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家庭教育议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6 13:16:18

家庭教育议论文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1

“全面二孩”时代开启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形势,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医疗卫生、公共托幼、教育等公共服务,以及因生育而导致的性别歧视,亟需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来积极应对。

《虎妈猫爸》热播引发家庭教育理念反思

《虎妈猫爸》刻画了不同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和地域文化的父母、祖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矛盾冲突,戏剧性地展示了独生子女时代“421”结构家庭中的夫妻、代际和两个原生家庭之间在教育理念和教养实践中的差异和争论,让人反思如何面对多元观念的冲突,理性选择子女教育方式。

国家出台规划给贫困家庭儿童“雪中送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约680县的4000万儿童,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健康和教育实施过程性保障和干预,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审议,2016年3月1日实施。法律设置了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强制报告责任,创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告诫制度,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开启了国家介入家庭暴力防治的新途径。

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监护人可撤销其监护权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由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国家监护责任,激活了“撤销监护权”有关法律条款,启动了对失职父母“亮剑”的法律程序。

冷冻卵子事件引发单身女性生育权热议

著名演员徐静蕾在微博中透露自己曾前往美国冷冻卵子的经历,“央视新闻”官方微博随即了《我国单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冻卵子生育》的消息,引发对单身女性生育权的热议。“生育权不宜与婚姻捆绑在一起”的诉求再次叫响。

《家庭教育社会学》的出版受好评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2

1 全球华人社会对中华民族悠久而优良的家庭文化传统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坚定的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等价值观,仍然是当今华人家庭得以凝聚和兴旺的宝贵基础。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也是社会组织,家庭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已经把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作为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决定国民幸福指数的一个基本要素应当是男女老少的家庭生活的安定感、温馨感、幸福感。家庭幸福感与家庭的完整、稳定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促进我国婚姻家庭向健康文明、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是达到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这一重大目标的首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在制定各项涉及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关公共政策时,决不能缺少家庭这一视角和意识。

3 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以及实行三十多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421”家庭关系结构,使养老保障问题十分突出。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需要政府、社区、民间、家庭共同努力。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过渡到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综合养老模式,需要一系列的政策配套和措施跟进。一方面要加强“孝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传播与实践,充分调动家庭的潜能,使老人在物质条件、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方面能获得亲情的援助;另一方面要发挥社区邻里的互助与服务功能,开发各种有偿的和志愿无偿的照扶项目;此外,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以建立和完善部分失能老人所必需的集中养老机构。

4 开展婚姻家庭的科学教育与知识传播,在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中以及大众媒体上开设婚姻家庭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以培训更多的合格夫妻、智慧父母,提高夫妻经营婚姻的能力、技巧,提高和改进父母抚养、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增加幸福婚姻、降低离婚率、减少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疾病和行为问题。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已开始做出努力,例如马来西亚有政府支持的婚姻教育项目;美国有民间机构发起和各州政府资助的“健康婚姻运动”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3

以往的“家长委员会”“三结合网络”存在组织不完善、功能单一等弊病,在教育的各环节中处在边缘状态。而“教育议事会”则为学校、家庭、社区深入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使学校、家庭、社区行其育人之事,尽其和谐育人之责。

学校教育管理部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进行督导,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开展“实验校区素质报告单的改革”“学生实践性作业布置情况调查”“星级班集体评估方案”等内容的调研,以评价机制的变革促进德育理念的更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校区“成长的阶梯”影集区,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教育协调部指导各班级家委会开展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交流培训工作,调解家校矛盾。例如,对家校联系工作进行了创新,学校原有的家长开放日、家长交流会等活动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形成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

社区教育拓展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组织社区活动,为学生的课余假日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例如,成立“小太阳俱乐部”招募校园教育义工,打破学校德育工作局限于校园内,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找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环境的制衡点。

“三方”互动,合作共“事”

“教育议事会”为学校、家庭、社区实现德育互动开辟了新渠道,形成了三方功能互相影响,优势相互补充的格局。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让家庭需求影响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转变家庭教育的理念。社区书记领军家庭教育协调部,把社区“平安家庭”创建和校园安全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型社区”创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议事会”激发了宁波市海曙区“社区教育副校长”制度的建立。“教育议事会”发起成立的“小太阳俱乐部”与学校实践活动、社区社团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业余学习环境,使基础教育开始由学校走向社会,实现充分开放。

“教育议事会”规范了“班级家委会”的班集体建设模式。“班级家委会”为“教育议事会”下设分支机构,由各班家长选举代表组成。在“班级家委会”的协助下,班集体的建设工作更为灵活。班级基金、假日亲子活动、社会机构参观等班主任涉足比较困难的工作顺利开展起来,使班集体充满了生命力。“班级家委会”成为了班主任商讨妥善解决班级管理困惑、增进亲子、师生关系的助手与伙伴。班级建设变单向为多元,凸显合作优势。

