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涉外护理专业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6 20:43:09

涉外护理专业

涉外护理专业例1

学校简介

学校总共有四个校区,校本部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区,不远处就是风景秀丽的承德避暑山庄。学校共设有护理、西医士、中医士、妇幼医士、公共卫生医士、病案管理、社区医学、口腔工艺技术、中西医结合等12个专业。学校主要以护理专业为主,其中涉外护理是该校的特色专业,在校人数占护理专业总人数的60%,已经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体制完善,经验丰富。

课程设置

学校对涉外护理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强化班,针对不同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强化班主要是为毕业后出国工作做准备,因而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很高。英语课程设置分为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普通英语周学时为12学时,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精读课程采用《大学英语》教程,周学时为6学时(大专生为4学时)。泛读采用《新概念英语》,从第二册开始,周学时为2学时。听力采用step by step听力教程,周学时为2学时(大专生为4学时)。口语教材为自编教材,周学时为2学时。同时,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学校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周学时为2学时。专业英语为自编教材,目前尚未正式出版。

课外活动

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英语文化周”活动,包括英语小品比赛,演讲比赛,英语知识大赛等形式。学校对英语教学实行“月考”。每天早上专门有英语早读,英语辅导老师进行辅导,课外布置听力内容。另外,每周举办“英语角”,有外籍教师参加。

实习与就业

学生实习采取自愿选择的原则,强化班的学生在最后一年也可放弃雅思学习和英语强化,选择实习。学校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出国护士培训中心,每年招收学员300人,一期为四个月。同时面向全国招收学员,专门负责雅思培训和出国护士培训。雅思教学采用新东方教材。80%经过培训的学员雅思成绩可以考到5.0分及以上。

涉外学生就业主要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也可选择国内一些医院,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二、 天津医科大学

7月7日上午,在我校张建中副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7人对天津医科大学进行了考察。天津医科大学王耀刚副校长及护理学院相关领导,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等对我们进行了热情接待并座谈。

学校概况

天津医科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护理学院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博士点的方向为“连续护理”专业方向。XX年设立涉外护理专业方向,学制五年,今年第一届毕业生当中有9人已经与国外医院及医疗机构签订就业意向书。

专业方向

护理专业分为普通护理、涉外护理、社区护理三个方向,每年普通护理招收60人,涉外护理50人,社区护理10人。

课程设置

学院针对涉外护理的要求和特点,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英语的教学的学时数。第一、二学年在开设公共英语的基础上,增加口语、听力课程。第三、四学年开设护理专业英语。英语学时共计1000多学时。学生四级通过率为80%,六级通过率为60%。

学生实习

涉外护理专业例2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 中职学生 教学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里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该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招生生源的变化,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基础,培养出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人才,是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与现状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指出,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然而, 尽管需求量大、薪资诱人,我国护士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入门的门槛要具备三年的护士学历、较高外语水平。其次,要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英语不过关、通不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几乎是所有海外护士不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英语学习,开展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成为我国护理人才出国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英语基础薄弱。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音发不准,词记不住,对英语不甚感兴趣,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第二,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涉外护理专业是集护理知识和英语技能于一体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掌握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由此要求从事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师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知识;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承担教学的老师,不仅应具有英语教学的本领,而且还应具备通用医学特别是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尽管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却一般不具备医学相关的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三,教材不适合,教学目标不够规范。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能够使用的英语教材仅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编辑的《涉外护理英语》系列教材。这部教材需要在非母语语言环境和外域文化的基础上使用,也是目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培训教材。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也只能选用这一套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和《阅读与写作》。但是,对于英语词汇量过少,还未掌握系统英语语法知识和结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部教材的使用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阅读与写作》中第一章节第一小节的阅读材料中,大约300字的文章中就有37个新单词,涉及到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被动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中职学生来说,教材水平与学生基础不相符。第四,缺乏涉外护理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没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和可置身其中的涉外语言实践活动,很难获取实际运用的各项能力。 

 

二、教学对策 

 

(一)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例3

1.1教学改革的目的

为积极应对国际护理人才短缺及国内护理人才需求接近饱和的严峻形势,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涉外护理岗位能力、能与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接轨的、具有高职高专特点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及四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了护理专业的涉外方向性,与国际护士资格认证考试(CG-FNS)接轨,将国外先进护理理念、护理模式及跨文化护理等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实现护生毕业后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知识与技能的无缝对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双证书”(毕业证书,医护英语水平证书)毕业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就业。

