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6 16:34:58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1

分类号 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惠霞, 沈德立. 人际心理素质探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4(1): 85~86

2 Arnie Cann. Rated importanc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cross fou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144(3): 322

3 Schutte N 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141(4): 523~536

4 邓如陵, 葛军.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2(4): 41~43

5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7(6): 56~61

6 田文强. 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6): 50~52

7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3): 9~15

8 董莉, 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45~47

9 王峰, 王莉, 李瑞芹.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精神医学, 2005, 18(3): 137~139

10 胡军生, 王登峰, 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4): 449~451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2

二、研究对象、方法及影响《标准》测试的因素

(一)研究对象

本校全体学生。共测试823人,其中一年级105人,二年级151人,三年级128人,四年级155人,五年级131人,六年级153人。有8位学生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及时进行测试。

(二)研究方法

1、测试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相关内容的测试。

2、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对于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

4、访谈法: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对科学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的认识情况。

(三)影响《标准》测试的因素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按照学生所得的总分的高与低划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6分―85分)、及格(60分―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四个等相应等级。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测得的数据按百分位数法分别划分各单项指标的等级,然后采用了百分制综合评价等级的方法,对单项指标的各等级进行加权,把100分根据权重系数分配到各单项里,求出了各等级的单项分值,再将各项得分相加计算总分,最后根据总分评价等级,是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的百分位数法所制定的。

2、影响《标准》测试准确性的因素。首先,施测人员对仪器的熟悉程度是影响测试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施测人员不能正确的操作测试仪器,将会造成测试误差。其次,施测人员对测试工作的态度也会影响《标准》测试的顺利进行。影响《标准》测试结果的学生因素有学生的认真程度、对仪器的了解程度,动作的规范度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各年级学生身体形态现状分析

从图表1(表略)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一年级入学时,身体形态正常的比例是学校所有年级最高的,也就是说学生入学时身体形态正常人数比较多,在二、三年级阶段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到三年级时达到最低点,到四年级略有上升一直到六年级毕业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学生较低体重比例在二年级和五年级阶段形成突增期,其他年级相对比较平稳。肥胖学生人数比例在三年级增长比较快,到五年级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全校营养不良和超重的比例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没有太大的起伏。四至六年级较低体重和肥胖比例起伏较大,超重和营养不良的人数比例相对比较平稳。

(二)、学校高年级学生身体机能现状分析

1、学校高年级学生心血管功能现状分析。台阶试验是测试学生在定量负荷后心率变化情况,评价学生的心血管机能的项目。从图表2中看出(表略),学校高年级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六年级优秀率有所下降。

2、学校高年级学生肺通气功能现状分析。肺活量是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的项目。从图表3(表略)中看出学校学生的肺活量优秀率和合格率均有所上升,但是提高的幅度不是很明显。

(三)、学校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1、学校学生柔韧素质现状分析。从图表4(表略)中发现,全校学生合格率均达到合格水平。柔韧素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越来越困难。优秀率在二年级出现最低谷,三年级出现高峰点。学生的柔韧素质的基础比较好,在低年级阶段优秀率比较高。柔韧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学校每天在课间操结束阶段专门安排了身体的抻拉练习,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和结束部分均要求安排适当的身体抻拉练习。从数据统计来看,学校采取的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学校学生速度素质现状分析。从图表5(表略)中分析,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在一至三年级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三年级到四年级无论是优秀率和合格率均出现了突增直到五、六年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现状分析。从图表6(表略)中的综合等级比例看,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峰在一年级入学和四年级开学阶段,图表显示不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均处在相对比较高的水平,然后进入逐步下降的阶段。因此,学校体育组应结合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如何保持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和保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校一、二年级和五年级是身体形态发生不稳定变化的敏感阶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2、学校提高学生柔韧素质的措施有效。3、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符合小学生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4、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一年级和四年级处于比较高和提高阶段,进入相应的高一年级阶段逐年下降。5、营养过剩,胖墩增加。6、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3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43-0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确保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际发展与增长。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多年,愿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一道数学题目,如果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得出错误的结果;但是如果由教师以口头的形式对这道数学题目进行表达与陈述,那么学生的错题率将会大大减少。我个人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阅读水平与能力,而这是制约他们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这是切实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首要前提。