“三方”联动,协同谋“事”

三方联动是指三个职能部门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德育行为开展时进行的联手行动。在德育活动策划方面,学校老师指导社区教育拓展部,有效利用家庭、社区的丰富人力、物质资源发挥其教育辅助功能,消除了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在内容和方式上的离散。在“教育议事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学当,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主题活动中,我们安排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军训、三年级学生“小小社区志愿者”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春游”“我为小区献份绿”“低年级‘我在你家过周末’体验活动”“快乐劳动,健康成长”等系列劳动竞赛,从不同层面提升了孩子的生活幸福感。最有成效的是“家庭教育读书会”,这是由“教育议事会”发起,从校园延续到家庭的读书活动。

“教育议事会”还启动了“温暖工程”,旨在爱护学生、帮助家长、理解老师,为他们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持性教育。首先,开设BBS论坛,减少德育的滞后性。教育孩子应该从了解孩子开始,给孩子一方让心灵自由徜徉的天地,真正让孩子加入到教育讨论的行列中,减少了学校传统德育模式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而出现的滞后现象。同学们在论坛里毫无顾忌地谈谈心中的事,论论心中的结,在分担同学烦恼的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家长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父母、老师则从这些充满童真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们更真实的一面。

其次,设立情感缓冲区,缓解德育矛盾。“教育议事会”成员组织下的班级家委会架起了班主任老师消除家长与老师间误解的桥梁,“教育议事会”社区成员对社区所在居民生活情况的了解也成为了班主任老师从另一角度熟悉特殊学生家庭情况,把握特殊家长性格特点形成原因的特别渠道,有利于班主任化解心结,以温和的心态重新去面对。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4

学校实施家长督教、督学制度,每天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开展“家长进校七件事”活动:一“巡”,家长或社区代表(至少三人)每天到校参加一个工作日的教育教学巡视活动;二“观”,家长进课堂听课(至少听两节课);三“谈”,与教师、学生交流谈心;四“问”,与学校行政领导沟通;五“督”,督促学生早餐管理;六“查”,检查校舍安全和文明校园活动;七“评”,给学校提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每天的活动,学校主动积极向家长、社区汇报工作,宣传教育法规,宣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系统培训与指导。学校将家长指导工作重心下移,由专任教师和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接待与指导工作,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学校教育特点,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指导与个别咨询。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管理模式。家长在工作中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理解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成绩,获得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总结了更多的办学智慧,赢得了全体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学校每周向家委会印发行政会议纪要,让家长履行知情权与参与权。

为了提高家长、社区督学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不但可以从学校得到指导,还可以从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得到互助,学校有目的地安排不同家庭教育风格的家长,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相同问题的家长,一同来校工作,以利家长之间探讨和学校集中辅导。

在家长督学人员的选择上,学校还邀请一些特殊学生家长参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究教育疑难问题,让这些家庭也能从一天的督学中得到快乐与收获。

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现代学校教育不但要有家庭互动,还应有社区参与,将学校周边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以及热心教育的人士和单位组织起来,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当中。学校有意识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改进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应方案,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让社区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

社团共组。学校组建了二十多个文体社团,并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及社区人士征召义务社团辅导员,同时建立家长资源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新。教师也从“家长老师”的课堂上获得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的启迪。另外,学校还邀请岭南世家国学馆和“快乐写字书法”研究中心等社区组织中的专业人士作为社团顾问,协助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综合素质。

信息共享。岭南世家国学馆的每期培训和最新活动信息,都会及时提供给学校,并邀请学生参观学习,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实施国学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香洲和谐社会研究会定期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香洲家庭文化交流协会将每期自办的家庭教育报免费派发给我校家长。

资源共用。学校管乐团组建需要高额的经费,单靠学校承担显然不现实,为此,学校采取“校办家助”的方式,组建起了珠海市小学第一个管乐团,由学生自带乐器,学校提供排练场地,聘请专业教练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资源共享育人效果。另外,中国移动公司每周提供《成长周刊》供学生阅读。

三、举办论坛,校务共商

家校共建论坛。家校共建论坛已成为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团队,定期研讨家庭教育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家校共建论坛使家长学校的形式更加多元。论坛内容不仅来源于学生座谈会,还来源于家长督学的建议,各年级分别开展家校社区共建论坛,由学校邀请师生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专家一起参与论坛,共同探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寻求教育的合力和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使家校论坛更有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学校完善家校论坛制度,变校级论坛为年级论坛,各年级根据本学段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组织论坛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如每学年新生入学前,我们都会组织一年级家长开展学前教育论坛,对家长进行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指导,及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学习用具的摆放等多方面的教育;对其它班级,则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论坛,要求年级组集体备课,校领导检查教案,行政领导随会听课,会后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些家长论坛,使家长既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广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对老师教学充满信心的效果。

论坛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人素养,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还改变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论坛达成的教育共识,远比说教有效,学校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教育的一致性,提升教育的整体效应。