1.2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

面向国内涉外医院、综合性医院涉外病房或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与专业相适应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熟悉有关国家基本国情、一般法律知识和风俗习惯等,能在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涉外护理服务工作或在获得相应国际资格证书以后,可以在国外从事相应工作的高等护理实用型人才[1]。2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践

2.1实践对象

以我校2008级三年制涉外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9名,年龄在19~23岁,其高考平均英语成绩达(104.56±5.06)分。

2.2教学体系的模块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根据就业岗位群和技术能力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形成了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两大体系(见图1~2),涵盖公共基础模块课程、职业能力(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模块课程和涉外护理拓展模块课程群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及四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3)。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包括形势与政策、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职业能力模块课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用药理学等)和专业技术课(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等)。涉外护理拓展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涉外护理专业沟通能力及跨文化护理能力目的,包括护理英语、多元文化与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涉外讲座等。利用学校英语口语协会(OEA)、英语角等平台,定期开展英语晨读、演讲、英文话剧、模仿朗读赛等活动,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学生英语交流的机会。

理论教学体系的特点:

1)按专业和职业设置及要求,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基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将专业基础课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用药理学等,按照人体结构和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思路组织教学;护理专业课程以CGFNS试题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整合中外护理专业课程内容,强调以护理诊断(问题)与病人需求为出发点的实证护理,注重学生综合性临床思维的培养。

2)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体现到教学过程中,适当删减专业基础课学时,增加英语课程学时数,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主干课通过双语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提高其专业阅读理解和沟通能力。

3)体现新的医

学模式及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新认识,增加社区护理、心理、精神保健及护理、伦理、人文修养等人文课程比例。

4)增设人际

沟通与护理礼仪课程,组织跨文化交流讲座,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涉外护理服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以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为主。临床护理技能模块突出学生临床专科护理技能的培养,包括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母婴护理、妇科护理和儿科护理等专科护理课程。护理综合实验模块以学生临床见习后收集的临床典型案例为依托,以小组为单位,综合多学科知识,借助双语或全英文模拟临床情境,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临床所需的素质。自主创新模块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孕育于课程体系中,通过开展“小发明、小革新”活动,训练护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实践对象中已有4名学生的发明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见习与实习模块以培养专业素质、夯实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认知为目标,是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的过程。

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1)增加实践课程比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双语为媒介,开展设计性护理实践教学。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再现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加深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解,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2)增加见习后综合实验训练和实习前集中培训,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实习质量。

2.3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2]。我校涉外护理专业授课教师均经过严格选拔,尤其是护理专业课教师由英语水平较高(英语均达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具有一定临床经验、授课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我校曾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美国、新加坡、英国、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研修,考察了解国外及香港地区有关院校护理教育情况,跟踪国际先进护理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护理教育经验。并利用与美国库克大学护理合作项目、光华护士基金资助项目、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等项目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访问的机会,举办专题讲座,与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组织以雅思考试模式为框架的双语教师培训,针对教师口语薄弱的环节聘请外教专门进行口语训练与强化,全面提高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还组织老师参加CGFNS相关培训,了解美国护理知识、临床领域及美国护理文化和护理制度等,部分教师已通过了该考试。

2.4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采用渐进式,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人文社科课知识、技能相互贯穿融合,形成整体护理理念。护理主干课以双语为媒介,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讨论等方法,借助病案分析、临床实际场景的再现和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专业课采用基于CGFNS试题的双语教学模式,以CGFNS试题中的案例为切入点,把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溶入教学中,既促进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5教学效果评价

2.5.1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适合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

2.5.289名学生均通过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率为97%,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通过率为23%,医护英语二级考试(METS-2)通过率达100%,部分学生通过了医护英语三级考试(METS-3)。2.5.3学生在各类比赛中的成绩2名学生于2008年11月分别获全国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模仿大赛、演讲大赛一等奖。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

涉外护理专业例4

二、英语教育师资配备缺乏专业针对性,存在重英语轻护理的现象

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在英语教育方面有两个侧重点,即通过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满足涉外环境下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技能。这就要求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将涉外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与英语教学实现无缝连接。目前从事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的师资组成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老师是具有高学历的英语专业毕业,另一部分则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背景知识的护理专业毕业,而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大。这两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各有利弊: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口语进行指导,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对护理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无法将护理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在英语大背景下将护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护理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对于护理方面的知识手到擒来,但是由于缺乏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无法充分的利用英语这一媒介进行护理专业知识的讲解,进而容易出现汉语化的英语教学。而以上这些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育是不利的。

