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企业绩效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2 05:07:10

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例1

一、企业绩效考核失败的四大原因1.绩效管理的组织首先,组织要求所有的绩效考核结果都要书面记录,但是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难免有情绪上的主观臆断,一旦形诸笔墨,便成为长久记录,影响员工至为深远。为此管理者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不敢轻易触及。其次,组织常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作多方面用途,通常一项考核事件的曝光频率愈高,管理者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困扰也愈多。管理者基于这些顾虑,不愿真正实施考核。2.绩效管理实施者中国人向来以不得罪人为处世之本,中庸哲学的文化积淀深厚,大多数管理者不愿扮“黑脸”做反面评价。因此只要有“头痛人物”,便设法延缓绩效评估工作,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对员工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误导。有些主管还顾虑另一问题:对于绩效考核结果差的员工会造成负面效果,打击员工的工作信心和团队士气。在管理人员如此不情愿的心态下,所做的绩效考核也必定含糊不清,无法对员工形成正面、有效的引导作用。3.员工方面主管或组织者的偏见或无意造成的小差错,都足以给企业绩效考核带来不小的失误,也会让接受绩效考核的员工成为牺牲品。多大数的员工认为企业的绩效考核过程不够周密,自己最好的一面往往难有机会呈现给管理者。他们常认为所谓的“普通”、“差强人意”、“合乎标准”等评语,只不过是管理者令人泄气的应付罢了。4.绩效考核本身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的设定与评价方式不明确、考核实施的流程不当、考核的信度与效度不明显、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和员工的绩效改进相结合、企业其他管理系统缺乏对绩效考核系统的支持等问题都是造成企业绩效考核失败的原因。企业自以为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武器”,然而由于在操作过程中走了样,造成绩效考核走过场,流于形式,先进成了“轮流坐庄”,落后“轮流背赃”,以至于最后管理者不想考,员工不愿被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没兴趣组织考。二、企业避免绩效管理失败的四种方法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因此,坚持全面的、系统的与辩证的观念,切实把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应成为企业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点。1.让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企业全体员工,消除和澄清对绩效管理的错误及模糊认识绩效管理不是管理者对员工挥舞的“大棒”,也不应成为无原则“和稀泥”。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和短处以便让员工及时改进、提高。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绩效管理虽是按企业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管理体系,但也应是一种员工和管理者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深层次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而且借助纵向延伸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公司中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绩效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企业绩效管理不能激发员工成长,进而促进企业发展,那么绩效管理就成了形同虚设的“形式”。企业管理者若只想运用绩效考核来控制员工,结果更可想而知。因此,尤其要提升担当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者的现代经理人意识、素质和能力,真正使企业各层级管理者在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发挥牵引力。2.进行工作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为了确保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进行有效的工作分析,确认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就成为确立考核标准的必须环节。企业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加强与各层级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为每位员工做出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了解,也使员工从心理上进入接受考核的状态。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对应不同的工作职位说明书,绩效考核的指标也有所不同。在对绩效考核指标的把握上宜精不宜多,抓住关键绩效指标;宜明确不宜模糊,缺什么考什么;宜敏感不宜迟钝,尽量有效量化。3.让绩效管理体系成为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体系的中介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管理回路,形成企业成长的正向反馈机制,这也是比尔•盖茨所描述的企业成长机制。绩效评价作用的有效性,或者说绩效评价要真正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牵引和激励作用,必须要发挥好企业价值分配的杠杆作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价值分配不仅仅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也包括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等等。从现在的物质分配来看,主要有工资、奖金、福利津贴以及远期收入。在工资方面,要使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绩效在工资的组成结构中占有合理的位置,并成为个人工资提高的主要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将之赋给有创造性、进取心的高绩效员工,给他们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同时,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给予股票或股票期权,使之成为他们的“金手铐”。这其中绩效考评价要真正成为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依据。4.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架构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同时绩效管理也要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企业必须以整体战略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让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可以这么说,一个公司如果建立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机制,在如今的时代是难以生存下去的。当然,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中国还缺乏大量的职业化的企业,还缺乏大量的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还缺乏一大批具有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在企业整体管理运作中,我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经历过这样那样的失败或者痛苦,但是只要我们在不断努力,不断改善,不断进步,我们充分相信,我们的企业就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绩效管理例2

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理念是从国外引进,在没有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就实行管理的情况下,中小型工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经营与规划的不协调使得营销策略等方面实施的绩效不高。对于我国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来说,员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由于企业生产性很强,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疏于管理也就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一大阻碍。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没有站在企业战略层面来认识,管理目的不明确。一方面,企业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很多条例更是企业领导者的口头语或者临时模仿出来的标语;另一方面,即便制定了管理办法,在日常工作中执行的严格程度也较低。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且还对塑造高效的工作氛围制造了障碍。

2.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计划的环节被忽视

工业企业对绩效考核反馈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绩效结果的思想认识、剖析能力以及所采用的定量考核等方法不够科学,对员工在考核期的影响成绩的特殊情况等等的了解层次不深,导致制定的下一阶段目标模糊,这一系列工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起到为企业导航的作用。

