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6 09:09:40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1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83-2

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工业2025,一带一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物流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职业院校物流预备技师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物流预备技师培养如何在完成校内学习的基础上,提高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对职业院校物流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研究,以有利于将职业院校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提上工作日程。

1.1 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国内职业院校实习指导工作及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目标不清晰明确、实施不够深入细致。学生在实习中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实习或在站培养效果不明显。

企业师傅或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措施、有评价地指导学生通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效融汇贯通,产生新知识、新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问题。该项目提出的目的使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解决指导工作不准、不实、不细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国内对该项目研究还没有先例,但各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的质量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深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专业从2009年开展预备技师在站培养以来,建设了10家技师工作站,校企合作基础好,指导工作扎实细致,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加以提炼、整理、上升到理论水平,以推动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2.1 物流预备技师概念

物流预备技师是指已完成预备技师学制教育,并通过物流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未进行综合评审的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的物流专业学生。

1.2.2 技师工作站定义

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建立或企业单独建立的名师带徒,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与革新,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进而推动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攻关与革新基地、校企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建立技师工作站,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或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现有高技能人才作用,采取名师带徒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吸引优秀高技能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攻关、推动技术进步和解决关键性生产难题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技师工作站组织机构设在企业,但职业院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1.2.3 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有时也称“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

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

2 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对象有物流预备技师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内容、培养效果评估、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精细化实施、预备技师培养管理制度、项目课题研究与企业管理与技术攻关结合模式、项目课题成果企业应用效果评估、项目课题成果评审与答辩、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标准化、指导教师教材、学生学材。

2.2 研究方法

项目课题采用了经验总结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2.2.1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修正理论,总结、提炼的研究方法。

依据国家、省、市关于预备技师培养与技师工作站建设的相关政策,依据学院对毕业实习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的教学要求,经过6年的技师在站培养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2.2 调查法

搜集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对企业导师、管理人员、在站培养学生的在站培养指导体验,学习体验进行了调查,收集了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项目课题选题采用了调查法。

2.2.3 观察法

对在站培养学生使用周工作页和在站培养手册的学习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2.2.4 比较研究法

对项目课题成果应用前后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以验证项目课题成果实效。

2.2.5 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查阅了国家、省、市、学院关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实习的相关文件,领会政策,吸取精华,为项目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2.2.6 实证研究法

学生从项目课题选题开始到课题成果实效验证广泛采用了实证研究法。项目课题成果都经过几轮验证,有显著效果才整理到研究成果中。

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研究步骤

3.1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是解决国内职业院校毕业实习指导、技师在站培养形式化、不实、不细、不精问题,通过设计物流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计划、方法、规程、教材、学习指南、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完善双导师项目课题制,以达到高效指导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使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指导学生通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效果。

3.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制度建设、教程和学习指南开发、精细化培养工具开发和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实效性论证研究。

3.3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步:明确研究达成目标;第二步:确定项目课题研究框架;第三步:经验总结制定标准化制度;第四步:开发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具;第五步:开发在站培养教程和学习指南;第六步:项目课题成果实践验证与总结;第七步:修改项目课题成果;第八步:完成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第九步:申请结题,资料存档;第十步:国内职业院校推广应用。

4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4.1 课题研究成果内容

课题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教程(指导教师、企业导师或师傅用)、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学习指南(学生用)、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校企合作双评价标准、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指导管理办法和论文两篇(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精细化研究和国内异地分拣优化的思路)。

4.2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管理办法、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校企合作双评价标准属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章制度建设。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属于精细化在站培养学习指引与工具。

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教程属于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教材,供指导教师、企业导师使用;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学习指南,供在站培养学生使用,属于学材。

预备技师在技师工作站精细化培养初探属于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国内异地分拣优化的思路属于指导教师运用项目课题成果指导学生过程中参与企业实践,解决快递企业生产问题的成果。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精细化研究项目成果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提高了指导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论

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技师工作站,建立完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制度,明确物流预备技师培养目标,建立培养“双导师”队伍,按照物流预备技师培养规程,教学计划、企业项目实践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企业项目实践企业教学时间表要求,以技师工作站为平台、产教融合,紧跟企业需求,运用在站培养手册、在站教学工作页、周工作页等工具指导学生围绕岗位工作与技术改造创新开展“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研究,研究成果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明确,制度细化,过程管理与全局管理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物流预备技师精细化培养。

6 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经现代物流专业12物流J4班2015.6-2016.5在站培养使用验证,学生周工作页、月度报告及时完成率比成果实施前提高40%,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指导及时且内容丰富,指导效率提高120%,学生达到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水平,少数优秀学生达到中层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水平,21名学生被聘任为基层管理岗位,3名学生被聘为中层管理岗位。学生课题成果来源于企业本职岗位并在企业应用,学生初始就业薪资平均达到5000元,远远超过深圳同类院校,效果显著。国内职业院校技师在站培养、毕业实习、中段实习均可采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2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研究》(09xjjg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7-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中实行的基本是导师个人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如何发挥导师的作用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导师指导模式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目标导向的研究生指导模式,从而增强导师的指导作用,促进研究生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研究生人才。

一、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模式

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 导师制下研究生的整个学习和科研工作都是紧密地围绕导师的指导而展开,学校乃至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要靠导师予以实施。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导师的重要性、导师制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角度对“导师制”进行了探讨。

关于导师指导模式的定义,我国学者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许克毅等人提出,“导师的指导方法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管理的宽严尺度”。另一部分学者如赵莉、韩燕明则是把导师指导模式等同于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出“学术界至今已形成师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三种基本形式”。米银俊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系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具有一定特征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样式和运作方式”。周叶中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

鉴于以上研究,笔者将导师指导模式定义为:在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本文将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导师指导模式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目标导向的导师指导模式。

二、目标管理及其在导师制中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概述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其具体方法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目标管理包括目标任务分解、目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围绕目标的实现而有效运行的方法等要素,即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确定管理系统的整体目标、个体目标和工作范围目标,然后围绕这些目标的实施纵横协调,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直至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由于目标管理是超前性的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和重视成果的管理以及重视人的管理,因此其能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提高工作成效、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激励和提高、改善人际关系等。