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格外重视对学生实际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导他们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真正的数学考试都必须认真读题、仔细审题,在弄清该题目已知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将其所包含的已知条件与数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找出该题目的具体解决方法。例如,针对小学数学问题数量关系单一、清晰、简单等特征,我会鼓励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用笔将该题目已知的数量关系、关系词等一一标出来,如此一来,不但题目由难及简,而且具体的数量关系也变得更明确、更一目了然,而这些无疑都为学生实现对题目的更好理解以及更好的解决该数学题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小学低年龄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求总和或者求差等类似的题目,像“一年级共有学生35人,二年级共有学生42人,求一、二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一年级共有学生35人,二年级共有学生42人,求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多少名学生?”……对于这类问题,我通常会要求学生将“一年级学生35人”“二年级学生42人”“共有”“比…多”等关键词逐一勾出来,然后再根据自身所勾的关键词建立简单的数学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很容易就能列出这类题目的等式“一年级人数+二年级人数=总人数”“二年级人数-一年级人数=多出来的人数”,如此一来,自然为学生更好地解决这类数学题目做好了最为充足的准备。

二、构建数学直观模型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

数学问题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总结与升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学科基础的小学数学更是具备了较多的生活实际元素,因此,也更能体现出以现实背景为代表的应用性特征。鉴于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与启发学生逐渐发现生活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成分,把一个个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直观建模,如此一来,既符合了小学生由抽象思维向直观思维发展的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促使他们在构建数学问题建模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所解数学题目的认识与理解,而这无疑将是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求平均数”不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题目,更是小学数学试题中非常经典的一个重要题型。像“气象小组每天早上6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0℃、12℃、10℃、11℃、13℃、12℃、13℃,求一周的平均气温。”“小明家离学校有150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10分钟左右,求小明上下学途中的平均速度。”等等都属于类似的题目。我在辅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引领他们逐渐总结了“数学平均问题”的真正本质“总数总份式平颈s便壹饲通贡观的桶镏约悍治鎏庵械氖抗叵担佣咽导饰侍庾侍猓⑺忱饩龈梦侍馓峁┝顺渥愕谋U稀?

培养学生具备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更是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来讲,一定要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不但要促使学生获得某个具体数学问题的答案,更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着重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如此方能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解决简单数学问题以及实践运用的水平与能力。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4

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就要是做好并切实抓好小学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复习,数学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是学生实施数学进行运算和推理的基础,是学生小考备考和总复习的基石 ,更是建立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源泉。复习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准备小考,主要应该注意按照以下要求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必须紧扣数学教材进行复习,依据数学教材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老师要注意引导六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上采用的方法:突出数学复习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教师还要根据双基知识帮助学生自我总结知识新意,引导学生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双基复习的效率。

第三 ,从六年级数学的复习步骤上看,系统复习是做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复习的依赖,教师要引导在学生弄清系统复习中的知识结构,从数学的知识结构中寻找数学知识的性质,由其性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进而由熟练运用复习方法进化成掌握数学能力。在针对数学每章每节的系统复习当中,要想让学生在短期清楚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教师一定要首先腾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寻找自己数学知识点的缺陷,针对这些影响成绩的缺陷展开系统复习。学生在查缺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复习的重点放在弄清数学的要领和定义 ,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上面。系统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由复习情况加以辅导,及时与学生沟通复习心得,及时了解并反馈复习信息,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类总结数学的各章节知识,弄清各章节之间的数学结构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结论并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运用,适当练习,不要往深和难上引导学生 ,否则一些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压力进而怠学。系统、基础复习要依据知识的纵横关系把各章节串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清楚掌握其中的共同和不同,归类总结 。

