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信息化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5 19:31:30

农业信息化研究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空间和时间都发生了变化,新科技革命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引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为了让农业发展跟上时展步伐,与时俱进,需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化其信息化建设以加快我国农业发展进程,革新其发展方式,提升其发展水平。

一、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分析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二者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相辅相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二者是手段与结果、内容与目标的关系。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不断演变的必然过程,从农业手工化到农业半机械化,再到现在农业的机械化都是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发展农业的,也可以说机械化农业就是农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的代表,是先进和现代化的代名词,通过与机械、化学、水利以及生物等技术相融合融合,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深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会改变农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并革新农业经验管理方法,用网络化管理农业生产方式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动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法的变革,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二是农业信息传输业,没有信息传输,农业信息化发展活动就难以开展。三是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业,只有做好了此部分的工作,农业及其产品才能够流通于市场,才能够为其信息化发展增添力量。四是信息设备和载体制造业。在这四部分内容中,农业信息产业是基础,其他都是围绕此部分内容展开的,无论是发展、采集还是信息的制造都是为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而服务的,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后,便能够根据需要建立一定的数据库。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任然普遍偏低,目前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注重教育培养,大力发展农村专项职业技术教育并推广信息传输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农民学习使用农业信息传输平台,促进农业信息传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业信息化奠定物质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主要是指在传统农村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的时代内容,让农业发展具备时代特色,促进农业的时代性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农业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给予自身以信息化特色,转变农业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供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帮助其习得新的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新的劳动资源和劳动对象,涉及到高素质劳动力培养,为了满足此要求,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购置一定量的现代农业机械,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2、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机构的优化。计算机和现代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上面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高产、高效、优质”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服务和销售在农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渐渐加大,这对农业产前和产后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农业产业机构也必须要进一步升级和优化。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糅合进信息化技术,需要农产品市场,改变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实现农业产出的信息化发展。3、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领导带头作用,其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为了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各地政府的作用,突出政府的职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和实施,是需要政府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协调各方力量以促进协调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中。为此所需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依托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拉动投资和融资机制,政府应该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大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推广,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结束语:

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并且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解决其既存问题,需要再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优化农产品销售结构并突出政府作用。

参考文献

[1]牛贵茂.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25-26.

[2]张梅.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福州党校学报,2014,(01):59-62.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2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42-04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简介:范昕昕(1981-),女,山东诸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高乐华(1985-),女,山东济宁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与渔业经济研究。

一、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探索,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且已有研究成果多是理论方面的定性探讨,很少有在定量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定量测评,并建立两者的灰色关联模型,试图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是否确实存在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利用该机制促进两者在彼此推动的作用下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并为中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选择与测度

1.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在构建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规模、结构、一体化和市场化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出一套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构成,各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余则根据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计算得出。根据各三级指标的实际值结果,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权系数的客观赋权法 [1],进行权重计算。首先得到8个二级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得到各一级指标权重,而后根据各二级指标权重比例重新分配权重,得到调整后的二级指标权重。各指标说明及权重(见表1):

对各指标实际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标准分为差、一般、良好、优异四个等级,实际值0.75为优异。

进行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i年中国农业产业化一级指标的评价值可记为:D i(W)=■z i j w′j,进而i年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D=■βk■w′jz i j。D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β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权重,w′j为第k一级指标中j二级指标的权重,z i j为第k一级指标中第i年j二级指标实际值的标准值。

2.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测度。根据以上评价模型,计算得出1996―2007年中国农业产业化评价结果(见图1)。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个一级指标中,农业生产规模化与农业生产结构性评价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到2007年均达到“优异”水平,但农业产业一体化水平却急剧下降,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也表现出不稳定变化状态。由此导致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从1996年的0.59略微上升至2007年的0.65,基本维持在“良好”状态。详细分析评价过程可以发现:(1)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0.70上升至2007年1.00,表明中国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人均农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0.26万元/人增长至2007年的0.67万元/人,增加了近两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2)在农业生产结构性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14升高到2007年0.86,增长态势良好,表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正在日益完善,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其中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6年35.95%上升到了2007年的42.1%,国家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由最初的547个/年增加至828个/年,由此促进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3)在农业产业一体化方面,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导致该指标评价值由1996年的1.00急剧下滑至0.00,表明中国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有所变化,制约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4)在农业产业市场化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64略微下降至2007年0.62,12年来变化不大,反映出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仍然滞后,尽管外贸依存度由15.11%上升到了22.09%,但农产品综合市场绩效却由24.53%下降至11.5%,市场化经营程度过低,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三、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选择与测度

1.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鉴于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尚未建立起规范、系统、全面的农业信息化统计体系,因此,在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受到了较多限制。综合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前人关于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各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信息产业年鉴》,其余则是根据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计算得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数据限制,农业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农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和农业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三项数据,是由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全国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和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乘以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得出。根据各三级指标的实际值结果,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权系数的客观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见表2)。评价标准与模型同农业产业化评价,综合评价值记为C。