3.绩效管理被绩效考核替代

大部分工业企业把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同化。实际上,考核是管理的一个步骤,企业管理者把绩效考核当成对员工的约束工具,试图制定出使员工效率最大化的绩效目标。另外,看中量化考核的结果,不能客观的衡量出员工实际工作的投入与产出,使部分员工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企业整体绩效。

4.考核与其他部门联系不紧密

部分企业在对考核绩效表的填写过程中,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其重视不高,总认为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得自己解决,与人力资源部门无关。信息传达不到位导致结果反馈程度低,更造成目标制定不准确,致使企业利益受损。或者只注重形式,企业虽然定期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员工工作热情,但是管理者并未从考核结果中联系整体部门间合作模式等方面考虑出问题症结所在,进而为员工指导帮助,而只是继续主观的调节阶段目标,以期望企业利益增长。

二、中小型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对考核全过程至关重要,下图是对营销策略实施员工的绩效考核建立的过程模型。营销策略是企业管理者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上制定的针对当下所发现的市场机会的阶段性策略。而策略的实施执行者便是企业的员工,他们掌握着大量客户、市场等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情况和资料,他们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管理者们的策略的实施情况,如果他们及时反馈实施效果,供策略制定者改进,企业利益将会大大增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实施营销策略的员工的绩效管理尤为重要。营销部门制定出营销策略,将其交给员工,并针对员工个性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员工将改进意见反馈给营销部门的策略制定者。经过一个周期后,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剖析,再与营销部门开会对结果共同讨论,提出新的改进方案,从而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工作。这整个过程体现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如何配合企业战略对员工进行管理,其中,与员工提出的关于策略执行方面的反馈意见不同,人力资源部门向营销部门提供的反馈意见是关于员工的个人行为意见或团队组织意见,这样使营销部门在以后的工作分配环节更加轻松并且准确。

2.强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

中小型工业企业不能因为企业规模的问题就弱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尤其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反而更应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当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在绩效考核结果中寻求增加企业整体利益的途径,同时具体的制定出下一阶段员工应该达到的工作业绩。

3.努力营造高绩效的工作氛围

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应该是一个持续增长以达到浓厚的过程。要做到:一是要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团队精神等因素烘托出高绩效、高积极性的工作氛围;二是树立奖惩分明的严肃态度,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三是引导企业员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培养正能量,提高员工对工作内容的充实感。增强工业企业生产环境下的工作热情。

4.强化考核结果制定计划环节的实施力度

摆脱绩效考核替代绩效管理最佳方式是使对考核结果剖析得出相应方案从而制定出未来工作计划的环节真正实施起来。对考核期内的员工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使考核期的结果剖析正确率增加,从而使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准确率和适用率增大,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并且,参加考核员工的直属管理者要持续观察该员工的改进情况,时时指导,以提高工作绩效。

企业绩效管理例3

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10项指标,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吸取了西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精华:一是吸取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层层分解的思想;二是吸取了平衡计分法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的思想,体现了全面综合管理的理念。但笔者认为,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在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时,按规模大小把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型。有人认为,企业规模不同,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也不同。但笔者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对绝对指标及企业净利润有影响,而该绩效评价体系中除了个别非财务指标外都为相对指标,使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了可比性,因此划分企业规模在绩效评价方面没有任何意义。

2.虽然把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但还不够,具体表现为非财务指标数量太少,权重太小。

3.没有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指标权重,而是笼统地把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80%,把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定为20%,有“一刀切”之嫌。

4.财务指标以传统的会计利润为中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充分吸收EVA的思想。EVA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业界提出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企业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经营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将研究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期内摊销,更好地体现了配比原则。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既要考虑债务成本,又要考虑资本成本,只有当企业净利润大于资本成本时才真正实现了资本的增值,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

5.操作方法过于繁琐。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具体计算过程相当复杂,导致其获取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从根本上违背了管理的本质。

二、可行性管理方案——战略管理思想的应用

笔者提出的可行性管理方案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为依据,由于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此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修正。这套管理方案注重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战略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1.新方案只按行业而不按规模提供指标数值。

2.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如IT行业由于自身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应加大与研究开发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3.运用EVA的思想,把资本成本放在与债务成本同等的位置上,同时又注意应用的简洁性。新方案用“有效利润”代替“会计利润”,有效利润=税后净利润-Σ(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投资人将资金投于企业,其目的在于获得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回报,所以只有当税后净利润超过投资人把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称之为有效利润。有效利润的计算公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够精确,但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其简洁易行的特点,方便了它在企业中的推广,如EVA的计算公式精确入微,但由于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反而妨碍了它的推行。

为了清晰阐述“有效利润”这一概念,现举例如下:某制药企业于2000年3月4日设立,设立之日A投资20万元,B投资26万元,C投资50万元。2002年3月31日A又追加投资14万元,新加入的D投资10万元,又知2002年全年该企业实现税后净利润30万元,假设2002年银行存款利率为10%,求2002年该企业的有效利润。

有效利润=30-[20×10%+14×10%÷12×(12-3)+26×10%+50×10%+10×10%÷12×(12-3)]=18.6(万元)。

由于用有效利润取代了传统的会计利润,所以一些与利润有关的指标计算公式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投入资本×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所有者权益。

