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院心理教研室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4 12:19:07

学院心理教研室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1

1.1教研室职能不具体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主要职能机构,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核心,但是在教研室功能和工作发展过程中,职能发展并不明确和具体。首先,部分教研室的工作处于一般性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偏离了“教研”的主要核心,并没有组织好各位专兼职教师勤于钻研,对专业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教研室和学校沟通机制存在问题,并没有形成以教研室为核心的教研活动,而且也缺少规划和发展。教研室也是一味的接受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工作。

1.2教研室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研室的设置按照课程设置并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专业和学科也不仅在原专业基础上,而是加入了创新学科,因此,要融入新专业,创新学科领域。第二,教研室的传统发展并不适用于新专业的融合,也不利于课程发展,会导致原专业停滞不前。第三,教研室的制度并不全面,形同虚设,教师考勤并不能与人事考勤相结合,对教师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1.3教研室经费不充足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经费并不充足,在基层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室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工作任务,教研室自身缺乏财权和话语权,在大量工作和琐碎的工作过程中,并不能顾及全部教研室教师成员。同时,教研室活动并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没有调研考察的基地,无法对教师培训进行有力的保障。

1.4教研室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师资力量和职称层面较低,大部分都处于讲师及助理讲师的阶段。教研室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能及时进行协助,往往也存在对工作懈怠的情况,导致教研室工作开展困难。在教研室基本工作中,部分教师对提交资料以及完成情况存在着资料无法完成的问题。

2 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2.1完善教研室职能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研室的职能,有序开展教研室活动,学校及学院两级都应注重教研室的长远发展,首先,合理设置教研室的分布,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研室的归口划分。保持教研室专职教师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能够有利于教研室的工作发展。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对有利于课程和专?I建设的教研室重点培养和重点发展。其次,教研室自身定位要准确。教研室隶属于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应该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教研室工作制度,并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对没有履职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2实现教研室定位

教研室是一种教学机构的基础管理层面,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主要任务,教研室应以此为中心。教研室定位准确也能够帮助教研室进一步发展。首先,教学工作应该引起教研室高度重视,承担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其次,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质量等同来看。最后,教研室应当优化教学资源,发展创新教育,实现互联网+教育的规模发展,与创新技术和领域相结合。

2.3保障教研室经费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为了能够保障教研室经费的充足,学校及学院应该保障教研室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改善教研室的办公环境,解决科研水平的投入力度,在科研和教学上的采取激励机制。二是,能够完善教研室的激励补贴、考勤补贴以及工作绩效机制,能够增强教研室的活力和教学质量的进步。三是,能设立教研室的专项经费用于开设精品课程、组织教学评比以及教研室竞赛活动等,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2

作者简介:陆长海(1976-),男,重庆人,重庆通信学院共同科目教研室,助教。(重庆 400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25-02

军队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立信息化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1]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既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未来在国际军事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保持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军事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事理论和高新技术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军生长型干部培养的重要源头和干部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2]军事院校中的各类教研室作为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实现军校教育培养职能和提高学员培养质量的主要载体。军事院校中教研室的管理水平高不高、质量建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军事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军事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理想兴趣、思维方法、知识视野以及行为方式也随之具有了新的特点,传统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到大量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挑战和冲击,军校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教学工作也因此遇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3]为此,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军事院校的教研室作为实施军事相关科目教育的基层单位,如何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过硬的教员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从而适应新时期军事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教研室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4]然而,现实中部分院校和教员对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教研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不清,对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措施思考不多。本文拟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定位与目标

军事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能够胜任未来部队工作的优秀人才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本要求在于提高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问题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手段上创新,方法上与时俱进。在目前的军事教育体系下,教研室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一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的目标与定位是培养胜任未来部队岗位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军事院校中的教研室是基层教学与学术研究组织,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学研究机构。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组织教员的培养提高及提出补充、调整的建议,分配教员的工作任务;加强相关实验室、资料室的基本建设,等等。新时期教研室在军事院校教学中应处于主导性的基础地位,既是落实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前沿阵地,又是贯彻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一环。在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全面、深入开展,深入推动院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要注重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新时期军事院校的核心所在。院校管理应始终把握新时期军事发展和我军战略目标的脉搏,以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重点,以为部队输送合格、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研室应加强对传统专业、传统教学计划的改革,结合时代特点和部队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统一于教学管理过程之中。

2.要重视教研室教员队伍的长远建设

在教研室管理方面,学术、学科带头人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梯队建设,尤其是关注青年教员的发展,落实教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技能教育等的培养。

3.要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抓好组织建设,教研室的规模要适度,对调入教研室的教员要严格考核和选拔。抓好制度建设,教研室主任要严格带领教员执行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教学活动,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抓好平台建设,教研室应成为院校与教员、教员与学员等之间的一个沟通的桥梁和平台,教研室应成为了解当前军事人才特点和现实需求的主要窗口,既是保证学员及时、准确、有效的将所受教育的效果给予反馈的平台,又是教员与上级组织就相关教育管理问题沟通探讨的主要渠道。

二、当前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深入发展,逐步形成了普通高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互为补充支撑的新型国防军事教育体系。其中军事院校中的教研室建设无疑是这种教育体系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多重因素的影响,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专业建设、课程编排、教员管理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还稍显不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研室的定位与建设力度不够