(二)研究生培养中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1.合理的目标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有导向作用

没有明确的目标研究生就会缺乏“方向感”,从而无法有效地、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在目标管理下,导师可以针对不同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可行的目标,使得研究生培养有的放矢。目标被制定和接受后,一方面导师可以根据相关的任务和目标对研究生进行具体指导;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并为之努力。

2.合理的目标对于导师和研究生具有双向激励作用

缺乏清晰的目标不仅会使得导师感到对于其指导学生的茫然,也会损害研究生的动力与责任感。目标管理在导师制中的运用,通过确定的合理目标既能激励导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也能激励学生努力实现自身的目标,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目标具有约束作用

目标的既定性,使得在研究生培养中最大程度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促使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控制就有了基础,一方面导师可以用来导师指导纠正努力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可以用来评价研究生的绩效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应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目标完成的总结和评估。

1.目标的设置

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包括目标的制定和目标分解,关系到目标管理能否成功的运用,目标管理中应该确定的目标应该具有如下特征:①层次性;②网络性;③多样性;④可考核性;⑤可实现性;⑥富有挑战性。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目标确定后就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目标分解后要进入实施阶段,需要坚定实现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在实施中要严格按目标管理方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要特别注意落实责任者和执行者,在执行中还要重视协作,防止疏漏,要体现目标实施的层次性、时效性、原则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总结和评估

目标管理注重的是结果,对部门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事先规定出期限,定期检查。检查的依据就是事先确定的目标。对于最终的结果,应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罚。通过评价活动,及时总结目标进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

为使导师制中能够更好实行目标管理的思想,最大程度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本文在借鉴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目标导向的研究生指导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积极性的发挥,最终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目标导向的研究生指导模式的构建

本模式导师将通过研究生与其进行定期会面(会面频率按高低年级区分,低年级两周一次,高年级一月一次)与不定期网络电话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指导。首先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探讨总体目标的定位并进行目标分解,制定详细有层次的计划;然后实施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最后是对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并反馈至下一阶段。

在目标导向的导师指导模式中,针对不同的院校和专业,应结合其具体的培养方案和目标,本文将以西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为例,阐述此模式具体的实施。西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学科是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学科现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富于创新和协作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

(一)总体目标定位

在本指导方式中将采取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确定目标。首先由学生思考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并在导师的良性指导下,确定总目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将最终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其中学术型人才指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的研究生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较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实际中的研究生人才;为使培养成果指标可衡量,将选择、奖学金获得、学位论文三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设置基本目标、预期目标、创新目标三个层次,从而形成可衡量的目标体系。

(二)目标的分解及计划的制定

总体目标确定后,将其分解到知识、能力、素质等具体方面,其各个学生的特色将通过这些具体的方面所表现。对总体目标合理分解后,应制定可能行的指标体系,并使其贯穿三年。结合西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所读年限及培养方案,此模式中将研究生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三年总体计划、阶段计划、学期具体计划,其中下一层次的计划,应以上一层次的计划为基础。

(三)计划的执行

目标管理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律以及与导师的良好配合和互动,因此导师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在定期会面的基础上,导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所指导学生的计划完成和目标实现情况进行了解,定时和不定时的审查所指导学生计划完成情况。

研究生在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后,应将计划作指导,运用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按计划执行有关事宜,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

(四)总结与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学生应该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总结;以学期为限,每一学期开始提交上学期总结,并对自己以前所作出的目标和计划进行修正。研究生做过自我总结后,导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目标真实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四、结论

本文将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导师制中并构建目标导向的指导模式,一方面能够促使研究生加强对自身和社会需求的认识,确定目标、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研究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导师在研究生三年学习和生活规划中进行全过程、分时段的目标引导和过程控制,能够督促导师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义隧. 研究生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陈春燕. 浅谈目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7年05期

[3]陶春莉. 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 兰州大学 2006

[4]周三多. 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3

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进一步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导师制是15世纪初由牛津大学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因材施教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指导。在该制度的引领下,牛津和剑桥大学塑造出多位成就卓越的大家,该制度也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工程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国近年来也加快了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在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的工程专业人才,不但应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工程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经历坚实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针对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究其缘由,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否具备工程实践所要求的素养,不仅取决于高校的系统教育,也受到企业与行业参与专业教育程度的影响。

为此,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尤其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这一实践,归纳总结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启示。

二、本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导师制的动因与条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与部级试点学院改革建设,近年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制订了“共性基础+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导师制”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手段。地质工程专业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学生规模较小;同时,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充足的优质校内和企业导师资源,与上海勘察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多所单位建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实践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因此,自2012级本科开始,本专业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优秀管理能力的工程师联合校内导师形成“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并利用校企实习实训基地,采取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导师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

1.导师制实施程序。第1―3学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三个专业按“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培养模式进行联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淡化专业界限,打通各专业课程壁垒,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突出“宽口径+强基础”。

第4学期开始,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学生再分专业,分别进入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三个专业学习。划入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将配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具体实施程序是:(1)所将导师名单向学生公布,并安排咨询;(2)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3)学生填报选择导师志愿,每人限报2个志愿;(4)根据学生志愿顺序,导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学生名单。

2.导师的职责及工作要求。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以配对方式出现,职责各有侧重。校内导师着重把握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主要从思想、专业、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创新项目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企业导师除参与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偏重于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校内和企业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进行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导师的工作要求:导师与学生定期会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动向;指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相关科研工作(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济大学SITP项目等),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企业导师的工作要求: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企业导师也参与部分课堂教学,通过工程案例的授课充分发挥其实战经历丰富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知识点更清晰明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导师参与其中并担纲主要角色。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就围绕企业导师所在单位的实际问题,既?槠笠档目萍佳蟹⑻峁┝酥С郑?也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有学生进入企业导师所在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更好地接触了企业文化,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考核。导师考核由所具体负责实施。主要考核导师是否履行导师职责,以及指导效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通?^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及参考学生评教结果等方式,对导师进行综合考核,了解学生对导师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导师的综合评价不合格,应及时进行提醒、约谈和培训。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4