4.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避免“利润陷阱”。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论证单一目标的谬论时指出:目前关于目标管理的大部分生动的讨论都着眼于寻找一个正确的目标。这种寻找不仅会像寻觅点金石一样徒劳无益,而且必定是有害的,会产生误导。管理企业就是平衡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目标。鉴于此,新方案对非财务指标更为重视,大大提高了其在指标总数中的比重。新方案把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不再把指标分为评价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而是把指标作为一个整体列示,防止了次优化行为的产生,如公司为了得到较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了对优质顾客的赊销,以致带来大量销售收入的流失。本方案可以消除这种次优化行为,有利于管理者从总体上把握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所有因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此方案不仅是一种测评体系,还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竞争业绩的管理体系。

5.在目前国家仅公布国有资本金绩效数据的情况下,新方案的实施可以其为依据,并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求得财务指标的最后分数,非财务指标的计算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为准。但是该法自身也存在缺陷,现举例说明如下: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此公式正确,但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另外,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总分大幅度增加,掩盖情况不良的指标,从而给管理者造成一种假象。如右表中流动比率的实际值过高,仅此一项的分数就达到75分,掩盖了其他不良指标。新方案克服以上缺陷:①改进实际分数的计算公式。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分数=[1+(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权重。②避免以偏概全。新方案在最后的管理报告中给出了单项指标的评分等级,一目了然,使管理者在分析问题时不仅注意总体,而且顾及了个体,不至于以偏概全。

企业绩效管理例4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如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各项资源都要被充分的利用起来,电力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来看,企业中的绩效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方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的主要竞争要素,我国的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在不同时期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从“注重生产安全”到“兼顾财务效益与行业领先的双重管理”、“法人资本金评价”和“国资委主导下的国有电力企业绩效”、“市场化的绩效管理”等不同阶段的实施历程,当前,企业绩效管理的效果仍不明显,以致电力企业的效益较低,在电力行业中,这种管理方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电力企业的内部,内部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就迫切需要提升绩效管理的水平。

一、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

1.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就是指企业中对各级的领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绩效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评价依据,因此,企业要有效的利用绩效结果,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评价,随着考核结果的增多,绩效考核的目标的也要随着提升,在整个的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组织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参与,在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在沟通的过程中,要依据绩效考核制定的计划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是通过使用有效手段来实现企业中的组织、部门以及个人绩效的提升,绩效管理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制定完善的绩效计划;而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绩效辅导沟通工作的开展;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绩效考核评价,在这些关键的环节上,对绩效管理的工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2.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电力企业中,实施绩效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所了解,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准确、有效的了解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期望,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对企业的期望而做出调整,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并通过企业中的各种途径实现企业管理工作中制定的目标;绩效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分阶段逐步实施,以便员工的工作顺利实施,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员工的服务意识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绩效管理能够改善员工的绩效状况,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实际的管理中,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沟通,使得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在企业中能够发挥出其有效的工作能力。

3.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绩效管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种原则有利于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的开展,该项原则突出了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长远的发展;坚持约束与激励的结合,企业理者与员工的薪金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绩效管理能够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业绩与薪酬,企业的效益也会随着增长;坚持效率、公平原则,这种原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合理调控;鼓励先进的原则,这种原则要求考核标准要实施分类评级的方法进行企业绩效的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管理,实现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实行。

4.绩效管理的优势。绩效管理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以支持企业对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从而对企业中的晋升、按劳分配等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管理方式使得企业中的管理者和员工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施展其工作能力,能够促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与调整,这样管理者与员工有机会通过制定计划来克服在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所揭示出来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工作绩效评价可以激励员工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和监督员工的行为,并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决策的信息和数据。

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文化有所缺失。电力企业还未完全的发展到市场化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市场缺少绩效文化的缺失,导致市场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在电力企业中,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充分,其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而在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管理是其核心的工作,这种管理方式与电力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管理对象、范围、工作重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而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一些管理者和员工对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的理解,在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认识上仍有所欠缺,因此,在企业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文化。绩效管理关系到企业中的战略管理、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对其进行分解,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绩效管理有利于企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而绩效沟通可以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对于电力企业的员工来说,健康的绩效文化还未完全形成,企业中的良好文化氛围也为完全形成。

2.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定位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些电力企业中实施了绩效管理工作,但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定位还不清晰,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和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才开始对被其进行业绩的考核与评价,这种考核结果不利于企业的动态发展,绩效管理定位在工作的结果上,不能够全面的衡量员工的绩效,这种绩效管理方式使得员工难以及时发现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员工绩效、部门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

