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幼儿园中班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1 17:25:14

幼儿园中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1

执教人:潘青娥 执教时间:20**年4月11日

活动名称:《美丽的春天》

活动目标:

1、在剪纸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花、草、树木。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出各种花、草、树木。

3、喜欢参加剪纸活动,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剪纸工具、各种彩色的手工纸、宣纸、橡皮泥。

活动重点:能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花、草、树木。

活动难点:能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花、草、树木并尝试创作各种剪法。

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1、 教师出示画好只有山的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2、 在观察的过程中启发幼儿山上应添加些什么?

3、 请幼儿讨论。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树。

二、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导幼儿剪出各种花、草、树木。

1、教师讲解花、草、树的正确剪法。

2、引导幼儿注意在剪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折的方法。(2)在镂空时花边的剪法。

三、请幼儿分组来选择自己所要创作的花、草、树木。

1、请幼儿再次观察背景图中山的数量,有五座山。

2、我们有五个组,小朋友们可以分别用剪、泥工、绘画等方式来制作出花、草、树等背景,把山打扮得更漂亮。

3、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式,添加背景。

四、幼儿共同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五、对幼儿共同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欣赏。

艺术活动幼儿园中班剪纸教案二

活动目标:

1、 了解窗花(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欣赏不同的窗花(剪纸)艺术,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2、 学习用剪刀剪洞的方法制作窗花,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几种简单常见的折剪法。

3、 体验剪出作品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窗花(课件)

收集的窗花(教师剪纸)

色纸、剪刀、浆糊、白纸

活动过程:

1、 介绍剪纸的内容。

——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有动物、植物、单色的、套色的等等(课件)。

2、 欣赏剪纸窗花:动物的、植物的(教师剪纸作品)。

3、 和幼儿一起剪窗花:

——将色纸对折,再对折,再对角折。并在对折线上剪不同的图形,展开后开后,看看图形是怎样的。

——让幼儿自己尝试运用不同的折法剪洞,感受图形的奇妙。

4、 大家都来露一手,请小朋友来露一手自己剪纸的本领。

5、 贴贴我剪的窗花:将剪好的色纸后面贴上白纸,让大家一起来欣赏,感受窗花剪纸的美妙感觉。

6、 小结:小朋友对剪纸都有自己的看法、说法,希望大家以后多看看、学学别人的窗花剪纸,这样你的剪纸作品会更漂亮。

活动延伸:

我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2

集体活动: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首都是北京,北京的标志是天安门,认识天安门、国旗。

2.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天安门挂图,国旗,白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我国的首都在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认识天安门。

2.认识国旗,知道我国国旗的名称是五星红旗。是红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星星,一颗大星,四颗小星。

3.集体朗诵儿歌《国旗国旗我爱你》:

国旗国旗我爱你,国旗国旗红又红,

国旗上面五颗星,一颗大来四颗小,

国旗国旗我爱你!我们向您敬个礼!

4.幼儿以自己为祖国妈妈燃放礼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教师介绍背景图,边念儿歌边添画:点点点,画画画,送给祖国妈妈小礼花,然后引导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5.展示成果,把幼儿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幼儿体验作画的成就感。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社会活动:红旗飘飘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国旗,意识到升旗仪式的庄严。

2.知道升国旗时不能讲话,学习向国旗行注目礼,愿意参加升旗仪式。

活动准备:

挂图“红旗飘飘”,升旗仪式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红旗飘飘”,播放升旗仪式的相关视频,引导幼儿认识国旗。

2.组织幼儿排队在操场上观看中、大班幼儿的升旗仪式,提醒幼儿保持安静。

3.引导幼儿观察升旗的过程和升旗手的动作,提醒幼儿立正站直,对国旗行注目礼。

4.教师组织幼儿回班,分享参与升旗仪式的感受,表扬升旗仪式中表现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升旗仪式环节。

2020幼儿园中班国庆节活动教案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国庆节喜悦的氛围,教师可带领中班幼儿开展“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祖国妈妈的生日,初步了解国庆节的来历,了解“国旗”“国徽”“国歌”,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社会活动:国庆真热闹飘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来历,能说出我国的著名标志——国旗、国徽,知道国歌的旋律。

2.

