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建档案信息论文

时间:2022-12-15 11:26:11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不断深入,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建档案信息利用手段更加多元化,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综合运用多项新技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局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建档案 信息论文

城建档案信息论文

城建档案信息论文1

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能够与时展方向进行精准适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还可以将各类时空信息进行分布式管理。
一、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

高效利用的必要性在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背景下,都能够呈现城建档案信息高效利用的独特优势,还能够从不同规模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中发现一些异常和问题,有利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协助政府部门排查各类社会治理层面存在的细节问题[1]。在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基础规划目标进行全面解耦,将水文地质、气象环保、园林绿化、人防水利、建筑设计施工房管等多个专业基础建设方向进行创新整合,并对基础数据信息资源的通信接口进行统一管理和标准化处理。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普遍具备智能化特征、时空特征、协同特征以及个性化特征等,并且能够与各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进行精准适配[2]。尤其在划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领域的过程中,城建档案信息是非常可靠的划分标准,并且也能够呈现更加精准的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协助管理者完善各项社会治理事项的具体解决方案。

二、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一)城建档案信息存取标准不一致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城建档案信息的存取标准不一致,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各项基础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分类统计效率,不能快速识别和判断各项基础数据信息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构建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模型的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的非结构化特征非常明显,因此也会影响到各类基础数据信息资源的存取操作结果,并对集成化管理平台的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产生一定影响[3]。城建档案信息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需要涵盖更多城市内部的时空特征,若存取标准不一致,会降低城建档案信息的精确度,无法及时更新基础数据信息资源,也会产生一系列“信息孤岛”等问题。尤其在城乡综合规划与设计领域内,基础地理和地质档案信息的更新速率偏低,存取标准不一致,失真数据信息的比例会逐步变高,会产生更多安全隐患和技术风险。

(二)城建档案信息的指导性作用不明显在不同城市和地区,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分类标准会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对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工作的指导性作用并不明显,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开放权限非常少[4],很多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层面上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城建档案信息的指导性作用不明显,也会逐步凸显“信息孤岛”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各类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并不能对可能产生的重大责任事故进行全面预警和风险识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模式普遍具有闭塞性,不能通过高安全性和并发性的分布式应用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各类基础数据信息,对各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指导性作用并不明显。尤其在综合整治各项城市社会治理问题的过程中,城建档案信息的管理效果并不透明公开,很多社会团体也并不能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资源,因此很容易出现盲目审批事项以及不合理的社会治理事项,降低了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实效性。

(三)并未有效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上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间接反映出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机制并不完善。在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全面分类整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数据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到城建档案收集和后续综合利用效率。未有效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也会让智慧城市的建设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形式化特点非常显著,不能有效增强各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政治文化发展层面进行全面解析,未有效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体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会对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效性产生不良影响。在未有效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以及服务模式中,很多城市规划与设计部门也不能完全履行自身权利和责任,重大责任事故的产生几率也相对较高。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与城建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过程紧密相连。

(四)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部分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以及城市大脑等相关项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并且对各类城建档案信息的归类和整理工作流程不了解,只能按照原有工作经验整理各项档案信息资源和文件资料。尤其在无纸化办公环境中,部分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在各个城市统一调配多源异构的基础数据信息资源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会直接决定后续信息服务平台系统中的操作效率,并且也会对相关配套设施的配置和采购等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受限于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对档案信息资料的规整和使用过程会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存在自身责任感缺失等影响因素。

三、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策略

(一)积极构建和推动平台化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模式需要精准衔接各项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软件中的各种可拓展功能以及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和推动完善平台化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城市基础管理水平。在全面建设集成化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基础空间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以及分类管理,积极做好对各级别档案资源的深加工,共同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资源管理体系。在构建和推动完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与设计部门都需要慎重对待每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分类更新工作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中找出有利于城市全面发展的核心技术优势和思维观念,并从全局的视角整治各项社会治理事项和细节问题,有助于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在构建和推动应用平台化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模式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实现针对性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类别和等级设定标准。