2.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根据以上评价模型,计算得出1996―2007年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结果(见图2)。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个一级指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除农业信息化环境评价值外,其余3个一级指标到2007年均达到“优异”水平。由此促使中国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迅速从1996年的0.06上升到2007年的0.86,达到“优异”状态。详细分析可以发现:(1)在农业信息化基础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0急剧上升到2007年的0.92,表明经过12年的努力中国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取得良好的成效,农村居民户均拥有电视机台数从1996年的87.97台/百户增加到2007年的106.5台/百户,户均拥有电脑台数则由0.00台/百户上升至3.7台/百户,户均拥有电话部数从5.78部/百户增加至68.4部/百户,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也由0.17%上升到了0.24%,为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在农业信息化环境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21上升至2007年的0.61,达到良好水平,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讲较为滞后,表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仍然不甚理想,有较大空间亟待改善,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至今未达到10%,每百人订阅报刊数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3)在农业信息化应用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0.99,特别是户均拥有手机部数由1996年的0.00部/百户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77.8部/百户,卫视频道普及率由6.5%上升到79.2%,农村网民比重由0.00%提高到24.06%,表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农村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4)在农业信息化效益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0急速上升到2007年的0.94,表明中国农业信息产业有了较快起步,经济效益良好,已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关性分析

1.灰色关联模型构建。灰色关联就是使信息不完全的系统因子量化、序化,应用灰色关联度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即变化大小、方向和速度等的相对性,如果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关联度就小 [2]。应用灰色关联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相互关系,反映彼此间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采用该模型对中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关联程度进行测算。计算步骤如下:

(1)将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作为参考序列,将中国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

(2)由于综合评价值差异较大,为便于处理,首先对两个数列进行初值化处理,公式如下,得到新数列。

D0=■,C0=■

(3)计算关联系数,记初值化后参考数列即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数列为D0,记比较数列即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数列为C0,称ε0,0(k)=■

为D0和C0在第k年的关联系数,ζ为分辨系数,在0~1之间取值,一般取ζ=0.5。

(4)计算关联度,将比较数列C0与参考数列D0各年的关联系数加和平均,即得关联度r=■■ε0(k)。

(5)针对关联度r的大小,判断相互关系,r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表明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关联性越强。

2.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关性计算与互动关系分析。按照以上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得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灰色关联度r=0.75,表明在建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1996―2007年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且就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略高于农业产业化。下面将系统阐述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促进、推动的内在机理。

(1)农业产业化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都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手段,但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促使农业产业化机构个数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越来越多、农业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愈加便利,导致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持续增多,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尤其是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农业产业化经营机构继续增加,农业内部各个领域、环节联系日益密切,均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例如,农业内部各主体间协作,必然需要农业信息化所提供的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等,农业结构越合理,内部分工越细,协作越紧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越高,农业信息化发展就越迅速。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能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从而促进对信息设备购买力的增强,使得农业信息化发展更为迅速。此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些地区主要生产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需要借助市场信息化设备,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加强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降低市场风险;而着重发展加工业的农业区域,对加工技术、仓储设备和信息更及时的工厂化作业模式要求较高,需要借助信息手段,增强对每一生产环节的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伴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对农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大,促使两者向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支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也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产业链一体化,而农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设备在农业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借助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可以调查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快农业市场化运作,确立区域农业经营的主导产业,依靠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将资金与基础投入主导产业项目中,实施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其次,依靠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管理服务等,使得农用物资系统、生产系统以及加工流通系统形成持久稳定的关系,促进整个农业运转过程中形成有序的链条,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再次,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使他们具有公平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使农产品更接近真实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最后,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拓展农产品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吸引更多国外农业产业化参与者,引发更多市场需求,进而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启示与建议

经过实证检验与理论探索,本文得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存在明确的互动关系,即农业产业化推动着农业信息化持续演化,农业信息化也在促进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利用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这需要政府有力的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努力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的配合与参与。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加资金投入,提供配套服务,加强政策支持,通过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其次,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学历相对较低的农民应当加强自我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并使农业市场化、产业化优势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加强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程度;最后,其他组织特别是信息机构,应当有计划地促进信息技术及设备在农业日常运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3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2-03

信息化与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举措。西部地区要想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有效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2~3],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对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农业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同时农业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制作等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涌现了大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仍然存在农产品差异性不强、流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信息资源较为分散且利用率低、信息获取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有关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朱佩娟(2003)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王文强(2003)从政府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改变农业宏观管理方式的作用,认为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卢光明(2007)[4]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及科学化,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吴磊(2007)[5]认为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只有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实现强优农业企业的联合,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其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

2.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马晓阳(2005)、 赖茂生等(2006)[6] 认为,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加强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产生规模化需求,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促动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郭庆然(2006)认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问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卢光明(2007)则强调,只有在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农业信息化。