引言

国外物流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与操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现代电商物流高速发展,具有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现代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利用现代学徒制“入校即入厂、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的特点,让学生在工作場所学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参加实践工作,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等诸多原因,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着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老师来自于高校,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较少,而企业的兼职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培养学生高素质高技能方面缺乏师傅型的优秀教师。

第二,学校实训能力不强,设备设施相对不足,更新困难,特别是物流管理专业,由于其设施设备都属于大型投入,场地要求也大,因此,学校在资金和场地方面都难以满足学生真实环境的实训要求,只能采取一些仿真模拟、软件操作的形式来完成,这就导致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的适应企业用工、用人的要求;

第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多的来自于自主招生的普高生,三二分段的中职生,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强普遍不强;

第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力度不够。大部分院校在合作时采取的是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提供校外参观实习、毕业实践场地合作方式等。企业并未真正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学生基本只有通过半年的毕业实习,来积累真正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毕业后很难较快适应需求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上课即上岗”。学生的单一身份变成“学生+员工”双重身份,教师的身份也变成了“师傅型”的教师。学习的场地也由学校挪到了企业,学生在工作场所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些正好克服了以上职业教育的困难,使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能量,使高职院校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用工用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与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二类品牌建设专业。其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品牌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与EMS中国邮政、顺丰速运、汇通等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家校内大学生实训基地——“一公里速递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心采取企业老师带值班经理、值班经理带实训学生的方式(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真实业务及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快递业务操作技能、仓储与配送业务管理技能、路线优化等技能,并通过对业务量、服务水平、现场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评价,重点培养快递值班经理的企业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一公里速递中心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承担了“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既要遵循学校的管理,又要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工作,融入了“现代学徒制”关键要素,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先行经验与必要的软硬件保障。

二、现代学徒制下招生制度改革

现代学徒制试点秉承“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思想确定培养对象。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学校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从中职院校毕业生或者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徒,达到录取条件的学生,通过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签订协议实现学徒学生的双重身份;二是校企合作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在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中选拔培养对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结合学校现有条件,以及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先招生再招工的方式,首先由学校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满足条件的学生,并和学校、企业需签署三方协议。在入学一年后,由合作企业根据用人单位标准,遴选合适的学生进入企业按照现代学徒模式培养并管理,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具有合法的企业员工身份,不但享受企业员工的待遇,同时接受企业的管理。

三、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改革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案制定

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熟练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市场营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客户沟通与协调、营销策划、快递门店运营等能力,富有“互联网+(尤其是物联网)”思维、“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等素质,面向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企业的物流专员、物流客服、物流运营,特别是快递门店经理人等岗位要求,并能够从事快递企业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二)教学管理模式

每学期开课前,校企导师共同商定开课计划,确定授课教师、授课任务及课表,研讨制定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序化真实岗位技能知识,校企导师共同编制岗位实训指导书,制订教学日历,协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岗位训练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开课计划及教学内容分工。学生在企业工作及学习的过程中,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以及企业晋级的主要依据。

(三)“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学校与主要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电子商务物流专业规范、课程体系、课程规范及对应的教学单元内容开发。依据学徒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打破院校主导的局面,改為企业主导、院校为辅,基于美国DQP框架开发成果导向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从而使课程体系与企业工作需求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所需紧密结合,充分按照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流程设置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课程开发过程如下:

(1)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调研的方式,由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共同确定人才需求状况。这里的需求包含和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指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要求。外部需求主要指国家层面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及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2)其次,依据行业企业需求,由本专业毕业生、相关企业、学校管理者、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所面对的行业岗位、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以需求分析为依据提出的,适应需求而定,同时也支撑着行业企业的需求,它是人才培养的总纲领,是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在毕业后3-5年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成就的总体描述。在DQP学历框架下,它体现了大学生在毕业取得本专业的“副学士”(即我国的专科)学历时及未来适应工作、生活和公民参与时“能做什么”。

(3)再次,在确定好专业培养目标之后,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DQP框架下五大学习领域(专业知识、广泛和融合知识、智力技能、应用和协作学习、公民素养和全球学习)中对应的副学士的要求,描述本专业的预期学习成果(POC。这些学习成果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学生在五大学习领域方面的具体描述,同时为了尽可能的使这些学习成果易于学生理解和教师考核,在设计时参考布鲁姆分类的行为动词来设计。它体现了学生应达到的毕业要求以,即毕业生所需达到的能力,也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

(4)最后,依据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毕业生能力通过由不同板块(类)课程及每门课所构成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即专业预期学习成果需要落到每一门课程中,这种对应关系用课程矩阵来实现。

(四)教学组织安排

根据现代学徒制“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等特点,以及工作场所学习的要求,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1+1+1”模式来运行,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专业基础培养(第一学年),在学校完成。

该阶段学徒学习基础文化、专业认知、专业理论、基础技能。学校负责基础文化、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课程,占总课时的80%,由专任教师通过集体授课、云平台授课的方式完成教学;企业师傅负责专业认知、基础技能课程,通过线上线下讲座、直播课程、线上交流等方式完成,内容涉及行业发展、企业生产安全、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占总课时的20%。

(2)第二阶段: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第二学年),在企业完成。

该阶段学徒学习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践,其中专业理论内容根据工作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由学校教师在企业进行教学,该部分内容占本学年总课时的40%。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由企业师傅在企业指导完成,占总课时的60%。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实现工作场所学习。

(3)第三阶段:企业岗位实践(第三学年),在企业完成。

该阶段学徒学习专业理论、职业素养,进行岗位实践。理论内容由院校教师在企业完成教学,占总课时的20%。岗位实践操作由企业师傅在企业岗位指导完成,占总课时的80%。

(五)学徒考核评价

构建院校、企业、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院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构成的立体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聘用人才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能力测评标准,针对不同的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评价方式是保证学徒培养质量的关键。