教研室既是院校组织教学的前沿基地,也是进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常态化组织,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是新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存在对教研室的功能、目标、研究重视不足,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对教研室困难的重视和支持欠缺等问题。特别是新时期部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对院校军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按专业及其几门性质相近的课程而设置教研室的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既不利于课程设置与改革,也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和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2.教研室的中心工作不突出

不同类别、性质教研室的职能及其中心工作应有所侧重,以发挥其最大效用。通常来讲,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教研室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学(包括常规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科研和日常管理三方面工作。其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手段,管理是支撑。然而事实上,由于部分教研室本身的工作状态与管理水平较低,其学术性、业务性水平也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政的关系处置不当,致使教研室工作往往偏离了教学这个研究中心,存在忙于一般性行政事务,如学习、传达各种教学工作以外的行政指令和会议精神,布置各种检查和评优等问题。

3.教研室日常管理缺乏规范

对教研室的管理,目前在管理体制、定位、责权利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少教研室缺乏切合实际的教研室制度,管理比较松散,如绩效考核难以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等,致使教研室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部分教研室的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日常工作随机性较大,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再针对现有问题而解决问题,在工作方面缺少预见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还需培养,这也无疑增大了教研室日常管理的难度,使得部分教研室管理处于一种比较松散、低效甚至无序的状态。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军事院校的教研室建设,既是落实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加强军事院校长远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做好教研室建设,必须从理念上重视、制度上完善、人员上加强三个方面开展有所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1.深化思想认识,重视新时期军事院校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性

军事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紧迫需要。作为军事院校教育主要载体的教研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军事人才培养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要转变由教员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观念。要本着“对部队负责,对人才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全面培养意识,不断完善新时期军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注重基础性、经典性、原创性教育,培养学员具有部队长远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能力,切实做到有预见、有步骤地培养人才。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激发教研室内在活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教研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保障其持续进行、长足发展,就必须形成长效机制,使其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要建立健全教研室组织管理制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机关齐抓共建、部门具体实施、教员广泛参与的组织网络,形成在教研室建设管理格局中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和谐状态;要建立教研室建设考核评估制度,坚持动机与效果、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制定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规定教研活动的实质内容和基本规程,以“硬性”的指标要求改变部分教研室各行其事、可有可无的现状。

3.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明确教员职责要求,营造和谐的教研室工作环境

教研室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人才的人必须首先是人才”的观念,切实加强教研室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员队伍学历结构,教研室学历结构应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另一方面优化教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切实改变教员专业结构单一的状况。要明确教研室成员的职责要求,教研室应对教员提出明确职责要求,如应履行的义务、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等;要努力创造吸引人、凝聚人、塑造人、成就人的教研室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系统、规范、严格的管理秩序,在职称、工资、住房等方面向优秀教员倾斜,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切实激发教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房健,徐刚.加强军事院校教员人才队伍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05-106.

[2]国防大学政治部.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一流军事院校[J].求是,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3

关键词:院系图书资料室 高校教学科研

Key words: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简介: 陈海华,女,1973年10月生,助理馆员,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学士,广西工学院管理系工作。

一、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流程

1、学科专业的特色确定了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内容

在高校,特别是在我院这样综合性较强的高等院校里,各院系的学科专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科研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资料室重视和收藏对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教学和学术会议等专业资料,收集保管好本院系出版的论文专著、内部编印的教学讲义、教材、参考文献和科研成果等,使院系的图书资料工作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院系图书资料室积累和收藏的专业图书资料,是支撑院系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强化服务意识,为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

2、不同的服务对象确定院系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方式

高校各院系内部既有各类不同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各类具体专业中又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因此,院系的图书资料工作就要求资料员的工作服务要有个性化,能够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服务。一般来说,从事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大都要求理论性强、能够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的书刊,资料员就及时准备好最新、最前沿的文献资料,以供教师随时查阅。

3、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来确定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流程

图书情报资料的整理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资料员应该利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把收集到的分散无序的图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图书资料更好地发挥信息储存和信息利用的作用。资料员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排列后,还要建立文献检索系统,达到方便检索和充分利用的目的。资料员还必须熟悉室藏,掌握需求动态,积极主动地向各类教学科研人员宣传和推荐他们需要的文献资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本院系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要重点收集核心期刊和重要的外文期刊,并且有选择性地收集和保管与本院系学科专业有关的、权威性强的文献资料,保证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二、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1、根据自身特征为教学科研做好采购、收藏和利用工作

院系图书资料室处于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第一线,熟悉各学科专业的情况,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色化与个性化特征,它有着校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源管理模式与校图书馆虽然有大多相同的功能,但是在对文献资料的采购、收藏和利用上,资料室的专业性更强。资料室能够为本专业学科订购具有专业特色和系统性强的文献资料,资料室的藏书内容定位准确、专业,它按照本院系的各专业教学计划及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目的地选书和藏书,以收藏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专业书籍、专业期刊和重要文献为主。收集与本院系学科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信息并到网站上,这是信息时代资料室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一项新举措。

