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6 10:03:02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1

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就是把管理者、被管理者应履行的权力和义务,通过诚信承诺的形式约定下来,并依靠双方的信誉去保证承诺的兑现。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群众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往工作模式,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摆到同等地位,相互承诺、相互约束、双向互动,真正体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是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激活群众参与、关心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自己的事业。二是实事求是,转变工作作风。社会和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力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管理者的权力是被管理者的义务;被管理者的权力又是管理者的义务。从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带头做到有法必依,有诺必行,有行必果,否则必然影响政府的信誉。三是推行居民自治,提高群众自我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的进程,引导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干部、群众自觉践行承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呈现出政府与街道之间、街道和社区之间、社区和居民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的和谐氛围。

二、做实内容,推动建立诚信计生网络运行模式。

区、街、社区和居民分别制订社会诚信书,层层建立奖励与制约机制,即政府与街道之间、街道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属地单位、会员小组之间,彼此签订书面协议,实行双向承诺,承诺的内容依据法律、法规,从群众的需求出发,避免承易避难,承虚避实,力求承诺内容可量化、可考核、可监督、可落实。从而在全区形成区政府与街道之间讲诚信,街道与社区之间讲诚信,社区与会员小组、属地之间讲诚信,会员联系户与育龄群众之间讲诚信,育龄群众与育龄群众之间讲诚信,家庭与社会之间讲诚信,真正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性的诚信网络运行模式。

三、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诚信计生全面铺开。

1、抓试点,树典型。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试点单位具体步骤是:第一步为宣传发动阶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的认识,以达成开展这项活动的共识;

第二步为制订“双向承诺”的具体条款阶段,社区居委会要发动协会会员和育龄夫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参与讨论和制定“双向承诺”的具体条款,在充分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三步为建立“诚信档案”阶段,此阶段是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的关键阶段,街道和社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指导。社区居委会和群众签订《管理与服务承诺书》,并将《管理与服务承诺书》的具体条款通过不同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和监督;育龄夫妇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计划生育诚信书》;育龄夫妇所在地协会小组必须从工作需要的角度,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计划生育诚信书》的内容和条款;会员联谊户要掌握所联系的育龄夫妇签订《计划生育诚信书》的内容。第四步为创建的小结阶段,实事求是的总结创建的基本做法、采取的形式、干部群众的反响、协会会员作用的发挥及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效,为全面推广此项工作提供做法和经验。

2、点带面,全铺开。200*年各街道在上半年结合试点单位的经验,各自抓好2个社区的试点,下半年全区普遍开展“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活动。

3、抓评估,促实效。200*年为评估验收诚信型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效果。诚信型计划生育评估验收内容:有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和规范制度;层层签定双向诚信承诺书,对社区、对居民的承诺率达90%以上;社区居民自治率达90%以上;有检查评比,干部、群众参与率、满意率达90%以上;根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诚信档案。

四、完善措施,努力为和谐**创新诚信计生的品牌。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2

(一)诚信的解释

人类历史上,诚信的内涵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术派别不同,理论概括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会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提倡诚信,并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诚信的意义和作用也从不同角度被阐释。孔子解释为,“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等等。“信”也是伦理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信”的含义与“诚”相近。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后来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隋国大夫季梁:“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左传》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3可以看出,诚信包含的最基本涵义是一致的:真实、诚实、表里如一、信赖、信誉或信任等。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未必平等但一定是互信的。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等。诚信已成为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应该普遍遵守的最基本准则之一。随着行为主体的活动领域的加深,诚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从人与人交往之间,到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国家、国家与个人等方面;另外,诚实的内涵也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大,首先表现出诚信的层次性,即诚信从最初的对个人、对家庭的行为准则,逐渐扩大到对国家的忠诚,对普遍民众的忠诚;诚信的最高的境界、理想(或要求)是要对国家、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即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组织)对个人(或家庭)的平等问题,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对最大多数人事业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关系问题。其次是诚信的系统性,诚信主体之间是相互的;诚信包含权利也包含义务;诚信有最低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的层次划分;诚信具有多重属性,各个属性之间既可能统一也有可能对立等等。

(二)诚信的本质及特点

1、诚信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结点

诚信占据着人类道德的核心位置,“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被人们视为治国、修身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更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诚信对于国家也一样,诚信为政,才能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社会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诚信的对立面是没有诚信或不诚信、欺骗、不真实等,没有诚信就意味着未来活动的不可能进行,也就是意味着其社会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诚信也是行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客观要求,充分显示了诚信在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类高度重视诚信原则,诚信的存在维系了人们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诚信也是法律规范中的本质要求

