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8 00:43:32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1

人民,在心中“力重千钧”;人民至上,是他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和深厚情怀。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再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既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始终不变的赤诚深情,又再一次诠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极其特殊的深意。

这深意就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庄严的誓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广大人民,既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深深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正是这样一种至死不渝、毫不动摇的信仰和理念,才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战胜一切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个“根基”和“血脉”就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要牢牢守护好、践行好。即便走得再远,也要永远铭记我们是谁、我们要依靠谁、我们是为了谁。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为人民所信赖。

这深意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战胜险阻、谋求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年代,无数英雄战士奔赴前线、英勇牺牲甚至未曾留下英名;改革开放时期,无数贤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建设发展倾尽心血与汗水;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团结一心、集思广益,自觉投身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之中,凝聚起催枯拉朽的磅礴伟力。尤其是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人民的力量更是凸显得愈加鲜明。就如当前我国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决定性成就,其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力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人民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但正是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守、自律、支持、奉献、牺牲,才能构筑起最严密的疫情防控安全线,才创造了如今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人民,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根基,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在应对危机中掌握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这深意就是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人民至上,不仅要清楚“我是谁”“依靠谁”更要深刻明白“为了谁”“为了什么”,不仅要“坚持好”“发展好”,更要“落实好”“完成好”。正如所言,“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指标”。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把为民造福的各项工作当作最紧要的工作来做,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想尽千方百计”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生产生活所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向前发展,让一系列“民生红包”真正惠及人民、直抵人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深意就是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进行,即便在疫情防控条件下也要进行,这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又极大彰显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厚度和深度。坚持人民至上的实现路径,就是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深入的、持久的紧密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才能有更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历史条件、现实环境也变得愈加险峻复杂,而同时面临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挑战”。要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其首要的、根本的就是要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他们的烦心事、忧心事,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才能进一步夯实我们向前发展的坚实根基。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宣告今年的全国两会落下了帷幕。期间,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引起现场代表们的热烈反响,“人民至上”也成为了2020年两会的“热门词汇”。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执政理念,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忠实信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把人民至上理念融于血脉、植入心田,以最大勇气、最强底气,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坚守初心,把准人民至上的时代要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这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暖人心扉、贴近民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样的成效来之不易。我国继续稳步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行“两手抓、两不误”,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8次提到“民生”,明确提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卫生、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不同领域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苦干实干,担起人民至上的时代使命

实事求是是我党坚定的思想路线。今年的全国两会有2个“亮点”。一是“云会议”模式。通过电视直播、网络图文直播,向全国人民实时传递两会讯息,新闻会、记者会、“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都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二是最短政府工作报告。以往《政府工作报告》用一半篇幅总结过往成绩,但今年只有4000多字,大量的篇幅用于阐述面临新形势要采取的新措施。以往政府工作报告要包括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但今年只突出重点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这在提醒我们,越是吃劲时刻,越要担当作为。我们要始终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继续埋头苦干,务实重干,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以真心实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攻坚克难,交出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一方面,国际社会重点关注中国如何克服困难再上台阶;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今年除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促进就业、脱贫攻坚、治理污染、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一系列重点支出需要保障,兜牢民生底线是关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发扬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特别是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做到临难不避、实干为先,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典礼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群众,奋力担当作为,发扬奉献精神,始终把“人民至上”融入到精神血脉,转化为行动自觉,落实到工作全程。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2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团结和带领人民反对军阀割据,抵抗外敌入侵、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着力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努力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确立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带领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党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党一直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原则。土地革命满足了人民拥有土地的愿望,让人民分享革命胜利成果。群众路线的确立使人民主体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思路,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使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两个务必”,到“八项规定”“三严三实”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一系列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就业、医疗等人民群众关心的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一直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致力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衡量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使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维护和高扬。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之一句话,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奋斗的党。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情怀

既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那么,所有党员干部就应当具备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情怀是一个人的心境或心情,体现和表达着人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情怀,是应当始终葆有的对人民的纯洁而炽热的感情。只有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把为人民服务不仅仅看作是工作责任,而且看作是热爱人民、牵挂人民、奉献人民的崇高境界。革命战争时代,毛泽东强调,“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正是具备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党员干部才能永远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的亲民意识,才能自觉葆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为民思想,才能真正践行“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惠民举措。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3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定位新时代的人社工作

党的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人社领域有着直接体现:劳动者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劳动权益诉求更加多元,在就业、工资、社保、维权等方面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人们不仅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岗位,而且希望有更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不仅要求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待遇,而且追求更体面的工资收入,希望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虽然已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人民对保障水平有着更高的期待;高层次人才在数量质量上不断提升,但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与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战略要求还有差距。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要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人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客观规律,科学研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和谋划人社工作。

