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1 02:35:57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1

二、实践选题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生活实际,拟定以下社会调查报告主题:

1.“我家四十年的变化”、“我的家乡四十年的变化”——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结合关于主要矛盾的原理,考察自己的家庭或者自己的家乡四十年来的变化,撰写调查报告;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更是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考察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或者城市生态建设,撰写调查报告;

3.“堡垒”——结合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主义原理,调查所在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4.“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与问题”——结合政治经济学理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调查所在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贡献与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5.“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结合社会意识相关原理,调查当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内容,撰写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2-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其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变动较大、体系不成熟、不完善的课程。而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等弊端的存在,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其质量如何对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而言,一般将其分为资木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其中,资本主义部分基本上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微缩本,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展开论述,尽管对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却缺乏对资本主义经济实际运行和管理的研究,缺乏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深刻的说明和分析,过于注重批判而缺少学习借鉴。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大多是根据各个时期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来编写,其内容总是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属于“政策解释学”或者是“政策宣传学”,缺乏理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阐释和指导的功能,致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困境之中。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紧扣时展主题,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虑到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因此,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科学合理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其基本原理来分析实际问题,就必须认真设计、创新教学内容,用理论联系实际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要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就调查内容而言,一要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程度;二要搞清楚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经济问题。这样,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熟知和掌握的内容,在讲解时便可一带而过,不再做重点介绍。而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习、难以理解的重要内容,既要讲清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我们必须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在进行理论阐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切忌断章取义、一知半解地对待马克思经济学。二要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历史局限性,其原有的一些观点显然不可能完全正确。如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在实践检验中就没有十分确定的结果。

其次,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必须在总结、继承、批判和吸收马克思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以创新的精神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接触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物价上涨、房价居高不下、贫富悬殊、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自主创新、城乡统筹、宏观调控的效果等实际问题,类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样既让学生觉得理论离现实并不遥远,从而提高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又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适应新的形势,改革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课程,仅仅采取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会显得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形势的变化,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以现实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相应的点评。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分析现象入手,最后发现事物的本质。而要使案例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精选案例、介绍或者指导学生阅读案例、设计问题、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最终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由中国著名学者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作为范本,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教学内容及案例,有选择性地加以讲解,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作业。这种方法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对某个问题有了一般的了解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对相关问题有理有据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乃至老师自己的观点,都可以介绍给学生,给学生指出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或者指出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观点,通过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改变了以“灌输式”为主、单纯注重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老师和学生双重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学生中存在的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普遍比较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则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但要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最好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选定讨论的主题。二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两周左右将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期刊杂志或者专著,撰写讨论提纲。三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对讨论中出现的明显不妥当的言论,要及时进行纠正,使讨论围绕所选择的主题有序地进行。四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看待社会经济问题,使学生既对所讨论的知识点形成了正确系统的认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感知生活,印证理论,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说,实践教学法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充裕的实践,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就现实生活的一些热点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如农产品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中国农村是否存在级差地租、学生居住地的房屋价格、农民的消费状况等问题展开调查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从而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二是请企业家或者学者作报告,介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机制或者学术动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三是实地参观。如组织学生到现代企业去参观,实地感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到证券交易所去参观,现场感知股市的潮起潮落。

三、积极探索实践,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验方式,又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

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的方法可以说是各种各样,如主观题闭卷考试、论文式开卷考试、论述题课内开卷考试、调查报告式考试、平时成绩累加式等等。这种种方法各有利弊,无法完全发挥考试的多种基本功能。如果能集中各种方法的优点,就可能形成一种更好的模式。经过实践,在实际的成绩评定中采取了“平时成绩+读书笔记+考试成绩”的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40%,如有中期考试,则平时成绩、中期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4∶2∶4。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和导向作用。

由于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学生而言,平时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考试的最终成绩,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平时成绩就显得非常关键。经过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1)学生的到课率和听课情况;(2)课堂上发言、讨论问题的情况;(3)平时作业状况;(4)做读书笔记(读经济学经典著作,手写三万字以上)的情况;(5)做专题论文的状况。

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方法加重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了过程监管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方法,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及格率大幅下降,提高了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推广这种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14-06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课题“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11JD710007);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10JDJNJD077)。