2、为教学科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和前沿的信息情报

资料室是教师备课、教学科研的小型文献工作机构,是本院系专业的教学后盾、科研基地和情报服务中心。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同时还担负着知识创新的重要任务,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应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并及时地传授给学生。由于校图书馆收集的文献资料多数注重多样化和广泛性,一些专业资料的收藏数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院系资料室能以最快的速度让有专业针对性的文献资料和前沿的信息情报与教学科研人员见面,及时补充和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资料室查找资料的手续简单快捷,大多数教师都愿意直接在资料室查阅资料而不外借资料,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流通和利用。

3、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在高校的各项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资料室功能的基本定位紧扣着本院系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每年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都反映着各学科研究的前沿,及时了解本学科每年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情况,有助于老师们知晓政府各部门的相关政策,更好地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院系资料员将国家和省部等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相关信息整理好,随时提供给教学科研人员查阅,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方便。资料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有的还直接参加到他们的科研项目中,资料员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学科研人员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和科研立项的开展情况,做好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总之,在院系各项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资料室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各项手段,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和完善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院系资料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运行和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在建设管理、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只有把院系资料室建设好、管理好,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 加强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图书馆型专业情报中心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对院系的学科建设和长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首先院系领导要重视和关心资料室的工作,改善资料室的工作环境和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逐步建立完整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情报服务的职能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提高院系资料室的利用率和流通率,尽快从目前的杂务型图书资料工作向图书馆型的专业情报工作转变,使院系资料室向图书馆型情报中心方向发展。只有加强和改善了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的情报资料服务,使院系图书资料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2、调整情报资料服务策略,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科发展的新资料、新动向,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情报服务

院系资料室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服务的针对性很强,服务对象是本院系的教学科研人员。资料室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成绩,因此资料室要根据本院系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所开设的课程、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有目的地选书、藏书,要以专业藏书和专业期刊为主,资料室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收藏后,要建立好院系资料室的特色文献资料库。有条件的资料室还应建立文献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与学校图书馆联网,方便教学科研人员上网查询借阅他们需要的资料,实现院系资料室的数字化管理。

资料室的服务内容要向专而深的方向发展,服务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资料员应该经常与本院系的教学科研人员沟通交流,定期参加教研室的活动和会议,及时了解他们的科研动向,根据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检索和查阅到他们需要的文献资料,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必要的跟踪服务。院系资料室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要比学校图书馆更突出,服务要做到更专业化、灵活化和时效化。

3、提高院系图书资料管理员的自身素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些院系资料管理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技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图书借阅整理工作,不能胜任采编、阅览和参考咨询等工作,严重地制约了资料室作用的发挥,无法适应院系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的需求。一个综合素质良好的资料员对于保证院系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资料员的自身素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资料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应该把图书资料工作看成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注重提升自己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资料员要努力学习图书专业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参加院系的教学科研活动,加强自我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资料员要不断更新思想、更新知识,做一个信息丰富、技术全面的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充分发挥院系资料室的情报中心作用,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教师和教学科研服务。

四、结语

院系图书资料室是高校最靠近广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培养国家人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资料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水平,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焰.论资料室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7):103-105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4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79-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性人才。在高等技术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研室可以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承担部门。它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实践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以推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研室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院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此时,提高质量,加强管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便成为增强这些年轻的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关键,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高职院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共同呼声。这主要体现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发生的变化,主要由原来的垂直管理转变为院系两级管理,并将各职能部门和系级教研室进行了重组,各系(部)的实践教研室也应运而生。实践教研室作为独立的行政和实验教学及管理部门,与一般的专业教研室相比有其独特的管理内涵。它的横向联系,涉及到教学、科研、财务、基建、人事以及生活后勤等部门;它的管理内容包括规划、人员、设备、器材、经费、环境等诸多方面。要管好这样一个复杂体系,就要求管理工作者必须遵循系统管理的原则,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将实践教研室的工作做的更好。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研室发展策略

(一)强化队伍建设,发挥整体效能

首先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职院校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实验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其他任课教师都要长,交流也很多,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直接。实验教研室的教师们都应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内化为行为规范,注意在知识的传授中融入学生,与学生广交朋友,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习中存在困惑、心理上存在困扰、经济上存在困难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进行经常地谈心教育和鼓励帮助;为学生勤工俭学及学生社团活动等提供平台;为学生申报的大学生科研课题提供研究场地和技术指导。从而真正做到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学生、高尚的道德感化学生、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其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实验教学队伍都存在着人员配备不足、学历及职称偏低、人员组织结构不配套、队伍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实验教师队伍人员补充出现了新的断层现象。实践教研室应该用“以老带新”和“以新助老”的互助方法,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为每位年青同志选派一名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导师,对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及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勤于专研业务、勤于操作实验、勤于指导学生、勤于积累资料,从而使他们尽快掌握课堂实验教学环节,熟悉实验教学规律,练就过硬的实验教学的基本功。实践教研室也应更好地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和运用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放手让他们实践和锻炼,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学会做人、育人,使得他们对本职工作更加安心、对学生教育更有爱心、对专业技术学习更下决心、对实验室管理建设更有热心,从而他们在思想上、技术上的快速成长。