家校共建讲堂。“文化大讲堂”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校社区共建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活动,即家长讲座。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将有特殊才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学校文化大讲堂,让老师和学生在充分享受幸福课堂的同时,在高雅文化中不断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课堂,真正感受校园学习的幸福快乐。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5

一、本课题研究概述

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古代有“孟母断织”“唐太宗诫子”“朱皇帝杀驸马”等许多家庭教育佳话,家庭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的小生产社会里,对于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长期的极“左”思潮干扰等原因,家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期间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还受到无理批判。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起步,现代家庭教育事业也开始起步,90年代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家教工作网络,2004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或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就全国而言,家庭教育工作仍没形成社会事业,存在诸多困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笔者就把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世纪之交,面对全国家庭教育误区严重和家庭教育工作徘徊不前的状况,笔者将研究重点逐渐放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发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进展之分析》,提出了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向海内外同行介绍了我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受到关注。[2]2002—2006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家庭教育评价指标、家庭德育目标和内容、家校合作的原则等理论观点。[3]2008年以来,笔者分别主持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家庭伦理关系新变化对和谐家庭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加快广东现代化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及其发展的社会背景的研究逐步深入。目前,笔者正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家庭代际伦理变化与家庭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笔者曾在全国多个地市做家庭教育方面的调研,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事业的成就。宝安区政府于1993年元旦在惠阳地区原宝安县政府机关挂牌办公,2004年底完成了城市化建设,设置10个街道,人口接近200万,其中非户籍人口165万。建区后经过五六年的艰难起步,宝安区渐入正常轨道。宝安区委、区政府遵循中央和广东省暨深圳市的方针、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家庭教育在居民亲子两代人成长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打破家庭教育是民间私事的习惯性思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家庭教育工作,1997年10月宝安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正式启动,区委、区政府把现代家庭教育工程作为实现教育强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政府的工作计划来实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先进典型。[4]从2002年至今,笔者及其研究团队数十次到宝安区调查该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接受调查的包括区政府、教育局、司法局、文明办、妇联、关工委的领导和中小学教师、街道干部,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讨论、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理论思辨等,获得了十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注意理论研究,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有关社会事业发展、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评价的理论。近几年,我们重点思考了宝安区和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试图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提出改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其间我们回到深圳宝安,与当地家庭教育工作者讨论,拜访广东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部分领导,深入交流,得到启发。

二、宝安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从多次调查结果来看,宝安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重要的公共事业

多年来,我国多数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由妇联、教育局、关工委分别开展,未能很好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没有纳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大局中。宝安区从1997年实施家庭教育工程以来,区领导始终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宝安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区委、区政府把家庭教育工程作为实现教育强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区委宣传部长和主管教育的副区长经常过问,教育局长挂帅,妇联、工会、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参与,关工委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咨询,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架构,1998年区政府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999年6月成立了全区家长学校(总校),随后各镇(街道)相继成立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各中小学成立家长学校分校,具体实施对家长的系统培训。由此构建起区家长学校———各镇家长学校管委会———中小学家长学校分校三级管理和培训网络。

(二)认真制定和努力落实家庭教育的工作规划

深圳宝安区的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非常明确,家庭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区居民、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和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的社会事业,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法,因此在创业之初的1997年,区教育局就制订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到了结束阶段认真总结,然后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逐步向新台阶迈进。在2000年、2006年宝安区分别制定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2011年提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是优化师资队伍、创新培训模式,聚焦家长课堂、提高家长教育教学实效性,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家教氛围,实施督导评估监测、示范带动推广家庭教育经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教”结合的良性互动

宝安区有关领导懂得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多方面积极影响的过程,对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指导和服务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他们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宣传活动,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使广大居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爱学习、爱科学,爱文明,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推动学校将家长学校办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优化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使孩子在一个和谐健康友爱的家庭、社区和学校中成长;三是学校教育走进家庭,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延伸到学生家庭,鼓励中小学生参加“我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活动,组织评选“十位优秀家长”。各校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师德修养,提高了教研水平;密切了与家长和社区的关系,学校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看,必须有一支思想道德良好、知识能力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家庭教育硕士研究生,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培养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教育教学体系,现在的家庭教育专家大多数是其他领域专家转行或者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锻炼而成的。宝安区为了建设这支工作队伍,聘请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选拔各分校优秀教师统一培训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把家庭教育骨干送到国内外培训,并且“请进来”,把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接到宝安实地指导工作。2010年,宝安区教育局与区职业开发局、区妇联联合举办“理想家庭教育”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省市教育名家,送教下乡,深入社区和民办学校,全面提高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素质,终于培养和锻炼出了自己的工作队伍。