二、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综合题的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数学知识系统的进行的第一阶段部复习,而综合题的训练也是数学第二阶段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就是纵深展开数学某个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方法,灵活综合成试题,用数学知识的内在深入剖析数学技能,进而督促学生集中训练一些典型的综合题。引导学生从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上总结解答综合题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解答综合题的能力。

1、选好综合题专题,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综合题复习首先要按照确定好专题。六年级数学备考的综合题训练可按照以下专题题型进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和小考新题型。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综合题的知识,总结综合题的规律,概括综合题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在综合题的复习教学里引导学生解答、分析综合题之后,总结、归纳本综合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知识基础和知识重点,梳理出学生对综合题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均是常见的数学思想。

2、精选例题,培养数学思想

解答纯数学的综合题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进行综合题的训练时要注意精选例题,提高学生解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要挖掘综合题训练的功用,既要大幅度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又是使之成为学生应对数学考试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挖掘综合题的解答与演变过程,在解答时训练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的点、线、面的转换,使学生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充分训练综合知识技能并纵横联系。这方面选用与生活中联系密切的题目,比较吸引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避免题海战术,掌握解题方法;

教师在训练学生解答综合题时要注意不要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定不要采用题海战术,教师要根据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复习情况,制定和选用合理的综合题题量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数学综合题,提高数学复习和训练效率。对可变性强的综合题,变式训练学生练,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感知数学综合题的思维和思路、方法。教师训练学生解答综合题时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问题反馈。

4、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题的训练和复习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把自己的训练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各种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自身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以收集训练资料,精制题目和批改学生的习题,巩固训练成效为主。教师精选综合题要注意:第一,要选择针对性强、典型性突出,规律性明显的综合习题;第二,综合习题的难易度要有层次,使学生由浅到深训练;第三,综合习题要可以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灵活运用综合知识解答试题。

总之教师根据训练选择有典型的综合题,根据综合题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举一反三,以精取胜 。

三、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8-0040-05

专业与产业对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明确提出“五对接”的概念,其中一个对接是“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设置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连接的关键要素,其科学合理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地方社会产业、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关系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办学效益。基于广东产业升级、经济战略转移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背景,研究强化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关联性的对策措施十分必要,对其他省份及地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1.广东省高职院校数量状况分析。根据广东省2015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广东省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76所,占广东省高校总数(141所)的54%。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18.43万人,占广东省高等院校毕业生的41.8%;高职院校招生23.68万人,占广东省高等院校招生总数的43.4%;高职院校在校生67.7万人,占广东省高等院校在校生的37.7%(在校生比例较低的原因在于普通高校学制通常为4年,高职院校学制通常为3年,平均每所普通高校比高职院校多一级在校生)。这表明高职院校成为广东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承担着广东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乃大势所趋。具体情况见表1:

2.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研究根据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各高职院校官网专业设置资料、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对广东省7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4年底,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涵盖了专业目录中的18个专业大类,公安大类未涉及,专业覆盖率94.74%。设置二级专业数282个,覆盖全部532个专业的53.01%。二级专业数在25个以上的专业大类有四个,分别为文化教育大类34个,占专业总数12.06%;财经大类31个,占专业总数10.99%;艺术设计传媒大类27个,占专业总数9.57%;交通运输大类26个,占专业总数9.22%,四者合计占专业总数41.84%。二级专业布点数2184个,二级专业布点数高于200的专业大类有四类,分别为财经大类486个,占专业布点总数22.25%;电子信息大类340个,占专业布点总数15.57%;文化教育大类285个,占专业布点总数13.06%;制造大类280个,占专业布点总数12.82%,四者合计专业布点总数高达63.7%。具体情况见表2: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广东省三次产业产值状况分析。近年来,广东省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长。2007至2014年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了86.77%、96.32%、136.01%。这些数据表明广东省近年来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第二产业,符合产业发展向“三、二、一”转变的发展趋势[1]。具体情况见图1:

2.广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状况分析。通过对广东省2007至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分析发现,八年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平均值分别为5.0%、48.6%、46.4%,三次产业逐年间变化幅度小。八年间第二产业平均产值所占比例最高,第三产业紧随其后,且发展速度逐渐高于第二产业,2013年第三产业超出第二产业2.4个百分点,2014年超出2.7个百分点。八年间,二三产业合计占总产值在94.6%-95.3%间浮动,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具体情况见图2:

二、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一产业对接情况分析

2014年,广东省从事第一产业人口达1382.41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22.36%。广东省高职院校在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中,与农业相对应的专业有3个(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布点数7个;与林业相对应的专业有1个(园林技术),专业布点数6个;与渔业、牧业等相对应的专业有3个(畜牧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布点数4个。合计开设第一产业相关二级专业7个,二级专业比例2.48%,专业布点数17个,专业布点比例0.78%。这与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及目标不相吻合,难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我省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未经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且我省第一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较高。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从事第一产业无需专门的学校教育,只需口耳相传、耳濡目染,造成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学生比例较低。三是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开设成本大、教学场地要求高,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意愿不强。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二产业对接情况分析

2014年,广东省从事第二产业人口达2560.65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41.41%。2007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是广东省的主导产业,2013年、2014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略低于第三产业。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与第二产业相关二级专业共计95个、二级专业比例33.67%、二级专业布点数573个、专业布点比例26.23%。可见,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二产业的整体关联性欠佳,专业设置整体不能满足第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的资源投入不足。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对教学场地、实操设备、教学环境等有较高要求,普通高职院校难以支付相关专业发展所需费用。二是受学生择业倾向影响。传统观念认为一线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不够“体面”。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对接情况分析

2014年,广东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居三大产业之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240.16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36.23%。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开设与第三产业相关二级专业180个、二级专业比例63.85%、专业布点1594个、专业布点比例72.99%。这与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变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第三产业相关二级专业比例、专业布点比例均超出了第三产业结构比值。究其原因在于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投资少、收益大,对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要求低,且专业涉及面广,能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吸引更多学生,降低生均办学经费。

综合以上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存在三个较突出的问题:

1.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二级专业布点数高于200的专业大类有四类,其中,布点数排前三的均属于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大类,具体见表3、图3。这说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存在重复及盲目“随大流”现象,且重复专业集中在第三产业。

2.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差。一方面,专业设置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从表4看出,广东省第一产业结构比值高出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2.22%;第二产业结构高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12.63%;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低于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14.85%。可见,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高于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需求;第一、第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低于第一、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专业布点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错位幅度大。从表5看出,较于专业设置结构,专业布点结构与产业结构差距大,错位幅度大。其中,第一产业产业结构比值高于专业布点比值3.92%;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值高于专业布点比值20.07%;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值低于专业布点比值23.99%。可见,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布点高于第三产业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饱和现象;第一、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布点低于第一、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简言之,现阶段,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和专业布点比值均超前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结构和专业布点比值均不能跟上产业发展需求。

3.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弱性相关。自2013年起,广东省初步形成“三二一”结构,但两年的时间,“三二一”结构模式还不够稳定。此外,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2]。这要求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结合广东产业升级发展特点,优化现有专业设置。

三、强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关联性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发挥产业结构发展指引人才培养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引导,整体规划全省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匹配相关政策,明确专业设置与实施标准,合理安排专业布点。同时,加大对重点专业、紧缺专业及新兴专业的投入,及时淘汰落后专业,促使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加均衡、规范、科学、合理。再次,注重过程性管理。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专业申报审批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标准、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评审专家组,切实依据产业结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行业企业应提高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积极性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6

关键词 新疆大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 分析与研究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对我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主要的因素,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校教育教学与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测试数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疆大学2013-2014学年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其中男生5369人(汉族学生为3707人,民族学生为1662人),女生4998人(汉族学生为2740人,民族学生为2258人),共10367人。研究起止时间是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二)测试项目