(二)完善制度管理,重视档案建设

加强实践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协调实验室各方面工作的依据。实践教研室应根据高职院校对实验室提出的新要求,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实验室制度管理、档案管理、仪器管理和安全管理四项基本管理职能的落实,如制定《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规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申购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条例》、《节假日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实验教学巡视制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实验教学课表每周上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从而形成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同时教研室还应注重强化实验室人员的档案意识,建立健全必须的账册和档案,如实验室教学规划、计划、总结、各种记录等资料,要求及时记录,妥善保管。建立好实验室的账目管理,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制度管理到位,档案建设有序,不仅可以为完成纷繁复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可为学院的各项建设作出贡献。

(三)贴近社会发展,提高服务功能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把实践教研室打造成为对学校和社会服务的窗口,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师技术上的优势,借助实训基地和实践教研室的教学条件和设备,主动为学院相关部门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并提供技术咨询等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的技术培训,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使教师队伍得到锻炼,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另一方面,应坚持参加行业实践,与相关行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行业单位的优势资源,如实训场地、实训设施、一线技术人员等,以弥补教学资源和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缺陷,这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和学生不断深入行业第一线,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扩大教师和学生与行业一线接触的机会,并逐步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专业建设紧贴市场的需求。这对于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研室管理与建设将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实践教研室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坚持自身的特色,坚持与行业实践结合,坚持创新发展,就能形成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形成实验室建设的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5

高校教研室设立于50年代初,经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开始的教学研究和实施组织教学,逐步形成现在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学研究机构。教研室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行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教研室工作是高等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教研室工作的状况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自1978年创办以来一直是成人高等院校,直到2002年12月才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时我院的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研室工作的职责不明确、教研室工作的中心不突出、教研室工作的计划性不够、教研室材料的归档不规范、教研室工作的考核不清晰。基于教研室存在以上五点的问题,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2003年开始对教研室逐步进行规范建设。

一、教研室规范建设

教研室工作的“纲目”就是教研室工作规范,因此我们在参考、借鉴和吸收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1],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系统的完成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规范》,分为总则、教研室职责范围、教研室主任职责范围、教研室管理办法、教研室会议制度、优秀教研室评选办法,共六章22条。具体条目见下表:

二、教研室评估指标

随着《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规范》的制定,加强了教研室的组织建设,明确了教研室的职责和权利,调动了教研室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学院教学工作朝着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2-3]。

实施教研室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研室绩效评估体系。因此,坚持全面的、系统的与辨证的观念,切实把让教研室评估落到实处,是我院开展教研室创新管理工作的基点。从总体上讲,教研室评估主要分三个步骤: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为此,我们根据“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思想分三个步骤来落实我院的教研室评建管理工作。

“评什么?”是指制定教研室评估的标准,即构建一个兼顾公平、绩效优先的教研室评估体系。“怎么评?”是指教研室评估的方法和程序,我们自主开发了一套教研室评估软件系统,实现了教研室管理与考核的程序化和信息化。“谁来评?”是指考评人是谁。不同的教研室考评项目指标考评人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项目的考评指标都要有相应的考评细则。

教研室评估不能为评估而评估,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经过近一年时间几上几下的调研,通过宣传、学习、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各系部和教研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让每个教研室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系部和教研室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核。在多次研讨、反馈和修订的基础上,《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及评估量化标准》于2004年9月正式定稿并执行。整个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和框架如下图所示:

上述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导向性原则、通用性原则、特色性原则[4]。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考虑和体现了教研室建设的特点,有利于形成各教研室的风格和特色。还体现了基础课、专业课、文科与理工科等不同类型教研室的特点。因此,在制定指标体系时我们设计了特色项目作为附加分项目。

三、教研室评估软件

从教研室评估所涉及的原始材料来看,几乎包括教学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若能建立一套评估数据统一管理平台,无论对被评估教研室还是评估专家组的工作都会提供极大的方便。由此可见,在教研室评估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必要的。

为了能尽快开发出高效、规范的教研室评估软件,学院将此作为一个院级科研项目立项--《教研室评估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教研室进行评估和管理的方法、手段,研制、开发与《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及评估量化标准》相对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评估软件系统以校园网为载体,采用三层C/S架构。根据教研室评估的实际需求,我们对此软件设计进行了功能划分,具体功能可分为基础数据录入、评估数据处理和评估结果统计三个模块:

基础数据录入模块:教研室通过软件的客户端在教研室本地录入评估数据,如教研室工作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总结和每次教研活动时间、内容、参与人以及其它教研室评估指标的数据。

评估数据处理模块:当所有教研室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要求将学年全部教研室工作数据上传到评估软件系统的数据库中后,由教务处组织评估专家组对每个教研室工作的情况进行处理、打分和评定每个指标的等级。

评估结果统计模块:专家组对每个教研室学年工作情况评估结束后,由教务处通过本模块对每个教研室所有指标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并将最终全院教研室评估得分生成统一的报表。

四、结束语

教研室评估的目的:“不在于证明(prove),而在于改进(improve)”,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通过评估,找出各教研室自身的差距,明确改进的方向,实现评估的诊断、促建功能,从而促进教研室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院整个教研室管理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构成了良性循环。

我院教研室评估工作已经通过两个学年的实践与探索,有力的推动了学院教学建设和管理,实施效果良好。加强教研室管理,实施教研室评估,推动教研室建设,不仅调动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充分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提高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而且保证了学院的办学质量,为培养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办