(五)不断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改进办学方式

家长学校是培训家长、提高家长素质的基本手段,是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长学校遍地开花,但各地家长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宝安区的各级家长学校把“家长的困惑,就是我们的课题;孩子的进步,就是我们的追求;公民素质的提高,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活动促发展”的方针。近年来,宝安区还创建“家教大篷车”和网上家校,前者则是根据社区家长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并组织家长学校老师带着各类宣传资料送教上门,到社区去上课;后者则是通过开通家长学校网站,班主任可以随时与家长沟通,家长亦可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表现的基本情况,家长可以把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与困惑请专家解答,这些做法都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

(六)想法设法保障家庭教育工作活动经费的投入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无论是举办正规家长学校,还是举行小型咨询答疑活动,或是编印家教常识手册,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没有经费的家庭教育很难持久。在宝安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开始之初,宝安的家长学校按上级有关部门文件规定由各家长学校分校向参加培训学习的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在2003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停止家长学校收费政策之后,宝安家庭教育工作也一度断了经济基础。区委、区政府认为政府出资保障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安家庭教育“队伍不散,工作不松,标准不低”,自2004年起每年从财政经费中下拨100万元作为家庭教育专项经费,给区家长学校划定两个事业人员编制。多年来,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宝安区的财政收入起伏变化,但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始终未变,而且还增加了若干专项经费投入。广东省政府曾经专门在宝安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时任副省长许德立等领导充分肯定了宝安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一致认为宝安的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成效显著,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多种材料,总结宝安区的经验如下:

第一,提高认识是家庭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启动初期,很多教职工不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血肉联系,总是把做家庭教育工作看成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但是区教育局领导坚持在家庭教育工作上大量投入,并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教育工程取得明显实效以后,宝安区有关人士在实践面前终于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有关部门都支持政府在家庭教育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第二,三个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办法。宝安区教育局等部门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益的有效办法:一是办好家长学校与深入家访、个别指导、跟踪服务相结合,不能因为家长来参加学习就放弃与他的交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与接受咨询相结合,既要场面火热的造势活动,也要一个对一个地答疑和指导;三是依托中、小学校办家长学校和在社区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接受咨询相结合。随着家庭教育从一般化指导过渡到个性化指导,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提高了家教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以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引领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社会的深刻变迁使居民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宝安区从2002年起就开展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规模化研究,由区教育局教科培中心研究人员和部分中小学班主任进入500户学生家庭了解现状和跟踪指导,使多数样本家庭的家长和学生有了明显进步。宝安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使家长学校的教师在授课和辅导过程中把最新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普及到家长中去。

第四,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家庭教育工作成功的根本。宝安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十多年来,一直受到了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每年一度的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的工作报告中,在区领导的日常工作安排中,家庭教育工作都占了重要的地位。区教育局汇报家庭教育工作时,都能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及时支持。宝安区十多年来坚持每年一度表彰家庭教育工作模范人物、每年12月的第一周举办家庭教育宣传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界人士把家教当作全区的大事,积极参与。

三、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思考和建议

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人可以亲自抓家庭教育工作,调动行政、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但在全省或全国这样的大范围内发展家庭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颁布家庭教育政策等措施。我国的现代家庭教育事业起步已有30多年,但是在2010年之前对家庭教育政策的研究制定和颁布执行却很少。以往与家庭教育政策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主要是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规范,涉及非制度化的家庭教育不多。另外,我国的家庭政策主要从经济方面规范居民的社会福利,尚未延伸到家庭教育。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变化,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5]2012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中央七部委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总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6]当前,无论是家庭教育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学校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或是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都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政策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指导和规范。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认识的家庭教育工作在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公众事业、公共服务来抓,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保证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借鉴深圳宝安区的经验,笔者提出如下几条促进广东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明确家庭教育事业领导管理体制的格局

2011年5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应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7]现代家庭教育事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全省的家庭教育事业应当由省委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导,更加紧密地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大格局中。建立由省委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导的全省家庭教育事业管理中心,妇联、关工委等社团参与管理;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家庭教育事业的社会作用。

(二)努力扩大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

现在中央财政中没有家庭教育事业项目费用,但是广东省及其下辖的地市、县区可以先走一步,在省市区三级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发展家庭教育事业的专项开支。省级家庭教育事业费用的数额可以参照未成年人口数量,比如每人每年平均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也可以参照基础教育费用数额,按照基础教育经费的1%~10%来计算,具体标准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财政状况,经过合法的程序进行论证。各级财政应当担负基本的家庭教育事业经费,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拨款方式,努力扩大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支持家庭教育工作者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

(三)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家长学校是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组织形式,对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照《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的要求,广东家长学校的质量普遍不高。深圳宝安区构建“区/县家长学校总校———各街道/乡镇家长学校管委会———各中小学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三级管理和培训网络,组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宣传讲授、指导服务三支队伍”的经验是可以推广的。不仅要对教师和教材严格把关,对学生家长也要加强管理,保障一定的出勤率。最终,要把家长学校办成内容适宜、方法得当、家长参与率和满意率高、学生支持的学校。只要政策明确、管理到位,家长学校的质量是能够逐步提高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3(01).

