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4 10:42:58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1

[作者简介]王忠伟(1977- ),男,河南商丘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高职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69-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和精湛方面,更应体现在掌握技能的人所具备的人格精神内涵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大力进行示范性建设,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出现了部分高职学生就业情况好于本科院校学生的情况。但是,在人格精神方面,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不足。其中重要的一项为团队协作能力欠佳。笔者经过多年的毕业生回访及用人单位走访,在提取诸多专业能力要求外发现,团队协作能力是企业提出的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这一能力直接影响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业绩。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环节。

一、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是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一些技能、知识乃至气质上互补的人员,为达到一个相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共同担负责任的一种小型群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团队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团队协作的出发点是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成就,核心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协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高向心力、高凝聚力、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协作的前提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特长互补保证了成员共同成长、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明确的协作意愿和清晰的协作方式是团队协作的动力。团队协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能合理优化团队人力资源,通过不同岗位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团队管理,没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协作精神。

二、高职学生的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为“90后”,在自身素养上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1.思维有理性,个人兴趣广泛。在目前信息量巨大的时代,“90后”通过各种媒体、网络等介质,接受海量的、没有进行合理筛选的信息,这促使他们思想早熟,过多地沉积了对各种事物的各种认识。由于经济水平及家长文化水平的提高,“90后”的教育从婴儿时期就被关注。但是,由于高职生源中农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例,造就了一批“90后”成为留守孩子的命运,虽然爱好广泛,但不一定能被正确引导,在学习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要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比较注意个人兴趣的培养,但对于如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模糊的认识。

2.自我意识强,缺乏自律精神。“90后”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具有强烈的自我展示意愿,期待被认可、接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并急于成为活动的焦点或核心。但是,对于活动中出现自身不能达到或者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求时,会选择逃避、不配合的消极态度,不能很好地处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挫折,不能很好地通过积极努力获取,虽然不成功但具有积极意义的进取过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自律精神。

3.责任感较弱,缺少远大理想。“90后”青年社会成长环境处于多元化阶段,他们必须在各种文化中进行甄别、选择,找出自己接受的社会知识,在目前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过早地承担了社会的一些元素,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责任意识淡化,急于融入社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他们共同的认识,加上目前就业状况难、生活成本高、房价高的社会情况,使得他们在步入社会前就变得很现实,幼时远大的理想好像是一个美丽的通话。但是,缺乏远大的理想往往会造成年轻人缺乏应有的朝气和锐气,缺乏“敢为天下先”的霸气。

三、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法

针对“90后”高职学生特点,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会使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更好地为一线企业、事业做出贡献。下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谈谈笔者的看法。

1.项目化课程实施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高职院校近年来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普及的是“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项目或者产品为载体,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围绕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使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项目贯穿教学内容,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根据项目的真实实施环境、人员、方法组织开展,实施的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二是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按照不同的职员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合理划分项目任务;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是教师考核、小组考核、组内人员相互考核完成项目的考核。在整个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组建小组,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扮演不同角色的项目工作人员根据项目实施要求积极协作,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组内成员除学习专业知识外,也增长了团队管理、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

2.自主项目实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课余时间通过自主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某一专业能力,还提高了交叉专业问题处理的能力,培养了项目负责人的团队管理精神及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2013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外事处与院团委首次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个项目均有一定的经费,48个学生自主项目立项。参与自主项目的一位学生说,团队管理真是一件难事,团队成员在完成项目申报时甚至提出将项目直接划分为模块,每个人单独实施完成;项目组成员讨论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四五次会议沟通才能确定。然而,团队协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实施及成果。当然,自主项目的实施还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干预,以便能使项目保质保量进行,不至于半途而废。在各专业的业余课程小组中,学生忙于完成各种自主虚拟项目,虽然一些项目因各种各样团队协作的问题而中止,但是,他们还是学到了许多无法从课堂上学到的人际沟通、团队管理、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

3.学生社团的课余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社团是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社团活动内容既有兴趣性又有务实性,既关注科研又注重社会。要进行有效的社团管理,通过社团内部、社团之间的协作,取长补短,让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共同努力完成某些活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每次由社团成员参与不同的社团活动,需要组织人员完成活动中不同的工作任务,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协作,为完成社团活动而共同努力。社团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的能力特长,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学生互相协作。日常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社团成员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进行团队协作教育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4.运动项目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拓展训练来源于国外,强调体验式学习,对增强团队意识具有很好的效果。拓展训练多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在突出团队意识的背景下,使参与者获得身体与心理上的触动,使他们能够从心底切实体会到团队协作以及团队工作方式的重要意义。通过兄弟院校走访时得知,一些兄弟院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开设每周一次的拓展训练活动,包括开展以团队协作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中将学生划分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定的任务。在拓展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任务的完成需要组内成员共同的智慧与共同的目标。所以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积极、主动地配合团队内其他成员进行活动,并学会如何计划任务的开展、如何与团队同伴合作以及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资源,学会在冲突中进行协调、规划等。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增强自信心,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团队的作用,提升自己对团队的责任心;学会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会关心、欣赏团队成员。通过拓展训练让团队成员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5.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活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生产劳动、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人际交流、团队协作知识。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团队为管理组织,无论是志愿活动或者公益活动,还是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实习,任务的完成依赖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团队成员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学会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最大的收获。组织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就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目前“90后”学生中,关注他们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关注他们的社会能力,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提升。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将各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方法融入整个课程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关心团队成员、关注团队任务的实施,提升其责任心,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打造完美的“90后”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英娜.高职教育文化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13(3).

[2]戴昌均.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秦霞,李志斌,陆建澄.90后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与网络影响分析及建议[J].学海, 2012(6).