诚信不仅是人类之间交往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亦逐步上升为一种法规、法律。一般情况下,对诚信的衡量往往是通过不(没有)诚信来区别或刻画的。对不诚信(或诚信)思想的褒贬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都规定了活动主体双方是平等互信的,在平等互信的前提下,人类的行为才是合法的,即法律规范下,不诚信的行为或活动(如欺诈、隐瞒真相、引诱等)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法律强制惩罚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的。因此,诚实信用既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法律范畴内的规范要义。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 个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充分,信息充分暗含着一个意思:信息首先是真实的,即不是虚假的或者不能是不可靠的。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当人类进入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时,对诚信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和必要。现代社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特点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交往的途径、环节等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透明、及时、公正、快捷的大量信息,透明、开放的信息渠道能够让交易双方站在更加公平对称的立场上进行交往。尤其是处于社会核心位置的政府要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更加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即质量的真实是比任何时代对诚信要求都更加迫切。真实的信息实质也包含着最低的个人行为成本、社会成本或最大的个人收益、社会收益。因此,政府服务的诚信和对公民的诚信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3、诚信表现为超越功利的道义性

诚信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传统社会以家国为本位,个人只是家国关系网络中的构成因子,缺乏独立的地位,缺乏个人的权利,在价值取向上是家国利益至上,个人只能为家国尽义务,而不要求个人权利。因此,人们做出某种诚信承诺往往不以功利要求为前提,履行诚信往往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面对利益,基本上是以道义衡量,决定取舍,符合道义则取,不符合道义则不取。推而广之,任何社会行为,均应从道义出发。4这种诚信的“义”(诚信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或“信”与“利”完全对立,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诚信就可能变为空洞的或较高行为道德标准,这也是造成目前缺失诚信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三)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诚信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实现和谐社会客观要求,更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科学选择。这种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诚信与计生之间的联系。

一是计生与诚信的目的相同。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历一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计生工作中相继采取过突击活动、行政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群众遭受了较大的身心损失和利益损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从国家长久来看,全国人口减少近4亿人,相对于我国人口已有的规模,已有不发达的社会阶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而言,最大的好处可能是避免了发展所遇到各种制约瓶颈,从而为社会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条件。诚信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其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和谐。

二是诚信是实现计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信用,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如何,能否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诚信的计生就没有社会的长久持续稳定。特别是,当前获得经济利益还是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诚信机制还相当程度的缺失。因此,政府部门的率先诚信示范,有助于全社会诚信的普遍建立。**区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是计生和诚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计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通过人口数量的减少,把社会既定、有限的资源(土地、水、物质财富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上,如通过医疗、卫生、安全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的人的身体素质;另外,也包括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事业的发展对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计生事业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土地、经济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计生的效果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等等。5这些社会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的不可能离开诚信。因此,没有诚信社会事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可见,诚信和计生是当前社会的事业的主要内容或影响因素。

二、**区计生工作中诚信氛围的建立

**区计生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科学地理解了诚信与计生联系的基础上,**区努力通过以下的途径把诚信逐步引入到**区计生工作中,树立一个全社会诚信的计生环境。

一是广泛的诚信道德教育宣传。强化以诚为本、取信于民的计生理念,有效地塑造出诚信的计生队伍,即诚实求真、廉洁务实、公正执法的计生队伍。广泛开展了“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诚信从具体事情做起”的“诚信计生”活动,说话守信,做事诚信,营造诚信计生的良好氛围。

二是依法行政。**区人口计生部门逐步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通过自觉学法、坚决依法、善于用法、严格执法,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计生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凡是让群众受益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认真作为,凡是侵犯群众权益的决不作为。逐步实现执法主体明晰化、执法过程程序化、执法文书规范化、执法监督社会化。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和考核奖惩制,把依法行政的责任落实到人,过错追究到人。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全面兑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

三是制约、奖惩机制。规范、完善的监督制约可以加大失信成本。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监督。一是行政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法律监督。采用了信息公开的办法,使得诚信与不诚信显性化、可测量化,从而加大了失信成本。另一方面,把诚信计生建设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评先评优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诚信规则、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在全系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信息、褒扬信息、惩戒信息等,对其诚信情况重点是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等情况定期评估,确定诚信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警示、限制、惩戒措施,在全社会内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为诚信的良好局面。

三、**区实现“诚信计生”的具体内容

人口计划生育是涉及面最广的社会工程之一,因此,**区人口计生工作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积极创造诚信的计生大环境外;政府计生部门、相关部门甚至区党委、政府也是更是亲历亲为。**区计划生育事业经历了30多年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诚信”计生模式:即“有序引导、数据真实、信息公开、服务均等、执法严明、干群和谐”。