[作者简介]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赵君(1966―),男,河北保定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张瑞(1981―),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战略任务后,十报告中又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如何进一步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加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有近百所理工类院校。受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专业和思想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实效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和掌握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状况,并依据理工类高校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对于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和运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探索在理工类高校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途径,加强和改进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模式,培养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调查样本选取及调查数据统计

本课题调查研究的样本对象是北京、华中、华南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和教师两大群体就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本调查选取的样本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等20所大学。样本分布在华北、华南等地区,涵盖“985”“211”院校、二类本科院校、独立院校等各类层次的理工类高校。从样本涉及的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以及调查人数等方面来看,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发放教师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学生问卷,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男生所占比例为6688%,女生为3312%;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3560%,中共团员为5990%,群众为450%(人数分布见图1);学历分布为博士研究生170%,硕士研究生1173%,本科生6900%,本科以下1757%(人数分布见图2);专业分布为理工类7250%,文科类2240%,艺术类375%(人数分布见图3)。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教师问卷,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489人,占5142%,女性443人,占4658%;中共党员820人,派人士35人,无党派人士206人(比例分布见图4);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1556%,硕士研究生占4532%,本科生占3228%,本科以下学历的占463%(人数分布见图5);年龄为20~30岁的占408%,31~40岁的占3733%,41~50岁的占1672%,50岁以上的占336%(人数分布见图6)。

二、调查结果分析

理工类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法替代的主要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调查数据来看,理工类高校大部分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师的比例为9191%,学生的比例略低于教师,但也达到了821%);教师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评价较高(799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类课程总体感觉比较满意(8571%);认为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的教师比例为7991%,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正确有哲理并对个人的思想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生比例为715%。但因为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受社会思潮、网络信息、学校重视程度以及学习渠道等多种因素影响,理工类高校同时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弱化趋势,下面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一)教师层面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教师对理论的认同是正确传播理论的前提条件,但理工类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却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在逐渐失去魅力甚至有点反感、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多达701%,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所谓或没必要的比例为2151%,觉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的比例高达5825%。教师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和知识,但上述数据显示,目前理工类高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如何保证这部分教师在授课之余向学生传递正向信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工类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危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调查可知,理工类高校中派和无党派教师比例为2659%,有4077%的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更有643%的教师认为应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另有2228%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甚至认为理工类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可有可无(949%)。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对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有着重要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类高校一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马不言马”的现象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吸引力,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3对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整体评价偏低

调查数据表明,多达7645%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应付考试要求获得学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有1945%的教师认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是迫于课程设置要求;认为教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教师比例为1125%,认为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越来越小的教师比例为4072%,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师比例为300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识的主阵地。但上述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4对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措施满意度不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内课外共同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于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现状及管理并不满意:有1220%的教师认为学校缺乏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够,其中1073%的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不力,3901%教师认为是因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发挥不足,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289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此,加快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强化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措施。

(二)学生层面

1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是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有105%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逐渐丧失魅力,73%的大学生排斥马克思主义;有176%的受调查者基本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仅有145%的大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仅有404%的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其他596%的学生选择的信仰是宗教(177%)、算命和看相(94%)或者干脆什么都不信(325%)。上述数据表明仍有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外来价值观、人生观和宗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状况引起了高度重视,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

对理论的认同偏差导致了对理论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371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了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冲击,1424%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应该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105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多大的意义,21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这组数据表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一同涌入的各种西方思潮和价值观正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扎实推进新“三进”工作,并力求取得实效。

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相关评价不高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感性较高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各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并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实际调查得出的数据却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整体评价不高。有1108%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满意,认为需要更换教材(2626%)或对教材持不需要(1626%)和无所谓(1149%)的态度;有345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陈旧重复;17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更有2992%的学生是为了学分而被动接受教育,有28%的学生承认修学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动力,有1451%的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的到课率、听课抬头率不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4新媒体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2]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隐匿、即时等特点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通过网络媒介了解社会,掌握信息,沟通学习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交流、消磨时间、购物和玩游戏。对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有2876%的学生知道有但没浏览过,有4533%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有此类网页。当被问及不愿浏览网页的原因时,有5049%的学生认为网页的语言内容过于枯燥,4282%的学生认为网页没有吸引力,有3532%的学生认为网页的学术化色彩太浓。据此,应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建设,贴近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精神需求、思想困惑以及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网页形式和内容,通过增强网页的吸引力来提高点击率。