综上,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理是什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如何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理

农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销售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环节的全面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流渠道,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和管理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西部地区来说,信息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广,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成为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随着不断增加的农业信息网站、地区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取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推广和使用农业科研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自身农业生产水平[7]。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降低了资源使用量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更科学的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发展缓慢。广大农村只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并借助关联效应,连接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等产业化主体,才能推动产业化纵向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调研,既可以减少调研成本,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农产品供求状况,避免地区之间产品结构上的趋同,从而科学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和管理,还有利于政府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3.农业信息化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提高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各参与者利益,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各主体间信息的充足使得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集约程度及配置关系得以改变,从而降低农业产业化相关参与者的生产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同时,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化参与者的决策效率,使他们能依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生产,通过信息流使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西部地区的优势农产品建立网上交易通道和广告效应,将品牌与产品传播于世界各地,可以扩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合作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基础信息平台为相关参与者提供广泛的农业政策、科技服务及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当地农业信息并于宏观信息进行对接,及时提供农业预警信息,监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状况,确保相关产业的合理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对其硬件设备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使产业化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越加便利,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经营效率的强烈愿望 [8],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使得需要、交流和沟通的信息数量迅速增长,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对相关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及相关软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就能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收入,使农民、企业有经济条件去承担各种信息费用。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能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益而有能力向农民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以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直接投资,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可见,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给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动力,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创造信息化的客观条件,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二者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要协调一致。但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而农业信息化又相对滞后,应该采取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共同发展,对农业信息化有所侧重的总体策略,这样才能弥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营造环境

1.政府提供资金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及行业协会开展针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次,对农民购买使用信息化设备提供相应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信息设备和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再次,对于产业化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组织及行业协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购买农资等进行补贴;最后,对农业产业化应用的信息设备和软件的研发进行补贴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政府提供配套服务。首先,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9]。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的有效融合。其次,广泛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努力做好信息扶贫工作,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最后,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同时,政府部门应与农业教育机构相互协作,开设远程教育,举办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大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大量农户进入到生产环节,分享利润,有效实现与农民的“双赢”。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水平,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对于技术水平优、发展势头好及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要加以重点扶持。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政策优势以及舆论引导对人才、资源等要素进行合理整合,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培育和扶持等方式建立起的一批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能够较好的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农业效益。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建立风险基金,通过合同契约、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调节机制和分配关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力求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11]。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将其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主体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农民应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广大农民要提高信息的阅读能力,通过自我培训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第二,龙头企业应加强网站的建设,及时与其他农业产业化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品流通,提高企业声誉,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中间商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的主导力量。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其他培训方式提高市场交易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及时准确供求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推广,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信息机构在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尤其是在西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在信息化推广的过程中,信息机构需要加强针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建立符合农村地域特色的农村渠道体系,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来寻求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机构要根据地方发展情况提供配套的信息设备,如手机信号塔,电视信号塔,计算机配套硬件等。信息机构还应安排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并积极开发适应农业产业化主体发展的信息软件,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本,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彦华,周亚明,王雅玲.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刘利永,李道亮.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6,(4).

[3] 卢光明.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4] 吴磊.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3).

[5] 赖茂生,王芳.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艳群,等.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0,(9).

[7] 张雪绸.新时期农业信息化与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4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王艳荣 单位:陕西省农业展览馆(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发展农业信息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随后,农业部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拉动了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序幕。在1996年和2004年信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我国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国农业信息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行动计划。2011年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再次重申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已初步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造阶段,开始步入健全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在实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学界在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虽然有过一些反思,但几乎没有伦理层面的相关论述和指导。本文借鉴了现有农业伦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农业信息化多年的关注和思考,试提出以下问题并给出对策。

1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1.1 信息资源垄断与共享的问题

现在信息不对称是很常见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需要成本,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当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大于从中获取的收益时,信息获取困难,反之,则容易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就由此产生。二是由于信息传递需要时空的原因,信息具有时滞性的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也许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先得到信息的一方会比后获取信息的一个更有优势,这也是不对称的一种形式。

政府相关部门通常容易获取宏观层面的信息,而农业从业者尤其是普通农民只能获得局部信息。相关部门要从农业者处获得局部信息(如产品检测、财务等信息)往往容易,而且为了便于管理和监控,有时这种信息采集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所以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但是农业从业者要从相关部门或得其需要的信息往往是困难的,有些信息不被允许获得,有些信息不能被免费提供,有些信息公布时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所以在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控制中,政府相关部门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如果农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造福农业从业者,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促进信息的共享。而现状更多的是重采集(农业从业者采集新数据)、轻利用(共享已有的部门数据)。