1、“大人口计生”理念统领“诚信”模式

**区诚信计生中的“大人口计生”理念包括四大“视角”。首先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全区统一思想认识,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区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首要位置。把解决**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本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大平台”就是坚持全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联动共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大平台。再次,“大覆盖”就在于实现人口计生区域一体化、人文和科普一体化,将服务对象从育龄妇女到其它年龄段的女性以及其他社会群体,让婚育新风真正进社入户,进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各个角落。最后,“大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群众基本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敢于创新,坚持把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自身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有机统一。

2、计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3

(一)诚信的解释

人类历史上,诚信的内涵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术派别不同,理论概括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会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提倡诚信,并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诚信的意义和作用也从不同角度被阐释。孔子解释为,“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等等。“信”也是伦理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信”的含义与“诚”相近。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后来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隋国大夫季梁:“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左传》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3可以看出,诚信包含的最基本涵义是一致的:真实、诚实、表里如一、信赖、信誉或信任等。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未必平等但一定是互信的。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等。诚信已成为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应该普遍遵守的最基本准则之一。随着行为主体的活动领域的加深,诚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从人与人交往之间,到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国家、国家与个人等方面;另外,诚实的内涵也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大,首先表现出诚信的层次性,即诚信从最初的对个人、对家庭的行为准则,逐渐扩大到对国家的忠诚,对普遍民众的忠诚;诚信的最高的境界、理想(或要求)是要对国家、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即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组织)对个人(或家庭)的平等问题,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对最大多数人事业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关系问题。其次是诚信的系统性,诚信主体之间是相互的;诚信包含权利也包含义务;诚信有最低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的层次划分;诚信具有多重属性,各个属性之间既可能统一也有可能对立等等。

(二)诚信的本质及特点

1、诚信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结点

诚信占据着人类道德的核心位置,“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被人们视为治国、修身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更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诚信对于国家也一样,诚信为政,才能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社会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诚信的对立面是没有诚信或不诚信、欺骗、不真实等,没有诚信就意味着未来活动的不可能进行,也就是意味着其社会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诚信也是行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客观要求,充分显示了诚信在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类高度重视诚信原则,诚信的存在维系了人们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诚信也是法律规范中的本质要求

诚信不仅是人类之间交往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亦逐步上升为一种法规、法律。一般情况下,对诚信的衡量往往是通过不(没有)诚信来区别或刻画的。对不诚信(或诚信)思想的褒贬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都规定了活动主体双方是平等互信的,在平等互信的前提下,人类的行为才是合法的,即法律规范下,不诚信的行为或活动(如欺诈、隐瞒真相、引诱等)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法律强制惩罚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的。因此,诚实信用既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法律范畴内的规范要义。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 个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充分,信息充分暗含着一个意思:信息首先是真实的,即不是虚假的或者不能是不可靠的。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当人类进入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时,对诚信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和必要。现代社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特点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交往的途径、环节等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透明、及时、公正、快捷的大量信息,透明、开放的信息渠道能够让交易双方站在更加公平对称的立场上进行交往。尤其是处于社会核心位置的政府要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更加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即质量的真实是比任何时代对诚信要求都更加迫切。真实的信息实质也包含着最低的个人行为成本、社会成本或最大的个人收益、社会收益。因此,政府服务的诚信和对公民的诚信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3、诚信表现为超越功利的道义性

诚信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传统社会以家国为本位,个人只是家国关系网络中的构成因子,缺乏独立的地位,缺乏个人的权利,在价值取向上是家国利益至上,个人只能为家国尽义务,而不要求个人权利。因此,人们做出某种诚信承诺往往不以功利要求为前提,履行诚信往往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面对利益,基本上是以道义衡量,决定取舍,符合道义则取,不符合道义则不取。推而广之,任何社会行为,均应从道义出发。4这种诚信的“义”(诚信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或“信”与“利”完全对立,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诚信就可能变为空洞的或较高行为道德标准,这也是造成目前缺失诚信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三)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诚信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实现和谐社会客观要求,更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科学选择。这种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诚信与计生之间的联系。

一是计生与诚信的目的相同。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历一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计生工作中相继采取过突击活动、行政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群众遭受了较大的身心损失和利益损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从国家长久来看,全国人口减少近4亿人,相对于我国人口已有的规模,已有不发达的社会阶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而言,最大的好处可能是避免了发展所遇到各种制约瓶颈,从而为社会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条件。诚信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其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和谐。