三、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发挥课堂教学在理论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3]在调查中,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都予以了积极的肯定: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按接受效果进行排序,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是理论课堂(7098%)、新闻媒体(5142%)和团学组织(4932%),学生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排序是理论课堂学习(7304%)和团学组织的活动(3834%)。因此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大学生当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二是坚持教学语言通俗化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生动、形象、透彻;三是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使青年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快活动平台搭建,充分体现团学社团对理论普及的促进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这是对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理工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是重要的载体,要充分重视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社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建设,全面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全程化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依托党校、团校和学生社团等各类载体,通过加强理论性社团建设,鼓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年认同、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加速信息网络构建,突出红色网站对理论教育的助推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产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红色网站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理工类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优势,认真抓好红色网站建设。要积极主动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在建设好红色校园网站的同时,主动开设公共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等形式,使网上马克思主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成为加强对青年大学生教育的常态。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大学生文明上网,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新媒体资源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同时要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新媒体资源主动成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补充作用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与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5]理工类高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创建,把原本让青年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工类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理论、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兴趣。同时主动将青年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又发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君,张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2(6)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2005-02-07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4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WWw.133229.COM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转贴于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7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基本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脱离实践,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单纯的概念化、理论化的政治传授,强调灌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性,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从而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是以时代需要为终极目标。[4]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尤其讲求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1.集中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集中实践活动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时间、地点和经费,每年寒暑假由学工部和团委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集中。小组活动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以5-7人为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按照教学场地的不同,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采用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

(1)开展人物专访活动。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博士、教授、校长、学校书记、检察官等。

(2)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缮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3)参观考察。如法庭观摩活动,参观庭审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真正体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魅力。可采用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带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如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考察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漓泉啤酒厂、桂林高新开发区、恭城生态农业、“印象刘三姐”表演村等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课题调研等。

2.开题指导和全程指导相结合

开题指导指开学初要求每个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都要提供详细的计划,做到科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制订实践性学习方案。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就要求学习小组(以4~5人为宜)围绕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确定本学期实践的选题。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选题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选好论文题目后,要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全程指导指在整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全程跟踪,包括活动前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及开题的指导,活动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活动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在指导过程中,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5]

3.点评交流与总结表彰相结合

交流点评是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交流一般在课程结束前的1-2周进行,可以在班级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汇报,每个实践小组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收获,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通过点评交流,不仅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实践成果,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达到真知、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如广西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实践性性学习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打分。学生汇报实践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陈述成果;有的实践小组利用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实践小组采取表演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利用手绘漫画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总结表彰一般由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组织,实践活动结束后在全校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教学计划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有序、有效进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是监督和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践成果的质量综合评价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宜。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95.

[2]吕卓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切入点[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57.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8

根据中宜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将从2006级新生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两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总学时有较大幅度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得失,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看,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考试形式缺乏科学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1]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调查,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考试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马克恩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三条思路。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疏导式教学转变

“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它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懒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断撞击,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认识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对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法很反感,而希望与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效性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上课方式的学生占2496,低于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比例34%。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疏导式教学法的核心。疏导就是对学生“点”、“启”、“引”,即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2]。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采用疏导式教学法,改变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实现疏导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了解始于沟通,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然而,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最不乐观的。对此问题,34%的学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学生对此问题不关心,也隐含着他们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照”。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9%,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占19%,两项之和为28%,大体相当于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很不了解”的学生达11%。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马哲”老师是不了解学生的。