[2]骆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家庭教育事业进展之分析[J].教育曙光(香港),1998:21-26.

[3]骆风.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研究,2005,(6):121-125.

[4]骆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典型考察报告[J].未来与发展,2011,(12):79-8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01).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6

一是从有利于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考虑看,因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列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完整教育体系,而其中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最基础教育,是伴随着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终身教育,同时也是需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管理和研究,相对独立的教育领域。需要通过立法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规范行为,予以支撑,切实保障,以提升家庭教育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发挥应有作用。二是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看,社会转型、时代进步、教育变革的外部环境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课题和新挑战,主要是家庭教育在制度上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家庭教育的政策法规相对缺失,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存在缺位,家庭教育的监督管理不够规范,家庭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比较匮乏,家庭教育的指导、管理、服务等支持系统有待健全。另外,还有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家庭教育理念不够科学,家庭教育方法不够正确,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立法来加以规范和解决。三是从我国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的实践看,全国人大对家庭教育立法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家庭教育立法方面的议案,开展了调研论证。在地方,重庆市已经在2016年率先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山西省、贵州省、辽宁省鞍山市、山东省青岛市已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了人大立法计划,还有一些地方已经启动了立法调研工作。这些都为推进国家家庭教育立法和地方立法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四是从社会大众对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的期盼看,据全国妇联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90%的被调查者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非常高,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呼声也很高,足以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家庭教育立法充满了期待,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立法适应了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顺应了社会大众关切家庭教育立法的民心所向。五是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促进现代家庭教育发展的现实高度看,家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华文化的根本在于重视教育,而重视家风家教也蕴含其中。家风家教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卓越智慧,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华。现代家庭教育需要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更需要传承和弘扬以及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家庭教育立法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总的来看,家庭教育立法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构建和完善三位一体立体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利于打牢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可以说,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势在必行。家庭教育立法是从源头上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已经基本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将进一步增强和肩负起在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中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7

二、工作目标

1、使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2、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家教知识普及率达100%。

3、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落实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班级、年级、学校各级“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各级家长委员会会议,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时间落实。“家长学校”上课学习时间,一般每学期安排1-2次,每次授课可集中进行,也可分年级进行,每次课后都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家长见面交换意见。

3、教师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师,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作家长学校顾问,并作理论报告。

4、教学内容落实: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建立各项制度,实行制度管理

①建立考勤制度。制订《家长学校上课制度》;

②建立考评制度。对每学期所学内容,利用问卷形式对家长进行知识考查,了解家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③建立教员备课制度。要求教员认真落实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准备,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

④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学校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并对班主任建立家访制度。

2、建立评先表彰制度。制订《优秀家长评选条件》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家长,评先的优秀家长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并在校报刊登名或现场举行表彰。

3、建立档案无纸化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文件、信件,有关讲话稿,会议记录,教员的备课材料,各项制度,表格等都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并实行无纸化管理。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1、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家庭教育有关问题。

2、定期组织教员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

3、利用适当的机会组织教员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4、组织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8

关键词:教育支出负担率 家庭收入 家庭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

近几年,随着学校经费制度的逐步改革,教育市场作为卖方市场,收费的多少完全由学校单方决定,教育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相脱节。本文拟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地区比较

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支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从消费结构来看,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为其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根据家庭教育支出所涵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基本教育支出、扩展教育支出、选择性教育支出和总教育支出四类。本文所用资料是按家庭计算的总教育支出的人均值。

表1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同人均纯收入一样,均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总的来说符合从东到西减少的趋势,但中部的湖北省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小于辽宁省,而其人均教育消费支出高于辽宁省,这一差异便是来源于地区偏好的不同。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的比较

按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全部支出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或是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平均,是第i个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是第i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第i个家庭的全部支出,n为抽样家庭数。

计算教育支出负担率所采用的教育支出指标是总教育支出,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反映了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的现实,省市间的差异的大小说明了各地教育支出负担率的不均衡程度。(见表2)

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及恩格尔系数的比较

表3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基本上存在着从东到西增加的趋势,例外的省份是广东省和甘肃省,说明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还取决于一定的地区偏好。此外,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按人均收入分组比较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

从收入分布看,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不同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育支出负担率与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尔系数呈正向变化趋势;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教育支出负担率除了最低收入阶层明显较低外,其他各收入阶层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农村最低收入阶层因为没有能力供子女上学,以牺牲子女的学习机会为代价换来了较低的教育支出负担率。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较大,东部省市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其变化规律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经济发达水平越高的省份,其教育支出也越高。此外,教育消费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偏好差异。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尽管其家庭教育支出额较高,但其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总支出更高,故其教育支出负担率较低。从收入分配看,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家庭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尔系数呈正向变化关系,收入最低的阶层家庭食物支出和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以至于为了保证其他消费支出而压缩本已很低的教育支出。