二是诚信是实现计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信用,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如何,能否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诚信的计生就没有社会的长久持续稳定。特别是,当前获得经济利益还是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诚信机制还相当程度的缺失。因此,政府部门的率先诚信示范,有助于全社会诚信的普遍建立。**区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是计生和诚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计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通过人口数量的减少,把社会既定、有限的资源(土地、水、物质财富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上,如通过医疗、卫生、安全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的人的身体素质;另外,也包括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事业的发展对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计生事业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土地、经济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计生的效果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等等。5这些社会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的不可能离开诚信。因此,没有诚信社会事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可见,诚信和计生是当前社会的事业的主要内容或影响因素。

二、**区计生工作中诚信氛围的建立

**区计生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科学地理解了诚信与计生联系的基础上,**区努力通过以下的途径把诚信逐步引入到**区计生工作中,树立一个全社会诚信的计生环境。

一是广泛的诚信道德教育宣传。强化以诚为本、取信于民的计生理念,有效地塑造出诚信的计生队伍,即诚实求真、廉洁务实、公正执法的计生队伍。广泛开展了“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诚信从具体事情做起”的“诚信计生”活动,说话守信,做事诚信,营造诚信计生的良好氛围。

二是依法行政。**区人口计生部门逐步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通过自觉学法、坚决依法、善于用法、严格执法,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计生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凡是让群众受益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认真作为,凡是侵犯群众权益的决不作为。逐步实现执法主体明晰化、执法过程程序化、执法文书规范化、执法监督社会化。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和考核奖惩制,把依法行政的责任落实到人,过错追究到人。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全面兑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

三是制约、奖惩机制。规范、完善的监督制约可以加大失信成本。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监督。一是行政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法律监督。采用了信息公开的办法,使得诚信与不诚信显性化、可测量化,从而加大了失信成本。另一方面,把诚信计生建设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评先评优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诚信规则、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在全系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信息、褒扬信息、惩戒信息等,对其诚信情况重点是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等情况定期评估,确定诚信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警示、限制、惩戒措施,在全社会内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为诚信的良好局面。

三、**区实现“诚信计生”的具体内容

人口计划生育是涉及面最广的社会工程之一,因此,**区人口计生工作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积极创造诚信的计生大环境外;政府计生部门、相关部门甚至区党委、政府也是更是亲历亲为。**区计划生育事业经历了30多年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诚信”计生模式:即“有序引导、数据真实、信息公开、服务均等、执法严明、干群和谐”。

1、“大人口计生”理念统领“诚信”模式

**区诚信计生中的“大人口计生”理念包括四大“视角”。首先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全区统一思想认识,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区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首要位置。把解决**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本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大平台”就是坚持全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联动共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大平台。再次,“大覆盖”就在于实现人口计生区域一体化、人文和科普一体化,将服务对象从育龄妇女到其它年龄段的女性以及其他社会群体,让婚育新风真正进社入户,进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各个角落。最后,“大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群众基本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敢于创新,坚持把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自身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有机统一。

2、计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4

设立一个“中心”,实现“办事到厅”。坚持人口计生与民生有机衔接,在镇街设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由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镇街副职兼任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镇街计生办主任任副主任;中心服务大厅设立计划生育服务“窗口”,配备2一4名计生专职工作人员,承担镇街计生办的日常业务工作,并实现了镇街与村居网络化办公,群众办理计划生育事项直接到中心“窗口”,所有事项全部由“窗口”代办或网上办理,实行“一单式”告知,提供“一条龙”服务,使群众“进人一个厅,办成所有事”。配备一名“助理”,实现“维权到站”。按照“一村一站一助理”的原则,在各村居设立综合维权服务站,由区、镇街两级为各村(居)选配一名“村级事务助理”,长期驻在村居综合服务站,承担与村(居)干部相同的人口计生工作职责,与村(居)干部一起,负责计划生育日常服务和管理,兑现村(居)级服务承诺,配合村居计生专干,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村(居)务,在服务站设立“监督台”和“意见簿”,“全天候”受理并解决群众计划生育维权投诉,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咨询,为群众代办有关事项。建立一支队伍,实现“服务到家”。各镇街根据村居数量和人口规模,分别组建5一10人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队伍,走村串户,深人群众之中,结合实施“家庭服务计划”,做到康检、送避孕药具、术后随访、“生育关怀”、宣传教育、扶贫帮困、流动人口服务“七到家”,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5