3.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健全,还不够完整。电力企业中的绩效管理制度相对比较独立,缺乏系统性,而且企业中的一些制度的相关规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企业制度缺乏实用性,而绩效管理的实施范围仅仅局限于企业中的生产人员,但对于企业中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绩效管理体系对他们的约束并不大,一些企业中的考核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对安全生产、质量目标的考核,对于企业中的员工来说,对他们的考核并不全面,加之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力度不够,在电力企业中还没有全部的落实,电力企业的考核主要用于对员工的奖惩,这种考核形式很单一,总体看来,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4.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在实施上处于弱势。绩效管理的实施基础还不够完善,现代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将组织的各项职能有效的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岗位工作职责,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但一些电力企业缺乏科学的工作分析,企业编制的工作标准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5.电力企业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一些电力企业在合理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的制定上还不明确,绩效管理办法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依据来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仍比较低,电力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一些管理者的素质较低,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认识模糊不清,在操作上欠缺技能和知识,在考核过程中欠缺责任心。

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

1.电力企业要建立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实施企业管理文化。在电力企业中,要推行绩效管理机制,就要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绩效管理需要在一个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中开展,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推进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就要让员工认同绩效管理的工作模式,通过绩效管理来加强团队合作和全体员工的有效沟通。

2.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现状,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部门与员工三个方面,无在哪方面,都要明确其绩效领域的角色,结合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3.电力企业要采取适合的绩效评价办法。绩效管理的评价方法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实施,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绩效理念,针对企业中的不同对象来采取相应的绩效评价方法。

4.电力企业要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要有效实施,就要建立一个机构,从而保证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在企业中,绩效管理工作要有专门的管理者来负责,企业的整个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管理来组织、协调和监督,以为人力资源部的绩效管理提供支持工作。

5.电力企业要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中,承担起重要的工作责任,管理人员有责任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辅助员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要实施绩效管理,就要依赖于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能,电力企业要运用创新性的管理方式,电力企业对绩效管理要有清楚的认识,在企业中开展,绩效文化的宣传,营造科学的文化氛围,这样才会提升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电力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上要以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要增强企业的实用绩效执行力,电力企业应应该建立完整有效、科学实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的制度,使之规范化,实施绩效管理前要依据绩效管理的原则,建立企业的自我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活动,促进电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红梅,严宗光.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探析[J].商业文化.2010(04).

企业绩效管理例5

一、企业绩效管理优化的意义

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无形中越演越烈,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把重心侧重于绩效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企业的发展速度却是十分惊人的,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企业绩效的管理水平与之相比还是较低。各个企业要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视。

(一)有助于提升绩效水平

企业绩效管理优化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绩效水平包括员工的绩效水平和企业的绩效水平两个方面。企业中人力资源是它最重要的资本,企业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来激励员工,使员工绩效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水平和企业绩效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员工绩效水平提高的同时企业的整体绩效也会提升。企业正是通过绩效管理来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

(二)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质量

企业绩效管理作为管理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来说,对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激励员工完成企业战略目标为目的的管理体系,它通过企业战略目标的成立、分解目标等一系列活动来调动个人以及集体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

(三)有助于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企业绩效管理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绩效奖励方式主要有薪资、培训以及晋升等形式,每个企业中都会存在高绩效员工和低绩效员工两种人员,对于高绩效的员工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这些员工的薪资,而对于低绩效的员工则要降低这些员工的薪资。通过这种形式来告诉员工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激励员工努力提高自己的绩效。另一种形式的奖惩企业可以利用职位的晋升来奖励高绩效员工,这种方式既能帮助企业培养有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又能让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四)有助于灌输企业文化

企业绩效管理也是向企业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有效方式。企业的中层、高层人员对企业的文化了解深刻,都有着自己理解认识。然而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广大的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不是那么熟悉,企业则可以通过绩效管理的过程来向全体员工宣传企业的文化,让员工明确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得到奖励,激励员工的同时让员工理解并执行企业的文化理念。

二、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企业中各阶层的管理则认为绩效管理是企业里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是高层领导的责任,和自己没有关系,因此各阶层管理者并没有担起自己的责任,这都是由于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全面造成局面。绩效管理在企业中是指企业根据每个部门的职责来划分任务,需要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当年度考核的时候,则按照员工完成的情况来进行奖惩。

(二)企业建立绩效文化落后

企业文化的创立是为了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当一个企业文化形成后加上与之相配的企业管理策略、制度等等,一旦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后,就会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评价员工的行为准则就是绩效管理的所要考核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立的重要性。可是在我国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配的企业文化,甚至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

(三)企业绩效奖励方式单一

多数企业目前对于员工的考评结果仅限于薪酬分配,这种单一的奖励会造成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的投入过多资金,入不敷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企业就会设定个奖励的金额上限,导致了有些优秀的员工超额完成任务量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这样的奖励方式反而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产生看法,对企业的失去信心,降低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

(四)企业绩效管理反馈没有跟进

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反馈工作,致使绩效管理工作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始的初期,不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不理解。绩效管理制定工作完成后,忽视企业员工的意见,使员工不认同绩效结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周而复始,长此以往员工怨声载道绩效得不到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绩效管理。

(五)部分企业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在我国也有一部分的企业打着企业绩效管理的旗号,却没有打破大锅饭的形式。企业绩效管理制定的考核指标标准过低,企业员工轻而易举的可以完成目标,这样就使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企业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的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三、企业绩效管理优化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

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一定是完美的,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会逐一的显现出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要及时发现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认真的探究企业的规章制度,使绩效管理制度被企业员工所认可,成为真正合理可行的绩效管理制度。反之,一项不被员工所认可的绩效管理制度,并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也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也无法顺利的展开。