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质量监督与评估小组,设计基于学徒学习全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估小组结合平台提供的学习记录、技能训练结果、期中考核结果、期末考核结果,企业师傅提供的学徒实践报告,院校教师提供的学徒课程报告三方内容,评估学徒培训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示

四、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建设

由于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改革,需要配备一支由“专任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教师团队来共同培养学生,同时也需要专人来进行管理,而目前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要求。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班主任培养

专业配备1名经验丰富、年轻、业务能力强的专任教师担当现代学徒制班的班主任,企业配备了1名资深人力资源主管担当班主任。

现代学徒制班的班主任,既要业务能力强,又要熟知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政策,还要懂教育学和心理学,要会做学生工作,及时消除学员的疑虑,能够处理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够给学员提供帮助。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因此,需要通过送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国际视野,通过强化专业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辅导员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愿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懂专业的班主任教师队伍。

通过让担当现代学徒制班的企业班主任参加学校组织的对辅导员的各类培训,及共同组织学员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等形式,培养企业班主任熟悉学生工作业务,提升与学员的沟通与管理能力。(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双导师”教学团队培养

学校将聘请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为现代学徒制班企业导师,同时安排学院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为学校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企业师资团队的构成为:1/3的专职培训师,负责学徒在企业的企业认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2/3的岗位师傅,对学徒岗位认知、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对接。院校师资团队的构成为:2/3为专业“双师型”教师,负责学徒的专业理论教学;1/3负责公共课、基础课、兴趣课培训。同时为了保障校企合作培养学徒的质量及效果,需要对企业师资、院校师资就合作内容、合作模式、职业培训体系、学徒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训模式、考核评估体系、岗位能力认证,以及企业师傅和院校师资职业素养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阶段性培训和评估。

结语

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5个对接,同时对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現代学徒制的国内起步较晚,2014年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企业的政策和激励问题、社会认同特别是家长的认同问题、经费问题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解决。总之,现代学徒制的“双岗位、双身份、双导师”的育人制度,能有效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左锋.跨境电商现代学徒制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6);

[2]殷明,刘丹青,郑继昌.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2016(2);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5

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模式特色

作为较早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上办出了自身的特色,开创了教育硕士的特有模式。本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2009级(7个专业方向的68名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它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的特色与成果,即“完善的教育制度、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环环相扣的教育实践运行程序”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

(一)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放在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选择上。首先,学校制定了详细而规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共包括六大部分内容:(1)实践的目的与任务;(2)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3)教育实践成绩的考核与评定;(4)组织领导;(5)实习研究生纪律要求;(6)实习研究生各类评优标准。在本套实施方案中,学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提出了实践各个环节的考核方式和办法,给出了实践成绩评定标准,并指出:“学校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主要领导及聘请的教育督导、实践基地领导、基地导师组成教育实践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的教育实践工作。”在集中实践工作结束后,学校要评出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和优秀案例,并给出相应的评优标准。同时,各培养学院也积极配合和参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相应成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领导小组”,并明确学院小组的工作内容及职责等。其次,为了保证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质量,学校聘请有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作为督导教师,并明确督导教师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基地督导工作职责》。再次,学校专门为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划拨专项经费,并制定《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经费使用制度》和《实践研究生的经费报销方法》。此外,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安全管理规定》和《实践研究生的请假制度》。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制度保障,使专业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有了政策性的保证。

(二)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基地保障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落实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为了把教育硕士的实践落在实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上.主要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实践学校应是公立的市级普通高中或区县级重点高中;(2)实践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能够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高级教师;(3)实践学校必须在同一地区或彼此距离较近,但不能在辽宁师范大学本部;(4)实践学校应具有能为实践研究生提供食宿的办学条件。确立以上原则之后,由辽宁师范大学统一出面商谈,先后与盘锦市二高中、盘山县高中、大洼县高中、大洼县三高中、营口市熊岳高中、营口市开发区第二高中达成基地建设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基地实践的研究生名额分配上,采取了男女搭配、专业搭配的方式,使实践研究生均匀地分布在6个实践基地,但每个专业方向在同一基地的人数不超过4人。由此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没给实践基地增加过多的负担。

(三)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运行程序

教育硕士集中实践工作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半年。为了保证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教育见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1.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1)召开全校实践研究生动员大会,由主管校长、研究生院领导、各学院主管领导、导师、督导教师及全体实践研究生参加。会上主要宣讲教育实践的内容,强调实践的意义、重要性、实践期间一些常规事项的处理等。各学院要专门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实践前指导。(2)为了保证整学期基地生活的顺利进行,督促研究生在出发前,要做好学习、生活用品的准备、与各方人员通讯联系的准备等。(3)在基地开学前,研究生院领导以及督导教师一起将各专业方向参加实践的研究生集体送往各实践基地。(4)研究生到达实践基地后,在研究生院与基地双方领导的共同主持下,举行研究生与基地指导教师见面仪式。之后,实习研究生的实践工作正式开始。

2.教育见习阶段。实践基地开学后,教育实践进入教育见习阶段。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的现状与趋势,培养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学习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教育方法。见习的主要内容有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见习教学工作,就是要认真学习如何授课,听课数不能少于4节,公开课不能少于1节,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总结学习收获。课前观摩教研组的备课活动,课中分析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情况、常规及突发事件处理等,课后要及时总结听课心得,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见习班主任工作,要深入到班级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争取参加主题班会,学习评价方式和方法。另外,在见习阶段除以上两方面工作外,研究生还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工作,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

3.教育实习阶段。见习阶段结束后,进入到教育实习阶段。教育实习的内容也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但它与教育见习阶段有所不同。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实习研究生要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编写教案,送交导师审定,上课前进行试讲,经导师批准后,方能正式上课。课后要进行讲评,对每位实习研究生集体讲评不少于两次,从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方面,先由研究生本人进行自评,再由听课的其他研究生和老师进行他评。实习研究生的授课时数每周不能少于2学时,总学时不能少于36学时。研究生在教学实习工作中除了上课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平时测试、月考、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试卷分析等工作中,学会如何考评学生和通过考试环节找到解决教学工作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工作要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内容有参加班级的日常管理卫作,了解班级文化情况,熟悉班主任工作技巧、集体或个别生教育工作、家访、班干部工作等。另外,要注意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每个实习研究生至少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等,要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明确主题,了解学生思想动向。