[4]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2

当今社会活动日趋需要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社会需要具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体育的概念已经从使人“身体健康”演变到使人“身心健康”,体育运动更是已经从追求比赛胜利演变到获得全面发展,通过比赛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培养个体之间的团队精神。

1 团队精神的概念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

2 团队精神组成的要素分析

2.1协作意识是团队精神的前提条件

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及集体荣誉感等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是团队精神形成的前提条件。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一个团体中的个体为了团体的利益齐心协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共同努力,达到团队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体现个人的社会利益。

2.2制度建设是团队精神的形成基础

团队的形成和个体的发展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章制度,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约束,团队精神就无法形成。因此,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对每个团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制度可以规范个体行为。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个体优势的正常发挥。

2.3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协同合作是通过在团队中的行为,个体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的互补。这是团队的一大特色,因为个体是具有差异性的,同一团队中不同个体在对事物的认知、掌握的知识而进行的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都不一样,同时,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区别。显而易见,在团队中,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发挥个体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2.4形成凝聚力是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

一个团队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的重要标志。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鼓励所有成员为之奋斗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个体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来自于团体成员的内心动力。在团队中,他们会表现的更主动、更积极;同时,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源于个体之间共识的价值观,个体通过在团队中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形成彼此信任,敢于承担责任,愿意奉献自己等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 团队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的形成途径

笔者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来讨论体育运动塑造个人团队精神重要途径。

3.1团队精神是群众体育的一大特色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支出,群众体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理发展上说,人民群众通过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来增强身体健康;从心理发展上来说,群众体育则承担着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换句话说,各种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既培养了人的身体素质,也塑造了人的心理素质。诚然,体育锻炼手段使得锻炼者知、行统一,一方面,塑造了锻炼者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通过体育活动形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的参与能力。

3.2团队精神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素质

在竞技体育领域里运动员既能展示体育才华、组织能力,又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品质和拼搏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作风和战斗士气、凝聚力和纪律性等内容的综合反映,也是团队上下精诚团结、增强凝聚力、建设良好集体的基础。它标志着团队成员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方面的有序化和一体化程度,具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3.3团队精神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

学校体育教育具备与其他教育不同的教学情境,在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身体和心理同时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是学生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特点,学生通过长期的体验去认知团队精神。例如,各种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军训、郊游,都可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未来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的社会,是一个比现在更需要团队精神的社会。体通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途径,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参与团队活动的能力,切实有效地使受教育者达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黄冬梅.谈如何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 [J].成才之路,2011(2).

[2]王科.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J].辽宁教育行政院学报 2005.4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3

团结协作是指在共同的规范和目标指引下活动的群体[1],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从而完成共同的目标和计划,达到成功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培养中专生的团结协作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可起到如下有利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美德;二是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计划,彰显团队的力量;三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中专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原因

1.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长辈对他们千般关照,万般爱护,一切都服从他们的意愿,这使他们诸事以“我”为中心,心中根本容不得他人,缺乏谦让和宽容,更谈不上合作与分享。

2.个人性格是造成学生忽略团结协作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过于内向的人,常常因为自我封闭而不善或者不愿与外界交往,从而形成孤立的局面,导致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3.成长环境是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另一原因,家长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从而拒绝与他人合作交流。

4.教育制度,许多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灌输给学生一种独立的处事风格和观念,任何事情都要独立完成,让学生错误地认为与他人协作是一种不独立的表现。

5.观念极端,误把团结协作理解成拖累与负担,拒绝对较差学生进行学习援助,对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没有合理的认识,不能正确看待团队协作取得的积极意义等。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专生团队协作的方法与措施

1.应用体育团结游戏,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乐在其中。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是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身心的发展,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安排游戏创设具体而形象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改变课程的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能提高练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于娱乐的要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如“世纪列车”游戏,为学生营造了快乐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凝聚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培养了中专生协作的意识。

2.运用比赛合作方法,加强竞争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的比赛合作方法,可以使中专生发展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加强竞争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积极心态,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拼搏。如长跳绳比赛,要求同跳的速度协调一致,听指挥的节奏,而不能争先恐后,这样可以培养学的兴趣,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在比赛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潜能,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团队课堂教学

培养中专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需要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懂得团结协作的意义。如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各种运球与投篮相结合的不同练习环节,引导学生在球队中的配合、协作,才能使全队具有整体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练习,使中专生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掌握篮球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训练,体会团队精神,注重培养团结协作,懂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加强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中专生大多处于成长的青春期,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不足,渴望表现自己,却又担心在度与量上把握不清,因此畏手畏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强调以体育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注重学生的人格,实行民主教学,在适当的时机以鼓励的方法,建立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投入新的学习和实践,而且能引导学生尊敬教师,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优、差生之间,应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隔阂和障碍,彼此一同学习,优生带头发挥群体的力量,鼓励信心不足的同学,在相互勉励中坚定彼此的友谊,携手进步,以合作的态度、协作的精神去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使他们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批评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6日

知识创新已成榫龆ㄆ笠捣⒄骨熬暗墓丶要素,并日益呈现出前瞻性、集成性和动态性,而传统的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创新方式却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寻找一种新型团队运作方式就显得迫在眉睫,知识协同团队便应运而生。因此,本文将结合知识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其实际活动的开展提出管理建议。

一、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机制内涵

知识协同团队是以知识创新和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以知识、人和内外部环境的自身特性及交互关系为依托,以团队成员在协同意愿和协同能力高度统一下开展的一系列协同活动为动力,以团队协同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及重构过程为表现形式的创新性组织,其运作机制是协同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运作与相互影响机制的统一。

