学手段。然而,外教很难提升教学质量,因为缺少对国内旅游英语专业和社会相关需求的关注,授课主题比较随意。二是中国的英语教师。有些旅游英语口语的教师曾经教学一般英语的,在授课的时候,注重言语的细节,讲究语法、词汇等,欠缺旅游相关的知识。有些旅游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师侧重旅游本身,忽视了将英语知识和旅游有机结合。

2.2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材

当前,关于旅游英语口语的教材不够充实,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有些教材出版的年份较早,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表达方式早已经过时。这些教材显然是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些高职高专院校频繁更换教材,但是教师对新教材不了解,没有足够的实践把材料的知识融会贯通,因而也不能将教材知识和口语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这样造成口语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结果。鉴于以上的情况,有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决定不采用固定的教材,而是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收集并整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避免教师疲于了解新教材。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有可能变成教师依据自身的兴趣找话题,如此一来学生没有受到系统正规的学习。

2.3 教学方法不妥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还是“灌输式”,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旅游英语口语的兴趣,很少组织活动。在这种大班上课的模式下,学生众多,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英语表达,发言的机会被大大削减了,从而弱化了教学效果。学生不能熟练运用旅游相关的知识进行交流沟通,更加谈不上跟客人无障碍交流。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明显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无法满足旅游业对高综合素质高技能旅游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显得迫不及待。

2.4 基础薄弱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学时代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少数是技校、职业高中与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词汇量较小,口语表达频繁出现错误,语调不规范,发音不正确,甚至中学时候形成用汉语思维方式学习英语,不正规。通常,中学时代的学生一般“考什么就学什么”,忽视口语训练。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口语知识都没有,更加谈不上口语能力或者同客人无障碍交流。这样造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相脱节的现象,给起点比较高的高职高专口语教学带了不便之处,制约了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供。

2.5 重考证,轻实践

目前有些高职高专提倡学生多考证,强调考证是进入某一行业的敲门砖。加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有些学生就重视考证,忽视旅游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实践应用。实质,盲目考证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错位,而且不一定反映学生的真正实力,而是掩盖了背后“虚弱的实力”。但是,在日常接触中,学生很少有专业的机会训练口语,因此口语能力很难提高。

3 优化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

3.1 强化师资建设

一支稳定专业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师是提高口语能力教学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应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强化“双师”建设,确保外教能够长期地任教,与此同时,还要对口语教师队伍有整体的规划方案,聘请外教的时候要考虑教师资格等问题,打造一支稳定专业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教师培训和进修。通过进修和培训,教师提高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水平,拓宽视野和知识领域,矫正口语方面的错误。另外有着留学背景的中国英语教师对于学生会更了解,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用中文讲课有疑难点,这样教学质量显然高于纯碎外教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兴趣。

3.2 完善口语教材

结合实际教学和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灵活使用。所选择的教材应该遵循英语口语学习规律和教学规章,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体现教学特点,还要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体现地方的旅游资源,讲究实用性和实效性,以达到旅游行业交际的目的。这样实用的教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旅游的素材,而且可以让教师熟悉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使用相对固定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教师使用固定的教材不能按部就班书本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不相关的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之前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删减。基于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教师挖掘学生生活实际感兴趣的素材,营造新颖别致的口语教学氛围,完善旅游英语口语教材,更好地为教学实际服务。

3.3 转变教学理念

英语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且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书面考试,更加是学会倾听和表达,最基本的是学会听说。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听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表达,重视口语训练和实际沟通交流,为以后职场同客人无障碍交流奠下坚实的基础。

3.4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语说:“不兴其义,不乐其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习惯的养成,进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口语教学具有以语言输出学习为主体的特点,故根据该特点确定教学中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形式是小组,侧重多练习。在教学实践采用这种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订餐订票、接待外宾、景点介绍等内容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熟练掌握旅游中的英语习惯和表达,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口语在旅游服务领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3.5 改变教学方法

旅游英语口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口语教学,而是具有特有的旅游特色,涉及自然景观、风土热情、酒店、订票、接待礼仪等知识。教师要不断积累经验,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以下四种方法强化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1)模仿、复述训练法。课堂上,让学生表达听到的内容,有效把听说结合,营造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为了解决发音不准确、语调不对等问题,教师应当提倡学生模仿录音,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的单词和短语。第一,在每篇课文讲解之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主要内容。其次,在观看一段视频或者听到的一段听力材料之后,让其复述。这种模式让学生提高了听说的能力,锻炼了英语口语的表述能力,矫正了发音,还有效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模拟情景教学,营造较真实的环境。模拟情景教学指的是想法设法利用教师中客观存在的物品,模拟旅行社、酒店、旅行团接待、旅游景点介绍等场景,创造种种生动的情境,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愿意参入各种情境训练。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旅游服务流程,而且有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3)重视学生团队协作。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通晓旅游管理又要精通英语口语,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表达、交际、处理复杂紧急事件等各种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种种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中遇到新的挑战。实践表明,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使得授课内容生动,在视觉上造成冲击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英文方面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正确的口语表达等。与此同时,安排学生观看英文版的中国景点胜地的介绍,使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自娟.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4,(2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