政策建议

应充分重视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改革现今简单划一的教育收费标准。国家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在教育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使各个地区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所有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进一步发展教育贷款、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等形式的教育资助政策并完善其告知制度,通过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等途径告知学生及家长有关资助政策,学校、各级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相配合,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现代消费观念和金融知识教育,使其敢于也善于利用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支持自己或子女的学业,使贫困家庭学生不至于因经济原因而放弃上学的机会或中途辍学。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应实行真正的学分制,使学生学习年限有一定的可伸缩性,利于学生更好的安排生产和学习,减少其上学的机会成本。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05-01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其进程是漫长的、曲折的。俗话说:“百年树人”,而家庭则是百年树人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幼儿身体的发育、个性的形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所发挥的教育子女的基本职能,不仅关系着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兴衰,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发展。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在强调发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为自己教育子女知识的匮乏而焦急。在“教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和驱使下,饥不择食地广泛的摄取有关的知识,简单的模仿一些作法,当一切终无成效后,又启动的并积极主动地争取给家庭教育以科学的指导。也有的家长面对子女的一些问题惊惶失措,束手无策,如对电子游戏厅、网吧的新生军,对子女文明习惯的养成,对子女学习成绩的落后等问题。于是出于对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顾虑和恐慌,而使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如同服装流行一样,不断的变化,同时又在走马灯式地试着各种“绝招”,使出浑身解数,无形中使家庭教育失去自身的确切位置,使家庭教育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其教育影响力减弱以至落后。

因而,无论是从矫正家庭教育的扭曲形态出发;还是从确立家庭教育的正确位置,从满足广大为人父母者的愿望出发,都必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下面呢?我就谈一谈实施家庭教育的一般方式和途径。

一、家长访问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经济状况不同,父母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思想和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然而却教子无方;有的家长就根本不重视或是方法不当;有的家长甚至还有意无意地以封建的意识形象影响孩子,所以学校通过班主任教师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校了解家庭,联系家庭,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

搞好家庭访问: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再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对预先访问的家庭要尽早安排,但也要防止平时不登门,一登门就告状,对学生的家长施加压力的做法,这样会事与愿违,会加剧师生关系的对立,不能得到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合作。其次,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公平气和,实事求是地、全面地面向家庭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互相尊重、信赖,以协作的态度与家长一并研究教育问题。再次,要帮助家庭改善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如磁带、图书,属于自己的空间等)。尤其对生活困难、充满矛盾、争吵或邻里纠纷,以及娱乐、交往不当而严重影响子女的家庭,要多做思想工作,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加强其对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配合学校搞好对子女的教育。总之,家访就是为了使家庭与教育机构相互沟通,以相互协助完成教育任务的方法。

二、家长会议

这是教育机构对家长群体进行指导的一种方式,主要的是说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古人说的“望子成龙”是社会的心态。但许多的家长却在错误的教育思想左右下,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如:娇生惯养、溺爱、纵容放任、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要求,粗暴、专横等,这些也都违背了教育规律。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议,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儿童观,在召开家长会议之前应充分地考虑,时间不宜过长,主题明确、内容简明扼要,既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和缺点。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会议开得好,使广大的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而工作,使学校――孩子――家长能成为三位一体的好朋友。

三、家长学校

这是通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进行系统地教育和训练的学校,以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家庭教育实现科学化。苏联教育学家苏・需姗高基认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学素养,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得不到圆满的效果。”教育学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懂的一门科学,但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了解它。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也就不会圆满完成家庭、学校教育。把教育科学从神圣的理论殿堂下嫁于社会,这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举办家长学校的时间,注意要安排合适,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少而精,联系实际。同时,还要考虑家长们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可以多层次、多形式地举办。这样才能使家长学校办得更好。

家庭教育议论文例10

一、问题的提出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涉及许多方面,根据有关的研究和教育的经验我们以为,“子女的抚养任务是谁在承担”、“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家庭责任的认识与投入如何”、“家长对一些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当”、“家庭中家长间的在教育孩子上的合作”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的态度”等方面反映了儿童入园后家长对待子女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幼儿家庭教育需要指导。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应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不仅应该体现在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针对幼儿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需要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指导获得实效的前提。

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幼儿家庭,在家庭教育上具有自己的特点、问题和需要。在面向全体家长的普及性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家长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发展,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前进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发现不同类别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满足它们的需要是提高针对性更高层次的体现。

本部分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目标是:(1)幼儿家庭的各类看护人承担各种带养任务的比率;(2)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家庭责任的认识与各种投入的现状与问题;(3)家长对各种教育现象提法的现状与问题;(4)家长对子女的各种教育行为的现状与问题;(5)家庭中家长间各种教育合作的现状与问题;(6)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态度的现状与问题;(7)不同类别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