参考文献

[1] 吴晓明,刘冰.教学评估制度化与教研室建设[J].高教论坛,2006,6:165-168.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88-02

0 引言

高职院发展至今,基层管理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高职院的发展时间不长,但由于汲取了本科院校的在教研、学生管理等方面成功经验,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在高职院二级系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分属两个不同的工作范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在二级院系教师按专业设置教研室、负责教学业务的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依靠辅导员和班主任,教研室对学生缺乏调控。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设置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工作开展基本是依赖于系党总支,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支部工作开展也由于人员、专业等因素,形成比较注重形式与结果,没有实施全程跟踪与指导。本文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教研室、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党建、教研、学工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寻求高职院基层管理的新思路。

1 当前高职院校基层管理模式的现状及成因

高职院校系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党组织建设、教学与科研和学生工作。基层党组织由系党总支下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成。教师党支部负责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学生党支部主要负责考察、发展、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在教学与科研上,按专业门类将教师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管理日常教学资料和教学业务。目前,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工作,其基层管理模式只要呈现如下几种:

1.1 “直线型管理”模式 主要表现为过度依靠学院层面职能部门垂直领导,许多工作绕开系部,各项工作由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直接完成。这种模式在中专校痕迹较重的高职体现非常明显。

1.2 “经验型管理”模式 主要按照上级文件办,凭着感觉走,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次上,没有权变思想,过度相信执行者的能力和效率。在刚升格的高职院体现较为明显,基层管理职责不明,考核不明。导致混乱和无序,效率低下。

1.3 “系本型管理”模式 主要表现为管理重心完全放在系一级的内部管理模式。各项工作的安排、布置、执行、考核均集中在系部,基层组织对系部有明显的依赖心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1.4 “单独型管理”模式 系部充分放权,管理重心下移,但教学、学生与党建单独按自己的责职线型开展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差,工作效率低,有时会形成相互推诿或管理真空的局面。

2 高职院校基层“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内涵

高职院校基层管理(包括系部管理、教研管理、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同一个目标使党建、教研、学工三大基层有机整合。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教研、学工“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内涵是指,以教研室和党支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逐渐取代系部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党支部设置不以党员身份为划分依据,而是直接将支部建立在教研室这个实体上,学生的管理是按专业来划分,相应的专业与教研室一一对应,从而保证党支部工作具体化、系统化和全程化;教研室和党支部管理和建设一体化,在人才培养和党支部建设方面相对独立,且对于系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层党建、教研、学工“三位一体”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3 基层党建、教研、学工“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构建

3.1 按专业设置教研室 教研室主要负责专业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讲,其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教学文件、开展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考核。教研室里的教师都来自同一个专业,教研方向比较一致,教师在教学、管理和科研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如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该院”)纺织服装学院为例,共有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工艺与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3个专业,按这些专业设置3个对应教研室。

3.2 支部建立在教研室 以往,党支部主要针对党员对象划分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按专业相同的教师党员和本专业的学生党员组成党支部,破除支部只单纯开展思政工作的单一局面,而该院将将党支部设立在教研室这个主体上,如纺服院共设纺织、服装、纺检3个支部,本实体(教研室)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作为支部工作成效的两个方面综合考核,赋予党支部更多的责能,使该院二级院系管理的重心下移,目标更加细化。由于管理重心在基层,直接面对学生,直接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党支部、教研室和辅导员有机融合地一起,保证了管理的效率。

3.3 支部管理班级 教研室负责教学与专业建设,支部负责本专业班级学生的管理。班级是专业建设的直接载体,将其管理纳入教研室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支部教育和管理好党员的作用,发挥党支部在教育、培养、考察、发展党员的作用。各党支部根据各专业教学需要开展学生活动,合二为一,保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3.4 辅导员按专业归属于对应教研室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他是教学管理阶层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的重要纽带,在教学管理中扮演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且也承担着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重要角色,将辅导员划归为教研室和党支部成员后,其工作内容更加具体,并且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密切,及时将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效沟通。

在实际工作当中,充分调动教研室、支部、辅导员的积极性,从各方面引导实施“三位一体”管理,实行教研室具体负责制,学生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辅导员主要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常规管理,在此管理模式中,辅导员既对教研室工作负责,同时也对支部工作负责,起着联系党建和教研的纽带作用。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7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71-02

一、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重要性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建设有利于师生教学科研的交流和沟通,院系资料室是院系单位信息交流中心,是本系教师、学生查阅文献信息资料、获取情报信息、进行自修和切磋学术的重要园地,是以专业文献为主要典藏范围的小型情报资料机构。同时,院系资料室比图书馆更贴近教学科研活动,更了解本专业有关信息源及教师科研人员的需要。院系资料室更方便本系老师和学生查阅本专业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资料室的学习空间向老师请教有关的学习方面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师生也可以就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和交流。

二、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特点和优势

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书馆并肩承担着学校师生的文献信息服务,其优势及特色与学校图书馆在功能及服务上形成有效的互补。

1.学科性、专业性强

《高校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系资料室的工作应着重进行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并开展情报服务,使之成为本专业的教学后盾、科研基地和情报服务中心。”由此看来,高校院系资料室收集整理的资料是专业资料,目的是为本专业教师备课、师生科研提供专业资料方面的服务,具有明显的学科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2.服务对象单一、特色优势明显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面向全校师生和员工,服务对象多,成分复杂,读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也各不相同。由于院系资料室读者群主要是本院系教师和学生,资料室文献针对性、专业性较强,与高校图书馆藏书形成资源互补。