(二)构建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绩效考核的体系的形成是以企业员工的基础工资为基准,并根据员工完成的企业目标为依据。绩效考核体系是适应企业发展和运行的,不同的企业它的绩效考核标准是不同的,即使是一个企业中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它的绩效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绩效考核氛围

企业绩效考核的形成就是为了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一个公平公正的考核氛围是格外重要的。每年度员工的绩效考核都要让员工掌握考核的依据,参与考核的全过程,并且要把考核结果要公开展示,接受员工的提议和异议,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考核氛围。

(四)创设企业绩效管理沟通平台

在企业中传统管理体系中,领导与员工之间是以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以一种领导单方面命令或者检查员工工作成果的形式。然而企业绩效管理改变了这种关系,创设的企业绩效管理沟通平台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工作成果反馈、交流的机会,员工有机会提出异议,企业也对优秀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员工绩效的提高。

(五)跟进企业绩效反馈

企业绩效管理的优化过程就是一个上下级不断沟通、探讨、反馈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一种各层员工都能认同的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反馈工作也要贯穿到管理的全过程中来,积极吸收企业员工提出的建议,逐渐完善绩效管理的反馈工作确保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企业绩效管理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运行情况来实施,及时发现绩效管理中产生的问题,逐渐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黄晶.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及改进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08).

[2]姚彬.浅谈如何改进企业绩效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5(03).

[3]胡东海.改进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J].中国石化,2011(12).

[4]杜映梅.绩效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企业绩效管理例6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9-0146-02

1制药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其发展问题

1.1绩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制药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就造成了制药企业管理不正规、人员管理意识低下、管理人员能力不强,很少有企业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去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比如,有的企业将其他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完全复制过来而不考虑自身情况,也有企业是因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不支持,这也引发了绩效考核问题。这就造成了执行人员工作的盲目性,最终由领导拍板决定,增加了绩效考核随意性。

1.2绩效管理主观性强,实质流于形式

虽然部分企业想方设法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但因其绩效管理能力有限,且受企业人员数量和素质等方面的限制,绩效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员工认为企业绩效考核仅是形式主义,完全感受不到绩效管理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认为只要不扣工资就可以。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又将绩效管理作为工作任务,完全当成工作内容填制表格就草草了事,考核数据难以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说,绩效管理随意性较大,绩效与员工能力完全不相关。这样得出的绩效考核结果根本不能作为评判员工优秀与否的依据,也完全违背了企业开展绩效考核的初衷。这从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优秀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于企业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1.3绩效管理认知不足

我国部分制药企业管理层尚未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培训,其他部门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认识和了解,甚至有的员工将绩效管理看作是领导者的约束和压迫。正是受这种抵触情绪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层错误认知致使绩效管理由实质流于形式,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更谈不上绩效考核结果评价。

1.4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完善

完善的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实施、结果反馈及应用等几大方面,而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受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至今仍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工作毫无头绪,尤其是绩效结果反馈工作,很多企业都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有让员工看到考核结果,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才能及时的加以更正。管理者担心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而刻意回避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而这样小范围的结果公布,完全违背了考核的初衷。还有部分制药企业在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绩效考核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员工工作情况,得不到正确的考核信息反馈,难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2改善制药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相应措施

2.1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起步晚,中层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也不高。根据这一情况,制药企业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知识培训,丰富管理工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还应积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岗位说明书,建立规范、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部门岗位作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2.2客观评价考核过程,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

针对绩效考核中的主观性强这一问题,制药企业应当从考核指标制定方面入手,严格遵循绩效考核制度开展工作。对于不同岗位,制定考核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工作性质和内容差异,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设计出相适应的岗位考核指标。为了保证绩效考核能够全面反映员工的工作能力,建议考核指标还应将员工品德、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纳入考核范畴,力求各岗位员工“德才兼备”,坚决不用无德无才之人,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工作作用,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考核指标要对员工的优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3加强绩效管理知识宣传,提高员工的认识

绩效管理是当前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工具,它与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因此,整个企业都应当投入到绩效管理工作中。在不断完善制药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不断加大员工宣传和培训力度,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第一,制药企业管理人员应努力学习绩效管理知识,充分了解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部门及员工工作效率的促进作用,建立有效的工作交流沟通渠道,快速有效地解决企业工作问题,快速达成企业目标,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员工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确保绩效计划的顺利执行,发挥督促员工工作的作用,使其能够真正接受绩效考核,快速提升员工能力。

2.4加强考核结果反馈,重视反馈环节

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知识培训,都是为了绩效结果反馈做铺垫,是为了让员工通过反馈了解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因此,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在设计时要进行考核周期设置,并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向员工反馈考核结果,帮助员工及时了解掌握自身工作问题,提高工作成绩,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认可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做好绩效管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帮助员工掌握工作中的症结,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渠道,提升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制药企业管理水平。绩效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各部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只有建立了有效的上下级沟通,才能够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结语

如今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期,只有将个人价值最大化,才能够使企业取得有利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绩效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掘每名员工的能力,使企业人员能够齐心协力、实现群策群力。因此,制药企业必须要落实绩效管理工作,维持企业长期发展动力,加快自身管理工作建设,创造企业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汤兴,段文轩.企业社会责任及羚锐制药的实践[N].经理日报,2011.