4.教育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教育实践总结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理论的总结与提升,即在实习过程中,研究生要对在见习阶段、实习阶段遇到的典型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查阅参考资料,拟定调查方案和论文写作提纲,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论文。另一方面是对整个实践的总结,即在各基地学校期末考试结束、教育实践内容全部完成后,实习研究生要写出全面的个人总结,包括主要收获、个人教育教学优缺点、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在第四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实习研究生要将整理好的实践总结和撰写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交给学院实践领导小组。各学院召开实习研究生座谈会,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基地导师的评语和学生的实践成绩,向学校推荐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优秀案例。在汇总各学院推荐的各项优秀后,学校进行最终评选,并召开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对获得各项优秀的实习研究生进行表奖。至此,整个教育实践环节全部结束。

三、教育硕士实践模式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基本上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只有少数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教育实习经历,大多数人没有教育实践的经验。但在辽宁师范大学独特的实践环节教育下,这些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和教育实践训练,为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要继续做好全El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上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没有实践基地,实践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零散的、个别地进行无法保证效果;同时实践基地的实践品质也至关重要。实践基地必须能给研究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6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7302

1引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现阶段,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较大程度地依附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这是由于我国在学位点建设上以前主要是按照学术型硕博士点进行的建设,近年来获批的专业硕士点也基本上都是在已有的学术型硕士点基础上建设的。理论上旨在培养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现实情况中,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的体现在,很多学校的学位点是学术型、专业型混合招生,导师面对的学生既有学术型硕士、又有专业型硕士,导师多按照传统培养学术型硕士的思维去培养学生,区分度不大,专业硕士的特色不够鲜明。就课程设置而言,存在照搬学术型硕士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注意课程体系的模块整合、案例库的建设不到位,实践环节设置不足和评价不细以及指导教师的配备不科学等问题。

中北大学面向社会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并结合专业型硕士的特点,将研究生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规划和安排,确保研究生毕业后,既有坚实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实践水平。

2培养模式特点

2.1突出案例教学

(1)除了基本的专业类课程外,设置与职业资格相关内容的课程。课程体系根据研究方向强调岗位需求,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既有基本理论,又强调与实践结合的教材建设,是实现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必要选择。传统的教材是不满足需求的,而高校教师虽然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经历相对较差,编制此类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精心选用各出版社出版的工程案例类的书籍。这类书籍一般由各工程单位富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总工级科技人员总结编写,如《岩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评》,就是由顾宝和大师编著的,这类书籍参考价值极大,按照此思路开展工程案例库的建设,对本学位研究生开展案例教学非常有效。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各研究方向的注册师实务与案例课程,引导学生开展注册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学习,在固定时间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汇报,教师进行指导和补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

(2)多方向培养,拓展学生的执业空间。根据社会需求,本专业领域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建筑经济与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这四个方向涉及到国家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招投标师等类型,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业去向等因素引导学习相关内容。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上要覆盖这些方向,既要考虑开课人数的最低要求,又要给予学生选课一定的自主权,这就需要在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力量配备、实際操作等多方面取得平衡。

(3)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若学生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则可免修相对应的课程或实践环节,直接给出相应的学分。

这一规定和举措,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一些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和案例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校良好学习氛围下,通过高效地学习,将理论和实践良好地结合了起来。学生一般都可以在研一结束后,参加一级注册基础类的考试,或二级的专业类的考试。若在毕业前通过相应考试,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也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

2.2实践基地建设

(1)开展双师型(高级职称+职业资格)、双导师(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制联合指导模式。不仅要求校内外导师均应具有高级职称,而且要求校内外导师具有国家注册土木类职业资格的数量不少于50%,每位学生的双导师中应至少有一位具有国家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按照校内导师∶校外导师=1∶4比例的思路聘请校外导师。而这些导师一般都是涉及到本省基本建设各领域中的企业总工或技术骨干。如学生研究方向较为特殊,双导师均无注册职业资格,则应再配备具有职业资格的副导师。显然,双师型、双导师指导模式是实现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重要保障。学生除了基本的理论学习,还能够在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指引下学习相关的工程案例,促进了学生适时接触工程实践,接触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2)企业导师主导工程实践与课题选择。研一结束进入暑期后,学生就可以进入到企业导师所在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以学生为纽带,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进行密切交流,由企业导师推荐,双方共同制定学生的研究课题。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既可以利用企业实验室,也可进入到工程相应的各种环节寻找热点、难点课题,然后提炼问题作为自己论文的研究内容,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成了学业,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也促进了校企间的合作,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

如笔者在选派一名学生进入某基础工程公司后,公司总工担任了学生的企业导师,并提出了企业施工中碰到的难题,即灌注桩在灌注时如何控制超灌。经过多次的交流,公司出经费立项,开始校企联合攻关,并确定为该生的研究课题。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而围绕此项目,又衍生出了好几个课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工作的开展,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校企联合工作都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3)吸纳一定数量的企业导师联合校内导师成立学术委员会,每3年一届,届时轮换。这样有利于及时总结企业、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本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工作与职业资格高度衔接,顺利地开展中北大学土木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教学。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8

论文摘要:建议“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培育。文章对就业导向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我国及我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