近几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许多高校学生人数急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大课堂授课。调查显示,100人以上的课堂占近50%,有的学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课堂。这种情况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课堂人数偏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交流,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研讨式教学,已初见成效。此外,设立教学信息联络员,召开教学座谈会,利用课间、课余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答疑等均不失为师生沟通的好形式。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多年来,一般采用课堂讲授形式,造成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回答结果如下: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师生互动;再次是讲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论文、小组讨论。这几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16%、14%、12%。这个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义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等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就社会调查的亲身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践论和认识论部分,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录像,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论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科学的考试形式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考试具有两个功能:测评功能和激励功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考试既要成为测评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阶段性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方面,并通过考试成绩与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挂钩,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实效性调查”中,关于“你的‘马哲,课的考试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40.2%的学生回答的是闭卷考试,38.7%的学生回答的是开卷考试,1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交论文,根据讨论给分的占1.1%,其他形式为1.6%,未回答者占5.8%。可见,多数院校采取的是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对“你认为”马哲,课考试的形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赞成以“提交论文”作为考试形式的学生比例最高,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8%;其次是开卷考试,占25.3%;选择“根据讨论给分’的比例为16.4%;选择闭卷考试的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写论文的考试形式虽然是学生的首选,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从网上下载、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凑字应付的现象大有人在。同时,以此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依据,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开卷考试往往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懒惰行为。闭卷考试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背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实效性调查”表明,有54.9%的学生认为存在此现象!有的学生很少上课,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期末成绩反倒比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好。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另外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上“马哲”课或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真听课的态度产生过怀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论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其他考试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评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应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可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实地参观、撰写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课堂讨论。师生共拟论题,学生以斑级为讨论小组,或自行组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而是平时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绩评定依据。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开卷形式外,还可采用闭、开结合形式,以及知识竞赛形式,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考。总之,考试应成为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参考文献]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9

根据中宜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将从2006级新生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两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总学时有较大幅度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得失,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看,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考试形式缺乏科学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1]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调查,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考试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马克恩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三条思路。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疏导式教学转变

“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它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懒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断撞击,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认识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对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法很反感,而希望与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效性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上课方式的学生占2496,低于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比例34%。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疏导式教学法的核心。疏导就是对学生“点”、“启”、“引”,即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2]。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采用疏导式教学法,改变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实现疏导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了解始于沟通,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然而,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最不乐观的。对此问题,34%的学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学生对此问题不关心,也隐含着他们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照”。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9%,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占19%,两项之和为28%,大体相当于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很不了解”的学生达11%。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马哲”老师是不了解学生的。

近几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许多高校学生人数急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大课堂授课。调查显示,100人以上的课堂占近50%,有的学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课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课堂人数偏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交流,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研讨式教学,已初见成效。此外,设立教学信息联络员,召开教学座谈会,利用课间、课余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答疑等均不失为师生沟通的好形式。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多年来,一般采用课堂讲授形式,造成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回答结果如下: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师生互动;再次是讲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论文、小组讨论。这几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16%、14%、12%。这个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义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等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就社会调查的亲身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践论和认识论部分,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录像,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论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科学的考试形式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考试具有两个功能:测评功能和激励功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考试既要成为测评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阶段性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方面,并通过考试成绩与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挂钩,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实效性调查”中,关于“你的‘马哲,课的考试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40.2%的学生回答的是闭卷考试,38.7%的学生回答的是开卷考试,1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交论文,根据讨论给分的占1.1%,其他形式为1.6%,未回答者占5.8%。可见,多数院校采取的是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对“你认为”马哲,课考试的形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赞成以“提交论文”作为考试形式的学生比例最高,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8%;其次是开卷考试,占25.3%;选择“根据讨论给分’的比例为16.4%;选择闭卷考试的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写论文的考试形式虽然是学生的首选,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从网上下载、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凑字应付的现象大有人在。同时,以此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依据,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开卷考试往往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懒惰行为。闭卷考试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背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实效性调查”表明,有54.9%的学生认为存在此现象!有的学生很少上课,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期末成绩反倒比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好。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另外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上“马哲”课或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真听课的态度产生过怀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论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其他考试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评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应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可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实地参观、撰写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课堂讨论。师生共拟论题,学生以斑级为讨论小组,或自行组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而是平时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绩评定依据。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开卷形式外,还可采用闭、开结合形式,以及知识竞赛形式,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考。总之,考试应成为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参考文献]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例10

一、毛泽东实干精神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毛泽东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实干精神,跟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毛泽东本人的品格修养、个人特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毛泽东在早年表明自己对学识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就提到,“古者为学,重在行事。”说明了毛泽东早年就受到古人的影响,认为对于学问最终的归宿是用所学的学识开创一番事业,倡导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反对坐在书屋里空谈大道理的“文人论政”。