3.设施要求简单、地理位置优势

院系资料室不像学校图书馆那样要求成规模。院系资料室一般设在本院系办公楼内,可随时为读者服务,方便师生查阅相关资料;室舍也不要求十分宽敞,能满足教师备课、师生科研就行。

4.机制灵活,读者服务优势

由于读者少,互相之间熟悉,因此管理方面比较简单。资料管理人员生活在教学、科研的氛围中,配合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零距离接近,关系亲密,更容易了解师生的要求,容易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能够灵活、及时地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同时,管理人员贴近教学及科研实际,能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握教学及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便于开展定题跟踪服务,或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高校院系资料室改革创新的措施

1.强化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主导功能,将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纳入图书馆序列,经常进行交流。无论是图书馆还是院系资料室,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是相同的,知识要求是一致的。高校领导层可以将二者通盘考虑,通过经常性的换岗交流,使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的力量都得到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从而促进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的协调发展,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2.配合学科建设,多渠道、多方位吸纳资金

学科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工作的重心,各高校都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强,必然要求院系资料室提供更有效的图书资料信息保障。院系资料室在做好院系资料信息的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要向重点学科发展的方向倾斜,主动配合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资料建设,改变原来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的资料采购和收集的做法。在当前各校图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院系资料室专业资料的采集必须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有主次有选择地进行资料信息的收藏和积累,把专业资料的采购、收集融入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合理有效地利用重点学科的资金。同时,除学校图书资料集中采购经费这一个单一渠道外,开辟重点学科经费、教师科研经费以及各项基金等经费支持渠道。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发展应逐步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以克服单一资金来源所带来的经费支持萎缩的困局,从而使院系资料室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提高院系资料室现代化管理水平

所谓现代化管理即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本院系资料室的所有资料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为读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管理员为读者提供的资料应该是读者可直接参考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的。由此为读者节约了大量查阅资料的时间,也为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首先要将资料入网实行资料共享。由于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院系资料室(包括图书馆)已不是唯一的资料来源地,在因特网遍布全球,电脑成为个人生活中重要伙伴的今天,收集网上信息积累资料已成为必不可少而又简单可行的手段。为此,必须将资料提要编入数据库实行自动化管理,进入校园局域网,进而进入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建立书目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是资料室最大的数据库,计算机管理在这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书目数据库的更高层次是区域性的联合书目和联机检索。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性联合书目数据库,充分发挥了高校资料室信息聚集和快速传播的优势,体现了资料共享的历史趋势,更加方便了读者。

4.立足专业加强教学服务

院系资料室的主要职责是要深入本学科,对本专业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为教学和科研在信息组织、信息咨询与信息利用上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这些读者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担当着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双重角色。因此他们不但需要本专业本学科的基础、经典、权威的论著,还需要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最新的、最前沿的信息和动态。因此资料人员应充分利用与教师经常密切接触的有利条件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询问他们的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本专业的文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筛选,特别是对教学和科研成果及有关学术论文进行搜集整理,建立具有专业文献特色的数据库,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料室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服务机构,而是及时掌握本专业教学、科研最新动态的“信息部”,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参谋部”。同时,院系资料室要结合本院系的教学实际,针对教学实际,不同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此外,院系资料室还要结合实际,根据自身院系的特点,灵活安排开放服务时间,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的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8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研室是根据专业或课程而设置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师资培训等工作。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研室的运行情况,为教研室建设改革方案制订可供参考的依据,2008年12月2日至4日我校工会、教代会组织专家首次对我校基层的教研室的情况进行了巡视,这是北京高校工会首次进行此项工作。

一、我校教学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我校教研室日常运作的两种主要模式

1、“学院―教研室”的二级管理模式。全校大部分学院均下设教研室,各教研室能根据有关规定,切实有效地开展有关教学活动,完成有关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对学校教学活动及其他教学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1)部分教学研究型学院建立了“学院―教研室”的二级管理模式,各学院还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给予教研室主任150-400元/月不等的补贴。这些学院的各类教学活动分为学院、教研室两个层面进行,各教研室总体运行良好,能配合学院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但是也有个别学院的个别教研室主任,因同时是学科负责人,科研工作较为繁忙,无法抽身完成教研室中一些具体的事务,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一些承担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型学院,建立了“学院―系(教研室)”的二级管理模式,对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给予200-300元/月不等的补贴。针对本院已有的专业,教学活动以系为单位进行;对于公共课,则根据课程分设教研室,根据课程不同,下设课程组,并给予课程组负责人一定补贴。

2、“学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管理模式。部分研究型学院因为课题多、科研任务重,采取三级管理模式,学院对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每月分别给予300元和100元的补贴。教学研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但是教学活动基本以系为单位开展,教研室的力量比较弱化。

(二)我校教研室建设工作呈现出的新亮点。部分学院的教研室能发挥老教授的作用。不定期向老教授征求专业、教研室建设的意见,把脉专业、教研室的发展。并在教学业务中开展以老带新,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大部分学院的教研室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展教研室活动。