我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了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米跑与80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6项指标作为测试项目。

(三)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过程中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无线电子测试仪器(尤西姆公司),软件为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采集软件,测试过程为人工监控。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学及有关体质健康调研的论文和期刊,为本统计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测试法

对2012级、2013级学生进行体质指标测量,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机能指标(1000米跑和800米跑、肺活量)和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握力)。

3.统计分析法

将2012-2013学年度2012、2013年级本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分析

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见表1,结果分析如下:从总体平均分水平上看,2012级学生75.2分高于2013及学生73.5分,可以看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成下降趋势。同时,可以看出汉族学生女生平均分高于男生,而民族学生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在测试评价等级上,从统计结果可以看男生到是比女生要好,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好,但从总的等级评价的数据分布曲线上看,其合理性不够,达到优秀水平人数的百分比太小,尤其民族女生学生比例更是偏低。

(二)身体形态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最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营养状况。

身高标准体重总评价(见表2)统计结果如下:从2012、2013级中可以看出其总体平均值,我校男生和女生等级评价比较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然而,应该指出,从表5中可以看到男生的“肥胖”、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其中这两个比例汉族学生高于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等级的百分比也偏高,男生在正常体重范围的百分比相对偏少,还没达到50%。女生从表6中可以得出,身高标准体重总的等级水平分布要比男生合理,几乎全部达到了50%以上,但是“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

(三)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是以评价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的指标,既测试有氧耐力,也测试无氧耐力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是相对于体重的肺活量数,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优劣,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肺活量体重指数从总体平均水平上看,平均指数等级的总体水平,在“良好”的范围内,优秀比例低于男生,相比其他项目比例比较合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结果总体上看,2012级、2013级男生到是比女生要好,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好,但从总的等级评价的数据分布曲线上看,其合理性不够,达到优秀水平人数的百分比太小,尤其民族女生学生比例更是偏低。2012级、2013级男生、女生的总体水平正常,及格率分别为91.43%、94.43%。

2.从身高标准体重总评价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在校本科生其总体平均值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男生的“肥胖”等级的比例过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总的等级水平分布要比男生合理,但是“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营养不良和肥胖的人数较多。男女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例偏少。

3.从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在校本科生总体平均水平上,都在“良好”的范围内,耐力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总体平均水平较好,其中男生的优秀率比较高。男生的肺活量体重的平均指数等级的总体水平比女生要好,是处在“及格”的水平上。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加强对体育与健康的宣传和引导,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自然地渗透到每位大学生的言行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增强对大三、大四体育选修课程的改进力度,尽可能的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体育选修课,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大二以后,继续以体育课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

3.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并把健康教育溶入到学校各项日常教育的工作中去。学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行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大的成效的。为此,学校不能只重视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建设,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而忽视对学生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投入。

4.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制度,以学年为单位向学校和体育部提供体质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并将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汇总成分析表格或结论性的总结报告,以达到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每一学年度全校本科学生健康体质的基本情况,为学校能及时了解与关注全校学生身体健康的总体状况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服务。

基金项目: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XJU2013JGY27),新疆大学校园联合项目(XY11026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2012.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天津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沿海开放大市,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面临不断优化与升级,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并推动高等教育进步,高等教育结构如何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1 天津经济结构变化进程及调整目标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天津经济产业结构从“结构转换”式的战略性调整向“优化升级”的目标发展。到了21世纪初,天津“十二五”规划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1.1 天津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及特点

本文从天津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表1可知,20年来天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7.5倍,年均增长率为15.7%,2011更是突破万亿大关。

纵观天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21世纪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天津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态势。根据表2中的数据,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有如下特征:首先,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不断呈下降趋势,且幅度剧烈,从1991年的8.5%降到2011年的1.4%;其次,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曲折波动,从1991年的57.4%降到1999年的50.6%,又回升到2007年的55.1%,后截止2011年又下浮到52.4%;最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先快后慢,从1991年的34.1%到1999年的44.7%,后为2011年的46.2%。