(二)教育背景的影响

在1936年毛泽东同记者斯诺的回忆时说道:“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1](P.36)

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学宗旨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行动能力培养的,在《教养学生之要旨》中就提到:“趋重实际,学生当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这样一种校风影响了毛泽东务实、注重社会阅历的精神。这种实业教育也深刻促进了毛泽东的实干精神,毛泽东还将此种教育模式推崇到当时湖南的教育界中,在毕业后,1919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学生之工作》的社论,尝试推行实行工读主义,使学生养成“多自动研究及工作。”反对将学生束缚于繁杂过度的课本内容。湖南一师的教学理念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令其十分注重社会调查,在毛泽东选集里所收录的毛泽东各种会议讲话和报告,都是其亲身实干,通过调查得出来的。以至于我们常常能想起他的那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这种注重实干的精神品质不仅与湖南一师的教育理念挂钩,更有直接影响的是教员杨昌济对他的教导。杨昌济在强调“知与行”的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忘提醒行动的地位,在《告学生》中就提到“心中先发一种思想,然后实现之于行动,个人有然,民族亦有然。”强调有了思想之后还要有行动,其后还提到了当时中国知识青年的学习方向应该是“务取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种种问题,加以新研究、新解释。”这种观点深刻的影响了毛泽东。

(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毛泽东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开始逐步将其实干精神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字术语能够从传统文化的史学概念提炼成为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唯物论与实事求是的内核有着同质性,这种同质性促使毛泽东能够将两者融合起来,毛泽东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将其实干精神上升为经典思想。

可以说正是毛泽东早年所具有的这种务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使得他能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使得他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能迅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真理,迅速变成一名唯物论者。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也使得毛泽东的精神品质上升到指导思想的理论层面,指导党内和中国革命实践,这正是毛泽东难能可贵的地方。

二、以其实干精神投身于变革旧社会的实践

(一)以其实干精神完善自身、启迪民智

毛泽东积极引导当时的青年学生和教师学者、普通民众积极地去抛弃不作为、直面社会问题,用解决问题的实干精神来作为自己学习和著书立论的出发点,启迪民众要多干实事。

时年24岁的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就以其自身经验来鼓励广大中国民众注重实干的重要性。他谈到关于体育“近今学校有体操、坊间有书册,冥心务泛,终难得益。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说明了当时关于体育理论的研究是不少的,但是多半只是停留在一种空想之中,而不去实干。毛泽东批评了这种从事体育研究只停留在“书册”中的空谈做法,认为只是从思想上潜心思考体育,而不是注重去实践,是完全得不到益处的,以体育为例去倡导民众多去实干,投身于社会之中。《体育之研究》虽是鼓励国人多加以锻炼身体,但是其中也充斥着身体力行重要性的阐述,毛泽东在文章中所提倡的实行体育于现实的精神为后来亲身投入革命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早年毛泽东已经深信要让民众信服某种理论,重要的是做理论的那个人同时要投身于现实,在说明国人不好运动的原因中提到“今之所称教育家,多不诺体育。自己不知体育,徒耳其名,亦从而体育之。”[2]实际上侧面指出一些不注重实干精神的空想教育家自身不去体会所言之事,就盲目跟从,就犹如让一个嗜酒之人来告诉大家如何节制饮酒一样,不会得到民众的信服。这也同时是在革命年间毛泽东为什么所作的文章和报告都是建立在各种社会实干的基础上,为什么毛泽东敢在党内批评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者,写出关于调解理论和实行关系的《实践论》,这得益于他早年对于实干精神重要性的认识,他深知自己最有发言权,也最能让人信服。

毛泽东在1918年4月14日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湖南成立的新民学会,可以说是毛泽东倡导其实干品质于广大湖南青年学子的又一个平台,毛泽东等人创立新民学会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吸纳赞同实干的新式青年,敢于在当时面临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中革新自己思维的新青年。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在送别赴法勤工俭学的送别会上再次确定了新民学会的会务问题,提出了“潜在切实,不务虚荣。”[1](P.58)作为学会今后的态度,在湖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知识青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具有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优良品性。