(二)逐步深化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机制在大数据背景下,在建设智慧城市或者城市大脑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步深化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机制,合理设定不同级别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交换标准和共享渠道。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机制,可以分为部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区县级等不同等级,适配不同类型的数据加密算法,实现高效和安全并重的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目标。在逐步深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管控内部和外部资源的系统判断和识别分析工作,并对同等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流程进行适度优化,以免浪费较多时间以及空间资源,减少冗余数据信息。从系统化和平台化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构建与完善过程,普遍体现在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准以及协同共享层面上,需要定期更新和补充原有数据资源信息库中的差异化和地域化内容。

(三)逐步拓宽城建档案信息的服务渠道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效利用各地城建档案信息,需要逐步拓宽对应的信息服务渠道,将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协管模式转变成面向服务的平台架构应用模式,在转变应用理念的同时拓宽信息服务渠道。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信息数字化,拓宽服务载体,能够让用户获得差异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效果。尤其在推进和加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研发与应用各类应用程序软件,利用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更加强大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并在各类社交软件中进行高效宣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为了使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更加便捷、形象与开放,城建档案部门应该努力拓宽服务渠道,通过新媒体促进城建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除此之外,应用智能过滤技术对文章题目、内容等进行自动识别分类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与网络应用程序组成无缝连接的主要原因,各类智能手机系统都可以作为主要的移动平台,该技术和数字档案馆的开发都应以这些平台为主,便于用户更快捷地获取资讯。

(四)推进制度深化建设能力,加强政企联合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效利用各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也能够推进城市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进程,并能够逐步凸显该城市在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中的核心优势。推进制度深化建设能力,加强政企联合,可以为各地城建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提供制度支持和技术支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够进一步优化多行业市场的资源配置。在制定和完善各项地方政策和监督管理措施的过程中,政企联合的核心目标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各项资源的综合规划与科学配置层面上,将软硬件资源的实际调配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实现更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尤其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盛行的时代,进一步推进制度深化建设能力,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管理者的长远发展眼光,逐步加强政企联合能力,还可以积极带动各行业领域进行信息化改革与创新技术研发。

(五)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安全监管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方式普遍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征,因此需要根据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安全监管能力。尤其在建设和部署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安全性能更高的系统平台架构模式,并需要分类部署各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在设定数据接口和通信传输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选择不安全的数据库查询操作方式和业务路径。在处理各类城建档案大数据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预测分析和数据训练算法,并协同物联网系统和云计算服务系统中的部分应用功能,快速整合各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监管功能参数,以免影响到数据信息资源的内外部共享和交换质量。四、结语城建档案信息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历史记录,是城市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城建档案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完善城市建设技术信息,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下,为全面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做好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高慧 单位:菏泽市城建档案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城建档案信息论文2

目前,城市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相应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基本上实现了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为城建单位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对以往的城建实体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这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信息化战略要求。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政府机构的工作,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统计数据,将档案进行可视化、集成化处理,形成城市建设档案综合管理,有利于档案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共享[1]。

一、大数据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城建档案管理处于重要的地位,科学的城建档案管理有利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发展。城市建设的档案资料不仅可以为本市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城市的运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必须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城建档案包含各种各样的城市建设资料,记录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当今信息时代,城市管理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城建档案管理更加井井有条,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这样有利于城建档案管理的创新和进步。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战略要求,当前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大量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这一过程势必会产生海量的档案数据,如何管理并有效开发利用这些数据是一个大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将传统档案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对数字化档案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开发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挖掘城建档案数据资源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大数据技术对于促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数据技术在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根据传统城建档案的特征来看,不同地区的档案建设都具有地域性的特色,当地纸质版的城建档案,由于内容不同,工作人员需要收集不同类别的凭证和数据,然后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整合。整个档案的规划和管理也都需要和具体的时间相匹配,如果城市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重大突发事件,档案馆的纸质版档案很容易受到损坏,或者是丢失。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在汶川附近的城市档案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文件损坏或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开始重视在不同地区采取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当下,大力构建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将纸质版的档案通过复印、拍照、扫描等形式录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终端形成电子备份,以防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大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为城建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尤其是特大城市、大城市,其建设工程较为庞大复杂,需要记录成档的资料和数据也较为繁琐,如果借助大数据信息化这个平台,就可以减少很多人工录入的工作量,实现工程资料实时归档,实时上传,还可以同时给不同管理人员、用户群体提供城建档案访问与下载的功能[2]。