另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也是劳动力发生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扩散,进而又向第三产业转移。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余年,经济飞速发展,不断吸引外来劳动力流入,天津社会从业人数从1991年的476.7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161.0万人,增长接近2.5倍,同时,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从表3可知,天津经济结构的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显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20余年的变化中,第一产业下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8.2份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主导地位。

1.2 “十二五”期间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其现代制造业、重工业在“十二五”期间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差距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会最终超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并且第二产业社会从业人员也会继续下降。天津“十二五”期间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自主研发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点,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三大产业全面升级优化,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时代产业格局。

1.2.1 推进第三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为核心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旅游、医疗、文化、非义务教育、培训、社区、房地产等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二是继续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电子信息等为内容的生产业,不断提高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辐射能力。三是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等为内容的公共服务业,构建与国际化港口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

1.2.2 优化第二产业

继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重工业化,推进电子信息操控广泛运用,创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地位的国际化制造业大型基地,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型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集群,改造优化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航天航空、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医药这天津优势产业,建立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天津竞争优势。

1.2.3 创新第三产业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构建具有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的“三生型”多元化现代农业。一方面运用创新技术改革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化过度。另一方面拓展农业的文化市场功能,开辟集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农业园,创建一批生态绿色园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

2 支撑天津经济结构升级的高等教育要求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不仅供给的数量影响着经济结构,而且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也对经济结构起很大的制约作用。在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低素质社会劳动力往往有利于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而要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劳动力。因而一国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现存劳动力水平结构的差距,又要考虑到劳动力水平结构短时间提升不迅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制约作用。而落后的人才结构,往往是阻碍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20年来,伴随经济结构转型,起支撑基础作用的人力资本也在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天津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数量、质量、结构等诸多方面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天津,引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新型技术和高新产业的发展。而支持这些新型技术的发明与实施、高新产业产品的开发, 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在经济结构发展的同时,天津高等教育也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改造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科结构等也做出了经济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高等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协调发展。

2.1 天津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经费投入

数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基础和办学规模。如果学生数量较少,既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年来,天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加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在校学生人数从1991年的5万人增加到45万人,增长了9倍,其中“十五”期间人数翻了一番。

教育经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证,伴随学生、学校数量扩充,高等教育需要更多的学生培养费、教师薪酬费和一系列的教学设施软硬件费用。如果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够,会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环境。20年来,天津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10.6亿增加到2011年的302.3亿,增长了近29倍,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2.2 天津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

为了更匹配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高等教育培养结构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对研究型人才越来越重视,扩充研究生的数量。其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12

2.3 天津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有什么样的学科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人才结构。而这些各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将输送到天津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去,成为其中坚力量。为了适应天津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加快了调整速度,使其更为合理。

为了推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等学校在重点专业的建设上加大投入,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工科学生比例,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2010 年 4 月天津市教委审批并通过 22 种新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材料产业。2011 年,天津市开启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计划,重点建设 59 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也全面对高校专业进行整顿,接近40%传统专业需要调整方向。

3 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建议

全球化背景下,天津经济要迈上更高台阶,并成为教育强市,任务非常艰巨。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服务于天津本土经济发展,要与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步调保持一致。

3.1 扩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天津市重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但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还是不够,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3.83%,低于全国1.13个百分点。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之路,就是要在保持现有水平下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渠道经费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平性,利于扩大高校规模等。

3.2 优化高等教育培养结构,造就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第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市作为重要战略方向。2011,天津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大约为6.4:1,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要大力扩大研究生规模,建设更多的研究生院。同时,在研究生的内部比例优化上,一方面要增加学术理论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