据中国教育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1.4% ; 200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就增加了202所,高职高专院校总数达到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 % 0 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也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2006年9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数达到795.5万人。200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生师比为15:1;在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5.7万人,占21.3%,低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合格标准;外聘教师总数为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25.3%,其中有1.6万人具有“双师”素质,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 。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师总数达到9463人,生师比为15.2:1。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教师33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1%;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I3.6% ;“双师型”教师27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1%。在这些指标中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与迅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成为极为突出的问题。截至2005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在校生713万人,而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校均246人,生师比为26.6:1。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十分突出。2007年底,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43所,在校生达16万人,实际拥有专任教师不足7000人,校均学生3721人,生师比离合格标准的18:1和优秀标准的16:1相差甚远。由于各校存在怕亮黄牌的思想,所以在报表时,都有一定的虚数,各校的基层单位报表上的专任教师数均比实际拥有数高。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攀升,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教师比例偏多,骨干教师年龄老化,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年教师比例偏低。缺乏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少。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6%,低于合格标准。从“双师”结构上看,“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全国“双师”素质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21.3%。从“专兼”结构上看,兼职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外聘教师只有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5.3%,而且外聘教师中真正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比较少,多数来自其他高校。

3.“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巫待提高

目前,“双师型”教师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双证的教师缺泛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参与程度低,成果少;三是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水平较低;四是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院校门,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4.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巫待提高

现有的高职大多数是中专升格而来,教师虽然都接受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现有的师资培训课程有着浓厚的普通教育色彩,缺乏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的培训课程,仅对教师从事传统理论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教学能力较低,特别是缺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5.“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政策不配套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

6.各类院校及校内不同专业发展不均衡

调研数据表明,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重理轻文现象比较普遍。工科院校和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以及工科专业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做的比较实,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而文科院校及新建院校做的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从有利于实施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师资的数量、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在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花力气,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原则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职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就必须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使教师掌握行业或企业一线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应通过制度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加大投人力度,逐步形成学校为企业搞产品研发、培训员工,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主要专业技能课和在企业生产车间指导学生顶岗实践并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教师数量优化配比原则

学校教师配置满足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18:1配置教师数(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可按照20:1一22:1进行配置;专业带头人按照每个专业1名,再加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配置;骨干教师可按专业课教师数的1/4一1/3进行配置,一般情况下(每个专业每年3个班120人)可配置4一6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应大体与专任专业课教师数量相当,逐步达到或接近1:1。 (四)引进、培养与聘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人才是第一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全方位开发职业教育人才资源,根据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适当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在职教师深人行业或企业一线,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和以聘用承担主要实践技能课的行业或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重点,开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聚集人才,产生人才共生效应。

(五)人事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同步推进原则

按照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重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奖励与贡献相结合、岗位责任问效等问题,实行真正意义的全员聘用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严格绩效考核评价,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同时要制定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

(六)教学能力、服务能力与师德培育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把做学问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纳人各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超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表彰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优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三、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是顶层设计者。专业带头人的建设要做好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力、专业建设力、资源整合力、团队带动力的建设,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建设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

(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侧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和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感召力。骨干教师要具体负责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专业要培养既能上讲台教学又能下车间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形式主要通过现有的在职教师可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进修学习、承担科技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零适应期”的高职学生,就必须从行业或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学校要努力构建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的良睦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出台文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个青年教师选派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导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四、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制订切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必须组织力量充分论证,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要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需要,制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开展社会服务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高起点。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好分年度的实施方案,并有效推进,才能达到效果。

(二)制订激励性的政策和措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省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提高、聘用等方面的政策;学校要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制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要转变观念,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出台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办法,吸纳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学校要出台专业带头人引进的优惠政策,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和任用的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引进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对现有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逐步建立起校级专业带头人体系。同时,要建立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培养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满足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加强对现有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分拆师资队伍现状,实行分类培养,整体推进。一是要抓好现有教师学历提升,使硕士比例逐步提高;二是要抓好现有教师的业务进修,不断丰富理论前沿知识;三是要抓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培养;四是要采取优惠政策,调动现有教师下行业企业锻炼的积极性,将社会实践锻炼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素质教师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9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我国及我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

据中国教育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1.4% ; 200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就增加了202所,高职高专院校总数达到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 % 0 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也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2006年9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数达到795.5万人。200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生师比为15:1;在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5.7万人,占21.3%,低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合格标准;外聘教师总数为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25.3%,其中有1.6万人具有“双师”素质,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 。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师总数达到9463人,生师比为15.2:1。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教师33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1%;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I3.6% ;“双师型”教师27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1%。在这些指标中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与迅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成为极为突出的问题。截至2005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在校生713万人,而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校均246人,生师比为26.6:1。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十分突出。2007年底,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43所,在校生达16万人,实际拥有专任教师不足7000人,校均学生3721人,生师比离合格标准的18:1和优秀标准的16:1相差甚远。由于各校存在怕亮黄牌的思想,所以在报表时,都有一定的虚数,各校的基层单位报表上的专任教师数均比实际拥有数高。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攀升,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教师比例偏多,骨干教师年龄老化,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年教师比例偏低。缺乏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少。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6%,低于合格标准。从“双师”结构上看,“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全国“双师”素质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21.3%。从“专兼”结构上看,兼职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外聘教师只有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5.3%,而且外聘教师中真正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比较少,多数来自其他高校。

3.“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巫待提高

目前,“双师型”教师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双证的教师缺泛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参与程度低,成果少;三是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水平较低;四是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院校门,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4.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巫待提高

现有的高职大多数是中专升格而来,教师虽然都接受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现有的师资培训课程有着浓厚的普通教育色彩,缺乏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的培训课程,仅对教师从事传统理论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教学能力较低,特别是缺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5.“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政策不配套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

6.各类院校及校内不同专业发展不均衡

调研数据表明,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重理轻文现象比较普遍。工科院校和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以及工科专业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做的比较实,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而文科院校及新建院校做的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从有利于实施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师资的数量、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在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花力气,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原则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职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就必须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使教师掌握行业或企业一线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应通过制度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加大投人力度,逐步形成学校为企业搞产品研发、培训员工,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主要专业技能课和在企业生产车间指导学生顶岗实践并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教师数量优化配比原则