二、我校教研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的职称聘任制度强调科研成果的考核弱化教学的考量,不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教研室活动深入开展受到一定影响。教师对本科教学思想上重视不够,仅凭教师的良心备课、上课,尤其是研究型学院,每个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很重主要精力投身于科研,调课情况增多,致使本科教学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在对于科研论文的认可,仅认可第一作用,这样便使集体作用弱化,教研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使得教研室活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凝聚力不强。

2、按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要求,学校目前教师总量不足,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部分教学工作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教师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调研发现,有些专业的教师的每学年工作量达到300多学时。

3、学校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教研室管理条例。由于学校制订的教研室管理条例虽经征求意见,但目前尚未正式出台,而且教研室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导致学院的教研室建设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同时教研室主任的责权利尚未明确界定,教研室主任名不正、言不顺。

4、个别学院教研室名存实亡。这些教研室只是名义上存在,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学院对教研室主任没有任何补贴,所有的教学活动均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具体工作由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指派学科(专业)秘书完成,但没有相应酬劳,工作热情受到抑制。

5、教研室活动难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目前的教研室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承担大量的行政工作。教研室的老师整天疲于应付,尽管有些学院的教研室也开展一些活动,但大部分教师都是被动地参与,缺少时间和精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校教研室是组织教学的基层单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基地,教研室建设工作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巡视,专家组认为目前我校教研室的活动有待进一步规范,教研室与系、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教研室的工作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其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教研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职责,强调教研室的重要地位,重视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教研室的存在仍有充分的合理性,而加强高校教研室的改革与建设就显得日益迫切。对于以教学为主的高校来说,教研室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级教学研究组织;对于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不少已将教研室改为研究所以便进一步研究、发展本学科。高校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教研、科研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其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教研风气、科研水平以至校园文明建设等。所以,必须重视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的研究,切实发挥当前高校教研室的基本功能,以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来组织教学与研究工作,做到教书结合育人,教学结合科研,将教学之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将科研之成果显现于教学之中。

第二,从学校层面组织制定教研室工作条例。规范教教研室的功能、定位,教研室活动的内容,教研室主任的职位、职责,考核标准等方面。在教学工作管理中,除了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注重把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化。要按照制度化的原则,组织制定教研室工作条例,规范教研室管理,明确教研室主任职责,针对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订集体备课会制度、预讲制度、教学研讨会制度等,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照章办事,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为此,在教研室组建上,可以在有条件的专业教研室下设置课题组;可以尝试依课题组而建教研室的新型模式,使教研室的组成更“杂”一些,使教研室在组织教学功能上,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选择教材,安排教师,研究教学艺术,跟踪学科前沿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在组织科学研究功能上,能发挥学科专长,组织承担科研项目,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并通过科研活动提高教研室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当然,这不仅要求教研室必须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及实施办法,也要求教务部门要有科学有效的督导机制。学校首先要制定一个教研室设置规程,明确教研室的工作职能,要在确保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实施教研室工作实体化,在人、财、物上给予教研室主任以适当的权利,并实现三个方面的保证,即场所有保证、经费有保证、津贴有保证。

第三,重视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和选拔,提高教研室主任的待遇,加大优秀教研室的奖励力度。教研室主任应是本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教学管理的内行和专家;同时还应具备认真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业务功底,无私的奉献精神,并得到教研室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学校要作好教研室主任的选拔与培养工作,把教研室主任纳入学科带头人培养系列,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原则,培养优秀的教研室主任。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竞选教研室主任,打破年龄、资格、职称的限制,综合考虑其教学、科研、组织等能力以及奉献精神,做到优者上,劣者下。此外,要加强教研室科学管理和评估,建立教研室评定等级制度,制定相应奖励制度和交流措施,增强教研室的活力。学校每年对教研室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评选先进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并给予相应奖励。学校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作为教研室的建设经费,对教研室主任每学年补贴一定学时的教学工作量,算入年度教研室主任总工作量中,课时费由学校直接拨付。

第四,定期召开教研室工作会议,建立学校与教研室直接对话的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教研室承担的行政事务,形成教研室的学术氛围,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教研室不仅要搞好所承担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还要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教法研究活动,搞好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要有规划、有组织、有落实。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目前我校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很重,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科研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以及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都使在职教师感到责任重大,有的甚至内心焦虑。要解决这些问题,让教师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就离不开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对教师方方面面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大部分教师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教师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他们和常人一样,在取得成功之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有更多的人与其共享成功的喜悦,一旦这个被人认同心理,得到一定的满足,即刻会获得一种心理愉快,产生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工作动力,并转化为有形的工作行动。所以每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心中要装着老师,多关心身边人,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教师中的典型,让这些教师在学校领导的褒扬、在群众的掌声中得到鼓舞、得到满足、得到力量。同时学校必要时应建立教师的休假制度,让教师真正有时间进行休息。

第六,在新的聘任制度中要体现教学的中心地位。为了全面实现大学的功能,鼓励教师上讲台,考评体系应当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可以制订教学、科研两类考评指标,由教师自愿选择。选择以科研为主的老师,课可以少上一点;而选择以教学为主的老师,论文就不是唯一考量,主要考评教学效果。也可在职称聘任中实行研究员、教授双轨制,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可以降低其教学要求,给予评定研究员职称,而对于教学为主的教师,在评定职称时在科研工作方面可以弱化。除了对教师的课时数进行考核外,更重要的是监督其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学生的打分情况。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9