二、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不同地区抽选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为了提高对象的代表性,我们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1个省级行政区的46所幼儿园选取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家长填写的有效调查问卷3960份。

(二)调查的内容

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情况:反映幼儿本人、幼儿家长和幼儿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30项;家庭教育50项,其中包括“教育责任与投入”、“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成员的合作”、“家庭教育的状况”和“对幼儿园的态度”等5个部分各10个项目。

全部80个调查项目的题型包括:(1)填充题:“基本情况”部分中的“幼儿园所在地区”、“幼儿园名称”、“幼儿所在班级”、“幼儿出生年月”和“对象年龄”等5个项目;(2)一般选择题:“基本情况”部分中其余的25个项目;(3)李克特式的等第选择题。李克特式等第选择题的选项为“完全是的”、“基本是的”、“说不清”、“基本不是”、“完全不是”。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将全部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调查数据经过校验、转换和统计3个环节进行处理:通过幅度检验和逻辑校验控制非正常数据。通过转换,形成新的变量。包括:对基本情况中反映幼儿特点、家长特点和家庭特点的25个选择题项目,按选项对每一个项目逐一进行分解,使每一项目形成与选项数相同的“01”计分的子项目。对反映家庭教育情况的50个李克特式等第选择题项目,通过给等第赋值进行数量化。赋值的标准是:完全是的-1;基本是的-2;说不清-3;基本不是-4;完全不是-5。将赋值后的项目变量值作为项目的指标值,指标值数值愈大,表示水平愈低、表现愈差;指标值愈小,表示水平愈高、表现愈好。

研究的结果

(一)家长对孩子抚养任务的承担情况

数据表明:

(1)无论是孩子的睡眠、饮食、玩耍和学习的照看,还是幼儿园接送,或是出席家长会,由孩子的母亲承担的比率都最高并超过50%,分别达到62.8%、65.4%、52.0%、65.0%、50.9%和70.3%。

(2)祖辈在陪伴孩子睡眠、照料孩子饮食和幼儿园接送等3项任务中比率仅次于母亲而高于父亲,列第二;比率分别为20.0%、26.8%和28.6%。

(3)父亲在陪伴孩子玩耍、指导孩子学习和出席家长会等3项任务中比率仅次于母亲而高于祖辈,列第;比率分别为29.1%、26.6%和18.3%。

(4)保姆和其他人在各项任务的承担比率都很小,其中保姆的承担比率均低于1.0%,其他人的比率均低于4.0%。

(5)幼儿家庭主要带养人的比率分布与上述情况一致,其中母亲占66.3%,祖辈占20.7%,父亲占12.2%。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责任的认识与投入情况

表3-1-2数据表明:可以将10个项目划分为3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由“应该提高自身素养”、“选购玩具不追求多”、“经常浏览阅读育儿书籍”和“选购衣服不追求贵”等4个项目组成,表现较好;第二层次由“应多花时间带孩子”、“孩子教育责任在家庭”、“应由父母自己带孩子”和“事业成功影响孩子”等4个项目组成,表现一般;第三层次由“不需要在外进特色班”和“培养完全是为孩子”组成,表现较差。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

表3-1-3数据表明:可以将10个项目划分为5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由“教育应多说理而不是惩罚”和“对犯错严格教育不能宽容”两项组成,表现最好;第二层次由“户外活动安全重于锻炼”和“养成习惯比培养智能重要”两项组成,表现较好;第三层次由“入园前就应进行早期教育”和“树大不自然直从小严格要求”两项组成,表现一般;第四层次由“首先尊重个性再年龄特点”和“发脾气时冷处理而不斥责”两项组成,表现较差;第五层次由“更看重以身作则而非说理”和“纵向发展重于横向比较”两项组成,表现最差。

(四)家庭成员间的教育合作

表3-1-4数据表明:可将7个项目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别人训斥孩子不生气”和“家庭应亲子教育为主”两个项目,合作状况较好;第二层次为“家庭矛盾会避开孩子”、“别人体罚孩子会回避”和“别人劝阻不加重训斥”等3个项目,合作状况一般;第三层次为“孩子教育父亲不推母”和“两代家长分歧听父母”两个项目,合作状况较差。

(五)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

表3-1-5数据表明:可将9个项目划分出3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外出活动鼓励孩子交

往”、“冲突出小伤宽容不计较”、“餐前不放任孩子吃零食”和“指出事不适合但不讽刺”等4个项目,家长教育行为较妥善;第二层次:“对孩子爱在心里不外露”、“掌握相当多教育理论”、“尽可能多与孩子相处”和“积累相当多教育经验”等4个项目,教育行为一般;第三层次为:“外出不牵孩子手让自由”,教育行为较不妥。