(二)有利于降低城建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5G通信”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收集数据、筛选信息、分类整合的工作都变成了电子信息化处理,减轻了人力负担,也相应降低了人工成本。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机房或者服务器等形式,将纸质版的档案进行扫描、上传到电子档案数据库进行云端备份,同时也方便相关人员查询档案。通过将电子档案上传云端,也相当于增加了一份备份,信息和数据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方便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有利于增强城建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城建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当地城市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规划、招标、实施和竣工,进行记录和保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收集、保存、管理,形成完善的云档案服务系统,让工程各参与单位都能实时录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数据,并且进行备份,使得云档案的资料更加齐全,也可以为用户和相关人员提供便捷的查询、下载服务,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失误,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城建档案管理的质量。

三、大数据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大部分城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本专业出身的,他们没有系统的、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也很少有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无法将工作做得更加专业,业务能力也不是很强。这就导致城建档案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也没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造成档案管理水平低下,影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3]。

(二)档案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就目前状况而言,城建档案管理的政府部门没有对城建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平时都是由各个部门进行分别管理,这很容易造成信息断层,影响信息共享。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虽然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重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建立了档案信息化监管机制,但是并没有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再加上没有专业的、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会影响城建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无法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我国在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率先做出成绩的是一线城市,这些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城建档案在线收集、整理、归档、验收移交等工作,实现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也促进了城市信息化的进程。

(三)城建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城建档案管理更应该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努力打造出先进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将纸质版的档案转化为网络化的电子信息,以满足社会用户的搜集、查询和利用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城建档案工作中,在收集信息、审核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导致档案数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除了发达的一线城市,其他中小城市在记录城建施工全过程的时候,仍是采用人工记录的形式,然后再由人工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核算,很少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这就导致档案资源传输、云端存储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来管理,更需要引进先进技术予以改进[4]。

(四)城建档案管理方式陈旧想要提高档案数据管理的水平,重点就是对不同城建档案数据资源进行分类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城建档案管理都没有进行很清晰的分类。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专业的设备,也没有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致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创新,只能维持原状,难以落实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城建档案馆里的档案信息比较老旧,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上传和录入最新的档案信息,用户通过网络所查询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内容不新颖也不完整。此外,城建档案管理的服务理念和方式也比较老套,导致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整体落后。

(五)缺乏优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在信息化城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该专业的优秀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年龄大的工作人员居多,他们对先进的信息技术知之甚少,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常常被视为是养老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与整个社会和时代相脱节。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动力不强,也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进而导致档案管理转型升级工作无法推行下去,影响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

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城建档案管理也要和社会发展相一致,因此要大力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并付诸实践,不断改革和创新。城建档案管理水平要想有突破,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将现有的纸质版档案进行电子扫描、归档、整合、建库,为用户日后的搜索和查询提供便利。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不仅仅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也并不只是将纸质档案电子化,更需要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总的来说,城建档案管理不仅要重视和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更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比如数字档案馆的建立,首先将历史数据资料数字化,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和监督制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解决管理混乱问题,从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基本的管理规范,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监督机制进行监督,督促城建档案的规章制度要落实到位。让整个档案管理工作都符合流程,符合规范,确保管理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同时也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准时性和安全性。

(三)完善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数据时代为城建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的安全性建设,加强完善城建档案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完善信息,做到和纸质版档案同步。要保证信息化具体设施环境的安全,对电力系统和网络系统定期维护,建立防护墙,防止黑客入侵。做好电子档案容灾备份,以防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从而有效发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四)创新城建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随之也会出现很多城市建设的数据和信息,城建档案部门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要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这样才能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五)培养优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城建档案管理需要专业性强、工作能力突出、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城建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这就需要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加入城建档案管理队伍,同时还要重视中青年骨干人员的培养。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意愿,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作者:王雯 单位:青岛市莱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发展服务中心

城建档案信息论文3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属于城市历史的载体,城市的文化事业建设越出色,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越强。从“城市记忆”角度看,要打造繁盛的文化事业,实现历史传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城建档案则是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故从“城市记忆”角度分析城建档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明晰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路径和方向。