协同目标从根本上规定了知识协同的性质、方向和主要内容,它既是企业战略愿景的具体表现和团队成员的行动指南,又是协同过程的开始环节。知识协同团队有三个主要目标:对内外部现有知识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打破现有知识框架的束缚并实现知识飞跃、提升自身协同意愿和协同能力,分别对应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和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其关系是螺旋上升的,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协同目标体系,并在协同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乃至重构。

协同目标体系的构建与进化要靠团队成员心智模式共享来实行。心智模式既是一种基于个人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又是一种个人特有的知识结构、理论结构或理解系统,它帮助团队成员形成关于所处环境中有关任务、设备、工作环境、关系和情景等知识的有组织的理解和心理表征,以此形成对团队任务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可见,共享心智模式作为团队成员构建协同目标体系的关键活动时是当之无愧的。

知识体系构建与运作的本质是团队成员在协同目标的指引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某些方式来实现知识的整合、创造与知识体系优化,其核心是团队成员的知识交互与创造活动。知识交互与创造包括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两种。知识共享是团队成员通过各种沟通媒介和交流方式来相互转移其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活动,它是知识转移、吸收以及创造的基础。组织学习是一种在由社会制度形成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学习的社会过程,它不仅使信息、观点和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使创造性思想贯穿于组织内部管理及运营实践中。此外,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必然与外部环境发生人员、信息和知识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输出了知识成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团队内部目标/知识体系的优化及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这两种活动是推动知识协同运作的根本动力。

协同过程既是协同活动的表现形式,又是导致协同团队从渐进式创新向人与组织协同发展的直接诱因,它以时间为量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是协同过程的主体,其实质是由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推动的知识碰撞、融合、创新及以此为基础的知识体系重构,故笔者将协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目标确定、知识融合、知识创新及知识重构。当然,知识协同过程不是线性的,协同目标为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提供指引,进而推动知识在越来越深层次上进行融合、创造和重构;知识融合、创造和重构又使团队成员更深入地共享心智模式,促使协同目标由渐进式创新向突破式创新乃至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进化。可见,协同过程的实质是协同团队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优化,并最终获得知识产出和人的发展的综合体。

二、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机制的耗散结构特征

企业知识协同团队是一个复杂的新型动态系统,该系统的运作机制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耗散结构理论侧重分析开放式自组织系统的特征和演化路径,与企业知识协同团队的运作机制内在契合。耗散结构指的是一个处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演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态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被称作耗散结构。与耗散结构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负熵”,它是使系统趋向有序的一切因素的总称。负熵只能通过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引入,系统若想长期耗散结构就必须保持系统开放,就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流。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存在随机涨落,它们是使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协同团队的开放性社会系统特征方面,远离平衡态主要体现在其知识结构和知识分布方面,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协同活动方面,而随机涨落则表现为协同过程的阶段性,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一)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的开放性与熵减机制。开放性是耗散结构形成和存续的根本条件,它保证系统不断从外界获得负熵为系统的有序进化提供条件。企业知识协同团队具有开放性的原因是它与外界环境存在密切的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源联系。开放性必然导致以下两种结果:首先,负熵源源不断地流入;其次,外部环境倒逼团队成员提升协同意愿,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开放性和由此导致的总熵值减少是团队形成耗散结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随机涨落和突变得以发生,知识协同目标得以实现。

(二)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的远离平衡态特征与互补机制。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体现了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它是发生随机涨落和突变的必要条件。知识协同团队的远离平衡态特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首先,显性/隐性知识分布不均衡,显性知识一般以文件形式为所有成员共享,而隐性知识往往分散于各成员心中;其次,每个人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性质不均衡,这通过“术业有专攻”表现出来。不均衡性导致团队知识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既对知识的相互碰撞、渗透和融合提出要求,又为其提供了条件。团队成员在知识性质和分布远离平衡态基础上,通过协同意愿和协同能力的互馈与互补达到心智与能力高度统一,为从渐进式创新向突破式创新和人与组织协同发展的逐级演M奠定基础。

(三)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的非线性与驱动机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系统各要素通过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使其关系向网络化演变,在该网络中会产生要素总体功能的整体倍增,它是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的根本动力。企业知识协同团队通过共享心智模式、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使目标、知识和环境要素构成一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在该网络中,知识在目标体系和环境要素的影响下,通过相互碰撞、渗透及融合来实现功能上的耦合,并在耦合中完成整体功能的倍增与体系的重构。反过来,知识的碰撞、渗透和融合又反作用于目标体系和环境要素,推动它们向更高级的有序结构进化。

(四)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的随机涨落性与触发机制。随机涨落是系统受到随机扰动时发生的对现有状态的随机性偏离,它通过对系统整体的对称性造成长时间的破坏促进系统结构有序演化,它是系统内外部各要素结构和相互关系从混沌向有序演化的表现形式。随机涨落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才能放大为巨涨落,当随机涨落的幅度突破阈值时,系统内各要素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形成一个新的、更高级的有序结构。企业知识协同团队的随机涨落性体现在协同过程上:首先,协同过程具有鲜明的随机性、动态性和阶段性,这符合随机涨落产生、放大、触发突变以及系统向更高级有序结构进化的总体规律;其次,受协同活动及负熵的共同影响,团队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各子要素不断偏离原有状态而形成涨落;最后,由于协同活动和外部环境影响的自发性和复杂性,这些涨落是随机的。可见,随机涨落的产生、积累和放大是触发企业知识协同团队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发生突变并向有序状态(耗散结构)演进的直接诱因。

三、管理启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团队化知识协同运作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1)协同团队的开放程度和引进负熵的能力;(2)保持各协同要素远离平衡态和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洞察力;(3)团队成员综合运用协同方法开展协同活动的能力;(4)随机涨落的制造能力和诱发突变的能力。因此,对企业知识协同团队运作的管理必须在团队成员和企业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挖掘混沌运动背后隐藏的确定性秩序,并以此为指引,为协同活动的开展构建良好的管理体制。