1.2 政策扶持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有如下关于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的指示“按照‘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填平补齐’的原则,推进农经信息网络建设。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农经机构要满足基本的上网条件,东部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以宽带网络提升为重点,满足农经业务的升级需求。加强农经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推进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触摸屏等电子公示设备。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项目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以上只是众多农业信息化政策中的一个缩影,里面对基础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东、中、西地区本来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大差距,如果为了效率在信息化上继续重点支持基础好的地区(集体)同时牺牲基础不好的地区(集体),岂不是会将其间的差距拉得更大,公平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1.3 “模式复制”对多样性的损害

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农业信息化很难做到“因地制宜”。推进者和执行者往往直接照搬外国农业信息化或者我国工业信息化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复制表面上看是信息层面的,而深层里,模式包含着前使用者的生产管理方式乃至文化和价值观。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意味着对旧有生产方式的更替,也意味着对旧有农业文化的放弃。

在谈到浙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之一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说:“在我看来,一种生产方式的消失就好像一个物种的灭亡,对于人类来讲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保护和发展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比起经济上的成效,文化多样性的损害往往不被重视,因为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这种后果的严重性。

1.4 “信息依赖”对人能动性的限制

理想的农业信息化试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农业经济各个领域中,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科技活动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产品交易信息化等。全面的信息,使得精准农业成为可能,使得农业整体效率得以提高。

在互联网框架下,物可以通过信息反射与人对话,人的主体和支配地位被弱化或者消亡。其后果是在生产中,人们只看到信息的力量,只看到技术和机器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作用。没有技术物,没有机器,没有信息,人就不能生产,就不能利用自然资源,就不能满足生存需要。在全方位的农业信息化技术面前,人只是个旁观者,只是个被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信息决定人的工作,人要去适应信息化,人没有主动性,人没有自主性。

1.5 信息犯罪与农业安全

在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漏洞在所难免,再加上黑客的入侵,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或多或少一定会出现安全失范。而现在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美国的相关专家认为: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绝对可靠的防范措施可能永远找不到”。并且信息犯罪的威胁很大,因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其犯罪手段的智能性,造成其不仅成功率高还很难破案。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其它产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原料源泉。一旦整个农业领域都受到信息化的控制,而信息犯罪发生又难以防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2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重视伦理体系建设在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很长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是技术中性论和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因此,技术设计和创新主体或者只关注技术的正面效应,或者仅将技术视为工具。当技术的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对其加以伦理制约时,结果常常近乎徒劳。为了使技术服务于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这一最高的善,必须从技术的设计和创新阶段开始,将伦理因素作为一种直接的重要影响因子加以考量,进而使道德伦理制约成为技术的内在维度之一。

农业信息化的负面效应相对其他新技术来说是较容易预见的。因为在工业生产、医疗、商业、社交等信息化较为成熟的行业,负面效应已经有所体现。另外,农业在其他新技术如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中,也已经产生了非常严峻的问题。相关技术、伦理专家可参考这些事实及其伦理成果,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体系。上文提到的问题1.3和1.4也可以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前预防了。

2.2 通过政策体现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价值目标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国家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公民的政治利益,而且涉及到公民的经济利益和伦理道德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如何平衡、协调好政策的价值目标,确保公民“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公共行政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上文提到的问题1.1和1.2就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遭到轻视有很大的关系。希望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可以正视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价值目标适当牺牲,主动引导社会各界对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

2.3 将伦理道德加入农业信息化的教育体系

第一,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伦理教育。最好能从学校教育起就开设相应的技术伦理课程,工作中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使得这类人员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设计、创新、实施过程中,都能有伦理思维的指导。

第二,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的接受者(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伦理教育。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可在农业信息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觉得自己(及其环境、文化等)的利益受到技术威胁时,可以依据伦理价值进行反抗。而不是现在只能被动地接受农业信息化的实施。

第三,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农业信息化的伦理教育。农业的变化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众有权力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伦理问题提出相关质疑和意见,也有责任制止任何形式的对农业有害的信息犯罪。

2.4 做好农业信息化的立法准备

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伦理问题尚不突出,故现在还不是出台相关法律的好时机。

但是相关部门应该着手准备为农业信息化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应对上文提到的问题1.5。因此需要组织人员,实时收集并跟踪我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和造成的危害。同时,需要收集和跟踪其他领域信息化的立法和执行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出台成为可能,并使得该法律能较为清晰的界定人们在农业信息化中的权力、义务以及违法的后果。从而使得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体系获得法律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方金.中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2]黄永奎.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伦理的审视及构建研究――从个案分析谈起[D].广西大学,2008.

[3]霍韵婷.从国外经验谈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D].吉林大学,2012.

[4]张爱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段毅.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龙艺.现代医学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279-281.

[7]张照余.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伦理研究[J].学术探讨,2006,4:4-5.

[8]曹劲松.试论信息伦理的特点与本质[J].伦理学研究,2004,3:70-75.

[9]沙勇忠.基于信息权利的网络信息伦理[J].兰州大学学报,2006,34(5):54-59.