第二,逐步实现合理的高校层次梯队。继续发扬天大、南开作为一流大学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对普通高校结构调整的指向作用,并将其建设成世界闻名的学术研究性大学;将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市属高校列为二梯队;全面提高其他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私立大学使其成为天津高等教育的三梯队;面向一线基层部门,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型人才,使其成为四梯队。

3.3 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8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生产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9

一、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从动态上看,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和资金配置的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金融发展水平越高,金融制度越完善,社会资金积累的速度就越快;在资金总量一定的前提下,金融活动越活跃,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越激烈,资金就会流向投资风险小、回收期短、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引起对金融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金融结构的转变。

二、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分析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能性等原则,本文选取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与GDP之比来反映产业结构升级,记为CG;同时采用金融深化程度、银行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来反映中国金融发展状况,具体指标有:1.金融深化程度用广义货币对名义GDP的比例(M2/GDP)来衡量,记为MG。2.银行规模用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对名义GDP的比例来表示,记为DG。3.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市价总值与名义GDP的比率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用MC表示;以年周转率即年股票总成交金额除以每年市价总值来衡量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用TO表示。

(一)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主要用于考察两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以时间序列、为例,如果利用过去的和的值一起对进行预测比只用的过去值进行预测的精确度高的话,则认为对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选取的数据为1992—2005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年度数据,采用DF检验对数据进行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CG,DG,MG,MC,TO具有平稳性,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AIC(Akaikeinfocriterion)信息准则,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1。

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

1.CG与DG之间有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银行规模变动之间变动过程是:银行规模储蓄投资资金流量结构生产要素分配结构资金存量结构产业结构。

2.MG与CG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我国金融深化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金融深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3.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弱因果关系。其原因为:一是中国股市股票交易行为和股票价格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二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并没有完全用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上。

(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下的回归分析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将反应金融发展的指标纳入模型中,并对方程两边取对数,就可得到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模型:

InCGt=C+α1lnKt+α2lnLt+α3lnMGt+α4lnDGt+α5MCt+α6TOt+εt其中:K1为固定资产投资,Lt为从业人数。用于分析的数据都采用相对数的形式,基期为以1992年。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得:

R2=0.9608F=28.5991S.E=0.0092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1.判定系数R2=0.96087,说明模型的拟和优度很好。2.广义表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货币对名义GDP的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22个百分点,表明金融深化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其t统计量为4.0722,这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3.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对名义GDP的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09个百分点,表明银行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影响不是很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银行系统庞大且效率低下。4.股票市场规模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02个百分点;股票市场年周转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03个百分点。显示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较弱的正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股市还是在初期发展阶段,股票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结构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调整社会总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二)加快我国股市制度改革和机制改革的步伐。首先,亟需修改《证券法》的相关条款为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要在继续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的同时,努力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种形态、拥有丰富交易商品的股票市场体系;第三,健全股票市场的机制和功能。

参考文献: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例10

第三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制度包括年报、半年报和季报。

年报主要统计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对象为列入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重点调查单位及本年度新增重点调查单位。重点调查单位和非重点调查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本办法第六、七条规定进行统计。为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各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年报快报数据。快报数据应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核算,核算结果与核算技术报告、核算主要参数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下发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对各地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初步核算结果通报各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年报数据进行汇总和审核,于次年2月底前将年报数据库和年度统计技术报告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结合国家初步核算结果,对各地上报的年报数据进行复核。

半年报主要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同年报,报告期为1—6月。各地于当年7月20日前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

季报主要统计上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为总量减排统计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环境数据支持,调查范围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放量,其它做整体估算。报告期为1个季度,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第二季度季报可由半年报替代)。

第四条统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发表调查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非农人口数(或城镇常住人口数,以2005年环境统计口径为准)、燃料煤消耗量等社会统计数据测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数据逐级审核汇总后上报。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重点调查单位,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本地区(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排污总量(指该地区排污申报登记中全部工业企业排放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工作应在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逐年进行。