一、城建档案在“城市记忆”传承中的作用

“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具有传承价值的历史记录,该概念诞生于21世纪初,2004年由广州市城建档案部门在“广州城市记忆工程”项目中正式提出。从其概念起源来看,“城市记忆”概念出现之时就已经和城建档案牢牢绑定,故二者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和影响关系。城市的形象构建和特色凸显来自于其在自身发展过程形成的独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地域文化越鲜明,其形象魅力越突出。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发展以及文化形成的记录载体,是“城市记忆”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记忆”的展现需要有明确的媒介,而借助档案展示出城市在某一时期的前后发展情况以及变迁历程,有助于地方民众产生历史印象。而当地方民众自身也是这段变迁历程的亲历者或者当事人时,历史参与感会进一步放大民众的文化自豪感,让民众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且扎实的文化基础[1]。故做好城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能够为“城市记忆”的传承提供有效服务,“城市记忆”的良好传承则利于民众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文化认同的产生。档案的前期记录是为了后期利用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基于城建档案和“城市记忆”的关联性,做好城建档案的记录和利用工作,让城市建设档案真实且完整反映出城市的建设和变迁过程,让城市的文化底蕴得到积累,让市民的文化自信得到巩固。

二、“城市记忆”视域下的城建档案发展趋势

(一)突出地域性城建档案是对地区建设历史以及变迁历程的记录,故档案存储需要突出资料内容的地域性,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风格,让档案资料可以助力城市风貌的构建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基于“城市记忆”角度的城建档案发展需要时代价值,记录下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竣工过程,通过城市建设的历程来展现城市的发展经历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自有的城市特色[2]。

(二)加强文化性城建档案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资料进行搜集和保存,因此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是以保管为中心,相比其他档案资料缺少城建资料利用环节,故城建档案的文化价值并不如一般档案高。从性质上看,城建档案是社会经济组织或者政府从事城建活动所孕育出的产物,它本身是城市发展催生出的社会现象,档案内容多为城乡地区的建筑规划、项目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活动[3]。这些活动资料除了用于城乡规划的参考和借鉴外,也是城建历史的揭示和彰显,通过利用关于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城建档案资料,能够帮助市民知晓城市的建筑特点和建设经过,对家乡的建筑艺术和发展过程有真切了解。对于城建档案中被忽视的文化价值,档案机构应当予以重视,利用能够反映城市风貌变化的城建档案资料,普及城市历史,提高民众对本地发展史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树立市民的本土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广大市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三、基于“城市记忆”角度的城建档案发展建议

(一)围绕“城市记忆”调整档案利用方向为提升城建档案部门发展质量,彰显其社会价值,要以政策要素为基点,以“城市记忆”为着力点,以其独有的社会环境和城市建设规划为导向,设计城建档案利用计划,以提升广大民众对城市的认同和热爱之情为目标,用城建资料的利用加强“城市记忆”的传承。一是要明确城建档案部门的使命和档案利用的愿景,结合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风貌打造服务能力高、特色推广性强的服务构架,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城建档案文化价值提升,为城建档案赋予更强的活力,助力城市变迁史的真实再现和“城市记忆”的顺利传承。比如,把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流程使用三维摄像与全景扫描记录形成文化遗产数据库,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得到数字影像的工程项目城建资料,向民众展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二是要明确城建档案部门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政策为基点,设计适应性强的文化服务模式,如提升城建档案部门的实地调研能力,深入到工程一线,收集现场资料,以施工人员的视角来记录城市建设的变化,同时展示出社会基层人员经历城市变迁的想法和认知,让文化服务的切入点和平民百姓的认知体系更贴近,减少服务的距离感。三是要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城建档案部门要基于施工队伍的实际需求,借助于云计算等技术对相关工程项目资料予以全面整理分析,针对城市的变迁历程评析近些年的城建发展趋势,同时提出相应观点,让档案资料不仅能记录历史,也能揭示未来。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首先,文化部门应该认识到城建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重要性。基于“城市记忆”的传承需求建立独立运作的科普小组,从内部挑选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建成科普队伍,向各部门和单位进行知识普及,帮助部门人员明确城建档案和城市历史的关联性,以及应当如何对待及利用城建档案服务文化事业。其次,为了能够促进城建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朝着有计划、规范化方向发展,则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4]。第一,通过制度明确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具体范围、时间段以及类别,从而保障档案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时效性。第二,针对城建档案资料研究制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执行标准,进而保障城建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的规范性以及严谨性。第三,构建对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将城建资料利用成效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督促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将有利于提升城建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加强城建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按照权限分级赋权提供阅读服务的管理机制,档案借阅人员只有通过对应的权限才能查看相关资料,不仅有利于保障资料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而且也有利于相关单位掌握建筑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准备、施工总进度计划、技术交底等,从而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第二,结合城市文化事业实际需求,对城建档案数据指标进行完善,通过分析现有城建档案信息,明确未来的城市建设方向,从而为建设项目招标条件的制定以及城市建设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三)推动城市历史记忆融入人民生活为塑造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应积极将城市历史记忆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这方面,首先可通过与文化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服务机构积极合作,向人们提供基础城市建设史普及服务,让人们感受到地域文化的优势特点;其次,在社区等基层单位,也可积极组织文化讲座等活动,邀请周围居民参加活动,通过宣讲让居民进一步了解“城市记忆”,在听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掌握更多的城市变迁信息;最后,为了扩大“城市记忆”影响范围,可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如微博、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平台向人们推送有关城市建设和变迁知识,发挥平台信息共享的功能,增强人们对城市建设历史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5]。