在自我管理方面,团队自身应当做到以下五点:首先,秉承开放包容的形态,并时刻与外界保持紧密的资金、人员与知识交流以推动负熵的流入,为团队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有序化演进提供支持;其次,重视人、知识、环境的不均衡性,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互补与协同,以使团队始终保持远离平衡态;再次,在开展协同活动时应注重综合运用非正式交流和内部交流平台、数据库、知识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促成心智模式和协同方法的共享,以便于更迅捷地制造随机涨落;第四,保持思维活跃性,勇于对现有协同目标提出质疑,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最后,还应及时消除不利于知识体系形成和创新的因素,强化有利因素,以此来实现对随机涨落方向和强度的控制,并不失时机促成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突变。

企业管理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及时捕捉外部信息、引入技术和人才、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积极寻求跨组织合作的机会,以便对负熵的引入和流向进行调控,为协同团队保持开放性提供条件。其次,采用一切方法提高团队内知识的条理性和易用性,以保证协同团队远离平衡态,如以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消除团队成员的心理壁垒和知识壁垒;成立“知识守门员”团队,专门负责外部信息的获取、企业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的管理;提倡平等互惠与适度竞争良性共存的组织文化等。再次,改进管理手段,如适当的利益分配政策、对知识成果的保护、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平衡以及提供条件使团队成员参与协同决策等手段的运用,以此提升团队成员的协同热情,并使其保持对组织的忠诚。最后,加强对协同团队运作过程的动态监测和指导,并应对协同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还应利用企业知识库,及时对协同团队的创新成果进行编码和存储,以此来促进随机涨落的放大及突变的产生。

主要参考文献:

[1]Van Leijen H,Baets W R J.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reengineering knowledge-intensive processes[C].System Sciences,2003.

[2]王慧.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协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20.9.

[4]张中会,屈慧琼,万建军.论复合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协同[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

[5]李林英,刘平青,孟凡臣.图式,心智模式及其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

[6]吕晓俊.组织背景中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2.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5

一、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概念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一群蚂蚁可以搬动是它们身体体重几百倍的东西,就是团队合作的能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最能够体现团队合作。

二、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对学生作用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全体同学队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同学(队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同学(队员)身上得到落实。例如:进行冬季长跑,将班级的总目标确定好(多少距离),再分解到班级的每位学生,每天每名学生完成或超额自己的目标,就使得班级离总目标越近,更好地完成目标。我校进行冬季长跑就利用了象征性长跑这种方法,保证了每名学生有目标,每班有目标,全校有目标,并在协作下顺利完成。

2.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同学(队员)在一定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在教学中进行小组探究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由组长(或体育骨干)率领,分工协作共同掌握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练习,使得学生在组长(或体育骨干)的带领下集中一致完成任务或取得优胜。

3.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同学(队员)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同学(队员)看齐。这样通过同学(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同学(队员)的尊敬。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骨干不仅可以展示自己优异的运动技能,得到自信,而且可以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协作,使得大家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控制功能

同学(队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同学(队员)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同学(队员)行为转向控制同学(队员)的意识。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控制能力,只有每名同学合作一致,才能使得队列协调一致,整齐划一。

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如果学校能很好地重视学生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增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交际,更能促进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如我校每年举办的田径、足球、篮球、冬季三项、象征性长跑、趣味集体、乒乓球、广播操项目等比赛。通过举办各项体育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团结拼搏,集体荣誉感加强,使得团队精神得到体现。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适应、交流的能力,使得团队精神得到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懂得合作。