[10]赖兴珲.电子商务信息伦理问题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12:101-103.

[11]罗冰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及其构建[J].现代情报,2005,7:65-67.

[12]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8):30-33.

[13]王治东.“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6

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和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加快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2.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内涵及体系框架

2.1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内涵

1963年,日本学者Tadao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信息化”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外才开始普遍使用“信息化”。在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200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是指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业科技服务整个过程,通过研究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及时地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各科技服务主体做出及时的反应,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率,从而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2.2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体系框架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体系是一个以各级政府为核心,各信息供需主体积极参与并互相作用的复杂体系,见图1。在该框架中,政府向其它主体(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农村信息员等)提供政策、项目、制度、信息共享平台等扶持,其它主体向政府反馈各自负责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情况,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解决方案,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不同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模式。

2.3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模式

(1)“服务站(中心)+信息员”模式。此种模式依托政府部门成立的信息服务站(中心),通过优先选拔的农村信息员,向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产品供求、政策信息等信息咨询服务。有些服务站利用自身的技术或办公场所条件,也提供一些种子、农药、化肥等销售和实物信息服务。

⑵“农村经纪人+信息网+农户”模式。此种模式是农村经纪人先将单个农户手中的信息进行集中整理、分析,然后通过信息网络出去,经纪人直接组织生产、购销活动。

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信息网+农户”模式。此种模式是通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互联网或传统信息服务手段,通过发放文字资料、会议、上门等服务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和会员,从而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经营。

(4)“企业+信息网+农户”模式。此种模式是企业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或传统途径搜集技术、经济、市场等相关信息,通过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农户传递农产品营销信息,引导农户生产经营。

⑸“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信息网+农户”模式。此种模式是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立网站、数据库,以发放资料、网上交流培训等形式向农户传递技术、经济、市场等相关信息,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新农村热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农户生产经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3.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成就及主要问题

3.1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成就

吉林省以中国长农网为核心,建立了“互联网、电话网、卫星网”三网合一,“网络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和固网短信服务、农民远程教育服务、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吉林农网、《吉林农业》杂志、农业博览会、农业综合记者站、物流配送中心、12316语音信息平台为主的信息系统,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效率。

(1)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基础建设成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建设,吉林省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广电系统光缆已连通9个市州、41个县(市),总长14108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7%。吉林省已有708个行政村、404个50户以上自然村,48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为211万户,正在建设的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具有覆盖全省千万户级用户的能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已在长春、吉林、延边等地区建成终端接收站点3610个,乡镇、村建点率达到100%。

⑵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平台初具规模。2000年5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正式开通“农友”农业科技信息网(cn-ny.org);2001年初,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开通“吉林农网”(jlagri.gov.cn/);2002年3月,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星火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吉林省星火计划网”(jlsp.org.cn);2002年6月,长春市开通了星火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热线“万户通”电话咨询服务系统;2003年,前郭县创建了前郭县农村科技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了国际互联网、电话语音网的良性互动;2006年5月,吉林省率先开通了“12316新农村热线”。这些平台涵盖了种、养、加、商、贸等各个领域,较好地解决了农民所关心的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各方面问题。

(3)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吉林省已建设省、市、县网络平台7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624个,村级信息服务点800个,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建联动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全省共有3568个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18个农业科研机构、10所农业院校、70所省地县三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43个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4806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3280户农业产业化组织,都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服务。

(4)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5年末,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和技术人员共有1565人,各级专职农业网络维护及计算机管理人员163人,培训农村信息员1.5万余人。

3.2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黄婷婷,李德华(2008)测算,2004年我国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66%,处在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刘世洪(2008)年通过2005-2006年全国各地区科技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根据表1可知,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指数、信息技术应用指数、农业信息产业指数、信息化外部环境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还远不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要求。

(2)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分布不均,农民获取信息成本较高。2007年,吉林省共有科研机构、科技文献服务机构3840家,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以及延边州等地,见图2。其中多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各学科中以工程技术类居多,见图 虽然现在吉林省已经形成了“一网、一台、一报、一刊、一校”的“五个一”信息窗口,但面向农民的媒体、栏目依旧很少,仍然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电视台和广播等在农业信息方面,都具有“普遍性”,未能考虑到农民的个体差异;报刊杂志书籍种类繁多,但符合农民特点、贴近农民需要的小册子很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大都设在城市里,距农民很远。这些无疑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

(3) 小册子很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大都设在城市里,距农民很远。这些无疑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方式落后。据调查,农民获取信息,69%的是通过广播电视,9%的通过报刊杂志,7%的通过亲戚朋友,10%的通过教育培训,5%的无信息来源;吉林省农村电脑普及率不到5%,多数农民表示未接触过互联网、信息台、移动电话服务;只有35%的农民接受过正规系统培训。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服务农民方面作用并不突出。从农技推广站购买农药化肥的农户与从市场上购买的农户数比例相当,都是41.67%,而当农民在生产技术上遇到困难时,只有36%的农民愿意向农技推广站求助,找亲朋好友或化肥农药经销点帮忙的人居多。农民获取信息机会少、渠道狭窄,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升,影响了农业科技服务效率。