由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协助,按照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措施和机制,已经完成学院发展规划的修订工作,启动学院发展规划修订计划并执行,为艺术学院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艺术学院建院五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修订与完善了教学计划

由李志强、刘文忠负责,教学管理中心、教学秘书协助。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对我院五个专业方向的 140 门专业课程进行修整和完善,其中对新调整的 39 门课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按照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已经全面执行。通过修订于完善教学计划,使我院对五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定位科学,专业特色突出,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专业定位。

三、 建立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主体,结合多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这项工作主要由刘文忠、刘欣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在已经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艺术学院以开放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组织各项活动,及时利用社会、周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母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扩展实践锻炼。把产学研真正成为一体,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四、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项工作主要由艺术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 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各部门负责 。通过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和检查本教研室教师的学习情况,以及把知识储备工程作为支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和精品课程讲课比赛,等一系列工作,使教师队伍更加趋于合理,并能够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个梯队式的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五、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主要由刘建强、李志强、刘文忠、马凤林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通过狠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建设,及艺术修养的提高, 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六、加大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主要由李志强、刘欣及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已建立科研工作指标科学量化,按照量化标准进行奖励。

七、继续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流程,规范好各种制度,达到科学有序发展

学院心理教研室例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1、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及特点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有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便在探索中孕育而生。这种管理体制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框架,由学校直接管辖的研究生学院和学生工作部分别负责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研究生学院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籍、学位管理、研究生会等职能性工作,学生工作部下属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对各学院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和监督。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无论是研究生学院、学生工作部还是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都可以直接面对学生,形成网络式的管理结构,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职能。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如图1所示。

2、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大量存在着重视业务知识教育,忽视或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必然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论文压力、就业压力、择偶压力等等,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研究生同学们。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宣泄和正确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来讲,当消极心理因素超出所能承受的极限后,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可能引起精神疾病或自杀等恶性事件。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培养质量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是影响其培养质量好坏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2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目前,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体系上不如本科生健全,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很不足,还没有形成十分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及具体的教育方法,针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比较则具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他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地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追求价值等等,应该根据研究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积极地开展教育,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同时,除了学校这个主战场外,还要积极寻求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商议帮助学生的办法,制定一些可行的措施,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综合教育大环境,要在不断吸取本科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队心理训练的有效经验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构建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构建“一心二师三员一社团”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1 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和专职服务机构

学校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由学校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挂帅,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负责制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规划和课程安排,将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学校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是学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服务机构,负责指导各学院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网络,应当建立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每年都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工作,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书面邀请访谈等方式,开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并要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导师到学院、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3.2 资源整合,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当前专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常紧缺,要将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研究生“一心二师三员一社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

3.2.1 有效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导师可以说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对研究生各方面的影响也相对比较大,研究生的大多数学习和科研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诱因之一恰恰是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因此,将导师纳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导师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可能或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导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研究生切实的指导,减轻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科研压力,帮助研究生们进行科学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要定期与心理辅导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3.2.2 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

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既是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又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要结合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培养规划,创造性地设立心理辅导员,每个学院选定一名辅导员,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之后上岗,专门负责各自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员在学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做好每年新生人学后的心理普查及心理档案建立,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跟踪服务。他们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情况,化解矛盾。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在服务同学的同时,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形式会更加活泼,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2.3 研究生朋辈互助的新亮点——班级心理委员、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寝室心理信息员

学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学生实验室设立一名心理宣传员,在每个学生寝室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以自助研究学习为主,组织形式也转变为以研究课题小组为单位,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同学之间交往减少,集体活动也相对变少,人际接触面缩小带来了同学间归属感的相对缺失。而朋辈互助特有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刚好可以很好地弥补研究生同学问交流的局限。朋辈互助咨询使得咨询不仅可以在咨询室里,而且也可以在实验室和寝室里,不仅能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对话中,也能在同学的聊天中进行。因此,可以通过同辈朋友的互助行为来增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

班级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会成员之一,要将其工作纳入到班委会工作计划中。学校对那些心理健康、积极上进、热心助人、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通过班级内部竞选、同学集体投票、辅导员组织推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集中培训后,上岗工作。班级心理委员除了要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紧急干预的基本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组织班级全体同学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各种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及时地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并要在第一时间向辅导员老师汇报。

作为研究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和寝室是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多发地点,实验室和寝室的同学在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很容易在同学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因此,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和寝室氛围对研究生心理成长非常关键。实验室心理宣传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研究生导师和学院心理辅导员委任,多数是高年级的同学和寝室长,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营造和谐的实验室、寝室氛围,帮助同学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支研究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基层队伍能够发挥“眼睛”的作用,及时地提供信息,为预防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赢得了时间,这支队伍必将成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有力助手,切实加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意识。

3.2.4 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社团,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由学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社团,该社团定期举办“健心周”、“爱我月”、“心理健康节”等活动,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影视展评、心理沙龙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该社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利用现代媒介,创建“研究生心理服务”网站,通过校园网、BBS、QQ、微博、微信、手机飞信等多元化交互平台,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或多对一的沟通模式,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发展动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