幼儿能说出几种庆祝“十一”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国庆节外出游玩的经历。

2.材料准备:国庆节热闹场景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请幼儿说说对国庆节的认识。

2.情景体验。教师可播放国庆相关视频,出示国庆节热闹场景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们庆祝“十一”的方式。

3.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庆祝“十一”的哪种形式和原因。

活动延伸:

1.建议家长在国庆节期间带幼儿外出观看或参与庆祝“十一”的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可让幼儿拿起纸和笔,在家长的指导下画出心目中的国庆节场景。

社会活动:各族人民一家亲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及民族特色。

2.幼儿能够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

3.幼儿为祖国多元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初步的认识。

2.材料准备:少数民族相关的图片及歌曲《爱我中华》。

活动过程:

1.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提问:“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少数民族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3.引导幼儿了解少数民族同胞的饮食习惯和民俗。

4.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经验,鼓励幼儿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教师提问:“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和他们交朋友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新疆帽、孔雀裙、五彩横条围裙等,鼓励幼儿在少数民族音乐中开展表演游戏。

2.请家长带领幼儿结合旅行故事丰富幼儿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了解。

2020幼儿园大班国庆节活动教案

基于幼儿之前对“祖国”这个名词有一定的认知,教师可设计主题活动“我和祖国心连心”,引导大班幼儿了解如“我国有56个民族”“我国的四大发明”“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等知识,丰富对祖国版图的认知体验,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感受祖国的成功与伟大,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美术活动:民族娃娃来做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及服饰特色。

2.幼儿能欣赏中国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造型装扮,感受各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懂得尊重服装文化的多元性。

3.在活动中,幼儿能够综合运用搓、揉、捏等泥塑方法,表现民族人物的形象特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大班幼儿已经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有各自的服饰特征;大班幼儿已有泥塑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民族娃娃的示范作品2-3件,面泥或超轻土、泥工工具、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民族娃娃”示范作品,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常见民族服饰的色彩和造型装扮、观察民族娃娃的整体结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探索制作民族娃娃的泥塑技巧,鼓励幼儿创作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3.在幼儿自由创作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表现出各民族服饰的装饰特点。

4.教师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民族娃娃,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及制作方法,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结合美工区材料继续装饰民族服饰,还可以收集扣子、毛线、碎布料等材料,制作不一样的民族娃娃。

2.引导幼儿将活动中自制的民族娃娃投放至表演区当作表演道具,进行表演游戏。

3.请幼儿在家里以绘画的方式表现民族娃娃。

游戏:我是人民解放军

游戏目标:

1.感受海、陆、空三军在和平年代执行任务的艰辛,引导幼儿对解放军产生崇敬之情。

2.能与同伴合作,感受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与成功。

游戏准备:

拱形门、爬网、平衡木、布条、垫子若干、解放军抢险救灾图片若干。

游戏步骤:

1.教师与幼儿交谈,引导幼儿了解解放军有空军、海军、陆军三种军种。

2.将幼儿分为海陆空3组,请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小组归队,每组选一名队长扮演司令,其他幼儿扮演队员和被困灾民,教师扮演三军总司令。

3.教师出示解放军抢险救灾图片(抗洪、抗震、雪灾等),引导幼儿了解救灾任务。

4.将户外场地布置成灾情现场,创设海陆空三军在和平年代执行任务的情境,请幼儿分组救灾:

地震导致山洞坍塌,“陆军队员”趴在垫子上匍匐爬过爬网,营救“被困灾民”;

发生海啸,“海军队员”用布条蒙眼走过平衡木的小桥,营救“被困灾民”;

“空军队员”钻过拱形门,向“被困灾民”运送救灾物资。

5.