二是抓好诚信计生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结合,提升了优质服务满意程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开展诚信计生时,把群众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方面的需求和服务放在首位,公开计划生育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公开国家、自治区、市级及县区的各种奖扶政策,公开优生优育知识及避孕节育方法,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改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力推动了优质服务在基层的开展。目前,各县区都将育龄妇女的康检、妇检纳入诚信计生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不少乡镇村屯已将全年的康检、妇检的时间安排表排好并公布上墙,以便于各村屯群众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些县区以利益导向引导、不断提高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契机,推动诚信计生在全乡镇的开展。如今,薄弱县群众预约服务的喜人景象也已出现。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6

一是抓好诚信计生与层级动态管理的结合,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重心的真正下移村为主。利用健全的基层计生协会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包片干部、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五老”、计生积极分子等理事和会员,借鉴村两委及计生专干分片包干抓人口计生工作的模式,对村屯签订“诚信计生”承诺的群众,推行层级动态管理,了解其孕情服务、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妇检康检、是否外出等情况,并建立健全档案,对本村(社区)育龄妇女情况真正做到知根知底,底数清,实现了群众自治工作重心的真正下移。

二是抓好诚信计生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结合,提升了优质服务满意程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开展诚信计生时,把群众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方面的需求和服务放在首位,公开计划生育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公开国家、自治区、市级及县区的各种奖扶政策,公开优生优育知识及避孕节育方法,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改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力推动了优质服务在基层的开展。目前,各县区都将育龄妇女的康检、妇检纳入诚信计生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不少乡镇村屯已将全年的康检、妇检的时间安排表排好并公布上墙,以便于各村屯群众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些县区以利益导向引导、不断提高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契机,推动诚信计生在全乡镇的开展。如今,薄弱县群众预约服务的喜人景象也已出现。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7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化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夯实人口计生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二)坚持依法行政、居民自治的原则。

(三)坚持部门统筹、社区服务的原则。

三、实施方案

(一)健全管理服务网络

1、由市人口计生局统筹成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站。

该站为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领导职数2名(站长、副站长各一名),负责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2、社区服务中心要明确1名班子成员分管人口计生工作,明确1名社会事务部副部长主抓人口计生工作。

(1)社区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居委会计生信息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等工作。

(2)各居民委员会要设立人口主任或人口信息员,组织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等工作。各居民小组设立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加强育龄群众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确保多方配合,上下联动,信息互通。

3、健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提供同等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1)市人口计生局要将政法委招聘的流动人口协管员统一划转给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各居委会原则上每500名流动人口要配备一名流动人口协管员。

(2)社区服务中心要按照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要求,成立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居委会计划生育协会、企业计划生育协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带领群众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基层人口计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二)明确职责

1、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

(2)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各项管理措施。

(3)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4)开展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

(5)开展社区计划生育业务培训。

(6)组织、协调和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7)组织实施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

2、社区服务中心职责

(1)设立人口计生服务窗口和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开展人口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

(2)负责做好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确保辖区人口信息的完整、准确、动态及时。

(3)负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并提供咨询服务。

(4)协助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妇检、出生缺陷干预、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

(5)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开展利益导向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7)负责指导辖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8)负责指导居委会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

3、市人口计生局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站工作职责

(1)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2)开展人口计划生育相关管理服务工作。负责《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明的审核、发放、管理工作。

(3)负责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工作。

(4)负责组织开展社区生殖健康检查、妇检、出生缺陷干预、避孕节育、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

(5)负责社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工作。

(6)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7)开展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

(2)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关爱留家老人活动等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推进人口文化建设,营造人口文化。

(3)组织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依法依规制定《诚信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章程》和《诚信计生居民公约》,与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协议》,并监督落实。

(4)组织召开人口计划生育月例会,推动工作正常开展。

(5)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和社区服务中心做好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5、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工作职责

(1)及时采集本组育龄群众婚姻、怀孕、生育和节育信息变动情况,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并向居委会汇报。

(2)组织育龄群众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

(3)对本组育龄群众开展入户访视服务,认真填写《入户访视手册》。

6、流动人口协管员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1)负责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居住信息采集和变更。

(2)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工作,提供同等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三)健全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1、建立协作服务管理机制

(1)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家庭,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即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援助服务;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孕情访视、生殖健康、避孕药具、保健咨询等技术服务;人口计生全程等服务。

(2)以社区为载体,依法落实社区人口计生管理措施。开展社区人口计划生育依法管理、综合治理、政策推动、群众自治工作。

2、建立健全社区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督导机制

市人口计生局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与市人民政府签定《社区人口计生目标责任书》,将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目标量化分解到市人口计生局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月排位、月考核、月问责制度。