涉外护理专业例5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里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该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招生生源的变化,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基础,培养出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人才,是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与现状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指出,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然而, 尽管需求量大、薪资诱人,我国护士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入门的门槛要具备三年的护士学历、较高外语水平。其次,要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英语不过关、通不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几乎是所有海外护士不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英语学习,开展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成为我国护理人才出国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英语基础薄弱。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音发不准,词记不住,对英语不甚感兴趣,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第二,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涉外护理专业是集护理知识和英语技能于一体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掌握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由此要求从事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师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知识;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承担教学的老师,不仅应具有英语教学的本领,而且还应具备通用医学特别是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尽管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却一般不具备医学相关的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三,教材不适合,教学目标不够规范。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能够使用的英语教材仅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编辑的《涉外护理英语》系列教材。这部教材需要在非母语语言环境和外域文化的基础上使用,也是目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培训教材。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也只能选用这一套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和《阅读与写作》。但是,对于英语词汇量过少,还未掌握系统英语语法知识和结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部教材的使用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阅读与写作》中第一章节第一小节的阅读材料中,大约300字的文章中就有37个新单词,涉及到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被动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中职学生来说,教材水平与学生基础不相符。第四,缺乏涉外护理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没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和可置身其中的涉外语言实践活动,很难获取实际运用的各项能力。

二、教学对策

(一)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和普通护理专业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英语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及兴趣。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其专业的技能目标和就业竞争优势,更不能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吸收未达到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所需基本要求的生源,以免对后续教学形成障碍。因此,在招录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时,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入学之际进行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录进本专业。

(二)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英语教师参加教学学术研究,以研促教,提高从事涉外

护理英语教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英语教师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 这样才能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三)教材与国内护理教学结合,进一步规范教学与管理

从国外护士培养的视角出发,以英语的语言形式把我国护理教学内容延伸到国外护理活动中。加强与国际护士教育的接轨,以现代护理概念、知识、技术、人文为基础,借鉴国外健康服务管理与护理教育体系,建立规范、标准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责任, 同时,把专业知识和方法、语言、国际化评价形式融合起来,构建积极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四)变革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传承为价值取向,以“教师—教材—课堂—应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涉外人才的要求,应进行深刻的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低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提高听课效率,另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案例教学和实务能力的训练,补充合适、实用、相对系统且适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设置有关护理工作的门诊对话情节,让学生学会把英语应用于实践中。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涉外护理学习环境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化的培养环境是关键。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注重职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探索出学校和涉外医疗护理服务机构的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训的新模式。学校通过产学研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邀请医疗护理服务机构从生存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向学校提供物质、智力和信息方面的资源参与学校对职业人才的培育过程,从而获得人力资本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吉米·林.涉外护理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涉外护理专业例6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 中职学生 教学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里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该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招生生源的变化,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基础,培养出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人才,是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与现状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指出,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然而, 尽管需求量大、薪资诱人,我国护士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入门的门槛要具备三年的护士学历、较高外语水平。其次,要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英语不过关、通不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几乎是所有海外护士不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英语学习,开展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成为我国护理人才出国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英语基础薄弱。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音发不准,词记不住,对英语不甚感兴趣,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第二,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涉外护理专业是集护理知识和英语技能于一体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掌握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由此要求从事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师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知识;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承担教学的老师,不仅应具有英语教学的本领,而且还应具备通用医学特别是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尽管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却一般不具备医学相关的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三,教材不适合,教学目标不够规范。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能够使用的英语教材仅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编辑的《涉外护理英语》系列教材。这部教材需要在非母语语言环境和外域文化的基础上使用,也是目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培训教材。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也只能选用这一套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和《阅读与写作》。但是,对于英语词汇量过少,还未掌握系统英语语法知识和结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部教材的使用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阅读与写作》中第一章节第一小节的阅读材料中,大约300字的文章中就有37个新单词,涉及到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被动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中职学生来说,教材水平与学生基础不相符。第四,缺乏涉外护理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没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和可置身其中的涉外语言实践活动,很难获取实际运用的各项能力。 

 

二、教学对策 

 

(一)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和普通护理专业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英语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及兴趣。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其专业的技能目标和就业竞争优势,更不能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吸收未达到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所需基本要求的生源,以免对后续教学形成障碍。因此,在招录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时,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入学之际进行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录进本专业。

(二)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英语教师参加教学学术研究,以研促教,提高从事涉外

护理英语教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英语教师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 这样才能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三)教材与国内护理教学结合,进一步规范教学与管理 