鼓励幼儿分享当解放军的感受,总结成功救助“灾民”的经验。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3

1、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合作意识,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2、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布袋有装饰

准备活动的音乐,小红旗四面,四枝小树枝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

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导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

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学习双脚并拢跳

“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

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

提醒幼儿穿布袋可与同伴互相帮助

“袋鼠宝宝们,用力跳,跳的高又远,跳到老师这里来。”

幼儿朝着老师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戏:挑战自我《过独木桥》

(1)、选择一条独木桥(一高一矮)勇敢的跳过去。

师:“大家看,前面有两条独木桥,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说一说。(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们敢跳过独木桥吗?”

“真勇敢!那你愿意过哪座桥,又该怎么过呢?我们来试一试。”

师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想试跳的那座桥前面排队,一个一个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过独木桥时,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勇敢的跳过桥。)

(请试跳时遇到困难又得到别人帮助的幼儿介绍,烘托同伴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2)练习与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厉害,都能勇敢的通过独木桥,刚才我们是一个人跳的,那能不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跳呢?先讨论,然后请小袋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来跳跳看。

幼儿探索,师巡视指导,引导多人跳,把他们吸引过来,提出要求:要跟着口令协调跳。

5、结束部分

(1) 放松练习《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吗?那把布袋脱下来放边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开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脸,我的身体都融化了!”

(2) 整理布袋

“嗯,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把布袋整理好,一会到院子里再用别的方法来玩布袋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4

《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动目标:

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

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思维清楚

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

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5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挂图,《幼儿画册》(第一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提问:裁缝是做什么的?

2.出示挂图:认识小裁缝,提出问题:你见过小裁缝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裁缝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大家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

三、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提问:小裁缝为什么想出去闯闯?

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

谁又来了?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

3.讨论: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引导幼儿看图书阅读故事,感受小裁缝的聪明和勇敢。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画册》边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乐意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1.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

2.你有没有遇到既要你动脑筋,有需要勇敢才能做的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镜头一中存在的问题是与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裁缝在幼儿的生活中不是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显得有些陌生。镜头二中的我的提问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一节有质量的课,幼儿的前期经验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

(1)充分前期经验,以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人公是小裁缝,在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以为孩子们能知道裁缝师做什么的,但与本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我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在裁缝的强项是做衣服,他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非常的了解,很得意,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过分解释、讲解,就采用了《幼儿画册》上的图片。最后我只能口头为幼儿讲解,这样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小裁缝。在活动开始前,我觉得应该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适当的给予幼儿前期经验或者不给幼儿这样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6

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最喜爱的角色,也是幼儿情感上最依赖的人,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特点(语言优美,较为擅长语言领域活动),我选择了《我妈妈》绘本最为本次活动的载体。《我妈妈》这本绘本是作者安东尼给妈妈的献礼,书里的妈妈是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的一位妈妈,书中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图画里的妈妈造型都是身着睡袍、脚登拖鞋,不过妈妈的睡袍像是一座花园,拖鞋则是粉红色的,这种家居式的打扮极具亲切感。用来象征妈妈的是红色的爱心,爱心和花朵一再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每个画面中。 绘本本身的内容很多,对于中班孩子不可能全盘接受。在内容选择上,我分别从妈妈的本领、妈妈的职业、妈妈对我的爱三方面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价值的八页作为活动内容。内容选择精练、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更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愿意倾听,发挥他们语言的主动性愿意说、主动说。

《我妈妈》活动课堂实录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中妈妈不同角色的变化,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活动准备:《我妈妈》PPT、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 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图上有什么?

幼儿:有桃心、有花。

教师:这么漂亮的画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幼儿:小动物的身上,小朋友的身上,妈妈的身上。

2.出示图 2:(绘本《我妈妈》封面)。

教师:猜猜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呢?

教师: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书的名字叫《我妈妈》,我们一起阅读。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教师:这位是谁? 为什么妈妈是大厨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是妈妈,她做了很多的蛋糕,有各种味道的,有猴子形状的、桃心的,妈妈还戴了厨师帽所以她是厨师。

教师:谁知道她身上系的什么?

幼儿:围腰,围裙。

2.教师:这位是谁? 妈妈在干什么?

幼儿:她是妈妈,妈妈在唱歌,还在弹琴。

教师:你妈妈也为你唱歌吗? 什么时候?