(4)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分工协作。共建共享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通力合作。但目前,吉林省在信息资源分布、数字图书馆技术研发、信息内容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行业、部门与地区界限,已建成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资源系统间缺乏互联互通,有些信息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省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多年来有关机构和专家所进行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致使大多数规划、研究和项目的执行效果存在不少问题。

⑸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较少。2007年,吉林省科技政府投入强度为0.96%(全国为1.49%),农业科学领域R&D经费支出仅占R&D经费总支出0.5%,占农业总产值的0.01%。同期,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额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为2.37%,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7%-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少,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的。

4.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4.1构建多维一体、相互协作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体系

(1) 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供给主体。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供给主体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组织(各级政府及农业信息中心、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国家事业单位)、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因此,各级政府在物力、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增强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主体的信息需求。

①兼顾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过程也是一个农业信息需求与有效供给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主体即是农业信息需求主体,公共服务组织需要了解各企事业单位、农民具体的需求信息;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国内国际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社会环境信息以及金融信息等信息;农户需要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经济信息、农产品加工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信息。因此,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搜集、生产、加工、传播,才能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

②形成农业信息需求主体间的良性功能互动。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功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优惠的政策扶持引导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积极参与,通过协调整合农业、国土、农机、交通、水利、气象、教育培训、邮电通讯等各类资源,提升农业信息服务的综合实力。各国家事业单位充分发挥教育优势、人才优势、研究开发优势,不断向社会输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率,积极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出谋划策。龙头企业(涉农企业)通过实现自身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以及经济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用信息化手段动态地整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提供产品营销信息、产品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有偿信息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方搜集信息,之后加以鉴别、筛选、提炼、综合、审核,使杂乱的信息有序化、规范化,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引导农民的生产和决策,减少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同时,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农民的农副产品供给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需求信息,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农户来说,要提高其接受能力,增强农民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1)构建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网络体系。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渠道为主,期刊报纸、宣传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工具为辅,充分调动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信息服务体系,使其能够真正为农民所用的信息平台。

⑵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通过规范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加强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等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在不断扩大现有数据库的同时,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需求的大型综合数据库。

(3)重视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一是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入、设立研究基地等形式鼓励和推动高等院校开展信息资源产业研究'二是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信息资源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充实和完善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的信息人才;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员素质,积极培育一批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熟悉“三农”的农村信息化工作队伍。

4.3提高信息服务效率,降低农民使用成本

(1)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提高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吉林省东部地区以特产业信息服务为主,中部地区以种植业、畜牧业及其加工业相关信息服务要主,西部地区以杂粮杂豆种植技术、半舍饲畜牧业养殖技术信息服务为主。同时,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做好预测,为农民或农业企业组织提供好的信息源,提高其利用信息生产经营的产出效益。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7

近年来,农业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正在增加。在构建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006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多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的人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则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2]。但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就成为了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我国将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到了新的高度。作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组成部分,培养评价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现有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活动。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反映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评价体系建设仍然不完善[3~5]。以黑龙江垦区为例,黑龙江垦区在国家号召与响应下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农业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在垦区需求较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等课堂教学环节,在内容组织、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在实践环节上更是与生产实际需求有所不符。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评价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导向不明确

现有的培养评价标准注重共性、轻视个性,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目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大部分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核一种评价形式,过于强调理论考试的作用,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难以通过一次考试检测出来,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评价方式不完善

现有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缺乏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实践完成情况、学习成绩、研究的阶段成果、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为基础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不能将宏观了解学生整体的研究与学习情况,与微观的评价个体学生在培养中的表现有机地结合。

(三)忽视过程性评价

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注重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难以系统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个体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与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的、科学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培养评价体系,以推动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二、多元化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6]1、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构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遵循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学生全貌和各层面的基本特征。同时,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建立可操作性强、学校各部门能够接受和认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2、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紧跟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动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及要求进行现实性评价项目的选取,制定评价等级标准,转变教育思想,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办学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信息化行业不断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3、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动态过程,因此,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将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突出效果评价,体现实践创新教学成果,以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重心,明确目标,建立稳定的评价内容。

(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时,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针对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特色鲜明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以往评价面面俱到、不易区分、难以测评的缺点,参考现有评价体系,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1、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建立课课程体系一级评价指标,在此指标下划分为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材使用与建设等二级指标,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课程大纲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联程度,核心课程能否体现农业信息化专业特色,课程开设的周数、开设学期等是否符合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的规律;教材使用与建设情况与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创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层次适应程度;课程开况与教学内容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2、实践培养实践培养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7],实践教学安排、组织、管理等,与产学研实践项目相结合能力,实践成绩考核(报告的批阅、成绩的评判、成绩的登录、成绩的分析、改进措施)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结合程度,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结合情况等。3、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过程监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氛围和态度,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对课堂组织情况、学习成果(作品、报告、结论)等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进行评价。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进行科学的测评,确保以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实践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的改革与实施。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8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0-004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