从国外护士培养的视角出发,以英语的语言形式把我国护理教学内容延伸到国外护理活动中。加强与国际护士教育的接轨,以现代护理概念、知识、技术、人文为基础,借鉴国外健康服务管理与护理教育体系,建立规范、标准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责任, 同时,把专业知识和方法、语言、国际化评价形式融合起来,构建积极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四)变革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传承为价值取向,以“教师—教材—课堂—应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涉外人才的要求,应进行深刻的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低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提高听课效率,另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案例教学和实务能力的训练,补充合适、实用、相对系统且适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设置有关护理工作的门诊对话情节,让学生学会把英语应用于实践中。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涉外护理学习环境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化的培养环境是关键。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注重职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探索出学校和涉外医疗护理服务机构的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训的新模式。学校通过产学研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邀请医疗护理服务机构从生存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向学校提供物质、智力和信息方面的资源参与学校对职业人才的培育过程,从而获得人力资本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吉米·林.涉外护理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涉外护理专业例7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与传统护理专业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能力,即胜任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背景下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的能力。在制订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难点:(1)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缺乏护理内涵;(2)实践课比重太小,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理论知识脱离临床;(3)培养方案中没有充分体现涉外护理方向的特色,即学生日常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下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国外工作能力的培养。

2转变教师观念

2.1教师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意味着将对传统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它要求全体教师观念的及时更新。

2.2涉外护理专业最终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故教师应及时学习国际护理教育新理念、新进展,适时调整观念及知识结构,使教师成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具活力与创造性的促进者和制定者。为此,我院借“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活动,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座谈会,教师们针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畅舒己见,深入研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同时,借我院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学院进行教学计划比较之际,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当今国际护理理念,深刻理会“护理角色”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意义。

3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1指导思想通过多次的研讨和论证,全体教师明确了21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护理人才,作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掌握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3.2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知识、较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内涉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3.2.2培养规格根据国际护理发展趋势确定了我院本科护理涉外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八个能力:(1)具有一定国际护理视野,了解当今国际护理发展趋势;(2)具有为护理对象实施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即运用护理程序、收集资料、分析和诊断常见健康问题,制订护理措施、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3)具有对健康的设计、管理和协调照顾能力;(4)具备对健康的调查、指导和研究能力;(5)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操作能力;(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7)具有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8)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4设计课程体系

4.1课程总体设置的创新性构想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并重,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加快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护理人才。

4.2课程设置中的难点解决(1)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护理内涵,培养学生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2)突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具备参加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TN)的技巧。在课程设置中将传统的护理课程设置“人文加基础加专业课程”改为“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加核心课程加临床护理途径”,作为新型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

4.3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4.3.1设置跨文化背景下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课程群,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特点:一是强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特色,除加强学生的公共英语外,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增设ISTN、METS考试培训课程及雅斯过级训练;二是突出国际人文特色,对不同国家人文、伦理、护理理念、工作标准的知识传授,如: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人际沟通交流、多元文化等课程。

4.3.2核心课程按照护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原则,整合专业基础课,压缩医学基础课学时,使护理学课程从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解脱出来(表1)。核心课程是与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当突破以临床医学专业的需求来设置上述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而以护理、健康的需求,本着实用的原则将上述学科作为1~2个模块,淡化学科界限,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

临床护理途径(表2)

临床护理途径是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安排的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克服了传统的“理论课加临床实践”模式,采取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例为1∶1。以健康意识、临床护理意识的建立,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指导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及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采取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推进的流程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大量增加小组活动、模拟场景角色演练、仿真模型训练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表3)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按照临床护理途径的程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改变过去专业课程与临床实习截然分开的模式,改革为理论与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此外,将过去的“见习、实习”两段式改为“观摩、见习、实习”,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实训指导,并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社区、养老院等,拓宽学生服务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

5推广和运用

涉外护理专业例8

为此,于2007年9月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情况的调查。调查的对象为80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专二年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和40名高专二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其中涉及护理专业学生20人(优秀学习者)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人(困难学习者)未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B级)考试,另40人(中等水平学习者)已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B级)考试,但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本次调查旨在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1)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2)不同水平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差异;(3)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差异。本研究使用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Leaming)(SILL),它被Ellis(1994)称为“一个极有价值的诊断性工具”,该量表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包含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六部分,共50个项目,采用上级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计分方式。

问卷于2007年9月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后作答并于统一时间交回,发放问卷120分,共收回有效问卷116份,问卷回收率为96.67%。所有数据用Foxpro数据库管理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选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

根据问卷的计分标准,每个策略的平均值可表示该策略的使用频率,该值越大,使用频率就越高。平均得分4.5~5表示“总是使用此类策略”,3.5~4.4表示“经常使用”,2.5~3.4为“使用情况一般”,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1.0~1.4则为“几乎不使用”。