幼儿:我睡觉的时候妈妈会唱歌,妈妈做早饭的时候会唱歌,散步的时候妈妈会唱歌。 妈妈的歌声很好听。

3.现在该看第几页了? 妈妈在做什么? 现在该看第几页?

幼儿:第三页,妈妈在跳舞,该看第四页了。

教师:我妈妈是一位了不起的舞蹈家。

4.这回妈妈变成什么了? 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妈妈的? 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 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幼儿:蝴蝶是妈妈们变的,她穿了妈妈的衣服,他的身体和脑袋和妈妈一样,蝴蝶很漂亮,妈妈也很漂亮。

教师: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5.这是谁? 坐在沙发上是什么感觉? 为什么妈妈会像沙发一样呢?

幼儿:沙发是妈妈,我看到她的脚了。坐在沙发上软软的,很暖和。教师抱抱个别幼儿,说说感受。 幼儿:很舒服、很暖和。

妈妈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6.妈妈为什么会变成小猫咪呢? 猫咪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妈妈像猫咪一样?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 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猫咪很温柔,我乖的时候妈妈很温柔。 狮子很凶猛,我不吃

饭的时候妈妈像狮子,我不吃药的时候妈妈向狮子,我不乖的时候妈妈像狮子。

教师:不管妈妈像猫咪还是像狮子都是因为妈妈爱我们。

(二)整体讲述故事

感受母爱的温暖

你们爱妈妈? 妈妈也爱你们,而且妈妈永远都爱你们,什么是永远?

幼儿:永远是今天、明天。 永远是很久很久。 永远是一直在一起不

分开。一起和妈妈说一句什么? 妈妈我永远爱你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我永远爱你回家见到妈妈和妈妈说什么? 妈妈我永远爱你活动结束。

《我妈妈》活动反思

我于 11 年 12 月 24 日在华阳幼儿园西区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向老师们展示了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我妈妈》,结合我当天的活动现场和在场老师、专家们的建议,我对本次活动作出以下调整和反思:

一、活动过程分析

活动开始,幼儿能把漂亮的花布和妈妈直接联系起来,顺利进步

下一环节。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每看到一个画面,我先让孩子们

说说,绘本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她做了什么? 接着启发幼儿:你的妈妈和书中的妈妈一样吗? 你的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妈妈要那样做的呢? 你的妈妈有了不起的地方吗? 以引领幼儿从记忆中搜索生活经验,以唤起他们发现自己妈妈的优点。 绘本中妈妈的特点和几个孩子的正确表述彻底打开了其他孩子的记忆大门,孩子们慢慢地从头脑中

搜索着、努力回忆着,他们自己妈妈的了不起的地方(我妈妈也会唱歌,我妈妈也很漂亮,我妈妈会为我做好吃的等)。 随着《我妈妈》的一页页地翻过,幼儿积极参与回答老师的问题,能主动用语言描述绘本中妈妈的特点和自己妈妈的特点,幼儿逐渐认识到,妈妈对我们很好,是因为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早阅活动以两次开展是最好的,

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继续讲述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阅读小书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活动目标分析

最初活动的目标是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7

二、活动案例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2.学会运用“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3.激发幼儿参与围棋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PPT《引虎入村》。2.扑与倒扑的棋形、围棋、棋盘。3.幼儿作业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虎口”导入。

1.摆出虎口,请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老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为什么?

2.小结。

师:老虎口呀人人都害怕,所以不敢靠近。

(评析:本环节通过复习虎口,为下面环节“扑”进虎口做准备。)

(二)播放PPT《引虎入村》,激发幼儿兴趣。

1.观看PPT。

师:可是有人却要故意靠近老虎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提问。

师:村里的人是怎样来抓大老虎的?(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

3.小结。

师:原来故事中人们是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围棋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吃掉对方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一开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会产生疑惑,于是我马上讲故事并播放PPT《引虎入村》,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倾听故事。同时也化抽象为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三)帮助幼儿了解“扑与倒扑”。

1.讲解演示:“扑”与“倒扑”的概念和使用 ,教师已摆好棋形。(带三角形的白棋子已贴好老虎口头像)

2.边演示边小结。

师:像刚才这样一支小鸡先送给大老虎吃,在围棋中叫“扑”。(出示扑的字卡)叫什么呀?(扑)反过来小鸡又把老虎赶走在围棋中“倒扑”。(出示倒扑的字卡)叫什么呀?