1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其实更像是一项管理工具,是对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的一次资源整合,主要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技术,将各类农业信息、农业资源通过一个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加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处理,现如今,管理信息化渐渐被大多数人熟知,目前我国许多行业领域的管理都有提到信息化管理方式,所以就我国现在农业经济来说,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被慢慢推崇,其实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能够规范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运营,可以说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一个步骤,对于农业发展起着提高层次和管理效度的积极作用。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关策略

2.1紧抓信息化水平建设

相关农业经济不仅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管理特点来进行具体的管理战略规划,同时要牢牢抓住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构建,要充分学会和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同时要构建一个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平台,即一个方便管理部门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分析、资源集成等的综合统一管理平台。只有将农业经济内部信息统一规范在一个公共平台之下,才能更好来实现农业经济资源共享、数据整合,促使农业经济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当然信息化水平的建设更离不开农业经济相关数据的多向信息的畅通。全程把控整体农业经济项目进度,及时更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流程信息,只有在保障畅通的农业信息交流下,才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开放、自由、快速、畅通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传递标准。

2.2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

农业经济管理下设有许多细小的模块建设,要想提高信息化水平就需要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各模块之间要達到高度的协调,还需要尽可能的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上放宽对外界的准入标准,还需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和新兴技术,为农业经济中薄弱的中小企业放宽融资条件、输入全新的服务式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够通过更方便有效的农业经济体制使农业经济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2.3完善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信息评估管理人才。大力引进可以胜任机制考核测评的高水准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发挥农业管理相关部门对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和培训的调控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监督评价和管理。

2.4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

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市场还是有不完善之处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就要更好的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框架,相应的法规制度才能更好的保持政策出台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监督实施效果,提高连续性。其次,农业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撑和鼓励我国大中小农业企业针对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要朝着现代化方向的迈进,同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整治、合并、划分,争取做到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避免出现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管理程序叠加混乱,要确保每一项农业经济的具体管理工作细化到人,有据可依。最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人民的监督,同时要想农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化发挥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度管理效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含义简述以及对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一些方法策略探讨,可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提高农业经济自身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董纪江

参考文献: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9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81-01

引言

二十一世纪高新农业技术的重要象征是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技术。数字农业发展和各种农业数据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较广泛,农业资源在地理分布地域广泛,而且地理分布地域广阔,农业数据的获得是基于农业生产和资源的,所以需要农业领域空间信息技术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农业数据[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能有效的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平衡农业和环境之间的发展。美国的地球物理环境公司对3S技术在农业领域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制定了地球观测卫星计划,收集卫星图像,监测农作物的生长,通过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为农场主提供相应的耕种方法,防止农作物的病虫害以及为提供具有预防和预测性的信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2]。 在199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了报告“21世纪的精细农业―农作物管理中的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巨大空间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由此掀起了数字农业研究的高潮,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3]。

1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框架

在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处于核心位置。计算机网络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其核心是其数据库系统,建立一套RS、GIS、GPS、MIS、ES和其他的技术的集合体,通过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尽可能的应用3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虚拟化技术的系统、农业技术自动化系统准确、高效、快速、全面和规范的使用。该平台还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系统。如图1所示。这里有它们的四个至关重要有效含量分析。

(1)农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农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是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这是一个用自己的信息编码规则改变许多重复的基本信息分类和编码,改变了过去在不同部门情况有的不统一,有的不能共享的情况。截止目前,在农业信息方面,中国还未制定相应的农业分类编码的标准,在农息信息分类编码方面要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要对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存储农业信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2)基于GPS/GPRS的移动式农业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技术

通过GPS/ GPRS信息采集技术的空间定位和GPS信息采集的优势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通过GPRS无线宽带网络数据传输和实时的优势,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移动信息采集,从而实现全面的技术集成。

(3)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和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农业数字空间信息平台出发,设置信息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在搜集和采集农业信息时,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生产数据的各个管理因素来获得所需要的有关气象,环境水文等信息,无论是从遥感数据,同时也对GPS信息的定位,都应包含不同的信息来源,有是由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实验数据组成。

(4)基于GIS的智能分布式控制农业机械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引入GIS时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增强系统总体控制功能时,只需将控制器变为GIS或者在前端加一级GIS处理来实现,如图2所示。

2 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

(1)Web Services概述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系统一样,都包括继承、封装、消息传递以及动态绑定等基本概念,是面向对象体系架构组件化的实现和发展,在Web Services中将所有对象都看成服务,在API为网络中的其他服务所使用,通过实现的细节获得封装。