参考文献: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6

高校协同创新团队是汇聚不同单位成员,具有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样化功能的松散型合作共同体。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高校自身,且平时多在原单位工作,长期接受本单位文化的泽被与浸润。因此,在一般意义上认识和揭示不同“出身”的团队成员原有的组织文化溯源,是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认知前提。首先是团队中来自行业企业人员所据有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企业是从事经济与劳动性生产供社会消费的生产组织,企业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发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应有意蕴,继而深刻影响与塑造企业员工的知、情、意、行。具体说来,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竞争与认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者生存法则是令人深刻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应效益,效益不佳,必然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而企业的倒闭,又必然殃及池鱼,员工也逃脱不了下岗的厄运,民营企业更是如此。为促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上下理应拧成一股绳,全体员工能围绕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基于此,企业通常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认同文化,帮助员工营造强烈的归宿感,促使员工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二是合作与协同。企业是个复杂巨系统,由产品开发、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流程构成,流水线作业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带来的将是企业整体效益的下滑。企业的整体性发展机理,要求培养员工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不断强化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协同意识,促使他们既能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同时又本着相互负责的态度,注意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三是服务与沟通。企业的效益既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有关,更与消费市场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息息相关,因为生产出再多的产品,卖不出去终究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鉴于此,企业通常秉持客户至上信念,强调员工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精神,而优质的服务又是建立在员工与客户无障碍沟通之上的,良好的沟通意识显然也是企业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育的基本内容指向。其次是团队中来自各级政府行政人员所依托的行政文化。政府是营造、分配权力以达到社会价值期望的政治组织。行政文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潜在却深刻地影响着行政人员的思想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支配着政府公务员的行政管理活动”[2]。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行政文化既蕴含了传统行政文化的某些元素,又有近现代输入的西方行政文化和建国以来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成分。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权力与等级。这主要是传统行政文化的惯性所致,长期在中国行政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官本位”文化强化等级观念,推崇权力至上,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这种文化经理论论证、艺术渲染和专制制度的养成,已成为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即便在当前,依然是渗透在行政领域中的重要文化特征。二是秩序与规范。政府是社会强力机构,为确保政令畅通,行政机构重视打造稳态、确切的政治秩序,以实现有效的上传下达。当然,秩序的形成,又是靠相应的规范来保障和实现的,因此,行政人员通常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纪律观念,在照章办事的行为指向下,他们养成较为稳健的办事风格,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行政工作。最后是团队中大学教师所固有的大学文化。大学是借教育文化或表意活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模式维持组织,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学术文化,这是一种以真理获得、知识创新、高深学术传播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类属。大学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知识的创新和传承为核心的观念文化。众所周知,认识论哲学是大学的本源,大学向来就是发现真理与讲授高深学问的地方。虽然近现代以来政治论哲学的崛起与大学产业性特征的凸显,促使一些大学教师“从传统的学者身份转变为学者与学术资本家或学术创业家兼具的双重身份,他们不仅生产知识,同时还从事贩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事情”[3]。但无论内外部环境如何变幻,大学作为知识高地、思想智库、文化源泉的坐标始终没有动摇,大学教师整体以知识创新及知识传承为主要责任的研究者和教育者身份和意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以学与研的自由为取向的行为文化。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思想的自由对于科学和艺术是绝对必需的,因为若是一个人判断事物不能完全自由,没有拘束,则从事科学和艺术,就不会有什么收获。英国学者密尔也曾在《论自由》指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土,我们若不再度力主精神自由,我们就不能期待什么新的进步了。在大学办学活动中,自由是大学实现知识创新的必要前提,“任何对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窒息,必然会使任何创新的欲望只能来也如潮,去也如汐般地扼杀在萌芽状态”[4]。大学教师专业活动的创新性指向,促使大学教师比其他社会组织成员更注重和追求教与研的自由。综上所述,高校协同创新团队中不同出身的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溯源,这些价值取向、行为表现、性质特征各异的文化类属,均是对应组织继承传统与适应内外部环境变迁的结果。不同的组织文化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体上并无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之分,大学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文化的交相辉映,构成了高校协同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二、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应有文化意蕴

协同创新团队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产生的跨部门新型组织机构,相比较大学内外的传统组织机构,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因其成员空间分布的弥散性,多被视为松散型、符号化的联合体,但事实是形散神不散,仍具有实体组织的三个基本属性[5]:即,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以提高办学水平为高校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6];有分工和协作,建有协作平台、项目组等内设机构,既相对分工,又强调合作;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对成员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换言之,协同创新团队具有鲜明的组织属性,组织文化建设是其作为组织成长的重要内容和维度。从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性质、历史使命进行逻辑推导,其文化建设应确立以下发展取向。

1.创新至上、协同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团队核心价值观是观念文化的内核,“是团队宗旨的依据和出发点,也决定着团队伦理道德的产生及其基本倾向”[7]。团队核心价值观包含团队发展愿景、团队运作精神准则等反映团队本质及追求的内容,能回应团队是什么、怎么做等基本问题。“创新至上”诠释了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性质,其根本任务是创新,基于服务社会导向的大学变革背景,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创新追求应强调学与术的并举,以学之创新作为术之创新的前提基础和理论源泉,以术之创新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协同为本”,则明晰了高校协同创新团队运作的基本精神原则,不同单位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协调、配合,是保证高校协同创新成效的基本路径和关键所在。

2.尊重差异、彰显个性的行为文化表现

尊重差异,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一统化的刻板行为文化和行为要求,只会泯灭人的创新灵感和求异思维。如前所述,高校协同创新团队中“出身”不同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行为文化表现,这种差异性是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天然”财富。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适应团队不同运行环节对行动者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特定要求。因此,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行为文化建设,并非促使每一位团队成员摒弃原有的文化渊源,进而创造一种全新、一统化的团队行为文化,以形塑每一位成员具有高度一致的、稳态的行为表现。真正的创新应来自于人的差异以及他们概念的差异。应然的高校协同创新团队行为文化须尊重和允许差异,促使团队中的每个人学会倾听和理解差异的价值。彰显个性,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更高层次的行为文化要求。这里所说的个性,包括个体个性与组织个性。前者突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具体的个人、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可替代性。个体个性是每一位团队成员能否具有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并在真正意义上实施创新行为的心理基石。后者意指在协同创新团队内部不同平台、不同项目组因任务分工差异,应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文化彰显,但这种富有个性的组织行为文化既非异类文化,也非孤立的行为文化,而是以协同创新为指向形成的相互融通、有机衔接的行为文化类属。

3.强化规范、保障自由的制度文化特征

规范性是制度的本质属性。借助准则制定,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制度得以发挥约束人们行动的功能和作用。高校协同创新团队需要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强化规范性,借助制度明确目标任务与团队分工,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团队成员的行为都是在团队共同目标下的责任行为,进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正常健康运行。创新需要自由,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创新精神。综观人类发展史,“但凡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时代,都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亦即人受束缚相对较少,人的解放程度较高的时代”[8]。大学原本就是相对自由的学者的团体或集合体,松散与个人主义是大学的重要表征。在大学,个人的独立性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个人的首创性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内部,有自由才会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差异的交汇处,才能发现通往创新的起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制度文化建设,同时强调规范和自由并不矛盾,正如洛克论述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所言: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规范之于自由也是如此,它可以保证人们做其应该做的事。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制度文化所强调和凸显的自由,意指团队成员在特定的目标指向之下,能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开展教学和研究,自由地选择助手,自由地支配时间,等等。

三、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文化创新策略

统一性,即强调以团队目标达成为指向,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团队成员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多样性,即以团队分工协作为指向,以不同平台、不同项目组、不同成员原有文化基础为依托,营造具有多样性与适切性特征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