3.儿歌。

师:我们刚才用了“扑”和“倒扑”的方法赶走了这么多的大老虎。“扑”和“倒扑”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教师完整示范儿歌)

4.巩固。

师:刚才小鸡是怎样刚走大老虎的?(先找老虎口扑倒扑)

5.进一步理解“扑”与“倒扑”。

师:大老虎刚刚没有吃掉小鸡,很不甘心,又想来吃掉小鸡了。找找看大老虎在哪里?

师:谁来做勇敢的小鸡赶走大老虎呢?为什么放这里?(老虎口)老师的黑棋是大老虎,把你吃掉?接下来怎么做你才能救回小鸡,把大老虎赶走呢?

师:假如我放这里行不行?为什么?(会被吃掉更多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念一念、做一做中,幼儿对“扑与倒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幼儿操作。

1.出示操作纸,用“扑”与“倒扑”的方法来吃带三角形的白棋。

师:还有很多的打老虎要小朋友赶走,谁是大老虎?请你在扑的地方画上一颗黑棋。

2.其他幼儿作业纸上操作,请一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对幼儿的操作情况稍作小结。

(评析:本环节通过操作让幼儿巩固“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

三、活动后教学小记

在围棋教学活动中,应建立以快乐――我们要让幼儿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快乐,这不仅是一种活动动机的激发,而且也是情感品质形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本次活动中我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轻松地习得相关知识,从而激发起幼儿学棋的兴趣,下面我就此活动稍作小结:

1.巧妙设疑。

本次活动中的“扑”就是让一方棋子勇敢的进入对方的虎口。于是我在开始环节中,在棋盘上摆出了一个虎口,引起幼儿注意,并提问:这是什么?(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当我这么一问,幼儿都表示不愿意进入,问及原因:会被对方吃掉的。可见幼儿对于虎口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虎口会给自己的棋子造成危险,不能下进去。待幼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顺势将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故事中,马上讲故事《引虎入村》。

2.化抽象为形象。

“引虎入村”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小朋友听得十分认真,通过故事将此活动的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将枯燥、深奥难懂的围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形式传授给幼儿,使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还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扑与倒扑”的基本特点。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促使幼儿的协调性及灵活性的发展。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协调性及灵活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对个别幼儿 协调性及灵活性培养的指导。

活动准备

沙坑 木质铁锹 小桶 小红旗

活动过程

1,开始

给学生分组,带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做准备活动。

2,游戏

(1),让学生选地,确定城堡修建的范围。

(2),让学生说一说选地的原因。

(3)让学生动手做城堡,教师巡视观察学生。

(4)对协调能力差和灵活性不高的幼儿进行指导。

(5)城堡建成,让幼儿互相观摩,评一评谁的城堡建的好,说一说自己的城堡问题出在哪里,并动手重新建造,争取建造的更好。

3,活动结束

让孩子们说说对这次活动感受。

教学反思

1,幼儿中班的孩子由于心理特征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性和有意行为得到了发展,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更要孩子们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师生互动的反思:大部分的孩子能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个别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看热闹,不见自己行动。老师对这部分孩子进行个别指导。效果良好。

(2)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反思:因为以前都是上小学的课程,最近一年来上幼儿的课程,觉得很多事情无从下手,现在明白有关的理论知识太欠缺了,而且经验也不够。需加强有关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9

⑴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活动准备:

⑴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

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

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4、活动过程: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

“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

“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

“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⑶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

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

幼儿园中班教案例10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激发了幼儿对沉浮现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

重点难点:

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

2、 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

三、幼儿自主探索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

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

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

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3、在幼儿实验之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幼儿在实验的时候会有条理一些。

4、实验的材料尽量做到每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儿钻空子。脸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让幼儿可以明确看到沉与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东西也会感觉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