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人社工作涉及民生,实质是服务“人”的工作。应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让广大劳动者拥有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工作。加强和改进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工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使广大劳动者拥有更加满意的工资收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从保障基本权益做起,聚焦主要民生诉求,筑牢民生底线。让劳动者实现更体面的劳动。同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做到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建立公平的制度体系,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推进人社事业的新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4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人社局一员,特别是身在窗口岗位,更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实际工作的行动指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普通百姓接待好、疑问回答好、事情办理好。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5

首先,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和行为准则。这是赢得民心进而赢得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和先提条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筑民心工程的基本要求。立党为公,就是使党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以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准绳;执政为民,就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要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和行使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构筑民心工程,就必须坚定地执行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和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努力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一心为公,维护社会公正,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情上,要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全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条件和有效机制。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去做,就必然会赢得民心,因而也就赢得了党的先进性。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6

首先,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和行为准则。这是赢得民心进而赢得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和先提条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筑民心工程的基本要求。立党为公,就是使党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以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准绳;执政为民,就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要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和行使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构筑民心工程,就必须坚定地执行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和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努力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一心为公,维护社会公正,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情上,要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全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条件和有效机制。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去做,就必然会赢得民心,因而也就赢得了党的先进性。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7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言:“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①纵观新中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农民的历史变迁,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社会政策改进等制度性因素的背后,还有一种文化因素,即农民的现代性社会心理因素的支撑,推动着农民不断的自我提升,逐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过渡。处于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农民,其生产生活方式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从时期的以集体经营为主,到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集体为本、毫无个人意志的集体生活正逐步淡出农民的视野,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催生出的个体本位、自主意识、自我精神正在悄然觉醒。农民正在从集体化的生活中走出,个体意识在逐渐凸显,农民的主体性正在初步形成。

随着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民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逐渐隐退,原有的传统心理如小农心理、功利心理、天命心理等正在被消解;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走出,现代性的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心理在逐渐生成。从整体上看,农民的社会心理呈现出以现代性为主的社会心理特征,即竞争心理、求富心理、开放意识及自我主体意识在增强。

心理上开放性与保守性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民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农民不再囿于传统农村社区的禁锢,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刺激下,开始走出村庄,走向城市,在城乡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

流动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乡之间相对自由流动的农民,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城市与农村生活中适应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他们感受着现代文明,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感到耳目一新,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农民也接受着现代思想的洗礼,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走出,在市场化浪潮中感受现代文明。与此同时,农民生活中的流动与开放带来的是农民开放性社会心理的增强。

农民开放心理首先表现在对科学、理性精神的接纳。传统社会中的农民囿于农村社区的限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和封闭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民流动性和开放性的增强。城市文明的熏陶,使得农民开始认识到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不再囿于传统农业社会中以经验和传统生产工具来进行生产的限制,他们逐渐培养自己现代化的理性思维意识,开始按市场经济办事,讲究理性核算,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生产的内容和规模。农民们开始在综合比较、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各自的生产生活,开放心理逐渐成为农民现代性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

农民的开放心理还表现在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与接纳中。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民自主性社会流动的增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传统的生活世界正在逐渐被消解。随着农民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的增加,他们面对着丰富多元的城市文明,投身其中也在适应和接纳着城市的文明。多元化、异质性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他们原有单一、同质的生活。他们开始逐步走出原有生活的圈子,接纳新鲜事物,以开放的心理来应对多元化的世界。流动中的农民感受着城市文明的刺激,接纳着新鲜的事物,内心世界被逐渐打开,憧憬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份子,他们不断地超越传统的乡土观念,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城镇化过程中,试图在城市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坐标。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农民的心理是开放、积极和包容的,他们以热情和心血来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

然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其开放性的社会心理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传统保守的社会心理依然存在。特别是当农民遇到融入城市生活带来的诸多社会屏障时,农民保守和自卑心理就会出现。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发展模式,使得城市成为各种优势资源的聚集地。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设置、教育文化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这种城乡社会制度设置上的差异性严重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自由流动。例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并不能分享到与城市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城市房价的居高不下,使农民在城市成了无根的浮萍;等等,这些现实而又残酷的社会问题摆在农民面前时,他们感到压力、感到受歧视、感到无奈,内心又是自卑和保守的。这种社会心理也表现在他们对待土地的问题上,农民往往固守着“手里有田、心里不慌”的保守观念,将土地视为珍贵的社会资源,不愿轻易出让。