1.以文化传播为路径锤炼团队共同核心价值观

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共同核心价值观有两层含义:一是形成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基本哲学问题的共识;二是形成对特定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应然愿景、基本运作路径等基础性问题的统一认识。团队领导是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团队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和提炼、内化与弘扬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团队领导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问题形成正确、系统、全面的理解,从而在一般意义上明晰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价值追求、现实定位和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团队领导要依据自身协同创新团队的特殊性,从该团队的内外环境出发,从团队发展的适应性、个性化视角出发,把特殊性和一般性相结合,精心选择核心价值标准,进而形成该团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其次,一个团队共同价值观的真正确立,并非简单的内容选择或文字材料呈现,而是要看团队成员是否建立了思想上的高度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专业行为。由此,团队领导要以内、外层面的文化传播为基本路径,多方营造彰显团队核心理念的舆论氛围,以深刻影响和内化每一位团队成员。对外,团队领导要主动联系各类新闻媒体,利用新闻媒介充分展示和宣传团队核心价值观;要把团队网站建设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不断呈现、描绘和介绍团队的应然图景。对内,要加强文化软环境引导,借助座谈会、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方式与团队成员进行心灵沟通;要重视文化硬环境打造,借助工作环境的布置形塑和彰显团队的精神灵魂。

2.以融合共生为思路培育和而不同的行为文化

生物学意义的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以融合共生为思路培育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行为文化,一方面强调团队内部不同平台、项目组的行为差异和行为个性,要求通过明确分工,促使不同项目组成员独立地从事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强调不同项目组、不同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性,他们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目标指向一致的专业行为共同体。具体而言,需突出以下行为文化建设要求。一是要重视培养为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团队的责任就是个人对自己以及对别人所做的真诚的保证,这种保证奠定了一个团队承诺和信任两个方面的基础。团队领导应想法设法,促使团队成员珍惜共有的责任,鼓励相互负责。二是要鼓励不同团队成员的彼此文化交流。借助各种高效、深入的交流活动,促使不同成员认识彼此工作的思路和习惯。彼此的熟悉和了解,既是实现不同团队成员之间有机协调、密切配合的前提条件,又有助于在不同话语系统所引发的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三是要注重发挥不同组织的行为文化优势。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运行,涉及基础研究、市场调研、教育教学、应用转化、产品开发等诸多环节构成,不同环节对行动者的行为及其文化有不同要求,而依托不同单位的项目组在行为文化上又各有特点。因此,团队领导要点好“鸳鸯谱”,在任务分配时注意扬长避短,让不同平台、不同项目组干其能干的事,如发挥行政人员严谨的行为文化特点,促使其在团队决策咨询、团队组织管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任务;发挥行业企业人员长于服务和沟通的文化优势,安排从事需求调查、成果转化等与市场紧密联系的相关工作。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7

如,市本级和各县(市)都成立了门球队、象棋队,每年定期举办全市性的和门球比赛,已连续举办了25届老干部门球赛和16届老干部赛;再如老干部书画组织不仅各地都有,而且参与人数也最多,达305人。

近年来,全市老干部活动团队在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带动老干部文化养老、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和老有所为发挥正能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老干部活动团体协会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认可和赞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老干部活动团队的建设发展和作用发挥与老干部工作的要求,与广大老同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从全市老干部活动团体协会组织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并多样化,这就对老干部工作部门、老干部团体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说,老干部活动团体协会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为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老干部活动团队建设的好坏,活动开展的优劣,前提是正确引导、积极扶持和组织领导。因此,各级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老干部队伍稳定、发挥老干部思想政治优势和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老干部团体协会建设,尤其是老干部活动团队建设,老干部工作部门领导要切实关心、支持、促进老干部活动团队的发展,努力提供必要支持;活动中心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努力改善活动学习条件,为团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理顺体制,有序发展。老干部活动团体协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和老干部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需要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领导协调机构和老干部活动团体组织管理机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理顺老干部活动团体体制,实现整体联动、规范管理和有序发展。如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老干部活动团体要求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并予以监督;隶属于市、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活动团体,由各地活动中心予以管理。

3、健全机制,规范运行。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干部活动活动团体协会管理制度,使活动开展更加有章可循。要加强老干部活动团队组织能力建设,做好活动团队会员发展吸收工作,比如老年大学老干部学员、机关退休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等等。注重宣传引导,壮大团队规模,鼓励老同志参与团队自身管理,做到管理工作规范化、活动开展制度化,服务保障优质化。

4、增强功能,激发活力。要把握好统一与分散相协调、集中与特色相结合、兴趣与力行相适应的的原则,不断增强老干部活动团队的组织功能、活动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在活动形式、载体设立、需求满足和扩大参与面上下功夫,支持和激发活动团队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努力打造具有各自特点的活动品牌。如在现有活动团队平台基础上拓展并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建学习平台,使团队活动和学习显得更加精彩,以活动促政治待遇落实,丰富充实晚年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促进老干部工作的新发展。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8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建设离不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创新力、凝聚力的培养,一个成功高效的团队成员首先是组织中的一员,然后才是团队的一分子。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油田企业体制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工作不能简单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模式,必须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时代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管理体制,能否培养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我们工作成绩和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标准之一。为此,在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团队精神的认识

第一,在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团队成员把团队当成“家”,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奋斗。团队成员极具团队荣誉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团队与其成员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共存共荣。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员工的团队精神培养,培养员工忠于祖国,以忠立德,忠于长庆,忠于石油事业。

第二,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团队成员彼此间利益共享,相互宽容,彼此信任。在工作上互相协作,在生活上彼此关怀。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凝聚力强,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