企业绩效管理例7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企业通过对绩效管理的建设,可以使企业员工及时地、准确地、有效地获企业的期望,并能够依据期望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实现工作目标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传下达。绩效管理能够分解企业的目标,促使员工工作的开展,并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客户的满意程度,使企业的优越实力得以充分的显示出来,促进竞争优势的增强。绩效管理对员工绩效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中,它能够不断地员工的现有能力进行提高,促使他们在与管理者不断地沟通中,逐步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并得以改正和进取。

1、企业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1.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动态、科学、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经营要素核与结果考核,并能够突出节能减排、发展、管理的重点,促进企业效益、安全和发展的一。

1.2坚持效率、公平原则。对企业收入水平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分享电力企业的发展成果,使区域间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得到进一步的缩小。

1.3鼓励先进的原则。可引入A、B、C、D分类评级的方法进行企业绩效的考核,管理者的薪酬与评级结果挂钩。

1.4坚持约束与激励的结合。企业的工资总额要对经济效益进行挂钩,管理者薪金利润挂钩,促成“业绩降、薪酬降,业绩升、薪酬升”的薪酬理念的树立,使效益的激励力得以增长。

1.5 “三位一体”的考核管理。实现薪酬分配、业绩考核、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实行。

2、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效、合理的绩效管理不仅能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我国电力企业绩效并不理想,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如下。

2.1绩效考核压力不足,员工消极对待

电力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员工甚至有些管理者存在抵触情绪,普遍认为绩效考核是浪费时间,认为绩效考核不公正,不能真实反映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状况,考核的结果也很难有效运用,实际用途不大,对绩效考核抱着不认可的态度,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垄断经营形成的职业优越感,使电力企业整体的绩效压力不足。部分企业负责人虽然强调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却很难严肃、科学地对待绩效管理,没有将绩效管理责任、任务向下层传递,导致各层管理人员不能真正领悟绩效管理的真谛,不清楚绩效管理与个人业绩、企业绩效的利害关系,导致干部员工对于绩效考核有抵触情绪,以致降低了绩效管理的执行效果。

2.2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为了考核而考核

绩效考核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来测量、评定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改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在现实中,一些电力企业的领导人除对以“选拔”干部为目的的考核较为重视外,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考核并不重视。很多中层领导干部认为考核只是人事或人力资源部门的例行工作罢了,与其他人事工作、其他业务部门没有什么联系,更与企业效益与发展不沾边。所以造成考核不负责任,走过场,考核者要么怕得罪人搞平均主义,要么因个人好恶而造成考评结果差距悬殊,把考核当作差事来应付。

2.3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含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工作表现、实施绩效考评、考核结果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反馈、绩效改进提升等环节。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系统计划、执行、考核、反馈环节中的一环,如果只看绩效考核而忽略对绩效管理过程的控制,只看重单向的考评不注重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互动,只看重分数不注重综合评价,只看重结果不注重反馈与改进,这样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电力企业大多数仅仅凭考核打分结果作为员工业绩的全面评价,没有在与员工双向沟通中推行绩效考核,没有将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结合,没有形成系统的考核体系。

2.4简单地把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奖惩手段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在签定目标责任书时,把绩效奖金发放与绩效考核挂钩写进了条款内,但在实际操作中,员工绩效奖金的确定并没有真正和个人实际绩效、能力贡献挂钩,而是单凭考核者的印象,甚至采用平均主义,或者人为地分为优、中、差等级分配,没有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同样在岗位岗级调整、员工任免方面也没考虑个人绩效贡献。更有甚者,把绩效考核和企业惩罚制度划等号,认为绩效考核就是末位淘汰、惩罚不合格的员工。

2.5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有效性与科学性

目前,由于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主导者主观性太强等因素,电力企业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主要存在两种问题:第一,绩效目标设计不全面,过于关注短期目标,缺乏对长远目标的考量。使得各部门过于关注近期业绩的提升,忽略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员工培训、能力提升等。第二,绩效标准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过于注重表面的业绩工作,不能公平、合理地衡量工作质量。一方面,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繁多,执行难度较大,过于注重可量化,对于不可量化的工作却采取回避措施,使业务人员消极对待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对于管理人员的考核,多是定性考核,过于形式化,指标可衡量性较差,与被考核者实际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贡献关联度不大。

3、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绩效管理是实现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电力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全过程做好绩效管理,让绩效管理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助推器。

3.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绩效意识,健全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绩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进而使管理者、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绩效考核致力于绩效提升这一根本目的,在这个认识前提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管理者进行培训,促使其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作用,树立“绩效管理人人有责”的思想,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理念,促使各级管理者真正承担起绩效管理相应的责任,正确推行绩效管理。建立绩效管理统一的领导机构,建立由企业主要或分管领导牵头、绩效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其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绩效管理委员会,以提高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主要职责是统一研究制定企业绩效管理政策和制度、统一部署和处理绩效考核中的重大问题、统一研究推动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处理考核结果申诉,以及督促各部门、各单位管理者承担绩效管理职责、分解考核目标与任务、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3.2建立目标明确的绩效管理计划