3、健全完善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以诚信计生为抓手,切实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修订完善《诚信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章程》、《诚信计生居民公约》,签定《诚信计生协议》,健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诚信计生建设纵深开展。

4、健全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经费按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市人口计生部门。

(2)居委会人口计生信息员工资、诚信计生自管小组长人口计生工作报酬,纳入市财政预算,按月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发放。流动人口协管员工作报酬资金渠道不变,划拨到社区服务中心,由中心负责发放。

(3)人口计生部门依据工作开展情况向社区服务中心拨付工作经费。人口计生部门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按有关标准拨付工作经费。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市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城市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二)经费保障

按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人均经费标准,将社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按月拨付经费到市人口计生局(不含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社会抚养费,计生工作人员工资、补贴和养老、医疗、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利益导向资金)。居委会人口计生信息员工作报酬、诚信自管小组长和居民小组长人口计生工作补贴,纳入市财政预算,按月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确保工作正常运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人口比例从青龙街道办事划拨到市人口计生局,由市人口计生局全额拨付到社区服务中心,用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三)人员保障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8

依托“大众征信管理”平台,创建“诚信计生”管理机制

2010年,睢宁县政府实施《大众信用管理办法》,把大众信用分为商业服务信用信息、社会服务信用信息、社会管理信用信息和社会信用特别信息四大类,每类设置不同的分值,对照分值给公民信用进行打分,把个人信用分值按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存入个人信息数据库,对个人信息按照“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事事受制”的原则使用评估结果。这是睢宁县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是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睢宁县人口计生局依托“大众征信管理”的平台,在全县创建“诚信计生”。率先在全国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全县各阶层的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信息记录作为社会管理信用信息,录入个人信息档案。强调以提高公民诚信度为前提,以“勤廉双述”和党务政务公开为监督,实行权力公开,强化干部取信于民的理念,增强了干部的民主意识、公民的主人意识,也显示了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优势。

“诚信计生”就是把诚信体系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结合起来,把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结合起来,把管理者、被管理者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诚信、承诺的形式约定下来,其核心是建立以道德为支持的、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目的是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守法、守信,向善、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一机制是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夯实群众基础,改善政风民风,促进社会和谐。

推行权力公开、“勤廉双述”,通过严管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者的公信力

为了保证“诚信计生”的顺利开展,强调以提高干部诚信度为前提,全力推行权力公开,依托“勤廉双述”,严管干部。睢宁县是中纪委、中组部确立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国三个试点县之一。县人口计生局将权力公开透明导入计生工作,科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畅通渠道,在报纸、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公开权力内容,做到政策法规公开、优惠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监督电话公开,支持民众通过互联网对计生行政和权力进行监督。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在权力公开透明的同时,借助“勤廉双述”,通过严管干部,提高干部执行力。睢宁县从2006年就开始在全县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一机制被国家计生委领导评价为:睢宁县依托计划生育“勤廉双述”平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创举,体现了基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方向。目前,县人口计生局又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相继细化了一系列具体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计划生育双述会议议程》、《计划生育双述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计划生育双述会议议程》、《计划生育双述工作质量考评办法》等,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勤廉双述”工作的程序得以规范,实效性得以保证。

依据“大众信用评估体系”,着力加强民风建设,提升公民的融入度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依靠村民自觉诚实守信还需要进一步的正确引导。为了增强“诚信计生”的落实效果,县人口计生局借助县政府的《大众信用信息评估细则》,按照信用评级标准,把个人信息等级分A、B、C、D四个等级,对践行承诺的群众,建立社会管理嘉奖制度,对诚信示范户予以褒扬并提供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种种便利。对其中的楷模进行公开表彰,树立优良民风,倡导诚信伦理。同时,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对于失信行为具有记录、揭露、预警和惩戒功能,制约和限制不良行为;对不履行承诺的人员,将《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告知书》发到当事人(或家人)手中,进行相应的信息分值处理,扩大教育和警示作用。对违法生育人员,不仅在经济上进行依法处罚,而且在个人信用信息登记“个人违规生育记录”,扣除相应分值,扩大影响力,增强社会监督和有效管理。

实践证明,大众信用评价体系作为理性博弈的结果,其建立是通过调集社会资本来增进民主的。社会资本的运作是以社会信任为核心的。借助“大众信用评估体系”来推动“诚信计生”建设是创新社会动员与管理的新措施。通过完善社会动员新途径,充分挖掘“人”的资源,激发“人”的潜能,畅通干部、群众的对话渠道,实现计生行政的常态发声。通过竞争动员,树立榜样,立起样板,立起诚信的标杆,放大诚信效应;通过群众参与,公开推进,增强群众性,突出群众唱主角,激荡起强大的民意洪流,让群众理性地监督权力运行;通过严管干部,强化干部的执行力,提高计生行政的公信力、诚信度,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地方之声