(2)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平台设计

在设计安全平台时根据用户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服务三层构架,各个组件的设计理论基于面向空间、面向对象、面向用户以便各个应用模块都可以更方便的嵌入系统。

(1) 数据库设计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由多个数据库组成。

(2)功能设计

园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由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6个子系统组成。平台在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全方位农业信息与共享方面。点击平台功能界面的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中的任意一项。

系统维护、综合查询、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每个功能模块的界面

显示了该模块包含的下一级以查询为主的子功能如土地流转包含商家信息统计、土地招租需求、招商土地查询、项目特别推荐、高级查询向导,点击每个子功能模块可浏览相应的信息。空间分析模块是基于WebGIS的以地图和专题图显示为主要功能的模块。

(3)GIS实现

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矢量图形是实现GIS在网上浏览的主要问题。现在家庭JSP提供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服务器端解决方案,载体转化为研究范式B浏览器支持JPEG,GIF格式的文件,客户端使用Java脚本的HTML网页;二是在浏览网页的客户端自动下载java小程序解决,通过下载转换,使得普通的Web浏览器具备支持矢量图形格式的功能,提供了显示方法。第一种方法主要适用要求相对较低客户端和观众,操作也比较简单。本文网络空间信息在园区采用的是第二种选择方法。

3 结论

实现区域农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以3S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该系统是保证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对数字农业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文章中,以3S技术为出发点,以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研究为突破口,充分运用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结合上海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应用,实现了平台的整体设计,并对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农业知识整合和空间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设计,同时开发实践了一些功能,特别是采用的Web GIS技术,实现了Internet区域空间信息的,为园区运营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功能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韩苏闽.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研究[J].科技传播,2014(2):20-23

农业信息化研究例10

2调查与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由于德昌县民风淳朴,本次调查与访谈共450户农民均得以较好配合,形成有效结果的农户399户(其中,接受有效问卷和访谈男性村民为主267户,占66.92%;女性村民为主132户,占33.08%,其性别结构特征基本符合我国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情况),由于调查以户为主,对德昌县农村农民信息需求、建设等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主要情况见图1~图3:经过对上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见图1、2、3):德昌县农村家庭农业信息的获取者,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30~50岁,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初、高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专及以上成员已在农村开始作为,并成为家庭主要骨干。家庭经营模式方面已从传统常规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集中,并向畜牧、渔业、旅游业等方面逐步发展。

3德昌县农村农民信息需求现状调查情况

3.1德昌县农村农民获取信息渠道

硬件建设、服务方式及信息需求情况调研中,笔者设计以下问题:即下面哪些硬件条件符合您家庭的实际情况(可多选,比例可能大于100%),目前您对各类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可多选,比例总数可大于100%)、目前您通过何种途径获取农业信息(可多选,比例总数可大于100%)。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图4、5、6)三个数据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可看出德昌县农村农民获取信息渠道硬件建设已取得较大突破,农民从传统的信息硬件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历程已有一定突破(与沿海地区农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德昌县的区域经济特色和农民的文化素养有一定关系。与此同时,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认识与需求逐步与市场需求、农业生产建设、区域需求相统一,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已突破传统农业信息化建设及传递方式。

3.2德昌县农村农民获取信息意愿、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情况

调查研究中涉及德昌县农村农民获取信息意愿、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农业信息服务情况。从图7和图8问卷分析不难看出,德昌县农民民风淳朴,其对农村农业信息的希望主要集中在:“村中建立图书资料室、信息服务中心或类似设施(占46.7%);相关部门定时农情及疫情资讯(69.9%);经常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解答疑难(占79.4%)”等三个方面。在遇到难题找谁解决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农民选择的是“农业部门(占54.5%),邻居、亲戚、朋友(占38.2%),向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咨询(占70.4%)”。以此可以推断,目前,德昌县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等方面政府有很多作为,老百姓对政府及其相关服务机构非常信任。当然,从中也能看出,我国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信誉度均达不到广大人民的信赖。

4德昌县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4.1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

为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2013年3月15日,德昌县农科局召开了“德昌县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启动仪式暨农业指导员培训会”,使参加培训的各乡镇技术指导员能在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和农民有需求时,在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及时迅速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该补助项目的实施大力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可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

4.2打破传统农业信息化建设及传递方式,拓宽信息需求

渠道传统的农业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农业信息传递方式单一,而在当今网络环境下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率迅速增大,德昌县农村农业信息硬件建设方面已有很大突破,被调查者中拥有手机、能收听广播信息并安装了有线电视(含自装设备)的众多。据此,德昌县可以与凉山移动公司一起因地制宜地组建移动乡音网,普及农户的移动电话,使农村用户通讯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解决农村信息盲区通信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可在宽带基础设施资源短缺的村镇开展宽带信息镇村和3G信息村的建设,加快发展3G移动业务,以移动信息应用推进信息化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