绩效计划应对执行绩效管理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划,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保证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是可以追踪和衡量的。分清组织负责绩效管理的部门,各部门、各层次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同时,根据不同的部门或业务,设置不同绩效考核目标、指标体系、考评周期、考评方式等,把整个绩效管理定义得非常清楚。

3.3建立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保证机制

构建绩效管理,除了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的步骤流程实施外,首要的是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保证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建立的机制。具体来讲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基于决策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要建立与战略相适应的绩效管理系统,首要的就是消除电网企业人员管理部门复杂的现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建立有主要领导参加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机构,此机构主要负责整个企业人事管理中战略问题或关键性问题的决策,监督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贯彻和执行,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意志通过公司领导管理层面来保障实现,而且通过此种模式,保证绩效管理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紧紧结合,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导向作用。

(2)实行目标管理

由于供电企业的特点,目标管理将是适用的理论方法,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重点也在于目标管理。由于所有企业制度都是为实现企业战略服务的,企业管理目标就是战略的分解,企业目标的制定,将有助于实现战略、凝聚员工,使员工们体验目标实现的成就。要改变当前供电企业目标不明确的现状,就是要利用电力体制改革、新的供电企业成立后,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时机,及时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

(3)适应战略转移的绩效考评系统

目标管理仅仅为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构建指明了方向,而系统的实施和效果如何,还在于我们的考评系统,我们要根据目标管理建立考评系统。同时,我们必须把握住,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不是一层不变、普遍适用的系统,而是根据企业战略的转移,随时变化的系统。供电企业的战略在不同时期会随形势的发展将有所改变,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绩效管理系统也应随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的系统,才会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够及时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目标的转变。

3.4逐步建立起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个人绩效管理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发展潜力、专业特长、能力优势等,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把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员工才会真正把企业当作是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舞台,充分地调动主观能动性。

有效的绩效管理沟通绩效管理是传统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的上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沟通贯穿其全过程。沟通成为一种剂,保证了绩效管理的效果。当前要克服供电企业中绩效管理难以启齿的现状,改变考核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关键,就在于考核双方的持续动态的沟通。绩效管理的实质则在于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绩效、实现部门或企业目标,同时促使员工发展。通过员工和主管之间的绩效沟通,一方面可使部属对其绩效表现好坏的原因及工作表现的优缺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以了解员工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及部属需要哪些协助;同时,通过绩效沟通过程的实施,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由双方共同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实现未来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绩效沟通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主管要给员工回馈和肯定:二是改进与发展计划的制订:三是通过沟通使员工得到不断的激励;四是沟通公平而且客观。

结束语

总之,以目标管理法构建战略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关键在于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考核指标的关键性,考评的合理公平性,奖罚兑现的及时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目标公开、考评公平、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管理之下实现公司、部门、个人的目标,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也就水到渠成。

企业绩效管理例8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管理;战略管理

迈克•波特认为如果不能将战略转化为行动,那么战略的制定就是一项没有价值的活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行动和成果是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正是基于多年来的管理实践,并在结合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正是解决这一命题的最优选择。

1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要了解绩效管理如何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首先必须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五个方面:第一,目标的战略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它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提出的最高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目标都服从于或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第二,发展的持续性。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的是发展而不是增长。企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创新,而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第三,企业的创新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于创新,特别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第四,环境的应变性。成功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适应性。第五,竞争的优势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在非平衡中求得竞争的优势,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思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以后,以其为导向,对企业绩效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将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解是企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深层的目标,是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员工及其主管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其绩效目标,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并在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密切,通过分析,我们得知绩效管理实践活动直接影响员工(广义上包括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行为态度,科学的、规范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直接产生影响,如对员工职业生涯导向、价值导向、能力导向、努力导向都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来达到,而绩效管理又直接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经营目标、企业形象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并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同时,绩效管理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的,也反映着企业对外的形象。对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的科学管理使得两者协调最终形成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再经历长期不断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

2.1体系建立的整体思路:建立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整体思路是:先梳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梳理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关键岗位职责,然后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管理框架,然后分解为部门、岗位和个人指标,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建立起基于企业战略的绩效目标体系,保证每个部门、岗位的努力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相一致,再根据主要业务流程和职能职责选取关键绩效指标(KPI)并设计标准和确定权重。

2.2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SMART原则:S(Specific)即“具体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反映的各绩效指标要是具体的。

M(Measurable)即“可衡量的”,是指绩效指标不论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测量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Attainable)即“可达到的”,是指绩效指标在经过相当努力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的,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

R(Relative)即“相关的”,是指绩效指标与总目标、相关目标的一致性。

T(Time-based)即“以时间为基础的”,是指绩效指标要讲效率,是有完成时限的。

3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为保证绩效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如下图如示,该体系由绩效目标体系、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绩效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四个子系统组成。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来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只有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绩效管理把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分解到部门和员工,才能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构建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4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绩效管理例9