(四)基于城市发展联动联通联动联通不仅能提升服务质量,还能打造集约型利用体系[6]。因此,档案部门要进行各个方面的联动联通发展:第一,设备、人员等要素的联动发展。基于各个城建档案部门的侧重点,要借助现代媒介工具,进行设备、人员等要素互动。简而言之,档案部门之间要围绕自身发展方向,按照就近原则,与周边小组开展设备、人员等要素的合作,意在拉近城建档案部门之间距离的同时,打造协同利用体系。第二,要和地方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发展。一方面城建档案部门要搜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资料,与文化馆等机构积极联动,用影像、文字将地方建筑的建设、变迁过程以档案形式保存下来,加工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建资料,便于城建档案部门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基于典型文化服务流程,进行档案资料共享、分析,以从整体上提升所有城建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城建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装饰工程、水利工程、安装工程的工程信息进行精确识别,并针对不同施工数据的收储特点分别进行收储。例如,要重点关注未竣工建筑工程,因为这类建筑工程的施工信息变动比较大,要及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添加、完善、备份,最好能够做到电子数据以及纸质档案资料双份传送;对于已经接近竣工的建筑工程,考虑到档案变动比较小,建议提前做好竣工之前的数据收集与完善,然后进行数字化存储。

(五)强化档案文化服务力度,提升服务人员素养要立足广大民众对城建活动和城市印象的高需求、高标准,打造符合地区民众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学习需求的高质量档案利用体系。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重视现有专家队伍、服务队伍的建设,要动态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保密意识、安全意识等,以提升其服务品质[7]。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以恰当形式,了解当前服务内容的不足,如对外以访谈等形式了解民众的诉求,掌握文化服务政策的不足,对内以考核检测或倾听民众评价等方式,了解队伍人员的不足。并基于城建档案部门各个岗位服务实情,设计可靠的评价机制,即要基于职工对自身发展“认同”的渴望,或职业发展追求等,定期考评其职业技能,以激发档案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发展效果。四、结语“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多年发展历程的见证,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的记录媒介,应当发挥自身对“城市记忆”的保留和传承作用,通过完善制度、推广宣传、加强联动等做法将城市变迁过程真实展现在民众面前,让民众铭记历史,眺望未来,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具有充分的信心,对城市的文化产生高度认同,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凝聚力,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彭利.新时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探讨[J].城建档案,2019(5):61-63.

[2]孟云.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建档案,2019(5):94-95.

[3]汪琴,曹航.我国城建档案部门参与“城市记忆”建构的现状及其对策[J].档案,2020(5):16-22.

[4]冯金宇,付卓.声像档案在城建档案中的意义及其发展建议[J].城建档案,2021(6):52-53.

[5]陈桂玲.城建档案的文化功能实现路径研究[J].山东档案,2021(3):54-55.

[6]薛冬.数字赋能城建档案馆参与城市记忆建构的可行路径[J].兰台世界,2022(S1):65-66.

[7]陈森.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影像档案工作探讨[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3):65-66.

作者:李晓秀 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