自主意识的觉醒与身份的模糊焦虑同在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主体精神的养成过程。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就是个人作为独立生产和经营的个体平等地参与市场活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投身其中,自觉得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进行生产生活。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必然带来农民社会心理上自主和自我意识的增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结构弹性的增强,农民从传统的农村社会中走出,开始自觉投入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参与社会生活事务。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性社会要素对农民的各种限制,农民不再受限于传统社会中身份、家族、血缘等先赋性社会因素的制约,摆脱了集体对自我的控制和管理,开始寻求个性的发挥。农民逐渐从农村分离出来,参与更多的社会生活,农民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逐渐扩大。他们逐渐地意识到自我价值,逐渐在市场经济中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定位,并进一步认识到追求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的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寻找赚钱的机会;有的选择发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特长,依靠科技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高科技农业,实现了率先致富;有的选择为农民服务,担任乡村干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民的自我个性得到体现,农民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主、自立、自强的现代社会人格正在逐渐形成。

但另一方面,农民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其身份的模糊与焦虑感日益显现。处于流动和分化中的农民,变动是农民生活的常态,他们不断的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田流向厂房、从西部流向东部,流动性和变化性成为转型期农民生活的特点。

流动意味着不确定,即身份的不确定和职业的不确定以及社会角色的不确定。农民的社会角色是多变的,当多重的社会角色都叠加在农民身上时,农民就会感到不适,感到身份的焦虑和恐慌。农民角色的多重性和模糊性,带来了农民阶层意识的模糊性。此外,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其职业转变与身份转换的不同步性,也加剧了农民身份的模糊性。农民缺少归属感和心理的认同感。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社会心理中的焦虑感和疏离感。

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来说,较高的入城门槛,以及尚不健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使得其在城市生活面前望而却步。农民渴望在城市中有所作为,却无法像市民那样在城市得到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各方面需要的满足,他们徘徊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对这种模糊的身份感到焦虑。②在农村,曾经记忆中的温情脉脉的乡村已经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改变得面目全非。土地被征用,房屋有的被拆迁,曾经的乡土情结被打破。他们缺少心理的坐标,他们对未来感到忧虑,茫然无措、身份的焦虑感在凸显。这就是转型时期农民社会心理的一个表现。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与现实社会中自我认同的模糊性与焦虑感同在,让无处安放的青春、无处安放的农民成为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竞争进取与盲目攀比并行

市场经济是崇尚竞争、寻求突破的经济。接受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农民,逐渐养成了竞争和进取的社会心理。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产和经营的主动权分配给了农户,每家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再也不是时期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年代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求生存的社会心理转变为求发展的社会心理。农民内在渴求发家致富的潜力被激发出来,除了干好农活,在农闲之余,农民主动到乡镇企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发家致富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目标。农民开始求新、求变、求创新、求发展、求进取。

这种竞争进取心理的发展,对于农民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当竞争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之间的盲目攀比心理就会占上风,而攀比总要有对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成为容易量化的对象,成为农民之间相互攀比的对象。这样,在竞争心理日益增强的同时,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逐利心理也日益凸显。农民就很容易陷入另一极端,即从原来的“重精神、轻利益”的生活转到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缺少价值关怀和精神追求的状态。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金钱至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由于农民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面前缺少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在逐利心理的影响下,缺少理性价值判断的农民开始陷入盲从、攀比的心理。他们认为跟着别人,总归没错。这种盲目的随大流、盲目的攀比心理,使得农民失去了个人主体对机会的判断能力,对物质利益的盲目攀比,同时也遮蔽了农民对生活其他方面的追求,使其容易陷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迷失自我。除了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外,农民的精神生活往往陷入空虚和无助,特别是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的留守人员多半是老弱病残,这些留守农民的生活状况堪忧、精神生活缺失,严重影响其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

权利意识的觉醒与现代公共精神的缺乏共存

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农民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得到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改革开放以前,受体制的影响,农民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受到集体生活的限制,农民毫无个人权利可言,在生产生活中都听命于集体的统一安排和集体的统一管理,农民没有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仅仅作为家族的一部分被感知,作为“集合类型”被感知。③农民个人的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渐从集体的束缚中走出,从掩盖在集体生活下的个人转变成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个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凸显,个性得到体现,自我得到释放。随着农民经济利益的不断增长,富裕起来的农民,其民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基层村民自治的推行,基层普选范围的扩大以及乡镇人代会制度的完善等等,使得农民在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生产经营自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个人自由参与政治生活的空间和机会。

同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农民开始有精力关心社会事务,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关注自我的公平待遇以及自我的权益维护等等。在农民的维权行动中,开始通过上访、诉诸法律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部分农民组成维权代表、上访代表等,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进行维权。在一些城市的工厂中,农民也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维护自身权利的行动。这表明,改革中的农民其现代化的维权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社会心理朝向更加现代化、民主化、公民化的方向发展。