重点调查单位统计范围每年动态调整1次,剔除关停企业,纳入新增企业,凡造成事实排污超过1个月以上的企业均应纳入统计范围。筛选出的重点调查单位及其排放量应与上年对照比较,分析增减单位及其排放量变化情况,并作适当调整,保证重点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本地排污情况的总体趋势。

第六条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

监测数据法: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省、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年关停企业按其当年实际排污天数计算排污量。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质量控制要求标定)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的单位,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作为排污量数据。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采用实测法计算全年排放量时,至少需要4次监测数据。

物料衡算法:主要适用于电力、热

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测算公式为:燃料燃烧SO2排放量=燃料煤消费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

排放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的估算。

以上三种方法优先使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放量。若无监测数据或者监测频次不足,可根据上述适用范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选用物料衡算法,钢铁、化工、造纸、建材、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选用排放系数法。监测数据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必须与物料衡算法或者排放系数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相互对照验证,对两种方法得出的排放量差距较大的,需分析原因。对无法解释的,按照“取大数”的原则确定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七条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将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总量作为估算的对比基数,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即按重点调查单位排污总量变化的趋势(指与上年相比,排污量增加或减少的比例),等比或将比率略作调整,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第八条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城镇常住人口数×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的生活化学需氧量

其中,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应与上一年度的产生系数保持一致。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及其它煤炭消费量×含硫率×0.8×2

第九条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由《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环境统计技术规定》、《全国环境统计审核办法》等系列文件组成。在数据上报前,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污染状况,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建立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一厂一档材料。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级环境统计数据负责,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结果认真复核重点调查单位报表填报数据。

第十条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抓整治促减排取得的实际效果,各地在上报年度统计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的同时,结合“三量”台账,将未纳入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简称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一并报送。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包括该企业当年和上一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水(废气)排放量、

年均监测数据、所采取整治措施和治理设施投运时间等内容。各地要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各类基础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一条按照附件规定的排放强度法和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环发〔*〕183号)对主要污染物减排数据进行核算。

第十二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地年报快报进行核算时,各地应提供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核算主要参数和主要支撑材料。

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包括增量、削减量、削减率核算结果,并附削减项目清单以及具体整治措施的说明。

核算主要参数为当年GDP增长率,非农(城镇)人口数和增长率,火电和非电用煤量及增长率等。

COD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污水处理厂。当年和上一年投运的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提供建设部门关于具体投运日期、设计处理能力、实际处理水量的证明,以及环境监测机构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浓度的年度监测报告和在线监测数据等;现有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分别提供建设部门出具的当年和上一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的证明,环境监测机构当年和上一年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增加污水处理量的,必须提供增加污水处理量的有效证明(如污水处理厂进水计量泵的流量记录台账或在线记录,新建管网、泵站的验收材料等依据),出水浓度降低幅度较大的,需提供污水处理厂治理(整改)验收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

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内企业削减COD的,需说明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投运日期和提供相关的治理(整改)验收材料,年度处理水量、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等;因企业或生产线关停并转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关停并转证明材料。

SO2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火电企业。需提供机组(锅炉)的投运日期、装机容量、治理措施、脱硫设施通过调试日期、煤炭消耗量、含硫率、实际脱硫率、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削减量。循环流化床的脱硫设施需与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并附在线监测数据。

非电力企业。纳入当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内的非电力企业经治理削减二氧化硫的,需提供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治理设施投运日期、煤炭消耗量、燃煤的含硫率、脱硫率及二氧化硫实际削减量、在线监测数据等,并附环保部门的验收报告和监测报告。因企业或燃煤设施关停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核算结果的校正。

在排

放强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时,用监测与监察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时,用监察系数对SO2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和校正系数采用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方法和系数(见附件)。

环境监测与监察系数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环境监察机构确定的方法进行核定。

第十四条年报数据的复核。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核算方法和全国环境统计审核技术要求,对年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

复核方式。采用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排放系数、逻辑校验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复核、数据质量抽查,核实年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