调查后得知涉外护理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六种策略的得分都在2.5~3.4之间,表明调查对象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属于“使用情况一般”范畴,较为频繁使用的是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普通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与oxford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策略排序则有所不同。这表明,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

这一调查结果基本符合“O’Malley and Chamot”的论断。她们的研究表明,二语习得的初学者和中级水平者更多地使用了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并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真正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而更多地使用的是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一般认知策略。例如:课堂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掌握中心思想、中心内容等,对新的或具体的学习策略使用较差,如:记忆、阅读、听力、工具、词汇等。遇到语言输入输出障碍时,更多地使用补偿策略中的猜词、造字,借助母语、手势、避免交际、请求别人帮助等等。过于频繁地使用补偿策略,其直接的负面影响是减少了学生对语言的直接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影响学习效果。记忆策略是语言学习有力的贡献者,包括创造心理联想运用形象和声音记忆,有效复习及通过行为记忆等。记忆对学习一门新语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面临大量陌生语言符号的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对解决词汇学习这一语言学习中的最大难题,它是“最有效”的策略。特别是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词汇量大,难词、生僻词、专业词汇较多,记忆策略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记忆策略使用却较少,这是学生英语学习中较大的问题之一,这可能与他们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关,也与他们善于动手性、实践性学习任务,疏于记忆性、理论性学习任务有关,可见教师有意识加强学生记忆策略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2.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分析

*经LSD法两两比较,除认知策略中优秀学生与中等水平学生,社交策略中中等水平学生与困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水平学生在英语策略使用频率上均有差别,优秀学习者在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与困难学生有显著差异,在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方面差异较小。

这一结果也与O’Malley和Chamot的调查相似。善学者与不善学习者在所有策略使用频率上都有差异,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频繁地使用了所有策略,而且使用策略的范围更广。尤其是在记忆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差异特别明显。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来调控和监控自己的英语学习,更懂得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监督学习进程,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的学习意识。有许多研究都表明学生记忆策略的使用与元认识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显著相关。因此,元认识策略的有效使用也是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要素之一。

3.英语专业学生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六大策略的运用上除认识策略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

二、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一般,这可能是学生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优秀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都高于困难学生、优秀学生更善于使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来学习和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与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上明显优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

从本次调查可以给我们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启示:

1.语言学习策略在英语教与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和培训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将学习策略适当地融合在教材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

2.善于引导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正确运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

涉外护理专业例9

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及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测试题(共10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

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优化前后课程体系比较分析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有以下特点:增加了人文素养课程的门类和总学时数。如增加了国际经济与政治专题、世界历史、影视欣赏、中外教育名家选讲等课程。突出专业英语教育。减少了公共英语学时数,增加了涉外护理英语、医学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增加了实践学时数(由1665学时增加到2093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实训机会。

两组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比较(见表2)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英语强化训练,实验组专业英语水平(达标率80.22%)较对照组(达标率63.55%)有显著提高(χ2=7.41,P<0.05)。

两组学生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比较共发放问卷198份,有效回收192份,有效回收率96.97%。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跨文化护理知识测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74,P<0.05)。说明优化后的课程体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护理知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与当前对国际护理人才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正确面对跨文化护理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只有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才能准确理解病人的各种行为,明确病人的需要,提供适合病人文化背景的护理服务。因此,应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进一步优化现有课程体系。通过增设职业口才、多元文化护理、国际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发展等人文素养课程,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

涉外护理专业例10

二、ESP教学模式与涉外护理口语教学结合的方式和手段

ESP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语言的专业性,满足极强的需求性,实现沟通的实用性,将英语语言技能与护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使用英语来处理日常的医务工作。ESP的核心是把具体的需求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充分体现为职业服务的特点,把口语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相匹配作为教学重点,形成一条针对性强,以实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途径。

1.强化师资培养。ESP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除具备过硬的英语教学能力外,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知识,这是ESP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结合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护理专业技能的机会,为另一个教师培养目标提供良好的基地,即双师型教育人才。简单地说,就是英语教师可适当参加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基本护理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护理学教师可加强英语的学习,尤其是交际英语。这种互补型的复合型师资力量培养可有效地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和教学效率。

2.改进教学方法。无论是ESP教学还是口语基础教学,兴趣的培养都是一条捷径,教师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及时抓住学生在练习中的兴奋点,适时强调医护英语表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语音语调的纠正要结合课堂活动的展开来进行,为更多羞于张口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学习者主动用英语交流的习惯,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多说多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