农民个体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农民的集体意识却在日益淡化,尤其是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缺乏。现代公共精神是对原有集体意识的一种积极扬弃,是建立在对个人自主意识自觉维护的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集体精神。它既克服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重个体轻集体的弱点,同时又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精神的一种超越,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如果说改革之前的农民是生活在“集体化”的时代,那么改革之后的农民,似乎走到了另一端,农民生活在一个“去集体化”的时代,即完全的自我占据了全部生活,集体似乎成为空洞的存在。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得到了强化,发家致富、谋生赚钱成为农民生活的主要目标,而对集体的生活关心甚少。单干代替了互助合作,个人发展代替了帮扶互助,在涉及集体的事务中,农民的参与热情非常有限,除非是政府用强制措施来保障实行,这与改革之前,农民强大的集体动员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在一些农村,需要农民集体来做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等,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找不到人来干。部分农民表现出狭隘的功利性热情,对涉及他人及集体的事务,显得较为冷漠。一方面,农民希望发挥集体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农民又缺乏现代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加之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法治的不健全,乡村的公共治理陷入困境。

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治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意识。同时,在农村社区生活中积极培育农民的集体协作、团结互助等新型的公共精神,使得农民在追求自身利益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维护集体的公共利益,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变迁中,现代性的社会心理与传统、守旧、落后的社会心理交织在一起,既有积极的,如自主意识、民主精神、竞争意识、开放心理、包容心理等;也有消极的,如盲从心理、身份焦虑的心理、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等等;既有对个性、对自我、对权利的过分追求,也有集体观念、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的日渐淡薄。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我们更需要关注农民社会心理的变化,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引导其社会心理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序1。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8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涵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娱乐心理。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新闻中他们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而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夺人眼球,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是网民“找乐”的对象。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快感往往大于审美的快感,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参与狂欢酣畅淋漓,追新逐异,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一笑了之,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自我实现心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的心理感觉。①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快感。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帖,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帖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帖子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网络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的灵魂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于是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种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的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地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且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担心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而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kurt·摇lewin)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和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地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从众心理。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的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和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到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了集体狂欢现象。

集体无意识。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方面。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性趣、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他、嘲讽他、抨击他。当网民以评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③,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于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好像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这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地受自我本能的影响,易被煽动蛊惑。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注 释: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9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涵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娱乐心理。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新闻中他们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而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夺人眼球,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是网民“找乐”的对象。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往往大于审美的,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参与狂欢酣畅淋漓,追新逐异,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一笑了之,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自我实现心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的心理感觉。①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帖,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帖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帖子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网络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的灵魂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于是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种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的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地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且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担心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而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Kurt?摇Lewin)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和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地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从众心理。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的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和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到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了集体狂欢现象。

集体无意识。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方面。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他、嘲讽他、抨击他。当网民以评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③,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于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好像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这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地受自我本能的影响,易被煽动蛊惑。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注释:

①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②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例10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1民法典正式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这在我国的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民法典的颁布会给婚姻家事领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部民法典颁布生效以后,诉讼离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法官判离会更加审慎,诉讼周期会变得更长。其中冷静期的设置,意在让双方强化经营的意识,更加冷静理智的对待婚姻当中的矛盾。笔者提醒大家,遇到婚姻中的小“病”小“伤”不要轻易弃疗,要双方配合、耐心修复婚姻系统的防火墙。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场两人共同成长彼此扶持的旅程,不在于配置多豪华,路线多奇幻,关键在互相配合、一致行动、在取经的路上共同战斗,最终斩妖除魔、修成正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的优渥环境。“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充分标志着人民至上原则,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民法典增加了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深度贴合中国法治的法典,新增了遗嘱继承人、高空抛物、房屋租赁合同以及商品房共有部分经营收益归业主共有等诸多解决民生问题,步入幸福小康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20年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民法典的颁布凸显了在为核心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山航空保支队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引导支队党员骨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做贡献。支队注重下沉,切实了解需要帮助的队员同志,各中队各班组成立党员互助小组,由互助小组组长确保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组员谈心谈话工作。不定期听取各职能单元工作部署开展情况,鼓励支持创新工作方法。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各级文件指示精神。同时深入基层调研,采取问卷星等多种方式收取队员意见建议,提升队员队伍认同感,深度剖析队伍问题。山航空保支队将持续推进各项法律、《民法典》的宣贯普及工作,保证全体队员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将法治与工作深度结合,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

建设法治社会,无论对国家和对单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实现法盛人和,使事业永葆生机活力。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3《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法典,它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给出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给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4院长从社会政治意义和理解适用的角度,阐释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院长从人格权的主要内容,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的主要变化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民法典》的变化和适用,帮助了我们更加全面、统筹、深入学习贯彻《民法典》。

学习后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维护了人民权益,大到国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个人信息保护,标志了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回应了社会关切。此次授课,也为下一步在法庭裁判中的适用提升了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