(二)以其实干精神构筑有特色的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起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现成道路和理论的指导,毛泽东自加入中国共产党约十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在众多的党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共的领导核心,在形形色色的中国革命理论中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道路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毛泽东具有早期党许多领导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他崇尚实干、不喜空谈。在革命期间将其青年时代所养成的自发的实干精神运用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方法论,以行动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状况的调查分析,创立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指导思想,也为其他落后民族国家的解放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与别国突出的不同在于农民数量占了中国全部阶级份额的大部分。首先,毛泽东同志实干精神最突出体现在毛泽东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报告并形成调查报告。毛泽东艰苦努力的实干作风,形成了一套中国自身的关于农村、农民和土地的系统革命理论。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所收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正是毛泽东在1925年回家乡中接触了湖南地区农民运动和农村现实而得来的,经过其亲力亲为,得出了在中国,农民是最具有战斗性的阶级结论,正是毛泽东发挥其实干精神多次接触下层社会,看到了当时上层人士所看不到的中国社会的特点,毛泽东也因此在后期能够把农民当作重点,抛弃教条主义式的革命无产阶级成分单一化的死板思想,?_创了工农联合的民主战线,利用了大量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力量。另外,反映毛泽东农民观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毛泽东在1926年底,通过踏踏实实的步行、走访,花费了32天所写出来的。如若没有这种实干精神的支撑,毛泽东是无法做出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主要力量的判断的。

在土地革命初期,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亲身考察了整个罗霄山脉,亲自对比不同地段的地形,最终得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是最合适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结论,正如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的“整个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3](P.57)正是有了这种踏实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些理论都是在各国革命史上所没有出现过的,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里面也没有具体的指导,只有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实践精神的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方法论,敢于直面社会现实、想真正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领导人才能做出的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创新性理论, 是“本本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在脱离实际的空谈家所不能企及的。

毛泽东的实干精神在党建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强调了党员干部要注重调查研究,不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盲目的判断。无论是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延安精神都离不开“反对空谈,倡导实干”的核心。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多次教导党员干部要戒掉空谈的坏作风,主要深入群众之中做亲身调查。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还写了《关于农村调查》的报告,里面提出了很多关于实干精神的论述,例如“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下层”指的不仅是农村地区,更是指整个实际存在的社会,领导干部的调查工作要发挥实干精神,去接触现实,而不是高高在上空谈大道理。其次,还提到了关于发挥实干精神所需要的艰苦耐劳的品质。“我们的调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不要性急。”“所以,从我个人调查农村来说,是经过六七年的时间的。今天的同志们的任务是脚踏实地去钻,去努力,只要不整天睡觉,一天六小时的工作,是可以收获很多成绩的。”[4](P.380)毛泽东以自己亲身体会讲明实干精神的发挥过程是需要耗费长久的时间和许多精力的,切切实实地完成一件大事需要日常通过实干体会得到经验积累,做一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谈家是轻松的,但是也是没有收获的,而做一名对社会有成绩有贡献的实干家往往要做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

三、毛泽东实干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发挥毛泽东实干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国家智库工作人员要树立毛泽东的实干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于主体性的问题,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中国主体的特点,离不开艰苦繁杂的社会调查,这就要发挥实干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切实地反映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并最终落实到提出解决方案的方向上来。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水平成果不多,其原因也指明了在于“下的功夫还不够。”并运用了恩格斯的名言来讲:“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也表明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深入收集材料,只靠说空话,没有实干的作风,或者没有将实干精神发挥到底,只做形式上的材料收集,蜻蜓点水式的接触一点社会表象就写文章,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二)发挥实干精神,才能实现好“理论创新要以人民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方向要求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理论,存在于象牙塔之内的理论是不具有生命力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没有解决这个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一切有用的,被人类所熟知的理论无一不是在回答社会现实问题中产生的。为什么毛泽东的关于20世纪中期的许多革命性的理论、文章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还有学习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的出现是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充分发挥其实干精神,经过了长久严谨的社会调查而所得出的具有真理性、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可见理论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民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目前理论工作者所要时时刻刻记住的方向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民想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处于时刻变化之中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深入社会、深入人民群众底层做切身的调查和体会,对于问题的发现和理解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有理论的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被动式去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