学校教师配置满足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18:1配置教师数(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可按照20:1一22:1进行配置;专业带头人按照每个专业1名,再加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配置;骨干教师可按专业课教师数的1/4一1/3进行配置,一般情况下(每个专业每年3个班120人)可配置4一6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应大体与专任专业课教师数量相当,逐步达到或接近1:1。

(四)引进、培养与聘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人才是第一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全方位开发职业教育人才资源,根据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适当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在职教师深人行业或企业一线,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和以聘用承担主要实践技能课的行业或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重点,开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聚集人才,产生人才共生效应。

(五)人事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同步推进原则

按照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重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奖励与贡献相结合、岗位责任问效等问题,实行真正意义的全员聘用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严格绩效考核评价,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同时要制定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

(六)教学能力、服务能力与师德培育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把做学问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纳人各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超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表彰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优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三、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是顶层设计者。专业带头人的建设要做好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力、专业建设力、资源整合力、团队带动力的建设,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建设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

(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侧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和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感召力。骨干教师要具体负责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专业要培养既能上讲台教学又能下车间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形式主要通过现有的在职教师可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进修学习、承担科技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零适应期”的高职学生,就必须从行业或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学校要努力构建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的良睦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出台文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个青年教师选派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导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四、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制订切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必须组织力量充分论证,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要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需要,制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开展社会服务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高起点。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好分年度的实施方案,并有效推进,才能达到效果。

(二)制订激励性的政策和措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省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提高、聘用等方面的政策;学校要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制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要转变观念,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出台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办法,吸纳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学校要出台专业带头人引进的优惠政策,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和任用的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引进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对现有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逐步建立起校级专业带头人体系。同时,要建立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培养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满足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加强对现有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分拆师资队伍现状,实行分类培养,整体推进。一是要抓好现有教师学历提升,使硕士比例逐步提高;二是要抓好现有教师的业务进修,不断丰富理论前沿知识;三是要抓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培养;四是要采取优惠政策,调动现有教师下行业企业锻炼的积极性,将社会实践锻炼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素质教师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例10

技师是我国国家职业资格系列中的第二个等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规定,技师的职业标准是: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技师毫无疑问是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随着国家明确把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位置,技师培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我国关于技师培养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技师培养的目的、意义及人才培养观

关于技师培养的目的和意义,李志刚、蔡新概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技师培养,打造技能型人才,“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是把先进的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保证”;二是发展技师培养是使企业与时俱进,永保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措施,“把技师培训作为创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教学目的中加以贯彻亦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观,曹波指出:“技师学院培养的技能实用型人才也是高技能人才的组成部分;技师学院培养的人才要从为制造业服务向同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转变;要从技能本位向能力兼学历转变。”“它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对人才的培养是本着实践技能为主、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专业技能培养开展教育活动”,并指出复合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三类结构:“知识结构是指技师学院培养人才知识结构要具有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力结构是指技师学院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和合理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主要是指它主要是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三个方面的结合。”

二、技师的职业能力类型

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对广州地区现有技师队伍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研究,指出技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操作技能型: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是本工种的技能尖子,或称“能工巧匠”。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领头人,一般较少参与管理,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占技师群体的多数。二是复合技能型:能够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多个工种的关键技能,掌握多种设备的工艺特征,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能够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创造性工作。用“一专多能”、“技革能手”称呼比较恰当。三是技术技能型: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居于处在领导层的工程人员和处在操作层的技能人员之间的中间层。在生产现场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将其转化成产品和成果;熟悉生产主要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操作技能;组织日常生产、处理生产技术与工艺问题,指导操作人员保障生产正常运作。擅长解决技术难题,保障生产运作。四是知识技能型:指向非制造业的知识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理财策划等。熟练掌握本职业的专业知识和运用技巧,实施已完成的规划、决策和方案,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业务难题,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俗称“灰领”。恰当的分类是技术型与技能型,只不过他们的技能不是体现在对有形的实物的“制造”与“操作”,而是在写字楼里处理业务。

三、技师培养目标与课程

1.关于技师培养的目标,研究者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孙佩石、刘峰指出,把握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方向,以学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并指出技师学院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类:培养预备技师和培养技师或高级技师。朱荣东则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

2.关于技师培养课程,课程开发是技师培养诸多环节中的关键,关于技师培养课程方面的观点集中体现在2006年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简称中国职协)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技能中国技师培养课程开发高层论坛”上。与会者在技师培养的课程开发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课程开发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是职业培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实施职业培训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课程开发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第二,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必须以职业技能标准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工作需要,确定知识点和能力点。第三,四步流程法、模板开发法是现代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开发中可供借鉴的好方法。所谓四步流程法指的是:第一步职业分析,第二步目标分解,第三步构建课程,第四步课程评鉴。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将课程目标与岗位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实际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便于评价。模板开发法的核心内容是:将每个培训项目作为一个课程模板,此模板既包括课程本身的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的方法步骤,其特点是将课程开发与实施融于一体,更全面、更利于目标的实现。第四,技师培训教学应采用课题训练模式。围绕技师培养目标,针对技师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开发出若干训练科目(或称模块),这些训练科目就是课题。大家反映,课题训练方法简洁、明了,易操作,针对性强,实践证明更有利于技师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五,开发技师课程应把握五项原则。一是课程应具有鲜明的任务驱动性(针对性);二是课程应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能反映企业的技术进步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三是课程应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四是课程要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五是课程要符合本职业的技师鉴定标准。第六,构建课程体系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在构建课程标准体系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构建课程需要多人组成的团队协作完成;二是以质量为先导,切忌急功近利和贪大求全。第七,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及相关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代表们普遍反映,目前在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及相关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术等级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实践中存在难以把握的问题;二是技师、高级技师课程开发缺乏相对稳定的培训计划、培训大纲的指导,教材也多是拼拼凑凑。目前,以讲义代教材,以鉴定标准、鉴定规范代教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毕结礼等的《技师培养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总结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的规律与方法步骤,明确了技师学院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分解转化为课程目标;二是编制教学大纲和构建课程体系;三