确山县开辟“计生视听室”促优教宣传

近日,确山县人口计生委按照人性化设计,在县计生服务中心建起了高标准的计生视听室,购买了电脑、电视、DVD等影视设备,制作了预防胎儿出生缺陷宣传挂图,设立了阅报栏、图书角,添置了桌椅、饮水机、空调等设备。(尤国胜)

睢宁县临空产业园推行亲情化管理计生服务

近年来,江苏省睢宁县临空产业园实施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的计生管理服务,把外来人口看成自家人,同宣传、同管理、同待遇、同服务,赢得广泛好评。(王玉松)

情系育龄妇女,搭建服务新平台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街道计生办开展了进“进社区 送健康”活动,为辖区外来已婚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咨询并免费发放计生用品。(王海燕)

沛县鹿楼镇计生慰问送到家

近日,江苏省沛县鹿楼镇计生服务站为全镇外出的流动育龄妇女发出一份慰问信,告知其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并随信寄出精美宣传折页和联系卡。(踪翠梅)

二七区:十大人文景观成就婚育文明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每年投资300多万元,在本辖区内创造性地建设了十大亮点工程。(熊建国 刘娜)

金水区:帮外来育龄群众就业

“徐大姐,我被聘为领班了,真是太感谢你了!”一大早,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办事处计生办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原来是来自巩义市康店镇的曹艳丽在计生办主任徐娜的帮助下参加了金水区近期组织的“春风行动”招聘会,被该区英协路上一家高档饭店聘用。与曹艳丽一样幸运的金水区辖区9639名育龄群众都免费收到了一张“春风卡”,上面详细记录了金水区举行的“春风行动”――25场各类招聘会的时间、地址和要求,为进城务工者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平台。

这次“春风行动”提供的岗位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类型既有服务员等基础性岗位,也有经理、技工等管理和技能性岗位。(陈晓清赵能霞)

“幸福家庭行动”铺就百姓致富路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9

 

2009年刚开年,建邺区“三信三优”竞赛活动评委会召开会议,根据市“三信三优”竞赛活动评委会对新的一年工作要求,结合建邺区实际,认真研究,制订计划、工作明确,重点突出。做到“全年思路清,季度重点明,每月计划细”,今年着力抓好以下5项工作。

一、加大培训教育基础性工作力度。7月、8月、9月针对今年参赛的300多家企业组织6场培训,帮助企业了解参赛活动的意义、内容、要求。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诚信创建,共渡时艰。同时以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深入剖析,提高参赛企业的诚信自觉性,打牢诚信创建的基础。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创建活动更加规范化。一是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在南京市“三信三优”竞赛活动评比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参赛部门、行业的特点制定细则,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二是日常管理评审台帐制度。根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社会各方面对企业的诚信度,逐步建立辖区内企业诚信档案。三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过培训,指导,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自律,努力向管理要效益,向诚信要效益,提升企业形象,打造诚信品牌。

三、继续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职能分工与各项诚信建设的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各街道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局面。2009年建邺区确定为“创新突破年”,全区“三信三优”工作将紧紧围绕“创新突破,科学发展”为总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功能园区是繁荣建邺的活力之源”工作理念,突出活动竞赛重点,结合各自职能,全面开展工作。

四、确定2009年工作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三信三优”竞赛活动将继续纳入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目标。建邺区在巩固2009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09年将新培育、发展300家区级“三信三优”单位。年初,区竞赛活动评委会主任、分管区长郑立志同志与各目标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将全年的工作目标分解到街道、卫生、教育、药监局等15个责任部门,目标明确,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保证全年工作有序开展。

五、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打造诚信一条街工作。3月份联合沙洲街道启动新安江路诚信一条街活动,上半年通过给沿街业主发放一份公开信,宣传创建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业主发出倡议书,呼吁创建活动。同时,联合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上门指导,树立典型,创出诚信品牌。下半年开展联合检查,规范企业行为,打造新安江路诚信一条街。