(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态度

表3-1-6数据表明:可将9个项目划分为3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幼儿园质量有明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和“孩子没学好不怪教师”等3个项目,对幼儿园态度比较积极肯定;第二层次为:“能接受教师对孩子批评”、“教师理论不少水平不低”、“青年教师不缺经验可放心”和“能接受教师建议不质疑”等4个项目,态度一般;第三层次为:“能接受教师对孩子评价”和“经常向教师提意见建议”,态度比较消极否定。

(七)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的家庭因素(K&3-1-7)

数据表明:

(1)影响“问题项目家庭教育水平”的、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家庭教育因素有10个。依影响力的大小它们依次是:①学历:大专及以上;②户籍:本地非农;③职业:农民;④出生年代:80后;⑤家庭结构:隔代家庭;⑥职业:工人;⑦职业:商服人员;⑧一起生活:祖辈;⑨一起生活:父亲;⑩一起生活:母亲。

(2)这10个家庭因素对“问题项目家庭教育水平”的总体影响力(决定系数R2)为8.4%,其中“学历:大专及以上”和“户籍:本地非农”前两个因素的影响力已经达到6.1%。

(3)10个影响因素(预测变量)与“问题项目家庭教育水平”(因变量)之间呈正相关的有3项,呈负相关的有7项。

(4)实际含义。经归并后,影响因素的实际含义如表3-1―7-1。

四、研究的结论

1 从幼儿家长的角度看,母亲在幼儿教养中担负着主要责任;祖辈其次,主要在陪伴孩子睡眠、照料饮食和接送幼儿园方面协助母亲;父亲第三,主要在陪伴孩子玩耍、指导学习和出席家长会方面配合母亲。

2 涉及家长对家庭教育责任的认识与投入的10个项目中,表现较差的是“不需要在外进特色班”和“培养完全是为孩子”两个项目。

3 家长教育观念的10个项目中,表现较差的是“更看重以身作则而非说理”和“纵向发展重于横向比较”。

4 就家庭成员间的教育合作状况看,7个项目中合作得较差的是“孩子教育父亲不推母”和“两代家长分歧听父母”。

5 就教育行为看,9个项目中家长表现较不妥善的是“外出不牵孩子手让自由”。

6 就家长对幼儿园态度看,9个项目中家长态度比较消极的是“能接受教师对孩子评价”和“经常向教师提意见建议”。

7 下列家庭的“问题项目家庭教育水平”较低,家长学历层次较低的家庭,除本地非农业人口以外的其他户籍的家庭,家长职业为农民、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家庭,父母亲为80后出生的家庭,隔代家庭,不与父亲而与祖辈、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家庭。

五、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对象是幼儿的家长。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不仅要针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要针对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无论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编制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还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制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试行)》,或者是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编制的《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试行)》,虽然在确定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时已经开始重视针对性问题,但是离开“更要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相当的距离。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基层指导单位在对幼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重视以下专题内容的指导:

1 过早定向培养不利全面发展――兼评进课外特色班的利弊;

2 生儿育女的目的为什么?――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3 身教重于言教、形成氛围比提出要求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4 对孩子评价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兼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5 别把教育孩子的职责推给母亲――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定位;

6 妥善处理两代家长的教育代沟――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

7 给予幼儿实践、锻炼的机会――实施积极的安全教育策略;

8 亲爱孩子、听取评价、调理对策――如何对待教师对孩子的评价;

9 积极反映意见、主动提出建议、促进家园合作――充分利用父母的教育权利。

(二)注意对不同类别家庭进行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除了需要面对全体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之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别家庭自身的特点、问题和需要开展分类指导。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加强对下列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并根据这些家庭的自身特点、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要,开展分类指导。这些家庭是:

1 家长学历层次较低的家庭;

2 除本地非农业人口以外的其他户籍的家庭;

3 家长职业层次较低的农民、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家庭;

4 父母在80后出生的家庭;

5 由祖孙两代人组成的隔代家庭和主干家庭中父亲不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家庭。

(三)采用多种指导形式提高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

传统的“专家台上讲,家长台下记,回家后照专家讲的做”的指导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家庭教育指导发展的形势,不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变单一的讲座报告形式为多种指导形式”、“变单向的封闭式指导为多向的开放式指导”、“变家长被动接受教育为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采用的指导形式应适应地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发展状况,应适合接受指导的家长的特点和需要,应符合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性质。可供选择的指导形式主要有:

1 家庭访问、来园接待、个别咨询、电话手机联系、书信便条交流、家校联系册沟通等面对面进行的个别指导。这类指导形式便于私下进行、深入交流、进行互动,比较适用于解决个别问题。

2 讲座报告、讨论辨析、亲子活动指导和文艺表演等集体性的指导活动。这类指导形式面对家长的较多、公开进行、有较大的声势,比较适用于解决同年龄段共有问题。

3 利用普及读物、专业报刊、校内小报、班级墙报黑板报,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文字音像资料和媒介进行的指导。这类指导形式在进行前指导者与家长不直接面对面,家长对指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可以自行选择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