是编制课程标准;四是组织课程实验与评价”。他们提出了预备技师课程开发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预备技师课程开发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指导,以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来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及个性化、动态化的开发机制。”技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针对性原则,高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从学校经验提炼总结的角度介绍技师培养课程也有一些。杨俊峰结合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的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技师培训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即“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以技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组织灵活化”。但是因大多是就某校某专业进行的课程总结,针对性强,不具有普遍性。

《中国培训》编辑部从课程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的角度,指出:“技师课程开发工作还存在某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宏观重视和开发指导的力度不够有力,特别是开发投入不足;二是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不够有力,各自为战,浪费资源,没有足够有力的机构组织协调开发工作;三是开发人员素质不适应新型课程开发的要求,也没有相应的培训;四是对技能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或根本没有认真研究。已有课程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脱钩,不符合技能人才成长的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技能人才工作质量,也会影响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由于校企合作内涵丰富,各校在各自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综合来看,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刘淑珍在2008年中国职教学会管理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职业教育质量”专题论坛上指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职业教育要从行业、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岗位能力体系培养人才。没有校企合作,企业人才的岗位能力体系就不清晰,学校的人才的培养定位就不准确,专业设置就会缺乏针对性,办学就没有一句,教学内容就会脱离企业的岗位需求”。“没有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中,工作项目就难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就不准确,与任务对应的文化知识就会缺乏针对性,职业化的教学情境就会脱离岗位实际”。

2.从各自学校的角度,介绍各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方面经验。河北省承德高级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师培养模式”主要突出了课程内容系统化、综合化,教学内容课程化、模块化,教学形式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分区式模块化,教材建设服务化、突出能力训练;黑龙江技师学院根据调研和学校具体情况分析,通过背靠企业式、联合式、订单式三种模式交叉开展校企合作,并总结出开展校企合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原则;坚持企业需要原则;坚持双方互利原则;坚持齐抓共管原则。程国强等以宝鸡技术学院为例总结了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三种方式:一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技能比武――取得技师证,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在职工中培养技师,三是在优秀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培养预备技师和高级工。

3.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和创新发展上,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认为,在上述技师四种类型中,可以选择技术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作为学制培养目标;技师的学制培养是前所未有的,又是势在必行的。同时,论证了构建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的原则和方式,主要是坚持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理念,所有培训内容要源于工作岗位及其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最后的培训成果也要用于社会和企业;以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作为构建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课程的依据,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与培训途径;确立技师学院作为预备技师培养的主体,为成功实现“规模+质量+效率”培养技师奠定基础;坚定不移地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预备技师的必由之路,以保障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保证技师学院的形象与生命力;要在培养预备技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实行双导师制,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者;创新技师考核的过程评价体系。

五、师资队伍建设

从技师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的角度,李冠祥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技师学院教学能力的需要;加强技师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是技工教育高移化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从技师学院教师培养路径的角度,龚维加总结了四种培养途径:利用外部技术和资金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做好现有教师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引进专业教师;制定鼓励教师进修学习的政策。刘健指出:“技师学院的教师应具备更好的职业道德、更强的教学能力和更高的技能水平”,“提高技师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用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和相应激励措施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和礼仪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技能培训,和推出学科带头人、加强专业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展师资培训;激励机制包括:效益工资向学科带头人倾斜,按岗定薪、职适其能、人尽其才,和公平竞争,动态管理。

另还有从学校的角度,介绍其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的,如陈慧以鞍山技师学院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为例,介绍了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经验:从思想观念人手转变教师队伍角色;从加强培训人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资金保障人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制度建设人手,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六、技师培养的评价

评价是技师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对技师培养的目标、模式、过程等都有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从传统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技师培养评价问题,沈亚光指出:“由于技术进步、产品升级、设备更新等因素,促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的滞后性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建议“建立题库及时更新机制,即在坚持《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及时对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作必要的调整,才能使试题内容与时俱进,弥补这一缺陷”以及“建立由各地、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出资向企事业单位购买高质量技能试题的制度,用建闸引流的办法,引进贴近实际的新试题,排除陈旧、脱离实际的试题,使题库成为一池净化处理过的活水”。而且“在考试的基础上开展评审,可使技师鉴定取得更好的效果”。广荣针对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提出“技师的考核评价可以通过校企双方的过程化考核进行鉴定。操作办法可以是:第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工作项目、技术要求、项目数量以及需要完成的项目质量等;第二,学校负责制定过程考核中相关表格,用于记录完成项目过程中的项目名称、数量、质量,以及所在班组和车间负责人签名评价,并进行定期检查;第三,企业负责提供工作项目、工作岗位和指导的师傅,并定期横向调换工

作岗位,让学生涉及相关岗位的各个工序;第四,学生要每天记录工作内容、工作中的问题、工作结果等等,这些工作笔记将作为考核评价依据之一。汇总以上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资料,作为考核评价技师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技师评价(考评)社会化的角度,魏元建论述了技师考评社会化的重要性:“技术工人的劳动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关键,是制造技术先进、外观精良、安全可靠产品的直接操作者,是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加强工人技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立正常的技师考试、考核、晋升制度,技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建立和完善工人技师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和开发的投入,为技师队伍培养充足的后备军”。黄国汀结合浙江省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实践经验,提出:“转变观念是前提、考前培训是基础、命题是难点、考评是关键”,包括“树立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明确参加技师培训及鉴定是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严格培训组织、合理选择命题人员、科学确定鉴定内容、加强考务管理及加强考评员管理等”。

从技师培养评价的创新上,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批判了传统的技师培养评价方式和社会化考评方式。“技师学院采用以训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到课程专题中的教学模式,结果性评价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社会化考评方式是采用模拟生产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工件作为考件,设置一定的知识点考核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经过针对性培训,就可以应试并通过考核,但这样评价出来的学生不能完整地完成工作任务,无法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有违教育的初衷”。他提出了过程评价体系,即“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所设置的课程评价体系,按照相关的知识模块,划分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权重设置一定的学分,学生完成每一课题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当学生研习完所有课题,将学分累加,即可获得一个总体评价”。

七、政府在技师培养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