2、走进企业,加强宣传发动。3月、4月对往年的部分参赛企业开展“回头看”工作,巩固诚信基础,结合市“三信三优”评委会布置的“上门服务”专项工作和“价格服务进企业”活动,5月、6月区三信三优办公室与各责任单位共同走进企业宣传诚信创建工作,7月、8月、9月对今年申报参赛的300多家企业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引导企业树立“有诚信者荣,无诚信者耻”的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诚信进社区工作计划例10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加强*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和*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落实“科教兴区”发展战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弘扬“创新贵如金,诚信重于山”的精神,把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深刻认识到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打造“财富*、智慧*、绿色*”的重要基础,是把*建设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市民生活放心区和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明确目标,坚持原则,高标准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按照*市《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市20*年-20*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建设,以开展各类社会诚信活动为基础,以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为核心,以培育信用服务行业为重点,加快信用信息记录、信用资源整合以及信用需求培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0*-20*年,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建设要深入推进,信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完善公务员工作诚信考核制度,促进信用产品在公务员考核、人才招聘、政府采购、公共财力招投标环节中使用;加强政府部门承诺和服务内容的诚信考核,特别是政府重点工作的考核。企业诚信建设:引导企业自主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档案;建立区属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信用管理岗位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等。个人诚信建设:推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库,并逐步扩大个人信用报告的业务范围和个人信用产品与服务种类。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开展信用评估,推动信用产品在经济和监管活动中的使用;建立社会信用约束机制,惩戒失信行为,组织诚信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优化诚信发展环境,逐步把*建设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和市民生活放心区。

20*-2009年,基本形成相应的信用制度,有效地对信用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信息管理和征信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扶持和培育规模型信用中介服务行业,既有权威的联合征信服务机构,又有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行为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的企业群体,信用服务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环节;基本形成较为活跃的信用市场需求,信用系列产品在政府监管、社会中介和企业交易等各种社会、经济行为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在诚信体系的支撑下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制约机制,对偷逃税款、恶意合同违约、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等不良行为,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局面,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主流和社会规范,“诚信*”框架基本建立。

到2010年,基本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诚信体系。

加快推进本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确立市场规则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诚信环境,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范、有序地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信息的整合、加工和信用产品的开发、服务,必须交由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来实施,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长远规划,分步推进。要贯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借鉴其他地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区实际,周密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分阶段稳步推进。

(三)应用先导,社会参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与本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政府部门带头先行,金融行业要重点推进应用。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鼓励应用信用信息,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授权第三方服务机构或行业组织开展信用咨询服务、信用等级评定等,并将有关信息纳合征信数据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

三、明确任务,精心组织,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信用管理制度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信用管理体系是引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正确开展的必要条件。必须抓紧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法制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和制订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记录归档及使用管理规定,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必须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征信管理部门要做好本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推进工作,协调公共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和共享,加强对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活动的监督管理,支持联合征信机构和其它信用服务机构依法开展征信业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协调各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给予必要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被动。各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优惠或方便性规定,对拥有及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公共财政项目招投标、中小企业贷款、监督管理等方面给予鼓励。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对拥有及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个人,要在授信额度、还款方式等金融服务和有关社会服务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促使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逐步走向规范。

(二)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行业信息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支撑。各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机构要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统一框架下,加强对本领域、本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建立针对市场主体和经营行为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参与*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使诚信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信息和评价信息及时记录到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待共享平善后再逐步纳入市征信服务系统。征信管理和档案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试点工作,研究制订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条例和措施,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联合征信服务机构要开辟信用调查渠道,鼓励各类组织机构向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用信息。各类企业和中介机构和社团组织要增强“信用为本”的意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做好信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定期查验自身的信用记录。鼓励重点企业和国有企业设立信用主管和信用管理制专职部门。

(三)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和管理。经济活动中的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和管理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各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要在行使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或行业服务的过程中,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企业和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实行归档管理,并按照规定,把依法可以公开的与个人和企业信用有关的公共信用信息,向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并做好相关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工作。联合征信服务机构可向掌握信用信息的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机构采集,也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收集方式,归集个人和企业信息用记录。尤其要将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违法犯罪以及提供虚假信息的记录纳入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记录,也要纳入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要鼓励企业主动提供自身真实的信用状况,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四)扩大各类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信用产品的使用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各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要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对信用产品的使用作出必要的制度性安排,先在政府采购、公共财政项目招投标、公务员考核和录用、各类先进评选中使用信用报告,再逐步向登记注册年检、行政事务审批、资质认证管理、小企业贷款担保以及金融、保险中的信用交易、信用消费、信用担保和租赁等领域中延伸。

(五)做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和社会性的工作,要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新闻、广播电视、报刊等机构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大力开展诚实守信知识的教育,广泛开展社会诚信的宣传,加大舆论、社会监督力度,增强社会各阶层的信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相关培训机构要按照统一规范标准,组织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信用知识讲座和专业岗位培训,促进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