第三,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全心投入。团队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成员参与管理、决策。团队成员在处理团队事物时尽职尽责,充满活力,洋溢热情。工作中,要使员工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观念。要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遵循企业理念,从而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趋向集团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与人交流与合作。从发展的观念看,没有形成团队协作,不可能获得成功。

企业员工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精诚团结,善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工作,发展事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善于与人合作,到头来只能是走更多的弯路,影响事业的发展。

油田企业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就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合作精神,逐步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改变单纯的个人奋斗、追求自我价值行为。将自己融入团队之中,变“单干”为“群干”。在长期的与人协作、配合工作中,增强合作能力。拥有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胸怀。在实现团队利益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价值。

长庆油田走过的是“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三十五年,是敢于创新、不倦追求取得丰厚佳绩的三十五年。今后,长庆油田将继续承担中国石油战略接替的重任,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了早日实现新跨越,必须执着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崇高使命,做到善于创新,善于开拓;切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悟性思考,理性实践;要戒骄戒躁,稳步前进。

四、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职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要将团队精神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使所有职工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我们采油作业区是个以原油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的单位,工作性质要求职工具有团结协作素质,所以说培养团队精神是有良好的基础的。因为不论是设备检修还是故障排除,都要求大家统一行动,配合完成作业。特别是在新井抢投、管线处理工作中,人员指挥调集、工具配备清理、人员装备到达现场、配合施工等更是体现出各部门、各班站的协调工作能力。QC小组活动开展也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一个项目的开发、研究、制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凝聚集体的智慧,最后才能实现目标。不光在生产上强调团队精神,其实在工作之外也能体现团队精神。每年工会举行的篮球、乒乓球比赛,都能体现出团队精神。场上队员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没上场的队员都为之助威,鼓励支持,做好后勤供应。应该说,团队成员取得成绩时,可得到承认和肯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也能从集体中获得帮助和安慰。

五、作业区团队精神的现状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9

有关团队精神的演讲稿范文参考一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是团队精神,所谓的团队精神就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众所周知,1+1是等于2的。那么,我们的团队呢我为什么说1+1大于2呢?因为这其中的每个1都是充满团队精神的1,如果一个集体、一个机关、一个团队,我们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团队精神,那么,这个集体、这个机关、这个团队就一定是个和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工作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这难道不是1+1大于2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举一个例子,现在有四匹千里马和四匹笨马各拉着一辆马车,四匹千里马朝着四个方向用力拉,四匹笨马朝着一个方向拉,大家说哪辆马车会前进的快?当然是四匹笨马拉的那辆车快,四匹千里马拉的车要么原地不动,要么向着其他的方向跑,就算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也会慢的跟牛一样,两个马团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就是看有没有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块使的东西,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现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狼的这种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打败强大对手的现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向狼群学习狼的团结拼搏,和谐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而这种群体的力量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团队精神的体现。同样,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每个团体成员就要像狼一样团结协作,就是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清楚团队目标将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明确个人的角色和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出所能达到的利益,这也是团队存在的意义。团队成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甘愿为了团队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大家分工合作,相互关心,以快速敏捷的运作有效地发挥角色所赋予的潜能是团队精神的具体表现。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以为你什么都行,离开团队,你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要以为你什么都不行,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团队精神是企业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企业不懈追求的永恒理念。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有关团队精神的演讲稿范文参考二

大家好!

中国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谱,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今天,随着市场规则的日益规范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靠什么?靠企业家的个人英雄主义?靠少数人的单打独斗?不,那已经是夕阳挽歌,风光不再了!

因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好,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竞争!今天,齐都药业在药品行业中遥遥,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追问,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我们应该发扬些什么?我们应该记住,为了齐都药业的发展披荆斩棘,殚精竭虑,奋战在一线,保质保量;我们应该发扬团队协作的战斗力,团队协作的精神。翻看当代企业的荣辱兴衰史,我们不难发现:一千个不成功的企业可能有一千个不成功的理由,但是一千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上下同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于XX药业来说,影响企业发展的阴霾已逐渐远去,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仍在不断增长,对工作我们应同心同德,勇敢面对不懈努力。亲爱的朋友们,我们齐都药业就是一个完整的团队,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就像小溪与大海,个人只有完全融入团队,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的发展更离不开团队,只有将个人追求与团队追求紧密结合,树立与团队风雨同舟的信念,才能实现个人更大的发展!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谢谢大家!

有关团队精神的演讲稿范文参考三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中国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可是,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了!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

今天,随着市场规则的日益规范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靠什么?靠企业家的个人英雄主义?靠少数人的单打独斗?不!那已经是夕阳挽歌、风光不再了!因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好的工作!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竞争!

翻看当代企业的荣辱兴衰,我们不难发现:一千个不成功的企业可能有一千个不成功的理由,但是一千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有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上下同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海尔的张瑞敏正是运用团队力量,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带领着一个亏空147万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是团队的力量为海尔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世界企业——美国通用公司,由一个机构重叠、亏损严重的问题企业,奇迹般地崛起并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得益于它的统军人物韦尔奇,更得益于韦尔奇麾下整个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努力。

可以说,团队精神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大浪淘沙中的中茂圣源,已经站在风口浪尖之上。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追问,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我们应该发扬什么?

我们不能忘记,两年前,近400名热血青年,满怀渴望和憧憬,投入市场的洪流;

我们不能忘记,在过去的900多个日日夜夜,有多少平地高楼起,有多少荒郊变城市,有多少天堑变通途,有多少高峡出平湖!