一、目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

没有认清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改进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以组织的战略为导向,不仅关注绩效管理的结果也注重其过程,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个环节,它以工作结果为导向,注重对绩效的评价与判断,只看结果,并没有将绩效考核上升到组织战略管理的层次。

对员工绩效的管理就是监督检查员工的工作,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工作过程。有些企业总是表现出对于员工不放心的态度,总担心员工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因此过多的关注员工工作细节。但是这往往会给员工造成不被信任的感觉,同时,长期的控权也会影响员工的发展。其实绩效管理往往是一种目标管理,管理者应把握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在员工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绩效计划。

各部门之间缺少协作配合。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有自己的工作范畴,他们只顾自己部门的工作而不会去关心其他部门的事情。对于绩效管理来说,他们大多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与自己的部门无关,所以就必须由人力资源部门完成这项工作,而他们则不过多的关心绩效管理,因为做好做坏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绩效管理的结果仅仅服务于奖金的分配。为了奖金分配而进行绩效管理,那么绩效管理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就等同于绩效评价了。绩效管理的本质目的不是找出绩效差的员工,而是作为评价员工绩效和促进员工绩效改进的手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达到人岗匹配的原则,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求企业中的所有人员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对整个组织的重要性,能够清楚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意义;其次还要让他们彻底搞清楚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区别,不能将绩效管理单一的等同于绩效考核;最后对于非人力资源部门及其员工要端正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将绩效管理工作由“别人的事”转变成“自己的事”,同人力资源部门协同配合做好组织的绩效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要考虑到员工的其他方面,不能仅仅单一的关注其业绩,还应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专场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后再考虑其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如果不适合可予以调动,以求达到“人事相宜、事得其人”的局面,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提高参与者对绩效管理的参与性。提高参与者的参与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参与者享受到绩效考核带来的效益。由于绩效管理带来的效益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参与者在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绩效管理给他们带来的益处。企业可以通过设定一些激励约束措施来提高主动性,比如建立绩效管理的责任归属制度。一个有效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只是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责任。责任归属制度明确了每个人的责任,这样避免了责任交叉现象,就会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企业绩效管理例10

所谓绩效管理,通常情况下就是为了达到目标,一个组织或个人采取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绩效一般分为组织绩效、员工绩效。绩效管理是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对于绩效管理系统来说,一般由绩效的界定、绩效的评价、绩效信息的利用三部分构成。绩效的特点表现为多因性、动态性、多维性。

1.2 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

1.2.1 平衡计分卡法。该管理方式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发展的四个维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

1.2.2 关键绩效指标KPI法。所谓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作为一项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对企业的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衡量,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业绩。

1.2.3 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法。在考核期间,根据组织目标,被考核者与主管在考核期初制定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在考核期末,考核者对照目标与被考核者进行检讨,同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1.2.4 360度考评体系法。该考评法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被考评人的上级、同级、下级,以及服务的客户等,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进一步使被考评人清楚各方的意见,同时明确自己的优劣势,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2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 供电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绩效管理的目的往往是准确的、高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因此,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围绕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设计。

2.2 供电企业的员工特点

供电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供电企业往往具有国企的特点,在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素质层次、心理层次等方面其员工队伍存在较大的差别,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的承受能力进行考虑,防止产生强烈的反弹。

2.3 供电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组织管理模式方面,供电企业带有很强的行业特点,一方面作为电力的供应企业,另一方面作为电网的管理部门,其组织管理模式符合直线职能制,在用电营销等部门,又存在多重管理的模式,因此在设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考核者缺位等现象。

2.4 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在生产、管理等环节,供电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生产方面,专业跨度大、生产场地分散,生产时间波动大等。因此,在制定考核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

3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3.1 绩效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绩效计划制定要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的中心主旨。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要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的中心主旨,同时体现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绩效管理体系来说,如果科学有效,最重要的是适应企业的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同时与供电企业的精神和形象进行有效的结合。借助绩效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精神传输给员工,以及服务的客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企业的安全形象,使员工表现出与企业精神相一致,正确树立供电企业的品牌意识。

3.2 进行有效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有效绩效沟通,设定共同认可的绩效目标,为绩效管理实施打下基础;在履行目标职责过程中,通过有效绩效沟通,可以不断勘误,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绩效沟通,可使考核思想深入人心,考核结果令人信服。

3.3 绩效考核方法

对于绩效考核体系来说,通常情况下由考核实施管理系统、考核制度系统两部分组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供电企业在考核过程中主要采用360°考核法,以及逐级考核法,也就是对机关的一般管理人员采用360°进行考核,对于基层单位的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采取逐级考核法。

3.4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3.4.1 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绩效指标的管理。根据其职能分管范围的企业战略指标进一步确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从事或完成部门、岗位工作的岗位职责等个性化项目作为非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设置。

3.4.2 生产单位及生产人员绩效指标的管理。通常情况下,生产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后形成的安全生产、生产经营指标等项目。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其非关键绩效指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涵了基层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

本着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逐级上报审核确定绩效指标。公司绩效考核委员会确认公司部门和生产单位的绩效指标。

3.5 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