我们更不能忘记,全公司400多名员工,有多少人为了中茂圣源的改革与发展披荆斩棘、殚精竭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有多少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奋战在施工第一线、辗转于各地市场;又有多少个家庭天各一方、两地相思,将亲情溶解在为职工富足、企业发展的拼搏和奉献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是中茂圣源人团结协作的战斗力,是中茂圣源人上下同欲的凝聚力!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从年产值几百万到近几千万,从偏安一隅到遍地开花,从名不见经传到名扬四海,中茂圣源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中茂圣源的每一次成功,都显示了中茂圣源人团队精神的力量!

这届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好,团结协作强,风气正,工作有深度、有力度、见成效。这是一支敢啃硬骨头的团队!

团队协作心得体会例10

现在的职业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关系着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团队精神是职业素养中的一种,它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这种品质是通过学习、培训、锻炼等方式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协作学习

美国洛帕特说:“一个成功的国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合作人才最多的国家。”协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是大有裨益的,能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协作学习基本上有八种方法:双人式学习,三人组成小组,小队式学习,跨小组互助学习,小组考试,设计小团体学习计划,小组间竞争和全班计划。心理学家玛瑞琳・沃特森在一本研究、评论文章中说:“给一个公平的、仁慈的、地位平等的团体的每一位能起作用的成员提供与别人一起学习的机会让其发挥作用,这是非常有益的,它教会孩子们去关注团体中其他成员,发扬利他主义精神,而其行为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自发的亲社会性。”《我讨厌数学》一书的作者玛丽琳・伯恩曾担任过任课教师,她很推崇一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互相作用的学习小组的形式。一天,她把学生任意编排为四人一组,然后告诉他们三条原则:(1)你必须对你自己的事情和行为负责到底;(2)你必须帮助向你寻求帮助的小组其它成员;(3)除非你们四个人有同样的问题,否则你不可以向老师提问。伯恩说最后一条规则是“金科玉律”。开始学生们常常需要提醒才能完全遵守,但是不久他们学会了向小组里的伙伴寻求帮助,也意识到老师只有在四个人都举手的时候才会回答这个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协作学习方法,来培养团体对个人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

二、各类竞赛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各类竞赛等都能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例如,上个月学校要开展校级英语口语竞赛,从中选拔出第一名的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推荐谁参加校级比赛?我决定先在任教班级内海选,给每个人均等的表现机会,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口语最好的一个,袁某得票最多。既然是大家推选出的,那么全班同学就要给她出谋划策积极备战,因为这已不是袁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班每个人的事。我向他们强调,袁某出去比赛,是我们集体的光荣,要齐心协力帮助她表现得更出色。第二天上课时,袁某再次试讲,她讲的内容是“猫和老鼠”。我要求班内学生在听了以后要指出其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提出优点能增强袁某的自信,提出建议会帮助她表现得更好。学生们各抒己见,优点有:声音响亮,音色优美,讲得流利,语音语调好听,等等;提出的建议很中肯,像“要放松点”,“配个音乐效果会更好”,“语速要放慢些”,“配幅猫和老鼠的图画,会更形象”,“头发要梳整齐,外表形象也重要”,真是人多力量大。后来,袁某在校级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欢呼雀跃,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也是整个团队的荣耀。

三.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浸染作用。新班的第一次班会课,我就向学生强调:“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大家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敬互爱,团结合作,在快乐和睦的家庭氛围里度过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教室的布置方面,我也注重团队精神的宣传。一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爱我班”板块,这是班级各类集体活动的剪影:有元旦文艺汇演的集体诗朗诵、集体歌舞表演照、电子实训工作照、军训演练照等。右边的白墙是心语心愿板块:贴着47颗五彩纸心(表示我们的心在一起,47人缺一不可),上面写着47位同学的心里话。左边的白墙是荣誉栏,排列着学生近期的获奖证书,既能显示出个人的才华,又意味着那些都是我们班级的共同荣誉。班级集体的奖状贴在后面墙上,六张班集体奖状一溜排开,金光闪耀,鲜艳夺目,激励着学生们不断上进。那一张张奖状,像优秀班集体,制图竞赛团体第一名,文艺汇演一等奖,男子篮球赛优胜奖等,记录着学生们成长中的故事,有泪水和汗水,有辛勤与欢笑,还有同学间身后的情谊。那些奖状,有的从一年级算起,到现在已有两年了,虽然教室因故变换过两次,但奖状依然身随,那是学生们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揭下又贴上的。“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荣”的观念已深入我班每个同学心中。

四、团体心理游戏

通过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沟通交往、心理成长、心灵成长,有效帮助班主任解决在班集体建设中面对的成功激励、合作竞争、创新拓展等难题。像解开“手链”,巧渡“小河”“同舟共济”等团体心理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与支持,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以“同舟共济”团辅游戏为例,这个游戏根据现场有的汽车轮胎数,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竞争小组,每组人数要多于16人,看哪个组站到轮胎上的人最多,时间最长。充足气的轮胎表面光滑,人站上去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多个人站上去,不仅要考虑自己不滑落下来,而且要保持彼此间的平衡,并站上尽可能多的成员,相互的照顾和协调很重要。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参与者要有很好的默契程度和协作技术。一个小组中应该产生“领导者”汇集大家的意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聚集组员间的团队合作,帮助个别成员克服恐惧心理,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面对空间的局限,后动脑筋,激发潜力,特别要提倡“一个都不能少”的集体精神,让全组成员都站上轮胎。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1)信念:“一个都不能少”;(2)团队协作精神;(3)力学中平衡技巧的运用。对极限的挑战与突破,不仅是数量多少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团队成员之间那种“同舟共济”的精神。

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成员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份子,自觉地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团队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共同提高。团队可以增加个人的力量感,帮助其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能满足个人社交、自尊与成就的需要,从而增加其信心。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